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四年级数学第五单元教学设计大全(18篇)

时间:2023-10-27 作者:琴心月热门四年级数学第五单元教学设计大全(18篇)

一个好的教学计划可以提前规划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使教学更加有序和有效。在下面的教学计划范文中,可以找到不同课程和不同学段的教学计划,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热门四年级数学第五单元教学设计大全(18篇)篇一

本单元具体例题安排如下表:

1. 通过观察、操作和实验探索等活动,使学生认识三角形的特性,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2. 通过分类、操作活动,使学生认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知道这些三角形的特点并能够辨认和区别它们。

3. 联系生活实际并通过拼摆、设计等活动,使学生进一步感受三角形的特征及三角形与四边形的联系,感受数学的转化思想,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会欣赏数学美。

4. 使学生在探索图形的特征、图形的变换以及图形的设计活动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1.关注学生的已有经验,强调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儿童有一种与生俱来,以自我为中心的探索性学习方式,他们的知识经验是在与客观世界的相互作用中逐渐形成的,这些知识与经验是他们进一步学习的基础。为使儿童以一种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的知识经验,认识新问题,建构他们自己新的知识与经验,教材的编写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创设丰富多彩的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的情境和动手实验活动,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构建数学知识。例如:对“三角形的分类”这一内容,教材根据学生已懂得了角的分类,能区分锐角、钝角、直角、平角与周角这一基础,设计了“给三角形分类”活动,放手让学生自己在“给三角形分类”的探索活动中了解和把握各种三角形的特征。

2.重视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积极探索的活动过程中掌握知识。

几何初步知识无论是线、面、体的特征还是图形特征、性质,对于小学生来说,都比较抽象。要解决数学的抽象性与小学生思维特点之间的矛盾,就要充分运用其直观性进行教学。基于这样的考虑,教材在提供大量形象的感性材料的同时,加强了数学问题情景、操作探索活动的设计。例如“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这一部分内容,创设了“我上学走中间这条路最近”“这是什么原因呢?”这种学生熟悉而有趣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去探索、去实验、去发现。从而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积极探索的活动过程中掌握知识,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3.教学内容的呈现不但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而且给学生留有充分自主探索和交流的空间。

经过第一学段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关于三角形的认识的直接经验,获得相应的知识和技能,为感受、理解抽象的概念,自主探索图形的性质打下了基础。为方便教师领会教材编写的理念与意图,开展有效的教学,更好地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各种能力,教材在呈现具体教学内容时,不但重视体现知识形成过程,而且注意留给学生充分进行自主探索和交流的空间,为教师灵活地组织教学提供了清晰的思路。这主要体现在:概念的形成不直接给出结论,而是提供丰富的动手实践的素材,设计思考性较强的问题,让学生通过探索、实验、发现、讨论、交流获得。例如,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三角形的内角和、三角形与四边形的联系等,均是让学生在操作、探索中发现,形成结论。

4.加强对图形之间的关系的认识。

本单元增加了“图形的拼组”,让学生再次感受三角形的特征及三角形与四边形的联系与区别,从而了解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探索能力。

1.三角形的特性。

(1)情境图。

教材提供了一幅三角形在生活中应用的直观图,目的是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思考并说一说“哪些物体上有三角形?”激发学生学习三角形的兴趣,而且引起学生对三角形及其在生活的作用的思考。

(2)例1。

在“画三角形”的操作活动中进一步感知三角形的属性,抽象出概念。在已学的垂直概念的基础上,引入了三角形的底和高。最后,教材说明为了便于表述,如何用字母表示三角形。

(3)例2。

三角形的稳定性,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让学生对三角形有更为全面和深入的认识。设计思路是“情景、问题—实验、解释—特性应用”。

(4)例3。

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对三角形边的关系的思考。然后让学生动手实验,探究规律。

2.例4。

教学三角形的分类。用集合图直观地表示出,三角形整个集合与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之间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三角形按边分类,教材不强调分成了几类,着重引导学生认识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边和角的特征。

3.例5。

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先通过让学生度量不同类型的三角形的内角度数,并分别计算出它们的和,使学生初步感知到它们的内角和是180?。在此基础上,教材再提出用实验的方法加以验证。

“做一做”应用这一结论解决问题。

4.图形的拼组。

(1)例6。

用同样大小的三角形拼四边形的活动,让学生体会三角形与四边形的关系。具体活动时,不一定只按教材提供的思路拼,可以让学生自主拼,看用同样的三角形可以拼出哪些四边形,并说一说是怎么拼摆的。

(2)例7。

用三角形拼出美丽图案的活动,进一步感受三角形与其他图形的关系,同时享受创作的快乐,感受数学美。

1.适度把握本册关于“三角形的认识”的教学目标。

这一学段的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有关“空间与图形”的知识和经验,形成了一定程度的空间感。他们对周围事物的感知和理解的能力以及探索图形及其关系的愿望不断提高,具备了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可以在比较抽象的水平上认识图形,进行探索。因此,本册对三角形认识的教学目标与第一学段“获得对简单平面图形的直观经验”有所不同,应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手段,逐步认识三角形。因此,在进行本单元的教学,如落实“了解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内角和是180°”等内容的具体目标时,不仅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而且要积极引导学生对活动过程和结果进行判断分析、推理思考和抽象概括,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提高能力。

2.重视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探索中获取知识。

“数学学习的过程实际上是数学活动的过程”,学生对图形的认识是在活动中逐步建立起来的。回忆生活经验、观察实物、动手操作、推理想像等都是学习理解抽象的几何概念的重要手段,也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途径。教学时,应从学生的生活实践出发,给予学生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让他通过观察、操作、有条理的思考和推理、交流等活动,经历从现实空间抽象出几何图形的、探索图形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过程,从而获得对图形的认识,发展空间观念。

3.注重教具、学具和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加强教学的直观性。

几何图形的直观性为各种教学手段的运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利用各种教具、学具和现代教学技术,可以使学生认识和探索图形的过程更具有趣味性和挑战性,也是进一步发展学生空观念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但在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时,要注意切合实际,易操作而有实效。一些农村学校由于经济困难,不能配备丰富多彩的教学具,教师必须因地制宜充分挖掘当地资源,积极发动学生制作。学生在制作过程中不但可以激发学习的兴趣而且可以加深对图形的认识。

热门四年级数学第五单元教学设计大全(18篇)篇二

各位游客,你们好!今天我们要参观的是以前皇帝祭天的地方――天坛。

天坛是明朝永乐皇帝建成的祭天圣坛,主建筑是大祀殿,也就是今天的祈年殿。天坛有外坛墙和内坛墙,北圆南方,寓意天圆地方。乾隆年间,将大祀殿改为现在的祈年殿,将屋顶瓦片改成蓝色的琉璃瓦,形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祭天建筑群。

这一祭天圣地,在1860年遭到了英法联军的洗劫,19又遭到八国联军的蹂躏。新中国成立以后,这里成了着名的旅游景点,来这里的除了旅游者,还有很多健身的人们。

现在就让我们沿着当年皇帝登坛的路线开始游览。

现在我们是沿着天坛建筑的中轴线在向南行进,将要看到的就是古代皇帝祭天的圜丘坛。圜丘有两道围护墙,外方内圆,符合天圆地方的说法。每道墙都有四组门,大家可以注意到,门的大小都不一样,这是因为中门是上帝专用的,所以高大;皇帝只能从左侧的门进入;而其他的官员只能从右边最小的门通过。

来到圜丘坛下,我们马上要开始登坛了,不过要请您留心数一数,每层坛面都有多少台阶。到了最高层,大家会发现,坛上所有的台阶数,都是九或者九的倍数。这些难道都是巧合么?当然不是,因为古人认为九是极阳数,所以工匠们便用这个数字来赋予圜丘坛“崇高”之意。

说完了神坛的奇妙,我再给您介绍一下祭天大典的盛况。

到了每年的冬至,皇帝就要在这里祭天。在这个典礼上,需要特别提到的是皇帝恭读祝文所站立的地方,就是这块天心石。它是天坛三大声学现象之一。在这里朗读的时候声音特别洪亮,各位游客不妨体验一下,也像当年的皇帝一样,向上天诉说自己美好的愿望。

现在咱们继续沿着中轴线行走,面前的建筑叫做天库,它的正殿就是皇穹宇。皇穹宇三个字也分别代表了“至高无上”“天”“宇宙”的意思,更加显示出它的神圣和至尊。这组建筑不仅十分精美,而且还有回音壁和三音石,这和刚才我们说的“天心石”合称天坛三大声学现象。

回音壁就是皇穹宇的外墙,围墙十分平滑,可以传声,在传递途中对声音损失极小,只要对着墙说话,就算相隔四五十米,见不到面,都可以清晰地听到对方说话。

三音石是皇穹宇大殿正前方的三块石头,您站在第一块石头上拍手可以听到一次回音,站在第二块石头上拍手可以听到两次,而站在第三块石头上拍手就可以听到三次回音,所以称为三音石。

在游览过了圜丘坛和皇穹宇之后,我们即将走进祈谷坛了,祈谷坛的主体建筑就是祈年殿,祈年殿是一座极具中国特色的独特建筑。

圆形尖屋顶是用蓝色的琉璃瓦覆盖,以此来象征天。和每年的祭天一样,这里是用来祈谷的地方。在祭祀的当天,有乐队在殿外月台上奏乐,身穿祭服的皇帝虔诚步入神殿,向牌位行大礼,祈祷上苍,然后把供品送到祈年门外焚烧,送上天宫。

现在我们从祈谷坛的东门出来,可以看到一条长廊,是祭祀时运送祭品的通道。

今天的观光游览就要结束了,在天坛的这段时光希望能成为您北京之游中的永恒记忆。同时也请您把天坛的祝福带给您的家人朋友。

长城导游词。

尊敬的游客朋友:

大家好!欢迎您来到长城游玩,希望我们的服务能让您多一份欢乐,也希望您能玩得开心,玩得尽兴,玩得满足。

接下来,我先向诸位介绍一下长城的概况。

长城位于北京的北面,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那时各个诸侯国为了互相防御,就在自己境内地势险要的地方修筑长城。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防御北方匈奴的入侵,便将各诸侯国的长城连接起来,并将其延长,号称“万里长城”。

长城,远远望去像一条长龙,在巍巍群山之间蜿蜒盘旋。它全长一万三千多里。国父孙中山参观长城后,评价道:“中国最有名之工程者,万里长城也。……工程之大,古无其匹,为世界独一之奇观。”

我们今天游览的是修筑在八达岭上的一段长城。这段长城高大坚固,是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的。城墙顶上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烽火台”,也就是方形的城台。在这“烽火台”上,周幽王还曾经导演过一起“峰火戏诸侯”的历史闹剧。

在秦始皇修筑长城时,动用了百万之众,竟占全国人口的1/20!想当初,古代人民艰苦劳动,才把那一块块重达千斤的条石、城砖抬上这峭壁深壑。因此,为了尊重古代的劳动人民,我在此提几点要求:

1.不要乱涂乱画。

2.不要把塑料袋、废纸等垃圾随手丢弃。

3.不要破坏建筑物。

长城,用“举世无双,独一无二”来形容它,一点也不过分。今天,就让我们怀着“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心态登上它,领略它的雄伟,壮观。

热门四年级数学第五单元教学设计大全(18篇)篇三

1.四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训练题:小数点右边第一位是()位,第三位是()位,小数点左边第二位是()位。

2.由5个一、6个十分之一、7个百分之一和1个千分之一组成的小数是()。

3.按角的大小,三角形可以分为()三角形、()三角形、()三角形。

4.0.9里面有()个0.1,2.78里面有()个0.01。

5.三角形具有()性。平行的四边形具有()性。

6.小明的身高是1米28厘米,写成小数是()米。

7.120cm=()m3元6分=()元。

8.()和()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9.最小的一位小数是()。

10.小数加减法的计算与整数加减法的计算相同,就是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也就是要把()。

11.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

12.一个等腰三角形,它的一个底角是50°,它的顶角是(),一个等边三角形的边长是9厘米,它的周长是()厘米。

1.小数是比1小的数。()。

2.任何一个三角形至少有两个锐角。()。

3.小数点的后面添上0或取掉0,小数大小不变。()。

4.三角形越大,内角和越大。()。

5.计算小数加减法时要把小数的末位对齐。()。

6.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1.整数部分是0的两位小数,最大的是()。

a、0.01b、0.09c、0.9d、0.99。

2.小数部分最大的计数单位是()。

a、1b、十分之一c、百分之一。

3.小数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a、一b、十c、一百。

4.所有的等边三角形都是()三角形。

a、钝角b、锐角c、直角。

5.一个三角形至少有()个锐角。

a、1b、2c、3。

6.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是40厘米、50厘米,第三条边的长度只能选()。

a、80厘米b、90厘米c、110厘米。

1.在点子图上画出一个钝角三角形,一个平形四边形。

1.口算,(6分)。

1.5+0.5=2.1+0.6=0.8-0.76=。

2.38+0.7=0.26-0.12=9.6-2.8=。

2.竖式计算。(9分)。

3.用我喜欢的方法计算。(6分)。

13-4.85-3.1570.9-1.25-1.75。

(1)已知甲、乙两数的和是20.58,甲数是7.86,乙数是多少?

(2)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是40°,那么它的顶角是多少度?

七、应用题22分。

2.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30厘米,如果三角形的腰长是8厘米,那么这个三角形的底边长是多少厘米?4分。

3.爸爸用两条长度分别是1.27米、1.35米的绳子接起来捆扎报纸。接口处共用去绳子0.25米,接好后的绳子有多长?5分。

4.同学们进行跳远比赛。冬冬跳了3.16米,亮亮比冬冬多跳0.23米,强强比亮亮少跳0.18米,强强跳了多少米?5分。

5.在直角三角形中,一个锐角30°,那么另一个锐角是多少度?4分。

热门四年级数学第五单元教学设计大全(18篇)篇四

一、从小到大排一排。

30415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计算题。

3+8=。

9+6=。

13-6+1=。

9+8=。

14-7=。

10-5=。

5+8=。

19-9=。

6+7-8=。

3+3=。

15-5=。

8+7=。

三、解决问题。

1、树上有19只小鸟,第一次飞走了4只,第二次飞走7只。树上一共少了几只小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本科技书,我两天看了18页,昨天看了6页,今天看了多少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6路公交汽车上有4人下车,现在车上还有8人,车上原来有几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热门四年级数学第五单元教学设计大全(18篇)篇五

1、通过游戏,感受上下这一空间方位。

2、通过环境的创设,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3、会用“上下”进行简单的描述。

4、培养幼儿的多项思维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5、能积极思考,提高认识上下能力。

1、猴子图片一个,一座大山,一棵大树,桃子若干。

2、各种小动物若干。(如:小鹿、小熊、小猫等。)。

3、准备游戏时用的伞、床、桌子、椅子、蘑菇桌等物品。

1、以小猴找食物,导入活动。

瞧!是谁呀?(小猴子)小猴子肚子饿的咕咕叫,多想找些吃的来掂掂肚子呀!他走呀走,找呀找,看!他走到了什么地方?(小猴走到了山下面,要求幼儿把话说完整。)让我爬上山去看看有没有什么好吃的。小猴现在又在什么地方了呀?(小猴到了山的上面。)让我看看前面有没有什么好吃的?(有棵树,树上有桃子。)小猴要去摘桃子,先要干什么?(小猴先要走到山的下面。)(小猴再走到大树的下面。)桃子在哪儿呀?小猴能摘到桃子了吗?(不能)怎么办呢?(小猴子爬呀爬,爬到树上)摘个桃子吃饱了,咕噜咕噜滑下树。

2、引导幼儿找出各种小动物所处的位置。

(1)小猴子吃饱了,找来了许许多多的小动物,他们要和我们来玩捉迷藏的游戏呢?小朋友让我们赶快闭上眼,让小动物藏起来吧!

(2)小朋友,小动物都藏好了,我们快来找找看他们都藏在什么地方呀?(请每一位幼儿说一说,能说出谁藏在什么的上面,谁藏在什么的下面。并请他把小动物找出来。)。

3、幼儿参与活动,一同进行捉迷藏的游戏。

(1)小朋友真能干,小动物藏的这么好也都被你们找到了,你们的本领真大,这回我们也来藏起来,让小猴子来找找我们,好吗?小朋友在藏的时候要记住你是藏在什么地方的,那让我们赶快找个地方藏好,一声不响,一动不动,让小猴子找不到。(教师扮做小猴子,“小朋友,你们都藏好了吗?我要来找了?”)。

(2)小猴子找小朋友,“咦,怎么一个小朋友都找不到了,他们都藏到哪去了呢?我实在找不到你们,你们还是出来吧!”

你们刚才藏的这么好,谁来告诉我你是藏在什么地方的?(引导幼儿说出上下方位。)。

4、结束活动:

孩子们的学习是要将他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活动规范化,常识经验系统化,所以,孩子已有的生活经验对于他们理解数学中的“上下”是十分重要的。然而正是通过生活经验,孩子们才能经历一个从具体到逐步抽象的过程。

热门四年级数学第五单元教学设计大全(18篇)篇六

1.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叫做三角形。

2.三角形有3条边,3个角,3个顶点。

3.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做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

4.三角形有3条高,3个底。

5.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不易变形。

6.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7.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8.快速判断任意三条线段能否围成一个三角形:看两条较短的线段之和是否大于第三条线段。

9.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互为底和高。

10.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

11.有一个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12.有一个钝角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

13.三角形按角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13.三角形按边分:普通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14.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按边)

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按角)

15.有三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按边)

有三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按角)

注:课本83页三角形集合图。

16.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17.等边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

18.等腰三角形的两腰相等,两个底角相等。

19.等边三角形的三条边相等,三个角也相等,都是60度。

20.等边三角形也叫正三角形。

21.等腰三角形中,两腰相交于一点形成的夹角是顶角;两腰与底相交形成的两个夹角是底角。(p84图)

22.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23.多边形的内角和=180度(多边形的边数-2)

24. 任意一个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度。

25.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和四边形。

26.最少用2个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

最少用3个等边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等腰梯形。

最少用2个等边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菱形。

27.无论是什么形状的图形,没有重叠、没有空隙地铺在平面上,就是密铺。

28.把任何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剪下来,都可以拼成一个平角。

29.所有的.等边三角形都是锐角三角形。

30.有三个角的图形一定是三角形。()

31.有两个锐角的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 因为也有可能是直角三角形。

32.等腰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 因为等腰三角形中可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等腰锐角三角形、等腰钝角三角形。

33.一个大三角形和一个小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和是不相等的。()

因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34.一个钝角三角形里最多有两个钝角。()

因为任意一个三角形里至少有两个锐角,如果有两个钝角或两个直角,三角形的内和就大于了180度,根本拼不成三角形。

35.两个三角形一定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因为必须是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才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36.用两个直角三角形一定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

因为必须是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才能拼成一个长方形。

37.由三条线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因为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叫做三角形。

38.三角形的底越长,这条底边上的高就越短。()

39.一个三角形的每一条边的长度确定后,这个三角形的形状就再不发生变化。()

40一个三角形只有一条高。() 因为每个三角形都有3条高。

4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的和是90度。()

42.有一个角是60度的等腰三角形一定是正三角形。()

43.0.15时=15分()因为每相邻两个时间单位的进率不是100。

44.0.3与0.30的大小相同,但表示的意义不同,计数单位也不同。()

45.四个完全一样的正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大三角形。()

热门四年级数学第五单元教学设计大全(18篇)篇七

一、单元教学目标:

1、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分析同一对象。克服单一片面的惯性思维。

2、在阅读鉴赏文学作品时,能有独到的感受,能提出个性化的见解和评价。

3、能借助相关评论等资料加深最作品的理解。

4、能准确概述文章内容,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句,理解语句丰富深刻的内涵。

5、能有理有据的发表自己的意见观点,能尝试写简单的文学评论。

二、单元教学构思:

首先,学生曾学习过《海燕》等课文,对于散文诗这一体裁应不陌生;其次,学生于九年级上半学期有一个单元文学评论学习,对于文学评论的基本方法应有所了解。排除体裁障碍,则可以将注意力放在本单元的特色上。

首先,本单元最大特色即围绕同一文章选取四篇评论,分别从不同角度提出见解。苏轼在《题西林壁》中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之所以产生这样的现象,其原因正是选取了不同的角度进行考察。这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事物才在不同的人眼中呈现出不同的样貌,世界也因此丰富多彩起来。对于文学作品的解读同样如此,有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习本单元,正可以让学生认识到,人云亦云是毫无价值的,重要的是有属于自己的独到的富有个性的感受和见解,从而克服单一片面的惯性思维。由于这样的选材,使得本单元较之一般单元更具有整体性。可以考虑不必采取逐篇教学的方式,而是进行整体规划。四篇评论之间可以比较阅读,从而锻炼学生在比较中发现异同总结规律的能力;散文诗与评论之间可以相互作用,彼此观照,以引导学生参照评论资料阅读文学作品,或将自己观点与他人对照,加深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感受和理解。其次,《雪》在鲁迅作品中较为特殊,形象鲜明丰富,语言优美,思想内涵深刻。之前学生接触鲁迅作品以散文、小说较多,初次接触他的散文诗,宜多咀嚼,反复诵读,深入了解探讨背景知识。并可以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阅读《野草》等其它相关作品,扩大知识面。

三、教学过程:

第1课时单元学习准备。

学习目标:

1、了解单元内容及单元结构特点及单元整体学习目标。

2、制定单元学习计划。

学习过程:

一、整体把握单元内容。

1、浏览单元内容。借助工具书解决字词。了解文章大致内容。

2、说出本单元包括哪些课文,体裁是什么,作者是谁。

3、说说看,本单元的结构特点是什么?本单元希望大家达成的学习目标是什么?

二、制定单元学习计划。

1、回顾此前有无类似学习经历?从体裁、内容、单元整体结构等方面比较。回顾之前所学散文诗、文学评论以及鲁迅的相关作品等。看旧知能否对新学有所启示。

(如《海燕》、九年级上第四单元“学会读书四――阅读有独特的感受”、《故乡》、《藤野先生》等。从散文诗体裁、文学评论方法、对鲁迅的了解等方面寻找启示。)。

2、确定方法。如四篇评论可以进行比较阅读。散文诗与评论之间可以参照阅读等。

3、知识准备。为更好的学习本单元,我们应该进行哪些方面的知识准备?如对鲁迅的了解,对写作背景的了解,阅读《野草》以及相关评论等。

三、课后学习。

分小组制定具体计划,并着手搜集相关资料,制作知识卡片。

第2课时《雪》。

学习目标:

1、能品析本文的两幅雪景图,掌握对比表达情感的方法。

2、学习借助自然景物描写抒情表意的技巧。

学习过程:

一、导入课文:

1、齐背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描述了壮丽雄奇的塞北雪景。大家还知道哪些写雪的诗词作品?背一背。

二、整体感知:

1、配乐朗诵课文。同学们边听边展开想象联想。

2、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在听朗诵时脑海中浮现出怎样的图景?大胆地发挥联想想象。

3、文中描写了几幅雪景图?主要特点是什么?归纳本文所写的两幅雪景图。(滋润美艳的南方的雪、如沙如粉的朔方的雪。)。

三、探究学习:

1、文中分别从哪些方面去描写南方的雪和北方的雪?

(质地、颜色、生气、活动;神韵、气势、精神等等。)。

2、用圈点勾画法读课文,找出你认为最能体现两种不同雪特点的描写。从语言运用,表达效果等方面进行赏析。

(从语言入手品析课文中对雪景的描写。锻炼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3、南方的雪和北方的雪分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言之成理即可,要求学生有自己的独到的感受。)。

四、拓展延伸:

1、试描述自己经历中曾亲见过的雪景,以及感受。

(要求:有较为生动细致的描绘和自己的富有个性的感受。)。

五、课后学习:

1、有感情的诵读文章,背诵相关段落。

第3课时《雪》。

学习目标:

1、能通过文中描写以及两幅雪景图的对比理解作者的情感。

2、在理解作者情感的基础上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句,理解语句丰富深刻的内涵。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说说你印象中的鲁迅先生。

(可以简介生平,可以简述事迹,可以评介个性,可以品评人物,可以结合作品等。)。

2、说说你所理解的《野草》。

(课前应引导学生阅读《野草》并搜集相关评论等,课堂上进行交流。)。

二、整体把握:

1、作者对南方的雪和北方的雪分别有着怎样的感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

(滋润美艳,生机有趣然而不能持久令人叹息;如沙如粉,决不粘连,独立斗争。

有这样的感受一方面源自自然景物本身特点,更多与写作背景与作者个性有很大关系。)。

2、学生介绍写作背景,结合背景分析作者情感。

(作者当时生活在北洋军阀统治下的北京。在黑暗中渴求光明,在寒冷中渴求温暖。却绝不颓丧,仍保持坚毅的斗争精神。)。

3、结合作者个性分析作者情感。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个性中有柔软善感与刚强坚毅的两面。可以引用鲁迅事迹及其相关作品。对南方的雪显示其柔软善感一面,对北方的雪显示其刚强坚毅一面。)。

三、质疑探究:

1、运用联系题目质疑法,联系主题质疑法,分析修辞质疑法,关键词质疑法,联系上下文质疑法等方法细读课文,划出难以理解的语句。

2、小组讨论语句内涵,全班交流。

四、归纳小结:

《雪》是鲁迅散文诗集《野草》中最优美的抒情篇章之一,文章篇幅虽然不长,却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照描绘了“江南的雪”与“朔方的雪”两幅雪景图,深切地表达了作者对往事和现实的种种复杂感情,情感委婉含蓄,寓意隐晦深邃。

第4课时《雪》四人谈。

学习目标:

1、能分别找出四篇评论的评论角度及其基本观点。

2、能了解文学评论的一般创作手法。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二、整体感知:

1、自读四篇评论文章。领会大意。找出每篇文章的基本观点,及其依据。

2、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三、质疑探究:

提出阅读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交流探讨。

四、比较阅读:

1、比较四篇文章的异同,

完成下列表格:

题目。

观点。

角度。

不同点。

相同点。

读《雪》需要联想。

灵魂的柔软和坚硬。

简洁精纯的《雪》。

《雪》的独到之处。

文学评论的方法。

五、总结归纳:

1、通过比较,试谈谈文学评论应当注意哪些问题?归纳出文学评论的一般方法。

(研读作品、占有材料、真知灼见、角度适当、语言简洁、观点鲜明。学生言之成理即可。)。

2、这几篇评论是否对你更好的理解《雪》有所启示?谈谈感受。

(哪些观点是你在读《雪》的时候同样想到的?哪些是你没有想到的?哪些是你赞同的并能继续佐证的?哪些是你不太赞同的并要加以反驳的?注意发言应该有理有据。)。

六、课后学习:

运用文学评论的一般方法,根据你对散文诗《雪》的理解,写作一篇文学评论。

第5课时写作训练。

学习目标:

1、能写作一般的文学评论。

2、能学习《雪》进行生动细致的景物描写。

学习过程:

一、交流上节课作业“关于散文诗《雪》的评论”。集体交流评价,将优秀作品传上班级网页。

二、当堂创作以景物描写为主题的文章。

三、互相交换所写文章,针对别人的文章写一篇简短的评论文章。

四、作者与评论者交流,修改作文。

热门四年级数学第五单元教学设计大全(18篇)篇八

2.教学生尝试着画视图进一步巩固空间观念。

一、谈话揭题:

上节数学课。

我们学习了"观察物体"。

说说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板书:视图。

出示两张图。

问:你觉得这两张图有什么不同?

指出:我们在观察一个正方体的时候,最多只能看到3个面:前面、右面和上面。

图1画的就是我们平时能看到的情况,而图二是在图1的基础上添上了3条虚线,这样就使图看起来立体的效果更强,可以完整地看到正方体的六个面,像这样的图,我们可以叫它"透视图"。

我们要会观察视图,大家一起动手画一个正方体。

二、练习:

说一说先完成书上的问题。

问:谁能像这样子也来提问考靠大家?

随学生的`提问。

其他同学解答。

注意学生在出题的时候。

要说清楚是从哪个面观察。

得到的是怎样的排列的几个正方形?

你能用几个小正方体搭出下面的楼房模型吗?

追问:图2看到的是3个正方体。

是不是真的就3个?

观察这类图要注意什么问题?

3.先数一数各有几个正方体。

再摆一摆。

(图略)提醒:图2和图3都是2层的。

2层的视图要注意上面正方体的下面虽然看不到,但肯定是有的一定要数进去。

4.思考题:

下面的几张照片分别是谁拍的?连一连连完后请学生说说自己在连的时候是怎么考虑的?

连完后有什么发现?

注意让学生发现相对的面。

如前面和后面左面和右面在观察的时候,上面多的那一块的方向是正好相反的。

三、尝试画较为复杂的视图。

1.用4个同样大小的小正方体摆成从右面看到的是。

2.用4个同样大小的小正方体摆成从右面看到的是。

热门四年级数学第五单元教学设计大全(18篇)篇九

这一单元,我深知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重要,又感叹她的难教。要想学生真正理解,会熟练解答,非下苦功夫不可。此类应用题涉及的知识面广,题目变化的形式多,解题的思路宽,既有独特的思维模式,又有基本的解题思路。我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和体会,有以下一些典型方法。

一、“数形”结合思想。

数形结合是研究数学问题的重要思想,这里的数形不是指中学的函数和解析几何,而是画线段图能将题目中抽象的数量关系,直观形象地表示出来,进行分析、推理和计算。画线段图常常与其它解题方法结合使用,可以说,它是学生弄清分数(百分数)应用题题意、分析其数量关系的基本方法。

(很遗憾,我的线段图和分数式子贴不上去,下同,所以例题只好不举了)。

二、对应思想。

分率对应是解答分数应用题的根本思想,分率对应是通过题中具体数量与抽象分率之间的对应关系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分率对应常常和画线段图结合使用。)。

三、转化思想。

转化是解决数学问题的重要手段,可以这样说,任何一个解题过程都离不开转化。它是把某一个数学问题,通过适当的变化转化成另一个数学问题来进行思考、求解,从而实现从繁到简、由难到易的转化。复杂的分数应用题,常常含有几个不同的单位“1”,根据题目的具体情况,将不同的单位“1”转化成统一的单位“1”,使隐蔽的'数量关系明朗化。

四、变中求定的解题思想。

分数(百分数)应用题中有许多数量前后发生变化的题型,一个数量的变化,往往引起另一个数量的变化,但总存在着不变量。解题时要善于抓住不变量为单位“1”,问题就会迎刃而解。有的是部分量不变,有的是总量不变。

五、假设思想。

假设思想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常用有推测性假设法和冲突式假设法。

六、用方程解应用题思想。

在用算术方法解应用题时,数量关系比较复杂,特别是逆向思考的应用题,往往棘手,而这些的应用题用列方程解答则简单易行。列方程解应用题一开始就用字母表示未知量,使它与已知量处于同等地位,同时运算,组成等式,然后解答出未知数的值。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是根据题中已知条件找出的等量关系,再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临海市的最后一题许多都可用方程解。

热门四年级数学第五单元教学设计大全(18篇)篇十

在区角游戏中,观察到幼儿们在语言角交流:“洋洋,你帮我拿下小兔?”“小兔在哪里?”“在那里。”幼儿间简单的交谈我发现了幼儿们对于方位有些不清楚。于是,设计本次“认识上和下”的活动,《3—6岁儿童与学习发展指南》中指出:“丰富幼儿空间方位的辨识的经验,引导幼儿运用空间方位经验解决问题。”

1.体验寻找上下方位的乐趣。

2.感知物体的上、下方位,会使用上、下方位词。

3.能正确分辨上、下方位。

1.重点:在游戏的过程中感知物体的上、下方位。

2.难点:能将从树上面找到的小动物送到楼上的房间里休息,从树下面找到的小动物送到楼下的房间里休息。

1.知识经验:认识森林的动物,会唱歌曲《我爱我的小动物》。

2.物质材料:餐桌,树,房子,各种食品,小动物。

3.环境创设:创设“森林音乐会”环境。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一)教师以收到邀请函的口吻邀请幼儿参加森林音乐会。

幼:想。

师:那我们一起去吧!(幼儿随老师一起从走廊上进入活动室。)好,请小朋友们找一只动物和它做朋友,以自己舒服的方式坐下来!(地上贴有小动物图标,幼儿席地而坐。)。

二、认识嘉宾,感知方位。

(一)幼儿以自我为中心感知上和下。

师:森林音乐会开始了,我们一起来欣赏音乐吧!(播放歌曲《我爱我的小动物》,幼儿随音乐一起来做动作。)。

幼:“我爱我的小羊,小羊怎样叫,咩咩咩咩咩咩......”(边唱小羊叫声时,手部动作上咩咩,下咩咩,以自我为中心感知上和下。)。

(二)幼儿以客体为中心认识上和下。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都有谁来前来参加,瞧,树上有只猴子!看,树下有谁呀?

幼:树下有条毛毛虫。

师:你的眼睛真亮,真棒!一下子就发现了,真棒!好,我们在来看看这边小鸟在哪里?

幼:小鸟在树上。

师:小兔又在哪里呢?。

师:小兔在树下。

(三)幼儿自由找寻小动物们所在的方位。

师:好!现在我们一起去找一只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和它们一起来听音乐会!请小朋友们记住自己是从哪里找到的小动物哦!

幼:(幼儿自由找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师:好!请找完小动物的小朋友们悄悄回来,舒服地坐下来和旁边的小伙伴说说你是从哪里找到的小动物!(幼儿间自由交流,教师巡视引导。)。

三、欢送嘉宾,巩固方位。

(一)出示房子,分辨上、下方位。

师:小动物和我们一起听听音乐会有些累了,这里有间房子,这栋房子分有楼上的房间和楼下的房间。请将在树上找到的小动物送到楼上的房间里休息,请将在树下找到的小动物送到楼下的房间里休息!

幼:(幼儿送小动物到房间里休息。)。

(二)师幼共检验。

幼:同意!(不同意请说明原因。)。

四、美味餐点,巩固方位。

(一)幼儿观察餐桌的上面和下面的物品,再次巩固上和下。

师:听完好听的音乐会,肚子是不是有些饿了?看看餐桌上有什么?

幼:蛋糕、水果、饼干......

师:蛋糕在哪里?(教师从桌子上将蛋糕拿起来给幼儿看看后立刻放回桌子上,用动作提示幼儿。)。

幼:蛋糕在桌子上。

师:哦,桌子上有这么多好吃的,那桌子下有什么?(桌子下有椅子。)好,我们一起坐下来品尝美味的餐点吧!

五、分享交流,结束部分。

师:吃完好吃的,我们一起到外面看看还有谁也来参加吧!

1.园内延伸:智力游戏“动物躲猫猫”。

2.园外延伸:亲子活动,在家练习上下方位。

《3—6岁儿童与学习发展指南》中指出:“鼓励和支持幼儿发现、尝试解决日常生活中需要用到数学的问题,体会数学的用处。”根据小班幼儿年龄特点,认识依靠行动,本次活动通过创设“森林音乐会”情景,让幼儿们在一种宽松愉快的游戏情境中快乐学习,感受数学的魅力。幼儿们首先从听音乐以自我为中心感知上和下,然后找寻小动物认识上和下,再到送小动物去房间休息巩固上和下,最后品尝餐点经验提升等循序渐进认识方位,在整个过程中用游戏贯穿始终,幼儿是在游戏中学习,在快乐中学习,这也和《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指出的:“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的指导思想一致,真正做到课程游戏化。

热门四年级数学第五单元教学设计大全(18篇)篇十一

1、让学生初步了解《上下五千年》及作者。

2、了解《上下五千年》对弘扬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方面的贡献。

3、通过导读,让学生继续学习读整本书的基本方法,培养读书作笔记的习惯。

一、导读引路,激发兴趣。

1、同学们,我们读过那些中国历史故事?谁能简单的给大家讲讲?

2、简介《上下五千年》及其作者。

3、老师也喜欢看《上下五千年》,其中有两个故事我很喜欢,同学们想听吗?

二、交流读书感受、方法。

自读课文。

在小组中交流:。

1、说说你读了那些历史故事,有何收获?

2、你运用了那些读书方法?

三、明确读书目标。

1、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坚持每天阅读半小时。

2、持之以恒,坚持1—2个月读完一本书。

3、做好读书笔记。

四、制定读书计划。

1、制定自己的读书计划。

2、同座交流。

热门四年级数学第五单元教学设计大全(18篇)篇十二

1、经历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大数的过程,并能说出这些大数的意义。

2、能对多位数进行估计,发展估计意识。

3、会正确读、写多位数。

对多位数进行估计,发展估计意识。

会正确读、写多位数。

1、教师以参与者的身份,出示一些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数据,以供学生讨论。

(1)你能读出这些数吗?

(2)你能写出香港和澳门的人口数吗?

2、让学生对收集的数据根据大小进行分类,然后与学生共同讨论“亿以内的数”的读法,并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能自己归纳读数的方法;接着与学生讨论“亿以上的数”的读法。学生在进行读数时,必须与数位顺序表结合起来,以增强学生的.直观性。同样,在写数方面,也可以分两步进行,先写“亿以内的数”,再写“亿以上的数”。

3、如果学生收集的数据中没有特殊的多位数,如“级的中间零”、“级的末尾零”等,教师可以作一些补充,也可以组织学生先讨论这些特殊数据的读写方法,然后再加以指导。

4、总结讨论。与同学交流你是怎样读数和写数的。

第7页“试一试”第1题,教师在组织学生“说一说”时,可以先让学生收集一些当地的有关人口数据,在此基础上,引出一些比较大的数据,以便于学生能体验到大数据的实际意义。同样,也可以让学生收集一些其他方面的数据,如当地的工农业生产的产值、城区面积等,通过一些具体的、可以感受的数据,了解较大数据的意义。

第2题,组织一组组可以对比的数据,说说它们的实际意义是写数的基础。在学生写数时,安排一些学生身边可以感受的具体参照物进行比较,对学生理解较大数的意义是有很大的帮助。

学生完成练一练的题目。

亿级。

万级。

个级。

千百十亿千百十万千百十个。

亿亿亿。

万万万。

1265830000。

读作:十二亿六千五百八十三万。

热门四年级数学第五单元教学设计大全(18篇)篇十三

知识与技能目标:

l、经历观察的过程,体验到: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最多能看到三个面。

2、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在观察简单物体的活动中,初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在观察活动过程中,继续培养学生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过程和结果的能力。

通过观察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内容的设计意图: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因此,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能够在具体情景中,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教材从情境入手,让所有学生都参与数学活动,让学生在观察、拼摆和探索中,根据自己的体验,感悟出站在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而且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把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形状进行辨认,从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看一看(一)》,设计这个观察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观察纸箱,让学生体验:站在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不一样。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亲自走到不同的位置进行实地的观察体验,再通过找一找、连一连、看一看、想一想及数学游戏等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体验到: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本课是在一年级学习"从两个方向观察简单物体"的基础上发展到"从三个方向观察简单物体"。让学生通过观察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师指导学生有秩序地参加教学活动,在观察、拼摆和探索中,根据自己的体验,感悟出站在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而且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运用所学知识。

让学生把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物体形状辨认准确,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因为本课的内容主要是学生在观察、操作、小组活动、讨论等环节中进行,所以学生的兴趣浓厚,积极性高。学生已有了一定的基础,再通过变换角度的观察,学生从感性上有了真正的体验,学起来比较轻松,但对判断所观察的物体形状还会存在一定的困难。

(—)问题情景。

(课件演示配音)在一个遥远的地方生活着一头非常美丽的大象,笑笑、淘气和机灵狗都想看看大象长什么样子,于是他们来到了大象生活的地方,看到了大象。回到家后他们向智慧老人介绍了大象。笑笑说:大象是大大的眼睛,长长的鼻子,两个耳朵像蒲扇"气说:大象是两根柱子上顶个门,门上有一条摆来摆去的长鞭";机灵狗说:大象是四根柱子上有一座墙壁"。智慧老人不解地问:"我听说,那里只生活着l头大象,你们怎么看到了3头大象呢?"他们三人一口同声地说:"只有1头大象呀!"。这是怎么回事呢?(逐一呈现他们所看到的图象)。

(二)学习新知。

1、体验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1)下面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每人选择一个位置坐好来看你面前的纸箱,互相说一说你坐在什么位置看到的箱子面是什么颜色的?(学生活动)。

(2)汇报。

(3)你们看得很仔细,如果不停地换位置观察,从中你能发现什么?小组内讨论一下。(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4)考眼力:淘气看到大家学的这么棒,有些不服气,想考考你们的眼力,接受挑战吗?

看谁能快速的找出第几幅图是谁看到的。书上p26连一连。

2、体验站在不同的位置看物体最多能看到三个面。

(2)我们以小组来活动,验证一下刚才我们猜测的看到纸箱的几个面是否正确?(学生活动)。

(3)汇报。你站在什么位置,看到了几个面。

a:一个面的。请坐在你的位置,也能看到一个面的同学站起来。(正对着长方体的正面或从上往下看,或拿起来看底)。

b:两个面的。请在你的位置,看到两个面的同学举手让老师看看。旁边的同学走到他的位置检查检查,是不是能看到长方体的两个面。

c:三个面的。(站在角的位置)。

(4)亲身体验:请你走到角的位置看一看,是不是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

3、认一认:正面、侧面和上面。

(1)自学长方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

(课件:笑笑配音)其实呀,同学们你们知道吗?长方体的每个面都有自己的名称。答案就在书上的p26页。可是我没有看懂,聪明的小朋友们,你可以教教我吗。你们现在看到的(绿颜色)的面(正面),你知道叫什么吗?依次揭示上面和侧面。(这个呢?)。

(2)变换摆放长方体的位置,分别指出它的正面、侧面、上面。

(三)应用与扩展。

1、游戏一:

2、游戏二:

五颜六色的长方体多漂亮呀,喜欢吗?

下面我们用手中五颜六色的长方体玩一个猜颜色的游戏。(如:你的正面是红色,上面是绿色,猜一猜,下面是什么颜色?)。

3、游戏三:

机灵狗、笑笑、淘气看到的礼物各是什么形状的?书p27第3题。

4、游戏四:

猜猜看(出示美丽的学校照片):判断是从正面、侧面还是上面拍摄的。

5、游戏五:

(四)小结。

这节课上到这里,就要结束了,谁能说说你有哪些收获吗?

《观察物体:看一看(一)》的教学,我让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体验到: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最多能看到三个面;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同时通过学生的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创新意识。本节课有如几个特点:

1、活动是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的方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知识,本节课在这一点上体现得比较突出。比如,观察纸箱的活动中,不是让学生单纯地站在位置上看一看、说一说,而是设计了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他们不仅获取了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获得了学习的快乐。

2、给学生提供了直观的、形象的学习材料,注重了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自己体验观察的方法。比如,猜猜看(美丽的学校):判断是从正面、侧面,还是从上面拍摄的。让每个学生结合学校的实景观察图片,体验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物体时,形状是不一样的;及通过玩手中的长方体并猜出颜色这个游戏,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物体正面、上面和侧面的理解。同时鼓励学生离开自己的座位,自由地观察纸箱,把所看到的和周围的同学说一说,站在什么位置看到了纸箱的哪几个面,最多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这几个操作活动,充分体现了教师的民主作风,为学生提供了更大的探索、交流、合作空间。

不过,本节课也有一些值得我思考的地方:

1.学生对于面的概念不是十分清楚,在最初观察时,有的孩子竟然说自己能看见四个面,甚至更多。细思原因,原来学生把看到的一条边当成了一个面,我想如果在课前复习时,让学生动手摸一摸长方体的面,我想学生就不会出现以上问题了。

2.本节课学生动了起来,思维也活跃起来了,不过学生活动的有些没有章法,我想也许是大班额的原因吧,如果是小班教学,教师会更容易把握学生的学习状态。同时对于大班额的教学,我更应该认真思考,如何在新课改实验中,教学既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让学生学的"活而不乱"。

3.在课堂上曾出现这么一段小插曲:让学生自学长方体各个面的名称后,汇报时,有的学生理解错误,他站在长方体的正面(正面红色),说正面是红色的,当他站在这个长方体的侧面(侧面黄色)时,还说正面是红色的。这时,一个孩子很敏锐的发现他说的是错的,及时走上前纠正了刚才那位同学的错误,而且表述的非常清楚。这个孩子多会学习呀,可惜的是我的评价没有跟上去,没有为他的勇于质疑行为,给予充分的肯定,无疑是我这堂课的遗憾。都说现在的孩子倾听不好,如果我及时抓住了这一契机,对其他学生无疑是个最好的榜样,可惜我错过,我也深深的感受到,教师对学生的关注是多么的重要。

热门四年级数学第五单元教学设计大全(18篇)篇十四

p13例6(0的运算)。

1、使学生掌握关于0的运算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2、0不能做除数及原因。

3、复习巩固《四则运算》的知识。

0不能做除数及原因。

(一)谈话导入。

师:我们上周一直在学习四则运算,主要讲了四则混合运算,不知道你们的掌握情况怎么样?现在我们就来做几道题。

课件显示:

(2)8×7÷2。

(3)2+3+6×5。

(4)72÷9-1×3。

(5)(9+11)×5。

做好评比!

(二)回顾四则运算的概念、运算顺序。

老师提问,学生回答,老师板书,然后课件再次显示关于四则运算的.概念以及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加法。

减法。

乘法。

除法。

没有括号的。

加减混合或乘除混合:

加减乘除混合:

先乘除,再加减。

有括号的:

先算括号里面的。

文本框:四则运算。

(三)新授。

1、引入。

(1)快速口算。

排火车进行快速口算。

课件显示:。

(1)100+0=(2)0+56=。

(3)0×78=(4)154-0=。

(7)0÷76=(8)235+0=。

(11)0×29=(12)9×0=。

(2)举例总结关于0的四则运算,在运算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课件显示。

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

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

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

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

0除以一个非0的数,还得0;

100+0=100。

0+56=56。

154-0=154。

99-0=99。

0×78=0。

29×0=0。

0÷23=0。

0÷76=0。

(3)0不能作除数。

课件显示:

0不能作除数。

18÷9=?2×9=18。

36÷6=?6×6=36。

6÷0=??×0=6。

6÷0是不可能得到商的,因为找不到一个数同0相乘得到6。

0÷0=??×0=0。

0÷0是不可能得到一个确定的商,因为0乘以任何数都得0。

(4)巩固运用0不能作除数。

考考你!判断对错。

课件显示:

(1)128+0=128(2)0+45=45。

(3)88+0=0(4)1×0=1。

(5)0×97=0(6)0÷56=0。

(7)16÷0=0(8)60-0=60。

(9)0÷76=76(10)10÷0=10。

(四)巩固练习。

1、应用题的解答。

课件显示:

寒假中,小明3天完成87道口算题,照这样计算,他6天能完成多少道口算题?

2、判断并改错。

=75。

240÷40×3。

=240÷120。

=2。

让学生先判断再自己改错,提醒注意在四则混合运算中的运算顺序!

(五)做课堂练习,结课。

做书《练习二》的第二题,以巩固。

五、作业设计。

1、背会《四则运算》的概念及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做《学习之友》单元测试题。

热门四年级数学第五单元教学设计大全(18篇)篇十五

1、经历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大数的过程,并能说出这些大数的意义。

2、能对多位数进行估计,发展估计意识。

3、会正确读、写多位数。

对多位数进行估计,发展估计意识。

会正确读、写多位数。

1、教师以参与者的身份,出示一些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数据,以供学生讨论。

(1)你能读出这些数吗?

(2)你能写出香港和澳门的人口数吗?

2、让学生对收集的数据根据大小进行分类,然后与学生共同讨论“亿以内的数”的读法,并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能自己归纳读数的方法;接着与学生讨论“亿以上的数”的读法。学生在进行读数时,必须与数位顺序表结合起来,以增强学生的.直观性。同样,在写数方面,也可以分两步进行,先写“亿以内的数”,再写“亿以上的数”。

3、如果学生收集的数据中没有特殊的多位数,如“级的中间零”、“级的末尾零”等,教师可以作一些补充,也可以组织学生先讨论这些特殊数据的读写方法,然后再加以指导。

4、总结讨论。与同学交流你是怎样读数和写数的。

第7页“试一试”第1题,教师在组织学生“说一说”时,可以先让学生收集一些当地的有关人口数据,在此基础上,引出一些比较大的数据,以便于学生能体验到大数据的实际意义。同样,也可以让学生收集一些其他方面的数据,如当地的工农业生产的产值、城区面积等,通过一些具体的、可以感受的数据,了解较大数据的意义。

第2题,组织一组组可以对比的数据,说说它们的实际意义是写数的基础。在学生写数时,安排一些学生身边可以感受的具体参照物进行比较,对学生理解较大数的意义是有很大的帮助。

学生完成练一练的题目。

亿级。

万级。

个级。

千百十亿千百十万千百十个。

亿亿亿。

万万万。

1265830000。

读作:十二亿六千五百八十三万。

热门四年级数学第五单元教学设计大全(18篇)篇十六

(二)练习三。

1、在搭立体图形和多方位观察立体图形的活动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经历用正方体搭立体图形的过程,体验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

3、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

4、在搭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体验并初步学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正方体的相对位置。

1、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1、知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

2、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所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

3、能根据一定的指令正确搭出立体图形,能正确运用上、下、左、右等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本单元是在学生二年级已学过的“从三个方向观察简单物体”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立体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在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把实物观察与空间想象结合起来。

2、实物操作与空间想象结合起来。

3、提倡一个图形的多种实物摆放。

热门四年级数学第五单元教学设计大全(18篇)篇十七

1、下面各组直线,()互相平行,()互相垂直。

2、过直线外一点可以画()条已知直线的垂线。

3、在两条平行线之间可以画()条与平行线垂直的线段,这些垂直线段的长度()。

4、平行四边形对边()且();()和()都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5、小聪和小明都用两根长6厘米和两根长4厘米的小棒摆了一个平行四边形,他们摆的.图形的()一定相等,是()厘米。

二、选择。

1、哪幅图画垂线的方法正确?()。

2、小明画了两条直线,这两条直线都和同一条直线垂直,这两条直线()。

a.互相平行。

b.互相垂直。

c.相交。

3、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平行线就是不相交的两条直线。

b.两条直线相交,交点就是垂足。

c.垂直是相交的一种特殊位置关系。

4、一个梯形中最多有()个直角。

a.4。

b.2。

c.1。

5、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一定能够拼成()。

a.长方形。

b.梯形。

c.平行四边形。

三、解答。

1、过点a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2、画一个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

3、在下面方格纸上画出两个不一样的平行四边形,分别画出它们的一条高,写清这条高所对应的底。

4、分别画出下面梯形的高,并标出它们的上底、下底和腰。

5、李村离公路还有一段距离,想修一条水泥路连接公路。请你设计一条最短路线,并在图上画出来。

热门四年级数学第五单元教学设计大全(18篇)篇十八

2、能确定每两个物体的上下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3、初步培养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

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空间概念,理解上下的位置与顺序。

理解上下位置的相对性。

教学(具)准备教材主题图及练一练的情景图。

教学步骤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及重点关注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景。

二、探究新知,理解上和下。

三、练一练。

1、自由说一说。

3、看老师出示的图片,初步理解物体有上下的位置关系。

1、看图,小组交流、汇报:小鸟在小兔的上面;小兔在小鸟的下面。

2、看图回答。

小松鼠在小鸟的下面。

小松鼠在小兔的上面。

3、积极思考,回答:他们说得都对,因为小松鼠在中间,即是小鸟的下面又是小白兔的上面。

1、独立完成填空,指名在全班说一说。

想一想还有哪些物体存在上下关系,如:小狗在下面,文具包在上面……。

2、在树上的田字格中写数字,上面写6,下面写9。

相互交流,看自己是不是写反了,组内展示。

3、将附页中剪下的动物头像贴在图中,再按照题目提出的问题说一说。

4、思考,推理,完成第4题。

5、积极思考,内组讨论解决。

答案:小红在最上面,小樱住中间,小兰住最下。

1、引导学生说出自己身体各部分的名称。

2、引导学生说说它们的相对应位置关系。

3、怎么小松鼠在两个位置上呢?他们谁说得对?

注意关注理解有困难的学生。

4、同学们说得都很棒!那么,在我们的生活中,都有哪些物体有这种上下关系呢?

1、出示第1题,引导学生说一说,完成填空。

3、第3题:想一想,说一说。

4、第4题。

5、第5题。

以学生身边的话题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进行表述,体验上下的位置关系。

通过描述同一物体在不同参照物下的位置,体验上下的向对性。

联系实际,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巩固上下的位置关系。

书写6和9,训练学生的空间概念。

让学生充分地说,训练表述能力。

培养初步的逻辑推理能力。

四、全课小结。

学生踊跃发言。

孩子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和大家一起分享分享吧!

通过这个环节,进一步巩固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上下。

小鸟在小兔的上面小兔在小鸟的下面。

小松鼠在小兔的上面小松鼠在小鸟的下面。

备注:

相关范文推荐

    最热高中政治教学工作计划(汇总19篇)

    教学工作计划还可以帮助教师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提升教学能力和水平。找到一些教学工作计划的范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编写教学工作计划的要点。

    优质社区教师节活动策划案(案例19篇)

    活动策划要注重创新和差异化,通过独特的内容和形式来吸引参与者的注意和兴趣。下面是一些活动策划的范例,供大家参考。希望这些范例能够为您提供灵感和帮助,使您的活动策

    热门切菜心得体会(案例14篇)

    心得体会是在学习或者工作实践中对所获得知识和经验的总结和反思。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一些优秀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灵感。切菜的心得体会是一件看

    精选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心得体会大全(15篇)

    心得体会是对自己成长过程的回顾和总结,它能够让我们更加明确自己的目标和方向。以下是一些成功人士的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和帮助。《意见》的发布,进一步提振了

    实用评估拍卖申请书(案例17篇)

    申请书不仅要突出个人的优点,还要提及申请项目对个人的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性。下面是几份范文,它们涵盖了不同类型的更多申请书,希望能为你的写作提供一些帮助。

    实用学校副校长的通知大全(21篇)

    学校是一个充满了挑战和机会的地方,我们可以在这里发现自己的天赋和兴趣。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选的几篇优秀学校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学习。尊敬的家长:您好!您一定非常关

    2023年智慧课堂使用心得体会(案例13篇)

    心得体会是对过去某段时间所经历事情的一个总结和概括,是我们内心的感悟和体验。我们特意为大家收集了一些精选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班班通”提高了教师

    精选领导保密心得体会总结(模板20篇)

    心得体会是我们对自己或他人的某一行为、事件或经历进行反思和总结,有助于提升我们的观察和思考能力。接下来是一些写心得体会的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

    最新语文教研会心得体会(汇总14篇)

    我在这段时间里明白了一个道理,就是只有对自己有高要求,才能真正发掘出自己的潜力。通过阅读以下的心得体会范文,大家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一写作形式的要点和特点。

    最新重要讲话心得体会大全(18篇)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能够反思自己的不足,找到提升的方法和途径。小编为大家搜集了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上的灵感和思考。体会一是他联系群众、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