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式与方程教学设计反思(模板24篇)

时间:2023-11-06 作者:温柔雨专业式与方程教学设计反思(模板24篇)

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经之路,通过反思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些教育专家的教学反思分享,可以从中汲取教学智慧。

专业式与方程教学设计反思(模板24篇)篇一

新课程标准对于方程这部分内容在本学段有以下几个具体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会用字母表示数。

2、结合简单的实际情境,了解等量关系。

3、了解方程的作用,能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

4、能解简单的方程。

在这一节前,学生已经认识了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并初步了解了方程的意义和等式的基本性质,并能运用它解简易方程。

这一课时是对前期知识进一步深化,担负着教学列方程和教学解方程的双重任务,是本单元的学习重点,也是教学难点。

“稍复杂的方程”这块内容分三个例题,例题1:ax-b=c及其应用;例题2:ax+bx=c及其应用;例题3:ax+bx=c及其应用。这节课要思考的主要是探究学习例题1:形如ax-b=c的方程及其应用,本节课作为学生初次接触“稍复杂的方程”的第一课时。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认识了字母表示数的意义作用,初步了解了方程的意义和等式的基本性质,并能运用它解简易方程。这一课时是对前期知识的进一步深化,是本单元的学习重点,也是教学难点。学生学习的困难之处是根据题目里的已知信息列出等量关系。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解稍复杂的方程。初步学会列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抽象的概括能力,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算法的意识和能力。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与规范书写和自觉检验的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学生自主探索列方程解决较复杂应用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寻找等量关系列方程。

专业式与方程教学设计反思(模板24篇)篇二

学生经历由天平上的具体操作抽象为代数问题的过程,能用等式的性质(天平平衡的道理)列出方程,对于解比较简单的方程,学生并不陌生。

比如:x+4=7学生能够很快说出x=3,但是就方程的书写规范来说,有必要一开始就强化训练,老师规范的板书,以发挥首次感知先入为主的强势效应,促进良好的书写习惯的形成。对于稍复杂的方程要放手让学生去试一试,这样就可以使探究式课堂教学进入一个理想的境界。

不难看出,学生经历了把运算符号“+”看错成了“-”,又自行改正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体验到了紧张、焦急、期待,成功的感觉,这时的数学学习已进入了学生的内心,并成为学生生命成长的过程,真正落实了《数学课程标准》中“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的目标,在这个思维过程中,学生获得了情感体验和发现错误又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老师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学生,也体现在耐心的等待,热切的期待的教学行为上,老师的教学行为充满了人文关怀的气息,微笑的脸庞、期待的眼神、鼓励的话语,无时无刻不使学生感到这不仅是数学学习的过程,更是一种生命交往的过程,学生有了很安全的心理空间,不然,他怎么会对老师说“老师,我太紧张了”,这是学生对老师的信任和自己不安的复杂情绪的表现。反思我们的教学行为,如果在课堂中多一些耐心和期待,就会有更多的爱洒向更多的学生,学生的人生历程中就会多一份信心,多一份勇气,多一份灵气。

专业式与方程教学设计反思(模板24篇)篇三

本节课是在学习用代入法解方程组知识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来增加学生解方程组的方法与技巧。代入消元法对于学生来说较为容易掌握,但加减法难度就大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与难点:掌握用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明确用加减法解元一次方程组的关键是必须使两个方程中某一个未知数的系数的绝对值相等。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会了怎样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特别是在学习过程中学会了分类、比较、归纳的数学思想。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是“二元一次方程组”一章中很重要的知识,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一方面,它丰富了了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及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相关知识,同时又是今后学习方程组知识应用的基础。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明白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思想和具体方法步骤,但还需要通过强化练习,才能达到熟练。

专业式与方程教学设计反思(模板24篇)篇四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分数乘法的计算和解简单的分数乘法计算和解简单分数乘法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成功之处:

1.注重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促进知识迁移。在教学例题之前,我出示了两组简单乘法应用题的线段图,着重引导学生明确所求问题都是已知分率所对应的实际数量,用一步解答,并进一步明确解答分数乘法应用题的解题步骤。在例2的教学中,首先让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然后小组交流,在汇报中明确两种方法的解题思路。第一种是先求出已知是总量的几分之几的部分量,再用总量减去这个部分量,求出另一个部分量;第二种是先求出要求的部分量占总量的几分之几,再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求出这个部分量是多少。通过对这两种思路的对比,加深学生对两种思考方法的认识,促进学生对已有知识的迁移。

2.注重对关键句的新旧知识的对比。在教学中,如男生有40人,女生的人数比男生多10人;男生有40人,女生的人数比男生多1/4;通过对比让学生知道为什么第一个关键句用一步计算,第二个关键句用两步计算。

不足之处:

出现学生不理解题意,把整数应用题与分数应用题混淆,用实际数量加减分率的现象。

专业式与方程教学设计反思(模板24篇)篇五

本课教学的难点是如何正确设未知数,找出等量关系列方程解决问题。其实,这不仅是学生,就包括我们成人在内,在遇到列方程解应用题时都要认真考虑如何正确设未知数,找出等量关系列方程解决问题。所以在这一环节,我有必要帮助学生一步步突破这种用方程解答含两个未知数的和倍(差倍)应用题的难点。而在这一环节,我觉得我做得非常到位,我设计了一个“这道题中应该把谁设为未知数x,试着列出数量关系式并列出方程”这样一个问题,在合作中解决重难点,不足的地方老师补充。因为他们知道怎样正确设未知数,就能找出等量关系列方程解决问题了。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学会用方程解答含有两个未知数的和倍(差倍)实际问题。可以说他涵盖了此种类型应用题的全部正确过程。因为难点突破的比较实在可行,学生印象扎实,学生当然消化吸收得好。我想:就是学困生虽然一时理解不上来,但他课后一定会慢慢回忆起老师一步步引导的过程,从而解决问题。

专业式与方程教学设计反思(模板24篇)篇六

例5是已知朝阳小学美术组的总人数,以及其中女生人数是男生的百分之几,求男、女生各有多少人的实际问题。这是两个相对独立的数量之间进行比较的问题,对题中的两个数量关系学生并不难理解,难点在于如何合适的用字母或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题中两个未知的数量。

教学中,我进行了铺垫。我将“女生人数是男生的80%”改成了“女生人数是男生的”后,让学生方程解决问题。集体订正时,要求学生说说单位“1”是哪个,怎么找,解方程后要注意什么。然后将题目改回“女生人数是男生的80%”让学生尝试。结果是出乎意料的好,仅有两人做错。一问,学生齐答:“80%就是,跟刚才的题目一样的。”

哈哈,以不变应万变。

专业式与方程教学设计反思(模板24篇)篇七

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掌握较复杂方程的解法,会正确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本课的教学力求体现:数学问题生活化,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相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注重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主要特点是:选取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题材,创设问题情境,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能凭借生活经验,积极参与尝试探究等学习活动。解答例1这类应用题的关键是找题里数量间的'相等关系。教学中,我敢于大胆放手,让学生观察图画,了解画面信息,白色皮多少块,黑色皮多少块,白色皮比黑色皮少多少等信息,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再在练习本上画线段图,然后指导学生根据线段图,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讨论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中去。练习设计充分体现开放性。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让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进行自由的、多角度的思考。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面对问题每个学生有各自不同的思维方式。所以在应用题的教学中,我们要指导学生学会分析应用题的解题方法,一句话,教会学生学习方法比教会知识更重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

专业式与方程教学设计反思(模板24篇)篇八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人教版第九册第四单元《稍复杂的方程例2》,本课是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二学段数与代数的内容。

一、说教材。

在学习《稍复杂的方程例2》之前,学生已认识字母表示数的意义作用,并初步了解方程的意义和等式的基本性质,并能运用它解简易方程。这一课时是对前面知识的提高深化,也是列方程,解方程内容的深化,是本单元的学习重点,也是难点。

根据对教材的分析及对学情的把握,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拟订为:

二、说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初步学会列形如ax+bc=d的方程解决一些简略的实际问题。

2、能力目标:培育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接洽。

根据五年级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把本节课的重点定为:学会解形如ax+bc=d的方程。教学难点定为:列方程和解方程。

三、说教法学法。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所以在这节课中我采用了激、导、探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带着问题学、在探索中学、在合作交流中学。在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明确学习目的。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渠道,根据教学要求,我将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四部分: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合作探究,自主建构——巩固内化,拓展创新——回顾总结,完善认知。

四、说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我创设了一个“妈妈买水果”的情境,你从图片中获得了什么信息?

1、妈妈买了2kg苹果和5.6元的梨,共付10.4元,苹果每千克多少元?

(1)根据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列出比较复杂的方程解决问题。

(2)求比较复杂的方程的解的方法。

并板书课题:稍复杂的方程(二)。

让学生热情投入到解决问题中来。提出学习目标让学生知道学什么,有助于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总结失败原因,发扬成功经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合作探究,自主建构。

这一环节是是本课的中心环节。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我安排这样的几个小环节。

1、独立探究。

让学生独立尝试列出比较复杂的方程解决问题,我会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便于学生思考解答。

2、小组合作,集体反馈。

我把学生分成4个人一个小组进行讨论,交流方法,再各组派代表在全班进行交流。

3、教师讲评,优化算法。

在解答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出现几种算法,有的直接列算式,有的设未知数列方程,我对他们的方法都给予肯定。但是及时引导他们,直接列式计算比较麻烦,引导他们进行算法优化。

在这个阶段,我让学生平等参与学习,讨论。放手让学生主动学习,探索解决和计算方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充分发挥了合作学习的作用。使学生的探究能力、自学能力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三)巩固内化,拓展创新。

学生学习新的知识方法后,还必须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加以巩固、提高,形成技能,发展智力。因此我让学生做了多种形式的练习。

(1)5(x+1.5)=17.5(x-3)÷2=7.5。

(5)一个长方形周长是10.2厘米,宽是2.1厘米,这个长方形的长是多少厘米?

(7)编题:(26+x)×3=150。

(四)回顾总结,完善认知。

第四部分是回顾总结,完善认知。最后请学生谈一谈,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从中渗透学习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一起总结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步骤:

1、首先读懂题意,理清数量关系,找出等量。

2、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3、求解。

4、验算并写出答语。

专业式与方程教学设计反思(模板24篇)篇九

“稍复杂的方程(三)”是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70的内容。过去,解方程的教学与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教学是分开进行的,前者属于计算,后者属于应用。而现在,在学习“稍复杂的方程”时,是由实际问题引入方程,使学生在现实背景下求解方程并检验。我知道教材这样的处理有助于学生理解解方程的过程,同时也有利于加强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正是由于这节课担负着教学列方程和教学解方程的双重任务,所以本节课对于学生要掌握的知识量来说是非常大的,那么,如何才能让列方程与解方程两者并重的这一内容在一节课里得到很好的解决呢?我也一直像其他许多老师一样被这一内容的教学所困扰。我百思不得其解,但还是对其进行了挑战,希望借此机会,在各位领导和老师零距离的指导下,和大家一起受到启发,能在实实在在的课堂中收到实效。

为了教学好这一节课,我磨教材,磨教参,磨课标,磨学生,磨自己,还想磨其他老师的教学经验,可是这个内容在公开课上展示的太少了,相关的供我去磨的教学资料根本就不够多,我只好自己去磨。曾多少次,我都想放弃这节课,换一节资料多的,可供自己选择的`课去讲,但是我觉得那不是我的教学风格,这样的课也许更能体现我个人的教学思路,我不管,我要试一试!就这样,一路走来,直至今天的课堂教学结束,我终于松了一口气。我觉得我的收获还是颇丰的吗!

总的来说,本节课我本着“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这一教学理念,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抓住了列方程和解方程这一双重任务。整节课自始自终关注学生想要的数学(如:如何设未知数和如何找等量关系式等)来教学,使学生在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中学习数学,从而把知识转化、内化为学生的智慧和品质。

专业式与方程教学设计反思(模板24篇)篇十

1、知识目标: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理解与掌握方程的意义,弄清方程和等式两个概念的关系。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认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渗透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3、情感目标: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弄清方程和等式的异同。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作业纸。

一、情景导入。

师生谈话:同学们,你们玩过跷跷板吗?

(课件出示:在美丽的大森林中,山羊、小猴、小狗、小兔在做游戏)。

让学生猜测如果让山羊和小猴玩跷跷板,会出现什么结果。

(课件演示验证学生的回答,出现跷跷板不平衡的画面)。

提问:怎样才能让小动物开心地玩起来呢?

学生:让小狗、小兔加入到小猴那边。

(课件演示:跷跷板逐渐平衡。并能一上一下动起来。)。

教师小结:当两边重量差不多时,跷跷板基本保持平衡,就能很好地玩游戏了。

[评析]:动物是学生们喜欢的形象,以故事情境导入,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借助多媒体课件演示的优势,使学生初步感受平衡与不平衡的现象。从而紧紧抓住学生的“心”。

二、探究新知。

师:在我们的数学学习中,还有一种更为科学的平衡工具,猜猜是什么?

1、直观演示,激发兴趣。

课件出示一架天平,教师向学生介绍它的工作原理。

让学生仔细观察,现在天平处于什么状态。

提问:能用一个式子表示这种平衡状态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50+50=100。

2、继续实验,自主发现。

1)分小组实验,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一做(每个小组发一些有重量的砝码和学生自己手中的书本等)。

要求:三组设计平衡状态,三组设计不平衡状态。并据此列式。

2)、学生实验,教师巡回作指导。

3)、学生交流汇报,教师板书:

平衡状态的:50+10=6050=20+书……。

不平衡状态的:50+30﹥两本书50﹤三本书……。

4)、学生动手把不平衡状态的天平调平衡并列式。

50+30=四本书50+10=三本书。

5)、师生一起把书用字母代替:。

3、整理分类,认识方程。

1)、学生把上没面的式子进行分类。

2)、让学生明确:像这些含有等号的式子都是等式。(板书:等式,标出大集合圈)。

观察右边三个等式与左边一个等式有什么区别?

学生很快明确:右边的等式里都含有未知数。(在等式前面板书:含有未知数)。

教师。

总结。

:我们把右边这三个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称为方程。

3)、学生齐读方程的意义,同桌互相说出一个方程。

[评析]:这部分教学设计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动手去操作,去合作。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尝试分类、交流,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并初步渗透了数学中的集合思想。

三、

巩固拓展。

课件出示两个小动物争吵的画面。

小狗:我知道了,所有的方程一定是等式。

小兔:不对不对,应该说所有的等式一定都是方程。

判断谁说的对,并叙述理由。

四、总结。

学生阅读数学小知识“你知道吗?”

五、作业。

练习十一的1题。

1、利用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

生活是兴趣的源泉,体验是主动参与的动力。通过直观演示、学生实验,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的热情,每一个学生都积极的加入了学习的热流中来。教学当中始终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归纳、类比、猜测、交流、反思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2、关注情景教学。

在本节课中,将枯燥的方程概念融于浅显生动的情景中。导入利用小动物创设了生动有趣的教学背景,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对天平的所有情景保持着浓厚的兴趣。通过天平称重的实验,让学生尝试用数学知识来描述实验现象,使学生获得了等式和不等式的知识。

教学反思《方程意义》教学反思。

专业式与方程教学设计反思(模板24篇)篇十一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人教版教科书六年级。

2、教学目标。

(1)本节课在已经学过分数应用题和会解决基本的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的基础上,学会列方程解决一些稍复杂的百分数实际问题,使学生逐步掌握列方程解决一些稍复杂的百分数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考方法。

(2)使学生在经历探索解决问题方法的过程中,联系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进行分析、比较、抽象、慨括等活动,进一步培养独思西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自觉检验等习惯,体验成功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3、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合适地用字母或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题中两个未知的数量,掌握列方程解决一些稍复杂的百分数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考方法。

二、说教法、学法。

在新课程改革理念指导下,我在课堂教学中采用直观、合作、提问、动手操作等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使学生在本节课中完全掌握新知识,并能独立解决百分数问题实际,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效果。

三、说学情。

本节课我采用复习导入法,这样能够唤起学生对新知识的熟悉性,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激发学生爱思考、探索的习惯,充分发挥他们学好数学的热情。

四、说教学程序。

(1)指名上黑板完成,并说说解题思路?

(2)集体订正。

设计理念:能够唤起学生对新知识的熟悉性,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合作、主动探索。

(1)出示复习题,并把以知条件4/5用不同颜色的粉笔改成80%,并板书课题“列方程解决稍复杂的百分数应用题”。

设计理念:直观地表示出分数应用题和百分数应用题的关系,激发学生的熟悉感推动学生的求知欲。

(3)提出要求:你会用线段图来表示数量关系吗?(学生画线段图,一位同学板演。全班交流画线段图的情况。)。

设计理念:通过提问,引导学生通过画线段图表示题中的数量关系,启发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自主地列方程解决问题,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意识与能力。

(4)探索、理解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并列方程解答。(指名回答,并板书)。

女生人数+男生人数=美术组总人数。

单位“1”的量是未知数,用字母“x”表示,女生人数是80%x。

(5)学生尝试练习,一位同学板演,交流计算结果,并检验。

解:设男生人数为x人。

x+80%x=36。

1。8x=36。

x=20。

80%x=20×80%=16。

答:男生人数是20人,女生人数是16人。

学生尝试检验:

检验:36—16=20(人)或16+20=36或16÷20=4/5。

设计理念:通过检验,不仅让学生知道答案是否正确,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沟通相关百分数实际问题之间的联系。

3、巩固扩展。

(1)完成“练一练”1和“练一练”2。

设计理念:通过解题和比较,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分析数量间相等关系的方法,并体会列方程解问题的思考特点。

(2)完成练习四第1~4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你是怎样想的?说一说你的解题思路?

最后让学生认识到: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用整数、分数表示与用百分数表示,在本质上是相同。因此,解题时思考方法与解答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也是相同的。

设计理念:通过对比练习,帮助学生沟通百分数问题与倍数、分数问题之间的联系,形成相对完整的认知结够。

4、全课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那些收获?

五、板书设计。

省略线段图。

女生人数+男生人数=美术组总人数。

解:设男生人数为x人。

x+80%x=36。

(1+80%)x=36。

1.8x=36。

x=36÷1.8。

x=20。

80%x=20×80%=16。

答:男生人数是20人,女生人数是16人。

检验:36—16=20(人)或16+20=36或16÷20=4/5。

l六、设计理念:

让学生直观感受,能直接理解题目里的数量关系,形成完整的解题思路,激发学生的潜力。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专业式与方程教学设计反思(模板24篇)篇十二

概念: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等式不一定是方程,方程一定是等式。)。

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性质:

方程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方程两边同时乘以同一个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方程两边同时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步骤是:

(1)设未知数。

(2)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

(3)解方程。

(4)检验、写答。

专业式与方程教学设计反思(模板24篇)篇十三

《烟台的海》是一篇写景散文。生动地描写了烟台的海一年四季的独特景观和烟台人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生活,激发我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为不断提高生活质量而努力的美好感情。本文的语言很美,写法上也着鲜明的特色:(一)构思精巧,结构严谨。文章写“景”也写“人”,“景”与“人”交相晖映。“总——分——总”的结构,又突出了文章的重点。(二)语言凝练,生动形象,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增强了语言的表达力。

我设计的是一课时完成教学目标,主要通过语言文字来感悟烟台的海四季的自然景观和人文特点。于是这堂课我设定了三个教学目标:1、欣赏烟台四季的海的独特景观。2、了解烟台人多彩的生活。3、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美。

(一)品词析句教学烟台冬日的海时我主要采用这种方法。让学生从作者是如何来描写的角度去品重点词,析重点句。并通过朗读来感悟冬日海的壮观。这样的设计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品析能力,又能提升学生的语感。

(二)借图促情学生对于四季海的变化会产生疑问,在学生从文本中找答案的基础上,出示地图以及四季不同海景的图片,帮助学生对课文语言理解得更为透彻。

(三)朗读感悟美文欣赏,一是从作者的语言文字中去赏,另外要从朗读中去赏,所以教学时我设计了多种朗读,以情感朗读来体现语言文字的美妙,从而感悟作者对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专业式与方程教学设计反思(模板24篇)篇十四

大家好!上完go straight on.一课,我对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进行了反思,现在和大家交流一下:

想起陶行知先生的一句话:“教育应当是生活本身,生活和经验是教育的灵魂。 离开了生活和经验就没有成长,也就没有教育。”想想我们的英语课堂是不是很多时候仅限于对课文文本的学习?所谓的自主学习也仅限于对课文中的词、句的预习和巩固。学生们大多是为学而学,而非为用而学。当“所学”不能为“所用”服务时,学生们当然提不起兴趣。所以,本课中我尽量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情景,让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有话想说、有话可说。在生活中也能运用所学的英语进行交流,从而感受学习所带来的自豪感和成就感。比如,在课堂中我设计了“争当优秀小导游”这一活动。我发现当学生们看到凤凰湖、法华寺、海滨公园等自己熟悉的景色时,眼睛闪烁着兴奋的光芒。急切的想参与、想表达。我还观察到一位平日十分沉默寡言的小女孩,今天也非常兴奋的在组内说着自己的想法。相信,在生活的土壤里学生们一定会学的更快乐、更有效。

我们都知道小学生的特点是活泼、好动,又特别喜欢表现。可短短的课堂40分钟,怎么能让每个孩子都得到表现和发挥呢?这时候小组互助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但从以往的经验来看,小组合作学习的结果往往不能让人满意。有的小组“你争我夺”抢着发表意见,有的小组“安安静静”谁也不肯说话,有的小组把“讨论会”变成了“茶话会”,看似热热闹闹,谈论的却是教学以外的话题。 所以,本节课的每个小组活动,我都设计了“任务引领”,让学生围绕着“任务”进行活动。而且我还设计了“目标达成评价表”对每一次活动都有评价,通过自评、组评、师评,对学生的活动起到了监督和引导的作用。也让学生清清楚楚的看到自己的任务达成情况。

活动前有“引领”,活动后有“检测”整节课的小组活动做到了“忙”而不乱,“闹”而有序。每个小组都基本达成了教学目标。

有人曾经说过:歌曲于灵魂就像水于我们的身体一样重要。孩子们是天然的音乐爱好者,他们的音乐感与节奏感较强,学一首歌往往比学一段话更容易。所以在本课之初,我利用歌谣引入新课。让学生们跟着熟悉的兔子舞的节奏,配合活泼的动作在较短的时间内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迅速进入英语学习的情境中。看着孩子们欢快的表演动作,听着他们甜美的童音回荡在教室的上空,我不由自主的问了一句“are you happy?”我相信那句声音响亮,又充满激情的“yes”是他们由衷的心声。也让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进入英语学习的环境中。同时也在无意识中记住了本课的重点单词left ,right和straight。

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大约15分钟左右就会分散精力并对学习内容产生厌倦。所以,在学习turn left.和turn right时,让学生们站起来边转边读。让学生边做,边学,边体验,孩子们学得更快了,记得更牢了,体验的也更深刻了。

在对本课重点 turn left. turn right. go straight on.进行机械操练时,我再次设计了一个小chant。熟悉的音乐,郎朗上口的节奏,孩子们像背儿歌一样,轻松的掌握了这些句子。

在本节课中,我力求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在“快乐”中求知,在“活动”中学习。虽然顺利的完成了教学任务。但也存在着诸多不足:

1.交际活动操练不足

2.作业设计层次不足

在作业环节,我的设计是:画出你家到学校的小地图,并和你的朋友进行交流。从第二天的检查情况来看,很多孩子完成的不是很理想。有的孩子画不出来,有的孩子谈论不出来。是不是我应该设计一定的分层作业,让孩子们“跳一跳”都能“够到桃子”。让每个人都能体会到学习的成就感。

专业式与方程教学设计反思(模板24篇)篇十五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时间的意义,激发珍惜时间的意识,立志养成和时间赛跑、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2、联系上下文和生活体验,理解重点语句的意思。

自制的关于珍惜时间的名人名言的小书签。

一、课前谈话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课前老师布置让大家搜集有关时间的名言,下面请同学们汇报一下。谁起来大声地给大家读一读你搜集的名言,并且能把自己的理解给大家说说吗?(生汇报)同学们说得很好,老师相信你们随着年龄的增长和今天的学习对“珍惜时间”会有更深入的感触。

师:是呀!太阳落山了,有再升起的时候;小鸟飞走了,有再回来的时候;小树枯萎了,有再绿的时候;花儿凋谢了,有再开的时候。然而时间过去了,就再也不会回来了,有人面对时间一片茫然,而有人却要和时间赛跑!两种态度,结果会一样吗?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和时间赛跑》。(板书课题:和时间赛跑)

二、领悟文章

1、带着问题,快速的读一遍课文,之后思考填空:出示思考题:

(1)通过外祖母去世这件事,“我”懂得了_________,长大后要告诉自己的孩子_________。

(2)文中的“我”是一个_________的孩子。

(3)你是怎么体会出来的?画一画,读一读,说一说。

2、小组讨论之后汇报。

3、结合着学生的汇报问:爸爸看到“我”为失去外祖母哀痛的样子,对“我”说了什么话?边读边画在书上。读出自己的体会感受。

4、指名读爸爸的话。爸爸想让孩子明白什么?

爸爸的话朴实,深奥。“我”有什么反应呢?指名读。

5、重点理解两句关于时间的谚语:“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体会时间的宝贵)

6、爸爸的话比这些谚语还让人震动,还让人心里不是滋味,爸爸的话是什么呢?再读。

“我”不仅明白了,还非常着急、非常悲伤。想一想

专业式与方程教学设计反思(模板24篇)篇十六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了解含有两个未知数的实际问题的特点,理解并掌握它的数量关系,会列方程进行解决。2.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独立思考,交流互动当中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地球的知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会解决含有两个未知数的问题。

分析数量关系。

多媒体课件。

多媒体教学。

一.准备题。

1.想一想,填一填。

(1).学校科技组有女同学人,男同学人数是女同学的3倍。

男同学有()人;

男女同学共有()人;

男同学比女同学多()人。

(2).校园里栽了棵柳树,栽的松树是柳树的2.5倍。

松树栽了()棵;

柳树比松树少栽()棵。

2.解下面的方程。

二.引入新课。

多媒体出示图片:破坏生态环境的后果,引发学生感想。

出示植树造林图片,感受大自然的美。

三.探究新知。

1.观察主题图。

你从中知道了哪些信息?说说看。(师板书条件)。

想一想: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师补充板书)。

2.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1).学生自由读题,理解题意。

(2).引导学生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

种树面积:

种草面积:共12.5亩。

提问:题中有两个未知数,怎么办?怎样设未知数?

启发学生思考,讨论,然后交流自己的方法,教师在线段图上标出亩和。

1.5亩。

教师:借助线段图,会解决这个问题吗?试试看。

(3).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完成后组织交流,汇报解法。师板书解题过程,进行检验。

3.回顾解题过程,加深对题目的进一步理解,并评价学生的做法,激发学习的积极性。

四.巩固练习。

同学们知道地球的形状吗?

1.观察地球的图片,介绍地球表面的情况,了解表面积的含义。

2.自学教材例题,在深入分析题意的基础上,让学生画出线段图,进一步理解数量关系,掌握解法。

五.深化练习。

1.将主题图中的“我家今年共种了12.5亩的草和树”改为“我家今年种的草比树多2.5亩”。

让学生编题,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分析数量关系。同伴之间进行讨论和交流,画出线段图进行解决,然后组织全班交流,学习解题方法和步骤。

2.比较两题的异同,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和倍”、“差倍”问题的一般解法。

2.数学小博士。

六.全课总结。

引导学生回顾全课,总结本节课解决问题的特点,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强调怎样设未知数,要求先分析数量关系再进行解答。

七.布置作业。

一、教材的处理。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课前设计中,我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了“种草种树”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这一情境中不但学习了新知,而且开阔了眼界,丰富了教学内容。紧接着,通过对教材例题的自学和练习,进一步巩固上面学到的方法。然后,改变情境图中的一个条件,启发学生继续学习,学生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学会运用迁移类推的方法,通过思考、交流、分析、解答,获得了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又经过比较,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两道题的联系与区别,提高辨别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本节课目标完成情况。

在教学过程中,我紧紧围绕课前预设的三维目标实施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从教学实施的过程来看,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大多数学生掌握了稍复杂问题的解决方法,尽管有些学生会做还不会说,大部分学生能够有根据、有步骤地解决问题。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我能不断评价鼓励学生,使学生既掌握了知识,发展了能力,又使学生体验到了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尝到了成功的快乐。

三、课件的应用。

解决问题,就是要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因此本节课上我用多媒体课件出示情境,把学生带入了一个个活生生的场面,使学生产生主动探究的愿望,培养了自主探索的精神,提高了自主探索的能力,发挥了多媒体课件在解决问题教学中的辅助作用。

四、教学中的不足。

1.课前复习时说的过细,学生弄清楚了这样做的道理,但费时较多,占用了后面的教学时间,致使教学过程前松后紧,练习部分处理得较为仓促,学生学会了“和倍”问题的解决方法,“差倍”问题掌握的同学不多。

2.解方程练的较少,中、下学生没有熟练掌握解方程的一般方法,制约了学生进一步的学习,也影响了教学进度。

3.因为多媒体的原因,使学生上课后不能立刻进行学习,耽误了几分钟的学习时间,同时影响了教学的顺利进行。

总之,教学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也要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牢固地掌握知识,逐步形成一些技能技巧,最终能够运用所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才能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

专业式与方程教学设计反思(模板24篇)篇十七

题目:通过本次课程的培训和研修,你一定全面掌握了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方法、技巧和策略。请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研修成果提交一篇完整的教学设计。

要求:

1.内容要包括教学背景分析(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教学策略、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其中教学过程中要把每一个环节使用的媒体及设计意图写清楚。

2.字数不少于500字。

3.作业内容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作业,成绩为“0”分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框题系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模块四之《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第八课

第一节内容。重点让学生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结合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认识说明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变化和发展中;理解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区分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区别。

二、学生分析

高中生处于生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处于这个阶段的学生有探究能力而且易于接收新事物。但他们不能全面认识事物,看事物只会停留在表面,不易抓住事物的本质,再加上哲学枯燥难懂,所以,需要教师运用现代信息媒介把晦涩哲学生动有趣,给予正确引导让他们对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的把握可能不够全面、准确和理性。

三、教学策略

贯彻新课程改革“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现教与学的双边互动。同时,充分利用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机整合,让学生感受到哲学比不是哲学家的事,哲学就在我们身边,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一个爱智慧之人。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懂得世界是永恒发展的,理解发展的实质,能够区分哲学上的新旧事物;培养学生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分析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合作探究,运用多媒体,使哲学道理生活化、通俗化,理解哲学道理过程化、自主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树立起发展的意识和观点,自觉抵制形

而上学的静止观。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2、难点:发展的实质

六、教学过程

2.问题:结合你们课前的调查资料和观看以下视频看那个小组能找出世界有哪些事物是发展的。

播放视频:生物进化论

3.学生小品表演:电脑算命pk传统算命

通过小品让学生理解把握新旧事物的本质,让学生自己来总结,老师加以点拨,然后在做题加强巩固,突破本框难点——发展的实质。

4.知识点小结。学生自己总结,老师补充。

5.集体朗诵诗歌《我相信》,不仅仅学习本框知识,而且用发展观指导学生要对未来充满信心,以本诗歌激发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热情。

七、教学反思

1运用现代信息媒体运用网络资源,让知识生动具体,同时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带动了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2探究合作还有小组荣誉,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精神,但也容易促发小团体思想,老师要加以引导。

3这个课堂贯彻了以人为本思想,学生的主体性充分显现,学生思维和课堂都活跃,这就对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备课准备更高。

八、板书

专业式与方程教学设计反思(模板24篇)篇十八

(1)知识与技能:

结合二次函数的图象,判断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存在性及个数,从而了解函数的零点与方程的根的联系.理解并会用零点存在性定理。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猜想,验证的能力,并从中体验从特殊到一般及函数与方程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求知欲,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体会函数零点与方程根之间的联系,掌握零点的概念

难点:函数零点与方程根之间的联系

1.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问题1求下列方程的根

师生互动:问题1让学生通过自主解前3小题,复习一元二次方程根三种情形。

问题2填写下表,探究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相应二次函数与x轴的交点的关系?

师生互动:让学生自主完成表格,观察并总结数学规律

问题3完成表格,并观察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相应二函数图象与x轴交点的关系?

师生互动:让学生通过探究,归纳概括所发现结论,并能用相对准确的数学语言表达。

2.建构函数零点概念

函数零点的概念:对于函数y=f(x),我们把使f(x)=0的实数x叫做函数y=f(x)的零点。

思考:

(1)零点是一个点吗?

(2)零点跟方程的根的关系?

(3)请你说出问题2中3个函数的零点及个数?(投影问题2的表格)

师生互动:教师逐一给出3个问题,让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对回答正确学生给予表扬,不正确学生给予提示与鼓励。

3.知识的延伸,得出等价关系

(1)方程f(x)=0有实数根(2)函数y=f(x)有零点

(3)函数y=f(x)的图象与x轴有交点

专业式与方程教学设计反思(模板24篇)篇十九

将教科书中有关元素的内容进行整理和系统分析,不难发现指导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将难点分散,逐步形成元素概念的提示。

《绪言》中提出元素是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第二单元《课题1水的组成》中,知道元素可用于描述物质的组成;在化学变化中元素不变;依据纯净物中的元素种类,可以区分单质和化合物。再到了解了原子结构以后,对元素概念进行整理、并明确表述,为后续系统学习物质结构知识铺平道路。

受此启发,笔者将本课时元素概念形成中的元素定义教学,定位于区分元素种类,并适当对今后运用元素概念需要知道的问题及内容,进行合理拓展,让学生初步了解如何运用元素知识。经实际教学证实,可以减轻学习的负担。

整个课时设计以归纳整理已学知识,再进行定向的对比分析,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建构与发展。同时,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通过反思,巩固和拓展知识的建构,认识探究的科学原理。这样可以较好地克服过度抽象的单纯概念教学带来的枯燥。重视运用能够使学生体验到知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强化学习的注意力的同时,提高了体验成功的机遇。

1.注意元素符号书写技能训练的频率。

学生记忆元素符号,需要在本节课前后各一周时间内,不间断地组织记忆训练。形式也需要不断更新,每次都在十种符号左右,不宜过多或偏少;熟悉与较为生疏的比例为6∶4或5∶5;对易出错的必须每次都练。

2.练习方式有:根据名称写符号;根据符号写名称;制作元素符号卡片;听写已知的化学式;大写字母相同的元素符号;小写字母相同的元素符号;根据分类写出元素符号;写出不同数量的原子;根据元素周期表听写元素符号;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默写元素符号;小组竞赛;个人擂台(pk)赛;听写速率赛等。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将记忆变得生动活泼,在欢笑声中记住不应有的失误,从而实现主动自觉的纠正行动。

专业式与方程教学设计反思(模板24篇)篇二十

《小屋》是作者童年的家。那里是一个物质生活贫乏,但精神生活异常丰富的地方。瘸腿的大门,方方的窗子,光光的火炕,木呆呆的箱子……都留下了童年美好的回忆;妈妈对儿的声声呼唤,儿依偎在妈妈的身边,听妈妈讲书中好听的故事……怀恋之情让作者无法割舍。字里行间表达了作者童年生活的无限乐趣和作者对童年生活的难忘之情。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本设计力求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抓住重点词句,引导学生感知课文内容,品味优美词句,感悟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之情,注重培养学生自读自悟的能力,加强学生的朗读训练,通过朗读、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使学生语文素养得到提高。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5、6自然段。

2.通过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体会作者对装满童年记忆的小屋的留恋和喜爱之情。

3.培养学生的自读自悟能力,陶冶学生热爱生活、珍惜时光的情操。

4.认识“秸、笆、沃”3个生字,会写“巢、沃、蹈、勾”等10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1.通过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体会作者对装满童年记忆的小屋的留恋和喜爱之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5、6自然段。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1.创设情境。

(播放歌曲《童年》)同学们,童年是人生中最美好、最宝贵的时期,童年给我们每个人都留下了美好的回忆。请说说你童年的快乐时光。

2.谈话导入。

(多媒体出示画面“小屋”图片)在那绿油油的田野深处,有一间装满儿童作家王立春整个童年记忆的小屋,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那间小屋,去感受作者对快乐童年的美好回忆。(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用“——”标出易读错和不理解的词语。

2.再读课文,说说作者在文中主要写了什么?(写了童年时在小屋生活的快乐时光,表达了对那段童年生活的难忘之情。)

三、细读探究,品味感悟

(一)细读探究,体会小屋的简陋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3、4自然段),画出描写小屋的语句,想一想,小屋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学生汇报,概括出小屋的特点就是“简陋”。

3.体会小屋的“简陋”。

请找出关键词语,说说作者是怎样描写小屋的。根据学生的回答,在以下几处引导深入体会:

(1)门是“瘸瘸”的。

因为门是由“几根长短不齐的木棒结成的”,立不稳,所以是“瘸瘸”的,用“瘸”来形容这样简陋的门,拟人化的描写,生动有情趣。

(2)窗口是一只方方正正的大“眼睛”。

窗户只有一个,可见小屋的小;把窗口说成“眼睛”,又让人感觉到语言的生动,富有童趣。

(3)地上站立的两个箱子,木呆呆的,绿色的鼻子,总也不会笑。

用拟人的手法写箱子的笨拙。一切简陋陈设,在“我”的眼中,都是富有情感的,都是充满情趣的,都像是“我”童年的伙伴。

(4)北墙上挂着一面拥满半边花的镜子。

此处要向学生说明,镜子用的时间长了,背面的水银会脱落,留下许多斑块,就像花一样,把镜子上的斑块说是“拥满半边花儿”,可以看出在“我”的心里,小屋的一切都是美的。

4.请再一次快速浏览3、4自然段,看看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进行描写的?(由屋外到屋内的顺序)

教师小结:文中作者用生动的语言,进行有序的描写,小屋虽然简陋,读后却感觉充满了愉悦,处处流露着作者对小屋的喜爱之情。

过渡:这样一间简陋的小屋,为什么会让“我”终身难忘呢?

(二)细读探究,感受小屋带给作者童年的快乐。

1.默读课文,思考:作者回忆了童年的哪些快乐?从哪些语句中能体会到作者的快乐?把相应的词句画下来。

2.前后桌4人小组交流画下的语句。

3.全班交流,感受作者童年的快乐。

预设:

(1)伙伴们在小屋里玩耍的快乐。

从“震天动地地喊”“扭着荒诞不经的舞蹈”“莫名的喜悦”看出“我”和伙伴们玩得自由、尽兴。小伙伴们在一起,不需要什么好的游戏形式,没有像样的玩具,就是放纵心情,就是释放童真,就感到无比的快乐。这种快乐,让“我”终身难忘。

(2)在大自然中找到的快乐。

在第6自然段中运用多个“abb”式词语,写出了令“我”神往的小屋外的世界。语言生动,富有韵律。

第7自然段中连续几个“拼命”,真切地展示出了“我”玩得是多么的尽兴。段尾的反问句,更是生动地写出了我对外面世界的留恋。

(3)深入探究:写难忘小屋,为什么又要写小屋外面的世界给我带来的快乐呢?

通过对这个问题的思考,让学生明白,这是为下文在小屋中读书,体会书给“我”带来快乐做的铺垫。尽情玩耍的年龄,也是需要学习、读书的年龄。先有了“心野野的撒在外面”,再有下文的妈妈要把“我”的心拢回来。既想着要在外面撒野,心中又放不下小屋,所以作者说“梦里我变成小鸟要飞了,小屋却系在翅膀上,好沉好沉”。

(4)在小屋里听书、读书的快乐。

喜欢听妈妈读书,让“我”了解到书中的故事,书中的世界;自己读书,心被紧紧地栓在了小屋南角的那个装满书的箱子上。所以这时的小屋是满满的。

4.从5—9自然段中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练习有感情朗读。

(1)自由练读。

(2)指名读。师生共同评议朗读情况,教师适时指导,要读出愉悦、欢快的心情。

过渡:小屋,不仅仅养育了作者,也给了作者难忘的童年时光。当作者要离开这与他朝夕相伴12年,给了他无穷快乐的小屋时,心中又有着怎样的深情呢?到文中亲身感受一下吧。

(三)细读探究,体会作者离开小屋时的感受。

1.学生自由读文,想一想,从哪看出“我”不舍得离开小屋?

2.读文后交流读书收获。

(1)从“车轮卷起一股烟儿,泪扑噜噜掉”看出对小屋的不舍,“我”是流着泪离开小屋的。

(2)从“小屋小了”“小屋远了”看出对小屋的不舍,从“小了”“远了”可以感受到“我”离去时,眼睛一直在望着小屋。

(3)从窗子“愣愣地望着我”和大门“傻傻地踮着脚”看出对小屋的不舍,这样的表情描写,表面是写窗、门,实际是写“我”离去的心情,自己不明白为什么要离开。读了让人感到离别的惆怅。

(4)“我”长大了,可念念不忘小屋,要背着小屋去逛大海,更深切地表达了“我”对小屋,对童年时光的怀念。

3.朗读指导。

请同学们选择感受深刻的句子或段落,有感情地朗读。

四、拓展延伸,感情升华

1.请你再一次浏览全文,此时作者笔下的“小屋”又让你有了怎样的感受?

(物质生活贫乏,但精神生活异常丰富)

2.谈一谈在你的家里,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五、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5、6自然段。

2.小练笔:写写你自己的小屋。

第2课时

一、回顾课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背诵5、6自然段。

3、通过学习课文,你有什么感悟?

二、积累内化

1.学习生字、

(1)先独立认读要求会认的字,同桌之间互相考一考,认一认。

(2)对要求会写的字进行扩词练习。

(3)指导书写。

学生汇报生字的写法,教师重点指导“巢”的字头部分是3笔写成,注意收笔,不要写得太宽。

2.练习,比一比,再组词。

蹈()躁()睬()蜗()

滔()噪()踩()锅()

3.摘抄文中的好词佳句。

三、实践活动

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童年印象最深刻的片段或童年最有意义的事。举办“童年的记忆”交流会,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陶冶学生热爱生活,珍惜时光的情操。

四、小结

本文写了我的童年时代在小屋居住的一段生活经历,通过写自己对小屋情感的三个阶段,写出我成长历程和对小屋眷恋感恩之情。

教学反思:

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学常常会走入误区: 要么把语文课上成了语言文字训练课,上成了纯粹的技术课,这就使学生怕语文,不愿意学习语文。教出来的学生呆板,没有创新意识,不会运用,知识也成了死知识。要么就是为了开掘文本的人文价值,强化人文的感悟,置文章的语言文字于不顾,一味地去“感悟”“体验”,忽略了词句的积累、句式的训练,丢失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使教学变得空洞而不够踏实。

教学实践证明,语文的工具性只有与人文性统一,它才能焕发强大的生命力。语文的人文性,只有以工具性为基础,它才能成为有源之水,源远流长,发挥语文育人的作用。

本课在教学设计时,尽量寻找一个结合点,走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首先是改变了过去单一开掘人文价值的做法,在教学中尽量辅以对字、词、句、段的训练与品读,同时在训练中蕴涵对学生情感的教育,让学生学会热爱,学会珍惜,学会感恩。

本文写作方法上始终以儿童视角、儿童语言、儿童心理叙述故事。同时,他赋予小屋以人的情感,把一个简单的搬迁,写得充满了浓郁的感伤和牵挂。

但是在引导学生体悟作者对小屋的情感时,处理得比较简单,不够细腻,应该逐步分析每一个我对小屋的情感变化,从孩子的视角,体味“怀念”这种情感。

此外,在本课教学导入时,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导学生自由表达,较为成功。但在后面的教学中没有延续这种做法,教学效果就不够圆满。应该围绕“我”对小屋的情感变化,继续引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就会使对课文的理解,以及训练达到双赢的效果,更加圆满地走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专业式与方程教学设计反思(模板24篇)篇二十一

1.识字11个,学习常用量词与数词的搭配,读熟《数字歌》。

2.培养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的能力,学习用指读的方法听读识字。

3.使学生感受童谣的韵律美。

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一幅图是:美丽的大自然中,蓝天上鸟儿在飞,碧绿的草地上牛马在吃草,小鸡们在追逐,小虫在地上爬,小鱼、小虾、小鸭子在小河中游。单幅图6幅,上面画有小动物)。

《数字歌》是一首童谣,插图和课文内容一一对应。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课件或者插图让学生数小动物,由阿拉伯数字引入汉字,通过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使学生理解常用量词与数词的搭配。当学生熟知课文时再采用不同的方法认识11个生字。

一、导入新课。

1.师:今天我和小朋友们一起学习第三单元“数字”,我们先来学习《数字歌》。(师板书:数字歌)。

2.跟老师读课题后,指导认识“数”“字”。

师:“数”这个字你在哪里见过?(生答:在数学课本上经常见到它。)对,我们在数学课本上经常见到它。可以组成:数字、数学、数数。

二、读课文,熟知内容。

1.(听录音。)初步了解童谣内容。

2.师:这首童谣好听吗?跟老师读一下好吗?请边读边用手指着字。

3.请同学们自己用手指着字读一下,看看谁读的认真,能把童谣早读熟。提示学生读时,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问同学,还可以问老师。

4.师:老师发现刚才同学们读得都非常认真,有的同学可能是已经能背了,现在前后桌四个人一组互相读一下,比一比谁读得熟。

5.谁读得熟的同学起来读一读。

6.师:我们齐读一下好吗?

(这首童谣读起来琅琅上口,如果有学前教育的学生,读几遍后就能背得很熟,所以在读熟时可以接着引导学生背诵,引导的方法,可采用老师说前或后,让学生说后或前,反复几遍就可以。)。

三、看图加深理解,认识生字。

师:今天这些小动物都来到了我们这里,我们一起把它们找一找好吗?看看它们都有多少。

1.请学生看课本插图,从书上把它们都找出来,用阿拉伯数字在小动物的旁边标出来。

2.学生自己找。找后同桌互查。

3.师:你门都找对了吗?请看大屏幕,老师也都找出来了,你们看咱们找的一样吗?

下面你们再从课文中找出与阿拉伯数字对应的汉字,找出来反复读一下。

4.(出示卡片。)认读。(也可用多媒体,如一头牛,“一”下面点上点,“头”用红字,“牛”用黑字。)。

一头牛两匹马三只小羊四只鸡五只鸭十个数字小朋友。

5.师:同学们认读得太棒了,现在老师想考考你们,看谁能把下列的字音读得既准确又流利。(多媒体出示或者用小黑板出示。)。

一两三四五只个朋友数。

6.在游戏中识字---“猜字游戏”

游戏玩法:每两个同学一组到前面来,一个同学面向同学们,另一个同学指出一个字,让同学们看清楚记住。然后让面向同学的那个学生再找。找到一个,他问:是不是?如果不是,同学们齐声回答:不是。再找。如果是:同学们齐声回答:就是。同时伸出大拇指齐说:你真棒!这个游戏,有时找的同学一次找到,有时所有的字都要找一遍。这样学生会反复读生字,在游戏中识字记字,还可调动学生学生字的兴趣。

四、巩固练习。

1.(出示图1:画有三只小鸟)。

师:图上有几只小鸟?(有3只小鸟)。

2.(出示图2:画有两头奶牛。)。

师:图上有几头奶牛?

3.(出示图3:画有3只山羊在山坡上吃草。)。

师:图上有几只山羊在山坡上吃草?

4.(出示图4:画有小河,小河里有10条鱼。)。

师:小河里有几条鱼?

5.(出示图5:画有一棵树,树下有5只鸡)。

师:图上有几棵树,树下有几只鸡?

6.(出示图6:有5个小朋友在做游戏。)。

师:图上有几个小朋友在做游戏?

(这个练习是为了让学生巩固所认识的几个字和常用量词与数词的搭配,同时训练学生说话的能力。在训练时要指导学生说一句完整的话。)。

五、布置作业。

《数字歌》是一首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的童谣。童谣以十个数字贯穿其中,九种小朋友们生活中常见的小动物成了小配角,读来琅琅上口。为了调动一年级小朋友学习的积极性,引导他们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在朗读教学中设计了以下环节:

一、图文结合,数字相辅。

这首童谣的插图与课文内容一一对应,而小朋友们也已学完了1到10的十个阿拉伯数字,有了这些基础,在出示挂图后,我让学生找出农场中有哪些小动物,它们各有多少?数出业后用阿拉伯数字标在小动物的旁边。小朋友们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很快就溶入到课文中的学习中来。有不少小朋友边数数还边读起《数字歌》来呢。

二、多形式变换朗读方法。

朗读小朋友们喜欢做的一件事。可是要让他们一遍遍地朗读同一首童谣直到会背,又不失去学习兴趣,那可就是件难事了。在指导小朋友朗读这首童谣时,我采用了跟录音轻声读,同桌练读,全班拍手读,做动作读,有表情地读,看提示背诵,看图背诵等形式,学生在读读、拍拍、比比、跳跳中快乐地完成了对这首童谣的背诵,特别是在做动作读这一环节,小朋友们觉得还不过瘾,争先恐后地想到台上来表演表演。

三、结合生活,寻找“语文”。

生活中到处都有“语文”,我们的身边也随处可见许许多多能用数出来的物体。在学生学会背诵这首童谣后,我及时地提出了:小朋友们,在我们的身边也有许多数字宝宝,你看,老师手中有一支粉笔,我们都有十个手指头。我们的身边还有哪些东西是可以数出来的,小朋友们也学着老师的样,认真地找一找,数一数,然后告诉大家。小朋友们纷纷拿出手指笔来认真地数起自己见到的物体的数量。这样,小朋友们在数数中进一步加深了对十个数字的认识,并初步感悟到身边处处有语文,学习语文可以结合身边的一点一滴。

存在的困惑:面对刚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的好动而又不懂事的一年级的小朋友,教学中,特别是在纪律方面,如何做到既让小朋友们适当的时候静下心来认真听课,又不扼杀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专业式与方程教学设计反思(模板24篇)篇二十二

在这次的班班通教学赛课活动中,我选择了七年级上第四单元的课文《空城计》。这篇文章堪称三国演义中的经典。也是最能体现诸葛亮才能的名篇之作。对于这篇课文,我们有许多优秀的语文教师讲过,同样的教材,同样的知识。怎样才能上得具有新意?怎样才能把我们的白板教学与课堂紧密结合起来?怎样才能让学生能在教学中始终处于主体地位,在课堂中真正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这些问题我反复琢磨、研究,最终设计了本节课的教学。以期能给课堂教学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

通过实际的教学过程,我有如下的反思与体会:

一、 如何将白板教学熟练地运用于教学之中

白板教学是一门新生的教学方式,它让老师与学生的互动性更强。但如何熟练地运用好这门工具,还需要我不断的去学习与探究。在教学中,我主要运用了白板中的拖动功能、遮挡功能、播放功能等形式展开教学。在教学中能让学生主动参与,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其互动,但我认为互动的时间还不够。在运用白板时还有些功还不能准确熟练的掌握,这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的运用并改进才行。

二、 学生的课堂活动还要加强

在本节课,学生的课堂活动除了对字词的检查之外,其余就是学生对问题的探讨。整个过程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学生的参与性比较强。但在问题的设计上,我认为并不十分完美。梯度感不是很明显。在教学中,如能加上学生的主动表演可能效果会更好,但这需要老师更多的参与与指导。

三、 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和及时评价

初中学生,需要是得到他人的真诚评价,特别是老师的评价他们会更在意,这也能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在课堂上,我及力的去做到这一点,但由于时间的关系,对于个别学生的评价还是不够及时,语言不够丰富。这是我在以后的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另外,针对不同的学生,我们应采用不同的方式去进行引导,让他们能在老师的引导下按自己的意思表达想表达的内容。

总之。通过这节白板公开课的教学,使学到了许多知识,同时也让我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还应不断学习,力争把白板教学掌握得更好。让其真正能为老师服务,为我们的学生服务。

专业式与方程教学设计反思(模板24篇)篇二十三

由于低年级学生注意力易分散,并且好动、持久性较差。本课设计时注意到这些,采用多媒体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充分吸引学生的兴趣。利用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拉他们走上学习的主体地位,在自然、自如、自娱、自悟中完成学习任务。

教师教,重在"引导";学生学,重在"自主"。

(一)画面激趣谈话导入。

1、你知道一年有哪四个季节?(春、夏、秋、冬)。

2、(画面)这里的风景到底是哪个季节呢?

(学生根据画面上的红色枫叶、金黄的稻田、往南飞的大雁、穿上毛衣的小朋友回答是秋天)。

画面上出示课题:秋天。

(二)读课文初步感知。

2、学生各抒己见(画面出示学生说到的某个句子)。

(三)自读感受角色体验。

1、初读课文,(可以选择最喜欢的句子)要求读准,读通,模仿刚刚听的录音朗读。

2、(让小老师上台)点好画面,读自己选的句子,提醒小朋友哪些字音要注意。(画面也相应点出)领读句子,可提出自己的朗读要求。

(四)比较异同感悟语言。

1、(出示第一自然段)喜欢这一句的小朋友读,你为什么喜欢这一句?

2、后两句与上面教法相似。

3、指导读好第四自然段。说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理解"多彩的图画"。

4、你认为秋天是怎样的?为什么?小组交流。用"我认为秋天……我喜欢秋天"说话。你也可以注意观察周围之后再与老师、同学交流。

(五)创设情景表演巩固。

1、(画面、配乐、头饰)分角色朗读,给时间准备。

2、上台表演,巩固课文内容。

课上过去很久了,某些原因,反思及时地写出来。有时候思想的火花是转瞬即逝的,错过了也就永远错过了。所以觉得自己对于自己的这节课写不出什么了。

激情四射的去上课,一直在心中告诉自己,自己的地位必须摆正,做好导读,千万不要插手太多,让孩子自己去体会美德意境,一个不留神,还是讲多了,过了。

在第一节的时候,用了比较多的时间把秋天和夏天做比较,主抓红日,空气等意象。谈得有些过了,让学生反而在诵读体会中表现得少了。

在讲到把夏天的脚印轻轻的涂掉时,学生提出了疑问。我不回答,反问:“为什么用涂这个字?究竟是怎么涂得?”我们先把这个问题搁置,接着看后面的内容。三四五小节学生采取自读自学的方式,找出比喻的地方,如何去比喻,为什么去比喻,说得还蛮像回事。其实这里面有些很有趣的东西我没有提出来,后来在读云姐姐的贴还有其他老师的贴时,发现忘掉一个夏天的烦恼是个很有意思的东西,当时却没有及时的发现并提出,太遗憾了。

最后两个小节,比较的简单,学生和我讨论了一下珍藏黄叶,秋天向我们微笑。我忽然想起了古文中秋的意象,但对于孩子来说难,就说得比较的少,但是还是情不自禁的谈到了悲秋主题,并和这一课做了比较,告诉孩子们要有乐观向上精神。要看到事物美好的一面。

本诗的学习我们进行的课时较多,我重点完成了一项:当堂指导背诵。为孩子们减轻了课下的负担。看了学生的部分习作,我想他们的生活实在是太单调了,压力也太大了,所以,我们要从根本上为他们减轻压力,不要让课业成为他们的负担。因此,在背诵这方面,我要努力把功夫下到课上。

专业式与方程教学设计反思(模板24篇)篇二十四

3、会将一个二元一次方程变形成用关于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数的形式。

经历观察、比较、猜想、验证等数学学习活动,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数学说理能力;。

2、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培养关注生活,进一步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数学模型,培养良好的数学应用意识。

重点: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及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概念。

难点。

1、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不唯一性和相关性。即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有无数个,但不是任意的两个数是它的解。

2、把一个二元一次方程变形成用关于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数的形式,其实质是解一个含有字母系数的方程。

1、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寻求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认识二元一次方程,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的特点,体会到二元一次方程的引入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

2、通过观察、思考、交流等活动,激发学习情绪,营造学习气氛,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自主探讨,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不唯一性和相关性。

3、通过学练结合,以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一个数的3倍比这个数大6,这个数是多少?

1、发现新知。

根据它们的共同特征,你认为怎样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含有两个未知数,且含有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一次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

2、巩固新知。

判断下列各式是不是二元一次方程(1)(2)(3)(4)。

3、师生互动再探新知。

(1)什么是方程的解?(使方程两边的值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2)你能给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下一个定义吗?(使二元一次方程两边的值相等的一对未知数的值,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的一个解。)。

若未知数设为,记做,若未知数设为,记做。

4、检验新知。

(1)检验下列各组数是不是方程的解:(学生感悟二元一次方程解的不唯一性)。

(2)你能写出方程x-y=1的一个解吗?(再一次让学生感悟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不唯一性)。

5、自我挑战三探新知。

有3张写有相同数字的蓝卡和2张写有相同数字的黄卡,这五张卡片上的数字之和为10。设蓝卡上的数字为x,黄卡上的数字为y,根据题意列方程。

请找出这个方程的一个解,并写出你得到这个解的过程。

学生在解二元一次方程的过程中体验和了解二元一次方程解的不唯一性。

比较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方程两边都是整式,含有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一次。

如果一个方程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所含未知项都为1次方,那么这个整式方程就叫做二元一次方程,有无穷个解,若加条件限定有有限个解。

相关范文推荐

    精选业绩指标承诺书(汇总12篇)

    范本是对于某种类型或者某种方式的典型表现的集合,可以为我们提供参考和借鉴。这里有一些优秀总结的示例,它们总结到位,内容丰富,值得我们深入研读。间,将达成如下业绩

    最新教师弘扬劳模精神心得体会(汇总16篇)

    教师心得体会是教师个人经验的宝贵财富,也是对学生教育的贡献。接下来是一些教师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在教学实践中有所帮助和借鉴。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

    实用化肥购货合同(通用14篇)

    合同协议是商业交易中的基础,它确保了交易双方的权益并规范了行为准则。-如果您需要签订一份合同协议,但是不确定如何起草,以下是一些建议和范例。甲方(供货方):乙

    优质乡镇党委书记讲党课心得体会(汇总17篇)

    通过总结心得体会,我们可以发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以便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改善不足之处。接下来,我们来看看一些成功人士的心得体会,或许能给我

    最热社区安全隐患排查心得体会(汇总16篇)

    心得体会是在一段时间内对自己的经历、感悟和体验进行总结和归纳的一种表达方式,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反思和总结自己的成长和进步。下面是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

    优秀司法警察警衔晋升培训心得体会范文(18篇)

    培训心得体会是培训过程中的一次回顾,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自己的不足和提升空间。小编为大家搜集了一些值得一读的培训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写作的启示。

    最新银行典型案例的心得体会范文(21篇)

    心得体会是对自己经验的总结,有助于我们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避免同样的错误。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心得体会的优秀范文,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灵感和思路。

    最热机电安装协议书范文(15篇)

    在签署合同协议之前,双方应该充分了解和理解合同内容,并在必要的情况下咨询法律专家。小编整理了一些合同协议的范本与注意事项,供大家一起学习和探讨。甲方(发包方):

    专业政协会员申请书(汇总21篇)

    转专业申请书是一次向学校解释你转专业意愿的机会,你需要用恰当的语言和理由来说明自己的选择。这是一些经过编辑和修改的转专业申请书范文,可以作为大家写作的参考。

    2023年农村会计培训心得体会(案例16篇)

    培训心得的撰写要求我们客观、全面地总结培训内容,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分类、归纳和总结。推荐阅读以下培训心得体会,了解别人的学习经验和心得。第一段:引言(引出拓会计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