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教师资格证高中数学教案 三年级数学教案(汇总5篇)

时间:2023-09-28 作者:紫薇儿最新教师资格证高中数学教案 三年级数学教案(汇总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优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教师资格证高中数学教案篇一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收集和欣赏各类徽标,体会对称与不对称的区别,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点。

2、通过设计徽标的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审美意识。

3、在设计徽标的活动中活动积极的情感体验,体会数学与艺术、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

二、教学重点:

运用对称、平移、旋转规律发挥想象,设计出有创意的作品。

三、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以及形象思维能力。

四、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激趣引入。

1、联系生活,欣赏生活中的美丽图案。小小设计师

谈话:同学们,老师在课前收集了一些美丽的图片,请同学们一起欣赏。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一组精美的图案)这些图片好看吗?请同学们想一想,在生活中你在哪里见过这样的图案?学生自由回答。

2、激趣引入在我们生活当中有许多这样的图案,你们说,这样的图案设计起来容易吗?不过,通过今天的学习,相信同学们会改变你的想法。(设计意图:把生活中有规律的图案以多媒体的形式动态展现,让学生感受到亲切自然,激发了学生对生活美的产生,引发学生学的主动性、积极性和探索学习的兴趣。)

(二)从图案到图形,认识图形的变换

2、动手操作,体验图形的运动

师:同学们都找到了它们的基本图形,还知道了这些图形都发生了运动。这些基本图形到底发生了怎样的运动呢?下面就请两个同学一组探讨一下,这些图形到底发生了怎样的运动?(师贴出四幅基本图形)

(三)独立操作,感受一个图形的变换

师:同学们通过仔细观察发现了这几个图形的运动方式,它们都是通过那个图形在运动?(基本图形)下面请你从桌上的四幅图中拿出一个基本图形,把它放在前面看一看,它复杂吗?(不复杂,很简单),老师手中的这个基本图形它只有一笔,这么一个简简单单的图形,通过运动,就得到了这么美丽的图案,看来简约也能创造美,你们想不想用这个简单的图片自己来设计一个美丽的图案?(课件演示一组图片制作过程)

师:请同学们选取自己的图片素材,运用学过的图形运动方式,设计出与老师不同,自己喜欢的图案。注意,在设计的同时,要思考你的基本图形发生了怎样的运动。开始。师:谁手中有这样素材的作品也拿来与大家分享一下。(分别展示4个基本图形呈现的作品。展示的同时,说出所设计的图形的运动方式。)

师:一个如此简单的图形,在同学们的精心设计下,变成了一幅幅美丽的图案,你们真是了不起!小黄狗把你们的作品送去了织布厂,可是织布厂的工人觉得你们的图案太小了,我们的布很大啊!接下来怎么办啊?谁来说说?(可以用基本图形平移)课件出示图样。

问:我们可以用哪个图形平移?(大的正方形图片)怎么平移?师:刚才都谁是这么拼的?接下来我们就现场拼一拼。

师:之前我们是把基本图形拿来运动,现在我们是把整个图形运动,这也就是说,我们把这么一个整个图案看做了基本图形进行平移,为什么这样做?(这样做比较方便)现在我们有了这样一个基本图形,(指大的)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做?可是我要的布比这大得多怎么办?(可以把整块布进行平移或旋转)(设计意图:在老师的引导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在动手实践、合作交流中自主探索,很好地突出难点。)

(四)自主设计,尝试设计

师:老师只教了你们把基本图形进行运动,你们却能举一反三,这是一个很好地学习方法。刚才是老师给你们提供了基本图形,你们想不想通过自己的双手来创造设计一个美丽的图案呢?课前那些美丽的图案是怎么设计出来的呢?(课件演示制作过程。)师:先做出基本图形,接下来再做基本图形的运动。再看一组图片(课件展示)师:老师给你们每个同学都发了四张中间有复写纸的纸,你们可以把你们喜欢的图案画在上面,然后把画好的图案拼在大的正方形纸上。开始吧!(师行间巡视指导)师:如果完成了,可以涂上颜色,同座互相交流一下,告诉他你的作品是怎样运动出来的。(设计意图:这个活动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巩固了新知识,同时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这里是把美术学科与数学学科的整合,通过同学们动手画图,培养学生对设计产生的浓厚兴趣,进一步感受数学的无处不在。从而创造美。)

(五)回顾反思

师:同学们都可以运用不同的运动方式制作出不同的图案,你们真是了不起。是我们生活中的小小设计师。板书课题:小小设计师。今天这节课就要接近尾声了,这节课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谁来说一说?老师用一首小诗来总结图形的变换,请大家一起读一读。(课件出示)图形变换真奇妙,简简单单换新貌。学习数学练本领,美化生活乐淘淘。师:只要利用我们聪明的智慧,勤劳的双手,一定能创造出生活中更美丽的图案!

教师资格证高中数学教案篇二

课题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借助“线段图”分析行程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继续利用路程时间速度三个量之间的关系,列方程解应用题。

教学目标

通过观察、类比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题,但整个知识掌握不系统、不全面,解题正确率不高。教法 发现法、练习法、讨论法

教学内容 趣味数学:

教具

多媒体课件、彩色粉笔、小黑板等

教师活动 引导观察

学生活动 思考回答

思考回答

计算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创设问题情境

回顾旧知

例题赏析

向小刚……,直到小明追上小刚时才停住,求这条小狗一共

跑了多少路?

温故知新

1.路程问题中路程速度时间三者的关系: 2.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3.路程问题中的两种基本题型:

提出问题

上慢车,快车每小时需行多少千米? 过程展示:

相等关

系:快车

路程=慢讲解分析 车先行

路程+慢

车后行

巩固练习

走进生活

巩固练习

导入题目求解

路程

解:设快车每小时行x千米,由题意得

1.5x=48×3/4 +48×1.5

解得:x=72

个别指导 答:快车每小时需行72千米

练习1:小红和小明家距离300米,两人沿同一条路 线出发

去某地,小明每秒跑4米,小红骑自行车每 秒行10米,若

小明在小红的前面,则小红多长时间可追上小明? 反馈纠正

少小时?

若二人同时同地反向跑步,经几秒后首次相遇?

2、两站间路程384千米,一列慢车从甲站开出,速度为48

千米/时,慢车开出30分钟后,一列快车从乙站开出,速度

为72千米/时,两车相遇需多长时间?

小明和小刚从相距6千米的两地同时出发 同向而行,小明

计算

观察思考

计算

合作交流

开拓发展

小结

作业

教后记 本题型展开,着重分析等量关系,在讲解追及问题的特例---环城自行车比赛问题时,我设计了动画演示使学生轻松得到了相等关系。在教学中适当运用讨论法,将一些较难问题如求火车长放手给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将问题轻松愉快地解决,学生的积极性也被充分调动起来,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氛围,还培养了学生的协作能力。

跑了多少路?

思考讨论解答

思考解答

思考总结 1、火车用26秒的时间,通过一座长为256米的隧道(即从

启发引导

2、某初一学生在做作业时,不慎将墨水瓶打翻,使一道作

业题只看到如下字样:“甲乙两地相距40千米,摩托车从甲

地出发,每小时行45千米,运货车从乙站出发,每小时行

35千米,————?(横线部分表示被墨水覆盖的若干文

字)”请将这道作业题补充完整,并列出方程。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1.你有哪些收获? 2.你还有什么困惑?

完成学案中其它练习。

拓展提问

教师资格证高中数学教案篇三

写教案的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十项:

一.课题(说明本课名称)

二.教学目的(或称教学要求,或称教学目标,说明本课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

三.课型(说明属新授课,还是复习课)

四.课时(说明属第几课时)

五.教学重点(说明本课所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六.教学难点(说明本课的学习时易产生困难和障碍的知识点)

七.教学过程(或称课堂结构,说明教学进行的内容、方法步骤)

八.作业处理(说明如何布置书面或口头作业)

九.板书设计(说明上课时准备写在黑板上的内容)

十.教具(或称教具准备,说明辅助教学手段使用的工具)

在教案书写过程中,教学过程是关键,它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一)导入新课

1.设计新颖活泼,精当概括。

2.怎样进行,复习那些内容?

3.提问那些学生,需用多少时间等。

(二)讲授新课

1.针对不同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

2.怎样提出问题,如何逐步启发、诱导?

3.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详细步骤安排,需用时间。

(三)巩固练习

1.练习设计精巧,有层次、有坡度、有密度。

2.怎样进行,谁上黑板板演?

3.需要多少时间?

(四)归纳小结

1.怎样进行,是教师还是学生归纳?

2.需用多少时间?

(五)作业安排

1.布置那些内容,要考虑知识拓展性、能力性。

2.需不需要提示或解释?

教师资格证高中数学教案篇四

(一)、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了解因式分解的意义,理解因式分解的概念。

(2)认识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的相互关系——互逆关系,并能运用这种关系寻求因式分解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由学生自主探索解题途径,在此过程中,通过观察、类比等手段,寻求因式分解与因数分解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类比思想。

(2)由整式乘法的逆运算过渡到因式分解,发展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3)通过对分解因式与整式的乘法的观察与比较,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与综合应用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初步感受对立统一的辨证观点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因式分解的概念及提公因式法。

难点:正确找出多项式各项的公因式及分解因式与整式乘法的区别和联系。

三、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活动1:复习引入

看谁算得快:用简便方法计算:

(1)7/9 ×13-7/9 ×6+7/9 ×2= ;

(2)-2.67×132+25×2.67+7×2.67= ;

(3)992–1= 。

设计意图:

如果说学生对因式分解还相当陌生的话,相信学生对用简便方法进行计算应该相当熟悉.引入这一步的目的旨在让学生通过回顾用简便方法计算——因数分解这一特殊算法,使学生通过类比很自然地过渡到正确理解因式分解的概念上,从而为因式分解的掌握扫清障碍,本环节设计的计算992–1的值是为了降低下一环节的难度,为下一环节的理解搭一个台阶.

注意事项:学生对于(1)(2)两小题逆向利用乘法的分配律进行运算的方法是很熟悉,对于第(3)小题的逆向利用平方差公式的运算则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有必要引导学生复习七年级所学过的整式的乘法运算中的平方差公式,帮助他们顺利地逆向运用平方差公式。

活动2:导入课题

p165的探究(略);

2. 看谁想得快:993–99能被哪些数整除?你是怎么得出来的?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把这个式子分解成几个数的积的形式,继续强化学生对因数分解的理解,为学生类比因式分解提供必要的精神准备。

活动3:探究新知

看谁算得准:

计算下列式子:

(1)3x(x-1)= ;

(2)(a+b+c)= ;

(3)(+4)(-4)= ;

(4)(-3)2= ;

(5)a(a+1)(a-1)= ;

根据上面的算式填空:

(1)a+b+c= ;

(2)3x2-3x= ;

(3)2-16= ;

(4)a3-a= ;

(5)2-6+9= 。

在第一组的整式乘法的计算上,学生通过对第一组式子的观察得出第二组式子的结果,然后通过对这两组式子的结果的比较,使学生对因式分解有一个初步的意识,由整式乘法的逆运算逐步过渡到因式分解,发展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活动4:归纳、得出新知

比较以下两种运算的联系与区别:

a(a+1)(a-1)= a3-a

a3-a= a(a+1)(a-1)

在第三环节的运算中还有其它类似的例子吗?除此之外,你还能找到类似的例子吗?

教师资格证高中数学教案篇五

北港街道中心幼儿园教师日常听课记录

大班绘本:一寸虫

杨丹萍

活动目标:

1、在绘本活动中初步了解“寸”的概念。

2、欣赏、理解故事内容,感知故事带来的情感体验。

3、尝试使用绘本中的“一寸虫”进行测量,引起测量的兴趣。 活动准备:一寸虫若干、ppt、各种动物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通过一寸虫引发兴趣,初步了解寸的概念。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位好朋友,瞧!是谁呀?(出示一寸虫)师:是的,它叫一寸虫。叫什么?猜猜它为什么会叫一寸虫呢?我来告诉你们,因为它身体的长度只有一寸,而寸呢,它是一个计量单位,人们有时就会用寸来表示某个物体的大小或长度。

师:那一寸到底有多长呢?来,用你们的手指比划一下。哦,原来大概有这么长呀。那找找在你的身上什么东西大概也有一寸长?(咦,你的眼睛大概有一寸长么)

二、欣赏故事,尝试测量。 1、欣赏故事前半段。

师:寸这个计量单位有意思吧,那你们可知道一寸虫有什么本领吗?我先不告诉你们,先来听一个关于一寸虫的故事。

师:有一天,阳光灿烂,一寸虫出去散步,走着走着,一只肚子饿的咕咕叫的知更鸟看见它便恶狠狠地说到:听说,你会量东西,来量我的尾巴,如果你量不好,我就要吃掉你。一寸虫忙说:那容易。恩,你们知道一寸虫的尾巴在哪里吗?(出示一张知更鸟的图片)是的,它的尾巴是从这里到那里。2、尝试第一次测量操作。

好的小朋友请你记住你所测量的结果,然后到前面和旁边的小朋友讲一讲你的结果和过程。好,去吧。

幼儿操作(1)3、验证结果,归纳正确的测量方法。

师:对,首先我们要找到所要测量物体的起点,然后一条一寸虫接着另外一条一寸虫来排队,记住中间不能有空隙或叠起来,最后一直量到终点停下。

4、进行第二次巩固操作。

师:这一寸虫自从量出了知更鸟尾巴的长度后,很多动物都来找它帮量东西,它们会要一寸虫量什么呢?看,都有谁?它们会怎么说?巨嘴鸟说:量我的嘴巴,如果量不好,我就要吃掉你。(剩下的动物幼儿学习并复述句式)师:想不想再和一寸虫一起去量一量。好,请你们用刚才正确的测量方法3人一组再去量一量。量好后,请你在方框中记录下你的测量结果,也就是几寸写数字,然后交给我,你则和旁边的小朋友说说。5、验证结果,掌握方法。

师:好了吗?看看谁的结果会是正确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一寸虫所测量的结果吧。

教师和幼儿一起检查操作纸上结果和排列是否一致。

师:哪些小朋友的测量结果是和一寸虫一样的呀,你们真棒,说明你们已经掌握了测量的方法。来拍拍手表扬一下自己。

三、引起悬念,激发阅读兴趣。

师:故事讲到这,现在你们知道一寸虫的本领是什么了吗?对,量东西。

一寸虫呢因为这个本领一次又一次的逃脱了被吃掉的危险。师:正当一寸虫感觉有些累了,准备回去休息时,他又遇见了谁?对,一只夜莺,那它会让一寸虫量什么呢?(幼儿猜测)师:这只夜莺呢,蛮不讲理的对一寸虫说:量我的歌,如果你量不好,我就要吃掉你。这歌可怎么量呀?你们会量吗?一寸虫会被吃掉吗?结果呢,就藏在这本绘本书里,来,我们带着这本书回到教室去揭晓吧!

活动反思

这是一节将数学活动融于绘本故事情景的活动。在活动中我以绘本故事的线索展开,帮助一寸虫测量的过程中,孩子们也掌握了一定的数学知识,如:运用首尾相连的方法测量物体的方法。从开始带结束或者说从起点到终点,一条接着一条,中间不能有空隙也不能有重叠。

此次活动我在测量方法上出现了困惑,在第一次研讨活动时,虽然大部分幼儿是基本学会了首尾相连的测量方法,但并没有掌握而且形式有点单一;第二次虽然丰富了形式,但由于难度增加了,幼儿都没有很好掌握利用一条一寸虫做标记测量。

并且我总结归纳性语言有点不到位,第一次活动时,我没有让幼儿自己发现错误而是直接将方法教于幼儿同时也忽略了总结性的话语;第二次由于话语太多导致活动时间过长;第三次精简了语言,进行了对与错的对比,在我的引导下,幼儿能自己发现正确的方法,知道了测量的关键点。

还有在某些细节上我处理的还不是很好,在对比对与错的测量方法时,幼儿已经发现了,我没有直接归纳测量要点,却仍旧在示范归纳,这里幼儿的注意力因此有点分散了。

幼儿园数学教学因绘本更精彩

近几年,幼儿园绘本教学成为当下非常时髦的话题,当绘本向我们迎面走来,当我们和绘本不期而遇后,我们就不约而同地爱上了绘本,并满怀欣喜地开始了对绘本的阅读、欣赏、教学实践。新《纲要》中关于幼儿数学领域的目标是“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而数学绘本正是这样一种能让幼儿有机会了解数学概念、运用数学知识的情境舞台,使孩子们在情境中自主探索、动手操作中学习数学,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本人通过几年的幼儿园教学经验,多次成功的绘本数学教学,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精心剖析,科学合理选取适宜的绘本

精心剖析就是挖掘绘本价值的前提,剖析亮点。不同的人在解读的过程中对绘本有不同的领悟,从而导致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1、能激发幼儿兴趣并感染人的绘本

绘本打破数学给人的枯燥、刻板的印象,集科学与艺术为一身,精心绘制优美图画,让孩子领略科学与艺术的双重美感,构筑出知性与诗意、充满童趣的“数学绘本”。它不是简单地把数学概念灌输给孩子,而是重在把数学的本质蕴含其中,让孩子慢慢去领悟,也不是单纯地讲数学,更重在启发儿童从不同角度看待事物、发现问题和尝试解决问题的思考方式,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综合素质。他退到儿童能经历的简单故事中、退到儿童能理解的简单故事中、退到儿童能想象的简单故事中。让儿童以简单、科学的方式走近数学,爱上数学。为儿童创造了一个充满好奇的快乐世界。记得有一次参加片区优质课评比活动中上过的数学绘本《最佳守卫》,活动围绕一张告示“聘请最佳守卫一名”展开讨论,讲述了山羊公公为了保护羊群,决定聘请最佳守卫来对付大灰狼,动物们都想竞选这名守卫,可是它们谁也不让谁,怎么办呢?最后,山羊公公想出了一个办法,参赛的动物们要举行比赛,谁在比赛中取得第一名,谁就是最佳守卫??。因此,动物们开展了比身高、比力量、比灵活性等,比赛中淘汰的一批又一批的动物经过一关关的挑战,让孩子根据不同的比赛项目统计出每一次胜出的动物,最终选出最佳守卫者的方法,随着活动的不断推进,结果却出乎意料,孩子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非常的高,整节活动生动有趣,跌宕起伏。绘本数学的精彩在于它的画面栩栩如生、惟妙惟肖,让幼小的心灵感悟到世界的缤纷和美丽。

2、具备探索欲望的绘本

陈鹤琴先生曾说过:“儿童的世界是他自己去探索去发现的,他自己所求来的知识才是真知识,他自己所发现的世界才是他的真世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数学活动要培养幼儿“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重要和关系。”幼儿的年龄特点使得他们对周围的一切都非常的感兴趣,从植物到动物,从海洋到陆地,在他们的眼中什么都可以观察,哪里都是实验室,他们求知欲强烈,探索欲浓厚,需求的探索内容和探索范围广阔,活动内容要求涉及方方面面,而绘本就能满足幼儿探索内容的广泛性和系统性,满足了幼儿的好奇、探究、尝试的欲望。例如优秀的绘本:《乱七八糟的魔女之城》内容丰富,涉及范围广阔,包含了:排序规律,时间和空间,统计,方位,平面和立体,收集和整理,分类等内容,有趣的故事深深地吸引着幼儿的注意,一道道闯关游戏激发了幼儿积极动脑探索的兴趣,?让孩子在实践操作活动中发现问题,在绘本故事情景推动中解决问题,在一次次的探索中渐渐学会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的方法,渐渐地组织成了系统的数学探索能力。

3、能开拓出数学资源的绘本

数学绘本中蕴涵着丰富的教学资源,作为教师,首先自己要用心去挖掘,不断进行探究,并进行相应的拓展,设计活动,才能使绘本充分发挥其多元化的教育价值。在对数学绘本进行分析、研讨,挑选合适的教学内容时,通过将“故事”和“数学”作为两条并进的线索,挖掘其数学教育资源创设数学活动。如《蜘蛛和糖果店》这个绘本讲述了一个糖果店来了一只蜘蛛,女店主暴跳如雷,抓起扫把赶它走开,我们店里不能有蜘蛛,马上收拾行李走人。蜘蛛求情让它留下,说它知道客人们要选些什么糖。蜘蛛利用观察、比较、归类、统计、概率等数学内容,猜对了所有客人所需要的糖果,其间不仅让孩子们尝试“一周糖果销售记录”,还可以让孩子尝试“一周糖果销售统计”帮助店主统计糖果进货清单,丰富孩子们日常生活经验。我们借故事载体创设数学活动让孩子在参与过程中轻松的掌握统计方法;帮助幼儿解决生活中数的问题,生活化的将数学经验再次还原到幼儿的生活中。

二、数学活动精彩的教育价值能在绘本中挖掘资源

在教学活动中,为了让幼儿更直观的感受故事情节,我们选择ppt作为活动的辅助教学,并对ppt做了精心的处理。尤其是在画面的定格上,充分展示了教师的教学意图,让幼儿根据故事情节和ppt产生互动。我们ppt画面进行定格:比如说一寸虫在测量知更鸟尾巴的时候,每量一寸都进行定格,让孩子更直观的体验和感受,使幼儿在积极动手、动脑、动口活动中获得丰富的数学感性经验。3、直观感受,情景收放 孩子们有了直观的体验和感受后,究竟在什么时候进行个人操作活动呢?以何种方式进行操作呢?我们采用放大情节的设计方法将师幼共同探讨和幼儿直观感受有机融合。

我们设计的情景有:在一寸虫顺利测量出知更鸟尾巴有多长时,知更鸟开心的飞走了,一寸虫也躲过了不被吃掉的灾难,可是就在这时来了更多的朋友要求一寸虫帮忙测量自己最钟爱的地方有多长,于是孩子们就开始帮忙测量了??孩子们在操作中体验测量的乐趣、感知测量方法。在操作活动中我们看到,孩子们专注的眼神和兴趣的投入是平时活动中前所未有的。

正在孩子们意犹未尽之时,难题来了,夜莺要求一寸虫测量自己钟爱的歌声有多长,孩子们的情绪再一次被激发,可是歌声也能量吗?一寸虫能够运用机智逃过这一劫吗?最后一寸虫运用了自己数学家的脑子顺利的脱离了危险。孩子们都在为一寸虫的机智勇敢而感叹不已。可见,有机地选取情景中的某一点并将之扩展,能使教学和情景融为一体。绘本的奥秘,博大精深;绘本的特色,美轮美奂;绘本的历史,推陈出新;绘本的魅力,独特无穷;绘本的阅读,乐在其中;绘本的教学,精彩纷呈。

总之,绘本是美丽的,展示着不同艺术家的风格及艺术追求。虽然简单,却堪称“完美”。美丽的绘本为幼儿打开了一扇窗,为教师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搭建了一个展示的舞台。让师生共同携起手来,在绘本的花园中尽情享受它的乐趣、谱写它的缤纷而精彩吧!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江苏教育出版社

2、《幼儿园数学教育》张慧和 张俊 著人民教育出版社

3、《给幼儿园教师的101条建议—数学教育》张俊 著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我的幼儿园数学活动模式》徐苗朗 著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