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公安机关党组织建设调研报告(通用17篇)

时间:2024-11-27 作者:笔尘

调研报告在企业管理、学术研究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影响力。查阅以下调研报告范文,你可以了解到不同领域的调研方法和数据分析,为自己的调研工作提供一些灵感。

基层公安机关党组织建设调研报告(通用17篇)篇一

近年来,林业局党委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工作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当前的林业基层单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贩工作仍然比较薄弱,存在着比较突出的问题,这些问题无不与林业基层纪检组织建设有关。本人就林业系统纪检组织建设问题进行一些调查,形成如下思考。

一、当前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1、林业基层单位纪检组织不健全,基层单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开展缺少组织依托。林业局是个大摊子,下属机构多,人员多,工作面广,仅局机关设纪检监察室,工作人员也只有两名,加上纪委书记总三人。由于纪检监察室工作人员少,工作范围广,任务重,力量薄弱,对各场站广大党员、干部的教育监督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反腐倡廉有些措施难以真正落实到位,各基层场站以权谋私、损害农民群众利益的问题时有发生。按照《党章》的要求,党的总支部委员会和支部委员会可设纪检委员,将纪检组织的网络延伸到基层场站,有利于促进林业基层单位党风廉政建设。

2、林业基层单位纪检组织不健全,基层单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监管不到位。从总体上看,基层单位林业干部队伍的主流还是好的。但有一些场、站干部职工作风粗暴、办事不公、独断专行,有的党员干部法纪观念淡薄,对自身要求不严,以权谋私,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还比较严重。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基层党群、干群关系,损害了林业工作部门的形象。建立健全林业基层单位纪检组织,可以发挥“观察哨”和“监督岗”的作用,实现“关口前移”,随时发现和防治基层单位党员、干部在工作和生活作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有利于促使他们转变作风,增强廉洁意识和服务意识,有效地预防和制止腐败行为的发生。

3、林业基层单位纪检组织不健全,基层单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落实不到位。随着林业经济的发展,林业形势的不断好转,一些场、站在林业工作过程当中就伴生了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在林木采伐指标分配、森林资源限额采伐管理、木材运输管理、木材加工企业的`管理、林业工程项目等方面,有些党员、干部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利,为自己或自己的亲朋好友谋取私利。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有效解决,必然会引起广大群众的不满,严重影响林业经济的发展和林业生产秩序的稳定。建立健全林业基层单位纪检组织,一方面通过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对容易出现问题的重点部位和环节进行监督,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党员、干部违纪违法行为的发生。另一方面,林业基层单位纪检组织工作生活在基层,对基层场、站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基层场、站党员、干部在工作中存在的违纪违规问题了解得最清楚,可以及时将上级有关党风廉政建设的精神贯彻落实到位,也可以及时将情况反馈给上一级纪检组织,有利于保基层单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贯彻执行。

二、几点建议。

一是要领导重视,充分认识加强林业基层单位纪检组织建设的重要意义和现实作用。各单位主要领导要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大局出发,对广大党员干部进行广泛宣传教育,要使广大党员干部深刻认识到:加强对自己的监督,其实是组织对自己的关心,对自己的爱护,是自己能够多干实事、干好事而不出事的切实保障。

二是要因地制宜,从国有林场、林业工作站、木材检查站等林业基层单位各自的工作实际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设立基层纪检监察组织。各国有林场可成立相应的廉政室,由两至三名人员组成,并由一名副书记分管负责。各林业工作站、木材检查站可成立廉政工作小组或设立廉政监察员,各基层党支部应切实承担起相应的工作职责。

三是加强对基层单位纪检干部的教育培训。纪检工作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纪律性很强的工作,涉及对人和事的处理,因此要定期地对他们进行教育培训,要提高他们的政治思想素质,拥有良好的工作作风和工作纪律,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要使他们掌握纪检监察工作的业务知识,为顺利开展工作打好基础。

四是加强制度建设,务求实效。各基层单位纪检组织成立后,要制订相应的切实可行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制度,要明确职责,加强监管,切实发挥作用。一方面,要及时传达贯彻上级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精神,加强对单位职工思想政治教育,使他们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宗旨观念,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廉洁奉公,爱岗敬业的工作准则,牢固树立为民、亲民、爱民的良好形象;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单位干部职工监督管理,特别是要加强对那些易发生违纪违规行为领域的监管,对一些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要早掌握、早疏导,把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对本单位发生的违纪违规行为,要及时向上级纪检组织报告,并积极配合协助上级纪检组织开展调查,充分发挥基层纪检组织的监督作用。

基层公安机关党组织建设调研报告(通用17篇)篇二

总的来说,乡镇纪委组织建立总体上呈健康发展的态势,是一支党委、县政府信任,干部群众称心的纪检监察干军队伍,在贯实上级关于党风廉政建立和反腐朽工作部署和要求,特别是在开展党风廉政学习、教育、培训等方面,做了很多的工作,但在一定成果的还也必需清醒地认识到,当前乡镇纪检组织建立中还存在一些不容无视的问题,如不认真加以处理,势必给工作带来不利影响。首要显示在:

1、思想认识存在误区。

有的乡镇指导以为惩办了其属下的党员干部,就等于给其脸上抹黑,会影响其工作成果,对纪委工作特别是办案工作不够注重、不够支持;有的乡镇纪检干部单方面以为做好经济工作才是实的、有效的,有的把纪委书记作为一种待遇,作为选拔的“跳板”,也有的以为纪检干军队伍交流“换血”慢,大局部纪检干部“终身制”,因此呈现了做纪检工作“没奔头”的思想心情。

2、队伍构造不够合理。

首要表现在一是常识构造不合理。当前我市乡镇纪委成员共75人,80%以上是大专文明,但首要的专业组成是由农、林、牧、渔等传统产业,而财务、审计、司法等与纪检营业相关的专业人员还不到10%。二是性别构造不合理。男女构造掉调,乡镇纪委成员90%以上是男同志,形成触及对象为女人时显得人员左支右绌。三是职业构造不合理。乡镇纪委成员既有行政编制,又有事业编制,非专职状况遍及,纪委书记90%兼党群副书记,纪委委员兼中层职务的也达84%,不能做到专职专用。

3、队伍力量显得薄弱。

首要表现在人、财、物等方面。人力方面,虽乡镇纪委书记单设,但大多兼任副书记一职,首要精神放在乡镇中心工作上,纪检工作反而成了副业。纪检委员大多承当部分的详细工作,碰到纪检工作和其他工作相抵触时,不晓得是听纪委书记的去做纪检工作,照样听分担指导的去做其他工作。财力方面,乡镇纪委没有可自力支配的经费,一切开支需依托乡镇党委、县政府,而乡镇财务自身也较坚苦,因此显示在物力方面,有很多乡镇连必需的办案开支都无法处理,有些只能追求上级支持。

4、队伍本质有待提高。

乡镇纪检干部成天忙于其他工作,很少研究纪检营业,对学习的认识也不到位,立场不够正直,以为实践学习是走过场,营业学习“以干代学”,形成政管治论常识浅薄,营业不熟不精,处理问题的才能不强,再加上乡镇纪委书记变化频频,每3—5年要改换一轮,工作的延续性遭到较大影响。

二、发生问题的缘由。

1、干部思想不不变。

纪检工作辛劳,“光栽刺不栽花”,是个费劲不奉迎的苦差使,经济待遇不高,政治发展不快,有的专职纪检委员多年也没有处理个科级待遇,有的纪委书记才能强,年限长,也无法兼任党委副书记。此外,纪检干部往往连一些正常的文娱活动也不敢参与,常被人以为“不合群”,是社会“另类”,一些秉公执纪的纪检干部还常被查询对象所抱怨,甚至被亲属伴侣所不睬解,接受的社会压力和精神压力宏大,因此形成了纪检干部的不服衡心态,一些基层的纪检干部思想不不变,不安心本职工作。

2、队伍治理不专业。

纪检工作是专司党内监督的,性质属法律执纪类,其本能机能的非凡性决定了其非凡的内部治理,不能同等于其它普通的党委部分,治理形式上要尽能够走专业化治理的道路。但当前的乡镇纪委情况是,内部治理的方法办法和党委其他部分没有区别,流于惯例化和普通化,招致了当前乡镇纪委干军队伍建立难以专业化。

3、指导认识不到位。

在乡镇,一些指导以为纪委但是是查办案件,而平常也没有什么案可办,兼几项工作天经地义,没有把纪委组织建立和干军队伍作风建立摆到应有地位,别的`,一些指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本身对监督工作不足准确认识,认为监督就是对本人不信任,跟本人过不去,有损指导威信,因此回绝监督,也就对监督工作不足支持与信任。

4、常识培训不系统。

纪检工作是一项规律性、自力性很强的工作,有它本身的规则和特点,搞好专业培训,坚持常识更新,是做好工作的需要手段。可乡镇纪委因为岗位调整,人员常常变化等缘由,不单形成工作脱节,并且易使干部发生“干纪检是临时的”等思想,研究营业的积极性和承受新常识的自动性都显得不够强,以致于呈现“接岗时没有培训,在岗时没空培训”的景象。

基层公安机关党组织建设调研报告(通用17篇)篇三

乡镇(街道)妇联是妇联组织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层级,起着承上启下的枢纽型作用。现实中,乡镇一级妇女工作力量和组织实力相对薄弱,功能和作用都比较弱化。为从根本上扭转这种局面,进一步激发乡镇(街道)妇联组织活力,省妇联组织部于____4年4月就乡镇(街道)妇联基层组织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并实地考察了____市朝阳区、双阳区、榆树市以及通化县、前郭县、敦化市、临江市等7个典型县(市、区),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____年以来,我省在推进乡镇机构改革中,乡镇机构被大幅撤并,只设“三室一所”(党政办公室、经济办公室、社会管理办公室和财政所),妇联组织并入党政办公室;人员编制被大幅精简,领导职数和人员编制分别精简了30%以上,妇女工作基本为1人兼职承担。

组织现状:目前,全省共有乡镇(街道)妇联组织900个,其中乡镇妇联618个、街道妇联282个。改革中有887个保留了机构设置,有13个与工会、共青团合并。

干部队伍现状:全省900个乡镇(街道)全部配备1名专(兼)职妇联主席,其中专职310名,占34.07%;兼职590名,占65.93%,兼3职以上的有206名,占兼职总人数的34.92%。900名乡镇(街道)妇联主席中,只有145人进同级党委,占16.11%,其中享受乡科级副职待遇的仅有69人,占7.67%。在年龄结构上,30岁以下的有265人,占29.44%;31-45岁的有466人,占51.78%;46岁以上的有169人,占18.78%。学历层次上,大专以下的有276人,占30.67%;大学本科有601人,占66.78%;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有23人,占2.56%。从做妇女工作的.时间来看,有388人从事妇女工作的时间在3年以下,有48人从事妇女工作的时间超过。

调研发现,乡镇(街道)妇联基层组织建设主要存在四方面问题:

一是干部兼职过多,兼职不当,对自身岗位和工作自我认同感较差。由于人员编制的限制,每个乡镇(街道)只能设1名兼职妇联主席,一般由党政综合办公室主任兼任,还要负责党务、综治、纪检等工作,没有精力对妇女工作进行全面投入和精心安排,只能应付了事,更不用说参加妇干业务学习,更新知识,创新工作方法和内容。有的甚至兼任统计、出纳、会计等,与妇联工作方式和内容毫不相关。兼职副主席、执委人数少,形同虚设,只为完成代表大会的程序,作用发挥不好,严重影响了基层妇女工作的开展和工作效率。

二是妇联干部政治待遇下降。全省900个乡镇(街道)妇联主席中有90%以上为科员,既享受不到乡科级副职的政治待遇,也没有进入同级党委,致使大部分妇联干部缺乏岗位荣誉感,工作积极性降低,进取意识差,“不争先,不落后,跟在中间最自由”的平庸思想严重,做好妇女工作的动力不足。

三是妇联干部交流速度呈两极分化趋势。通过公务员考试选任的高学历、高素质的人员两年之内就交流到重要岗位,而能力差的、安置性的、临近退休的、专职的人员一干就是二十几年,缺乏工作热情,工作方法老化。有的妇联干部由于工作时间较短,经验不足,缺乏积极主动争取党政领导重视的意识,对于上级妇联安排的正常工作,不知如何得到领导的支持。

四是工作经费不足,基本为一事一请,没有形成保障机制。由于各乡镇(街道)财力有限,妇联工作经费难以保障。我省乡镇(街道)妇联年度平均经费仅为元,且只有22.4%纳入财政预算。由于缺少经费,有组织无活动无培训或培训“借鸡生蛋”等现象普遍存在,导致妇联工作缺乏应有的影响力。有些乡镇妇联想开展一些有意义的创新活动,常因缺乏经费而中止,使得妇女工作缺乏生机与活力。部分乡镇妇联在换届中,由于缺乏必要的经费,只能在不违反妇联《章程》的情况下,尽量简化程序。

针对调研中反映出来的问题,现就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基层妇女组织建设提出以下对策及建议:

一是乡镇(街道)妇联主席实行兼职高配。参照我省实行的社区主任或副主任兼任妇联主席的模式,探索由乡镇(街道)党政领导班子中的女性兼任妇联主席,配备专职副主席1名、兼职副主席和常委若干名、用公益岗位配备1名妇联专干,形成乡镇区域内有影响、有能力的优秀女性共同做妇女工作的组织模式。

二是推动乡镇(街道)妇联主席进同级党委。进一步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全省基层党建带妇建工作的意见》的有关规定,推广公主岭市、珲春市的经验做法,推动乡镇(街道)妇联主席进入同级党的委员会工作。

三是通过非领导职务的途径提高乡镇(街道)妇联主席的级别待遇。落实中办《关于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改进公务员非领导职务设置办法,乡镇机关设置主任科员、副主任科员,职数不得超过乡科级领导职数的50%”的规定,明确符合一定的工作年限、工作业绩等条件,通过非领导职务的设置解决乡镇(街道)妇联主席待遇。

四是落实乡镇(街道)妇联组织工作经费。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全省基层党建带妇建工作的意见》(吉组通字〔____1〕40号)中“保障基层组织工作经费。建立以财政投入为主,多渠道投入的基层妇联工作经费保障机制,各市(州)、县(市、区)按照女性人口人均1元钱标准核拨本级妇联工作经费,并纳入同级财政预算;乡镇街参照执行”的规定,推动乡镇(街道)按照女性人口人均1元钱标准核拨本级妇联工作经费,并纳入同级财政预算。

五是建立乡镇(街道)妇女之家。落实吉办《关于全面推进全省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实施意见》中“健全服务体系,乡镇(街道)、村(社区)建立党群服务中心”的规定,依托乡镇街党群服务中心同步建立妇女之家,所有党组织活动场所,让妇联组织使用,向妇女活动开放。

基层公安机关党组织建设调研报告(通用17篇)篇四

本文目录。

全国第十二次高校党建工作会议结束后,我校积极组织各级干部认真学习宣传会议精神,广泛深入开展动员,在调查研究基础上,紧密结合学校实际采取了一系列富有实效的措施。经过全校各级党组织和党务干部的努力,我校学生党建工作在以往工作基础上不断进步,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绩。

一、我校认真贯彻落实全国第十二次高校党建工作会议精神,学生党建工作取得可喜成绩。

(一)认真研究部署。

全国第十二次高校党建工作会议结束后,我校党委即就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召开有关会议进行分析研究。经过反复议定,党委提出了以构建学生党建工作新体系为主题落实会议精神的总体指导思想。这一体系的主要构架包括:三个工作体系、三级责任机构和一个工作机制。其中:

“三个工作体系”指作为基础工作的培养教育体系、作为重点方面的组织发展体系和作为工作关键的支部建设体系。这是学生党建工作运行的基础。

“三级责任机构”指学校党委、院系党组织、学生党支部。这是学生党建工作运行的保障。

“一个工作机制”指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与学工部及研工部联合部署和检查、院系党组织贯彻落实的工作机制。这是学生党建工作运行的核心。

这一体系相比原来的学生党建工作体系,提出了更高的目标,拓展了工作范围,突出了工作重点,增强了组织力量,优化了工作环境,提高了工作的系统性,特别有利于为学生党员发展工作提供广阔平台和充足动力,有利于大力加强和改进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从而切实有效地贯彻落实会议精神。

(二)精心组织实施。

围绕学生党建工作新体系的建立,我校做了大量组织实施工作,切实有力地促进了这一工作新体系的建立和形成。

首先,党委以学生党建工作新体系的建立为中心思想,在调查研究基础上起草了《中共兰州大学委员会关于加强和改进学生党建工作的实施意见》,在经过多次反复和广泛征求意见后,由党委常委会讨论通过,下发实施。

其次,为了进一步统一思想和行动,党委在多次会议上都反复阐明大力加强和改进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重要意义,分析我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面临的实际和形势,论证我校所采取措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就此专门组织开展了一次主题性的党委工作例会,使各级党务干部、特别是各学院中层党组织负责人提高了认识,统一了思想。

再次,党委根据《实施意见》陆续出台了有关的。

规章制度。

和配套文件,例如颁布了《中共兰州大学委员会发展党员工作暂行细则》、《兰州大学入党积极分子党校培训条例》,下发了了《兰州大学学生党支部建设指导意见》、《兰州大学党支部建设基本标准》。

第四,党委还举行了一系列全校性的党建活动,促进了《实施意见》的落实,例如在全校开展了党支部建设达标评议活动和先进党支部与优秀党员评选表彰活动等。

(三)取得可喜成绩。

通过学生党建工作新体系的实施,我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等各项学生党建工作都迈上了新的台阶,取得了可喜的阶段性成绩。具体表现在:

1、在培养教育方面。形成了“一个格局、五个结合”的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体系。一个格局即以学生党建工作为核心和龙头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格局。五个结合即组织发展所要求的党建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课堂教育(“两课”教育)与课外活动相结合、理论学习(党校培训与党课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普遍教育与重点教育(重点培养对象教育考察)相结合、党内教育与党外教育相结合。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从组织力量到工作体系,从工作环境到培养质量,都有所加强和提高。今年上半年,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数量达到4744人,比增长了41%;党校入党积极分子培训1418人,达到了全年培训人数水平,是以前几年培训人数的总和。

4、在工作力量与机制方面。学校党委、学院党组织、学生党支部三级责任机构建立健全,各负其责,形成了党委抓方向、抓环境、抓服务,学院党组织抓计划、抓指导、抓监督,学生党支部抓执行、抓具体、抓人头的体制格局。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与学工部及研工部联合部署和检查、院系党组织贯彻落实的工作机制已经建立。党委还专门成立了学生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全校各级党组织班子健全,工作有力。其中学校党委有23名委员,10名常委,4名书记副书记;学院党组织有21个,约120名委员,40多名书记副书记;学生党支部85个,约250名委员,100多名书记副书记。全校共计有160多名专职学生工作人员,其中大部分已经投身于学生党建工作中,其他大量兼职人员中也有相当一部分人员参与进来;近130名“两课”专兼职教师在学生党建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党校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以各级党组织为核心的各级共青团组织、学生会组织、学生社团组织通过大量思想教育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和校园文化活动为学生党建工作提供了有益补充。学生党建工作经费依靠党委职能部门业务费、专项经费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经费等得到有效保障。

上述这些成绩和进展也为今后学生党建工作进一步开创新局面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我校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总体认识和工作思路。

我校贯彻落实第十二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精神,是在整体设计基础上,按照一盘棋的方法和思路来进行的。因此,本调研首先从宏观角度对我校开展的工作进行简要介绍。

(一)总体认识。

发展党员工作是每一个党支部的工作职责之一,是支部自身建设的内容之一。对于学生党员发展工作来说,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

1、时效性。即相当部分的学生要在学习期间完成被发展的过程。而且,由于必须先要在发展一定数量的学生党员后,才能成立学生党支部;必须要有更多的学生党员进入学生党支部,才有充足的力量去做大力加强和改进学生党员发展工作。这就进一步强化了时效性。时效性要求必须加快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和学生党员的发展。

2、中心性。即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实际上是学生党支部的主要工作职责和主要建设任务。这是由高校的特点决定的。学生党支部将随着学生党员的毕业而撤消或另行设立。学生党支部在存续期间大量的工作是扩大入党积极分子队伍、教育入党积极分子和按照程序办理发展手续。学生党支部的自身建设,在很大程度上也可以看作是为了做好学生党员发展工作而进行的保证能力建设。中心性要求必须突出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主题,把学生党员发展作为工作重点。

3、关联性。一方面,学生入党积极分子能否被发展为党员,取决于该学生的素质,进一步讲,是取决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力度和成效。另一方面,发展学生党员的工作主要是要通过学生党支部来完成,是由党支部的工作给予保证的,因而工作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党支部的建设状况。关联性要求必须大力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高度重视和加强学生党支部的自身建设。

4、系统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不仅仅是对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履行发展手续的事务性工作,而是包含了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扩大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培养教育,通过支部建设和党员教育管理为支部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提供保证等各方面的工作内容。系统性要求必须从推进整个学生党建工作的角度来加强和改进学生党员发展工作。

5、交叉性。即学生党员发展工作是高校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高校培养人才工作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交叉性要求必须将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与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同时将学生党建工作和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作为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主题来对待。

因此,大力加强和改进学生党员发展工作问题的实质,是要大力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是要推进整个学生党建工作不断前进。

(二)思路设计。

基于上述认识,我校提出和遵循以下思路来落实第十二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精神:

1、构建整体的学生党建工作新体系。这一体系主要包含三个方面,一是培养教育体系,一是支部建设体系,一是党员发展体系。其中,培养教育是基础,支部建设是关键,党员发展是重点。三者互为条件,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同时也互相渗透。

2、将上述三个体系进一步转化为操作系统。各操作系统都有自己的主要工作任务与目标,具备自己的工作组织力量,建立自己的工作体制和工作机制,在党委统一领导下、在学生党建工作的总框架中进行运转。

所谓培养教育体系,主要指对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这实际上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或学生教育管理问题。这就要求要构建以学生党建为核心和龙头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格局。其工作的机制以学生工作机制为主。同时,这一格局也结合和体现组织发展所要求的党建教育措施与方法。

所谓支部建设体系,主要内容是学生党支部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其中发展学生党员是主要的任务。

所谓党员发展体系,这里主要指程序性的工作体系,即在严格执行中央关于发展党员的工作规定的前提下,结合学生特点和学校实际,采取加强性措施和开展扎实细致的工作,发展优秀学生入党并提高学生党员的比例。

三、我校加强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将组织发展与强化教育管理相结合的思路、措施与建议。(调研提纲5、6)。

我校各级党组织普遍认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关系到学生党员的发展质量,关系到整个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成败。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教育应当遵循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同时体现党建的要求。在此思想指导下,我校各级党组织积极完善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体系,采取了多种措施加强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努力提高入党积极分子思想政治道德素质,切实保证了学生党员发展的质量。

(一)思路。

我校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工作主要是通过构建以学生党建为核心和龙头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格局来落实。从党建方面看,构建这一格局,可以充分利用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队伍、机制、渠道等资源,在短时间内就将学生党建工作推上正规。在这一格局中体现和结合组织发展所要求的党建教育措施和方法,是完全可行的。从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看,构建这一格局,可以利用学生党建来带动整个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两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二)措施。

1、在工作机制方面,全校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工作在党委统一领导下,一是宏观的和主要的培养教育由党委学生工作部门来指导,由学院党组织通过学生工作渠道来执行和落实,各级团学组织进行协助配合;二是组织发展所要求的培养教育由党委组织部来指导,由学院党组织通过学生党支部来执行和落实。

2、在措施体系方面,我校各级党组织实施了下列“五个结合”:

(1)组织发展所要求的党建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前者指培养联系人的培养教育、党课学习小组的培养教育等。后者指整个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5)党内教育与党外教育相结合。主要指通过发挥学生党员和学生党支部的典型带动作用来培养教育入党积极分子。

3、在组织发展与强化教育管理相结合方面,我校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2)思想政治教育与对工作对象的考察紧密结合起来,由学生党支部定期对工作对象的培养教育情况和效果进行检验。在培养教育过程中广泛采取民主推荐、公示等手段。这些措施既促进了培养教育,又履行了党员发展的程序要求。

(3)将入党积极分子的党校培训教育作为组织发展的必须环节和条件。党校培训严格按照中央的要求,每期培训班进行40个学时的理论培训,并组织讨论、举行结业考试和评选优秀学员。

(三)建议。

从我校的实际工作状况来看,有些问题需要在更高层面采取措施加以解决。主要有:

1、大力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突出学生思想政治道德素质的建设,强化学生人格、品德等在人才培养工作中的比重。

2、迅速组织力量制作适合学生特点、富有时代意义和教育意义的音像资料制品,缓解学生党建教育优质资源严重缺乏的矛盾。

3、进一步大力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特别在提高队伍素质、保持队伍稳定、扩充队伍数量三个方面出台有力的措施。

4、进一步开展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从深层次了解学生思想状况,为更好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四、我校加强学生党支部建设,创新学生党支部工作方法与活动方式,增强学生党支部的战斗力和凝聚力的思路、措施和建议。(调研提纲2、7、9)。

我校各级党组织积极探索学生党支部的建设规律,按照中央对支部建设的一般要求,紧密结合学校的实际,采取了许多措施来加强支部建设。

(一)思路。

我校各级党组织对学生党支部建设的思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党支部建设要抓住支部设置、自身建设和开展工作三个环节。其中支部设置是前提,自身建设是基础,开展工作是关键。学校提出,学生党支部的设置在遵循实事求是、科学合理的原则下,本科生三四年级按班级设立学生党支部,研究生按纵向班级(按学科点,依托教学科研基层组织建立)建立学生党支部。

2、学生党支部建设要从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入手。其中思想建设是根本,组织建设是关键,作风建设是基础,制度建设是保证。学校提出,今后一个时期学生党支部建设的任务是:按照党的建设的总目标,从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上全面加强学生党支部的建设,不断提高学生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充分发挥学生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使学生党支部成为贯彻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成为青年学生成长成才、团结进步的核心。

3、学生党支部建设要结合学生党支部的特点进行。最主要的特点有两个:

一是学生党支部的工作任务对支部建设提出了很高要求。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作为学生党支部的主要工作职责,本身具有思想性和综合性等特点。同时,支部开展工作的对象是学生,具有思维活跃多变、思想上不成熟、性格上不稳定等特点。这就对支部建设提出了很高的思想性、政治性和政策性要求。

二是学生党支部建设的内在基础比较薄弱,但建设潜力很大。学生党支部的成员以学生党员为主,学生党员也难免带有学生单纯而不成熟、理想而不稳定等特点。但同时,在强化建设基础上,学生党员则可能在短时期内较快提高思想政治觉悟,整个支部建设也能较快迈上新台阶。

这些特点使得学校各级党组织高度重视支部建设,并在支部建设的具体方法措施体现了这些要求。

4、学生党支部建设要着重把握三个重点环节:一是高度重视支部班子配备和班子建设问题;二是特别突出学生党员再教育和让学生党员掌握如何做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三是突出工作方式和活动形式的创新。

(二)措施。

1、调整和设置学生党支部。各学院按照学校的要求,结合自身实际,普遍调整设立了学生党支部。例如,将原来教工党员与学生党员在一个支部的,分设出了学生党支部;原来本科生党员与研究生党员在一个支部的,分设出了本科生党支部和研究生党支部;原来研究生党员按年级设立党支部的,改按纵向班级设立党支部;原来学生党员跨校区的学生党支部,改为在一个校区内成立学生党支部。学生工作专职干部一般归入学生党支部。

2、采取多种措施和方式加强学生党支部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各学生党支部按照党委和各学院党组织的要求,严格组织生活,举行大量党员活动,建立健全和执行各类支部制度。

3、加强对支部建设的领导和指导。党委组织部专门制定了《兰州大学学生党支部建设指导意见》,指导学生党支部的建设。各学院党组织特别注意把好支部书记选任关,对支部内能够产生合适的支部书记人选的,则由支部自行产生;对支部内不能产生合适支部书记人选的,一般要视情况选派有关老师作为学生党支部书记。各学院党组织普遍加强了对支部工作的领导和指导,例如监督检查学生党支部。

工作计划。

的落实,参与学生党支部的活动等。

4、举行党支部建设达标评优活动,全面促进学生党支部建设。学校制定了《兰州大学党支部建设基本标准》,并于今年上半年举行了全校性的支部建设达标评优活动。这一活动通过党员集中学习、支部自评自建、学院党组织指导整顿和评议等具体工作,有力地促进了学生党支部的建设。在此基础上,学校还举行了全校先进党支部评选表彰活动。

(三)我校创新学生党支部工作方式方法的经验与意见。

学生党支部的工作方式和活动形式对于支部建设和发挥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具有重要的影响。我校十分重视学生通过方式方法创新来推进支部建设及做好支部工作。例如,学工部开设了公寓楼学生党员形象展示栏,并定期组织开展“做一名成绩优秀的学生、做一名品德高尚的青年,做一名群众信任的党员”学生党员活动。各支部在此方面也积极探索,取得了良好的进展。例如,化学化工学院应化与化工研究生支部选择舒适幽雅的室外地点举行组织生活,在党员倾心交流中学习提高;新闻与传播学院本科生榆中校区党支部以支部名义策划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在工作实践中加强自身建设;文学院本科生榆中校区党支部组织党员到附近农村小学进行义务支教活动,在社会实践中了解国情、提高素质;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本科生第二党支部举行优秀革命影视片展播,充实历史教育和加强革命传统教育;数学与统计学院研究生党支部举行“党员就是旗帜,党员就是模范”活动,形成了学生监督党员、党员争先创优的局面;历史文化学院本科生党支部建立了自己的网页“红色网站”,开辟了网上活动空间;哲学与社会学院第二学生党支部实施党员“风采工程”,实行党员宿舍挂牌,有力地促进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专业级本科生党支部建立“支部风采”信箱,详细答复大量来信,既做了对外宣传和思想政治工作,也提高了党员的思想理论素质,等等。

我校创新学生党支部工作方式方法的主要体会有以下几点:

1、突出学生主体性。即学生党支部建设和开展工作注意符合学生的需要,把握学生的特点。

2、坚持支部自主性。即主要通过发挥学生党支部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去进行探索和推动工作方式方法创新。

3、提升活动思想性。即开展学生党支部活动注意具有高雅的文化品位,促进深刻的思想探索。

4、强化活动社会性。即开展学生党支部活动注意面向社会,关注社会热点,把握社会动态,注重社会实践。

5、鼓励形式多样化。即鼓励学生党支部采取多种多样的方式和形式来开展工作,推进支部建设。

(四)建议。

主要建议有以下几点:

1、应当加强适合学生党建的专兼职结合的组织员队伍建设。

2、应当制定有关保障学生党支部建设经费及投入的政策,努力促进学生党支部建设上水平、上台阶。

3、加强研究,建立学生党员评价体系,以更有力地教育和引导学生入党积极分子与党员。

五、我校积极慎重推进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努力提高学生党员比例的思路、措施与建议。(调研提纲3)。

我校各级党组织在加强培养教育和支部建设基础上,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开展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在工作中严格遵守执行了中央的有关规定,也通过有力的措施使学生党员比例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一)思路。

要实现学生党员比例有较大增长的目标,就必须把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作为整个学生党建工作的重点,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开展扎实细致的工作,才能完成。在加强培养教育和支部建设的基础上,可以通过下列三个方法提高学生党员比例:

1、加快发展学生党员工作的节奏和力度,例如将各年级的发展步伐靠紧一些。

2、早培养、早发展。

3、扩大发展对象的来源范围。

(二)措施。

1、我校党委对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节奏和力度提出了如下指导意见:本科生一年级积极培养发展,二三年级重点发展;研究生各年级大力培养发展。

2、各学院党组织和各党支部积极采取抓“早”措施。即早培养,早成熟,早发展,早发挥作用。一是从新生入学开始抓培养,对新生在入校以前接受的党建教育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及时衔接培养工作。二是时刻关注和注意发现学生中表现突出的优秀分子,有意识地进行培养教育。三是及时将比较成熟的入党积极分子确立为发展对象和办理发展手续。

3、各级党组织积极采取抓“大”措施。一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努力扩大入党积极分子的队伍。二是扩大重点培养对象范围,使更多的入党积极分子接受重点性培养教育。三是扩大了党校培训的规模,将原来每期60人左右的培训班改为每期300人。四是在培养教育基础上和坚持党员标准前提下,扩大发展对象的范围。

4、严格程序,规范发展。我校各级党组织严格按照《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试行)》等中央有关规定和《兰州大学发展党员工作暂行细则》的规定履行发展程序。具体做法主要有:发展学生党员必须依次经过确立为入党积极分子、重点培养对象、发展对象三个教育考察阶段;入党积极分子、重点培养对象、发展对象必须由党支部经过一定程序确定,并以培养计划和发展计划形式报送上级党组织审批;必须按照要求填写《重点培养对象考察写实薄》、《党员发展对象政治审查综合表》和《。

入党志愿书。

》;必须经过学校党校培训并在考试合格后取得结业证书;必须经过共青团组织“推优”;必须经过政治审查;确立为重点培养对象和发展对象及讨论发展后,必须分别进行公示;必须经过中层党组织集体讨论审批和党委组织部的审查;所有发展手续必须健全,材料必须齐备。

(三)建议。

目前高校在发展党员审批程序上的做法不尽相同。有的由学院党组织审批、盖章;有的由学院党组织审议,学校党委审批、盖章;有的由学院党组织审议后,由学校党委组织部进行材料与程序上的审查并盖章;有的成立了专门的学生党员审批机构。建议对此做出明确统一的规定。

(一)我校研究生党组织建设的基本情况与取得的成绩。

根据6月30日的统计,我校共有研究生3522名,其中党员1009名,比例达到28.6%,与年底的24.6%相比,有了明显的进步。以研究生党员为主的研究生党支部共有35个。还有相当一部分研究生党员按照教学科研基层组织的设置,与导师和本学科点的其他老师编为一个支部。

我校各级党组织高度重视研究生党支部的建设,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加强研究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增强研究生党支部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战斗力,充分发挥研究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研究生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1、研究生党员素质进一步提高。从思想状况看,我校研究生党员队伍整体上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意识观念和积极向上、昂扬奋发的精神面貌,具有刻苦勤奋、追求真知的学习态度,具有良好的党员意识、党性观念和道德素质。从行为状况看,大部分研究生党员都能够认真实践重要思想,刻苦攻读学业,切实履行党员义务,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严格遵守校纪校规和党纪国法,在学习、社会活动和社会实践等方面表现出了应有的先进性。根据抽样调查,70.9%的研究生党员认为党员素质比非党员素质好,45.9%的非党员认为同班中的党员确实比自己优秀,60.7%的非党员认为研究生党员在各个方面都起到了带头模范作用,特别在组织和宣传方面。

2、研究生党员教育管理得到进一步强化。党委专门成立研究生工作部,与组织部共同主抓研究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各学院也明确配备了专门的领导干部主管研究生工作,有的学院还配备了专管研究生工作的副书记。党委和各学院党组织制定的党员教育管理制度普遍得到了良好的贯彻执行。部分学院党组织建立了与导师定期不定期交流党员表现情况并征求意见的制度,有力地促进了研究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学校党校定期举办以研究生预备党员为主的培训班。研究生党支部组织生活能够正常开展,党员活动丰富多彩。根据调查,92.9%的研究生党员对支部活动给予了好或较好的评价,87.2%的研究生党员对党员教育的整体效果给予了好或较好的评价,绝大多数研究生党员认为入党使自己思想上得到进步,能力上得到提升。

3、研究生党支部建设得到全面加强。首先,依托教学科研基层组织或研究生纵向班级来建立研究生支部,为加强研究生支部建设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其次,研究生党支部在全校统一部署下,通过达标评优等活动和对各项规章制度的遵守执行,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都得到了切实保障。特别是研究生党支部班子普遍健全有力,切实发挥了作用。研究生党员发展工作进展积极,态势良好。有的学院建立了与导师沟通并征求意见来促进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考察工作的制度,取得了明显效果。根据调查,66.1%的研究生党员认为本支部班子工作状况较好和很好,61.9%的研究生党员认为本支部班子能够经常听取研究生反映的意见和建议。研究生党支部自身建设有力地保证了其战斗堡垒作用的发挥。50.5%的研究生党员认为研究生党支部的作用很大和较好。

(二)我校研究生党组织建设的主要体会。

1、研究生党支部合理设置是支部建设的前提。我校研究生党支部的设置从原来按年级设置的方式调整为现在按照教学科研基层组织或纵向班级设置,极大地方便了支部组织开展工作。

2、配备健全有力的支部班子是支部建设的关键。目前,我校研究生支部的书记根据具体情况,由思想政治素质好、懂得党务工作的教师或各方面表现优秀、有威信、热情投入的研究生来担任。整个班子成员都是在反复考虑基础上严格按照程序产生配备的。

3、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制度是支部建设的基本保证。在党委明确要求下,我校研究生党支部普遍建立了计划管理制度、组织生活制度、民主评议制度、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制度、思想汇报制度等,有力地保证了支部的建设和运转。

4、围绕人才培养开展工作,是支部建设的重要方针。研究生支部各项工作只有着眼于党员素质和入党积极分子素质的提高,才会对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产生吸引力和凝聚力,才会把自己建设成为学校事业发展的战斗堡垒。

学生党建工作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一项崭新而伟大的党建工作主题,具有广阔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创新的空间。我校在学生党建工作上虽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中央的要求和第十二次全国高校党建会精神相比,还有很大的距离。今后,我校将继续高举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作风和扎实细致的工作,努力开创学生党建工作的新局面、新境界,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做出应有的贡献!

返回目录。

为进一步加强我区基层党组织建设,近期,我们组成调研组,深入全区部分街道、社区、农村、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两新”组织党组织,对基层组织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通过召开座谈会、入户走访和实地考察等方式,对全区基层党建工作情况有了一些新的了解和认识,对存在的问题做了一些分析和思考。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目前,城区共有基层党工委11个,党委10个,党总支19个,党支部361个,党员7475名。近年来,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形势从总体上来讲是好的,呈现出不断加强和改进的趋势,特别近两年来,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通过实施“党建网联工程”,全区基层党组织建设出现了新气象,发生了新变化,党员队伍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为建设“四宜”城区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但是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还有不适应的地方,需要用改革的精神,发展的办法去研究解决。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部分基层党组织紧贴中心、服务大局的意识不强,政治优势未能充分发挥。一是部分单位党政“一把手”角色定位不准,把基层党组织建设同经济和业务工作割裂开来,把工作重心和主要精力放在了业务工作上,忽视了支部书记的责任,对支部建设和党员管理不热心,存在党建工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致使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脱节,党建的龙头带动作用不强;二是有的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对经济和业务工作不够熟悉,对大局缺乏了解,找不到基层党的建设紧贴中心、服务大局的切入点和着力点;三是有的尽管能够把基层党组织建设同中心工作结合起来,但在实际工作中开拓进取、迎难而进的劲头不足,工作成效不明显。

(二)少数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不强,组织优势未能充分发挥。一是“无钱办事”问题突出,在农村,由于没有成规模的村办企业,村集体收入普遍较少,而村级债务负担比较重,据统计在28个村(菜场)中,年集体收入少于50万元的8个,入不敷出的村13个,年收入达到200万元的村仅有4个,集体经济薄弱使修路、敬老等公益事业无力去办,村级公共设施建设举步艰难;同时群众由于得不到实惠,对干部缺乏信任感,普遍存在“个人顾个人”思想。在社区,基本没有集体收入,而区财政下拔的办公经费一年仅8000元,连最基本的办公所需耗材都难以满足,社区党支部想组织党员开展一些活动,或奖励一些工作成绩突出的党员,都苦于经费无法保证和落实,许多想法、思路都“落空”了,久而久之,影响了基层党组织在群众心中的威信;二是“无地方办事”问题突出,这点在社区表现尤其明显,据统计,目前50个社区中还有2个社区没有办公场所,办公场所面积不足50平米的有23个,50-100平米的11个,阵地建设步伐仍较缓慢,如和济社区党委,现有党员234名,而借用的办公场所中党员活动室面积不足20平米,严重影响了组织活动的开展;三是村、社区干部工作积极性不高的问题仍然存在,尽管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在农村、社区干部职务补贴和激励机制方面做了很大努力,但整体来看,村、社区干部待遇仍然偏低,以xx年为例,农村主干年平均岗位报酬12231.5元,“两委”委员平均岗位报酬为8123.5元;社区主干平均岗位报酬11400元,“两委”委员平均岗位报酬9600元,明显低于在岗职工平均岗位报酬水平,同时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机制也未建立健全,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村、社区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三)少数党员干部的能力素质不高,人才优势未能充分发挥。部分党组织班子成员特别是农村干部的能力与党的执政能力不相适应,部分农村干部“双带”能力不强,责任意识淡化,群众威信不高,带领群众增收致富办法不多,在当前实现转型跨越发展的形势下,村级组织必须思考“干什么”、“怎么干”的课题,村干部必须成为“复合型”、“市场型”、“民主型”的干部,但目前,我们的村级党组织和村干部还没有实现这种角色的根本转变,突出表现在工作职能、领导方式和工作作风上,没有把工作重心定位到研究市场、招商引资、发展项目上来,同时,部分干部做群众工作的本领不强,不善于或不会运用民主和法治的方法来解决群众工作中的问题,缺乏解决群众问题的能力,削弱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四)党员教育、管理、监督比较薄弱,队伍优势未能充分发挥。在调研中发现,党员队伍建设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年轻党员比例较小,党员队伍年龄老化。这个问题在农村、社区和企业中表现尤为明显,农村青年大多数外出务工,发展年轻党员较难;部分改制和停产企业多年来未输入年轻力量,发展党员后继乏人;近两年新发展的26名大学生村(社区)干部党员中有17名因参加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招录后流出城区;而离退休回村、回社区党员逐年增多,从而造成了党员队伍年龄结构老化。截止xx年底,全区1763名农村党员中,55岁以上739名,占41.9%;35岁以下党员426名,仅占24.1%;全区2582名社区党员中,55岁以上1057名,占40.9%;35岁以下党员773名,仅占29.9%;二是党员的教育管理监督比较薄弱。在教育方面,多数党内组织生活仍以读报纸、学文件为主,与工作实际结合不紧,远程教育网等现代教育手段未能有效利用,活动形式单一枯燥,不少单位还经常因为工作忙或人员外出不易集中而减少活动次数,组织生活存在一定的形式主义和随意性,个别支部仅在每年“七一”组织一次活动,还有部分支部,为了保证参会率采取发放5-50元“书报补贴”、“误工费”的办法,但“三会一课”制度的执行依然困难。在管理方面,对那些不自觉履行党员义务、不自觉参加党内生活、不主动交纳党费的党员缺乏严格有效的组织处理措施,大部分的流动党员都是在外出前或返乡后一次性交纳全年党费,个别党员甚至几年联系不上。在监督方面,党内监督的方式方法都比较软弱,在调研中发现,太西街道太西社区有1名xx年无法联系、未参加组织生活、未交党费的党员,党支部一直未采取组织处理措施,这些现象的存在反映出在党员教育、管理和监督方面的有很多缺失。三是党员先进性体现不够明显。受市场经济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部分党员政治热情、荣誉观念淡漠,再加上支部工作同中心工作缺乏有机融合与渗透,致使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没有在服务群众和经营管理中充分体现出来。特别是接管的改制企业党员,存在人户分离较多、流动就业较多、不满情绪较多的“三多”现象,导致这部分党员联系不方便、参加组织生活不积极、对社区党组织不认同等问题,很难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五)部分基层党组织工作运行不顺畅,机制优势未能充分显示。主要表现在:一是部分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因身兼数职,既管党务又管政务,存在。

岗位职责。

不清、任务分工不明,抓不住党建工作重点,甚至忽略了党务工作。二是民主集中制贯彻执行不自觉。有的正副书记集体领导观念不够强,遇事喜欢个人说了算,不想发挥成员的作用,甚至担心发扬民主不利于集中;三是党建考核机制不完善,多数党建目标责任制考核因指标较为笼统,难以量化,且缺乏及时有效的监控措施和制约手段,导致党建工作的考核操作性不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责任制的全面落实。

当前,我区正处于转型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的作用更显得至关重要。因此,应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围绕中心工作,发挥党组织的战斗保垒作用。各级党组织要高度重视,切实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要求贯彻到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的各项工作中去,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一是要抓好政治教育,增强先锋意识。要从结合学习型党组织创建活动,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特别要系统地学习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切实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是树好大局观念,强化责任意识。党组织在安排布署工作的时侯,要把党建工作与经济和业务工作结合起来,层层落实工作责任,注重发挥党建的龙头带动作用,切实把上级的各项方针政策要求落实到具体的工作实践之中。三是突出工作重点,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推动“党建网联工程”的实施,发挥网格优势,创新组织设置,加大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中组建党组织的工作力度,努力实现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

(二)立足夯实基础,下大力气抓好基层组织建设。一是要继续抓好基层党组织班子建设,以基层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为契机,进一步选强配齐支部领导班子,切实加强基层党务培训,不断提高支委会的整体素质和领导水平,切实提高社区、农村干部的政治待遇、工资待遇等,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调动他们干事创业的热情,把基层党组织班子建设成为坚强领导集体。二是要着力发展集体经济。要结合实际,找准突破点,依托现有的经济条件和优势,做活工农结合文章,拉长产业链;通过广泛招商用活外来资源,盘活闲置资源,拉动项目建设;利用自然条件优势,构建集旅游观光、购物消费、娱乐休闲为一体的产业带,带动旅游沿线村的经济发展;三是抓好活动阵地建设。要加大区财政投入力度,同时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和共建单位扶持,多方筹措资金解决社区活动场所问题,改善社区办公条件。同时,要落实党组织活动经费,建立党建活动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的新机制,提高党组织自主活动和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着眼发展需求,提高党员干部的综合能力。要采用传统教育手段与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组织培训、示范点建设、大学生村官“一帮一”等形式,不断提高基层党员干部综合能力,改进工作作风。一是要加强思想建设,使基层党组织班子每位成员牢记党的根本宗旨,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在市场经济的摔打中增长知识和才干;二是要加强作风建设,使每位成员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真抓实干,吃苦耐劳;三是要加强能力建设,要本着“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定期举办各种培训班,对党员干部进行政策法规、市场营销、现代技术、产业调整等方面的培训教育,培养他们适应和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有计划地组织党员干部外出参观考察,实地培训,现场学习,培养开放意识和开拓精神,提高带民致富的本领。

(四)创新方式方法,加强党员队伍教育管理和监督。一是加强学习培训,提高综合素质。充分利用基层党校、远程教育、网络媒体等教育教学资源,组织党员进行市场经济知识、科学技术知识的学习和就业技能的培训,提高党员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二是加大发展力度,充实后备力量。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加强对退伍军人、高校毕业生、外出务工人员、大学生村(社区)干部中的优秀青年的教育和引导,把优秀青年人才吸引在党组织周围,使其积极向党组织靠近。三是创新教育、管理和监督的方式方法。在教育内容上,要把学习文件、了解上级精神与学现代知识、学业务、学法律、计算机知识等结合起来,增加广泛性;在教育形式上,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请专家教授大课、到爱国主义基地和党建模范支部参观学习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增强吸引力;在教育时间上,原则上要保证每月一次,但可以根据工作需要统筹安排、灵活开展。同时,要建立和健全党员管理监督机制,使党员的言行自觉落实到组织的管理监督和群众的有效监督之下,引导党员树立良好形象。特别是对接收的改制企业党员,要进一步理顺组织关系,按党员居住地、工作单位为准,及时合理接转组织关系,解决人户分离问题;要创新管理方式,分类进行帮扶,通过开展创业培训、实用技能培训、开发公益岗位等,为下岗失业党员实现再就业创造条件,让他们切实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增强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

(五)健全工作制度,为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提供有力保障。进一步完善党组织建设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各级党(工)委、党总支(支部)在党的工作中的应有作用。一是建立和完善党建目标责任制考核机制,以区委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且制定的《创建“五型”党组织量化考核细则》和《“双亮双争”党员品牌活动考核细则》为参考依据,将党建工作考核与各单位中心工作相结合,进一步细化工作任务,量化考核指标,加大考核力度。二是健全和完善党组织工作运行机制,通过健全完善以党建联席会为主的协调机制、以农村“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和社区“三议两公开一监督”的决策机制、以党务公开、村(居)务公开和财务公开的监督机制、以岗位目标承诺和党员承诺为主的管理机制,以民主评议、结对帮扶、设岗定责、关心激励为主的党员发挥作用长效机制,为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搭建平台,创造环境。三是健全完善党内民主制度,通过建立健全党务公开制度、党内情况通报制度、情况反映制度和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疏通和扩大党内民主渠道,强化党内民主参与的力度,使党员能够在党组织的统一领导下,发挥集体智慧,推动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市城区区委组织部)。

返回目录。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层出不穷,给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提出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新课题,党的xx大报告对切实做好基层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认真贯彻落实党的xx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切实维护群众根本利益、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是摆在农村基层组织面前的中心任务。

近几年来,我乡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大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截至xx年底,全区共有党支部15个,共有党员400余名。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明显改进和加强,战斗力、凝聚力进一步提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进一步深入开展了三级联创活动。在开展三级联创活动中,我乡注重上下联动、齐抓共管,构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新格局,重点落实了三项制度,即:一是落实定期研究制度。乡党委每月组织召开党委会,每季主持召开一次支部书记例会,农村党支部书记每月主持召开一次支委会议,研究党建工作。同时配套建立了报告制度,农村党支部每月将例会情况附同会议记录以书面形式向乡镇党委报告。二是落实党建工作调研制度。乡党委书记和分管副书记,每季逐村具体指导,尤其要逐村解决党支部存在的问题,做到逐个研究,逐个分析,逐个落实。农村党支部书记要深挖制约本村发展的薄弱环节,制定措施,专题解决。此项工作年终考核实行党建调研否决制。三是落实考核制度。分档建制,即好、中、合格三个档次;分级动作,即乡考村、村自评;分段进行,即季度考核、半年检查、年终总评,考核采用实的普查、随机验证的办法;结果公示,分季度、年中、年终三个时段公布,并以文件形式通报。

在争创基层党建先进乡镇,争创先进农村党支部活动中,我乡做到了两个引深。一是引深目标。重点是构筑进度递增、整体提升的具体目标。乡、村综合平衡,统一协调,制定了严格明确的创建进度目标,在规定时限内达标升级,从而实现红旗支部上台级,先进支部求发展、中间支部有突破,后进支部摘帽子的总体目标。二是引深机制。重点是评定机制和奖惩机制。严格评定,继续推行村评、乡定程序;实施动态创建,废除荣誉终身制,对达标升级的党支部予以表彰,对滑坡滞后的取消奖状牌,并以文件形式通报;与补贴工资兑现,与荣誉奖励兑现,从而形成推陈出新、优胜劣汰的激励机制。

(二)抓好三个代表示范实践工作推进。在实施三个代表实践工作过程中,层层签订了责任书,进一步明确了具体考评过程中的指导思想及考评原则、考评范围、考评内容,考评方法与程序、奖惩兑现。

(三)村级规范化管理进一步强化。第七届村委会换届工作结束后,我乡以组织管理规范化、干部管理程序化、党员管理科学化为目标,不断拓展新思路、寻找新对策,着力从基础上夯实、从模式上创新、从层次上引深、从机制上制衡,对村级管理工作进行细化,努力做到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

(四)农村基层组织领导班子和对基层干部队伍规范化管理进一步加强。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乡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仍存有一些薄弱环节,从客观和主观上分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政策领悟能力差。村组干部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吃不透,造成了在实际工作中的被动局面。

二是思想观念旧。有的村干部认为现在搞市场经济,是个人显能耐、露本事的时期,个人英雄主义思想意识比较强,而在工作配合上只希望保证工作不出岔子、村里不出乱子就行了,满足于维持现有状态,不求发展,思想拘泥于传统思维框架,抓农村党建工作靠老经验办事情,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村党建工作没有超前眼光,没有长远打算,工作被动应付,得过且过。

三是经费投入少。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大部分村村级经费困难,各村对各项工作投入较少,影响了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相关工作的开展。

四是思想认识不到位。研究不够,指导不力,表现在抓农村党建工作思路不清,活动载体不明,组织措施不力,工作中表现为盲目性、应酬性。

五是政策宣传不够深入。少数农村党员干部不深入农户进行广泛宣传,加之农村干部素质低,很少组织群众学习,致使群众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知之甚少,甚至一无所知,严重的影响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农村的落实。

六是工作方法不够适应。工作被动适应、管理方式陈旧。

七是工作作风不够扎实。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少,与群众联系不紧密,片面追求政绩,作风简单粗暴,疏远了党群、干部关系。

要巩固发展基层党组织建设取得的成果,克服当前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应当注重抓好以下六方面的工作。

1、以理论学习培训为手段,提高村领导班子和干部的整体素质。一是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使他们切实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人才观、群众观,确立正确的政绩观,始终保持朝气蓬勃、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精神状态,真正做到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二是切实抓好培训工作,不断提高理论水平、政策水平、法制观念,使他们由经验型向知识型、智能型、复合型转变。

2、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正确处理党的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

3、以党建责任状为载体,进一步完善和强化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责任制。

4、以提高管理水平为目的,建立健全管理机制。

5、以提高农村党支部战斗力为目标,认真实施建设三强型村党支部书记工程。要以建设三强(政治素质强、个人致富能力强、带领群众共同致富能力强)型村党支部书记队伍为龙头,认真抓好农村基层干部学习培训工作。

6、以解决有钱办事为重心,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要按照农村党支部五个好的目标要求,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党支部的重要任务,要帮助农村党支部选准项目、规模发展、狠抓技改、优质高效,瞄准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突破口,加速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以奠定党支部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的物质基础,做到有钱办事,不断增强农村党支部的凝聚力、吸引力、战斗力。

基层公安机关党组织建设调研报告(通用17篇)篇五

基层党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党执政的根基。在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方面,担负着重要职责。总书记指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制度改革,着力点是使每个基层党组织都成为坚强战斗堡垒。党的农村基层组织是党在农村的全部工作的战斗力和基础,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推动者和实施者,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是功能上的一个要求,但又不能变成纯服务的组织,要充分发挥它的政治功能。近日,我们重点围绕如何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进一步增强基层党组织服务功能,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及体现。

去年,通过县委对全县22个党委,43个党总支,823个党支部,20834名党员集中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整治“庸懒散、奢私贪、蛮横硬”九种突出问题,党风政风为之一新,全县各级党组织书记认真履行党建第一责任,坚持向中央基准看齐,用“三严三实”标尺律己率下,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全县经济社会呈现出稳中有进、提质增效的良好态势。实现地方生产总值188亿元、同比增长13%;完成地方财政收入4.4915亿元、同比增长9.5%;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11778元、同比增长13%;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32957元、同比增长12%;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28.02亿元、同比增长27%。这些成效的取得主要得益于各级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了三大政治功能:一是政治思想引导作用。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坚定理想信念,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同时,抓好了党员的教育和管理,扎实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二是组织协调作用。有效地利用政治、思想、组织的各种手段,协调并解决各类矛盾,把各个利益主体聚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和谐而充满活力的整体。特别是在推进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过程中,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运用各种方式方法,减少内耗,保证本地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三是服务指导作用。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党的基层组织有效地组织广大党员,尤其是党员干部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本领,提高把握市场经济规律的自觉性和有效性,增强对市场经济运行的预测和决策能力。

二、当前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弱化的具体表现。

近年来,凤翔县紧紧围绕“打造宝鸡副中心,建设活力凤翔、美丽凤翔、幸福凤翔”总体目标以“一强两好三勤三善”(即做强后勤保障,选好人员、配好班子,勤学善谋、勤跑善争、勤查善调)为统揽,以“一选双推三提升”(选派“第一书记”,推选优秀青年入党、推选优秀党员为村两委后备干部,提升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综合素质、提升党的组织工作覆盖面、提升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创建水平)为抓手,重点实施“三大工程”(素质提升、创先争优、激励保障),以解决问题为着力点,把脉送医问题村,扎实开展软弱涣散党组织集中整顿工作,切实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有力推动了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发展,但仍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党员队伍结构不够合理、教育管理抓的不紧。

党员队伍结构中,老龄化趋势仍未得到有效扭转,全县55岁以上党员约占到一半,35岁以下党员仅占四分之一,年轻党员绝大多数常年外出。多数年老党员虽然政治观念较强,但年老多病,体力不支,生活困难,难以起到带头作用。针对农村党员老龄化、流动化等现状,抓党员教育管理方法不新,研究不够,导致个别党员党性修养不强,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将自己混同于一般群众。

(二)村党组织“软弱涣散”问题制约了党组织建设。

部分村党员干部缺乏敢为人先,争创一流的勇气,党组织领导核心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明显,领导能力不足;遗留问题多,束缚了村干部的手脚,甚至导致进行群体上访,使党组织工作陷入瘫痪;同时村干部留任时间短,服务效能很难显现;集体经济薄弱,经费投入又不足,党组织无法有效开展活动。

(三)党建工作虚化,联系服务群众工作难以有效推进。

办公设施配备不完善,综合服务承载能力偏弱;学习内容及制度还需改进,无法满足当代党员、干部的学习需求;党内帮扶多停留在“输血”层面,未能实现“造血”;党员教育管理制度不能适应时代发展要求,造成党组织对党员的教育管理难度加大;群众诉求渠道单一,导致因征地拆迁、耕地流转管理等引发的矛盾和纠纷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化解,影响和谐稳定。

首先是党组织的思想政治建设滞后,对干部从严教育管理落的不实。群众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虽然各级领导干部能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也基本在全县领导干部中形成了从严管理干部的氛围。但还是对干部教育学习抓的不够,存在重工作,轻学习的现象。其次是党内民主建设滞后,损害了普通党员对党的政治认同。作为生活在村庄场域中的普通党员,在村庄公共事务和权力结构中,是否有参与权利,不仅关系到党员自身对党的政治认同,也关系普通老百姓对党员的信任问题。而当前由于党内民主建设到滞后,部分党员权利难以实现,从而降低了自身的凝聚力和号召力,损害了党群干群关系。最后是组织生活制度落实不严。有的基层党组织,生活制度不能坚持,党课、思想汇报等制度得不到有效地落实;有的基层党组织,组织生活程序不规范,内容缺乏创新,执行组织制度流于形式,对新时期如何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研究少、创新少。

三、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的建议。

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是基层党组织功能上的一个要求,目的是使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方式、工作方式、活动方式更加符合服务群众的需要,通过服务更好地贴近群众、团结群众、引导群众、赢得群众,更好地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

(一)要全面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全面贯彻从严治党的新常态,必须以上率下,层层传导压力,落实在基层。

1、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基层党组织活动。一要根据党章的规定,坚持和完善“五个一”制度,开展正常的、多种形式的党员活动,保证每个党员都能得到严格的党内生活锻炼。二要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民主评议党员干部等制度,充分发扬民主,明确基层党支部的.政治领导、工作指导、思想引导的职能,做到决策符合实际,办事顺乎民意。三要规范基层党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形成有效的党员激励和约束机制,把基层党组织真正建成政治坚定、富民有方、团结战斗、务实创新的坚强战斗堡垒。

基层公安机关党组织建设调研报告(通用17篇)篇六

本文目录。

近几年来,在盟委的领导下,xx地区党委坚持“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指导思想,以机制载体创新抓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提升广大党员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和领导水平,使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推进管理经济转型、科学发展的进程中发挥了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

(一)基本情况。

现有基层党组织66个,其中,基层党委6个,分别为哈拉盖图农牧场党委、乌拉盖牧场党委、贺斯格乌拉牧场党委、巴音胡硕镇党委、公安党委和机关党委,有党总支3个,党支部57个。有党员1079名,其中,农牧民党员85名。

(二)今年以来党建工作总体进展情况。

按照全盟“基层组织建设创新提升年”主题活动的要求,以落实。

先进性教育。

四个长效机制文件为载体,深入开展“三级联创”、“双链双推”、国有企业“五个一”、“三创一落实”等系列活动,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一是以提升党员干部整体素质为核心,全面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在干部教育培训上,xx地区党委从中心组学习入手,健全了学习培训、理论研究、缺席补课等制度,坚持每月安排两个集中学习日,安排专人备课,提高学习质量和效果,为各级领导干部树立了表率。在科级干部及后备干部培养上,出台了《干部教育培训办法》、《后备干部管理办法》,建立健全了领导干部教育培训的各项制度,并实行“一人一档”,引入考学、评学制度。同时,每年安排不少于30万元的专项培训经费,用于对干部进行政治理论、法律法规、专业知识的全方位培训,并积极创造条件让干部走出去,参与招商引资,参加上级组织的培训,多角度提高干部谋发展、抓发展的能力。近两年以来,xx地区先后组织60余人次,分别赴江苏华西、霍林郭勒市进行了学习考察,选派2名年轻科级后备干部到沈阳、温州进行为期一年的驻地招商。培训中,注重发挥党校为主体,组织、宣传、党校、就业、涉农涉牧部门多方参与的培训资源。年内,投入资金建成了藏书万册、面向全社会公开的图书阅览室和占地200平米的党员教育培训阵地;邀请区内外专家举办专题讲座5期,培训党员干部540人次;组织巡回宣讲15场次,培训1500余人次。

在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上,加大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实施力度,改进了干部初始提名方式,年初,在xx地区范围内,首次采取不定向全员民主推荐形式提名科级领导干部和后备干部,并通过公开选拔形式选拔科级领导和后备干部,进一步拓宽选人用人视野,做到了多渠道选贤任能。同时,通过实施县处级领导、直属科局、领导干部联系帮扶基层制度,强化领导干部为基层群众办实事能力,通过落实日常跟踪考核,建立实绩登记簿制度等,有效促进了干部作风的整体转变。

二是以机制载体创新为目标,全面加强城镇社区党建工作。继续推行处级领导联系社区机关责任制和党建工作分析通报问责制,加大对城镇党建的帮扶指导力度。年内,将社区的办公经费由原来每年的3000元提高到5000元,将社区人员工资由每人每月450元,提高到每人每月520元,并适当提高了社区人员在计生、就业保障服务方面的补助。为社区全部配备了电视、电脑、vcd等设备,通过推行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党员服务承诺、党员挂牌服务等一系列制度,强化了社区党支部的服务功能。同时,在xx年已实现每个社区200平米活动阵地的基础上,今年又为努日音化社区新建总面积750平方米的三层街面楼房。为具备条件的社区全部开通了远程教育,并利用网络举办远程培训7次,培训党员干部400余人次。机关党建工作主要以“三创一落实”活动为抓手,按照年初有目标、年终有结果的要求,着力提高党员干部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非公有制企业党建方面,我们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在xx地区范围内开展了大规模“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的“双找”调查摸底工作,并采取“挂、靠、联、派、建”的方式,切实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年内,对暂时不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7个经济实体选派了13名党建指导员,并明确9名处级领导为联络员,负责指导、协调党务工作。对在xx地区周边的企业,如大青山肉业有限责任公司,采取与经济局成立联合支部形式进行管理。对党员数量较多的锡林河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年初进行了摸底排查后,出台了组建党委。

工作方案。

拟通过选举方式在该企业组建一级党委预计年内,所有符合条件的非公有制企业均可组建党组织。

三是以推动“两转双赢”为目标,全面推进农村牧区党建工作。结合镇、嘎查村班子换届工作,有计划地配强配齐了基层领导班子。在镇一级领导班子中,大专以上学历达到100%,配备35岁以下年龄干部2名。在嘎查村班子换届中,注重将“三向”培养对象选入班子,嘎查村党支部班子平均年龄40岁,较上届下降1岁,“两委”班子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有13名,占班子总数的72%。实行“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公开选拔大学生村官配备率达到100%。注重基层阵地的改善,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今年投入10万元启动了乌兰哈达阵地建设,并通过财政预算10万元用于远程教育的前期投入。同时,不断提高基层干部的工作待遇,将嘎查村干部工资由每月200元提高到400元,办公经费由每年5000元提高到xx0元,实行按季度拨付。每年还安排基层干部不少于两次的外出考察学习,极大地调动了基层干部的积极性。今年4月,组织部分嘎查村干部赴通辽、吉林等地就日光温室、暖棚建设等进行了学习考察。在考察过程中,与相关地区签订了5.8万只鹅雏的购买。

合同。

在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成功引进西门塔尔牛196头。至目前嘎查村农牧民共投资266万元引进西门塔尔牛458头、大鹅64000只有力地推动和加快了走结构调整发展特色养殖业的步伐。

注重强化农牧区党建的典型引导作用,将基层党组织建设与xx地区经济转型、社会发展统一规划、管理。今年以来,xx地区围绕服务大项目、黄牛改良、乌羊提纯复壮、生态移民等内容,选树典型示范户46户,捆绑投入扶持资金480万余元,并通过观摩互访、座谈交流及印发宣传册的办法,较好地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在典型的带动下,目前,xx地区已有540名农牧民成功实现了转移或转产。

(三)党建工作问责制履行情况。

深入落实旗县市(区)党委有关领导抓基层组织建设责任目标,实行xx地区党委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场镇党委书记为直接责任人、嘎查村、分场支部书记为具体责任人的“三级党组织”一把手负责制,制定完善了xx地区、场镇两级基层党委主要领导抓基层组织建设责任目标,将责任目标细化、量化、逐级分解到相关部门,层层签订责任状,落实到具体责任人。建立了处级领导、直属科局联系嘎查村、分场制度。目前,xx地区9名党政领导、32个直属科局及100多名科级领导干部在9个嘎查村和16个牧业支部都建立了帮扶联系点。同时,健全和完善了领导小组例会、问责汇报、分析调研以及联席会议等制度。至目前,xx地区党委书记先后主持召开2次党委会、3次党建工作领导小组会议、1次基层党建汇报会议,专题听取了基层组织建设创新提升年、嘎查村活动阵地利用、基层领导班子教育培训管理、远程教育等方面的汇报。并就提高社区干部待遇和经费等问题,形成了专题纪要,对近期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与此同时,建立完善基层组织建设党委定期问责,组织部经常督查和场镇党委日常督促的逐级督查责任制,每年由xx地区党委组织部牵头,有关部门配合,对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督查不少于4次。结合实绩考核和基层组织建设半年汇报,对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开展情况及时进行通报、点评。各基层党委结合推进重点工作,对所属嘎查村、分场进行日常督促。通过逐级督查,掌握实情,寻找差距,督促推进,形成了一级抓一级、一级促一级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格局。

一是基层党员干部工作创新意识不强,年龄老化,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带领农牧民群众致富的本领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二是党建与经济工作不能很好地融合促进,一些党员领导干部思想认识仍有差距,一定程度上存在一手软、一手硬的现象。

三是国营农牧场党建一直列入城镇党建工作范畴,按照城镇党建模式管理存在不相适应的问题,上级对口资金来源极少。四是随着草牧场“双权一制”的落实,农牧民居住高度分散,如何提高活动阵地利用率等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探索。对此我们在今后工作中,要按照盟委的部署,全面贯彻落实此次会议精神,进一步抓好党建责任制的落实,以增强党建工作实效性为目标,强化党建机制载体创新,全面推动xx地区基层党建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为实现xx地区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一是在抓任务落实上,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党建工作目标责任机制,按照年初责任状,严格落实目标、分析、问责、通报四项制度,充分发挥基层党建工作例会、联席会议的作用,强化各级党员干部的责任意识,及时研究解决人员、经费、场地等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实际问题,确保全面完成各项任务目标。

二是在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上,进一步在选好配强领导班子特别是嘎查领导班子上下功夫,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现场交流等多种途径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理论政治、实用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尤其要注重提升基层党员干部的带富能力。同时,采取公开选聘方式,继续做好大学生村官聘用工作,充实基层工作力量,切实解决“有人办事”的问题。

三是在基层党组织建设上,进一步加大基层活动阵地的投入和使用力度。年内,力争高标准完成努日音化社区和乌兰哈达阵地建设,并配备配齐各项设施,解决“有场地办事”的问题。对国营农牧场党组织,在切实抓好目标任务落实的同时,多方争取筹措资金,着力解决活动阵地缺乏和阵地利用率不高等问题,并逐步理顺所属关系,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

四是在机关党建方面,要以先进性建设为主线,着力落实四个长效性机制,强化党员干部的党员意识和党建意识,促进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的有机融合。

返回目录。

建立农村基层组织干部培训长效机制能提高农村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同时也是基层工作新的尝试与探索,这对于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干部的执政能力,巩同党的执政地位,推进基层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当前村级基层组织队伍缺乏干部的执政、素质的培养。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基层组织队伍的建设和完善。

我乡外出人口流动量大,村级干部队伍中有大部分外出经商、务工,村级工作的效率难以保障,大部分青年农民常年在民营企业打工,流动性较大,无暇顾及政治进步,在发展党员上还不够主动、积极。部分农民价值观发生了变化,加上组织本身对农民尤其是青年农民的吸引力不强,导致了农民入党人数减少,农村党员队伍年龄结构比例失调,党员后备来源趋于减少。很难做到“选优配强”的后备工作。有很大程度影响了农村基层组织的建设。

组织凝聚力直接影响组织的战斗力和党员的模范作用的有效发挥,凝聚力不够会导致党的政策在向农村推进过程中缺乏吸纳力和渗透力,使政策效应大打折扣。一些农村基层干部间的关系没有完全理顺,部分干部缺乏服务农村、致富农民的能力。村“两委”关系理得不顺、工作相互拆台、相互指责,闹不团结的现象,以致工作难以形成合力。

农村党员年龄偏高、文化程度偏低的状况严重影响了基层党组织活力和战斗力,与新农村建设的任务要求不相适应。近年来尽管农村党组织在培养和发展党员时,比较注重各阶层党员结构和年轻化、知识化,但从总体上看,当前村级组织干部队伍的素质状况仍不容乐观,年龄偏大、文化偏低的状况还未得到根本改变,相当一部分发展对象仍然集中在乡镇机关、学校及村干部当中,即便发展了一部分素质较高的青年农民入党,也大多流动到外面打工,或从事其他行业,能留在农村务农和工作的很少。农村基层党员年龄偏高、素质偏低的状况严重影响了基层党组织活力和战斗力,与新农村建设的任务要求不相适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部分农民价值观发生了变化,一切向“钱”看,在金钱至上观念的支配下,无意向组织靠拢;农村基层干部对青年农民的吸引力减弱。党员后备来源趋于减少。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是发展中的问题,成就中的不足,如果不对这些困难和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不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必将影响党的政策在农村的贯彻实施,动摇党的执政基础。

俗话说,人无头不走,鸟无头不飞。村级党组织书记不仅是组织内党员干部的带头人,还是全体村民的带头人和引路人。因此,培养、选拔好组织的带头人是解决当前组织建设难题的关键。摸清调查、培养后备“村官”。普遍采用公推公选、公推直选等方式,多中选好,好中选优。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村党员从业多样、流动性强,原有的村党组织受到地域的局限无法正常发挥作用,有被边缘化的危险,因此,可以创新组织设置模式,打破按区域设置党的基层组织的传统模式,在面广量大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里建立党的组织,特别是对致富愿望强烈、致富技能较高的青壮年农民的吸引力更大,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农村党员教育管理难、年龄结构老化等方面的难题。

农村党组织建设中遇到的很多问题是与基层党组织书记的工作方法、工作作风和陈旧的思想观念分不开的。农村基层工作千头万绪,复杂多变,村党组织书记往往处于“老办法不管用,硬办法不敢用,新办法不会用”的尴尬境地。为此,必须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培训教育制度,依托党校等教育平台,对村党组织书记等村级干部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进行培训。建立一套及时、科学的农村基层难点、热点问题反馈机制,将反馈信息进行梳理、归纳,作为村干部培训内容,不断提高他们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返回目录。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的基础,是农村基层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是党联系农民群众的纽带,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障,按照州委组织部《关于开展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障调研的通知》精神,我县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并进行了认真思考,形成以下调研报告。

石屏县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严格坚持《党章》要求,以便于党员接受党组织领导、教育、管理和监督为准则,依据工作需要和党员数量,按照党员的生产、工作地和行政区划属地管理原则,合理设立基层党组织。*年末,中共石屏县委共设15个基层党委(工委),147个党总支,833个党支部,党员13148名,平均每个党支部有党员15名。其中,乡镇基层党委9个,党总支128个,党支部669个;机关单位党委6个,党总支25个,党支部109个;企业单位党总支3个,党支部64个;事业单位党总支4个,党支部74个。

(二)合理设置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堡垒作用。

近年来,随着新经济组织的不断发展壮大,石屏县非公企业和个体工商不断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党建工作点。为加强对非公企业等新社会阶层党建工作领导,石屏县积极探索新经济组织党建工作新途径,切实加强对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管理。一是向从业人员在50人以上和单独建立党组织的非公企业选派党建联络员,指导非公企业开展党建工作,帮助符合建立党组织条件的非公企业建立党组织;二是在个体工商户比较集中的地区,按照党组织设置原则,在党员的生产和生活所在地,采取建立联合党支部的形式,设置个私经济协会党支部,加强对个体工商户党员的教育管理。目前,全县已建立非公企业党组织13个,全部为党支部,个私经济协会党支部1个;三是按照“五好五带头”目标要求,对后进党组织进行整顿。围绕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四个重点,先后对43个后进党支部进行整顿,建立健全各项制度,使基层党支部做到有人管事、有章理事、有钱办事,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通过实施“云岭先锋”工程和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全县基层党组织设置更加合理,党组织建设不断加强,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进一步体现,逐步适应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有效推进了全县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三)创新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丰富活动内容。

为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双带”作用,我县紧紧围绕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需要,积极探索基层党组织活动新方式,不断丰富党组织活动内容。一是按照各地的经济产业优势,走“支部+协会”、“支部+协会+公司”、“党员+基地+农户”发展模式,在党总支(支部)的领导下建立各种农产品民间协会。目前,全县共组建烤烟协会、青枣协会、甘蔗协会、竹编协会等10多类产业协会,并在会员之间积极开展技术交流,实现产供销一条龙服务,保障农户的权益,实现了农产品销售市场化运作;二是以实施“云岭先锋”工程为契机,根据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按照因地制宜、因事设岗、明确职责、量才定位的原则,在全县50岁以下的农村无职务党员中开展设岗定责活动,分别设置了经济发展、政策宣传、村务监督、技术服务、科技示范、环境卫生、治安管理、扶贫帮困、民事调解等多种岗位。目前,全县共有3024名党员参与设岗定责,占无职务党员的60.5%,使农村党员丢掉“无事牌”,积极参与农村经济社会事业建设。同时,在党员工作岗位上设立“党员责任岗”、“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岗”等岗位,共设立“党员责任岗”、“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岗”1122个,以此来增强农村党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三是实行“云岭先锋”星级挂牌管理,建立和完善群众监督党员的有效机制。以“带头学习讲政治、带头干事谋发展、带头创新建佳绩、带头服务比奉献、带头自律树形象”为“五星”标准,明确考核评议内容、标准和方法,每年开展一次评星活动,对星级党员户实行动态管理。并把星级考核评定结果作为各类评先评优和奖惩的重要依据。目前,全县共有6148户党员户参加评星,占农村党员户总数的85.37%,其中,“五星”级党员户855户,占13.91%。

(四)完善基层民主管理制度,扩大基层民主。

我县以“云岭先锋”工程和“三级联创”为载体,按照“五好五带头”和创建“五个好”村党组织、“五个好”乡镇党委的目标要求,不断加强党的基层民主政治制度建设。一是在*年,在全县9个乡镇开展选民直接选举乡镇长试点工作,由选民直选选举产生乡镇长。在此基础上,xx年按照州委的统一安排,以乡镇党委换届为契机,对9个乡镇党委领导班子进行直选,改变了“由少数人选人和在少数人中选人”干部选拔任用方式,把推荐权和选择权交给党员和群众,让选民和全体党员直接参与乡镇党政领导选举,把“四权”落到实处,进一步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扩大党内民主;二是在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中,认真贯彻执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采取10人联名推荐和“海选”的方式,坚持“两推一选”,精心组织换届选举工作,扩大基层民主,提高群众参与面,选准和配强村党组织领导班子;三是建立村帐镇管的长效机制,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堵塞开支漏洞,有效防止集体资产流失。坚持村务、政务定期公开制度,增加村级债务管理的透明度,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四是建立健全“一事一议”制度,对所有的村集体大事均召开群众会或群众代表会共同协商决定,不搞“一言谈”和个人说了算,进一步扩大村民委员会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实行科学的民主管理。

(五)改革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培养复合型村干部。

一是在村“两委”换届选举中,在坚持“两推一选”基础上,在部分村委会实行党总支书记、村主任“一肩挑”和村“两委”委员交叉任职,充分体现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作用,解决班子人员分工重叠问题。在*年村级换届中,全县115个村(社区)党总支有43个村委会实行支书、主任“一肩挑”,占村党总支总数的37.39%;二是按照实施“云岭先锋”工程提出的把农村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优秀的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致富能手中的优秀分子培养成村干部“三培养”目标,以大中专毕业、退伍返乡人员为党员发展重点,着力培养农村后备干部,为农村干部选拔任用提供保障;三是坚持副科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讲党课制度和农村党员、基层干部“素质教育”工程。采取党课教育、素质教育、电化教育等多种形式,定期对党员、干部进行教育培训,特别是对农村党员、干部进行教育培训,使每一位农村党员、干部都能熟练掌握2门以上农村实用技术,不断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的理论水平、政治素质和种植技能,提高党员、干部的领导能力,培养复合型村干部。

(六)创新党建工作机制,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

一是在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我县紧紧围绕“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基层组织、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的总体目标,积极探索党建工作新机制,在56个县级机关党总支(支部)与45个农村党支部间深入开展以“四村”建设为主体的“支部共建、党员互帮、永葆先进、建设小康”活动,以支部为龙头、党员为骨干,带领、带动广大人民群众逐步推进生态村、文明村、小康村、和谐村建设。建立组织建设长效机制,形成了机关党员经常受教育、农民长期得实惠、党员长期保持先进性的长效工作机制。

二是实施县级部门挂钩“云岭先锋”工程党建联系点和先进性教育党建联系点制度,指导基层党组织开展“云岭先锋”工程和先进性教育活动,定期深入到挂钩联系点帮助基层党组织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指导挂钩联系点开展党建工作,把挂钩联系点建成“云岭先锋”工程和先进性教育活动示范点,以点带面,全面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

三是实行困难党员互助金制度。*年,哨冲镇实施党员互助金取得成功后,在全县各基层党委(工委)中进行推广,各基层党委结合实际,在农村党员、在职党员和社会各界人士中多渠道筹集资金,设立困难党员互助金,用于对困难党员帮扶救济、看望生病老党员、慰问病故老党员家属和重大节庆日对困难老党员进行慰问。以互助的形式帮助困难老党员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增强老党员的荣誉感,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目前,全县9个基层党委(工委)设立了党员互助金,共筹集互助资金6.2万元。

四是制定农村60岁以上无固定收入老党员定额补助制度。*年10月牛街镇党委出台措施,对农村无固定收入、年龄在60岁以上的老党员实行生活定额补助,取得了良好效果。为扩大对农村困难党员的补助面,同年第四季度,在全县9个乡镇党委全面推广实施农村60岁以上无固定收入老党员定补制度,对农村60岁以上、无固定收入的老党员每人每月给予20元补助,年补助困难老党员1600多人,占农村老党员总数的50%以上,补助资金近40万元,使农村老党员能够安度晚年,充分体现党组织对老党员的关怀。

一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存在薄弱环节,特别是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薄弱,党建工作经费难以保证。*年,全县共有136家非公有制企业,其中,建立党组织的13家,占9.6%,大部分非公企业属于季节性生产企业,企业职工大部分为当地农民,党员流动性大,党员组织关系不顺,给组织建设、党员管理带来不便。

二是农村党员队伍年龄、知识结构不尽合理。*年末,全县35岁以下的党员2890名,占党员总数的21.98%,而60岁以上老党员3644名,占党员总数的27.72%;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党员1847名,占党员总数的14.05%,而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党员8773名,占党员总数的66.73%。从总体上看,全县党员队伍年龄结构稍显偏大,总体素质不高,主要原因是:近年来,我党加大对农村老党员的关心和支持,建立健全各项农村困难党员帮扶救济制度,像对农村老党员实行按月定额补助制度落实执行等,增强了农村干部、群众入党的愿望,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新发展的党员中农村党员占多数,*年新发展的443名党员中,仅农村党员就有379名,占新发展党员的85.55%。

三是村集体经济普遍薄弱,相当一部分村无集体经济来源和积累,无钱办事问题突出,党员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对老、弱、病、残、困难党员关心帮助不够,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不明显,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不强。据统计,仅异龙镇25个行政村,负债的村就有12个,占行政村总数的48%,负债总额为269万元,负债面大,负债数额大。

四是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凝聚力、战斗力、向心力不强,存在软弱涣散现象,形不成坚强的领导核心。部分村党总支和村委会关系处理不当,工作职责不明确,一部分村党总支事无巨细统包统揽,不注重发挥村委会的作用;而一部分村委会干部又片面认为民主选举产生村委会,以村民自治说了算,事事包揽,未体现村党总支的领导地位。

同时大力开拓新领域党组织建设。比如在城市社区要围绕服务群众这一重点在完善党组织自身功能的基础上切实形成有利于整合资源、共驻共建的党建工作新机制;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要明确党建工作领导责任合理设置党组织探索开展党的活动的方式方法和工作规律;在流动人员中党员比较集中、发展比较稳定的“两新”组织中组建党组织开展党的工作;在社会团体中介组织要确定科学有效的党建管理体制加大组建力度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形成适应新形势、新阶段、新发展要求的基层党组织构架。

(二)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和领导班子建设。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任务要求,配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和领导班子,制定村“两委”工作规范,建立村“两委”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理顺村“两委”关系,明确村“两委”职能,强化党总支的领导核心作用,提高基层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不断增强党组织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组织保障。继续加强软弱涣散的基层党组织的教育整顿,把那些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群众公认的好党员选拔到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班子中来。按照“三培养”的要求,加强班子后备力量的储备和培养,选好配强农村党支部书记,通过培训提高他们思想政治觉悟、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充分发挥他们在村党支部中的主心骨作用。

(三)积极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夯实农村党建和基层政权物质基础。农村基层党组织要有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关键是集体经济要有实力。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必须强化对“发展”这一第一要务的认识,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来抓,夯实农村党建和基层政权物质基础。以市场为导向,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村级土地、矿产、河流等资源优势,不断开拓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新路子,把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认真落实优惠政策,提供优质服务,优化村级集体经济基础的发展环境,加大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政策倾斜和扶持力度。通过项目指引、资金倾斜、信息技术服务等具体措施促进集体经济发展,壮大集体经济。通过发展和壮大集体经济,解决好有钱办事、集中资金办大事的问题,从而减轻农民的经济负担,强化村级组织的服务功能,切实帮助农民解决生产、生活中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真正为民排忧解难。同时要进一步完善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制度,重点落实好村务公开、财务公开等制度,进一步建立健全集体资产管理制度、积累制度和财务制度,管好用好集体资产,加强村级集体生产增值,逐步使村级集体经济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四)是抓好党员队伍建设,改善党员结构。按照把农村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优秀的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致富能手中的优秀分子培养成村干部“三培养”目标,坚持发展党员“十六”方针,严格发展党员程序,以农村大中专毕业生、退伍返乡青年为重点对象,重视在优秀青年、优秀妇女、高知识群体和农村致富能手中发展党员,不断改善党员年龄、文化结构。

基层公安机关党组织建设调研报告(通用17篇)篇七

二00x年年初,某某镇七个行政村进行了两委班子换届选举工作,选出了一批具有一定的理论素养、政策水平和较强群众观念及工作能力的村组干部,配备了具有一定带动能力和凝聚能力的两委班子。当前,农村工作任务十分繁重,村组干部和两委班子成员能否把广大党员和农民群众紧紧团结在党组织的周围,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于开展农村各项工作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为了切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两委班子的凝聚和带动力,我们进行了一次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调查,并就目前农村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解决的办法,不妥之处,请上级领导指正。

一、某某镇村组干部及两委班子现状。

目前,某某村七个行政村共有村27人,35岁以下的有11人。(横沟村两委班子是最年轻的领导集体,书记31岁,主任27岁)。支部班子共45人,从性别看,男41名,占91.1%,女4名,占8.9%;从年龄看,支部班子平均年龄44.8岁,较上届降低2.5岁,其中40岁以上的33人,占73.3%,35-39岁的8人,占17.8%,34岁以下的4人,占8.9%;从文化程度看,大专(含大专)以上1名,占2.2%,中专1名,占2.2%,高中13名,占28.9%,初中26名,占57.8%,小学4名,占8.9%;支部班子中,任村党支部书记以上的1人,任村党支部书记6-9年的3人。村委会班子共46人,从性别看,男41名,占89.1%,女5名,占10.9%;从年龄看,村委会班子平均年龄39.4岁,较上届降低3岁,其中40岁以上的22人,占47.8%,35-39岁的13人,占28.3%,34岁以下的11人,占23.9%;从文化程度看,中专1人,占2.2%,高中5名,占10.9%;初中36名,占78.2%,小学4名,占8.7%;村委会班子中,任村委会主任10年以上的4人,任村委会主任6-9年的6人,任村委会副主任6-9年的1人。

总体上看,新的村两委班子开展工作以来,很好地维持了农村社会秩序,村里的各项事业稳步推进,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但是,仍然存在部分党员缺乏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奉献精神,不能很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两委班子成员仍然存在文化水平不高,平均年龄较高等现象。还有个别党员的生活水平不如一般群众,先锋模范作用无从谈起。更为突出的是个别村中党员发展缓慢,积极分子队伍薄弱,有的村改选甚至找不到一个合适的村主任接班人。

二、税费改革后,村组干部报酬现状及基层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我市按照中央、省委的统一部署全面推行农村税费改革。这次税费改革对于减轻农民负担、改善党群干群关系、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无疑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税费改革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中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亟需重视和解决。

(一)、机构难运转。改革后,农民负担明显减轻,减负率在30%左右,但与此相伴的是镇村两级财力大幅度减少。以村级财力为例,改革前,我市村级财力是102万元,村平6万元;改革后,村级财力为45万元,村平2.6万元,比改革前减少57%,使得本来就捉襟见肘的镇村组织越发显得窘迫。

(二)、队伍难稳定。一是得失不相称,心理难平衡。改革后,为了弥补收入上的减少,各镇相继采取精简干部的办法以减少支出,使得基层组织人少事多的矛盾更加突出。随着农村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村组管理幅度增大,工作难度增强,使基层干部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按照嘉郊办字45号文件精神,村干部正职每月400元,副职每月350元,队长每月120元。按照农村税费改革后,村组干部定岗、定编及精简工作的原则,村级干部交叉兼职,每个村干部必须兼任一个小组的村民小组长。但是某某镇目前有84眼机井,每名组长平均管理两眼机井,到农忙浇井水时组长需要全天候的管理,不可能真正精简掉,从而造成实际在职的组干部多于编制规定的组干部人数。如某某村9个组仅有6个组长编制,中沟村6个组仅有3个组长编制,给村上的工作造成了很大的不便。面对当前繁重的农村工作,村组干部都快成了脱产干部,很难顾及自已家里的事,干得再好,一年也就是三四千元,等于或少于种一亩地洋葱的收入。二是激励无手段,后顾之忧难解决。村干部在村任职,最多干到村支书,既不能进事业单位,又不能进入公务员序列,青春都奉献了,离任后却没有保障。普遍反映村干部“劳多酬少,前无出路,后无退路”,现实的反差不可避免地导致村干部心理的失落感和不平衡,因而工作积极性不高,使得有些村干部得过且过,个别村基层干部干脆“摞挑子”。

(三)、实事难兴办。随着税费改革后村级财力的下降,“无钱办事”的问题日显突出,群众思想难于统一,在实际操作中难度很大。村里在搞集体建设项目时举步维艰,一些有利于村民的科技项目、公益建设项目也难以落实,搞农村基础建设缺少可调动的资金。

(四)、地位难巩固。应该说,税费改革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带来的影响还很多,比如,农村党员干部的培训经费如何解决;合村并组管理幅度增大后,如何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党组织如何有效地开展活动;农村干部如何进一步提高能力素质,改进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等。这些影响,集中反映一点,就是税费改革使得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原有的困难和矛盾更凸显出来,构成了对农村基层组织的生存威胁。在农村基层组织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不具备、农村干部队伍不稳定、农村党组织难以发挥应有作用的情况下,党在农村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已在现实中受到了威胁。

当前,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矛盾增多、难度增大,归根结底是由于农村经济的落后所引起的。从实际来看,不少村班子之所以软弱涣散,在群众中没有威信,绝大多数都是缺乏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必要物质基础,群众长期不能得到任何实惠,必然对干部缺乏认同感、信任感,班子必然失去凝聚力、战斗力;农村经济长期停滞不前。出现基层干部难选、难当、难留的“三难”问题;农村基层组织长期局限于财力的限制,必然导致党群、干群之间容易滋生矛盾。因此,农村税费改革后基层组织建设遇到的种种问题,发展不够是关键的症结所在。根据目前农村的实际情况,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以下几方开展工作。

(一)、必须突出加快发展这个主题。解决好“三农”问题,不仅要通过税费改革减负增收,更重要的要通过加快发展致富。只有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只有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了,农村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的问题才能迎刃而解。在抓发展问题上,基层组织要着力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认识问题,只坚持紧扣发展这一主题,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来抓,才是解决农村问题的唯一出路。二是思路问题,即发展经济要有正确的思路,思路决定着出路,如何形成正确的思路?第一,必须看准市场抓调整。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进行结构调查,力争把品种调优、规模调大、层次调高、机构调活,走农业产业化、集约化发展的路子。第二,必须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发展农村经济各村有各村的实际,要结合各地实际,充分挖掘自身优势,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因地制宜。第三,必须发展科技强后劲。发展农村经济也要朝高科技含量方向发展,坚持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引进农业专家型人才,走科技兴农、科技兴企的道路。第四,必须在富群众的同时富集体。在鼓励、带领群众致富的同时,基层党组织必须考虑和抓好村级集体的发展。各村应发挥资源及劳动力优势,扩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创建适合当地实际情况的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将本地的种植、养殖产品加工成半成品或成品再推向市场。这样,既可以积累集体资金,又可以发挥农村致富带头人的作用,消化个别存在的隐形失业人员。只有集体有了积累,有了为群众办实事,好事的物质基础,各项工作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二)、要夯实配套改革这个基础。农村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但目前一些配套的改革制度还考虑得不够,带来了基层组织建设上的难度。财政转移支付的改革力度太小,乡镇部门机构改革,尤其是“七站八所”的改革不到位;教育体制改革严重滞后;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还处于一个低水平上,等等。由于这些配套改革没有及时跟上,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就处在了“夹缝”中,暴露出不的问题难以有效解决。要加快乡镇机构改革的步伐,必须切实理顺权责关系,努力形成一个上下联动的改革氛围,利用节约下来的有限资金,为群众兴办实事,让群众看到改革的成效,从而自觉地支持改革、参与改革。

(三)、改善村组干部待遇。村干部作为村上各项工作的带头人,工作辛苦,待遇不高,为了保护他们的积极性,激励他们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上级党委和政府应该实事求是地评价干部的功过是非,公道地对待每一位干部,对那些公正清廉、奋力工作,时时处处把群众利益群众冷暖放在心上,为改变本地落后面貌,做出了突出贡献的优秀村干部,要充分肯定、表彰、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激发他们努力工作,不断提高自我,完善自我,全面加强自身素质的'修养,为农村的改革和发展乐于奉献,多作贡献。将目标、考核、评议、激励有机地结合起来,开展“三级联创”活动。对先进班组、优秀村干部、先进帮扶单位、优秀驻村干部和村干部“贤内助”进行大张旗鼓的奖励,坚持每年春节、“七一”前慰问老党员、贫困党员和先进典型,开展送温暖活动。进一步加强财政转移支付工作,认真落实村办公经费和干部报酬,使村干部的收入与所付出的劳动成正比,与本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也与村民收入的水平相协调。通过建立离任村干部养老保险、补贴制度,这样即能激发村组干部创业的积极性,也能得到广大农户的拥护。

三、基层班子建设及作风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目前,农村基层班子建设及作风建设工作中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村级班子整体素质没有达到目前工作的要求。首先反映个别村组干部对政治理论的学习不够,缺少学习资料积累,没有学习的记录,致使政治理论素养不高,在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时缺乏应有自觉性和坚定性;其二是党建理论知识较贫乏。许多干部对党建基本知识的学习没有兴趣,在遇到党建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时不能妥善处理。个别村党支部在两委会的核心作用不够突出,对本村发展没有长远的考虑。村组的组织生活也不正常。有的党支部一年组织不了几次学习,即便开展活动也是流于形式,缺乏吸引力。

(二)、在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较弱。一些村干部满足于过去的成绩,缺乏危机感和紧迫感。在具体事务的处理上将群众放在对立面,在工作方法上习惯于凭经验办事,不善于和群众进行沟通和交流,致使基层组织建设趋于弱化。个别村组党组织制度不健全,教育管理工作没有正常开展,导致冬季农闲时出现赌博现象,影响了村民的生活及村组干部的工作秩序和社会治安,应充分引起广大村组干部的高度警惕。

(三)、农村基层干部后继乏人的问题日益突出。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对农村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缺少对农村干部的培养途径;再一方面农村还存在着“少数人选少数人”的问题,致使一些优秀的,有潜力的农村青年难以脱颖而出,有些村组干部连任已达十几年,没有培养后备干部。

(四)基层组织和基层干部的职能定位不准。在当前的农村新形势下,基层组织必须思考“干会么,怎样干”的新课题;基层干部必须重视“复合型”、“市场型”、“民主型”干部的新要求。但目前我们基层组织还没有实现这种角色的转换,基层干部还不具备这种能力素质。突出表现在工作职能、领导方式和工作作风上,没有把工作重心转变到定位在依法行政,以法律的、经济的手段来管理村组事务上来,没有定位到研究市场、规模经营和产供销配套服务上来;没有定位到积极发展农村经济,自身示范做样子,教育群众换脑子,引导农民找路子,建立一个适应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新机制上来。

经调查研究,我们提出以下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思路:

(一)、在提高思想认识上下功夫,形成全镇各单位部门齐抓共管,抓好农村基层建设的良好氛围。

将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确定为全年的工作重点之一,对村级基层组织建设提出规范性要求,完善领导干部联系点工作制度,确保农村党建工作一级抓一级,逐级负责的工作体制。充分利用“三个代表”和“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在机关干部中开展联系农村基层活动,扎实有力地推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向前发展。

(二)、切实改进农村工作的方式方法,进一步密切与农村广大群众的联系。

2、针对思想作风存在的问题,切实强化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班子建设,大力进行村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做到有计划、有组织、有内容、有实效,内容应涉及党建理论、科技文化知识、党风廉政建设和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等方面,通过组织讨论,谈体会,找差距,理思路,定目标,切实发现和改正思想作风中存在的问题。

(三)、在党组织生活的规范化上下功夫,切实加强农村干部党员的管理和教育。

1、针对转型时期农村党员的思想状况,坚持不懈地对党员干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思想素质,增强党性,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加强党员干部市场经济知识和实用技术教育,促进了广大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真正体现出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2、规范健全村两委会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要通过定期召开党委会、支委会、党员大会、实行集体领导和民主决策。实行村民议事会制度,做到村里的大事、村民关心的热点问题,都要经过村民大会讨论决定。

3、实行民主评议村干部的工作制度,将民主评议村干部的工作制度化、规范化,通过一年一度的述职报告、民主测评、听取意见和召开民主生活会,使广大村干部集中时间和精力,认真回顾总结一年来的工作,看到成绩,找准差距,确定目标,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增强群众对村干部工作和言行的监督,促进干部与群众的交流。

4、进一步完善村规民约,依法推进村民自治。按照宪法、法律和党的政策,组织村民充分讨论酝酿,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建立村规民约。对应当干什么、不能干什么,提倡什么、反对什么,违反了村规民约应怎么办等,都作出明确规定,共同遵守,共同监督,在坚持合法性、群众性、实效性原则基础上把村民自治制度落到实处。

(四)、围绕群众关心的问题开展工作,将工作的切入点和结合点放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上,努力提高广大农民群众对各级党组织的信任程度、支持程度。

农村基层干部在思想观念上要真正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在工作方法上必须做到眼睛向下,以群众的需要为工作的第一信号,关注他们的所思所想,关心他们的工作生活,围绕着群众的需要开展工作。各村可以通过村民代表会议和党员大会将绝大多数村民关心的问题、提出的要求一一列出,在两委会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围绕这些问题和要求制定出工作的计划,力争在短期内给群众满意的答复。多办与农民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实在在的事情,如修路建桥,通水通电,为农民群众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等等。

(五)、切实加强对农村基层组织的领导。

1、进一步形成抓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整体合力。继续坚持和落实镇党委抓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责任制,进一步明确党委书记、村党支部书记是基层组织建设的第一责任人,继续坚持和完善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通过联系点工作能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解决问题。

2、进一步明确党支部在村级组织中的核心地位。在处理村党支部与村委会关系中必须明确村党组织的领导地位,其领导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政治领导;二是思想领导;三是组织领导;四是重大问题和重要工作上的领导。一方面要加强党支部班子自身建设;另一方面要将农村党员的教育和管理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进一步抓落实。有计划,有组织地做好在优秀年轻农民中发展党员的工作,切实改变目前农村党员年龄大、文化低、观念旧的构成结构。

(六)、抓好班子建设。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能不能抓好,关键在领导班子。必须按照《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的规定,明确村镇党政之间、村“两委”之间的职责权限,切实解决好基层干难选、难当、难留的“三难”问题。一是要健全选拔机制,在基层干部的选拔任用上要大胆进行改革,选拔懂经营、善管理、能带领一方群众共同致富的人进村级班子,解决基层干部“难选”的问题。要健全后备干部的培养选拔机制,坚持继续选拔大中专毕业生到村上工作,引导回乡知识青年、退伍军人和长期在外打工的人在农村创办经济实体,并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选拔村级干部储备人才。二是要完善教育培训机制,解决好农村基层干部“难当”的问题。农村基层干部难当,有客观环境的原因,要通过理顺关系、发展经济、创优环境来逐步加以解决。同时,也有主观因素的原因,那就是针对农业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干部自身思想政治素质、能力水平难以与新形势相适应,存在“本领恐慌”问题。解决好这一问题,要利用各级党校阵地,力争通过一至二年时间把要村支部书记轮训一遍,教育培训经费由各级财政解决,切实帮助基层干部更新观念、增强致富本领。要有目的地选择一批村级主职干部到沿海发达地区跟班学习。三是要建立激励约束机制,解决好农村基层干部的“难留”问题。要在政治待遇上给予适当考虑,经济待遇上给予必要保障,调动村干部的积极性,稳定基层干部队伍。

(一)、共青团、妇女工作的组织生活情况中存在问题。

群众组织是村级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必须以党支部建设为重点,同时抓好共青团、妇联这些村级组织的建设。团支部是农村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妇代会是联系广大妇女的群众性组织。但是近年来,我镇七个村的团支部很少组织团员青年开展活动和参加组织生活,不能及时有效地对团员开展教育和监督,有规定不遵守或不执行规定,使规定形同虚设,团组织建设基本上处于瘫痪状态。妇代会领导和组织妇女组织开展“双学双比”、“巾帼建功”等活动,但也还是不能完全适应和跟上目前农村改革的形势和步伐。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发挥团组织、妇代会的作用,教育团员青年和广大妇女同志在思想上不断提高,在政治上不断进步。一是指导团支部在急、难、险、重等任务中打头阵,让广大农村青年在实战中得充分的锻炼,尽快成熟和成长,成为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和骨干力量;二是进一步理顺青年团、妇代会等组织和党支部的关系,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作用,围绕村里的中心工作任务,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三是结合农村实际,充分发挥青年团和妇女组织的组织优势和凝聚力,多开展各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营造新时代农村的和谐氛围。

(二)、党建活动室建设及活动开展情况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村党建活动室建设已达到了一定的规模,但是还有个别组没有象样的村民党建活动阵地,或是有党建室而设备不配套。现在进行的“四进五化”教育,内容较为枯燥,对于文化层次较低的村民们来说,缺乏吸引力。要解决这些问题,应该抓住关键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决:

1、加强村级组织的配套建设,利用党建活动室和文化活动室对村民和村干部进行培训,使用通俗易懂、易于接受的语言,为村民展开讲解。同时抓好平时的学习培训,在村民中形成良好的学习空气,使村干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提高做好工作的本领。

2、针对个别村组无文化活动室和部分村组的文化活动室简陋,年久失修,内部设施配备不够完善的现状,多方筹措建设资金,兴建、维修活动室,解决村级组织没有活动、议事场所的问题,对党支部工作成绩突出的要补贴建设资金,配发电教设备。安排单位结对帮建,村村实现“有室议事”。

3、以文化活动室为载体,切实加强村民的思想道德建设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办农村用技术培训学校,农民夜校提高和增强村民的农业科学技术、思想道德品质和法律法规意识。按照农村实际需要编制教材,常年办班。以村民党员为主体,对基层党员干部和农村劳动力实施实用技术培训。邀请院校专家进村授课,开阔视野,增长见识。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将农业技术培训班办到田间地头,使农民真正成为农业产业化的主力军,使村干部的政治素质和劳动技能大大提高,加快小康社会建设和农业及农村现代化建设步伐。

(三)、村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有些村组干部认为,只要把经济抓上去,其他工作自然就上支去了,忽视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导致村里歪风邪气抬头,赌博之风风行乡里,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生活及社会治安,污染了社会风气。在村里还有相当的人存在着见利忘义,是非不明,封建迷信,邻里不和,家庭纠纷等不良现象。

针对群众思想上存在的问题,村党支部要努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引导村民进行健康向上的娱乐活动,结合村民办理婚丧事宜,开展反对封建迷信,移风易俗教育;结合调处民事纠纷,开展赡养老人、团结邻里,互助友爱的传统美德教育;伴随精神文明建设的开展,评选“十星级文明户”、“五好家庭”,团结和带领农民群众奔小康,建设富裕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使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建设农村文明小康城镇的长期目标。

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农村改革和发展的组织保证,是提高农民组织化、农村制度化的必然要求。只有把农村基层组织真正建设成为农民群众的主心骨,把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把农民的力量凝聚起来,才能提高农村工作水平,发展农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实现农业兴旺发达、农民文明富裕、农村繁荣稳定的目标。因此,我们将继续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推动农村工作的开展,把某某镇建设成农业兴旺、农民致富、农村繁荣的新农村。

基层公安机关党组织建设调研报告(通用17篇)篇八

我区地处湘中偏北,是一个农业大区和劳务输出大区。全区总人口86.79万人,其中女性41.69万人,女性农业人口33.66万。全区有15个乡(镇),284个行政村,20个社区,正科级机关事业单位94个,有一定规模的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150家(不含个体经营户),共有从业人员6824人,其中有20人以上女职工的28家,占总数的18.7%。目前,我区已构建了多层次、多形式纵横交错、条块结合、与社会各界、各职能部门紧密联系的妇女组织网络,成为党和政府联系妇女群众的重要桥梁和纽带。从我区基层妇女组织现状来看,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构建了广覆盖的妇联组织网络。**区妇联组织健全,区、乡镇、村(社区)三级100%建立了妇女组织。区妇联1个,乡(镇)妇联15个,社区妇联20个,村妇代会284个,机关事业单位妇委会27个,区女领导干部联谊会、区女企业家协会和巾帼志愿服务队团体会员3个,“两新”组织(非公有制经济和社会组织)中组建妇女组织20个。共建村(社区)“妇女之家”304个。全区有专(兼)职妇女干部2882人,其中区妇联干部5人,乡妇联干部30人,区直妇委会主任27人,社区妇联干部20人,村妇代会主任304人,村妇代小组长2496人(村妇代会主任和妇代小组长绝大多数是没有报酬的兼职妇女干部)。

2.展示了高水平的参政议政水平。全区有副科级以上的女干部220人,占副科以上干部总数的14.39%。区党政领导班子均配备了女干部,区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女性比例分别为17%、13%和18%,全区15个乡(镇)党政领导班子中有17名女领导干部。第四届“村两委”换届选举共产生村“两委”委员2494名,其中妇女委员563名(村党组织女委员267名,村委会女委员296名,交叉任职的女委员261名),占委员总数的22.57%,比上届增长2.81%。

3.打造了高素质的妇女干部队伍。20xx年年初,我区启动第四届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同年11月圆满结束。在这次村级“两委”换届选举工作中,全区各级妇联充分发挥妇联组织的职能作用,抓住机遇,主动作为,积极推进村妇代会建设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新一届村妇代会主任总体素质较往届提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年轻化趋势明显。新当选的284名村妇代会主任平均年龄低于往届,35岁以下23人,占8%,35-45岁的143人,占总数的50%,45岁以上的118人,占42%;27名区直单位妇委会主任年轻化趋势明显,35岁以下12人,占45%,35-45岁的12人,占45%,45岁以上的3人,占10%。大批的年轻妇联干部为妇联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二是知识化趋势突出。区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妇委会主任中,全部是大专以上学历。新当选的284名村妇代会主任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65人,占24%;高中、中专学历的141人,占65%;初中学历的78人,占27%。三是专业化趋势较强。92.6%的区直妇委会主任工作年限达5年以上,其中部分达20xx年以上,村(居)委会、社区妇联主席中,连选连任或曾担任上届两委委员的占69%。

4.发挥了高效能的妇联组织作用。全区基层妇联组织紧紧围绕党委政府工作中心,认真按照上级妇联工作要求,按照“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维权”的工作思路,不断创新工作内容和工作载体,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一是服务经济推典型。在农村,广泛开展“双学双比”、“巾帼科技致富工程”等活动,团结带领农村妇女投身新农村建设,培育和发展一大批女能人、女科技示范户。在城镇,广泛开展女性创业创新创优竞赛活动,鼓励妇女立足岗位建功立业,涌现了一大批省、市、区巾帼建功标兵等。近五年来,荣获各级巾帼文明岗、三八红旗集体、基层组织建设示范乡镇(村、社区)、妇女之家示范点、三八红旗手、巾帼建功标兵、“双学双比”女能手等各类国家级先进8个,省级先进6个,市级先进21个,区级先进60个。二是围绕文明抓宣传。以巾帼志愿者服务队为主要宣传骨干,围绕“创卫”、“创森”“学雷锋”等主题开展巾帼志愿服务活动。近年来,区妇联开展各类主题志愿服务活动10多次。通过发出倡议、文明劝导、分发资料、卫生死角清扫、义务植树、救助帮扶等形式的活动开展,五年来累计新植树苗70亩,发放文明创建宣传资料4万册。根据妇联组织社会家庭亲和力强的特点,积极开展“五好文明家庭”、创“平安家庭”、“书香家庭”“十星级农户”等主题创建活动,动员广大妇女继承传统美德,发扬时代精神,以家庭的和美促进社会的和谐。三是构建和谐抓维权。各级妇联组织以建设“坚强阵地”和“温暖之家”为切入点,努力当好了妇女群众的“娘家人”,帮助受困妇女排忧解难,有效地维护了广大妇女的合法权益。近年来共组织开展“平安”创建、妈妈禁毒联盟“蓝结”行动、扫黄禁赌禁毒防艾宣传教育活动等普法宣传活动21次,五年来累计发放普法宣传资料8万余册,接受法律咨询108人次,举办培训班5期,培训学员1338人。接待群众来信来访来电678起,共691人次,95%以上得到妥善解决。参与陪审侵害妇女儿童权益案件21起,从源头上维护了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区妇联机关深入乡镇走访慰问特困妇女15次,共慰问特困妇女428名,发放慰问金14万余元;组织女企业家开展特困妇女儿童慰问活动13次,发放慰问金43500元;开展“爱心献春蕾”活动,救助春蕾女童50名,发放救助金45000元。争取其他各类救助资金16万元。

(一)党委重视是全面推动党建带妇建的保障。区委历来重视妇女工作,把加强对妇女工作的领导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重要内容。20xx年区委下发了《关于加强“党建带妇建”工作的意见》(桃办发[20xx]16号),围绕“党建带妇建”工作的重点难点问题,落实了各级党组织和妇联组织的工作责任,切实把“党建带妇建”工作摆上了重要日程。各级党组织都明确了一名领导分管或联系妇联工作,建立了定期听取“党建带妇建”工作汇报制度和妇女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解决各级妇联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二)突出重点是全面推动党建带妇建的关键。各级妇联坚持“党建带妇建、妇建服务党建”的工作思路,使基层组织实现了“思想建设加强、组织网络健全、队伍发展壮大、阵地建设规范”的良好局面。1.实行政策倾斜,推动女干部培养选拔。为贯彻落实好《关于进一步加强培养选拔女干部工作的意见》(益组联〔20xx〕13号)的要求,我区始终把培养选拔女干部工作作为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的一件大事来抓,建设了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女干部队伍。目前,全区科级干部1476人,其中女干部220人,占14.9%;副处级以上干部53人,其中女处级干部5人,占9.43%,区四大家班子女干部配备率达100%;乡科级班子成员中有女干部88人,占15.15%,其中乡镇17人(正职5人),区直73人(正职16人)。在规定应该配备女领导干部的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人口与计划生育、民政、司法、劳动和社会保障、商务、旅游、广电等重点单位中,配备率达到100%。2.延伸工作触角,拓展妇联组织网络。切实落实全国妇联《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要求,按照“哪里有党组织、哪里就有妇联组织”的要求,根据当前城乡经济结构的变化和社会的发展,突破以行政隶属为主设置组织的模式,拓展横向妇女组织,培育发展各类妇女团体、巾帼志愿者队伍,建立了一个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纵横交错的妇联基层组织网络。做到了区、乡镇、村三级100%建立了妇联组织,村(社区)妇代会组建率达100%。机关科教文卫事业单位妇委会的组建率达100%。3.发展壮大队伍,增强妇联组织凝聚力。以第四届“村两委”换届选举为契机,区妇联积极向区委专题汇报相关情况,争取领导重视和政策支持。制定下发《**区妇联20xx年工作规划》,配合出台《中国共产党**区委办公室关于认真做好村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对妇女进入村支“两委”工作目标予以明确。通过电视、网络、报纸等媒体宣传优秀女村支书事迹,形成了有利于妇女参选参政的舆论氛围。全区换届选举完成后,村(社区)妇代会主任100%进入了村“两委”,女村(社区)委委员比例达到30.53%,平均每个乡镇有1名村(社区)女性一把手,每个村(社区)至少有1名女村委委员,女书记、主任比上届增加5名。4.规范阵地建设,提升妇联组织的影响力。近年来,我区把阵地建设作为组织建设工作的重点来抓,积极创造条件成立“妇女之家”,从20xx年开始,区妇联以点带面,全力推进村(社区)“妇女之家”的建设,集中打造基层“妇女之家”活动阵地,配备图书阅览室、文体活动室、接访咨询室、维权站、户外娱乐活动场所和设施,条件不具备的村与其他活动场所合并使用,尽量实现资源共享,为妇女群众提供了学习活动、展示自我、提升素质的平台。在条件相对优越的机关事业单位“妇女之家”建设上,重点放在了规范妇委会制度、创新活动载体等方面,指导组织女职工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和参加妇联举办的各类培训。全区成功创建省级示范“妇女之家”1个,市级示范“妇女之家”2个,建立妇女儿童活动中心1个,建立法律援助站1个、建立维权中心1个,乡镇、村(社区)维权站319个,反家庭暴力投诉中心15个,受害妇女庇护中心1个,增强了基层妇女组织的活力。

(三)创新机制是全面推进妇联组织的动力。1.创新党建带妇建的工作机制。把妇联的建设纳入党建工作的总体格局,以发布党支部和党员个人承诺书、支部活动动态及相关的妇联动态等形式,并实现妇联组织与党组织之间信息交换和党群联动。2.建立激励表彰机制。各级妇联组织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新闻媒体,多渠道、多形式,向妇女宣传社会,向社会宣传妇女,培树典型,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导作用。积极参与创建学习型家庭示范社区、基层组织建设示范村(社区)、街道、示范家长学校、留守儿童、流动人口子女示范家长学校、巾帼创业示范基地等。借“三八”节、妇代会等契机,大力开展各具特色的先进评比表彰活动,表彰了一大批“三八红旗手(集体)”、“巾帼建功标兵”、“双学双比”活动先进集体、“巾帼建功”活动先进集体、“巾帼文明示范岗”、“巾帼建功标兵”、“创业就业致富女能手”、“先进妇女工作者”、“和谐家庭”“致富女带头人”、“尊老爱幼模范”、“好儿媳”等先进集体和个人,进一步激发了妇女投身改革发展的热情和信心,在全区广大妇女中掀起了“比、学、赶、帮、超”的热潮。3.推进“三型”妇联组织建设。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切实开展推进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妇联组织建设,强化学习提升,注重调研实践,规范制度管理。制定了区妇联党组(中心组)学习计划、区妇联党组会议制度,完善了办公室各项管理制度。积极开展“创先争优、争当学习型女干部”活动,提升综合素质,增强服务能力,塑造良好形象,切实把阵地建设得更加坚强,把“娘家”建设得更加温暖。

三、存在的问题。

我区在积极探索党建带妇建、妇建服务党建工作中,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探索出了一些经验,但对照新时期新要求,还存在许多不足和问题:

一是党委政府的保障有待进一步加强。在调研中发现,妇联组织作为党领导下的群众团体,由于自身职能和性质的限制,不具备政府职能部门履职那样有可供调控的资源和手段,基层妇女组织缺乏资金、阵地等必要的物质保障,成为普遍存在的一个难题。目前,全区15个乡镇中妇联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的只有3个,年度经费最高的是10000元,最低的是1500元。284个妇代会主任只有20个人是以妇代会主任身份获得工作报酬,其他的都是以计生专干身份获得工作报酬,村上的妇女工作经费基本没有。由于缺乏经济支持,基层组织(乡妇联和村妇代会)没有专门工作经费,影响了基层妇女工作的开展。

二是部门单位的支持有待进一步到位。妇联组织是党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纽带,承担着为党做好群众工作的重要职责,一些基层党政领导对此认识尚不到位,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着重经济工作轻群团工作的倾向。少数党政领导对省、市政策和男女平等基本国策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先进的性别意识,对妇女工作研究不多,一些政策和文件精神并没有完全得到贯彻落实,对妇女工作缺乏有效的指导。

三是妇联组织的职能有待进一步优化。乡(镇)和村级妇联组织要积极发挥作用,开展活动,都需要有一定的经费作保障,但由于乡镇财政困难,大部分乡镇都无法解决这笔经费,各种活动和培训开展得不够,使妇女工作缺乏生机和活力,导致基层妇女组织的职能发挥不够。基层妇联干部多数身兼多职,变换频繁,不能集中精力开展妇女工作。15个乡镇妇联主席全部兼职,身兼三职以上的有7人,另外有的乡镇妇联主席岗位更换频繁,导致工作脱节。各村、社区妇代会主任也大部分身兼多种职务,工作中常常顾此失彼。

四是两新组织的拓展有待进一步突破。我区工业不发达,经济发展滞后,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经营发展不稳定,妇女从业人员流动大,妇女组织建设难度大。

基层公安机关党组织建设调研报告(通用17篇)篇九

市总工会组织部。

为了全面准确地掌握我市工会组织建设情况,增强工会基层组织建设的针对性,进一步加强全市工会基层组织建设,根据市总党组要求,从7月上旬开始至8月上旬结束,市总组织部利用一个月的时间,集中人员、集中精力、集中时间,通过问卷调查、查阅资料等形式,对全市工会组织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我市当前共有各类单位8487家,建会3750家,占43.69%。其中党政机关439家,建会311家,占70.84%;事业单位1835家,建会1602家,占87.30%;国有企业318家,建会310家,占97.48%;集体企业109家,建会96家,占88.07%;改制企业795家,建会767家,占96.48%;个体私营企业4916家,建会1415家,占28.78%;外商投资企业75家,建会39家,占52%。已建工会组织中,建有女工组织2429家,占已建工会组织数的64.77%。

全市现有工会干部9632人,其中专职工会干部1645人,占总数的17.07%;兼职工会干部7987人,占总数的82.92%。在3750名工会主席中,专职工会主席616人,占总数的16.42%;兼职工会主席3134人,占总数的83.57%。在1429名工会女工主任中,专职女工主任588人,占总数的41.15%;兼职女工主任841人,占总数的58.85%。工会主席享受同级党政副职待遇的1012人,占主席总数的26.99%;女工主任享受同级工会副主席待遇的367人,占女工主任总数的25.68%。

全市现有职工41.13万人,其中工会会员33.18万人,入会率80.67%。办理会员证23.23万人,办证率70.01%。全市现有职工中,共有女职工15.14万人,入会女职工12.15万人,入会率80.25%;共有农民工14.55万人,入会农民工9.5万人,入会率65.29%。

全市职工中,签订劳动合同的有22.46万人,占职工总数的54.61%;集体合同覆盖职工20.17万人,占职工总数的49.04%。其中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的有5.91万人,占农民工总数的40.62%;集体合同覆盖农民工5.69万人,占农民工总数的39.12%。

全市建会单位中,建立职代会制度的有1852家,占建会总数的49.39%;建立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的单位有1297家,占建会单位总数的34.59%;实行厂务公开的单位有2883家,占建会总数的76.88%。此外,全市拖欠职工工资的单位有117家。

在对员工办理保险方面,正式职工参加养老险的有14.59万人,占职工总数的35.47%;医疗险的有13.42万人,占职工总数的32.63%;工伤险的有5.17万人,占职工总数的12.57%;女工生育险的有3.58万人,占女职工总数的23.65%;其它险的4.87万人,占职工总数的11.84%。农民工参加养老险的有4349人,占农民工总数的2.98%;医疗险的有5344人,占农民工总数的3.67%;工伤险的有6705人,占农民工总数的4.61%;女工生育险的有1039人,占农民工总数的0.7%;其它险的1170人,占农民工总数0.8%。

近年来,在各级党政的领导和重视下,在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经过全市各级工会组织的共同努力,工会基层组织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我市被省里评为“新建企业组建工会先进单位”,也积累和探索了许多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党政重视支持,是做工会基层组建工作的根本保证。这也是工会基层组织建设取得成效的基本经验。一是建立领导机构。目前,我市及各县(市、区)均成立有党政领导牵头、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工会基层组织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又称新建企业工会工作领导小组)。禹州市还制订下发了“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建会任务分解书”,明确党政工各部门的具体职责任务。二是坚持党建工建互带互促。一些县(市)和市直单位把工会组建摆上党委重要议事日程,在部署党建工作时,同步部署、检查、考核、评比工会组建工作,做到了党建带工建、工建促党建。如许昌县把非公企业工会组建率和职工入会率列入全市党建工作目标管理考核的重要内容,在全县非公企业中积极开展工会组建活动。目前,在54家建立了党组织的非公企业中,有31家是先建工会后促进建立了党组织;有23家是先建立党组织后带动建立了工会组织。三是召开各种会议和制发文件,大力推动建会。据统计,近年来,我市及县(市、区)先后以工会或党委名义召开的涉及工会组建方面的会议45次,制发文件31件,有效地推动了工会基层组织建设工作。

2、健全建会机制,是工会基层组建工作常抓不懈的'制度保证。为了使工会基层组织建设工作长期有人抓、有人做,近年来,我市各级工会组织不断建立健全各项工会组建工作机制,以机制促进建会。一是分片包干制度。不少县(市、区)总工会采取逐级签订责任状的方式,明确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的责任。二是目标管理制度。这是各县(市、区)总工会开展基层工会组建的普遍做法。一方面是层层分解目标任务,落实到部室、个人;另一方面是建立检查、通报、奖惩等各项制度,确保组建任务的完成。襄城县总工会实行了个人风险抵押金制度,视年度完成组建任务情况进行奖励、返还和扣罚。三是领导调研制度。通过领导基层调研,协调解决工会组建工作中困难和问题。禹州、许昌县等县(市)委书记,坚持每年至少一次开展工会基层组织建设的调研或现场办公,对建会工作进行具体指导和帮助。为了尽快落实建会要求,一些县(市、区)的人大、政协的领导同志也多次召开业主座谈会或集体谈话,督促建会。

3、创新建会方式,是工会基层组建工作的思路保证。各级工会在工会基层组织建设过程中,按照“整体推进”的工作要求,开阔思路,大胆创新,勇于实践,打破条条框框的束缚,闯出了一条富有成效的工会组建工作新路子,初步实现了四个转变:一是在建会思路上,由原来的“成熟一家,发展一家”和25人以上建会的“条件论”的要求,转变为按照“哪里有职工,哪里就必须建立工会组织”的组建原则,认真开展依法建会活动。二是在建会方式上,既坚持原来的主要依托单位组建工会,又从实际出发突破单位和用工形式的限制,通过建立联合基层工会、基层工会联合会、社区工会或本地区域性、行业性工会等方式,把难以单独建会单位的职工组织起来;通过组建楼宇工会、市场工会、施工项目工会等方式,把大量分散、流动的职工组织起来。三是在建会程序上,由原来的按部就班的单一模式,转变为“边组建、边充实、边完善、边规范”的灵活方式,如市总对新建企业工会组织明确提出了“先组建、后规范、再收费”的工作思路,一切服从于最大限度地把职工最大限度地组织到工会中来的需要。四是在发展职工入会和会籍管理上,由原来固定的管理模式,转变为动态式管理,建立简便、易于职工接受的流动会员管理制度,实行会员关系随劳动关系流动,劳动关系确定在哪里,会员的会籍关系就确定在哪里。上述措施都有效地促进了工会会员的发展。

三、当前工会基层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坚持最广泛地把广大职工组织到工会中来,明确依法规范建会的思路,不断提高工会组建率和职工入会率。”这是张俊九同志在全总十四届二次执委会议上的讲话中,是对新建企业企业工会组建率和职工入会率低、还有很多职工尚未加入工会组织中来的现状进行分析后得出的结论。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工会内部的,也有工会外部的,有现实的,也有历史的,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

(一)个别党政领导和企业主思想认识模糊的问题。个别党政领导《工会法》意识淡漠,认为企业建不建工会对企业发展影响不大,甚至认为建立工会可能影响企业主对职工的管理,进而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有的还担心过分要求企业建立工会,不利于优化投资环境,进而影响招商引资的效果,这些认识体现在实际工作中就是对建会工作支持不够。部分企业主也错误地认为,工会是劳资双方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建了工会只会增加自己的对立面,不利于自己对职工的管理;再者就是认为本企业“管理渠道畅通、职工福利能按时发放、民主管理健全”,没有必要建立工会;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认为成立工会要依法上缴工会经费,会给企业增添负担。这些顾虑表现在具体行动上就是不支持或阻挠职工组建工会。

(二)立法不健全的问题。仔细查阅《工会法》,其中第十二条规定“企业、事业单位、机关有会员25人以上的,可以建立基层工会委员会”,这“可以建立”是作为一种权益建立在职工自愿组织的前提下的,而对于企业建立工会的义务《工会法》没有明确规定。就我省来说,《河南省工会条例》第四条规定:“本省的企业事业单位、机关,都应当依法建立工会。”“新建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在开业一年内依法建立工会,开展活动。”“上级工会帮助和指导未建立工会的企业事业单位的职工组建工会,企业事业单位应当予以支持,并提供必要条件。”这一规定中虽然三次出现“应当”二字,但这里的“应当”更像道德术语,企业主没有这方面的觉悟,“应当”就是一句空话,且没有什么惩戒性措施。还有一些外资企业,往往以“工人的权益能得到保障,他们没有组建工会的要求”作为拒建工会的理由,这句话倒是说到了点子上。这是因为,只要你提出组建工会,资方并不直接阻止,而是找个理由辞退了事。从一些资料上我们可以了解到,职工要求组建工会或工会主席替职工说话丢了工作的现象比比皆是。可见,即使建立了工会,工会主席也很容易蜕变为老板的随从,想要这样的“弱者”为职工权益挺身而出,是很难的。

(三)部分工会干部自身的问题。一是部分工会干部对工会基层组织建设的艰巨性没有足够的认识,认为能建的都建了,没有认真考虑和研究组建工作中存在的难点问题,不肯下大力气去做艰苦细致的工作,更缺乏对这项工作长期的、系统的规划和安排。二是部分工会干部存在畏难情绪。强调困难、强调客观多,积极想办法少,总是强调一些党政领导对组建工会支持力度不够、经营者对组建工作有抵触情况、职工对加入工会愿望迫切等客观因素,因而精神不振、信心不足,甚至消极等待,缺乏组建工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三是盲目自满。满足于过去取得的成绩,小进则满,看成绩多、看问题少,存在“差不多”的思想;有的单纯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工会组建任务,不推不动,缺乏积极进取及最大限度地把职工组织到工会中来的精神状态。四是得不偿失的思想影响。有的工会干部认为在新建企业组建工会是投入大、产出少,费力不讨好,有时不仅收不上来经费,还无法发挥作用,建了也白建。在工会干部思想上存在的上述四种问题,是当前工会基层组织建设顺利开展的主要思想障碍,也是工会基层组织建设远远落后于形势发展要求的关键所在。

(四)建会率不高、作用发挥不好的问题。从调查了解的情况看,目前我市仍有大量的单位没有建会,包括党政机关。以市直系统工会为例,该系统所属99个单位中,仍有13个单位符合建会条件而未建立工会,尤其是一些大单位如市司法局、计生委、东城开发区、报社等。工会作用发挥不好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组织机构软弱涣散。有的单位过去曾有机关工会,但在机构改革、人员退休、调动之后未能及时换届、改选,致使工会组织呈现瘫痪状态。还有的单位工会组织还在,其他成员也在,但主席已退休、调动或长期不工作,使工会组织徒有虚名,如市公安局、劳动局、交警支队、许昌电视台等。二是工会组织开展工作不力。一部分机关工会甚至没有开展工作,同志们几乎感觉不到工会的存在。其中既有单位领导不重视,工会干部工作积极性不高的问题,又有兼职过多无精力顾及工会工作,或无经费保障无法开展工作的问题。

(五)领导体制不顺的问题。在的机构改革中,我市市直单位工会组织被合并,工会人员编制被撤销,严重影响了工会基层组织工作的正常开展。目前我市现有工会干部中,专职工会干部仅1645人,占总数的17.07%;兼职工会干部7987人,占总数的82.92%。在3750名工会主席中,专职工会主席616人,占总数的16.42%;兼职工会主席3134人,占总数的83.57%。在全市3750家工会组织中,除市、县两级地方总工会外,独立的工会工作机构屈指可数,绝大多数的基层工会组织与其它机构合署办公,大量的工会干部一兼两职或数职。如我市企业发展服务局系统工会,只有一个具体干事的兼职工会干部,却要负责所属52家企业的工会工作,包括改制后企业的工会重建工作,这显然与当前工会工作任务日益繁重的形势不相适应。

四、对策与建议。

第一,加强宣传教育,切实提高工会基层组织建设重要性的认识。要切实加强《工会法》、《河南省工会条例》、《劳动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党政领导、企业经营者和广大职工对工会工作在市场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地位的认识,使全社会切实认识到工会基层组织建设,是整个工会组织建设的基础,直接关系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是必须长期坚持抓好的一项战略性任务。要准确理解和认真落实“组织起来、切实维权”工作方针,深刻认识到这一方针的提出和落实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是当前职工队伍新变化的要求,在对中国工会运动和国际工会运动形势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党政工和企业组织学习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

第二,进一步转变建会运行机制和活动方式,把自上而下推动建会与自下而上发动建会结合起来。在非公有制企业建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会与过去在国有企业建会、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会有很大不同。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国有企业、党政机关建会没有阻力。而在新形势下,党政自上而下干预建会的成分大大减少,组建工会遇到不少的阻力,对此,应把自上而下推动建会与自下而上发动建会结合起来进行,具体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强力推进工会经费(筹备金)税务代征制度。通过税务代征,促进未建会单位尽快建会。二是工会要提高依法建会的能力,特别是善于和敢于按照法律的规定,由上级工会派人到基层去帮助指导建会。三是加大对工会组建工作的人员和财力投入。有效解决建会工作投入精力大与工会干部力量不足的矛盾,可大力推广外地的一些有效做法,如石家庄市推出的“组织员”队伍、湖北的协理员、上海的义务工作者等。

第三,建立以吸引、服务职工为主要内容的长效机制,激发职工加入工会积极性。既然工会基层组织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的任务,那么就必须要建立组建工会的长效机制。一要不断完善党建工建互促互带制度。应当明确工建是党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与工会基层组织建设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就能极大地提高工会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找材料-网上服务最好的文秘资料站点]二要大力开展工会会员定点消费优惠活动。通过优惠活动,使工会在就医、就学、日常生活消费方面享受一定的优惠待遇,激发广大职工加入工会的积极性。三要在困难帮扶、评选先进、福利发放等方面对工会会员进行倾斜,使广大职工切切实实地感受到工会会员与非会员的区别,进而最大限度地把广大职工吸纳到工会中来。

第四,创新工会组建方式,为组建工作提供组织保障。加大组建工会工作的力度,取得更大突破,必须进行组建方式的创新。面对众多小型分散的非公企业,要突破单位限制组建联合基层工会、基层工会联合会,由这些工会组织直接吸收那些难以独立建会企业的职工加入工会或建立工会小组。总之,只要能把职工吸纳到工会中来的做法,都是可行的,都是应该鼓励提倡的。同时,组建方式的创新要同步考虑有利于维权、有利于工会发挥作用,注重实效。如一条街工会、大楼工会等组建方式的创新,一定要有配套的创新措施跟上。

第五,一手抓组建、一手抓工会作用发挥,以质的提高带动量的增加。要抓好新组建工会依法规范的问题,走好“边组建、边规范、边提高,走质量、数量并重”的建会路子,打好工会组织基础、工作基础、制度基础和物质基础。在此基础上,着眼于新组建工会作用的发挥,并着力抓好“三个切入点”,即上级工会代行基层工会的部分维权职能、积极稳妥地推进基层工会主席直选、建立基层工会干部保护基金制度,以提高基层工会干部履行职责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基层公安机关党组织建设调研报告(通用17篇)篇十

近年来,――县围绕新农村建设这一主题,不断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新思路、新方法,并在实践中做出了一些。下面,我按照调研的有关要求,从以下几个方面向各位领导作以简要汇报。

一、落实八个长效机制文件,巩固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

一是广泛宣传,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县委在县级媒体《金――视野》、县电视台开辟长效机制文件精神专栏,将长效机制文件精神摘要予以刊登或播放;各基层党委在各自单位板报分期刊登文件内容,为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二是认真学习,使长效机制八个文件内容人人皆知。各基层党委普遍通过支部会议集中学、抓理论研论深入学、开辟论坛讲座辅导学等形式,将活动引向深入,使每名党员都能够基本了解八个长效机制文件内容。

三是建章立制,使长效机制八个文件精神具体化。我们对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形成的成功经验进行了认真,并结合实际,建立了四个方面二十六个制度作为对结,使中央、省、市委文件精神切合我县实际。在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方面,建立了思想常新的学习教育制度、根基常固的日常管理制度、人本常现的服务群众制度、问题常察的监督制度、生机常青的纳新制度、党建常抓的责任落实制度等,并制定细化具体内容。在做好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方面,主要实行为民服务代理制、农村党员承诺制、无职党员设责定岗制和群众满意度测评制。在流动党员管理方面,主要做好流动党员活动证的发放,使每名流动党员都“找得着,管得住”,增强他们对党组织的归宿感。在建立健全抓基层党建责任制方面,制定并落实了“三级五岗”党建责任制,形成了县委领导、乡镇(部门)党委书记、组工干部、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党建指导员五个岗位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格局。

二、加强党员教育管理,为发挥作用搭建平台。

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带领农村群众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强大动力,我们从党员作用发挥入手,不断深化载体活动,使党员服务于群众的积极性得到提升。

一是巩固为民服务代理制。为民服务代理制在我县推行的较早,为了把这件制度深入持久的落实下去,今年,我们还建立了代办员挂牌上岗、代办事务公示、督察回访、责任追究四项制度。代办员挂牌上岗制,就是要求各乡镇的为民服务代办员在中挂牌上岗,姓名公示,方便群众监督。代办事务公示制度,就是要求各乡镇普遍把流程、代理室职责、村级代办员管理考核办法等制度公示,使群众对代办事项更进一步了解。督察回访制度,就是由乡镇纪委每月随机抽出一些办结事例,回访当事人,征求群众意见。责任追究制度,就是按照分级管理,层层负责的原则,坚持分级把关,分级服务,对于出现失误,造成较大影响的,直接追究责任人的责任。

二是深化党员承诺制。结合实际,推行了党支部和党员“双承诺”活动。在承诺内容上,紧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创建和谐村庄”这一主题,农村党支部重点围绕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作出承诺,农村党员重点根据自身特长做出承诺,党员有什么能力就办什么事,能做到什么就承诺什么;承诺的内容包括岗位评诺,实事承诺,便民承诺,自律承诺等各个方面。在承诺程序上,统一按照党员“提”诺、党组织“审”诺、党员签名“定”诺、公开“示”诺、党员“践”诺、民主“评”诺等六个基本步骤进行,坚持做到一年一承诺一,年初公布承诺,年末评比。在承诺的监督上,坚持做到党支部每季度一小结,党总支每半年一次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改正。群众对支部履行承诺有意见的可直接向镇党委反映。实现了“灵活承诺内容,完善承诺机制,突出承诺实效”的目标。

三是试行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制。根据我县实际情况,为农村无职务党员设置了政策法律宣传岗、科技推广普及示范岗、村级经济发展岗、文明新风和卫生管理岗、计划生育监督岗、村务财务监督岗六个岗位,要求农村党员根据个人自身特点,自主选岗,使他们在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促进农村和谐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其自身作用。这项我们已经开展,但由于党员思想素质等各方面因素,落实的比例不是很高。

三、强化党建责任,健全党建体系。

为了落实党建责任体系,从起,我们――县县委就制订了“三级五岗党建责任制”,并在中持之以恒的贯彻落实。就是明确县委、乡镇党委、村党支部“三级”责任,明确县委领导、乡镇党委书记、组工干部、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党建指导员等“五岗”职责。在具体中,县委常委会班子成员率先垂范,分别建立了乡(镇)、村党建联系点,实行县级领导干部“四个一”制度,即19名县级党员领导干部每人包抓一个乡镇、一个村级党建联系点、一个重点建设项目、一――贫困――,并带头。

到联系点检查调研,深入村组了解活动开展情况,及时帮助解决基层实际问题。在乡镇,落实了“一联五”措施,即每名党委成员联系一个先进村、一个后进村、一个党员致富示范――、一个贫困――、一个入党积极分子,形成了全县各级领导齐心协力抓创建的机制。同时,结合“三级联创”活动,每年年初,县、乡、村三级都层层签订党建目标责任书,将目标、责任、考核逐条细化,层层分解,将创建活动与经济同布置、同检查、同考核、同评比。形成了县、乡、村三级联动,相互衔接、相互促进、整体推进的创建新局面。

四、明确措施,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管理。

流动党员是党员教育管理中的一个薄弱环节,也是一个难点,今年以来,我县对流动党员管理非常重视,按照“流出党员不能成为断线风筝,流入党员必须过上正常的组织生活”的思路,在流动党员管理方面实行了两项制度,一是统计月报制度。即要求各基层党组织每月要将流入流出党员的数量和名单统计上报县委组织部,县委组织部再汇总上报市委组织部。二是流出党员办证制度。即要求凡流出市外六个月以上的党员,要在乡镇党委登记造册,办理《流动党员活动证》,每年至少向流出地党组织汇报一次外出期间思想、和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情况。此外,县委组织部还设立了流动党员接待站,公布咨询电话,负责落实流动党员的登记和党组织关系接转以及流动党员的问题解答等;基层党委设立流动党员管理站,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教育和管理。

五、加大力度,推进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

208月以来,我们把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作为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按照无村应建尽建、先无后危再改、整合各类资源的思路,通过深入调研,科学规划,积极施工,实行县、乡、村三级齐抓共管的办法,形成了全县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的热潮。在中,落实“六个一”制度,即县级党员领导干部每人包抓一个联系点、领导小组成员每人联系一个乡镇、县建设局为每个村派驻一名工程监理人员、乡镇领导每人联系一个建设村、乡镇党委每周向县村建办汇报一次工程进展、县村建办每月进行一次检查通报。形成了组织部牵头抓总,成员单位各负其责,基层党委认真落实的责任机制。

截止目前,全县第一批共建成并投入使用标准化村级组织活动场所24个,第二批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5个,主体基本竣工的12个,8个村主体正在建设,5个村地基处理完毕,有11个村正在处理地基,其余的正在积极进行选址规划、联系施工队。

六、坚持选用齐举,注重农村后备干部的选拔培养。

一是加强基层干部培训。近年来,我们以培养新农村建设带头人为目标,注重把那些农村复员退伍军人、外出务工返乡人员等具有较高素质的人员列为后备干部培养对象,以县乡党校和村级组织活动场所为主阵地,以电化教育为载体,创新培训方式,每年举办1-2期农村干部及培养对象培训班,培训内容以农村实用技术为主,注重增强他们的“双带”(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努力使他们适应生产发展的要求,增强了新形势下农村干部的能力。

二是创新选用机制。在全面推行深化“两推一选”办法的基础上,从年4月开始在全县县乡后备干部中公开选拔30名德才兼备的后备干部,充实到全县30个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担任村支部副书记或村委会主任助理。这些“村官”到任后,都能利用自身优势,围绕各村实际,积极带领群众开展产调、引导群众发展高效农业,激活了农村经济发展新局面。

七、关于上半年党建。

上半年,我们遵循“农村党建树典型,机关党建求规范,非公党建重创新,社区党建上水平”的思路,不断完善机制,创新活动载体,在促进党建规范化管理作了一些。

一是深化“三级联创”活动。进一步丰富“三级联创”活动的内容,规范创建方式,完善考核办法,加大督查力度,切实落实县乡党委抓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责任制,做好省、市委命名表彰“三级联创”先进基层党组织典型,先进单位的推选,在全县树立一批先进基层党组织典型,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

二是推进村级规范化管理。在以前村级“六卡制”管理办法的基础上,推行了以“一个核心,两委联席,三笔联签,五步决策”主要内容的村级民主管理模式,建立了一套让干部办事有规矩,群众监督有参照的规范化村级班子管理机制,做到农民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实现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同时,建立了村级干部激励机制。对现任村级主要干部发放工资,按照村子人口多少,每人每月发放200-240元不等的工资,激发了他们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三是抓好党员发展。针对目前我县党员队伍的现状,制定了发展党员指导性计划,在规范发展程序,健全发展党员制度方面提出了六项具体要求,做到“六不发展”,即未列入重点发展对象的不发展;培养时间不够的不发展;未经政审的不发展;未经组织审核资格的不发展;未经集中培训的和党的基本知识考试不及格的不发展;入党动机不端正的不发展。做到不走样,程序不变通,要求不降低,坚决杜绝违反程序或简化程序发展党员的现象。同时,在做好票决制、公示制、责任追究制的基础上,试行“发展党员先过群众关”的办法,即在确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及转正时,都先征求群众意见,对大多数群众没有异议的方能上会研究,从而保证了发展党员的质量。

四是加强非公经济组织党建。重点开展了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党组织组建,对全县50――规模以上非公企业进行了全面调查,对18――符合建立党组织企业提出了建立党组织要求。目前,这些企业都在乡镇党委的指导下,积极进行组建前的各项准备。

通过开展党建活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发生了显著变化,主要表现在:

1、农村基层班子明显强化。农村基层班子成员队伍综合素质进一步提高,政策理论水平、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进一步增强,科学的发展观和政绩观逐步确立。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基层组织进一步健全,党建基础设施大为改善,承载能力不断增强。全县加强了乡镇、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做好了培养、选拔,一大批德才兼备、群众公认、实绩突出的优秀干部充实进了农村基层班子中。

2、农村党员干部队伍综合素质明显提升。通过建立和完善定期培训农村基层干部和党员制度,农村基层干部和党员队伍素质得到整体提高。目前,全县广大农村党员和干部思想观念、作风进一步转变,发展意识、进取精神明显增强,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明显提高,大多数党员尤其是部分农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干部已成为当地种养植能手和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带头人,涌现了渭丰乡定三村李发会等一批致富带富典型。

3、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明显加快。广大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坚持把解决群众增收难作为活动重点,尽心竭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特别是注重在信息、技术、发展项目上提供强大的支持,带领群众建设新农村,使农村面貌发生显著变化,进而有效推动了全县总体经济社会的快速健康发展。

从存在问题来看,还有部分农村双委会班子关系不协调,部分党员的素质不能适应当前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在流动党员管理方面,存在着流动党员变数大,稳定性不够等因素,给教育管理带来一定难度;在非公党建方面,部分企业主对党的认识不到位、活动不经常、阵地不健全、活动经费难保证,影响了企业党建活动的'开展。下一步,我们重点从深化“三级联创”活动、巩固党的先进性建设、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加大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党组织组建力度等方面入手,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为实现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到联系点检查调研,深入村组了解活动开展情况,及时帮助解决基层实际问题。在乡镇,落实了“一联五”措施,即每名党委成员联系一个先进村、一个后进村、一个党员致富示范――、一个贫困――、一个入党积极分子,形成了全县各级领导齐心协力抓创建的机制。同时,结合“三级联创”活动,每年年初,县、乡、村三级都层层签订党建目标责任书,将目标、责任、考核逐条细化,层层分解,将创建活动与经济同布置、同检查、同考核、同评比。形成了县、乡、村三级联动,相互衔接、相互促进、整体推进的创建新局面。

四、明确措施,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管理。

流动党员是党员教育管理中的一个薄弱环节,也是一个难点,今年以来,我县对流动党员管理非常重视,按照“流出党员不能成为断线风筝,流入党员必须过上正常的组织生活”的思路,在流动党员管理方面实行了两项制度,一是统计月报制度。即要求各基层党组织每月要将流入流出党员的数量和名单统计上报县委组织部,县委组织部再汇总上报市委组织部。二是流出党员办证制度。即要求凡流出市外六个月以上的党员,要在乡镇党委登记造册,办理《流动党员活动证》,每年至少向流出地党组织汇报一次外出期间思想、和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情况。此外,县委组织部还设立了流动党员接待站,公布咨询电话,负责落实流动党员的登记和党组织关系接转以及流动党员的问题解答等;基层党委设立流动党员管理站,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教育和管理。

五、加大力度,推进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

2006年8月以来,我们把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作为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按照无村应建尽建、先无后危再改、整合各类资源的思路,通过深入调研,科学规划,积极施工,实行县、乡、村三级齐抓共管的办法,形成了全县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的热潮。在中,落实“六个一”制度,即县级党员领导干部每人包抓一个联系点、领导小组成员每人联系一个乡镇、县建设局为每个村派驻一名工程监理人员、乡镇领导每人联系一个建设村、乡镇党委每周向县村建办汇报一次工程进展、县村建办每月进行一次检查通报。形成了组织部牵头抓总,成员单位各负其责,基层党委认真落实的责任机制。

截止目前,全县第一批共建成并投入使用标准化村级组织活动场所24个,第二批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5个,主体基本竣工的12个,8个村主体正在建设,5个村地基处理完毕,有11个村正在处理地基,其余的正在积极进行选址规划、联系施工队。

六、坚持选用齐举,注重农村后备干部的选拔培养。

一是加强基层干部培训。近年来,我们以培养新农村建设带头人为目标,注重把那些农村复员退伍军人、外出务工返乡人员等具有较高素质的人员列为后备干部培养对象,以县乡党校和村级组织活动场所为主阵地,以电化教育为载体,创新培训方式,每年举办1-2期农村干部及培养对象培训班,培训内容以农村实用技术为主,注重增强他们的“双带”(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努力使他们适应生产发展的要求,增强了新形势下农村干部的能力。

二是创新选用机制。在全面推行深化“两推一选”办法的基础上,从2006年4月开始在全县县乡后备干部中公开选拔30名德才兼备的后备干部,充实到全县30个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担任村支部副书记或村委会主任助理。这些“村官”到任后,都能利用自身优势,围绕各村实际,积极带领群众开展产调、引导群众发展高效农业,激活了农村经济发展新局面。

七、关于上半年党建。

上半年,我们遵循“农村党建树典型,机关党建求规范,非公党建重创新,社区党建上水平”的思路,不断完善机制,创新活动载体,在促进党建规范化管理作了一些。

一是深化“三级联创”活动。进一步丰富“三级联创”活动的内容,规范创建方式,完善考核办法,加大督查力度,切实落实县乡党委抓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责任制,做好省、市委命名表彰“三级联创”先进基层党组织典型,先进单位的推选,在全县树立一批先进基层党组织典型,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

二是推进村级规范化管理。在以前村级“六卡制”管理办法的基础上,推行了以“一个核心,两委联席,三笔联签,五步决策”主要内容的村级民主管理模式,建立了一套让干部办事有规矩,群众监督有参照的规范化村级班子管理机制,做到农民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实现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同时,建立了村级干部激励机制。对现任村级主要干部发放工资,按照村子人口多少,每人每月发放200-240元不等的工资,激发了他们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三是抓好党员发展。针对目前我县党员队伍的现状,制定了发展党员指导性计划,在规范发展程序,健全发展党员制度方面提出了六项具体要求,做到“六不发展”,即未列入重点发展对象的不发展;培养时间不够的不发展;未经政审的不发展;未经组织审核资格的不发展;未经集中培训的和党的基本知识考试不及格的不发展;入党动机不端正的不发展。做到不走样,程序不变通,要求不降低,坚决杜绝违反程序或简化程序发展党员的现象。同时,在做好票决制、公示制、责任追究制的基础上,试行“发展党员先过群众关”的办法,即在确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及转正时,都先征求群众意见,对大多数群众没有异议的方能上会研究,从而保证了发展党员的质量。

四是加强非公经济组织党建。重点开展了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党组织组建,对全县50――规模以上非公企业进行了全面调查,对18――符合建立党组织企业提出了建立党组织要求。目前,这些企业都在乡镇党委的指导下,积极进行组建前的各项准备。

通过开展党建活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发生了显著变化,主要表现在:

1、农村基层班子明显强化。农村基层班子成员队伍综合素质进一步提高,政策理论水平、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进一步增强,科学的发展观和政绩观逐步确立。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基层组织进一步健全,党建基础设施大为改善,承载能力不断增强。全县加强了乡镇、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做好了培养、选拔,一大批德才兼备、群众公认、实绩突出的优秀干部充实进了农村基层班子中。

2、农村党员干部队伍综合素质明显提升。通过建立和完善定期培训农村基层干部和党员制度,农村基层干部和党员队伍素质得到整体提高。目前,全县广大农村党员和干部思想观念、作风进一步转变,发展意识、进取精神明显增强,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明显提高,大多数党员尤其是部分农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干部已成为当地种养植能手和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带头人,涌现了渭丰乡定三村李发会等一批致富带富典型。

3、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明显加快。广大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坚持把解决群众增收难作为活动重点,尽心竭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特别是注重在信息、技术、发展项目上提供强大的支持,带领群众建设新农村,使农村面貌发生显著变化,进而有效推动了全县总体经济社会的快速健康发展。

从存在问题来看,还有部分农村双委会班子关系不协调,部分党员的素质不能适应当前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在流动党员管理方面,存在着流动党员变数大,稳定性不够等因素,给教育管理带来一定难度;在非公党建方面,部分企业主对党的认识不到位、活动不经常、阵地不健全、活动经费难保证,影响了企业党建活动的开展。下一步,我们重点从深化“三级联创”活动、巩固党的先进性建设、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加大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党组织组建力度等方面入手,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为实现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基层公安机关党组织建设调研报告(通用17篇)篇十一

按照乡党的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办公室的安排,我与4月7日至11日到乡中八里村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大调研大走访”,就中八里村基层组织建设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下一步打算进行了调研走访,现总结调研报告如下:

一、村基本情况。

东八里村位于大马村乡东北部。全村共有311户,1267口人,6个村民小组,村民代表31人,耕地面积1362亩,人均收入4649元,在全乡是中等收入村庄。

1、党员基本情况:村设有1个农村党支部,村两室三间90平米,占地0.6亩,建于1983年9月,历经多次整修,现有围墙和大门,但办公条件相当简陋。农村党员有46名,其中妇女4名,占9%;55岁以上的30名,占65%;文盲、半文盲党员39名,占37%;高中及以上的9人占20%;困难党员8人,占17%;致富无门的3人,占6%;致富带头人8人,占17%。

2、农村党支部班子情况:村党支部委员总数为3人,村委委员数3人,都是55岁以上。

3、农村党支部作用的发挥情况:两委班子成员均能在自身致富上起一定的带头作用,能积极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

三、存在问题。

1、村级班子整体素质不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文化程度偏低。农村两委干部的文化程度较以前相比,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比例仍然很高。二是学习的积极性不高。部分村干部只注重干一些具体的工作,忽视了对政治理论的学习。三是民主、法律意识淡薄。个别村干部工作方式简单,领导方法陈旧,导致工作中有些干群关系紧张,矛盾增多。

2、农村干部队伍后继乏人。一是班子年龄结构老化。目前班子老化现象还比较严重,村党支部书记已经57多岁,村主任65岁,村委会计现已64岁,两委干部都在55岁以上。二是村级后备干部缺乏。村里有头脑、有能力的年轻人都把眼光放在经济发展上,真正愿意服务农村、扎根农村的人越来越少。三是农村干部待遇低。农村工作环境艰苦,任务繁重,村干部待遇低、难落实,不少村干部不安心本职工作,人心思动现象较普遍,甚至干脆“撂担子”,直接外出做生意。

3、村两委班子关系不协调。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不能互相配合共同开展工作,无法发挥出村级班子应有的工作合力。

村主要是以农业为主导产业,优质粮食的种植面积可观,而且销路也很好,农民的收入来源也主要靠农业,养殖业发展不够。近年来外出务工人员迅速增加,劳务收入也成为农民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

医疗卫生方面,村1267口人,新农村合作医疗参加1242人,参与率是98%.明年计划全部参与。新农保应参保人数853人,实际参保819人,参保率96%。

五、热难点问题。

1.农民对当前经济形式持乐观看法,在主导产业方面,对于优质蔬菜种植和养殖业的发展,希望政府帮助提供信息,找市场,减少农产品无销路的后顾之忧,为今后农业生产提供更为广阔的天地。在资金上,希望金融部门帮助农民解决小额贷款,缓解农民因生产资金不足制约生产发展的矛盾。

2.科技作用得到广大农民认知,加强农村科教文化事业建设是农民所盼,据调查,农民对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所产生的巨大作用有共同的认识。相信科学,渴望技术反映了广大农民的共同心声。但农民感到获取科技知识的.渠道少,学而所用和用而所学之间还存在差距和矛盾。看电视是农民获取科技知识的主要渠道,农业频道是农民最喜爱的节目。但农民反映“电视播放农业科技知识时间短,记不住,理解不透”。农民希望村里有个固定的学习场所,能有科技人员面对面、手把手的传授知识和技术。还应该多发放一些科技书籍和科普光盘,增加致富信息来源渠道。希望政府及有关部门加大对农村科教文化事业的投入,普及和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农业技术人员应经常深入农村进行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

3.在农村文化生活上,农民反映文化生活馈乏,在农村看电视是农民的唯一文化娱乐,希望有关部门重视和扶持村文化室、图书室、活动室的建设,让先进文化占领农村文化阵地。

4.农村社会治安状况和社会风气有所好转,农民渴望农村社会治安进一步稳定.村农民对农村社会治安状况总的评价还是比较满意的。但红白喜事大操大办之风盛行,人情礼往给农民带来沉重负担,大有事主不愿办而不得不办,人情不愿随不得不随的趋势。

基层公安机关党组织建设调研报告(通用17篇)篇十二

加强农村党组织建设,是新时期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的有效途径,是促进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决定性因素。搞好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基层组织建设是一项具有伟大战略意义的工程,任重而道远。随着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深入,村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进一步提高,工作作风进一步转变,工作能力和水平明显增强。但是,在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农村党组织建设仍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根据区委组织部的安排,我们对全镇四个农村党支部的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调研,下面就调研的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1、党员基本情况:我镇辖4个行政村,共有人口6765人;共有4个农村党支部,农村党员有153名,占全镇党员总数的20%,占全镇农民总数的22.6%。在这153名农民党员中,55岁以上的76名,占50%;文盲、半文盲党员8名,占5%;高中及以上的25人,占16%;困难党员9人,占6%;致富无门的5人,占3%;致富带头人60人,占39%。

2、农村党支部班子情况:村党支部委员总数为12人,35岁以上的9人,占委员总数的75%,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50%。

3、农村党支部作用的发挥情况:4个村的两委班子成员均能在自身致富上起一定的带头作用,能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相比之下,xxx村党支部的作用发挥较好,主要原因是该村的支部书记是多年的老书记,在长期的基层党建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工作方式方法灵活多样,处事公道,能充分利用该村的各方面条件,带领群众致富。xxx村党支部和田坝村党支部的作用发挥情况为其次,xxx村党支部书记在带领群众致富方面起到了一定的带头作用,但是由于该村的交通和地理位置的影响,加之部分党员的模范作用发挥得不太好,对党支部核心作用的发挥有一定的影响;xx村由于地处城乡结合部,加之近几年涉及征用土地等事宜,村两委班子在宣传解释党和政府的政策上力度不够,部分群众对党和政府不理解。xxx村党支部的作用发挥得稍微差点,主要原因是支部书记年龄偏大,工作不够大胆,加之该村党员人数不多,部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得不够好。

4、村集体经济收入情况:4个村均不同程度的有部分集体收入(年集体收入xx村3000元,xx村16000元,xxx3000元,xx村8000元),主要来源是有部分房租收入和部分鱼塘、山地承包收入等。

二、我镇农村党建工作开展的情况与成效。

建立健全了党员登记制度,村、居支部日常工作考核制度、领导干部挂村帮户制度、中心组成员理论学习制度等。

2、对换届后的村组干部进行了法律法规知识、财务管理知识、农村相关科技知识、党风廉政建设、党务知识等的培训。

3、继续开展“三村建设”和“三级联创”活动。今年我们狠抓了“班子队伍带村”工作,在提高村两委班子成员的执政能力上下功夫,要求各支部书记带头谋发展,带头致富,带头学科技、用科技(今年确定了沙沟村、莲花村为“三村建设”示范村),通过党委集体谈话、集体到各村调研、集中组织培训等形式,使他们在致力本村组的发展上做到了思路清晰,方向正确,切合实际,同时服务群众的自觉性和执行政策、依法办事、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提高。

4、大力推进党员农贷快车活动。根据区委组织部的要求,我镇拟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对各村的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的情况进行了摸底调查,同时启动了示范村和示范户建设(明确了xxx村为示范村,每个村明确了5户示范户)。

5、不断完善和创新载体,

切实加强党员队伍建设,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1)、发展好党员。我镇党委认真遵循发展党员的“十六字方针”,严把入口关,同时积极疏通出口,纯洁党员队伍。要求各支部每年必须发展1名以上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常数达到3人以上。

(2)、加大了对党员队伍的教育工作。我们在全镇范围内开展了大规模的信访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活动。通过法律专家讲、领导干部到组讲、印发宣传资料到每户等多种形式,对全镇广大党员进行了信访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同时对所有影响稳定,影响发展环境的矛盾问题进行了一次彻底的摸底排查。通过宣传教育,我镇已基本形成有序信访、依法信访的良好局面。

(3)、在全镇开展了共产党员向组织和所在区域群众作出承诺的活动。此项活动的开展,得到了全镇广大党员的支持和认同。通过此项活动的开展,进一步融洽了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为我镇全年各项重点建设项目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和舆论支持。

(4)、镇党委制定了党委成员帮贫扶困制度,对贫困党员进行了走访慰问;同时,对有一定特长的贫困党员登记在册,积极向就业服务机构推荐。

(5)、认真开展了“双向培养”工作。拟定了今年的培养计划和明确了培养对象,并落实了具体责任人。要求将致富带头人培养成党员,将党员培养成致富带头人,同时将这部分同志做为村级后备干部的培养对象进行登记造册。目前我镇的“双向培养”对象有18人。

(6)、各村评选出了党员示范户,并建立了常效管理机制。全镇共有党员示范户85户。

6、xxx协会支部的运行情况。该支部现有党员8人,在促进xxx行业健康发展的过程中,8名党员同志均不同程度的做了大量工作,在行业中切实起到了先锋模范作用。

7、村级组织阵地建设情况。我镇4个行政村中,除xx村和xx村有砖混结构的办公用房外,其余两个村的办公用房均为危房,特别是xxx村的办公条件最为艰苦。

8、党费收缴情况。目前我镇的党费收缴工作基本顺利,大多数农村党员主动要求每月交纳0.5元的党费。

三、我镇农村党建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1、村级组织建设面临三大难题。一是全镇4个村的集体经济都相对薄弱,导致村党支部在为群众办实事上心有余而力不足。二是除村党支部书记有一定的工资补助之外,其余的委员均没有待遇和报酬,影响了干部队伍的稳定,难以调动积极性。三是部分村党支部的活动阵地建设滞后(有两个村的办公场地为危房),和日益发展的市场经济现状不相适应。

2、村班子建设出现三个不适应。一是党支部书记平均年龄老化、文化程度偏低,在面对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要求下,发挥农村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方面已存在一些不适应;二是个别村干部带领群众的致富能力与群众快速致富的.愿望不适应;三是村级后备干部的选拔培养与班子新老交替的迫切要求不适应。

3、部分农村党员中存在“三多”的问题。即年龄大的多、文化低的多、缺少致富技能的多。

4、由于我镇失地农民较多,大部分年轻同志在失去土地以后均外出打工,留守家里的人员多数为年老体弱的老人和儿童,导致从团组织的渠道向党组织的推优工作无法正常进行。

5、xxx为市区统一规划区,所有水利、道路等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已基本停止,很多土地即将被征占,在这种情况之下,再大力加大农业投入和农村相关经济产业的推进不现实。已失地农民对自己失地后的从业还有一个适应期,即将失地的农民也有等待观望的心态。

四、如何加强xx镇农村党建工作的思考。

针对我镇村级党组织建设所面临的具体困难和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须切实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建立党建工作办公经费支出保障制度,确保农村党建工作正常开展。首先,建议区委能将乡镇党建工作经费列入财政支出预算,从而有效地保证镇村两级党组织有足够的经费开展党建活动,发挥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其次,镇村两级党组织要切实做到有钱办事、有人办事、有章理事,把乡镇党建工作抓出成效、抓出特色。

义。因此,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必须把加快发展作为中心任务。各村党支部除集中力量抓好符合我镇总体规划发展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外,还要充分分析和认识到我镇经济发展的优势和劣势,围绕“抓好城市旅游经济”的总体发展思路,加大经济结构的调整,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科技为依托,大力发展以促进流通、服务等为主的第三产业,鼓励更多农民(特别是失地农民)尽快向非农产业转移,推动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同时各村支部还应坚持以机制创新做大集体经济,通过多种形式盘活村集体资产,不断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实力,不断提高为民办事的能力。

(三)、紧紧把握好加强村党支部建设这个关键,发展状大党员队伍,优化党员结构,达到“五好”目标。一是发展状大党员队伍,要认真贯彻“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围绕加强在生产第一线发展党员的工作,培养锻炼有潜质的年轻党员队伍,充分发挥其助手和后备军作用,注意总结和推广做好壮大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和发展青年入党工作的经验。还要加强对共青团组织的领导,帮助共青团切实加强农村团的基层组织建设,为做好“推优”工作和加强在青年中发展党员工作奠定基础,使共青团员成为党组织发展青年党员的主要来源。二是继续坚持“双向培养”的要求,加强对致富带头人的培养力度,进而增强党在群众中的影响力;三是加强农民党员的教育培训。要继续推进以基层党校和党员活动室为依托,以党员活动日为基本形式的“校、室、日”党员教育网络,不断扩大教育的辐射面。教育要突出重点,讲求方法,注重实效。教育内容上,着力解决好部分农民党员理想信念动摇、党性观念淡薄、愚味落后、信奉封建迷信等问题,用先进文化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形成党支部强大的号召力和凝聚力,使支部身边有党员,党员身边有群众,说话有人听,办事有人跟,巩固党在农村的群众基础和执政基础;另外还要着力解决好一些农民党员政策法律水平低、应对市场经济的基本功差、缺乏致富能力和本领问题。

(四)、大力推进基层组织工作机制创新,进一步激发农村党支部的执政活力。要切实解决农村党支部“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的问题,建立与新形势相适的工作机制。首先要建立起富有活力的村级工作机制。鼓励村“两委”干部大胆闯、大胆试,大胆干,镇党委要充分保护和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和刨造性;要着力于放权给村“两委”,努力解决对村级“统得过多、管得过死”的问题,做到责权利相结合,强化村“两委”的职能;要着力于减负村“两委”,坚决克服形式主义,为村干部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其次是建立科学决策和民主监督机制。高度重视建立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决策机制,规范民主决策程序,健全议事规则,实行决策论证制和责任制,用制度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尽量避免和减少失误,同时建立群众对决策实施监督的机制,让群众依法行使自治权利。再次是建立村“两委”分工负责制、“两委”联席会议,民主评议“两委”干部等制度,明确村党支部对村委会实行政治领导、工作指导、思想引导的职能,做到坚持领导不包办、把握方向不旁观、保障自治不违法、支持工作不拆台,村委会在党支部的领导下依法行使职权,工作到位而不越位,形成“两委”协调一致,良性互动的运行机制。

基层公安机关党组织建设调研报告(通用17篇)篇十三

为迎接中国妇女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胜利召开,结合《区妇联“三访三化促发展解民忧”活动方案》中“深入走访基层组织”的要求,进一步了解我区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现状,切实把妇联建设成为党开展妇女工作的“坚强阵地”和深受广大妇女信赖和热爱的“温暖之家”。今年7月份以来,区妇联组成调研组,深入到部分乡(镇)、村(社区)、两新组织及部分机关事业单位妇委会(女工委)等不同领域,对全区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状况进行调研,现将调研情况作如下汇报:

一、基本情况和主要特点。

我区地处湘中偏北,是一个农业大区和劳务输出大区。全区总人口86.79万人,其中女性41.69万人,女性农业人口33.66万。全区有15个乡(镇),284个行政村,20个社区,正科级机关事业单位94个,有一定规模的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150家(不含个体经营户),共有从业人员6824人,其中有20人以上女职工的28家,占总数的18.7%。目前,我区已构建了多层次、多形式纵横交错、条块结合、与社会各界、各职能部门紧密联系的妇女组织网络,成为党和政府联系妇女群众的重要桥梁和纽带。从我区基层妇女组织现状来看,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构建了广覆盖的妇联组织网络。**区妇联组织健全,区、乡镇、村(社区)三级100%建立了妇女组织。区妇联1个,乡(镇)妇联15个,社区妇联20个,村妇代会284个,机关事业单位妇委会27个,区女领导干部联谊会、区女企业家协会和巾帼志愿服务队团体会员3个,“两新”组织(非公有制经济和社会组织)中组建妇女组织20个。共建村(社区)“妇女之家”304个。全区有专(兼)职妇女干部2882人,其中区妇联干部5人,乡妇联干部30人,区直妇委会主任27人,社区妇联干部20人,村妇代会主任304人,村妇代小组长2496人(村妇代会主任和妇代小组长绝大多数是没有报酬的兼职妇女干部)。

2.展示了高水平的参政议政水平。全区有副科级以上的女干部220人,占副科以上干部总数的14.39%。区党政领导班子均配备了女干部,区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女性比例分别为17%、13%和18%,全区15个乡(镇)党政领导班子中有17名女领导干部。第四届“村两委”换届选举共产生村“两委”委员2494名,其中妇女委员563名(村党组织女委员267名,村委会女委员296名,交叉任职的女委员261名),占委员总数的22.57%,比上届增长2.81%。

3.打造了高素质的妇女干部队伍。年初,我区启动第四届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同年11月圆满结束。在这次村级“两委”换届选举工作中,全区各级妇联充分发挥妇联组织的职能作用,抓住机遇,主动作为,积极推进村妇代会建设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新一届村妇代会主任总体素质较往届提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年轻化趋势明显。新当选的284名村妇代会主任平均年龄低于往届,35岁以下23人,占8%,35-45岁的143人,占总数的50%,45岁以上的118人,占42%;27名区直单位妇委会主任年轻化趋势明显,35岁以下12人,占45%,35-45岁的12人,占45%,45岁以上的3人,占10%。大批的年轻妇联干部为妇联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二是知识化趋势突出。区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妇委会主任中,全部是大专以上学历。新当选的284名村妇代会主任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65人,占24%;高中、中专学历的141人,占65%;初中学历的78人,占27%。三是专业化趋势较强。92.6%的区直妇委会主任工作年限达5年以上,其中部分达以上,村(居)委会、社区妇联主席中,连选连任或曾担任上届两委委员的占69%。

4.发挥了高效能的妇联组织作用。全区基层妇联组织紧紧围绕党委政府工作中心,认真按照上级妇联工作要求,按照“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维权”的工作思路,不断创新工作内容和工作载体,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一是服务经济推典型。在农村,广泛开展“双学双比”、“巾帼科技致富工程”等活动,团结带领农村妇女投身新农村建设,培育和发展一大批女能人、女科技示范户。在城镇,广泛开展女性创业创新创优竞赛活动,鼓励妇女立足岗位建功立业,涌现了一大批省、市、区巾帼建功标兵等。近五年来,荣获各级巾帼文明岗、三八红旗集体、基层组织建设示范乡镇(村、社区)、妇女之家示范点、三八红旗手、巾帼建功标兵、“双学双比”女能手等各类国家级先进8个,省级先进6个,市级先进21个,区级先进60个。二是围绕文明抓宣传。以巾帼志愿者服务队为主要宣传骨干,围绕“创卫”、“创森”“学雷锋”等主题开展巾帼志愿服务活动。近年来,区妇联开展各类主题志愿服务活动10多次。通过发出倡议、文明劝导、分发资料、卫生死角清扫、义务植树、救助帮扶等形式的活动开展,五年来累计新植树苗70亩,发放文明创建宣传资料4万册。根据妇联组织社会家庭亲和力强的特点,积极开展“五好文明家庭”、创“平安家庭”、“书香家庭”“十星级农户”等主题创建活动,动员广大妇女继承传统美德,发扬时代精神,以家庭的和美促进社会的和谐。三是构建和谐抓维权。各级妇联组织以建设“坚强阵地”和“温暖之家”为切入点,努力当好了妇女群众的“娘家人”,帮助受困妇女排忧解难,有效地维护了广大妇女的合法权益。近年来共组织开展“平安**”创建、妈妈禁毒联盟“蓝结”行动、扫黄禁赌禁毒防艾宣传教育活动等普法宣传活动21次,五年来累计发放普法宣传资料8万余册,接受法律咨询108人次,举办培训班5期,培训学员1338人。接待群众来信来访来电678起,共691人次,95%以上得到妥善解决。参与陪审侵害妇女儿童权益案件21起,从源头上维护了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区妇联机关深入乡镇走访慰问特困妇女15次,共慰问特困妇女428名,发放慰问金14万余元;组织女企业家开展特困妇女儿童慰问活动13次,发放慰问金43500元;开展“爱心献春蕾”活动,救助春蕾女童50名,发放救助金45000元。争取其他各类救助资金16万元。

(一)党委重视是全面推动党建带妇建的保障。区委历来重视妇女工作,把加强对妇女工作的领导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重要内容。区委下发了《关于加强“党建带妇建”工作的意见》(桃办发[]16号),围绕“党建带妇建”工作的重点难点问题,落实了各级党组织和妇联组织的工作责任,切实把“党建带妇建”工作摆上了重要日程。各级党组织都明确了一名领导分管或联系妇联工作,建立了定期听取“党建带妇建”工作汇报制度和妇女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解决各级妇联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二)突出重点是全面推动党建带妇建的关键。各级妇联坚持“党建带妇建、妇建服务党建”的工作思路,使基层组织实现了“思想建设加强、组织网络健全、队伍发展壮大、阵地建设规范”的良好局面。1.实行政策倾斜,推动女干部培养选拔。为贯彻落实好《关于进一步加强培养选拔女干部工作的意见》(益组联〔2008〕13号)的要求,我区始终把培养选拔女干部工作作为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的一件大事来抓,建设了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女干部队伍。目前,全区科级干部1476人,其中女干部220人,占14.9%;副处级以上干部53人,其中女处级干部5人,占9.43%,区四大家班子女干部配备率达100%;乡科级班子成员中有女干部88人,占15.15%,其中乡镇17人(正职5人),区直73人(正职16人)。在规定应该配备女领导干部的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人口与计划生育、民政、司法、劳动和社会保障、商务、旅游、广电等重点单位中,配备率达到100%。2.延伸工作触角,拓展妇联组织网络。切实落实全国妇联《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要求,按照“哪里有党组织、哪里就有妇联组织”的要求,根据当前城乡经济结构的变化和社会的发展,突破以行政隶属为主设置组织的模式,拓展横向妇女组织,培育发展各类妇女团体、巾帼志愿者队伍,建立了一个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纵横交错的妇联基层组织网络。做到了区、乡镇、村三级100%建立了妇联组织,村(社区)妇代会组建率达100%。机关科教文卫事业单位妇委会的组建率达100%。3.发展壮大队伍,增强妇联组织凝聚力。以第四届“村两委”换届选举为契机,区妇联积极向区委专题汇报相关情况,争取领导重视和政策支持。制定下发《**区妇联20工作规划》,配合出台《中共**区委办公室关于认真做好村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对妇女进入村支“两委”工作目标予以明确。通过电视、网络、报纸等媒体宣传优秀女村支书事迹,形成了有利于妇女参选参政的舆论氛围。全区换届选举完成后,村(社区)妇代会主任100%进入了村“两委”,女村(社区)委委员比例达到30.53%,平均每个乡镇有1名村(社区)女性一把手,每个村(社区)至少有1名女村委委员,女书记、主任比上届增加5名。4.规范阵地建设,提升妇联组织的影响力。近年来,我区把阵地建设作为组织建设工作的重点来抓,积极创造条件成立“妇女之家”,从开始,区妇联以点带面,全力推进村(社区)“妇女之家”的建设,集中打造基层“妇女之家”活动阵地,配备图书阅览室、文体活动室、接访咨询室、维权站、户外娱乐活动场所和设施,条件不具备的村与其他活动场所合并使用,尽量实现资源共享,为妇女群众提供了学习活动、展示自我、提升素质的平台。在条件相对优越的机关事业单位“妇女之家”建设上,重点放在了规范妇委会制度、创新活动载体等方面,指导组织女职工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和参加妇联举办的各类培训。全区成功创建省级示范“妇女之家”1个,市级示范“妇女之家”2个,建立妇女儿童活动中心1个,建立法律援助站1个、建立维权中心1个,乡镇、村(社区)维权站319个,反家庭暴力投诉中心15个,受害妇女庇护中心1个,增强了基层妇女组织的活力。

(三)创新机制是全面推进妇联组织的动力。1.创新党建带妇建的工作机制。把妇联的建设纳入党建工作的总体格局,以发布党支部和党员个人承诺书、支部活动动态及相关的妇联动态等形式,并实现妇联组织与党组织之间信息交换和党群联动。2.建立激励表彰机制。各级妇联组织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新闻媒体,多渠道、多形式,向妇女宣传社会,向社会宣传妇女,培树典型,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导作用。积极参与创建学习型家庭示范社区、基层组织建设示范村(社区)、街道、示范家长学校、留守儿童、流动人口子女示范家长学校、巾帼创业示范基地等。借“三八”节、妇代会等契机,大力开展各具特色的先进评比表彰活动,表彰了一大批“三八红旗手(集体)”、“巾帼建功标兵”、“双学双比”活动先进集体、“巾帼建功”活动先进集体、“巾帼文明示范岗”、“巾帼建功标兵”、“创业就业致富女能手”、“先进妇女工作者”、“和谐家庭”“致富女带头人”、“尊老爱幼模范”、“好儿媳”等先进集体和个人,进一步激发了妇女投身改革发展的热情和信心,在全区广大妇女中掀起了“比、学、赶、帮、超”的热潮。3.推进“三型”妇联组织建设。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切实开展推进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妇联组织建设,强化学习提升,注重调研实践,规范制度管理。制定了区妇联党组(中心组)学习计划、区妇联党组会议制度,完善了办公室各项管理制度。积极开展“创先争优、争当学习型女干部”活动,提升综合素质,增强服务能力,塑造良好形象,切实把阵地建设得更加坚强,把“娘家”建设得更加温暖。

三、存在的问题。

我区在积极探索党建带妇建、妇建服务党建工作中,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探索出了一些经验,但对照新时期新要求,还存在许多不足和问题:

一是党委政府的保障有待进一步加强。在调研中发现,妇联组织作为党领导下的群众团体,由于自身职能和性质的限制,不具备政府职能部门履职那样有可供调控的资源和手段,基层妇女组织缺乏资金、阵地等必要的物质保障,成为普遍存在的一个难题。目前,全区15个乡镇中妇联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的只有3个,年度经费最高的是10000元,最低的是1500元。284个妇代会主任只有20个人是以妇代会主任身份获得工作报酬,其他的都是以计生专干身份获得工作报酬,村上的妇女工作经费基本没有。由于缺乏经济支持,基层组织(乡妇联和村妇代会)没有专门工作经费,影响了基层妇女工作的开展。

二是部门单位的支持有待进一步到位。妇联组织是党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纽带,承担着为党做好群众工作的重要职责,一些基层党政领导对此认识尚不到位,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着重经济工作轻群团工作的倾向。少数党政领导对省、市政策和男女平等基本国策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先进的性别意识,对妇女工作研究不多,一些政策和文件精神并没有完全得到贯彻落实,对妇女工作缺乏有效的指导。

三是妇联组织的职能有待进一步优化。乡(镇)和村级妇联组织要积极发挥作用,开展活动,都需要有一定的经费作保障,但由于乡镇财政困难,大部分乡镇都无法解决这笔经费,各种活动和培训开展得不够,使妇女工作缺乏生机和活力,导致基层妇女组织的职能发挥不够。基层妇联干部多数身兼多职,变换频繁,不能集中精力开展妇女工作。15个乡镇妇联主席全部兼职,身兼三职以上的有7人,另外有的乡镇妇联主席岗位更换频繁,导致工作脱节。各村、社区妇代会主任也大部分身兼多种职务,工作中常常顾此失彼。

四是两新组织的拓展有待进一步突破。我区工业不发达,经济发展滞后,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经营发展不稳定,妇女从业人员流动大,妇女组织建设难度大。

四、对策和建议。

各级妇联组织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紧紧围绕建设“坚强阵地”和“温暖之家”,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以建设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妇联组织为重点,发挥群团组织优势,履行妇联工作职能,在党委政府的工作大局中考虑妇女工作的`新发展,深入研究新形势下妇女运动规律、妇女发展规律和妇联工作规律,进一步探索“党建带妇建,妇建服务党建”的新路子,用鲜明的主题引领工作,切实加强基层妇联组织工作。

1.党委政府强化妇联组织的保障力。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重视和加强对妇女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妇联组织和广大妇女儿童在实践科学发展观中的积极作用。并把妇女工作贯彻落实情况的督查考核纳入年度督查考核工作之中,促进《实施意见》中的一些有关妇女工作机制和保障的要求得到真正落实。我区多数乡镇党委政府对于妇联工作经费和活动经费困难有心无力,解决经费困难的问题,一方面,需要各级妇联组织将市场法则和组织优势相结合,积极探索社会化的运行机制;另一方面,需要各级党委政府从政策上给予重视和保障。建议上级妇联加大支持力度,帮助争取省、市财政的支持,对于财政特别困难的乡镇给予适当工作和活动经费补助,进一步改善基层妇联的办公条件和工作环境。

2.优先培养增强妇女组织的吸引力。进一步加大对妇女干部的培养和选拨力度。针对在各级领导班子中的妇女干部比例仍然偏低,担任正职的领导少的实际,加大女干部的培养、选拔力度,促进妇女参政议政水平进一步提高。加强与组织部门、党校等部门的沟通合作,通过各种形式加大对妇女干部的教育培训力度,提高妇女干部政治、业务素质,加大区直和乡镇妇联干部交流、转岗力度,加大对年青妇女干部的培养、任用力度,使妇女干部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3.强基固本提升妇联组织的战斗力。加强妇联干部能力建设,研究探索提升妇联干部能力素质的思路和举措,并形成长效机制,进一步加强教育培训工作,针对基层妇联干部流动频繁的实际,建议上级妇联每两年对妇联系统干部轮训一次,提高妇联干部整体素质和服务能力。()加强“双培双带”工作,积极配合组织部门,加大女党员的发展和女能人的培养力度。继续与有关部门密切协作,加强调查研究,掌握女干部、农村女能人的全面情况,配合基层党组织和组织部门,把优秀的年轻妇女吸收到党的队伍中来,进一步提高女党员的比例,使其在妇女队伍中更好地发挥带头作用,为推动妇女事业发展作出贡献。

4.拓宽领域扩大妇联组织的影响力。加大指导力度,扎实推进两新妇联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要深入调研,按照“先建立、后完善、再提高”的工作思路,对规模较大、经营稳定、发展良好,女职工数量在20人以上的企业组建妇女组织,使妇女组织在“两新”经济组织中充分发挥作用,促进“两新”经济组织的发展,为构建和谐**作出积极的贡献。

基层公安机关党组织建设调研报告(通用17篇)篇十四

为了全面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增强农村党建工作的针对性和指导性,我们围绕村级组织建设和村级换届选举两个课题,对部分镇乡和村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综述如下:

最近几年,全县各级党组织紧紧围绕县委作出的《关于全面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开创基层工作新局面的决定》,按照农村“三有”目标,以“固本强基”为载体,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加强了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村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增强。

(二)健全规范了农村各项规章制度,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稳步推进。

一是村民的民主权利得到了充分的行使。针对个别新当选的村委会成员不能很好履行其职责,村民在党支部的领导下,依法对其进行了辞免职,并重新选举,产生了群众信任的新的村委会成员。二是民主决策的落实情况有了较大的改进。大部分村在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和较大的公共设施建设项目上基本上经过了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并经村支书、村主任联签联章后实施。三是民主管理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全面健全和完善了村级各项规章制度,使管理工作有章可依。四是民主监督意识增强。各村普遍建立起民主监督小组,对重大事项进行监督。五是积极开展计生“村民自治示范村”、“民主法治示范村”等创建活动,提高了村民自治水平。

(三)加大了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项目开发力度,农村集体经济得到了壮大。

一是加大了对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政策扶持力度。县委专门出台了《关于扶持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村发展的若干意见》,确定在三年内由县财政投入帮扶资金1000万元扶持薄弱村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二是落实帮扶措施。为加快薄弱村经济发展,组织开展“五帮一”活动,即县级领导、镇乡联村干部、县级机关单位、强村和强企联合帮扶一个薄弱村,开发经济项目,壮大集体经济,并连续结对帮扶3年。三是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效益型农业。几年来,建成了一批有发展潜力的基地和项目,如一市镇新山村通过低洼田改养,由原来的经济空壳村,一跃成为年集体经济收入40多万元的经济强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为基层组织建设奠定了强有力的物质基础。

(四)加强了党员的发展、教育和管理工作,党员队伍素质明显提高。

一是加大了党员发展工作力度,重视女党员、年轻党员的发展,改善党员队伍结构。通过几年的努力,全县三年以上未发展党员的行政村党支部仅剩11个,比的206个减少195个,无女党员的行政村党支部仅剩35个,比19的185个减少150个,女党员比例达到12.3%,比年提高了1.87个百分点。二是重视党员的教育阵地建设。几年来,花大力气进行党支部活动室规范化建设,特别是今年从党费中拨出15万元专项经费用于增添电教设施,各镇乡和行政村也相应出资共建。目前,全县90%行政村建立了电教播放点。三是积极探索党员管理途径。通过民主评议,处置了一批不合格党员,同时今年在上海、天津建立了两个家私协会党支部,加强了外出党员的管理。

近年来,虽然全县各级党组织都十分重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狠抓落实,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部分村党支部的核心地位没有真正确立,村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不强。

一是村党支自身建设不过硬,凝聚力不强,难以起到领导核心作用。首先,村党支部书记自身素质不高、年龄偏大、文化偏低、能力偏弱。其次,支部内部闹不团结,争权夺利。再次,个别党支部发展党员不讲原则,程序不规范,拉帮派、搞家族化。二是村两委会关系不顺,工作难以形成合力。一些村党支部越权包办,把村里的大小事务都归为己管,村委会只是形式。一些村委会位置不正,揽权越权。村委会认为他是全村村民选举产生的,比你几个党员、几十个党员选举产生的党支部应该更有权威,更有决定村里工作的能力,重大决策不让党支部知道,不愿接受党支部的领导,发生领导关系错位。同时,村委会还认为他是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群众性的自治组织,用不着党支部的领导。造成村两委会互争高低。争权夺利。对有权有利的事情争着干,无权有责的事情推着干、无人干,使整个村工作陷于瘫痪状态。

(二)农村干部队伍的现状与实现农村现代化的要求尚有一定的差距。

1、干部队伍整体呈现老化、弱化的特点。一是年龄偏大、文化偏低。全县农村党支部书记平均年龄45.03岁,其中30岁以下的仅24名,而60岁以上的却有23名,大部分集中在40岁至60岁期间;村委会主任平均年龄为43岁,30岁以下的只有30名,60岁以上的也有18名。全县808名村支书中,高中及以上文化只有172名,占21.3%,小学及以下却有226名,占27.97%;821名村主任中,高中及以上文化只有101名,仅占12.3%,小学及以下却有221名,占26.9%。二是思想解放不够,开拓进取精神不足,习惯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墨守成规,不思进取;三是缺乏驾驭全局的能力,发展农村经济无信息无门路无技术,缺少带领群众致富的真本领,有的干部甚至本身是困难户或光棍,需要他人帮助。

2、视村主任为“村长”的观念在农民中普遍存在。相当部分的农民认为村主任就是村长,于是进一步认为村中的事务理所当然应由村长决定。同时,也有相当部分的村主任以村长自居,将农民自治组织视作行政组织,视作“村长”负责制。由于观念上的误区,造成行为上的`失范。

3、村干部在职不在岗的现象较普遍。有的村干部本来党性、公仆意识还比较强,也有当好村干部的愿望,但由于待遇低、报酬难兑现,家庭收入少、生活困难,所以不得不弃职赚钱,以维持生计。导致村干部外出,工作精力难到位。据统计,808名村党支部书记中有490名不能经常性地在村工作,其中10名常住县外;821名村主任中有275人不能经常性地在农村工作,其中8人常住县外。

4、部分村干部自身素质较差。一是群众观念和为人民服务的观念淡薄,不讲原则,办事不公。在宅基地审批、计划生育指标分配,甚至扶贫救济物资安排上,优亲厚友;二是民主意识不强,村重大事项如土地征用、沙石资源开发等只是由党支部或村委会决定,没有经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有的甚至由村支书或村主任说了算;三是法制观念淡薄,用公款大吃大喝,贪污受贿、以权谋私、违法违纪,甚至腐化堕落;四是党性观念不强、政治信仰动摇,参与宗教宗族活动,甚至凭借自己的权势起着骨干作用。

(三)党员队伍整体素质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1、党员结构不合理。一是文化程度偏低,在14840名农村党员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只有2094名,仅占14.1%,而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有7229名,却占48.7%;二是党员年龄老化,农村党员中30岁以下的只有1075名,仅占7.2%,而60岁以上的有3766名,却占25.4%;三是女党员少,只有1832名,仅占12.3%,比全县女党员比例14.2%低1.9个百分点,更是低于全市女党员比例的15%。

2、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明显。一是部分党员自身素质不高,不仅难以带领群众发展经济,自己还需别人扶持;二是党员外出多,管理难,作用难发挥;三是部分党员宗旨观念淡薄,理想信念动摇,混同于普通群众,甚至不如普通群众,在村级事务中起负面影响。党员不参加义务劳动、抵制缴纳税费、抵制工业征地等现象也时有发生;四是不合格党员处置难。部分党员奉行好人主义,在处置不合格党员时,对不合格党员不是严要求、高标准,而是以不违纪违法为标准,以不伤害感情为标准,反对处置不合格党员,使党员在群众中的威信降低、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大打折扣。

(四)农村民主法治建设进程缓慢。

民主选举上存在宗族、宗派拉帮结派、贿选现象,影响选举的公正性。民主决策上还存在个别村支书或村主任说了算的现象。民主管理上大多数村尽管制订了各级管理制度,但往往流于形式,只是写在纸上或挂在墙上,具体落实缺乏制约措施和约束力。民主监督难以到位。大多数村都建立了民主监督小组,但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好多村民主监督小组都有名无实,没有对村里的村务、财务进行全程监督。

存在上述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市场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一是人口的自由流动,导致大量优秀人才外流,使村干部选拔范围变窄,村后备干部培养困难;二是物质利益的刺激,使党员干部价值观念发生变化,宗旨观念淡化,造成大量村干部外流。

2、宗族宗派和宗教现象的存在影响着村级组织建设。特别是在村两委会换届选举中,遏制着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在平时工作中干扰村干部的正常工作。

3、村集体经济薄弱,村干部报酬难着落。我县村级集体经济普遍比较薄弱,据统计,全县832个行政村中集体经济在5万元以下的有636个,占76.4%。这些村干部报酬微薄,甚至没有。但是随着村级民主政治的推进,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工作压力相应增大,致使村干部工作积极性受到较大影响,出现有才干的干部不想干,搁担子挣钱,这在任职时间较长的干部中表现尤为突出,他们越来越意识到在职生活拮据、退后生活无保障的可怕。另外,有知识的年轻人不愿干,导致想换人无人可换的现象。

4、对村干部的培养教育力度不够。一是对不合格村干部的处置力度不够。尤其对通过直选产生的村委会成员缺乏行之有效的处置办法。二是对不合格党员处置力度不够大,党员出口不够畅。三是对村干部的教育不到位,往往只是在刚换届后,对全体村干部进行一次培训,并且时间短,质量难保证,个别地方只是流于形式。平时对村干部的教育几乎没有。四是后备干部推荐只是村主要干部说了算,缺乏透明度和群众基础,并且备而不用。

明年将在全国农村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党的十六大将如期召开,农村党支部、村委会任期届满将面临换届选举。同时,随着wto的加入,人流、物流以及思想观念的变化,对农村稳定将产生较大的冲击。所有这一切都将对明年的组织工作提出新问题、新要求,为此我们建议明年农村基层组织工作在抓村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这个主题的同时,全面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继续实施“固本强基”工程,全面推进农村各项工作。

“固本强基”工程是县委作出的连续实施三年的一项重要工作,它有效地促进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为此,我们明年仍将抽调千名机关干部,组建300个工作组进驻300个村,集中一至二个月的时间,进村入户帮助农村开展工作。工作中着重结合村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教育好农村干部党员,全面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改变农村干部党员的精神面貌,增强农村干部党员的发展信心。同时,帮助各村解决工作中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全面推进农村各项工作。

(二)健全村干部选拔培养机制,全面提高农村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

1、以村两委会换届为契机,全面加强村级干部队伍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关于村干部选拔培养教育管理工作实施细则(试行)》,认真搞好村级换届选举。一是全面实施村党支部换届“二推一选”制度。即分别由党员和村民民主推荐党支部委员候选人,经上级党组织考察后,进行党内选举。具体操作程序为:分别召开党员和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对原党支部成员进行评议并推荐新一届党支部委员初步候选人,对党员和村民的认可票数公开进行统计,凡票数未超过半数的,不再推荐为下届支委会的初步候选人,票数达到半数以上的初步具备候选人资格;乡镇党委组织考察,确定正式候选人后,由党员大会差额选举产生新一届党支部委员会。二是实施村两委会主要干部竞选演说和上岗承诺制度。即在投票选举前和当选后由竞选对象和当选村主要干部当众作竞选演说和上岗承诺。村委会主任向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作上岗承诺,村党支部书记除向全体党员作上岗承诺外,还要向全体村民及上级党组织作上岗承诺。演说和承诺的内容主要谈当选后的工作计划、任期目标和对自己的要求等,但坚决抵制有关个人利益之类的许诺,如宅基地审批等。三是鼓励村党支部成员经过法定选举程序兼任村民委员会主任、村民委员会成员。村民委员会主任和村民委员会其他成员是党员且具备条件的,要按照党内选举的有关规定和程序,及时充实进党支部班子。非党的村主任,要加强对其培养教育,使其加入到党组织中,这样既增强了两套班子的合力,也有利于培养人才。四是坚决查处选举中的贿选活动,必要时给予党纪处分,治安处罚,甚至绳之以法。五是要加大对村党支部书记兼任合作社社长问题的引导力度,要运用多种手段确保村党支部书记顺利当选村合作社社长。六是加强新当选村干部的培训。换届结束后,县委要组织全县832个行政村的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分期分批,采取以会代训的形式进行一次全面的素质培训。各镇乡党委也要利用镇乡党校组织其余村干部进行一次素质培训。

2、结合村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全面加强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一是在村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中,通过“二票制”,即分别由村党支部和村民公开推荐村后备干部,并通过公示、考察,切实选好一批村后备干部。二是加大对后备干部的培养力度,给予压担锻炼。既可以推荐到村干部助理岗位,也可以到乡镇政法办、农办等岗位挂职,还可以采用干部互派,到异地挂职,特别是从不发达乡镇到县内或县外发达乡镇挂职,通过实际锻炼,使其早日成熟。三是继续做好后备干部培训,进行系统的政治理论、业务知识教育。

3、全面推行谈心谈话制度,建立村党员干部预警防范责任制。乡镇联村干部作为该村的第一责任人,必须定期或不定期对村主要干部进行谈心谈话,及时掌握村干部的思想动态,帮助村干部解决工作、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充分调动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村主要干部要对其他班子成员、村党支部书记大还要对全体党员建立谈心谈话制度,加强相互间的沟通,增强农村基层组织的内聚力。同时,要建立乡镇党委领导约谈村主要干部制度、接待日制度。

4、继续实施新世纪“四个一”人才规划,改善村干部队伍的结构,切实提高村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

(三)强化村干部考核、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1、全面推行村干部述职评议制度。通过“二票制”全面评价村干部在德能勤绩廉五方面的表现,并出台处置不合格村干部工作意见,拟订不合格村干部标准、处置办法及处置程序等,加大对不合格村干部的处置力度,疏通村干部能进能出渠道,形成能者上、平者让、庸者退的良好氛围。

2、实施村干部补贴制度。一是撤并部分条件成熟的过小行政村,减少村干部职数;二是出台《关于经济薄弱村主要干部经济补助的若干意见》,对年集体经济收入在5万元以下的经济薄弱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根据村规模大小,分别给予每年1200-1800元的补助,解决村干部的后顾之忧。补助资金原则上根据各镇乡村民收入和村年集体经济收入情况,采取县政府拨一点,镇乡政府补助一点,村经济合作配套一点的办法予以解决。

3、建立村干部目标考核机制。各镇乡在年初制订具体的目标考核办法,与各村签订目标考核责任状,年终在村干部述职评议的基础上评定目标考核分值,并与村干部补贴挂钩。

4、开展星级党支部评比活动。评比内容共五项:一是党支部的核心作用;二是党员队伍建设;三是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四是规章制度落实;五是精神文明建设。评比结果在镇乡、办事处、村三级上墙公布。通过评比,使各村党支部间形成你追我赶的竞争局面,增强农村党支部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5、健全村级审计制度。一是在换届选举前要全面实行村主要干部离任经济责任审计;二是重大工程、项目结束要实行经济责任审计;三是加强平时对村集体经济审计。通过加强对村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使村干部依章办事、合理使用村集体经济,提高用钱办事水平。

(四)规范村级工作运行机制,促进村干部依章办事的自觉性。

1、完善村级各项规章制度。一是做到村两委会职责上墙,理顺两委会关系,使两委会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合作共事,切实推进村级各项事业的发展;二是印制村干部工作手册,做到村干部人手一册。各项制度要做到简单明了、便于操作,保证各项制度落到实处。

2、健全工作议事规则。凡是重要问题,要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实行民主决策。一般先由村党支部提出议案,在征求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召开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联席会议讨论决定。须依法提交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的重大事项,原则上先在党员大会或党员议事会讨论后,提交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本村十分之一以上的村民提议需要召开会议讨论的事项,经村两委会联席会议研究后,及时召开村民会议讨论决定。重大事项需要盖章的,须由村党支部和村民委员会共同研究,并实行联章联签,使用时按规定审批和登记。另外,有条件的地方,可建立村级组织民主听证会制度。听证会由党支部主持,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分别作工作报告,财务收支情况报告、共同听取全村党员、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与党员、群众共商村内大事。

3、实行“三务”公开制度。即村务、财务、党务三公开。公开形式包括定期公开和不定期公开两种,公开内容要规范、易懂。

(五)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努力提高党员队伍整体素质。

1、加强党员教育。一是要加强党员教育阵地建设,进一步加快党员活动室规范化建设和电教播放点建设。二是要积极探索党员教育的有效形式,以党员电化教育为主要手段,结合其他形式的党日活动,如劳动竞赛、举行纪念重大事件活动等,做到寓教于乐。党员电教一方面要依靠上级提供片子,另一方面自己也要制作一些身边的典型事例的片子,从而增强教育的实际效果。三是要增强教育的针对性,特别是电化教育要多提供一些实用技术类、身边事例类的片子,同时也要开展一些思想政治教育。

2、开展党员民主评议,严肃处置不合格党员。制订《关于严肃处置不合格党员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不合格党员标准,提出不合格党员的具体处置意见,集中精力处置一批不合格党员,畅通党员队伍的出口,以进一步纯洁党员队伍,提高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

3、注重党员发展工作。一是全面推行发展党员公示制,在积极分子确定、预备党员接收与转正各个环节都必须向社会公开;二是实施发展党员预审制,凡涉及到村主要干部的亲属发展党员都必须报乡镇党委预审,防止党支部家族化;三是积极探索新的社会阶层中发展党员工作。

4、加强外出党员管理。出台《**县外出党员管理暂行规定》,对外出党组织的设置、职责任务、合格外出党员的标准及有关工作制度进一步明确,促进外出党员管理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

(六)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夯实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物质基础。一是要继续实施“五帮一”措施,帮助经济薄弱村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二是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使原有集体资金保值、增值。三是要大力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开发山海资源,发展各具特色的经济项目,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课题二:村级换届选举。

一、存在问题。

通过第五届村民委员会直选,一方面村民的民主意识得到了增强,在下一届村委会换届选举中村民的政治参与的积极性将进一步增强,村民如何选好村干部的目标将更加明确;另一方面,参选的候选人总结了经验,在如何以积极的方式赢得选民的支持的同时,也会以一些消极的不正当的手段博得选民的好感。为此,我们分换届前、换届中、换届后三个阶段对换届选举中存在的问题作如下分析:

(一)换届前。

1、突击用权。在有权不用、过期作废思想的支配下,部分村干部在眼看就要下台之际,用足甚至过度用权;有的村干部为了下届能够连任,充分利用现在手中的权力资源,为明年的换届选举打下基础。主要表现为:一是突击用钱,盲目上项目、搞建设,将村里的集体资金用空,在此过程中大搞吃请,自己也从中得到好处;二是突击发展党员,尽一切力量发展自己家族、自己圈子里的人,为自己下次换届选举打基础,个别党员甚至动员党组织关系在外地的且不应迁入本村的党员组织关系迁入本村,为自己争得选票。三是宅基地审批。违反规定、违反村庄规划,审批一些人情地、后门地。

2、工作积极性受阻。在“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思想指导下,一些村干部在工作中怕中怨,认为栽刺不如栽花,工作缺乏主动性、积极性,甚至个别村干部还做群众尾巴,美其名曰:“保护群众利益”。如一市镇某村委会主任带头围攻镇干部,反对殡葬改革。

3、对民主进程认识不够。一是部分村干部对《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认识不够。认为村民的整体素质还不够高,民主意识还不够强,还不能很好地行使民主权利,《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实施太早、太超前;二是部分党员,特别是党支部书记对村党支部换届实施“二推一选”制度感到怕,怀疑村民能力,担心自己在村民民主推荐这一关,难以控制,导致失权失位。

(二)换届中。

1、贿选。在选举中,候选人为达到当选目的,动用一切可利用的人,采用吃请、施以小恩小惠、甚至一掷千金等方式拉拢选民,争夺选票,影响选举的公正性。且贿选手段具有多样性和隐敝性,导致选举结束后面对少数人的贿选举报,证据难取得、尺度难把握、性质难届定。

2、宗族、宗派干扰。部分村在村委会换届选举中,有的利用选民的宗族心理和宗族取向进行煽动,拉拢选民;有的利用宗派势力,拉帮结派,搞小团体。致使选民不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特别是一些小姓、中间派选民左右为难,甚至离家避难。另外,个别地方宗教势力也影响选举。结果使部分村在一段时间、甚至长期处于四分五裂状态,影响农村的稳定。

3、邪恶势力抬头。个别村一些游手好闲的无赖或地痞流氓等恶势力,不择手段,恶意攻击别的候选人,有的恐吓、威逼群众,使其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选举的进程。

4、村民代表选举将成为热点。通过一届的运作,村民代表会议已成为村一级事实上的最高权力机关,村里的重大事项、重大决策都需经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它直接左右着一个村的村政。同时,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村经济合作社这个管理村集体经济的最有实权的管理机构人员的组成。随着村民代表会议地位的提高,使得很多人去竞争这一岗位,又由于村民代表选举缺乏严格的程序操作,导致村民代表选举很容易出问题。

5、村主任差额选举反响较大。在调研中普遍认为,村委会主任实行差额选举弊多利少,一方面使优秀人才落选,因为落选的候选人在第一轮海选中票数居前二位,且在本村具有一定的群众基础;另一方面,使两个候选人之间产生矛盾,造成派性,影响农村的团结、安定。

6、村委会成员结构难把握。由于实行“海选”具有不可预见性,导致村委会成员的年龄、文化结构都难以把握,出现结构不合理,特别是妇女参政更为困难。个别年龄偏大(60岁以上)、文化偏低(小学甚至文盲)的人也当选,这些人本身就缺乏带领村民致富的本领和驾驭全局的能力。

7、某些选举工作环节易出问题。一是选民界定上须严格把关,一旦疏忽,将导致整个选举无效;二是代票委托给贿选披上合法的外衣,一定程度上使选民的意志不能正确表达;三是流动票箱容易出现夺票、抢票、威逼选民等现象。

(三)换届后。

1、落选后工作不移交。一些村干部在换届落选后心理极不平衡,对村里的工作不办移交,破坏工作连续性,特别是财务与公章不移交,致使村里的正常性工作无法开展。同时,对新一届村干部工作百般阻挠、干扰,造成新老班子、成员之间的矛盾、对立,影响整个村的工作。

2、村两委会关系不顺。主要表现为村两委会相互对立,党支部越权包办,村委会位置不正,越权揽权,两委会争权夺利,使整个村工作无法正常开展。

3、新当选村干部管理经验缺乏。部分新当选的村干部上任后,工作热情较高,急于为群众办事,但由于从来没有在任何管理层任过职,缺乏相应的管理经验,不了解办事的程序和规矩,遇事不懂得商量,办事不民主决策,造成干部间隔阂,产生矛盾闹不团结。

二、对策与建议。

针对换届选举三个阶段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建议分别采取不同的措施予以解决。

(一)换届前。

1、加强干部教育管理。一是出台有关纪律,防止突击用权;二是联村干部加强防范,多开会、勤下村,掌握村干部的思想动态,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三是镇乡党委需召开专题会议,对村干部进行教育。

2、开展干部述职评议。通过“二票制”全面评价现任村干部在德能勤绩廉等五方面的表现,并做好不合格村干部处置工作。

3、推行村主要干部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在换届选举前,对各村财务都要进行一次审计,改变以前三年审计一次的做法。如果村数较多,确实来不及的,对经济往来较多的村必须审计,一般村推迟审计。

(二)换届中。

1、加强宣传。一是要广泛宣传《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办法》,让全体选民懂法、依法、守法。二是要宣传候选人应具备的条件,教育村民在选举时,要看候选人的品质、能力,客观分析,不要被宗族、宗派势力所左右。三是要宣传村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

2、依法选举。选举各个环节都要严格按照《村委会组织法》的规定实施,做到内容程序都要合法。在选举方式上要尽量做到集中选举,秘密投票,确保村民行使民主权利。

3、推行村干部竞选演说和上岗承诺制度。即在投票选举前和当选后由竞选对象和当选村主要干部当众作竞选演说和上岗承诺。演说和承诺的内容主要谈当选后的工作计划,任期目标和对自己的要求等,但坚决抵制有关人个利益之类的许诺。

4、严厉打击换届选举中的违法行为,特别是对证据确凿的贿选行为必须绳之以法。

(三)换届后。

1、加强培训。对全县各村的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由县委统一集中培训,其余干部由各镇乡党委负责培训。

2、加强民主决策。凡是村里的重要问题都在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召开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联席会议,直至提交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做到决策民主、公开。

3、加强民主管理。一是要健全、完善村级各项规章制度,并打印成册,做到干部人手一份,使村各套班子依据各自的职责、依章办事。特别是在财务管理上,对大额开支,必须坚持集体讨论决定。二是重大事项需盖章的,要实行两委会联章联签制度。

4、加强民主监督。一是实行党务、村务、财务三公开制度。二是要积极发挥民主监督小组的作用,加强对村务的监督。三是在有条件的地方,要建立村级组织民主听证会制度。

基层公安机关党组织建设调研报告(通用17篇)篇十五

1、东昌府区辖16个镇、办事处,2个工业园区,764个行政村,35个城市社区,村妇代会主任764人,社区妇联干部35人,乡镇、村两级妇女组织组建率及妇联干部配备率均为100%.区直党政机关、文教卫生等事业单位建立妇委会36个、两新组织建妇代会35个。

2、女性进“两委”总数780人,女性进“两委”的比例大幅度提高,其中,村妇代会主任607人,占到了村级女干部的77.8%,女性进“两委”工作实现了100%的村有妇女参选,100%的村有妇女当选,妇代会同步换届,新一届妇代会主任100%进两委,女性进支部比例和女性正职比例有较大幅度提高的工作目标。

3、全区764个村、社区,均已建立妇女之家,基本实现了妇女之家全覆盖。

4、自20xx年参加全国妇联、省妇联基层组织建设评选活动,我区先后有14个村(社区)荣获全国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示范村(社区)称号,9个村(社区)荣获省级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示范村(社区)称号,道口铺办事处获得省级基层组织建设示范乡镇。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强思想建设,发挥党的政治指导优势。

党委重视。按照市委组织部、市妇联《关于加强基层“党建带妇建”工作的意见》要求,全区各级党委把加强妇女基层组织建设作为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切实纳入党建工作总体规划,实现了“党建带妇建”“五同步”,即:同步研究,同步部署,同步实施,同步推进、同步考核。实行党建带妇建“三纳入”原则,即:妇建的目标纳入党建目标管理范畴、妇女干部的培训纳入全县的干部培训规划、妇建的考核结果纳入党组织的评先条件;制订了定期听取区妇联基层组织建设情况工作汇报制度。区妇联每半年向区委领导汇报工作并提出下部工作打算,使区委领导及时掌握和有效指导全区妇女工作。

重视教育。区妇联紧密结合妇女群众的思想、工作和生活实际,加强对妇女的理想信念教育、法制道德教育和“四自”精神教育,开阔视野,提高能力。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吸收妇女广泛参与,把党的要求渗透到妇女群众之中,积极引领我区妇女做经济建设的“排头兵”、文明建设的“领头雁”、和谐建设的推动者。

健全完善规范化的活动机制。坚持“一学二会”活动制度。每周五组织区妇联干部职工学习政治、业务知识;每周召开一次工作总结反馈会;每季度召开一次乡镇妇联主席及区直妇委会主任工作汇报会,自我总结,相互交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二)、加强组织建设,健全妇联组织网络体系。

党群共建创先争优为妇联组织依靠党建带妇建、促进妇联基层组织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区妇联抓住这一有利契机,积极争取党委政府及各方支持,不断完善和加强妇女组织建设,健全组织网络,扩大覆盖面和影响力。

1、进一步加强乡村两级妇联组织建设。区妇联高度重视乡村两级妇联组织建设,紧跟党建工作推进步伐,抢抓机遇,同步完善基层妇女组织,全区16个乡镇办事处、764个村的妇女组织组建率及妇联干部配备率均为100%。按照年龄轻、学历高、有能力、有热情的原则配备乡镇妇联班子,乡镇妇联主席平均年龄35岁左右,有大专以上学历的25人。注重从农村致富带头人中培养、选拔村级妇委会主任。同时,加强了妇女干部的教育培训、实践锻炼和交流输送。配合区委组织部落实“两个加强”,即:“在乡镇机构改革中,妇联组织只能加强,不能削弱”,“村两委换届中,注重女性的参选参政,加强村级妇代会整建”,使进入村支部和村委会的人员逐年增加。近年来,全区乡镇以上妇女干部全部接受岗位培训,96%的妇女干部提升了学历层次。

2、进一步推进社区妇女组织建设。区妇联抓住社区组建的契机,按照“先建立、后完善、再提高”的思路,在全区35个社区中,组建社区妇委会35个,并全部配备妇联干部。同时,积极发展以妇女骨干为主体的社区服务队伍,比如“巾帼文艺宣传队”、“巾帼健身队”和“巾帼志愿者队”等,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不断满足社区妇女的精神文化需求;通建立妇女维权站、点,开通法律服务热线,为弱势妇女提供力所能及的法律帮助。通过全方位的服务,树立了妇女组织良好形象,带动了社区妇女组织建设。今年,我区古楼办事处湖北社区、道口铺高马社区获得省妇联“妇女儿童家园”项目试点资格,争取到12万元的资金扶持,用于设备配备,为社区妇女儿童及家庭成员提供教育、维权、帮扶、就业、娱乐等一体化服务。

3、进一步巩固机关事业单位妇委会建设。按照符合条件就要建立妇委会组织的要求,加强了机关事业单位妇委会建设,实现了应建尽建。几年来,按照政治坚定、结构合理、团结协调、廉政勤政的要求,切实加强全区各级妇联领导班子建设。按照“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原则,通过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的等方式,调整充实区直单位妇委会干部,一大批政治思想素质高、工作能力强、工作热情高的女干部被选拔出来。

4、进一步稳妥推进非公妇女组织建设。依托“党建带妇建”,采取“建、联、挂、靠”的组建模式,扎实推进新经济领域妇女组织建设。“先易后难,先大后小”是发展非公企业妇女队伍的重要策略,努力做到成熟一个,组建一个,健全一个,巩固一个。通过主动联系非公企业党组织、工会组织,积极争取到他们的支持,组建妇委会并配备了兼职妇联干部,进一步拓展了妇女工作的新领域,扩大了工作的覆盖面。

5、积极举办妇女社团组织活动。区妇联充分发挥妇联组织“联”字效应,通过举办女干部联谊会、女企业家联谊会、妇女创业成才座谈会等活动,凝聚各界妇女的力量,向社会宣传妇女典型、宣传妇女工作,推进妇女工作的全面发展。在今年“三八”国际妇女节前夕,区妇联联合东昌电台推出了《巾帼风采》栏目,对为在我区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6名优秀女企业家代表进行重点报道。

(三)、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妇女干部整体素质。

1、针对机关妇女干部普遍兼职的现状,结合实际,加强了工作指导,引导她们正确处理妇女工作与其他工作的关系,充分整合兼职资源,做好妇女工作。各级党委将兼职妇女干部的工作纳入单位年度工作考核范畴,增强了兼职妇女干部的责任心,激发了她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挖掘潜能,在加强知识技能培训上狠下功夫。鼓励区乡各级妇女干部精心设计活动载体,抓精品、创品牌,增强工作实效性,引导她们多想、多看、多写,争先进位,提高创新和实干能力。在农村,通过深入开展“双学双比”活动,争当“巾帼增收致富带头人”,争创“妇”字号龙头企业、示范基地、示范村活动,加大对农村妇女的实用技术培训力度,培养壮大女科技致富带头人队伍。全区已培养树立以女性为主经营的企业32个、巾帼致富带头人40人、巾帼科技示范基地30处、示范村48个;在城镇,以“巾帼建功”活动为载体,加强对女干部的岗位技能培训,促进城镇妇女成为岗位上的技术骨干。继续开展“春风送岗位”活动。联合劳动局开展劳动技能培训,举办培训班13期,共培训女农民工千余人。同时还积极创造条件,组织妇联干部走出去,到先进地区考察学习,解放思想,充实头脑,开拓视野。

3、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支持,在搞好各种短期培训的同时,保证时间和经费,鼓励支持妇联干部参加各种形式的学历教育。

(四)、加强阵地建设,保障妇联工作顺利开展。

建立妇女群众信赖的“温暖之家”,“家”要温暖,要吸引妇女、凝聚妇女、服务妇女,必须以有形的“家”的建设和发展为支撑。区妇联积极在村级组织和社区活动场所开展“妇女之家”创建活动,在“妇女之家”建设中推进村、社区各类妇女工作和活动阵地的有效整合,丰富“妇女之家”工作内容,形成品牌效应。要求全区各级妇联组织通过建家、管家、用家,拓展“妇女之家”的服务范围,使妇女之家成为宣传政策的阵地、传播知识的课堂、维护权益的娘家、科学教子的园地、服务妇女的窗口、联系群众的载体。在城区,充分开发和利用现有资源,发展和完善以妇女之家、家长学校等为主要形式的妇女儿童文化教育阵地;在农村,积极争取把妇女活动阵地建设纳入村级组织活动场所配套建设,有条件的妇代会(妇联)要设立独立的办公室和活动室,条件稍差的可与其他单位联合办公或一室多用。做到“三上墙”,即:组织机构上墙、工作制度上墙、活动内容上墙;“六有”,即:有组织、有制度、有场所、有队伍、有活动、有档案,使“妇女之家”成为农村妇女群众求知、求富、求乐、求美的活动中心,为进一步提高广大妇女的综合素质,推进构建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年6月份,区妇联积极向省妇联争取到了11万元的妇女之家扶持专项经费,为我区的11个村(社区)的妇女之家购置电脑、电视、音响等妇女之家活动设备。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乡镇(办事处)一级妇联组织能够以独立形式存在,但却有相当一部分妇联干部身兼数职,使妇女工作受到一定影响。村妇代会主任80%以上的精力是抓计划生育工作,一些基层党委考核妇代会主任的工作也主要是看计划生育指标完成情况。

2、部分妇联干部由于资历浅,没有工作经验,因而虽有工作热情,但缺乏好的工作思路和方法,只能被动地参与上级妇联组织开展的活动。

3、妇联干部流动渠道不畅通,提拔慢,不利于调动工作积极性。在调查过程中,妇联干部转岗困难,队伍结构老化,不利于妇女干部的培养选拔,更不利于妇女工作的创新和发展。

4、绝大多数乡镇没有将妇女工作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各种活动和培训都很难开展,使得妇女工作缺乏生机和活力。

四、对策建议。

1、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积极争取组织部门关心支持,积极争取乡镇党委重视示范点争创工作,加大政策协调力度,力争把妇女组织建设工作摆上当前各级党委工作的重要日程,加强对妇女工作的领导,关心支持妇女组织建设工作,关心女干部的政治成长,更好地发挥在构建和谐社会中不可替代的作用,为组织建设工作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2、积极主动地争取党建带妇建,促使妇联基层组织建设及各项工作上档次上水平。进一步提高男女平等的国策意识,不断深化对妇女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做到思想上重视,积极争取妇女人均“一元钱”妇女儿童事业经费,为妇女工作提供有力保证。

3、区妇联要积极与党校、组织部门联系,争取把妇联干部的培训纳入各级党校的培训计划,加强对与妇女工作相关的政策法规的培训。同时要处理好专兼职工作的关系,明晰自身工作的主要职责,充分发挥兼职的优势。上级妇联也要积极提供条件,组织妇干参加妇系统业务培训及外出学习考察。

4、自觉把妇女工作放到工作大局中把握,把党政所急、妇女所需、妇联所能的三维点作为妇女工作的切入点,把妇女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受益不受益作为履行妇联基本职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要打破妇联单打独奏的传统做法,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利用各种节日组织开展规模大、档次高、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活动,提升妇联组织的影响力,增强凝聚力。

5、规范工作考核,适当规定一些硬指标,采取一些严措施,“软”工作“硬”考核。完善妇女工作目标管理考核细则,使妇联工作以虚促实,虚实结合,增强妇联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组织部门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有计划、有重点地做好妇联干部的培养交流工作,形成妇联干部培训交流机制,不断增强妇联工作的生机和活力,提高妇联组织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

基层公安机关党组织建设调研报告(通用17篇)篇十六

索伦镇共有11个嘎查,27个自然屯,嘎查妇代会覆盖率为100%。从统计结果看,嘎查妇代会主任中年龄最小的23岁,最大的51岁,平均年龄37岁。在知识结构上,初中文化程度6人,占总数的55%,高中以上文化程度5人,占总数的45%。嘎查妇联干部经济待遇由转移支付中支付,有一定保障。

二、主要做法。

索伦镇妇联按照党建带妇建的工作要求,积极探索组织建设的新思路,加强组织建设,拓宽工作领域,巩固群众基础,使妇联基层组织充分发挥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从源头抓起,构建党建带妇建的工作格局。

基层组织是组织网络的根基。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变革,村委会承担着党和政府的职责,体现群众性自治组织特点。妇代会组织作为基层组织的配套建设,在改革发展中面临着冲击。针对这一情况,我们从依靠基层党组织建设这支力量,巩固妇女组织,抓住选举时机,加强妇女组织,使妇联系统的最基层在“组织、人员、载体”三个方面得到保证和落实。

把党建带妇建纳入党建目标。在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方面。镇妇联及时跟进,把妇女工作纳入其中,做到同规划、同部署、同考核、同推进,实现了基层妇联的组织建设、队伍建设、阵地建设、工作开展与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有效衔接。一是镇妇联作为全镇基层党建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共同参与目标体系的实施。二是在考核中明确妇联内容,把嘎查妇代会组织建设、发展女党员工作纳入考核细则。三是针对存在问题和没达到指标项目的限时改进。

抓住“两委”换届契机加强妇联基层组织建设。我们抓住换届的有利时机,与镇组织委员、民政所联合发文,进一步加强嘎查妇女组织建设。一是联合发文,共同部署。做好镇妇联、嘎查妇代会的定期换届。全镇11个嘎查,有10名女性进嘎查“两委”班子。二是采取措施,同步进行。采取嘎查妇代会组织建设与嘎查“两委”换届同步进行,嘎查妇代会主任由嘎查“两委”班子中女干部和计生专干兼任的办法,在换届后及时组建嘎查妇代组织,明确嘎查妇代会主任。换届后嘎查妇代会组建率为100%,有9名嘎查妇代会主任进入“两委”班子,占100%。

(二)积极推进“妇女之家”建设。

(三)“两新”组织建设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当前,随着经济发展的不断加快,索伦镇新经济、新社会组织不断成熟壮大。据统计,我镇妇女人数在5人以上的“两新”组织共有20个,大多数为种植和养殖专业合作社。

如何在“两新”组织中进一步扩大妇联组织和妇女工作的覆盖面,增强“两新”组织中妇女组织的凝聚力和影响力,不断扩大妇联的群众基础,已成为新时期我镇基层妇女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我镇妇联依托党建带妇建,坚持有利于妇女组织和妇女作用发挥的原则,立足在党政大局、妇女工作上找准切入点,指导和帮助一些条件成熟的嘎查建立妇联组织,走出了一条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全面部署和典型先行相结合的妇建之路。

(四)基层妇联干部对做好工作充满信心,工作能力普遍提高。

(五)基层妇联组织能较好地发挥作用,整体工作水平普遍提高。

基层妇联组织以调动农村妇女参与新农村建设及和谐社会建设的积极性为重点,着力增强服务能力、组织能力、引导能力,领导农村妇女增收致富,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首先,抓培训,强素质。按照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学习型干部的要求,妇联干部有针对性地开展理论、业务和科技、文化等培训,努力提高干部队伍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科技文化素质,为她们进一步做好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其次,抓宣传,树典型。利用各种有利时机宣传《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妇女儿童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规,有效提高了广大妇女群众的维权意识,营造男女平等、有利于妇女发展的氛围。

第三,抓服务,促发展。全面增强服务意识,按照“一手抓维权、一手抓发展”的思路,把工作重点放在弱势群体上,在做好维权工作的同时,着眼于贫困妇女脱贫致富,为她们牵线搭桥,寻找出路,尤其是在富余劳动力转移、协助镇社保所提供小额信贷项目、零就业家庭帮扶、贫困母亲救助等方面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促进了妇联工作的和谐发展。

三、存在问题。

(一)嘎查妇女干部兼职过多,妇联组织自身职能作用需强化。

由于受职数限制,嘎查妇代会主任存在兼职问题。农村妇女中有一部分人政治觉悟低,对入党、参政存在无所谓的思想;大部分妇女在家中唱主角,如果参与嘎查级事务管理,会遭到家人和丈夫的反对;有文化、有能力、有闯劲的妇女或外出务工或打拼自己的事业,不愿从事这一工作。

(二)妇联干部自身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目前,虽然嘎查妇代会主任的学历层次全部达到初中以上,但个别人主动学习意识不强,工作中有时沿用慢性思维,难以适应新时期妇女工作的需要。尤其是受经费制约,她们外出学习培训机会极少,开拓视野、拓展思路,创造性开展活动等方面受限。

(三)嘎查妇代会活动经费缺乏且没有保障。

妇联活动经费严重短缺,没有固定的工作经费,嘎查妇代会不得不取消许多服务妇女的活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特别是税费制度改革后,由于妇联办公经费不足,严重影响了培训提高妇女素质、宣传引导妇女增收致富、帮助扶持弱势妇女维权等工作的正常开展和基层妇女组织作用的发挥。

四、建议。

(一)健全工作机制,树立“大党建”观念。

要把妇建工作作为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来抓,把“党建带妇建”纳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整体格局,加强领导,强化考核。一是要建立党建带妇建工作责任制。二是把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纳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之中,要继续把对妇女工作的检查考核纳入党建工作的检查考核,做到一同研究、一同部署、一同落实。三是建立健全相关制度。

(二)切实保障活动资金,保障一定的活动经费。

经费是妇联组织活跃发展的必要条件,解决这一实质性难题,妇联组织建设工作就会游刃有余,解决妇女工作经费问题,最需要领导的支持以及各部门的通力合作。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村妇代会组织的影响力、凝聚力、战斗力。

(三)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妇代会主任的自身素质和工作能力。

嘎查妇联组织是党联系广大农村妇女群众的桥梁与纽带,嘎查妇代会主任在推动基层妇女工作的进步与发展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女性素质,逐步形成年龄结构、文化结构合理的嘎查妇代会主任队伍,使妇嘎查代会主任队伍真正成为一支能够带领妇女群众致富的生力军。

(四)加强宣传教育力度,促进农村妇女参政议政。

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宣传妇女工作,宣传妇女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向社会大力宣传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宣传妇女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把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真正纳入干部的培训内容,使他们从思想上真正提高对农村妇女参政议政重大意义的认识,进而在行动上支持农村妇女参政议政。

基层公安机关党组织建设调研报告(通用17篇)篇十七

根据市委主要领导的指示,结合“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市委市政府开展“转作风、解难题、抓关键、见实效”专项活动的要求,5月-8月,我们组建专题调研组先后深入全市xx个县(市、区)、40多个乡镇(街道)、100多个村(社区),就全市基层组织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综合报告如下:

全市现辖xx个县市区、286个乡镇、3856个村。目前,共设有基层党委544个,其中乡镇党委286个;基层党支部10663个,其中村党支部3856个;有党员2600xx名,其中农村党员xx8118名。近年来,尤其是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以来,我们紧紧围绕中央、省里“抓落实、全覆盖、求实效、受欢迎”的工作要求,针对当前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着力在“投入保障、组织组建、队伍建设、网格管理、品牌打造”上下功夫,全力推动基层党建工作上档升级,基层组织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1、组织覆盖得到扩大。本着“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的组织,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的工作”的理念,全市上下深入开展基层党组织集中组建活动。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组织组建为重点,按照“行业相近、地域相邻”的原则,采取“两包三定”(领导包片、干部包点,组建定人、定时、定质量)的办法,实行单独组建、联合组建、挂靠组建、选派组建等方式组建党组织;特别是灵活组建方式,在农村探索实行“村村联建”、“村协联建”、“村企联建”、“村居联建”党组织组建模式,在社区探索建立“楼宇”、“小区”、“市场”等支部,在边远交界地区探索跨省、市、县建立联合党组织,确保基层党组织应建必建。去年来,全市新组建“两新”组织党组织724家,完成省下达任务的289.6%,全省排名前列;分别在农民专业合作社、产业链上建立党组织101个;在居民楼栋等建立党组织21个;相继在广东、福建、上海、浙江等地建立流动党支部和流动党员联络站30多个。同时,选派1051名党建工作指导员,帮助目前无党员暂不具备党组织组建条件的“两新”组织建立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和发展党员、开展党的工作;帮助已建党组织实现“六个有”(有机构、有阵地、有经费、有制度、有资料、有活动)、“三个一”(建立一个信息平台、完善一套资料、布置一个阵地)目标。今年以来,在农村以村民小组为单位按2至3个村民小组、100至150户、400人左右的标准,划分社会管理网格,在支部以下成立网格党小组,共建立网格党小组9039个。

2、运转保障得到提升。作为武陵山边远山区,市县财政十分紧张,但对基层的投入却在逐年增长。仅去年,市、县财政就投入约2.1亿元用于基层组织建设,全市xx个县(市、区)有10个投入超过1000万元。运转经费大幅提升。全市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从2008年3.5万元/年提高到现在平均5万元/年,其中靖州县达到到6万元/年。社区运转经费从2008年5万元/年提高到现在平均7万元/年,其中鹤城区提高到16万元/年,有力保障了基层组织正常运转。待遇保障落实到位。实行乡镇干部工资与机关干部工资同工同酬、统筹统发,使乡镇干部安心干事。按照“一定三有”、“四有一化”要求,全面落实村(社区)干部特别是党组织书记各项报酬待遇。全市村主要干部年误工报酬由2008年人均4000元/年提高到现在人均6000元/年,个别集体经济较强的村,主要干部误工报酬达2万元/年,离任村干部生活困难补助由每月60元提高到80至150元。阵地建设稳步推进。近年来,市、县两级共投入基层组织建设资金近3.5亿元,新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2011个,占全市3856个村总数的52.2%,改建、扩建、维修村级组织活动场所917个,占23.8%,挂靠村小学村级活动场所564个,占xx.6%,租用村级活动场所3个;实施乡镇“五小工程”393个(其中县市区自筹经费完成18个),其中新建小食堂82个、小澡堂73个、小厕所164个、小图书室28个、小运动场46个;全市276个社区中落实办公室用房的有275个,有自主产权的101个、租借的xx7个、建设单位无偿提供的31个,面积200㎡以上的78个,200㎡以下的197个。

3、班子活力得到增强。各地注重以乡镇党委和村级领导班子换届为契机,加强基层领导班子建设,进一步增强了班子活力。班子结构更加合理。乡镇党委换届后,286个乡镇xx64名乡镇党委班子成员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达xx52人,占99.2%,学历层次整体提升;平均年龄35.3岁,较换届前下降1.7岁,30岁以下的178人,31-35岁的583人,36-49岁的695人,50岁以上的8人,形成了合理的年龄梯次结构;知识结构也更加合理。注重选优配强乡镇党委书记,由换届前平均年龄39岁下降到36.8岁,基本形成了一支以35岁左右干部为主体的干事创业中坚力量。村级领导班子换届后,平均年龄为比上届降低3岁,学历结构明显优化,整体功能得到加强。教育培训更加有力。大力实施“万名书记进党校”、“千名村干部进高校”计划,在市委党校举办创新社会管理和十八大精神基层书记专题培训班,投入资金700多万元对全市10806名基层党组织书记进行全面集中轮训;依托怀化职业技术学院建立农村基层干部培训基地,市财政安排500万元专项经费举办7期村干部大专学历培训班,培训村主要干部350多人,沅陵县举办xx期大专学历培训班,培训村主要干部700余人。各县市区近年组织村主要干部2000余人次赴沿海发达地区考察学习,开阔视野,增长见识。用人导向更加鲜明。出台《关于建立乡镇站所和村(居)委会干部政策激励机制的实施办法》,从定向招考、定向培训、定向奖励三个方面完善配套措施,畅通优秀基层干部进入党政干部队伍渠道。近年来全市从村主要干部中招录公务员15名,从大学生村官中招录选调生27名、公务员23名,并从有过大学生村官经历的人员中选拔22名担任乡科级副职,进一步拓宽了基层干部出路。注重选树基层先进典型,近年来先后选树了周福坤、赵小林、龙四清、张建军等一批群众身边的鲜活典型,激发了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热情。

4、党员素质得到提升。近年来,各地加大了对基层党员的教育、培养和管理力度。三年来,全市共发展党员25681人,培养了一批入党积极分子,党员队伍结构得到优化。在农村重点发展35岁以下、高中以上学历,2010年以来共发展35岁以下的6787人,占农村发展党员总数的55.5%,发展高中以上学历的6832人,占农村发展党员总数的55.9%。通过整合农村远程教育、各级党校、怀化职院等培训资源,加大农村党员教育培训、农村新型人才培训、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全市广大农村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紧紧围绕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岗位学雷锋”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筑牢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大力开展“设岗争星”活动,根据农村党员的从业状况、特长、年龄、爱好、文化程度、能力水平等情况合理安排岗位,做到每位党员都有自己的工作区和责任岗,为党员发挥作用搭建了平台,树立了党员的新形象。深入开展党内关怀帮扶激励活动和关爱流动党员活动,去年全市共帮扶困难党员56332人,查找流动党员15639人,党员的组织归属感明显增强。

5、服务群众得到深化。近年来,各级党组织坚持从实际出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群众所思所想所盼,大力推动基层干部密切联系群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服务能力提升。在乡镇干部中深入开展“一人学一技”活动,引导乡镇干部学技能、用技能、授技能,以实用技术直接服务群众。目前,全市85%以上的乡镇干部都掌握了1门以上的“种、养、加”实用技能或技术。2011年,省委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在我市召开全省乡镇干部“一人学一技”活动经验交流会,推介我市的做法和经验。服务载体丰富。积极探索创新服务群众载体,形成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各具特色、卓有成效的生动局面。市本级深入开展农村建整扶贫,重点对98个深度贫困村采取“三联一包”的形式进行结对帮扶。沅陵县建立县级农村信息服务中心和5个乡级农村一体化服务中心,根据农户和市场的需要,着力开展科技推广、动物防疫、信息等服务。中方县通过制作便民服务卡、服务承诺卡等形式,把乡镇干部的姓名、技术专长、承诺事项、联系方式写在卡上,免费发放到农户家中,方便群众联系。溆浦县推行“周例会、月座谈、季议事”工作法,要求乡镇干部撰写民情日记、月工作小结,建立民情台账,全面了解民情,深入查找问题,及时解决矛盾。芷江县推行“村民事务全程代理”服务,群众只需将所要办理的事项委托给代办员,代办员就会按照规定流程对群众委托的事项提供无偿代办服务。麻阳县在乡镇建立“便民服务中心”,在村设立“便民服务站”,实行“一个中心”对外、“一体化”办公、“一条龙”服务,简化繁琐办事程序,方便群众办事。服务成效明显。近年来,全市各级党员干部联系帮扶困难群众21553人次,为群众办实事好事96455件,解决矛盾纠纷73452起,帮助返乡农民工转移就业xx.7万人,新解决28.7万农民饮水难问题,20xx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xx0元,比2007年增加2650元,农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

6、工作机制得到完善。着眼于巩固发展党建成果,基层党建工作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党建责任意识明显增强。把党建工作以200分值纳入全市综合绩效考核范畴,将党建工作同经济工作、中心工作一起研究、布置和考核。以“三级联述联评联考”为推力,要求各级党组织负责人自觉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做到述职述党建、评议评党建、考核考党建、任用干部看党建。目前,全市基层党组织负责人管党意识明显增强,抓党建工作力度明显加大。规范建设逐步完善。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决定》,建立党建工作目标管理、年度报告、分类排位、责任追究等一系列制度,使基层党建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有序可进。在全省率先制定《怀化市村党组织工作暂行规定》,分别从组织设置、工作职责、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议事决策以及保障措施等方面,对村党组织和村委会工作进行了规范,促使其决策更加科学、管理更加民主、监督更加有力。实施“四千人员”工程,帮助贫困村、后进村和难点村加强党建工作,指导非公有制企业及社会组织组建党组织和开展党的工作,帮助联系党组织建立信息平台、完善资料、布置阵地。管理手段更加科学。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组建“六横七纵”的立体网络,建立4xx6个网格党小组,将全市1万多党组织和23万多名党员纳入网络平台内进行管理,取得明显成效。这一做法得到省委常委、组织部长郭开朗充分肯定,湖南日报、红网等媒体进行了重点推介。示范创建深入推进。坚持基层组织示范创建“十化”标准,在全市大力开展基层党建示范创建活动,使基层党组织聚焦品牌效应,学有榜样、建有标准、赶有目标。目前,全市共创建基层党建示范点539个,打造了320、209国道沿线贯穿9个县(市、区)涉及22个乡镇的党建示范长廊及主城区涉及5个街道xx个社区的党建示范带。涌现全国、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31个,其中,沅陵、芷江两个县被列为全省基层党建示范创建县。

近些年,我市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方面虽然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效,但与十八大的新要求相比,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相比、与武陵山片区扶贫攻坚的任务相比,基层基础工作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有待加强,尤其是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难以适应新要求。基层组织建设关键在人,关键在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这个“领头雁”。从调查情况来看,我市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总体情况是好的,村干部主流是好的,但基层干部特别是村支部书记文化偏低、素质不高、年龄老化、能力较弱等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年龄文化结构不优。全市3828名现任村党支部书记,35岁以下xx5人、仅占3.8%,35-40岁362人、占9.5%,40-45岁811人、占21.1%,45-55岁15xx人、占39.5%,55岁以上997人、占26%;本科以上文化的29人,仅占0.8%,大专443人、占11.6%,高中或中专18xx人、占47.4%,初中及以下1543人,占40.3%;带奔履职能力不强。相当部分村支部书记带头无方,致富无门,进取精神不足,工作默守陈规,守摊子,混日子,“等、靠、要”思想严重。有知识、有能力、头脑灵活、年轻有为的村干部偏少。现任村书记为致富带头人的只有697人、占18.2%,具有外出务工经商经验的165人、占4.3%,属复原退伍军人的247人、占6.4%,大学生村官5人、占0.1%。个别村书记甚至申请吃低保。后备干部培养不足。缺乏后备干部培养意识,有的村还很难找出合适的村书记人选。相当部分村书记任职时间偏长,目前连续任村书记10-15年的793人,15-20年的263人,20-25年的98人,25年以上的56人。农村一些德才公认、处事公道、管理公开,见多识广、具有市场经济能力、摸爬滚打实践经验,致富带富能力强、有奉献精神回村任职的优秀骨干分子未及时充实到基层干部队伍中来,基层队伍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问题仍然普遍存在。此外,一些地方对村干部教育培训不够,考核管理不严,少数干部甚至违法乱纪,造成不良影响,基层干部队伍作风形象有待进一步提升。

2、基层运转保障不足,村级集体经济实力普遍较弱。近些年各地虽然把强化运转保障、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实力作为工作重中之重来抓,采取了一些措施,收到了一定成效,但集体经济实力薄弱,“无钱办事”仍是大多数乡镇、村的共性问题。一是运转保障层级不高。乡镇运转经费缺口大。目前,一般是按人头每人8000—10000元标准下拨乡镇运转经费,每年每个乡镇财政安排的经费大概20-40万元,但每个乡镇开支一般在100万元左右,经费缺口60多万,导致很多乡镇负责人把很大部分精力花在跑项目、找资金上。村级日常运转经费低。村级运转经费虽然普遍提高到5万元/年,但扣除在职村干部报酬、离任村干部补助、办公费、报刊水电费、培训差旅费等,真正能开支安排的只有5000元左右。如中方县中方镇铜锣村,每年县财政下拨的运转经费为5万元,其中固定用于发放4名在职村干部生活补贴22800元,8名离任村干部生活困难补贴7680元,8个村民小组长生活补贴1xx00元,加上1000多元的报刊征订费,实际可自由支配的运转经费只有7320元。二是大多数村集体经济收入薄弱。据统计,全市3856个行政村中,目前村级集体经营收入达到100万以上的村只有2个,50-100万的村8个,20-50万的村25个,5-20万的村239个,3-5万的村283个,完全没有集体经营收入的“空壳村”达2254个,占58.45%。集体经济匮乏,导致无力发展公益事业和投入基础设施建设。

3、服务平台建设滞后,服务基层群众不够。基层重管理、轻服务的倾向仍比较严重,普遍缺乏方便办事,服务群众的窗口平台。各地便民服务设施建设处于探索起步阶段,只有20%左右的乡镇设有便民服务中心、10%的村设有村民事务代办点,多数群众仍未能享受到社会民生事务的“一站式”办理、全程代办等优质高效服务。乡村干部形式上的下基层多,实际下基层的任务目标不明确,不知道干什么,缺少发挥作用切入点,主动提供服务少。群众不清楚乡镇干部下基层来干什么、能做什么,对乡镇干部下基层却没能帮助自己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问题而心存不满。

4、基层环境仍旧艰苦,工作条件尚待改善。基础设施跟不上。除城区乡镇(街道)外,目前乡镇工作生活条件普遍较差,特别是边远乡镇,有的办公楼房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破旧老化,甚至成为危房;有的配套设施少,缺食堂、澡堂、图书室、运动场等生活基础条件。据统计,目前还有156个乡镇无小澡堂、245个乡镇没有小图书室、220个乡镇缺运动场。生活不方便,干部自然难安心基层。村(社区)活动场所尚待改造升级。目前,还有704个村(社区)组织活动场所租用或挂靠在村小学,一些村小修建于上世纪60、70年代,现已成危房。新建的2011个村活动场所多数只有90㎡,面积偏小难以满足需要,待升级。基层工作压力大。每年乡镇(街道)一票否决工作就有计生、安全等三项,还要签订各类单项工作责任状10-20个,各类检查、考核、评比名目繁杂,迎来送往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难以集中时间精力抓工作。乡镇可调控手段弱。许多部门通过签订责任状,把工作责任推到基层,但权利却没下放,变成审批、管理在上面,出事责任追究在基层。人员调配管理难。乡镇名义上有40-80名工作人员,但林业、国土、司法等站所人事管理权限在上级部门,乡镇根本管不到,实际能管到的也就20—30人。此外,一些上级部门还从乡镇借调人员,有的工作出现无人抓无人去落实。

5、重视激励基层不够,基层队伍缺乏活力。基层干部出路不畅。受领导职数、人员“身份”等因素限制,基层干部上升空间很有限,提拔一般很难。特别是乡镇站所干部、村(社区)干部,因身份原因,工作实绩再突出,也很难得到提拔重用。过来,我市虽探索实行了面向乡镇站所干部选拔乡镇班子成员、面向村(社区)干部公开招考公务员,但选拔招考规模过小,每年人数不足10名,且没有形成长效机制。待遇报酬偏低。目前村干部虽不全脱产,但实际工作量很大,参加家庭劳动的时间很少。一年中,村干部大约有300天在村里工作的占82.6%,最少的也有180天左右,而每月误工补贴只有500元左右,一年也就5000余元,远比不上外出打工和临时工。工作考评不到位。对村(社区)干部工作实绩没有一套科学的考评体系,干得好不好,待遇基本一个样。关爱尊重基层不够。对基层干部的形象维护有待加强。一些新闻媒体对乡村干部正面宣传少,负面报道多,新闻一聚焦,好象基层干部成天只在吃喝不干事。有的未作深入调查,报道失实,极大地挫伤了基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误导了一些不明真相的群众,乡村干部处于“两头受气”的尴尬境地。

6、一些规定要求落实不到位,基层民主等问题仍突出。村级组织构架尚需理顺。现在每个村都有党组织、村民(代表)大会、村民委员会、村务监督委员会,但这几个机构到底是什么关系、运行的机制是什么,还不太明确,各个组织作用发挥不明显。一些规定要求落实不到位。如“四议两公开”制度,在一些村落实不严格,重大事项决策过程不民主、结果不公开,存在少数干部说了算的现象;村级财务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虽然有村民理财小组、财务报账制度、财务公开制度等,但依然存在财务管理混乱、收支不规范现象。如溆浦县观音阁镇铁路湾村原党支部书记在担任书记期间,先后从村出纳处借出4.5万元挪作他用。一些相关制度流于形式。如组织生活会出现以外出旅游、文体活动等来代替的庸俗化倾向,发展党员不按标准不走程序未经过群众推优,搞“近亲繁殖”、“一个人说了算“。一些工作责任追究不到位,对违反相关制度规定的责任人处理失之于宽、失之于松,诫勉谈话了事,纪律变成“稻草人”。

三、对策和建议。

根据全市基层组织建设调查情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市委四届五次全会精神,加快推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为全市打好打嬴“四大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新怀化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和动力支持,实现基层组织建设带头人队伍先进化、组织运行规范化、服务群众常态化、保障激励制度化、集体经济实力大提升的总目标,建议市委下段从全市实际出发,集中精力抓基层,投入财力强基础,实施基层党建“四大”工程,激发基层活力,提升服务能力,推动基层基础工作水平大提升。

(一)进一步加强带头人队伍建设,实施“领头雁”工程。

1.抓村党组织书记选优训强。建议按照“思想政治素质好、带富能力强、协调能力强”的标准,打破地域、身份、职业界限,采取“两推一选”、组织委派、公开招聘等方式,选配好村党组织书记。重点从致富能手、产业大户、农民经纪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外出务工经商返乡的能人党员中选拔;从现任优秀村干部、复原退伍军人、大学生“村官”党员中选配;鼓励支持创业有成的党员民营企业家回原籍任职。以35岁至50岁为主体,适当保留一部分富有经验、工作得力的50岁以上的干部,年龄超过60周岁继续任职的须经县市区委组织部批准。健全不胜任现职村党组织书记调整制度。对年度党员群众民主评议“不称职”票达三分之一以上、分类定级为“较差”或连续两年分类定级为“一般”的村党组织书记,及时调整。加大村党组织书记培训力度,把村党组织书记培训纳入各级干部教育培训总体规划。市本级每年举办一次村党组织书记示范培训。对新任村党组织书记,实行先培训后上岗。

2.选派一批农村“第一书记”。建议结合建设扶贫等工作,全市从市、县、乡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选派3000名左右优秀党员干部到村担任党组织“第一书记”,帮助所在村理清发展思路、完善发展措施、改善发展条件,实现科学发展。村党组织“第一书记”一定两年,与原单位工作脱钩,实行属地管理。日常管理和平时考核由驻点乡镇负责,年度考核由县市区委组织部组织实施。严格奖惩制度。对工作出色,群众满意,连续两年考核为优秀等次的村党组织“第一书记”,给予嘉奖或记功,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3.强化村党组织书记队伍管理。建议完善村党组织书记岗位目标管理责任制。建立村党组织书记绩效考核制度,每年从村党组织书记固定误工报酬中拿出30%作为绩效工资,对党组织分类定级评定为“一般”、“较差”的村,党组织书记绩效工资相应扣除50%、100%。建立村党组织书记专项奖励制度,对村集体经济发展成效明显的村,每年拿出村集体经济纯收入的5%直接奖励给村党组织书记。建立村党组织书记管理档案。

4.突出抓村级后备干部培养。建议每年全市选聘200名左右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市委每两年在怀化职业技术学院举办一期50名左右的大专学历村干班。按照村“两委”干部1:1.5的比例,以乡镇为单位建立村级后备干部人才库,以县市区为单位建立村党组织书记后备人才库,采取组织推荐、群众举荐、个人自荐和民意考察、实绩考评相结合的方法,重点从中青年致富能手、农民经纪人、私营企业主、大中专毕业生、退伍军人中选拔。对后备干部实行结对帮带、跟踪考察、动态管理。村干部出现缺额时,原则上从优秀后备干部中推荐选拔。

(二)进一步提升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实施“村级实力”工程。

5.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建议市县两级分别建立专项资金,用于扶持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村发展项目和表彰奖励。20xx年至2017年市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专项扶持资金,县(市、区)按照1:2的比例配套列入当年财政预算,实行项目管理。完善用地保障,各地在安排土地出让收入预算时,向集体经济物业项目倾斜,从20xx年起把年度可用建设用地的'10%作为村级经济发展用地。加强分类指导,每年从涉农和经济部门抽调100名专业技术人才组成“专家服务团”,对全市1000个集体经济薄弱村(5万元以下)进行巡回指导。实施领导办点。市级领导班子成员每人分别联系一个经济强村和一个经济薄弱村;每个县委常委具体联系一个村,抓一个项目。实施“十百千”工程,到2017年,基本消除村级集体经济空白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50万元以上的村发展到40个以上,20万元以上的村发展到100个以上,5万元以上的村发展到1000个以上。每年在全市总结和推介50个集体经济建设先进典型村和1个先进典型县,按照村5万和县50万的标准进行奖励。

6.抓村级财务管理。每年开展1次村集体经济组织资产清查,并按照类别建立固定资产台帐,及时记录资产增减变动情况。严格控制非生产性开支。开展村级财务专项审计,县级经管部门每年按辖区内行政村数30%的比例开展审计,3年内完成所有行政村审计工作;市经管部门每年按照10%的比例对各地审计情况进行不定期抽查。抓好村级财会队伍建设,农经部门负责做好村级财会人员的培训、发证、年检等工作,每年组织1次村级财会人员学习财经法规和政策。

(三)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创新,实施“基层活力”工程。

7、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按照有利于加强领导、活跃基层、发挥作用的原则,适应产业发展、组织形式、党员流向的新变化,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方式。结合城乡治理、村居并改,打破传统按地域、建制村(社区)设置党组织的单一模式,探索以强带弱、以大带小、村居联建、村企联建、村协联建、产业统建、“村+村”、“村+机关”等多种党组织组建模式。以属地、行业管理为主,加快在农民专业合作社、产业链、工业作坊集中区、流动党员集中带、外出务工经商人员集中地、商务楼宇、居民小区、市场街路、行业协会建立党组织,着力构建全覆盖、有实效、可持续的基层党组织工作体系,提升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党员在50人以上的村(社区)党支部可升格为党总支;党员人数100名以上的村(社区),经县(市、区)委批准可成立党的基层委员会,受乡镇(街道)党(工)委领导。

8、进一步增强党员队伍生机活力。按照控制总量、提升质量、改善结构、发挥作用的总要求,农村发展党员突出以35岁以下青年为主,以高中以上学历为主,以返乡大中专毕业生、复员退伍军人、致富能手、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和大学生“村官”为主,重点向党员队伍老化的村、贫困后进村、支部班子后继乏人的村倾斜,向村委会非党成员倾斜,向妇女倾斜。大力实施“双培双带”工程,将党员和村组干部培养成致富带头人,把致富带头人中的先进分子培养成党员和村组干部,力争每村每年发展1名以上党员,保持3至5名入党积极分子常数。全面推行农村党员设岗争星、街道社区党员志愿服务、机关党员到居住地党组织报到结对帮扶、企业党员争创先锋岗、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等有效做法,让党员有义务有责任,发挥作用有平台。健全城乡一体流动党员动态管理服务机制。严格经常性的党内组织生活,试行党员组织关系一方隶属、参加多重组织生活模式,积极开展开放式、互动式党内活动,发挥网格党小组作用,提高组织生活实效。健全党员党性定期分析、民主评议等制度。及时处置不合格党员,建立党员能进能出机制。

9、推行农村“4422”工作法。在农村全面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形成以村级党组织为领导核心、村民(代表)会议为决策机构、村民委员会为执行机构、村务监督委员会为监督机构,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四位一体”组织构架。同步建立村党组织会议议事、村民(代表)会议定事、村民委员会理事、村务监督委员会监事的“四会治事”运行机制。实行“两记录”(党务议事记录和政务决策记录),建立村级党务和村级事务议事决策管理记实档案制度,对村级事务决策进行全程记实。实行“两报告”(执行报告和监督报告),村民委员会执行决策情况要向村民(代表)会议;村务监督委员会实施监督情况要向村民(代表)会议报告。

10、在乡村推行建“党群服务中心”。在乡镇和街道建立“便民服务中心”,将计生、国土资源、林业、民政等服务事项纳入“便民服务中心”实行公开规范办理,实现“一站式”服务,有条件的地方建立村级民事务代办点,免费负责全程代办居民身份证、农村低保、五保户手续、城乡大病医疗救助手续等群众委托事项。在乡镇和城市社区建立“党代表工作室”。在县乡村三级建立民情碰头会,实行乡镇干部联村联网格联户、村干部联片联网格包户制度,收集民情民意,逐级建立民情台账,实行销号管理。从20xx年起,按每年完成20%的进度,力争用3至5年时间,逐步完成297个乡镇(街道)和359个乡镇(城市社区)的“便民服务中心”和“党代表工作室”建设。

11.推进基层组织“网格化”管理。推动管理重心下移,实行农村信息化管理服务。在不改变农村村组行政设置的前提下,以自然村落为单位,以2至3个自然小组、100至150户、500人左右、党员15名左右的标准,划分管理网格,并在网格上设置网格党小组,选优配强网格党小组长,赋予网格党小组对党员日常教育管理、开展党的活动、社会事务管理、联系服务群众、调纠维稳等五项职能,村干部实行分片管理和分网负责。按1000元/年的标准落实网格党小组工作经费,纳入县级财政预算。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建好“怀化市基层组织网格化信息服务平台”,通过平台对村级党务议事记录和政务决策记录以及乡村干部为民服务情况进行重点公示。力争通过2至3年时间,实现“网格化”管理从农村逐步推广到城市社区、机关单位。

(四)进一步增强基层干事创业热情,实施“保障激励”工程。

xx.提高基层运转经费。建立资金稳定、管理规范、保障有力的基层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从20xx起,村级组织和社区运转经费按分别每年增长7%和8%的标准,到2017年,力争全市村级组织平均运转经费达到每年7万元,社区运转经费达到每年10万元;力争全市村主要干部年误工报酬平均达到8000元左右,逐步提高离任村干部生活困难补助。

xx.进一步改善基层工作条件。从20xx年起,每年实施30个乡镇“五小”项目建设,每个项目15万元,市县两级按照1:2的比例配套,到2017年,县(市、区)完成95%以上乡镇的“五小”项目建设;每年启动100个村(社区)组织活动场所的改造提质,每个项目8万元,市县两级按照1:3比例配套,到2017年,县(市、区)完成90%以上的村(社区)组织活动场所的改造提质,确保基层党组织有场所议事、有条件办事。

xx.进一步加大激励力度。荣誉激励方面,每年选树一批基层工作先进典型,加大正面宣传。每两年开展一次全市“五个好基层党组织”、“十佳村(社区)党支部书记”和“优秀共产党员”评选表彰活动。优先推荐政治素质好、参政议政能力强的村(社区)党支部书记作为各级党代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选。加强党内关怀帮扶,壮大党内帮扶资金,帮扶支持有困难的基层党员干部,增强归属感。政治激励方面,加大基层干部使用力度,定期选拔1至2名乡镇党委书记到市直部门担任副职或科室负责人,每次拿出职位总数的20%定向从乡镇站所人员或大学生村官中公开选拔科级领导干部,拿出职位总数的10%定向从在职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村(居)委会主任中招录乡镇公务员,拿出职位总数的20%定向从在职优秀村干部、大学生村官中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健全保障制度。建立村干部社会保障机制,在自愿参保的前提下,按照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原则,为村干部办理养老保险;把现任村干部医疗保险纳入新型合作医疗,在职村干部保险金由村集体统一支付;每两年由乡镇统一组织为村党支部书记进行一次体检,所需费用由县级财政负担。

15.进一步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把基层党建工作纳入县(市、区)综合绩效考核。建立书记抓、抓书记的责任机制,明确各级党组织书记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每年各级要制定抓基层党建工作年度实施方案。县(市、区)负责对村(社区)实行分类排位,考核为先进的划为一类、中等的为二类、落后的为三类,每类按得分情况进行排位。落实“三级联述联评联考”制度,市里每年选取部分县(市、区)委书记和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分别向市委全委会和市委组织部部务会进行会议述职。建立工作通报制度。每年对考核评价结果和分类排位管理情况通报一次。采取督查、巡回检查和随机抽样检查等方式,不定期对基层党建工作进行督促检查,通报情况,交流经验,推进工作。严格责任追究。把抓基层党建工作情况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内容,作为干部选拔任用和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建立责任倒查机制。对排在三类的村超过3个的乡镇,给予通报批评,并在相关会议上作出说明,限期整改;对连续两年受到通报批评的,对乡镇党委主要领导进行组织问责。

相关范文推荐

    珍珠球的心得体会(热门20篇)

    心得体会是对个人在学习、工作或生活等方面的经验和感悟的总结和归纳,它能够帮助我们不断成长和进步。想一想,我们是否已经积累了足够多的心得体会了呢?心得体会有什么好

    说课教研心得体会篇目(通用18篇)

    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和改进方法。小编整理了一些有深度和触动人心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思考和启示。在本次的讲座中,刘伟香老师就

    申请协会副会长申请书(模板20篇)

    在写作申请书时,我们需要明确自己的目标和理想,让读者对我们的追求有所了解。掌握了一些写作技巧和要点,以下是一些优秀的更多申请书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铁路汛期工作总结(通用20篇)

    月工作总结也是一个反思的过程,可以让我们思考自己的工作方式和效率,寻找提升空间。通过阅读下面的月工作总结范文,我们可以发现不同行业和岗位的工作重点和难点,帮助我

    道路改造工程合同(优质14篇)

    合同协议在合作过程中起到了明确双方权责的作用,减少合作的风险和纠纷。下面是一些常见合同协议条款的范例,供大家参考和使用。甲方:浙一建留下项目部(以下简称甲方)。

    文秘写作心得体会及感悟范文(19篇)

    心得体会是对自己成长轨迹和经验的记录和整理,有助于形成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和工作方式。在这里,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

    财务工作自我鉴定范文(13篇)

    自我鉴定范文需要我们对自己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不仅要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要正视自己的不足。自我鉴定范文十:我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能够高效地掌握知识。

    五月份销售工作总结(优质14篇)

    在销售工作总结中,我们应该注重数据分析和市场趋势的把握,为未来的销售工作做好准备。我们整理了一些销售工作总结的典型案例,供大家参考和学习。五月份眨眼间就已经过去

    农村土地复垦协议书(专业14篇)

    合同协议是一种法律约束力的文件,用于规定双方在特定事务上的权利和义务。下面是一些关于合同协议的典型案例,供大家参考和学习。甲方:(承租方)。乙方:(租赁方)为进

    索赔申请书范文(16篇)

    通过申请书,我们可以向招聘者或招生委员会传达我们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更多申请书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启发和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