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文化融合边界与融合篇一
中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有效融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职业学校要在竞争中抢得先机,就要把企业的用人和学校的育人结合起,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创造有利条件,实现中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 的对接。中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有效对接,对于中职教育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重要作用,即促进中职生成才、促进中职生成人、利于中职生就业、利于中职生创业。
一、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内涵
(一)校园文化
关于校园文化的概念有很多种,大体上有广义和狭义之分,这里我们把校园文化的概念界定为:学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培育形成并得到师生员工普遍认同的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的总和。它主要包括:以青年学生为代表的文化观念以及有所规范的学生特有的思维特征、行为特征和方式;学生课余生活中一切以群体形式出现的文化活动,如诗社、棋牌俱乐部、书社、文学社等社团活动,其中最能体现校园文化本质内容的是校园风气或校园精神。
(二)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的概念也有很多种,与校园文化的概念一样,也有广义和狭义的理解。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既有区别也有联系,比如: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都属于社会文化分支下的组织文化、管理文化,都以人为中心、以人为着眼点,关心人,理解人,凝聚人,重视人的价值,重视人的发展和素质的提高;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建设目标都是为了提高管理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促进实现事业发展,都具有导向作用、规范作用、协调作用、激励作用和凝聚作用等;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具体内容都包括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都可以按照提炼精神文化、创新制度文化、倡导行为文化、构建物质文化等步骤来建设。
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的必要性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文本第六章(十五)提出:"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促进校企合作制度化。"这是在国家层面的正式文件中首次提出。它不仅对于中国职业教育发展意义深远重大,对于从根本制度层面解决长期困扰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瓶颈问题具有突破性,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已经成为实现中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同时校企合作也是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内在要求,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职业学校的发展必须以特色求生存,靠特色求发展;必须适应企业经营管理的实际需要,加强和改进特色人才的培养工作。因此,高职办学的特色只能来自高职院校服务企业生产和发展的实践过程中,而这就是高职校园融入企业文化元素、建设高职特色校园文化的必要性。
三、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融合遵循的原则
校园文化对企业文化之间的融合和对接不能全盘接纳,对企业文化要有选择性,两者结合要有层次的。要使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较好的融合为一体,在融合过程中要注意把握以下原则。
(一)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二)坚持以精神文化为重点的原则
精神文化是中职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核心,在两种文化对接过程中,尤其要注重在精神文化方面的对接。双方在精神层面上真正的理解、支持是加深双方关系不可或缺的一环。中职学校在提高学生的软实力上多下功夫,加强中职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企业关注学生的技能,更重视其品行和发展的潜力。敬业精神、责任意识、团队协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学习能力等是企业判断人才的重要标准和要求。因此,中职校园文化建设中有意识地将这些企业标准融进整个教育过程中, 培养学生的责任、质量、服务、时间、机遇、市场、风险、环保、创新等综合意识,唯有如此, 学生毕业后才能成为企业合格的员工。只有坚持以精神文化为重点的原则,将企业精神文化作为中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中职培养的人才会更受企业的欢迎。
(三)坚持以企业文化为主导的原则
中职学校承担着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任,但社会所需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不仅是中职学校的责任, 同时也是社会尤其是企业的责任。企业是中职学生的"消费主体",进入企业是绝大多数中职学生的最终走向,对于什么样的人真正符合企业要求,只有企业最有发言权。近年来在国家和教育部门一再倡导和推动校企合作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自身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和责任,正在改变已往一味逃避的态度,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中职学校培养人才的过程中来。中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是客观的要求,无论是"顶岗实习",还是"工学交替",亦或是"订单式培养"等模式的采用,都要发挥企业文化的主导作用,在企业文化的指引下,培养出企业所需的技能型人才。为此,要在中职学校建立校企联合评价学生机制,用企业文化来检验学生的素质,使企业文化中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及精神文化在中职校园文化中得到内化, 以增进中职校企合作的深度,实现中职毕业生与企业岗位要求的充分对接。
四、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融合的途径
(一)有计划的安排教师到企业进行生产实践锻炼,在打造"双师型"队伍的同时,让这些教师咋实现自身目标的同时,也肩负着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使者"的任务,把自身体验的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有效的引入到课堂,有的放矢的培养学生,学生在校园就可以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触摸到市场的脉搏,从而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二)定期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学习,进行工学交替,应有计划的加强引导,让学生尽早的融入到企业,带着问题、目的的去感受企业文化,提前进入职业角色,为今后的顺利实现由学生到企业员工的角色转换打下基础。
(三)始终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原则和方式,将优秀的行业文化和企业文化引进校园,架企企业与校园之间的沟通纽带,促进优秀行业、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交融和互动,拓展学生思想教育和职业意识的教育的有效途径,通过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社会调查、企业专家讲座等形式,直观而感性的给学生以思想和品德的教育,帮助学生正确的职业定位,树立信心,培养学生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
文化融合边界与融合篇二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以“卓筒井古镇文化”,“卓筒井展示馆”、中国死海”、“东方布兰桑”、“盐疗康体中心”、卓筒井国际观光生态科技度假区”、“卓筒老井”酒为代表的特色旅游产品,这是在国家非遗产项目“卓筒井”影响力下打造的“七大”盐业文化旅游精品;揭示了盐业文化旅游开发建设中,必须体现规划特色、瞄准需求特点、彰显布局特征的“三特”有效路径;文章还提出建议以促进盐业文化旅游创新的发展,重点是构筑以“政策优惠,机制优化,服务质量,环境优美”为主的“四优”平台。
关键词:国家非遗项目;盐业特色品牌;卓筒井;文化旅游;创新发展
一、前言
大英县位于四川盆地中部,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和良好的外部环境,是一个富有人文自然资源的“天府明珠”。该地区拥有3个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项,尤其是以颇具区域特色的盐业文化产业,以城市为中心向城乡地区延伸,形成了一个美丽而独特的大英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区特色。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英县紧紧围绕“产业为魂、文旅为媒、效益为重、民生为本”的总体思路,通过倾力打造盐业文化品牌,强力推进了旅游业跨越发展。
具体来说,大英文旅产业发展,就是要‘三箭齐发。需要通过推动中国死海景区、浪漫地中海景区、卓筒井大遗址博物馆景区这三大景区的建设,发展具有前移性、体验式、生态式旅游,把文旅产业做优、做精、做到极致,努力把大英打造成为全国知名旅游目的地。2018年大英实现旅游总收入97.9亿元,接待游客1100万人、同比增长13.8%,己完成旅游固定资产投资48835万元、占年度投资目标任务69.8%,文化旅游产业带动县域经济发展效益明显。
二、以“非遗”的影响力为品牌,致力于开创盐业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发展
大英县的“卓筒井深钻汲制技艺“内含十分丰富,其工艺流包括了钻井、取卤、晒卤、煎盐等主要工序,是发明于北宋庆历年问,历经数年,历史悠久。在2006年5月,该技艺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年来,大英县围绕“非遗”的影响力为源头,全面整合具有当地鲜明特色的文化资源和区域自然资源,充分发挥文化精神作用和旅游载体作用,倾力打造盐业文化旅游。
(一)注重卓筒井古镇文化的建设
县、乡政府和有关部门筹集资金修复古镇的建筑物和房屋,并改造相邻近地区的一些主要人行道和公路。特别是针对文昌宫、禹王宫、三圣宫、万寿宫、寿福宫、罗都福庄园、普渡寺等反映了古镇的特色的进行保护和修缮。对于像讲圣谕(劝善)、评书等这类型的民间文化活动,山歌、民间小调和谚语等民间歌谣,以及乐和民间传说,盐业人物和文学等都进行深入地挖掘和提炼,并积极对古镇文化进行建设和宣扬,让卓筒井古镇由内而外都散发出浓厚的盐业文化。
(二)着力打造“中国死海”、吸引各地游客
利用大英县独特的盐资源以及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如钠,钾,钙,溴和碘等。利用大英县传统的“卓筒井”技术汲取地下3000多米盐卤水而汇集的“中国死海”,使之再现5000万年前地下古盐湖的独特风景。该项目的总投资金额是10亿元,投入的资金多,规模宏大,规划完善,风格独特。此项目主要是以“死海漂浮”为基础,以及结合了现如今盛行的水上运动、休闲、疗养、spa等元素,打造出一个结合了新奇,时尚和趣味的旅游胜地,因此在旅游收入方面也创造了四川省5a级景区中的最高收入。
(三)重点打造东方布兰桑文化旅游城市
大英县通过参考美国布兰桑市旅游业发展的相关经验,诚挚邀请相关旅游项目设计公司进行策划和制定“东方布兰桑”旅游经济区的开发规划,从而逐渐设计打造形成新的产业集聚区。其次是通过市场营销,将诠释展现出盐业旅游文化的“梦幻盐世界”,诠释展现具有巴蜀风格的“天下辣庄”,以及以“麻将王国”为代表的相关休闲娱乐文化等项目,将大英县的盐业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迈出了新的一步。
(四)倾力打造别具一格的“盐疗康体中心”
大英县地处北纬30°,地理位置优越,盐卤资源非常丰富,因此以其丰富的盐业文化为基础,公司投入了大量资金进行死海野外拓展训练基地的建设,并且还开展了理疗,健身,养性等一系列服务,这不单是提高扩大了盐业文化的内涵和外延,也让人们享受着“原创”的盐疗和精神度假,特别受到游客的青睐和喜爱,让人流连忘返。
(五)打造盐业文化旅游沿线生态科技观光区
在蓬莱镇至卓通镇这一线路,新种植果树达到了6000多亩:为了研究开发鱼,蝦,兔等水产养殖业,特别引进了专业的养殖公司进行合作,并且还建造了相关的会展厅和别墅等;目的是为了要打造成一个聚人文、科技、观赏、益寿为一体的现代生态旅游观光圣地展现给游客。
同时,在城市拓展和新区建设中积极注入文化元素,在郝江新城老盐厂遗址规划建设体现城市发展足迹的盐业博物馆;在文化产业园区规划建设集城市农业博览、现代农业展示、传统农耕文化、新村建设于一体的城市农博园,推动大英县的旅游业由传统的资源依赖型转变为文化创意型、由低端市场转向高端市场。
三、科学合理布局,在盐业文化旅游开发建设中凸显“三特”
(一)体现规划特点
在打造盐业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实践中,大英县应始终坚持以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坚持按照规划的路径、逐步实施前期规划的设计方案。为此聘请了国内外相关著名的企业以及专家,为大英县盐业文化旅游的发展进行总体性的规划设计。其中规划上既要体现出大英县盐业文化的特色,还要将本地的山、水、盐、佛、古镇等五大文化元素进行融合,充分展示了区域历史文化的独特魅力。
(二)针对市场需求进行设计
通过围绕规划设计,需要将大英县盐业文化的“魂”与旅游业发展的“形”这二者间进行融合创新和发展;再通过旅游业市场的发展热点,结合休闲、娱乐、度假等热门主题,将项目进行精心的策划、包装和推销,并通过政府招商等方面的助推和支持等形式。从2003年以来,先后引进了以四川天友、赵氏水艺为代表的等知名企业到大英县开发盐业文化旅游项目,并且以高标准打造中国死海、卓筒井国际观光旅游区等旅游景点,致力于形成风格独特,彰显盐业文化特色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
(三)显示布局的合理性
在项目的分类方面,大英县以卓筒井古镇、中国死海、生态农业示范和休闲旅游公园为主要的旅游项目代表,通过科学合理的布局,从而实现了区域里大与小、城乡的协调。在文化旅游的本质上,中国死海、郝江漂流园实现了室内外、静态和动态、咸水和淡水的结合。在旅游线路的规划方面,主要是围绕以“中国死海"旅游项目为中心,其次是规划以死海至卓筒井古镇这一线路作为主线,让本地旅游和遂宁旅游、以及川东北旅游作为环线,从而实现了点,线、面以及县城内外的衔接。在客源市场方面,要形成以成渝两地、东南亚游客为代表,实现了由国内到国外、近和远、玩和品的统一,为县域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构筑“四优”平台,为盐业文化旅游跨越发展提供保障
(一)政策优惠
在大英县盐业文化旅游项目的开发中,大英县从用地、税收和要素保障等方面,给予了非常优惠的政策进行支持,大力推进盐业文化旅游相关的基础设施以及配套设施的建设和完善。
(二)从机制方面进行优化
为了解决企业资金瓶颈等方面的问题,由政府出面,成立了投资担保公司,为相关的盐业文化旅游企业提供了3.5亿元的融资担保,解决了企業融资难的问题。为了提高文化旅游产品的知名度,大英县采取政府机构和企业唱戏的方式,通过召开推介会和举办盐文化艺术节,不断加大营销力度,提高文化在市场上的认知和共识。为扩大产业链,大英县全面推进“中国死海”建设为5a级景区,重点抓好“中国死海”等重点风景名胜区的可持续发展,先后引进和建设国际旅行社、四星级酒店等13个上下游项目,开发调味盐、美容盐、保健盐等盐系列产品、“卓筒老井”白酒系列产品、“魁山”牌食用油等旅游产品7个。
(三)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为了提升旅游服务的质量,大英县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坚持采用和实践服务业的宗旨。对于每个开展的文化旅游项目,都是由县直部门、项目秘书和县级领导直接负责跟踪整个过程,以便及时有效地解决企业建设和发展中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与此同时,还特别成立了县盐业文化旅游领导小组,通过健全和完善旅游企业诚信评价机制、考核奖励、游客安全保险和投诉处理等制度的方式,加强对旅游业市场的整顿和监管,规范各个旅游公司的服务行为,做到切实维护每位旅游者的合法权益。
(四)规划创设优美环境
大英县通过实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重视生态环境的建设,各部门加强宣传和引导,让全民参与到生态文明的建设,并严格要求本县的相关工业企业的排放符合规定标准,确保各类都百分百达标。全县森林覆盖率高达34.4%,县城绿化覆盖率达36%,让县内的空气质量保持国家二级以上标准。
此外,县城区先后对多条重点的市政道路进行更新改造,并对县城到盐业文化相关的各主要旅游景点的道路进行修缮和改造,使县内的各旅游景点之间形成非常便利便的交通网络。不少游客深有感触地说:“在大英,不但能感受到了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而且还体验到了很多视觉感官上的享受。
下一步,大英将以“建设全国知名旅游度假目的地、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为目标,着力支持和推进旅游业的发展。支持卓筒井镇发扬和彰显文化底蕴、旅游资源富集的优势,并把各资源进行融合贯通,做强景区旅游、做实城市旅游、做优乡村旅游,共同努力推进全域旅游的高质量发展。
相关热词搜索:;文化融合边界与融合篇三
;传统文化与英语教学的融合
英语教育在中国已有150多年的历史,其影响力已超越一门语言的意义,寄托着国家与个人改变命运的梦想。但是现今英语教学的模式和质量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国人的母语水平下降同样令人忧心――高学历人才的文章中语句不通、辞不达意的情况比比皆是,而提笔忘字、错字连篇的现象更是近在热播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上可见一斑”(谢小庆,2013)。这段很有启示意义的话告诉我们,英语学习者一方面要学习好外语,一方面也要好好掌握母语。从2013年12月开始,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将对四六级试卷的翻译部分作出调整,由原来的单句翻译改变为段落汉译英翻译,翻译内容涉及到中国传统的历史文化,社会经济等。从此调整可见,我们迫切需要改进中国的英语教学方法,在与世界的经济交流中,我们也要不断向世界提供自己的悠久文化。
一、中国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缺失
2004年4月颁布的《大学英语教学课程要求(试行)》明确了英语教学中导入文化教学的要求,“要求大学英语教学在重视英美及其外国文化输入的同时,也要适当融人中国文化的教学内容”(2010,肖龙福等)。在2007年7月高教厅颁发的《大学英语教学课程要求》也明确要求: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大学英语教育理应融人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的培养,但是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更多关注的是学生语言知识的灌输,实际上的大学英语教学把重点放在了“饱含知识”的语言知识上了,很少顾及文化在教学中的渗透,甚至基本无视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在英语课堂的介绍。结果造成学生具备了牢固的语法结构知识,却无法实现用英语进行畅通的交流,更不用说用准确的英语向世界介绍中国丰富的文化。李岚清曾在1996年的全国外语教学会上感慨德说:“我们的学生学了几十年的英语,但连what do you usu-ally have for breakfast?都回答不出来”(2007,吴淑琼)。这不是我们的学生英语基本功学的不扎实,是他们不知道如何表达有中国特色的词语,如:“稀饭”、“馒头”、“豆浆”、“油条”等。当被问起西方的汉堡、牛排、沙拉时,学生会异口同声地罗列出很多西方的食物名称。
在今年的新型四六级的辅导课堂上,每每谈到中华文化的点点滴滴,大学生们总是捉襟见肘,报以羞赧的一笑。平时只忙于学习英语单词,背英语长难句子,滔滔不绝于西方的各种节日“圣诞节”、“情人节”、“母亲节”等,而自己民族的特色呢?对中国的传统民族服装,民族音乐,几大菜系,茶文化等了解甚少,对具有中国特色的词汇一无所知,如:清明节,元宵节,刺绣,旗袍等。就连承载着中国几千年文化底蕴,且备受西方人敬仰的孔子的英文译名,为数不少的学生也感到陌生,更别提老子,孟子是谁,四书五经是那几本书了。再看看我们穿的衣服,欣赏的电影,迷恋的美食,追捧的明星,欢庆的节日,哪一样不是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呢?种种现实情况表明,现阶段的高校大学英语课堂缺失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中华文化浩瀚如海,博大精深,我们却忽视了母语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造成学生不能用英语恰当得体地介绍中国的悠久文化。
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听、说、读、写四项语言技能并且了解外国文化,在特定的环境中合适地运用外语的交际者,而不是要求学习者遵循外国的行为准则,抛弃本民族文化价值,变成文化虚无主义的
‘假洋鬼子’”(2009,揣琼,王向东)。虽然英语作为一种国际“普通话”的优越地位,其传播各国经济文化的作用。汉语一时还无法替代。但是,我们可以借助英语这一传播媒介,向学生传授中国深厚的文化思想,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民族认同自豪感,进而向世界介绍我们的悠久灿烂文化,加深外国人对中国文化的全面了解。
二、大学英语教学中导人中国文化的共识
通过这次四六级的翻译辅导训练,英语教学中适当导人中国文化知识学习是必需的又是可行的。2013年12月的这次四六级翻译部分的调整是一个新的契机,把对大学生了解掌握母语文化知识提到一个新的认识上来。在翻译的辅导训练课上,也能感受到学生对富有中国特色词汇的译语的兴趣,所以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是可以引领学生欣赏具有中国民族色彩的国学经典,自然景观,民族风情以及建筑艺术等。
“语言是思维的表现,人类的思维规律具有一致性。既然各种语言之间有共性,各种文化特征也有覆盖的部分,存在文化共核。(鲍志坤,1997)”所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重视中国文化的教育,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母语文化的认识,又可以帮助学生充分理解外国文化,从而培养学生的文化视野,能够向世界讲述中国文化的诸多元素。重视母语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地位,从而培养学生具备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在适当时候能够用英语表达以及弘扬中国文化。
另外,九十年代以后,外语教学的研究逐步深入,国内外开始出现从单纯的“目的语文化”研究转向“目的语文化”和“母语文化”的双向互动作用。凸显了母语文化对外语教学的影响,以及母语文化在外语教学中的缺失,甚至提出了一个新的术语“中国文学失语症”,例如从丛在2000年10月19日《光明日报》发表题为“中国文化失语:我国英语教学的缺陷的文章”(肖龙福,2010),显然,中国的外语专家学者已经认识到中国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但是我们可以在哪些方面加强中国文化教育呢?
三、大学英语教学中加强中国文化教育的途径
首先,大学英语教材及所选的阅读材料集趣味性、信息性、实用性于一体,内容丰富,涉及语言、文化、习俗、伦理、社会焦点等方面。所以,英语教师在向学生传授一篇英语课文所蕴含的西方文化时,适时地引入中国相对应的历史文化知识。一方面可以引起学生对所讲内容的兴趣,另一方面可以丰富学生的文化素养。例如,学习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三册第四单元的five fa-mous symbols of americanculture这篇文章时,可以对比地介绍代表中国文化的一些标志象征。在展示美国自由女神的美丽和坚毅时,可以让学生感受中国长城的雄美和壮阔;向学生介绍美国白宫的庄严和典雅,可以介绍中国故宫的悠久和神秘。还有,当学到关于思想教育的英语文章时,英语教师可以从浩如烟海的中华文库中任取一端,例如,新视野第一册第三单元的agood heart to learn,讲述的父亲的爱,教师可以让学生欣赏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总之,可以通过实际的课堂学习,加深和强化民族文化知识。
除了课堂学习之外,英语教师要引导学生多途径地获取文化信息。关注中英文双语纪录片频道(cctv-9),很多中英双语的阅读材料和双语电影,一些专题讲座,有趣的课外活动也能很好地扩充学生的文化视野,帮助学生用掌握地道的英语文化词汇表达中国的文化知识。如双语阅读丛书《每天读点中国文化》。林语堂的《吾国吾民》,《中国哲学与文化》,也可以在课外适当介绍一些华人的介绍中国文化的英语文章,比如加拿大华裔女作家赵廉的《中国结》,谭恩美的《幸福会》等,这些都是获取母语文化的很好渠道。
第三,作为在英语教学中向学生传播文化知识的主体,英语教师要加强母语文化素养。英语教师的文化储备直接影响其教学活动,所以作为大学英语教师要以开放的心态,更新知识,提高自身文化素质。尤其是作为年轻的英语教师,不但要熟练掌握外语知识和教学方法,更要通过多读书、多学习传承传统文化。
总之,我们要正确认识到当前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缺失的现实,努力将中国传统文化渗透到大学英语教学中,提高英语教师自身文化素质,担负起传播母语文化的重任,以适应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发展的需要,促进我国教育和文化的发展。
相关热词搜索:;文化融合边界与融合篇四
;摘要: 面对文化冲突,如何进行跨文化管理,是跨国经营的重要课题。本文从认识文化差异,识别文化冲突切入,解析了文化融化四个阶段的不同特征,探讨了如何从文化冲突到文化融合的跨文化管理策略。
关键词: 跨文化管理;文化冲突;文化融合
0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趋深入,跨国经营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中的一个普遍现象。在开展跨国经营企业中,企业的管理者和员工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代表着不同文化,使企业成为跨文化企业。这种跨文化企业在实施跨国经营战略或从事跨国经营活动时,所面对的是与其母国文化完全不同的文化以及由这种文化所决定的价值观念、生活态度和行为方式。这种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因其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的不同而产生的冲突是国际化企业经营与管理失败并使其全球战略陷入困境的根本原因之一。据统计,有75%的国际并购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不同文化的冲突。由此,能否克服跨文化差异带来的文化冲突,实行有效的文化融合,是取得跨国经营成功的关键。
1跨国企业中的文化冲突
跨国公司在跨国经营中必然面临的是一个多种文化共存的复杂环境。不同的文化上的差异难以避免地导致不同的行为方式、风俗习惯和认知差异,当人们试图弥合这种不可调和的差异时,跨文化的冲突就产生。而且文化之间差距越大,所引起的冲突会越多, 管理难度也越大。
跨国企业中的文化冲突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1.1 价值观念冲突这是跨文化冲突的主要方面。生活在不同国家的人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念,即使是生活在同一个国家的人,所处时代不同,也会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念。而人的行为是受价值观念影响的。以日本电子业巨头索尼和松下为例,曾分别收购了美国的哥伦比亚公司和mca公司,从企业战略角度来讲,这两起并购都是非常完美的交易。但是日本企业讲究文化的大统一,绝对服从观念和美国公司强烈的自我意识所产生的企业文化格格不入,最终致使索尼公司的投资损失高达30亿美元,松下更是将mca转手卖给了西格拉姆。
1.2 沟通方式冲突沟通语言的差异严重地影响了交流。由于高含蓄文化的国家(比如中国、日本)使用的是高情境语言,许多信息的传递要通过肢体语言、上下文的联系、情境才能恰如其分地理解,而其他语种的国家或许就很难在母国语言中找到对应的词语,这样就难免产生矛盾和冲突,难以妥善解决。一些合资企业最终走上了“离婚”或“解体”的不归路或多或少都有这样的原因。
沟通是人际或群体之间交流和传递信息的过程。由于语言或非语言障碍的存在,人们对时空、习俗、价值观等的认识也有所不同,充分沟通往往有一定难度,容易产生沟通误会。例如:西班牙人想将百威啤酒(budwelser)翻译成“啤酒国王”,使用了“cerveza”这个词,可是啤酒(cerveza)在西班牙语中是一个阴性名词,因而翻译的结果是“啤酒女王”。
1.3 生活习惯冲突不同的国家、区域有着区别很大的生活习惯,包括饮食、起居、服饰等,跨国公司在进入一个新领地时,应考虑这些因素对企业经营的影响。一个企业没有能力也不可能改变一个国家流传已久的独特的文化。对于异国文化,我们只能适应,入乡必须随俗,这别无选择。比如:阿拉伯人在斋月里不谈工,如果想和阿拉伯人谈生意,应赶在这些日子之前或之后,在斋月里与阿拉伯人洽谈生意,会引起他们反感。
1.4 不同文化发展阶段冲突我国在改革开放的这30年里,三代人的价值观念已发生了巨大变化。对于像摩托罗拉等很早就进入中国的企业来说,它们逐年聘用的员工与企业的磨合是越接近现在,相对越容易,因为越年轻的员工所接受的现代观念越多越快。从另一个角度说,每个国家的文化随着时间的推移,都在不同程度上发生着变化,因此不同国家在不同文化阶段的冲突是避免不了的。但有些文化却在全球经济发展中逐渐形成共性,例如在过去,日本企业对员工负责,美国企业对股东负责,中国企业对政府负责,而现在殊途同归,都走向了对客户负责。过分夸大并购企业之间的文化差异,实际上是否定了企业核心理念、商业模型和内在运作模式上的共性。
除了以上原因,产生文化冲突还有自我优越感、管理理念的不同。跨国文化冲突引起的不良后果有很多,如不同国家员工情绪对立、工作懈怠、组织沟通不畅、信息传递不及时甚至错误信息被有意传递、处理问题感情用事等。要想有效地解决跨文化冲突,就要进行跨文化管理。
跨文化管理要求企业在跨国经营中,重视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风俗习惯、道德规范等,对来自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力资源进行整合管理。跨文化管理的目的是创造一种既能为东道国员工所接受,又有利于跨国公司异国发展的企业文化。跨文化管理的核心是实现文化的融合。
一个企业跨国经营,要实现商业目标必须融合三种文化—本国的文化、目标市场国的文化和企业的文化。在跨文化管理进程中,成功实现文化融合一般要经历蜜月期、冲突期、适应期和融合期等四个阶段(如下图所示)。
2.1 蜜月期文化融合管理在跨文化进程的初期,文化的差异对组织成员来说更多的是新鲜和好奇,相互之间对差异更多的是观察和回避。这个时期的人力资源管理主要是培育不同文化相互融合的经营理念、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形成具有多文化特色的新企业文化,营造适合多元文化背景的工作氛围。
2.2 冲突期文化融合管理随着跨文化进程的深入,员工们对于不同文化的新鲜感开始减退,文化、行为习惯和信仰的差异不断引起摩擦和冲突,也就是进入冲突期。在这个时期,文化的冲突也相应地进入“多元化”,从思想、信仰、观念、理念到行为等各个方面。不同文化之间相互排斥,以文化背景为的非正式组织(小团体)盛行,工作绩效衡量标准多样化,语言引起的沟通障碍日益明显,工作协调困难……在这个时期,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是加强跨文化的培训,促进跨文化的融合,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矛盾激化,同时尽可能通过制度化建设减少摩擦和冲突,如量化各种考核指标等。跨文化管理人员的挑选和配置是成功渡过冲突期的关键,尤其是高层管理人员。外派高层管理人员的跨文化意识、跨文化沟通能力,跨文化适应性和跨文化问题的处理能力,如对跨文化差异的认识、态度和容忍,跨文化沟通能力,跨文化矛盾和冲突的处理能力等,还包括在海外业务动作过程中第三方资源的利用,是与当地政府的沟通和协调,减少、缓和甚至消除不同文化给企业经营带来的障碍。跟多样化文化打交道的经理人经常要应对沟通问题和文化误解。由于每天都要跟世界各地的人们沟通,经常要到国外出差,以及在海外工作,经理人有遭受文化误解的危险,这会对他们的业务和职业生涯造成严重的冲击。海外任职要求经理人及其家属更多地了解不同文化,并掌握有效的沟通技能。无论经理人是在公司、地区还是国际范围内进行跨文化沟通,都必须了解文化差异,以避免犯下错误,丢掉订单、客户甚至自己的工作。因此,外派人员的选拔、培训、培养和支持是企业拓展海外业务的一项重保证,是21世纪人力资源管理一项重要的任务。
2.3 适应期文化融合管理适应期又称为磨合期。在这个时期,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通过较长时间的合作共事,对不同文化的了解不断加深,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认同程度不断提高,进入相互适应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是巩固跨文化整合的成果,继续加强跨文化整合的各种努力,其中一个重要的举措就是不断完善跨文化培训体系,包括对文化及原公司文化的认识和了解的培训、文化敏感性的培训、跨文化沟通及冲突处理的培训等。
2.4 融合期文化融合管理融合期是跨文化充分融合后形成新的企业文化的时期。这个时期不同文化之间相互尊重,对文化差异求大同存小异,形成企业特有的、全体成员共享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这个时期的人力资源管理相对来说已经进入稳定和正常的时期,文化的差异仍然存在,文化之间的摩擦甚至冲突也还可能发生,但既不会像前几个时期覆盖面那么广,也不会像前几个时期冲突那么激烈,更重要的是对这些摩擦和冲突的处理也更加程式化。但是,只要跨文化的背景还存在,人力资源的跨文化管理就不能松懈。这种持续努力的一个体现就是巩固业已形成的文化融合基础上的企业文化,并将这种企业文化具体化,通过人力资源的管理活动强化这种文化。
由于文化冲突是文化差异造成的,促进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之间的沟通和理解,实现文化的融合是跨文化管理的最终目标。清楚的认识跨文化管理的阶段性特征,合理采用管理策略,根据环境的要求和企业战略发展的原则要建立起公司的共同经营观和强有力的公司文化,才能保证跨文化经营企业的战略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相关热词搜索:;文化融合边界与融合篇五
孔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宏人。”曾子说:“士不可以弘毅,任重而道远。”然而,在这所谓的道义背后,在一桩桩英雄事迹之中,始终有一个千年不变的精神内容存在,这便是—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个在民族适应环境,改造世界,形成自己特有语言,习俗和人文传统的长期发展历程中,表现出来富有生命力的优秀思想,高尚品格和坚定志向。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先有孟子的“养浩然之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后有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洪精神,等等一切为祖国,为人民勇往直前,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去学习。而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民族精神,无疑更具有现实意义。
当前,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首先要培育与弘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知难而进、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清正廉洁、永不自满,乐于奉献等的民族精神,不落于时代而不断发展;不囿于陈规而勇于创新;不敢于骄傲而奋发向上,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振兴中华的民族精神。今天的伟大变革和新的伟大实践,正是孕育新民族精神的最佳时期,我们要抓住机遇,反复提炼,不断总结,为民族精神的宝库增光添彩,这既是民族精神发展的攻坚战,又是民族精神前进的光辉点。
仰望中华世纪的xxx我们感到中华民族正闪耀着我们民族特有的坚忍不拔,不畏艰难的伟大精神。而且,正是这种不屈的民族精神,使古老的中国从落魄中重新崛起,并再次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作为祖国后代的我们,所要做的是同先辈们一样把个人的命运同祖国的命运紧密联系起来,真正地做到:弘扬民族精神,立志报效祖国。这不但是每个中华儿女实现自己人生价值根本途径,更是祖国对我们的要求。
让我们一起为中华传统文化这颗长寿树浇水、施肥吧!
文化融合边界与融合篇六
;摘 要:世界文化,特色各异又兼容并包。日本和服,中国汉服作为两国的传统服饰,都是各国最优秀的文化之一。随着国际化的不断深化,各个国家不仅在政治和经济之间的联系加深,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也日益加深。本文首先总结了和服文化和汉服文化的服饰特点和发展情况,进而探索两种服饰之间的差异及融合,并分析汉服文化对和服文化的影响。
关键词:和服;汉服;日本服饰;中日交流
一、和服文化概述
(一)和服的定义
和服是日本民族的传统服装。和服的穿着巧技是随着日本政治经济文化不断发展加上日本的各色风俗背景,不断经历时代的打磨发展而成的。日本人崇尚人本主义,对本国文化有着极强的信仰感,同时对祖国河山及风土也十分欣赏,有着对情境的独特细腻感受。这就使得作為日本文化代表的和服风格简洁高雅,有属于日本的独特味道。
(二)和服的特点
和服整体几乎都是硬朗的线条,用直线创造和服的美感,属于平面裁剪。和服的一大优点就是穿着同一尺寸,无论穿着之人身材如何,都很少给人以衣不合体的印象。和服虽然基本上由直线构成,缺少对人体曲线美的展示,但它却能代表日本人独特的庄重安稳的感觉。同时,由于和服比较宽松,衣服上的透气孔有8个之多,且和服的袖、襟、裾均能自由开合,所以十分适合日本的湿润的风土气候。
(三)和服的发展历程
1.奈良时代
奈良时代的日本受中国唐朝文化影响颇深。当时的日本僧侣及大批学者来到中国学习唐代文化、艺术,律令制度。“衣服令”就是奈良时代制定的制度之一。“衣服令”规定了官员和无官职的公务人员上朝或是工作都有专门的服装,分别按官职等级与行业分类。同时,时至今日日本和服上仍然存有唐代风格绘画的影子。
2.平安时代
平安时代(九世纪以后)是具有大和民族风格的新文化时代。在借鉴了唐朝文化基础上注入自己国家的文化灵魂。日本和服发展出独有的奢美与精致的特色。比如当时盛行的十二单,实际是一种穿着方式,在单衣上叠十二层被称为圭的服装,多层圭叠起时仍然能隐约看见单衣表着的颜色,富丽繁华。
3.镰仓与室町时代
镰仓时代日本政局动荡,常常受到元朝的侵犯,应运而生的是武家文化,这一时代特征也使得和服重回简朴,宽袖又变回窄袖。室町时代文化绚丽多彩,在服饰上也开启了丰富多元的纹饰时代,而女装则更朝简单化发展。
4.江户与明治时代
江户时代是日本服装史上最繁盛时期,带结得到广泛使用,和服的纹饰绘画更加丰富,和服也得到很大程度的普及。如今我们看到的和服样式大多定型于这两个时代,后期只是稍加修改。
(四)和服蕴含的文化思想
1.和服蕴含日本人崇拜自然的情结
从地理位置来看,日本处于东亚的海岛之上,被美丽的岛国风光和温柔亲切的自然环境所包围。日本人对自然有先天的欣赏与热爱,由此也出现了崇拜自然的情结,他们对自然怀有深切的爱。而日本和服就是日本文化中崇拜自然这一情结的完美体现。和服纹饰纹样的原型有很多来自于大自然中的各种形态,如春花,冬阳,翠鸟等等。崇拜自然这一文化情结让日本人更加精准地把握自然美。
2.和服蕴含日本人的宗教思想
日本是一个宗教信仰大国,据调查日本百分之八十的人都信仰宗教,而且一个人可能不仅仅信仰一个宗教。而这种宗教信仰的‘宽也体现在和服上。在很长一段时间和服的特点是宽袍大袖。
3.和服蕴含日本森严的等级制度
日本等级制度森严。直至今日,等级观念,尊卑观念仍旧是日本的代名词。日本的女性是夫权社会的产物,她们穿着和服,迈着小碎步,低眉顺眼来取悦男性。她们完全以男人的口味与风格来要求自己,她们甘愿成为美的牺牲品。
二、汉服文化概述
(一)汉服的定义
汉服,又称汉衣冠。汉服不仅仅是汉族杰出的工艺学的结晶,也是中华礼仪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了优秀的中华民族文化,体现了中华人民的智慧与审美。
(二)汉服的特点
汉服贯穿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款式众多,风格各样,拥有一套完备的服饰体系。汉服有常服与礼服之分,二者特征不同。其中礼服的特征为:交领右衽、袖宽且长、隐扣系带、上衣下裳。常服以礼服为基础在袖型、束腰位置、配饰搭配、裁剪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改进。汉服的丰富内涵和给人的洒脱飘逸之感使其成为华夏韵味的代表产物。
(三)汉服的发展历程
1.上古时期
所谓养蚕缫丝上古创,在近几年的考古中发现上古时期已经有纺轮和布轮的痕迹,这便是古代纺织工业的证据。
2.夏商周定制
中华文明和社会不断发展,服饰体系也逐渐开始形成。夏商时期初步建立了冠服制度。周代后期由于政治制度及经济的变化使冠服制归为了“礼治”的范围,当时上衣下裳是服装主要特点。
3.秦汉因袭
秦始皇统一天下,当时的衣冠制度方面也得到了大一统。当时衣服主要类别分为曲裾,直裾。曲裾穿着着多为女性,但在东汉后期,直裾渐渐受到女性的偏爱。汉朝时期,有人用“汉官威仪”形容汉朝的服装制度,汉服也因此得名。
4.魏晋融合
魏晋时期飘逸洒脱的风气流行加之在南北民族大融合的背景下胡汉服交汇融合,许多魏晋名人多穿着宽大外衣或内着一中类,宽衣博带成为这个时期的主要风格。飘带也是魏晋时期服装的重要特点,当时的文人追求内心的情感,着飘带更有飘飘欲仙之感。
5.大唐发展
中华盛世,且看大唐。唐代是中国封建政治、经济、文化鼎盛时期,同时也把传统服饰推向了鼎盛。唐初服装风格瘦衣窄袖、色彩沉稳,与隋朝一脉相承。到了中唐以后在色彩方面进行了丰富,开始趋向鲜艳大胆。唐朝对外开放,兼收并蓄的策略使大唐文化与外来文化交融,外来纹饰开始盛行,中外交融造就百美争艳的大唐服饰文化。
6.宋明传承
宋代传承汉族制,禁止穿着胡人服饰。这个时期追求简约质朴的风格,形成了独特的宋代“理性之美”。男子服装主要分为大襟右衽交领和圆领,女子服装主要是大襟右衽和对襟。明代对服饰进行了调整,女子的样式更具有多样性,有了袄子及裙子等,几经调整最终确立了明代服饰基本风貌。
(四)汉服蕴含的文化思想
1.汉服蕴含儒家文化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源是以“礼”为核心的儒家文化。中国人长久以来善于用服饰来“治天下”的传统思想使民族服饰——汉服必然成为了儒家“礼”的载体。汉服从整体来看其追求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浑然一体的灵动美。这就与当时盛行的“天人合一”的思想文化相符合。“天人合一”就是与先天本性相合,回归大道,归根复命,是中国传统思想之源泉。
2.汉服蕴含森严的等级制度
汉服在穿着上有严格的规范制度,不同等级阶层穿着汉服的规范要求不同。汉服在颜色上运用以六色六彩为尊的标准,尊为土,玄为天,黄为地,青为木,赤为火。穿着者必须依照尊卑标准对颜色进行合理的搭配。同时,玉佩是汉服的重要点睛配饰,在佩戴玉佩方面穿着者依照身份不同而配搭不同的玉器。天子佩戴白玉,公侯配佩戴山玄玉,大夫佩戴碧色玉佩等。
三、和服文化与汉服文化对比
(一)整体风格不同
和服为端庄之美,稳重得体。汉服为灵动之美,洒脱飘逸。
(二)裁剪制作不同:
1.前片:和服前身左、右片都为半幅布。汉服前左片为整幅布、右片多为半幅布。
2.领口:和服交领是按对襟裁剪,穿着时相交呈交领。汉服交领是裁剪出来的。
3.袖子:和服振袖直线直角,下部缝合,后部敞开。汉服广袖线条柔和,袖口是开放的。
4.腰带:和服以布料围腰,汉服以博带束腰。
5.衣裾:和服衣裾较窄,汉服衣裾较大。
6.缘边:和服衣领有缘边,而汉服衣领、袖口、衣裾都有缘边。
(三)背景文化不同
漢服以儒家礼服制为基础,体现了我国古代儒家对于礼仪的信仰与尊崇。汉服文化同时蕴含官制思想与中国古人的道德涵养,是中国传统仪式的具体展现。日本在吸收他国文化的同时,通过自我探索,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和服便是一个代表。
四、中国元素对和服传承的影响
日本在地理位置上是中国的邻国,自古以来两国互通往来交织在一起,关系十分紧密。与其说和服是汉服的衍生物,还不如说是中国传统文化与日本传统文化碰撞的产物。和服之所以能传承,原因如下:唐代的繁盛使中日服饰文化交流频繁,日本在不断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也逐渐形成独特的民族文化。同时日本和服蕴含的传统文化也十分受本国政府的重视,采取各类措施传承和服。中华文化源源不断传入日本,汉服的各式各样也不断更新,使得和服能够传承下来。在唐代以及随后很长一段时间,由于日本文化受到中华文化的深深影响,因此在儒学等方面也借鉴了中国文化的内涵,使得和服也得到了很好的传承与发展。
五、结语
服饰是展示民族传统,民族文化的窗口。尤其是民族服饰,最能体现民族特色。日本和服独特的设计体现日本人性格特征的同时,还与日本民族性格呼应,体现了日本民族关注形象,注重外界评价,自我约束的习惯。独特的和服汇集了民族性格,凝聚了民族文化。站在时代的沟渠边漫溯,千古华夏,韵味非凡。中国在服饰文化上的丰富性,多元性,独特性让许多国家得以借鉴,尤其是对日本的服饰文化产生了极为重大的影响。世界文化,因交流而进步,在某一些领域我国也要学习日本文化,扬长避短,兼收并蓄。同时也要坚持创新发展之路,在服装文化领域不断进行新尝试,才能一展我华夏民族服装文化特色,走好新时代之路。
参考文献:
相关热词搜索:;文化融合边界与融合篇七
你看见了吗?当一滴水溶于另一滴水,世界刹那间被折射出五彩的光芒,这就是融合的力量!
我为他矛盾的情感而颤栗,这才是佛与情的融合,它们的力量让我无法抗拒,相信这样的诗句也只有“不负如来不负卿”的仓央才能够写出吧!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融合都能够大放异彩。
融合不能一昧的“拿来主义”,看见别人好就拿来硬套在身上,失去了本身的价值,这种融合只能破坏美感。就如西施捧心,东施便也去学,最终只落得被人嘲笑的下场。
融合也不能盲目。融合要的是水与水之间的和谐,而并非两块无论如何去撞,也擦不出火花的磐石。就像最近一场内衣秀上,设计师将内衣与京剧脸谱相互融合,结果反倒给观众一种不伦不类的感觉,同时降低了内衣与脸谱的价值,这样的融合就显然十分牵强了。
个人十分喜欢清朝的纳兰性德,只觉得,北宋的词句清丽却不实用;南宋的词句实用而稍逊清丽;南唐李后主约莫好一些,而纳兰则将三者有机地融合起来,并加入了自己的那般朦胧缥缈的气质,他的词相较前三者更为哀婉凄绝。
从“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中,我读出他的惆怅,从“轻风吹到胆瓶梅,心字已成灰”中,我读出他的绝望,从“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中,我读出他的寂寞。
这些清丽又实用的词句不难看出南宋,北宋与李后主的影子,可又与它们都不同,充斥了纳兰容若的那番细腻心思,这些心思硬生生地穿越了三百年,直扣我的心扉。
如今的年代,融合已经成为了主旋律,无论是东西方的融合,现代与历史的融合,亦或是到处可见的艺术上的共通,都在告诉我们,融合的必不可少。只有将琼浆与玉露有机地融合起来,它们才能幻化出最迷人的光彩。
融合,只一点,那便是成功,便是进步;融合,只一滴,便让人心悦,让人心醉。
文化融合边界与融合篇八
《木兰诗》热情赞扬了这位木兰勇敢善良的品质、保家卫国的热情和英勇无畏的精神。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民族文化融合与《木兰诗》。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摘要:《木兰诗》是民族文化融合的结晶,木兰是一位深受草原游牧民族文化影响的汉家女子,其所蕴含的传奇美质与文化特色,使她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绝无仅有的一个。
关于历史上的民族交流与融合,马克思曾提出一条极为经典的规律性断语:“依据历史的永恒规律,野蛮的征服者自己总是被那些受他们征服的民族的较高的文明所征服。”就中华民族而言,无论是隔江对峙的南北朝,还是曾经一统天下的的元朝和清朝,都不可避免的最终皈依和接受汉民族的传统文化,称为“汉化”,这恐怕是中国历史民族文化交流与融合的主旋律。但同时,少数民族文化对汉族及汉族文化的作用和影响同样也不容忽视,这就是史家惯常习用的“胡化”。这在南北朝时期的北朝尤为突出。魏晋易代之际,北方游牧民族继匈奴衰败之后又相继崛起了鲜卑、突厥、羯、氐、羌、柔然等少数民族,割据中原,划片为政,逐步建立政权,成为统治民族,最混乱时称为“五胡十六国”,而统治北方较为时间长久的和区域广阔的要算鲜卑建立的北魏政权。而不论何族所建,历时多久,区域多大,应当说都是民族杂糅共融共生的状态,而绝不可能是一族所建,一族所居,一族所有。因此,北朝多种民族杂糅共存,多种文化交流渗透,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局面,才是草原叙事诗的巅峰之作《木兰诗》产生的基石,才是它蕴藏丰富美学价值和艺术价值的源泉,也是分析解读《木兰诗》的钥匙。
《木兰诗》这一古代奇诗的产生年代和作者至今众说纷纭。南朝陈时人智匠所编的《古今乐录》最早记录了《木兰诗》的诗名,但无具体作品;郭茂倩编著的《乐府诗集》将其列入《梁鼓角横吹曲》类,但并没有明确其时间属性,只笼统地说其为“古辞”;《古文苑》、《文苑英华》等文集将其作为唐人的诗作;清人沈德潜编选《古诗源》收录《木兰辞》时的观点更为矛盾,一方面认为《木兰诗》“断以梁人作为允”,是“梁诗”,另一方面又认定《木兰诗》“乃北音也”,“北音铿锵,钲铙竞奏,《企喻歌》、《折杨柳歌辞》、《木兰诗》等篇,犹汉魏人遗响也。”(《古诗源・例言》)余冠英编著的《乐府诗选》将其收录为北朝乐府民歌类。现在基本上沿用了余冠英《乐府诗选》的观点。但是沈德潜的看法也值得注意,他阐明了《木兰诗》确为一首反映了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现象的、显示了多元美学价值的长诗, 应将其放入到北朝这个特殊的“汉化”、“胡化”并存的文化大背景下去认识。
通常诸种文学史和赏析《木兰诗》的作品,都把木兰当作一位具有明显汉化特征的鲜卑族奇女子形象。而我以为,如果将木兰归列为游牧民族的话,无疑就消减了花木兰这个受到历代人民喜爱的女子的份量和价值,特别是与北朝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文化冲突、交融最为激烈和紧密的事实不相切合。我们知道,北朝特别是北魏民族杂糅融合的程度较高,一定程度上很难分清是汉人还是鲜卑人。在这样一种特殊的背景下,我们没有必要确指木兰为哪一族人,她只是浸润在文化、习俗、价值观念等多元文化形态交融时期的一个在认识上有悖规常,行为上超凡出奇的北方的奇女子而已。然而,如果不将木兰的民族属性归类的话,似乎很难细致分析她的英雄传奇人生的美学内涵,因此,我认为不如将她定性为一个生长在胡汉共居地区,身受多种民族文化影响,具有高尚爱国主义情操,渴望和平安宁幸福生活,讲求自我人生价值实现的汉家奇女子形象。这样归类的原因有:花木兰之所以成为世代相赞的英雄,并不是她有如刘兰芝那样的对爱情的忠贞不二,以死殉情,也不像秦罗敷那样容貌倾国倾城,智慧超群,而是她面临家中无人出丁、老父年迈体衰的人生窘境,为父分忧。这样代父奔波、替父解难的孝道观念就成为她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唯一也是主要的心理动机,而这也恰恰是后世百姓最为击节赞赏之处,体现了汉民族道德价值的核心内容―孝道。而受匈奴文化影响甚重的北朝少数民族,此时还盛行着“贵壮贱老”的习俗,很难产生替父出征的传奇故事。同时, 花木兰功成名就,不愿接受朝廷的封赏,回归故里,这依然是汉民族孝道观念在发生着作用,在没有明确人生归属之时,依亲父母,侍养家人,是封建社会女子的唯一出路。倘若为鲜卑女子,理应应诏入朝,引领军队。因为在匈奴作战过程中,确实出现过阏氏作为主帅统领女作男装,“负甲以戎”的女兵作战的史实,史籍中也有记载。更何况《木兰诗》中有“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这样汉家女子极为传统的'“女工”之习以及梳装打扮极为细腻完整的生动描写。由此,将她的族姓生拉硬扯归之为某种少数民族,只能弱化这位奇特女子的价值内涵。
《木兰诗》作为融合了多种民族文化素质的叙事诗,它所体现北方游牧民族所共同崇爱赞同的浓郁的尚武精神、豪壮品格、报国志气、健壮体魄,以及依稀展示的渴求男女平等、提高妇女社会地位的种种思想倾向,特别是其间还鲜明地显示了汉家文化的深厚影响,无疑是中国诗歌史上绝无仅有的诗苑奇葩。张萌嘉《古诗赏析》称:“木兰千古奇人,此诗亦千古杰作,《焦仲卿妻》后,罕有其俦。”所以将《木兰诗》这首杰出的北朝民歌置于草原诗篇的行列,应是不争的事实。
作为草原之音的《木兰诗》是古代草原文学宝库中第一首民间叙事诗,共62 句,其“事奇诗奇”(清沈德潜语),写北朝奇女子为父出军,征战十载,行程万里,刀光剑影,拒赏还乡,重梳红妆的奇特经历,不论从内容的刚健有力、催人向上,风格的壮美豪纵,还是艺术结构上的严谨别致,语气的轻快爽利,都将草原诗歌的艺术美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
首先,《木兰诗》重新审视了战争题材对于草原文学创作的价值意义,改变了以往草原诗歌展示战争侧重于创伤、灾难、残酷、痛苦的基本格局,将诗歌主人公由战争中被动、受难的状态,提升到自觉、主动的地位。以木兰是战争的主动参与者的角度,倾情注笔于普通百姓为了家乡的和平安宁,不畏牺牲,不惧艰难,主动请战,报效国家的英雄主义行为,这就将社会民众对于社会人生的严肃思考和自我价值实现的积极追求引入草原诗歌,从而真正从本质上还原了草原诗歌雄壮有力、粗豪刚健的美学本色,为后代草原英雄主义文学的蔚为大观奠定了基础。
其次,《木兰诗》精雕细刻地展示了奇女子花木兰的艺术美。她一方面具有着普通女子普遍共有的青春爱美,勤于女工,爱恋父母的惯常心理,让人顿觉亲切逼人,;另一方面她又超越寻常百姓,敢于以自己弱小柔婉之肩挑起捍卫家乡、国家安宁的重任,建立了不世之功业。这就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给人以美的想象、美的启迪。她不仅流淌着汉族女子的血脉,更闪现着北方游牧民族刚健、勇武、豪壮的民族精神的神奇异彩,这就使她具备了多样的人文特质,成为中国文学史上唯一的一个花木兰,积淀着文学符号化的审美效应。
最后,《木兰诗》体现出鲜明的民间创作和文人润饰加工相结合的特点,这恐怕是草原诗歌诞生以来的第一次。第一,《木兰诗》选择性地吸收了北朝民歌的精华所在,并创造性地为己所用,如《木兰诗》开始八句“唧唧复唧唧,……女亦无所忆,”就与北朝民歌《折杨柳枝歌》中的“敕敕何力力,……今年无消息”的句子极其相似,但内涵和境界却迥然不同。前者宏壮中蕴含低吟,透视着欲从军建功所产生的焦虑和内心斗争的激烈,后者情绪哀婉,关注的是婚嫁的前途和个人命运,但都朗朗上口,自然流畅。第二,文人之笔的渗透。《木兰诗》流传于文风极盛的南北朝,是中国古代文学自觉时代来临之后的第一个历史时期,文人自觉地以艺术美介入到民歌的改造与创作中,如《木兰诗》中高度凝练、对仗工整 、结构严谨的关于十年征战的描写:“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从时空两个角度着笔,极富概括地写木兰转战千里,沙场纵横,经历艰险,豪情洋溢的传奇战斗经历,显然是文人兴到称羡之笔,与其他首尾连缀,口语化、对话式的笔迹有明显的不同,因此清乔亿《剑溪诗话》说:“无名氏之《木兰诗》,虽词意高古,而波澜渐阔,肇有唐风矣。”由于《木兰诗》蕴含着丰富的美学和艺术价值,它才成为草原诗史上的一颗明珠,闪烁夺目的光芒。
[1]牛森主编.《草原文化研究资料选编》第三辑〔z〕呼和浩特: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7。
[2]《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篇,北师大出版社。
[3]乔亿《剑溪诗话》(m)∥郭预衡主编《中国古代文学史长编》(秦汉魏晋南北朝卷)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