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小学手足口病预防应急预案(优质15篇)

时间:2023-12-13 作者:笔砚

应急预案的核心思想是在发生突发事件之前做好充分准备,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做出及时、科学、有效的应对措施。应急预案的编写需要灵活应用和不断改进,以下是一些应急预案范文和经验分享,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的思路。

2023年小学手足口病预防应急预案(优质15篇)篇一

近期各地区手足口病(ev71感染)盛行,为增强学校预防与控制意识,提高师生防病能力,保障师生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其实施办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和各级会议精神,结合我校的实际,特制定预防手足口病(ev71感染)工作预案。

1、校长作为学校预防控制手足口病(ev71感染)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高度重视学校卫生工作,统一思想,定期进行预防控制工作的研讨,把学校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当着当前学校重点工作之一。

2、学校分管领导是预防控制手足口病(ev71感染)工作的直接责任人,要加大管理力度,建立学校安全领导小组列会制度和报告制度,健全传染病预防和控制工作的管理制度,掌握、检查学校疾病预防控制措施的落实情况,并提供必要的卫生资源及设施。

3、学校建立各项卫生工作责任制,完善考核制度,明确各科室工作职责,并指定保健教师每天做好晨、午检工作,认真填写学生日检统计表,保证学校预防疾病控制工作的顺利开展。

(组长):预防控制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负责组织领导,指挥协调。

(副组长):预防控制工作直接责任人,负责建立制度,检查落实。负责常规检查,联络调度,信息报送。负责家庭、社区卫生宣传。抓好校园平安防控和学校周边综合治理。负责对师生的健康知识宣传及班级的管理工作。

各班主任:负责考勤制度、晨午检制度的落实,负责日常体育、卫生工作、特别是学生个人卫生的管理检查。

负责校园环境卫生。按照学校食品卫生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对学校饮用水及消毒等进行日常管理和卫生检查。

疫情报告人。及时报告疫情情况。

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条例》,坚决按照学校食品卫生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进行日常工作。

1、平时预防措施。加强日常卫生管理,及时发现和隔离患者是预防和防止流行的主要措施。平时要加强晨检,定期对毛巾、水杯、玩具、食具消毒,培养良好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教室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等。

2、由于目前是该传染病的好发季节,故建议孩子家长不要带孩子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还可以口服一些抗病毒的中草药如板兰根、大清叶、双黄连等。

3、发生病人后措施。病人及时隔离治疗,对被病人接触污染过的毛巾、水杯、玩具、食具、便器、等物品要予以消毒。对病人的鼻咽分泌物、粪便也应消毒。加强晨检,对密切接触者加强医学观察,注意观察密切接触者有无发热、皮疹等情况。减少与其他班级并班,集会或集体活动。加强卫生宣传教育和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等。

4、班级加强晨检检查工作,及时检查学生的现象,对于出现可疑现象和可疑人员马上进行报告。

春季是传染病的多发季节,这种病是由病毒引起的,它是以手掌、足底皮肤及口腔黏膜疱疹或破溃成溃疡为主要特征的儿童传染病。早期伴有发烧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病程一般5-7天,预后良好。

--。

--。

清洁。

--。

--。

-再消毒。对患儿所在的班级立刻采取隔离措施,进入医学观察期10天。教师每天检查学生手心、脚心有无出疹,医生每天加强晨检、午检和晚检工作,注意观察幼儿有无发热、皮疹等情况,发现疑似病人,及时隔离观察。其次,增加教室的空气消毒,对水杯、玩具等物品的消毒。另外,向学生宣传口服抗病毒的中草药板兰根预防。

我校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手足口病(ev71感染)的`传染途经、症状体征以及预防方法。利用校会、班主任会议时间进行各种手足口病(ev71感染)卫生知识讲座。

严格考勤制度,建立晨检、午检制度,由各班主任每日检查班级学生出勤情况。有缺勤者及时联系明确原因,如为病假伴发热和腹痛、腹泄等胃肠道症状者应及时就医,送医院诊治并及时了解病情,上报学校。随时观察班级以及教师情况有类似症状及时上报,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上报、早治疗。教师办公室,班级随时消毒从而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杜绝各类传染病的发生。

积极开展体育活动,加强体育锻炼,每班每天保证有一节体育课,利用每天最后一节课开展户外活动,保证一天的一小时锻炼时间,从而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抵抗力。

1、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严禁在校内随地吐痰和乱丢垃圾的习惯。

2、保持个人卫生,作到勤洗手、勤剪指甲、勤洗澡的好习惯。

3、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严把病从口入这一关:如不喝生水、生吃瓜果要洗干净、不吃小商小贩的食品、不吃腐烂变质的食品等。

4、当出现不名原因的腹痛、腹泻、发热、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时要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严格按照《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条例》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发现手足口病(ev71感染)或食物中毒及时上报主管领导、卫生防疫部门。同时做好环境的消毒及密切接触者的医学观察工作。

2023年小学手足口病预防应急预案(优质15篇)篇二

副组长:舒玉春、潘红林。

成员:沈洁、龚建清、李秀娣、郭炎梅、石彩云。

潘斌、韦利平、童国正、各班班主任及生活老师。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手、足、口腔黏膜疱疹或破溃成溃疡为主要特征的儿童传染病。

1.潜伏期2-6天,一般在3-4天。主要临床表现:发病突然,约半数病人可出现发病,体温38oc或略高,可持续1-3天,伴有口腔痛、咽痛、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偶尔有并发心肌炎、脑膜炎等并发症。

2.病人和无症状带病毒者是本病传染源。其传播途径主要通过接触病人或无症状带毒者的唾液、疱疹液、粪便污染的手、毛巾、水杯、玩具、食具等而传染;人对本病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相对应的免疫力;本病主要侵袭对象是儿童,10岁以下儿童发病最多,尤其幼托儿童。

1.平时预防措施。加强学校日常卫生管理,及时发现和隔离患者是预防和防止流行的主要措施。平时要加强晨检,定期对寄宿生的毛巾、水杯、玩具、食具消毒,培养良好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注意教室、家庭室内外的清洁卫生,衣服、被褥要经常在阳光下曝晒,教室、居室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等。

2.由于目前是该传染病的好发季节,故建议孩子家长不要带孩子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还可以口服一些抗病毒的中草药如板兰根、大清叶、双黄连等。

3.加强营养,注意膳食合理搭配,保证休息时间,增强自身的免疫力。

4.发生病人后措施。病人及时隔离治疗,对被病人接触污染过的毛巾、水杯、玩具、食具、便器、等物品要予以消毒。对病人的鼻咽分泌物、粪便也应消毒。落实晨检,对密切接触者加强医学观察,注意观察密切接触者有无发热、皮疹等情况。减少与其他班级并班,集会或集体活动。加强卫生宣传教育和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等。

5.各班加强晨检工作,及时检查学生的体征,对于出现可疑现象和可疑人员马上进行报告。

6.做好厕所等公共场所环境卫生工作,防止肠道、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

1.加强晨检查工作,出现可疑现象和可疑人员时,先由各班晨检员上报到保健老师处;

2.保健老师立即通知学生家长,带学生去医院检查确诊;

3.同时上报校长、教育局和疾控中心;

教育局应急电话:64208520(应老师)。

疾病预防监控中心电话:6463462164626533。

4.病情确诊后,学生进行融离治疗,愈后再返校,其所在的班级立即采取隔离措施,进入医学观察期10天,并进行全面消毒,所使用过的学习物品等也要彻底进行消毒(消毒——清洁——消毒),以防传染给别的学生,另外,给每位学生口服抗病毒的中草药板兰根预防,使用滴露肥皂。

2023年小学手足口病预防应急预案(优质15篇)篇三

1、潜伏期2-6天,一般在3-4天。

2、主要临床表现发病突然,约半数病人可出现发病,体温38oc或略高,发热;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米粒大小,疼痛明显;可持续1-3天,伴有口腔痛、咽痛、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发病次日出现疹子,先为玫瑰红疹或斑丘疹,皮疹呈离心性分布。主要见于指趾背面、指甲周围及足跟边缘,部分病人还可见于手掌、足底、臂部、大腿内侧等部位,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疼等症状,1-2天出齐。1天后部分形成疱疹,呈椭园形,大小2-5mm,最大10mm,内含混浆液,2-4天后可吸收。口腔两颊黏膜与唇内、舌边、软腭出现红疹或疱疹,呈灰黄色或灰白色。口腔疱疹易破并形成溃疡,因灼痛明显,流涎,患儿拒食。预后良好,病程一般5-7天,长者可达10天。极少数患儿可引起脑膜炎、脑炎、心肌炎、弛缓性麻痹、肺水肿等严重并发症。

2、人对本病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相对应的免疫力。

3、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发病高峰主要出现在春秋季。有些病毒发病在春末夏初。本病主要侵袭对象是儿童,10岁以下儿童发病最多,尤其幼托儿童。

该病传播方式多样,以通过人群密切接触传播为主。病毒可通过唾液、疱疹液、粪便等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间接接触传播;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如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水源,亦可经水感染;门诊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合格亦是造成传播的原因之一。

近期各地区手足口病(ev71感染)盛行,为增强学校预防与控制意识,提高师生防病能力,保障师生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其实施办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和各级会议精神,结合我校的实际,特制定预防手足口病(ev71感染)工作预案。

2023年小学手足口病预防应急预案(优质15篇)篇四

以预防与控制疾病为中心,加强领导与组织,建立传染性疾病防控机制,保证全校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1、普及手足口病防治知识,提高广大师生的自我防护意识。

2、完善疾病监测报告网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

3、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用有效的防控措施,预防和控制传染疾病在我校发生和蔓延。

成立学校传染病应急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领导、组织、检查、督促全校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职责:及时准确地把握学校疾情动态,提出预防控制对策和措施,在上级有关部门的统一领导下,组织学校传染病防治与救护工作,积极配合卫生部门,保证防治工作高效有序进行。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1、认真做好日检工作。

每天进行晨检,仔细检查每位学生的体温,检查手、口腔等部位。

2、认真做好消毒工作。

学校定期对教室、厕所、办公室等公共场所进行消毒。

3、对学生进行个人卫生教育,在学生家长的协助下,督促学生按时洗刷、勤洗手、勤剪指甲,并做到饭前便后洗手,保证足够的睡眠,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4、建议家长不要带孩子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还可以口服一些抗病毒的中草药如板兰根、大清叶、双黄莲等。

5、教室要做到通风换气,厕所要定期消毒冲刷。

1、若发现学生出现类似病症或可疑现象,应在第一时间上报领导小组,由家长带学生到医院检查确诊。

2、同时上报校长、区防疫站。

3、若确诊学生不属于手足口病,必须持医院诊断证明方可入校。

4、若确诊学生发病为手足口病,学校要做到快速反应,正确应对,对病人应及时隔离治疗,愈后持医院出院证明方可返校。其所在的班级或寝室应立即进行处理。对病人接触的桌椅等及时予以消毒,并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严格观察检查其有无发热、皮疹等情况,直至安全度过10天观察期。

5、对其他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争取在最短时间内恢复稳定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6、对发病情况、报告情况、已经采取的措施以及在应急处置工作中是否存在失职等问题,善后要写出汇报总结材料。

1、潜伏期2-6天,一般在3-4天。

2、主要临床表现发病突然,约半数病人可出现发病,体温38oc或略高,发热;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米粒大小,疼痛明显;可持续1-3天,伴有口腔痛、咽痛、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发病次日出现疹子,先为玫瑰红疹或斑丘疹,皮疹呈离心性分布。主要见于指趾背面、指甲周围及足跟边缘,部分病人还可见于手掌、足底、臂部、大腿内侧等部位,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疼等症状,1-2天出齐。1天后部分形成疱疹,呈椭园形,大小2-5mm,最大10mm,内含混浆液,2-4天后可吸收。口腔两颊黏膜与唇内、舌边、软腭出现红疹或疱疹,呈灰黄色或灰白色。口腔疱疹易破并形成溃疡,因灼痛明显,流涎,患儿拒食。预后良好,病程一般5-7天,长者可达10天。极少数患儿可引起脑膜炎、脑炎、心肌炎、弛缓性麻痹、肺水肿等严重并发症。

2、人对本病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相对应的免疫力。

3、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发病高峰主要出现在春秋季。有些病毒发病在春末夏初。本病主要侵袭对象是儿童,10岁以下儿童发病最多,尤其幼托儿童。

该病传播方式多样,以通过人群密切接触传播为主。病毒可通过唾液、疱疹液、粪便等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间接接触传播;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如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水源,亦可经水感染;门诊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合格亦是造成传播的原因之一。

2023年小学手足口病预防应急预案(优质15篇)篇五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手、足、口腔黏膜疱疹或破溃成溃疡为主要特征的儿童传染病。

临床表现:

1.潜伏期2-6天,一般在3-4天。 流行特点:

2.人对本病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相对应的免疫力。

3.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发病高峰主要出现在春秋季。有些病毒发病在春末夏初。本病主要侵袭对象是儿童,10岁以下儿童发病最多,尤其幼托儿童。

预防措施:

1.平时预防措施。加强幼托机构日常卫生管理,及时发现和隔离患者是预防和防止流行的主要措施。平时要加强晨检,定期对毛巾、水杯、玩具、食具消毒,培养良好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教室、居室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等。

2.由于目前是该传染病的好发季节,故建议孩子家长不要带孩子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还可以口服一些抗病毒的.中草药如板兰根、大清叶、双黄连等。

3.发生病人后措施。病人及时隔离治疗,对被病人接触污染过的毛巾、水杯、玩具、食具、便器、等物品要予以消毒。对病人的鼻咽分泌物、粪便也应消毒。加强晨检,对密切接触者加强医学观察,注意观察密切接触者有无发热、皮疹等情况。减少与其他班级并班,集会或集体活动。加强卫生宣传教育和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等。

4.班级加强晨检查工作,及时检查学生的现象,对于出现可疑现象和可疑人员马上进行报告。

手足口病的预防:

春季是传染病的多发季节,这种病是由病毒引起的,它是以手掌、足底皮肤及口腔黏膜疱疹或破溃成溃疡为主要特征的儿童传染病。早期伴有发烧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病程一般5-7天,预后良好。

出现了手足口病之后,首先,对患儿及时隔离治疗,对其接触过的被褥、毛巾、水杯、玩具、食具、便器等物品给予彻底消毒,如:食具、被褥等进行消毒----清洁---再消毒。对患儿所在的班级立刻采取隔离措施,进入医学观察期10天,浴室等和其他班级分开。教师每天检查幼儿手心、脚心有无出疹,医生每天加强晨检、午检和晚检工作,注意观察幼儿有无发热、皮疹等情况,发现疑似病人,及时隔离观察。其次,增加教室的空气消毒,对水杯、玩具等物品的消毒;各班活动都相互独立,决不并班。另外,给每位学生口服抗病毒的中草药板兰根预防,使用滴露肥皂。

2023年小学手足口病预防应急预案(优质15篇)篇六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传染病疫情,维护学校教学秩序的正常进行,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订本预案。

组织机构。

组长:胡朝刚。

副组长:陈明静。

成员:牟安明綦巧凤李会会张浩云中奎王远群岳志霞。

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负责统一决策、组织、指挥学校内出现手足口病事件的应急响应行动,下达应急处置工作任务,做好疫情预防、控制、扑灭工作。与卫生部门保持紧密的联系,班主任及时向学校报告,学校领导及时向镇中心学校、镇卫生院、教育局报告。校长为第一责任人。

二、发现患儿或疑似病例马上隔离,所在班级采取活动场地限制,严格并进一步消毒。

三、各班加强消毒:注意保持室内干净通风,加强教具以及室外环境等清洁。

四、各班加强晨检,配合上级部门的指导监督,严格把关。班主任加强对孩子的密切观察,及时排查。(学生请假必须了解请假原因,如为手足口病者于第一时间上报学校)。

五、如发现疑似病例,需马上到医院诊断,医生证明排除手足口病之后带医院证明方可入校。确诊为手足口病者,按规定,孩子必须离校隔离治疗,痊愈后方可返校。

六、为了孩子的健康,各班主任应加大对家长、学生的宣传力度,教育学生了解手足口病症状,发生传播途径,以及预防措施,不去人多密集的`公共场所;尽量减少邻居间串门游戏,以防止感染。

七、各相关责任人每天学生下午离校后进行消毒:各教室、各班卫生区由班主任负责;陈集小学负责各种消毒液的配备供给。

八、全体教师应各负其责,各司其职,扎扎实实做好防控工作。对因领导组织不力,造成处置失误的;对晨检、消毒、通风、宣传等工作不力的责任人;对虚报,瞒报、漏报,信息报送不属实等造成严重后果的人员,将视其情节予以严肃处理。

九、实施每日晨检制度。

1、认真落实每日晨检制度,各班主任、教师每天对到校上课的学生按照有关要求进行一次规范的晨检。

2、实施零报告制度。

在正常情况下,每天实施零报告制度。

希望全体教师共同关注,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预防,密切观察,为孩子的健康创造条件。

2023年小学手足口病预防应急预案(优质15篇)篇七

为了有效地应对校内可能发生的手足口病,预防和控制疾病在学校的发生和蔓延,保障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校园稳定,根据《学校公共卫生应急条例》,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工作预案。

以预防与控制疾病为中心,加强领导与组织,建立传染性疾病防控机制,保证全校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1、普及手足口病防治知识,提高广大师生的自我防护意识。

2、完善疾病监测报告网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

3、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用有效的防控措施,预防和控制传染疾病在我校发生和蔓延。

成立学校传染病应急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领导、组织、检查、督促全校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职责:及时准确地把握学校疾情动态,提出预防控制对策和措施,在上级有关部门的统一领导下,组织学校传染病防治与救护工作,积极配合卫生部门,保证防治工作高效有序进行。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1、认真做好日检工作。

每天进行晨检,仔细检查每位学生的'体温,检查手、口腔等部位。

2、认真做好消毒工作。

学校定期对教室、厕所、办公室等公共场所进行消毒。

3、对学生进行个人卫生教育,在学生家长的协助下,督促学生按时洗刷、勤洗手、勤剪指甲,并做到饭前便后洗手,保证足够的睡眠,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4、建议家长不要带孩子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还可以口服一些抗病毒的中草药如板兰根、大清叶、双黄莲等。

5、教室要做到通风换气,厕所要定期消毒冲刷。

1、若发现学生出现类似病症或可疑现象,应在第一时间上报领导小组,由家长带学生到医院检查确诊。

2、同时上报校长、区防疫站。

3、若确诊学生不属于手足口病,必须持医院诊断证明方可入校。

4、若确诊学生发病为手足口病,学校要做到快速反应,正确应对,对病人应及时隔离治疗,愈后持医院出院证明方可返校。其所在的班级或寝室应立即进行处理。对病人接触的桌椅等及时予以消毒,并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严格观察检查其有无发热、皮疹等情况,直至安全度过10天观察期。

5、对其他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争取在最短时间内恢复稳定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6、对发病情况、报告情况、已经采取的措施以及在应急处置工作中是否存在失职等问题,善后要写出汇报总结材料。

1、潜伏期2-6天,一般在3-4天。

2、主要临床表现发病突然,约半数病人可出现发病,体温38oc或略高,发热;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米粒大小,疼痛明显;可持续1-3天,伴有口腔痛、咽痛、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发病次日出现疹子,先为玫瑰红疹或斑丘疹,皮疹呈离心性分布。主要见于指趾背面、指甲周围及足跟边缘,部分病人还可见于手掌、足底、臂部、大腿内侧等部位,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疼等症状,1-2天出齐。1天后部分形成疱疹,呈椭园形,大小2-5mm,最大10mm,内含混浆液,2-4天后可吸收。口腔两颊黏膜与唇内、舌边、软腭出现红疹或疱疹,呈灰黄色或灰白色。口腔疱疹易破并形成溃疡,因灼痛明显,流涎,患儿拒食。预后良好,病程一般5-7天,长者可达10天。极少数患儿可引起脑膜炎、脑炎、心肌炎、弛缓性麻痹、肺水肿等严重并发症。

2、人对本病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相对应的免疫力。

3、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发病高峰主要出现在春秋季。有些病毒发病在春末夏初。本病主要侵袭对象是儿童,10岁以下儿童发病最多,尤其幼托儿童。

该病传播方式多样,以通过人群密切接触传播为主。病毒可通过唾液、疱疹液、粪便等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间接接触传播;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如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水源,亦可经水感染;门诊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合格亦是造成传播的原因之一。

2023年小学手足口病预防应急预案(优质15篇)篇八

手足口病(ev71)是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以出疹发热为主要特征的急性传染病,传播方式主要是通过密切接触急性期病人的粪便、口腔分泌物、皮肤疱疹液中的病毒,尚嵇镇建设小学手足口病防控。

为了有效防范手足口病疫情的传播,提高我镇各校(园)对手足口病(ev71)的防控能力,消除手足口病(ev71)的危害,确保全镇师生安全,尤其是儿童的身心健康,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贵州省卫生厅关于加强手足口病等肠道病毒感染性疾病防控工作的通知》等法律法规和文件精神,结合我镇学校实际,特制尚嵇镇建设小学手足口病防控工作应急预案。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立学校对手足口病的防控处理机制,迅速、及时、积极开展我镇学校、幼儿园防控手足口病紧急情况的处置工作,有效保障师生生命安全,切实维护教育稳定和社会安定。

1、宣传和普及手足口病(ev71)的防治知识,提高广大师生员工及学生家长的自我保护意识。

2、完善手足口病(ev71)报告网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3、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手足口病(ev71)不在学校内蔓延。

4、加强环境卫生整治。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动员各级各类学校集中整治环境卫生,经常对教室、宿舍、食堂、厕所、玩具、餐具、寝具进行消毒,保持教室、宿舍等场所通风;认真落实晨检、因病缺勤追查及登记制度,记录缺课情况和原因,一旦发现发热、皮疹患儿,立即通知家长将孩子送往医院诊治,及时对患儿所在教室、宿舍,所用桌椅、床铺及其它物品进行彻底消毒,并立即尚嵇镇中心学校和尚嵇镇卫生院。

1、强化培训,大力宣传。学校请尚嵇镇卫生院的防控人员对学校业务人员进行手足口病防控常识培训的基础上,并请卫生的医生到现场作专业指导,增强教师对手足口病的初步诊断能力和防护意识,学校。

工作计划。

《尚嵇镇建设小学手足口病防控应急预案》。有针对性地开展手足口病等肠道传染病防控知识的宣传教育,并通过学生向家长作进一步的宣传,共同做好学生、幼儿的疾病防控工作,培养“洗净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衣被”等良好卫生习惯。近期,学生、幼儿尽量避免去人群集聚的公共场所。

2、预防为主,常备不懈。宣传普及手足口病(ev71)防治知识,提高全体师生员工的防护意识和校园公共卫生水平。加强日常监测,学校建立晨检、因病缺勤追查及登记制度,重点检查以发热、口腔溃疡和疱疹为特征的患儿。检查时一个不遗漏,认真做到“一看、二问、三测、四访、五记”,对缺课学生,做好统计和缺课原因追踪记录,发现病例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迅速切断传播途径,控制疫情传播和蔓延。

3、依法管理,统一领导。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传染病突发事件的预防、疫情报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实行依法管理。各校要立即成立预防手足口病(ev71)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挥、协调与落实对该病的防治工作;学校抓好校园内环境卫生、食堂卫生和个人卫生,清除卫生死角,保持教室内通风换气;各校要督促学生经常换洗衣物、被褥、玩具、学具、毛巾等日常用品。

4、快速反应,运转高效。加大对重点场所和疑似病人的筛查工作。若手足口病疑似病例一旦被卫生部门确认,学校立即停课隔离,并立即对教室、桌椅及物品等进行彻底消毒,真正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5、坚持晨检,按时报告。从5月12日起,各校实行晨检、因病缺勤追查和零报告制度,学校要明确专人负责报告。报告时间为每天上午11:00,报告晨检、因病缺勤追查情况,尚嵇镇建设小学电话:。

6、明确职责,严肃追究。班主任是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第一责任人,各班班主任及任课教师是晨检、因病缺勤追查的具体负责人。从5月12日起,学校将对全校的手足口病防控工作进行督查,对工作松懈、措施不力的,将给予通报批评;对出现疫情未及时上报和未采取措施而造成严重后果的,将严肃追究责任。

(一)健全机构。

成立尚嵇镇建设小学手足口病(ev71)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一领导全校手足口病防控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人员名单如下:

组长:杨英。

副组长:王秀智。

成员:全体教师。

(二)工作职责。

1、加强手足口病等夏秋季常见传染病的疫情监测。

2、负责上情下达及下情上传,确保政令畅通。

3、及时向政府、教育局报告全镇学校、幼儿园。

2023年小学手足口病预防应急预案(优质15篇)篇九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手、足、口腔黏膜疱疹或破溃成溃疡为主要特征的儿童传染病。

1.潜伏期2-6天,一般在3-4天。主要临床表现:发病突然,约半数病人可出现发病,体温38oc或略高,可持续1-3天,伴有口腔痛、咽痛、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偶尔有并发心肌炎、脑膜炎等并发症。

2.病人和无症状带病毒者是本病传染源。其传播途径主要通过接触病人或无症状带毒者的唾液、疱疹液、粪便污染的手、毛巾、水杯、玩具、食具等而传染;人对本病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相对应的免疫力;本病主要侵袭对象是儿童,10岁以下儿童发病最多,尤其幼托儿童。

1.平时预防措施。加强学校日常卫生管理,及时发现和隔离患者是预防和防止流行的主要措施。平时要加强晨检,定期对寄宿生的毛巾、水杯、玩具、食具消毒,培养良好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注意教室、家庭室内外的清洁卫生,衣服、被褥要经常在阳光下曝晒,教室、居室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等。

2.由于目前是该传染病的好发季节,故建议孩子家长不要带孩子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还可以口服一些抗病毒的中草药如板兰根、大清叶、双黄连等。

3.加强营养,注意膳食合理搭配,保证休息时间,增强自身的免疫力。

4.发生病人后措施。病人及时隔离治疗,对被病人接触污染过的毛巾、水杯、玩具、食具、便器、等物品要予以消毒。对病人的鼻咽分泌物、粪便也应消毒。落实晨检,对密切接触者加强医学观察,注意观察密切接触者有无发热、皮疹等情况。减少与其他班级并班,集会或集体活动。加强卫生宣传教育和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等。

5.各班加强晨检工作,及时检查学生的体征,对于出现可疑现象和可疑人员马上进行报告。

6.做好厕所等公共场所环境卫生工作,防止肠道、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

1.加强晨检查工作,出现可疑现象和可疑人员时,先由各班晨检员上报到保健老师处;

2.保健老师立即通知学生家长,带学生去医院检查确诊;

3.同时上报校长、教育局和疾控中心;

教育局应急电话:(应老师)

疾病预防监控中心电话:

4.病情确诊后,学生进行融离治疗,愈后再返校,其所在的班级立即采取隔离措施,进入医学观察期10天,并进行全面消毒,所使用过的学习物品等也要彻底进行消毒(消毒——清洁——消毒),以防传染给别的学生,另外,给每位学生口服抗病毒的中草药板兰根预防,使用滴露肥皂。

2023年小学手足口病预防应急预案(优质15篇)篇十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手、足、口腔黏膜疱疹或破溃成溃疡为主要特征的儿童传染病。夏季是手足口病的高发期,针对今年实际情况,我校启动实施应急预案,制定措施,预防手足口病的发生。

向教师讲解手足口病的一些常规知识。镇教育办与镇卫生院联合进行培训,并对所有校园检查一遍。使各教师了解到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临床上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皮疹、溃疡等表现为主。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手、足、口腔黏膜疱疹或破溃成溃疡为主要特征的儿童传染病。

手足口病知识:

1.潜伏期2-6天,一般在3-4天。

2.主要临床表现发病突然,约半数病人可出现发病,体温38 oc或略高,可持续1-3天,伴有口腔痛、咽痛、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发病次日出现疹子,先为玫瑰红疹或斑丘疹,皮疹呈离心性分布。主要见于指趾背面、指甲周围及足跟边缘,部分病人还可见于手掌、足底、臂部、大腿内侧等部位,1-2天出齐。1天后部分形成疱疹,呈椭园形,大小2-5mm,最大10mm,内含混浆液,2-4天后可吸收。口腔两颊黏膜与唇内、舌边、软腭出现红疹或疱疹,呈灰黄色或灰白色。口腔疱疹易破并形成溃疡,因灼痛明显,流涎,患儿拒食。预后良好,病程一般5-7天,长者可达10天。偶尔有并发心肌炎、脑膜炎等并发症。

1、由于目前是该传染病的好发季节,故建议孩子家长不要带孩子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

要求各学生通过宣传栏向家长讲解手足口病的发病症状、预防措施、传播途径、病儿的护理等方面的知识,让家长全面了解病理知识,家校配合做好预防工作。

2、做好晨间检查工作。学生早晨入校期间,带班教师一起,做好孩子的晨间检查,通过一摸、二看、三问、四查的方式,细致地观察每一个孩子的情绪与身体状况,有发烧症状的学生,劝其在家休息。

3、做好卫生消毒工作。学生园每天由保育老师清理好卫生后,做好玩具、餐具或其他用品彻底消毒工作。一般常用84消毒液浸泡及蒸煮消毒。对空气进行紫外线消毒。不宜蒸煮或浸泡的物品置于日光下暴晒。

4、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开窗通风,保证活动室内空气新鲜,温度适宜。

5、适当锻炼身体,平衡膳食营养,增强抵抗能力。教育学生注意休息的同时,鼓励学生多饮温开水、多吃蔬菜和瓜果。膳食注意粗细搭配,保证学生摄入足量的、均衡的营养,增强孩子的免疫力。

6、教育孩子注意个人卫生。教育孩子饭前便后一定要洗手,注意个人卫生,经常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并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

7、控制集体活动,不到公共场所玩耍,避免与患儿接触,以减少感染机会。

8.发生病人后措施。如发现患儿,迅速隔离,立即到医院就诊。对被病人接触污染过的毛巾、水杯、玩具、食具、便器、等物品要予以消毒。对病人的鼻咽分泌物、粪便也应消毒。加强晨检,对密切接触者加强医学观察,注意观察密切接触者有无发热、皮疹等情况。

2023年小学手足口病预防应急预案(优质15篇)篇十一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1.潜伏期2-6天,一般在3-4天。主要临床表现:发病突然,约半数病人可出现发病,体温38oc或略高,可持续1-3天,伴有口腔痛、咽痛、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偶尔有并发心肌炎、脑膜炎等并发症。

2.病人和无症状带病毒者是本病传染源。其传播途径主要通过接触病人或无症状带毒者的唾液、疱疹液、粪便污染的手、毛巾、水杯、玩具、食具等而传染;人对本病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相对应的免疫力;本病主要侵袭对象是儿童,10岁以下儿童发病最多,尤其幼托儿童。

1.平时预防措施。加强学校日常卫生管理,及时发现和隔离患者是预防和防止流行的主要措施。平时要加强晨检,定期对寄宿生的毛巾、水杯、玩具、食具消毒,培养良好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注意教室、家庭室内外的清洁卫生,衣服、被褥要经常在阳光下曝晒,教室、居室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等。

2.由于目前是该传染病的好发季节,故建议孩子家长不要带孩子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还可以口服一些抗病毒的中草药如板兰根、大清叶、双黄连等。

3.加强营养,注意膳食合理搭配,保证休息时间,增强自身的免疫力。

4.发生病人后措施。病人及时隔离治疗,对被病人接触污染过的毛巾、水杯、玩具、食具、便器、等物品要予以消毒。对病人的鼻咽分泌物、粪便也应消毒。落实晨检,对密切接触者加强医学观察,注意观察密切接触者有无发热、皮疹等情况。减少与其他班级并班,集会或集体活动。加强卫生宣传教育和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等。

5.各班加强晨检工作,及时检查学生的体征,对于出现可疑现象和可疑人员马上进行报告。

6.做好厕所等公共场所环境卫生工作,防止肠道、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

1.加强晨检查工作,出现可疑现象和可疑人员时,先由各班晨检员上报到保健老师处;

2.保健老师立即通知学生家长,带学生去医院检查确诊;

3.同时上报校长、教育局和疾控中心;

教育局应急电话:(应老师)。

疾病预防监控中心电话:

4.病情确诊后,学生进行融离治疗,愈后再返校,其所在的班级立即采取隔离措施,进入医学观察期10天,并进行全面消毒,所使用过的学习物品等也要彻底进行消毒(消毒——清洁——消毒),以防传染给别的学生,另外,给每位学生口服抗病毒的中草药板兰根预防,使用滴露肥皂。

2023年小学手足口病预防应急预案(优质15篇)篇十二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有时会遇到无法预料的突发事故,为了可以及时作出应急响应,降低事故后果,时常需要预先编制应急预案。写应急预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预防手足口病应急预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春夏季节是手足口病的高发期,特别是近段时间有关媒体也不断报导某地发现多例手足口病的信息,令许多家长内心惶然。为此,幼儿园领导高度重视,充分认识ev71病毒传播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立即成立了预防手足口病传染病管理小组。根据省卫生厅内部明电〔20xx〕28号《关于加强肠道病毒感染疾病防治工作的紧急通知》及市、区关于做好ev71病毒传播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精神,西幼启动应急预案,贯彻执行“预防为上、分级控制、及时处置、分级管理”的工作原则。强化“班级与个人相结合、分层管理、层层负责”的处置原则,务实、高效、科学、有序地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蔓延。

一、成立预防手足口病传染病管理小组。安排每天的`值班主任,一把手领导总值班。

二、利用家长会和“致家长的一封信”,向家长讲解了手足口病的发病症状、预防措施、传播途径、病儿的护理等方面的知识,让家长全面了解病理知识,家园配合做好预防工作。并利用图片和故事等形式对幼儿进行良好的卫生习惯的培养。

三、做好晨间检查工作。幼儿早晨入园期间,保健医和带班教师一起,做好孩子的晨间检查,通过一摸、二看、三问、四查的方式,细致地观察每一个孩子的情绪与身体状况,有发烧症状的幼儿,劝其在家休息。

四、做好卫生消毒工作。幼儿园每天由保育老师清理好卫生后,做好玩具、餐具或其他用品彻底消毒工作。一般常用84消毒液浸泡及蒸煮消毒。对空气进行紫外线消毒。不宜蒸煮或浸泡的物品置于日光下暴晒。

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开窗通风,保证活动室内空气新鲜,温度适宜。

六、适当锻炼身体,平衡膳食营养,增强抵抗能力。教育幼儿注意休息的同时,鼓励幼儿多饮温开水、多吃蔬菜和瓜果。膳食注意粗细搭配,保证幼儿摄入足量的、均衡的营养,增强孩子的免疫力。

七、教育幼儿注意个人卫生。教育幼儿饭前便后一定要洗手,注意个人卫生,经常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

八、控制集体活动,不到公共场所玩耍,避免与患儿接触,以减少感染机会。

九、启动应急预案。如发现患儿,迅速隔离,立即到医院就诊。

2023年小学手足口病预防应急预案(优质15篇)篇十三

春夏季节是手足口病的高发期,特别是近段时间我省我市发现多例手足口病,令许多家长内心惶然。为此,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充分认识ev71病毒传播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我校立即成立了预防手足口病传染病管理小组。根据浙教电传〔20xx〕65号及市、区教育局关于做好ev71病毒传播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精神,我校立即贯彻执行“预防为上、分级控制、及时处置、分级管理”的工作原则;强化“班级与个人相结合、分层管理、层层负责”的处置原则,为务实、高效、科学、有序地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蔓延,特制定本预案。

组长

副组长

组员z

(一)各校区成立预防手足口病传染病管理小组,制定好防控应急预案,安排每天的值班教师,一把手领导总值班。

(二)普及手足口病的相关知识,宣传预防措施。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者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少年儿童和成人感染后多不发病,但能够传播病毒。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包括肠道病毒71型(ev71)和a组柯萨奇病毒(coxa)、埃可病毒(echo)的某些血清型。ev71感染引起重症病例的比例较大。肠道病毒传染性强,易引起暴发或流行。

临床表现:

1、潜伏期2—6天,一般在3—4天。

2、主要临床表现发病突然,约半数病人可出现发病,体温38oc或略高,可持续1—3天,伴有口腔痛、咽痛、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发病次日出现疹子,先为玫瑰红疹或斑丘疹,皮疹呈离心性分布。主要见于指趾背面、指甲周围及足跟边缘,部分病人还可见于手掌、足底、臂部、大腿内侧等部位,1—2天出齐。1天后部分形成疱疹,呈椭园形,大小2—5mm,最大10mm,内含混浆液,2—4天后可吸收。口腔两颊黏膜与唇内、舌边、软腭出现红疹或疱疹,呈灰黄色或灰白色。口腔疱疹易破并形成溃疡,因灼痛明显,流涎,患儿拒食。预后良好,病程一般5—7天,长者可达10天。偶尔有并发心肌炎、脑膜炎等并发症。

流行特点:

1、病人和无症状带病毒者是本病传染源。其传播途径主要通过接触病人或无症状带毒者的唾液、疱疹液、粪便污染的手、毛巾、水杯、玩具、食具等而传染。

2、人对本病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相对应的免疫力。

3、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发病高峰主要出现在春秋季。有些病毒发病在春末夏初。本病主要侵袭对象是儿童,10岁以下儿童发病最多,尤其幼托儿童。

个人预防措施

3、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

4、可以口服一些抗病毒的中草药如板兰根、大清叶、双黄连等。

(三)学校预防措施:(重点开展“六个一”活动,建立好各类工作台账)

1、开展一次手足口病防控健康教育。各校要以班为单位由班主任或医师分别进行,各班活动都相互独立,或绝不与其他班级并班,控制集体活动,不到公共场所玩耍,避免与患儿接触,以减少感染机会。

2、召开一次家长会。利用家长会和“致家长的一封信”,向家长讲解了手足口病的发病症状、预防措施、传播途径、病儿的护理等方面的知识,让家长全面了解病理知识,家校配合做好预防工作。并利用图片和故事等形式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卫生习惯的培养。

3、做好每日一次晨间检查工作。学生早晨入校期间,班主任要做好孩子的晨间检查,通过一摸、二看、三问、四查的方式,细致地观察每一个孩子的情绪与身体状况,有发烧症状的学生,劝其在家休息。各校校务会成员每日早上巡查各班情况一次,如发现病例,要立即上报校长室和教育局,并请卫生院、疾控中心进行处置。

4、开展一次爱国卫生运动。各校区要定期进行大扫除,并做好卫生消毒工作。做好玩具、教具、餐具或其他用品彻底消毒工作。一般常用84消毒液浸泡及蒸煮消毒。对空气进行紫外线消毒。不宜蒸煮或浸泡的物品置于日光下暴晒。

5、每日上报一次疫情。各校区要坚持每天一次上报办公室,学校每天向教育局(学区)汇报一次。(包括零上报)。

6、发放一份告家长书。重点内容为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宣传,另外要加上溺水教育、交通安全、外出旅游安全等教育。

7、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开窗通风,保证活动室内空气新鲜,温度适宜。

8、适当锻炼身体,平衡膳食营养,增强抵抗能力。教育学生注意休息的同时,鼓励儿童多饮温开水、多吃蔬菜和瓜果。膳食注意粗细搭配,保证孩子摄入足量的、均衡的营养,增强免疫力。

9、教育学生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一定要洗手,注意个人卫生,经常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

10、学校班子成员每周一次到各校巡查和指导。

11、启动应急预案。如发现患儿,迅速隔离,立即到医院就诊。

2023年小学手足口病预防应急预案(优质15篇)篇十四

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增强对疾病的预防意识和抗御能力,确保师生身体健康,生命安全。

1、加大对手足口病预防知识的宣传力度,通过散发传单、张贴宣传画、办黑板报的形式,做到家喻户晓,知晓面达100%。

2、坚持晨检,落实报告制度,及时发现病情,及时通知家长送医诊治,确保无一例学生漏报延误诊治。

3、落实消毒制度,做好每日对教室、寝室、食堂、厕所等场所的消毒,不留死角。保持教室和寝室等活动场所通风换气。

学校成立了手足口病预防工作领导小组,其组成情况为:

组长:胡先元。

副组长:陶回生。

成员:石子豪梅红玉王建军胡国凤。

王华斌周萍漆红梅。

1、落实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主管、分管领导和班主任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谁出事谁负责。

2、各班主任必须坚持每日晨检,认真做好记载。做好因病缺勤登记工作,发现有发热、皮疹的学生,立即要求家长带去医院就诊,做好跟踪调查,如有确诊病人要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3、消毒人员要坚持每日对校内公共场所消毒,不得敷衍。

2023年小学手足口病预防应急预案(优质15篇)篇十五

副组长:xx。

成员:xx。

1、潜伏期2-6天,一般在3-4天。主要临床表现:发病突然,约半数病人可出现发病,体温38度或略高,可持续1-3天,伴有口腔痛、咽痛、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偶尔有并发心肌炎、脑膜炎等并发症。

2、病人和无症状带病毒者是本病传染源。其传播途径主要通过接触病人或无症状带毒者的唾液、疱疹液、粪便污染的手、毛巾、水杯、玩具、食具等而传染;人对本病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相对应的免疫力;本病主要侵袭对象是儿童,10岁以下儿童发病最多,尤其幼托儿童。

1、平时预防措施。加强学校日常卫生管理,及时发现和隔离患者是预防和防止流行的`主要措施。平时要加强晨检,定期对寄宿生的毛巾、水杯、玩具、食具消毒,培养良好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注意教室、家庭室内外的清洁卫生,衣服、被褥要经常在阳光下曝晒,教室、居室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等。

2、由于目前是该传染病的好发季节,故建议孩子家长不要带孩子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还可以口服一些抗病毒的中草药如板兰根、大清叶、双黄连等。

3、加强营养,注意膳食合理搭配,保证休息时间,增强自身的免疫力。

4、发生病人后措施。病人及时隔离治疗,对被病人接触污染过的毛巾、水杯、玩具、食具、便器、等物品要予以消毒。对病人的鼻咽分泌物、粪便也应消毒。落实晨检,对密切接触者加强医学观察,注意观察密切接触者有无发热、皮疹等情况。减少与其他班级并班,集会或集体活动。加强卫生宣传教育和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等。

5、各班加强晨检工作,及时检查学生的体征,对于出现可疑现象和可疑人员马上进行报告。

6、做好厕所等公共场所环境卫生工作,防止肠道、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

1.加强晨检查工作,出现可疑现象和可疑人员时,先由各班晨检员上报到保健老师处;

2.保健老师立即通知学生家长,带学生去医院检查确诊;

3.同时上报校长、教育局和疾控中心;

4.病情确诊后,学生进行融离治疗,愈后再返校,其所在的班级立即采取隔离措施,进入医学观察期10天,并进行全面消毒,所使用过的学习物品等也要彻底进行消毒(消毒,清洁,消毒),以防传染给别的学生,另外,给每位学生口服抗病毒的中草药板兰根预防,使用滴露肥皂。

为做好我乡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提高手足口病的防治水平和应对能力,及时、有效地采取各项防控措施,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手足口病病例,控制疫情的传......

相关范文推荐

    数学国培计划研修总结(实用13篇)

    学习总结可以激发我们对学习的兴趣,增强我们的学习动力。以下是一些优秀的学习总结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灵感。2017年9月30日至今,我有幸参加了“

    行政复议怎样申请书(汇总16篇)

    行政工作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和任务做出相应的安排和调整。行政是指国家、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在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进行管理和组织的一种活动,它是实施国家政策

    房地产经理年度工作计划范文(12篇)

    通过工作计划范文的总结归纳,我们可以更好地评估自己的工作状况,及时调整和优化工作计划,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工作环境。这是我的一份工作计划,希望能够准确分配时间,合理

    四年级春游的趣事范文(16篇)

    优秀作文是在充分思考和拟定主题之后,能够有条不紊地展开论述,逐步引导读者进入文章的世界。如果你正在苦恼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不妨阅读以下范文,找找灵感。

    我为五四班喝彩大全(17篇)

    作文是一种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的艺术形式,要求我们用准确、简洁、生动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这些优秀作文范文展示了不同主题、不同风格的作品,希望能够为大家

    2023年高一感悟成长(实用19篇)

    优秀作文是作者思想的结晶,是他们对于人生的深刻领悟和独特见解的呈现。以下是一些优秀作文的片段,展示了不同作文类型和不同写作风格的特点,供大家参考。高一短短的一年

    月日世界青年节(优质15篇)

    优秀作文能够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的情感,产生情感的共鸣。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品味一些优秀作文的精华部分,从中汲取写作的营养和灵感。青春,我们的身高和体重在迅速增长,

    幼儿园中班下学期语言教案阳光(模板21篇)

    幼儿园中班是幼儿园教育体系中的第二个阶段,主要为3-4岁的孩子提供适应性学习和成长环境。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中班总结范文,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些写作思路和方法,

    高三数学三轮教学计划(模板12篇)

    教学计划需要精心编写和反复修改,以确保教学的系统性和严谨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教学计划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通过这些范文能给您提供一些启发和帮助,使

    清明节祭英烈倡议书内容范文(20篇)

    范文范本可以帮助学习者在写作时更加有针对性地选择语言表达方式。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的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学习。全市广大同学们:“吃水不忘挖井人,情系先烈报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