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思考和理解某些事情,从而使我们的学习和工作能够有所提升。接下来是一些优秀学生的心得体会分享,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的学习和成长经验。
专业陶艺绘画心得体会(汇总17篇)篇一
在区教育局的组织安排下,在单位领导的带领下,我参加了4月份的xxx培训。为期三天半的培训过程中,我聆听了专家学者的报告,收获颇丰。
这一次培训,首先聆听了xxx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边霞所做的《对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若干问题的思考》专题报告,她告诉我们,幼儿美术活动重结果更重过程,教师应给幼儿创设宽松愉快的氛围,开展具有游戏倾向的美术活动,这样才能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活动中一句“谁正被造就,陶工还是陶壶”,让我印象深刻,我的理解是:老师和幼儿都在被造就,老师通过给幼儿上课,各方面都有所提高,过来,幼儿在活动中也学到了各种技能,形成了各种习惯的养成。
上海现代儿童美术馆执行馆长薛文彪为我们做了《幼儿美术教育新概念与方法》的专题报告,并在现场示范美术水粉画的操作过程,讲解了他自己创新的借形想象美术创新方法。
中国早期儿童教育音乐舞蹈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许卓雅为我们做了《音乐教学游戏化与幼儿学习品质培养》的专题报告。她的报告幽默风趣,通俗易懂,她给我们具体讲解了如何通过音乐领域的有效教学,更好地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虽然只有短短三天半的时间,我却收获了许多。在美术方面,要多给幼儿欣赏作品,无论是幼儿、老师或是大师的好的作品;在绘画过程中更注重幼儿的绘画时的兴趣,将游戏融入到其中,给幼儿创设宽松愉快的氛围,我想这样的过程产生的结果一定是预想不到的。在美术的教学方法中,我也可以借鉴薛老师的借形想象,让幼儿在想象中创作出不同的作品。
在音乐方面,回顾原来的教授方法,有很多不足的方面。有的时候给幼儿预设的目标太简单,不知道怎样一层一层加难度;有的时候给幼儿预设的目标又太难,幼儿根本完成不了。回顾许卓雅给我们的培训,我深刻的理解了音乐游戏每次教学都是在学习者认可前面一难度层次的学习已经通过的情况下,才进行新的难度挑战;并且在各种音乐教学活动中,如果教师能够经常有效地创设情境,让幼儿能够被合理的教学目标所激发,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各不同种学习情境中都能够不断获得新的成就,那么,在不断获取新的自我实现高峰体验需求的驱动下,全身心投入学习自然就会成为他们自己主动追求的事情!同时,老师也培养了幼儿们的各种学习品质,如注意力,观察力,思维力,原有经验应用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在培训中,看了扬州幼儿园和xxx一幼幼儿园的音乐课,她们主要就是让幼儿自发地去感受音乐,去理解音乐,幼儿在享受音乐的同时提高了感受音乐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同时也满足了幼儿的求知、求成的需要,通过成功的学习经验又增强了幼儿的学习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
通过这次培训,我理解了如何通过艺术教育的有效教学活动,更好地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热爱学习”和“善于学习”两方面怎样促进幼儿学习品质的不断完善。在以后幼儿园的教学中,我本着这个目标,努力尝试培养幼儿的学习品质,更好的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发挥幼儿的好奇心,让幼儿更好的在学中玩,玩中学。
专业陶艺绘画心得体会(汇总17篇)篇二
陶艺绘画是一门以泥土为媒介,通过捏塑、烧制和绘画等手法创作艺术作品的形式。作为一种传统工艺,陶艺绘画在中国历史中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魅力。近期,我有机会参与了一次陶艺绘画的学习活动,深感收获颇丰。通过亲身经历,我领悟到陶艺绘画的独特魅力,体验到其带来的内心平静和满足感。以下是我对陶艺绘画心得的体会。
首先,陶艺绘画让我感到与自然的紧密连接。在创作陶艺绘画作品的过程中,我需要使用泥土等天然材料,这使得我与自然的联系更加直接而深刻。触摸泥土的温暖和质地,感受它在手上流动的感觉,让我意识到人类与大自然的紧密联系。这种感觉给予我内心的慰藉和平静,使我能够更加专注于我的创作。
其次,陶艺绘画让我体验到艺术创作的乐趣。在捏塑和绘画陶艺作品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一种与众不同的创造力和快乐。无论是塑造一个形象,还是表达一个情感,都需要我的想象力和艺术技巧。这种创作过程带给我巨大的满足感和成就感,让我忘记了周围的纷扰和压力,沉浸在艺术的世界中。
第三,陶艺绘画让我体验到沉静与放松。在陶艺创作的过程中,我需要安静地坐在一个角落,专注于我的作品。我可以忘记时间的流逝,让自己完全沉浸在艺术的氛围中。这种沉静与放松的感觉让我远离了日常生活的烦恼和压力,让我重新获得平衡和内心的宁静。
第四,陶艺绘画让我锻炼专注力和耐心。在捏塑陶艺作品的过程中,我需要耐心地处理每一块泥土,细致地塑造每一处细节。在绘画陶艺作品的过程中,我需要精确地运用颜料,仔细地勾勒每一条线条。这些过程都需要集中的注意力和耐心。通过陶艺绘画的学习,我的专注力和耐心得到了锻炼和提升,使我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成熟和冷静。
最后,陶艺绘画让我理解了艺术的无穷魅力。艺术作品是艺术家内心的真实写照,是情感和思想的表达。通过我的学习和创作,我意识到艺术作品的力量和影响力。艺术作品可以触动人们的内心,唤起人们的共鸣和思考,改变人们对世界的看法。这种魅力不断激发我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和创作。
通过这次陶艺绘画的学习活动,我对这门艺术形式有了更深的理解和体会。陶艺绘画让我感到与自然的紧密连接,带给我艺术创作的乐趣和内心的满足感。它让我体验到了沉静与放松,锻炼了我的专注力和耐心。最重要的是,陶艺绘画让我理解了艺术的无穷魅力。我相信,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我将能够在这个领域中不断成长和进步,发掘更多艺术的乐趣和意义。
专业陶艺绘画心得体会(汇总17篇)篇三
陶艺是一门古老而神奇的艺术,它通过将泥巴塑造成各种形状、加入颜料并经过烧制来创作美丽的陶瓷作品。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实践,我对陶艺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积累了一些心得体会。
第二段:意志的培养。
陶艺是一门要求耐心和毅力的艺术。泥巴应当经过反复的捏揉、打磨和塑造,这需要持续的专注和勇于面对失败的态度。只有坚定的意志,才能在陶匠的旅程中不断克服困难,最终创作出精美的作品。
第三段:创意的启发。
陶艺是一个自由的创作过程。在泥巴的无限可能中,我的创意会被无限的启发。我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和审美,尝试出各种形状和图案,展现出独特的个性。陶艺激发了我的创造力,让我感受到艺术的无限魅力。
第四段:细致的观察。
陶艺需要对细节进行精确的观察。每一个形状、每一个纹理都需要仔细观察和把握,只有如此,才能创造出优秀的作品。通过陶艺,我培养了耐心与专注力,让我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注重细节,并从中收获到更多美的感受。
第五段:与自然的联系。
陶艺是对自然的敬畏和感悟。在制作陶瓷作品的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泥巴的可塑性和烧制后的坚硬性,这正如自然界的循环和变迁一样。从生命的角度去感受泥土的变化和陶瓷的生长,让我更加珍惜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总结:
通过陶艺,我不仅学到了专业的技艺和技巧,更重要的是培养了意志的品质、创造力和细致观察的能力。陶艺让我在艺术中寻求自我,与自然和谐共存。这些心得体会不仅对我在陶艺方面有所帮助,也对我的生活和人生观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因此,我会继续坚持陶艺创作,不断学习和进步,将陶艺的魅力传递给更多的人们。
专业陶艺绘画心得体会(汇总17篇)篇四
学习绘画鉴赏已经有一学期了,其实刚刚开始的时候觉得一个理科生还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学生为什么要去开这么一个课程——绘画鉴赏。
这学期学习了绘画鉴赏这门课程,同时也是第一次学习这门课程,当然初中高中有学过几年,多种原因没有坚持下去。嗯,是件挺遗憾的事情。
仅仅是画,还包含多方面的内容,所涉及的面也非常广泛,让我学到了许多,尤其是欣赏古代绘画时。学会了欣赏古代绘画,不能以现代的眼光去欣赏,而要结合历史,讲究意境、章法和笔墨。
通过了解知道:美术又称造型艺术、视觉艺术、空间艺术。它是指艺术家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如颜色、纸张、画布、泥土、石头、木料、金属等,塑造可视的平面或立体的'视觉形象,以反映自然和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思想观念和感情的一种艺术活动。同时绘画鉴赏是运用感知、经验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的活动。美术鉴赏活动能帮助学生在欣赏、鉴别与评价美术作品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审美能力,形成热爱本民族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情感和态度。
这学期我从不了解美术,到懂得欣赏美术;从无视美的存在,到学会发现美;从对美术不感兴趣,到喜欢上美术,这就是这学期学习美术鉴赏课的最大收获。美术欣赏课将我带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带到了一个我以前从未涉足过的领域,带到了艺术的殿堂,我可以说出那些美丽的作品的故事,它让我发现原来世界是这么美,原来一个人的思想可以这样表达,原来先代们是那么的智慧。
通过美术鉴赏课,可以使我们的视野开阔,可以扩宽我们的知识面。在课堂上,我学到了很多知识,也让我学会了如何去真正地欣赏一幅画,以及画家画一幅画是抱着何种心情。还有作者到底在一幅画中所想表达的意思。
美术在现实生活中到处可以感受到美术的气息,一张桌子、悬挂的衣服等等,这些随处可见。学习了美术鉴赏课,让我受益匪浅,对生活粗略的观察也变得细心起来了。我渐渐的发现原来生活那么美好,有时观察一棵树,我会呆呆地看很久,仿佛自己身临其境。
通过学习本课程,可以使我们了解更多的美术知识,提高我们的美术鉴赏能力,培养我们的艺术审美兴趣,而这对提高我们的全面素质起着十分巨大的作用。
虽然这门课程只有一学期,不过我会一直学习关于绘画鉴赏的知识,我觉得绘画鉴赏课教我的不仅仅鉴赏的是一幅画同时也学会如何去看一个人,感谢丁老师一学期的辛苦教导,我会继续坚持下去。
专业陶艺绘画心得体会(汇总17篇)篇五
陶艺绘画是一门古老而又精深的艺术形式,通过将绘画技术与陶瓷艺术相结合,可以创造出令人叹为观止的作品。在我从事陶艺绘画的过程中,我深深地感悟到了其中的艺术魅力和个人的成长。下面我将通过五段式的文章为大家分享我的心得体会。
首先,陶艺绘画需要悉心准备。在进行陶艺绘画之前,我会对所选择的陶瓷器进行仔细观察和了解。我会考虑瓷器的形状、颜色和表面质感等因素,以确定合适的绘画风格和创作主题。同时,我会准备好所需的绘画工具和材料,例如颜料、毛笔和调色板等。这样的准备工作既可以提高作品的质量,又能让我更加专注和投入到创作过程中。
其次,陶艺绘画需要细致入微地观察。在绘制的过程中,关注细节是非常重要的。我会仔细观察瓷器的纹理和细节,以便更好地将其呈现在绘画作品中。例如,当我绘制一个具有立体感的花朵时,我会仔细观察花瓣的曲线和颜色变化,以便更加真实地表达出它的美丽。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我能够更好地捕捉瓷器的特点,并将其转化为绘画作品的一部分。
第三,陶艺绘画需要充分发挥创意。创意是艺术创作的灵感源泉,也是陶艺绘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会时常进行头脑风暴,以寻找灵感和创造力的来源。有时,我会参观博物馆和艺术展览,欣赏其他艺术家的作品,以激发我的创作灵感。我还会阅读相关的艺术书籍和杂志,以了解最新的艺术潮流和风格。通过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意,我能够创作出独具个性和魅力的作品。
第四,陶艺绘画需要耐心和毅力。在绘画作品的创作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有时候,颜料不够鲜艳或者陶瓷器的质地不够理想。而有时候,则是我的绘画技巧不够熟练,无法将想法准确地表达出来。然而,我从不轻易放弃。对于每一个问题,我会积极寻找解决办法,有时候甚至需要不断尝试和调整。只有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坚持,我才能够克服困难,取得满意的成果。
最后,陶艺绘画需要展示和分享。创作作品的最终目的是与他人见面,让更多的人观赏和欣赏。我会参加陶艺展览和艺术活动,将我的作品展示给大家。通过展示和分享作品,我能够得到他人的反馈和评价,从而更好地提高自己的绘画技巧和艺术水平。同时,与其他陶艺绘画爱好者进行交流和分享,也让我受益匪浅,拓宽了对陶艺绘画的理解和认识。
总结起来,陶艺绘画是一门需要悉心准备、细致观察、发挥创意、耐心和毅力的艺术形式。通过陶艺绘画,我不仅培养了审美能力和创造力,还收获了耐心和坚持的品质。陶艺绘画让我更加深入地感悟和理解艺术的力量,也让我认识到自己的潜力和不断进步的空间。我将继续努力学习和探索,以更好地展示和分享陶艺绘画的美。
专业陶艺绘画心得体会(汇总17篇)篇六
通过这次人文专题课程——中国绘画艺术欣赏几次课的学习,虽然时间并不长,但是对于自己来说还是有一定的收获的。虽然之前并没有任何绘画艺术知识的学习,但是绘画艺术作为从古至今的一种艺术形式,作为承载人类社会与自然社会灿烂文化的艺术载体,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与价值。作为一个从小画画就不好的工科女来讲,当时选这门课程时的确也不清楚这门课程到底是讲些什么内容,对自己的知识体系是否会有所提升,不过在我完成这几次课程之后,对于中国古代绘画艺术有了一个大体的认识,填补了之前这方面知识的空白。同时,之所以为欣赏课程,我想并不是要我们深入地去研究去理解中国古代绘画艺术,只要能对于古人的绘画艺术、绘画形式以及画家想传达的绘画思想有一个大体的认识就可以了。在欣赏和学习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艺术欣赏能力,陶冶自己的情操,这些对于我们这样一直接受理性教育的工科生来说,提高自己的艺术欣赏能力绝对算是一种感性教育,更是对自己创造性思维的另一种激发与培养的方式。
课程中,老师利用五次课程分别介绍了中国近古五大时期的美术绘画艺术,分别是:原始社会至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五代时期、宋辽金元时期和明清时期。每一个时期,都有各自不同的绘画艺术形式与特点,也体现了不同时期社会生活与人们意识的不同形态。在这五个时期里,我对于唐代时期的绘画艺术是最感兴趣的。
唐朝作为中国古代国力最为强势,社会生活最为安定,思想最为开放的朝代,也随之孕育出了繁盛的唐代艺术形式,而其中的绘画艺术也是中国封建绘画的鼎盛时期。唐代的历史也是我了解最多的一个朝代,唐代国力强盛,文化繁荣,唐太宗“柔怀万国”,贞观之治为邻近列国所仰慕。由于唐代具有对各种文化艺术兼容并蓄的非凡气度,儒、释、道“三教”并立,诗文、乐舞、书法、绘画以及文论莫不昌盛。唐代的绘画作为盛唐气象的重要组成部份,为中国美术史留下了璀璨的一笔,绘画名家辈出,见于史册者就达二百余人。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评价初盛唐的作品是“灿烂而求备”,指绘画精神、美学追求、艺术表现和包括构图、造型、笔墨、色彩等技术因素在内的完美统一,这也是对整个唐代绘画风貌的概括。
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各个门类,在这个时期都以独立的姿态立于画坛。通过课程和文献了解,唐代的绘画已经分人物、山水、花鸟等科,技法可分工笔和写意。国画传统的核心是“意境”,“形神兼备”、“气韵生动”都是意境的内涵素质,其艺术魅力就是画已尽而意不止,笔虽止,但意无穷。不单单在于用笔,技法,更重要的在于作者要表达的思想境界。画家们的艺术审美思想和审美取向,皆取源于以儒释道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唐代绘画折射着儒释道思想的精髓,追求“天人合一”之境。佛、道理论不仅为绘画艺术提供了一个超越时空的广阔的创造空间,而且直接促进画者思想境界的提升。儒家在于对社会理想人格的塑造,在把绘画作为修身养性的手段的同时,指出其“成教化、助人伦”的道德教化作用。唐代张璪总结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一直为后人所奉行,指出绘画是一种心灵化的艺术,造化和心源的凝合。唐代的画论、画史著作亦显示了唐代美学理论的深度,与当朝绘画创作一道共同谱写了大唐绘画的辉煌乐章,完善了民族绘画体系。
唐代的诸多著名画家中,我最喜欢的一位是阎立本,可能是因为我和他同姓,所以在看他的画作时,总有一种亲切感。阎立本以人物肖像画著名。他的作品用线劲健坚实,显示出刚劲的铁线描,有丰富的表现力,古雅的设色沉着而又变化,在人物塑造上不仅重视形貌的描写,而且十分着意人物心理与细节的刻画,造型准确生动,因而被誉为“丹青神化”而为“天下取则”,在绘画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他画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图》,由唐太宗亲自为每一位功臣写了赞语。他还画了唐太宗肖像《太宗真容》、《唐太宗纳谏图》等。他画的《步辇图》,描绘了贞观十五年唐太宗会见吐蕃使禄东赞的重大历史事件,唐太宗雍容大度有气魄,禄东赞的谦卑有礼又自信的神态皆刻画的生动传神,气氛隆重而融洽。歌颂了唐太宗的英明睿智,记录了汉、蕃两族的友好。他画的《职贡图》描绘了南洋的婆利国、罗刹二国的使节前来朝贡,途中又与林邑国结队,全幅共二十七人,画中人马各自成组,由右往左前行。描绘出初唐时“万国来朝、百蛮朝贡”的情景。
人物画是以人物形象为主体的绘画之通称,在唐代绘画中仍占主要地位,大体分为道释画、肖像画、仕女画、风俗画、历史故事画等,取得了极高的成就,无论是吴道子、阎立本、周昉、张萱还是带有西域画风的尉迟乙僧等,均对后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唐代道释画兴盛,重要人物画家皆擅佛道壁画,当时宫殿、衙署、厅堂、寺观、石窟都有壁画装饰,气势恢宏,色彩灿烂,塑造的佛道故事中佛、菩萨、神仙等栩栩如生的形象,飞天凌空飞舞,表现天国世界的美好,画面的繁复与盛大既给人敬畏与向往,又给人以美感与享受。壁画艺术水平也非常高超,外型描画准确而生动。唐代卷轴画也开始兴起,并因便于创作、收藏、观赏而逐渐流行。
在课程的结束,对自己的课程进行一个总结,梳理了一下课程内容以及课件知识,又自己在网上找了一些关于阎立本、吴道子的绘画评价,虽然对于同一画作也有不同的艺术评价,但大都也是对于表现手法的一些分歧,主题的脉络都是一样的。在我看来,艺术对于不同的人来说本来就有不同的理解,只不过在我们接受了一些艺术欣赏的指导和熏陶,对于理解和欣赏艺术作品就更为深入与细致,也能逐渐体会到作品所体现出来的创作者的思想与灵魂,我认为这就是学习欣赏艺术的真谛所在。最后,感谢李老师这几次课程的悉心指导与耐心讲解,在课程结束时让我有所收获有所提高。
专业陶艺绘画心得体会(汇总17篇)篇七
陶艺瓶是一种古老而精美的艺术品,制作陶艺瓶需要对泥土和造型工艺有深入的理解和熟练的技巧。通过学习和实践,我不仅掌握了制作陶艺瓶的基本技巧,还对艺术创作有了更深的体会。下面我将分享我的体会和心得,希望能够对热爱陶艺的朋友们有所启发。
首先,制作陶艺瓶需要对泥土有深入的了解。泥土是陶艺的基础材料,选择合适的泥土对于制作高质量的陶艺瓶至关重要。不同种类的泥土具有不同的特性和适用范围,了解每种泥土的特点和使用方法对于制作陶艺瓶非常重要。例如,黏土中的含水量直接影响艺术家在造型和雕刻时的感受和效果,过于湿润的黏土会导致瓶体变形,而过于干燥的黏土则难以塑造出丰富的细节。
其次,在制作陶艺瓶过程中,了解并熟练掌握造型工艺也是非常重要的。造型是陶艺瓶艺术的灵魂,它直接决定了陶艺瓶的外形和美感。在造型过程中,我发现手指和手掌的力度、形状和位置都会对最终的作品产生重要影响。用不同的手法和技巧,可以塑造出各种各样的瓶型:高瘦的、宽大的、开口小的、开口大的等等。同时,我也学到了顺势的造型技巧,即根据泥土的特性和自然法则,利用其自身的性质来进行造型,使陶艺瓶更加自然和流畅。
另外,雕刻是陶艺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雕刻,瓶子的表面可以增添更多的细节和纹理,从而提高整体的艺术效果。在雕刻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不同的纹饰和技法,如刷刀纹、点刀纹和压印等。雕刻对于瓶子的个性化定制非常重要,我可以根据个人的创作意图和设计理念,在瓶子的表面刻下独特的纹理和图案,使其更加独特和富有艺术感。
此外,陶艺瓶作为一种三维艺术品,它还需要经过烧制的过程才能得以完成。烧制是将陶艺瓶从黏土转变为陶瓷的重要步骤。在烧制过程中,温度的掌控对于最终的效果至关重要。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对陶瓶的结构和颜色产生不可逆转的影响。烧制之后,陶艺瓶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颜色变得更加鲜艳、纹理变得更加明显、抛光度变得更加光滑。这些变化使得陶艺瓶更加耐久和吸引人,也更具有收藏和观赏价值。
最后,陶艺瓶的制作过程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和细心的观察。陶艺瓶的制作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耐心,艺术家需要投入大量的心血和精力才能制作出满意的作品。同时,观察是提高陶艺瓶创作水平的重要方法。通过观察自然界的花朵、动植物和人体的曲线,我可以从中汲取灵感和创作意愿,并加以运用。观察还能帮助我提升对颜色、纹理和形态的敏感度,使创作更加出色。
总之,陶艺瓶的制作过程是一次锻炼观察力、耐心和创造力的过程。通过不断地学习、实践和观察,我从中体会到了陶艺瓶艺术的魅力和乐趣。正是这种乐趣让我在一次次的制作过程中不断追求更高的艺术境界,也让我更加热爱和珍惜陶艺瓶这种艺术形式。希望我通过分享的这些心得体会,能够给热爱陶艺的人们带来一些启发和帮助。
专业陶艺绘画心得体会(汇总17篇)篇八
陶艺制作的第一节课就是盘条,其实说实话,我根本没准备用那些细条条去盘出个什么茶壶碟子来,带着只是玩玩的态度,我开始了制作课,第一堂课,老师没按我们自己揉泥,貌似是嫌我们太嫩,还是怕我们劳累呢,既来之,则安之,尽情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拿着一团泥就是雕啊,刻的,,构思是,桃心的杯底,杯身是由底部开始渐变到口径小一点,到达中部时在向外扩展口径变大,杯柄也采用桃心形状的。不过后来,在制作的过程中,我的心都碎了,杯子是没碎,不过在大约三分之二是向右边坍塌,没办法,我取出几条,改成一个烟灰缸,尽管还有一点歪斜,不过俗话说“残缺美嘛”也就不介意了,其实还蛮啊q精神的。不过事实证明我还是太乐观了,后来我的这个作品在摆放架的外侧不知道什么原因被人压成了碎条条,由此可见老师的上课前的注意事项是非常有必要的。
问了一下旁边的同学,原来是我的盘条粗细不得当造成的,下面应该粗一些,上面越来越细才好,而且收口也应该越来越小才好。于是觉得还是中规中矩的比较容易成功。第二件作品是一个很普通的圆口杯子,不过这件作品也没保存下来,杯身和杯底分离,又犯了一大忌讳。任何一件事情都是不容易的。此时眼看看就要下课了于是取了一个块状泥,做了一个小脚丫的形状,因为和我的名字谐音所以意义不同,题了字,自我感觉良好。
拉坯——旋转的舞蹈。
第二次制作课我就学乖了,先不从心理上藐视那些泥巴。后来我发现我是很对的,因为我根本无法藐视它。当它们在老师的手里时,温顺的像只小绵羊,而到我手里,它们就变成了我的主人,而我只是那身不由己的奴隶。被这些泥巴给藐视了,这应该算是我最大的悲哀了吧。好不容易把那些泥巴揉成长长圆圆的形状,该往拉坯机上“砸”了,要求是砸到正中间,可在我砸了两次之后,我发现它就爱往拉坯机边缘上粘,我该怎么砸,唉最后还是在老师的帮助下,终于让它比较稳固的粘在拉坯机上了。那就开始拉坯吧。那泥巴随着拉坯机转啊转,我的手就推啊推,大约用了半个小时,那泥巴的位置终于可以入眼了,我跟泥巴战斗期间,是何其惨烈,泥巴带着我手上的水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甩啊甩,个子不算矮,那围裙穿着和没穿差不多,我的裤子就无处躲闪了,可想而知,我虽是战斗的胜利者,可代价也是惨痛的。总算到中间了,可以拉了吧。刚开始有个小碗的雏形时,我满怀信心能把它做成平时吃饭用的碗,可当它又长大了一倍时,就不协调了,全身上下不是一起运动的,结果就在下面转的快,上面追不上的情况下,碗消亡了,变成杂乱无章的泥片了,它是这场战争的见证者,也是这场战争的牺牲品,不得已只能把它放进泥桶。接下来我的要求降低了些,我把杯壁(或者碗壁、瓶壁)做的厚一些,之所以不确定是什么的壁,是因为不确定能做出什么,最后就只能做出什么就叫它什么了。嗯,这次不错,做出了一个很小的坛子。这节课也算是在我的胜利中谢幕了吧。看看双手,真不敢相信这是我的胜利啊,当成拉坯机胜利了也是有道理的。
第三节课,还是拉坯课。我主要存在的问题是作品总是有点歪斜以及厚度控制不好。于是请教了女老师,老师说歪斜主要是我扶正不到位导致的,而厚度呢,大致差不多就可以了,修坯的时候还可以修改,另外要把表层的软泥给完全去除,还要注意不要有气泡。老师还给我演示了一遍,自然老师的作品,我就收入囊中啦。这两节课最大的感受就是要心平气和,静下心来做拉坯作品。很有几次做的时候都很急,当然结果就是作品失败,完全不成形状。所以,总结出一个经验,除非十分熟练的情况下,还是要一步步、静下心来做拉坯作品。
修坯——最用的上心的时刻。
第四节课和第五节课都是修坯课。上课之前就听老师说到多数的作品都是在这个阶段损坏的,心里不禁有点惴惴然。从架子上取出自己之前做的产品,一看,都太厚了。桌子上的工具很齐全,不过还是担心自己在打薄时会把作品弄破,那是我花了很长时间做出来的,所以特别珍惜这硕果仅存的几件作品。将已经干了的作品进行修坯,也就是刮、修、掏。可能因为太小心了,修了好长时间,发现别人都修了好几件了,自己还在修那一件。于是加快了速度,不想被拒就这样发生了,我的作品的底部被修穿了,得不偿失。一旁的`同学打趣道:“就叫一米阳光好了.”又觉得欣欣然,艺术嘛,终究讲究一些特殊的意义的。
上釉——华丽的收尾。
第六节课是上釉课。总共数了一下,有九件作品,不过老师说了,只允许每人六件进窑,不得已,舍弃了一部分,总的来说,还不错耶,心情愉快。盘条阶段设计的东西不知道是已毁还是乍得,就是找不到,有几个大小很尴尬的杯子或烟灰缸。值得一提的是有一个坦克,实话说来,又不像坦克,装在了坦克的履带,却有跑车的前沿,华丽吧,我在上面用颜料上了一些简单的花纹然后上了透明油,应该是非常的靓丽的。可是后来,老师却勒令我挂掉所上的底釉,可能烧不出来吧。还有一个很大的造型也不错的烟灰缸,我把它放在了琥珀蓝的可选专柜里大海蓝的颜色觉得很安静的颜色适合抽烟的时候用。在这其中看到不少同学在刮底的时候将作品弄坏,实在算是非常的可惜。陶艺还是一个很细致的艺术的,我觉得要细心、安静的去做才能够做的好。
感触:
在课堂上经常听老师说道很多中国古代的陶艺制造方法现在已经失传了,很多的制造工艺现在看来都几乎是“不可能”完成”。每当听到这这些时,我的心里是半喜半忧。一半为中国有这么高超的陶瓷工艺而自豪骄傲。另外不经又为现在的陶艺失传而觉得失落。陶艺是中国的传统古老文化。它曾经的辉煌成就另外国人一提到陶瓷就会想到中国,可以说,陶瓷已经是中国的另一张名片。但是现在国人对陶艺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我是这次才有机会近距离接触陶瓷的,我想像我这样的应该不在少数,或者有的还没接触过。而在国外,从小学到大学都有陶艺课,而且许多家庭建成了陶艺作坊,还出现了一些个人经营的陶艺工作室,许多休闲场所也摆放陈设着陶艺家的作品。所以我觉得我们国家应该加大对陶艺的重视程度,应该从小孩就开始抓起,向公众提供更多接触学习陶艺的机会,不然我们的陶瓷艺术真的会一代不如一代了。
我的建议:
陶艺欣赏课:内容丰富精彩,将中国陶艺的发展历程清楚地向我们展示了出来,从起源到现代发展状况都有涉及。并重点介绍了其中各个时期的名品。使我这个之前对中国陶艺基本一窍不通的也可以在同学面前炫耀炫耀了。老师讲课风趣,从老师口中时不时蹦出另全班爆笑的话语。采用ppt与视频共同教学,使得课堂不在变得富有活力。
陶艺制作课:老师亲自教授制作技巧及细节。使得我们这些对制作基本上从零开始的也能够很快上手。另外制作时放上音乐是我印象最深刻的一点,觉得这样的课堂轻松愉快,很有意思。当然,老师讲课的特色肯定不止上面我所概括的这些,要不然我也不会苦思两天毫无战果。不过老师你说,提建议很有加分的可能,所以我还是冒昧的提一些建议,由于老师的课讲得几近完美,并且据说是我的前辈们提建议的结果,所以我的建议老师你就“看着办”吧。我觉得中国陶艺欣赏课,除了向我们讲解介绍中国的灿烂陶艺文化,向我们灌输陶艺知识,我们使我们初步了解中国的陶艺外,应该培养我们对陶艺的欣赏力,也就是向我们介绍陶艺的鉴赏欣赏方法。应该是“授之以渔”,然后对陶艺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在课外用这些知识去深入了解陶艺,并将之推广下去。我觉得这比仅仅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要多。
总的来说,陶艺制作是是一门相当有趣课程,沈老师的生动讲解,让我至今难忘,想我拿着逃逸工作室的围裙回寝室,同学们都羡慕不已,我在这儿不仅得到了快乐,也交到了一群朋友,学会了爱护别人的成果,学会了欲速不达,学会了上课不迟到!反正很多很多!
专业陶艺绘画心得体会(汇总17篇)篇九
前段时间我参观了学校美术系的作品展览,在展览现场,有很多当场画的作品,这些作品十分的优秀,令我无比羡慕,心里一直有个想拿笔画画的想法,所以在报选修课的时候,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绘画基础。
选修的第一节课迎来了我们和蔼可亲的崔老师,值得幸运的是,崔老师不同于其他选修课老师,她特别希望我们能学到些东西,不浪费宝贵的十六周课。崔老师是一位教学经验十分丰富的老师,她有信心也有能力将我们这些对绘画知之甚少的孩子们培养出来,在她的指导下,我们逐渐恢复了自信。
素描作为一门绘画基础课,以质感、明暗调子、空间感、虚实处理等方面为重点,研究造型的基本规律,画面以视觉艺术效果为主要目的。崔老师在遵循这些基本规律的基础上,以个人的独特的绘画技巧让我们尝试了从未体验过的画法。这种富有强烈层次感的绘画技巧让我们尤为赞叹。
德加说:“素描画的不是形体,而是对形体的观察”。崔老师正是本着这样的理念对我们进行超越造型的表现。所以我觉得在这短短的十六周里,我的素描有了一次飞跃式的进步。学会了用眼用脑来画画。并且能把这种表现方法运用到我以后的绘画中。
在此特别感谢为我们辛苦苦付出的崔琳琳老师,并真诚地道一声:老师,您辛苦了!!
专业陶艺绘画心得体会(汇总17篇)篇十
昨天妈妈带我去了陶艺吧,我高兴得跳了起来,心想终于可以自己动手做一个陶瓶了!
工作台上,整齐地摆放着十多个做陶艺的机器。陶艺老师让我坐在一个比较小的机器旁边,给了我一块儿泥,陶器制作就这样开始了。我先把泥揉成了一个圆柱体,再用劲儿往板上一摔,紧接着,老师发动了机器,圆盘带着泥飞快地转了起来。我紧张地用水浸湿了手,握住了泥,通过挤压,努力把泥变成我想象中的花瓶形状:细长的瓶颈,矮小的瓶身。很快花瓶的.形状便开始显现出来,但这时候它还是实心的,于是我用两个拇指把它掏成空心。可就在这时,原本细长的瓶颈却变粗了!老师看见了,赶快走过来,用一只手掐住瓶颈,用另一只手的拇指插入瓶口保持空心,于是,我心中那美丽的花瓶的样子又变回来了!我开心极了!
做好了之后,老师帮我把它取了下来,放进特别的烤箱中烤了十五分钟左右,烤后的花瓶就硬多了。然后我就开始上色了,先上了一层白色,在上面仔细地画了几朵粉色的小花。晾开了之后,一个漂亮的小花瓶出现在了我的面前。
这一刻,我的喜悦之情油然而生。我美滋滋地抱着自己亲手做的花瓶,在回家的路上,我又在花瓶里插了几朵小野花,真是越看越喜欢。
专业陶艺绘画心得体会(汇总17篇)篇十一
一个风和日丽的星期六,我拉着爸爸妈妈来到了朝思暮想的陶艺体验馆。一进门,我就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艺术气息的世界,架子上,满满的`都是陶艺作品,看着那一幅幅精美的艺术作品,那可是独具匠心、鬼斧神工啊!我迫不及待的想一展身手。
教我做陶艺的是位阿姨,她帮我系上了围裙,拿出一袋泥巴,揉成团摔在拉坯机中央以固定,提来一桶水在桶里放进一片海绵,告诉我:“先要将手弄湿,然后将左手大拇指放在泥中团中央,其它四指抚着边,左手呈90度垂直,右手贴着左手的四指不仅可以帮助左手固定位置,还可以刮走多余的泥巴,如果手干了一定要弄湿,手上泥太多要洗掉”
我怀着忐忑又激动的心情轻轻把手放上去,泥巴被机器带动着转,我认真地照老师说的做,不一会泥团就形成了一个内空的圆柱形,老师说形成这个形状后就要用手慢慢向上引,我慢慢将它向上拉,它慢慢变高。
这时爸爸过来帮忙,于是我负责做下面的鼓形,爸爸做花瓶的口,我们做得还算顺利,也很好看,渐渐有许多人围过来观看并称赞我们做的漂亮。我有些得意,不像开始那么小心翼翼,手一晃,漂亮的花瓶的口被弄坏了。我顿时不知所措,爸爸说要修复一下了,可那个口怎么也收不了,我有些着急往里加了许多水,泥巴马上变得很少了,老师过来说泥巴太稀得尽快收工,不然就没有。我后悔及了,悔不该太大意的,经过好几次修复一个矮小但也还算漂亮的作品诞生了!我笑了,心情一下子由阴转晴了!
从这一次经历中,我明白了:做什么事自始至终都要专心、沉住气,切勿急躁。
专业陶艺绘画心得体会(汇总17篇)篇十二
课前准备工作:
1、每课的学具材料和范作等准备充分,必须自己练过,胸有成竹再授课。
2、内容不可太难,针对不同层次的孩子,宁愿降低主题难度使之自信,技法可在课中渗透。
3、虚心吸取儿童书籍插图和画报的美术创想。不断补充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
4、让孩子看到自己的作品被肯定,例如举办展览和网站等展现形式。授课时教师要稳定,可借课前检查桌面摆放来稳定学生情绪。(例可以教孩子怎样按照左右手的规律和同桌方便的原理摆放物品。)。
1、导入要趣味。开头吸引孩子注意力的方法,用猜谜,讲故事来导入(孩子情绪不可太激动)。确定宣布主题后,可让学生建议画什么形象教师示范画出(可借题发挥的)。教学内容可有童话色彩,有趣味性、哲理性。
2、作业不怕丑。范画后让孩子画画试试,教师适当教学技法。学生作业时,教师巡回指导多表扬少指责,多示范少说教。对有畏难情绪的、没有基础的学生,教师示范适当补充画面,或一点睛之笔构一下图。让儿童把作品主题形象画大些,容易出效果。
3、作品要完整。借助小帮手。最后要引导孩子把画面画完,添背景什么的。可以让美术优秀生做小老师,结对子帮助那些年龄小的,或没有耐心的孩子画完。还可让先完成的进行分组绘画比赛(为老师画完范作也可)。
4、展示很必要最后最能有效带动孩子完成作品的方法是找个固定的地方作为展示区:展评和讲评他们的作业。
孩子学完你这一课,会自己想再画、能画变化的,听了你的引导有想法,这说明你这一课就是相当成功了。所以作为教师尽量要做好课前准备。
专业陶艺绘画心得体会(汇总17篇)篇十三
xxxx年3月5日,我非常荣幸的在乐东中学聆听了王中年老师的.精彩讲座,他的讲课条理清晰、生动有序,时常举一些事例,使道理深入浅出,渗透人心,我被深深的吸引了,长达两个小时的讲座,听起来一点累的感觉都没有,反而觉得是一种享受。
王中年,满族,1943年生于辽宁省凤城市。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现为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中华文化学院教授。享受国务院授予的政府特殊津贴。早年就读于鲁迅美术学院,后入广州美术学院研究生室,师从关山月、黎雄才等大师。艺术修养全面,山水画造诣颇深,对油画、水彩画、人物画亦有研究,也是一位瓷器绘画艺术家。作品曾多次参加全国美展,并获金、银、铜大奖。1982年起多次在中国美术馆、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举办个人画展或讲学。部分作品被人民大会堂、国务院、天安门城楼、中央统战部、中国美术馆及国内外博物馆和美术收藏家珍藏。
专业陶艺绘画心得体会(汇总17篇)篇十四
xxxx年3月5日,我非常荣幸的在乐东中学聆听了王中年老师的精彩讲座,他的.讲课条理清晰、生动有序,时常举一些事例,使道理深入浅出,渗透人心,我被深深的吸引了,长达两个小时的讲座,听起来一点累的感觉都没有,反而觉得是一种享受。
王中年,满族,1943年生于辽宁省凤城市。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现为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中华文化学院教授。享受国务院授予的政府特殊津贴。早年就读于鲁迅美术学院,后入广州美术学院研究生室,师从关山月、黎雄才等大师。艺术修养全面,山水画造诣颇深,对油画、水彩画、人物画亦有研究,也是一位瓷器绘画艺术家。作品曾多次参加全国美展,并获金、银、铜大奖。1982年起多次在中国美术馆、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举办个人画展或讲学。部分作品被人民大会堂、国务院、天安门城楼、中央统战部、中国美术馆及国内外博物馆和美术收藏家珍藏。
专业陶艺绘画心得体会(汇总17篇)篇十五
学陶艺是一种让人沉浸其中的过程,它不仅仅可以培养我们的审美能力,更可以带给我们一种放松与创造的体验。在学习陶艺的过程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了陶艺对自我修养的帮助,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分享一下我的学陶艺心得和体会。
第二段:从手工制品中感受纯粹的快乐。
学陶艺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对陶泥与工具的操作,和其它传统工艺品一样,陶艺的制作过程需要较高的耐心和技巧。制作陶艺品令我深刻地体会到“匠心”二字,并让我体会到了专注于手工制品所带来的无尽快乐,堪比儿童在玩耍中体会到的无拘无束。
第三段:从陶艺中体现出艺术的美。
陶艺作为一种民间工艺品,它在外观上有着耐人寻味的美。每一个工艺品背后都有那份设计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心灵的呼吁。因此,陶艺品不仅能够给人生活带来美的享受,更能够带给我们美的意蕴。学陶艺除了锤炼技能,还能够使我体悟到艺术美和生活美的结合,让我对生活的感受有了更多的思考和领悟。
第四段:从陶艺的脆弱中思考生命的强韧。
陶艺的制作过程中,容易出现各种因素引起的失误,尤其是在烧制环节中,一不注意就会导致瓷器破损。但是这种脆弱也给了我新的思考,提醒我不要把生命放得太轻,人生中每一段经历都有值得珍视和呵护的地方。在面对挫折时,不要轻言放弃,要学会调整角度,发现生命中脆弱与强韧的平衡点,从而更好地面对生活的挑战。
第五段:总结陶艺应该拥有的精神内涵。
学陶艺不仅仅是一种手工活动,更是一种体验生活、倡导简单的心灵修养。陶艺的作品可以在生活中给予我一些美好、简洁、平和的体验,却又能够在不经意的时候,将我的思绪带到更广阔的层面。在这个学陶艺的过程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了一个“匠人”的精神,也让我更有信心去追求生活的美好。
结论:
在学习陶艺的过程中,我深刻地认识到了陶泥和工具的重要性以及对工艺品的尊敬。这种感受不仅体现在手工制品的制作过程中,更体现在塑造我的人生观的过程中。学习陶艺在我心灵成长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让我认识到了生活中的精神内涵,希望更多的人也能够在学陶艺的过程中体会到其中的精髓,从而更好地修行和生活。
专业陶艺绘画心得体会(汇总17篇)篇十六
xxxx年xx月xx日上午,有幸能够听到王中年大师在乐东中学的有关于中国绘画和他的艺术人生讲座,这次讲座对于我们非美术专业老师来说,是一次非常难得的学习机会,时间虽短,但感收获颇丰。
接触美术最早是从素描开始,所以慢慢就觉得画得越像就是越好的,但是现在才发现其实不然,就像王中年大师讲中国绘画和西方绘画的时候说:“中国绘画注重意境而西方绘画注重写实。”西方绘画是表象的,具体的,非常的写实,讲究的是对自然的真实表现。所以西方的画很像十分逼真。而中国绘画不同于西方绘画重于写实,中国绘画重在写意,这个写意可不是大概其意,写的是意象、理想,写的是画境、意境,更是一种境界。所以有那么一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说法。所以中国画光靠技术是不行的,你不仅要画得好还得有文化。他涉及到诗、书、画、印各方面的修养,这也是中国画中总是有着深刻的内涵!同时中国绘画是圆中求方而西方绘画是方中求圆!
美术对于我来说一直只是一种兴趣爱好,虽然它现在成为我工作的一部分,但是我却从来没有系统的认真的去学习它、接触它。而我们在教学的时候也只是教一些简笔画和手工之类的,很少教学生学习中国绘画,可能这和学生的能力程度有关,但是不可否认这也是我们的存在的'缺失,我们不了解中国绘画,同时在美术的教学中我不能以像与不像来评价孩子的作品,要多去看看学生作品所表达的意思,而王中年大师的讲座正好为我们打开了这扇窗!在以后的教学中如果有机会可以让学生都接触和了解中国绘画,在教学的过程中和学生一起了解中国绘画,让人生充满艺术!
专业陶艺绘画心得体会(汇总17篇)篇十七
xxxx年3月5日,我非常荣幸的在乐东中学聆听了王中年老师的精彩讲座,他的讲课条理清晰、生动有序,时常举一些事例,使道理深入浅出,渗透人心,我被深深的吸引了,长达两个小时的.讲座,听起来一点累的感觉都没有,反而觉得是一种享受。
王中年,满族,1943年生于辽宁省凤城市。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现为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中华文化学院教授。享受国务院授予的政府特殊津贴。早年就读于鲁迅美术学院,后入广州美术学院研究生室,师从关山月、黎雄才等大师。艺术修养全面,山水画造诣颇深,对油画、水彩画、人物画亦有研究,也是一位瓷器绘画艺术家。作品曾多次参加全国美展,并获金、银、铜大奖。1982年起多次在中国美术馆、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举办个人画展或讲学。部分作品被人民大会堂、国务院、天安门城楼、中央统战部、中国美术馆及国内外博物馆和美术收藏家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