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等重要的教学要素。小学教案范文的阅读还可以帮助教师了解教学改革和教育政策的最新动态,以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小学体育课公开课教案(优秀14篇)篇一
1、发展多种爬的技能,增强上肢力量。
2、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敏捷性。
3、能积极参与活动,在活动中感受快乐。
平衡木4条、音乐。
(一)热身活动。
1、开火车,围成一个圆圈,激发孩子活动兴趣。
2、师幼在圆圈上跟着音乐做动物模仿操(有节奏地活动头部、上肢、腰部、腹背、下肢等)。
(二)动作教学和练习。
教师创设“蜘蛛侠学本领”情景,带领幼儿进行4个阶段的练习。
1、手膝着地爬。
手膝着地像小蚂蚁一个跟着一个在地上爬,要求手膝协调、爬行有序。
2、手脚伸直在地上进行高肢爬。
要求幼儿在爬行时手脚尽量伸直,膝盖不着地,围着圆圈爬两圈。
3、匍匐爬行并从平衡木下面爬过(先高后低),再走平衡木回到队伍(先低后高)。
要求身体贴地,头抬起用手交替往前拨,双脚交替向前蹬行进爬。掌握后让幼儿以匍匐爬的动作通过平衡木下方的空隙,要求在前基础上臀部不要抬起,头侧面爬行通过。
4、爬平衡木,双手用力爬,双脚并拢并保持平衡(先低后高)。
身体贴紧平衡木,双脚并拢放在平衡木上保持平衡,抬头的同时双手伸直抓紧平衡木两侧,用力拉平衡木带动身体向前进。这个动作的难点在于幼儿的双脚要保持平衡,不要掉下。
(三)放松活动:吹气球。
师幼模仿气球,甩动身体上肢和下肢后,模仿吹气球变大,然后爆炸倒地。
1、关于目标的设计。
爬是小班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之一,让幼儿在爬的过程中锻炼身体并在已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这就需要在活动设计上由易到难,且趣味性强。平衡木的摆放方式和次序能赋予爬行的多样性,让幼儿在变换爬行动作和距离的同时实现自身上肢力量和协调性的'提高。
2、关于材料的选择。
平衡木在幼儿园是很常见的,平时孩子也很喜欢在上面走走,但平衡木同时还能起到锻炼上肢的目的。例如:幼儿在平衡木上面爬行,就必须保持身体平衡,体验手臂、手腕的拉力和爆发力;幼儿在平衡木下方匍匐爬行,就要关注自身身体和头部,避免撞到平衡木,发展注意力和身体的柔韧性、协调性。
3、关于环节的设计。
热身环节:通过有趣的动物模仿操使幼儿的上肢得到充分的活动。
爬行环节:由易到难,平衡木的不同摆放和不同的爬行动作,逐步提高了幼儿挑战自我的欲望。
放松环节:气球人的设计,意在让幼儿在愉悦的情境中充分放松身体四肢。
小学体育课公开课教案(优秀14篇)篇二
1.学会本课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读懂诗句,体会感情,感受意境。
4.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第一课时。
1.学会本课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游园不值》。
3.读懂《游园不值》诗句,体会感情,感受意境。
4.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一、导入新课。
1.启发谈话。
古诗是同学爱读爱背的文学体裁。背诵理解古诗对积累语言、培养语感是最有效的做法了。今天我们来学习宋代三位大诗人的作品。
板书:12古诗三首。
二、通读全课,学习生字。
1.观看诵读动画。
2.自己练习朗读课文,注意节奏,注意生字读音。
3.读生字组词,说说书写时应注意的问题。
三、自学《游园不值》。
1.读通全诗。
2.自主探究诗句意思及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3.小组合作,共同探讨,教师巡视指导。
四、汇报自学收获。
1.指定一个小组的代表到台上来,给大家讲这首诗。(教师用动画辅助。)。
在学生讲的过程中,其他人可以发表不同的看法,可以质疑,可以答疑;老师适时点拨。
2.在学生充分发表看法后,师生共同整理,梳理出通畅的诗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l)关于题目。
游园不值:意思是游览花园,没能进去,因而没游成。不值:没有遇到。
(2)“应怜屐齿印苍苔”的含义及与下句的关系。
通顺的意思是:大概是(花园的主人)太爱惜苍苔,(怕被我的)木鞋底踩坏。
第一句意思明确了,学生自然明白因为园子主人“怜苍苔”,所以才有“小扣柴扉久不开”,一因一果。
(3)关于“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两句诗的理解。
a.表面意思:园子里的春色是关不住的,一枝红杏已经探出墙头来。(看图印证)。
b.这两句诗反映了春天朝气蓬勃、生动活泼,使人感到生命力的强大及不可阻挡。
(前两句感到扫兴、遗憾;后两句则有对蓬勃春意的赞美,心中充满惊喜、快慰。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作者对春的赞颂,对旺盛生命力的赞颂。)。
五、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并背诵下来。
六、作业。
1.抄写生字词语。
2.朗读其它两首诗。
附: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饮湖上初晴后雨》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2.读懂这两首诗的诗句,体会感情,感受意境。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背诵《游园不值》。
二、自主学习《饮湖上初晴后雨》。
1.读通全诗。
2.朗读、感悟诗意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3.小组合作,共同探讨。
三、汇报自学收获。
1.指名到台上当小老师,指着字幕片上的诗句,逐词逐句讲解需要点拨的地方:
(1)题目。
(2)西子,春秋时越国有名的美女,叫西施。
(3)相宜:合适,适宜。
(4)前两句写的是实景,后两句则是作者大胆的想像,用西施之美来比喻西湖之美,表达了作者对西湖美景的爱之深。
(5)前两句中的词语之间对仗工整,如“水光”对“山色”,让学生找出其他相对应的词语,体会作者构思、用词之精妙,充分展示了晴天、雨天西湖迥然不同的风姿。
2.让学生质疑,师生共同解答。
3.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四、自主学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读通诗句,诗准字音。
2.自读、感悟,读懂诗句,体会情感。
3.组内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五、汇报学习收获。
1.请一名学生上台讲诗意,其他人随时质疑,“小老师”若解答不出,教师相机点拨。
(1)“净慈寺”与“西湖”有何联系?
题目中的“净慈寺”是一个佛寺,在杭洲西湖边上。
(2)“林子方”,是作者的朋友。
(3)题目意思是清早走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时看到的景色。)。
(4)“无穷”,在诗中指范围广,无边无际。“无穷碧”,指无边的绿伸向远方。
(5)“别样红”,红得特别出色,特别可爱。
引导:同样是写西湖,这首诗与前一首有什么不同?
(前一首诗中作者用奇丽的想象把西湖拟人化了,表现了西湖之美;这一首诗作者集中描绘了湖面莲叶、荷花,红绿相映,荷日生辉,把西湖之美具体化了。)。
2.看图,(用投影)直观感受西湖六月的美。
3.感情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六、总结。
1.指名朗读三首诗。
2.说说每首诗的各自特色和情感表达方面的相同之处。
3.谈谈自己的收获。
七、布置作业。
1.抄写课文。
2.阅读相关内容的古诗并背诵一首。
3.为“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或“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配画。
附:板书设计。
小学体育课公开课教案(优秀14篇)篇三
一、学生分析:
二、教材分析:
在初中体育与健康课中《跨越式跳高》是锻炼身体的一个较好的内容,它技术简单,对发展身体的灵敏,协调性和直肢力量、弹跳力等都有良好的效果。另外,加上使用的场地设备要求不高,在一般学校容易开展;本课为第三单元第三课时,是在上节课建立动作表象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动作要领,达到巩固和提高阶段,并在小学跨越皮绳的基础上发展跳跃能力。
三、教学目标设计。
1、知识和技能:熟练跨越式跳高的技术动作,提高跨越式跳高能力,发展学生协调,灵敏等身体素质,提高学生弹跳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练习的过程中培养运动兴趣,掌握正确的练习方法,养成科学锻炼身体的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自尊自信、团结互相、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
四、教学策略设计:
本课突出以育人为宗旨,健康为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奥运通往20xx”为主题,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兴趣、自主、创新为语调,发挥体育课多功能的作用。在教学中,采用按兴趣分组和个人水平分层学练的教学方法,在老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向奥运健儿学习,为国争光的热情,积极学习,主动参与,寓练于趣,使学生在快乐的气氛中提高技术和运动能力,促进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的发展;在技术教学中,采用教师提出目标和任务,按学生个人水平,自主分组,互教互学,互助互练的教学方法。
课前要准备场地和器材,跳高挂图1份。
小学体育课公开课教案(优秀14篇)篇四
雨后的早晨,从香甜的春睡中醒来,推开窗户,扑进的不只仅是清新的空气,更有那清脆的鸟鸣,淡淡的花香,浓浓的春意。那漂落的花瓣,令人惋惜;那被春雨浸润着的芳草绿叶,令人振奋。那湿润的落花,那鲜嫩的绿叶,似乎把昨夜的春风和春雨又送到了窗前。
《春晓》给我们展现的是一幅雨后清晨的春景图。它看似平淡,却韵味无穷。不写繁花似锦,不写芬芳醉人,只用寥寥数笔,就把那不经意的一瞬间感受到的浓浓春意勾勒得淋漓尽致。诗人由喜春而惜春,用惜春衬爱春,言简意浓,情真意切。从那“夜来风雨声”中,我们可以尽情地想象那莺歌燕舞、百花齐放的烂漫春光。这剪辑的“春之声”,正是那“春意闹”的画外音。
高鼎的《村居》,则是另一番景象,另一种情调。花草繁盛,千里莺啼,春风杨柳,令人陶醉。儿童放学归来,三五成群,迎着春风,放飞着风筝,放飞着快乐,放飞着希望。良辰美景配上快乐生活,多么富有情趣;大好春光配上风华少年,意境多么悠远。
1.认识“古、诗”等13个生字,会写“古、声”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一)识字写字。
1.生字的出现。
(1)揭示课题识字。“古诗两首”中,“古、诗、首”是生字,第二首古诗《村居》中的“村、居”也是生字。所以在揭示和理解课题过程中即可指导认读5个生字。可先对“古诗”作简单解释,再结合“几首歌曲”、“几首儿歌”、“几篇课文”等对“首”作简单理解,最后出示两首古诗的题目。
(2)自读古诗,自学生字。自身借助拼音读古诗,认读诗中的生字。
(3)出示生字条中的生字,引导识记。
2.生字的识记。
(1)注意读准“诗、首、处”和“村、醉、散”的声母。
(2)引导学生根据新旧字的联系,采用“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改一改”等方法识记生字。如:
自—首舍—古读—诗对—树—村睡—眠。
闪—问—间—闻屋—居醒—醉亲—童外—处。
3.识字的巩固。
(1)利用课件或生字卡片巩固认读。
(2)读词语巩固生字的识记。如:
两首古诗一首儿歌冬眠处长见闻。
乡村居住大醉烟花童话散步。
(3)在读、背古诗的过程中巩固生字的识记。
4.写字指导。
本课6个要写的字,各有各的特点,可逐一进行指导。“古”字横要长而凸;“声”字上为“士”字,不是“土”字,应写得上横长、下横短;“多”字上下两局部一样,但要注意写成一上一下,上小下大,防止学生写成一左一右,或上下相等;“处”字是半包围结构,要强调“包住”
——把捺拖长;“知”字中,口在右边偏下,不能写得太高;“忙”字左边“竖心”的竖要写得垂直且稍长。
(二)朗读感悟。
本课两首古诗,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和朗读背诵,不要作过多的分析。诗的内容和意境,可让学生结合课文插图,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自身理解、感悟。可引导学生说说“读懂了什么”或者“体会到什么”。学生假如提出不懂的字词,教师可简单讲解。
《春晓》诗意含蓄,情真意切。朗读时,速度可稍慢,一边读一边想象,一、三句声音较实,二、四句声音较虚。每一句第二字可适当拉长,稍作停顿,留下想象的空间。注意读好韵脚“晓、鸟、少”
《村居》较为明快,朗读时可适当将情绪外露,读得轻快、流畅,体现环境的优美和儿童生活的快乐。可在每句诗的第四个字后稍作停顿。注意读好韵脚“天、烟、鸢”。
古诗朗读对字音的要求特别高,要把每个字的音读准,还要注意咬字吐字。可提醒学生对咬准字音要一丝不苟,并让他们反复练习朗读。教师可通过同桌互相听读、有针对性地抽查、鼓励到台上朗读等方式检查学生读的情况。
两首古诗的背诵难度不大,可在学生熟读的基础上,用激励的方式引导学生背诵。
(三)实践活动。
1.课前活动。
课外读背几首古诗。
2.课中活动。
比比谁背的古诗多。先分小组比一比,再推选代表在全班扮演。
小学体育课公开课教案(优秀14篇)篇五
1、学习用棍将球赶到指定地点,保持身体平衡。
2、发展动作的协调性。
3、能够努力完成任务,培养耐心,感受体育游戏的乐趣。
1、材料准备:粉笔、小框子、报纸球(粮食)、棍子、音乐。
2、经验准备:孩子已经有拿棍子的经验。
学习用棍将球赶到指定地点,保持身体平衡。
发展动作的协调性。
(一)、热身运动。
跟着音乐(兔子舞)有节奏的教学教学全身。
(二)、导入:谈话导入。
师:小朋友们好,你们还记得我们上节课玩的是什么游戏么?
幼:小小解放军。
师:对,现在看我的手里端的是什么?
幼:小球。
幼:愿意。
(三)、熟悉游戏场地,教师讲解游戏玩法并示范。
师:看到我们小框子里的小球了么?
幼:看到了。
师:我们要用手里的“魔法棒”把这些小球运到对面的小筐子里。在运小球的过程中我们要让小球在小桥上(两条线中间)滚动着前进,如果小球滚落小桥就捡回来继续往前赶,直到把所有的小球送回家为止。(教师一边讲解,一边示范)。
师:游戏时,不拥不挤一个一个的来送小球,送过的小朋友请你把“魔法棒”传递给下一个小朋友,并站到队伍后面等待,遵守游戏规则。
(四)、游戏开始,教师指导幼儿进行游戏。
小男生一组,小女生一组听音乐进行送小球。(教师观察幼儿参与游戏的情况,关注幼儿安全)。
教师小结:今天你们真是太热心了,帮助那么多的小球回了家,耐心地完成了任务。小球们很开心要谢谢你们呢,给你们棒一个。接下来,让我们跟着音乐放松、放松。拍拍我们的腿,转转我们的小手。
小学体育课公开课教案(优秀14篇)篇六
在语言文字规范化大背景下,帮助学生解决应用“的地得”的疑惑与困难。
针对学生对于“的、地、得”的误用与忽视展开教学,规范结构助词“的、地、得”的使用。按照“问题的提出、问题的分析、问题的解决”的思路展开教学,总结归纳优化的方式方法。
1、掌握“的、得、地”的区别与联系。
2、知道“的、得、地”的三种固定搭配。
3、引导学生运用口诀来正确使用“的、得、地”。
1、“的、得、地”的区分。
2、“的、得、地”在实际情景中的正确运用。
(一)、导入语:同学们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的、地、得”的正确用法。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它们的区别。
(二)、区别与联系。
1、相同之处:“的”、“地”、“得”三个字都可以做助词使用,他们在做助词时,都可以念轻声“de”。
2、不同之处:在书面语中要写成三个不同的字,而且它们的搭配及用法也各不相同。
(1)怎么样的什么。
(2)怎样地干什么。
(3)干得怎么样。
师: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它们的正确用法。
(三)用法。
1、“的”的用法。
(1)活泼的孩子。
美丽的花园。
快乐的玩耍……(形容词+“的”+名词)。
(2)鸟的世界。
故宫的景色小鸟的羽毛……。
(名词+“的”+名词)。
(3)他的桌子。
我的书本。
她的铅笔……。
(代词+“的”+名词)。
2、“地”的用法。
悲伤地说。
高兴地写。
甜甜地笑。
认真地听。
快速地奔跑。
消极地回答。
(形容词+“地”+动词)。
3、“得”的用法。
写得快。
读得好。
玩得高兴。
笑得开心。
红得发紫。
白得发光。
(还有一首简单的口诀,可以帮我们更好的区分和使用它们,想学吗?跟我读吧!)。
(四)“的、地、得”用法简要口诀。
名词前面“白勺”“的”,动词前面“土也”“地”,
形容动后“双人”“得”,当作助词都读“de”。
(师:下面我们带着口诀,一起来做几道练习吧!)。
1、在括号里填上“的、地、得”
跑(得)飞快。
飞快(地)跑。
仔细(的)观察。
观察(得)仔细。
强烈(的)渴望。
强烈(地)渴望。
(师:练习简单吗?我们提高难度试一下,请看题目)。
2、给句子填上“的、地、得”
小雏燕飞到大树的上方,高兴地喊起来:“我真的会飞啦!而且飞(得)很高呢!”小结:能填对这个句子的你肯定就已经学会它们的用法了!
同学们,只要你记住口诀:名词前面“白勺”“的”,动词前面“土也”“地”,形容动后“双人”“得”,当作助词都读“de”。相信你再也不会弄错“的地得”了!
同学们!你们学会了吗?学到这里,是不是对这三个“的”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呢!课后大家还要多多练习哦。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谢谢大家!
小学体育课公开课教案(优秀14篇)篇七
一、学生分析:
七年级学生年齡在13—14岁之间,他们活泼、好动,是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是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判逆性等性格交织在一起的时期,古文显得单纯热情、可塑性强,但自我抑制能力弱,注意力易分散,喜新猎奇;此阶段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关键时期,协调性和灵敏性不够,力量和耐力较差。
二、教材分析:
在初中体育与健康课中《跨越式跳高》是锻炼身体的一个较好的内容,它技术简单,对发展身体的灵敏,协调性和直肢力量、弹跳力等都有良好的效果。另外,加上使用的场地设备要求不高,在一般学校容易开展;本课为第三单元第三课时,是在上节课建立动作表象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动作要领,达到巩固和提高阶段,并在小学跨越皮绳的基础上发展跳跃能力。
三、教学目标设计。
1、知识和技能:熟练跨越式跳高的技术动作,提高跨越式跳高能力,发展学生协调,灵敏等身体素质,提高学生弹跳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练习的过程中培养运动兴趣,掌握正确的练习方法,养成科学锻炼身体的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自尊自信、团结互相、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
四、教学策略设计:
本课突出以育人为宗旨,健康为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奥运通往20xx”为主题,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兴趣、自主、创新为语调,发挥体育课多功能的作用。在教学中,采用按兴趣分组和个人水平分层学练的教学方法,在老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向奥运健儿学习,为国争光的热情,积极学习,主动参与,寓练于趣,使学生在快乐的气氛中提高技术和运动能力,促进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的发展;在技术教学中,采用教师提出目标和任务,按学生个人水平,自主分组,互教互学,互助互练的教学方法。
课前要准备场地和器材,跳高挂图1份。
小学体育课公开课教案(优秀14篇)篇八
本课内容教学之前,同学已经比较熟练地掌握了表内乘法,并学会了乘法竖式的写法,这些都为学习本课内容作了知识上的铺垫。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是以后学习乘、除法的基础,也是本单元中重要的学习内容。
这局部内容先教学一位数乘几十的口算,为学习一位数乘两位数作好算理和方法上的准备,再教学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不进位笔算。一位数乘几十是一位数乘两位数中最容易的,也是最基础的。教材用图画形式出现的实际问题能很清楚地显示出“求3个20是多少?”引起同学对乘法的回忆。列出算式20×3后,形象直观的问题情境又能让每名同学都有自身的算法,然后组织同学交流算法,使采用连加或形象计算的同学学会比较笼统地考虑,从而让同学经历数学化的过程。在“试一试”中,继续口算8头大象能运多少根,把一位数乘几十的积扩展到几百几十,再次引导同学利用表内乘法联想一位数乘几十的积。一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教学也充沛依*情境图启发同学考虑。教材先布置同学自身想口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再介绍笔算方法,这样布置,便于同学由口算方法联想到要把乘数分别与被乘数每位上的数相乘,然后相加,这就有利于同学理解笔算的方法。接着,教材简化了竖式笔算的中间过程,得出笔算的竖式的一般写法,使同学明确一位数乘两位数乘的顺序和每一步积的定位。
1、使同学经历探索一位数乘两位数算法的过程,理解一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并掌握计算方法。
2、初步学会一位数乘几十的口算和一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3、使同学经历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培养同学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
学会一位数乘几十的口算和一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理解一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
电脑、课件
小学体育课公开课教案(优秀14篇)篇九
1、进一步理解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能根据情境图提出数学问题,并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正确计算加减法。
根据情境图提出数学问题。
小黑板、投影。
一、复。
举例子复进位加法与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思考过程)。
二、基本练。
指导完成第5题。
(1)、独立完成。
(2)、选几题说说思考过程。
三、变式练。
1、指导完成第1题。
(1)、指导看懂题意。
(2)、学生完成后交流结果。
2、指导第2题。
(1)、看图理解题意。
(2)、完成后校对结果。
3、指导第3题。
(1)、读题,明确方法。
(2)、学生独立完成。
4、指导第6题。
(1)、填写第1竖的结果,观察4个算式与上面3个数的'关系,得出规律。
(2)、完成后2题。
四、提高练。
1、指导第3题。
(1)、引导学生仔细看图,提出数学问题。
(2)、解决提出的数学问题。
2、指导第7题。
(1)、看懂图画意思,提出数学问题。
(2)、解决问题。
五、开放性练。(指导第8题)。
1、先独立解题。
2、在小组中交流,讨论:怎样才能把算式更好地写出来?
3、交流。
小学体育课公开课教案(优秀14篇)篇十
西师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教科书77页例一,练习十四第1.2题。
1、能运用有余数的除法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2、能结合具体情境分析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3、通过练习,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理解“至少”的含义,并进行正确解题。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同学们要在食堂搞一次聚餐,你能帮他们吗?2、出示例一图,让学生仔细观察。3、你从图中获取了那些信息。4、今天我们就根据上面的信息来解决实际问题。
二、探究新知
条件:有95人每桌坐8人问题:至少要准备多少张桌子?(你认为哪一个词最重要,为什么?)这道题该怎样解答。请一学生板演,其余学生试做。95÷8=11(张)7(人)
因为剩下的7人也要准备1张桌子,所以至少需要12张桌子。
11+1=12(张)答:至少需要12张。
2、即时练习:李叔叔购买了38千克的苹果,如果每个袋子限装3千克,至少需要多少个这样的袋子?找一学生读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38÷3=12(个)2(千克)
因为剩下的2千克也需要一个袋子,所以至少需要13个袋子。3、算一算,填一填:
1.滨江小学有51位同学去沙坪公园划船,一条小船限坐4人,他们至少要租x条这样的小船。
2.小红妈妈买回48个桃子,如果每个盘子只能放5个,至少需要x个盘子才够装。
50÷6=8(个)2(个)
8+1=9(个)
答:至少需要9个盒子才够装。这些玩具熊只够装满8盒。
五、全课小结:
给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在用有余数的除法来解快实际问题时,特别要理解清楚“至少”这个词在题中的意义。
本堂课我自认为还是比较成功。完成了教学目标,突出了重点、难点;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运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基本抓好了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整体教学流程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的教学特点;学生掌握知识情况良好。但也还存在许多问题,如在教学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解决不够灵活,应变与调控能力不强;如何与学生进行合作与交流还需深入。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学习,并不断改进!
20xx年11月20日
小学体育课公开课教案(优秀14篇)篇十一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规范实验教科书 数学》三年级(下册)第92~94页。
1.在具体问题情境中,感受求平均数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通过操作和考虑体会平均数的意义,学会并能灵活运用方法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是整数)。
2.能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的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置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进一步发展同学的思维能力,增强与同伴交流的意识与能力,体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具:课件、男女生套圈成果图。
学具:每四位同学一副男女生套圈成果学具板。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谈话:很多同学都知道套圈游戏,一起来看。(媒体出示:三年级一班的男女生进行套圈竞赛,每人套15个圈。下面的统计图表示他们套中的个数。)想请大家来当裁判,愿意吗?可要比比哪个裁判最公正哦!
二、合作探索,解决问题。
(一)两队人数相同,每人套中的个数不同。
屏幕出示第一小组男、女生套圈成果统计图。
提问:要知道男生套得准一些还是女生套得准一些,你认为可以比什么呢?
同学回答后教师相机引导并小结。
(二)两队人数不同,每队中每人套中的个数相同。
屏幕出示第二小组男、女生套圈情况统计图。
请同学一起回答是哪个队套得准一些。
提问:有同学认为可以比比他们套中的总个数,你们觉得公平吗?
结合媒体演示小结。
(三)两队人数不同,每人套中的个数也不完全相同。
1.提出问题,自主探究。
出示第三小组的套圈成果图(例题),引导比较,得出与第二小组套圈成果图的异同。
小小组四位同学利用学具板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巡视。
全班交流比的结果。
指出:其实,象这样移了以后再比,是分别求出了男、女生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再去比的。
结合电脑演示教师讲解揭示平均数的含义。
2.提问:你还能用其他方法求出男生平均每人套中了几个吗?女生呢?
指名列式并说说想法。
3.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谈话引导同学观察、比较,加深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
4.小结。
三、巩固深化,拓展应用
1.辨一辨、说一说。
2.移一移、估一估、算一算。
(1)“想想做做”第1题。
(2)“想想做做”第2题。(三条丝带的长度分别改成6厘米、44厘米、13厘米。)
3.想一想,选一选。
四、全课总结
小学体育课公开课教案(优秀14篇)篇十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在探索加减法算式中的数字谜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用推理的方法解决问题,初步获得一些简单的推理经验。
2.过程与方法:经历简答的推理过程,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代数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欲望,体验成功的乐趣。
重点难点:
学生在探索加减法算式中的数字迷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用推理的方法解决问题,初步获得一些简单的推理经验。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智慧广场-数字谜(师板书课题)。
二、口述自学指导(教师边口述,学生边自学)。
仔细观察情景图中的加法竖式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飞加飞等于2.腾加腾等于9。
(老师借助课件演示)。
猜一猜:猜猜看每个汉字代表的数是多少?
三、先学(看一看)。
1.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看书自学。师巡视,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认真看书自学。
算一算:动笔算一算,看看自己的猜想对不对?
小组交流:每个汉字代表的数是多少?
验证:教师借助课件演示推理的过程。
2.做一做。
师:下面老师来考一考同学们,看谁能做对与例题类似的题。(投影出示)。
(1)2生板演,其他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2)师巡视,发现其他同学的错误。
3.学生更正。
师:发现错误的来黑板上更正。(提示:把错误的或不同的答案用红粉笔圈起来,在旁边改正。
4.讨论(议一议)。
(1)第一个同学做的,认为正确的请举手。
(2)第二个同学做的,认为正确地请举手。
生回答,师板书。
(3)评议板书,正确率。
(4)同桌对改并更正错误。
四、当堂训练。
师:刚才同学们做的都很好,下面我们接着做题,小组比赛,看哪个组得的小红旗最多。
练习:自主练习第1、2题。
1.学生独立完成写在书上。
2.写完检查。
五、全课小结。
1.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数字谜。
2.评比本节课比赛情况,获胜的表扬,失败的鼓励。
板书设计:
数字谜。
小学体育课公开课教案(优秀14篇)篇十三
较准确掌握初生的太阳前四节操的动作方法。
1、复习广播操。
2、游戏活动。
教师活动:
1、集合队伍,进行课堂常规等方面的教育,使得学生明了在体育课中,应该做。
些什么和应该怎样做。
2、简单的队列练习(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得精神饱满,充满生机和力量)。
学生活动:
1、快速安静地集合队伍,和老师一起总结这学期我们要如何来上体育课。
2、在自己定好规章后,身体力行,积极进行队列练习。
组织:四列横队。
重点:前四节操的动作名称和方法路线。
难点:手脚间配合协调,不僵硬,动作较熟练。
教师活动:
1、讲解做好操的意义,示范动作方法,并带领学生集体复习,对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
2、播放音乐,利用同伴间相互比试和比赛的方法进行巩固提高练习,达到较熟练的程度。
学生活动:
1、学生认真观察老师的讲解示范,按老师节拍反复认真练习。
2、对自己充满信心,积极参与比评活动。
教师活动:
1、分发红绳,提示红绳的作用,组织学生自行体验,并启发学生思考应该如何来用这根红绳。
2、红绳飘飘,健儿飞驰,组织学生进行接力游戏。
学生活动:
1、积极思考,利用红绳想出各种活动的方法。
2、全力投入到活动中去,各个小组的成员出没划策,为自己队伍的胜利而奋斗。
3、集体总结成功和失败的原因,然后集体讨论。
组织:四列横队(左右间隔两臂,前后一臂距离)——四路纵队。
教师活动:带领学生进行柔韧性练习。
学生活动:充分展示自己,积极进行练习。
组织:四列横队。
场地器材:田径场一片录音机一台。
小学体育课公开课教案(优秀14篇)篇十四
本节课是以太极拳教学中揽雀尾技术动作为主要教学内容的新授课,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我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首先通过太极拳的基本功练习,使学生对太极拳的动作原理标准有所了解,并引申到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揽雀尾的教学。在揽雀尾的练习中,图解示范、教师示范等使学生基本了解技术动作概念。通过两人自由组合的练习,自主学习掌握动作技术,我再通过利用简易动画图解和多媒体这两种工具,调动学生学习气氛的同时,提高学生练习的热情和练习的效果。之后,在学生基本掌握揽雀尾的动作技术基础上,设立情景,引导学生进行一攻一防练习,不但增加了练习的难度,同时也拓展了课堂教学,丰富了教学内容。然后,在各小组长的组织带领下,进行分组的反应性练习,使得学生练习的兴趣得到再次的提升,通过分层次教学及以小组为单位的攻防比赛,经过层层选拔推出班级各层次太极高手进行守关,其他同学闯关,把学生的热情引到最高点,既是本节课主要内容的巩固练习,又活跃了课堂气氛,把本次课的课堂教学推向了高潮。最后,在激烈的比赛和欢快的气氛中,结束本次课的课堂教学。
1、调动情绪激发兴趣阶段。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切入点。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学生是否能通过学习形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兴趣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教师通过视频导入:播放奥运会太极拳比赛视频。
师:呵呵,其实这套动作主要体现了太极拳中的棚捋挤按等技法,你们也学过,只是以前学的动作中体现的不是很明显,今天我们就继续学习太极拳中很有代表性的一个动作――揽雀尾,在这个动作就棚捋挤按四法体现的清晰完整,并且在攻防中这个动作也有非常高的实用价值。
生:那我们学习以后就能防身了么?真的好使么?
师:当然,今天咱们还会组织小组比赛,看哪个小组这个动作掌握的最好,反应最灵敏,评出咱们班的太极高手进行表演。
学生高兴欢呼,教师确定学习小组。
通过视频和学生的对话,将学生引入课堂教学,使每个学生都树立一个集体荣誉感,并紧密的和本次课堂教学联系起来。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角色,过渡合理自然,并对本节课的太极拳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2、身心准备阶段。
本节课准备活动的形式为太极拳的基本功练习。基本功练习主要是手型、身法、太极步的练习。通过练习,充分活动身体各部位,达到活动身心、活动关节的目的,配合轻柔舒缓的乐曲,既烘托出太极的韵味,又有效的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在基本功练习中,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先原地的基本功练习,然后跟随教师一起进行行进间的基本功练习,再进行不同方向变换的练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3、探究演示合作创意阶段。
a、以人为本,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首先,发给每组同学一本简易动画图解,带领同学一起观看。通过图解视频再结合口诀,让学生记住揽雀尾动作要领的关键词,并通过口诀识别对应的图解内容。这样使学生在学习本课主要内容前,在技术动作的理论知识上,有了详细的了解,并牢记掌握。然后,教师进行揽雀尾的动作示范。按照图解的内容要求及指令,教师做示范,学生跟随教师的示范进行模仿;然后,教师再边讲解动作的重点要求边做模拟的实战演练,学生跟随教师进行实战模仿;接下来,选出一名学的好的同学做为进攻方,教师作为防守方,进行一攻一防的实战模拟练习,教师在此过程中强调练习的难点;最后,学生间两人组合,自主学习,自由练习,教师巡回指导。教师在运用图解示范法和示范法教学中,由于其具有动作规范、美观、模仿性和灵活性强的特点,使学生能够在非常直观的条件下,进行模拟练习,不但能够对技术动作的理论知识牢记掌握,而且对技术动作的掌握也非常快。在自由练习过程中,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关心和鼓励,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情绪状态,将鼓励和关心学生落到实处,根据学生对技术动作的掌握情况,以及外在的行为表现适时的进行点拨和引导,来创设一个宽松、愉悦的情境,学生的思维得以发挥,身心得到有机的统一。俗话说:“有想法才会有进步”,学生的思维舒展了,这更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创新意识。教师再引导学生观看多媒体课件,在激发课堂学习气氛的同时,提高学生练习的热情和练习的效果。之后,在学生基本掌握揽雀尾的技术动作基础上,设立情景当遇到坏人他向你打过来的时候怎么办?通过情景教学,引导学生进行一攻一防的练习,不但增加了练习的难度,同时也拓展了课堂教学,丰富了教学内容。
b、以组为单位,培养相互帮助的良好精神。
在基本掌握揽雀尾技术动作的基础上,教师采用分组教学形式,在各小组长的组织带领下,进行分组的攻防练习,使得学生练习的兴趣得到了再次的提升。各组的组织形式多样化,采用揽雀尾的四法解决不同进攻,丰富课堂教学,使学生的练习热情得到了提高。再通过分层次教学,按学生理解动作的能力进行分组练习。学生按自己的能力选择性练习,由易到难,既能更好的提高学生的技术动作,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积极进取,独立思考,不断提高的良好品质。
c.以体验成功感,培养抗挫折能力为发展最终目标。
在以小组为单位的对抗比赛中,先练习并掌握规则再进行游戏比赛。通过游戏竞争达到熟悉掌握技能的目标,不但是学生对本节课主要内容的巩固练习,而且更加的活跃了课堂气氛,把本次课的课堂教学推向了高潮。
本次课堂教学主要是以游戏、竞赛形式进行,前半部分为后半部分做铺垫。通过基本功练习、揽雀尾动作的练习和四种技法的应用练习、锻炼,达到本次课学习掌握揽雀尾技术动作的教学目的,也为对抗比赛做好准备。另一方面,比赛以组的形式出现,将学生与自己的小组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因为有了自己的小组,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增强了,通过各小组组长的组织,进行各种游戏,不但提高了学生的组织能力,也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让其自主学习、自主锻炼,充分的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
最后,我设计了“合力大闯关”的游戏,太极拳运动特别注重严谨、沉稳,为了培养学生严谨的求学态度,沉稳的性格品质,我将在小组比赛中胜出的学生按能力分为三个关口,由其他同学进行闯关,一声令下,同学们争先恐后,以在两分钟内突破三关为胜。注意:闯关时同学们的双脚不能移动,只能通过学过的技巧使对手移动,时间到判为失败。通过游戏竞赛,不但锻炼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更加锻炼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良好精神。教师对成功者的表扬、及时的奖励,激发学生积极锻炼、乐于锻炼的兴趣;对失败者的鼓励、加油,激发学生不怕挫折、勇于挑战、积极进取的意志品质。游戏是学生在课堂教学技术练习的兴趣所在,游戏是学生在课堂教学品质培养的根源所在。
4.稳定情绪恢复身心阶段。
在优美、舒缓的音乐旋律为背景的渲染下,学生跟随教师示范,学会瑜珈放松。让学生愉悦身心,逐渐放松心情。
因为学生有了自己的小队,课堂中不时的以小队为单位进行的竞赛,有了竞赛就要有结果,我用颁奖仪式作为课堂小结。教师组织组内交流、学生代表发言,评选出本节课的最佳守关擂主和最佳闯关员,并评选出本节课在课堂上表现出色的“太极之星”队员。教师进行发奖,并激励学生。使全班都围绕在积极进取、不断创新、团结协作的良好氛围之中。
九、“教学效果”
通过教学,预计85%以上的学生能够达到本课教学目标。同学们将学得开心、愉悦,积极成功。练习密度:约45%;运动负荷:约30%,愉悦度:愉悦;兴奋度:兴奋;协作性:较好;互动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