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夜书所见教学设计一等奖实用篇一
1、查找有关资料,了解作者生平及创作背景。
2、展开丰富想象,用自己语言说说诗句意思。
3、品重点字词,美读诗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4、培养学生阅读古诗的兴趣和能力。
想象诗中描写的情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
小黑板录音机
1、学生交流。(学生有的介绍上网查找的资料;有的介绍从课外书知道的内容。)
2、谁会背王维的诗。
解题:从诗歌的题目中你了解到什么?(“九月九日”是农历重阳节,古人在这一天有登高的风俗习惯。“山东”指华山以东作者的家乡蒲州。题目的意思是,在重阳佳节里怀念家乡的兄弟。)
1、放录音配乐朗读。
2、学生自读。
通过查字典读准字音。看看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3、指读全诗。思考。诗中写了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什么人的什么事?谁能用一句完整的话说出来。
(诗中写在九月九日重阳节。诗人独自在异地他乡思念家乡兄弟的事。)
1、这首诗中你认为哪些字用得好?哪些句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生1:我认为“独”字用得好,“独”字表现诗人一个人离开家乡、亲人的孤独心情。
生2:我认为“异”字用得好,说出诗人在外地想念家乡、亲人的感情。
……
2、你认为这首诗写得最好是哪一句?你体会到什么?
生:每逢佳节倍思亲。
师:为什么每遇到节日就加倍地思念亲?(自己孤身在外,每逢过节时,看到别人全家欢聚一堂皇,就感到孤单寂寞,因此,比平时更加思念亲人。)
3、展开想象,用自己语言说说诗意。(独自一人身在他乡,成为他乡之客。每遇到美好的节日,我就加倍地思念故乡的亲人。在遥远的地方,想到兄弟们都登上高处,一个个都插上茱萸,单单缺少我一个人。)
1、有感情地朗读全诗。说一说,诗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诗中表达了作者身居外地,逢重阳节,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读时速度稍慢,声音稍低缓。)
2、配乐朗读。
1、这是一首思乡的诗,假如你是诗人你会怎样说?用什么方法向亲人述说思乡的感情?(学生说了很多方法。)
2、既然同学们想到用电话,就请你们当诗人,老师当诗人的亲人,述说思念之情。(口语训练,产生情感共鸣)
附:板书设计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倍思亲
独兄弟
少一人
夜书所见教学设计一等奖实用篇二
1、能准确地认读多音字“挑”,能用简洁的文字概括诗文的主要意思。
2、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抓关字词等方法,体会诗歌的意境、诗人的情感,并背诵诗文。
3、体会诗人孤独、寂寞的心境以及对故乡、亲人的深切思念,培养热爱家乡、珍惜亲情的情感态度。
教学重难点:
1、体会诗文的意境,体味诗人的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诗文,在读中有所感悟。
教学过程:
一、看图导入,营造诗境。
(课件出示课文插图)
师:上课之前,老师先要请大家一起来欣赏一幅图,在这幅图中,你们看到了一些什么呢?哪位同学来说说。
指名回答。
2. 初读诗文,理解诗题。
1. 齐读课题。
2. 师:一年级的时候,我们学过一首诗《所见》,回顾一下,“所见”是什么意思呢?指名回答。(所看到的。)
3. 师:至于这个“书”字,我们先来给它组组词。(看书)
“看书”中的“书”字是“书本”的意思,但是,把它用在题目里,和前后的词连接起来,它是不是这个意思?再齐读课题一次。
4. 想想,他和“所见”连接,这个“书”字还有什么意思?谁说?
指名回答(书写)。
6. 先请一生回答,然后全班齐讲。
7. 师:题目的意思弄明白了,现在请大家自由地将这首诗读两遍,第一遍读的时候结合拼音、注释把字读准,第二遍要把诗句读通。
8. 请一生读。(指导多音字“挑”)。
师:刚才这位同学读得很流畅,很通顺,但诗是有节奏、有韵律的,如果你能把诗的节奏和韵律读出来,就一定能把诗读得更好听。现在请同学们听范读,画出诗歌节奏。
9. 学生练读、齐读。
三、抓住字眼,感悟诗意。
1、“夜书所见”,作者写的都是自己所看到的景物,那他都看到了一些什么呢?带着这个问题,默读诗文,把他看到的景物划出来。
2、告诉老师,作者看到了一些什么?
交流:
(1)“梧叶”(板书)
师:对,有梧叶,那梧叶怎么样呢?把这句诗再读一读。
生读。
师:“萧萧”指的是什么?
生:风声。
师:写风的声音很多,最常用的有哪些?(呼呼)现在我们把“呼呼”这个词放到诗中间,来对比读一读。(第一二大组①,第三四大组②)
课件出示:①呼呼梧叶送寒声。
②萧萧梧叶送寒声。
读出来什么了吗?
(凄凉、悲伤)
生:思乡之情。
师:带着你的感悟把这两句诗读一读。
跟他有共鸣的同学一起来一遍。
师:这就是作者所说的“动客情”,这个客就是指的——诗人自己。
(板书“动客情”)
(2)“儿童”“促织” “篱落一灯明”
师:除了梧叶,作者还看到了什么?齐读诗歌三四句。
生:儿童。(板书)
师:那么儿童在——
生:捉蟋蟀。
师:来,把第三句读一读。
生:不对,因为他没有亲眼看到的,他只是猜想到的。
他看到了——
生齐读:夜深篱落一灯明。
生:他想起自己也是这样捉蟋蟀的。
师:此时此刻,那篱落边的小孩子仿佛就是——
生:童年时的他自己。
师:他此时此刻的心情又会怎样?
生议。
四、吟诵诗文,再现诗情。
2、生:(静思细读)。
4、生:(自由读)
师:现在,我看诵读好多了。只是“动客情”是诗中的中心词,吐字要清,适当放慢。(范读)“江上/秋风/动……客情!”最后两句“捉蟋蟀”场景确实令人高兴,但同时又牵动了诗人“动客情”思念家乡呀!所以后两句语气可明快些,但不可过快。
5、齐读古诗。
五、积累背诵,回顾拓展。
1、这一次的朗读,老师看到你们已走进了作者的心灵。同学们能不能把整首诗背下来呢?试着背一背。
一阵阵_____的秋风吹落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啊,
这江面上的风使我___________________!
那篱笆下玩蟋蟀的儿童们啊,
更使我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作业布置。
1、背诵、默写诗文。
2、积累思念家乡和亲人的诗句。
夜书所见教学设计一等奖实用篇三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1个字
2.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感情,激发和培养学习古诗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理解词句,想像诗歌内容。
三、教学难点体会诗人所描绘的河上夜晚的迷人情景,陶冶爱美情趣,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问话导入
同学们,秋天到了,你们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学生自主回答。
秋天是美丽的季节,不过,在古人看来,秋天也是容易引起人们愁思的季节,所以不少古代的诗人发出了类似的感慨!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关于秋天的古诗——《夜书所见》。(教师板书课题)请同学们齐读题目。
(二)解读诗题
1.“夜”是指晚上。
2.“书”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呢?(写)
3.“所见”是什么意思呢?(所看到的)。
4.题目“夜书所见”是什么意思呢?谁来说一下?
(在夜里把自己所看到的景物写下来)
(三)初读古诗,学习生字词
1.根据拼音、注释学生自己读诗文,要求读通、读顺。
2.老师示范读并且正音,师生讨论生字的认法。
萧篱上下结构
促织深左右结构
看注释解决萧萧、挑、促织、篱落的意思。
3.同学互读诗文,纠正发音。
(四)再读古诗,整体感知
边读边把诗人所看到的、所听到的分别用横线和波浪线画下来。
2师:谁来说说作者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3.学生汇报。
(师随机板书:见:梧叶促织一灯明听:寒声)
如果学生回答不上来,就暂时不作解答,进入下一环节。
(五)品读赏析,感悟诗意
1.赏析第一、二行诗
(1)下面我们更深入地学习这首古诗,先来看看前两行诗。
(2)请男同学读一读这两行诗。
(3)梧桐树的叶子在秋风的吹动下,发出了什么声音呢?(萧萧指风声。
(4)第二行诗句这里的“客”是指谁呢?为什么说诗人是“客”?(因为他身在异乡)
学生回答:想家。
(6)看到这样的秋景,很容易触动了诗人的思乡之情,这就叫做什么呀?(板书:动客情)
(7)小组赛读这两行诗,看看哪组最能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再指名读,齐读。
(说得好的给予表扬。)
诗文大意:萧萧的秋风吹动着梧桐树叶,送来了阵阵寒意,在外地做客的诗人不禁想念自己的家乡。
2.赏析第三、四行诗
(1)师:正当诗人孤独的时候,他又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呢?现在我们来学习后面两行诗。请同学们默读,边读边结合插图、注释来想一想。
(2)找同学来说一下课本上的插图画的是什么。
(3)读到这一句,你们有不懂的地方吗?
①生提出疑问,师生一起解决。
②师也可提出疑问:在这里想问一问:“知”字是什么意思呢?
引导:你想一想,诗人是在深夜从远处看见篱笆底下有灯火,他真的能看见那么小的蟋蟀吗?(不能)
那是作者的什么呢?(是作者想到的,猜到的,料想的)
所以这个“知”字是料想的意思。(指名说)
(4)师:是的,诗人看见儿童玩得那么高兴,那么投入的时候,就越会想到了什么呢?(想起他的家乡和自己的童年)
(板书:思乡之情)
①指名说:生可能会直译诗句,这时师可引导:
你是按照每个字的意思说的,可是觉得通顺吗?怎样才能说得通顺呢?有时候在把古诗变成我们的语言的时候,可以根据情况调换词语、诗句的顺序。所以可以将第三行和第四行的顺序调换一下。
②谁来根据老师刚才的提示说一说诗句的意思?(指名说)
诗文大意:他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
(6)指名读诗,全班齐读,读出诗人当时的心情。
(六)深入朗读,感悟诗情
1.全诗从头到尾都融进了诗人的思乡之情。读的时候要注意读出感情,读出诗的韵味,现在请同学们听老师读一遍,你们认真地听一听。师配乐范读。
2.你能不能读出这种“想家”“乡愁”的味道来?(学生自由读)
3.谁能大胆地读给大家听呢?(配乐,指名读)
4.全班齐读。
(七)拓展延伸,质疑问难
2.小结:秋天到了,当我们离别家乡,离别亲人的时候,我们是多么容易思念,有时一草一木都会引起我们浓浓的思乡之情。
(八)布置作业
1.背诵《夜书所见》
2.收集一些关于思乡的古诗,把自己喜欢的背下来,还可以与大家一起交流。
(十)板书设计,突出主题
夜书所见
叶绍翁
见:梧叶促织一灯明
听:寒声思乡之情
感:动客情
第二课时
(一)感受课题,课前铺垫
在遥远的古代,当深深的思念、浓浓的乡愁涌上心头,许多诗人就用手中的笔来表达内心的无尽思念。今天让我们细细地来品味一首王维的思亲佳作——《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提前板书)齐读课题。
(二)解读诗题
1.九月九日是重阳节。
2.“忆”是什么意思?(思念)
3.山东是华山以东,王维的家乡蒲州就在这一带。
4.诗题是什么意思呢?找同学来说一下。
九月九日重阳节这天,王维思念远在家乡的兄弟。
或者说,在重阳佳节怀念家乡的兄弟。
(三)初读全诗,整体感知
1.根据拼音、注释学生自己读诗文,要求读通、读顺。
思考:诗中写了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什么人的什么事?谁能用一句完整的话说出来。
2.学生回答问题。也可以根据诗题回答。
诗中写在九月九日重阳节诗人独自在异地他乡思念家乡兄弟的事。
3.同桌互读诗文,纠正发音。
(四)抓住诗眼,感悟诗意,体会意境
诗眼是指诗中最精炼最传神的一个字,也可以是体现全诗主旨的精彩语句。
首先,感悟“独在异乡为异客”。
1.说说你读完全诗后的感受?(诗人很孤独)
从哪里看出诗人的孤独?出示第一句诗:独在异乡为异客。
2.重点体会:异乡异客。
①同学们,本句中哪个字给你感受最深?(异)
你能从这两个“异”读懂些什么,体会到一些什么?
(诗人所处的环境是陌生的,看到所有的面孔也是陌生的,远离家乡、无依无靠、举目无亲)
②不过老师有个疑问:当时的诗人所在的城市长安是热闹的、繁华的,可为什么在这样繁华热闹的地方,诗人却感到孤独寂寞呢?还从哪个字看出来?(独)
3.重点体会“独”。
①你对这个“独”有什么体会?在你平时的生活中是否也有过这样的感受?(生畅所欲言)
有孤独的感觉,很孤独,特别孤独……
其次,感悟“每逢佳节倍思亲”。
过渡语:诗人是如此的孤独无助,怎能不叫他——(思念),这种思念是那么的——(深刻),以致他写出了这样的一句千古名句——(每逢佳节倍思亲)!
1.出示诗句自由朗读:你觉得这句诗哪个字写得好?(倍)
从“倍”字你能读懂些什么?是啊,平日里的思念尚可忍受,然而面对重阳佳节,往事历历在目,此时此刻王维的内心该是多么的痛苦啊!
3.指导诵读:指名读,小组读,男女读,听出了寂寞,听出了孤独,听出了思念。当深深的思念,浓浓的乡愁涌上心头,王维用诗这一最美的语言,让生活在一千三百多年后的我们,同他一起感怀,一起哀伤,也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两句诗。
再次,感受“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这一句写了兄弟情深。
2.朗读: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3.理解诗句“遥”字你体会到什么?为什么说“少一人”?
“遥”指远。“少一人”指少了诗人自己。
4.由于重阳节有这样的风俗,触景生情的王维心中该是多么难过啊!
展开想象,用自己语言说说诗意。
(独自一人身在他乡,成为他乡之客。每遇到美好的节日,我就加倍地思念故乡的亲人。在遥远的地方,想到兄弟们都登上高处,一个个都插上茱萸,单单缺少我一个人。)
5.角色体验:
(王维想,以前在家乡时,
每逢重阳节,总要和兄弟们头插茱萸,
手挽着手去城外登高远眺。大家欢聚在一起,
是多么让人高兴啊!如今我们却天各一方,
不能相会……此时此刻,兄弟们一定也在登高聚会,西望长安,思念着我呢。
而如今,这一切都只能出现在回忆之中,重阳是别人的,团聚是别人的,属于自己的那支茱萸,又在哪里呢?)
同学们,愿意和王维一起追忆一下那久违的画面吗?
让我们闭上眼边读边想。
5.角色吟诵:千言万语道不尽双方心中深深地思念,还是让我们用诗句来表达吧!(王维一组读一二三句,兄弟一组读第四句)
(五)总结全诗,感情升华
同学们,短短的28个字,将道不尽的离愁,诉不完的思乡,曲折有致的铺展在我们的面前,历经1200多年,当我们今天再次读起它的时候,涌向心头的又岂止是感动?在不知不觉间我们也走进了这浓浓的乡愁中,今后无论走到哪里,同学们都不要忘记亲人,不要忘记故乡。月是故乡明,回家的感觉真好!
(六)布置作业
1.背诵《夜书所见》
2.完成本课的基础训练
(七)板书设计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倍思亲
独兄弟
少一人
夜书所见教学设计一等奖实用篇四
1、认识“促、忆、异”等7个生字。会写“促、深、忆”等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背诵课文。
3、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歌的感情,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1、感受诗的韵律美,培养学生对学习古诗的兴趣。
2、以读为本,熟读成诵。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体会诗中的感情。
1、课文挂图,课文朗读磁带。
1、学生自由背诵已学过的或课外读过的古诗。
2、板书课题,理解课题中的“书”是什么意思。
出示挂图,观察图画,说说所看到的情景。
1、自由朗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读正确这首诗。
2、同桌互读互查。
3、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学生认读生字的情况,有重点地指导识记。
4、指名朗读,先指导读准字音,再读准节奏,让学生体会古诗朗读的特点。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深夜/篱落/一灯明。
5、借助字典和诗后注释,理解诗中词语意思,并圈出不理解之处。
6、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讨论、尝试解决不理解的问题,老师巡视指导。
1、自由读。
(1)引导学生借助课后注释或结合插图理解字词意思,划出不理解的词语。
(2)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已读懂的字词,解决不理解的问题,教师巡回指导。
(3)课堂交流。小组指派代表交流,一起解决问题,教师重点点拨理解“动客情”的意思。(一是动思乡之情,二是勾起对童年往事的回忆。)
2、听课文朗读磁带。
(1)边听边在脑海中浮现画面,说说你看到了一幅怎样的情景?
(2)指名描述画面,其他同学说说是诗中的哪一句,教师可相机引导学生把想象的画面说具体,说生动。
3、有感情地朗读诗句。
(1)把握诗的节奏。
(2)教师范读、领读。
(3)学生自由读、齐读、小组竞赛读、个人表演读。
(4)背诵古诗。
各种形式的朗读,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将学生一步一步融入到诗句的意境中。
1、练习写生字。
2、背诵古诗。
板书设计:
夜书所见
叶绍翁
见:梧叶 促织 一灯明
听:寒声 } 思乡之情
感:动客情
夜书所见教学设计一等奖实用篇五
1.还记得我们学过许多思乡的古诗吗?谁能来说一说?(背)
生1:静夜思
生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看来同学们之前的知识掌握的不错哦.
二、了解诗人及其背景:
(出示课件:叶绍翁)
3.同学们了解的真多,从你们的介绍中,老师了解到了他是一位南宋的诗人,(课件板书:南宋 叶绍翁)他的诗以七言绝句最佳,他擅长写景抒情,字句华美精丽。特别引起老师关注的是,他的祖籍在建安,也就是今天的福建建欧。
三、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我们今天学的这首就是(板书:夜书所见)
2.全班一起读课题,边读边想,你读懂了什么?
生1:夜是晚上的意思
生2:所见是看见的意思
3.那谁能说说这里的书是什么意思?(写)
4.谁能把题目的意思连起来说完整.
生:夜晚写下自己所看见的
5.到底是怎样一幅画面呢? (出示课件:秋夜图/音乐伴奏)
6.就是在这样的一个夜晚,有一位诗人久久不能入眠.
7. 下面老师想请大家自学这首古诗,在学习之前,老师想问问大家,你觉得可以用哪些方法来读懂诗歌中的字词或意思呢?(看注释,查字典,查资料,看插图,展开想象)好,下面就请大家以同桌为单位,用你们提出的办法来学一学古诗,看看你能读懂的有哪些,再给你读不懂的地方做个记号。
8.学生反馈自己读懂的字词或句,再提出自己不明白的。
9.古诗是一种内涵丰富的语言,需要我们细细的去揣摩,才能更好的领悟其中的韵味,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诗文里,去细细品位,看看你们刚才的理解,对了多少,还有什么需要修正的地方。
四、 品词析句,想象悟情
1.首先,我们来看看诗歌的第一二句。在这两句诗歌中,你们能体会到作者看到了些什么,听到了些什么,又想到了些什么吗?(出示课件前两句)
生:作者看到了梧桐树叶随风摆动。听到了秋风的声音。
2.师:是什么风?(秋风)怎样的秋风(凉凉的秋风)这风怎么吹?发出什么声音?(呼呼)(课件演示风声)什么感觉?(好冷啊)文中说到风声,用的是什么词?(萧萧)是啊,这萧萧的秋风吹打着梧桐树的叶子,发出什么样的声音?(沙沙,哗哗)你觉得怎样?(我觉得更冷了。)
3.这样的风声,梧桐声,拂过诗人的身体,掠过诗人的耳朵,送来阵阵的寒意,让诗人不禁打了个寒噤,那么你们觉得这一句该怎么读?个别读两三个,齐读。(萧萧梧桐送寒声)
生1:我们一家人吃月饼,看月亮.
生2:全家围在一起很开心
是啊,当你们围坐在院子里,阳台上,吃着可口的月饼,看着明亮的月亮的时候,我们不由的发出一声感叹,月亮真美啊!
5.但诗人此时此刻眼中的月亮美吗?(美,不美。
6.看来意见不统一,说说各自的理由。
生: 不美。因为作者此时,深处他乡.
7.你怎么知道他在异乡?
9.说的太好了,可见诗人此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忧愁,孤单,寂寞,郁闷)(板书:孤单)因此,在诗人眼中,这轮明月并不美,他没有心情赏月,他的心被浓浓的思乡之情所取代,被对家人的深深思念所填满,那么这句又该怎么读?(江上秋风动客情)
10.把作者想家的感情,味道读出来.
11.大家读的太好了,赵老师也仿佛被你们带入了诗人的情感世界中,被他的忧郁和孤独所感染。
10.这时候,诗人一个不经意的转头,他又看到了什么?(出示插图:篱笆下的一盏灯)
你怎么知道他看到了一盏灯(夜深篱落一灯明)
12.你们的想象力真丰富,老师真佩服你们,诗人和你们一样,他虽然没有看到篱笆后的情景,却也走出了一番猜想,他所想到的又是什么呢?大家来读读诗歌的后面两句,然后告诉我答案)
13.诗人想到后面应该有两个孩子在捉蛐蛐。
师:你从哪一句诗里知道的?这里的知是什么意思:猜想
14.为什么作者会有这样的猜想?(因为,他小时侯一定也常常提着灯笼在篱笆下捉蛐蛐)
15.你们知道孩子们捉蛐蛐是为了做什么吗?(斗蛐蛐玩)
16.你们想知道他们是怎么捉蛐蛐的吗?(生:………)你们想捉蛐蛐吗?(想)好,下面请大家闭上眼睛,和诗人一起回到童年时代,在老师的语言带领下去捉一捉蛐蛐。
17.这是深秋的一个夜晚,好大好圆的月亮挂在高高的天空,你和你的小伙伴,蹑手蹑脚的来到后院的空地上,兴奋地寻找着蛐蛐的踪迹,这时,你们听见了(放蛐蛐的声音),这可是一只好大的蛐蛐啊,你们悄悄地靠近发出声音的地方,提着灯笼,一边照亮,一边轻轻地拨动小草,忽然,你们眼前一亮,看到了那只蛐蛐,说时迟,那时快,你们一伸手,哈哈,蛐蛐被你们逮住拉。(怎样,你们这时有什么感觉啊?)
18.捉蛐蛐真好玩啊,我们可高兴了。因此,这儿挑应读 tiao(第三声)
20.那你觉得应该怎样读诗歌的最后两句? (个别读 全班读)
21.这篇诗文写的太精彩了,作者在深秋的景致中融入了自己深深的思乡之愁,又从一盏明灯里回忆起童年的美好往事,由此产生了愉悦的心情,这样复杂的情感变化,却只用了寥寥几句精辟的诗句来演绎,并且表达的淋漓尽致,耐人寻味。让我们一起来好好的读一读这位伟大诗人的杰作吧。
夜书所见教学设计一等奖实用篇六
1.认识、会写“促、忆、异”等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两首诗。
3.理解诗句内容。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句,读中品味,感悟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渗透热爱家乡、珍惜亲情的教育。
4.拓展阅读古诗《舟夜书所见》《渡汉江》等,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积累古诗的兴趣,进一步感受怀乡思亲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1.教学挂图。
2.投影仪。
3.收集这两首诗作者或内容相关的古诗。
学生准备:
1.课前查阅这两首古诗及作者的有关资料。
2.搜集描写秋景或表达思念家乡的古诗,读读背背。
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一、整体感知,大胆猜想
学生看书,思考。
2.交流,梳理。
教师要允许学生大胆想象,但必须有自己的依据。
教师归纳小结:诗句中有“动客情”“倍思亲”等词语,可能是反映了诗人思念家乡的情怀。有“儿童”“兄弟”等人物的出现,猜测可能有对他们的思念。另外,从画面中的景与人,也能感受到这种情形。
【设计意图】以往的古诗教学,教师总喜欢先入为主,自己一厢情愿地创设好情境,方便学生顺利进入情境。我认为教师有些越俎代庖,这恰恰失去了学生能力培养的机会。让学生猜想,而不是瞎想。猜想是需要依据的,学生根据阅读和观察,迅速从文字和图画中捕捉有效的信息,并深入思考,作出判断,这是一个观察、思考的过程。同时,这样做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突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地位。
二、围绕主题,回顾学法
学生背诵关于一些思念家乡和亲人的古诗,如《静夜思》等。
学生交流。
教师小结:
(1)先读准确。根据提供的拼音读准确,读流畅。
(2)根据提供的注释试着理解诗句的意思,有的需要补充和调整等。
(3)练习背诵。
【设计意图】请坚信,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经验,都有自己学习古诗的方法。教师的任务就是充分估计学生已有的学习水平,并在此基础上引领、提升。这既是省时高效的好方法,也是对学生的赏识与尊重。
三、自主练习,读准读熟
投影出示:《夜书所见》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师:按照刚才同学们介绍的方法,自己学习这两首诗。有问题的可以同位合作。
2.检查读的情况。
(1)指名读。注意读准生字读音,读好节奏。
(2)反复练习,做到每个同学都能够读准确。
【设计意图】这是一个容易忽视的话题。我们有时候容易把“关注每一个学生”当成口号喊出来,而不能真正做到让每一个学生读准字音,读好节奏。而这一点要求是最基础的,必须人人达标。因此,时间可以充分一些,学生参与可以更多一些。
四、尝试理解,感悟诗情
(一)《夜书所见》。
1.师:首先我们学习第一首《夜书所见》,题目是什么意思?
引导:“所见”在一年级的时候就学过一首《所见》,意思是所看到的。夜书所见,就是在夜里写下所看到的。
学生依据课前收集的资料交流。
教师适当补充。
【设计意图】这既是学生课前学习的一次检阅,也给了学生展示的机会,同时也是学习这首诗歌所必需的。只有了解了诗人当时的情况,才能为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做好情感的铺垫。
3.师:通过刚才大家的阅读和思考,结合课本中介绍的关键的词语的意思,这首诗歌的内容是什么呢?诗人到底“见”到什么了呢,先想一想,然后回答。
学生可独立思考,也可以合作讨论。
师:诗的前两句的意思是什么?
学生回答。
教师引导:诗句的理解不能简单地一句一句地翻译,诗的四句本身是一个整体。要结合词语的内容适当地调整。语句通顺,表达流畅。
如:
师:“萧萧”指的是什么?(风声。)
师:什么时候的风声?(秋天的风声。)
师:你怎么知道是秋天的风声呢?(第二句中有“秋风”一词。)
教师小结:
萧萧的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一阵阵寒意,这情景不禁让客游在外的人思念起自己的家乡来。
师:练习读一读,读出自己的感受来。
师:第三、四句的内容呢?
学生回答。
引导:“知”是什么意思呢?
学生进一步看图、读文,全方位地思考。
师:原来,“见”的意思不仅仅是指用眼睛观看,还包括作者的“倾听”和“回忆”。作者不仅用眼睛看到了“一灯明”,而且听到了萧萧的风声、促织的鸣叫声、儿童不时的说笑声。
教师小结:
忽然看见远处的篱笆下有一盏灯火,我料想那是孩子们在捉蟋蟀玩吧。
师:看到了眼前的情景,作者的心里有什么感受呢?(孤单,想念家乡。)
师:读出自己的见解。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设计意图】教师是学习的引导者,而不是说教者。要通过具体的事例让学生领悟诗句的内容,必须要让学生把几句联系在一起,而不能一句一句地进行分析。这既符合古诗本身的特点,也让学生在尝试理解的过程中慢慢悟出了学习古诗的方法。但仅这样还是不够的,还要引导学生对于诗中重点词语深入思考,教师的追问就起到了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的效果。
(二)学习《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学生交流。
【设计意图】这首诗流传久远。学生对此应有许多的了解,老师提这个问题的目的就在于了解学生对这首诗掌握的情况。以此确定教学宜建立在适当的点拨上,而不再需要逐词逐句的讲练。
2.师:关于这首诗,你已经知道了什么?
学生交流。
同学间、师生间相互倾听,补充。
【设计意图】课堂是学生的。当学生有了自己的观点和见解的时候,他们最需要的是听众,是别人的补充和争论,而教师也是教室中的一个分子,是平等中的首席,学生认为自己知道的,不一定是全部真知道,还需要教师的点拨。但这样的对话应该是敞开心扉的,是思想的碰撞,是智慧的引领。
3.师: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
学生质疑。师生间补充。
(比如:王维的家不是山东省,而是指华山以东作者家乡蒲州。
茱萸,是一种香草。古时重阳节人们插戴茱萸,据说可以避邪,这是当地的风俗习惯,在重阳节或者其他重大的节日,各地都有不同的习俗。比如,登高,插柳,等等。)
4.师:谁来完整地说一说诗句的意思。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
我独自一人在他乡做客,每逢遇到重阳日,我都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我知道此刻家乡的兄弟们都已经登上了高处,插上了茱萸,可单单缺少我一个人呀。
5.指导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五、练写生字,并练习背诵两首诗(略)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
1.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夜书所见》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两首诗。
指名背诵两首古诗。
2.师:还记得两首诗的内容吗?说一说。
3.师:这两首诗表达的主题一样,各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呢?
二、品读赏析
(一)《夜书所见》。
(看到梧桐、儿童、篱笆、灯光……;听到风声、蟋蟀的鸣叫声,儿童可能还有儿童不时的说话声……)
师:一个“见”字,统领了全诗的内容,我们把这个字叫作“题眼”,就像题目的眼睛。
学生读、思、议结合。
师生间对话交流,教师点拨引导。
a.“萧萧”。
师:描写风声的词语还有哪些?
师:诗人选用了“萧萧”这个词语,有什么特殊的意义?(表达了一种凄清的心境。诗歌是意境的,作者开头就营造了一种孤寂的氛围。)
b.“送”。
师:明明是风吹来的声音,一个“送”字,送来了什么?
什么“声”?(秋风吹动梧桐叶的声音。)
师:这样的声音在作者听来,心里是什么感受?
c.“情”。
师:这个“客”是谁呀?(作者)
师:什么“情”呢?(有孤单凄冷之情,有思念家乡之情,还有……不同的读者产生不同的感受,作者的高明之处就是表达了自己的心情,触发读者的遐想。)
d.“知”。
(这是他自己的儿童时代和伙伴一起捉蟋蟀的情景。思乡之情更加强烈了。)
师:这个“情”还包含了什么呢?(想起了自己的家乡和童年的生活。)
师:回忆自己的童年的生活趣事是非常幸福的,有时候会忍不住笑出声来,你有过这样的体会吗?可是诗人此刻想起以往的趣事,心情会怎么样?(想到自己一个人在外,更加思念家乡,更加想念亲人。)
【设计意图】古诗语言凝练、简洁,但恰恰是这样的语言却包含着丰富的内涵,是作者的匠心独运。品味古诗就是要引领学生走进诗境,抓住关键的词语,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的经历、体验,由表面的“见”,展开想象,搜寻隐含的“忆”,感受语言的美妙。
3.练习有感情地诵读。
【设计意图】在这样的基础上诵读,才能体会诗人的情感世界,走进诗人的心灵,学生才能把自己移情当作诗人,“使其言皆出自我之口”。这时候的“读”才能成为一种情感的表达,是真正地有感情地读,而不是为了读得有感情而装腔作势的读,这时候的“读”才能成为一种读者与作者间共鸣的催化剂。
(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师:这首诗的“题眼”是什么?(忆)
师:作者在重阳节这天“想念”什么呢?
2.师:再读一读,看一看,你认为这首诗中诗人哪些地方写得好呢?
学生交流。
教师点拨:
a.“异乡”“异客”。
师:两个“异”字,和前面的“独”合在一起,让你有什么感受?(开头一个“独”,紧跟两个“异”,勾勒出了作者身在外乡的孤单心境,更增加了思乡的情绪。)
b.“倍”。
师:“倍”字怎么理解?(“更加”的意思。思念的情感非常强烈。练习读这句话。)
c.“遍”和“少”。
师:这样的对比,衬托出了什么?(思念之情。)
师:你曾经离家很长时间吗?有什么感受?你能体会他们的情感吗?
师:带着这样的感受读一读。
3.你最想珍藏这首诗中的哪些诗句呢?为什么?
师:当在外打工的亲人在中秋之季,他们会自然地想起——
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师:当在外留学的亲人在月圆之时,他们会自然地想起——
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师:每年春节,无数的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他们会自然地吟诵——
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师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师:同胞的心,亲人的心总是紧紧牵挂,紧紧相连。这的确是一首流传千古的名句,他记载着无数离家在外的游子的心声。佳节也已不再仅仅是指重阳节了。
【设计意图】以“读”为核心,以“品”为依托,以“情”为主线,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中反复诵读,整体感悟,感受古诗语言的优美,激发情感的升华。
三、整体比较
引导学生发现:表达了同样的主题——想念家乡,思念亲人。一个“见”,一个“忆”。由景生情,由情生景。真是巧妙绝伦啊!
2.再读两首诗,情感升华。
【设计意图】两首诗放在一起,也许真是教材编辑的有心安排。把两首诗放在一起教学,这样的整合突出了诗歌的主题。课堂结构从开始的整体感知,到品味后的整体比较,让学生不仅感悟了古诗的内容,而且走进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可谓是既看到了树木,又看到了森林。
3.师:比起远离家乡的游子们,你现在想对自己的家乡和身边的亲人说些什么?(珍惜现在的一切,热爱自己的家乡,珍惜亲人之间的友情。)
四、拓展阅读
师:古往今来,关于想念家乡,思念亲人这一主题的诗歌很多,老师推荐两首。
出示:《游园不值》《渡汉江》。
师:自己练习读一读,和我们本课学习的古诗做比较,也可以课后自己收集一些,把自己喜欢的背下来。
【设计意图】课标要求中年级学生“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这就要求教学中针对三年级学生的特点,要注意扶放结合,由点及面。让学生在阅读积累中充分感受中华古诗文化的魅力。
【课后反思】
本设计在教学的过程中除了让学生完成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两首古诗,理解古诗的内容和诗人的情感以外,重点呈现了两个方面的突破。
一、在让学生自主学习古诗的过程中,领悟学习古诗的方法。学生依据书中介绍的关键词语的意思,和自己查阅的内容,在疏通句意的过程中,感受到要注意诗句间的内在联系,如“萧萧”指风声,结合二句的“秋风”,就可以理解为秋风吹梧桐叶的声音。诗句的理解不能单独地一句一句地分析,要上下融合,注意内部之间的联系,组织语言也要符合古诗的意境。
二、古诗教学的难点,在于对诗的意境和情感的把握。中年级要求学生开始关注诗人的情感,因此,教学中,学生从认知入手,通过品味语言,引发情感,在情感的陶冶中,启动思维,从中感受、理解、体会并获得一定的语文能力。通过展开想象,多次引导学生抓住关键的词语感悟诗人运用语言的独到,感悟古诗的语言魅力。使学生对诗人的情感历程有了很深入的了解,形成共鸣。为了更好地达到这一目标,本设计还巧妙地将两首诗放在一起比较,由情感驱动、引发情感共鸣,从而产生物我两忘、如痴如醉的境界。这样做,凸显了主题,突出了这类古诗的特点,也激发了学生课外进一步拓展阅读此类古诗的兴趣。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县三堡实验学校)
夜书所见教学设计一等奖实用篇七
1、引导学生体会诗人所描绘的河上夜晚的迷人情景,陶冶爱美情趣,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2、理解词句意思了解古诗叙述的内容。
理解词句,想像诗歌内容。
1、出示图画,指导观察。
2、解题。
3、师配乐范读古诗,学生思考。这首古诗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1、你们有什么学习方法吗?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1、看第一句诗句,你们读懂了什么?
2、学生质疑。
3、指导朗读。
4、过渡:此时诗人又看到了什么景色呢?
5、在这一句中你读懂了什么?
6、学生质疑:
你最喜欢诗中哪一句或哪个词。
1、齐读,同桌互相说说你脑海中出现了哪些画面。
2、自愿上台描述。
3、背诵古诗。
夜书所见教学设计一等奖实用篇八
分析教材: 《夜书所见》是人教版第五册语文第九课中的一首古诗,这是南宋诗人叶绍翁创作的一首诗篇。诗人先是写客游在外,因秋风落叶,感到孤独郁闷,由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小孩在捉蟋蟀,不禁回忆起自己的故乡和童年的生活,于是那种郁闷之情又被一种亲切之感所代替。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诗中两个生字,理解诗句,了解古诗的内容。
在反复诵读中,感受诗人热爱秋天、热爱家乡的情感,并背诵古诗。
2、在“诗言”——“诗意”——“诗韵”间走一个来回,从而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有效策略。
教学重难点: 反复诵读,感悟诗境,积累背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复习古诗《回乡偶书》,说说诗中的思乡之情。
2、引入古诗学习:
二、读准古诗
1、学生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
2、指名学生读古诗,纠正字音,学习古诗中的生字。
三、学习古诗,体会学习古诗的方法
(一)了解学习古诗的方法
1、教师:大家读得很好了,那么怎么来学习古诗呢?(黑板出示)
1、解诗题
2。、知作者
3、明诗义(1)理解词语(2)明白句意
4、悟诗情
(二)解诗题
1、学生读诗题,看看它是什么意思?
2、学生说自己的想法。
(三)知作者
因学生没有其它的途径了解作者,这一部分就由教师向学生简单介绍诗人。让学生了解诗人写这首诗的背景。
(四)明诗义
1、理解词义
(1)学生读诗句,看看自己能理解哪些词语。
(2)学生说说自己对诗句中词语的理解。
(3)引导学生通过看注释理解词语。
3、明白句义
(1)现在我们把这些词语的意思放到古诗里,一边读一边想,句子的意思是什么。
(2)学生选择最喜欢的句子,试着说说他们的意思。
(3)为什么诗人知道有孩子在捉蛐蛐呢?
引导学生调换诗句的顺序,用因为……所以……来说说三、四行诗句的意思。
(3)作者还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请看第一、二行诗。
(4)引导学生学习一、二行诗句,说说诗句意思。
(五)悟诗情
引导学生观察图画,回想诗人写诗的背景,体会诗人的情感。
四、学生有感情地诵读、背诵古诗。
五、板书
夜书所见
南宋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思乡之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回忆童年
夜深篱落一灯明。
夜书所见教学设计一等奖实用篇九
1、认识“促、忆、异”等7个生字。会写“促、深、忆”等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背诵课文。
3、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歌的感情,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1、感受诗的韵律美,培养学生对学习古诗的兴趣。
2、以读为本,熟读成诵。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体会诗中的感情。
1、课文挂图,课文朗读磁带。
1、学生自由背诵已学过的或课外读过的古诗。
2、板书课题,理解课题中的“书”是什么意思。
出示挂图,观察图画,说说所看到的情景。
1、自由朗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读正确这首诗。
2、同桌互读互查。
3、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学生认读生字的情况,有重点地指导识记。
4、指名朗读,先指导读准字音,再读准节奏,让学生体会古诗朗读的特点。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深夜/篱落/一灯明。
5、借助字典和诗后注释,理解诗中词语意思,并圈出不理解之处。
6、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讨论、尝试解决不理解的问题,老师巡视指导。
1、自由读。
(1)引导学生借助课后注释或结合插图理解字词意思,划出不理解的词语。
(2)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已读懂的字词,解决不理解的问题,教师巡回指导。
(3)课堂交流。小组指派代表交流,一起解决问题,教师重点点拨理解“动客情”的意思。(一是动思乡之情,二是勾起对童年往事的回忆。)
2、听课文朗读磁带。
(1)边听边在脑海中浮现画面,说说你看到了一幅怎样的情景?
(2)指名描述画面,其他同学说说是诗中的、哪一句,教师可相机引导学生把想象的画面说具体,说生动。
3、有感情地朗读诗句。
(1)把握诗的节奏。
(2)教师范读、领读。
(3)学生自由读、齐读、小组竞赛读、个人表演读。
(4)背诵古诗。
各种形式的朗读,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将学生一步一步融入到诗句的意境中。
1、练习写生字。
2、背诵古诗。
夜书所见
叶绍翁
见:梧叶 促织 一灯明
听:寒声 思乡之情
感:动客情
夜书所见教学设计一等奖实用篇十
《夜书所见》这首诗写羁旅乡思之情,但作者不写如何独栖孤馆、思念家乡,而着重于夜间小景。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夜书所见》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参考。
1.回顾以前所认识的诗人,出示课题,提问:你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吗?你了解他吗?(学生将自己课前搜集到的资料进行交流,师可适当进行补充。)
2.再读课题,提问:题目是什么意思呢?
(1)“书”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写)
(2)“所见”是什么意思?(所看到的)。
(3)题目“夜书所见”是什么意思?(在夜里把自己所看到的景物写下来)
pck分析:课前让学生搜集诗人的资料,交流了解诗人的背景,为学生学好古诗和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做好铺垫。从题目入手,引导学生理解诗题,这是学习古诗的第一步,也能更好地过渡到古诗内容的教学。
1. 根据拼音、注释同桌互读诗文,要求读通、读顺。
2. 老师正音(“挑”),师生讨论生字“促、深”的识记方法。
3. 听录音朗读,划出朗读节奏,男女生分组读。
5.学生汇报。(板书:见:梧叶 促织 一灯明 听:寒声 )
pck分析:从整体入手,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通过整体感悟文章内容。并让学生边读边画,培养学生带问题读书,养成边读边画的习惯,实现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1)梧桐树的'叶子在秋风的吹动下,发出了什么声音呢?(“萧萧”,结合注释理解)。
(2)第二行诗句这里的“客”是指谁呢?(诗人)为什么说诗人是“客”?(因为他身在异乡)
(5)通过你的朗读,老师深深地感受到你也非常想家!对呀,看到这样的秋景,很容易触动了我的思乡之情,这就叫做什么呀?(板书:动客情)
(6)小组赛读这两行诗,再指名读,齐读。
(7)结合词语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pck分析:抓住诗句中的字词来理解诗文内容,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播放音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想象,感受秋天,感受诗人的孤独和思乡情感,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并让新居民孩子谈谈自己离开家乡的感受,深深体会“动客情”。
(1)自由默读,边读边结合插图、注释来想一想。
(2)女同学齐读,指名汇报看到了什么。
(3)质疑:①“知”字是什么意思呢?(料想)
② 发挥想象,猜想孩子还在玩些什么呢?
(4)师:诗人看见儿童玩得那么高兴,那么投入的时候,就越会想到了什么呢?(想起他的家乡和自己的童年)(板书:思乡之情)
(5)根据刚才的提示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行诗的意思。
引导:在翻译古诗的时候,可以根据情况调换词语、诗句的顺序。所以翻译时可以把第三行和第四行的顺序调换一下。
(6)指名读诗,齐读,读出诗人当时的心情。
pck分析:通过学生交流自己对诗句的理解,解除疑难,理解诗句所描述的情景。引导学生对于诗句中的“知”字深入思考,品词析句,积极思维,展开想象,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变化,体悟了诗的内涵,也学会了阅读。
1.全诗从头到尾都融进了诗人的思乡之情。读的时候要注意读出感情,读出诗的韵味,师配乐范读。
2自由读,指名读诗,师生评价。
3.男女赛读。
4.游戏背诗:师说出诗中的一个字,学生说出相应的诗句。
5.同桌互相背古诗,再指名、齐背古诗。
6.说说自己的感受,你想对诗人说些什么?
7.回忆一下关于思乡的诗,如《静夜思》。
pck分析:语文的阅读教学应该坚持“以读为本”,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感悟中朗读,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让情感升华。古诗教学也应注重积累,通过游戏的方式进行背诵,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品味古诗的诗蕴,灵活把握教材,拓展教材,使课堂教学得到拓展和延伸,丰富学生的积累。
1.背诵《夜书所见》
2.收集一些关于思乡的古诗,把自己喜欢的背下来,还可以与大家一起交流分享。
pck分析: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多背诵优秀诗文。针对三年级学生的特点,要注意扶放结合,由点及面,让学生在阅读中充分感受中华古诗文化的魅力。
1.《所见》教学设计
4.小学三年级《夜书所见》原文赏析
5.《春夜洛城闻笛》教学设计
6.《一夜的工作》教学设计
7.一夜的工作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