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书法与中国文化论文 书法艺术与中国文化(5篇)

时间:2024-12-19 作者:储xy
简介:百分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这篇《2023年书法与中国文化论文 书法艺术与中国文化(5篇)》及扩展资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百分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23年书法与中国文化论文 书法艺术与中国文化(5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书法与中国文化论文 书法艺术与中国文化篇一

记得老师从小教我做人不出格,写字也不出格,要求我们堂堂正正做人,端端正正写字。后来,随着年龄增长与学识增多,我才知道,我们中国人其实就像中国的汉字一样,外形方方正正,内在干干净净;做人堂堂正正,行事端端正正;为人恭恭敬敬,处世规规矩矩。但真正理解并懂得汉字的个性构造,是从我入学以来练习书法后逐渐领悟的。我开始接触书法练习是从幼儿园开始,因为每天都会路过小朋友练字的地方,看到老爷爷手把手地教孩子们一笔一划写字,白纸黑字在毛笔笔尖下一张张翻开,当时感觉这种书法练习既神奇又有趣,于是,央求妈妈让我加入写字队伍中。可妈妈总以我年龄小识字不多为由,说等我进入学堂念书以后再去练字。既不能真正体验笔墨与纸张的融合,也无法满足内心挥毫泼墨的好奇,我只有每次路过时看人练字,没想到看人练习书法也能令人上瘾,我从一年级开始正式练习写毛笔字,从那以后我逐步知道许多课堂之外的知识,原来文房四宝是指笔、墨、纸、砚,中国书法是由隶、楷、行、草演变而来……

练习书法起初从手握毛笔开始,别小看简单一枝笔,要想让它乖乖听话,还需费一番苦力呢。同样的毛笔握在老师手中游刃有余;可转到我手中却不听使唤。老师说笔管握不好,毛笔字也就写不好,就像士兵手中的枪,枪举不好瞄不准,目标也就击不中。

其实练习握笔的技巧并不难,难的是抬肘悬腕运笔书写。也许是我善于观察,临摹能力强,加上悟性高,从练习握笔到书写小字,再到练习大字、书写对联,我比一般的孩子掌握的速度要快。在每周一练的书法学习时间里,我不仅为乡下爷爷写过好几回春联与寿联,还多次参加过中小学生书法比赛,获得过校级比赛一等奖,市级比赛二等奖,省级比赛三等奖。老师见我对书法学习既有强烈的兴趣,又有极高的悟性,准备教我练习临摹王羲之的行书碑帖。我知道,真正要达到手法连惯行云流水的水平,仍然需要继续持之以恒好好勤学苦练书法。

书法让我陶醉,不仅仅是因为我从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从书法比赛中荣获过多次奖项,更重要的是我汲取了我国国粹的智慧力量,感受到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情怀。

书法让我陶醉,不仅仅是因为我粗略学到了一技之长,会挥毫泼墨写一幅幅春联寿联,更重要的是我在动静结合的书法练习中,既培养了学习的耐力,也陶冶了自己的情操。

书法与中国文化论文 书法艺术与中国文化篇二

选用文章:

书法与中国文化

作者:张琪

摘 要:中国书法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也是中国文化精髓的表现。每一个方方正正的汉字都是艺术的载体。汉字的表意特征使书法营造了一种独特的意境。用毛笔书写汉字是民族独特的审美艺术,是了解一个民族文化的窗口。文章通过对汉字与中国书法的分析研究,希望能够进一步的了解中国书法与中国文化之间紧密的联系,最后通过举例说明书法与中国文化的结合。

关键词:书法;中国文化

中国书法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在人类文明史中是一个极为独特的现象,原本它就只是对文字的书写和信息的传达,这和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文明中的书写是没有差异的。但是,以书写工具而言,中国的毛笔是一种神奇的书写工具,它的形状是锥形,它的尖、齐、圆的特性决定了不同于其他地区的鹅管笔,由于毛笔的这个圆锥的形状,使得运笔在不同的方向出峰,而表现出粗细不同的轻重变化。而那种鹅管笔就不能像毛笔一样表现出如此多变的变化。书写者在蘸墨的同时已经将宣纸规划,于是方块字就在纸间驰骋,而书写者的意志也在书写的过程中得到了宣泄。这整个的书写过程将中国文化的精髓表现了出来,法国前总统曾经这样评价中国书法:“在中国,书法乃艺中之艺,祖祖辈辈它一直是一个民族的记忆,这种艺术表现形式在我们画与书极少融合的西方文化中,尚鲜为人知,它既使人惊诧,也使人着迷”。写汉字的方式之所以被推崇为“艺中之艺”在于汉字具有独特性,一个单字就是一个符号,全世界的文字也就只有汉字能达到这样的一种艺术的层次,虽然世界其他的文字

同样可以书写的很漂亮,但是由于它们都是一个一个字母组合起来的关系,所以它们看起来就没有方方正正的汉字看起来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汉字虽然偏旁可以写在上下左右各个地方,但是每一个写成的字都有很强的艺术感,所以对于书写者来说写字本身就是一种接受艺术的教养。虽然世界上有很多书写优美的人,但是这和中国书法是不能媲美的,因为书法是对人的性格的陶冶。书写的优美和流利是每个文字都追求的,中国书法区别于其他文字的书写在于意境的营造。每个面对中国书法作品的人即使对书法作品一无所知也会被它的外形和结构所吸引,会把它想像成一幅幅小型的抽象画,这是由汉字的表意特征决定的。正是汉字的这种表意特征,书写者在完善书写技术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追求情景交融的意境之美。因为有意境美的存在所以中国书法在创造初始就在实用之外同时走上了艺术美的方向,成为了表达民族美感的工具。中国书法通过毛笔的运用更好地表现出了上下、有无、虚实、阴阳。在落笔的刹那一个生动的世界便跃然纸上,虽然只有两种色彩但是时间与空间在这一瞬间成为永恒。

一、书法的文化内涵

这样对于书写者来说,书写本身就是对自身的一种艺术熏陶。不同时代的生活习俗、社会文化的信息、科技发展水平,都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对书写产生着影响,塑造着文化的品格。中华民族传统的学术思想、宗教信仰、规章制度、风俗习惯、文学艺术,都和毛笔书写的书法艺术密切相关,可以说是对中国文化的一种全面的映射。在中国文化的漫长历史中,毛笔书写满足了在当时的年代里书写文化、记录语言和历史的实际需要,为了书法艺术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精神、艺术的价值取向来看,毛笔书写汉字的书法艺术具有超越实用书写的价值内涵,成为民族独特的审美艺术,是中国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了解中国文化的另一个窗口。

二、书法中的人格精神

病榻上的唐太宗要求儿子给自己寻找《兰亭集序》,他曾经形容王羲之的作品是“尽善尽美”可见唐太宗对王羲之的景仰之情。唐代具有较为完整的书法教育体系。《新唐书》记载书法考试的要求是:“凡书学,先口试,通。乃墨试《说文》、《字林》二十条,通十八为第。”不仅书法学生必修书法,其他专业的学生也要“日纸一幅”。除了考试选拔学生进入书学学习,还为贵族子弟提供到弘文馆接受书法教育的机会。唐代科举制度兴起,书法的优劣就成为选拔人才的重要标准之一。唐代的科举制把培养人才和选拔人才合二为一,“楷法遒美”作为选拔人才的重要标准,开启了楷书书写兴盛的时代。当时考生众多,吏部不能一一考察看考生的为人和言行,于是就出现了仅凭书、判的现象。书、判其实是选人判案的两个方面,书写水平就是看他们的书写是否端正,笔记是否优美,这些都会直接影响到判案的质量,因此书法又是试判的关键。唐朝在中国书法史上被称为“法的时代”,以书法为依托将知识分子的思想凝聚在“中和之道”上。同时,书法也体现出了一个人的人格,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君子不强的精神,在笔墨书写中可以得到极大的熏陶,颜真卿捍卫了唐王朝的尊严,他的书法是唐代的典范,他的人格是中国人的楷模,反面人物的书法作品单纯从书写美的角度来说是很好,但是和人品结合起来的话,人们是不会接受他们的艺术作品的,因为他们的为人和做事方法与态度不被世人接受,所以他们的书法作品同样被人们拒绝在了书法艺术殿堂之外。

三、书法在清代的发展

到了清代,书法的主流是取法碑版,科举制倡导“馆阁体”,“馆阁体”成为入仕的基础,“黑、大、圆、光”是馆阁体的特点。当馆阁体发展到极致的时候物极必反自然会出现一种新的书法艺术形式—碑学中兴,尊崇北魏的碑帖。书法的审美取向也得到了普遍的改观。

中国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部分,中国书法既具有精神文化性质,又具有物

质文化性质;既具有心态文化、行为文化的性质,又具有物态文化、制度文化的性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毛笔的丰富内容和深厚蕴涵,是我们的先辈传承下来的丰厚遗产,是中华民族历史创造的结晶。虽然毛笔的时代已经逐渐离我们远去,但曾经作为中国人不可离开的书写用具,至今仍有着活的生命。在毛笔文化中所蕴涵的审美形态、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仍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

参考文献:

1、《书法作为一种文化》刘守安《新华文摘》2005年第19期.2、《中国书法文化精神》工岳川 新星出版社 2002年版.3、《汉字与书法文化》姚淦铭 广西教育出版社 1999年7月版.4、《中国艺术精神》徐复观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5、《汉字何以成为艺术》聂振斌 中国书法,1997年4月版.(作者简介:张琪(1987.10-),女,汉族,陕西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研究生)

以下是我的感悟:

读《书法与中国文化》有感

谈及书法,很容易就想起那句老话:字如其人。我们的老祖宗真是智慧,简单四个字,就把书法的内涵诠释的淋漓尽致。

小时候,父亲总是要我练硬笔书法,每每实在我玩的正好的时候问我:“今天练字了吗?”。那会儿对练字的感觉就想怕爸爸的巴掌,想想就觉得痛苦。后来初中语文老师也总提倡我们练字,还要求我们每天交一张作业纸,练字便变成了一项学习任务。好长一段时间,提到练字我都会觉得烦,同时也很是嗤之以鼻,总觉得以后是信息时代,电脑打字才是王道,还有谁会慢悠悠的拿笔写字。现在想来,每次看到自己鸡爪子一样的丑字,一阵沮丧后,才觉得:“不听老人言,吃亏在以后”。

硬笔书法还是很年轻的,比起毛笔的历史,便是小巫见大巫了。而毛笔,作为千年来书法所用的工具,更是厚重的历史感和承载感。它就像一个饱经风霜的老人,在时间的磨砺和生命的积淀中,满满的洋溢着人生智慧与哲学。在五千年中华民族延绵不绝的文化中,书法就是中国文化精神的结晶,承载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力量与优美。

而且,中国书法仅以黑白、点线为表现手段,就成为“东方艺术美学的核心,中国文化核心中的核心”。这是小线条中蕴含的大智慧。就像我们理工科中学习的那些定理与规律,真正的真理往往就是最简单的公式表现出来的。最美的书法,也是仅仅几个线条描绘出来的。

中国书法艺术对中国文化的诠释深刻而周详,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博雅而细腻。在中国书法文化中,我看到了中国文化中富有生机的精华,更看到了书法艺术中所蕴涵的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

中国也有有句老话说: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即使在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数字时代,中国书法作为中华民族文化和人文精神的载体,还是应该被我们好好对待,好好学习。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书法就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代表。而在碌碌红尘中追名逐利的我们,或许更应该停下脚步,拿起毛笔,去感受那磅礴厚重的历史和五千年不灭的文化精神!

书法与中国文化论文 书法艺术与中国文化篇三

书法感悟

“意在笔先”是书法中一条重要原则,联想社会发展也是如此,所谓“意”,即是我们做事情之前所做的计划,在我们开始做事时,如何一步步地展开是早就想好了的。如果没有计划,事情往往会做不好,书法也是,如果没有事前的“意”,只是率意的发挥,字也写不好。书法到了高的层次后,看似无意,信手拈来,随手出奇,其实是更高层次的“意”,这种意更近于无形,早已深入书家的骨髓深处,只是旁人难以发现而已。近似于熟于五笔字型输入的老手,双手往电脑键盘上一架,看字接着就能打出来,你若问他都输入什么字母,他往往打愣一下,却要考虑一阵子了。

“脚踏实地”是为人做事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书法的基本要求。习书近两年,近日又有进步,关键在于此。原先写字总想着运笔高与低、飞与走,缺乏控制,临摹效果总达不到满意,不知为何。近日心里不想着出奇、绝,无所想临摹,而效果有明显改观,如同人一步一步地走,运笔也划划踏实,写出来的字就厚重多了,不显轻浮、虚空,看来,做人也好,写字也好,“脚踏实地”是没错的。[2010/1/20午饭后]

2010年1月22日星期五

昨晚陪人喝了些酒,回家习字,想的为人处世时心机重,成负累,应该追求简约、唯真、纯美的生活,联想“枣庄迎宾馆”五字,悟出写字也不必负担这样、那样的想法,运笔中不必缠绕徘徊走虚空,越

简越好,在简中求美,板桥有名联“删繁就简三秋树,标新立异二月花”,就是这种境界。近年来家居装修中、电视剧王宝强形象无不贯穿了求简、求真的现代审美观。人论逸少字,由于开始随公孙大娘习字,字相中阴柔气重了些,注重细节,赏习起来颇费心力,不尽可取,丈夫习字,应有雄武之风,细节补之,方为常态。看上海书协周慧珺女人书法却有男人霸气,所以突显。

2010年1月28日星期四

吴志淳,元末书法家,昨日临摹其《墨法诗四首》,书像内敛,而结体仍有格致,亦有张弛。查其生平,知其在元末明初,安徽无为人,僻乱世于雁荡山,称“雁荡三老”之一,虽满腹经纶,但由于身已出世,故书像内敛。书道即人道,人道即书道。

偶感书有八面玲珑之态,称为书眼,如人之望眼。开始习字,只见字形,如孩童学步,走稳最重要。之后再放开眼,看、顾、盼。思想品格应是再高层次的事了。

本人书法,只是刚进门,如儿子现在年纪。路漫漫„„不过相信成长速度会不慢,必竟年近不惑,人道已清,书道自明。

书法是人生的一面镜子。

2010年3月6日星期六

书法即人道。近日结合切面管理工作法的设计应用,对工作与处世态度有不小变化,对细节的拿捏,对人的关怀,对事情的控制力明显增强。转念一想,这不就是自己近期书法的状态吗?对书法的领悟,潜移默化地就体现在了工作生活中。

2010年3月9日星期二

书法,白纸、黑墨,都是看得到、摸得着的,是实的。今晚练字偶然悟得,练字水平的提高,很大意义上却在于虚的方面,一是个人修养,二是写字时前后两字之间、一字前后笔划之间的行笔变化,这些是看不到的。前面曾讲,书法即人道,看来,想把字写的更好,还得在字外下功夫。孙过庭《书谱》中也讲,老少学字的区别,以此分析,老者只所以领悟的快,其原因就在于他的阅历远胜过少年。

2010年3月31日星期三

昨晚习字,一张纸前两列字尤其突出。觉悟原来字如人,人有气,字亦有气,一气贯之不断,全文活灵活现,视之爽目。唯恐被字划锁绊,字间断、气不连,缺乏生气。尤其在临摹时最难抵此误,因专心于笔划所致。所在临摹初期是单字,再发展应是成词、成句、成章的意摹,才能培养篇章之气。另外,初期随性的发挥,气虽有,但单字的功夫却常常丢失,如同少年行事,随心所欲,无所顾忌,就会多出纰漏,这是近期常遇到的。因此,不能因气废字,亦不能因字噎气,二者平衡,方可再上层次,与做人做事一个道理。事如单字,人如文气,凡事做好,必有人道支撑,事事做好,才成人道。

书法与中国文化论文 书法艺术与中国文化篇四

张胜利书法感悟(二十一)

2010年07月08日15:00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纠错

【字号 大 中 小】 打印留言论坛网摘手机点评e-mail推荐:提交

一、书法虽为小技,但终极目的是为追求大道,是由“技”近乎“道”,“技”是形式,是手段,是属于“匠”的阶段,以追求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为己任的;“道”方可成家,它是书家性灵和生命激情的真力弥漫。

二、技巧难度决定作品魅力大小。

三、创作的目的是作品,杂耍或江湖式的创作手段和过程只可用来招摇过市,能蒙骗一时,而不能长久。

四、画家书法以情驭法:法自我立;书家书法以法达情:法为情立。

五、恣肆不失精致,精致不失气势,气势不失韵致,韵致不可造作。

六、入碑入帖是为掘取,旁涉是为出帖出碑。

七、书家只有超越技巧,精神才能获得解放。

八、学书三步:一步者以人为“我”,非真我也;二步者,熔人为我,一半

是人,一半是我;三步者,无人唯我,以我才是真我。

九、书之大成者应是诸法为我出,众体随我用。

十、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态,今人尚势。所谓“势”就是外在的“形”,具有动态的力量,内在的“气”具有律动的旋律。

十一、书法是中国汉字人文雅化后富于创造性品格的艺术作品,它永远是文字的伴生物,不可能超越文字底线成为非画非文、非驴非马之另类。

十二、书法因形象而生动,大形大美,小形小美,无形不美。

书法与中国文化论文 书法艺术与中国文化篇五

书法感悟

1、学习书法,不论楷、行、草、篆、隶哪种书体,都应当“师出有名”,也就是要从碑帖法书中汲足营养。若是急于求成,背离法帖而信手成体,就会造成“先天不足”。

2、学书临帖,先要应规入矩,写得越像越好,这就是“先与古人合”。如果不恪守法度,未得其妙就急于求变,势必会“畸形发育”。当临帖到相当程度,再须融入己意,化古为我,这就是“后与古人离”。如若循规蹈矩而无新意,一成不变地写下去,那就成为“书奴”了。

3、有人夸赞某写家:“他太有才了!写谁像谁!”我却不以为然。唐代李邕早就说过,“学我者死,似我者俗”。学谁像谁,这容易做到。然而我们学书的目标是博采众长而自成一体。如果一辈子也没形成自己的风格,模仿得再像,充其量也只是“书匠”而已。

4、学书选帖,首先起点要高。要选取古代著名碑帖为范本,因为那是千百年来被社会公推认可了的。正如前人对学书者的教诲:“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

中,斯为下矣”。倘若选取当代人还并不成熟的书作为范本,岂不是“斯为下下矣”?

5、学习书法究竟先从哪种书体入手?尽管古人早有定论,可当前书界似乎仍众说不一。有的主张先学篆,有的主张先学隶,还有的则主张先写行草。然而宋人苏轼却说:“书法备于正书,溢而为行、草。未能正书,而能行、草,犹未尝庄语,而辄放言,无是道也。”你看那些楷书功力不佳的人,写出的行草书是多么的“营养不良”!更有甚者简直就是“畸形儿”。

6、习书练字的过程应当是:“始于摹拟、终于变化”。而书法的境界由低到高的进程则是:技——法——道。技,即书写的能力与技巧;法,即书体的法度与法则;而道,则是在掌握了技巧、法度基础上的化古为我、书入我神的融合,是水到渠成的变化,是从心所欲的挥洒,是无法有法、有法无法的创新,是我中有书、书中有我、人书合一的最高境界。

7、书法是一门综合艺术,在书家掌握了精湛的技艺,达到较高的境界时,书法尤能陶性寄情、言志抒怀,充分显现书家的字外功夫和人格象征。所以我们认为书以学为本,书以品自高,书以神为上,书以气自华。“学”者,学养也。学养深厚,其书也就典雅。品,乃

品质、品位也。心正笔正,人品重于书品。“气”者,气韵、气质是也。腹有诗书气自华。神,乃神采、精神也。“书之妙道,神采为上”。那些没有内涵、没有品位、没有气韵、没有神采的书作,无异于抄写公文。

8、书法,既是高深的艺术,又是大众的艺术;既要继承传统,发展个性;又要为大众服务,为大众所欣赏。如若丢掉传统而一味追求怪异,那势必误入歧途,失去读者和观众;这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9、创作要师古出新。师古,即学习古法、继承传统。古人云:“法心师古,意从我出”。师古但不泥古,即所谓出新。出新,就是创新。怎样才能算是“新”?这不能自己说了算。自己认为写的字与古人不一样就算是“创新”了?这不可能。创新是在对古代优秀传统的继承中有新的突破和发展。它要接受专家内行的鉴定,要得到社会的认可,要经得起历史的检验。有些人既不习名碑法帖,又不懂书法艺术本质,任笔为体,聚墨成形,有胆无功,信手乱画,还美其名曰“自成一家”,真乃亵渎艺术。

10、书以“法”为本。“法”者,方法、法则、法度也。学习任何东西都要讲究方法,要遵循事物的法则、规矩和规律。书法,即书写之方法,它主要由笔法、结字

法和章法三部分组成。这三部分既各自独立,又相互关联。其中包括执笔、运笔、点画、间架结构、篇章布局等,都要讲究一定的法则和规矩。清代朱履贞在《书学捷要》中说:“学书未有不从规矩而入,亦未不从规矩而出。”学书先要“法古”,即先要临摹效法古代名家之法帖,也叫法书,从中掌握书法的基本技法及规律,即应规入矩,“先与古人合”。而后化古为我,书入我意,在“师古”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即“后与古人离”,“从规矩而出”,形成自己的风格。则“法”是“书”之本业,不讲法则,不合法度,而乱“变”一通,势必误入歧途。

书以“学”为贵。“学”者,学问、学识、学养也。中国书法是一门综合艺术。真正的书法艺术家,不仅要有精致的书法技艺,丰富的书法知识,高深的书法理论,同时还要具有书法以外的宽博的知识和深厚的素养。这就是古人所讲的“字外功夫”。学,即学问、学识;养,乃素养、修养也。前者是指书家必须善于学习,积累学问,后者则指把学得的知识融于自己的人格之中,修身养性以提高自身的素质。不“学”则无以“养”,不“养”则徒然“学”。二者相互依存,相辅相成。苏东坡云:“退笔如山味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只有学养深厚,才会有超凡脱俗的气质,才能在较高的精神层次上形成书法的品格。这就是书法艺术家与“书写匠”的根本区别所在。

书以“品”自高。“品”者,品质、品格、品位也。清人朱和羹《临池心解》中云:“学书不过一技耳,然立品是第一关头。品高者,一点一画,自有清刚雅正之气;品下者,虽激昂顿挫,俨然可观,而纵横刚暴,未免流露褚外。”人有丑俊,性情各异,书有工拙,品有高低。“书如其人”之说,古来有志,现代笔迹学也证明,任何人的字都是其性格的一种表现,心直则笔正。

相关范文推荐

    2023年心理测试总结报告 心理测试总结新闻稿(5篇)

    报告是指向上级机关汇报本单位、本部门、本地区工作情况、做法、经验以及问题的报告,优秀的报告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报告范文,仅供

    最新商场商户发言稿(四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

    最新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教案 小学二年级数学表内除法(五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教案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教案怎么写才比较

    建设工程法规论文(三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

    交通拥堵分析报告(五篇)

    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多数报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发生后撰写的。那么什么样的报告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报告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最新初中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案(5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这里我给大

    最新浅谈低年级口语交际教学策略 低年级口语交际有效教学的探讨(五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

    电网事故处理预案(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是小

    高校学生工作计划育人工作(5篇)

    时间流逝得如此之快,我们的工作又迈入新的阶段,请一起努力,写一份计划吧。什么样的计划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计划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高校学生工作计

    2023年《新媒体理论与应用》授课教案设计 新媒体理论与应用论文(五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教案吗?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教案范文,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