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师生互动(实用19篇)

时间:2024-12-20 作者:书香墨

范文范本是经过精心编辑和整理的典型写作样本,可以帮助学习者明确写作目标和提升写作质量。借鉴一些优秀范文的写作经验,对提高您的写作水平会有所帮助。

课堂教学师生互动(实用19篇)篇一

论文摘要:启发式教学是高校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而师生互动的质量直接决定了启发式教学的成效。结合高校课堂教学实践,从教师自身修养、课堂及教师对学生的引导等方面,对高校教师提高与学生互动质量的策略进行了几点细节性探讨。

论文关键词:启发式教学;师生互动;高校教师。

当今世界,知识经济时代呼唤创新型人才。新型的培养目标要求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特别关注学生形成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教育民主化的需求,也要求高校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特别关注学生的需要、学生的参与。而在目前中国高校的教学过程中,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占主导地位,学生是课堂教学中被动的接受者。而教师则扮演了权威代言人的角色,以静态的教学目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及教案等显现的文本知识为中心,追求标准化的答案和思维。由此培养出来的学生过于迷信书本知识权威,缺乏相应的批判怀疑能力。教育应该发挥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性,把学生培养成具有独立精神、创新能力和批判精神的主动探索者。另外,从学生的角度来看,他们向往的是一种与中学不同的、更加宽松的教学方式,期望的是生动有趣的授课过程,而不是延续中学时期的灌输式教育。因此,高校教师应注意从灌输式教学转变到让学生提出问题并回答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起引导作用,实现教师权威到学生主体的转变。这种启发式教学已成为新时期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

教学改革首先就是教学思想的改革,如果没有教育理念的变革,教学模式就不可能发生实质性变化。启发式教学不是一种单纯的教学方法,而是一种教学思想,是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处理好教与学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起到指导与推动的作用,变教师的单纯传授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吴云助教授在安庆师范学院开展了问卷调查,了解高校师生对启发式教学的态度。调查表明,大部分教师和学生都认为目前高校课堂教学启发性不够,启发式教学所占的比重太小。虽然学生和教师对启发式教学的认识也有差异,大部分学生是从人才培养的高度来认识启发式教学的意义,而教师则主要是从教学本身的角度来认识启发式教学的意义。但是,绝大多数教师和学生是渴望启发式教学的。在四年级学生中,欢迎启发式教学的人数比例高达80.5%,说明启发式教学不论是在教师还是学生中,都深得人心。

启发式教学要取得好的效果,一方面离不开学生的积极参与和配合,另一方面要得益于高质量的师生互动。师生互动对学生的主体性发展还具有重要的影响,有助于学生从纯粹的受教育状态解脱出来,自我负责,主动学习。同时,在师生互动中,教师可以更具体地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便于及时地指导点拨。良好的师生互动氛围,可以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师生间平等、合作、信任、包容的关系,感受到自身价值被充分肯定,“自我”得到充分的实现,主体性得到了发展。师生互动是启发式教学的基础,因此如何提高与学生互动的质量就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不少学者提到了在启发式教学过程中,学生“启而不发”的问题,说明教师的“启”没有启到学生感兴趣的点子上,没有引起学生的共鸣。启与发的辩证关系是互为因果的关系,启是发的前提和条件,发是启的发展和结果,要使学生启而即发,就要启而得法。而要做到启而得法,则必须把握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兴趣,这又必须要借助于互动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准确了解。鉴于师生互动的重要作用,本文就如何提高师生互动质量进行了若干细节性探讨和研究。

一、教师科研功底对教学的反哺。

实施启发式教学,“人”是关键,特别是起引导作用的教师。师生互动的最终目的是吸引学生主动来学,而只有学生对相关的内容产生了兴趣,才能激发起潜在的学习动力。因此“吸引学生主动来学”是教学工作中首先面对的问题,只有学生愿意学,教学才有意义。相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说,高校学生学习自主性更强,如何引起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来学是教学中需要重点思考的一个问题。

教师的科研水平是建立良好师生互动的重要保障。教师要向学生展示自己的科研成果和科研方法,用自己的创造行为和创造成果带动学生的求知兴趣,通过教学使其在学生们年轻的头脑中产生新的火花。例如,笔者在为大二和大三的学生讲授“弹性力学”课程时,结合自身的研究方向,介绍了将弹性力学中传统的板壳理论用于研究最新的功能材料,如碳纳米管和石墨烯等,学生就表现出了浓厚的好奇心和兴趣。

同时,教师要积极将课程内容与最新的实际应用结合,不断更新,通过与时俱进的授课内容吸引学生,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例如,结合笔者所进行的三峡大坝泄洪坝段孔口应力问题的科研项目,讨论横缝灌浆和不同位置的止水措施对三峡大坝泄洪深孔孔口应力的影响。此外,还要求学生自己查阅资料,了解黄河上小浪底水利工程中十八个泄洪、输沙孔口组成的洞群,思考孔口布置和间距设置的理论依据。也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当教师恰当运用其科研功底激发了学生参与和反馈的积极性时,师生互动便得以更好地建立、发展和深入。启发式教学实际上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时刻关注学科发展的前沿和方向,不断充实和更新教学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启发学生探求未知世界的兴趣,从而将研究的优势延伸到教学中,并促进教学、反哺教学。

二、教师课堂。

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互动。教师备课、讲课都做的很好,这只完成了一个方面,学生对知识接受的效果如何才是关键。所以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做好与学生的互动。

1.讲授形式的多变性。

笔者在课堂教学中总结了“问、喊、写、走”四字法则。教师通过自己语言和肢体动作的多变性,避免沉闷的课堂气氛。所谓“问”,是指不要一直陈述,中间可以随时对学生发问。所谓“喊”,是指语调不要太平,讲到重要知识点时可以忽然提高音量或喊一声“注意啦”来引起学生注意。所谓“写”,是指不要一直机械的翻ppt,间隔写板书。所谓“走”,是指不要一直僵硬地站在讲台上不动,在不需要板书的时候可以走到学生中间讲课。

2.讲授方式的趣味性。

增加授课趣味性的措施包括:一是多举例子。可以是学生在生活中了解的,也可以是与学生专业背景相关的。二是通过适当举例说明以加深学生理解。比如笔者在讲弹性力学平面问题基本理论时,通过一点应力状态分析建立了坐标面上应力分量与斜面上应力分量之间的关系,这一关系适用于弹性体内任一点,而应力边界条件则只在边界上适用。笔者把前者比作皇帝,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而把后者比作镇守边关的将军,只能在边疆活动保家卫国,如果带兵进京那是要造反掉脑袋的。再比如,讲述弹性体“平衡”概念时,笔者把理论力学的整体平衡比作一个土豆,材料力学的有限体平衡则是半个土豆,而弹性力学的微元体平衡就是土豆丁。学生听了这些形象的比喻后不仅可以大大提高学习兴趣,自然地领悟概念要点,而且走神学生的注意力自然也被拉回到课堂教学上来了。

三、教师对学生的引导。

1.学生认同感的建立。

学生走进课堂时,心中不仅有求知欲,还有归属、自尊等多种心理需求,期望得到教师和同学的认同和尊重。当这些需求得到满足时,学生才能反过来回馈给教师认同感,学生的.主体性也才能得以顺利发展。

作为一个独特的个体被识别是认同感建立的第一步。笔者在每学期开始的几堂课上都会着力下功夫记住班上每位学生的名字。当经过三到四次课,有些学生对课程的新鲜感已过有逃课的打算时,笔者会在课上随口点出所有当天缺课学生的名字,学生虽然表现出了惊异,但已经意识到自己被识别。每次作业笔者都会做好详细的作业批改记录,课间直接与作业有问题的学生交流。当笔者面对面清楚地说出学生作业里的问题并提出建议和鼓励时,学生内心在被识别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建立起了被认同和被尊重的感觉。笔者相信学生按时上课的原因并非担心被教师发现旷课,而是内心的认同感已经建立起来,他们愿意到课堂上来,愿意与尊重、关心他们的教师互动交流。

2.教学过程中人文教育的贯穿。

大学生们经历了从小学一直到大学多年连续的校园生活,生活圈子固定,阅历浅、视野相对狭窄。但正处于青春期的他们注定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心和探究的欲望,对自身的发展既充满了理想主义的、热切的期望,又交织着因阅历和视野不足而产生的迷茫。教师若能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了解学生的人生规划和实际困惑,对学生既有风趣睿智的长者般的教导,又有亲切真诚的朋友间的交流,还有战友般的鼓励,良好的师生互动会自然而然建立起来。[7]笔者曾结合自身的经历,给学生们介绍国外高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以及异域的风情和文化,讲述一些学业和事业的佼佼者的成长故事和启迪智慧的寓言、语录,点燃学生的热情,启发学生对个人的人生与发展进行思考并做出规划,尽早找到积极的又是他们自己热爱的成长方向。在教学中,还适时介绍教材的编著者徐芝纶院士早年赴美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求学,抗战伊始,毅然放弃国外优越的条件,报效祖国,一辈子“认认真真做事,清清白白做人”的事迹,告诫学生要“先做人、再做事”。由于徐芝纶院士长期在河海大学任教,是师生公认的楷模,他的故事对学生更有亲切感,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

理论知识的学习往往是枯燥的,刻板的教学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学习的热情会在单纯的讲述中逐渐减退。在教学中适当穿插一些力学史、相关知识的新闻或轶事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笔者在为工程地质专业的学生上课时,经常把实际生活中桥梁、隧道、基坑、边坡等工程破坏的新闻图片放到课堂上展示分析,引导学生从专业的角度去关心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建立起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也有意识地介绍一些中外力学家(重点是教材中提及的力学家)的学术思想、在弹性力学领域的主要贡献和相关的逸闻趣事,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这些精神层面的塑造是理论知识灌输和说教所无法完成的任务。

学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需要掌握的理论知识在课本内,而学习的热情和动机则来源于课本之外。在课堂教学中适时、适机的穿插人文主义教育,不仅能“启”于学生的关注点上“发”,而且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此时不用教师安排命令,学生也会自己跑来与教师互动交流。当一种良师益友般的关系在教师与学生间建立,课程内容的教学也就变得更加容易开展。这是单纯的压迫式、灌输式教育无法取得的效果。

四、效果反馈。

从笔者的经验看,在做到了上述几点后,不论是在课堂内还是在课堂外都能获得学生积极的、良好的反馈,建立起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对课堂教学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1.课堂反馈。

在笔者的课堂上,学生出勤率高,听讲认真,课堂气氛和谐融洽。课间学生会主动找到教师沟通交流。作业很少有抄袭的情况,并能基于教师的批改意见及时做修正补充。个别学习基础差、年级成绩排名不理想的学生,经过针对性的交流、指导和鼓励后,本门课的期末考试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2.课外反馈。

在课堂外甚至是笔者讲授的课程结束以后,仍有不少学生通过邮件、电话或直接到笔者的办公室,就学业或个人发展问题进行交流或征求建议。例如,有的学生在面临考研问题时,询问如何选择学校,或在考研与就业间如何取舍;有的学生询问出国深造的问题;有的学生就暑期的社会实践安排寻求指导;生活方面,学生也乐意交流,曾有学生把自己代表系篮球队参加的一场精彩比赛写成总结发给笔者。总之,融洽而彼此信任的师生关系在课堂外得到了很好的延伸。

课堂教学师生互动(实用19篇)篇二

主持人:课题组成员:。

1、课题的提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教育发展的过程,就是教育改革的过程。当前,新1轮课程体系改革如火如荼,新的教育理念、过程、方法、教学方式、教学评价等诸方面均产生重大变革。从远在美国的哈佛,到国内的知名的洋思中学,从遥遥在望的邢台市2中,到近在咫尺的沙河市3小,他们分别从不同的侧面,尝试着改革陈旧模式的大胆探索,收获着成功的喜悦和骄人的成就,并愈发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猛烈抨击着落后的教育教学手段和狭隘低级的评价体系,只身其中我们忍受着偏执和愚昧带来的痛苦,愈发感受到改革教学手段的必要性。有目共睹的是在现行的高考制度短时间内不可能破除之前,1切仍唯以分数衡量1个学校的知名度,1个老师的教学水平,因此很多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特别是在组织教学中所采用的模式方面,都有1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因循守旧,固步自封。即使有所改革,也是换汤不换药(唯恐学生的成绩掉下来丢了饭碗,当然也就顾不得学生的其他能力的培养)。尤其毕业班的教学直接面对着高考压力,非毕业班的教学面临的是联考的压力,两者相比,压力不相上下。

无奈之下,只好惟命是从继续沿用“1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方法,传道,授业,解惑。另1方面学生已习惯于教师的“灌输”,习惯于课堂上记笔记,课后备笔记的学习方法。在教学之后的反思中,本课题组成员1致认为在这种古老的框框之下,学生只能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缺少主动参与的机会和可能,它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抑制了学生的创新欲望。1切按照教师的设计的既定模式进行,当然也就体现不出课堂的生机与活力,更谈不上发展的潜力,多年来沾沾自喜的也只是仅有的几个高分低能的尖子生,而大多数学生不仅没能再次深造,还丧失了最基本的生存本能就是能力。真可谓教师受罪,学生遭殃,任其延续,神圣的教育殿堂,其实只是满足了个别人的私利,因为只有他们才有资格操纵这1世界上最肮脏的交易。演绎着人世间最丑恶的1幕。痛定思痛,我们提出了《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方式及其有效性研究》这1课题。

2、课题的界定。

中学课堂教学是师生相互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课堂互动是以人为本的,在教育思想和合作探究理论指导下,构建的1种能使师生共同参与的教学模式,不仅可以体现全新的教学理念,而且将极大的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学生的潜能和创新思维将得到充分的施展,学生的品位、意志和作为也将有很大的提高。

3、课题研究的目标。

本课题立足于对现有课堂的观察与反思,旨在研究如何实现课堂互动,为建构新型课堂提供1种指引,探索1种有效、实用的新型课堂模式。这里的互动主要指师生的互动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通过对本课题的实践与探索,不断去实践课堂互动的理念,达到学生互动学习,主动构建有关知识体系,提交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目的。

4、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师生互动的研究,构建师生教学互动平台,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2、学生之间的互动研究,指导学生互动学习,培养高中课堂学生互动能力养成良好主动的学习习惯。

3、增强合作意识,积极向上的情感意志,快乐而健康的心理,在学习中交流与合作能力。

5、课题的研究对象。

基于课题组成员都是从事高2年级的教学工作,故确定本校高2理科班(1)—(12)班的全体学生为本课题研究对象。用于检验互动教学的效果,选取(1)—(6)班为本课题的实验班(施加互动模式教学),(7)—(12)班为本课题的对照班(保留原有模式,不人为干预),采用数据形式来对比实验班和对照班在互动模式后,课堂教学发生的1些变化:如,师生关系、学生关系、教学效果、学生成绩等,确保试验顺利进行。

6、课题研究方法。

(1)变量实验法、对比法。实验前对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前期测试,使实验班与对照班具同质性对实验班施加实验变量,对照班不施加实验变量,实验班与对照班成绩按同1标准、同1程序、同1时间进行,然后比较研究。

(2)案例分析法通过组织听课、讲课的方式,进行案例分析,系统可行性方案。

(3)问卷调查法。辅以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经验总结等。

7、课题研究步骤及内容。

第1阶段:2019年2月—2019年6月。

1、组织课题组成员认真学习教育理念,信息科学理论,管理理论、更新教育观念。

2、实验教师到相关学校考察学习并请专家进行讲座,写出学习心得,整理试验的理论思路与依据,架设选择子课题,开展研究。

第2阶段:2019年6月—2019年9月。

实验教师根据各自制定的计划、方案,有步骤地展开试验变量的控制、原始依据的收集与整理、论文的撰写、定期公开课等等。并有课题主持人统1指导,保证实验顺利进行。

第3阶段:2019年10月至2019年1月。

各实验教师认真总结实验以来的经验与不足,运用统计学方法对照收集上来的各种信息展开分析,总结师生互动的基本模式,完成实验报告。

8、课题组织结构。

总负责人:张顺信。

课题组成员:张占校申聚兴李东方裴军海。

李立平张立英赵素英(本次排名不分先后,待课题完成再依据个人分担工作量最后确定)。

9、课题成果及研究人。

(1)主要成果。

2、论文。

《师生交换作用的影响与研究》主要撰稿人;张顺信、张丽英。

《课堂互动教学的实践与探索》裴军海李利平负责。

《课题研究的实验总结》张占校申聚兴负责。

3、公开课,课题组成员每个阶段至少上3节公开课。

4、课题资料的收集、整理、发放、归档李东方赵素英负责。

10、课题研究的保障条件。

1、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本课题的研究工作,在多媒体使用,交通设施,图书资料的查阅等各方面都予以最大支持,为顺利完成本课题的研究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2、本课题组的成员教学经验丰富,合作意识强,有较强的上进心和探索精神,长期在教学1线工作,多位教师仍担任班主任和学校教学管理工作,在教育教学领域有独到的见解和突出的成绩。在周边县市乃之省内外都有较高的知名度,教研成果荣获省地级多项奖励。

3、自筹经费4千元,订阅相关书籍,聘请专家指导讲座,结合多媒体教学保证试验顺利进行。

101、参考文献。

1、《优化教学论》主编刘知新高教出版社2019年7月。

2、《成为具有创新能力的教师》主编汪馥郁/杨建广北京创新学会2019年3月。

3、《新课程评价与改革》主编教育部教育科学出版社2019年7月。

4《新时期师德修养简明读本》主编张贵新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6月。

课堂教学师生互动(实用19篇)篇三

一、注重时事教学.激发学生求知欲许多学生课下聊天,提起布什、伊拉克战争津津乐道,可是一旦上了政治课却无精打采哈欠连天.我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教师过于注重理论传授,忽视了以时事新闻中的生动事例来提高学生的兴趣.现在中考、高考或平时教学测试中,很多考题都会设置一些情景材料,而这些情景材料很大一部分又来自时事政治.所以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注意把丰富生动的时事事例和教材结合起来,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对政治课的学习兴趣,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又能帮助学生在考试中准确把握题意,提高应考能力.青少年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对国家大事非常关心,因此教师结合时事讲政治才能激发学生兴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曾庆云作者单位:江西省丰城矿务局第四中学刊名:江西教育英文刊名:jiangxieducation年,卷(期):2009“”(12)分类号:g63关键词: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课堂教学师生互动(实用19篇)篇四

高中化学考试大纲要求学生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并具备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基本问题的基本技能.在以往常规的教学中学生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师生之间缺少互动以至于学生的学习效果较差.

作者:董忠林作者单位:武威第七中学,甘肃武威,733006刊名:考试周刊英文刊名:kaoshizhoukan年,卷(期):2009“”(18)分类号:g63关键词:

课堂教学师生互动(实用19篇)篇五

课题的理论价值:

课堂练习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在实践中加以运用,检验自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从而促进有效的反思同时教师可以获得反馈信息,及时进行纠错和指导。具有巩固、强化、反馈、提升、发展等重要作用,对我们提高教学质量来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学的成效与练习因素有很大的关联:练习可以出质量,但练习也有可能加重负担。长期以来,小学数学教学提倡“精讲多练”、“以练代讲”,所以在练习中存在着多、繁、杂的现象,而在我们教师的观念中又有“不加强练习,不进行重复的练习不能使学生掌握知识”的认识,以致于我们很少反思哪些练习对学生的学习是有效的,哪些是无效甚至是有负面影响的。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一面要努力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另一面要加强过程教学,增加学生对新知的探究时间,这样做将大大缩短课堂练习的时间,减少练习的量。因此在传统的“练习观”受到极大挑战的同时,有必要对课堂练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传统的“练习观”进行反思,确立效率意识,提倡有效练习。

课题的实践价值: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希望能从教与学两个方面来探讨有效练习的途径,寻找根治重复低效的数学课堂练习的方法,让课堂练习(包括复习练习、对新知的针对性练习、巩固性练习、综合性练习、拓展性练习等。)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活动之中,优化课堂练习,提高课堂练习的有效性。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课题研究目标:

1.探索在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课堂练习设计的策略,强化教师“预设”意识,促成学生“生成”的达成,提高教师有效教学的策略,同时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提高教学效率。

2.探索在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合理的练习结构和学生喜欢的课堂练习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进而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

3.利用经验材料的数学组织化、数学知识的逻辑化和数学应用的三个过程中的逻辑思维因素,全面发展学生的直觉思维、辩证思维和形式思维等,优化思维结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研究的内容:

1.新课程标准下小学数学课堂有效练习的设计的原则。

2.新课程标准下小学数学课堂有效课堂练习的内容和形式。

3.小学数学课堂有效课堂练习中教师的作用。

4.小学数学课堂有效课堂练习中学生的情感体验。

创新之处:

有效练习的问题基于从形式到内容缺乏整体考虑而产生的低效或无效练习的现状提出的。我们提出此课题,探索课堂有效练习的设计的策略、练习的结构与层次性、练习的形式、练习的教育价值及教师在练习中的地位等问题。让学生在数学练习中既要掌握知识又要发展思维能力,更要让对数学学习产生积极的良好情感,从而实现数学教学的育人目标。

三、课题研究的过程设计、技术线路和实施步骤。

总体实施步骤:

针对不同类型的数学课大家写出自己的练习设计及实施方法,利用教研活动时间一起交流、讨论,并写出自己的反思。最终总结出复习课、新授课、练习课、讲评课的练习如何设计,新授课中概念性教学、计算教学的课堂练习如何设计,以及组织形式和方法。

技术线路:

主要依据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的规律,采取的研究方法:行动研究法、文献查阅法、调查法等。

遵循以下原则:

1.针对性和层次性原则。

2.多样性和趣味性原则。

3.拓展性和开放性原则。

4.典型性和生活化原则。

分阶段实施步骤:

本课题研究,拟定为二年,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研究准备阶段(11月――12月):

建立课题组,学习有关理论,构思方案。

第二阶段:组织与实施阶段(201月――年7月):

课题研究教师在备课、听课、议课、课后反思四个方面来研究有效练习,备课中着重体现如何设计有效练习,有哪些有效练习题。起到什么效果?听课时着重听这位教师是如何让学生进行有效练习的,单周写出练习题的设计及练习方法;议课也围绕此课题讨论有效练习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是否合适,所产生的效果如何来进行评议,并针对“如何设计有效练习?”这一问题进行研讨,确实把这一课题落实到实处。课后反思体现出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有效练习使学生掌握了什么知识,起到什么作用,收到哪些效果?双周写反思。

第三阶段:整理总结阶段(2010年7月――9月):

1、撰写有关“有效练习”的小论文。

2、整理、汇总课题实施材料,整理出一套课堂中有效练习的方法;撰写结题报告。

四、课题研究的预计成果:

(一)通过有效课堂练习的研究:

1、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积极的思维活动。

2、改变学生过去被动的、接受式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成为知识、方法的探索者和发现者。

4、另外,在培养学生个性、集体观念、合作精神、参与意识等方面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学习氛围良好,学习的效率得到提高,成绩稳步上升。使学生能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二)通过实验,探索适用于我校小学数学课堂上进行有效练习的一般模式,优化数学课堂练习的结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习成绩的提高。

五、课题承担者的科研能力及科研保障条件。

1、能力保障:

课题组组长肖艳峥老师,乐于钻研、勤于探索,曾有多篇论文获奖,参与课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预习能力的研究》,现已结题;王磊老师曾担任市级课题《小学低年级数学教材主题图的应用研究》的主持人,现已结题,她有着丰富的研究经验。王艳利教师和王丽萍老师积极上进、喜欢阅读理论书籍,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组织保障:

课题组成员有志于服务教育实践,探索在新形式下学校教育科研的有效方式和方法。本教研组教师有强烈的科研热情并渴望科研人员给予具体而有效的指导。

教研组课题有学校教科研室负责人和学校聘请的专家的指导。

3、时间保障:

研究时间为两年,实验教师全部是一线教师,有足够的时间和能力保证实验的正常运行。课题组坚持每月开展一次课题研讨活动,注重阶段性总结与交流,掌握课题研究进程,及时进行调控,为使课题研究划上圆满的句号而努力。

课堂教学师生互动(实用19篇)篇六

本课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练习研究》于10月向河南省教育学会申报立项,经河南省教育学会评审,准予立项,并被列为河南省教育学会20教育科研重点课题,现开始实施研究。

一、课题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课题的理论价值:

课堂练习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在实践中加以运用,检验自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从而促进有效的反思同时教师可以获得反馈信息,及时进行纠错和指导。具有巩固、强化、反馈、提升、发展等重要作用,对我们提高教学质量来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学的成效与练习因素有很大的关联:练习可以出质量,但练习也有可能加重负担。长期以来,小学数学教学提倡“精讲多练”、“以练代讲”,所以在练习中存在着多、繁、杂的现象,而在我们教师的观念中又有“不加强练习,不进行重复的练习不能使学生掌握知识”的认识,以致于我们很少反思哪些练习对学生的学习是有效的,哪些是无效甚至是有负面影响的。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一面要努力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另一面要加强过程教学,增加学生对新知的探究时间,这样做将大大缩短课堂练习的时间,减少练习的量。因此在传统的“练习观”受到极大挑战的同时,有必要对课堂练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传统的“练习观”进行反思,确立效率意识,提倡有效练习。

课题的实践价值: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希望能从教与学两个方面来探讨有效练习的途径,寻找根治重复低效的数学课堂练习的方法,让课堂练习(包括复习练习、对新知的针对性练习、巩固性练习、综合性练习、拓展性练习等。)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活动之中,优化课堂练习,提高课堂练习的有效性。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课题研究目标:

1.探索在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课堂练习设计的策略,强化教师“预设”意识,促成学生“生成”的达成,提高教师有效教学的策略,同时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提高教学效率。

2.探索在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合理的练习结构和学生喜欢的课堂练习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进而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

3.利用经验材料的数学组织化、数学知识的逻辑化和数学应用的'三个过程中的逻辑思维因素,全面发展学生的直觉思维、辩证思维和形式思维等,优化思维结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研究的内容:

1.新课程标准下小学数学课堂有效练习的设计的原则。

2.新课程标准下小学数学课堂有效课堂练习的内容和形式。

3.小学数学课堂有效课堂练习中教师的作用。

4.小学数学课堂有效课堂练习中学生的情感体验。

创新之处:

有效练习的问题基于从形式到内容缺乏整体考虑而产生的低效或无效练习的现状提出的。我们提出此课题,探索课堂有效练习的设计的策略、练习的结构与层次性、练习的形式、练习的教育价值及教师在练习中的地位等问题。让学生在数学练习中既要掌握知识又要发展思维能力,更要让对数学学习产生积极的良好情感,从而实现数学教学的育人目标。

三、课题研究的过程设计、技术线路和实施步骤。

总体实施步骤:

针对不同类型的数学课大家写出自己的练习设计及实施方法,利用教研活动时间一起交流、讨论,并写出自己的反思。最终总结出复习课、新授课、练习课、讲评课的练习如何设计,新授课中概念性教学、计算教学的课堂练习如何设计,以及组织形式和方法。

技术线路:

主要依据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的规律,采取的研究方法:行动研究法、文献查阅法、调查法等。

遵循以下原则:

1.针对性和层次性原则。

2.多样性和趣味性原则。

3.拓展性和开放性原则。

4.典型性和生活化原则。

分阶段实施步骤:

本课题研究,拟定为二年,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研究准备阶段(年11月——12月):

建立课题组,学习有关理论,构思方案。

第二阶段:组织与实施阶段(2010年1月——2010年7月):

课题研究教师在备课、听课、议课、课后反思四个方面来研究有效练习,备课中着重体现如何设计有效练习,有哪些有效练习题。起到什么效果?听课时着重听这位教师是如何让学生进行有效练习的,单周写出练习题的设计及练习方法;议课也围绕此课题讨论有效练习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是否合适,所产生的效果如何来进行评议,并针对“如何设计有效练习?”这一问题进行研讨,确实把这一课题落实到实处。课后反思体现出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有效练习使学生掌握了什么知识,起到什么作用,收到哪些效果?双周写反思。

第三阶段:整理总结阶段(2010年7月——9月):

1、撰写有关“有效练习”的小论文。

2、整理、汇总课题实施材料,整理出一套课堂中有效练习的方法;撰写结题报告。

四、课题研究的预计成果:

(一)通过有效课堂练习的研究:

1、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积极的思维活动。

2、改变学生过去被动的、接受式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成为知识、方法的探索者和发现者。

3、使学生学得主动、生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4、另外,在培养学生个性、集体观念、合作精神、参与意识等方面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学习氛围良好,学习的效率得到提高,成绩稳步上升。使学生能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课堂教学师生互动(实用19篇)篇七

六、文献综述:

目前小学生公民人格自信教育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从总体上看还有待进一步加强。目前的研究成果首先表现在教育内容上有了一定的探索,有学者提出公民人格教育应当包括公民意识的培养、公民能力的训练以及公民美德的养成,并对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展开的分析,为小学生公民人格教育提供了基本的目标框架(公民教育内容探析。冯宇红。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易卜生曾说:“如果你怀疑自己,那么你的立足点确实不稳固了。”自信,是走向成功的伴侣,是战胜困难的利剑,是达向理想彼岸的舟楫。有了它,就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有了它,就走上幸福精彩的人生了。(健康心理学第5卷第4期)其次表现在对教育现状及成因有了宝贵的探索,指出了目前小学生公民人格相对欠缺的现状并分析了主要的原因,包括缺乏系统的教育课程、缺少丰富的校园公共生活、教育路径的单一等等(小学生公民意识缺失的原因分析。林春波。现代教育科学。。4)最后,研究成果最多地表现在教学方法的探索上,有学者提出教师的行为对学生公民人格自信教育的培养具有重要影响,提出要归还课堂上学生应享有的公民权利,重新构建健全的公民权利意识教育体系,努力营造利于形成健全公民权利意识的大环境的思路(教师课堂行为对学生公民权利意识形成的影响。张英英。哈尔滨学院学报。2008。8);有学者提出了责任意识培养对小学生公民人格教育的重要意义(以责任教育整合学校德育,奠定小学生公民人格基础严玮懿。创新。。6);有学者强调了要把校内外的公民人格教育资源整合起来的观点(发掘校外课程资源,培养学生公民意识。龚燕泉。教育探索。。12。)有学者提出了对学生进行公民规则意识培养的具体思考(杨柳。如何对学生进行公民规则意识的培养。教学与管理。。9);有学者论证了自信教育在公民人格教育中的重要意义(公民素质教育中的自信教育。学杨舂芳王重玖。基础教育研究论坛。2009。4。);有学者提出了责任感教育在小学生人格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学生公民素养之社会责任感教育。陈慧。教师,2009。13);有学者强调了具体学科在小学生人格教育中的意义(体育与学生公民道德建设。黄靖。探索。。1);也有学者对西方国家小学生的人格教育进行了比较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综上所述:目前关于小学生公民人格自信教育的研究还有一定的局限,突出的表现在缺乏实证的研究,对当前小学生公民人格的自信状况没有精确的评估,同时在如何加强小学生公民人格自信教育方面的对策思考也欠缺系统性与可操作性。

七、课题研究任务分工。

组长:陈英婷(组织本课题顺利、有效研究,安排研究计划、目标、措施,组织小组交流与研究整改,记录研究成果。)。

课题联系人:陈华(搜集、打印、整理相关资料,撰写个案、总结经验等。)。

组员:寇琼毅、顾仅、文佳、王蕾(撰写个案。搜集、整理资料)。

八、研究过程及实施步骤:

阶段成果内容及形式。

第一阶段:实验准备阶段。

3月――205月。

(1)申报课题。准备实验报告,申报立项,拟定实验计划及实验实施方案;确定学生。

(2)加强理论学习。积极学习《心理健康的标准》、《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少年期学生心理发展》、《社会心理学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心理学原理与应用》、《学生健康指南》、《心理健康教育与教师心理素质》等以提高理论认识,进一步指导研究。还通过网络,深化对合作学习的认识和研究。

(3)制定课题研究方案与计划。

(4)初步实施。在实验班中进行自信心的研究实施”。

(5)撰写课题研究第一阶段工作总结,在总结中查缺补漏,为第二阶段的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二阶段:全面实施阶段。

(2010年6月――4月)。

(1)进一步学习有关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理论。

(2)在实验班开展了各种类型的活动。

(3)完成课题开题报告。

(4)学生现有自信心情况与内部因素及其成因的的调查研究。(2010年6月――7月。

(5)研究在教育、教学等领域进行小学生自信品质培养的策略及其作用机制。(2010年9月――2010年12月)。

(6)探索小学生自信品质建构中的主体自我调控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组织一次中期专家论证)。

(7)研究小学生自信心品质的外显特征。(以上“2-4”阶段研究时间为2010年12――204月)。

第三阶段:提高完善阶段。

(年4月――2011年8月)。

1、总结试验的得失。通过对实施过程中及时记录的有关情况的分析,继续深入调查研究,不断修改初始成果的得失。

2、收集课题研究成果,撰写试验论文及研究报告,

3、举行结题论证工作。

4、总结归纳出农村小学自信心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结论。

5、举办自信心方面的论文、活动、案例、教育随想、信息等评选及展示。

(1)构建小学生人格教育中自信品质培养的活动体系。(2011、4~2011、8月)。

(2)研究效果的测量与评价,完成研究总结报告。并进行课题成果论证。(2011、7~2011、9)。

九、预期阶段成果:

《关于小学生公民人格中自信状况的调查与分析》(论文)、《当前小学生公民人格教育中自信培养的路径与效果》(论文)。

课堂教学师生互动(实用19篇)篇八

课堂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还是以教师为中心,是教学相长,还是只传道授业,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还是“满堂灌”“一讲到底”,是一场师生共同演奏的交响乐,还是教师的一支独奏曲,这是评价一节课优劣的重要指标。眼下一些教师上课仍然还是一支粉笔,一块黑板或一张试卷一本书,老师讲得天花乱坠,而好的学生有的心不在焉,差的则似懂非懂,尤其是毕业班这样教学如何提高效率,又如何面向全体学生?也只有采取加班加点方法。然而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中心环节,只有充分利用45分钟,才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有益于提高学生的各项素质。只有教师认真上好每一堂课,精心设计教学的每一环节,灵活运用各种教学媒体,“精讲精练,活学巧练”,构建和谐,融洽交往互动的课堂教学过程,才能使得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谈构建和谐互动的课堂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本学年学校安排我任教高二年级6个班的生物课,其中两个普通理科班,4个文科班。针对学生的基础不同,文、理科要求不同,教学时间不同等采用了不同的教学策略,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每节课都要准备2到3个教案。

班级考试人数班平均及格人数及格率优秀人数优秀率。

四期中5359.062852.83%35.66%。

期末5265.403363.46%1121.15%。

五期中5257.352344.23%23.85%。

期末5267.293873.08%815.38%。

六期中5363.813158.49%815.09%。

期末5168.843874.51%1529.41%。

七期中5359.113056.60%35.66%。

期末5366.233566.04%1018.87%。

文科班的教学,首先是注意课堂气氛的和谐与师生感情的融合,以学生为本,将学生看作可被点燃的火炬,围绕他们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未来发展而设计和展开教学,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着力,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努力创造富有吸引力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触景生情,使他们处于一种“愤悱”的状态。例如精心设计导言,运用贴近生产、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实际的问题导入新深或设计精彩实验,摸拟前人探究等掀起学生求知的激情,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次是精选教学内容,重点讲解生物学主干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尽可以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运用直观教具化难为易,化繁为简,例如“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一节的教学,使用多媒体课件等利用flash动画演示模拟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既形象直观又易于理解,收到了较好效果。dna分子结构的知识借助模型讲解指导学生动手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摸型,既有利于学生的理解掌握,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本人认为,构建和谐互动的课堂教学过程需要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学生观,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探究性学习,变被动接受式学习为主动参与自主性学习,变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的单方面的知识传授为以学生为主体的师生共同参与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新一致课程改革在我省初中已开始实行,高中也即将走进新课程,普通高中教育的目标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立足于使学生形成科学的世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掌握适应时代发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收集,判断和处理信息,具有初步的科学和人文素养,环境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这是从机械的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的转变,是以传授知识到发展能力的转移是从学生学知识到学会学习,从教书到教人转变,学校教育不再只对学生考试负责,更要对学生的终身幸福负责,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

课堂教学师生互动(实用19篇)篇九

摘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学互动是必不可少的。本文主要从实际教学出发,从创新、赞美、争论等几个方面谈谈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的运用。

关键词:互动;创新;交流;分享。

素质教育下,死板的课堂教学已经不适合当今时代学生的需求。我们要想促进学生在知识与能力方面的全面发展就必须改变以往单纯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课堂互动就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笔者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一直运用这种教学方法,现将教学经验总结如下。

一、创新性地使用教材,给师生互动创造机会。

当今社会是一个网络时代,学生随时随地都可以在网络中获取很多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学习素材。对于语文教学来说,这种网络特性表现地更为突出。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可以随意在网络中找到各种学习材料、教学参考、习题解答等等内容。如果我们教师不创新性地使用教材,而只是简单地按照教学内容开展教学势必会让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学习兴趣不高,毕竟大部分内容学生都已经了解过。因此,我们一定要比学生做更多的功课,创新性地使用教材,利用更多学生感兴趣的,没有了解到的内容来开展课堂教学。这样,我们的教学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才能得以实现。

二、利用肯定性、积极性的教学评价激发学生互动的欲望。

三、利用说、演、争的方式引导学生参与课堂互动。

1.说。说,当然不是漫漫而谈,不着边际,游离于课本之外和远离于他们的实际生活去说,而是根据课文内容,找准切入点。现在的语文教材选用均采用新课标,文章选材大都和初中学生的生活是紧密相关的。这样一来,如果找准了课文的切入点,学生就不会没话可说了。如上《散步》这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你和家人(父母、爷爷、奶奶等)之间有什么难忘的事?他们的哪一句话、哪一件事最让你感动?说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顿时,课堂上像炸开的油锅,沸腾了。学生开始感到不好意思说,最后都争先恐后地说,说到动情处,有的学生抑制不住情绪,泪水顺着脸庞滑落。通过这一问,学生既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又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感悟。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2.演。教材上不乏情节生动、形象鲜明的段落句子(特别是记叙文)。以前上课对于这些段落句子总是一读了事,然后再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去体会一下课文语言的.精彩。美其名曰“想象”,其实仅靠想象是难于体会其妙处的,充其量只能算是隔靴抓痒,且这样也给一些思想懒汉以可乘之机,长此以往就会使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消失殆尽。现在对于这些段落、句子的处理方式是采用“演”的方式,让学生根据课文的内容、情节扮演其中的角色,再现课文的情境。

3.争。所谓争,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针对某一学习内容有自己不同的想法和看法,通过大家在互相争论的过程中,达到一种共识,或者是相互学习沟通的过程。语文学习很多内容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尤其是对一些文章的理解。学生之间看文章角度的不同以及学生知识层次、思维方式等方面的不同,导致学生对文章有不同的看法。这是很正常的,我们教师要很好地利用这种不同的想法,让学生通过争论的过程,让学生思维的火花得以碰撞,激发出更好的学习热情和欲望。这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还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表达、沟通等基本的语文能力,真正实现了素质教育要求的“促进学生在知识与能力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当然,语文学习中,并不是所有内容都是没有标准答案的。例如,记叙文中的六个基本要素、议论文中的三个基本组成等都是固定的模式这些是没有必要让学生争论的。争论只适合于新学习的一些文章,并且在争论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做好监督、引导和总结工作,保证争论的有效性。总之,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学方式被引入到语文教学中来。而在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发展方面,课堂互动是必不可少的。通过互动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是素质教育下提倡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最好的教学方式。因此,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应该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多运用教学互动总结经验,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课堂教学师生互动(实用19篇)篇十

近年来,小弈互动课堂在教育领域中逐渐受到关注。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和工具,它为学生提供了更具互动性和趣味性的学习方式,让学习不再枯燥和单调。在使用小弈互动课堂进行教学过程中,笔者体会颇多。本文将会从五个方面进行阐述。

第一,多媒体教学工具的运用。小弈互动课堂作为一种多媒体教学工具,能够为课堂带来更多的科技感和视觉体验。教师能够通过使用小弈互动课堂来将课堂内容展现得更加生动有趣,让学生参与进来的积极性更高。例如,在物理课上,我们会添加一些引人注目的图形,以解决一些理解上的困难。

第二,互动性的提高。小弈互动课堂除了能够丰富学习内容之外,还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性。通过小弈互动课堂,学生能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例如提出问题,作出回答,共同建立思维模型等。课堂上关于一个问题争论的工作将会更加有效地引导学生。

第三,趣味性的提高。除了互动性之外,小弈互动课堂的应用还能够增加教学过程中的趣味性。课堂的游戏化设计将会提供给学生一种全新的体验,这对于提高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会非常有帮助。例如,在英语课上,我们每次学习一个新单词时,都会通过小游戏来巩固句式。

第四,实际应用的意义。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工具,小弈互动课堂本身带有很高的实际应用意义。通过对小弈互动课堂的应用,我们不仅仅能够提高学习效果,也能够在现实生活中更好的运用相关工具。尤其是在缺乏帮助的情况下,对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非常有帮助。

第五,信息化时代的前瞻性。在当今这个信息化的时代,科技正在逐渐改变着各行各业。教育也不例外。小弈互动课堂的出现是未来教育走向数字化的一个证明,未来教育会更加注重信息化时代的前瞻性,这对于培养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非常有帮助。

在不断的实践和探索中,通过使用小弈互动课堂,课堂变得更加有趣、有效并且具有未来教育走向数字化的时代特色。小弈互动课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激情,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成果,成为了现代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期望未来,小弈互动课堂教学的应用会更加广泛,让更多的学生受益。

课堂教学师生互动(实用19篇)篇十一

一、突出人文性,但不能淡化工具性。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新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人文性因素放在教学目标的突出地位,突出了语文教育应有的丰富内涵,充分展示语文自身的无穷魅力,还语文以本来的面目。

但要注意的是教学中我们在突出体现语文人文性的同时,不能忽视其工具性,应当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水乳交融。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是相辅相成的,是高度统一的。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根本在听说读写,是听说读写之内的挖掘与创新,而不是游离于听说读写之外的花样翻新。

时下语文课堂中的有些做法值得反思。有不少老师认为,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是在削弱基础,淡化知识。课堂上特别重视对语文人文精神的挖掘,但对字词句等基础知识教学,几乎没有提及,有的教师甚至认为搞这些教学就显得落后、过时,平时教学不重视了,上公开课更是不教这些不能“出彩”的“添头”。课堂教学热热闹闹,教学形式变化多样,可就是听不到朗朗读书声,看不到对语言文字的揣摩品味,欣赏不到对优美精彩文段的必要的独到分析见解,没有了必要的训练,缺少了必要的积累,短短的课文学生读起来结结巴巴。试想,如果一个学生连一些极常用的字词也不会读,不会写,一写作文就是错别字、病句连篇,那么即使他文学感悟力很强,也是难以表达出来的。如果我们的语文课堂长期如此,少了听说读写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训练,那么可想而知其他的一切活动也都将成会空中楼阁。

因此,教学中要扎扎实实抓好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和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把提升人文素养渗透于扎实的语言文字的训练之中,真正做到了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才有可能实现。

二、强调自主性,但不能放任自流

新课程下的教学设计注重生成与建构,淡化预设与讲授。课程改革要求课堂教学要体现以学定教,因需施教,增加灵活度。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组织课堂教学,把主要的时间让给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把语文课堂交给学生”,许多教师经过短暂的困惑后马上接受下来并付诸实践:既然要把课堂上的时间交给学生,岂不正好解放了自己吗?于是出现了一种我们不愿意看到的现象:老师讲授少了,课堂上乱烘烘的讨论看似热烈却没有主题,学生海阔天空胡言乱语还受表扬说有创新。课堂上教师淡化出场,一切让学生自己说了算。如在文本的诵读与理解中,在没有充分引导虚设情境的情况下让学生“想读哪一段就读哪一段”,“想和谁交流就和谁交流”,“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交流读书感受”,而教师又不能及时发挥主导作用,一堂课给学生大量的时间自读,终结是:甲也正确,乙也不错,丙很好,丁真棒。整堂课学生跑野马,想说啥就说啥。一节课上完了还弄不明白老师想在这节课上完成什么任务,达到什么目标。

教师引导孩子积极发表自己的想法是好的,然而语文教学长期的“多样性”“模糊性”“独特性”会给学生什么样的影响?”长期“不假思索地说”,“无根据地说”,“任意地说”,“编造着说”,“不负责任地说”,致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新的误解,不少学生无所适从、无从下手,表面上获得了自由,实际上却是“放羊式”的放任自流。

因此,要使课堂高效,学生的“自主”一定要与教师的“主导”有机结合。教师要具备在课堂上进行“二度备课”的.能力。

三、鼓励合作学习,但不能忽视独立思考

提倡学生的合作学习不能忽视学生的独立思考。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被老师们广泛采用。那种人人参与、组组互动、竞争合作、时有思维碰撞火花闪现的课堂确实能给人以享受与启迪。

实施合作学习是有一定条件的,要以学生个体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为前提。

而时下不少教师片面地理解合作学习,追求所谓小组学习的形式,做无用功的甚多。在学生没有充分阅读、思考的情况下进行合作学习,由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不深入,认识也不很深刻,小组合作加工整理的结果与所得也是肤浅的、片面的,这样的合作只是为个别优生提供展示的机会。有的把合作讨论当作学生活动的唯一形式,一堂课下来,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收效甚微。有的教师不管在公开课还是平时教学动辄就安排四人小组讨论,不管内容有无讨论的必要,有些甚至一节课讨论到底。也有的教师让学生合作学习,但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看到一两个小组有结果就匆匆收场,完成一次合作。在合作学习中,还经常看到如下场面:1、小组中有一个成员在权威地发言,其他成员洗耳恭听,汇报时当然也是小权威的“高见”。2、小组成员默不作声,自己想自己的。3、小组成员热热闹闹地在发言,但没围绕主题,讨论时气氛热烈,却没解决实际问题。以上种种的合作学习,未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表面上看热热闹闹,实质上是流于形式,收效甚微。究其原因,是教师没能真正理解合作学习的含义,未处理好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的关系。

语文课堂少不了品读,感悟,玩味,思考。语文课“心动”比“形动”更为重要,有时“沉静”比“活跃”更有效。见问题就讨论,动不动就合作的语文课堂只能是华而不实的泡沫语文课。

我们要倡导在自学、自悟基础上的各种形式的合作学习,通过互相启发,共同探究,培养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只有在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才能使他们互相取长补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因此,教师要精心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一要组织好学生自学,使每个学生都能独立思考;二要组织好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技能,教给合作的方法,重视对合作学习的评价,做到互动学习与个别辅导相结合;三要组织好全班交流,在交流中加强引导,全面实现教学目标。

注:查看本文相关详情请搜索进入安徽人事资料网然后站内搜索语文互动课堂教学反思。

课堂教学师生互动(实用19篇)篇十二

三周的时间过去了,在此期间主要学习了第三单元,本单元围绕“环境保护这一话题”继续学习和巩固现在完成时态的用法,由于话题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在进行课文教学时,通过我们身边的日常生活展开话题,让学生在交流、互动的教学活动中增强环保意识,懂得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保护环境,并以此体会和掌握在完成时态与for和since连用的结构效果非常好,下面谈一下方法和感受:

1、向学生提出本课的`学习目标。

2、以小组抢答的形式进行组下交流。

3、把拓展思维“作为”交流——互动的准则。

但是在交流——互动的教学中也存在这一些问题,一些基础较弱的学生由于词汇的贫乏没有拓展自己的思维,以至于在进行采访调查时显得不太积极,明显出现两级分化得现象,在今后的活动中要力求分层授教,给后进生以更多得机会。

课堂教学师生互动(实用19篇)篇十三

“放”与“收”作为课堂节奏的两种状态,既相互排斥,也相互依存。我们要使“放”与“收”都做到适度,不要人为地扩大其对立的一面,而要着力使二者统一起来。如在案例教学中,课堂是完全“开放”的,学生可以自由发言,这就要求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发言情况巧妙地创设新的问题情境,这时不妨“按照学生的思路走一走”,将学生的问题不断引向深入。相反,如果在教学互动中教师要说什么话,提什么问题,安排什么教学活动,都是预定好的,没有丝毫的弹性,学生只不过是教师表演的配合者,教师为了使课堂教学按照自己的教案进行,只需肯定自己互动设计中想要的答案,对学生丰富的想法则置若罔闻,这种缺乏开放思想的课堂互动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当然,如果“放”而不“收”,“完全按照学生的思路走”,又容易走向另外一个极端,课堂虽然得到了解放,师生也能迸发出很多意想不到的思想火花,但此时整堂课由“满堂灌”变成了“满堂跑”,使课堂无序而放任,也会大大削弱互动的效应。因此,在“放”之后,又必须适时地“收”。要置“放”于“收”的范围之内,要边“放”边“收”;“收”要符合逻辑、自然连贯,要能体现知识的巩固和深化,智慧的增长,教学目标的达成。

二、要妥善处理课堂纪律“严”与“宽”的关系。

职业教育院校培训的是职业技能,学生今后均要承担相应的职业岗位工作,因此,在不影响课堂效果的情况下培养学生的纪律意识显得尤为重要。要求教师必须讲究策略,把握好课堂教学的方向,用宽严适度的课堂纪律,控制好互动的节奏,既不影响互动的持续进行,又能维持正常的课堂秩序。在课堂纪律和互动效果之间找到平衡点,如在技能操作课训练中,经常要划分训练小组,由于不能同时保证每位学生都能进行上机操作,导致在某一时间点上,有的学生在机上操作,有的学生却在学习操作理论,还有的学生在相互讨论,学生步调很不一致,虽然表面上课堂纪律有点“放松”,但是此时的课堂效果非常好;相反,教师也不能任由学生“随心所欲”,而是让所有学生都必须在你的掌控之中,谁上机操作了几次,休息了多长时间,学生上机操作掌握得怎么样,必须心中有数,否则学生容易钻空子,也会降低效果。在互动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就体现在要保证教学始终处于一种有序状态,使教与学的过程严而不死,活而不乱,提高学员在互动中的学习效率。

三、要妥善处理互动对象“点”与“面”的关系。

只是少数学生参加互动还是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参加互动,是必须妥善处理的互动对象“点”与“面”的问题。教师因为有确保课堂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等主观愿望,所以往往会根据不同学生而给予不同的交流机会。一般来说,教师愿意同学习成绩好、口语表达能力强、自信心强、胆子比较大的学生进行互动。因此,一节课中有的学生参与互动的机会较多,有的学生却备受冷落、无人问津,从而使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表现出明显的垄断性。职业教育院校学生都要面向社会岗位,任何一位学生的成长对社会建设都至关重要。因此,我们强调,教学互动既不是“一视同仁”、“不分差别”地与所有学生互动,也不是“有选择”地针对某些学生的互动。课堂教学互动应本着为了每一位学生完美成长的理念,促进每一位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发展。为此,应使互动对象的“点”与“面”统一起来,让所有学生都能够参与互动,全面提高。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时要胸怀全局,面向全体,总体平衡,决不能让任何一位学生有被冷落或遗弃的'感觉。如技能分组教学时,互动的机会比理论大课要多一些,但也毕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小班教学,因此教师也很难保证每堂课都能够与所有学生进行互动。这就要求教师的互动设计要有一定的梯度,要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并在教学组织过程中将这种“梯度”与“差异”做到完美的结合。也就是说,哪些问题与学生个体进行互动,哪些问题与学生小组进行互动,哪些问题与全体学生进行互动,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

四、要妥善处理课堂气氛“冷”与“热”的关系。

教学互动有没有动起来,课堂气氛是“冷”还是“热”,是真互动还是假互动,我们不能光看表面现象,也要从本质上看问题。“冷”不一定没有互动,“热”也不一定是真互动。现实教学中有许多气氛热烈的“似动”现象:比如,教师无疑而问,学生不假思索张口就答。这种“似动”是“形动”而不是“神动”,“神动”是心动、脑动,而“形动”则只是手动、口动。另一方面,在某些场合下,表面上看师生之间似乎没有直接的对话形式,课堂气氛较“冷”,但是学生的心灵深处却被触动,内在的思维活动被激发,产生了“神动”或“静思”。因此,教学过程中的互动有没有实际效果,不是看课堂气氛是“冷”还是“热”,而是取决于“冷”或“热”的背后有没有“神动”与“静思”。如果发生了“神动”与“静思”,哪怕此时的课堂气氛是“冷”,也是我们所需要和努力培养的;相反,如果没有发生“神动”,哪怕此时的课堂气氛是“热”,亦是我们应该摒弃和坚决克服的。比如在理论大课中的理论讲授环节,发生“神动”的概率就会比“形动”的概率高得多,但此时学生全神贯注,听得津津有味,课堂虽然鸦雀无声,貌似无互动,其实不然。

课堂教学师生互动(实用19篇)篇十四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党中央在对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两个趋向”正确判断的基础上,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的重中之重的又一重要战略举措。从根本上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质就是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全面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让农民过上和谐文明富裕的新生活,这是时代的呼唤,是广大农民的迫切愿望和心声。作为一名选派驻村(社区)任职党员干部,通过借鉴苏州新农村建设经验,结合前进社区的实际,将苏州人的新思想、新观念,贯彻融汇于我区新农村建设实践中,开拓创新,努力构建和谐文明富裕的新前进。

一、前进社区现状。

前进社区地处海峡科技园配套区腹地,北邻四川教育学院,东靠金沙技术学院,西、南两面与科技园工业区接壤,幅员面积2.25平方公里,下辖11个村民小组和1个中心村,总人口3054人,党员81人,社区集体收入1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860元。为实现区第十二次党代会确定率先基本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奋斗目标及确保海峡两岸科技园各昭商项目按期顺利实施,社区两委在支部书记蒋正友的带领下思想统一,坚持以全区发展大局为重,发扬“舍小家顾大家”的忘我精神,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树立“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的作风,从我做起,两委成员率先拆迁并含泪拆除苦心经营十余年赢利颇佳的几个村属企业,在此带动下,截止2008年5月底全社区圆满完成了11个组1000余户的拆迁安置,全面启动规划占地约440亩,建筑面积40余万平方米,建设投资3.2亿元的前进安置小区“新型农村社区”自建工程和规划占地320亩,建筑面积约35万平方米,建设投资2.5亿元的统建安置小区,使前进社区全体实现了“农”转“非“。同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新合医疗参保率达97,社保参保率达63,积极开展各项技能培训800余人次,劳务输出720人次。但社区集体经济却因拆迁经历了从无--有--壮大---无的循环,目前正借鉴苏州发展经验,着手社区集体经济的发展向服务型经济转化的探索。

二、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借鉴苏州经验探索社区发展模式。

苏州是发达地区,它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道路走在全国的前面,实践和了许多适应于苏州地区的建设经验,苏州人的新思想、新观念及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如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如何才能找到一条适合前进发展的路径,是目前我们需要思考和探索的一个中心议题。社区两委在多次学习讨论苏州新农村建设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认为我们要学习苏州的思想观念,进取精神和方法,坚持因地制宜、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努力走出一条适应前进社区发展新途径。

(一)以“双带”为载体,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

“双带”就是农村党员干部“带头创业致富、带领农民致富”。俗话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在于党员干部。苏州太仓市璜泾镇党委在苏州农村党员干部中率先提出、大胆实践的“双带”活动,不仅把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与推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紧密结合起来,而且营造了一种“全民创业、实体创业、科技创业”的良好氛围,起到了富民强镇的实际效果。我所任职的前进社区曾经是我区最大的一个村和最具规模的花木种植、养殖业基地之一。1987年村两委会成员,特别是原村委会主任黄太发就开始种植苗木。在两委党员干部带头创业致富后,先行一步的党员干部在精神上鼓励群众、在资金上资助群众、在技术上帮助群众、在市场上配合群众,带领广大农民迅速脱贫致富、农村经济得以快速发展。2004年拆迁前全村已有100多户种植户,总面积近千亩,有桂花、玉兰、楠木等上百个品种,年销售花木近300万元,养殖专业户20多户,规模达到10万只左右,农民纯收入大幅增加,这与苏州的发展经验不谋而合。目前,因全区发展战略需要,社区所有耕地已征用,农民身份已转换为居民,生产资料已发生根本转变,区域功能已不适宜发展农村经济,经过一个多月的摸底调查,我郑重向社区两委会提议继续开展“双带”活动,以“双带”活动为有效载体,把农村党员、干部推向市场经济的第一线,在经济中充分发挥党员的“带头、带领”作用,让广大农村党员充分发挥和利用原有花木、养殖管理及技术人才优势,大胆尝试、大胆探索,跨区域建立苗木基地和养殖基地,并以榜样的作用,重新带领广大群众创业致富,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广大群众生活质量的最终目标。

(二)注重调研,认真做好新农村建设的科学规划。

村建设规划的过程中,必须深入基层,坚持尊重自然规律,尊重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尊重农民意愿,根据各个村的不同情况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从而使规划符合农村实际和农民愿望,能够得到顺利实施。下派前我一直在机关单位,缺乏农村基层的实际经验。任职后,我首先深入农户家中,认真做好调查,了解民情,熟知村民的要求与愿望,仔细分析与研究,掌握好第一手材料,做到心中有数。再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实现社区管理体制运转高效,社区设施功能基本完善,社区居民自治健康发展,社区队伍整体素质提高,社区服务业不断拓展,社区环境不断优化,社区风尚文明祥和的总体目标,在充分调查研究、科学论证和集中党员群众集体智慧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了《天府街办前进社区发展规划》(草拟稿),现正向社区两委会成员征询意见。

(三)加强党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随着苏州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苏州太仓市的党的组织紧紧围绕经济建设的中心,狠抓乡镇企业党的建设,以此带动广大农村党的建设,探索出一条以乡镇企业党建带动整个农村党建的新途径。对此我们深受启发,虽然辖区内已无乡镇企业,但可通过求同去异的方法,立足于本地,摸索出一条在新时期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的新途径。目前,随着全体村民身份的转变,党员活动空间已发生明显改变,相当数量的农村党员及党的发展对象被推入市场,出外经商打工比例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传统的农村党建已面临严重挑战,基层党组织不能再拘泥于传统的乡村网络,而要适应区域调整和党员分布的变化,扩展自己的空间,并将重点向服务经济转变,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领导核心、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党的建设为保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加快发展为主题,坚持抓班子、带队伍、理思路、定制度、创机制、强管理、谋发展的思路,形成“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良好格局,促进了全社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主要做法:1)坚持民主集中原则,提高科学决策水平,坚持集体领导与分工负责相结合,凡一切重大问题的决策,都能严格按程序办事,由党支部集体讨论决定。2)坚持经常对党员进行思想教育培训,建立健全民主管理制度,实行村务公开,每月召开一次党员会,讨论学习好富民政策,学习致富技术,坚持开展“双带”活动,真正起到致富带头作用。3)坚持支部理论中心组理论学习制度,抓紧抓好理论学习,提高班子的政治理论水平,搞好“三个结合”,与解决实际问题联系起来,着力培养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典型,通过党员身边的人和事来教育、感化、引导、激励他们,取得了显著成效。4)在社区推行党代会常任制,强化了党代表和党员对党内重大事务的知情权和参与权,有效地推进了党内民主,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5)要求驻村及下派干部和每位村两委成员人人做到“五个一”,即承担一个学习课题,学好一篇文章,谈好一次体会,上好一堂党课,写好一篇心得,全面提高班子的决策能力和领导水平,努力开创新时期党建新局面。6)实施“文化小区”建设,提高村民自娱自乐的能力,力争早日建成集培训与娱乐一体的多功能社区活动中心,充分发挥活动中心的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使文化小区“活”起来,成为了村民劳作之余的好去处。

(四)抓机遇,促发展,努力壮大集体经济。

发展壮大村(社区)集体经济是深化农村改革,巩固党在农村基本经济制度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推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的客观需要;是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农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是增加村(社区)集体收入,发展农村公益事业的重大举措;更是增强农村基层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重要举措。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对于解决“空壳村”现象和村级组织无钱办事状况,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苏州农村在全国率先探索开展了以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土地股份合作制改革、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协会改革为主要内容的“三大合作改革”。至今,苏州市的“三大合作”面已经达到全市村的49,现在正在加快推进农村“三大合作”改革,对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进行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苏州实践证明,通过资产量化、股份到人,使农民真正成为村集体资产的主人、村集体经济真正成为“民有、民管、民享”的农民民本经济。苏州的经验为我们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我所任职的天府街办前进社区地处海科园配套区,因全区战略发展需要,辖区内农民已无耕地,身份由农民逐步向居民转换,农村集体所有土地急剧减少,甚至为零,土地非农收益在村社集体经济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农村集体的存量土地(及其厂房、商铺)出租租金将成为社区集体的主要收入来源。目前,前进社区的集体经济已基本失去造血功能,村属企业因拆迁全部关闭,集体的存量土地锐减,如再不采取可行措施,十几年的先进村将不复存在,这将与党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战略背道而驰。社区两委心系群众利益,在多次学习苏州市新农村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立足于本地地理及环境优势,采纳了我的建议,大胆提出争取区、街办两级政府政策扶持(主要是增强村社集体经济的造血功能,而不是简单的输血),由社区与农户共同出资成立社区股份合作制集体经济组织,充分利用社区剩余集体土地,大力发展非农收益村社集体经济的新思路:一是发挥区域优势,整合资源,发展壮大社区集体经济。我们清楚的认识到要发展壮大社区集体经济,首先要打“配套”牌。前进社区地处海峡科技园配套区腹地,北邻四川教育学院,东靠金沙技术学院,西、南两面与科技园工业区接壤,区域优势明显,区域内外来人口较多,流动量大,商机无限。众所周知,随着温江经济的腾飞,大量企业和大专院校进驻,必将导致外来务工人员及学生大量涌入,除去学习外,还需解决吃、喝、住、行、玩等诸多问题。我们应抓住机遇,把握商机,一方面充分利用社区剩余集体土地,按规划建造外来人员集中居住区或集中农户手中剩余住房,成立住宿管理中心,统一经营,统一管理;一方面应按规划统一兴建并完善配套服务设施,实施对外有偿服务。如合资建立餐饮中心、购物中心、休闲、健身中心、影视中心和运输实体。这样一来,既发展了集体经济,又整合农民手中的剩余资源,增加了农民经济收入。二、发挥技术优势,横向联合,借鸡生“蛋”。前进社区原有大量苗木基地和畜禽养殖场,具有较丰富的人才储备,我们可以充分发挥原有花木培育、管理及畜禽养殖的技术优势在北部片区建立苗木基地和畜禽养殖场,目前,社区两委会党员干部正积极探索异地基地建设的可行性;三是建立运输保障体系。四是依靠我区三大农业研发机构,利用楼顶及闲散剩地发展蔬菜无土栽培等。

(五)进一步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夯实社区服务基础,让农民真正享受到现代化的生活方式。

建设农民集中居住点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本着适度集聚、节约用地、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形成一个基础设施配套,服务基础完善,既有乡村田园风光,又充满现代都市气息的都市新区,吸引农民自愿到居住点居住,让农民真正享受到现代化的生活方式。纵观苏州各村社区农民集中居住点建设,其特点主要有:1)制订科学的发展建设规划;2)建设完善的基础配套设施;3)实现村务职能从行政向服务全面转变;4)建立完善的社区服务体制,增强服务功能;5)全面加快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借鉴苏州经验,结合本辖区现状,我们制定的社区今后的中心是:

1.树立大社区的思想,拓宽思路是打开社区新局面的.关键:社区服务不仅要着眼于居民的日常生活,而且还要着眼于政治、科技和文化服务,这是提高社区服务层次和服务质量的重要内容;加强社区人员思想作风建设,树立良好的社区形象,是搞好社区的内在环节;培养教育一批作风顽强、思想过硬的社区者队伍,是搞好社区基础。

2.完善社区功能,建立社共监督机制。

社区有序的向前发展,政治是保障,因此加强社区党建,建立建全街居两级社区基层党组织,使之发挥领导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加强街居两级社区和社区民主与法制建设,加强社区监督保障措施,是完善社区功能的重发内容。树立社区民主与法制的思想,建立民主监督机制是辖区居民民主权益的体现,是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前提,也是社区的重要任务。

3、加强社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2008年前进社区全面启动前进安置小区“新型农村社区”工程。规划占地约440亩,建筑面积40余万平方米,建设投资概算3.2亿元。协助成都海科投资有限公司完成前进安置小区新居工程的前期准备,规划占地320亩,建筑面积约35万平方米,建设投资概算2.5亿元。同时加快社区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步伐,5月底前将全面展开水、电、气路铺设,污水管道、水泥道路建设已破土动工,预计于6月底完成80工程量。其间我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向两委提交多项合理化建议,大大节省了投资,加快了建设进度。同时将兴建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进一步调配和完善该中心的使用范围,充分发挥其功能。实行网络化管理,建立社区中心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站,全面掌握辖区内各方面的情况,进一步做到便利、快捷。

4、加强社区文体广场的建设,提高文体广场的综合使用能力,使之成为老少皆宜的多种功能的综合使用的广场,为辖区居民提供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和享受空间。

(六)培训新农民,解决就业难,服务新农村。

三、驻村的几点感想。

弹指一挥间,到前进社区已一个多月了,每天都与村民朝夕相处,并肩,他们的纯朴、善良、勤劳,深深的感染了我,使我的思想受到了极大的触动。

(一)要深入基层,用心为群众办实事、搞服务。

这段时间,我对农村的开展和存在的问题有了全面的深刻认识,对今后的有了很大的帮助和指导作用。中,我也深切体会到做好农村基层,必须与村民群众融为一体,放下架子,虚心待人,耐心听取群众意见,加强与村民的交流沟通,并从他们的利益出发,才能求得理解与支持,更要依靠和争取村干部的支持与帮助。现在我更深刻的体会到了,只有扎根群众,才能了解群众;只有深入群众才能服务群众;只有勤于实践,才能尽快成长。

(二)依法行政,是抓好农村的关键。

驻村后,经过走门串户的调查,了解到农村的复杂和艰辛,存在的问题太多太多。现在的村民的法制意识不断增强,如果不依法行政,是难以服众的。为此,我要求自已在开展每一项时,都以相关法规和村规民约为准绳,坚持做到公道、公平、公开。

(三)只有加强学习,才能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

农村天地是广阔的,我们每天要面对形形色色、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难,区委、政府多组织形式多样的学习或专家授课,搭建多方交流平台,自身平时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观察、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才能从容应对各种突发事件。

(四)要全面提高村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增强村民致富能力。

科学文化素质低是影响农民致富的重要原因,我们应从提高村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入手,组织区级相关部门,加大科技扶贫力度着手,加强科学技术培训,大力开展技术推广和技术服务。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网这一教育阵地,开展技术培训,提供经济信息,并根据各村的实际情况,制订符合当地经济发展需要的相关政策和优惠措施,全面提高了村民的文化素质和致富能力。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课堂教学师生互动(实用19篇)篇十五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化教学已经成为教育领域的一大趋势。特别是在互联网普及的背景下,网络互动课堂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正逐渐引起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本文将分享作者在网络互动课堂教学中的心得体会,并介绍网络互动课堂教学的优点和发展趋势。

在网络互动课堂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与教师和其他同学进行实时的互动。这种互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在我实际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网络互动课堂可以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案例分析,使学生在课上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知识点。而且网络互动课堂提供了复习和练习的机会,学生可以在课上即时发起提问,解决自己的困惑。对于教师而言,网络互动课堂还可以提供及时的教学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和问题,从而进行差异化的教学。

另外,网络互动课堂教学还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动力。传统的课堂教学通常是教师讲解,学生被动接受,而网络互动课堂则更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学生可以在课堂上与教师和同学进行互动交流,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思考,这种参与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动力。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我经常通过在线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网络互动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上共同探讨问题,互相学习和启发。这种互动不仅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还提高了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网络互动课堂教学也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在网络互动课堂中,学生需要通过网络搜索、查找资料来收集相关的信息。这对于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是一次很好的锻炼。另外,在网络互动课堂中,学生还需要通过分析和评价不同的观点和论证,培养自己的批判性思维。这种信息获取和处理的能力对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和职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虽然网络互动课堂教学有很多优点,但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首先,网络互动课堂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能力,包括网络操作和在线协作的能力。有些学生可能对这些技能比较陌生,导致课堂参与度不高。其次,网络互动课堂的教学过程需要教师有较强的组织和管理能力,包括课堂管理、资源管理和时间管理等。如果教师不能很好地掌控课堂,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可能会受到影响。最后,网络互动课堂的技术支持也很重要。网络故障和软件问题可能会导致教学中断或影响教学效果。因此,学校和教育机构需要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和培训,保证网络互动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总体来说,网络互动课堂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通过实时互动和信息获取,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知识点,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学习能力。而对于教师而言,网络互动课堂也提供了更多教学反馈和差异化教学的机会。网络互动课堂教学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未来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我们可以利用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和形式,提高教学效果。不过,我们也要注意网络互动课堂所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以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

课堂教学师生互动(实用19篇)篇十六

着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兴趣,实际上就是需要的延伸,它表现出对象与需要之间的关系,因为我们之所以对于一个对象发生兴趣,是由于它能满足我们的需要。”兴趣是发现的先导,兴趣可以激发灵感,学习新知识时,教师要根据计算机功能的特点,让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产生兴趣,同时要以此为起点加以引导、扶植、培养,并善于设置一些新颖别致、妙趣横生、唤起学生求知欲的情境,让学生以“趣”互动,激发学生自主动手操作的情趣。

例如,讲授电脑动画《flash形状补间动画》一课时,教师播放自制的一个月中月亮圆缺的形状交替动画变化,在位置、形状形变效果的'演示过程中,提出问题:该动画具有什么特点?学生细心观察、思考,并七嘴八舌地讨论。当讲完如何设置形变动画时,学生迫不及待地跃跃欲试,充分发挥了“互动”的想象空间:有的学生做出了喜怒哀乐四种表情交替变化,有的学生做出时钟的转动变化,有的学生做了花朵开放过程变化。那种被动、沉闷的课堂局面顷刻被打破,学生们共同探讨问题,互相交流,互相倾听、感悟、期待,实现了师生、生生间的相互沟通。

在上述教学中,学生从观察教师的作品入手,引入新课,通过形变动画进入《flash形状补间动画》。在教学过程中,教者利用了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为学生们设置了一个小小的悬念,激起其对学习内容的关注,从而对这一节新课的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课堂上,大家都认真听课,积极思考、操练,最终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这正像一位着名学者说的,“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由此可见,以“趣”互动,既能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激发学生自主操练的情趣,又能很好地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表达等能力。

二、以“景”互动,引发学生在参与中体验成功。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围绕课堂教学目标,构建以学生为中心,创设真实或虚拟的情境,以“景”扣入心弦,吸引学生的注意,引发学生参与,激发学生交流互动,激起思维的火花,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从而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实现以“景”互动,并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教师就应从教学需要和教材出发,引入、制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气氛,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在具体的教学内容中,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创设不同的情境。

以《插入艺术字到幻灯片》为例,教师没有讲操作方法,而是先让学生进行尝试、探究操作,并提示:从“插入”菜单中找有关图片的命令。学生则根据教师的提示,从“插入”菜单中找到“图片”命令,其中,生1在插入艺术字、进行调整后,遇到了困难,向老师提出:“怎样对艺术字进行再加工呢?”对此,教师及时表扬生1,并鼓励到:“只要开动你们的大脑,发挥小组的作用共同商榷,大胆尝试,相信你们一定会完成任务的!”接下来,学生仔细地操作着,并与小组在一起相互探究着。不一会儿,第二小组的几个学生高高地举起了手:“老师,我发现了其中的奥秘!”其中一个学生双击了艺术字,出现了艺术字重新编辑的窗口。教师于是表扬到:“祝贺你们!你们成功了!”有几个学生听到了,立刻围过来:“怎么操作的?”经过一番演示后,学生们明白了:“噢!是这样啊!”“快回去试试!”大家都高兴地操作着、讨论着。最后,通过学生的回答进行了小结。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操作实践性强的学科,要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情景,实现以“景”有效互动的课堂,这就要求教师要因材施教,根据教学内容和相应的教学目标选择恰当的教学任务和互动形式。在片段中,教师给学生创设尝试、探究操作情境,采用具有灵活策略的教学场景、手段和互动方式,让学生在“景”中实现师生、生生有效互动,在交流互动中得到有效发展,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以“疑”互动,引领学生自主、有效地探索实践。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学习的创造性来源于问题的解决,疑问是探究学习的起点,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中适当、合理地根据教材设置悬念,以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保持紧张地解决问题的思考状态。以“疑”推动课堂互动,让学生在问题引领下不断进行探索,创新学习,使新知识在情感的作用下更好地被学生接受、消化。

以“用word输入汉字”一课时的教学片段为例:

师:“word”和“画图”、“记事本”一样,是一个过程,它主要的用途是什么?

生:处理文字。

师:同学们,让我们来看下面两个文档,比较一下这两个文档有什么区别,你会选择哪一个?(在屏幕上给出文档润色前后的对比画面,着色后有字体、字形和色彩变化,并插入了精美图片,进而提出如何达到这一目的的问题,由此引入新课。)。

生:(七嘴八舌地指出两个文档的区别)。

师:(把区别显示在屏幕上)怎样启动word?启动word的方法和启动记事本一样,它一般在“程序”的子菜单中。

生:(带着教师提出的问题上机摸索。)。

在上述教学中,教者转变观念,依托课程改革全新理念,构建了问题引领、自主探究,主张让学习者自己去发现教材结构,实现教学目标。实践证明,让学生带着问题上机摸索,并用旧知带动新知,学生比较容易接受。此外,教师还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自己去探索、操练,清除“悬念”,这样,学生就能经常性地体验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喜悦,即随时都有成功体验。

总之,信息技术教学的互动性能体现教学双方互通信息,共同发展的交互作用,也是一种值得倡导和发扬的教学方法。为了建立有效的师生、生生互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置身于一个和谐的教学环境中,不断变换主体与客体,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此外,教师还要成为师生良好互动的创造者、交流机会的提供者、积极互动的组织者和学生发展的支持者、帮助者、指导者和促进者,以培养学生善思考,提高获取、传输、处理与应用信息的能力,从而实现学科教学目的,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傅道春,徐龙江。新课程与教师角色转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孙咏梅。创设问题情境的有效方法[j].情境教学法研究,,(10)。

[3]陈亮。浅谈信息技术课堂的有效性[j].硅谷,,(11)。

课堂教学师生互动(实用19篇)篇十七

内容摘要:多维互动课堂教学方法将是一个可操作的课堂教学模式,它强调师生交往,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学关系,是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互动。这种互动被赋予新的意义,要面向全体学生,实施素质教育;体现“以人为本”的创新教育教学理念;采用各种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创设以活动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学关系,改变单纯接受式的学习,强调发现学习、探究学习、互动学习。在多维互动式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教师与课程、学生与课程、教师与环境、学生与环境之间都存在信息交流和相互作用,因而使整个课堂教学呈现出组织性、非确定性,成为一个复杂的、非线性的开放系统。如果这样来认识和实施教学,整个过程就会生动活泼,充满活力,从而远离单调、沉闷和程式化。基于现有课堂教学的种种弊端和互动课堂教学的诸多优势,在新教材实施之时,为了更好地上好《品德与社会》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也为了适应新教材的特点,结合自身课堂教学,以及本校教学实际,进行《品德与社会》多维互动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经过一年多的实践探索,确实初显成效,孩子们在品德课中积极参与,乐于学习,学习能力大有提高。

课堂教学师生互动(实用19篇)篇十八

现代教育理论告诉我们: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对教学信息双向传递,选择处理、互动的过程,积极有效的互动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课堂如果缺少了互动就缺失了课堂的生气,就缺乏了生命的'灵动.然而,在目前的课堂教学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有很多的课堂互动“只是形式上的,浅表层次,有的甚至是无效的.

作者:郝丽欣作者单位:巴彦县兴隆二中刊名:成才之路英文刊名:theroadtosuccess年,卷(期):”“(12)分类号:g42关键词:

课堂教学师生互动(实用19篇)篇十九

摘要: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基本环境,为他们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是学生发展的内在要求。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设置和谐的教辅手段、创设和谐的问题情境、利用和谐有效的评价方法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如何构建和谐的化学课堂教学模式。

关键词:和谐课堂;师生关系;教辅手段;问题情境;评价方法。

在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校园同样需要和谐,高中化学课堂更要呼唤“和谐”。和谐化学课堂是指在素质教育理论指导下的一种新的教学思想,旨在为学生营造一种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当学生在宽松愉快的化学课堂中以一种愉快的心情学习时,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而创建和谐的化学课堂教学需要我们敢于实践、勇于创新。

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构建和谐化学课堂的重要前提。关系和谐,不但能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调动起学生的极大热情去参与学习,使学生乐学,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教育家加里指出:“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在教育活动中不可忽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深入学生,多与学生沟通、交流,与学生交朋友,多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使自己成为学生心目中的良师益友,和学生建立一种相互尊重、信任、理解、合作的.关系,努力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为此,我们要努力做到:

1.把“爱”带进课堂。

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决定于教师的亲和力,教师必须心中充满爱,用爱去播种,用爱去浇灌,用爱去呼唤。教师要善于用真心去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认可每个学生,以热情的目光、可亲的面孔面对每个学生。课堂上,鼓励他们发言;课下,多交流、多谈心、多辅导。在这种情感交流中,学生对教师充满期望、有信任感,就容易把这种潜在的情感意识转移到教师所教的学科内容上去,从而形成一种积极的学习情绪。教师真诚对待学生,久而久之,学生也会用坦诚来反馈,师生关系才会和谐。

2.把鼓励带进课堂。

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堂离不开学生的积极投入,而学生的积极投入又离不开教师的鼓励。坚定不移的自信心常常是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心理学家也指出:每个人都是渴望被肯定的。学生在获得了教师的鼓励和肯定之后,才能在心理上获得自尊、自信和成功的体验,才能愈加爱学习、爱思考、爱提问,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挖掘学生的潜力,多给学生一些激励性的评价:上课多一点掌声,多一点鼓励,多一点喝彩。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点,让他们体验成功,因为成功带来的愉快是一股强大的力量,这股力量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所以教师一定不要吝啬自己的爱与赞美之词,对学生的每一点进步都要给予肯定,这样才能使学生扬起自信的风帆,促进和谐课堂的构建。

3.把民主带进课堂。

构建和谐的课堂,把民主带进课堂非常重要。学生只有在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学习,心情才会舒畅,才能敢想、敢说、敢问、敢做、敢于创新、敢于创造。因此,在高中化学课堂中,化学教师应民主施教,把化学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在教学的各个环节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和实践,并向学生提供充足的课堂活动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大胆探究、自主发展,体验成功的快乐,让课堂兴趣盎然,生机勃发。只有将民主带进课堂,才能更有效地促进课堂气氛的融洽。

在传统教学中,多以讲解法为主,以“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为主要的教学工具。20世纪以来,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幻灯机、投影仪、电视机、电脑等辅助教学手段纷纷走进课堂,特别是多媒体教学、远程教育、网络教育的发展,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能将传统教学手段不能表现的许多现象和过程,进行形象而生动的模拟表现,极大地方便了教学。因此,我们要重视教学手段的现代化,积极采用化学实验、多媒体、手持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手段,优化教学过程。通过教学手段的现代化,促进教学思想、观念、方法的转变,使中学化学知识与现代化学的前沿知识更能和谐地联系起来,让学生学得快乐、学出乐趣,促进化学课堂的和谐发展。但在教学辅助手段的运用上,并非选用的辅助手段越先进、越多,教学质量和效率就越高。教师应根据教学任务的需要,适时、适度、适当地运用教学辅助手段,提高教学效率。

布鲁纳认为:“学习者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中,经历对学习材料的亲身体验和发展过程,才是学习者最有价值的东西。”问题情境可理解为一种具有特殊意义的教学环境。一方面,它具有客观性,是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教学背景,可以是现实生产、生活材料,也可以是本学科的问题,还可以是其他学科的相关内容等。另一方面,它充分反映了学生对学习的主观愿望,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唤起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让学生在学习中伴随着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下面笔者以曾执教过有机复习课《探究阿司匹林的结构与性质》为例,阐述如何创设和谐的问题情境。

1.创设问题情境一:认识阿司匹林。

生活素材:阿司匹林(c9h8o4)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解热镇痛药。用于治感冒、发热、头痛、牙痛、关节痛、风湿病,还能抑制血小板聚集,用于预防和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心绞痛、心肺梗塞、脑血栓形成,应用于血管形成术及旁路移植术。

2.创设问题情境二:探究阿司匹林的结构与性质。

科学探究:

3.创设问题情境三:回顾阿司匹林的历史。

4.创设问题情境四:展望阿司匹林的不断发展。

几次问题情境创设以阿司匹林的发展为主线,环环相扣,不断延伸,既使学生通过阿司匹林结构与性质的探究,复习了酚羟基、羧基、酯基等官能团的性质,又使学生认识到事物的发展是一个不断优化的过程。因此,所创设问题按教学知识的发展,组成了一个循序渐进,且有内在联系的问题体系,涉及的知识要从学生已有知识出发逐步接近到“最近发展区”。设计的问题要力争开阔,会给学生带来意外的惊喜,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让学生由过去的机械接受向主动探索发展,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化学课堂教学。

心理学家认为:人有一种自我实现、获取承认、取得成功的愿望和需要,成功和失败在学生的心理上会引起不同的情绪。在构建和谐的化学课堂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教师要学会利用和谐有效的评价方法,通过“导之以学”教会学生学习方法,抓住学习中的重点、难点;通过“晓之以理”,启发学生,准确理解化学基本概念、规律,培养学生学科能力;通过“助之以成”,帮助学生的学习情感。

总之,在和谐教育的今天,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探究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而构建和谐的化学课堂教学则是高中化学教学的中心环节。和谐,既是一种教育教学的指导思想,又是一个动态的优化过程,更是我们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所要追求的最终目标和最高境界。

参考文献:

[2][美]布鲁纳。教育过程。邵瑞珍,译。文化教育出版社,1982.

[3]朱新宇。如何构建“和谐高效”课堂。学英语:初中教师版,(37)。

(作者单位苏州工业园区第二高级中学)。

相关范文推荐

    引导心得体会和方法(优质18篇)

    写下心得体会是为了保留那些宝贵的经验和教训,方便我们在今后的生活中借鉴和应用。下面是一些写心得体会的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上的思路和参考。参观是一种常见

    环卫节环卫工人发言稿(实用12篇)

    在各种场合,特别是学校、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中,发言稿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除了范文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观看和听取优秀的演讲实录来提高自己的发言能力。

    订婚典礼主持词结束语大全(22篇)

    在这个充满喜悦与期待的时刻,我感到无比荣幸地担任今天的主持人。下面是来自知名企业的代表,他将为我们带来企业文化分享。各位来宾、各位亲朋好友:大家中午好!今天阳光

    2023年小学综合教研组工作计划第一学期(优秀16篇)

    学期工作计划还可以帮助我们合理分配时间和资源,提高工作效率。以下是一些学期工作计划的成功案例分享,通过他人的经验,我们可以汲取宝贵的启示和经验教训。

    环境污染英语简单(实用18篇)

    英语是一门全球通用的语言,掌握好英语对我们的求职和升学都有很大的帮助。掌握英语学习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是学好英语的重要一步,以下是一些建议和案例供大家参考。

    以爱为话题演讲稿(精选18篇)

    演讲稿的打稿要注意排版整齐、格式规范,以方便演讲时的读稿和观看。这些演讲稿范文都是经过精心挑选和整理的,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学习演讲的技巧和方法。

    建筑工程技术工作总结(专业18篇)

    技术工作总结是对一段时间内的技术工作进行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在下面的范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技术工作总结,每一篇都有其独特之处。

    农村妇女追悼词(模板15篇)

    范本是作为写作参考的工具,我们可以学习其中的优点,避免其中的缺点。小编为大家推荐了一些权威和经典的范文范本,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提高写作水平。壬辰年二月廿三日,竟成

    年度工作计划概述范文(24篇)

    在编写工作计划时,要充分考虑各种可能的风险和变数,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保证计划能够顺利进行。多读一些工作计划范文,可以帮助我们不断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和工作方法。

    幼儿园植树节活动方案(精选14篇)

    一个好的活动方案可以提前预测和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以下是一些经典的活动方案实例,它们或许能给你以启发,帮助你制定出更好的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