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孤独是一种情调篇一
;摘要:短篇小说集《没有女人的男人们》是村上春树以同名小说向文学大师海明威致敬的作品。跨越茫茫时空,同样描写的是一群没有女人的男人,同样是对孤独的书写,村上春树对“孤独”这一永恒主题又做了怎样的当下诠释?本文将通过分析小说集在主题、人物形象和叙事话语层面上呈现出的“孤独”美学特质,探索村上春树对小说传统的继承与反思,以期对人类灵魂、人类生存处境进行更深层次的把握。
关键词:村上春树;没有女人的男人们;孤独
村上春树是日本当代作家,其作品迷人的魅力和轻盈的格调俘获了众多读者的心。2015年2月,村上春树出版了一本向文学大师海明威致敬的同名短篇小说集《没有女人的男人们》。这部短篇小说集共收录了七个短篇故事,所讲的全部是关于失去的故事。他把笔墨集中在现代都市中一群失去女人的男人们身上,无论是在街角的酒吧,还是闹市一隅的私人公寓,这些男人都有着同样的经历:即身边女人的背叛、出轨、欺骗和伤害,他们所面对的都是已经失去、或者即将失去女人的独特境遇。面对这种尴尬的境遇,他们没有表现出怨恨、出离愤怒、也没有斥责,而是无一例外地选择沉默、隐忍、原谅,甚至自我放逐。小说集中展现了当下都市男女的生活状态和心态真实,全书始终弥漫着一股无可排遣的失落、孤独和疏离感。本文将从小说在主题、人物形象、叙事话语等方面呈现出的“孤独”美学特质入手,探讨这一群“没有女人的男人们”身上所折射的深刻社会信息、文化内涵和时代特征,以期更深入地洞悉人类的生存境遇及艺术的审美本质。
一、“孤岛式”的存在真相
孤独是文学的母题之一,也是古今中外文学作品吟之不尽、常吟常新的主题。如果说亲历过两次世界大战的美国作家海明威所体验到的更多是战争的残酷与荒诞所遗留下的生命与精神的孤独,那么生活在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文明社会的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则对“海氏孤独”进行了当下的互文重写,他为我们呈现的是迷失与浮游在“都市森林”中的存在孤独。
日本学者沼野充义语曾说“简言之,日本看上去更像是翻卷着暴力漩涡的莫名其妙的国家,是‘扭曲变形空荡荡的空屋’,是‘虚空的中心’”。不同于二战以后日本高度发展的经济形势,当下日本社会面临着一系列严峻的社会问题,人口的老龄化,日本当下年轻人心理趋向自闭化,自杀率居高不下,不婚比例和离婚率越来越高,整个社会缺失一种活力与动力,到处都蔓延着一种孤独感、空虚感。作为一位具有敏锐感知力的作家,村上很早就捕捉到了这个讯息,他认为:“人和人生本质是孤独的无奈的,这个世界上还没有诞生不孤独的充满自信的真正幸福的人”。他在短篇小说集《没有女人的男人们》中以不动声色的笔调和富有余韵的语言深刻地阐释了对这种生存困境的思考与审视,真实而形象了描述了一个个“孤岛”一样的生命个体。
《山鲁佐德》中的男主人公羽原,生活在一个与外界完全隔绝的世界里,没有电脑、没有电视、没有网络,也没有书刊报纸,更没有聊天对象,唯一与外界有联系的,就是一个女人山鲁佐德,而这个女人说不定哪一天也会消失得无影无踪“万一山鲁佐德因为某种缘故不能再来这里,那么他将与外界断绝一切联系,独自一人留在真正的陆中孤岛上”。这样的一天也许在今天,也许在明天,如此的不确定。因为吸引山鲁佐德来找羽原的,是她未完待续关于她十几岁时私闯暗恋对象家的几次经历,一个生活在“陆中孤岛”中的人,遇到一个曾深处“爱情孤岛”的“爱的窃贼”,很难想象,这两条平行线会有交合的一天。正如羽原所说:“山鲁佐德和他不存在任何私人的约定。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偶然被某个人赋予的,也有可能因那个人一时心情的改变而随时被剥夺”。但这种可能性并没有让羽原感到特别不安,“这个状况必须靠我自己的力量处理”。相较于海明威笔下主人公对生命孤独与精神空虚的顽强抗争,村上春树笔下的主人公几乎都是主动选择并认同孤独的存在方式,对孤独的生存状态听之任之乐之爱之,不主动打破也绝不抗争。“‘不是,而是我本身便是一座孤岛。’他原本已经习惯了独处。即便孤身一人,他也不会那么容易变得消沉”。在互聯网如此紧密地把人们胶着在一起的当代社会,在资讯如此快捷的现代都市,或许我们真很难想象还有如此与世隔绝的生命个体,作者不动声色地想要告诉我们的并不是什么奇闻轶事、另类荒诞,而是向我们展现了另一种真实,无奈的生命状态和孤独的存在状态,这就是当下都市人的生存真实和心灵真实,就是我们生存的本质。
《独立器官》中的渡会医生,从年轻的时候起,就完全没有结婚成家的愿望,他莫名的十分确信自己不适合结婚生活,所有以结婚为前提的女性,他都一概退而拒之,而他选择的女友多为有夫之妇,是一个无忧无虑的“第二恋人”,便利的“雨天用的男朋友”。在情场上游刃有余的渡会,深陷对一个已婚女人的感情之中。这个已婚女人的再次背叛,让他彻底把自己变成一具“独立器官”,对自我存在进行追问“所谓自己究竟为何物?最近一段时间我再三思考。而且是相当认真地思考……如果不附加任何说明,就将一个赤裸地我放逐到这个世界上的话,这里的我,究竟为何物?”,“有一天突然被拽出现在的生活,并被剥夺所有的特权,落魄到只有一个号码的存在,那么我究竟为何物”?拒绝结婚,拒绝一切以结婚为目的的女友,明知这种选择会失去,明知这种选择意味着背叛,也要选择有夫之妇为女友,最后还主动将自己变为“独立器官”。与其说是文中已婚女人的“背叛”让渡会变成孤独者,不如说是他主动选择的恋爱与生活方式让他成为孤独者,失去这个本就不属于他的“恋爱对象”,渡会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将自己变成了彻底的孤独者,甚至是一种虚无。“或许先生有一个愿望,就是使自己近乎零。或许先生想使自己成为无”。作者通过主人公的自我追问,真实地道出了人类的生存境遇——存在的孤独。诚如中国佛家所道出的“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人生世上,不可避免地要面对孤独,面向自己的内心,走向虚无,这一切本就是生活原来的轨迹,孤独与虚无是一种存在方式。
读村上春树的作品,我们能感受到迎面而来巨大的孤独感和疏离感,能感觉到那种“贴面而来”又“心有灵犀”的孤独体验和存在真实,人与人,人与世界如此陌生、孤独,仿佛一瞬间就会陷入孤绝的境地。村上春树用自己的独特体验,对所处时代的原生状态和整个社会的精神状态进行了逼真描绘。通过小说集《没有女人的男人们》对“孤独”主题进行了形象诠释,不仅拓展了“孤独”的意义范畴,加深了人们对孤独的美学认识,还提升了我们对人类存在处境的哲学认知。
二、漫游于都市森林的“孤士”形象
如果说战争的创伤与对命运的抗争让海明威的主人公奋起抗争,成为打不败的“斗士”,而都市生活的吊诡和荒诞却让村上春树的主人公全然放弃抗争,主动成为都市洪流中的“孤士”。相比于海明威小说中男主人公对女人的主动和有意摒弃,村上春树笔下的男主人公则是一群因为莫名原因失去女人的男人们,这一群在茫茫世界失去女人的男人们,不仅在生活中失去或即将失去女人,在精神与灵魂里也已经失去或正在失去女人。《昨天》中的男主人公木樽明明和女友相爱,却因为内心自己也不知道的追求,而主动放弃女友,把女友介绍给“我”,主动成为爱情中的“孤独者”;《独立器官》中的渡会医生,一直拒绝婚姻,偏偏迷恋一个有夫之妇,愿做已婚女人“雨天用的男朋友”,最终还是被弃,以致自行结束生命成为“独立器官”;《木野》中的男主人木野在一次出差回来亲眼目睹妻子的出轨,竟优雅冷静地退出,自动成为婚姻中的孤独者;《驾驶我的车》中的男主人公家福明知深爱的妻子的出轨,却“一边总是面带平和的微笑;若无其事地处理日常杂务,泰然自若地说话交谈,进行着一场面对空场的表演”。
这些因为不可控原因失去女人的男人们,虽然都一个个面临被身边女人欺骗、背叛的尴尬境地,却没有一个在此种尴尬境地中对女人大声斥责、出离愤怒,对世界怒目而视,而是无一例外地选择优雅地原谅,冷静地退回自己孤独的内心。面对失去女人的命运,他们都主动放弃对事实的澄清、对失去一方的争取,全然放弃了对生活、对命运的抗争,自动甚至主动成为都市中的踽踽独行的“孤独者”,表现出对自身孤零状态的认同、欣赏,成为名副其实的“孤士”,孤独也成为他们确认自我的方式。“不知为什么,他对分居的妻子还有睡了妻子的前同僚腾涌不起愤怒和仇恨。当然,开始的时候受到了强烈的打击,以至无法好好地想事情,持续一阵子后,终于想明白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归根结底,自己注定会遭遇这种事情。”既然出轨是注定的,背叛也是注定的遭遇,那么也注定了自己成为生活中的孤独者。那么又是什么注定了背叛与出轨?是人与人本质上的不可沟通与理解,是人与人的孤独与疏离,连至亲也不可避免。这是小说中主人公放弃与生活与命运抗争的根本缘由,也是作者借主人公之遭遇展现给我们的一种生存真实。诚如村上春树所说:“所有一切都将擦身离去,任何人都无法捕捉。我们便是这样地活着,人生是空的,仅此而已”。所以离去是不可避免的,背叛是注定的,人类不可捉摸,人生空无一物,人的孤独不可逆转,如此,我们每个人自然都是这个世界的“孤独者”。
三、独语式叙事话语
独语是主体在独特心理时空背景和存在状态中灵魂之声的表露,是主体与自我的相遇,是主体以“自我”为立足点,在更深层次意义上追寻人的生存境遇和意义。布伯曾说:“生活于独白中的存在者,即便是在最亲密的状态中,也不会越过自我的界限”。也就是说,独语是与自我相遇的过程,是主体既不倾听、也不追问、不寻找、不抗争的自在自为状态。独语方式,反映的是主体在孤独境遇中,在寂寞无人可告的境况里,在尴尬孤绝境地的内心体验,它未必表现为主体的自言自语、自说自话,而是立足于作家的生存拷问与自我认同,指涉最深层次的生命审视与存在探索,是主体对人本困境的深切体认与勇敢承担。孤独时,承载心灵独白的独语比喧嚣争鸣的对话对于人的心灵更具穿透力与感染力。因日常生活、人性深度和个体实际境遇不同,独语可分为不可对话、不能对话、不必要对话三种独语语境。不可对话的语境主要是由主体的个体体验所决定,因为个体体验的生存内涵和言说方式,总有其自在自为的方面,一切自为的内容,实际上都是不能在人际沟通中实现充分的理解和交流的,也就是说不可沟通也不需要沟通的话语语境,我们俗语中的“人心隔肚皮”就是这种不可对话的语境;不能对话是指主体在特定情境下,主体出于自我回避的隐私心理,怕不能理解或者造成扭曲误解而选择“不能对话”的意愿。我们常说的“难言之隐”、“个中滋味”、“伤心人别有怀抱”等等都是不能对话的话语语境;不必要对话是指主体认为自身可以构成完整的生存空间和言说空间时,主动摒弃与他者的对话。我们俗语中的“以小人之心妒君子之德”就具有这种独语语境。
村上春树短篇小说集中主人公孤独的存在状态和孤独者的形象,是独语语境成为主体话语语境的必然。其独语语境在小說中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不必对话的独语语境,主体主动放弃对话,在文本中具体表现为对孤独的认同与欣赏。《昨天》中的男主人公木樽“非常纯粹而执着地追求着。只不过自己在追求着什么,他自己也不是很清楚。”为着自己也不清楚的追求,他放弃考学,放弃相爱多年的女友,还一再“劝我”同他女友幽会,无聊、孤独、迷茫萦绕全文;《山鲁佐德》中的男主人公羽原每天过着几乎是与世隔绝的生活,喝咖啡听cd,除此之外“他也没有什么别的事情可做。没有聊天的对象,也没有打电话的对象。没有电脑,也而因此不能上网……独自一人留在真正的孤岛上”。他的生活像孤岛一样孤独、空虚。这些小说的主人公自顾自在的生活、恋爱、失恋,摒弃生活中的对话与他人的交际,自身构成了一个完全自在自足的世界,成为喧嚣都市生活中的“独语者”。
一类是不可对话,全然放弃对话与沟通、分辨与抗争性的独语语境,表现为主人公对自我遭遇、对孤独的自我咀嚼与自我放逐。《驾驶我的车》中的家福深爱着妻子,周围人也把他们作为“理想的好夫妻看待。”但是妻子却背着她为“居然为什么也不是的男人动心”。看上很好的恩爱夫妻也有别人窥探不到的“死角”,人生是如此孤独和无奈。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家福明知妻子背叛,还如常一样和妻子相亲相爱,并不探求妻子的出轨缘由,也不试图去追究出轨对象的责任,还出人意料的和妻子出轨对象成为好朋友,这是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人无论如何也没办法接受的,但就是这样一个极其荒诞的故事,让人读了心理有一种真实的感应。正如家福所热爱的表演一样“表演起来,能够成为自己以外的什么,而表演完后,又能返回自己本身。这很让我高兴”。也许对于家福来说,明知深爱的妻子出轨还要如常对待,明知是妻子出轨的对象还要成为好朋友,都是一种自我表演,人生就是这样大大小小的表演组成的。因为人都有盲点“假如那是盲点,那么我们的人生全都有大同小异的盲点”。因此,人和人本质上都是孤独的,根本不需要对话与沟通,所有的不孤独、相伴,有时候就是一种表演,表演是“暂且离开自己,又返回自己。但返回的位置同原来的不尽相同”。每一次表演,都是一种自我放逐,是与自己的一次对话,也是对自己的一次确认。《木野》中的男主人公木野,一次出差回来亲眼目睹妻子与另一个男人在一起,却只是“埋下头,关上房门,装满一星期替换衣物的旅行包还没来得及卸下肩,便离开了家,再也没有回来”。亲眼目睹妻子的出轨,全然放弃抗争,不置一语,甚至连愤怒惊悚地表情都没有,只是默默地关上门径自离开,独自一人,四处游汤,孤独地舔砥着自己空虚受伤的心“木野是丢了航海图和锚锭的一叶小舟”。
两篇小说的主人公都面对了一个十分尴尬甚至带有屈辱色彩的人生境遇——妻子的背叛,通常情况下,面对这种尴尬境遇,我们会愤怒、会抗争,即便不然也会平静下来与对方好好寻求对话与沟通,重新厘清关系,寻求解决办法,行文中理应是充满主人公与妻子、甚至是出轨对象间对话甚至是对抗的话语情境的。但小说中的主人公却没有一人选择与妻子、与出轨对象进行对话交流、追究抗争,这些主人公甚至连愤怒与厘清关系的对话欲望都消失贻尽,而是选择“自我表演”来自我承受与咀嚼,选择默然退出来自我放逐、自我消化,在充满不可对话性的独语语境中,接受事实,面对自己,面对孤独,安然于一个人的存在。连同床共枕的妻子,连身边的至亲都是不必对话、不可对话的,更遑论他人?小说中独语语境的营造,或许正是村上春树行文艺术的高明之处,主人公面对自我孤独的态度其实就是作者面对人生孤独的态度,这种独语语境的使用,也恰恰更加凸显了当下都市人“孤独不可语”的生存真相。
村上春树曾认为世上永远不会失去的,就是精神。反过来,他宁肯失去其他一切,也不肯失去这种精神,这种精神到底是什么?他的小说集《没有女人的男人们》为我们做了最好的诠释。在村上春树的笔下,孤独是一种生存真实,也是一种人生态度,更是一种精神实质。正是契合于当下社会的现状和社会个体的真实存在境遇,村上春树通过这部小说集将都市人的生存困境体现得淋漓尽致,将个人的生存处境和体验提升到普遍性的对生命存在的审视与生存价值的探寻中。
参考文献:
[6]布伯.我与你[m].陈维纲译.上海:三联出版社,2002.
相关热词搜索:;孤独是一种情调篇二
一个人呆在偌大的城市,是那么孤独,黑夜越黑,孤独也越被放大。
曾经多少次深夜无眠,一人在被窝里默默流泪,拿出手机望着屏幕上那个无比熟悉的号码可却迟迟不敢拨出,我害怕让你们听出我的孤独,我只是个远离故乡的孩子啊。
可我知道,那一切只能由我自己默默承受,
我知道,我必须在这里待四年,完成我人生中的一次蜕变,如青虫破蛹,凤凰涅槃。每次感到孤独时,我都会一个人去操场跑步,迎着寒风,一圈又一圈,知道把自己累倒为止。
孤独是一种情调篇三
;摘要:《十一种孤独》是美国作家理查德·耶茨创作的一部小说集,以冷峻的笔触描写了美国二战后五六十年代的纽约人的生活。在这部小说中,语言是很值得关注和研究的一个部分,本文对《十一种孤独》的语言特征进行了分析和解读。
关键词:《十一种孤独》 语言特色 文学创作
引言
理查德·耶茨是美国文学领域中被遗忘的最优秀的作家,是处于美国焦虑时代下的大作家。他一生创作了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比如《革命之路》《十一种孤独》《复活节游行》《恋爱中的骗子》《冷泉港》等。作为二十世纪中叶美国主流生活中的一个记录者,耶茨的文学地位并不低,与契诃夫、菲茨杰拉德等人同名。《革命之路》是他的处女座,也是他奠定了文学地位的一部重要作品。短篇小说集《十一种孤独》出版之后,更是被誉为“纽约的《都柏林人》”。这部作品的语言特色是一个亮点。对小说中的语言以及文学笔调进行分析,可以看出作者的创作风格以及对这个社会进行评论的方式。
一、《十一种孤独》简介
《十一种孤独》以冷峻的笔触描写了美国二战后五六十年代普通纽约人的生活,其中有十一种孤独的人生。在这十一个故事中,主人公都是缺乏安全感或者生活不如意的人,其中有美国曼哈顿办公楼里被炒鱿鱼的白领、有着杰出想象力的出租车司机、屡屡受挫却一心想成为作家的年轻人、即将结婚又十分迷茫的男女、古怪的老教师、爵士钢琴手、郁郁不得志的军官等。在作者的笔下,这些普通人的生活展现出最丰富的人生。他用冷峻的笔调将普通人的那种孤独与失落,甚至是绝望表现得淋漓尽致。作为一部小说集,《十一种孤独》中的语言和内容都十分朴实,并没有太多刻意的装饰,这也是作者所崇尚的简约主义在文学作品中的一种体现。虽然十分崇尚简约主义,在作品中并没有太多华丽的修辞,但是这种写实的风格,却使得作品的主旨更加丰满,使得他笔下的人物更有代表性。日常生活中的事物才最有说服力,简洁的语言才更能体现出人生的真谛,所以作者倾向于使用敏锐的洞察力和对于人物形象、背景环境等文学要素进行把握,对那些奢华的修辞手法进行了抛弃,用贴近现实生活和社会的作品将生活的本质剖析给读者。在作品中,作者运用自己的想象以及独特的语言,成功地塑造了不同职业、不同性别的美国人。他们在生活中充满了不安,对国家以及社会的现状充满了不满、焦虑以及无所适从,这些现象是当时的美国人所共有的,无论你从事什么职业,无论是不是拥有名望,这些问题可以说是根深蒂固的,并不会因为你的社会地位的升高而消失,也不会因为你变得富有而消失,它存在于一个人的本质中,并将会伴随一个人一生的命运。
二、《十一种孤独》的语言特色
(一)冷峻的笔触
在耶茨的很多作品中,语言都是比较冷峻的。比如在他的处女座《革命之路》,代表作《复活节游行》《冷泉港》等作品中,都以“作者退场”的方式来进行创作。《十一种孤独》也是如此,作者就好像是一个局外人一样,不动声色地观察其中每一个人的语言、行为;又像是一个简单的叙述者一样,对主人公身上所发生的点点滴滴的事情进行叙述。比如在《南瓜灯博士》中,作者讲述了女教师普莱斯与新转学来的男孩文森特之间失败的沟通。普莱斯小姐发现文森特在陌生的环境中会遇到孤独和尴尬的境况,因此她开始对他进行关怀和偏袒,但是她的做法使得文森特反而感到不自在,因为这种做法使他在其他男孩队伍中受到的孤立更加严重,产生了适得其反的效果。在结尾的时候,文森特进行了报复,这象征着师生关系的破裂。但是从作者的角度来讲,他一直都没有对文森特的处境进行评述,也没有对教师的行为进行评价,只是对他们之间发生的故事以及关系进行了叙述,将评论的权利交给了读者,让读者在阅读之后能够从两个人的关系中看出一些东西,从而实现了写作的目的。比如在小说结尾,当普莱斯小姐看到文森特竟然与其他两个孩子走在一起后,她加快了脚步走上去,对他们笑着说:“文森特,你的风衣真好看,还暖和,我真羡慕你。”当然,女教师的这一席话让文森特好不容易与别人建立起来的朋友关系再次被破坏。普莱斯一直认为自己是正确的,自己对孩子的关怀和偏袒也是没有任何争议的,她建构了一个敬业而且富有爱心的女教师形象,而且自己一直都在按照这个形象去努力,但是她没有意识到并不是所有人都需要她的这种爱心,她的爱心和敬业有时候反而可能导致其他人遭受打击。在结尾的时候,对于女教师的这种愚蠢的行为,作者并没有直接评论,而是通过男孩子对文森特的嘲讽以及文森特用粉笔在墙上写满脏话的愤怒行为揭示出这一点。在这种冷峻而且极其克制的笔调中,读者可以感受到一种无奈和悲伤。
(二)简洁的文风
简洁是耶茨进行文学创作时的一个重要特征。他崇尚简约主义,在生活中是这样,在文学创作过程中也是如此。他的写作文风是简洁的,而且语言十分利落、直率,所以给人带来的阅读体验也是完全不同的。文学简约派主张使用最简单的形式来表现主题,强调在作品简洁的表面陈述下暗藏着深刻的隐喻。耶茨在进行创作的时候做得很好,在《十一种孤独》中,就有这种简洁主义的体现。耶茨很少使用修辞手法,他认为最能突出人物的心态、情绪以及性格的,就是几个关键词汇,只要将这几个关键词运用到位了,就可以传递出文章的主旨,可以让受众对作品有深刻的了解。比如在 《乔迪撞大运》中,作者这样形容男主人公:“瑞斯军士,田纳西人,身材修长,沉默寡言,身穿迷彩服也显得整洁干练”。作家对整个人的描述仅仅使用了简单的几个词语,但是在这样的描述中我们的眼前已经出现了一个立体的形象。我们可以看到一个脸上总是充满了威严神态的瑞斯,他对士兵要求十分严格,有一种冷静近乎到冷漠的个性,所以他与士兵之间的关系也比较淡漠,双方在沟通的时候会有很大的障碍。更重要的是,作为一个军官,冷静本来是一种比较优秀的品质,但却没有让瑞斯在军中赢得他本该拥有的位置,反而使他受到大家的排挤和疏离,最终被迫调离。由此可见,作者在对人物形象进行刻画的时候,很善于抓住重点。因为在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十分冷漠的,这种冷漠也会导致很多人的生活出现不适,像瑞斯一样的角色大有人在。作者描写一个瑞斯,其实只不过是为了对社会现象进行囊括,将社会中的这一类人作为悲剧描写出来而已。再比如在《南瓜灯博士》中的文森特,因为转学有很多的不适应,这种不适应的现象在现实生活中其实很多。面对一个新环境许多人都会出现孤独、尴尬等情绪,文森特只是作者用来对社会现象进行描述的一个载体,通过文森特对现实生活的一种无奈,揭示了美国社会生活的现实。“灯心绒裤子新的可笑,帆布胶鞋又旧的可笑,黄色运动衫太小,印在胸前的米老鼠图案只剩下些许痕迹”,这是对文森特的外貌的描述,他的同学们带着一种嘲笑的眼神在打量他,因为他们从他的外貌就已经给他钉上了一个标签。这也说明在当时的美国社会中,以物质评价人的现象还很严重,尤其是在小孩子身上表现得更加明显。这种普遍的社会心理,值得人们深思。
(三)细腻的心理描写
对人物的心理进行细腻的刻画,是耶茨进行文学创作的另一个重点。他会在简单的语言范围内尽最大努力将人物细腻的心态表现出来,揭示人物的心理问题。《十一种孤独》中,作者给读者展示的就是社会上的那些孤独的人们的内心世界,他们的内心是欢乐的,同时也是痛苦的,充满了希望,但也有很多失望,而且在挣扎和妥协的过程中,人们心中的那种矛盾被刻画得十分到位。耶茨很善于对人物思想中的某一个瞬间进行抓取,利用比较精准和率直的语言将人物的思想表达出来。比如在《自讨苦吃》中,对被辞退的沃尔特进行描写时,他写道“在电话亭里,他振作起来,收拾好硬币,理直领带,走到外面的大街上,这神情远不止于一种决心:这还是种高贵的姿态”。沃尔特已经失业,在寻找工作无果之后,他做出了这些举动。在这一瞬间,他给自己注入了很大的信心,也注入了很大的希望,但其实在这一瞬间的希望之后,沃尔特将陷入更长时间的自卑以及忧虑中。通过字里行间的描述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个忧愁的失业者的形象,一个努力去保持着自尊的人物。在耶茨的笔下,这些生活在现代冷漠社会中的小人物并不是冷漠无情的,也不是麻木不仁的,其实他们都有着十分强烈的自我意识和自我实现的渴望,但是由于在努力之后看到的结果并不理想,因此在这种落差之中形成了矛盾的思想。作者对人物的一些细节行为的刻画,使得人物的内心世界被展示得更加彻底,比如《自讨苦吃》中作者多次描述了沃尔特“挺直身子”和“微笑”,在老板面前、同事面前、陌生人面前,他都要保持这种状态,因为他要将自尊留给别人,不允许别人对自己的尊严进行无声的践踏,但不幸的是,最后他也失败了。
结语
参考文献
相关热词搜索:;孤独是一种情调篇四
我觉得,快乐是可遇不可求的,但是充实是可求而不可遇的。我的快乐很少,当然我也不痛苦。主要是生活稀薄,事件密度非常低。我典型的一天:一个人、书,电脑,dvd。一个人,一个星期平均会去学校听两次讲座。一周工作日平均跟朋友吃午饭一次,周末吃晚饭一次。多么稀薄的生活啊,谁跟我接近了都有高原反应。
我这人其实一点也不孤僻。生活中认识我的人都知道,我是多么平易近人开朗活泼。有时候,我就是懒,懒得经营一个关系。还有一些时候,就是爱自由,觉得任何一种关系都会束缚自己。当然最主要的,还是知音难觅。我老觉得自己跟大多数人交往,总是只能拿出自己的一个子集。我很难找到和自己一样一望无际的人。
有时候也着急。不仅仅是因为错过了亲友之间的饭局、谈笑、温情,不仅仅因为一个文学女青年对故事、冲突、枝繁叶茂的生活有天然的向往,也因为一个人思想的先锋性总是通过碰撞来保持的。我担心,我老这样一个人待着,会不会越来越傻。
但另一些时候,我又惊诧于自己的生命力。在这样缺乏沟通、交流、刺激、辩论、玩笑、聊天、绯闻、传闻、小道消息、八卦、msn的生活里,没有任何“圈子”,多年来仅仅凭着自己跟自己对话,我竟然保持了创造力和战斗力,竟然写小说、泡博客,而且写得如此饱满热情,我刘瑜又是何等顽强的一株向日葵。
年少的时候,我觉得孤单是很酷的一件事。长大以后,我觉得孤单是很凄凉的一件事。现在,我觉得孤单不是一件事。有时候,人所需要的是真正的'绝望。真正的绝望跟痛苦、跟悲伤、跟惨痛都没有什么关系,真正的绝望让人心平气和。你意识到你不能依靠别人,任何人,得到快乐、充实、救赎。那么,你面对自己,把这种意识贯彻到一言一行当中。
我想自己终究是幸运的,不仅仅因为那些外在的所得,而且因为上帝给我的顽强和禀赋。它告诉我“浑浑噩噩的生活不值得过”,教我用虚无、骄傲、愤世嫉俗超越那种浑浑噩噩随波逐流的生活,然后教我用是非感、责任心来超越那点虚无、骄傲、愤世嫉俗。
当罗素说知识、爱、同情心是他生活的动力时,我觉得这个风流成性的老不死简直就是我的亲哥。
因为这幸运,我原谅上帝给我的一切挫折、孤单,原谅他给我的敏感、抑郁和神经质,原谅他让x不喜欢我,让我不喜欢y,让那么多人长得比我美,让那么多烂书卖得比我的好,甚至原谅他让我长到105斤,因为他把世界上最美好的品质给了我:不气馁,有召唤,爱自由。
孤独是一种情调篇五
习惯了一个人的夕阳。虽然一个人的夕阳难免有点孤独和忧伤,
习惯了一个人的舞台。一个人的舞台虽然是那样的空旷,
习惯了一个人的远行。没有牵挂,没有方向,随着年轻狂想而释放自我的彷徨。一个人的旅途并不是没有诗情画意,当然……两个人的世界会更精彩!
习惯了一个人看雨。一个人看雨真的很有哲理,
习惯一个人的音乐。一个人的音乐是心灵最深处地呻吟。也许只有自己才听得懂,可是却依然希望把未来的世界来打动。音符里是一份含泪的沧桑,无限的困惑,痴迷的绝望……相信吧,总会有一个人来听你的绝唱!
原来我已经习惯了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