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社会规则教案活动反思 大班社会教案我的规则我做主含反思(优质7篇)

时间:2024-10-06 作者:温柔雨

作为一名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社会规则教案活动反思篇一

活动意图:

世界上没有绝对的自由,在一心想让孩子拥有快乐、自由自在童年的新时代父母眼里,规则似乎等于束缚、禁止、反抗。在孩子的生活中,规则很大部分的内容其实是养成生活规律和行为习惯。为孩子建立有规律的生活程序,让他们对生活的“规定动作”有预见性,行为习惯养成了,孩子就不会觉得建立规则是一种禁止。为此开展了此次活动。从小循序渐进地培养一定的规则意识。

活动目标:

1、遵守规则,知道规则的重要性。

2、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遵守社会行为规则,不做“禁止”的事。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幼儿生活片段录像有关规则知识题的课件

活动过程:

一、设置问题情境,引出主题

师:请幼儿自己拿小凳子座,目的是看看孩子们的秩序怎么样?守不守规则?

提问:让幼儿说一说老师担心什么?

幼儿:担心我们摔跤——担心踩踏

师:请幼儿说一说拥挤,不守规则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二、体验式的情景模拟游戏,让幼儿在玩中自主学习解决问题

1、让幼儿观察录像一——乘电梯

师:让幼儿说一说看到了什么?

幼儿:很多人在挤电梯

2、让幼儿观察录像二——照哈哈镜

师:让幼儿说一说看到了什么?

幼儿:他们再抢着看哈哈哈镜

师:怎样才能不挤?

幼儿:可以排队,一个一个的看

可以轮流看......

3、让幼儿观看录像三——取垫板

师:让幼儿说一说看到了什么?

幼儿:把垫板弄到地上了

三、今天给小朋友们带来了彩色的纸,请小朋友们自己去拿

目的:看孩子们能不能有规则,守秩序的去拿彩纸

活动延伸:

让幼儿根据生活中的拥挤现象,自己动手画一幅规则图(比如:怎么解决取垫板问题,怎么解决乘电梯拥挤的问题.....)

讲解每幅图的意思,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幼儿阶段是社会性和各种能力迅速发展的阶段。在幼儿期对他们进行学习能力以及规则意识的培养,将会促进幼儿的终身发展。规则是保证幼儿愉快生活、交往、学习的前提,因此,对大班孩子进行执行规则能力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社会规则教案活动反思篇二

活动目标:

1、知道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困难,只要努力就会获得成功。

2、结合生活经验,积极表述对“我不怕困难”的理解。

3、在游戏中接受挑战,体验不怕困难、获得成功的快乐。

4、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5、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活动准备:

1、两块平衡木

2、任务卡4张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设置“过桥”情景导入这里有两座桥,一座(等待幼儿观察比较回答)高,一座矮,请小朋友们选一座桥走过去找到空位置坐好。

二、基本部分

1、谈过独木桥的感受,初步了解困难。

(1)请选择走矮桥的小朋友们举手,告诉大家你为什么选择矮桥?

(2)请选择走高桥的小朋友们举手,说说你走高桥的理由。

小结:原来这座搞得独木桥会让我们有一点害怕,这种害怕就是一种困难,但只要我们克服害怕的心理,我们就能走过高桥了,让我们一起大声说:“我不怕困难!”

2、交流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了解不同的解决困难的方法。

(1)在我们的生活中会遇到很多困难,你遇到过吗?是怎样解决的?请先跟旁边的小朋友说说。(教师倾听,引导幼儿说出曾经遇到过的困难。)

(2)幼儿个别交流,教师提升小结:原来询问、坚持。安慰、请求都能解决问题。

3、游戏体验:看任务卡完成任务,体验战胜困难后获得成功的快乐。

(1)为了让大家展示一下“我不怕困难”的勇敢精神,我为大家准备了任务卡,五人一组领取一张任务卡。

(2)任务要求:读懂任务卡上的要求,按照要求完成任务。第一组:到小脚丫表演室拿海洋池及所有的海洋球。第二组:到小脚丫表演室拿绿色的书桌和六本书。第三组:找到4个图形玩具盒、一个玩具锤子、一个玩具手串铃。第四组:到亲子活动室那一个簸箕、一把扫帚、一个纸篓、一条毛巾和一个脸盆。

(3)幼儿在10分钟内分组完成任务。

(4)交流:你们是怎样完成任务的。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你们遇到了哪些困难?你们是怎样战胜困难的?教师格局幼儿的回答帮助提升。

小结:遇到困难并不可怕,只要肯想办法就会有很多战胜困难的方法,询问、坚持、努力、分工合作、商量协调都能解决困难的好办法。为我们不怕困难的勇敢精神鼓掌。

三、结束部分

现在还有一个困难需要我们一起去解决,那就是有的小朋友还没有尝试走过高桥,让我们互相鼓励走过高桥回到教室吧!

活动反思:

《纲要》中指出,社会学习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它不是教师直接“教”的结果,幼儿主要通过在实际生活中和活动中积累有关经验和体验而学习。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指南》也指出,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要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在社会活动《我不怕困难》中,我从情景“过桥”导入,让幼儿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选择过高桥还是矮桥,接着我抛出问题:“为什么你选择高桥(矮桥)?说说你的理由。”从而让幼儿了解什么是困难。虽然并我没有解释困难的意思,但紧接着我让幼儿说说在生活中曾经遇到过的困难,又是如何解决的?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会了解到困难其实就是在做一件事情时所遇到的阻碍,它可以是一种心情,一种疲惫,一种心理暗示等等。如徐梓宸说的“因为害怕不敢走高桥”,赵子涵说的“爬轮子时腿很累了”,吕子腾说的“做数学我不会”,这些都是他们面对的困难,但这些困难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战胜。如:尝试挑战、休息后的坚持、请教后的努力。为了让幼儿获得更多的战胜困难的方法,我又借鉴《爸爸去哪儿》中的任务卡,让他们在完成任务中区发现困难、战胜困难。在设计任务卡时,我运用了图文的形式出现,上面部分是图示,下面部分是文字。当幼儿拿到任务卡后,由于对图的认知理解还是不够而且又不认识文字,拿第一道困难就摆在了眼前,如何来解决?所有的幼儿一个劲读图,甚至有幼儿在说:“我们不认识字呀?”我只一句话就点醒了:“你们不认识字,可有人认识呀!”于是大方询问教师就成了幼儿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时不用直接教幼儿去问后面的老师,他们会主动想到、做到。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幼儿不亦乐乎,因为他们并不是把这些当成任务,而是当成一种游戏,一种同伴共同游戏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幼儿获得的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获得成功后的快乐感和自豪感。在任务过程中,一位幼儿拿错了东西,当她遇到我是还会主动询问“老师,我拿的对不对?”我只是说:“在看看你的任务卡。”经过比较,他立刻就发现他拿的并不是任务卡上需要的'。幼儿询问、观察比较的过程中把不确定变成了确定,这也是解决困难的方式之一。整个活动,我设置了三种情景:挑战情景、生活情景(隐性的)、任务情景(游戏性的)。在这些情景中,幼儿通过在实际生活中和活动中积累有关经验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获得了对“我不怕困难”的理解,同时获得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态度,以及战胜困难的勇敢精神品质,我想在以后的生活道路上会永远陪伴幼儿的成长。

但是,我设计的任务卡是五人或六人共同完成,始终是能力强的幼儿在指挥,能力稍弱小的幼儿只是跟随能力强的幼儿,并没有真正去发现困难解决困难,不利于能力弱的幼儿的发展。《指南》指出,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发展进程中的个别差异,支持和引导他们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按照自身的速度和方式到达《指南》所呈现的发展“阶梯”,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因此在设计任务卡时最好更具针对性的,如能力强的可以两到三个人一组,能力弱的单独完成稍简单的。

社会规则教案活动反思篇三

活动目标:

1、熟悉大班的周围环境,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讨论并合作制订幼儿园一日生活、学习、游戏、运动等的规则,以及竞赛的项目和内容。

2、通过评比竞赛活动,自觉遵守幼儿园的一日活动规则。

活动准备:

1、活动前组织幼儿观察班级和幼儿园的周围环境,了解大班幼儿日常生活、学习、游戏、运动所必须遵守的社会行为规则。

2、准备活动所需的笔、纸等。

3、每周或每月准备一张评比记录表,知道幼儿开展记录活动。

活动过程:

1、制作一日活动行为规则图。

(1)寻找一日活动中幼儿应遵守的行为规则。

(2)讨论:“我们是大班小朋友了,应该遵守什么规则,才能做弟弟妹妹的榜样?(引导幼儿从讲礼貌、生活、学习、做游戏、参加体育运动、关心弟弟妹妹、爱护公物和遵守卫生规范等方面进行阐述。)

(3)、分组进行表征活动。每组幼儿根据自选的内容进一步展开讨论,并分工合作以绘画表征的形式记录讨论结果。

(4)、全班交流活动。每组派代表在全班进行交流活动,教师以分类统计的方式记录幼儿的发言,帮助幼儿梳理已有的经验。(引导幼儿思考什么是适宜性行为,什么是不适宜行为,进一步帮助幼儿明确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应遵守的行为规则。)

2、开展遵守行为规则评比竞赛活动。

(1)、根据幼儿确定的评比竞赛项目,引导幼儿讨论评比竞赛的具体要求。将讨论出来的具体要求以绘图的形式记录下来并张贴在班上,幼儿以自评的方式开展记录活动。

(2)、周末针对评比竞赛的项目,全班开展评选”每周之星“的活动。

活动反思:

幼儿规则意识的形成是一个持续性的过程,不能通过一次活动就能实现,本次活动的开展,虽然中间出现了一些问题,但是大部分幼儿已经懂得了遵守规则的重要性,并学会开始遵守规则,达到了一定的教学目的,以后还会对幼儿进行此方面的规则意识的培养,逐步让每个幼儿养成遵守规则的好习惯。

社会规则教案活动反思篇四

设计意图:

幼儿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我们应该注重幼儿一日生活的培养。加强幼儿的常规训练不仅可以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规律,还可以增强幼儿的安全感,培养幼儿的自律能力。《纲要》中也指出:“教师应建立良好的常规,减少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培养幼儿的自律。”因此,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一日生活常规尤为重要。我们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入手,重点抓的是养成有良好的喝水进餐习惯,让幼儿制定生活活动规则,从而促进幼儿在园一日生活的顺利进行,促进幼儿全面、健康的发展。

活动目标:

1、乐意与集体成员共同制定生活活动规则。

2、理解规则的意义,体会规则的重要性。

3、能正确判断活动的行为对错并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4、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5、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活动准备:

图片若干、规则卡片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二、教师出示饮水图片,让幼儿讨论图片中行为的对错。

师提问:图片中哪里错了?为什么不能这样做?我们应该怎样做?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三、与同伴制定相应规则

1、让幼儿交流讨论,教师引导幼儿说出规则。

2、大胆说出自己制定的规则。

3、幼儿说出规则后,教师将相应规则粘贴在黑板上。

4、教师小结。

四、出示进餐图片,讨论并制定相应规则。

五、结束部分:教师与幼儿一起把制定的规则粘贴在活动区域墙上,鼓励幼儿共同交流,共同遵守。

活动延伸:

继续同幼儿一起制定早操、入厕、午睡等活动规则。

活动反思:

活动区域的设置引发了孩子们的许多不同意见,这是笔者在组织活动前时没有想到的。孩子们的积极参与,勇于表达自己的意见,使集体活动气氛很是活跃,师幼关系很是融洽。关于活动区域的取舍问题孩子们都想保留自己喜欢的.项目,争论得比较激烈,因而在制定规则时有点急促。孩子们的表现让我深深体会到,活动区域的设置,与幼儿的生活息息相关,来源于孩子们的日常生活,这正如陶行知先生所提倡的“生活即教育”。我深信生活就是教育的中心。区域活动孩子的日常生活。因此他们对此有一定生活经验,他们动嘴、动脑、动手的一系列活动都是自己自主的,而教师在其中只是穿针引线,幼儿真正做到了“我的区域我做主”。

社会规则教案活动反思篇五

1、引导幼儿了解公园是供大家游览的公共场所,激发幼儿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2、发展幼儿明辨是非的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培养幼儿遵守公园规则的意识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活动准备]

1、创设良好的精神氛围,使幼儿处于宽松、愉快的心理状态。

2、创设良好的物质环境(包括:多媒体课件、音乐磁带、录音机、小卡片、卡纸、牌子)

[活动过程]

一、导入

以谈话的形势引入课题,激发幼儿的兴趣。

二、展开:引导幼儿学习规则

1、以“逛公园”的方式让幼儿初步了解公园里的规则。

使用多媒体课件,通过分辨正误行为帮助幼儿初步了解公园里的规则。

玲玲:小朋友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智力公园,为什么叫智力公园呢?那时因为在逛公园的时候会有小问号随时向我们提出问题,只有回答对了问题,才能继续游玩,请爱动脑筋的小朋友跟我一起来逛这个智力公园吧。(走进公园)

玲玲:这个问题太简单了!我知道答案。小朋友你们知道吗?

老师:小朋友你们能回答这个问题吗?

(引导幼儿回答问题。)

老师小结:因为有了花草树木的打扮,才让公园有了美好的环境,才得到了大家的喜爱。所以我们一定要爱护公园里的花草树木。

老师:小问号我们的小朋友说得对吗?

问号:对了!好孩子应该爱护花草树木!请继续逛公园吧!

玲玲:游乐场到了,这里可真热闹啊!

问号:我知道玲玲最喜欢游乐场了,请你来

告诉我,这些小朋友的做法对吗?会发生什么危险?

玲玲:这我可得好好想想了,请小朋友们也来帮我想想吧!

老师:这个问题好像把玲玲难住了,小朋友你们能回答这个问题吗?(引导幼儿回答问题。)

老师小结:小朋友们在游乐场里不光要团结友爱,还要学会自我保护。

玲玲:噢!我明白了!游乐场里小朋友要团结友爱,还要注意安全!让我们再来问问小问号吧!

问号:对了对了!小朋友你们可真棒!请继续逛公园吧。

玲玲:那边有小亭子还有长椅呢!让我们去看看在那里会有什么问题。

问号:我又给你们带来问题了!请看看这里的小朋友做的对不对?

玲玲:当然不对!这些小朋友太不文明了!小朋友你们知道他们错在哪里吗?

(引导幼儿回答问题)

教师小结:公园里的管理员们把公共设施和环境打扮的漂漂亮亮,清理的干干净净,我们一定得爱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问号:大家说的真好,人们都应该爱护公园的设施,前面还有更好玩的呢,快去看看吧!

玲玲:前面就是动物园了,那里有我最喜欢的小动物!(进入图六)

问号:动物是我们的好朋友,你们能分辨出这些小朋友谁做的不对吗?

玲玲:我觉得他们都做得很好啊,小朋友你们说呢?

(引导幼儿寻找答案,说出理由)

老师小结:动物们都有自己的生活习性和饮食习惯,如果喂了他们不喜欢吃的东西或者不能吃的东西,会让他们生病,还会有生命危险呢!

玲玲:噢!是这样啊!谢谢小朋友们,我知道了!不能随便给动物园里的动物喂东西吃。

问号:对!小朋友!大家都要爱护动物!所有的问题你们都答对了!真棒!再见!

2、引导幼儿制定公园的规则

提问:小朋友你们知道在公园里我们应该遵守哪些规则吗?

(1)幼儿分组讨论。

(2)鼓励幼儿制定规则,老师以儿歌的形势总结。

美丽公园人人爱,保护环境一起来。

果皮纸屑不乱扔,青青草地不要踩。

爱护动物要文明,花儿好看我不摘。

公园设施要爱护,游乐场里讲友爱。

公园规则请遵守,美丽公园更可爱。

3、启发幼儿制作标志

提问:怎样才能让人们都能遵守公园里的规则呢?

(鼓励幼儿自由发言想办法)

鼓励幼儿制作规则标志,老师讲解标志的具体做法。

(幼儿制作标志,老师巡回指导)

三、老师带领幼儿组成小小宣传队,去公园宣传规则。

大班社会教案《我的规则我做主》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社会规则教案活动反思篇六

游戏目标:

1、了解情绪是可以自我控制和调节的。

2、学习几种情绪调节的简单方法,鼓励幼儿有意识地让自己保持较好的心情。

3、学会保持愉快的心情,培养幼儿热爱生活,快乐生活的良好情感。

4、学习控制自己的情绪,难过或疼痛时不哭。

5、让幼儿知道愉快有益于身体健康。

游戏准备:

喜怒哀乐的面具图片

游戏过程:

一、谈话导入。

教师小结:原来孩子们是通过看到老师脸上的表情而知道老师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二、出示表情面具,让幼儿作出相应的表情。

1、让幼儿看着表情图谱做表情。

教师:我出示一种表情面具,请你们学他的表情,比比谁学得最像。

2、分别请幼儿说出各种表情都是因为什么心情引发的。

教师:当我们出现笑的表情时,说明我们的心情是怎样的?

教师小结:当我们出现笑的时候,说明我们的心情愉快,感觉特别的开心。

三、讨论当你遇到不开心的事时,心情会怎样。

1、教师创设情境。

教师:假如你非常心爱的玩具被别人抢走了,你的心情会怎样?(请3-4名幼儿讲述)

教师:假如你画的画被别人撕坏了,那你的心情会怎样?(请4-5名幼儿讲述)

教师小结: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一些自己不开心的事情。当我们遇到不开心的事情时,我们该怎么办呢?(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

四、通过讨论,了解调节情绪的简单方法。

1、引导幼儿讨论.。

教师:用什么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把不愉快的心情快快赶跑呢?然后让自己快乐起来。(可以用转移法,做一件你喜欢的事情,让自己高兴起来)

2、引导幼儿说说,可以做哪些让自己高兴、快乐起来的事情?(如外出旅游、听音乐、看美丽的图书、好好的玩具、看喜欢的节目等等)

教师小结:当我们感到不开心的时候,我们可以去做其他自己喜欢的事情,让自己高兴起来。

五、请幼儿听听音乐、玩好玩的玩具。

教师:你们听听,什么声音?这里还有好玩的'玩具,请孩子们玩玩。感觉怎么样?(请幼儿说说自己的心情)

教师小结:平时当我们遇到不开心的时候,要尽快让自己心情变好,保持快乐的心情,我们都喜欢和快乐的人交朋友。

活动反思

自信是成功的基石,是一个人对自身力量的认识和充分估计,是一种良好的心理品质。幼儿自信心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能有效促进幼儿认知的发展、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指南》社会领域的目标3:具有自尊、自信、自主的表现,4-5岁典型表现:自己的事情尽量自己做,敢于尝试有一定难度的活动和任务。5-6岁典型表现:遇到困难能够坚持而不轻易求助。此次活动通过视频中米卡和妞妞的故事,让幼儿懂得遇到困难时不害怕,开动脑筋不放弃,告诉自己并相信自己一定行。并通过活动体验自信的力量,鼓励幼儿在生活中勇敢面对困难,积极地想办法去解决困难获取成功。

活动通过两个视频片段让幼儿体验小动物在遇到困难时如何面对并最终克服困难取得成功,在两个视频片段中,没有让幼儿回忆自己遇到困难的场景而是将故事情景抛向幼儿“如果你是小米卡,你也不会画飞机翅膀,你会怎么办?”“你愿意帮助小兔子妞妞勇敢地玩羊角球吗?”,并通过朗朗上口的魔法歌曲正面引导幼儿如何面对困难,收获自信。通过用最灿烂的笑容和最宏亮的声音对着“魔镜”说出“我是最棒的,相信自己我能行”,用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通过前面的铺垫,幼儿自由结伴开展魔法秀将活动推向了高潮,最后通过一个欢快的歌曲“相信自己”结束活动,让自信这一主题贯穿整个活动,让幼儿成长为自信满满、阳光灿烂的自信宝贝。

在活动开展中,我也不禁在思考自己的活动设计:活动通过多种形式帮助幼儿树立自信,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是一种心理暗示与强化,但是真正的幼儿自信心的培养更多应该落脚在:创设各种机会帮助幼儿获取成功体验和日常生活中关注幼儿遇到困难时的适时引导,这样才能让我们的孩子真正地拥有阳光收获自信!

社会规则教案活动反思篇七

设计意图:

幼儿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我们应该注重幼儿一日生活的培养。加强幼儿的常规训练不仅可以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规律,还可以增强幼儿的安全感,培养幼儿的自律能力。《纲要》中也指出:“教师应建立良好的常规,减少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培养幼儿的.自律。”因此,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一日生活常规尤为重要。我们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入手,重点抓的是养成有良好的喝水进餐习惯,让幼儿制定生活活动规则,从而促进幼儿在园一日生活的顺利进行,促进幼儿全面、健康的发展。

活动目标:

1、乐意与集体成员共同制定生活活动规则。

2、理解规则的意义,体会规则的重要性。

3、能正确判断活动的行为对错并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4、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5、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活动准备:

图片若干、规则卡片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二、教师出示饮水图片,让幼儿讨论图片中行为的对错。

师提问:图片中哪里错了?为什么不能这样做?我们应该怎样做?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三、与同伴制定相应规则

1、让幼儿交流讨论,教师引导幼儿说出规则。

2、大胆说出自己制定的规则。

3、幼儿说出规则后,教师将相应规则粘贴在黑板上。

4、教师小结。

四、出示进餐图片,讨论并制定相应规则。

五、结束部分:教师与幼儿一起把制定的规则粘贴在活动区域墙上,鼓励幼儿共同交流,共同遵守。

活动延伸:

继续同幼儿一起制定早操、入厕、午睡等活动规则。

活动反思:

活动区域的设置引发了孩子们的许多不同意见,这是笔者在组织活动前时没有想到的。孩子们的积极参与,勇于表达自己的意见,使集体活动气氛很是活跃,师幼关系很是融洽。关于活动区域的取舍问题孩子们都想保留自己喜欢的项目,争论得比较激烈,因而在制定规则时有点急促。孩子们的表现让我深深体会到,活动区域的设置,与幼儿的生活息息相关,来源于孩子们的日常生活,这正如陶行知先生所提倡的“生活即教育”。我深信生活就是教育的中心。区域活动孩子的日常生活。因此他们对此有一定生活经验,他们动嘴、动脑、动手的一系列活动都是自己自主的,而教师在其中只是穿针引线,幼儿真正做到了“我的区域我做主”。

小百科:规则,是运行、运作规律所遵循的法则。规则,一般指由群众共同制定、公认或由代表人统一制定并通过的,由群体里的所有成员一起遵守的条例和章程。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