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范本不仅可以给予写作者灵感和启发,还可以帮助他们发现自己写作中的不足之处,并找到改进的方法。接下来是一些经过精心挑选的总结样本,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写作技巧。
学生思考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大全(16篇)篇一
学生只有具备了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一个善于思考、独具个性的学习者,而不是知识容器和考试机器。作为教者,要重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使之贯穿教学始终。当然如何更好地引导和激励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教师还需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和教学策略。本人结合多年教学教研实践,就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策略提出自己的思考。
一、营造良好的课堂环境,让学生敢问、乐问。
学生在课堂上不敢提出问题,主要是因为学生的提问和表达会受诸多因素影响,如胆小、怕出错、怕同学嘲笑、无思路或不敢问等等。营造良好的课堂环境,能够清除学生心理障碍,为学生的主动问营造心理安全环境。
1.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
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就是最好的课堂氛围,因而教师要放下威严,亲近学生,善待学生发问的行为,允许提问出错、允许补充、允许学生保留自己的看法,师生之间积极地交流、沟通、理解和互动,形成心理认同。
比如,当发现学生有疑而不敢问时,教师以微笑和鼓励的眼神去暗示学生,传递激励信息,让学生有足够的底气发问;当个别学生嘲笑同伴提出的向题比较浅层、无价值或与本课无关时,教师要立即阻止嘲笑行为,并及时表扬敢问学生的勇气,维护其自尊心;当学生提出一个好问题时,教师要热情地表扬并提议全班同学向他(她)学习,让学生获得赞赏后的偷悦感,等等。往往老师一个会心的微笑、一个赞赏的表情、一个亲昵的抚摸、一个夸奖的手势等亲近式评价,就增强了师生的亲和力,让学生得到积极的心理暗示,激起发问的积极性。
2.提供开放的提问时空。
教师要坚持照以生为本的原则,还课堂于学生,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上提供足够的自主学习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在独立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活动中自然产生一些疑问,并有表达自己想法、见解的机会。真正做到问题由学生自己去提出,规律由学生自己去发现,方法由学生自己去寻找,意义由学生自己去建构,结论由学生自己去归纳。
3.建立多元评价激励机制。
评价激励机制就像催化剂一样,不断鼓励学生主动、积极地提出问题,并勇于挑战权威。如果对学生的评价做到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境而异,就能促使学生对评价的认同和接受,又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和潜能的激发。我们不防借鉴如下几种评价方法:。
(1)自我评价:即学生自己对所提问题的质量作自评,还可鼓励学生课后以日记形式记录,这样能促使学生学会梳理和反思,对提升提问能力很有帮助。
(2)互相评价:包括师对生、生与生、甚至生对师的评价等。评价对象不但指向学生个体,还可指向某个小组、班级或老师。通过互评,增强学生提问的信心和兴趣。
(3)家长反馈:即家长有意识地鼓励学生在生活中看到与数学有关的问题时,多思考、多提问,并把提问情况定时反馈给老师。这样,在家长的配合和督促不,孩子们深深地感受到问题无处不在,逐渐养成勤问的习惯。
(4)成长记录袋:给每个学生建立一个成长记录手册,以小组为单位,由小组长记录组员每节课、每天所提向题的情况,每周统计一次,从中发现学生的进步轨迹,然后给以适当的表扬和奖励,等等。
无论是哪种形式的评价,只要能让学生从中感受到思维劳动的成功和乐趣,以敢问为荣,以勤问为乐,提问便会慢慢成为一种自觉的意识和行为。
二、教师示范和引导,让学生会问、善问。
学生不仅对发现的问题要敢问、乐问,更要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有意义、有价值的数学问题主要是指根据情境构设提出具有变式性、拓展性、开放性、探究性、原创性或发展性的具有数学味的问题,亦称之为科学提问。科学提问可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和问题的解决。要使学生会问、善问,教师必须发挥好引导示范代用,让学生积极思考,掌握提问技巧,提出更多有意义、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1.充分利用教材资源。
课改以后的教材,在新课学习和一些练习题中,.都呈现了很多图片或文字信息,明确要求学生寻找有关信息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教材中选取的资源,指导、训练学生提问。
例如,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第54页,出示如下这道习题,本人根据教材要求让学生根据图中信息再提出两个数学问题。当学生提出一个排球比一个足球便宣多少元后,立即追问:这个问题还可以怎样问呢?学生:一个足球比一个排球贵多少元?一个足球和一个排球相差多少元?一个排球的价钱再加上多少元就和一个足球的价钱一样多?或一个足球的价钱减去多少元等于一个排球的价钱?以此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提出同一个问题接着,调整学生思考的角度:刚才同学们提的是减法计算的问题,还能提出用其它运算方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吗?学生很快就想到了加法、乘法和除法计算的问题,从而顺利地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运算方法解决问题这个角度去提问接下去,继续启发可否通过改动其中一个已知条件,提出一个新的问题?或再加上几个已知条件,把它变成几步计算的问题呢?学生在老师的鼓励下,积极思考,不但提出了一步计算的数学问题,还提出许多两步、三步甚至四步计算的问题,如:买一副羽毛球拍和一个足球共需要多少钱?买2个篮球,付给售货员100元,应找回多少钱?买4个排球,100元钱够吗,买两盒乒乓球和一副乒乓球拍一共要多少钱?,买5个乒乓球和一副乒乓球拍一共要多少钱等等问题。
该教学案例充分展示了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基于已知数学信息,从多角度、多层次提出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点拨性的语言,调控着学生的思维走向,使学生在每个核心环节里提出的问题都能循序渐进。学生切实感受到如何从不同的角度,根据不同的运算方法提出用不同步骤解决的问题的诸多策略。这种有层次、有方法的指导使整个提问活动显得活而不乱,很有思维含量。
2.精心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是一种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为价值取向的数据材料和背景信息,是产生数学学习行为的重要条件和必要保障.具体来说就是针对学生要探索的知识内容进行设计,起点虽由教师提问,但随着问题研究的开展,学生会萌发问题意识并产生解决问题的欲望,实为抛砖引玉。因此,教师要精心创设问题情境,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诱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引起学生更多的联想,更加自主地参与问题解决的过程。
例如,在教学确定起跑线课时先让学生观看200米赛跑视频,同时要求学生:在观看200米赛跑实况时,注意观察跑道的结构是怎样的?每个队员起跑的位置在哪儿?从中提出数学问题,看谁提的问题多?因提供的是学生非常熟悉的生活素材,一下就激起他们的兴趣,争着提问:跑道为什么要设计弯道?为什么200米跑的起跑线不是设置在同一直线上?相邻的起跑线相差了多少米?相邻跑道要相差多少米,比赛才公平?等等.教师通过创设比赛的现实情境,诱使学生发问,然后让学生紧紧围绕所提问题展开探究活动,激发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并在交流互动中领悟200米赛跑相邻起跑线距(接上页)离的计算方法,真正实现做中疑,做中悟,做中得。
3.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
教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如果具有启发性、挑战性、开放性、发展性,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帮助他们逐渐领悟提问的方法。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关注所提问题的'广度、难度、角度、跨度、梯度和密度,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小跨度、多步走,由浅入深,层层推进,步步深入。同时在引出问题后还要合理安排时间,让学生有思考、发问和应答的机会。
例如,在掌握了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0以后,教师就应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如何才能求出四边形内角和,当研究出四边形内角和以后还要继续追问你还会想到什么问题呢,学生就会模仿着问:那五边形、六边形乃至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这样,随着问题的延伸和深入研究,学生的思维得到拓宽,并从中感悟到可将已获得的结果由三角形推广到一般的多边形,这对培养学生大胆猜想、大胆追向、大胆创新的精神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
4.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
我们常常为学生提不出问题或提不出好问题而苦恼,究其原因,并非学生不想问而是他们不知从何入手。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及时抓住时机或制造机会,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不断积累提出问题的策略,由不会问到善问。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采用不同的问法指导学生提。
(1)学习概念、法则或公式时,可以常用深究式提问为什么。只有让学生常用深究式提问为什么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才有利于学生对数学本质的理解和运用。如归纳百分数的概念后,引导学生提出为什么百分数又叫做百分比、百分率这样的问题;探究小数加减法计算法则后,追问为什么小数点一定要对齐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中,为什么底一定要乘底边所对应的高,等等。
(2)学习数学定理时,可以常用尝试性提问.怎么样。如学习商不变定律后进一步道问若被除数扩大(或缩小)原数的n倍(n不为0),除数不变,商会怎么样?若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或缩小)原数的n倍((n不为0),商会怎么样?若被除数扩大(或缩小)原数的n倍,除数缩小(或扩大)到原数的n倍(不为0),商会怎么样?等等。
查字典本站[]。
(3)学习解决数学问题时,可以常用反思性提问是什么。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指导学生自问:题目给出的已知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问题与信息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是什么?依据的数量关系是什么?列出的式子正确吗?计算结果对吗?要如何检验,在自问自思中解决问题。
总之,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并无固定的模式或方法,但只要教师在教学中重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并因人因时因境,持之以恒地采用不同教:学策略,相信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会不断提升,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也会不断增强。
学生思考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大全(16篇)篇二
摘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是“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发现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1】如何实现这一目标,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在科技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能力,是我们每一位科技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能力自主实践。
一、实例展现――从梦想表扬到“惨”遭批评。
这是我刚走上教师这一工作岗位不久的事,因为领导听课,我做了精心的准备,开课后我就开始滔滔不绝的讲,本以为这次成功的展示,会得到领导的赞赏,没想到领导听课的面部表情有些不对,课后我不但没听到表扬,反而听到“这样的课你感到满意吗?”“这堂课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我懵了,我感到怨屈、迷茫,百思不得其解。放学后,领导将我请到办公室,没有批评,也没有表扬,拿出一篇文章给我看:科学家曾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把跳蚤放到桌子上,一拍桌子,跳蚤迅即跳起,高度均在自身其高度的100倍以上。后来科学家们罩一个玻璃罩,再让它跳,这一次跳蚤碰到了玻璃罩,连续多次后,跳蚤改变了跳起高度以适应环境。接下来科学家们逐渐改变玻璃罩的高度,跳蚤都在碰壁后,改变自己跳跃的高度。最后,跳蚤变成了“爬蚤”,其实并非跳蚤已经失去了本来的跳跃能力,而是因为它们在一次次“碰壁”受挫后开始学乖了。领导说:“从跳蚤变成爬蚤,对你有没有启发呢?”开始我还没有品出什么味,但是当我联想到课堂学生高高兴兴的进来,“雅趣无声”的听讲时,我才明白,原来自己就像那罩子,由于突出了“我”,活泼好动的学生“安”起来。因此,要想让学生不“安”分,而“动”起来,就必须改变“罩子”。
二、从“我讲”到“生做”――小试牛刀之乐。
传统的教学使我变成了一个“安分”的学生,我已形成了“接受式”的思维定势,当我做教师时,这种惯性的延续,就不是什么怪事,问题是怎样做才是正确呢?怎样才能改变“罩子”呢?我试着找活动的着眼点和切入点。
着眼点――从导课开始;切入点――变演示实验为学生实验,将我的演示教具,变成学生玩具,让学生自己的亲自操作,玩透后提出问题:你看到了什么现象?学生们都能说出看到玩具上面的小装饰物上下跳动。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呢?这时候学生们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了“为什么”上,也就集中在自己手中的玩具上,去寻找原因,继而引出凸轮的特点及作用。这种设计,让学生在玩的瞬间,就进入佳境,没有了溜神的现象,没有了不参加活动的死角,没有了……看到孩子们忘情的活动,我乐了。
三、从哭到乐的`深层思考――能力培养与发掘。
学生进入到活动情景后,教师的任务是通过各种有效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诸多能力。要提高学生能力,要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在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发展实践能力,创新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等多种能力。如天文教学中要解决太阳黑子什么样?黑子是黑的吗?等一系列问题,我们必须组织学生用天文望远镜真正去观察太阳有没有黑子?有多少黑子?黑子分布情况怎么样?学生自己将观察的结果,记录下来,把黑子的分布情况画下来,这一看似简单的过程揭示了黑子神秘的面纱。“黑子”走进了学生的心中。有这样一个真实的存在,就为解决下一个问题“黑子是黑色的吗”做好了铺垫。在组织学生看太阳的奥秘时学生就能带着这个问题进行探究,更使他们的观察能力、记录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种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得到培养,并逐步形成。
学生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是建立在有丰富活动资源的基础上的,是建立在自我探究的过程之中的,是建立在教师相辅相成的,组织教学过程中的,而这种相符的教学活动正是教师能力的显现过程。要为学生准备丰富的活动资源,需要教师的学识水平与想象力,更需要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要提高学生的诸方面能力,需要教师有将能力目标落实到课程目标的能力;要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教师有配合学生选择问题的能力,要提高学生探究的能力,需要教师有自我调控的能力(鼓励学生做,不怕学生错),要提高学生的交流表达能力,教师要有发现的能力,随时质疑,提出可供思考和争辩的问题,要培养学生搜集信息与处理信息的能力,我们自己要具有相应的能力,提前做好。教师要有引导准备,避免盲人骑瞎马,误入歧途。
无论是教师的能力,还是学生的能力都不是瞬间形成的,它有一个渐进的积累过程,要提高能力,必须有两种思想准备,一是要有耐心,二是要有恒心,教师要将能力目标写进教案,落实在教学过程中,天天做,天天总结,天天反思,天天改进教学,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体系――教育部副部长王湛》。
单位: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中小学生科技活动中心。
学生思考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大全(16篇)篇三
我省高考方案已经出台,本文作者着重就如何根据新课程标准中的`阅读原则和课堂教学策略,在实施中提高学生综合阅读能力等方面谈谈看法.
作者:时培秀作者单位:江苏省涟水中学,江苏,涟水,223400刊名:考试周刊英文刊名:kaoshizhoukan年,卷(期):2009“”(50)分类号:h3关键词:中学英语教学阅读教学阅读能力
学生思考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大全(16篇)篇四
传统的教学观点把教学看成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向学生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陶冶品德的过程,试想,一个在学校中度过九年学习生活的孩子,整天处于被动应付、机械训练、死记硬背、简单重复之中,对于所学内容总是生吞活剥、一知半解,我们怎么能够指望他能成为一个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的人呢?现就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认识与反思谈些个人的观点。
一、让学生在预习中思考。
对预习的态度主要取决于学生所处的学习氛围和学习要求。老师结合学生水平的层次和学科内容的特点,要加强预习的引导和督促,有针对性地设计出预习提纲,提出一些预习问题,让学生提前看一看教学内容,动一动脑思考预习题,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的学习由被动变主动,而且还能迫使多数学生自觉独立思考,因此,加强预习的指导和督促,并构建在预习基础上的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有效策略,显得非常重要。特别是初三复习教学中,由于知识容量大,思维强度高,教学节奏快,必须提前预习,通过独立思考,再带着问题去听讲,才能提高复习的有效性。所以要培养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千万不能使多数中等以下的学生觉得进行思考性预习极为困难,教师只能按不预习的要求授课,这在一定程度上又挫伤了优秀学生预习的积极性,从而使预习工作处于自由状态,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二、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思考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是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有效教学途径。
我们知道,一些成绩一般的学生也懂得独立思考的重要性,但由于基础和能力等诸多原因,这种独立性受到极大的限制。因此,怎样使设计的问题在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内,且具有一定的坡度和差异,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独立思考的要求,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关键。这就要求设置问题难度必须适中。问题太易,学生会产生厌倦和轻视心理;太难,学生会望而生畏。教师设置的问题应是让学生“跳一跳,摘得到果子”,从而发挥独立思考的重要性。教师要给学生独立思考留下充足的时间,以确保多数同学对提出的问题作深入的思考后,再进行分析讨论,从而使课堂的知识容量与思维容量和谐匹配。
三、让学生在复习中思考。
“温故而知新”,复习的态度对学习成绩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那些具有独立性强的优秀学生,在复习理解的同时,独自感悟,勇于思考,从而成为驾驭学习的主人。因此,加强复习方法的指导,突出自主性、思考性、针对性,以提高复习的有效性,才能真正做到“温故而知新”。
四、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思考。
引导学生探究,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首先要摸清学生的已知领域与未知领域,据以确定探究什么,怎样引导学生探究,重视学生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探究之后,还要回顾探究的得失,总结经验教训,使学生更好完成“学”与“思”的二者结合。合作学习引入课堂教学,充分显示出合作学习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等方面的优势。但是,目前合作学习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实践”问题。走进课堂,合作学习似乎成为一种时尚,但现实是:合作学习流于形式的较多。在教学中,教师大都采用分组的形式,让学生讨论、合作,且无论什么样的课都采用,过一会儿用一次。从表面上看,课堂气氛比较活跃,但从实际的教学效果看,讨论时间给得不够,刚刚分好组,没说几句,就被教师止住安排下一项内容了,合作学习显得匆忙、零乱。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教学场面:每当老师宣布合作、讨论后,整个教室就开始沸腾了。但若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讨论时,学生各说各的,有的学生不善于独立思考,不善于互相配合,不善于尊重别人的意见,也不善于做必要的妥协。有些小组里的学生抢着各说各的,人人都急于表达自己的思想,结果导致谁也不去倾听,不愿倾听。有的小组发言的往往只是一些优秀学生,他们常常会为某个观点争得面红耳赤,而其他同学则端坐一边,冷眼观战,还有的甚至做起了与课堂无关的事情。就是这样,有的时间学生讨论后,教师还能依次听取汇报,汇报完毕,活动便宣告结束。
冷静思考不难发现,这是一种过激行为,是对小组合作学习形式的一种肤浅的`理解。这种走过场、摆样子的合作学习,表面上是热热闹闹,实质却是肤浅、低效甚至是无效的。正是这种合作的盲目性,逐渐导致了学生合作意识和能力的衰退,合作意愿的缺失。也正是这种合作的随意性,无形中占去了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使得学生逐渐产生了学习依赖。这些也必将制约学生学习的可持续发展。小组合作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有很多优点,恰到好处地运用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技能。有效的合作学习首先要有个独立思考的习惯,这一习惯更是提高学习效率的一个法宝。“学而不思则罔”,读书学习,切不可浮躁,需要独立思考。
五、让学生在作业中思考。
布置完成课外作业能有效地对教学效果进行反馈和检测,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对达到某种程度的和谐与统一。除了对作业分类要求外,允许有些题目不做或选做,对于暂时做不出的题,允许只写解题思路及在何处受阻的原因分析,以确保作业的教学功能回归其本来面目。课外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目的在于帮助学生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运用所学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中,除了正确引导外,要求学生模拟当时错误的情景,找出错因,提出防范的措施,是培养学生独立反思的有效策略。
创造诗意人生,点亮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是我们追求的理想境界。因此在教学中,为了使学生尽快地适应学习,开创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景,让学生课内外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获得基本的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
学生思考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大全(16篇)篇五
自主学习可以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过程拥有更大自主权,而自主学习能力是可以培养的,需要我们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探索研究。本人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对自主学习的应用策略进行了研究,得出了一些有效经验。
鼓励提问提倡思考。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明代学者陈宪章也说过“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好奇与质疑是小学生的天性,在这种天性的驱动下,很多学生会产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愿望,并渴望快速解决问题,从中获取答案,疑问是探求新知的开始,也是获取新知的动力。此时,教师,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意愿,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可以提出任何问题。学生只有在学习中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才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进一步探究问题,继而有所创新,有所创造。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是非常重要的,实际教学中,教师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改变学生被动学习、被动思考的现状,使学生在主动参与、积极合作中探究知识、开拓思维、勤于动脑、发现问题,最终提高语文素养。学习的过程实际上是质疑解难的过程,语文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质疑品质,为学生将来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奠定基础。如在教学《七颗钻石》的过程中,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小姑娘的水罐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变化?最后七颗钻石为什么都升到天空中而不给小女孩留下?”我让学生围绕这几个问题展开讨论交流,探求答案。这种问题训练,使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锻炼了思维并迸出思维的火花,锻炼了口语交际能力。再如在教学《草船借箭》一课内容时,教师提问学生如果当时没有雾的出现,诸葛亮的草船借箭计划会失败,会出现什么后果呢?假如鲁肃告诉了周瑜诸葛亮的计划结果会怎样?这类问题的提出,能够很好地锻炼学生的异向思维,促进他们进行灵活思考,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最终实现思维质量的提高。
创设有利于自主探究的教学情境。
产生疑问是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的开始,由学生自己提出一个问题比精彩回答一个问题更为重要。例如,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自己阅读文章,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自主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更高层次的阅读能力。教育学认为:最有魅力的教学,就是使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让学生的思维与知识产生共鸣。实际教学中,我们尽量避免让学生“跟着教师的思路阅读文章,随着教师的问题研究文章”,而应该激发学生自我思维的火花,形成真正属于他们自己的阅读能力。在《太阳》一文中,教师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学生通过网上查阅和研读文章,不仅了解了太阳的特点、形态、大小以及与人类的关系,也大量拓展了相关的课外知识。教给学生一般的自学程序:初读,查阅字典学习新词、了解文章大意;细读,整理文章思路;精读,突破重点难点;回读,体会思想盛情;反馈,独立进行课后练习。这一自学程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比较符合学生的学习实际,当学生熟练掌握这一自学程序后,就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学。作为教师,要鼓励学生在研读的过程中提出疑问,引导他们自由表达和讨论,从而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
注重学生自主学习的感悟和体验。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说过:“要把教育从鸟笼中解放出来,鸟的世界是树林,而教育的世界是整个社会。”可见,语文存在于社会的方方面面,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语文,要想切实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加深学生的自主体验,就必须将生活引入课堂,将课堂搬进社会。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发现社会中的问题,大胆提出问题,继而解决问题。我们要重视语文实践活动课程,定期组织学生走出教室,走进社会,走向大自然,在教学《望庐山瀑布》时,教师可以学生根据自学程序进行学习,首先初读,解决生字与生词,调理通顺后再进行细读,并联想画面,猜测诗意,然后精读,抓住诗中重点,感悟诗情,最后熟读,能背诵出来,并积累好句,做到心中有诗,随时都能拿出来用。学生通过这一步骤,则能达到熟读精读,感悟至深的目的。再如:开展环境调查、模拟采访、社会采风、社区活动等,让学生在亲自实践的过程中动手动脑、用心体验。适当的增加语文活动课,能够增强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全面掌握与应用能力,用其作为一种提高语文教学水平的新途径,对于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总之,教学生学会学习,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自主性学习可以为学生搭建起构建知识与养成质疑精神、合作意识和创新勇气的桥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和人文素养。当前的课堂教学可以围绕这一目标,进一步拓展自主性学习的领域,探索多种自主性学习的模式。
参考文献:1、朱凤艳“自立学习”课堂教学模式初探[j]教育实践与研究,(03)。
2、张国花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自主学习[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08)。
学生思考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大全(16篇)篇六
时间飞逝,转眼又到了期末,为此为自己在这学期作。
本文是小编提供的自我评价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借鉴。
人文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把自我评价作为学习的方法之一,认为“当学习者自己可以决定评价的准则、学习的目的及达到目的的程度时,他才是真正地学习,并且对自己学习的所有方面负责”。因此,培养小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不但可行,而且必行。
1.范例评价。
低年级初入学的小学生,一般不会评价自己的学习情况,多依赖教师的评价。学生通过教师一个个评价的范例吸取一定的评价标准,逐步掌握评价方法。
2.对他评价。
学生从教师的范例评价中受到启发,以教师的评价作参照,模仿运用到其他同学身上,体验评价活动。
个性心理学告诉我们:个人在认识别人的品质时,就开始形成了对自己的评价能力,个人自我评价能力的发展是由于个体从周围的人们中分离出来,并和从这些人身上看到的东西加以比较的结果。即学生的自我评价是建立在他评基础上的,也只有在对他人的评价中,把别人和自己比较,不断调整对自我的评价。刚开始学生的独立评价是有一定难度的,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领会了评价的范例,并获得了对同学的评价经验之后,就能积极地把评价要素纳入自评活动中来。
学生思考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大全(16篇)篇七
长期以来,受各种参考资料的影响,很多课文的教学内容早已具有预定性,叙写了哪些内容、采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何种主题、体现了什么情感,这些已成为教学的固定构架,而且所有的说法也口径大致相同。因此在进行课文预习的时候,学生的思维模式也几近僵化,缺少自己独立的思考。这种感觉,在我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文章时达到了极致。我要求学生各用一个词来概括自己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总体感受,学生的回答普遍是:自由快乐的百草园,枯燥乏味的三味书屋。让学生提炼这篇文章的主旨时,学生的回答又几近一致: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同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作对比,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同时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
可是这里的三味书屋真的只是枯燥乏味吗?这篇文章真的只是表现对封建教育的不满吗?为了让学生对这篇文章有更深刻的认识,也为了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不人云亦云的语文阅读习惯,我立即调整了上课策略,让学生针对三味书屋是“乐园”还是“苦园”展开了辩论。下面就是这堂课上的教学实录。
先要求学生朗读三味书屋部分,按照学生自己的理解,将全班同学分成两组,甲组认为是“乐园”,乙组认为是“苦园”.
甲: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腊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还可以捉了苍蝇喂蚂蚁。这些活动都是非常有趣的。
乙:园子里只能去玩一会儿。玩久了先生就会在书房里大叫,大声呵斥:“读书!”先生还有一条戒尺,还有罚跪的规则。
乙:文中说“我就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从一个“只”字和“习字”“对课”这样无聊的学习活动,可以看出三味书屋的生活是非常枯燥乏味的。
甲:先生给“我”读的书渐渐加多了,“从三言到五言,终于到七言”,说明我的知识增多了,这也是一种读书的乐趣啊!
甲:“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有念‘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的,有念‘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的,有念‘上九潜龙勿用’的,有念‘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的……后来,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其实我们现在有时候也会这样:先发疯一样地读书,然后突然都莫名其妙都停下来,你看我,我看你,有时候还会哄堂大笑,很有趣。
乙:可是你看学生读的内容,都是一些枯燥乏味的东西,读一两天还好,可天天读的话就一点意思都没有了。包括老师读的那段话,鲁迅也说“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说明他也不懂,只是瞎猜的嘛!
甲:我觉得作者在这里并不是为了写老师读的是什么内容,而是强调那读书入神的场面。“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拗过去,拗过去……”大家可以试着做做这个动作,看着是不是很滑稽,很有趣啊!
甲:在先生读书入神的时候,孩子们有的“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做戏”,有的用半透明的纸蒙在绣像小说上画画。作者回忆自己儿时在课堂上的小动作,说明这些小动作很有意思,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就像我们现在有时候上课做一些小动作,没被老师发现,心里也会偷着乐呀!(不好意思地笑)。
乙:这其实不也正从反面说明上课没有意思,很枯燥吗?
甲:作者说“书没有读成,画的成绩却不少”,说明那段读书生活培养了他对画画的兴趣,让鲁迅受益终生。
甲:鲁迅说自己最成片段的绣像,“我要钱用,卖给一个有钱的`同窗”,“这东西早已没有了罢”,可以看出作者对三味书屋的怀念,对失去童年的惆怅。
乙:作者在描写三味书屋的时候,写三味书屋的匾下面有一幅画,“画着一只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没有孔子牌位,我们便对着那匾和鹿行礼。第一次算是拜孔子,第二次算是拜先生”.这种行为是非常迂腐死板的。
甲:神圣的孔子和威严的先生变成匾和梅花鹿,接受一群孩子的跪拜行礼,这场面很滑稽可笑!
师补充:“鹿”谐音“禄”,“肥大的鹿”就喻指高官厚禄,“伏在古树下”,意即“禄在古书中”.说明那个时代读书就是为了谋取高官厚禄。作者也是在借此批判封建教育。
乙:封建教育下的老师也是要批判的。他是城里极“博学”的,可他对“怪哉虫”是怎么一回事却不知道,并且在学生问的时候,居然“很不高兴,脸上还有怒色了”.明显的是老师不知道,却不愿意承认,有点古代读书人那种死要面子的样子。
甲:这个老师做得是不对。可是我觉得作者说先生“是渊博的宿儒,决不至于不知道,所谓不知道者,乃是不愿意说。年纪比我大的人,往往如此,我遇见过好几回了”.这段话是站在一个孩子的角度来写的,写出了孩子被责骂的委屈以及对大人的控诉,现在让40多岁的作者写出来,让人忍俊不禁。
我在课堂上做了这样的总结:关于三味书屋是“乐园”还是“苦园”,一直以来都是争议不断。我们既能读出一个阴森、冷酷、枯燥、陈腐的三味书屋,借此批判封建教育制度对儿童的束缚和损害,也能读出一个充满童真、童趣的三味书屋,表现了作者追求新知识,天真、快乐的心理。希望大家在阅读这篇文章以及其他文章的时候都能有自己的思考和看法。不过,老师个人认为,这样一篇回忆性叙事散文,作者用儿童的口吻叙述事物,以儿童的视角反映其主观感受。在灿烂的春光中有童真,在无味的冬天里也有童趣,自由的玩耍中充满幻想,严肃的学习中也有快乐,是鲁迅先生42岁时“只剩了回忆的时候”用一颗童心去回忆的童年生活。这样的童年,固然有遗憾,但更多的是快乐。
4前,法国著名思想家、哲学家帕斯卡尔曾经说过:“人只不过是一棵芦苇,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棵能思考的芦苇。”因而他又说:“人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因此,我们要善于抓住各种教学的契机,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这是对他们最大的尊重,是我们教学的根本目标,需要我们不断去努力追求。
学生思考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大全(16篇)篇八
独立思考与创造精神是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主要手段。没有这些智力活动,世界就停滞不前了。
作为家长,应该利用各种机会,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精神。例如,孩子喜欢画画,父母就要为孩子创造绘画的条件,可以买些铅笔、蜡笔等,用废纸订成小本,让他们尽情地画。
当然,如果能在画的过程中进行指导,那是最理想的。又如孩子爱玩水、沙子、爱拆玩具,但有的家长却不了解孩子的心理,认为玩水、玩沙子会弄脏衣服,拆玩具是破坏。其实可以通过玩水、玩沙子,给以引导,让孩子懂得水为什么可以浇花,花又为什么离不开水,水又为什么可以煮饭等水的.用处和特性;让孩子知道沙子有什么用处,它是怎么变来的,并且可以利用它做成各种模型。孩子拆玩具,是出于他的好奇,他要探索玩具的声音是从哪里发出的,为什么玩具会发出声音。
一个刚刚会走路不久的孩子,当他看到电视中出现演员时,他会毫不犹豫的向电视后面走去,在他幼小的心灵中多么想知道这些人是从哪里跑出来的。
孩子的头脑对世界所出现的一切在探索,从不知到知。对这种可贵的精神,父母应感到高兴,加以鼓励,并正确引导。当孩子看到镜子里为什么会照出人来时,他可能也会去找一块玻璃,贴上一张锡纸,当他可以看到自己的时,他是多么高兴啊!这是创造性的萌芽。
所以当父母的不该去打他、骂他、制止他,而是应当鼓励孩子独立思考,大胆探索。如果将孩子培养成为人云亦云、不动脑筋、干什么只会照葫芦画瓢的人,那就是抹杀了孩子的个性和创造精神。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学生思考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大全(16篇)篇九
语言表达能力是公司主管的一项重要能力,公司主管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传达和贯彻上级部门的指示和精神,部署本部门本系统的工作,把领导集体的科学决策准确、完整、有效地传达下去,调动部门的员工按照总体部署,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完成任务,从而提高效益,创造业绩。公司主管在工作中主持会议,上传下达工作指令,接待来访,参加社交活动,发表演讲和个别交谈都需要语言表达能力。作为公司主管,培养和锻炼表达能力是提高业务素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语言表达能力分为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
口头表达能力,也就是口才,就是将自己的思想、观点、意见、建议,运用最生动、最有效的表达方式传递给听者,对听者产生最理想的影响效果的一种能力。公司主管的口头表达能力,主要包括:在各种会议上的演讲能力,对不同对象的说服能力,以及面对复杂情况应付各种“对手”的答辩能力。
在新闻传播日益先进的现代信息社会,公司主管都有可能随时遇到记者的采访,在必要的会议和场合发表演说,在各种社会活动中,随时有可能主动或被动地答辩一些问题,公司主管的口才就表现出其重要性。
文字表达能力,就是将自己的实践经验和决策思想,运用文字表达方式,使其系统化、科学化、条理化的一种能力。文字表达能力是公司主管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素质,古今中外,杰出的领导者都具有优秀的文字表达能力。
现代公司主管更需要优秀的书面表达能力,现实生活中有一些公司主管缺乏书面表达能力,这样使自己的领导潜力得不到更进一步的发挥。而那些具有良好的书面表达能力,善于总结经验,使自己的决策思想条理化、系统化、规范化的脱颖而出。
2.宣传能力。
宣传能力是公司主管组织指挥能力的又一个重要方面。公司主管具有较强的宣传鼓动能力,宣传员工、教育员工、发动员工,才能干好领导工作。就一般而言,越是接近基层的公司主管,宣传能力越显得重要。有些事情从全局和长远来看十分必要,但是,需要局部或暂时做些必要的“牺牲”。在这种情况下,统一大家的认识也很困难。如果不统一大家的认识,就无法激发大家的工作热情和干劲,甚至各行其是,我行我素。因此,公司主管的宣传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3.说服能力。
说服能力是指公司主管在日常的工作中劝说下属或别的部门主管按照既定的计划执行的能力。说服,是以求得对方的理解和行动为目的的谈话活动。因此,说服的最大特征,就在于引起对方的关注。如果将单方面的想法强加在他人的头上,说服就不可能获得成功。就是说,说服的关键在于帮助对方产生自发的意志。因此,说服,不是为了使对方在思想上获得理解而进行的解说,也不是迫使对方在无奈之下付诸行动。
人们常说:“人生,就是从不间断的说服,
”尤其是在商务领域,那里汇集着各种性格的人,为了达到共同的目标,大家必须同心协力,因此说服的场面更是俯拾皆是。如果说,工作就是不间断的说服,也并不过分。
公司主管在工作中,如果不对上司或同事、下属进行劝导和说服,工作就会一事无成。在部门内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协调,说服能力是不可缺少的能力之一。很多事情,无论你多么勤奋,如果仅靠一个人的力量,最终将会一事无成。
但是,如果不主动出击,不积极与人交往,不向对方进行诱导,你就不可能得到他人的协作。说服的基本力量由说服者的人格即“说服者是什么人”、劝告内容蕴含着的力量即“说什么”以及说服者的应变能力即“怎么说”三要素组成。我们将这三种要素统称为“说服能力”。说服能力是从三种要素的综合效果中产生的,不可能被某种单一的技巧所替代。
4.幽默能力。
幽默的语言,能使公司主管更好地团结下属,造成宽松、愉快的气氛,促进与大家的思想、感情的交流,使他们更容易接受你的观点、主张和思想意图。同时也有助于改善公司主管的形象。
在一些令人尴尬的场合,恰当的幽默可以使气氛顿时变得轻松起来。可以利用幽默批评下属,这样不会使下属感到难堪。当然,对于那些悟性较差或顽固不化的人,幽默往往起不了作用。
幽默不是天生的,幽默是可以培养的。再呆板的人,只要自己努力都可以逐渐变得幽默起来。美国前总统里根以前也不是幽默的人,在竞选总统时,别人给他提出了意见。于是他采用了最笨的办法使自己幽默起来:每天背一篇幽默故事。
幽默不是讽刺,讽刺别人会使人厌恶,甚至产生对抗。讽刺式的幽默会让别人感觉你在利用别人的弱点或短处,会产生很不好的影响。
5.演讲能力。
优秀的公司主管都有很好的演讲能力,他们无一例外是演讲的高手。演讲的作用在于让他人明白自己的观点,并鼓动他人认同这些观点。从这点出发,任何一名公司主管都应该学会利用演讲表达自己。
主管演讲的对象不一定是很多人,可能仅仅是自己个别的下属,演讲的场所不一定是在会场上,很可能是在与下属沟通时。
演讲的意义并不局限于演讲本身,演讲可以改善口头表达能力、增强自信、提高反应能力。这些素质会使你在对外交往和管理下属时游刃有余。
人的演讲能力主要与他的演讲次数成正比。也就是说,即便一个口才很笨拙的人,只要不断地去演讲,也会成为演讲高手。
培养自己演讲能力的惟一可行办法就是去演讲,如果你比较胆怯,可以在人少的场合演讲。实际上,演讲最难的就是第一次,只要克服了心理障碍,演讲并没有什么难度。
6.倾听能力。
很多主管都有这样的体会,一位因感到待遇不公而愤愤不平的下属找你评理,你只需认真地听他倾诉,当他倾诉完时,心情就会平静许多,甚至不需你做出什么决定来解决此事。
这只是倾听的一大好处,善于倾听还有其他两大好处:一是让别人感觉你很谦虚,二是你会了解更多的事情。
每个人都认为自己的声音是最重要的,并且许多人都想迫不及待表达自己的愿望。在这种情况下,友善的倾听者自然成为最受欢迎的人。如果主管能够成为下属的倾听者,他就能满足下属的需要。
如果没有这方面的能力,就应该立即去培养。培养的方法很简单,只要牢记一条:当他人停止谈话前,绝不开口。
学生思考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大全(16篇)篇十
随着国家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和高校毕业生的持续增加,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在人才市场化条件下,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成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一条重要途径.目前高校在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方面存在着专业设置落后、理论知识与实践脱钩等系列问题,提出高校应克服这些问题,结合人才市场需求信息及实际用人能力要求收集信息、制定并实施就业能力培养方案、并且在方案实施过程中不断检测与修正,以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作者:李玲作者单位:河南科技学院,河南,新乡,453003刊名:现代商贸工业英文刊名:modernbusinesstradeindustry年,卷(期):2009“”(7)分类号:g521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
学生思考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大全(16篇)篇十一
笔者以前在教学中,往往会应用经过多次消化了的材料来讲授,有时经过抽象的理论分析加以表述,把已有的知识进行系统归纳,形成简明扼要的理论体系。这样的教学方式,自己讲得头头是道,以为学生已经很了然,其实学生很漠然,往往会造成学生对科学概念产生误解,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无法了解科学结论到底来自何方,扼杀了他们的创新能力。笔者认为:只有在实验基础上建立了正确的、经得起实践检验的理论,才能由表及里,达到对客观事物的规律性认识,才能对科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有较深的体验,才能进一步发展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
初中自然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践性与理论性很强的学科。课本中有许多实验都是验证性实验。学生一般都是按照教师事先设计好的模式,按部就班,教师怎么说他们就怎么做。学生的思维被压缩在极其狭窄的单线性思维空间里,束缚了学生思维的自由度和想象力。造成思维的被动、狭窄及惰性,而变换实验的形式,却可以培养思维的独创性。因此,在实验教学中尽量地把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式实验,把演示实验改为边讲边实验,把习题中的叙述性实验改为操作实验等等。经过学生自己克服困难,百折不挠、开动脑筋而获得规律和知识,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习的兴趣。
例如,氧气的制取实验。若一开始就告诉学生该怎么怎么做,教师先演示一遍,等学生看清楚了,又要强调实验过程中该注意的问题,再让学生自己动手做。这样也许大部分组能成功制取到氧气,但是学生的兴趣与创新思维却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再让他们用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又什么都不知道。因此,在讲授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如果先让学生自己动手来做实验,在学生探索实验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不同的现象和问题:有些组水槽里的水变红了;有些组试管破裂了;有些组收集不到氧气;有些组收集到的氧气纯度不高……针对这些问题,引导学生讨论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又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这样在学生亲身体验的实验情境中,学生兴趣就很高,整个实验室议论纷纷,他们猜想有些试管破裂是由于试管外壁有水珠引起的,有些是试管口朝上引起的,有些是受热不均引起的……针对这些猜想,再提出问题,如:为什么试管口朝上会引起试管破裂?为什么受热不均会引起破裂?为什么会收集不到氧气?为什么实验结束后得先移走导管再熄灭酒精灯……在学生分析这些问题时,加以启发引导,经过分析、归纳、提出合理的正确的.解决方法。经过以上的分析和改进,不但能完成制取氧气的实验要求,而且还能培养学生实验过程中善于观察、探索、思考、联想的能力。既学到必要和扎实的知识,又培养了动手操作能力,敢于怀疑,敢于质疑,敢于提出自己见解,又培养了求异思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讲述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时,就引导学生思考氧气究竟是从哪里来的。是从水里来还是从二氧化锰来还是从双氧水来,又或者是从它们的混合物中来?让他们自己设计出实验方案,通过做探索性实验来说明问题。再引出实验原理,导出实验装置和实验步骤。这样,学生在探索实验的过程中既学到了知识又体验到探究过程的乐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在探究“电路连接”的课题时,本人事先把三盏灯串联在一起,开关闭合后,三盏灯都亮了。然后提出问题:不拆断电路能否只让一盏灯亮,另外两盏灯不亮呢?学生分组探究,寻找方法。这样设计探索性实验后,学生不但可以得到短路的方法和定义,还会探究出把串联改为并联的方法。学生参与意识浓,探索欲望强,学生的情绪始终处于最佳状态,学生的兴趣也就能得到持续、稳定的发展和巩固。
教师只要根据教学目标,以探究性的视角去挖掘教材中的探究因素,通过整合增减、换序、改编的方法确定探索性实验,设置情境问题,诱导学生主动学习、观察、探究、交流、寻找问题的答案,组织教学材料,设计教学策略,做足开好每次实验,让一堂课变成学生的一个“发现―探究―推理―判断”的过程。即让学生自己去体验知识获得的过程。在整堂课中,随着知识点的转移,通过教师的层层设问,引导学生发现问题,通过阅读、观察、分析,推理再解决问题。学生的思维在教师的引导下始终处于兴奋、积极的状态,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更好的培养。学习科学的兴趣也就越来越浓。
参考文献:
[2]崔秀梅。初中物理新课程教学法[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作者单位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白马镇初级中学)。
学生思考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大全(16篇)篇十二
论文摘要:长期以来,职业教育的实际培养效果与社会需求之间的脱节,说明只有贯彻就业导向原则,才能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本文结合唐山职业技术学院的具体情况,提出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路与设想。
在高职教育教学改革中,课程改革是核心。因此,我们应以就业创业为导向,以社会需求为基础,设计课程结构体系,确定能力培养目标,最终实现学生就业的目的。
论文关键词: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创业能力研究。
一、以就业创业为导向,构建高职教育课程体系。
(一)校企合作共同开发课程。
根据课程开发的要求,我们与行业企业合作共同开发了《初级会计实务》、《成本会计实务》、《企业纳税实务》、《会计电算化实务》等课程。根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量身订制”培养计划和课程教学内容,发挥行业、企业专家在课程开发和建设中的作用。
(二)实现课程结构模块化和立体化。
按照就业导向原则,我们设计了职业基础模块、职业技能模块、职业延展模块和创业就业模块课程体系。这种模块化的课程体系,不仅增强了课程的弹性,而且对职业化的课程进行了优化和补充,有利于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的形成和提高。
(三)实行双证融通,技能培养与职业证书相结合。
按照会计行业的准入制度要求,我们开设的《基础会计实务》和《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课程就与会计证的取得融为一体;《初级会计实务》、《经济法》和《中级会计实务》课程与助理会计师和会计师证书的取得融为一体。这种以岗位技能训练和行业证书培训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已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创新高职教育教学模式,培养创新型实用人才。
随着教学模式改革的深入,基于素质、创新等新的教学模式不断涌现,形成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新亮点。这些教学模式主要有:
1.互动式教学模式。
互动式的教学模式,就是创造师生平等、合作、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师生在知识、情感、精神等方面相互交融,学生由吸纳向创新、创造转变,由单一知识教育向综合素质教育的转变。
2.自主式教学模式。
通过教师对学生的有效指导和学生相互的有效交流,帮助学生自主创新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3.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
工学交替的模式在专业学习模块时进行的,将使专业理论的学习更贴近生产实际,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实用能力很有好处,并使学生毕业后就能顶岗工作,取消了见习期。
4.产学研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坚持校企紧密结合,以科研部门参与为基础,促进教育、科研、产业互动式发展,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学院教师刘玉祥教授主持研究的“秋红早蜜”、“秋红蜜”、“秋红晚蜜”桃树系列晚熟、极晚熟新品种和果品安全生产技术,作为我市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研究成果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我国高职课程改革颇受关注,其中课程评价更令人关注。(教高[20xx]16号文件)中就明确提出“加强教学评估,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由此可见,高职课程评价问题不仅是国际高职课程发展与改革的趋势,也是我国高职课程自身发展与完善的一个必要条件。
1.高职课程评价的方法。
(1)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随着高职课程评价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以过程评价为主要内容的形成性评价越来越被人所重视。要坚持以过程评价为主,同时,做到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
(2)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依然是课程评价中的常用方法。但是,为了确保课程评价的客观、公正,提高课程评价的效率,采用客观测量、实验设计和统计推论等具有量化功能的方法,对课程实施和课程效果进行评价是一种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
(3)校内评价与校外评价相结合。按课程准备、课程实施、课程结果三个环节加强过程控制,构建以学校职能部门、学生主体和行业、企业专家共同参与的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课程评价机制。
(4)评价反馈与改进提高相结合。在高职课程评价体系中,评价反馈是课程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也是课程评价必不可少的环节。课程评价的反馈是对课程设计、课程实施和课程结果的全面分析,为今后不断改进课程设计和课程实施,提高课程教学效果提供依据。
2.高职课程评价的内容。
(1)文本评价的内容。文本评价主要包括:课程方案内容的评价和课程方案水平的评价。其中课程方案内容的评价主要包括课程方案是否完全覆盖或反映出课程评价目标,应该如何表征课程方案及课程方案的合法性,而课程方案水平的评价主要指课程方案的创新度、课程方案的契合度即能反映出地域特色,所制定的课程评价标准能否检验课程本身及其各个工作环节的效率,课程评价的结论是否可以为课程控制提供依据,对课程可行性的分析,课程方案的科学性评价、课程方案的影响力评价等。
(2)课程开发过程的评价。课程开发过程的评价以内部教学质量为视角,从课程的开发、决策、设计等开始介入到课程评价。包括对课程开发、课程决策、以及课程设计、课程实施所涉及的因素进行评价,它是一个动态的评价过程。
(3)课程实施效果的评价。效果的评价应从学生的学习角度(包括学生对课程的兴趣、掌握的程度、应用的能力等方面)、教师的教学角度(包括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安排、教学成果等方面)以及学生岗位职业能力表现(包括学生的理论知识应用能力、动手操作能力、适应环境能力、心理素质等方面)等进行评价。
参考文献:
[1]吴亚萍.高职院校双证融通课程评价的策略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xx(9)。
[2]蔡其勇.《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探讨》[j].教育探索,20xx,(06)。
[3]葛振网.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研究[m].20xx(3)。
[4]邓泽民.职业教育课程设计[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xx。
学生思考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大全(16篇)篇十三
(江苏省吴江区盛泽实验小学)。
朗读能力是语文综合能力之一,也是构成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基础。因此,朗读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也促使众多小学语文教师不断提高朗读教学的质量和效率,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但从目前来看,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成效并不高,学生的朗读能力也没有得到有效的提升。这一现状已经引起众多专家与学者的关注与重视,并由此展开相应的研究。基于此,本文在此浅谈低年级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以期能够为相关人士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借鉴,达到提高学生朗读能力的目的。
一、为学生创造更适宜的朗读环境。
根据实践调查的结果显示,部分小学低年级学生并不愿意主动积极地进行朗读,也不会在朗读教学中大声的朗读。这就导致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成效不高,学生的朗读能力无法得到提升。
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方面,在小学低年级中,多数学生的性格还较为内向,不愿意在课堂中进行大声的朗读。另一方面,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气氛相对拘谨,学生不但不愿意在其他同学面前大声的读,更害怕自己出现错误而受到教师的责备。在这两个方面原因的结合下,学生缺乏主动性与积极性。
于大声朗读,使学生从被动地听从教师的命令逐步转变为主动地朗读。
首先,教师要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要从整体上让学生感到放松。这就需要教师转变自己的意识,对学生保持亲和,让学生能够感受教师的亲切,并主动地亲近教师、信任教师并信赖教师。当教师与学生建立了平等、民主、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学生才会在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感到自由,并在教师的引导下更主动、更大声地进行朗读。
其次,教师要善于引导,尤其是对部分性格较为内向的学生。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鼓励,要让学生对自己充满信心。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在朗读教学中制订合理的朗读模式。例如,教师可以通过集体朗读来引导学生参与到朗读中,通过这种集体活动让课堂氛围更加轻松,逐步引导学生参与到其中,并能够大胆自由地进行朗读。
二、要重视学生的发音。
根据实践调查的结果显示,当前大部分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口语发音并不规范,其在朗读中的发音并不标准。这是由于众多教师对朗读教学不够重视的原因而导致的。
目前,我国的小学语文教学仍受到应试教育理念的束缚与限制,造成部分教师还没有真正重视朗读教学,甚至部分教师根本没有开展朗读教学。在这种背景下,教师并没有在朗读中规范学生的发音,也没有从真正意义上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朗读。
因此,教师要通过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切实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这就促使教师重视学生的发音,要从读音、声调等多个方面进行规范。同时,教师要加强对学生朗读的监督与管理。特别是在早读时间,教师一定不能让学生在教室中虚度光阴,必须要加强管控,使学生充分利用宝贵的早读时光进行正确有效的朗读。
与此同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也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朗读,要让学生在熟悉课文的同时有感情地进行规范的朗读,才能够使学生获得更大的提升,达到有效提高学生朗读能力的目的。
三、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法。
部分教师反映朗读教学相对抽象,教师很难通过大量的讲述或者亲身的示范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导。尤其是在个别偏远的地区,其师资力量相对欠缺,教师自身的口语发音并不规范,也就无法引导学生进行更正确的朗读。
此时,教师可以在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法,在多媒体技术与设备的有力支撑下对学生进行更系统科学的朗读教学。具体地说,教师可以为学生收集相应的教学视频,从发声、感情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科学的朗读指导。通过多媒体,教师可以将抽象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形象。
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法创设相应的意境,让学生进入到特定的情境中,去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使学生的朗读更富有感情。以《军神》这篇课文为例,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来营造相应的氛围,让学生感受到当时的情境,让学生领略到军神具备的精神。在这种背景下,学生才能带着足够的感情进行朗读,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四、合理规划朗读的方式。
教师应该在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合理规划朗读的方式,以更加丰富的朗读方式增加朗读教学的生动趣味性,引导学生更主动地进行朗读。
因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根据角色进行朗读。以《狼和鹿》这篇课文的朗读为例,教师可以要求不同的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文中人物的感情基调、调节自身的情绪,并在此基础上展开朗读。
在此过程中,学生开始学会立足于特定的情境与语境进行朗读,达到了切实提高学生朗读能力的目的。
总的来说,朗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与重点,促使教师不断创新与改革。因此,教师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提出更有针对性的策略,使学生的朗读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参考文献:
石玉国,马丽萍。让语文课堂因“朗读”而更精彩[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1(06)。
学生思考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大全(16篇)篇十四
青岛黄海学院于20xx年开始培养电子商务就业创业人才,在探索和实践过程中,发现按照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的电子商务专业大学生在就业创业能力方面,无法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和企业的需求。第一,电子商务专业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的大学生无法适应企业的精准用人需求,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学生的电子商务知识能力为主,在技能实操层面过于薄弱,而电子商务企业需要的是能够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提升企业销售业绩的技能型、实践型人才。第二,电子商务专业原有的人才培养方式培养的大学生的电商就业技能与企业的岗位技能要求有较大差距,培养出来的大学生无法胜任电商企业相关岗位的工作技能。第三,电子商务专业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无法满足大学生提升创业能力的要求。
结合我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实际情况以及市场的需求,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电子商务专业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培养。第一,明确电子商务专业就业创业能力人才培养的目标。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应具备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操作能力,熟练掌握电子商务业务相关技能,能够胜任电子商务企业对应岗位的工作,具备良好的创新创业意识和心理品质,能够基于平台运营熟练应用相关技术开展创业实践活动。第二,改革现有的人才培养方式,培养学生的电子商务实践操作技能。开设实践教学平台,通过小e学堂和企业工坊的校企合作模式培养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电商企业相关岗位工作技能,使我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能够实现精准的高质量就业。开设创客平台,鼓励和引导大学生自主创业,通过创业实战来启迪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培养和强化电子商务创新创业能力,使学生能够在电子商务领域独立自主的开展创业实践活动,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创业促进实践教学。设立大学生创业服务中心,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注册、工商、税务、法律咨询,提高大学生在电子商务领域创业的成功率。第三,改革现有的电子商务课程体系,把相关的课程替换掉,密切结合电子商务企业的岗位需求,以市场为导向设置电子商务课程,从而实现定向精准的培养大学生的就业技能的目标。开设大学生创业培训和创业选修课,激发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培养大学生在电子商务领域创新创业的能力。
构建电子商务就业创业实践教学体系,设立实践教学平台、实训平台和创客平台联合培养电子商务专业就业创业人才。实践教学平台用于电子商务课程的实践教学,实训平台用于承担学生在企业工坊的实训,创客平台用来承担学生的创业。在大一阶段开展实践教学,在大二阶段开展实践教学和入企实训、创新创业,在大三阶段开展学生的创新创业和实习。
(一)实践教学平台。
改革现有的课程体系和授课方式,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由高校专业理论课程、岗位技能课程、岗位实战课程三个模块构成。1、专业理论课程。该课程群以高校专业理论基础课为主,培养学生健康的体魄,良好的道德素养、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以及使学生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概念和知识。由学校老师进行课堂教学。2、岗位技能课程。该课程群以增加学生实践经验为主要目标,教学内容全部采用真实企业案例和项目,通过企业经理、行业专家、山东网商集团老师等现场教学,学用互动,加深学生对电子商务业务流程和具体岗位的认知。课程体系的设计以电子商务岗位需求为逻辑起点,包括内贸、外贸两个方向,共计十一门课程。其中,内贸方向主要课程包括:设计思维基础、客户服务与管理、网店美工设计、网店推广、自媒体运营。外贸方向主要课程包括:跨境电商图文营销、阿里国际站操作实务、跨境贸易转型与突破、跨境电商零售运营。3、岗位实战课程。岗位实战课程贯穿于整个课程体系,以培养和拓展学生职业素质、提升从业能力、增加实战经验为主要目标。课程组主要包括职场转变和电商实战。
(二)实训平台。
实训平台,通过电子商务企业岗位实操提升学生的电子商务就业创业相关技能,启迪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引入电子商务领域相关的电商企业入驻基地,通过课岗融替,校企合作共育电子商务就业创业人才。在实训平台,每位学生都会选择一家企业的一个岗位,在规定的时间去企业工作,学生在工作岗位上每天都会有经理分配工作任务,接受经理的指导和培训,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可以向老师和企业经理进行反馈。通过在实训平台的工作,一方面学生将课堂所学的技能运用到实际的岗位工作当中去,强化知识的吸收和熟练加深所学技能;另一方面学生通过解决在实际工作岗位当中遇到的新问题接受最前沿的电商实践操作技能,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效果;第三,通过此平台的实训,学生将进行分流,一部分学生将选择适合的企业就业,另外一部分则开展独立自主的创业实践。20xx年,青岛黄海学院共引入包括青岛老尹家海参有限公司在内的20家企业。
(三)创客平台。
创客平台,通过在电子商务领域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让学生独立自主的在电子商务领域开展广泛的创业实践,设置大学生创新创业选修课程,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锻炼学生的创业心理品质,拓展并强化学生的电子商务就业创业技能。20xx年,学院共开设创新创业课程42门。在此阶段,学生可以按兴趣和意愿自由组建若干人参与的创业团队,创业导师对创业团队的创业项目进行指导,符合条件的创业团队可以入驻创客空间。创客空间提供免费的场地、办公桌椅、水电网等硬件供创业学生使用,并配有摄影棚、样品展示厅供创业学生使用。20xx年学院共有18支创业团队入驻创客空间。创客空间设立创业服务中心,为创业大学生提供创业过程中的工商注册、法律、财务、融资等服务。入驻创客空间的团队在创客空间开展为期一年的创业实践,在创业实践过程中接受创客空间的管理和服务。每个创业项目都有对应的创业导师进行辅导或创业项目带动,以确保创业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为确保学生有充足的创业实践时间,创业学生可申请每学期4学分对应的课程的免修免考。创业团队经过为期一年的创业实践,优秀的创业项目将会注册公司,成长为小微创业企业,小微企业又将会入驻基地的实训平台,为学弟学妹服务,进一步发展壮大。另外一部分创业团队经过创业实践的磨炼,积累了较强的电子商务就业创业技能和管理能力,会选择优质就业。
青岛黄海学院从20xx年至今,共培养3000多名电子商务应用型人才,培养1000多名电子商务创业型人才,孵化87支创业团队,注册企业65家,带动就业390人。电子商务专业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培养的模式促进了电子商务专业的改革与发展,解决了高校电子商务专业培养实战型、技能型、创业型人才的问题,解决了企业招人难、用人难的问题,实现了电子商务专业大学生优质精准就业和创业,使学校、企业、大学生三方满意。青岛老尹家海参实训工作坊,学生在20xx年双十一当天交易额突破百万。中恒纸业实训工作坊在基地经过两年的孵化,企业员工数量由两位数增加到八位数,业绩翻了三倍。青岛黄海学院20xx年承担魅族手机“云客服”创业项目,学生在“双十一”当天交易额达到3750万。20xx年3至6月份,电子商务创业班23名同学完成了70.2万元销售额。青岛黄海学院电子商务创业班大学生的创业情况先后被青岛早报、黄岛电视台、青岛电视台报道。
五、思考与展望。
青岛黄海学院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努力探索适合本校的电子商务专业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人才培养的教育模式,实现了校企密切结合培养实用型电商人才,启迪和激发了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热情,为社会培养了就业创业人才,帮助大学生实现了创业梦想,学校也因此走在了电子商务教育教学改革的前沿。在创新创业和互联网+的浪潮下,青岛黄海学院将坚持走培养应用型就业创业人才之路,为企业、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实用人才。
学生思考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大全(16篇)篇十五
摘要:为在公共计算机课程教学中更好地培养西部师范院校学生的创新能力,应充分利用计算机实验教学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实践性与创造性这一独特优势,改革传统的“以验证性为主”的实验模式,建立“案例-任务驱动”实验教学模式,使实验教学成为一种培养学生应用与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学实践中还应注重文科学生逻辑思维及理科学生形象思维的培养策略,以利于不同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计算机实验教学;案例-任务驱动;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创新能力。
西北师范大学(以下简称“我校”)是一所西部师范大学,坚持“师范性、民族性、区域性”的办学方向,承担着为甘肃及西部地区基础教育、民族教育、农村教育培养具有专业知识和现代计算机教育技能的中小学教师的重任,而对于师范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责任更为重大,因为他们毕业后还担负着培养中小学生创新能力的任务,因此,在公共计算机教学中如何更有效地培养师范生的创新能力长期以来一直是笔者致力于探索和研究的课题。在创新教育理念的引导下,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与体会提出:一方面应充分利用计算机实验教学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实践性与创造性这一独特优势,改革传统的“以验证性为主”的实验模式,建立“案例-任务驱动”实验教学模式,使实验教学成为一种培养学生应用与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另一方面在教学实践中还应注重文科学生逻辑思维及理科学生形象思维的培养策略,以利于不同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
在西北师范大学的公共计算机系列课程中,按照知识结构将教学内容化分为若干模块,以满足不同专业方向学生的需求;将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分离,对于理论性较强的内容如操作系统基础、数据结构基础、数据库基础、计算机网络基础等知识的学习主要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而对于实践性较强的应用软件,如office、photoshop、flash、access、cool3d、信息检索技术、网络配置与调试、网页设计、程序设计等,则主要在实验教学中进行学习及应用。实验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基本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实践操作中非常利于学生学习兴趣及学习主动性的激发,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又非常利于对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所以教师应充分利用实验教学这一独特优势,渗透创新教育思想观念,在主体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改革传统的“以验证性为主”的实验模式,建立“案例-任务驱动”实验教学模式,以学生感兴趣的知识点为突破口,通过适切案例,体现知识的新颖性、时代性,围绕案例功能,组织学生研究、讨论,使学生能从应用的角度了解和掌握知识的具体应用过程、方法,随着学生对知识的逐步深入理解,激励学生创新,培养学生创造性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通过对案例的解剖,在动手动脑的实验过程中可使学生对已经掌握的理论知识获得认识上的飞跃,并为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当学生能运用知识独立解决实际问题时,再对案例功能进行组合与拓展,形成新的任务驱动,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思考与探究,通过与专业或与现实生活有关的实际任务的解决可有效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与创新能力。从该模式的运用效果来看,已证明是一种与公共计算机实验教学相适应的比较科学的教学模式,可使学生的主动性、实践性与创造性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得到更好地发挥,使实验教学成为一种培养学生应用与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在整个实验教学活动过程中,围绕现代思维方法论提出构成创新能力的基本要素:科学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让学生随时带着问题与计算机进行“交互操作”,并对计算机的反馈信息进行敏锐观察、逻辑推理,透过表面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通过大胆设想及操作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这一过程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着独特的优势。具体实验教学过程。
教师首先针对教学内容,呈现相应案例,以此引起学生的兴趣,再围绕案例的功能引出相关知识点,对需要论证的问题、方法等,引导学生质疑、探究,从多角度得出比较完整的解决方案后开展探索实验、完成案例,以进一步修正之前对知识的浅层或错误建构,形成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及计算机的应用能力,并在知识建构的同时学生也理解了所学的理论、方法、技术是为了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当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完成了知识从“不会”到“会”的过程时,学习效果将明显改善,学习效率也将大幅度提高。接着教师利用知识间的联系,通过对案例的组合与完善得到一个具有启发性的新任务,在解决新任务的过程中尽可能地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思考、自主探究、综合分析、发表独特见解,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和探索精神,寻求解决新问题的方案及技能,并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通过对已有知识进行归整、重建,使知识在新条件下得到拓展和应用;再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启发他们从专业需求、教学需求出发,自行设计实验任务,解决一些与专业或与现实相关的实际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主探究操作和设计方法,发挥每位小组成员的优势,相互帮助,协作完成小任务的开发,然后由小组成员在全班进行成果的演示与讲解,对其设计思路和实验关键技术进行课堂讨论,对做出创新性成果的小组给予奖励,并进行必要的资源整合与优势互补,最终完成小型应用软件和作品的设计。这样不但使学生理解当前内容的学习是有意义的学习,而且能使学生从单纯地模仿、验证逐渐过渡到从实际需求出发进行探究创新,并使他们较深切地感受到计算机技术如何为专业、教学服务,这样既训练了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又锻炼了他们思维的发散性、灵活性和变通性,这一过程可使学生逐渐具有创造性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教师还能自如地将知识内容系统地、连贯地融入到案例的呈现、功能实现、归纳概念与技巧、新任务的提出及扩展应用等各个教学环节中,使学生在探索和发现的过程中实现了知识的建构、系统的学习、创新的应用。
要完成这一过程,配套使用的实验教材是这一新型教学模式实施的重要环节。实验教材的每个章节应由相关知识点、实例练习、案例实施、任务驱动等四部分组成。相关知识点的罗列便于学生自学及对重点内容的掌握和总结;实例练习可使学生掌握利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基本技能及操作技巧并为案例实现进行相应铺垫;案例实施可使学生综合利用所学理论、方法、技术解决实际问题;通过任务驱动可使知识得到扩展应用并培养了学生创造性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注重文科生逻辑思维及理科生形象思维的培养,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计算机基础教育中,为了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独特性,满足不同专业的学生对大学公共计算机课程不同内容的需求,将我校学生划分为文、理科两大类。按照教育部提出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技术基础”和“计算机应用基础”三个层次的教学体系,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文科生在计算机办公自动化方面及艺术中的应用技能,注重培养理科生在计算机数据处理方面的应用技能。而从近几届学生的'学习过程、实效及作品可看出:在powerpoint、photoshop、flash等综合应用方面,文科学生明显优于理科学生,从理科学生的作业中可看出他们思维单一、缺乏想象力及创新欲望;而在数据分析、处理及知识迁移应用方面,理科学生则明显优于文科学生,文科学生普遍缺乏观察思考、缺乏思维方式的运用。显然这是文科学生较弱的逻辑思维及理科学生较弱的形象思维所造成。钱学森在谈到关于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问题时说到:“科学上的创新光靠严密的逻辑思维不行,创新的思想往往开始于形象思维,从大跨度的联想中得到启迪,然后再用严密的逻辑加以验证”。而且,几乎所有伟大的科学家都曾充分地运用他们的想象,并且由想象导出一些独到的见解和大胆新颖的理论。可见,形象思维在创意中往往起到突破性的作用,形象思维的培养是创新思维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想象力的提高是促进创新人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要培养创新人才就必须既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宏观形象思维。形象思维是创新的起点,逻辑思维是基础,是形象思维完整性、符合规律性的保证。所以,在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中,笔者认为应对教学内容、课程体系进行不断探索和研究,注重文科学生逻辑思维及理科学生宏观形象思维的培养,以利于不同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的知识内容、不同类别的学生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与技巧。譬如在数据结构基础内容的学习中,针对文科学生,面对查找、排序等问题,应先从简单的实际问题入手,引导学生用数学思维的观点观察、思考各种事物关系、空间关系和数字信息,找出蕴含在其中的规律,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解题算法及解题假设,重视设计过程和设计方法,并及时进行思维拓展、举一反三,使他们能思路清晰地解决问题;而在循环结构程序设计的学习过程中,可通过增加、减少、修改源程序代码、改变代码位置、求解问题的逐层深入及延伸等方法,提高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克服消极的思维定势,调动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非常有利于文科学生创新品质的形成和发展。而在理科生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教学过程中,注意将抽象的教学内容形象化,多联系自然界的现象,引导学生深入观察,丰富学生有关视觉、听觉的形象。可多给学生布置一些有范围但没有确定答案的任务,鼓励学生放开思路、敢于创新。譬如网页制作,在表现主题的素材确定、音频文件及图形的处理、flash交互动画的设计、网页布局设计及网页特效设置等过程中,鼓励他们多思考、多想象。想象力是知识的延伸,是知识的新增长点,没有想象就不可能进行创造发明,通过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达到培养形象思维的目的。在学生充满奇思妙想的同时,尽可能挖掘他们生活的经验及知识的应用能力,启发他们利用逆向思维、发散思维及联想思维等,以形象的方式对已有的经验知识加工改造及组合,从而达到综合性创造形象的目地。另外,通过对人类思想与想象的不朽作品的鉴赏、有关教学内容的演示文稿和多媒体课件及多媒体贺卡的制作、班级小报及产品广告创意设计、完善教师提供的半成品作业、对学生设计作品的“构思、独创性、审美意趣、实用性”等方面进行自评及互评,给学生充分表现的空间及应有的鼓励,使学生体验到创作的成功与喜悦等方式,使他们在形象世界中的思维空间更加丰富和活跃、通过感受多样的形象世界,形成良好的创新思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所以将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统一于思维过程中,互相渗透,形成多向的、独创的、敏锐的、综合的创新思维新方法是培养创新人才的一个创新,只有提高学生的科学、艺术的综合素质,提高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和人文艺术素养的创新型教师。
三、结语。
虽然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实效,为此还获得了省级教学成果奖,但笔者仍深深感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当前和今后师范院校教学中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既是教育改革的主题及评价教育质量的指标,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因此还需结合大学公共计算机课程的学科特点,深入研究高效率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策略和途径,在探索中不断完善,在发展中不断提高。
学生思考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大全(16篇)篇十六
从203月至今,我校开展了《现代教育(-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技术环境下,小学语文教学创新》课题研究,在研究中,我们主要致力于以下三方面的摸索与探究,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现小结如下:
一、用现代教育(-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技术为学生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
依据现代语文教学观,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不仅在于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和思想政治教育(-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适应信息社会,适应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创新能力和和信息能力。而一个良好宽松的学习环境必将给学生个性的发展,素质的提高以及创新能力、信息能力的培养带来很大的帮助,斯坦福大学校长卡斯帕尔教授在谈到斯坦福和硅谷的成功时,认为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基于此点,本课题组尝试了以下几种办法,收到了较好的教育(-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效果。
1、聆听音乐,营造轻松优美的学习环境。
每堂课一上课,学生的思想都会由下课时的松弛变为上课的紧张,学习很难进入状态,这从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创新意识的萌发。为此,我们在上课前播放一段韵律优美的轻音乐,优美的乐曲调节了课堂里的气氛,改变了教室里紧张的学习环境。学生通过听音乐放松了神情,活跃了思绪,创新意识也就自然而然地得到正常发挥。
2、动手操作,形成自主的学习环境。
电脑室里,三年级的上朋友们正在各自的电脑上用老师编制的测试课件测试前几天学过的生字,测试的形式有听音选字、部件搭配等等,教师在讲台的监控机上浏览每一个学生的自测过程,五分钟后,检测结果出来了,有的同学得到了计算机奖励的大红花,并伴有一首优美的乐曲,有的同学得到了“还不错,要更加努力!”的评语,有三个同学计算机给提出了“前面的内容没学好,请复习!”的要求,于是这三个同学回到了课程主界面,选择了“复习”窗口,自觉进行复习,其他同学则从“往下学”窗口开始新的学习,学习过程中可以按桌面的“help”键(电子举手)得到教师的指导……一堂课下来,每个同学都自主地决定了学习的进程,甚至自由地选择了学习的策略,并都因得到计算机的表扬与鼓励而心满意足。
3、播放动画,营造自由,有趣的学习环境。
动画片是小学生的喜好,让学生对动画片中的`内容进行讨论,学生更是一个比一个发言积极,针对学生的这个特点,利用现行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所配备的动画素材,引导学生观察,各抒己见,必将会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在自由有趣的学习环境中得以最大程度的体现。
二、运用现代教育(-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技术改变课堂教学手段。
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使得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发生了质的变化,它已不再是掌握更多更深的知识,而是迅速更新知识的能力,是在更新知识,利用新知识过程中体现的创新意识,表现的创新能力,而创新能力培养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鉴于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采取借助现代教育(-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技术改变教学手段,使课堂教学充满情趣,充满乐趣。
1、实物演示。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