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语文课外阅读试题及答案篇一
于谦是我国明代的爱国英雄。他一生为官清廉,为后人称颂。
于谦曾经在河南、山西做官。按当时的规矩,地方官员每年都要到京城接受考查。一些贪官污吏为了保住自己的“乌纱帽”,用搜刮百姓得来的钱财向京城的上司送礼、行*。
这一年轮到于谦进京了,他把自己管区老百姓的疾苦、要求和治理计划整理好,便准备动身了。手下人拦住他说:“大人,您什么东西都不带怎么行呢?”
于谦装作不懂地说:“我应该带的都带齐了,还带什么呀!”
手下人说:“您进京不送礼,什么事也办不成啊!”
于谦又好气又好笑地说:“你看,我一年只有这些俸禄,家里还有父母妻儿,哪里有多余的金银去巴结上司啊!”
“没有金银可以带些地方特产哪!”手下人着急地说。
“地方特产?那都是老百姓的血汗,我怎么能拿它去讨好上司?”于谦说着,甩起两只袖子对手下人说:“你看,这里就是我要带的东西。”
手下人弓着身子仔细看了看,不解地问:“你带的是什么?”
“两——袖——清——风!”于谦说完哈哈大笑起来。
1、给下列字、词注音。
清廉贿()俸禄()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称颂()搜刮()治理()
3、写出下列词的反义词。
清廉()称颂()
4、文中的“两袖清风”表面上是__________的意思,实际上是用来赞扬于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于谦进京带的是()。
参考答案:
2、称赞剥削整治
3、腐*批判
4、袖管里的风清正廉洁
5、自己管区内百姓的疾苦、要求和治理计划
语文课外阅读试题及答案篇二
生物钟
什么是生物钟?简单地说,就是动、植物的生命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有规律的、周期性的生理现象。作为高等动物的人,也有这种现象。人体生物钟规律,是不受大脑支配的,它是亿万年生物演化进步的结果。比如,一个正常的人,不必看神,就知道吃饭和睡觉的时间是否快到了。人们感到饿或困的时候,总是非常接近正常的就餐和就寝的时间。早晨,即使没有任何外界刺激,人们也会在一定的时间醒来。科学家证实,人体存在着一个33天的智力变化周期,在两个周期交接时,人的智力下降,人容易激动,工作容易出错。发生口角、车祸、工伤大多数集中在这一两天。确定这个周期的时间,在国外已经是很容易的事了,许多人这一天在胸前挂上鲜艳的小牌,提醒同事帮助自己避免错误。我们应该注意自己的这一周期,利用这一规律,在每周期的智力高峰时学习,就会事半功倍。另外,由于长期的星期日休息制度,人们还形成了每星期的智力周期。在美国,是星期六、星期天休息两天。人们购买汽车,总是争取买星期二、三、四生产的,因为星期一和星期五临近休息日,智力有下降的趋势,容易出次品。在一天之中,人的智力也是存在周期的.,早晨和晚上8到10点最高,上午次之,下午又次之,最差是黄昏。
一些积极好学的青少年,往往忽视生物钟的存在,把头悬梁,锥刺股当作成长的唯一途径,晚上攻关到一、二点,由于生物钟作用,智力下降,使效率显著降低。第二天早上,起不了床,即使挣扎着起来了,整整一个上午昏昏沉沉,始终达不到最佳状态,收获甚微。午后和黄昏又加紧学习,无奈已进入智力低潮,不但不能高效率学习,还会导致精神疲劳,影响晚上的学习效率。一个青少年,如果长期破坏生物钟规律,不可避免地会导致失眠和神经衰弱。每年高考前,总有一些考生由于神经衰弱而无法投考,每年大学新生入学后,又总有一些学生由于神经衰弱而体学,这是需要认真记取的。我们认为,所谓悬梁刺股,其实就是和生物钟规律作顽强斗争,短时期使用一下,还可以有点功效,长期使用就要付出高昂代价。
在学校,往往可以发现一些刻苦的学生,成绩平常;一些蹦蹦跳跳的学生,反而成绩优秀,人们往往认为前者笨而后者天分高。其实,这和生物钟规律很有关系,前者由意志控制学习时间,经常破坏生物钟的规律,后者往往比较任性,困了就休息,精神来了就学习,较好地利用了智力高峰。学习成绩是和高效率的学习时间成正比例的,而高效率的得到,主要依靠良好的休息。一些国家领导人和科学家,在工作之余,总是抓紧时间洗澡、散步、打琐、听音乐。跳舞、绘画和练书法,就是为了休息。使生物钟得以正常工作。
认识生物钟,承认它的存在,尊重它的规律,合理安排学习和休息时间,就会使我们学习进步,身心愉快。
阅读题:
1.从分类上看,这是一篇_________说明文,主要说明______。
2.本文开头,用一___________句提出问题,什么是生物钟?简单地说,就是动、植物的生命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有规律、周期性的生理现象。从说明方法看,这里用的是____的方法。这一句揭示了动、植物生命活动中存在着一种规律。根据这句话试给人体生物钟下定义______。
3.除了上述说明方法外,本文还使用了其它一些说明方法,如举例子,作比较,分别在原文找出l-2个例句来。
4.就说明文结构看,本文的结构正确的应是:()
a.总一分式b.分一总式c.总一分一总式
5.如何尊重生物钟规律,提高学习效率?试以本文为例,写出自己的感受,3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1.事理生物件及如何运用生物钟规律提高学习与工作效率。
2.设问下定义人体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有规律的、周期性的生理现象。
3.例略。
4.c。
语文课外阅读试题及答案篇三
知了因为第一次不好好学习,所以现在不会飞。
学飞很苦,知了又开始不认真了。上课交头接耳,下课不知哪去了。一次,大雁教它跳远,没过多久,就自满地叫道:”知了,会了,知了,会了。.。.。.”
一年过去了,知了还是不会飞,大雁眼看就要回南方去了,知了马上认真地学起来,想跟大雁一起飞翔。由于时间太紧,只学会了“立定跳远”。它又一次沮丧的低下头。
大雁出发了,展翅高飞,飞过万里长空,振翅高飞。
语文课外阅读试题及答案篇四
宽容
马克·吐温在35岁时,爱上了纽约年轻的奥利维亚·l·兰登小姐并且赢得了她的芳心,只是结婚还有个条件:必须取得女方父母的同意。老兰登先生是个很有社会地位的人,他对这个来自遥远西部的小作家的为人如何一无所知,他不能答应这门婚事,除非马克·吐温能够提供几份由西部知名人士写的证明他品行端正的材料。
马克·吐温立即写信到加利福尼亚州,请求六位他认识的知名人士(其中包括两名牧师和一名学校校长)给他写材料。不知是因为马克·吐温的作品讽刺抨击了美国社会引起他们的不满,还是这些先生们的嫉妒心在作怪,他们寄来的材料都对求婚者极为不利。其中一位牧师竟预言:“我确信,这个年轻人不久就会烂醉而死,进入醉鬼之坟。”尽管如此,马克·吐温还是把六份材料如数呈交给了老兰登先生。
“看来,你在这个世界上是一个朋友也没有的喽?”老人看完材料后目光严厉地问道。“显然是一个也没有。”马克·吐温老老实实地答道。老人神色变得温和了,说道:”不过,假如让我们换一个角度来看,你能把这样的材料送给我,这首先证明了你是一个诚实的人:不隐讳别人对你的看法。其次,这又证明了你是一个勇敢的人:竟敢在求婚的场合亮出对自己不利的.材料。别管它,把这些材料丢到一边去吧!我比他们更了解你,既然你没有朋友,我就来做你的朋友——和我的女儿结婚吧!”
兰登先生的宽容使女儿终于得到一个好丈夫,女儿婚后生活十分美满。缺乏宽容,人与人之间将永远处于积怨难消、疑虑丛生、猜忌报复的恶性循环之中,永远无法和谐相处,无法凝聚;缺乏宽容,幸福之花就没有生长的土壤和绽放的空间。
(摘自《中外书摘》10期,作者,舒天戈)
11、用简洁的语言准确而完整地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答案不超过30个字,不含标点符号)(3分)
12、“马克·吐温立即写信到加利福尼亚州,请求六位他认识的知名人士给他写材料”一句中加点的两个词语向我们传递了哪些信息?(4分)
的想法写在下面的横线上。要求想法符合客观实际,能突出其性格特征。(50字左右)(4分)
14、认真研读上文和下面两则材料,请你简要谈谈对“宽容”的理解。(4分)
材料一:有个姑娘要开音乐会,在海报上说自己是李斯特的学生。演出前一天,李斯特出现在姑娘面前。姑娘惊恐万状,抽泣着说,冒称是出于生计,并请求宽恕。李斯特要她把演奏的曲子弹给他听,并加以指点,最后爽快地说:“大胆地上台演奏,你现在已是我的学生。你可以向剧场经理宣布,晚会最后一个节目,由老师为学生演奏。”李斯特在音乐会上弹了最后一曲。
材料二:北宋时,吕蒙正为相。一次上朝,有个大臣在帘子后面嘀咕:“这小子还能办好政事吗?”吕蒙正装作没有听见,走了过去,他的同僚愤愤不平,让他追查。吕蒙正忙制止说:“查出来就会耿耿于怀,忘了他,还是不查为好。”
答案:
11、马克吐温以诚实的品行得到了兰登先生的宽容,并娶到了他的女儿。(3分,前一句2分,后一句1分;字数超过扣1分)
12、一是说明马克吐温急于想得到兰登先生的同意,二是说明马克吐温对六位知名人士的态度很诚恳,很有礼貌。(共4分,每一点2分,意思对即可)
13、不设统一答案,只要能突出马克吐温诚实勇敢的个性即可。例如,这些先生也太不够意思了,怎能如此血口喷人?不过,我不会怨恨他们,我还会如数地把这些材料呈交给了兰登先生。如果先生能不轻信诬陷,那正是谢天谢地;如果先生轻信了这些证明材料,不同意这门婚事,我也会据理力争,以实际行动赢得先生的信赖。(4分)
14、宽容就是不轻信一面之词,在理性分析的基础上信任他人,能体谅并帮助他人,并能容纳诽谤自己的人。
语文课外阅读试题及答案篇五
什么是生物钟?简单地说,就是动、植物的生命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有规律的、周期性的生理现象。作为高等动物的人,也有这种现象。人体生物钟规律,是不受大脑支配的,它是亿万年生物演化进步的结果。比如,一个正常的人,不必看神,就知道吃饭和睡觉的时间是否快到了。人们感到饿或困的时候,总是非常接近正常的就餐和就寝的时间。早晨,即使没有任何外界刺激,人们也会在一定的时间醒来。科学家证实,人体存在着一个33天的智力变化周期,在两个周期交接时,人的智力下降,人容易激动,工作容易出错。发生口角、车祸、工伤大多数集中在这一两天。确定这个周期的时间,在国外已经是很容易的事了,许多人这一天在胸前挂上鲜艳的小牌,提醒同事帮助自己避免错误。我们应该注意自己的这一周期,利用这一规律,在每周期的智力高峰时学习,就会事半功倍。另外,由于长期的星期日休息制度,人们还形成了每星期的智力周期。在美国,是星期六、星期天休息两天。人们购买汽车,总是争取买星期二、三、四生产的,因为星期一和星期五临近休息日,智力有下降的趋势,容易出次品。在一天之中,人的智力也是存在周期的,早晨和晚上8到10点最高,上午次之,下午又次之,最差是黄昏。
一些积极好学的青少年,往往忽视生物钟的存在,把头悬梁,锥刺股当作成长的唯一途径,晚上攻关到一、二点,由于生物钟作用,智力下降,使效率显著降低。第二天早上,起不了床,即使挣扎着起来了,整整一个上午昏昏沉沉,始终达不到最佳状态,收获甚微。午后和黄昏又加紧学习,无奈已进入智力低潮,不但不能高效率学习,还会导致精神疲劳,影响晚上的学习效率。一个青少年,如果长期破坏生物钟规律,不可避免地会导致失眠和神经衰弱。每年高考前,总有一些考生由于神经衰弱而无法投考,每年大学新生入学后,又总有一些学生由于神经衰弱而体学,这是需要认真记取的。我们认为,所谓悬梁刺股,其实就是和生物钟规律作顽强斗争,短时期使用一下,还可以有点功效,长期使用就要付出高昂代价。
在学校,往往可以发现一些刻苦的学生,成绩平常;一些蹦蹦跳跳的学生,反而成绩优秀,人们往往认为前者笨而后者天分高。其实,这和生物钟规律很有关系,前者由意志控制学习时间,经常破坏生物钟的规律,后者往往比较任性,困了就休息,精神来了就学习,较好地利用了智力高峰。学习成绩是和高效率的学习时间成正比例的,而高效率的得到,主要依靠良好的休息。一些国家领导人和科学家,在工作之余,总是抓紧时间洗澡、散步、打琐、听音乐。跳舞、绘画和练书法,就是为了休息。使生物钟得以正常工作。
认识生物钟,承认它的存在,尊重它的规律,合理安排学习和休息时间,就会使我们学习进步,身心愉快。
1.从分类上看,这是一篇_________说明文,主要说明______。
2.本文开头,用一___________句提出问题,什么是生物钟?简单地说,就是动、植物的生命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有规律、周期性的生理现象。从说明方法看,这里用的是____的方法。这一句揭示了动、植物生命活动中存在着一种规律。根据这句话试给人体生物钟下定义______。
3.除了上述说明方法外,本文还使用了其它一些说明方法,如举例子,作比较,分别在原文找出l-2个例句来。
4.就说明文结构看,本文的结构正确的应是:( )
a.总一分式 b.分一总式 c.总一分一总式
5.如何尊重生物钟规律,提高学习效率?试以本文为例,写出自己的感受,300字左右。
1.事理生物件及如何运用生物钟规律提高学习与工作效率。
2.设问下定义人体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有规律的、周期性的生理现象。
3.例略。
4.c。
语文课外阅读试题及答案篇六
传说在很早的时候,知了是不会飞的。一天,它看到一只大雁在空中自由地飞翔,十分羡慕,于是就请教大雁教它学飞,大雁答应了。
学飞是一件非常艰苦的事情。知了怕吃苦,它一会儿东张西望,一会儿爬来爬去,三心二意,非常不认真。大雁先教知了飞的道理,知了一开始学得非常认真,可没听几句就不耐烦了:“知了,知了”地叫了起来。大雁又教它飞的要领,它一开始认真地飞来飞去,没飞几下就自满地嚷了起来:“知了,知了,我会飞啦,不用学啦!”大雁说:“好吧,既然你会飞了,就回家多练练吧。”
秋天到了,大雁要到南方去了,知了也想去南方,于是,它扑腾起翅膀,飞了起来,可它只能大树间飞来飞去,一直没有飞离树梢。
这时候,知了望着万里长空,只见大雁远走高飞,它很后悔心里想:“要是我以前听大雁的教诲,努力学习,现在就可以像大雁一样飞翔了”。想到这里它吧了口气,说:“不付出辛勤劳动,是学不好本领的。现在真是太迟了,太迟了。”
语文课外阅读试题及答案篇七
快乐阅读。
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1.请用文中画线词语说一句话。
2.第二自然段写了“我”和“阿妈”在哪儿走月亮?
3.走月亮时,我们都看到了什么?请在文中用“______”画出来。
参考答案:
1.我们家乡在端午节有吃粽子的风俗。(不唯一)
2.在村道上。
3.村道已经修补过……新土;秋虫唱着……银光一闪;月光下……浇灌过的田地。
语文课外阅读试题及答案篇八
有一天,知了在树梢上兴致勃勃地唱歌,大雁在空中自由自在的飞翔,知了看见了,十分羡慕。
就跟大雁说:我想学飞,你肯教我吗?大雁心里想,收了一个徒弟也挺好的,于是就答应了,大雁叫知了坐在他背上在空中感受一下。然后知了练习了八天左右知了又去找大雁,大雁说,不错,很扎实,现在我来教你怎样飞翔,先扇动翅膀,用力一跳,然后试风度的大小,在空中飞,知了果然练成了,他饱经风霜,终于成了飞翔的高手。
从着个故事中告诉我们,学一门东西,要先练好基本功,第一层没有打好,第二层就会跨!
语文课外阅读试题及答案篇九
1.成功便是把握生命里的每一分钟。(或:只要把握好生命里的每一分钟,也就把握了理想的人生)
2.既……又……
3.“一分钟”在文中不仅仅是时间概念,而且能使班杰明表明自己的观点,达到启迪青年人的目的,很好地体现了文章的中心。
4.这句话和一分钟前房间的情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它可以形象地表明在不到一分钟的时间里可以做许多事,而珍惜时间就意味着成功。(意思对即可)
语文课外阅读试题及答案篇十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7题。(20分)
吾不如
李国文
“吾不如”一词,多次出现于古人的说辞之中。在史籍上,最常见到,也是最常引用的例子,莫过于汉高祖刘邦的“吾不如”了。
司马迁在《史记·高祖本纪》里这样写道:“天下已定。五月,高祖置酒洛阳宫。高祖曰:‘列侯诸将无敢隐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一连问了两个“为什么”,我们仿佛看到,他那一脸的得意之色,骄矜之意;我们也仿佛听到,他那张狂,牛气,任性,矫情的口吻。
一个胜利者,当他凯旋时,一个成功者,当他收获时,一个春风得意之人,当所有的大门都为他打开时,在他的潜意识中,肯定有一种乐意被人拍拍马屁的冲动,有一种极想被人恭维崇拜的期待。虽然吹牛拍马,溜须捧场,是一门不学成材、不教自会的学问,但有拍得好、捧得好者,也有拍得不好、捧得不好者。好的,有本事令被拍者、被捧的,于不知不觉中接受你的拍,你的捧,斯为上乘。
这年,他54岁,从公元前2起义,至此,不过七年工夫,居然由亭长而汉王,由汉王而汉帝,成为一国之君。试想一下,坐在龙椅上的他,面对自己鱼龙变化的命运,天渊差别的境遇,怕也有些不大相信这美梦果然成真的。所以,他等待大家的马屁和吹捧,让他找到天子的.感觉。虽然,吹、拍、舔、溜,不免下作;虽然,谄、媚、哄、捧,十分肉麻,然而,它却是立分尊卑的一杆秤。所谓“置酒洛阳宫”,说白了,就是他召开的一次赛马大会,看谁马得好,看谁马得快。
于是,一个叫高起,一个叫王陵的马屁精跳出来。
“陛下慢而侮人,项羽仁而爱人。然陛下使人攻城掠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
这两位当然也算善马屁者,不过,吹捧的力度不够,溜须的水准稍差,哪有韩信曾经的“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一拍,拍得刘邦那一份滋润呢!高起、王陵的马屁,哪能让他感到尽兴、觉得满足呢!于是,他亲自操刀,自拉自唱地给自己马屁起来。
“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接下来,韶乐齐鸣,杯盏互动,载歌载舞,欢呼震天的热闹,司马迁没有描写,但这种极尽顶礼膜拜的宏大场面,乃中国历朝历代之常规,是可以想象得知的。这就是刘邦名垂青史的三个“吾不如”了。
再看“被不如”的这三位,便知道刘邦的这番话,说了,犹如不说。
洛阳宫的这次盛会,是大汉王朝开国第一会,张、萧、韩三位功勋之臣,不可能缺席。如果他们三位在场,为什么没有表态?你不认为蹊跷吗?当然不一定要肉麻地谢主龙恩,可司马迁笔下只字未提,显然另有隐情。看来堪称人精的这三位,明白得很,抬轿子的永远比坐轿子的矮半截儿,绝不会因为摸了你的顶,以为从此就不抬轿子而坐轿子。他们太了解刘邦了。没有态度,其实就是态度。即使陛下将他们吹捧上天,高不可攀,作过亭长的他还是要在天之上的,因为水涨船必高嘛!
(选自《文学自由谈》第2期)
13.结合本文内容,简要分析刘邦为什么要“置酒洛阳宫”。 (4分)
答:
14.如何理解文中画线句的含义?(6分)
(1)说了,犹如不说。(2分)
答:
(2)抬轿子的永远比坐轿子的矮半截儿,绝不会因为摸了你的顶,以为从此就不抬轿子而坐轿子。(4分)
答:
15.文章提及韩信认为刘邦“不能将兵,而善将将”的例子在内容和结构上有哪些作用?(4分)
答:
16.司马迁为什么不描写臣子们“顶礼膜拜的宏大场面”且“只字未提”三位功臣的表态?请加以探究。(6分)
答:
参考答案:
13.刘邦作为胜利者潜意识中有一种极想被人恭维崇拜的期待;找到作天子的感觉,与臣子分出尊卑;看谁擅于拍马恭维(4分。每点2分,答到两点即可)
14.(1)刘邦对三位的夸赞,不是真心夸赞,而是为了说明自己的高高在上(2分。“说了”、“犹如不说”的理解各1分) (2)臣子永远在皇帝之下,绝不会因被皇帝表扬而失去臣子的本分(4分。“抬轿子的”、“坐轿子的”、“摸了你的顶”、“不抬轿子而坐轿子”的比喻义各1分,意思对即可)
15.内容上:韩信善拍马屁,高起、王陵的马屁与之相比,不能让刘邦感到尽兴,觉得满足。结构上:照应第三段所写的上乘之拍,引出下文刘邦自我吹捧的论述(4分。内容2分,结构任一点2分)
16.给读者留下思考的情境、想象的空间;司马迁不想写,对高祖有自己的褒贬态度;司马迁善用互见法描写人物,《高祖本纪》描写的重点在表现高祖的善用人,而非臣子们的膜拜,臣子的表态可能在它传中描写(6分。每点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