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论文题目(热门19篇)

时间:2023-11-12 作者:MJ笔神小学语文教学论文题目(热门19篇)

范文范本的内容丰富全面,观点新颖独特,表达准确精练。请大家参考以下范例,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总结的写作技巧。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题目(热门19篇)篇一

随着网络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我国的教育也逐渐与之密切相连。尤其是20世纪以来,我国小学素质教育提出:教育应该面向全体,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充分激发小学生的潜能,重点培养小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贱能力,同时要注重小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因此,语文教学作为学科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这个信息化时代,如何结合有效资源来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是一项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

1.a学校基本介绍a学校,名为吉林省公主岭市双城堡镇中心小学校,历史悠久,被世界教科文组织评为定点优秀示范学校。该学校以“开发潜能、发展个性”为育人理念,从整体改革实验到差异教育的研究,从二级循环活动的尝试到创新教育的思考以及网络环境下教学模式的探索,捕捉着现代教育最敏感的话题,走在教育改革的前沿。

2.a学校信息化教学现状根据对a学校调查的相关信息表明,a学校目前对于多媒体教学的重视程度较高,并且已经将多媒体运用到语文教学当中。

但是根据近些年与往年教学效率相比较,并没有非常明显的变化。虽然,我国一直在不断地探索小学教育改革的方法,也因此作出了许多相关的研究,但是目前,我国的小学语文教学在信息技术的应用上普遍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信息化教学设备利用不充分,仍然注重传统板书。在调查研究中发现,我国大多的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上,并不缺乏信息化教学设备。但是,教师并没有充分利用信息化资源,仍然注重传统的板书,显得教学方法过于单一。

其次,教师的信息化教学理念不强。在已有的资源条件中,大多设备处于闲置状态,主要是由于教师的观念落后,缺乏主动将教学与信息化相结合的理念,使得信息化教学过于形式化。

最后,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有待提升。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照搬课件的现象很频繁,缺乏教师自身的教案设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小学语文教师的信息化技术水平缺乏专业的培训,因此在使用上觉得浪费时间,过于复杂。

1.充分发挥信息资源进行教学如何利用信息资源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是大多语文教师非常重视的问题。因此,可以参考以下两点建议:

第一,通过信息化设备进行教学设计。掌握信息化教学设备的使用,是未来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教师要提高自身信息化技术水平,减少传统板书的利用,使用多媒体进行140教学设计与实现。

第二,教学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学习的重点以及难点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师非常关注的内容。因此,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资源的搜索与选择,或者通过信息化设备的利用得到教学设计的启发。而如何让学生进行这些内容的吸收?比如在进行古诗教学的时候,教师应该先收集与作品有关的资料,包括作者简介、社会背景、诗词译文、名家点评等。为了扩宽学生的思维以及表达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示范性朗读古诗词,并且让学生观看名家对于诗词的点评,以此提高小学生的知识面等等。

2.让学生成为信息化教学课堂中的主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一堂好的信息化语文课程不仅能够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对于语文成绩的提升也有积极的作用。

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他们对于多媒体等信息化教学设备的兴趣度一定要比传统的教学模式高得多,因此教师尽量让学生成为信息化教学中的主体,教学内容遵循从学生角度出发。

一方面,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环境。教师在课堂可以让学生也进行信息化设备的使用与操作,通过抓住学生的兴趣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充分的参与到信息化教学过程中来,可以提高学生自主自发学习的能力。

另一方面,构建信息化课堂。网络使世界成为一个整体,不受时间和空间的控制,因此在教学中以信息设备成为载体,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课堂以外的美好,汲取到更为丰富的知识,不仅是语文教师丰富教学内容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发展素质教育的和信息化教学的重要举措。

第一,强化教师信息化教学专题的培训,并鼓励信息化教学的创新。在教师群体中进行教学交流,彼此吸收先进的经验和教学方法是信息化教学时代下教师发展的必然要求。

第二,提高教师教学设计的能力,并进行评比。通过多种途径开展对于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培训,集思广益改进教学设计,并定期进行优秀课件的评比,促进教师专业化的不断完善。

第三,开展信息化教学的课后反思与总结。在信息化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地从多个方面进行总结,比如教学设计的不足之处、学生对于信息化教学的反映等。

三、结束语。

本文以吉林省公主岭市双城堡镇中心小学校信息化教学现状为探讨对象,指出了当前小学语文信息化教学中存在的几点普遍性的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策略,对于我国小学语文信息化教学的发展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题目(热门19篇)篇二

估算是根据具体条件及有关知识,对事物的数量或算式的结果,做出大概推断或估计。估算不仅是日常生活中一种常用的计算方法,也是一种思维方法,它有利于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发展。估算具有快捷、实用、相对准确的特点,可以提高学生计算的速度。估算不单纯是一种数学知识,更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手段,是学习策略和学习能力的一种体现。估算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和数学价值,因此,教师要重视和加强估算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估算意识和估算技能,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1估算教学内容的编排。

2估算教学难的原因分析。

估算教学难,难在培养学生主动估算的意识和运用估算去解决问题的策略。估算内容从学生角度来讲,主要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1)学生不理解为什么要学习估算,感受不到估算的必要性。学生是在认识了100以内的数之后,再学习“加减法的估算”这部分内容的,估算的数目不大,直接口算并不难,而采用“估算”则显得牵强附会。另外,学生进行估算时,不但首先要思考“怎样把数化整”,然后还要口算,这样程序较多,而且学生无法理解和接受估算最后还有多种结果,学生会觉得估算麻烦,不如直接口算或笔算来得快,因而不想用估算了,造成学生出现先算后估即“算着估”的现象。

(2)学生不明白为什么要运用估算,体会不到估算的优越性。估算学习是贯穿于数的认识和计算的各个活动中的,与其它计算教学知识密不可分。例如,我们要验算:34+45=99或56×3=154的结果对不对,就不必精确计算,而是鼓励学生运用估算去验证。估算作为一种验算方法,能快速检查计算结果是否合理。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让学生理解,估算比精确计算快捷,估算还可以提高笔算的正确率。有效的估算可以助计算一臂之力,估算的灵活运用,促进了口算、笔算的熟练、准确、迅速,体现了估算的优越性。

(3)学生不清楚在什么情况下选择用估算,没有估算意识。学生从一开始学习计算,在教师的影响下,就逐步养成了“计算要准确,计算结果是唯一”的观念。而估算是不需要准确的计算或精确的结果的,是允许有误差的。由于估算方法不同,估算的结果就不“唯一”了。学生产生了学习估算的心理障碍,其心理特点和年龄特点导致学生不愿意主动选择估算,往往一看见“大约”、“大概”等字样,就开始估算,而不知道为什么要选择估算,显得很机械。

(4)学生不知道选择什么样的估算策略,如何能合理灵活地应用估算方法。“估算方法与估算策略”概念上的混淆,以及估算结果的多元化,造成了学生学习上的困惑。对于估算意识还是空白的学生来说,精确计算是比较直接的,而估算还要先转一个“弯”,再进行计算,这种间接性的思维就比直接思维难一些。估算方法可以有很多种,而估算策略需要灵活选择性的运用,对学生的综合要求较高。在低学段,估算不需要那么复杂,估算教学的要求一定要简单明确,就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估算方法,并引导学生能灵活的选择合适的估算策略就行了。

3估算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3.1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感受估算的作用。

“加减法的估算”是二年级上册第31页中的内容,是作为估算起始课教学的。教材安排了这样的生活情景:妈妈带了100元钱去商店购买生活用品,热水瓶28元,烧水壶43元,水杯24元,妈妈带的钱够了吗?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估算:先把28、43、24分别看成与其最接近的整十数,把这些数化整,再口算,即“整十估”。有下面三种不同的列式方法:。

(1)30+40+20=90(元)90100钱够了;。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在具体问题情境中,让学生感受到,有些问题的解决需要估算,有些问题的解决一定要算出精确数。比如,去商店买东西,妈妈看带的钱是否够,就要选择估算,体现了方便快捷;而售货员需要收钱找钱,就一定要选择精确计算。让学生体会到,估算就在生活中,可以现学现用,学习估算还是很有乐趣的和很有必要的。教师初步培养了学生的估算意识,并教给了学生估算的基本方法。

3.2尊重学生思维,注重估算方法的多样化。

无论是“加减法的估算”还是“乘除法的估算”,估算方法都是先把算式中的数看成跟它比较接近的“整十、整百或几百几十的近似数”,再通过口算算出结果。但随着学生社会生活经验的增多,思维能力的发展,估算的要求也随之提高。《新课标》也提出“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估算既然是一种计算,也会出现多种估算方法。到了二年级下册和三年级的教材中,逐步体现了估算方法的多样化。

例如估算:192+219就有下面两种方法:。

(1)192+219≈200+200=400这是根据十位上的数字进行“四舍五入”来化整的。

(2)192+219≈190+220=410这是根据个位上的数字进行“四舍五入”来化整的。

加减法的估算,在估算过程中,可以把两个数看成与其接近的整百数相加减,也可以把两个数看成与其接近的几百几十的数相加减。由于估算的标准不同,所以估算出的结果就会不同。

又例如三年级下册第59页例2:每排22个座位,一共有18排。有350名同学来听课能坐下吗?估算22×18,就有下面三种方法:。

(1)22×18≈20×18=360把22看成20,18不变。

(2)22×18≈22×20=440把18看成20,22不变。

(3)22×18≈20×20=400把22看成20,18看成20。

乘法的估算,我们可以把两个因数都看成与它们接近的整十或整百数,也可以把其中的一个因数看成与它接近的整十或整百数,再用口算算出它们的积。估算的方法不一样,得到的结果也就不同了。教师要肯定和鼓励学生总结出的估算的多种思路和方法,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估算方法,不必强调学生用其中的哪一种,让学生理解估算方法有很多种,只要是合理的,就是存在的。

3.3联系实际问题,让学生体验估算的多种策略。

估算策略主要是指运用估算去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有较强的针对性和灵活性。学生掌握基本的估算方法并不难,但是灵活运用估算策略却不容易。在不同的具体情境下,估算的策略是不相同的:有时候要“估大些”,有时候又要“估小些”,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实际问题灵活选择不同的估算策略。

例如:62个学生去儿童游乐园玩,每张门票9元,大约要准备多少钱呢?

根据外出情境的需要,就要把62×9看成62×10=620元,或者把62×9看成70×9=630元,需要采用把结果估算得大一些的策略。

又例如:电影院每排有62个座位,这样的9排大约至少有多少个座位?

在这样的问题情境中,就可把62×9看成60×9=540个,需要采用把结果估算得小一些的策略。

在“除法的估算”这个内容里,更进一步体现了估算策略的灵活性。

例如三年级下册第16页的例2:李叔叔他们三人平均每人大约运多少箱?估算124÷3,就有这样两种方法:。

(1)124÷3≈120÷3=40(箱)把124看成120。

(2)124÷3≈123÷3=41(箱)把124看成123。

虽然这两种估算方法都是正确的,但从实际生活中看,若选择第2种估算方法,答案“41”更接近准确数,更精确些。从多种估算方法中,选择一种合乎实际的,就是一种策略了。

又例如三年级下册第16页的“做一做”:有260个桃,平均装在4个筐里,每筐大约装多少个?估算260÷4,可以这样估算:。

(1)260÷4≈240÷4=60可以把260看成240。

(2)260÷4≈280÷4=70也可以把260看成280。

在这里,把结果估算得小了或者大了都可以,估算的策略比较灵活。

从上面的两个例子看出,教学“除法的估算”时,就不能一味强调学生用“四舍五入”法去化整,而是要根据具体题目而定,把被除数看成一个能除得尽除数的数都可以,也就是转化成口算除法能计算出来就行,不必死搬硬套,要让学生自己选择更合理的那一种策略。

“估算方法”并不能等同与“估算策略”,“估算方法”关键是掌握“化整”的技巧,而“估算策略”则要根据实际问题去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比较灵活。

估算教学并不是单一的计算技能训练,它有机地渗透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它以熟练的口算为基础,为精确的笔算服务。学生的估算能力越强,计算能力也会越高。估算可以挖掘出学生潜在的创意和智慧。估算在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因此,我们教师一定要切实引导学生学好估算,让学生掌握正确的估算方法,并能灵活运用估算策略,有效的解决实际问题,努力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题目(热门19篇)篇三

将情感教育引入作文教学。

文道统一趣解经典。

课堂提问的理论初探及其应用体系的建构。

艺术有效地提问,共享对话的境界。

漫谈新课程改革给语文教师的三个命题。

浅谈初中生现代文阅读水平考察及其训练策略。

让中学生“与鲁迅相遇”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如何实现“减负增效”初探。

新课程初中语文评价的思考与实践。

解决学生问题不可太随意。

浅谈语文本色回归中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

阅读悦读——略论初中生语文自主性阅读能力的培养。

因文采而精彩,为精彩而喝彩。

满眼生机争日新。

炼就学生一双慧眼——浅谈作文教学中题材选用的做法。

听课,迈开教师专业成长的第一步。

如何引导名著阅读浅说。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非言语交流。

耐心融化坚冰——语文学习“特困生”的转化案例。

精心选择语文课外阅读材料。

鼎力挖掘语文思想教育功能。

新课程理念下语文作业设计摭谈。

阅读教学重在拨动审美之弦。

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角。

农村中学作文教学的几点体会。

阅读反思——一种新的语文教学的视角。

在阅读中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阅读教学多元解读,塑造人文精神。

语文综合性学习策略谈。

上出有语文味的课需要具备几种意识。

语文课堂教学的低效化现象分析及对策。

让孩子的心灵在阅读中飞扬。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题目(热门19篇)篇四

摘要: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当代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很多传统的教学法被新的教学方法替代,以此提高语文的教学质量,情境化教学法目前在我国的许多学校教学中都在运用,它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是一种比较新颖且有趣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模式对学生在学习能力、观察能力等的发展中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也让学生对于一些知识能够快速掌握并且深刻的了解。因此本文就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情境化课堂教学方法的应用进行探讨。

对于情境化教学法的运用需要我们进行深刻的探讨,若是没有进行深刻认识下实施情境化课堂教学法会使得教学工作停留在情境化的表层,在具体的实践中就出现了漏洞问题,没有在实质上提高教学效果,那么什么是情境化课堂教学法呢?情境化课堂教学法是由情境教学法演化而来,指的是教师通过实物、教具、讲故事、举事例等方式,融合当前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手段,在课堂教学中把知识点转化为能在感官上促使学生获取知识的有别于传统说教的新教学方法。而我们的情境化教学法需要常常与讲授法等方法一起使用才能吸引学生兴趣、发展学生观察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也能使学生在学习中更加有目标,减少其学习中的一些困难。

我国的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处于不断研究的阶段,许多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觉得语文方面的'一些知识学起来比较的困难,学生的理解做不到位,造成的结果就是使得学生的学习出现漏洞的迹象,久而久之学生对于语文学习就出现了抵触情绪,他们就觉得语文课会让他们很疲惫,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也会觉得教学很枯燥很乏味,教学质量越来越差。而情境化课堂教学法能吸引学生兴趣、发展学生观察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对促进学生学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同时当教师把课堂知识情境化教学法运用到语文教学中时,学生的兴趣就会得到很大的提高,教师教学心情也会好很多,教学内容也就变得轻快明了,因此情景化教学方法不仅会促进学生的兴趣,还使得教师教学各项工作能更加有效率的实施。

3情景化课堂教学法具体应用情况。

目前我国的小学语文教学是在新课程的标准下进行的,教师利用情境化课堂教法法来进行教学需要围绕学生的学习和能力发展为主,在教学中用不同的方式进行。(1)借助实物展示,加强生活化情境的运用: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的教学目的只是为了让学生学会某些知识,而当代的新课改教学是为了让学生在学习中成为学习主人公,要学会知识,也要在学习中发展自己的综合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一些知识和学生生活是密切联系的,在进行讲解的时借助实物展示,加强生活化情境的运用学生就容易懂了,如若将这一类的知识点进行总结,通过实物进行展示,塑造生活化情境那么将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就会发现这类知识点变得简单易懂,并且还能了解到这类知识会对自己的生活会带来什么样的好处。与此同时借助实物展示,加强生活化情境的运用还能够展现出一些有趣的现象,这些有趣的活动就会使得小学语文越来越受学生的喜欢,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得到很大的提高。(2)借助图画、语言,营造情境:许多教师习惯于自己动手绘画辅助学生记忆或者回顾知识的简图,这样的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会给人有着很直观的感觉,在加上教师辛苦的讲解,能够使得学生较快的熟悉和掌握知识,用图画来进行演示能够使学生对知识点有着深刻的印象,用语言加以描述能让学生学会如何表达,这样教师在教学中通过提醒学生和讲解就能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3)借助多媒体等现代化技术,优化情境:克服传统教学对学生各方面的束缚是新课改时期教师们重点研究的,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借助多媒体解放学生禁锢着的思想,从而突破教师教什么就学什么,讲解什么学生就听什么的思维定势,灵活使用多媒体等技术展示更多的知识信息给学生,敢于针对学生知识面的不足提出扩展性教学措施。教师还要优化体验情境防止学生失去学习的乐趣,就想着玩耍的思想,多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进行图文结合的演示,让学生掌握观察的技能,同时要让学生参与知识训练的过程,掌握知识运用能力。这样教师的教学就会变得轻松而愉快,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会急剧提高,而且通过一些现代化的手段进行情境的优化,教学就会更加生动形象。当然教师在利用多媒体进行情境化教学时还要与讲授法相结合,不能让学生自己单独的去观察、去学习,教师要给学生进行一些讲解,将难点通过讲解使得变简单些,这样才能使教学变得更为新颖、完美。总之,情境化课堂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有很重要的意义。它加强了教学方法的创新,带给了教师轻松的教学模式,这样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促进教师在教学质量与教学能力上得到提高,锻炼了学生的思维以及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题目(热门19篇)篇五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有效性=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实施有效的课外阅读必须了解和遵循小学生阅读心理;激发和驱动小学生阅读需要;引导和提高小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和优化小学生阅读习惯。

书既是益友,更是良师。读书可以使学生的各项素质得以完善与发展。因此,笔者以为,必须加强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让小学生学会阅读,成为学习的主人。现结合笔者多年来开展阅读教学和阅读指导的工作经历、成效及个人感悟等,就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有效性试做如下探析。

一、语文阅读的意义及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这就告诉我们:阅读的重要意义在于:不学会阅读,我们如何在信息量急剧膨胀的信息时代去获取有价值的内容?没有阅读,从古至今一切科学的论断、经典的美文、精辟的思想如何被我们吸收并发扬光大?不重视阅读的教学,一切该具备的阅读能力又如何被学生掌握?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阅读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具体来讲就是:“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这些能力绝不是一、两节语文课的教学就能实现的,必须要结合大量的课外阅读。这种阅读要求事实上已经是对学生进行综合文学素养的培养,绝不是简单的只要读懂就行了。阅读过程是一种智力技能的体现,所以还要求学生能准确而迅速地从书面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也就是我们常讲的阅读技巧的掌握。因此,要有效的阅读,就必须提高阅读者阅读的速度、方法,选择、筛选阅读材料的能力,以及提高阅读者在阅读中所需要的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等方面的综合能力。这一切均有赖于实施科学的阅读指导。

二、提高阅读有效性的途径。

(一)了解和遵循小学生阅读心理。

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教”的输出要以“学”的回馈为依据,所以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活动,充分动用和协调学生的各种心理机制以提高其学习效率。小学生处于学龄初期(7岁到12岁),该年龄期的学生一般说来很乐意并很有兴趣去掌握新知识、技能和技巧,他们渴望学会阅读,他们在认识中的特点,表现在感知上有较强的情感性,有插图的书,教师的描绘性语言,都能很快引起他们的反应。他们最先识记的并不是最本质的东西,而是对他们产生最深刻印象的东西。随着学习的深入,他们逐渐形成一些正确的社会情感(如爱国、崇尚勇敢、乐于助人等),并以此来评价作品、评价人生。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注意到这一点是十分有益的。如何遵循着“感性——理性——再感性——再理性”的阅读心理程序来发展学生的认知,使之对阅读材料有较深的理解,这是教师首先要研究的问题。因为小学生年龄小,所以在阅读理解过程中只能按照由文字到思想、由形式到内容、由部分到整体的心理过程来组织阅读教学和开展阅读指导。

(二)激发和驱动小学生阅读需要。

阅读需要是人进行阅读活动的动力源泉。现代社会信息传递频繁,语文的交际功能日益明显,所以社会生活需要小学生从小就强化自己的知识、智力与精神素质,这就是外部的驱动力;作为教师,更应该促进小学生阅读的内部驱动力,使之产生自身的阅读需要,即进一层的阅读动机。教师要对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以诱发其阅读的欲望,激发他的阅读兴趣,驱动阅读学习。但这还是一种短期的、易受影响的阅读动机。教师更重要的是抓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使小学生初步形成理想、求知欲、审美趣味等深层的长远的阅读动机,使之发挥更大的动力作用。

(三)引导和提高小学生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阅读有兴趣,就为学生持续阅读和提高阅读能力提供了内因条件。小学阶段的学生心智仍未成熟,很多时候他们的思考、行动都带着许多非理性的成分,排除家长与老师的压力,兴趣往往是维系他们持续不间断地从事某项工作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是决定学生能否提供阅读能力的关键。

要想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当然,要选择合适的书籍。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选择对于他们年龄和学习都适合的,同时也是让他们感兴趣的书来读。古话说的好: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的书,比不读还要坏。我们在选择课外阅读物的同时,也要衡量一下,对自己有没有益处,是不是自己当下最需要的。现今出版物多的数不胜数,稍有不慎,就会选择错误。所以在学生选择课外读物的同时,我们还要指导他们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不能盲目的阅读。

第二,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以此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比如开展诗歌朗诵,辩论赛,交流会等,让学生能亲临活动中,参与到活动中,如知识竞赛这样的活动就能完全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参与的同学肯定是在课下做足了准备的,观看的同学也能从中获益。如在美国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校方经常邀请一些知名人士到学校与学生一起阅读书籍,这样可以带着崇拜的心理去阅读,从心里就产生了这种兴趣。另外,还可以以黑板报的形式把一些课外小常识记上,每天都要更新,要让不同的学生对其修改、编辑,学生们会以好奇的心理去看、去记、去思考,从而提高他们的阅读积极性。

(四)培养和优化小学生阅读习惯。

习惯是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是由多次重复而达到的带有稳定特点的自动化的思维或行动方式。因此,小学阶段学生的阅读习惯养成显得尤为重要。

第一、阅读从培养朗读习惯开始。绝大部分学生在自己生活的环境中,都会受到方言的影响,要注意培养学生用普通话诵读的好习惯。无论是读课文,还是读课外书都自觉地使用普通话,这样有利于将来的交流。朗读应做到口齿清楚,声音响亮,态度自然大方;要字字入目,句句过心。朗读要在“正确”的基础上逐步达到“流利、有感情”,要有轻重起伏,力戒唱读和一字一顿地朗读。

第二、注重默读习惯的逐步养成。生活中人们阅读的常见形式是默读,默读比朗读更便于集中精力思考,过去所说的“一边读一边想”,主要指的是默读。默读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能力。如果能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就可以提高阅读的效率。“少小如天成,习惯成自然”。在美国的一些中小学校里,一直推行着持续默读的阅读教学方式。其大致的做法是:每天抽取10—15分钟的时间,在教室里由学生自行挑选想看的书籍、杂志或报纸阅读,老师不提问,不要求写读书笔记,也不做分数纪录,其目的是激发学生自行阅读的动机,培养终身阅读的习惯。

第三、养成“喜爱图书、爱护图书”的习惯。“喜欢图书、爱护图书”不仅仅只是一种阅读习惯,它还可以理解为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一种勤俭的作风,一种美好的情操和健康人格的体现。就阅读习惯而言,这里的“喜爱”包括收集到、购买到自己喜爱的图书,还包括使用好、保管好图书。这里的“爱护”包括给图书包书皮,阅读时小心翻阅,将损害的图书装订好、整理好,不丢失图书,不在图书上乱涂乱画等。尊重作者、编者的劳动。阅读是个反复的过程,有些课文、有些图书要读好多遍。读过的图书还可作为一种资料保存以供今后查阅;有些图书还可以作为一种收藏或种纪念。

总之,语文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贯穿人的一生。学之有道,则能事半功倍。合理地阅读,正确地阅读,能有效地促进学习,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提高其探索精神以及创新精神。让我们通过阅读,畅游书海;让我们的语文阅读闪动灵光,绚丽多姿!

【参考文献】。

[1]李夕建.加强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素质[j].大舞台,2009(4)。

[2]陈淑贞.关注低年级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j].福建论坛,2007(3)。

[3]卢凤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施策略[j].企业家天地,2007(6)。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题目(热门19篇)篇六

在小学语文高年级教学中,随堂习作教学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关系到学生文字理解运用能力的培养,进而影响到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要想科学地开展随堂习作教学需要一定的规划研究,但当前在实践教学中一些教师的相关教学活动却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导致学生不愿意习作,或是没有好的习作技巧,因此教师必须要深入开展教学改革创新,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习作教学水平,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学生缺乏主动性。

当前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高年级习作教学过程中,安排了很多的相关训练项目,然而在教学中却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只是根据教学目标开展任务式的教学,导致学生觉得学习枯燥,难以产生学习的主动性,也不愿将内心的真实想法流露出来。这样的情况下,习作内容存在模式化问题,缺乏新意,作文质量差。

(二)习作命题不合理。

很多教师安排的习作内容非常单调,学生的写作也成了模式化。教师在对习作命题的过程中,没有新意,或者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这样学生在写作时就会变得千篇一律,出现重复的问题,例如《我最尊敬的人》《我最快乐的一天》这样类似的题目,往往要求学生写作多次,这样他们的思维和灵感都会受到很大限制,也会在重复的工作中出现烦躁心理,最终习作能力难以有效提升。

(三)习作结构模式化。

教师在开展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过程中,经常都是讲解三段式的习作结构,即开头、经过、结尾,并且对每个阶段也有明确的规定,过度强调开篇点题和结尾升华,指明一篇好的文章应该符合“龙头、猪肚、凤尾”,使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受到了限制,不能自由发挥,习作结构相似,毫无新意。

(一)拓展习作视野,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在经过几年来的小学教育以后,已经具备了基本的认知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拓展思维能力,并且情感也会变得更加丰富。教师在随堂习作教学中要注意分析和把握学生主体这个特点,着重培养他们习作的兴趣,调动学习的主动积极性,如此才能促使习作能力得到提升。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渗透课外知识,拓展学生的眼界,丰富他们的知识储备。例如对于写景类的习作训练《秋天》这个题目,可以先让学生自由地说一说都知道哪些与秋天相关的文章或诗词等,这样大家都会跃跃欲试,课堂氛围变得活跃起来,此时教师再为学生推荐《秋夕》这首古诗,并与学生共同赏析,这对激发学生的习作灵感、丰富创作情感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引导写作思维。

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尚处于起步阶段,处于形象思维阶段,抽象思维比较缺乏,因而小学语文教师可以运用图画来吸引他们的眼球,然后引出写作教学,这样会使他们感受写作的乐趣。在当今信息化时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已经与信息技术充分融合,比如多媒体设备就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展示一些色彩鲜明、故事趣味化的简单图画,之后让他们说一说图画上都有什么,都在做什么,他们的心情如何,这时教师一定要注重学生的差异化想法及创新思维,通过自由的表达来激发写作思维,这样作文的质量会更高。

(三)贴近生活,丰富语言积累。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写任何东西决定于认识和经验,有什么样的认识和经验,才能写出什么样的东西来。”这也是为什么社会经验与人生阅历越丰富的作家,写出的作品越能够打动人心,他们善于在生活中积累素材,从日常生活中感悟人生道理。小学高年级学生所生活的世界还仅限于家庭与学校,所能运用于写作的素材十分有限,需要学生能够从生活中一点一滴的小事中积累素材,丰富语言储备量。语文教师应培养学生写日记的习惯,记录日常生活中的故事,长期坚持下来,会是一笔丰厚的写作素材,同时也能锻炼学生的动笔能力与文字表达能力。语文学习与生活是融会贯通的,学会观察生活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语文,享受写作的过程,更加地热爱生活。

(四)增加阅读量,树立正确的阅读观。

人们常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通过阅读可以了解我们所没看过的世界,经历不一样的精彩人生。通过阅读,学生可以学习一些优秀作家的写作手法,也能从中欣赏优美的语言,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从阅读中思考作者的思想情感,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有利于学生写出感情真挚,思想内容深厚的优秀作文。掌握正确的写作方法也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关键,老师应该教会学生审题,明确写作的目的,合理安排文章结构;另外一篇优秀作文的灵魂应该在于它所传递的思想感情,学生要能够合理选材,结合自身的真情实感,为作文增添色彩,巧妙灵活地运用语言,使文章生动形象;学生在写作前应该列出提纲,理清写作思路,使作文更具逻辑性、条理性,从而促进语文写作水平的提高。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当前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也要进行深入改革创新,教师在开展高年级随堂习作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时刻反思自身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阅读观念,从中积累素材,同时传授他们有效的写作技巧,这样才能提升他们的语文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4]孙迪.微探小学语文高年级随堂习作教学的现状及策略[j].新课程,2017(2):62-63.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题目(热门19篇)篇七

多媒体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日益广泛,但是在广泛的应用背后,也有其自身的缺陷。对于新技术引入教学环境中,一部分坚持传统教学方式的教师还不太适应,另一部分造成多媒体教学应用缺陷的就是教师对其应用不合理,本身应用顺序的混乱造成教学效果不明显。在信息化教学中加入过多的教学内容,造成盲目使用信息化技术的现象,对于学生自主思考和发挥学生想象力的方面也不予理睬,均以多媒体设备全盘托出,对学生应掌握的问题没有给予其时间进行思考,完全是问题及讲解一气呵成。另外,在教学内容诠释过程中对于内容过于具象表达,使学生的想象力受到局限,将内容定格到所表现的课件上而不给学生想象空间。

信息化教学过程中因教师本身引发的问题占绝大多数,因而若想将信息化教学的优势有效地发挥出来,首要一点就是加强教师对信息化教学必要性、重要性的理解,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不能完全脱离传统教学模式,使信息化教学如无根之水。教师应对传统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创造力、想象力的优点加以发扬,准确地掌握好多媒体教学中教学内容涉及的尺度。利用幻灯片、影音等效果加强学生积极性的同时对内容提出问题,令学生自主思考,对于教学过程中重难点以信息化教学方式加以简化,方便学生理解。对于信息化教学优势要令其得到发挥,同时又不能抛弃传统教学模式的优势和经验。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完善信息化教学方式,使信息化技术与教学方法紧密结合,发挥最大效益[2]。

5总结。

教学方式信息化已是大势所趋,如何使信息化教学更加完善才是最重要的。新技术对教学质量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必然会对教学方式产生新的挑战,而如何应对这些挑战,化劣势为优势,才是教育工作者真正应该思考的问题。只有将各方面因素完美结合,才能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真正目的。

参考文献。

[1]汤冬梅.信息化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推广应用探析[j].现代阅读:教育版,(2).

[2]李欣.小学语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策略的个案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题目(热门19篇)篇八

多媒体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日益广泛,但是在广泛的应用背后,也有其自身的缺陷。对于新技术引入教学环境中,一部分坚持传统教学方式的教师还不太适应,另一部分造成多媒体教学应用缺陷的就是教师对其应用不合理,本身应用顺序的混乱造成教学效果不明显。在信息化教学中加入过多的教学内容,造成盲目使用信息化技术的现象,对于学生自主思考和发挥学生想象力的方面也不予理睬,均以多媒体设备全盘托出,对学生应掌握的问题没有给予其时间进行思考,完全是问题及讲解一气呵成。另外,在教学内容诠释过程中对于内容过于具象表达,使学生的想象力受到局限,将内容定格到所表现的课件上而不给学生想象空间。

信息化教学过程中因教师本身引发的问题占绝大多数,因而若想将信息化教学的优势有效地发挥出来,首要一点就是加强教师对信息化教学必要性、重要性的理解,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不能完全脱离传统教学模式,使信息化教学如无根之水。教师应对传统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创造力、想象力的优点加以发扬,准确地掌握好多媒体教学中教学内容涉及的尺度。利用幻灯片、影音等效果加强学生积极性的同时对内容提出问题,令学生自主思考,对于教学过程中重难点以信息化教学方式加以简化,方便学生理解。对于信息化教学优势要令其得到发挥,同时又不能抛弃传统教学模式的优势和经验。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完善信息化教学方式,使信息化技术与教学方法紧密结合,发挥最大效益[2]。

5总结。

教学方式信息化已是大势所趋,如何使信息化教学更加完善才是最重要的。新技术对教学质量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必然会对教学方式产生新的挑战,而如何应对这些挑战,化劣势为优势,才是教育工作者真正应该思考的问题。只有将各方面因素完美结合,才能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真正目的。

参考文献。

[1]汤冬梅.信息化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推广应用探析[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2).

[2]李欣.小学语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策略的个案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2.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题目(热门19篇)篇九

摘要:

小学语文中文字教学是任何学科基础,如果识字教学质量无法保障,那么小学生在学习中会愈加艰难。低年级小学语文是识字教学的重要时期,所以必须要采取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来提高识字教学质量。情境化教学作为素质教育衍生出来的新式教学方式,对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也是语文教学的基础。所以,加强、优化传统识字教学是识字教学的重要环节,从而提高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质量与效率。创新教学模式是新课改下教师与研究人员的重要工作,同样也是发扬我国汉字文化的重要需求。实践证明,情境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识字习惯,从而落实素质教育的理念。

一、情境教学的定义架构。

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生活实际为学生创设一种教学情境,让知识理论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从而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积极性,保证学生能够保持较高的学习热情来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在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要以适合与喜欢的方式学习字体,并且在此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情境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入情境来提高学生积极情绪,进而培养学生的学习情趣,从而形成学生在语文教学中的学习动力。在情境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引导作用至关重要,让学生能够切实感受到情境中的内容与含义,从而对语文教学内容产生一个新的认识,为学生在小学语文学习中能够打下良好的基础。情境教学的出现,对我国传统教学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更加符合现代化教学模式,是推动我国教育发展的重要手段[1]。

三、

长期以来,人们对语文识字教学的价值与意义缺乏科学的认识。很大一部分人把识字教育的过程简单的认为学会字体的过程,而这种浅薄的看法往往会造成很多弊端:首先,很多人会轻视识字教学,认为识字教学就是为了小学生能够看懂、读懂汉字即可,无法理解我国汉字文化的精髓;其次,传统教育方式往往都是采取机械式练习,来让学生识字、写字,这也是“罚写”手段出现的重要因素之一,新课改下这种现象是严重不允许的;最后,由于现如今的计算机技术越来越发达,人们接触文字已经从书本转变到计算机上,因为打字要比写字快的多、方便的多。这一系列对识字的片面认识都会给识字教学带来巨大的冲击。如今,大部分学生在小学之前就认识了很多汉字,这也是学前教育“小学化”的表现,也是我国学前教育的一大弊端。由于学前教育“小学化”非常严重,使得很多小学学校的识字教学已经逐渐趋于形式化,甚至是忽略了知识教育,一些学生和家长更是不重视识字教育。随着计算机、打印机等技术在学校普及,识字教育的关注程度也大打折扣。之前校园走廊中板报或教室黑板的内容,都是由教师、学生反复思考、一笔一划写出来的`,而现如今却都是通过打印贴出的字体,特别是发达地区、一线城市中的特别普遍。学校、教师对识字教学的不重视,家长也只在乎孩子的成绩是否提高,在这种情况下,识字教学更加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虽然素质教育对识字教学提出了相应要求,很多学校可设立了相关可不行,但在实际教学中,识字课程往往被其它科目所占据、挪用。由于学校、家长对识字教学的不重视,使得学生没有充足的学习时间和练习时间,导致学生识字的范围只停留在学前教育中,并且写字姿势不正确、字体潦草、功底堪忧。

四、识字教学的重要意义。

1、诠释汉字的重要性。

我国很有有关于识字相关的名著或文章中,都明确指出识字教学的重大意义,突出了识字教学对人文素质、素养的培育作用。语文科目首要的基本功就是能够识字,然后只有能够识字,才能够进行说、听、读、写等各个环节,进而促进学生各项能力的提高,才能够探索更为广阔的知识。识字确切来说不仅是语文学科的基础,也是其它各项学科的基础。识字不仅仅要单纯认识、然后掌握几千个汉字,而是在识字过程中,让学生了解字体的文化背景,并掌握一系列的学习方法,实现整体素质的进步。

2、传承我国汉字文化的有效途径。

汉字作为我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传承的千年成果,然后更是我国的文化瑰宝。所以,识字教育不仅仅是为了认识文字、书写文字,更是肩负着我国汉字汉化传承的重要任务,让学生能够在识字的过程中深入汉字文化。文字是文化的载体;汉字正是我国民族文化的载体。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从古至今中国文化都对世界产生重要的影响,在国际中能够展现出独特的魅力与风采,这其中汉字的“功劳”是最多的。在识字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真的书写文字,向学生展示文字、解释文字,学生们能够认真识字、写字,这就是汉字文化的传承。所以,识字教学的重要性可想而知。

情境教学可是说是一种模式框架,其有很强的延伸性,然后能够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实现情境教学,下文笔者将运用一些常见的情境教学方式及流程,其具体表现在:

1、课前情境导入识字教学。

作为语文基础知识,所以课前导入在识字教学中至关重要。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其具有形象感知的特点,在情境化识字教学中能够让学生感受到鲜明的对比,从而形成深刻的印象。因此,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特点,通过情境引导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课前情境导入有很多方式,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要求,通过导语、谜语、事物、图片等方式进行课程导入,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能够集中精力投入到学习当中,从而让识字教学能够更加顺利进行。

2、丰富情境内容。

在情境导入之后,教师可以通过多样性的教学方式,进而接下来的音、形、义的教学,然后例如字理识法、文识字法、联想识字法、随文识字法等都是常见的识字教学。在实践教学中,教师要合理选择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同时要重视学生的兴趣、爱好,传统的教学模式之所以教学效率低,究其原因是教学模式无法提高学生兴趣。所以,教师要能够正确应用、把握情境教学方式,从而让原本枯燥的识字教学变得更加形象、生动。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有很多有效的情境教学方法:描述式,即通过多媒体、图画及图片等直观方式为学生创立情境环境,学生通过直观的方式快速进入情境内容中;演示式,即教师通过实物及动作来营造学习情境。不同的情境化识字教学模式,适用于不同的教学内容。例如在教学“口、人、目”等字体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展示相应的器官,让学生在了解所学字体含义的基础上,将字体与相对应器官进行观察,在此基础上找出象形字的有关规律,从而达到更好的记忆效果。

3、活动教学。

由于低年级小学生年龄较小、活泼、好动等特点,并且对游戏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在教师完成字体讲解之后,需要做一些巩固教学,从而在学生的反馈中找出学生的知识漏洞。教师想看要更好的看到学生反馈效果,可以采取课堂活动形式来实现情境教学,通过不同的课堂活动来促使学生更好的巩固有关知识。在课堂活动中,教师要以学生实际情况以及字的特点来展开课堂活动教学,例如识字表演、猜字谜、打牌游戏、字体接龙等形式。其中,猜谜语是小学生非常喜欢的活动环节,并且能够让学生主动思考。谜语虽然只有简单几句话组成,但其具有易记易读的特点,在展开谜语活动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识字教学中,拆字谜是非常适合小学文字的教学活动,例如教师在教学“碧”时,教师可以根据“碧”字的结构来编字谜:“王叔叔、白叔叔,二人同坐在石头上。”由于低年级小学生的思维处于开发阶段,然后这种能使学生思考,又没有太大难度的字谜非常适合低年级小学生,学生能够在和谐、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或巩固了“碧”字,同时也巩固了“王、”“白”、“石”三个字体,并且加深了字体之间的练习。

4、拓展延伸。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入,课堂知识拓展延伸已然成为了重要的教学内容。在此教学环节中,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能够让学生自主探究问题,并在其中完成识字拓展[4]。然后在识字教学拓展中,教师要将学生刚刚学到的知识放在新环境中重新认识,从而引导学生能够从刚学到的字中,衍生出另一个字。例如“又”衍生成“双”;“人”衍生成“从”和“众”等。此环节教师也需要情境教学方式进行拓展延伸,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相结合,例如班级同学姓名、物品名称、课程名称等等。六、结束语综上所述,识字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也是文化学习的基础。所以,教师必须要顺应现代化教育需求,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实现更加科学的情境教学,从而提高识字教学质量与效率,为学生未来更好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2]贾云霞.从汉字构字规律谈小学识字教学[d].天津师范大学,2013:45。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题目(热门19篇)篇十

1、学校体育课程体系研究。

2、从终身体育思想审视我国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

3、我国中小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研究。

4、创新教育理念下体育教学方法理论与实践研究。

5、关于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若干问题的探讨。

6、体育与人--学校体育的文化重构。

7、我国青少年身体素质下降的成因分析与对策研究。

8、中国大学竞技体育的发展研究。

9、我国中小学体育学习评价改革的研究。

10、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环境研究。

11、自主学习方式影响大学生体育学习效果的实验研究。

12、论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教学质量保障。

13、全国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现状的研究。

14、我国学校体育伤害事故致因及其预防。

15、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系改革与发展的战略研究。

16、高校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现状调查及分析。

17、体质健康信念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意向及行为习惯的影响。

18、我国中小学生体育学习动力研究。

19、高校乒乓球、羽毛球、网球运动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20、高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21、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舞蹈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22、试论我国学校体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23、谈因材施教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24、试论体育道德形成的要求和规则。

25、论体育与智力开发。

26、体育教育对学生体育能力培养的研究。

27、体育在发展学生个性方面的地位和作用。

28、试论体育教育中的审美渗透。

29、体育技术学习与体能发展问题的研究。

30、体育教学运动负荷的调整与控制的探讨。

31、女生体育教学的特点与指导实践的研究。

32、论体育教学手段现代化的意义和作用。

33、xx地区(学校)学生体质的调查与分析。

34、对课间操内容和形式的改进研究。

35、初论体育课外活动的性质与特点。

36、论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37、(某地区)学校体育发展现状及发展战略的研究。

38、关于优化中(小)学体育教学内容的研究。

39、新的教学方法(或电化教学)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的研究。

40、论教学艺术与体育教学艺术。

41、论体育教学中的品德教育及意志培养。

42、中(小)学生体育知识水平和体育意识的调查研究。

43、关于中(小)学建立单项(或健身、健美、体育娱乐)俱乐部的。

44、可行性及具体对策的研究24、论学校体育管理的原则与方法。

45、论学校体育的阶段效益与长远效益。

46、浅析变异系数在教学、训练中的应用。

47、平均数、标准差在运用会报名中的应用。

48、运用体育统计知识改进体育课教学。

49、运用“回归分析预测成绩”之我见。

50、利用假设检验知识改进训练方法。

2、如何让小学生对田径课感兴趣。

3、浅谈新时期小学体育教学。

4、浅谈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的现状与对策。

7、小学体育教学中体操内容的运用。

9、游戏参与小学体育教学的三大原则探讨。

10、构建小学体育快乐课堂策略探讨。

11、小学体育中长跑有效策略研究。

12、浅谈小学体育课教学过程中学生兴趣的培养。

13、浅谈新课改下创新教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14、巧用口诀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效率的实证研究。

15、谈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优良品质。

16、多元化、多层次教学模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实践。

17、多媒体技术与小学体育整合的几点思考。

18、体育教学中小学生合作学习的探究。

19、小学体育安全问题的规避与应对策略。

20、小学体育如何渗透爱国教育。

21、理想教育使小学体育课堂焕然一新。

22、小学体育课堂分层教学的探索。

23、合作训练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24、农村小学体育教育状况的调查研究。

25、试析小学体育教学如何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26、小学业余篮球队有效训练策略。

27、小学体育常规训练与学生养成教育。

29、废旧轮胎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30、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小学体育教学的有效性。

31、体育新课程下的小学体育运动技能教学策略。

32、小学体育教学中儿童创造性思维的训练。

33、谈积极情感教学在中小学体育课堂中的运用。

34、浅谈“比赛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35、小学足球童玩课程资源的开发研究。

36、对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体验式学习的探讨。

37、浅谈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自主学练”教学模式。

38、小学体育教师进修培训情况调查与分析。

39、小学体育教学中“目标式教学”方法研究。

40、基于小学体育教学的武术操教学实践探究。

41、拓展训练融入小学体育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42、浅析将音乐融入小学体育课堂教学。

43、增强小学体育足球教学趣味性的探索。

44、小学体育传统项目发展现状的研究。

46、素质教育背景下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探讨。

47、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水平现状分析。

48、雾霾天气下中学生体育锻炼的探讨。

49、小学体育中的立定跳远教学分析。

50、饮料瓶在小学快乐体育教学中的实践探索。

1、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中学生体育兴趣现状调查的分析与对策。

3、中学健美操开展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4、试论体育教育中学生个性差异与个性发展。

5、“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中学生体育课运动负荷测试分析。

6、趣味田径教学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实验研究。

7、新课程改革下中学体育课教学探讨。

8、浅议中学体育教学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9、试论体育游戏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10、城乡初中体育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研究。

11、浅谈如何创新中学体育教育教学。

12、新课改背景下农村中学体育教师生存状态研究。

13、提高中学体育教学效率的几点思考。

14、对中学体育教育如何贯彻终身体育思想初探。

15、中学体育教学中激励方法探讨。

16、我国中学娱乐篮球开展现状调查与分析。

17、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如何进行素质教育。

18、中学生体质弱势群体体育教学干预措施探究。

19、探讨阻碍中学生从事体育锻炼的原因。

20、新课改下如何提升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效率。

21、中学排球课余训练调查研究。

22、探析生命教育视野下的中学体育教学。

23、中学体育教师胜任特征的质性研究。

24、科学技术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5、高级中学体育教师人力资源配置与优化研究。

26、微运动理念植入中学体育课程改革研究。

27、课程改革对中学体育教育学的影响。

28、中学体育教学的考核方式分析。

29、新课改下中学体育教师应具备的能力。

30、形意拳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影响作用研究。

31、中学体育教师课堂教学安全能力的综合评价。

32、浅析提升中学体育小班化教学管理成效的策略。

33、中学体育教学对全民健身活动产生的作用。

34、农村初级中学体育师资现状研究。

35、浅谈中学体育教学多元化教学模式。

36、分组教学法在中学体育中的运用研究。

37、俱乐部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实施设想。

38、浅析互动性教学在中学体育课堂的应用。

39、论体育游戏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40、中学体育与健康课中开展生命安全教育的探究。

41、关于中学体育训练的思考。

42、毽球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价值初探。

43、基于德育价值观的中学体育活动设计。

44、浅谈冬季中学体育教学。

45、健美操教学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46、浅析中学体育教学热点问题及对策。

47、浅析中学体育教学中学生“逆反心理”及其对策。

48、探讨中学体育教学中应用自主学习策略。

49、浅谈农村中学体育乡土教材的开发。

50、中学体育社团现状及健康发展对策研究。

1、浅析新课程背景下高中体育反思性教学。

2、高中体育课武术教学研究。

3、浅析高中体育教学中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策略。

4、浅谈高中体育教学田径训练强度及训练量。

5、高中体育教学中引导学生个性发展的探讨与实践。

6、开展高中女足球员个别心理训练的问题与探究。

7、新课改下高中体育教学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策略探析。

8、高中体育教学创新模式研究。

9、多种教学媒体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10、对高中体育教学中师生互动的有效探究。

11、打破年级界限进行篮球选项教学时教学组织形式探析。

12、以就业为导向的高中体育教学模式构建策略研究。

13、高中体育课堂实效性之学生心理壁垒的成因及对策分析。

14、浅析拓展活动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15、浅析高中体育特长生的考前心理训练。

16、普通重点高中体育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

17、成才视野下高中体育教学策略的创新与探索。

18、高中体育分层次教学策略研究。

19、高中体育教学模块评价方式的转变。

20、当前我国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现状。

21、高中体育短跑教学与训练。

22、竞技项目在高中体育教学的运用。

23、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实践探索。

24、高中体育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

25、微格教学法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26、浅议提高高中体育篮球教学质量的几点措施。

27、快乐体育理念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体现。

28、浅析高中体育教学中学生不良情绪的矫正。

29、高中体育教学中游戏方法的合理运用探讨。

30、浅析高中女生耐久跑教学。

31、浅谈高中体育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

32、浅谈新课改下高中体育教学的改革。

33、高中体育田径模块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

34、高中课外体育俱乐部的模式的构建与设想。

35、高中体育教学中精神和技术的提升。

36、试论高中体育教学中心理暗示的运用。

37、浅谈高中体育考生在高考训练期的营养补充。

38、浅谈高中体育教学中抗挫折心理教育。

39、高中体育特长生的创新训练模式探析。

40、高中体育社团对高中生形成终身体育观的作用。

41、高中体育对构建全面性人才的影响。

42、高中体育室内理论课教学方式探讨。

43、高中专项化背景下的篮球训练。

44、高中体育教学中疏导情感阻隔的教学机制。

45、浅析情感元素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有效渗透。

46、高中健美操课程之我见。

47、德育在高中体育课中的渗透。

48、高中体育篮球教学中生本理念的运用。

49、高中体育生课余训练对策研究。

50、高中体育选项教学的高效教学探讨。

查看更多(体育理论论文题目武术论文题目田径论文题目体操论文题目篮球论文题目)。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题目(热门19篇)篇十一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实施和深化,学生的综合素质有了一定的提高和发展,但学校教育受社会的影响,受经济的冲击,让学校成为社会的弱势群体,学校的管理得不到应有的发挥,知识与能力的发展受到应试教育的桎梏,为了应试教育中成绩的提高而重视知识,把能力培养放在其次。

结合今年开展的高效课堂教学和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与探索,我认为,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从以下一些细节上入手。

一、充分预设,提高教学准备工作有效性。

进入新课改以来,“无法预设的精彩”――“课堂生成”被很多教师盲目拔高,导致很多教师不致力于课前的精心预设,而将课堂实际效益更多的寄希望于课堂上的随机生成,从而导致课堂上教学时间的浪费。其实对于更多的一线教师,尤其是更多的年轻教师来说,课前充分的预设对提高课堂实际效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提高程序预设的有效性。备课强调独立钻研、自主备课与合作研究、集体备课相结合。教者首先要深入研读教材、感悟和把握住教材的内涵,自主备课时还要考虑到适合任教班级学生学法的研究与设计。在此基础上,带着自己的思考,加强同教研组教师的集体备课,共享收集的教学资料,拟定教学的重点难点训练点,商讨有效高效的教学策略。自主备课与集体备课的有机结合,能切实提高程序预设的有效性,为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高效奠定坚实的基础。

2、提高课前预习的有效性。一直以来,课前预习这个环节最易被很多语文教师忽视。没有学生高质量的预习准备,就不可能有高效的课堂教学。在今年的教学中,课前预习,发给学生一份学案,让学生有目的地预习,尤其是对中高年级的学生,教师应该教给学生一些预习的方法,如“不动笔墨不读书”,并通过课堂反馈提高预习质量的达成度;有针对性地提出某些预习题,进入独学状态,节省课堂上宝贵的时间;进一步重视独学的课堂检查。还要指导学生学会采用不同的方法,收集与学习内容有关的资料。既有助于学习更好地把握文本,又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与运用能力。

二、多元整合,提高课堂实施的有效性。

教学准备工作只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基础,教师能驾驭课堂,把预设变成精彩的呈现,才是关键所在。在课堂教学中,应把握住以下几个关键,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1、教学目标。

首先,教师应有明确的课堂教学目标。目标应根据教材、课时、班级学情正确定位,三维一体的目标落实到课堂应有所侧重;其次,教师应根据课堂的动态发展恰当地调整预设目标和生成新的目标,预设目标和生成目标应有所侧重;再次,教师应主动对目标的达成度自我评估。

2、师生角色。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同时教师也是自我专业成长的主体。在常规听评课中,积极汲取其他老师的优点以弥补自己的缺点,同时,充分利用小组合作的机会,使每个学生都有实践和自我表现的机会,既让每一个学生都发表自己的心得,也养成倾听别人意见的良好习惯,促进学生之间的互相启迪、互相帮助,以解决各种问题,共同完成学习任务。逐步改变“一言堂”的教学模式,放下“架子”走向学生,做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在教学中,自觉为学生创设自由、民主、和谐、安全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要学、想学、乐学,积极有效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把学习看作是一种有趣地活动,通过听故事、看资源视频、做游戏等形式,激发学生轻松地进入学习状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诉说自己心中所想。在轻松、和谐、乐学、中利用好每一分每一秒。

3、教学方式。

传统的课堂,往往只注重教师教法的研究与选择,有效的课堂教学包括教师科学地教与学生科学地学的两重标准。语文教学现行常用的方式有问题教学法与读书感悟法。我们要根据不同文章的特点来选择教学方式。问题教学法重视教师的引领,较适于比较理性的文章,以导读之:读书感悟法重视学生的自读自悟,较适于比较感性的文章,较适于对文章的精彩细部进行教学,以研读之。

4、教学资源。

有效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资源的过程。教学资源包括文本资源(教材资源与扩展阅读资源)、媒体资源以及人的资源(主要指师生的资源)。课堂中教师应重视师生共有资源的开发,更应重视开发教师自身的资源。

三、自觉反思,提高教学监控行为的有效性。

教学监控行为主要是指对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与结果做出的系列的价值判断行为。课堂教学监控行为一方面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整学习方向的一种手段;另一方面也是促进教师自觉形成教学内省力的一种方式。教学监控行为应该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是在教学活动之后的一个教学反思。

教学监控行为主要涉及对学生课堂学习实效的监控与对教师教学专业活动的监控。

对学生课堂学习成效的监控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评价。这种评价首先是一种完整的评价,包括激励和批评;同时也是一种针对性很强的评价,既要避免空洞,又要避免机械频繁地评价;还应该是一种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发挥评价的激励和指导作用,不伤害学生的自尊。

对教师课堂教学专业活动的监控,应从自我评价、问题反思、教学重建三个方面来入手,建立有效的教师反思机制,引导教师对自己的活动进行评价,一方面个人勤思考、勤动笔,养成教学反思习惯;同时,根据教学情况适时及时地调整自己的教学预案;另一方面加强反思的交流与研讨,从反思中得到启迪和升华,取得进步。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题目(热门19篇)篇十二

摘要:创新思维一直都是评定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对于新时代的学生来说,创新思维更是他们在将来的学习和发展中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旨在根据新课程标准改革指导,以小学美术课程为载体,来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小学美术;创新思维;创新能力。

一、在小学美术课上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可行性。

梁启超曾经说过:“少年强则国强。”意思是: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只有学生各方面的素质都强大了,祖国才能以强者之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纵观世界,现在的综合国力就是考察一个国家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教育创新水平,所以从宏观角度来说,当代的中国教育只有积极发展创新思维和创新思想,才能为中华民族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任务做出应有的贡献。而国内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与许多发达国家的孩子都有着较大的差距,培养中国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可谓迫在眉睫。

美术,是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根植于生活的土壤,形成于人类思维的宝库,更因为人类的创新思维而大放异彩。可见创新思维在我们的艺术创作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美术创作是最贴近我们真实生活的,因为它的灵感来源于我们的生活,通过我们的改造而高于生活。小学生在培养创新思维的过程中可以凭借自己的眼睛发现生活中的美,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观点而不受到外界的干扰和限制,开发学生的本性解放学生的思想,让学生不再局限于被教师、家长所设定的固定模式中,一旦学生形成了这种创新性思维,那么一方面,学生美术学习潜力是巨大的,因为他们可以从生活中攫取无穷的灵感;另一方面,对于学生长远的学习生活而言,学生也能够以灵活、独特的思维去对待他们。

二、如何在美术课的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1.改变观念,释放本性。

我们都知道,人人都有创新能力,但创新能力的培养却是小学教育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而且它在小学美术教育中被赋予更加丰富的内容:创造性的想象力、敏锐的洞察力、对周边事物独特的看法以及对事物独特的理解。也许这些都是学生对于这个世界不切实际的奇思妙想,但是教师要明白这些都是创新思维的源头,所以最好不要对学生的这些奇思妙想做出过多的干涉。在过去的美术教学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场景:某学生不仅将鲜花涂成了绿色,还将树叶涂成了蓝色,那么这个学生必定会受到周围同学的嘲笑,,教师还可能会命令学生将图画改成“红花绿叶”。这是因为此时的教师和同学都认为这个学生的作品违反了他们对花朵和树叶的认知,违反了生活常识,而这些常识都是学生从小被教育要遵守的,一旦违反便是犯了大错。殊不知,这样的教育教学只会将学生的思维禁锢在一个狭小而封闭的空间内,学生的思维失去了自由、失去了活力,自然就没有创造性思维可言了。所以,现在的美术教师,要鼓励学生以不同的.视角去看待这个世界,并且要勇于将自己的思想表达出来,与此同时,还要尊重不同的意见。只有在这样活跃、自由的氛围中,学生才能展开想象的翅膀,在脑海中创造出新的东西。

2.积极创新,注意方法。

教师能够解放学生的思想,还学生以思想自由,这只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一个基点。创造力与奇思妙想的最大不同之处就是,创造力是符合客观事实的,是人们可以根据一定的客观努力而实现的一种新想法、新观念,而奇思妙想则可以是不切实际地空想。所以,学生产生的新想法不一定都是创新,所以,真正的创新是需要客观培养的。创造力的培养与小学阶段文化水平的培养是截然不同的,它不需要教师讲很多知识,也不需要学生做许多习题,他所需要的是学生在教学中的积极参与、积极动脑。如此灵活的培养方式,教师也必须注意教学的方法,教师大都知道爱因斯坦的“科学创新原理”即“经验—直觉—概念、假设—逻辑推理—理论”,这一理论来源于心理学对人类创造力的研究“人的直觉洞察力越高、想象力越丰富,那么人的创新能力就越高。”根据这一原理,教师正在课堂上给学生对美术的定义就不应该是一个一成不变的定义,而是具有更广泛外延和审美体验的活动。所以,在美术教学中,我们可以鼓励学生用直观的审美体验对一个或者多个对象做出判断,并根据这些审美判断做出足以表达自我的作品。这样灵活、自由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的思维可以自由地表达,更提高学生对美的感情体验,激发学生艺术表现的欲望。

3.着手生活,养成习惯。

上文提到,一切艺术的源头都来自于生活,所以教师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同时,更要教会学生主动地感受生活。和其他一切的学问一样,创新能力也是需要不断积累,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留意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脑海中或者家人、朋友所提及的思维的“闪光灯”,因为这些新奇的想法只要稍加整理就能变成学生自己的创新储备,学生就能经过自己的加工将这些想法发展成为自己的创新。

以上便是我对于如何在小学美术课程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一些意见和一些方法,然而这些方法都不尽完美,需要我们广大教育者在小学的教学实践中对其进行不断的完善。

参考文献:

[1]金彩凤.如何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j].新课程:小学,2012(03).

[2]甄西亚.关于小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教育实施[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1(02).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题目(热门19篇)篇十三

一、课题的提出:

生活中有美,古诗教学中也有美。古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经过千百年的沉淀,流传下来的能够选入小学课里的古诗更是精华中的精华,可谓字字珠玑。它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是学生近距离接触、感受中华文化的一个窗口。它是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的一个切入点,尤其是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推荐背诵的70首古诗词,都是历代名篇,不仅内涵丰富,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而且短小精悍,词句优美,韵体和谐,节奏性强,易读易记。小学古诗的教学,对于小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该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始终警策着我们。小学语文古诗教学是个难点,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基本上是一个路子教学:教师讲解,学生识记,最后背诵。虽然现在已经有很多人做了各种各样的浓度来试图改变这一局面:如创设情境教学古诗,利用音乐欣赏古诗,进行美的古诗教学研究,利用网络进行古诗教学,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等等,但总觉得这些教学模式内容丰富,且只留于形式,这样的模式教学,也只能是强硬地灌给演一些知识,而学生的自学能力得不到培养,更何况中国的古诗诗情画意充满了美感,这种模式教学却又让学生失去了那一双发现美丽的眼睛。反思过去,我们说小学语文古诗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重视学生的自主性,重视以读为本,读中感悟,使学生终生受益。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他们有思想,有感情,有独立的人格,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生命体,第个学生都蕴藏着独立学习的巨大潜能,古诗的教学就要打破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要放开自已,放开学生,让学生自主探究,深切体会古诗的意境美、语言美、音韵美和形象美。同时,新课标也强调学科之间的交流与整合,这种古诗教学模式启发学生自求自得,自主探究,让学生在语文古诗教学中,能力与素质得到全面发展与提高。

二、课题的界定:

课程标准强调,语文学习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而古诗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应是一次自主体验的过程。近十年来,在美国兴起的建构主义心理学认为,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而不是被动接受外界的刺激;学生以自已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的知识住处进行加工、理解,由此建构起新知识的意义,同时原有的知识经验又是因辚新知识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所以学习过程不是对新住处的直接吸收和积累,而是新旧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学生是阅读的主体,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的意义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生成的。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实际不,阅读也需要倾吐,可以说阅读是伴随着倾吐消化液才能吸收食物营养。由此看来,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毫无疑问,必须十分尊重学生这种自主性。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指出,“学生学习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他们对学习的对象采取研究的态度”,布鲁纳认为,教学过程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发现的过程,要求学生主动地学习,强调要自我思考和探索事物,而不应该消极地接受知识,要像数学家那样去思考数学,像历史学家那样去思考历史,亲自去发现问题的结论和规律,成为一个发现者。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的探究必学习,是要把古诗以及自然、社会、自我都作为查阅资料等等,探究性学习方式,可以使学生在更高的层面上进行学习。当然,重视探究性学习,并不意味着接受学习不重要,也不意味着记忆、理解等层面的学习没有必要了,恰恰相反,接受性学习是探究性、创造性学习的前提。

这样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完全处于整个学习探索进程之内。现在各种资料充斥着学生的生活,相信学生完全有能力利用自己手头的资料,利用自己已有的查字典解释字词的能力理解古诗。

三、课题操作策略:

1、自主感司,读准诗句。古诗语言精练、含蓄、优美、首先要让学生抓信重点字、词,读准字音,了解字义,让学生大声朗读,“不求甚解”地读,读通,读好,读到朗朗上口,在读中自悟。

2、自主理解,画诗意图。激发学生进入诗句所描述的景象,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体会诗句的描写,充分发挥想象,画诗意图。古诗把诗人丰富多彩的生活内容熔铸在短短的几十字中,以少胜多,以大见小,给古诗教学鉴赏者留下充分的再创造的余地。

3、画演古诗,探究诗意。古诗意境地深邃,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思维扩展,想象的空间。诗意图形成了学生对古诗的感悟又深了一层,在教学中让学生合作交流讨论,结合自己画出的诗意图,对照诗句说说或演演自已对诗句的理解和体验,从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

4、讲座交流,体悟情理,品味语言美。进一步启示和激发学生深入地体验和感受,领悟诗句中蕴涵的深沉的情感和深刻的事理。讲中有导,导中有练,启发学生悟法用法,引导学生放宽思维,说自己想说的,不要盲从于书本。

5、创设情境,感情朗读,感受意境地美、音乐美。小学语文古诗教学训练重点在朗读指导上,而朗读的最高境界是入情入境,应引导学生感受情境,让他们进入角色获得自已的情感体验,发挥自已的创见性去表现古诗的思想感情。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多渠道创设情境,引学生入“境”,要求教师范读,学生领读,教师学生讲读,指名朗读和熟读成诵,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受熏陶,受到美的教育。

6、改写古诗,体验创新。在学生学习了古诗,对其形式、意境,构思等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后,教师再加以适当的点拨、诱导,触发学生的美感,让他们学习诗中的写作手法对古诗进行改写。

四、课题实验成效:

通过一年来的.实践,无论在改变学生自主探究理解古诗的内容上,还是在培养学生能力与素质的发展的提高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学生自主、探究,理解古诗的内容,并能通过赏析,理解诗中蕴涵的思想感情,达到会背诵。

2、学生学习古诗由被动变为主动的探求,自学能力大大增强,学习举更加浓厚,同时把古诗当作一种乐趣和享受,从而真正发挥古诗教学的特有魅力;锻炼了学生搜集、处理、加工信息的能力。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及对古诗的阅读鉴赏能力,使学生在今后的习作中形成言简意赅的文风。

3、通过对古诗的学习与鉴赏罚分明,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的熏陶和美的教育,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4、古诗教学并不量为了学古诗而教古诗,该实验研究让学生跳出了单纯学古诗的境界,拓宽学习空间,渗透与其他学科的结合与交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使学生的能力与素质都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五、课题反思:

在教学实践中,小学语文古诗教学是个难点,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基本上是一个路子教学:教师讲解,学生识记,最后背诵。虽然现在已经有很多人做了各种各样的尝试来试图改变这一局面,进行美的古诗教学研究,利用网络进行古诗教学,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等等,但总觉得这些教学模式内容丰富,且只留于形式,这样的模式教学,也只能是强硬地灌给学生一些知识,而学生的自学能力得不到培养,反思过去,我们说小学语文古诗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重视学生的自主性,重视以读为本,读中感受悟,使学生终生受僧。古诗的教学就要打破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要放开自己,放开学生,让学生自主探究,深切体会古诗的意境美、语言美、音乐美和形象美。同时,新课标也强调学科之间的交流与整合,这种古诗教学模式启发学生自求自得,自主探究,让学生在语文古诗教学中,能力与素质得到全面发展与提高。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题目(热门19篇)篇十四

摘要:创新思维一直都是评定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对于新时代的学生来说,创新思维更是他们在将来的学习和发展中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旨在根据新课程标准改革指导,以小学美术课程为载体,来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小学美术;创新思维;创新能力。

一、在小学美术课上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可行性。

梁启超曾经说过:“少年强则国强。”意思是: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只有学生各方面的素质都强大了,祖国才能以强者之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纵观世界,现在的综合国力就是考察一个国家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教育创新水平,所以从宏观角度来说,当代的中国教育只有积极发展创新思维和创新思想,才能为中华民族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任务做出应有的贡献。而国内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与许多发达国家的孩子都有着较大的差距,培养中国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可谓迫在眉睫。

美术,是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根植于生活的土壤,形成于人类思维的宝库,更因为人类的创新思维而大放异彩。可见创新思维在我们的艺术创作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美术创作是最贴近我们真实生活的,因为它的灵感来源于我们的生活,通过我们的改造而高于生活。小学生在培养创新思维的过程中可以凭借自己的眼睛发现生活中的美,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观点而不受到外界的干扰和限制,开发学生的本性解放学生的思想,让学生不再局限于被教师、家长所设定的固定模式中,一旦学生形成了这种创新性思维,那么一方面,学生美术学习潜力是巨大的,因为他们可以从生活中攫取无穷的灵感;另一方面,对于学生长远的学习生活而言,学生也能够以灵活、独特的思维去对待他们。

二、如何在美术课的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1.改变观念,释放本性。

我们都知道,人人都有创新能力,但创新能力的培养却是小学教育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而且它在小学美术教育中被赋予更加丰富的内容:创造性的想象力、敏锐的洞察力、对周边事物独特的看法以及对事物独特的理解。也许这些都是学生对于这个世界不切实际的奇思妙想,但是教师要明白这些都是创新思维的源头,所以最好不要对学生的这些奇思妙想做出过多的干涉。在过去的美术教学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场景:某学生不仅将鲜花涂成了绿色,还将树叶涂成了蓝色,那么这个学生必定会受到周围同学的嘲笑,,教师还可能会命令学生将图画改成“红花绿叶”。这是因为此时的教师和同学都认为这个学生的作品违反了他们对花朵和树叶的认知,违反了生活常识,而这些常识都是学生从小被教育要遵守的,一旦违反便是犯了大错。殊不知,这样的教育教学只会将学生的思维禁锢在一个狭小而封闭的空间内,学生的思维失去了自由、失去了活力,自然就没有创造性思维可言了。所以,现在的美术教师,要鼓励学生以不同的.视角去看待这个世界,并且要勇于将自己的思想表达出来,与此同时,还要尊重不同的意见。只有在这样活跃、自由的氛围中,学生才能展开想象的翅膀,在脑海中创造出新的东西。

2.积极创新,注意方法。

教师能够解放学生的思想,还学生以思想自由,这只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一个基点。创造力与奇思妙想的最大不同之处就是,创造力是符合客观事实的,是人们可以根据一定的客观努力而实现的一种新想法、新观念,而奇思妙想则可以是不切实际地空想。所以,学生产生的新想法不一定都是创新,所以,真正的创新是需要客观培养的。创造力的培养与小学阶段文化水平的培养是截然不同的,它不需要教师讲很多知识,也不需要学生做许多习题,他所需要的是学生在教学中的积极参与、积极动脑。如此灵活的培养方式,教师也必须注意教学的方法,教师大都知道爱因斯坦的“科学创新原理”即“经验—直觉—概念、假设—逻辑推理—理论”,这一理论来源于心理学对人类创造力的研究“人的直觉洞察力越高、想象力越丰富,那么人的创新能力就越高。”根据这一原理,教师正在课堂上给学生对美术的定义就不应该是一个一成不变的定义,而是具有更广泛外延和审美体验的活动。所以,在美术教学中,我们可以鼓励学生用直观的审美体验对一个或者多个对象做出判断,并根据这些审美判断做出足以表达自我的作品。这样灵活、自由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的思维可以自由地表达,更提高学生对美的感情体验,激发学生艺术表现的欲望。

3.着手生活,养成习惯。

上文提到,一切艺术的源头都来自于生活,所以教师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同时,更要教会学生主动地感受生活。和其他一切的学问一样,创新能力也是需要不断积累,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留意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脑海中或者家人、朋友所提及的思维的“闪光灯”,因为这些新奇的想法只要稍加整理就能变成学生自己的创新储备,学生就能经过自己的加工将这些想法发展成为自己的创新。

以上便是我对于如何在小学美术课程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一些意见和一些方法,然而这些方法都不尽完美,需要我们广大教育者在小学的教学实践中对其进行不断的完善。

参考文献:

[1]金彩凤.如何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j].新课程:小学,(03).

[2]甄西亚.关于小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教育实施[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02).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题目(热门19篇)篇十五

语文课程评价是语文课程实施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如何正确的、正态的做好语文教学评价工作,对改进语文教学工作、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师生的相互良性发展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全面科学的获知学生学习语文的情感、客观公正的获取学生学习语文的信息、大胆尝试全新的、富有特色的评价模式,这对当今语文课程的改革与发展将会起到促进作用。

一、关注情感、尝试双赢,促进学生智慧、精神、情感等多方面的综合生成。

语文教学的学科评价首先要关注的是学生对语文这个学科的情感。长期以来学生在朗朗的读书声中体会到了爱与恨、美与丑;好和坏、真和假,初步养成了辨别是非的能力,懂得了什么是有价值的东西,什么是不可取的举止,但语文教学的评价却忽略了作为母语的这种功能,在教学评价中,教师只注重结果的评价,在我们的周围这种故事还在继续演绎着。它以学习成绩为尺度,评选“三好生”“优秀学生”等等,班主任工作很好做,按成绩立马结果就出来了;举手表决,学生也在心里接受并运用着这样一个推优的标准。长期的评定方法的思维定势,也不能让其他学生有什么“高见”,因此马家爵出现了,老师眼里所谓的“优秀生”辍学了。还是在我上大学的时候,卫校的一名女生从学生宿舍的五楼跳下了,而且她还是老师眼里成绩非常优秀的学生,可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悲剧呢?有记者在中专校采访“你为什么而活着”时,绝大部分同学的答案就能说明问题―为自己活着。的确,人首先得活着,但绝不仅仅是为了自己而活着,当事事顺心的时候,我们也可以活得悠闲快乐,可生活并非一帆风顺,遇到挫折、不顺心的事,我们是不是就要心灰意冷?情感如此之脆弱、意志如此之薄弱,这是不是与教师在语文学科的学科评价中忽略了情感态度、价值观有关系呢?所以我们应从职业学校学生的实际出发,多关注学生,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尝试情感分在学科中的份量,并以此来锻炼学生顽强的意志,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笔者在和学生学习《森林写意》《离太阳最近的树》(江苏教育版职高《语文》第三册)这两篇课文时,让学生关注自己周围的环境变化,并结合各种报道和资料,做出至少5张这方面的资料卡片,感受人类不注意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而所受到的大自然的无情惩罚。学生们对这样的学习方式非常感兴趣,相互合作,充分利用各种途径,找到了相当多的资料,明白了保护环境和谐发展的重要意义。这样的学习对学生增进知识、提高技能、经历过程、学习方法、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都有很大的好处。

二、注重知识、看重能力,训练学生理解、表述、发展等多全方位的能力素养。

以往的语文教学评价,教师早已在头脑中按照学生的成绩给学生进行了初步定位:好、中、差在没评价之前就有了定论。如果某个同学书面考试得了高分,教师便会有质疑产生:这个同学怎么会考怎么好?成绩好的考出高分,自然就会在情理之中,片面的教学评价因此而诞生:成绩好的给予鼓励,成绩差的就冷落一边,那选择职业教育的学生还有什么价值可言呢?因此中职生的评价应该在注重知识的同时,多去考虑诸如演讲、手抄报、手工制作、课本剧等能反映学生能力方面的表现。我们可以把考试的方式进行改革:卷面分50分,1分钟演讲10分,手抄报10分,手工制作10分,课本剧10分,其他10分,综合给某个学生计算成绩,这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提高了,动手能力也在考试方式的改革中得到了重视和加强,学生会在新的考试模式下全方位的去培养自己的能力,逐步走出初中文化课落后的阴影,让他在职业学校的课堂里重新找回自我。

三、改革方法、享受过程,引导学生树立定位、定量、定专业的成长理念。

教学评价应该成为引导和调动全体学生对语文学习目标充满渴望并为之不懈努力的指挥棒,可到目前为止,中职语文的课堂教学还是以单纯的知识学习为主,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态度,不利于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更无法使他们坚定日后为之奋斗的专业信念。其实职业学校学生的致命弱点就是卷面考试,如果我们还墨守成规、不改变这种评价方法,那我们就是职业教育的罪人。所以我们要走出一条有职业学校特色的教学评价之路,我们可以评价学生在听话、说话、写作、阅读欣赏方面的能力,将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定位在能说、会说、善说上。其次我们还应该在定量上下点工夫,将学生的出勤、纪律、态度、方法、参与意识、书写作业以及学习努力和进步程度等纳入教学评价中。做到教学评价既围绕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另外,在强化专业思想上,我们应该通过语文教学评价来引导学生逐步树立本专业的思想,让学生时时刻刻都在构筑专业堡垒,享受本专业的乐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情定学生所学专业去调动学生积极思维,鼓励学生在专业思想上自己给自己定位,提高主体意识。这种既有利于学生关注社会,培养实践能力,又有利于教师对学生进行专业、学业的评价,我们可放手大干。

职教的朋友们!语文界的同仁们!教学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如何实施语文教学评价是我们每个职教工作者不能不思考的问题。《语文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中对评价内容提出了这样的要求:“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几个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更值得一提的是我们要确立学生在教学评价中的主体地位,要过多的关注试卷以外的情感积淀和能力养成,这才是我们真正需要做的。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题目(热门19篇)篇十六

3、落球法液体粘滞系数测定仪的改进。

4、浅议氦氖激光器在光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5、全息照相实验技巧探讨。

6、实验数据的处理和测量不确定度计算。

7、标准不确定度合成中应注意的问题及讨论。

8、钢丝的切变模量与扭转角度关系的研究。

9、物理实验测量和分析的基本方法。

10、向心力实验装置研究。

11、重力加速度测量实验装置研究。

12、液体表面张力实验装置研究。

13、matlab在声学实验中的应用。

14、非线性电阻特性的实验研究。

15、简易万用表的设计制作及校准。

16、体效应管负阻特性的测量研究。

17、微波光学实验研究。

18、组合测量在物理实验中的应用。

19、用电阻应变片测量微小形变实验方法的改进与研究。

20、偶氮染料掺杂聚乙烯醇薄膜的光致双折射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题目(热门19篇)篇十七

美术学科与信息技术是将其课程相互渗透,互相补充。将信息技术的优势应用于美术教学中,有利于美术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以达到优化美术课堂教学,圆满完成教学任务的目的。

(一)初中美术学科的特点。

美术是一门艺术造型学科,也是视觉感官艺术。美术教学都是以具体的感官形象为原型,形象的视觉效果直接影响美术课堂教学的教学效果。美术课可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和观察力,能够陶冶学生情感,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由于美术教育对学生审美情趣和创造力的作用,近年来,美术教育越来越受重视,在初级中学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二)信息技术教学的优势。

信息技术具有开放性、全面性等特点,特别是网络的发展。网络就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库。首先,网络的资料是动态的,网络上的资料始终处于更新状态。它总是最前沿、最流行的学习素材。其次,网络资料是丰富多彩的,可以为教学活动提供选择空间。再次,网络资料是形象生动的,极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信息技术应用于美术学科教学中,将课堂教学引向互联网,提高美术教学效率。

(三)学生的感官需求。

美术是具有审美艺术的视觉形象。美术作品需要学生用眼睛去观察,用心灵去感受。美术教学必须将具有审美价值的作品作为教具,为学生提供感官刺激,让学生产生审美体验。通过信息技术可以将那些价值昂贵的艺术品展示出来,或演示作品的制作步骤和作品效果,这样所产生的艺术效果远高于教师的讲解。网络课堂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艺术信息,将枯燥抽象的美术审美教育变得生动有趣,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内容,激发了学习兴趣,优化了学习过程。

二、信息技术与美术教学整合的方法。

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的整合可以实现教学统计和教学实施等各个教学活动的信息技术化。

(一)利用信息技术优化美术教学设计。

1.美术学科是直观性、形象性强的学科。在美术教学设计时,教师要利用网络搜集教学所需要素材,为教学设计提供资料。这是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整合的基础。通过网络查找素材,上网搜集素材,以获取大量的教学数据,使教学设计更加生动有趣,丰富多彩。课前资料准备充分,为美术教学实施提供良好的平台。

2.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活动中,教师个体行为、所有教学设计思路与教学内容的分析理解因个体而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加强教师间的合作备课,交流教学心得可以开阔教师的设计思路,开发教师的思维;可以修正传统意义上的认识误区,有利于美术教学开展;可以为教师间的交流研讨提供技术支持,使教学活动具有互动性与开放性。

(二)利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的实施过程。

1.信息技术有助于教师创设真实生动的问题情境,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优化教学内容,加强美术学科的艺术感染力。利用信息技术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艺术表现形式创设课堂情境可调动学生的好奇心理,引导学生参与美术教学活动,为美术教学活动实施提供条件。例如,对美术流派通过动画片和视频等形式展示。

2.信息技术可以将复杂的美术知识生动化、形象化,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如教师可以利用演示文稿、flash、autowave等工具制作多媒体课件,通过课件的演示,引导学生自行学习美术知识,让学生在合作、交互的学习过程中感受学习的乐趣,为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提供帮助。

3.美术教学鼓励学生通过多种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通过信息技术可以为学生创作表达自己思想的舞台和空间。比如,计算机美术作品创作,通过计算机进行绘画创作,它打破了传统意义的美术作品创作的局限。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创作美术作品的优点,创作出生动形象的艺术形象,从而体现出艺术品的创意。通过计算机美术作品的创作过程,可以提升学生的设计理念与设计思维,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使学生的审美意识得到深度与广度的发展。

(三)运用信息技术优化美术教学的评价反馈过程。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题目(热门19篇)篇十八

2、霍金森教育管理思想之再探析。

3、信息时代下艺术设计专业平面构成教学改革探索。

4、“互联网+”背景下的艺术院校基础教育教学。

5、传统茶道与礼仪德育教育关系的探讨。

6、艺术院校贫困生心理教育及管理探析。

8、虚拟现实技术在高中美术教学静物摆放中的应用研究。

9、公共艺术教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关系探析。

10、日本的书法教育传统。

11、浅谈创意计算在教育类严肃游戏中的发展。

12、论《傅雷家书》之家庭美育方法的现实意义。

13、高职设计类专业互动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应用与实践。

14、用音乐创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式。

15、基于mooc的影视艺术类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16、论美育的本质及其当代使命。

17、文化软实力视角下教师群体美育能力的培养与重构。

18、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微课程教学模式研究。

19、将音乐剧与学科教学嫁接能巧妙实现跨学科学习。

20、艺术类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辅导模式初探。

21、高职动漫专业网络教学资源库的建设研究。

22、艺术院校国防教育特色研究。

23、试论教育现代化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新需求。

24、艺术类高职院校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

25、艺术类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网络平台建设研究。

26、艺术设计类课程借助慕课平台的大众化推广。

27、论引进翻转课堂教学法对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积极意义。

28、艺术类大学生优质健康心理教育研究。

29、网络资源对艺术院校大学英语读写教学提升的研究。

30、亚里士多德悲剧美学在教育哲学上的蕴义。

31、中国传统教育哲学的精神气象。

32、论表达性艺术治疗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中的应用。

33、高职现代教育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变化及其对策--以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为例。

34、大学生艺术类慕课课程学习现状抽样调查研究。

35、基于学习元平台的大学生深度学习研究--以“摄影技术与艺术”课程为例。

36、团体参与式音乐艺术教育模式对大学生羞怯心理的影响。

37、艺术院校团体辅导式教学在心理健康课堂中的实践研究。

38、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小学美术课堂教学。

39、大理定制教育的实施及其对儿童心理发展作用的质性研究。

40、高职院校艺术生心理问题及教育对策思考。

41、课堂教学中教师非言语教学艺术评价研究。

42、浅谈信息技术下的中学美术教育。

43、让美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

44、谈谈《再塑生命》中莎莉文老师的'教育艺术。

45、浅析初中艺术教育与现代信息技术整合。

46、人文素质的美育诠释--人文素质教育的美育内涵研究。

47、浅谈教师批评学生的艺术。

48、思想政治教育的语言艺术。

49、幼儿园多媒体美术教学实例探析。

50、以西方现代设计史为例探索民办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翻转课堂。

51、互联网+教育模式下高中美术鉴赏课的探索。

52、构建以心理健康教育为特色的体艺特色示范校。

53、改进美育的重点在基础教育阶段。

54、用影视艺术启发教育者思考。

55、如何让少儿艺术培训回归教育本身。

56、青岛学生美育教育实现均衡发展。

57、河北民间美术现状及引入高校教学的思考。

58、高职院校艺术类教育培训研究。

59、东北地区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途径研究。

60、论翻转课堂与环境艺术教学。

61、基于信息化技术的当代艺术教育教学模式新思考。

62、浅谈鼓励教育在教学中的艺术魅力。

63、“互联网+”时代艺术类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研究。

64、浅析当前高职艺术类“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势与发展制约。

65、网络新媒体对艺术类课程教学影响。

66、高等艺术院校在线课程开发的趋势研究。

67、浅议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在少儿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68、重视艺术审美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培养。

69、高职艺术类专业微课程资源建设应用现状与思考。

70、美术馆美术教育与多媒体结合的教学案例开发。

71、重建诗性主体:当代审美教育的独特价值。

72、论高中音乐教学与多媒体信息技术的结合。

73、视觉文化的视角:人文社科类网络视频课程叙事策略探究。

74、职业学校教育不能缺少积极语言。

75、关于艺术团训练提升大学生心理韧性的调查研究。

76、绘画艺术介入高职院校团体心理辅导初探。

77、农民工子女校外艺术教育问题与对策分析。

78、艺术院校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

79、构筑教学楼外部环境的公共艺术设计。

80、艺术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的新定位与对位思考。

81、民办艺术教育机构管理与发展。

82、论素质教育视阈下艺术生的心理关注。

83、谈新政策下的广播影视类专业艺考热的理性回归。

84、卢梭的消极教育观及其当代价值新探。

85、高校舞蹈教学融入多媒体教学研究。

86、美术治疗在特殊儿童教育中的作用。

87、论中国现代美育思潮的理论起点与历史困境。

88、虚拟卡通教师教学法的概念及意义研究。

89、论当代美育实践:艺术与生命教育。

90、当代网络环境下的艺术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91、“三力”与媒体并驾打造情境艺术课堂。

92、浅谈诵读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93、多媒体教学在高校传统音乐艺术教育中的价值分析。

94、构建艺术院校特色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思考。

95、美育不能局限于审美教育。

96、《论语》的教育思想与艺术表达。

97、房树人绘画测验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

98、成人教育班主任管理的方法与艺术。

99、美育、艺术教育与人生。

100、音乐治疗在缓解高职学生心理压力中的应用。

101、新媒体环境下的校园广播影视教育研究。

102、美国国家核心艺术标准的特点与借鉴意义。

103、大学生视域下艺术治疗的现代价值初探。

104、mooc创意设计与制作技术。

105、音乐治疗在大学生心理辅导中的作用。

106、浅谈少儿艺术培训市场发展。

107、艺术院校表演专业微课程开发与应用研究。

108、校园文化建设应与公共文化对接。

109、艺术审美的道德教育功能探究。

110、影视艺术与大学生审美教育之关系。

111、生态美育的概念探源。

112、中职艺术生学业不良群体自我概念的补救策略。

113、数字技术对工艺美术教育的影响。

114、国民教育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115、冰雪文化影响下的特色学校建设问题研究。

116、艺术教师专业化与艺术教师专业化发展。

117、现今高校学生美的自主体验能力的缺失。

118、设计艺术的现代远程教学初探。

119、中俄边境高校艺术专业共享型教学资源库建设与实践。

120、绘画测验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121、基层学校传统文化课程选择趋向及实施途径。

122、浅析多媒体教学中的视觉艺术。

123、少儿艺术培训标准化平台建设。

124、李定仁先生教育艺术与教学研究述略。

125、浅议风雅精神与国学教育。

126、浅谈艺术性课堂的特征。

127、教师语言艺术技巧的实践表达方式探析。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题目(热门19篇)篇十九

按照《毕业论文写作》要求,要结构完整,包括题目,摘要,关键词,前言(论证选题意义,目的,范围,简述前人研究情况和自己论文研究重点),正文,结论,引文注释(脚注),参考文献(10篇以上).以上内容缺一不可.

在小学(某某)学科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方法(或策略)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研究。

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师德问题研究。

在课堂教学中调动学习落后学生积极性的研究。

改进小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与方法研究。

论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讨论的艺术。

(某某学科)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试论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试论小学生(数学,语文,自然....)自学能力培养。

试论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朗读。

试论小学生自然课实践能力的培养。

试论小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论小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

论小学生爱家乡品质的培养。

试论学生中独生子女爱他人品质的培养。

论(“我”或某某教师)在小学(语文,数学,自然....)学科中教学的特色。

教师期望在小学生发展中的作用。

试论小学生的合作学习。

试论小学生的研究性学习。

试论小学生综合性学习。

试论活动课程的理论与实践。

论活动课程评价的理论与实施。

小学班级建设中学生干部选拔与培养。

论优秀班风的建设。

在开展班级活动中预防危险事件发生的理论与实践。

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生(语文,数学,自然,英语,音乐....等某学科)能力发展的评价研究。

论小学生作业批改的艺术。

校本课程的研制与发展。

“大语文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

口语交际与小学语文教学。

1我国小学课程改革研究。

2论小学班主任工作。

3小学课外活动的意义和作用。

6论小学艺术课程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意义。

9如何改革小学的考试方法。

14论课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提高和改进教师教学实践的功能。

15论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在小学教学中的实施。

16谈谈人本主义管理理论在小学教育中的运用。

17论小学管理过程的基本环节。

18谈谈小学教育管理的'基本方法。

19论系统性原理在小学管理中的运用。

20论反馈性原理在小学管理中的运用。

21论动力性原理在小学管理中的运用。

22论能级性原理在小学管理中的运用。

24论小学校长的领导风格问题。

25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问题。

26家庭教育对小学生成长的意义。

27论小学生德育的特点。

28论小学美育的途径和方法。

29论小学体育的内容和方法。

30论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31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课堂教学结构研究。

32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素质教育的实践研究。

33小学课堂教学中实施成功(或快乐)教育的思考。

35浅析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

36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37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与教育对策。

38性别差异的表现原因及教育对策。

39城乡学生的各自特点与教育对策。

40后进生的教育特点与对策。

41试论学习知识与提高思想觉悟相统一的规律。

42试论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统一的规律。

43试论教师主导与学生积极性相结合的规律。

44浅析班级授课制。

45在教学中如何应用教学方法的优选?

46论述我国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

47如何认识和处理好知情意行的关系。

48阐述德育教育中贯彻严格要求和尊重信任相结合的原则的依据和要求。

49如何认识学校教学的教育性。

50试论教师的根本任务。

51教师劳动的创造性。

52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

53教师进修提高的意义。

54浅析学校家庭社区教育相结合的意义。

55试论人口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56怎样理解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之间的联系。

57联系本地实际分析五四制六三制学制。

58试论我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必要性。

59试评当代几种主要的课程理论。

60试论学校工作为什么必须坚持以学为主。

61教学从本质上讲是一种认识活动。

62目前我国家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

63试论教师角色的多重性。

64从教师的劳动特点看现代教师必备的素质。

65结合个人体会谈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及内容。

66如何看待独生子女的特点,如何针对特点进行教育?

67试论班主任工作的特点。

68试论班主任工作的示范性。

69试论小学生道德行为习惯发展的特点及其培养。

70浅析班主任应如何贯彻学生主体原则。

71试论班级常规管理。

72结合实际浅析班主任怎样做好学生操行评定工作。

73试论开展班级活动的意义。

74试论确定班会主题应遵循的原则。

75怎样开展班级榜样教育。

76试论后进生的转化教育。

77试论班主任工作评价的意义和作用。

78试论学校管理过程诸环节的关系。

79试论行政方法的优缺点和运用行政方法的基本要求。

80试论学校卫生管理要遵循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

81试论如何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82试论总务工作在学校中的地位与作用。

83试论德育管理中的激励原则。

84小学语文(数学)教学法浅析。

85试论现代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及其管理中的应用。

86论校长负责制。

87试论领导决断的技法要点。

88如何理解和贯彻学校公共关系管理的原则。

89课外活动与活动课关系浅析。

90浅析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

(1)加快教学改革步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浅议学校“人本化”管理。

(3)小学教育管理如何应对入世的挑战。

(4)小学教育培养模式探析。

(5)从应试教育与科举制度的比较看教育改革。

(6)班级活动对学生素质形成的作用。

(7)自我教育主动发展浅谈小学高年级思想品德课教学。

(8)谈谈素质教育的误区及出路。

(9)在语文教学中多角度渗透思想教育。

(10)美育在英语教学中的渗透。

(11)搞好考试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12)作文教学中引情的研究。

(13)在课堂教训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

(14)学习动机的激发与课堂教学的优化。

(15)体育课教学与学生情感因素的激发。

(17)谈谈教学中的三个转变。

(18)培养学生创新思维需要六个“不轻易”

(19)浅谈教师的课堂提问。

(20)对cal在当前语言教学中适用的几点思考。

(21)浅谈语文cal课件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22)轻松活泼喜闻乐见一多媒体导入新课创新方法浅谈。

(23)巧用电教媒体,开发学生潜能。

(24)个性化自主学习一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探索。

相关范文推荐

    岁幼儿成长事例心得体会(实用18篇)

    心得体会是对自己在学习和工作生活中所获得的经验和感悟进行总结和概括的一种文字表达方式,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反思和提升自己。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心得体会的写作方

    餐饮店长辞职报告(优秀21篇)

    辞职报告是为了尽可能保持良好的离职关系和职业声誉,让双方都能够以积极和合理的方式结束工作关系。以下是一些成功离职案例,通过阅读可以获得一些写辞职报告的灵感和指导

    海蒂读书心得感想(汇总19篇)

    在读书心得中我们可以记录下自己对书籍内容的理解、读后感、思考的问题和进一步的探索方向。在下面的范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优秀的读书心得写作技巧和方法。

    减肥计划书范文(13篇)

    通过编写计划书,我们能够更好地组织时间、合理安排资源、提高工作效率,从而取得更好的成果。以下是一些经典的计划书范文,它们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总结,能够为我们提供宝贵

    学校安全会议讲话稿(精选13篇)

    讲话稿不仅要具备逻辑性和连贯性,还需要具备语言的生动性和感染力。如果你还没有写过讲话稿,可以从简单的话题开始,逐渐增加难度和挑战。同志们:最近,我校接连发生了几

    有机化学教学心得体会(专业21篇)

    写心得体会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感悟,也可以激发和启发他人的思考和行动。以下是一些成功经验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医用有机化学是医

    幼师三分钟精彩演讲稿题目(优质16篇)

    在三分钟内,我们可以完成一个简短的对话或者观看一个短视频。下面是一些值得借鉴的总结范文,希望能给大家写作的灵感和思路。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一棵

    缅怀革命先烈士活动总结(优秀16篇)

    活动总结是对活动中的问题和困难进行分析和总结,为解决类似问题提供经验和思路。以下是一些活动总结的典型范例,希望能够提供一些思路和参考。活动简介:我们伴着暖暖的春

    商务谈判计划书(汇总19篇)

    计划书是一种对自己的承诺和约束,它可以帮助我们保持专注和坚定,不被外界的干扰和诱惑所影响。下面是一些计划书的参考模板,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完成自己的计划书。

    教师联系学生工作计划(热门18篇)

    教师工作计划要注重教学的多样性和个性化,根据学生的差异和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和策略,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师工作计划范文,仅供参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