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数据收集整理教案(优质16篇)

时间:2023-12-15 作者:文轩

在教学中,二年级教案可以帮助教师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活动,提高课堂效果。大家可以阅读以下的二年级教案,了解不同教学内容的设计和教学方法的运用。

二年级数学数据收集整理教案(优质16篇)篇一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92~93页的内容。

1、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体验统计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2、能从统计的角度提出并解决与数据信息有关的问题。

3、组织学生参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和良好的合作习惯。教学重点:

让学生经历统计活动的过程,体验不同标准下统计结果的多样性。

根据统计需要,正确地分类收集整理数据。

1、学习的内容具有现实意义。

2、学习的方式以自主探新、合作交流为主。

1、谈话:今天,我们的朋友小仙子来到了课堂,请听:(录音)小仙子先要带我们去个地方(课件演示“动物运动会”热闹的情景)

2、仔细观察,操场上有那些小动物他们参加了哪两项运动?

(一)按运动项目统计

1、提出问题

2、收集数据

只要统计出(板书统计)参加跳高和参加长跑的各有几名运动员就知道了。

3,整理数据

出示第92页第一个统计表,学生分小组统计。

4、交流汇报

展示各小组的统计表,组内推荐同学汇报。

5、分析数据

从这张统计表中你知道了什么?

小仙子提的问题解决了吗?你能看着统计表回答吗?

(二)按动物种类统计

1、提出问题

2、收集数据

只要统计出参加动物运动会的小狗、小兔、小猴各有几只就可以了。

3、整理数据

出示第92页第二个统计表,学生分小组统计。

4、交流汇报

展示各小组的统计表,组内推荐同学汇报。

5、分析数据

从这张统计表中你知道了什么?

小仙子提的第二个问题解决了吗?你能看着统计表回答吗?

(三)归纳小结

仔细观察统计表,两次统计有什么不同?从每个统计表里你知道了什么?

(1)调查每个同学最喜欢的一类电视节目并在全班交流后填写统计表。

(2)统计班级看动画片的情况。

(3)这两个统计表格是按什么来统计人数的?从中你知道了我们班的什么情况?

(4)小仙子还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图形(课件出示图形)你能把这些图形分一分吗?

今天,我们学了什么?你学会了吗?

请拿车的小朋友到前面把车举起来,并按不同的标准分一分。

小结:原来分类的标准不同,所以你两次站的位置也不同。

谈话:小朋友,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同一事物可以根据不同标准来分类统计的?课后请仔细观察,如果确定了统计内容就可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进行统计。

二年级数学数据收集整理教案(优质16篇)篇二

(一)学会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数据,并能按需要对数据进行简单的整理。

(二)加深对条形统计图的认识,提高学生看条形统计图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

(二)渗透实践第一的唯物主义观点。

投影片、电脑动画软件。

投影片出示复习题:

小华统计一个停车场里各种机动车的数量。她数出有摩托车3辆,小汽车15辆,大客车8辆,载重车6辆。请你帮助她完成下面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教师:要把题中的数据填入统计表中相应的栏目里,再用条形统计图表示出各种车辆数的多少。从题目的条件中可以看出,要统计的有几种数量?(几种车,每种多少辆。)

教师:制成的统计表有几栏,每栏多少格?

学生讨论、汇报后,出示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投影片或电脑图)

学生口答填表后,问:看一看条形统计图中,每格表示多少?

学生口答填图,教师用活动投影或电脑图演示填出直条。

1.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数据。

教师:上面复习题中,统计停车场里面的车辆时,由于车辆是静止不动的,我们可以分类数出各种车的辆数,是用逐项数出数目的方法收集的数据。

如果我们要统计一个路口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的各种机动车的数量,还能用这个方法吗?

教师用抽拉投影片或电脑动画录像演示(各种车通过路口,然后消失)各车辆数同例1。

教师:还能用逐项数出的方法来收集数据吗?

教师:收集数据时,根据具体条件不同,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收集。今天就来学习一种收集和整理数据的常用方法。板书课题: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教师:请同学们作好准备,你们收集过路口的各种机动车数量。(老师用电脑图演示或抽拉投影片演示。)

教师:请说出你收集的数据?(学生汇报)

教师:为什么你们收集的数据不统一;有什么方法可以改进?

学生讨论:(小组内分工,每人记一种车的数;先把各种车的`名称写出来排列好,过车时分别作出“正”字的记录……)

教师肯定用画“正”字的方法较好。请同学作好准备。教师再次演示,学生作记录,然后汇报。(如统计结果,统计数不准的同学还较多,可以再演示一次。)

学生汇报后教师板书:

摩托车:正

小汽车:正正正正正正一

大客车:正正

载重车:正正正正

2.填统计表和统计图。

(1)教师:收集的数据,为了清楚地表示出来,要把这些数据整理,制成统计表。(出示统计表,请学生口答填表,教师在投影片上填出。)

出示条形统计图(表格。)

教师:请看条形统计图,每格表示多少?这个数能不能改变?

学生口答后教师再说明:

条形统计图中,每一格代表多少数量,要根据统计的数据大小而定。

学生口述填图,教师用电脑图或活动投影片填出。

教师要求学生把课本第2页的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补填完整。

教师行间巡视,并对个别学生进行指导。

(2)练习:

投影出题:(同课本第5页练习一,1)

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从1992年到1996年,全国每年增加的人口数依次是1348万、1346万、1333万、1271万和1268万。完成下面的统计表。

教师:统计表要分几栏?为什么?要分几格?为什么?

投影出表:

请一位同学填投影片,其余同学填书上。用学生的投影片订正。

1.课本第5页练习一,2,填书上。

2.请同学们看电脑动画图,作好记录,再完成统计表。

森林里开迎春联欢晚会。月亮刚刚升起的时候,负责各项服务的小动物都陆续来了,有小兔、小松鼠、小猫、小狗、小熊、小猴。请你在大门口作好记录,这些小动物来了多少只?并完成下面的统计表:

(四)课堂总结与课后作业

1.收集数据的常用方法。(板书出1,2,3。)

2.作业 :课本第5页练习一,3。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学过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进行的。这节课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在实践的基础上,掌握用画“正”字的方法来收集数据,并认识到收集数据的方法,和条形统计图中每格代表的数是多少,都要根据具体的条件来确定。

新课教学在提出问题后,设计电脑动画图或活动投影图给学生创设了一个问题的现实情景,激发学生寻求合适的收集记录方法的积极性。画“正”字的方法,让学生在实践、思考、讨论,再实践的过程当中,主动学习、发现和掌握这个方法。同时也让学生认识到实践的重要,要尊重实践、注意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增长自己的才干。

新课教学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学习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数据。

第二部分学习整理数据,分为两层。对收集到的数据分类后填统计表和填条形统计图;通过练习,进一步了解数据分类与统计表的分栏的关系。

板书设计

二年级数学数据收集整理教案(优质16篇)篇三

1、通过练习,进一步体验如何收集信息,如何分析统计表。

2、使学生在练习中,在收集、整理、分析、决策过程中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促进,掌握本单元内容。

体验统计过程,能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分析、提出合理化建议。

探究性实践作业。根据学生的实践作业进行分析、推理、判断,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一、引入新知。

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6题。

1、师:同学们,你们最喜欢吃的水果是什么?

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吃的水果情况,并将结果填入第6题表格内。

出示统计表。

提问:要完成这项统计,你准备怎么办?

2、引导学生找出一些易操作的方法:举手或组内报名,小组汇报等。并说出统计的过程:收集整理数据填写表格进行分析。

采用比较简便的方法,师生合作完成收集整理数据。(强调数据的准确性。)。

3、从你的统计中,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建议?

回答教材上的问题。

讨论:根据调查结果,说说买哪几种水果合理。

二、探究新知。

1、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4题。

(1)谈话:同学们,我们班谁的.家里有车?(家里有车的同学举手,了解学生家里有车的情况。)。

(2)小组内分工,分发记录单。

学生填写,汇报,教师展示。

种类:面包车大巴车小轿车摩托车。

辆数:683312。

(3)回答问题。

这个路口10分钟内通过的哪种车最多?哪种车最少?(小轿车最多,面包车最少。)。

如果再观察10分钟,哪种车通过的数量可能最多?(放手让学生讨论,说出理由。)。

2、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5题。

出示统计表,要求学生根据统计表回答问题:每种书有多少?

回答问题(1)和(2)。

讨论:图书室要新买一批图书,你有什么建议?

三、巩固迁移。

完成教学练习一的第7题。

1、出示条形统计图。

读懂统计图。

图中1格代表()份。

说说每天的销售情况。

2、哪天卖出的《电视报》的数量最多?哪天最少?(星期六最多,星期一最少)。

3、你还能发现什么?你能提出什么建议?(学生自由发言。)。

4、如果每格表示2份《电视报》,上面的数据应该怎么表示?

小组讨论,互相说说。

指名回答说出数据。

教师小结:如果数据比较大,用一格有时候能表示更大的量,因此,我们在读条形统计图时,先要读懂每格表示多少。

四、课堂小结。

你觉得本节课有哪些收获?感觉自己表现得怎么样?

二年级数学数据收集整理教案(优质16篇)篇四

1.选校服颜色情境。

教材从学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入,创设了开学初订校服选颜色的情景,引出“选哪种颜色合适?”的问题。教材中一个小女孩做出判断:应该选大多数同学最喜欢的颜色。然后出示:怎么知道哪种颜色是大多数同学最喜欢的呢?这一需要解决的问题。从而引发学生思考,引入新知的学习。

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教师首先要创设定校服的情境,在叙述情境的过程中出示例1红、黄、蓝、白四种颜色,然后提问“选哪种颜色合适?”回答这个问题时,可能大部分学生会选自己喜欢的颜色,因此五花八门。这里教师要注意引导,使学生明白,不可能满足每个人的要求,最合理的是选择大部分同学都喜欢的颜色。这就需要确定4种颜色中哪种颜色是大多数学生最喜欢的,引出用统计解决问题的方法,即体现了统计的必要,也体现了统计的作用与价值。

教材中首先出现了两个孩子正在针对“怎么知道哪种颜色是大多数同学最喜欢的呢?”这个问题进行研讨,情境图中学生的对话揭示了解决问题的方案----调查(统计)。第一次对话。一个学生说“可以在全校进行调查”另一生说“全校学生那么多,怎样调查呢?哦,可以先在班里调查。”这里不仅确立了调查的对象(本班)而且渗透了抽样的思想。第二次对话:一个学生说在班里用举手的方式进行调查,另一个学生说可以用其他的方式进行调查。对话中展示了调查的方式(举手、投票等)以开放的方式体现了对学生其他调查方法的尊重。其次有一名老师正在让学生用举手的方法收集数据,并提示应注意的事项:每人只能举一次手(即只能选一种颜色或不能重复计数),图下有一个统计表,表明了呈现数据的方式。

教学时要让学生充分进入情境,真正参与进来,首先通过小组研讨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然后通过全班交流制定好调查计划,接着再让学生严格按照计划进行统计。最后把统计的数据用统计表呈现出来。

在调查的过程中,确定调查对象这一环节,通过学生的话“全校学生那么多,怎样调查呢?哦,可以先在班里调查。”渗透了抽样的思想,这里要让学生体会到“我们班级学生最喜欢的颜色,不一定是全校学生最喜欢的颜色。”

在确定调查方式这一环节,要引导学生多说几种方式,使其体会到调查方式的多样化。在让学生用举手的方式收集数据时,教师注意提示学生应注意的事项:每人只能举一次手(即只能选一种颜色或不能重复计数)。

3.分析数据解决问题。

教材呈现了三个问题,让学生对调查所得的数据进行分析,体会数据中蕴含的信息,进而判断是否能解决问题。如第(3)题,某班学生最喜欢的颜色,不宜代表全校学生最喜欢的颜色。为了解决问题,可调整方案,如每个年级随便选一个班调查,或调查全校学生等。

教学时,要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订正。尤其是第(3)题的后一问“全校选这种颜色做校服合适吗?为什么?突出体现了由于非统计抽样不具有代表性,不能由此推断出“全校学生最喜欢的颜色”的含义。当然,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讲,不必讲那么深入,只要学生能体会出“我们班级学生最喜欢的颜色,不一定是全校学生最喜欢的颜色。”即可。另外,教师也可以让学生根据统计表提问题并解答,如“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让学生充分利用信息,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提高学生质疑解题的能力。

本节课教学的重点是用调查法收集整理数据,难点是用调查法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

1.挖掘情境内涵,理解“选择校服”的本质。

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教师首先要创设定校服的情境,在叙述情境的过程中出示例1红、黄、蓝、白四种颜色,然后提问“选哪种颜色合适?”回答这个问题时,要让学生充分进入情境,真正参与进来。

首先让学生自己观察、思考、交流。在交流中可能大部分学生会选自己喜欢的颜色,因此五花八门。

然后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刚才同学们是针对自己喜欢的颜色来确定校服的。谁来说一说什么是校服?从而引发学生思考、讨论。

最后使学生明确校服的颜色不是以个人的观点为主的,它需要统筹大家的意见。使学生明白,最合理的是选择大部分同学都喜欢的颜色。到底是什么颜色呢?这就需要确定4种颜色中哪种颜色是大多数学生最喜欢的,引出用统计解决问题的方法,即体现了统计的必要,也体现了统计的作用与价值,同时引发下个研讨内容。

2.抓住问题冲突,引出收集信息的方法。

本课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抽样调查法,调查法是学生首次运用,学生没有这部分知识经验。因此在教学时先通过小组研讨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然后通过全班交流,教师适时的引导从而制定好调查计划。从研讨到制定计划这一环节中教师要注意倾听学生的发言,能够在顺应学生思维的前提下,顺思导学,引导学生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即调查法。

学生的意见可能很多,预设到的答案可能是:

(1)在学门口挨个询问?对此学生会反驳太麻烦了,全校人数太多,一天也问不完。

(2)打电话询问。

(3)听老师的。

当学生出现这样的问题时,教师不要立刻给出答案。而是把多种方法都呈现给孩子,让他们针对这些方法进行讨论,指出不足及修改的方案。在这样的前提下,教师抓住学生的一些有用信息进行引导,全校人数太多不好操作,我们可以划分成班级来统计,然后根据众多班级同学的想法来确定校服颜色。这样抽样调查的名词学生不会说出,但是他们会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即先调查人数少的同学的意见,在慢慢到人数多同学的意见,从而把这种方法具体的形象的让学生理解。

3.优化调查方式,便于统计。

在学生懂得调查本班同学的意见后,思考用什么方式来记录哪种颜色的人数呢?一般的方法举手、起立、投票等。让学生充分地想、说。可以引导学生多说几种方式,使其体会到调查方式的多样化。在认同这些方法后想一想,哪种方法又快又准确?让学生明白针对数据少采取用举手的方式收集数据,比较方便。教师注意提示学生应注意的事项:每人只能举一次手(即只能选一种颜色或不能重复计数)。

4.学生亲身实践,完善统计表。

统计数据时,可以师生共同统计一种颜色的人数,以此作为样子。然后放手让一名学生充当教师角色,来统计,其余学生充当验证官,一是再次验证数据的正确否,同时也是让全员参与统计数据的过程。统计后可以让学生用语言描述统计数据、方法的大体过程。其目的让学生对此方法有个完整的认知。

二年级数学数据收集整理教案(优质16篇)篇五

1、根据统计结果回答问题、发现问题,进行简单的预测和较为合理的判断。

2、让学生进行一些社会调查,体验实践性和现实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让学生选择记录方法作记录,并体会哪种记录方法既清楚又方便。

根据统计表提出问题并初步进行简单的预测。

一、情境引入

教师谈话:同学们,新的学期已经开始了几天,我们的学习生活正逐渐步入正轨,今天,老师要请你们帮忙,为老师评选一名数学学习委员。

教师出示评选条件

1、数学成绩优秀。

2、愿意为大家服务,乐意为数学老师服务。

师:你想推荐谁当数学科代表?(学生自由发言并说出理由。)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筛选出两位学生的名字写在黑板上,如

教师:刚才我们通过筛选选出了两位合适的同学,那么,这两位同学哪个更合适呢?我们要从这两位同学中选一位,你有没有合适的方法?引入课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

1、学习用记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

2、根据统计结果回答问题、发现问题,进行简单的预测和较为合理的判断。

三、师生合探

1、用我们上节课学习的举手统计的方法可行吗?为什么?

2、我们如何 收集数据?

生汇报(学生自由发言。)

师小结:举手投票,存在很多人情因素,有时会出现其他同学不公平、不服气的情况,影响同学之间的和睦相处,那有没有更公平、公正的方法呢?出示小精灵的话:可以用投票的方式来决定谁能担数学学习委员。

教师讲解投票的方法,拿出准备好的小纸张,从黑板上选一个你心目中的科代表的名字。

学生动笔写,将写好的纸张折好,由小组长收上来。

师:现在老师要从这些纸张里拿出一张,报出名字,同学们要想办法把它记在纸张上,老师报一个,你记一个,一直到把这些纸张记完。请小组讨论一下,你们准备用什么方法来统计数?(提示学生:纸张很多,报得又很快,必须抓紧时间统计,最好能分工合作。)

二年级数学数据收集整理教案(优质16篇)篇六

1、通过练习,进一步体验如何收集信息,如何分析统计表。

2、使学生在练习中,在收集、整理、分析、决策过程中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促进,掌握本单元内容。

体验统计过程,能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分析、提出合理化建议。

探究性实践作业。根据学生的实践作业进行分析、推理、判断,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6题。

1、师:同学们,你们最喜欢吃的水果是什么?

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吃的水果情况,并将结果填入第6题表格内。

出示统计表。

提问:要完成这项统计,你准备怎么办?

2、引导学生找出一些易操作的方法:举手或组内报名,小组汇报等。并说出统计的过程:收集整理数据填写表格进行分析。

采用比较简便的方法,师生合作完成收集整理数据。(强调数据的准确性。)。

3、从你的统计中,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建议?

回答教材上的问题。

讨论:根据调查结果,说说买哪几种水果合理。

1、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4题。

(1)谈话:同学们,我们班谁的家里有车?(家里有车的同学举手,了解学生家里有车的情况。)。

(2)小组内分工,分发记录单。

学生填写,汇报,教师展示。

种类:面包车大巴车小轿车摩托车。

辆数:683312。

(3)回答问题。

这个路口10分钟内通过的哪种车最多?哪种车最少?(小轿车最多,面包车最少。)。

如果再观察10分钟,哪种车通过的'数量可能最多?(放手让学生讨论,说出理由。)。

2、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5题。

出示统计表,要求学生根据统计表回答问题:每种书有多少?

回答问题(1)和(2)。

讨论:图书室要新买一批图书,你有什么建议?

完成教学练习一的第7题。

1、出示条形统计图。

读懂统计图。

图中1格代表()份。

说说每天的销售情况。

2、哪天卖出的《电视报》的数量最多?哪天最少?(星期六最多,星期一最少)。

3、你还能发现什么?你能提出什么建议?(学生自由发言。)。

4、如果每格表示2份《电视报》,上面的数据应该怎么表示?

小组讨论,互相说说。

指名回答说出数据。

教师小结:如果数据比较大,用一格有时候能表示更大的量,因此,我们在读条形统计图时,先要读懂每格表示多少。

你觉得本节课有哪些收获?感觉自己表现得怎么样?

收集整理数据填写表格进行分析。

二年级数学数据收集整理教案(优质16篇)篇七

1、体验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

2、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根据统计表的数据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及解决策略。

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过程,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引导学生通过合作讨论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统计问题的方法。

谈话、指导相结合法,引导学生通过对情境问题的探讨,师生互动,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让学生亲身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一、情境引入

教师引导提问:同学们,你们入学都要穿上我们学校的校服,你们喜欢我们校服的颜色吗?(指名3~5个学生说一说)。

师:有的同学喜欢这个颜色,有的同学不喜欢,如果我们学校要给一年级的新生订做校服,有下面4种颜色,请你们当参谋,给服装厂建议下该选哪种颜色合适。

(指名学生回答,并说明理由。)

教师引导:张三喜欢红色,学校就决定将校服做成红色的,怎么样?你有什么意见?

二、互动新授

1、讨论收集数据的方法。

(1)教师提问:刚才我们确定了要在班级里进行调查,我们班级的人数也不少,应该怎样调查呢?你有什么好的办法?(指名学生回答。)

学生讨论收集数据的方法。

(2)出示统计表。

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完成这张统计表呢?

(3)学生说出各种不同的方法。(学生可能回答:把自己喜欢的颜色写在纸张上、举手、小调查等。每人报喜欢的颜色,我们在自己的表中做记号,如画正;举手表示自己在哪一个范围的,老师数一下,再把结果填在表中)

(4)教师提问:你认为以上各种方法中,哪一种方法最方便?

师:在这些方法里,举手表示是比较简便的方法,现在由老师发布指令,每人只能选一种颜色,最喜欢哪种颜色就举手表示。

用举手数一数的方法,师生合作完成统计表。

二年级数学数据收集整理教案(优质16篇)篇八

在第一学段,学生已经能够按统计对象的某些属性,如品种、形状、颜色、用途……进行分类统计。本单元继续教学把一组数据按大小分成若干段进行统计,并把统计获得的数据填入相应的统计表里。本课时是初步教学分段统计数据,所以例题和习题都明确了数据以及各段的数值范围,不要求学生独立设计分段。本课时内容主要是数据的分段整理。教材通过创设学校准备为鼓号队员购买服装,想请全体学生出谋划策的教学情境,引出怎样购买鼓号服这一学习任务。使学生能想到要按身高数据分段整理,感受分段整理的必要性。然后引导学生自主分段整理数据,完成统计表,分析整理后的数据,根据分析结果解决实际问题。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不应只做教材忠实的实施者,而应该做教材的开发者和建设者,要学会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为了更加贴近每个学生生活经历,让学生有话可说,我对教材进行了重新开发,把购买鼓号队服改为购买校服。围绕购买校服而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经历“收集数据——分段整理——制作统计表——分析数据”的全过程,而学习重点放在分段整理数据上,整理的方法采用多种方法,在交流比较的过程中逐步优化,突出画“正”字的方法,得到的数据仍然采用单式统计表描述。所以教学中应突出数据分段的必要性、分段方法以及如何分段整理,使学生在活动中掌握这部分知识,形成相关的统计技能。为今后更进一步学习统计图表、概率等知识打好基础。

四年级的学生由于在第一学段中对数据统计过程已有所体验,并学会了一些简单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能根据统计结果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再次经历统计过程,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收集和整理数据的必要性,感受统计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

根据小学儿童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求知欲强等心理特征,在教学中,我注重创设与学生生活的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出发,有效地组织、引导学生进行观察、交流、反思等活动,并使全体学生参与到实践活动之中。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传统的严格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应该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

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结合学生实际,在教学中我灵活采用谈话法、观察法、讨论法、练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搜集全班同学的身高数据、根据服装型号分段、用画“正“字等方法整理、绘制统计表、利用统计数据到服装厂定做校服等。用统计方法解决问题。学生在迫切完成任务和强烈的`探究兴趣驱动下,对本来枯燥的统计知识产生一种新鲜感和真实感,每个学生都能自觉地参与到学习中。学生能自然而然地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调查访问、探究尝试、合作商讨、交流反思等多种学习方法,真实经历用统计解决问题的全过程,特别是学会了分段整理的方法,从而获得了成功的愉悦体验。

a、重视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

本课的导入,给学生做校服的情境,使学生能想到要按身高数据分段整理,感受分段整理的必要性。然后引导学生自主分段整理数据。学生经历了统计的全过程,感受到统计表与身边的人和事是息息相关的。最后,布置学生写一份建议书,也是深有教育价值的。

b、重视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数据统计的全过程有数据收集,数据整理,统计制表,分析数据,得出结论五个环节,其中分析数据是重要的环节,也是课程标准中强调的内容。在“女生1分钟跳绳检测”一题中,我引导学生尝试分析“你看了这张统计表,你知道了什么?”在“空气质量”一题中,我让学生说“看了这些数据,你觉得常州市的空气质量情况如何?为什么?作为一个常州的小市民,你觉得能为改善常州的环境做些什么?”学生的分析是推己及人,丰富多彩的,是符合孩子心理实际的。设计这样的分析,我认为是统计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教育的良好载体。

好的板书,应是课堂上所讲内容的简缩,简单明了、富有条理性,使学生能够利用板书清楚地了解到本课所讲的内容,我的板书设计如下:

分段整理不重复。

制成统计表不遗漏。

分析数据。

二年级数学数据收集整理教案(优质16篇)篇九

1.选校服颜色情境。

教材从学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入,创设了开学初订校服选颜色的情景,引出“选哪种颜色合适?”的问题。教材中一个小女孩做出判断:应该选大多数同学最喜欢的颜色。然后出示:怎么知道哪种颜色是大多数同学最喜欢的呢?这一需要解决的问题.从而引发学生思考,引入新知的学习.

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教师首先要创设定校服的情境,在叙述情境的过程中出示例1红、黄、蓝、白四种颜色,然后提问“选哪种颜色合适?”回答这个问题时,可能大部分学生会选自己喜欢的颜色,因此五花八门。这里教师要注意引导,使学生明白,不可能满足每个人的要求,最合理的是选择大部分同学都喜欢的颜色。这就需要确定4种颜色中哪种颜色是大多数学生最喜欢的,引出用统计解决问题的方法,即体现了统计的必要,也体现了统计的作用与价值。

教材中首先出现了两个孩子正在针对“怎么知道哪种颜色是大多数同学最喜欢的呢?”这个问题进行研讨,情境图中学生的对话揭示了解决问题的方案----调查(统计)。第一次对话。一个学生说“可以在全校进行调查”另一生说“全校学生那么多,怎样调查呢?哦,可以先在班里调查。”这里不仅确立了调查的对象(本班)而且渗透了抽样的思想。第二次对话:一个学生说在班里用举手的方式进行调查,另一个学生说可以用其他的方式进行调查。对话中展示了调查的方式(举手、投票等)以开放的方式体现了对学生其他调查方法的尊重。其次有一名老师正在让学生用举手的方法收集数据,并提示应注意的事项:每人只能举一次手(即只能选一种颜色或不能重复计数),图下有一个统计表,表明了呈现数据的方式。

教学时要让学生充分进入情境,真正参与进来,首先通过小组研讨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然后通过全班交流制定好调查计划,接着再让学生严格按照计划进行统计。最后把统计的数据用统计表呈现出来。

在调查的过程中,确定调查对象这一环节,通过学生的话“全校学生那么多,怎样调查呢?哦,可以先在班里调查。”渗透了抽样的思想,这里要让学生体会到“我们班级学生最喜欢的颜色,不一定是全校学生最喜欢的颜色。”

在确定调查方式这一环节,要引导学生多说几种方式,使其体会到调查方式的多样化。在让学生用举手的方式收集数据时,教师注意提示学生应注意的事项:每人只能举一次手(即只能选一种颜色或不能重复计数)。

3.分析数据解决问题。

教材呈现了三个问题,让学生对调查所得的数据进行分析,体会数据中蕴含的信息,进而判断是否能解决问题。如第(3)题,某班学生最喜欢的颜色,不宜代表全校学生最喜欢的颜色。为了解决问题,可调整方案,如每个年级随便选一个班调查,或调查全校学生等。

教学时,要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订正。尤其是第(3)题的后一问“全校选这种颜色做校服合适吗?为什么?突出体现了由于非统计抽样不具有代表性,不能由此推断出“全校学生最喜欢的颜色”的含义。当然,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讲,不必讲那么深入,只要学生能体会出“我们班级学生最喜欢的颜色,不一定是全校学生最喜欢的颜色。”即可。另外,教师也可以让学生根据统计表提问题并解答,如“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让学生充分利用信息,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提高学生质疑解题的能力。

本节课教学的重点是用调查法收集整理数据,难点是用调查法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

1.挖掘情境内涵,理解“选择校服”的本质。

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教师首先要创设定校服的情境,在叙述情境的过程中出示例1红、黄、蓝、白四种颜色,然后提问“选哪种颜色合适?”回答这个问题时,要让学生充分进入情境,真正参与进来。

首先让学生自己观察、思考、交流。在交流中可能大部分学生会选自己喜欢的颜色,因此五花八门。

然后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刚才同学们是针对自己喜欢的颜色来确定校服的。谁来说一说什么是校服?从而引发学生思考、讨论。

最后使学生明确校服的颜色不是以个人的观点为主的,它需要统筹大家的意见。使学学生明白,最合理的是选择大部分同学都喜欢的颜色。到底是什么颜色呢?这就需要确定4种颜色中哪种颜色是大多数学生最喜欢的,引出用统计解决问题的方法,即体现了统计的必要,也体现了统计的作用与价值,同时引发下个研讨内容。

2.抓住问题冲突,引出收集信息的方法。

本课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抽样调查法,调查法是学生首次运用,学生没有这部分知识经验。因此在教学时先通过小组研讨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然后通过全班交流,教师适时的引导从而制定好调查计划。从研讨到制定计划这一环节中教师要注意倾听学生的发言,能够在顺应学生思维的前提下,顺思导学,引导学生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即调查法。

学生的意见可能很多,预设到的答案可能是:

(1)在学门口挨个询问?对此学生会反驳太麻烦了,全校人数太多,一天也问不完。

(2)打电话询问。

(3)听老师的。

当学生出现这样的问题时,教师不要立刻给出答案。而是把多种方法都呈现给孩子,让他们针对这些方法进行讨论,指出不足及修改的方案。在这样的前提下,教师抓住学生的一些有用信息进行引导,全校人数太多不好操作,我们可以划分成班级来统计,然后根据众多班级同学的想法来确定校服颜色。这样抽样调查的名词学生不会说出,但是他们会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即先调查人数少的同学的意见,在慢慢到人数多同学的意见,从而把这种方法具体的形象的让学生理解。

3.优化调查方式,便于统计。

在学生懂得调查本班同学的意见后,思考用什么方式来记录哪种颜色的人数呢?一般的方法举手、起立、投票等。让学生充分地想、说。可以引导学生多说几种方式,使其体会到调查方式的多样化。在认同这些方法后想一想,哪种方法又快又准确?让学生明白针对数据少采取用举手的方式收集数据,比较方便。教师注意提示学生应注意的事项:每人只能举一次手(即只能选一种颜色或不能重复计数)。

4.学生亲身实践,完善统计表。

统计数据时,可以师生共同统计一种颜色的人数,以此作为样子。然后放手让一名学生充当教师角色,来统计,其余学生充当验证官,一是再次验证数据的正确否,同时也是让全员参与统计数据的过程。统计后可以让学生用语言描述统计数据、方法的大体过程。其目的让学生对此方法有个完整的认知。

二年级数学数据收集整理教案(优质16篇)篇十

1.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学会用统计表表示数据整理的结果,体验统计结果在不同分类标准下的多样性。

2.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回答简单的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按不同标准分类整理数据,并学会用统计表来表示数据整理的结果。

根据统计的需要,正确地分类收集整理数据。

课件

一、情境引入

提问:同学们,记得自己的生日在几月份吗?

指名学生回答,并说出理由。

学生可能回答:调查全校学生的生日。

追问:如果我们现在要把信息反馈给蛋糕店,你觉得调查全校的学生这个方法怎么样?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适时小结并揭题。

二、交流共享

1.讨论收集数据方法。

学生讨论收集数据的方法。

(2)出示统计表,学生分小组调查每个月出生的人数,并把结果记录在表里。

月份1月2月3月……11月12月

人数

提问:可以用什么办法完成这张统计表呢?

小组统计,教师巡视指导。

2.汇总数据。

(1)汇报交流。

分小组指派代表出示表格,并说说自己小组一共几个人,哪个月出生的人数最多,哪个月出生的'人数最少。

引导思考:刚才我们得到每个小组的统计结果,想一想,可以怎样汇总全班的数据呢?

学生交流,指名回答:先把每个小组的同一月份的数据相加,再汇总成一张表格,即全班同学的生日月份汇总表。

(2)按月份汇总。

师生共同汇总,教师将最终的汇总结果填入下表中。

月份1月2月3月……11月12月

人数

提问:从这张统计表中,我们可以知道些什么?学生自由发言,说出自己的发现。

追问:我们班哪个月出生的人数最多,哪个月出生的人数最少?

师:从统计表中你能看出全班共有多少人?怎样计算?

(3)按季度汇总。

出示下表:

季度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

人数

学生独立填写,集体交流,教师将结果填入表格内。

(4)上面两次统计有什么不同,你从每个统计表里知道了什么?(把数据按不同标准分类,可以得到不同的信息)

(5)提问:如果要在全校同学中调查,又该怎么样做?

追问:你认为得到的结果和我们班的结果一定相同吗?(不一定)

3.归纳总结。

通过这次统计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97页“想想做做”第1题。

(1)提出要求:拿出准备好的正方体,在它的六个面上分别写上1~6,四人一组做游戏。

学生分组合作,将结果记录在教材中的表格(1)和表格(2)里,教师巡视。

(2)提问:掷()的人数最多,掷()的人数最少?

追问: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提问,全班进行反馈。

2.完成教材第98页“想想做做”第2题。

(1)调查本班同学的艺术特长,先在小组里调查,再全班汇总。

空白的艺术种类可以根据小组的实际情况填写,学生分组活动,共同填表格。

(2)师生合作,汇总表格,根据表格内容回答问题。

提问:哪种艺术特长的人数最多,哪种艺术特长的人数最少?你还知道了什么?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二年级数学数据收集整理教案(优质16篇)篇十一

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等教学活动,使学生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收集和对原始数据进行分类和的方法。

能根据收集到的数据完成相应的统计图表。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质疑问难的能力。

收集数据的方法。

数据收集和的方法.渗透实践第一的唯物主义观点。

小黑板或投影片若干。

教师用小黑板或投影片出示教科书上的复习题。请一名学生读题。

教师:我们在四年级已经学习过简单的数据收集和。现在大家回忆一下这部分知识,自己做这道题。

学生填统计表并在统计图上画出表示各种车辆数目的条形图。

以前我们学习过的是收集静止事物的数据。例如统计一个停车场里的各种机动车的数量。由于车辆是停着不动的,可以分类数出各种车辆的数量。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数据往往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随着时间的变化不断发生变化的,这时就要采用另外的方法来收集和积累数据。

1.教师出示例1

同学们都知道一个路口每天要通过许多机动车。一般来说,在10分时间内,通过各种机动车是交替出现的,而不可能前面过的都是小汽车,接着全是大客车,然后再过载重车......在各种车辆交替通过的情况下,就需要逐个收集和积累各种车辆通过的数据。通常采用画“正”的方法来分别统计出各种车辆通过的数据。这时,先要写出需要数据名称。

怎样知道所要收集;的数据是多少呢?

请学生读题后,让同学们讨论一下这道题说的是什么意思,要求是什么。

学生每人拿出一张纸,写出上面各种机动车的名称。

学生数“正”字的个数,计。算出各种车辆的数目。教师将各种车辆的数据写在黑板上。

学生说一说所见过的用画“正”字法收集数据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选举时统计选票。

学生的回答。共同制成统计表。然后,在空白的统计表上填写摩托车和小汽车的辆数,再翻开教科书第2页,独立做在书上。

独立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激发学生学习学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的习惯,方法,应用实际 ,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这张统计表的表头应该分多少栏?每栏有几个格?

2.做练习一的第2题。

教师用投影片出示题目,请学生读题后,教师提问:

3.做练习一的第3题。

学生读题后回答,独立填写统计表。

用画“正”字的方法记录实验结果。

学生翻开教科书自己读题,说一说五种农产品的产量各是多少,接着回答第(2)、(3)问。最后,让学生独立填写统计表。做完以后集体订正。

教学后记: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高,能够掌握画正安字收集和数据的方法,并且会看统计表,会分析统计表中所说明的问题。个别学生基础差,练习中涉及到的简单问题不会回答,有待于辅导。

二年级数学数据收集整理教案(优质16篇)篇十二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浙江版七年级上册,是第六章《数据与图表》中的第一课。在当今的信息社会里,数据是一种重要的信息,“运用数据进行推断”的思考方法已成为现代社会及以后普遍使用并且强有力的思维方式。能够利用数据和对数据进行处理已成为信息时代每一位公民必备的素质。

本节课通过学生收集数据和整理数据的过程,使学生体会数据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了解收集数据的基本方法和基本要求以及能够按要求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类排序,分组编码。本节课的教学意义不仅仅体现在学生对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知识上,还体现了学生在收集数据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积极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精神。

二年级数学数据收集整理教案(优质16篇)篇十三

五年级一班女同学测量身高记录单

二、学习新课.

(一)教师提问:

1、根据这张身高记录单能不能很快看出我们班同学的身高大多数在什么范围内?

2、要想看出同学身高分布情况,应该怎么办?(分类整理)

3、如何进行分类整理呢,学生分组讨论并试分类.

(二)在学生讨论分类的基础上,总结出整理数据的方法:

1、先从记录单上找出所有数据的分布范围.(最矮的,最高的.)

五年级一班女同学身高情况统计表

1999年3月

教师提问:这个统计表除了横着设计,还可以怎样设计?

介绍另一种制表方法:

(三)出示思考题,学生分组讨论:

1、这个班同学身高在哪个范围内的人数最多?

2、这个班同学一共有多少人?

3、你还能从这个统计表中观察出哪些内容?

4、整理后的统计表和原始数据记录单相比,有哪些优点?

教师提问:

2、如果要计算这个班同学的.平均身高,应该怎样计算?需要怎样计算?需要根据哪个表计算?(通过讨论使学生认识到统计中原始数据非常重要,不能随便丢失.)

副标题#e#

三、巩固练习.

做一做

请你把这次考试的成绩按分数高低整理填入下表.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回答下面思考题:

1、在哪个分数段的人数最多?优以上的有多少人?

2、要想从表中反映出总人数应加哪一项统计内容?

五年级二班上学期音乐成绩记录单

根据上面的原始数据填写下表,然后说一说每个等级的学生各有多少人.

五年级二班上学期音乐评定成绩统计表

1997年7月

(三)下面是五年级二班男同学的体重纪录单.

根据记录单上的数据填写下表.填完表后说出这个班男同学体重在哪个范围内的人数最多.

体重(千克) 30以下 30~34 35~39 39以上

四、课堂总结.

制作统计表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1、找出原始数据的范围,最大、最小各是多少.

3、统计各组中原始数据的数目,填写统计表.

五、布置作业 .

下面记录的是某班同学有课外书的数量(单位:册).

27 13 25 16 28 17 26 18 19 9 11 7 27

30 23 6 29 19 16 11 18 21 17 33 29 17

9 17 28 5 15 19 14 22 16 5 15 14

六、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游戏:石头剪子布

游戏目的

使学生学会统计的方法,并能够制作简单的统计图表.

游戏人数

多于三人.

游戏规则

二年级数学数据收集整理教案(优质16篇)篇十四

为了特定目的对全部考察对象进行的全面调查,叫做普查。其中被考察对象的全体叫做总体,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被考察对象称为个体。

从总体中抽取部分个体进行调查,这种调查称为抽样调查,其中从总体抽取的一部分个体叫做总体的一个样本。

2、扇形统计图。

扇形统计图:利用圆与扇形来表示总体与部分的关系,扇形的大小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的大小,这样的统计图叫做扇形统计图。(各个扇形所占的百分比之和为1)。

圆心角度数=360°×该项所占的百分比。(各个部分的圆心角度数之和为360°)。

3、频数直方图。

频数直方图是一种特殊的条形统计图,它将统计对象的数据进行了分组画在横轴上,纵轴表示各组数据的频数。

4、各种统计图的特点。

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目。

折线统计图:能清楚地反映事物的变化情况。

扇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

二年级数学数据收集整理教案(优质16篇)篇十五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自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实出发,使生活材料数学化,数学教学生活化。本课从鸟类影片入手,用大自然的魅力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呆板的观鸟数据充满趣味性、故事性、真实性。同时通过设疑,层层导入,让学生自己找出记录观察记录的方法,在探讨中获得杭州西溪鸟类的相关信息。体会收集数据的重要作用及相关方法。

把书上静止的身高数据变为真实的有内容的活动。让学生相互测量身高,体味收集数据的快乐。按小组在黑板上记录数据,黑板上的数据复杂、凌乱。教师借机提出置疑,如何更直观的比较男,女生的身高?从而引出分类,排序的整理方法。

用提问的方式引出国家标准鞋号标准,用小组相互竞猜的游戏,使学生感受整理数据的重要方法——分组、编码。

把课堂小结交给学生,让学生在总结、叙述中提高数学概括表达能力。

二年级数学数据收集整理教案(优质16篇)篇十六

本单元学生主要学习一些简单的统计图表知识,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掌握统计数据的记录方法,并能根据统计图表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使学生了解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初步了解统计的基本思想方法,认识统计的作用和意义,逐步形成统计观念,进而养成尊重事实、用数据说话的态度。

上学期学生已经学习了比较、分类,简单的统计,能正确地进行计数,所以填写统计表时不会感到太困难,其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学会收集信息,整理数据,根据统计表解决问题。学生在生活中积累了较多的生活经验,能利用统计图表中的数据作出简单的分析,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体会统计的作用。本单元教材选择了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生活场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学生的校服、讲故事比赛、春游的人数情况统计等,同时渗透一些生活基本常识,使学生明确统计的知识是为生活服务的。教学内容更加注重对统计数据的初步分析。在教学时,教师要注意让学生经历统计活动的全过程,要鼓励学生参与到活动之中,在活动中不断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并加强与同伴的合作与交流。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能根据统计表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根据统计表的数据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及解决策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过程,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引导学生通过合作讨论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统计问题的方法。

课件。

课件出示五部动画片的主人公图片,简单统计学生分别喜欢那部。

教师引导提问:同学们,你们入学都要穿上我们学校的校服,你们喜欢我们校服的颜色吗?

师:有的同学喜欢这个颜色,有的同学不喜欢,如果我们学校要给一年级的新生订做校服,有下面4种颜色,请你们当参谋,给服装厂建议下该选哪种颜色合适。(课件出示红、黄、蓝、白)。

(2)出示统计表。

颜色:红色、黄色、蓝色、白色。

人数。

(1)从统计表中你能看出全班共有多少人?怎样计算?

1、完成教材第3页做一做。

2、完成练习一的第1题。

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

课本第6页的第6题。

复习课本例题。

学校要给同学们订做校服,有下面4种颜色,选哪种颜色合适?

颜色:红色、黄色、蓝色、白色。

相关范文推荐

    二年级数学表内除法教案(专业18篇)

    编写二年级教案时,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拓展。以下是一些教学设计中的经典案例,希望对大家的教学工作有所启发。教学目标:1.经历用7、8的乘

    学校的新闻稿(精选22篇)

    学校是一个开拓梦想的地方,学生可以通过学习不断挑战自己的极限,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学校是一个让我们发现自己潜力和提升自己的地方,以下是一些成功的学习经验和方法。

    大学新生开学新闻稿(模板24篇)

    新闻报道是新闻传媒行业的核心业务,对于提高公众的媒介素养和社会思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阅读这些范文,我们可以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和新闻敏感度。大学开学班会新闻稿

    感恩为话题演讲稿演讲稿(优质21篇)

    感恩是一种能使人心境平和、快乐安宁的情绪,它让我们拥有幸福的生活态度。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选的感恩总结范文,希望能够给您写作提供一些参考和启发。尊敬的老师、亲爱的

    一年级感恩感人演讲稿(优质22篇)

    感恩是一种情感的表达,它通过言行举止传递出我们对他人恩德的认可和尊重。以下是一些感恩的真实故事,让我们一起感受他人的表达和付出。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同学们:我

    六年级数学比复习考试教案例文(汇总16篇)

    六年级教案是教师面对不同学生特点和学习水平进行个性化教学的重要依据。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六年级作文教案范文,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1.使学生进一步明确

    人教七年级上数学教案例文(实用20篇)

    教学工作计划还可以促使教师进行自主学习和教学研究,提升教学能力。制定教学工作计划是教师专业素养的体现,以下是一些优秀的教学工作计划范文,可供大家参考学习。

    预防职务犯罪心得体会范例(热门16篇)

    在写心得体会时,我们可以充分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通过概括和总结使得文字更加简明扼要。以下是一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结的心得体会,其中包含了一些实用的学习经验和方法

    六年级数学七单元的教案例文(优质22篇)

    教案是教师教学中的一份重要参考资料,它能够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提高教学效果。为了方便大家备课,这里为大家提供了一些六年级教案的案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度领导工作心得体会(优秀17篇)

    在工作心得体会中,我们可以对工作中的问题提出建设性的解决方案。工作心得体会是对自己在工作中所经历和学到的经验进行归纳和总结的一种重要方式。在写工作心得体会时,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