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是一个为学生提供学习和成长环境的地方,它不仅仅是一个教育机构,更是一个培养人才的摇篮。接下来是一些优秀的总结范文,它们能够给我们一些写作思路和启发。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分析(优质20篇)篇一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分析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分析lt【案例一】蒙蒙是一个非常娇小的女孩,她的性格也向她的人一样,遇事第一反应就是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lt。
1、变“缺点”为“优点”
因林林爱攻击别人,所以他在小朋友的心目中很有“威慑性”。于是,我就安排他做班级的管理人员,管理班级的纪律,他也非常乐意。但每次我都要交代他,小小值日生,事事都要做表率,不准打人,下次才有更多的机会去管理别人,小朋友才会听你的话。渐渐地,他学会了控制自己不去攻击别人。
2、用“优点”克服“缺点”
林林特爱画画和捏橡皮泥,这是他的优点。我想他平时爱攻击别人,一方面所明他“精力过剩”,另一方面也说明他无事可做。于是,我多安排他进行美术活动。我经常向他要作品。如:“老师想看你画的画,你能画一幅送给我妈?”每当听到这样的话,他都非常高兴得去做,然后把他的作品送给我。就这样,由于他的空闲时间的减少,也就没时间去攻击别人了。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分析(优质20篇)篇二
由于中职生学业的基础知识普遍较差,学习动力不足,相对而言,也较容易产生一些心理问题,如由于自信心不足、自卑感强导致的迷茫失落心理、无所作为的心理;由于适应能力和承受挫折能力较差、情绪的自控能力和调节能力不足产生的破坏性释放心理等。对这些学生只要我们稍作观察,就会发现他们青春期的情感困惑,自我压抑、自我封闭、好奇猎奇、寻求刺激等心理是非常令人担忧的。目前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问题已越来越影响到学生的健康成长,也越来越影响到职业学校的教育质量,影响良好学风和校风的形成。
1.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许多中职学校领导认为只要学生别出大事别走极端就行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干多干少无所谓。有些学校的领导对此认识不够,几乎没有开展有关心理健康方面的活动。有些学校即使名义上开展了一些活动,如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立了心理辅导室,举办了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等,但由于缺乏正确的认识,最终也只能流于形式。所以,一些学生的心理问题往往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疏导,导致问题越积越多。
2.软硬件建设尤其是师资力量不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师生比例失调。心理学专家认为,一般25~4名学生配备一名咨询人员最为合适,而目前在我国,一所中职学校能够配备一名专业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都不多见。二是专业素质普遍不高。当前从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师多数是“半路出家”,多由班主任、团委教师或政治课教师兼任,专业的心理学教师很少,很多人工作起来力不从心,这也是影响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从硬件设施来看,很多中职院校没有适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场所,没有固定的咨询室等。
3.心理教育的工作重心有偏差。目前,一些中职学校把心理健康教育的重心放在心理咨询中心的建设上,一味地追求心理咨询的数量,但心理咨询本质上是事后的一种干预手段。相对于产生心理问题后进行补救,问题产生之前的疏导或是预防则更具有长远性。因此,搞好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是开展好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活动,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和自我心理调试的方法,以减少心理问题的产生。目前,大多中职学校更注重强调向学生灌输思想政治、德育理论知识,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对学生成长心理的教育进行科学分析,忽视了学生在内心深处对这些思想教育的接受程度和赞同程度,结果往往使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事倍功半。可见,加强对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切实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跟踪和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形成科学有效的心理教育和干预机制,对于一个中职学校是否具有积极和谐、健康向上的学习风气是至关重要的。
24年教育部《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增强德育工作针对性、实效性的重要举措。所以,有必要建立由分管校长负责,各相关职能科室分块实施,以班主任和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为骨干,全体教师、学生心理委员等全员共同参与,利用学校网站、校园环境等各种媒体,通过心理辅导活动课、德育导师结对、社团活动、个别辅导等立体作用于学生,并积极利用家庭教育和社会力量,建立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体系。也就形成了“以德育导心育,以心育促德育”的良性循环。
逐步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规章制度,可以保证心理教育的有序开展。首先可利用每周的德育活动进行,其次是建立了《学校德育导师制实施办法》。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教学工作应由教务科安排专职的心理教师授课,保证每学期不少于1课时的心理健康课及每月一次的心理活动课。在教育科研和心理辅导工作方面,学校规定心理健康教育由专人负责业务指导,由专兼职教师负责开展学生心理辅导工作。每学期都要不定期检查心理辅导的工作情况。要求做到学期初有计划,学期末有总结,辅导中有记录。心理辅导室根据心理辅导的规范要求,制定《心理辅导预约制度》、《心理辅导教师工作守则》和《班级心理通讯员制度》等。
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教师是前提。在职的教师需要接受更多的教育和培训,努力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水平。因此,学校出资让教师接受再教育。同时,须注重班主任队伍建设,不定期聘请校内外专家来校讲学;开展班主任心理咨询培训工作,让班主任和全体任课教师在业余时间自学,努力提高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再认识和教育水平。在科研方面,应积极研究探索,努力提升自身的科研水平,以科研谋进步,以科研促发展。
(四)培养一支得力的学生心理通讯员队伍现在提倡以人为本,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当然是“以学生为本”,中职学校可以借鉴高校成立的班级心理通讯员队伍的做法,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积极能动作用。先是对班级心理通讯员和学生干部进行心理辅导培训,让学生了解心理辅导的原则、方法,再由心理通讯员向全体同学宣传心理方面的知识,以点带面。一方面可以及时发现和预防学生中的心理问题,减少校园危机事件,做到提前防范、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及时疏导。另一方面,逐步建立健全辐射到每个班级的学生心理素质拓展体系。另外,通过团体心理辅导和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等,可以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五)创立有职业学校特色的心理辅导特色服务。
学校心理辅导室应根据学生心理需求,开设心理专题辅导,根据辅导老师的特长,以“专家门诊”的方式对学生开展辅导。如人际关系专题;女生生理、心理专题;亲子关系专题;学习与就业专题等,使广大同学能尽早摆脱心理困惑,更好地学习和生活。
(六)构筑温馨、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
首先,在日常工作中,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班级日常工作中,班主任要经常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发现有问题学生及时与心理辅导老师联系。各任课老师在学科教学中也可以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讲课时尽量考虑学生的心理承受情况和学习心态,多引导,少批评,尽量让学生快乐学习。同时,学校可以通过各种大型的节日活动,如校园文化艺术节、体育节和技能节,让学生在活动中锻炼人际交往能力、竞争和合作的能力,也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还可以通过讲座,黑板报、广播等,宣传心理健康的知识,使广大学生能提高心理健康的认识,认识自我,完善自我。
总之,通过以上各种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又使学生增强了心理健康意识,甚至掌握了一些简单的心理训练方法,能自觉地在学习和生活中加以运用,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如此,师生间的关系同学间的关系也会更加融洽,我们的校园自然也就会更加温馨和谐了。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分析(优质20篇)篇三
为了切实提高我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几年来,我校积极贯彻各项文件的精神,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域进行了大量的积极探索与实践,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措施,逐渐构建起了较为完善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逐步形成了“塑造大学生健康人格;依靠两支队伍(专兼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班级学生心理健康委员);搭建三个平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指导平台、培训平台、媒体平台);实行四级预防(宿舍、班级心理健康委员、辅导员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的“1234”工作模式。
平时除了接待来访学生面谈咨询、开展团体心理辅导、通过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开展心理测量服务、指导学生心理社团外,尤其是在长期的心理素质教育工作实践中,我们深深地意识到: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预防胜于治疗”,因此,对于我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我们牢牢把握预防关,为此不断地积极探索,在实践中摸索出几项切实可行、积极有效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预防工作方法,体现出了我们的工作特色,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为保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学校首先成立了中国政法大学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及学生心理疾病预防与危机干预工作小组:其次制定了一系列心理素质教育工作制度:20xx年颁布了《中国政法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同年还相继颁布了《中国政法大学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制度》,该制度明确了心理危机干预的原则、组织机构、干预对象和干预的方法;《中国政法大学学生个别心理咨询制度》,规定了心理咨询服务的理念与原则、服务内容、学生与咨询师双方的责任与权利;《中国政法大学班级心理健康委员管理制度》,该制度明确了心理委员的选拔条件、工作内容和培训方式。这些制度的出台增强了我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指导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1、组建了一支专兼职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目前,我校有三名专职心理咨询师,8名兼职咨询师。其学历结构是:博士6人,硕士3人,学士2人;专兼职教师的职称结构是:教授2人,副教授3人,讲师6人。三名专职心理咨询员均为劳动与社会保障部认定的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做到了持证上岗。这支专兼职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学历高,业务过硬,实践经验强,向学生提供了高水平的专业服务,深受同学们欢迎。
2、设立班级心理健康委员,充分调动学生工作积极性20xx年,我校学生工作部在各行政班级中分别设立了班级心理健康委员,其具体职责是:积极向本班同学宣传心理健康和心理卫生方面的知识,使同学们了解心理发展的规律,对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做到自我调节和自我保健;有计划地组织开展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定期参加校院两级组织开展的培训、交流活动;协助、配合学工部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开展有关工作;对本班同学中存在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的学生及时提供帮助,并及时与心理咨询中心联系。
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对班级心理健康委员定期培训、科学管理,不但传授心理健康专业知识和相关的工作技术,而且建立了班级心理健康委员月汇报制度和评优表彰制度,以激发他们的工作责任心和工作热情,保障制度的良好运行,充分发挥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层网络作用。
为了满足同学们的需求,这一时期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模式上做了大胆探索,形成了一些效果好、影响广的工作模式。
1、拓展个别咨询的渠道在咨询方式上,除了咨询室的咨询外,学校于20xx年开通网络咨询,学生可以通过bbs或信箱进行咨询。
在咨询理念上,我们改变了被动等待的方式。学校于20xx年开始对每年大一新生进行全面的心理普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在普查的基础上建立心理档案,定期关注处于心理危机中的学生。
2、开展多个主题的团体心理辅导从20xx年开始,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加大团体心理辅导的力度。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20xx年推出“百场团体心理辅导”计划,即每年要组织百场以上的不同主题的团体心理辅导。其中既有充分调动心理委员的积极性,开展的成长性团体心理辅导,又有校心理咨询老师开展的治疗性团体心理辅导。三年中开展的三百场不同主题、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团体辅导,吸引了两千多人次的同学参加。
3、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20xx年,《心理健康》课程被确立为全校通选课程(36学时),由专职心理咨询教师授课,通过案例教学、体验活动、课堂讨论、行为训练、采用多媒体技术等多种形式,不断丰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内容,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深受同学喜爱,充分发挥了课堂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几年来,近千名学生选修课此课程,反响良好。
4、完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学校高度重视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工作,20xx年专门成立了心理疾病预防与危机干预工作领导小组,由主管学生工作的校党委副书记任组长,并且出台了中国政法大学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制度,同时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逐步建立并完善了“学生宿舍―――班级心理健康委员―――年级辅导员、班主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四级校园危机干预体系和快速危机反应机制,积极做好心理问题高危人群的预防和干预工作,防止因严重心理障碍引发自杀或伤害他人事件的发生。
5、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发挥“一报一网”的宣传作用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于20xx年创办了《心理健康报》,主要向同学们宣传心理健康知识,介绍心理自我调试的方法。该报每月一期,发放到每个学生宿舍;20xx年中心又创办了“心灵家园”网站,开办了“网络咨询”等丰富多彩的栏目,每周更新一次。通过“一报一网”的宣传作用,丰富了同学们的业余生活,提高了同学们心理自我保健的意识。
1、完善培训机制,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必须定期接受一定的专业培训和督导,才能保证心理咨询师不断的成长,提高业务水平。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每年接受专业的培训和督导远远达不到要求,造成了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水平提高慢,对学生新出现的新问题无法及时的把握与处理。因此,我们期待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对工作队伍进行定期的督导与培训,真正提高队伍的工作水平。
2、心理咨询的规范化程度有待提高心理咨询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工作,包括个别咨询和团体咨询。两者的规范化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咨询的效果,其规范化主要包括硬件的规范化、接待预约的规范化、咨询过程的规范化等。目前,我校主要在硬件规范化上存在一定问题,比如个别心理咨询室的建设不符合要求,没有专门的团体心理辅导室,缺乏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的专业设备等。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3、营造“人人关心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高校心理咨询不同于医务部门的医学心理咨询,不同于一般的社会心理咨询,其任务的完成有赖于学校诸多力量的共同配合,取长补短,有分工有合作,才能形成一支结构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目前,我校心理健康教育过多的依赖心理咨询专职教师和辅导员工作队伍,专职任课老师等其他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并没有很好的调动。而高校心理咨询面临的不仅仅只是医学问题,它将同时承担治疗、教育和发展三大任务,涉及到医学、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伦理学等诸多领域的问题。这就要求我校要形成一支有多种学科、多种工作特长的人组成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形成一种“人人关心大学生心理健康、使关注心理健康成为校园文化”的校园氛围。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分析(优质20篇)篇四
xx月底,我们开始启动5・25心理健康教育月系列活动,本届活动的主题是:三进三提,心理健康教育全覆盖。截至目前,开展了共10项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活动,主要活动总结如下:
心理咨询中心培训并聘请了21名学生“心理小讲师”,小讲师们利用晚自习等课余时间,走进学生班级,先后组织同学们开展了81场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活动,覆盖所有教学分院。活动形式多样,有团体心理游戏、有趣味心理健康知识讲座、有心理影视赏析等,通过面对面交流、心连心互动,提升了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学会了科学应对和处理压力的具体方法。
心理咨询中心联合后勤处卫生所、宿管中心、自管会等单位共同开展了全校范围的身心健康体检,定期走进学生公益,为在校生进行身体健康检查、心理健康状况筛查,提升了学生对自己身心状况的重视度和认知度,更加了解自己的身心状况。
xx月xx日,心理咨询中心和校心理部参加了凯里市世界自闭症儿童日城市徒步活动,在市区国贸广场向凯里市民宣传自闭症知识。同时通过公众号、网站、杂志等在校内进行自闭症知识宣传,让更多的同学了解自闭症儿童这个特殊群体。
5月xx日,心理咨询中心马老师应邀参加由黔东南州教育局、共青团州委主办的“轻松备考大型中高考学生心理减压公益活动”,为施秉二中的初三学生开展考前心理减压公益讲座,引导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应考。
本学期心理咨询中心邀请我校心理学教师开展了3场心理健康讲座,每场活动参与学生人数达到150人以上。讲座主题及讲师如下:
xx月xx日,邀请付老师举办“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主题讲座。
5月xx日,邀请罗老师举办“你说快乐,我说幸福”主题讲座。
5月xx日,邀请李教授举办“女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题讲座。
本届5・25首次将目光转向毕业生群体,开展了一系列关爱毕业生活动,协助毕业生快乐离校。
一是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在校生送祝福活动,提升毕业生的幸福感;
二是邀请往届毕业生谈心得体会,协助毕业生正确应对目前的就业压力;
三是出版毕业季杂志,作为毕业生的青春纪念册,提醒毕业生青春美好,砥砺前行,勇敢迎接未来。
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依托,邀请学生班级到心理咨询中心进行了团体沙盘游戏体验、心理健康桌面游戏和心理素质拓展训练,深入了解心理咨询中心的各项工作内容。本学期截至目前有8个20xx级班级主动到咨询中心参观,参观体验人数约有400人。
成功举办了第xx届心理健康手抄报大赛,邀请各分院心理委员参与手抄报评选,让学生在制作手抄报的过程中,加深对心理健康知识的了解。本届手抄报大赛共收到来自13个教学分院的300多份手抄报,经过四轮评选,最终评出26名获奖者。
为了巩固我校的三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激励心理委员和心理部成员以更加积极和主动的心态为我校的心理健康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们对在本届5・25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心理委员、心理部成员进行评选,通过个人提交总结,同行评价、老师评价等多种方式最终评选出10名班级优秀心理委员,15名心理部先进个人,分别授予他们“阳光之星”、“阳光使者”的荣誉称号。
20xx年,我们步入了新时代。新时代,要有新梦想,要实现“心健康”。最后,衷心感谢领导和兄弟部门对我们工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希望我们今后仍旧精诚合作,让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再创佳绩!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分析(优质20篇)篇五
一、案例学校表现介绍。
欧博文,男,十四岁,2019年9月升入我校,现为我校七年级1908班学生。
该生学习不认真,上课不听课,睡觉,吃东西,课后不交作业,多次被老师发现其爬树,爬水管;时常在学校里制造一些事端,学校领导对他进行了多次的教育,效果不是很明显。对于在课堂上批评过他的老师有抵触情绪,甚至有轻生举动,在老师对他解释之后,仍不能理解,为此,老师们对该生极为担忧。
二、案例家庭背景调查。
经过调查该生的家庭情况,我们了解到,由于该生为单亲家庭,父母离异,跟随母亲生活,家里还有个上小学的弟弟,其生活起居均由妈妈照顾,由于妈妈工作忙,从小常常被反锁在家里,想出去玩就通过窗户爬水管出去,爱发脾气,好吃各种奇怪的东西,如虫子,素描纸,生蔬菜,对学习没兴趣,体育课喜欢到处乱跑。不讲究卫生,穿着邋遢,有时在课堂上脱鞋,用衣服擦鼻涕。与母亲沟通交流的机会很少,对母亲的话经常是听进去做不到,逆反心理极强。
三、
根据心理学的有关知识,可以判断该生存在极为严重的心理问题。主要包括不良习惯、怪异行为、攻击行为、逆反心理等。
在本案例中,此学生缺少与母亲沟通交流的机会,妈妈对其极少约束与指导,养成了自私自利的习惯,以自我为中心,自制能力较差。因此,该生内心极其孤独、空虚,形成了一种孤僻、负能量、厌学等不良行为,逐渐发展成为所谓的问题学生。
四、个案处理。
针对这位学生的这种不良行为,在辅导之前,我认真分析了形成这些不良行为的最关键的问题—缺爱现象,并对其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因此,我决定从该生的特殊的家庭教育环境入手,对该生进行充分的心理沟通、交流与指导,重点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对其进行教育,采取措施如下:
(一)进行沟通、谈话。
首先,我以平等的姿态,与他进行了一次谈话,从而知道他的心里正在想些什么,一开始他还不愿意说,在我的鼓励和劝导下,他还是告诉了我他家庭和他本人的一些情况,对友谊、对理解的渴望,让我从中体会到了内心的孤独与不满,尤其是对母亲的抱怨,他觉得在与母亲相处的极少的时间里,没有得到母亲的关爱,他认为,在母亲的眼里他只有缺点,没有优点。因此,形成了极强的逆反心理。
(二)家校结合,改善教育方法。
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学生的第一个学校,家长对子女的教养方式均可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家校配合,是改善学生健康心态最有效的方法。此学生由于与母亲接触较少,母亲对其关心和指导就更少,我首先让该生明白,家长的教育方式会有不当之处,但家长的出发点是为了子女成材,作为子女要体谅母亲的苦心,母亲常年在外打拼为的就是让他有一个好的生活环境。另外,我通过与其母亲沟通,让她明白,陪伴是化解矛盾的良药,并向他们介绍一些心理健康知识和教育学生的方法和技巧,首先让母亲降低对这位学生的要求,多从学生的角度考虑,给予理解,使其感受到母亲的支持、鼓励和关爱,帮助改善家庭气氛,改善教育方法。通过与家长配合,经常互相沟通,对该生在学校或家里表现好的地方都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为学生形成正常的心态和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表扬激励,促使其发扬优点改正错误。
心理学研究表明:发现学生的长处并不难,关键在于能否及时而恰当地给予激发和促进,而激发与促进的关键又在于赏识。像这样的“问题”学生,及时地予以激励性的赏识,是非常有利于教育的。在家访过程中,我发现他特别亲自己的弟弟,当年迈的弟弟说口渴时,他马上给弟弟倒水,这充分体现了他的爱心、亲情。我不失时机的给予了表扬,他有点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听他母亲说,平时都是他给弟弟做早饭,照顾弟弟。得到了老师和家长的认可,我发现这个学生在学校的表现也有了转变,他在课堂上睡觉的次数逐渐减少,不再跟老师作对,学习也有了一些改观。
五、案例反思。
日常教育。
教学。
中,我们教师要想出办法如何教育学生,如何才能给学生更多的关爱,尤其是对有一些问题的学生,更需要我们的关爱。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个学生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使学生的心同我们讲的话发生共鸣,我们自身就需要同学生的心弦对准音调。”教师的爱心能换取学生的信任,教师对学生的关注才能唤起学生的自信,才能让学生学会自尊,才能让学生茁壮成长.教师如果能以一颗宽厚真诚的爱心去教育他们,必能使他们走出不良习惯的束缚,而步入人生灿烂的阳光地带。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分析(优质20篇)篇六
班主任的工作难度其实是非常大的,当班主任不难,当好班主任却需要老师多花心思、多下功夫,和班上的同学密切合作,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班集体。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分析,一起来看看吧!
-学困生的转化。
由于现代社会发展的多种因素的影响,学困生有增多的趋势。我们作为教育者,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老师是越来越不好当了。班主任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领导者、组织者,实施者,是教学工作的协调者,班级管理要求班主任热衷于本职工作,尽职尽则,持之以恒,讲究方法,对学生的关爱贯穿于班级管理的每时每刻。作为班主任,每天面对的,是几十双渴求知识的眼睛,每天接触的,是几十颗等待滋润的心灵。如何让这一双双眼睛充满智慧之光?怎样使这一颗颗心灵健康成长?这不仅需要班主任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更需要班主任具备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
我在20xx年9月接了七(5)班,这个班的学生学习自觉性比较差,有近三分之一的学生是学困生。他们日常行为规范差,甚至家长也不对他们抱有希望,听之任之。有几户学生家庭离异,十分缺乏家庭的温暖,叛逆性很强。还有不少的学生的父母下岗,父母为了生活,打工赚钱,几乎没有时间和精力关心孩子的学习。
通过我近一学期时间的实践和摸索,我有些许。
心得体会。
首先,真情投入,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
班集体,是学生健康成长的一方沃土。我从来都把我教的班级,看作是一个大家庭。无论老师,还是学生,都是这个家庭中的一员,要想家庭兴旺,必须大家努力。为了优化班级管理,营造一个个温馨、和谐的家庭,我费尽了心思。首先,创设优化的管理环境,把学生从受教育者转化成一个自我教育者,突出了学生的中心地位,让学生做班级的主人。大家创建一个文明守纪、团结互助、勤学上进,有强大凝聚力的班集体。学生对班主任有着一种特殊的信任和依赖情感。班主任的自身素质,道德修养,班主任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形之中会成为全班几十个孩子的榜样。因此,在班级工作中我时刻注意自身形象,事事从我做起,以良好的形象率先垂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的学生。平时,凡要求学生做到的,我首先做到。我班的卫生就是个大问题,学生还小,都是独生子,不会干活。往往在大扫除时,不知道干什么、怎么干。这种情况下,我就把任务分配到个人,明确和他们说谁干什么。然后我在旁边观看再亲自手把手的教他们该怎么做,教学生怎样扫,最后放手给他们做,做的好就给以表扬。慢慢的,学生的大扫除能力提高了。这就是榜样的力量,这就是无声的教育。我虽然只是付出了一点劳动,但对学生心灵的影响,是多么地巨大。对培养班干部也是如此,做什么先亲自教,把我的方法思路和他们交流,顺便听听他们的想法,如有可取之处给予充分的肯定,现在我们班的小干部已经能够独立挑起班级的日常管理的任务了。
其次,采用鼓励机制,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再次,平等对待优生和差生。
我们班王同学,学习有困难,该生进校的时候成绩不算很好,刚进校的是时候表现有点不太好。所以我就将她的座位调到成绩比较好点的同学身边。不久我发现他变了,科任老师也说他变了,不仅能够自觉不讲话,而且每天主动去老师办公室问题目,边问还边记录。每天晚上别人放学回家了,她总是最后一个离开,把白天老师的讲课内容都全部抄下来,回家慢慢复习。到了期中考试居然达到了全班前五名,脱离了特差队伍,大家都对她刮目相看,我在心里也特别的开心。我就及时给家长发了喜报,家长也很开心。增强了自信心,被评为学校最受欢迎的人。现在她每天的学习兴趣是越来越浓厚了。
最后,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
班上有位男同学缺点太多,比如懒惰成性,随意打骂同学,惹是生非,可以说是老鼠过街,人人喊打。在一次学校校运动会上,跑步他立了大功,取得了年级第1名。我立刻对他产生了由衷的敬意。在班上把他好好表扬了一番,同学们对他改变了看法,佩服得五体投体。从此,他找到了自信,不再调皮捣蛋了。的确是啊,每个孩子都有他闪光的地方,就看你发现没有。(1)拿起表扬的武器,大张旗鼓的表扬后进生哪怕是极小的进步,且随时发现随时表扬;(2)给后进生更多的爱;(3)注意教育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每一句话,每一个教育契机,每一点希望的火花);(4)让后进生上台唱主角,给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5)允许后进生的错误反复,给他们反思的机会和时间。对他们要报以满腔的热情,要与其他同学平等对待。
经过近一个学期的转化,学生的自觉性有一定的提高了,作业能按时并且有质量地完成,上课能坚持听讲,学习进步明显。学生自己也觉得,上课再也不无聊了,通过自己的努力,会有更大的进步。平时要留意学困生和家庭特殊情况的学生,应给予他们更多帮助、关心。转变一位后进生或问题学生比搞好一个优生价值更大,对他们教育道德要尊重他们,蹲下身子和他们说话,多鼓励、表现,少批评打击,多方面去引导他,把相互的心理沟通放在第一位,育人首先从育心开始。不高姿态站在学生面前,而是做学生的“知心姐姐”。时刻注意学生的细微变化,放大学生的优点,加强他们信心。
这种认可和尊重有时是很低的,只要一个欣赏的眼神、一句“听懂了吗”之类的问候他们就受宠若惊了。在学生的心目中,不歧视学生是老师最优秀的品质。我们不要认为你偏向好学生好学生就尊敬你,有时恰恰相反,结果是好学生也不买你的账,所以我们千万不要歧视任何学生。
教育有规律,但没有一条规律适合于所有的学生。在教育飞速发展的今天,我深知自己的责任是塑造学生的个性。是把我的学生塑造成活生生的人——有自己的独到见解、有自己的独特个性、有骨气、健全的人。因此我将更加努力学习借鉴名师育人经验,结合自己的实际,思考、探索适合自己的管理路子,在实践的过程中再不断地反思,不断地总结,以使教育工作更加有利于学生的成长。
有教育家曾经说过:“爱是教育的前提,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教师,只有热爱学生,特别是尊重、爱护、信任学生,使学生真正感到来自教师的温暖和呵护,教育才富有实效。那些在学习、思想、行为等方面存在一定偏差的学生,我们称之为“问题学生”。他们往往被忽视、被冷落,殊不知,学生看起来最不值得爱的时候,恰恰是学生最需要爱的时候;殊不知,错过学生的一个教育机会,没准就错过学生的一辈子。
在我们班里,有一个好动的学生,他叫郑鹏瑞,他人长得瘦小,好动爱讲话。人很聪明,但是上课的时候总管不住自己的手。不是弄同桌,就是自己玩,有时一个笔头就能玩大半节课。跟他坐在一起的同学换了又换,有的受到他的感染,也都开始不同程度地违反课堂纪律、影响任课老师的课堂教学和情绪。他对任课老师的批评教育非但不能谦虚接受,而且还处处找借口,刁难老师。任课老师经常向我反映他的不是,也许因为我是班主任的缘故,在我的课堂上他还算能够“识相”。
对,但画却画得相当不错。抓住这个机会,我就让他展示自己的画,同学们都认为画的不错。跟着我向他提出如果在学习上也能这样出色就更好了。那段时间,他每天都认真地做作业,我及时表扬他。
还有一次,班里大扫除,他非常积极,抢着拿扫把打扫清洁,并用抹布把自己座位的周围打扫得很干净。我立刻就在班里表扬他,要同学们向他学习,看他多会劳动啊!打那以后,他扔垃圾少了,有时还看见他自觉地捡地上的垃圾。课间也没有和同学追打了,并能与同学和睦相处。后来,我又让他做了纪律小卫士,他非常开心,看到老师如此器重自己,学习劲头更大了,成绩进步神速。
由此看来,只要给“问题”学生多一点的关注,让他们的“闪光点”发光,使他感到老师时刻在关注他,还有就是不要吝惜我们老师的赞扬之词,有问题及时处理,有了进步更要及时表扬。学生希望得到老师的认可,更渴望得到表扬,这会激发学生强大的学习动力,增强信心。转化一名后进生可以带动整个班集体的进行,所以其意义非常重大。
班主任工作虽然辛苦,但是不枯燥,因为我们面对的是各具特色、鲜活的个体,特别是帮助那些所谓的“问题孩子”走出“问题”阴影,那种胜利的喜悦、独有的享受,只有做班主任的才能感受到。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分析(优质20篇)篇七
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全面发展的前提和基础,那么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该如何开展呢?下面是本站小编整理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计划,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特别是面对社会竞争的压力和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升学就业和自我意识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或问题。因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为了全面深入贯彻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践行我校“坚持内涵发展方向,丰富办学内涵,推进课程改革,彰显教育特色”的办学思路,加强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特制定以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计划。
1、指导思想: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必须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及《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坚持育人为本,根据高中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2、基本原则: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立足教育,重在指导,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性与实效性。为此,必须坚持以下基本原则: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面向全体学生,通过开展教育活动,使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有积极的认识,使心理素质逐步得到提高;关注个别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辅导,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启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积极做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与针对性相结合;面向全体学生与关注个别差异相结合;尊重、理解与真诚同感相结合;预防、矫治和发展相结合;教师的科学辅导与学生的主动参与相结合;助人与自助相结合。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轻微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咨询和辅导,使其学会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对于有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及时地转介,让他们尽快摆脱障碍。
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普及心理健康基本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了解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认识心理异常现象,以及初步掌握心理保健常识,其重点是学会学习、人际交往、升学择业以及生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常识。帮助学生具有适应高中学习环境的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充分开发学习的潜能,在克服困难取得成绩的学习生活中获得情感体验;在了解自己的能力、特长、兴趣和社会就业条件的基础上,确立自己的职业志向,进行职业的选择和准备;正确认识自己的人际关系的状况,正确对待和异性伙伴的交往,建立对他人的积极情感反应和体验,提高承受挫折和应对挫折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可以多种多样,根据我校学生实际,以活动、体验和调适为主,在做好心理品质教育的同时,突出品格修养的教育;提倡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服务的紧密配合。
1、心理面询。
把中午的值班制度坚持下去,周一到周五中午12:30~13:30。及时解决学生的心理困扰,做好必要的信息整理。在没有固定咨询时间的情况下实行预约咨询。
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我校网页心理专栏,为我校师生建立好网上心灵家园。我们的网站内容比较丰富,主要涉及:高考心理辅导、考试心态调整、亲子关系、个性塑造、情绪调整、考前饮食与身体保健、学法指导、舒缓学习压力等方面内容。本学期继续坚持更新。
3、心理信箱。
上学期心理咨询信箱因为学校建设出新的时候取下来后没有及时再挂出来,本学期要把“心语心愿”信箱恢复使用。及时搜集学生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在最短的时间内通过多种形式予以答复。
4、心理讲座。
本学期的主要讲座对象是高三年级,尽力做好考前心理辅导。力争取得心理专家的支持,来我校做相关讲座。
利用心理咨询室、学校橱窗、学生心理健康宣传资料(健康快递)、教师心理健康宣传资料(快乐教育)、学校网页、校园广播等形式开展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推广,使学生每次阅读都会有一些收获,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6、心育课题研究。
本教研组有两项市级个人课题,本学期两项课题将同步推进。
五、新的构思和建议。
1、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要多开展户外拓展。我们的课有别于其他课程的,所以称之为“活动课”,以活动为主。教师走入学生中,和学生有“亲密接触”,学生才会信任你,有问题时才会来找你。这样才能真正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搞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关键。要逐步建立在分管校长领导下,以班主任和专职心理辅导教师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制。参看众多学校的有效做法,为更好地开展心理工作,同时为示范咨询室验收做好准备,建议在专职教师不断加强学习的同时,再培养2~3位兼职心理健康教师。
3、设立一个心理咨询专用号码(可移动电话)。对全校学生公布,用于学生预约和咨询。目前我们的师资力量只能保证上班期间开放。这样可以方便学生和我们的及时直接的联系,及时解决学生的问题。根据我们学校的特点和咨询的专业性(一定的私密性),我们建议采用移动电话。和别的办公室合用一个号码是不太合适的。
4、建立一个学生心理信息小组。人数大约在十几个人左右,及时收集学生中的信息。
5、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教研活动。以学生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需要为主线,通过教研活动,经常、主动和市。区专家领导联系探讨,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促进自我成长。把我们教研组建设成“常态”教研组,让心理教研活动常态化。
6、建一个沙盘辅导活动室。
去年暑假,我教研组的两位教师已经参加了陶老师工作站江宁分站赞助一半经费的沙盘初级培训,具有了初级资格证书。通过学习,也让我们了解了这种特殊心理辅导的有效性。沙盘游戏是一种国际上很流行的心理治疗方法,现在已经在学校和幼儿园,被广泛应用于儿童的心理教育与心理治疗,也深受欢迎。通过唤起童心,人们找到了回归心灵的途径,进而身心失调、社会适应不良、人格发展障碍等问题在沙盘中得以化解。在国外,沙盘游戏是公认的最适合孩子心理教育的技术之一,经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现在很多学校,基本上都配备了沙盘游戏室,并以此进行更有效的心理教育。
20xx年是我校发展之年,进一步丰富办学内涵,推进课程改革,彰显教育特色,培植校园文化,提升整体办学实力是每个人的义务。我们组的目标是如何在新学期开展好常态教育:让心理健康教育离学生更近,把心理工作常态化。我们会脚踏实地朝着我们的目标去奋斗。
一、工作目标:
1、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2、具体目标是: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3、建设心理咨询室,力求使之成为合格的学校心理咨询中心。
二、内容与途径:
目前我校已有心理咨询员2名,4名正参加培训,并有15位具备心理健康教师资格证及25位参加培训的老师,本学年,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队伍将进一步得到扩大。心理咨询室将会以沙龙、个案讨论、教研活动等形式对教师进行进一步培训。心理教育吴扬的工作范围为: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承担全校各年级学生讲座,王天文负责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承担全校各年级家长和教师的心理讲座。
(1)开设高一心理课、各年级活动课或专题讲座。在高二高三年级开设校本课程,全校开设心理知识讲座等,旨在普及心理健康科学常识,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2)个别咨询与辅导。继续开放心理咨询室进行个别辅导,教师和学生通过一对一的沟通方式,对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给予直接的指导,排解心理困扰,并对有关的心理行为问题进行诊断、矫治的有效途径。对于极个别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要及时识别并转介到上一级心理健康教育部门。
(3)在班级设置心理班委,搭起学校心理咨询室和同学之间的桥梁。
(4)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之中。要创设符合心理健康教育所要求的物质环境、人际环境、心理环境。寻找心理健康教育的契机,注重发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人格魅力和为人师表的作用,建立起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班级、团队活动和班主任工作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5)积极开通学校与家庭同步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配合学校德育工作,利用家长会、家长学校等途径指导家长转变教子观念,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注重自身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营造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以家长的理想、追求、品格和行为影响孩子。
(6)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教研活动和课题研究。我校的省级重点心理课题将在本学年全面开展,主要是实证研究。做好集体备课活动,统一安排。配合市区开展各级教研活动,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课题研究与科学管理,在日常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注重做好教科研研究工作。
(7)做好市区志愿心理咨询工作.。
我校已进入两校合并的第二年,各项工作逐步进入正轨,心理咨询室将配合学校各项工作,重视学生自我心理健康教育,利用一切资源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全体学生的健康发展。
在学校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为重要,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全面发展教育中更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一、指导思想。
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贯彻“以预防和发展为主,以干预和咨询为重”总体发展思路。通过对特殊学生心理现象的解析,增强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的实效,进一步推进普及心理常识、传授心理调适方法、介绍心理保健途径的工作,逐步做好“五个坚持”,即坚持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教育相结合、坚持普及教育与个别咨询相结合、坚持课堂教育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坚持解决心理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使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逐年上一个台阶。
二、主要目标。
1、树立学生心理健康意识,增强其维护心理健康的自觉性。
2、增强学生心理卫生知识,提高他们自我心理保健的能力。
3、养成学生心理卫生习惯,形成其良好的心理品质。
4、创建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
三、具体措施。
1、面向全体学生的心理辅助。
职业年级开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根据学生的实际问题确定教学内容,设计。
教案。
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2)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题教育。比如,针对新生不适应职校生活,脆弱、过分依赖的问题,举办“如何适应学校的新生活”的专题讲座;对学生青春期心理比较复杂的特点,举办“成长中的女孩”、“和女生讲句悄悄话”等讲座等。帮助学生获得心理健康的一些基本常识,掌握一些心理自我矫正方法,有效预防心理问题的产生。
(3)团体咨询:对那些有相近或相似问题、疑虑的同学集中起来,利用团体成员之间心理相近的优势,互诉烦恼,共商对策,减少凝虑,减轻心理负担,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体验,助人自助。
2、面向个体学生的心理辅助。
(1)创设心理咨询室,进行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学校创建了心理咨询室,整体格调整洁、温馨、舒适。心理咨询室本着平等、尊重、保密、倾听的原则,热情接待每一位来访学生。咨询内容涉及到学习和生活问题、人际交往、情绪与行为、就学与就业、友谊与爱情等方方面面。在咨询教师的帮助下,转化一些学生的不良心理,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2)架设“知心蓝海贝热线”。一些学生对心理咨询存在认识上的误区,认为进了心理咨询室,即存在心理疾病、心理障碍,也有的同学性格腼腆、害羞,生怕进咨询室被其它同学嘲笑。另一方面心理咨询室也会受到时间、地点等条件限制,每次接待来访者的人数毕竟有限。
针对这些情况,除加强宣传教育外,心理老师、班主任与学生之间架设起“知心蓝海贝热线”,一个电话,一条短信,让更多的同学能无拘无束地充分倾吐心中的烦闷,帮助解决心中的困惑。
3、面向全体又有助于个体的心理辅助。
黑板报。
和知心蓝海贝导航广播、环保小队等学生社团的建设,以及体育节、艺术节、游戏节、美食节等的举办,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通过师德承诺活动,优化人际关系,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师师关系,使学生在和睦的人际关系中感受自我价值。
加强对全体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一全员培训,采取网上学习、听专家讲座,查阅资料等形式进行。二骨干培训,组织心理教师、班主任和骨干教师等参加业务培训会以及到外校取经学习。通过培训,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能用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去教育每一位学生,用良好的心态、人格去影响和感染每一位学生。
加强对家长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我校学生家长文化水平普遍不高,有些家长只关心孩子的吃穿,至于孩子的心理品质、困惑、烦恼等却很少关心或不知如何去关心,所以加强对家长的“心育”显得非常重要。利用家长学校、家长开放日、家长座谈会等各种途径,采取不同形式,坚持不懈地向家长提出建议,指导家长开展学生家庭心理健康教育。
(3)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渗透。在学科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推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最基本的途径,也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保证。倡导教师在所有学科的教学中渗透良好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心理健康教育要随机反映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和谐、活跃、平等、欢快和有激情的课堂气氛,促使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活泼地学习。
(4)重视心理问题个案的记录与分析,为教育教学工作提供借鉴。心理辅导教师及班主任要重视对日常工作中所碰到的典型个案进行记录、整理和分析,重视日常的工作积累,为教育教学工作和心理教育研究提供典型资料。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分析(优质20篇)篇八
由于现代社会发展的多种因素的影响,学困生有增多的趋势。我们作为教育者,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老师是越来越不好当了。班主任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领导者、组织者,实施者,是教学工作的协调者,班级管理要求班主任热衷于本职工作,尽职尽则,持之以恒,讲究方法,对学生的关爱贯穿于班级管理的每时每刻。作为班主任,每天面对的,是几十双渴求知识的眼睛,每天接触的,是几十颗等待滋润的心灵。如何让这一双双眼睛充满智慧之光?怎样使这一颗颗心灵健康成长?这不仅需要班主任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更需要班主任具备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
我在20xx年9月接了七(5)班,这个班的学生学习自觉性比较差,有近三分之一的学生是学困生。他们日常行为规范差,甚至家长也不对他们抱有希望,听之任之。有几户学生家庭离异,十分缺乏家庭的温暖,叛逆性很强。还有不少的学生的父母下岗,父母为了生活,打工赚钱,几乎没有时间和精力关心孩子的学习。
通过我近一学期时间的实践和摸索,我有些许心得体会:
首先,真情投入,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
班集体,是学生健康成长的一方沃土。我从来都把我教的班级,看作是一个大家庭。无论老师,还是学生,都是这个家庭中的一员,要想家庭兴旺,必须大家努力。为了优化班级管理,营造一个个温馨、和谐的家庭,我费尽了心思。首先,创设优化的管理环境,把学生从受教育者转化成一个自我教育者,突出了学生的中心地位,让学生做班级的主人。大家创建一个文明守纪、团结互助、勤学上进,有强大凝聚力的班集体。学生对班主任有着一种特殊的信任和依赖情感。班主任的自身素质,道德修养,班主任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形之中会成为全班几十个孩子的榜样。因此,在班级工作中我时刻注意自身形象,事事从我做起,以良好的形象率先垂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的学生。平时,凡要求学生做到的,我首先做到。我班的卫生就是个大问题,学生还小,都是独生子,不会干活。往往在大扫除时,不知道干什么、怎么干。这种情况下,我就把任务分配到个人,明确和他们说谁干什么。然后我在旁边观看再亲自手把手的教他们该怎么做,教学生怎样扫,最后放手给他们做,做的好就给以表扬。慢慢的,学生的大扫除能力提高了。这就是榜样的力量,这就是无声的教育。我虽然只是付出了一点劳动,但对学生心灵的影响,是多么地巨大。对培养班干部也是如此,做什么先亲自教,把我的方法思路和他们交流,顺便听听他们的想法,如有可取之处给予充分的肯定,现在我们班的小干部已经能够独立挑起班级的日常管理的任务了。
其次,采用鼓励机制,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再次,平等对待优生和差生。
我们班王同学,学习有困难,该生进校的时候成绩不算很好,刚进校的是时候表现有点不太好。所以我就将她的座位调到成绩比较好点的同学身边。不久我发现他变了,科任老师也说他变了,不仅能够自觉不讲话,而且每天主动去老师办公室问题目,边问还边记录。每天晚上别人放学回家了,她总是最后一个离开,把白天老师的讲课内容都全部抄下来,回家慢慢复习。到了期中考试居然达到了全班前五名,脱离了特差队伍,大家都对她刮目相看,我在心里也特别的开心。我就及时给家长发了喜报,家长也很开心。增强了自信心,被评为学校最受欢迎的人。现在她每天的学习兴趣是越来越浓厚了。
最后,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分析(优质20篇)篇九
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贯彻"以预防和发展为主,以干预和咨询为重"总体发展思路。通过对特殊学生心理现象的解析,增强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的实效,进一步推进普及心理常识、传授心理调适方法、介绍心理保健途径的工作,逐步做好"五个坚持",即坚持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教育相结合、坚持普及教育与个别咨询相结合、坚持课堂教育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坚持解决心理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使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逐年上一个台阶。
1、树立学生心理健康意识,增强其维护心理健康的自觉性。
2、增强学生心理卫生知识,提高他们自我心理保健的能力。
3、养成学生心理卫生习惯,形成其良好的心理品质。
4、创建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
1、面向全体学生的心理辅助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系统传授心理健康的知识与方法。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一条主要途径,我校在职业年级开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根据学生的实际问题确定教学内容,设计教案,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2)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题教育。比如,针对新生不适应职校生活,脆弱、过分依赖的问题,举办"如何适应学校的新生活"的专题讲座;对学生青春期心理比较复杂的特点,举办"成长中的女孩"、"和女生讲句悄悄话"等讲座等。帮助学生获得心理健康的一些基本常识,掌握一些心理自我矫正方法,有效预防心理问题的产生。
(3) 团体咨询:对那些有相近或相似问题、疑虑的同学集中起来,利用团体成员之间心理相近的优势,互诉烦恼,共商对策,减少凝虑,减轻心理负担,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体验,助人自助。
2、面向个体学生的心理辅助
(1)创设心理咨询室,进行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学校创建了心理咨询室,整体格调整洁、温馨、舒适。心理咨询室本着平等、尊重、保密、倾听的原则,热情接待每一位来访学生。咨询内容涉及到学习和生活问题、人际交往、情绪与行为、就学与就业、友谊与爱情等方方面面。在咨询教师的帮助下,转化一些学生的不良心理,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2)架设"知心蓝海贝热线"。一些学生对心理咨询存在认识上的误区,认为进了心理咨询室,即存在心理疾病、心理障碍,也有的同学性格腼腆、害羞,生怕进咨询室被其它同学嘲笑。另一方面心理咨询室也会受到时间、地点等条件限制,每次接待来访者的人数毕竟有限。
针对这些情况,除加强宣传教育外,心理老师、班主任与学生之间架设起"知心蓝海贝热线",一个电话,一条短信,让的同学能无拘无束地充分倾吐心中的烦闷,帮助解决心中的困惑。
3、面向全体又有助于个体的心理辅助
(1)营造良好的"心育"环境,陶冶学生的情操。通过创建温馨教室,彰显班级的个性与努力目标,营造轻松的学习环境;通过宣传窗、黑板报和知心蓝海贝导航广播、环保小队等学生社团的建设,以及体育节、艺术节、游戏节、美食节等的举办,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通过师德承诺活动,优化人际关系,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师师关系,使学生在和睦的人际关系中感受自我价值。
(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强化"心育"的整体实力。
加强对全体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一全员培训,采取网上学习、听专家讲座,查阅资料等形式进行。二骨干培训,组织心理教师、班主任和骨干教师等参加业务培训会以及到外校取经学习。通过培训,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能用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去教育每一位学生,用良好的心态、人格去影响和感染每一位学生。
加强对家长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我校学生家长文化水平普遍不高,有些家长只关心孩子的吃穿,至于孩子的心理品质、困惑、烦恼等却很少关心或不知如何去关心,所以加强对家长的"心育"显得非常重要。利用家长学校、家长开放日、家长座谈会等各种途径,采取不同形式,坚持不懈地向家长提出建议,指导家长开展学生家庭心理健康教育。
(3)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渗透。在学科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推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最基本的途径,也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保证。倡导教师在所有学科的教学中渗透良好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心理健康教育要随机反映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和谐、活跃、平等、欢快和有激情的课堂气氛,促使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活泼地学习。
(4)重视心理问题个案的记录与分析,为教育教学工作提供借鉴。心理辅导教师及班主任要重视对日常工作中所碰到的典型个案进行记录、整理和分析,重视日常的工作积累,为教育教学工作和心理教育研究提供典型资料。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分析(优质20篇)篇十
基本情况:某生倾诉,我是一个性格比较柔弱的男生,曾经是一名学习优秀的学生,可是由于身体的疾病造成精神上的打击影响了学业,学习成绩直线下降,使我自尊心、自信心受挫,产生很强的自卑感。为了引起其他同学的注意,我常常和同学打闹,做出一些让人难以接受的事情。我越是这样,同学越讨厌我,不理睬我,甚至讥讽我,取笑我,说我有“毛病”。我成了一个没有用的人,处处不如别人,我感到孤独、离群、绝望,甚至认为不如一死了之。说实在,我真的很想从这个泥潭中挣脱出来,可又无能为力,希望老师能帮帮我。
人的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你由于身体疾病而影响学习,造成心理压力和自卑感,又逐渐出现个性行为异常,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最终导致比较严重的抑郁。针对这种情况,咨询老师提出自己的几点建议:
1、消除自卑,树立自信心。要正确地看待自己,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如果在自我认识中老是夸大自己的弱点,就会丧失自信心。你曾经是个学习优秀的学生,这说明你基础不差,智力也良好。你要善于发挥自己的长处,不要总担心不如别人,要自己接纳自己,确立自强、自信、自立的心态,在承认差距的基础上正视差距,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迎头赶上,努力去缩小与别人的差距。
2、要不断磨炼意志,提高战胜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把握自己命运、行为的能力。生病已成过去,成绩下降可以通过努力提高,轻生是一种懦弱的表现,如果一个人连死都不怕,生活中还有什么困难克服不了,还有什么“沟坎”跨不过去?只要你敢于面对眼前的一切,把挫折当成锻炼自己意志的机会,勇敢地振作起来,相信你能走出困境。
3、调整学习目标,发奋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要克服被动思想,对自己要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还应掌握好的学习方法,除了上课集中精力认真听讲,做好笔记外,对不懂的知识,要主动请教老师,及时解决,不要日积月累,最后导致无法跟上进度。俗话说:笨鸟先飞早入林。知道自己基础不行,就加倍努力,变压力为动力。如果总是消沉,不思进取,混日子,那无非是作茧自缚,永远摆脱不了自卑的境地。
4、主动交际,矫正自己的个性行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被别人接纳,亲密的人际关系能增强人的自信心,满足人的社交需要。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来实现。在交往中,人的个性行为应符合自己的年龄特征,若是为了故意引起他人注意,而退化为儿童行为或异常行为,喜怒无常,则会引起别人反感。要注意锻炼自己的男子汉刚强性格,说话做事和待人接物,要有适有度;注意克服封闭思想,逐步融洽与同学的关系;对小事不必太敏感,看淡一点,总之,应保持乐观的心境。
5、多与父母和老师沟通,取得宽慰。父母无论在各方面经验都较多,应多和他们交流,获得他们的帮助和安慰,在心理上找到一个支柱点。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有些想不通的问题,可向老师诉说,通过咨询解疑释惑。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分析(优质20篇)篇十一
【文章编号】1004―0463(2016)21―0037―01。
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家庭、学校及社会的广泛重视。尤其是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和农村的留守儿童,他们在心理上缺乏父母的关爱,在学习、生活中表现得比较自卑、胆怯。如果在教育实践中,不及时地引导,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会带来严重的后果。本文结合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儿童心理健康问题谈几点感受。
1.“我当官了”。班上有一名学生辉,性格倔强,有点偏激,比较厌学,由于贪玩,作业经常拖拉,考试成绩不理想。在班上他是老师经常批评的对象。因此对学习没有多少积极性。一次偶然的机会,生活老师让辉当上了“生活小组组长”,这让他激动不已,并有了出色的表现。由此,我发现这些被教师忽视的学困生群体,他们的内心是多么渴望得到老师的赏识。因此,我以此为契机,在班级好好地表扬了他,他格外的兴奋,表现更好了。每个班级都有这样的“后进生”,由于偷懒、调皮、不守纪律等,使得这些学生成绩不理想。在老师和别的同学眼中,他们是“坏孩子”,看到的尽是缺点,没有优点,因此他们经常感到自卑,没有信心。如果老师长期训斥他们,批评他们,那只能是让他们感到更加自卑,破罐子破摔,越走越远,最终对家庭和社会带来无穷的问题。与其这样,我们为什么不能换一种教育方式呢,用我们充满智慧的双眼,及时地发现他们的优点和点滴进步,适时地给予表扬和赏识,帮助他们树立目标,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让他们看到自己努力的希望。
2.“妈妈,您在哪儿”。班里婷娟同学,来自“单亲”家庭,平时比较孤独、自卑、胆怯。在她的记事中,妈妈总是痴痴呆呆的,更别提对母爱的诠释了。由于父亲忙于生活,经常外出打临工,因此无法在家照料她,懂事的她除了学习还要照看生病的妈妈,帮干家里的农活。生活艰苦的她,穿着比较俭朴,同学都不愿与她交往,甚至都不喜欢和她坐同桌,这使得她总是独来独往,不太合群,感到无比的孤独、自卑。一次我看到了她的日记《妈妈,您在哪儿》。日记中写道:每到过年时,看着别的人家都开开心心地过年,我心里就非常难过。每次年夜饭只有我和爸爸在一起吃,也没有多少菜,一切显得很冷清。每当这个时候,我就在心里问:“妈妈,您在哪儿?为什么别人都有正常的妈妈,而我的妈妈会是这样呢?”虽然内容很简单,还有不少错别字,但使我很感动。
该如何去做呢,我深思。她需要的不仅仅是老师的爱,更需要的是同伴的关爱。之所以她是那么自卑、孤独,一方面是自身的原因,另一方面是来自同伴们鄙视的目光、教师的冷落。我发现后准备为婷娟过一次生日。在我和同学的精心策划下,活动非常成功。我们不仅对教室进行了布置,而且还订了一个大生日蛋糕,每人都准备了一份精美的礼品,还为他们拍了许多照片。孩子们都是很有爱心的,在这次活动中,我不仅让婷娟感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关爱,同时也教育了其他的同学。对待需要帮助的同学,我们应该伸出援助之手,献出我们的爱心。让他们在活动中体验关爱别人的快乐。随后我要求同学们长期地关心她,适时地帮助她。渐渐地,我发现她比以前开朗了许多,在学习上,也比以前努力了。
1.赏识比批评更有效。有人说:“当你以欣赏的态度看一个人,你便会看到他许多优点,以批评的态度便会看到无数缺点”。事实证明,的确如此,尤其是教学中的“后进生”。所有的人都渴望被人认可、肯定、赞赏,更何况是小孩子,不是有这样一句吗,“好孩子是被夸出来的”。辉同学由于得到老师的一次赏识,从此变得格外积极、格外自信。因此,赏识是一种理解,更是一种激励。
2.关爱比同情更重要。一些同学之所以自卑,一方面是自身的原因,另一方面来自于别人对他们异样的眼光甚至包括同情、怜悯,别人认为是善意的言行,在他们心理看作是对方的施舍,这样只能让他们更加自卑。通过一些活动的开展,不仅能让被关心的同学感受到大家的爱,同时也教育着大家如何学会真正地去关爱别人。施爱者只有精诚所至,才能金石为开。婷娟同学在大家真诚的关爱下,终于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3.“放”比“抓”更好。人们都说:“教育是一门艺术”。有时候面对大家都想让问题有个“水落石出”的时候,并且成功仅是“一步之遥”,此时的“放”比“抓”更有效,更有利于学生自尊心的保护。作为教师,应该学会宽容。古人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孩子一时的冲动,所犯下的错误,是否让她在一生中都要留下阴影呢?教育学生,应选择一种恰当的关爱方式。“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这样效果会更好。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分析(优质20篇)篇十二
我班有个怕学习的男生杨某,小学五年级学生。成绩较差,尤其是这学期以来,成绩逐步下降。课堂上不能遵守纪律,注意力不集中,一直昏昏沉沉、无精打采,老是趴在课桌上。不肯写作业,家庭作业更是一塌糊涂。有时干扰同学上课,同学们不喜欢他。父母亲在外工作,无暇顾及他的学习,也没有心思管他,对他虽没放弃,但也感觉无能为力。用家长的话说,在家与爷爷奶奶一起自由惯了,现在谁的话都不听。由于害怕学习,不想完成作业,又不愿意接受同学的帮助,学习成绩越来越差,导致恶性循环,没有学习兴趣,对学习越来越怕。他说,走进学校就讨厌、害怕、无力。丧失了对整个学校生活的兴趣像这样的现象呈现逐渐增多的趋势。纵观整个社会的学校,都普遍反映小学生的作业量较大,内容单调重复,作业时间较长,学生的书包越来越大,且越来越重。小学生厌学情绪随年级升高呈上升趋势。好多的学生感到学习累,心里烦;对某些科目感到无兴趣,对学习缺乏热情,学习既不刻苦也不主动;还的小学生常会找出“头疼”、“头晕”等借口逃避学习。做起作业来磨磨蹭蹭的,学习总是没有效率。
产生这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学校方面,老师为追求教学质量,对学生的要求过高,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并且,学校要求老师以成败论英雄的考核标准,不但容易让孩子丧失继续追求成功的热情,也为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埋下了祸根。
2、家长方面,家长都较为信奉高标准、严要求这一信条。这样,不但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而且容易让孩子产生挫折感。对于有的孩子来说,尽管自己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可还是不能达到家长和教师的要求。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兴趣荡然无存。
3、学生方面,农村学生纯朴、善良固然是其优点,但同时也存在少人管教,懒散的缺点。放学后自由的时间较充足,活动的空间大,自有他们的自由天堂,所以学习上的事常常因为玩而忘了。有的孩子对于挫折的归因总是倾向于外界或者他人,从来没有意识到自己所应该承担的责任。久而久之,很容易养成推卸责任、怨天尤人的不良习惯。因而针对上面学生的案例,我认为教师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展开教育教学活动。具体可以有以下几个方式:
1、个别谈心:老师经常与其个别谈心,以全面了解其心理状况、问题行为产生的心理原因。
2、注意多表扬。赞扬可以对儿童产生奇迹,过多批评则塑造自卑、怯懦的“绵羊”;惩罚易使孩子产生逆反和报复心理。在教育过程中注意对他的进步即便是点滴进步也予以及时、热情的表扬。想方设法创造条件,让他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使他对学习、对生活、对自身逐渐积累信心。
3、与家长沟通与协调。通过家访,电话联系,家长到校面谈等多种方式,对家长的教育态度表示理解,同时指出这样的教育方式不但得不到效果,反而会令孩子产生逆反心理。要求家庭多给孩子温暖,共同做好转化工作。指导家庭对策。(如定期检查孩子的作业;指导学习,帮助孩子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多抽时间与孩子交流,对孩子的进步给予及时的鼓励。)。
总之,教育孩子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责任,我们不仅仅只停留在孩子的学习成绩上,更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发展,发现问题及时教育、疏导,使他们成长为具有健康人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五(1)班吴立彦。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分析(优质20篇)篇十三
怕学习的孩子陆启苗,女,小学学前班学生。成绩较差,尤其是这学期以来,成绩逐步下降。课堂上能遵守纪律,但注意力不集中,一直昏昏沉沉、无精打采,老是趴在课桌上。不肯写作业,不写家庭作业。有时干扰同学上课,同学们不喜欢她。父亲在外工作,无暇顾及她的学习,也没有心思管她,对她放弃了。母亲也很忙,即使想管她,也没有能力管得动,因为她的母亲说上去根本不听。由于害怕学习,不想完成作业,又不愿意接受同学的帮助,学习成绩越来越差,导致恶性循环,没有学习兴趣,对学习越来越怕。她说,走进学校就讨厌、害怕、无力。丧失了对整个学校生活的兴趣。
而针对上面学生的案例,教师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展开教育教学活动。
1、个别谈心:老师经常与其个别谈心,以全面了解其心理状况、问题行为产生的心理原因。
2、注意多表扬。赞扬可以对儿童产生奇迹,过多批评则塑造自卑、怯懦的“绵羊”;惩罚易使孩子产生逆反和报复心理。在教育过程中注意对她的进步即便是点滴进步也予以及时、热情的表扬。想方设法创造条件,让她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使她对学习、对生活、对自身逐渐积累信心。
3、与家长沟通与协调。通过家访,电话联系,家长到校面谈等多种方式,对家长的教育态度表示理解,同时指出这样的教育方式不但得不到效果,反而会令孩子产生逆反心理。要求家庭多给孩子温暖,共同做好转化工作。指导家庭对策。(如定期检查孩子的作业;指导学习,帮助孩子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多抽时间与孩子交流,对孩子的进步给予及时的鼓励。
吴昊,男,5岁,小学学前班学生,单亲家庭。他和母亲一起生活。开学一个星期还能正常完成各科作业,但是一周后作业经常少做,甚至不做,母亲、老师批评后,就把自己反锁在家里,不上学,不说话,砸东西,逃避别人。
分析:经过和他母亲的交谈了解到,他的父亲是个简单粗暴的人,他俩多是再婚的,但他父亲仍不珍惜这段婚姻。在他年幼的时候,就经常受到父亲的打骂,但是,当父亲心情好的时候,又会满足儿子一切合理与不合理的要求,这就造成了他既胆大怕事又固执任性。二年前,父母又离了婚,使他受到很大打击,加上母亲常常在儿子面前哭诉自己的不幸,使这个小孩情感更加脆弱,心理压力更大,觉得自己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来,干脆就把自己反锁在家里,不去上学,采取有意回避的态度,压抑自己。通过家访,我明白了他不上学的原因是受到心理上的困扰。由于家庭的忽然变故,使他失去原有的心理平衡,变得更加焦虑不安,感到孤立无助,继而逃避,这是一种高度焦虑症状的消极心境。我认识到这时候家长和老师不闻不问,或批评责骂他,不仅不会消除这种不健康的心理,反而会增强这种心理。长此下去,其认识就逾片面,心理的闭锁就逾强,最终将导致对任何人都以冷漠的眼光看待,更加孤立自己,直至不可救药。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分析(优质20篇)篇十四
刘x,男,十六岁,2008年9月进入我校。初三时,我担任他的班主任,自我接手这个班不久,我就了解到他不仅是个留守儿童,还是个问题学生,他身上的问题颇多。该生对学习不感兴趣,上课和其他同学玩扑克牌或睡觉,会经常迟到或旷课。坏习惯也不少,交友不慎重,和社会上问题青年有交往;不讲卫生,衣服很脏头发乱蓬蓬;爱吃零食,还有点小偷小摸。犯错后不敢承担就选择离家出走,或与亲人顶撞。他也不能接受老师的批评和同学关系紧张。
该生在一次违纪后,我电话通知他的监护人来校沟通,同时我也想了解一些该生在家的表现,便于更好地开展工作。在通过与其监护人的谈话中,我知道了该生特殊的身世。刘彬的父亲在他年仅四岁时就病故,后来他母亲也改嫁他乡,孤苦无依的他就寄养在大伯、大妈家。大伯家已有俩闺女,都很乖巧,自然得到父母的疼爱,但他总觉得挨打挨骂的只是自己,觉得大伯大妈不爱自己,因而心理失衡。他觉得自己可怜没人疼爱,因而自卑,甚至自暴自弃。他任性,爱发脾气爱吃零食。他从家中偷钱花,最多的时候偷过两千元钱,买了一部手机。事情暴露后大伯的教育方式粗暴单一,不是拳打就是脚踢,而且紧抓不放,一犯错就老账新账一起算,让该生既害怕又心中充满仇恨,亲情关系非常紧张。
在辅导前,我认真地综合该生在校内外的表现,分析了形成这种局面和这些不良行为的最关键的原因——情感饥饿,教育粗暴。因此,我决定从该生的特殊的家庭教育环境入手,对该生进行充分的心理沟通、交流与指导,走进孩子的情感世界,给孩子爱的阳光和温暖,做孩子的知心朋友;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对其进行教育帮助,做孩子监护人的工作,要求他大伯改变教育模式、方法,让孩子敬重他而不是畏惧他,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我采取的具体措施如下:
1、进行理解性的沟通、谈话。
我抽出一定的时间,以平等的姿态,与他进行了一次理解性的谈话,从而知道他的心里正在想些什么,一开始他还不愿意说,在我的鼓励和劝导下,他还是告诉了我他家庭和他本人的一些情况,对友谊、对理解的渴望,对学习进步的渴望等。谈话中我体会到他内心的孤独与不满,尤其是对大伯的不满与仇视。他认为,在他大伯大妈的眼里他只有缺点、毛病。在家庭中没人关心他、爱他,都嫌他成绩差不是读书的料,因此,很小的时候就让他干很多体力活,干不好了偷懒了就挨打。他还说大伯怕他乱花钱,每天只给很少的生活费,有时会饿肚子,还落下了胃病。他说得声泪俱下,我的心也被揪得很紧,说真的我内心很同情他,但我相信关爱比同情更有效,于是我想用爱来唤醒他。
2、给予集体的温暖,找到体验幸福的方法。
有人说过:“教育不是改造人,是唤醒人,唤醒人心中沉睡的巨人。”可是像这样特殊的孩子,要教育他唤醒他,还得依靠集体的力量。良好的集体是学生成长的摇篮,集体的温暖、感化对一个学生的成长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我利用集体活动的机会让他主动参与进来。他很能干很负责,我让他当劳动委员,每天早晨为同学摆放自行车是他最开心的事,我总是适时地肯定表扬,同学们也渐渐地喜欢上他并关心他。元旦联欢会上,同学们拉他表演节目,竟引来掌声阵阵,他脸上露出了少有的笑容,他既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又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后来他告诉我,这是他这些年来最幸福快乐的时刻!我进一步巩固成果,继续发挥集体的力量,我组织结对帮扶活动,给他学习上的帮助,生活上的资助。我鼓励学生收集校园内的饮料瓶,卖的钱资助他,解决他生活上的困难。这样既帮助了他,让他融入了集体,不再感到孤独,又找到了幸福。渐渐地他身上的小毛病少了,也注意起了形象,头发不乱衣服也整洁干净多了,同学主动找他玩。
3、关爱、教育、鼓励,引导他健康成长。
在充分发挥集体力量的同时,我也给予他爱的阳光,引导教育他健康成长。首先我肯定他是个好孩子,难免会犯错误。因为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与交流,对于这位学生的这种行为,我们不应该粗暴地指责训斥,而是耐心地告诉他:每个人都可能犯错,关键是要勇于承认错误,改正错误,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家长、老师、同学的理解。当他能够认识到自己的这一不良行为,并因此受到来自家长、同学的指责而感到痛苦时。以此,来消除他的对抗、逆反心理,引导他理性的看待自己的错误。我想:此时帮助他树立战胜自我的信心是最关键的。第二,我用信任的眼光看待他,用真诚的言语激励他,及时了解他的想法,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我把他当朋友、亲人,给他讲我自己艰辛的成长经历和不幸的往事,以及我如何自尊自强,努力学习的故事,我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来感召他。又常常给他讲些中外科学家刻苦研究,忘我工作,为人类文明和进步事业做出重大贡献的事例,使他逐渐明白应该从小学好本领,还给他讲述有许多中外闻名的名人,在小时候的学习成绩也是不理想,但经过努力最终成为世界名人的故事,同时告诉他:人的潜力是无穷的,只要充满信心,努力奋斗,就能实现目标。退一步来说即使成绩暂时落后了,也要有一颗健康向上的心,因为健康成长比成绩更重要!
4、家校结合,改善教育方法。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学校,家长对子女的教养方式均可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身心健康。因此,家校配合,是改善孩子健康心态最有效的方法。该生情况特殊,由于监护人不是亲生父母,没什么文化,教育方式粗暴简单,对其关心和指导就更少,孩子感受不到家的温暖。我首先让该生明白,“打是亲,骂是爱,不闻不问要变坏”,家长的教育方式虽有不当之处,但家长的出发点是为了子女成材,作为子女要体谅大伯的苦心,让他明白大伯把他拉扯大不容易,这其实就是爱。另外,我通过与其伯父母沟通,让他们明白,“打是亲,骂是爱,一味打骂难成材”,并向他们介绍一些心理健康知识和教育孩子的方法和技巧。首先让他们降低对这位学生的要求,多从孩子的角度考虑,给予理解,使其感受到伯父母的支持与鼓励,甚至爱心,帮助改善家庭气氛,改善教育方法。其次,给孩子足够的零花钱,不能因为怕他犯点小毛病就饿他肚子,家庭经济实在困难,我会帮你们申请特困补助。第三,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学习,让他干点力所能及的农活。要求监护人经常与校方联系,共同监督教育孩子。通过与家长配合,经常互相沟通,对该生在学校或家里表现好的地方都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为孩子形成正常的心态和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日常教育教学中,我们教师要想出办法如何教育学生,如何才能给孩子更多的关爱,尤其是对有一些问题的学生,更需要我们的关爱。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同我们讲的话发生共鸣,我们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教师的爱心能换取学生的信任,教师对学生的关注才能从新唤起学生的自信,才能让孩子学会自尊,才能让孩子茁壮成长.教师如果能以一颗宽厚真诚的爱心去教育他们,必能使他们走出不良习惯的束缚,而步入人生灿烂的阳光地带。
一个人的心理、习惯往往能影响他的品质、性格,乃至影响他的一生。我们不仅要教育他们学好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使他们拥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只要我们少一份冷漠,多一份温情,这些学生就会少一点失落,多一点收获。让我们努力从孩子们身上发现亮点,毫不吝啬地用语言、目光、体态表达出我们发自内心的欣赏,充满爱心地去引导他们,帮助他们找回自信的钥匙,重燃希望的火花!让每个孩子都能真切地感受到爱和被爱的幸福!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分析(优质20篇)篇十五
案例:
一、基本情况。
小阳,女,11岁,是我所教班上的一个学生,两年前,从外地转来的。虽然也善言谈,但和同学关系一般,班上无论男同学还是女同学都不喜欢她。平时在课堂上,她注意力涣散,自控能力较弱,不自信,学习成绩差。学校遇到的难题和回家作业,都依赖父母教她。开学一段时间以来,几次测验,发现她的成绩明显下滑,去年一年下来,她的成绩不能说好,但是维持在中等或者以上,而现在,退步到班级最差的了,竟然不及格。一段时间的课余辅导,成效不大。
二、原因分析。
1、儿童想要被认可的心理影响着她。
最初她来到这个班级,由于新环境的陌生,她会哭鼻子。但是,一年下来,全班同学都知道她爱哭,而且对于她的哭,也司空见惯了,不再是最初的安慰和开导。大家有时候都漠视她的存在,越是这样,她就越想证明自己的存在,课堂上故意拿别人的学习用品,课间故意碰人家等等方式。越是这样,同学们就越反感。当她在学习上遇到困难的时候,大家也不愿意去帮助她,她也不愿意去问同学。久而久之,她在班级上的好朋友越来越少,成绩也越来越差,她自己也失去了学习的乐趣和动力。
2、家长不正当教育方式的影响。
由于在学校时常“碰钉子”,容易被忽视,学习遇到困难也没有人给她讲解,所以就想回到家里去解决,家里就是她避风的港湾。父母亲对她的学习辅导是过于包办的,当她在做题过程中稍微遇到一些困难,父母亲就帮助解决,这无形中让她在学习上更加依赖父母,从而忽视了她意志品质的磨练,导致地后果往往是不利于培养她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也不利于培养她的自学能力。
因此,作为老师,必须给予她相应的心理疏导和帮助,促使她改掉不恰当的做法,改善和同学之间的关系,让她在班级里能得到同学的认可。在学习上多给予辅导,增强自信,提高学习成绩。
三、采取措施。
1、经常谈心,帮助她和同学建立起良好的关系。
利用一些课余时间,我会经常与她交流,使她能感受到在学校有老师的关怀。开始,我找她谈心时,她经常是低垂着头,眼睛盯着地,双手不安地捏着,一脸痛苦地表情。每次我尽量是和颜悦色地询问她,你想要同学都喜欢你吗,想要在学习上取得好成绩吗。开始她点点头,不讲话。我恰当地让她抬起头来,予以目光鼓励并点头示意她说说。这时,她委屈地流着泪,老师,我也很想学习好,我也想让同学喜欢我,可他们就是不喜欢我啊?我也没有办法?听到这里,我感觉到教育的最好时机到了,顺势说,老师很乐意帮助你,但是你要相信我,我们一起努力啊,同学肯定会喜欢你的,你的成绩也会进步的。说到这里,她信服地点点头。接下来,我去做好班级干部的工作,先让他们宽容她、接纳她。体活课上,我安排她和我的课代表、班长等比较懂事的孩子一组,来进行下棋等活动。有时候,看到她们在一起很融洽,玩得不亦乐乎。下课后,也能看到她和同学一起嬉闹的情景。慢慢地,有更多同学也会去接纳她,和她一起玩。同时,我也在她玩得开心之余,与她进一步沟通,要让她发现同学们都是非常友善的,和同学在一起是很快乐的。她由此也改变了不少,偶尔放学后,她还能主动帮助同学值日。班级里,少了哭声,多了一份欢乐。
2、与家长沟通,找到正确辅导她学习的方式。
利用面谈、电话访谈的形式,我和她的父母进行了很好的沟通,她的父母也认识到了他们在辅导孩子时所存在的问题,此后,不再是全盘讲解,而是有耐心地、启发性地辅导女儿,并能做到循序渐进,遇到难题,渐渐地放手让女儿自己做。
四、辅导效果。
如今的小阳,和同学的关系变得融洽了许多,她也变得开朗起来,由于她变得开心快乐了,不再哭鼻子了,所以同学们都愿意和她交朋友,和她一起玩。学习上她变得积极主动起来,也肯用功了,成绩虽然不是特别突出,但相比她开学那段时间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课堂上,她也不再总是慢吞吞地找本子磨蹭时间了,有时候,对于我提出的问题,她还能很快地做出反应。学习上遇到困难,她也不是完全回家依赖父母了。一次,我故意问她,你还有一些作业没有订正好,时间不早了,你是回家订正,还是在学校里完成呢?老师,我在学校里完成,我相信自己动动脑筋,就能想出来的……听了她的这番话,我心里很是安慰。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分析(优质20篇)篇十六
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已经被社会广泛关注,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情况。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留守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分析,一起来看看吧!
基本情况:某生倾诉,我是一个性格比较柔弱的男生,曾经是一名学习优秀的学生,可是由于身体的疾病造成精神上的打击影响了学业,学习成绩直线下降,使我自尊心、自信心受挫,产生很强的自卑感。为了引起其他同学的注意,我常常和同学打闹,做出一些让人难以接受的事情。我越是这样,同学越讨厌我,不理睬我,甚至讥讽我,取笑我,说我有“毛病”。我成了一个没有用的人,处处不如别人,我感到孤独、离群、绝望,甚至认为不如一死了之。说实在,我真的很想从这个泥潭中挣脱出来,可又无能为力,希望老师能帮帮我。
人的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你由于身体疾病而影响学习,造成心理压力和自卑感,又逐渐出现个性行为异常,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最终导致比较严重的抑郁。针对这种情况,咨询老师提出自己的几点建议:
1、消除自卑,树立自信心。要正确地看待自己,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如果在自我认识中老是夸大自己的弱点,就会丧失自信心。你曾经是个学习优秀的学生,这说明你基础不差,智力也良好。你要善于发挥自己的长处,不要总担心不如别人,要自己接纳自己,确立自强、自信、自立的心态,在承认差距的基础上正视差距,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迎头赶上,努力去缩小与别人的差距。
2、要不断磨炼意志,提高战胜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把握自己命运、行为的能力。生病已成过去,成绩下降可以通过努力提高,轻生是一种懦弱的表现,如果一个人连死都不怕,生活中还有什么困难克服不了,还有什么“沟坎”跨不过去?只要你敢于面对眼前的一切,把挫折当成锻炼自己意志的机会,勇敢地振作起来,相信你能走出困境。
3、调整学习目标,发奋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要克服被动思想,对自己要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还应掌握好的学习方法,除了上课集中精力认真听讲,做好笔记外,对不懂的知识,要主动请教老师,及时解决,不要日积月累,最后导致无法跟上进度。俗话说:笨鸟先飞早入林。知道自己基础不行,就加倍努力,变压力为动力。如果总是消沉,不思进取,混日子,那无非是作茧自缚,永远摆脱不了自卑的境地。
4、主动交际,矫正自己的个性行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被别人接纳,亲密的人际关系能增强人的自信心,满足人的社交需要。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来实现。在交往中,人的个性行为应符合自己的年龄特征,若是为了故意引起他人注意,而退化为儿童行为或异常行为,喜怒无常,则会引起别人反感。要注意锻炼自己的男子汉刚强性格,说话做事和待人接物,要有适有度;注意克服封闭思想,逐步融洽与同学的关系;对小事不必太敏感,看淡一点,总之,应保持乐观的心境。
5、多与父母和老师沟通,取得宽慰。父母无论在各方面经验都较多,应多和他们交流,获得他们的帮助和安慰,在心理上找到一个支柱点。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有些想不通的问题,可向老师诉说,通过咨询解疑释惑。
一、学生情况介绍。
李荣盛,男,14岁,家庭组成成员有爸爸、妈妈、爷爷。他爸爸、妈妈在他小学二年级时离异。母亲改嫁,父亲自离婚后远走他乡,杳无音讯。他自此跟爷爷一起生活。爷爷对其百般疼爱、百依百顺,对他的要求从来不说半个不字。爷爷很少让他与同龄的小朋友玩,让他形成了孤僻的性格。他人很聪明,但自信心差,性格执拗,容易动怒打人。上课不太听讲,要么去招惹别人,要么自己做小动作。他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自卑懦弱、行为孤僻,自制力较弱,人际关系比较紧张。
爷爷的无原则溺爱。爷爷一味的溺爱、娇宠、迁就孩子,导致他任性、蛮横、不讲道理。父母爱的缺失。李荣盛的爸爸、妈妈在他很小的时候就离开他各自打工赚钱,父亲多年未曾回家,母亲又已重组家庭。童年的生活少了父母的陪伴与关爱,让他的心理十分自卑,缺乏自信。爷爷很少让他与同龄的小朋友玩,让他成了一个缺少交往体验、惟我独尊、性格孤僻的孩子。在与同伴的交往中经常遭到了同伴的排斥,也常遭到老师的批评,从而加剧了他的易暴易怒情绪。他与父母的长期分离造成了家庭教育的弱化,家庭教育的主体由父母变成了爷爷。老年人大多对孙辈较溺爱,加上疼惜孩子,因而对孩子更是有求必应,对其顽劣行径也舍不得严厉管教;再者,他的爷爷在教育孩子时缺乏科学的教育方法,不懂得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和成长规律,加之年纪大了精力有限,只能解决孩子的温饱。父母不在他的身边就好像失去了坚强的依靠和保护,因此和有父母在身边的孩子相比,李荣盛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障碍,他自暴自弃,丧失信心,学习上不求上进,靠打人引起人们对他的注意。
三、具体教育措施。
(一)营造爱的氛围。
给予孩子更多的关爱。我主动和孩子亲近,和他做朋友。当他调皮时,不直接批评,先调查清楚,搞明白是什么原因,然后和他讲道理,让他慢慢的平静下来,再探讨原因。帮助孩子树立自信,融入集体。针对孩子平时的每一个小小的进步和成功都给予表扬,让他体会到从未有过的成功和喜悦,逐步树立自信。通过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增加他与老师同学接触的机会,通过“一对一帮扶制度”,让他得到学校、老师、同学更多的关心与帮助。让他在“同学群体中成长”,经常动员他参与文体娱乐活动,充实业余生活,多与大家沟通交流,慰藉他那残缺的感情。在集体生活中,多鼓励他与其他同学交流和玩耍,多些机会让他参与集体活动,感受集体生活的快乐!良好的集体是学生成长的摇篮,集体的感化和温暖对一个学生的成长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为此,我利用学校开运动会的机会,让他主动的参与进来,全班同学为其摇旗呐喊,加油助威。在学校运动会上,他获得了男子二百米第三名的好成绩。当他第一次拿到奖品时,既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又尝试到了成功的喜悦,真是一举两得。
(二)增加爱的力量。
我积极与李荣盛的母亲加强联系,要求她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在沟通时间的分配上,最好做到每个星期能给孩子打一次电话,与孩子交流一次。如果时间允许,可以一个学期中间回来一次,寒暑假把孩子接到身边。这样,亲子互动与沟通的时间就比较多,并且具有一定的连贯性。在沟通的内容上,我还要求他的母亲不能只谈学习、考试成绩,要更多的关心他的生理、心理与情感,更多地关注孩子的所思、所想、所为,让他在爱的氛围中健康成长。我鼓励李荣盛多与爱学习、守纪律、行为习惯良好的学生交朋友,有心里话可以向朋友倾诉,从而缓解因缺少家庭温暖而出现的孤僻心理。
(三)转变爱的方式。
我努力改变家长的教育方法,经常和孩子的爷爷联系,告诉他的爷爷一味的娇纵孩子会造成怎样的不良后果,要对他的无理要求说“不”。当孩子犯了错误时要及时调查,及时批评教育;让孩子的妈妈通过电话经常和他联系,关心他的学习、生活,让他感受到自己和其他小朋友一样拥有母爱。在一次语文单元测试中,孩子出人意料地得了八十六分,这着实让他高兴了好几天。他把这个好消息及时告诉了他的母亲。他的母亲也打电话主动和我取得联系,共同分享孩子进步的快乐。我还让同学们选他做了纪律委员的助手,让他负责检查班中的违规行为,他非常激动,也非常负责。一开始,他把违规同学带到我身边时,我就让他自己负责教育他们,告诉他们错在哪里,应该怎么做。一段时间下来,我问李荣盛:“当你看到同学们违规时,你心里怎样想的?”他说:“我看见了非常难过,非常着急,很想让他们快点转变。但就是不知道让他们怎么做才能转变?”“对,其实老师和你的想法是一样的。老师不会真正讨厌一个孩子,只是真诚的希望孩子们都能遵守纪律,做个文明学生。老师相信你会用实际行动来转变自己,让同学们对你刮目相看的!”听了我的话,李荣盛很难为情,低下了头,什么话也没说……一段时间过后,同学们确实看到李荣盛不再打人了,大家也愿意服从他的看管了。在孩子走出低谷后,我立即把他的注意力转到学习上,使他知道学生要以学习为主,按时上学,完成作业是一名合格学生最起码的任务。在以后的日子里,李荣盛上课能集中注意力听,并且时不时地举起右手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开始融入集体,作业也能及时完成。在老师和帮教队员的带动下,他的成绩开始逐渐上升。这时,我适时找他谈心,探询他下一步该怎么做?想不到李荣盛的话让我兴奋了好一阵子,他告诉我他一定会让老师和同学们对他刮目相看的。果然,经过他的努力,他在以后的各次考试中均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
(四)增强自信心。
分慢慢地升到七八十分,这些进步让他体验到了前所未有的成功感。
四、初步成效。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努力,李荣盛已经有些进步,易怒现象少了,学会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绪了,人际关系好了,在班里找到了一些很棒的同学做朋友,上课有时也能举手发言了,在同学心中的地位也有所提高,自信心也强了,参加活动的主动性也高了。还记得有一次他错拿了别人的一只乐扣茶杯,当他发现后就主动放在讲台上,等第二天来校后及时与老师讲了事情的经过,并且把茶杯还给了茶杯的主人。
五、反思。
李荣盛的成功转变,使我感受到了教育工作的成功与喜悦。作为教育工作者,对待这一类学生,要有一些特殊的方法,既要做他们的老师,又要象他们的父母,要走进他们的情感世界,引导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这是两个典型的关于留守孩子心理健康问题的案例,我听后心里也是感到异常的沉重,二十几年的教学中也经历过父母在外地工作,孩子成为留守儿童的,至于这些留守儿童为什么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心里问题,我想首先应该想到的是:
案例分析。
一)父母之爱的缺失:我上面案例中的孩子才十四或十五岁,正是成长中的青春期,这样的时期父母常年在外打工,有的孩子一年才见到父母一次,有的孩子甚至数年见不到父母。在漫长的期盼与等待中,爸爸妈妈对许多留守儿童而言,很大程度上仅仅是个称谓。记忆中父母的音容消逝殆尽,留守孩子从小缺少父母关爱,他们成了某种意义上的孤儿或单亲孩子。导致孩子缺乏对外部世界的安全感和信任感,这种情感欠缺严重影响了他们与别人的社会交往,并容易出现性格缺陷和自卑等心理障碍。
青春期的孩子缺乏父母的爱,和父母有效的监护和管理,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没有人去倾诉,或者根本不愿意向人倾诉,长此以往就造成了孩子心理障碍,首先是自卑,其次是自我,同学中一句不经意的话都可能让他们感到心里有很大的压力。比如:有时学生之间闹着玩,不注意就说出一句,你有什么了不起,你不就是个留守儿童吗,这样小小的一句话就会勾起他们对父母的恨,为什么别的孩子父母都在身边,而我却没有,我是个没人要的孩子,这样的想法如果不能及时得到纠正,孩子就会慢慢的变得无情,对父母是这样,对同学,对老师,对他身边所有的人,后果不堪设想。其次是自我,无论是在班级还是在家里,他都会以为我想要的东西,别人不可以染指,如果别人和我抢,我就会不择手段的对付对方。另外他们认为我说的话,无论是谁都要无条件的服从,否则就拳脚相加。
二)监护不周、重养轻教是造成孩子自卑心理的另一重要成因。这些孩子有的是由祖父母照顾,有的寄养在亲戚或朋友家中,有的根本就无人监护,兄弟姐妹一起生活,父母只负责寄点生活费回来。祖辈家长虽然有充裕的时间和足够的耐心照顾孩子的生活,倾听孩子的叙述,存在着一定的优势,但还是弊大于利。因为祖辈对孙辈一般都比较溺爱疼爱有加,但教育不足,亲戚朋友由于精力不足,责任心有限,更是无法严格教育孩子。留守孩子大多不愿意与代养人进行心灵沟通,与祖辈在一起时只是看看电视,不怎么说话。与亲戚朋友更是没什么话说。而无人监管的孩子在教育方面更是一片空白,他们只能独自面对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挑战,许多孩子甚至缺少自律意识,一件小事都能让他想到找人打群仗。
对策:
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要消除留守儿童的自卑心理,让他们感受到周围环境浓浓的爱,这样他们才能走出自卑的阴影,开心的学习和生活。
首先是留守家庭的监护人,要时时的与孩子交流沟通,时时的了解他们心里的需求,时时的掌握他们心中所想,不能只是一味的溺爱孩子,无论孩子要什么都无条件的满足,在孩子需求中要和孩子一起分析哪些是该拥有的,哪些是不该要的,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从心里感到什么是我可以做的,哪些是我不可以涉足的。
在学校教师要给这些留守孩子更多的关爱,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便是一个良好的渠道。留守学生由于父母长期与之分离他们在心理上的情感需要就特别强烈。如果老师热情关心他们就可以弥补他们在家庭中缺少的情感交流。特别是当学生对某一事物面临选择或出现行为偏差时老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言语交流是非常重要的。常常有意无意地接近留守学生,在他们身上发现闪光点,便能激励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越走越好。在学习上针对留守孩子不愿学习的毛病,时时的和孩子谈心,了解他们不愿学习的原因,同时在讲课的过程中尽量的把一些难度较小的问题让他们答,从而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让他们觉得我和别的孩子一样,一点不差,这样他们就会慢慢的对学习感兴趣,除此之外,营造良好的班集体氛围也是促使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若班集体学生关心集体,爱护集体,集体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团结友爱,个人的进步与集体的荣誉紧紧连在一起,在这样的集体氛围中,留守学生才能感受到他们是与整个集体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同时班主任还可相应的办法,例如把优秀学生与留守学生编在一组或同座建立课外兴趣小组,开展手拉手结对子、小组学习竞赛等活动,让全体学生都紧紧地团结在集体之中,让留守学生切实感受到集体的温暖、集体的力量,从而弥补其家庭教育中所缺损的情感交流与沟通,以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最后,应加强对留守学生的个别帮助与指导。在个别帮助时,要分清他们的不同家庭情况所带来的不同心理状况,分析其性格中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发展积极的性格特征,调整消极的性格特征。如他们学习上有什么困惑;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交往上有什么障碍;心理上有什么想不开的等等。让他们去找他们信得过的老师谈话,内容可涉及校内外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
因此,让留守学生感到温暖,感到强烈的集体归属感才是解除其自卑心理的重要方法。相信他们终能成为生活上自理、行为上自律、学习上自觉的好学生。
生命只有一次,今天对于青少年特别是留守儿童而言,做人教育比知识教育更为重要,特别是在与人交往中,绝不能让他们被虚伪自私虚荣自负失信等不良心理行为所沾染和毒害我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都要来关心和关注留守儿童使他们学会做人健康成长。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分析(优质20篇)篇十七
有教育家曾经说过:“爱是教育的前提,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教师,只有热爱学生,特别是尊重、爱护、信任学生,使学生真正感到来自教师的温暖和呵护,教育才富有实效。那些在学习、思想、行为等方面存在一定偏差的学生,我们称之为“问题学生”。他们往往被忽视、被冷落,殊不知,学生看起来最不值得爱的时候,恰恰是学生最需要爱的时候;殊不知,错过学生的一个教育机会,没准就错过学生的一辈子。
在我们班里,有一个好动的学生,他叫郑鹏瑞,他人长得瘦小,好动爱讲话。人很聪明,但是上课的时候总管不住自己的手。不是弄同桌,就是自己玩,有时一个笔头就能玩大半节课。跟他坐在一起的同学换了又换,有的受到他的感染,也都开始不同程度地违反课堂纪律、影响任课老师的课堂教学和情绪。他对任课老师的批评教育非但不能谦虚接受,而且还处处找借口,刁难老师。任课老师经常向我反映他的不是,也许因为我是班主任的缘故,在我的课堂上他还算能够“识相”。
对,但画却画得相当不错。抓住这个机会,我就让他展示自己的画,同学们都认为画的不错。跟着我向他提出如果在学习上也能这样出色就更好了。那段时间,他每天都认真地做作业,我及时表扬他。
还有一次,班里大扫除,他非常积极,抢着拿扫把打扫清洁,并用抹布把自己座位的周围打扫得很干净。我立刻就在班里表扬他,要同学们向他学习,看他多会劳动啊!打那以后,他扔垃圾少了,有时还看见他自觉地捡地上的垃圾。课间也没有和同学追打了,并能与同学和睦相处。后来,我又让他做了纪律小卫士,他非常开心,看到老师如此器重自己,学习劲头更大了,成绩进步神速。
由此看来,只要给“问题”学生多一点的关注,让他们的“闪光点”发光,使他感到老师时刻在关注他,还有就是不要吝惜我们老师的赞扬之词,有问题及时处理,有了进步更要及时表扬。学生希望得到老师的认可,更渴望得到表扬,这会激发学生强大的学习动力,增强信心。转化一名后进生可以带动整个班集体的进行,所以其意义非常重大。
班主任工作虽然辛苦,但是不枯燥,因为我们面对的是各具特色、鲜活的个体,特别是帮助那些所谓的“问题孩子”走出“问题”阴影,那种胜利的喜悦、独有的享受,只有做班主任的才能感受到。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分析(优质20篇)篇十八
1.“我当官了”。班上有一名学生辉,性格倔强,有点偏激,比较厌学,由于贪玩,作业经常拖拉,考试成绩不理想。在班上他是老师经常批评的对象。因此对学习没有多少积极性。一次偶然的机会,生活老师让辉当上了“生活小组组长”,这让他激动不已,并有了出色的表现。由此,我发现这些被教师忽视的学困生群体,他们的内心是多么渴望得到老师的赏识。因此,我以此为契机,在班级好好地表扬了他,他格外的兴奋,表现更好了。每个班级都有这样的“后进生”,由于偷懒、调皮、不守纪律等,使得这些学生成绩不理想。在老师和别的同学眼中,他们是“坏孩子”,看到的尽是缺点,没有优点,因此他们经常感到自卑,没有信心。如果老师长期训斥他们,批评他们,那只能是让他们感到更加自卑,破罐子破摔,越走越远,最终对家庭和社会带来无穷的问题。与其这样,我们为什么不能换一种教育方式呢,用我们充满智慧的双眼,及时地发现他们的优点和点滴进步,适时地给予表扬和赏识,帮助他们树立目标,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让他们看到自己努力的希望。
2.“妈妈,您在哪儿”。班里婷娟同学,来自“单亲”家庭,平时比较孤独、自卑、胆怯。在她的记事中,妈妈总是痴痴呆呆的,更别提对母爱的诠释了。由于父亲忙于生活,经常外出打临工,因此无法在家照料她,懂事的她除了学习还要照看生病的妈妈,帮干家里的农活。生活艰苦的她,穿着比较俭朴,同学都不愿与她交往,甚至都不喜欢和她坐同桌,这使得她总是独来独往,不太合群,感到无比的孤独、自卑。一次我看到了她的日记《妈妈,您在哪儿》。日记中写道:每到过年时,看着别的人家都开开心心地过年,我心里就非常难过。每次年夜饭只有我和爸爸在一起吃,也没有多少菜,一切显得很冷清。每当这个时候,我就在心里问:“妈妈,您在哪儿?为什么别人都有正常的妈妈,而我的妈妈会是这样呢?”虽然内容很简单,还有不少错别字,但使我很感动。
该如何去做呢,我深思。她需要的不仅仅是老师的爱,更需要的是同伴的关爱。之所以她是那么自卑、孤独,一方面是自身的原因,另一方面是来自同伴们鄙视的目光、教师的冷落。我发现后准备为婷娟过一次生日。在我和同学的精心策划下,活动非常成功。我们不仅对教室进行了布置,而且还订了一个大生日蛋糕,每人都准备了一份精美的礼品,还为他们拍了许多照片。孩子们都是很有爱心的,在这次活动中,我不仅让婷娟感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关爱,同时也教育了其他的同学。对待需要帮助的同学,我们应该伸出援助之手,献出我们的爱心。让他们在活动中体验关爱别人的快乐。随后我要求同学们长期地关心她,适时地帮助她。渐渐地,我发现她比以前开朗了许多,在学习上,也比以前努力了。
1.赏识比批评更有效。有人说:“当你以欣赏的态度看一个人,你便会看到他许多优点,以批评的态度便会看到无数缺点”。事实证明,的确如此,尤其是教学中的“后进生”。所有的人都渴望被人认可、肯定、赞赏,更何况是小孩子,不是有这样一句吗,“好孩子是被夸出来的”。辉同学由于得到老师的一次赏识,从此变得格外积极、格外自信。因此,赏识是一种理解,更是一种激励。
2.关爱比同情更重要。一些同学之所以自卑,一方面是自身的原因,另一方面来自于别人对他们异样的眼光甚至包括同情、怜悯,别人认为是善意的言行,在他们心理看作是对方的施舍,这样只能让他们更加自卑。通过一些活动的开展,不仅能让被关心的同学感受到大家的爱,同时也教育着大家如何学会真正地去关爱别人。施爱者只有精诚所至,才能金石为开。婷娟同学在大家真诚的关爱下,终于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3.“放”比“抓”更好。人们都说:“教育是一门艺术”。有时候面对大家都想让问题有个“水落石出”的时候,并且成功仅是“一步之遥”,此时的“放”比“抓”更有效,更有利于学生自尊心的保护。作为教师,应该学会宽容。古人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孩子一时的冲动,所犯下的错误,是否让她在一生中都要留下阴影呢?教育学生,应选择一种恰当的关爱方式。“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这样效果会更好。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分析(优质20篇)篇十九
人的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你由于身体疾病而影响学习,造成心理压力和自卑感,又逐渐出现个性行为异常,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最终导致比较严重的抑郁。针对这种情况,咨询老师提出自己的几点建议:
1、消除自卑,树立自信心。要正确地看待自己,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如果在自我认识中老是夸大自己的弱点,就会丧失自信心。你曾经是个学习优秀的学生,这说明你基础不差,智力也良好。你要善于发挥自己的长处,不要总担心不如别人,要自己接纳自己,确立自强、自信、自立的心态,在承认差距的基础上正视差距,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迎头赶上,努力去缩小与别人的差距。
2、要不断磨炼意志,提高战胜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把握自己命运、行为的能力。生病已成过去,成绩下降可以通过努力提高,轻生是一种懦弱的表现,如果一个人连死都不怕,生活中还有什么困难克服不了,还有什么“沟坎”跨不过去?只要你敢于面对眼前的一切,把挫折当成锻炼自己意志的机会,勇敢地振作起来,相信你能走出困境。
3、调整学习目标,发奋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要克服被动思想,对自己要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还应掌握好的学习方法,除了上课集中精力认真听讲,做好笔记外,对不懂的知识,要主动请教老师,及时解决,不要日积月累,最后导致无法跟上进度。俗话说:笨鸟先飞早入林。知道自己基础不行,就加倍努力,变压力为动力。如果总是消沉,不思进取,混日子,那无非是作茧自缚,永远摆脱不了自卑的境地。
4、主动交际,矫正自己的个性行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被别人接纳,亲密的人际关系能增强人的自信心,满足人的社交需要。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来实现。在交往中,人的个性行为应符合自己的年龄特征,若是为了故意引起他人注意,而退化为儿童行为或异常行为,喜怒无常,则会引起别人反感。要注意锻炼自己的男子汉刚强性格,说话做事和待人接物,要有适有度;注意克服封闭思想,逐步融洽与同学的关系;对小事不必太敏感,看淡一点,总之,应保持乐观的心境。
5、多与父母和老师沟通,取得宽慰。父母无论在各方面经验都较多,应多和他们交流,获得他们的帮助和安慰,在心理上找到一个支柱点。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有些想不通的问题,可向老师诉说,通过咨询解疑释惑。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分析(优质20篇)篇二十
我们学校是一所农村初中,随着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规模不断扩大,在我们身边出现了一群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这群儿童父母在外打工,缺少大人的关爱,情感缺乏因而出现心理问题,这是最严重也是最现实的问题。湖北大学心理学系教授严梅福认为,农村留守儿童是一群“情感饥饿”的孩子。从心理学讲,小孩在幼年时期如果没父母的教育、抚养和亲情,他的性格、个性会受到影响,除了遗传因素外,情感的缺失可能会使他们的人格发展上出现很大的扭曲和变形,对儿童的社会化过程产生不良影响,因为这些影响是潜在的,大家一般不易察觉,其实造成了很多无形的损失。留守小孩和父母在家的小孩,在攻击性、抑郁性和协调性上差异显著。留守子女在人际交往、性格、生活感受、人生理想、协作求助、学业成绩等方面发生障碍的比例呈明显上升趋势。这使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日益突出。我在农村中学任教,接触了这类儿童,亲身感受到教育这类儿童的复杂性、艰巨性与重要性。我将结合两个具体案例,浅谈一点,我在关爱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方面的经历和体会。
刘x,男,十六岁,2008年9月进入我校。初三时,我担任他的班主任,自我接手这个班不久,我就了解到他不仅是个留守儿童,还是个问题学生,他身上的问题颇多。该生对学习不感兴趣,上课和其他同学玩扑克牌或睡觉,会经常迟到或旷课。坏习惯也不少,交友不慎重,和社会上问题青年有交往;不讲卫生,衣服很脏头发乱蓬蓬;爱吃零食,还有点小偷小摸。犯错后不敢承担就选择离家出走,或与亲人顶撞。他也不能接受老师的批评和同学关系紧张。
该生在一次违纪后,我电话通知他的监护人来校沟通,同时我也想了解一些该生在家的表现,便于更好地开展工作。在通过与其监护人的谈话中,我知道了该生特殊的身世。刘彬的父亲在他年仅四岁时就病故,后来他母亲也改嫁他乡,孤苦无依的他就寄养在大伯、大妈家。大伯家已有俩闺女,都很乖巧,自然得到父母的疼爱,但他总觉得挨打挨骂的只是自己,觉得大伯大妈不爱自己,因而心理失衡。他觉得自己可怜没人疼爱,因而自卑,甚至自暴自弃。他任性,爱发脾气爱吃零食。他从家中偷钱花,最多的时候偷过两千元钱,买了一部手机。事情暴露后大伯的教育方式粗暴单一,不是拳打就是脚踢,而且紧抓不放,一犯错就老账新账一起算,让该生既害怕又心中充满仇恨,亲情关系非常紧张。
在辅导前,我认真地综合该生在校内外的表现,分析了形成这种局面和这些不良行为的最关键的原因——情感饥饿,教育粗暴。因此,我决定从该生的特殊的家庭教育环境入手,对该生进行充分的心理沟通、交流与指导,走进孩子的情感世界,给孩子爱的阳光和温暖,做孩子的知心朋友;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对其进行教育帮助,做孩子监护人的工作,要求他大伯改变教育模式、方法,让孩子敬重他而不是畏惧他,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我采取的具体措施如下:
1、进行理解性的沟通、谈话。
我抽出一定的时间,以平等的姿态,与他进行了一次理解性的谈话,从而知道他的心里正在想些什么,一开始他还不愿意说,在我的鼓励和劝导下,他还是告诉了我他家庭和他本人的一些情况,对友谊、对理解的渴望,对学习进步的渴望等。谈话中我体会到他内心的孤独与不满,尤其是对大伯的不满与仇视。他认为,在他大伯大妈的眼里他只有缺点、毛病。在家庭中没人关心他、爱他,都嫌他成绩差不是读书的料,因此,很小的时候就让他干很多体力活,干不好了偷懒了就挨打。他还说大伯怕他乱花钱,每天只给很少的生活费,有时会饿肚子,还落下了胃病。他说得声泪俱下,我的心也被揪得很紧,说真的我内心很同情他,但我相信关爱比同情更有效,于是我想用爱来唤醒他。
2、给予集体的温暖,找到体验幸福的方法。
有人说过:“教育不是改造人,是唤醒人,唤醒人心中沉睡的巨人。”可是像这样特殊的孩子,要教育他唤醒他,还得依靠集体的力量。良好的集体是学生成长的摇篮,集体的温暖、感化对一个学生的成长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我利用集体活动的机会让他主动参与进来。他很能干很负责,我让他当劳动委员,每天早晨为同学摆放自行车是他最开心的事,我总是适时地肯定表扬,同学们也渐渐地喜欢上他并关心他。元旦联欢会上,同学们拉他表演节目,竟引来掌声阵阵,他脸上露出了少有的笑容,他既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又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后来他告诉我,这是他这些年来最幸福快乐的时刻!我进一步巩固成果,继续发挥集体的力量,我组织结对帮扶活动,给他学习上的帮助,生活上的资助。我鼓励学生收集校园内的饮料瓶,卖的钱资助他,解决他生活上的困难。这样既帮助了他,让他融入了集体,不再感到孤独,又找到了幸福。渐渐地他身上的小毛病少了,也注意起了形象,头发不乱衣服也整洁干净多了,同学主动找他玩。
3、关爱、教育、鼓励,引导他健康成长。
在充分发挥集体力量的同时,我也给予他爱的阳光,引导教育他健康成长。首先我肯定他是个好孩子,难免会犯错误。因为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与交流,对于这位学生的这种行为,我们不应该粗暴地指责训斥,而是耐心地告诉他:每个人都可能犯错,关键是要勇于承认错误,改正错误,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家长、老师、同学的理解。当他能够认识到自己的这一不良行为,并因此受到来自家长、同学的指责而感到痛苦时。以此,来消除他的对抗、逆反心理,引导他理性的看待自己的错误。我想:此时帮助他树立战胜自我的信心是最关键的。第二,我用信任的眼光看待他,用真诚的言语激励他,及时了解他的想法,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我把他当朋友、亲人,给他讲我自己艰辛的成长经历和不幸的往事,以及我如何自尊自强,努力学习的故事,我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来感召他。又常常给他讲些中外科学家刻苦研究,忘我工作,为人类文明和进步事业做出重大贡献的事例,使他逐渐明白应该从小学好本领,还给他讲述有许多中外闻名的名人,在小时候的学习成绩也是不理想,但经过努力最终成为世界名人的故事,同时告诉他:人的潜力是无穷的,只要充满信心,努力奋斗,就能实现目标。退一步来说即使成绩暂时落后了,也要有一颗健康向上的心,因为健康成长比成绩更重要!
4、家校结合,改善教育方法。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学校,家长对子女的教养方式均可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身心健康。因此,家校配合,是改善孩子健康心态最有效的方法。该生情况特殊,由于监护人不是亲生父母,没什么文化,教育方式粗暴简单,对其关心和指导就更少,孩子感受不到家的温暖。我首先让该生明白,“打是亲,骂是爱,不闻不问要变坏”,家长的教育方式虽有不当之处,但家长的出发点是为了子女成材,作为子女要体谅大伯的苦心,让他明白大伯把他拉扯大不容易,这其实就是爱。另外,我通过与其伯父母沟通,让他们明白,“打是亲,骂是爱,一味打骂难成材”,并向他们介绍一些心理健康知识和教育孩子的方法和技巧。首先让他们降低对这位学生的要求,多从孩子的角度考虑,给予理解,使其感受到伯父母的支持与鼓励,甚至爱心,帮助改善家庭气氛,改善教育方法。其次,给孩子足够的零花钱,不能因为怕他犯点小毛病就饿他肚子,家庭经济实在困难,我会帮你们申请特困补助。第三,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学习,让他干点力所能及的农活。要求监护人经常与校方联系,共同监督教育孩子。通过与家长配合,经常互相沟通,对该生在学校或家里表现好的地方都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为孩子形成正常的心态和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日常教育教学中,我们教师要想出办法如何教育学生,如何才能给孩子更多的关爱,尤其是对有一些问题的学生,更需要我们的关爱。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同我们讲的话发生共鸣,我们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教师的爱心能换取学生的信任,教师对学生的关注才能从新唤起学生的自信,才能让孩子学会自尊,才能让孩子茁壮成长.教师如果能以一颗宽厚真诚的爱心去教育他们,必能使他们走出不良习惯的束缚,而步入人生灿烂的阳光地带。
一个人的心理、习惯往往能影响他的品质、性格,乃至影响他的一生。我们不仅要教育他们学好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使他们拥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只要我们少一份冷漠,多一份温情,这些学生就会少一点失落,多一点收获。让我们努力从孩子们身上发现亮点,毫不吝啬地用语言、目光、体态表达出我们发自内心的欣赏,充满爱心地去引导他们,帮助他们找回自信的钥匙,重燃希望的火花!让每个孩子都能真切地感受到爱和被爱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