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范本可以激发我们的写作灵感,启发我们的创作思维。当然,这些范文范本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但它们可以为您提供一些写作的参考和思路。
地球的运动评课稿(专业19篇)篇一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得出并记住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公转的轨道、方向和周期;通过观察讨论理解昼夜更替的原因;通过观察讨论知道地轴倾斜的方向和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及昼夜长短的变化。
2.初步学会运用地球仪和太阳模型演示地球的自转,并说明昼夜更替现象;初步学会运用地球公转轨道仪演示地球的公转,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和昼夜长短的变化,了解四季变化的原因。
3.通过观察地球的运动,初步了解许多地理现象都与地球的运动有关,说明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教学重点。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及周期,公转的轨道。
教学难点。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及昼夜长短的变化。
教学方法。
观察法、讨论法。
教学媒体。
投影仪、地球公转轨道仪、计算机。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1)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哪条纬线?
(2)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穿过地心的轴叫什么?
学生回答。
【导入新课】前几节课,我们从静态角度认识了地球。事实上,地球如同宇宙中的所有物质一样,一刻不停地运动着。你知道地球运动有哪两种基本形式吗?这节课我们就来通过观察和讨论,从动态龟度去认识地球。
首先向同学们介绍每组桌前放置的地球仪和有支座的小红球。
地球仪底座上有一运动开关。地球仪的外面有一个黑白两色玻璃罩,白色的代表昼半球,是向着太阳的;黑色的代表夜半球,是背着太阳的。比地球仪要小得多的小红球代表太阳,当然实际中的太阳要比地球大得多。
【出示投影1】。
观察讨论一:
学生观察、讨论。
【教师指导】使每个同学都亲自动手,学会操作、演示、使用,并得出结论。
【教师小结】(边演示)地球自西向东绕地轴自转,自转一周是一天。在北极上空看,地球呈逆时针方向旋转;在南极上空看,地球呈顺时针方向旋转。地球自转时,地球表面转到向着太阳的一面就是白昼,转到背着太阳的一面就是黑夜,由此产生了昼夜更替现象。
【板书】二、地球的公转和四季变化。
现在我继续向同学们介绍你们桌前的仪器——地球公转轨道仪。它由地球仪、公转轨道、小红球代表的太阳三部分组成。刚才我们已经介绍过一些,请同学们再看地球仪的底座上和公转轨道仪上都分别对应有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个节气的名称,地球仪上白色玻璃罩的中心有一个红点代表太阳直射点。
【出示投影2】。
观察讨论二:
1.地球公转和自转的方向一样吗?公转一周是多长时间?公转的轨道是什么形状?
2.地球公转时,地轴是直着身子还是斜着身子?倾斜方向有无变化?地轴沿北极方向指向哪颗星学生演示、观察、讨论。
【教师指导】。
【教师小结】(边演示)地球公转方向也是自西向东,公转一周为一年,公转轨道形状是近似正圆的椭圆形。无论是自转或公转,地轴总是倾斜的,且方向不变,永远指向北极星那么地球在绕太阳公转过程中会产生什么地理现象呢?我们一起看投影。
【出示投影3】。
观察讨论三:
1.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时,太阳分别直射哪条纬线?
2.太阳直射点是如何在南北半球之间移动的?
请同学们根据上述要求认真观察和讨论,并完成下表的填写。
学生演示、观察、讨论并填表。
【出示投影4】。
【教师指导】。
教师分别请四位同学各完成一个节气的填表内容。
【出示投影5】。
请一位同学到投影仪前用红笔画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路线,并回答教师提问。
学生讨论、回答。
【小结并说明】太阳直射点在南北纬23.5°之间有规律地移动,所以称这两条纬线为回归线。23.5°n纬线叫北回归线,南纬23.5°s纬线叫南回归线,它们是太阳直射点能够到达的最北和最南界线,一年得到一次直射,而它们之间的地区一年可以得到两次直射。得到太阳直射,地面获热就多。
教师讲解同时,演示自制的计算机软件1——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根据供图软件制作)。
演示自制计算机软件2——地球绕日公转。提醒同学记二分二至的日期等。
【出示投影6】。
观察讨论四:
1.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日时,南北半球昼夜长短的变化状况。
2.夏至、冬至日时,极昼(只有白昼)、极夜(只有黑夜)现象出现的地区。
请同学们根据要求观察讨论并完成下表。
学生演示、观察、讨论并填表。
【教师指导】。
请一位同学到前面来,在投影仪上完成自己填写的表格并说明。
【出示投影7】。
【小结并说明】赤道地区终年昼夜平分,春分、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此外,夏至日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及以内地区出现极昼;冬至日北半球夜最长,昼最短,北极圈及以内地区出现极夜。南北纬66.5°是出现极昼极夜现象的界线,所以称为极圈。66.5°n纬线称为北极圈,66.5°s纬线称为南极圈。
【出示复合投影片8】。
教师在投影仪前边转动投影片,边请同学回答一些提问。
【教师说明】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附近,全球昼夜长短相当,南北半球获热相当,这时为北半球的春季;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附近,北半球昼长夜短,获得热量多,这时正是北半球的夏季;9月23日前后,太阳又直射赤道附近,全球昼夜平分,南北半球获热相当,此时是北半球的秋季;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附近,北半球昼短夜长,获得热量少,因此这时正是北半球的冬季。而南半球情况与北半球相反,故季节正好相反。当太阳直射点又回到赤道时,地球就已绕太阳公转了一周,地球就是这样不停地公转,四季变化,循环往复。
北半球的人们通常将3、4、5月作为春季,6、7、8月作为夏季,9、10、11月作为秋季,12月及次年1、2月作为冬季。由于回归线与极圈之间的中纬度地区,终年既无阳光直射、又无极昼极夜现象,所以四季变化最为明显。
【出示投影9】归纳本课要点及知识结构。
【出示投影10】做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
1.地球自转的方向是______,自转的周期是______,昼夜更替的原因是______。
2.地球公转的轨道形状是______,公转的方向是______,公转的周期是______。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应肯定正确的,指出不对的,并给予纠正。
地球的运动评课稿(专业19篇)篇二
本课是小学科学教科版中唯一一节有关科学史的内容,它属于《课标》中内容标准的第五节“地球与宇宙”范畴内的内容。而科学史的教学是独具特点的概念教学,平时我们上这节课时都感觉到学生对本课兴趣不浓厚,缺少了更多学生喜爱的实验环节,听起来像历史课又像语文课。由于教科书上所给予的学习资源相对甚少,所以针对这节课,我改变了原有的让学生搜集资料来讲授的模式,寻找更有探究意味的方法来为孩子们服务。具体改良有以下几个优势:
1、时光轴的出现更具连贯性。关于对地球进行研究的人物不论在哪个时代都有其特定的历史环境,而把这些人物用一条时光轴贯穿看起来更具连贯性和比较性,使学生在分析学习上一目了然。并且在轴上都标有科学家所处的年代的刻度,让学生感知历史年代的真实性和科学的严谨性。
2、增加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人物。在教科书介绍的已知两位科学家的基础之上,增加了两位也具代表性的人物: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外加人造卫星的出现。这样更丰富了学生的知识,还能通过对几位科学家的研究进行比较找到相似之处。了解这些探索的历史,不仅可以使学生惊叹人类智慧的无穷还有助于学生唯物史观的形成。
3、提供有结构的阅读资料。学生自己寻找相关材料没有太多针对性,而在整理和共享资料的环节做得并不是很理想,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还没有针对性整理资料的能力。所以我为学生提供相关资料,一是可以节省时间,二是可以从我提供的资料里找到本课所需要的精华。
4、从学生认知点入手。本课一共有四个关键人物,而我的开头不是按照时间的顺序来学习的,而是孩子们对哪位科学家熟知就从哪位科学家入手,引领孩子们通过阅读、交流、模拟实验等学习手段,客观真实地了解人类进步的历史,体会科学家们的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
5、插入亮点,产生认知冲突,体会科学家挑战权威坚持真理的精神。本课提到哥白尼的学说受到教会和科学界的蔑视,为了让孩子们体会到当时人们的心里状态,我插入了一个挑战权威的环节,让孩子们体会到不唯书不唯上的科学态度。
以上几番整合是我依据课标解读和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而更改的。以下是课标解读中出现的依据:
“科学不迷信权威”是我们对待科学的正确态度。它建立在“科学是不断发展的”信念基础之上。因为科学是不断发展的,今天胜过昨天,而明天又超越今天,所以崇尚科学、研究科学的人类会不断前进。权威有没有?有的。权威能不能相信?能。但是我们不能迷信权威。所谓迷信就是盲目信仰、崇拜,就是执迷不悟,就是非理智地拥护、追随,而恰恰忽略了科学的发展和进步,忽略了及时的吐故纳新。
讲“科学不迷信权威”,并不与听从老师的教诲和采纳书本上的结论相冲突。老师的教诲和书本的结论都是应该常换常新的,体现科学的发展与进步的。如果老师的教诲和书本的结论受到学生的合理怀疑,那也不是坏事,也许正是学生科学探究、增长新的知识和技能的开端呢!
2、科学家的探究是怎样的?
科学家当然是不会满足于儿童自发探究这种水平的。这样的探究也不可能解决科学家们所关心的问题。科学家的探究是十分不同的另外一番景象。
科学史上有丰富多彩、相互不同的大量典型探究范例值得我们去深入思考和仔细研究。
如古代科学发展史上,阿基米德对浮力规律的研究。再如近代,伽利略对摆动的研究(详见《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人民教育出版社20xx年版第8页),伽利略对落体运动的探究(详见《动手做——法国小学科学教学实验计划》,人民教育出版社20xx年(内部交流),第66页)。这些范例,展示了单个科学探究的完整过程,是“单情节(episode)科学探究”的典型范例。
近代对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与发展(详见《著名物理学家和他的一个重大发现》,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版),展示了多位科学家针对一个领域或课题在不同历史时期持续进行探究的发生、发展过程,包含数个依次连续的单情节科学探究过程,是“连续单情节科学探究”的典型范例。
当代对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研究,表现了探究需要多位科学家相互合作、联合攻关的现代科学特征,中国负责其中1%但极重要的一部分研究项目。这一研究是以国际合作为特征的“多情节科学探究”的典型范例。
科学发展过程中的每一个范例都能给人以无穷的、多方面的启迪。
另外,对于不同学科的探究规范和范式,科学哲学领域一直处在热烈的争论中,如科学探究中的逻辑实证主义、证伪主义等。而且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中各种与传统研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等)不同的、新的研究方法都正在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如质的研究方法目前是新热点之一。
3、对一个问题探究到什么程度才停止?
允许学生针对某一问题或材料,螺旋式地、分阶段地开展不断的探究活动。
如果通过教师引导下的探究,儿童仍不能接受新的解释或理解,那么就不必急于让儿童强行记住这一新概念,而应该待他日后适当的时候再进一步开展这一题目的探究。一方面,这可能超出了儿童的理解力;另一方面,我们常要求儿童:不迷信专家,不唯书,不唯上,敢于向权威挑战,“我爱我师,但我更爱真理”,因此也不能要求儿童强行接受某一概念。
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通过模拟实验使学生理解这一知识并不困难。能否结合这一知识增加些内容?标准编制者认为增加一些科技史的内容是可能的也是必须的,它可以使儿童意识到科学结论不是从来就如此的,有时需要经历一个很长的时间。这正好符合标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二个目标:“科s学是不断发展的”、“科学不迷信权威”。地静天动,符合人的日常经验,再加上古希腊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建立的模式的支撑——一个很大的静止的地球处于宇宙的中心,地球的四周围绕着太阳、月亮和星星,它们分布在一个正圆形的球体上,所有这些物体都以恒定的速度沿着正圆形轨道旋转,使得这一概念沿用了20xx多年。
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一种不同的天体模型。这一模型指出:看上去静止不动的地球,实际上每天绕着轴心自转一周且地球和行星都围绕太阳旋转。这一模型使行星表现出来的不规则运动可以得到解释,这真是了不起的革命,应该让儿童在心里记住哥白尼这个名字。
“探究昼夜变化对动植物行为的影响”内容标准的提出是想给儿童一个洞察昼夜变化与动植物行为的机会。为什么鸡会早早上墟?为什么猫头鹰夜晚特别灵敏?为什么向日葵的花盘会跟着太阳转?为什么夜来香只在夜间吐芬芳?动植物对昼夜变换的适应性行为真是太神奇了,这些探究活动既能激起儿童的兴趣又能培养儿童探究的能力,这些探究性活动可以建议家长和儿童一起做。
5、为什么要安排考察宇宙的历史这部分的内容?
人类为科学地了解宇宙所做的努力及取得的成功应归功于人类的好奇心和智慧。早先,初民用眼睛和想象来认识宇宙。今天我们使用各种研制的工具来观察宇宙,这些工具包括非常敏感的无线电望远镜和x射线望远镜,使用这些仪器,可以从看见搜索到非常广泛的光谱信息;计算机可以进行日益复杂的引力系统计算和核反应计算,并且从运算数据中寻找规律、演绎运用理论;空间探测器从太阳系遥远的行星发回了详细的图片和数据;巨大的“原子破碎器”则用来模拟宇宙初期的状态,探索原子内部的奥秘。了解这些探索的历史,不仅可以使学生惊叹人类指挥的无穷还有助于学生唯物史观的形成。
1、资料的增强并人手一份的更改,学生明显有了自主性和协调性,并能紧跟老师的步伐进行探究。
2、对于增加的科学人物由于学生在一知半解的情况下更加愿意去求知。
3、时光轴情景的创设满足了学生研究欲望和可观性。
4、现代化教学媒体,能在较短的时间内,通过精心设计的动画、插图等,可以使抽象深奥的科学知识以简单明了、直观的形式出现,缩短了客观事物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更好地帮助学生思考知识间的联系,促进新的认知结构的形成。
本课内容是让学生回顾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教材主要呈现了托勒密和哥白尼的学说和观点。“地心说”和“日心说”是人类探索天体运动的两个重要学说,特别是“地心说”由于有着宗教势力的支撑,一直被人视为真理,可以说在哥白尼提出这样的“日心说”观点以前,“地心说”的观点早已深入人心。即使有人有疑义,也没有充分的、直接的证据,更多人只是畏惧宗教势力,不敢表达正确的言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理解他们的主要观点和证据,以及建立观点和证据之间的联系,学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养成科学研究的态度,更要学习哥白尼研究天体运行的持之以恒的精神和坚持真理的气概。加上联系几位科学家的成就让学生思考到促使人类前进的力量是靠什么支撑的。
从学生层面来说,几位科学家的观点是已知的,但需要学生知道并内化成情感态度层面。因此,我让学生寻找科学家的证据,建立观点和证据之间的联系显得尤为重要,并且教师要帮助学生在理解证据的基础上,学生的思维才可能到达一定高度。经过几节课的试讲,发现每次试讲都会有不同的问题出现,最后终于达到了比较好的效果。起初是按照教科书上的模式进行试讲,发现学生兴趣不浓厚,学生找的资料杂乱无章,在整理资料的时候几乎画了全篇资料,没有针对性的整理在汇报上很花费时间。而第二次试讲我给学生提供了资料以小组合作形式完成,发现形势也不好,因为每个人的意见不统一。两位科学家的出现比较突兀没有前因后果,学生学起来比较生拉硬拽。添加了两位科学家的成就联系到一起来分析是有必要的。而本课难点应该放在学生情感态度上,“科学不迷信权威”是我们对待科学的正确态度。它建立在“科学是不断发展的”信念基础之上。所以我觉得本节课无论是讲到哪个环节,讲到哪位科学家都应无时无刻地渗透科学家的精神。
地球的运动评课稿(专业19篇)篇三
富阳市新登中学 刘亚茹。
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解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从而了解四季和五带的划分。
2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
3培养学生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教学难点 :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教学工具:地球仪投影片地图册。
教学方法:分析法、讨论式、画图演示法。
教学过程 :
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一),主要是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有昼夜交替,地方时、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从中我们明确了一天中昼夜是交替变化的,昼夜交替周期是一个太阳日——24小时,那么每天的昼与夜的长短是否一样呢?今天我们接着学习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二)。
板 书:1、6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二)。
一、昼夜长短的变化。
投影片:太阳光直射赤道示意图(1)。
讲 解:任何緯线圈被晨昏线都分为两部分:昼弧和夜弧。昼弧越长,白昼越长,夜弧越长,黑夜越长。看图(1),此时节气为二分日,(画晨昏线)晨昏线与经线重合,各地昼弧夜弧等长,说明昼夜相等,各为12小时。
投影片:太阳光直射北回归线示意图(2)太阳光直射南回归线示意图(3)。
2、夏半年和冬半年昼夜变化关系,这种变化与纬度有什么关系?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1)二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晨昏线与经线重合,全球各地昼夜等长。
(2)太阳直射的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极点四周出现极昼现象,另一半球相反。
(3)赤道处终年昼夜等长。(晨昏线始终把赤道分成相等的两部分)。
(4)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
(5)相同纬度,各地昼夜长短状况相同。
巩固练习:(略)。
过 渡: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使各地日照时间不同,即昼夜长短不同,同时各地太阳辐射的强弱不同,我们用正午太阳高度来表示。
板 书: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提 问:请大家看书21页,并结合地图册,思考:
1、 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分布有什么规律?
2、 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的分布有什么规律?
学生回答:(略)。
讲 解:随纬度变化:由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
故: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二分日,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随季节变化:任一地点,一年中离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最近时,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反之,达最小值。
故: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夏至日时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冬至时达最小值。
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冬至日时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夏至时达最小值。
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一年中,太阳直射时,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离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最远时,达最小值。
过 渡:全球除赤道以外,同一纬度地区,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随季节而变化,使太阳辐射具有季节变化的规律,形成了四季;同一季节,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随纬度而变化,使太阳辐射具有纬度变化的规律,形成了五带。
板 书:四季和五带的划分。
提 问:1、季节是怎样划分的?
2、五带的划分是以什么为依据,又是怎样划分的?
学生回答:(略)。
讲 解:1、四季的划分。
(1)根据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划分的四季。
(2)北温带许多国家的月份划分。
2、五带的划分。
(1)根据地球上各地获得的太阳辐射年总量的多少。
(2)以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为界限,把地表粗略的划分为热带、南北温带、南北寒带五个热量带。
投影片:五带的划分示意图。
讲 解:(1)明确五带的极昼极夜现象、阳光直射状况以及季节变化。
(2)分析如果黄赤交角变大或变小,五带的范围会有什么变化。
小 结:本节我们学习了主要由于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大家重点掌握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明确四季和五带的划分。
布置作业 :(试卷)。
板书设计 : 1、6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二)。
一、昼夜长短的变化。
二至日时,全球昼夜长短变化最大,极圈内全部出现极昼或极夜现象;
二分日,全球昼夜长短变化最小;赤道上无昼夜长短变化,终年昼夜平分。
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随纬度的分布。
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二分日,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2、随季节的分布。
任一地点,一年中离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最近时,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反之,达最小值。
二、四季和五带的划分。
1、四季的划分。
(1)根据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划分的四季。
(2)北温带许多国家的月份划分。
2、五带的划分。
(1)根据地球上各地获得的太阳辐射年总量的多少。
(2)以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为界限,把地表粗略的划分为热带、南北温带、南北寒带五个热量带。
地球的运动评课稿(专业19篇)篇四
2.理解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更替。
3.四季的产生和五带的划分。
4.用事实分别说明地球自转、公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
【难点】。
1.四季的产生和五带的划分。
2.用事实分别说明地球自转、公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我们生活在地球上,你有没有发现地球在运动呢?(同学有不同的回答)。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大家看到或亲身感受到许多现象――如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昼夜的更替;当世界杯足球赛在欧洲国家举办时,我们需要后半夜起床看球;一年四季昼夜长短发生变化;夏天太阳照射地面时的角度大,冬天太阳照射地面时的角度小;冬寒、夏热、春秋温和等,这些现象是怎样产生的呢?我们在后面的四节课中来认识这些现象产生的道理。
(讲授新课)。
我们先请一名同学读教材提供的关于天体运动的阅读材料。
(问)这段材料说明了什么?请谈谈你的感想?(同学回答)。
请同学们记住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哥白尼,学习他勇敢的科学精神。
(布置自学内容)请同学自读教材关于地球自转的两段文字和地球公转的相关文字,看看能否自己填出下列表格内容,填完后请同学回答:
(老师指导学生画图)。
(学生讨论)学生4人一组讨论,地球自转和地球公转分别产生哪些现象?
两个组同学回答,其他各组补充,老师在黑板上板书。
投影展示填表内容(或由学生回答,老师将内容填在黑板上的表格中),填完后教师进行总结。
比较的项目 地球的自转 地球的公转。
方向 自西向东 自西向东。
在图上表示方向 。
围绕的中心 地轴 太阳。
周期 1天 1年。
地理意义 产生昼夜更替现象。
产生时差 昼夜长短的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四季变化。
(课堂练习)完成《地理填充图册》相关内容。
【板书设计】。
比较的项目 地球的自转 地球的公转。
方向 。
在图上表示方向 。
围绕的中心 。
周期 。
地理意义 。
地球的运动评课稿(专业19篇)篇五
各位老师,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课程高中地理必修一1.3“地球的运动”第三课时——“地球公转与季节”中的昼夜长短的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两部分的内容。
下面我从说教材,说学生,说教法,说学法指导,说教学程序等五个方面对本课的设计加以说明。
“地球的运动”是地理环境的形成以及地理环境各要素运动变化的基础,因而也是高中阶段地理学习的基础。“地球公转与季节”是在介绍完“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和“地球自转与时差”之后进行的,从这点上说,此内容是“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的一个延伸。同时,对后面第二章《地球上大气》的学习,特别是有关气候知识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注重对基础知识和技能培养的基础上,确立以下教学目标:
掌握全球各纬度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规律;懂得运用地球运动的'有关知识解释生活现象和分析实际问题。
通过前后关联知识点层层递进的学习,让学生学会运用相关图表来分析地理问题,并能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加强对图表分析能力的培养,是地理学科的突出特点。)。
使学生初步了解地球上许多地理现象都同地球的运动有关,从而对学生进行唯物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天文四季划分的依据是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对于这个问题的理解涉及立体几何知识,而学生空间思维能力不强,所以这部分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高一学生经过小学、初中的学习,具有一定知识基础,但水平参差不齐,对于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有一定感性认识,但理性的认识很少。
教材内容抽象,语言具有专业性的特点,图型分析涉及立体几何知识,而学生空间思维能力不强,有较大的学习难度。
地球的运动评课稿(专业19篇)篇六
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地球的运动”,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五个方面来解析我的课堂教学设计。
“地球的运动”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必修一》(人教版)第一章第三节的教学内容,包括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地理意义三个部分。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要求通过课堂教学达到分析地球运动地理意义的目的,在知识层面要求明显高于本章其他教学内容描述地球宇宙环境、说出地球圈层结构等教学要求,我认为本节课应该是第一章“行星地球”的中心内容。我们都知道“谈天是为了说地”,在简单了解地球的宇宙环境的基础上,我们从地球运动这一内容入手来向学生描述整个地球的一般特征,回归“说地”这一地理学的本质要求。
由于课程标准对本节课的教学要求高,教材在本节课中知识量极大,安排了很多的教学重点和难点,这对教师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将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对于刚刚进入高中的学生而言,很多学生对地理学习有非常浓厚的兴趣,这对于解决这一教学过程中的难点有很大的好处;但是由于高一学生空间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的发展还不够完善,对地球运动相关知识的理解具有相当大的难度,同时也与在学生心里形成地理课就是简单了解世界各地的风俗民情的地理学习观念形成很大的冲突。因而如何将本节课的复杂的知识简单化、抽象的知识具体化、说理的知识生活化,把知识量极大的教材转化为学生能够理解的模块,让学生在现有的知识构架下完成相关知识的重构与理解,完成相关教学要求,而不至于让本节知识成为学生地理课程学习面前难以逾越的障碍,丧失地理学习的兴趣将是教师的重要任务。
参考课程标准和对教材的基本内容的分析,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4)理解由于地球运动造成的昼夜交替现象和由此产生的地方时和时差现象。
(5)学会运用地方时和区时概念进行简单的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
(6)理解由于地转偏向力的存在而导致的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7)理解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现象及其变化规律。
(2)通过小组讨论活动,动手描绘太阳直射点的运动轨迹,理解太阳直射点的运动过程。
(5)通过对昼夜长短变化和正午太阳变化的演示动画和日照图的判读,以小组活动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参考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和对教材内容的分析并结合高一学生的认知状况,确定如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异同。
(2)黄赤交角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3)昼夜交替和地方时。
(4)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5)四季更替和五带。
2.教学难点。
(1)恒星日和太阳日的区别。
(2)远日点和近日点的比较。
(3)黄赤交角和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4)地方时和区时含义和计算。
(5)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6)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由于本节内容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多元化而且只是目标的层次要求较高,加上教学内容说理性较强,是整个自然地理教学内容中的典型代表和教学难点,同时学生还未形成成熟的空间思维认知模式,需要教师在认真分析教材的基础上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来完成教学内容。再次我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讲解法:由于本节知识说理性质较强,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主要知识点给以准确的解读,帮助学生理解一些难度较大的知识概念,进而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
由于本节内容知识量大,需要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的内容多,学生学习的难度大,因而将本节内容安排在三个课时内完成,第一课时完成“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和“太阳直射点的移动”的内容,第二课时完成“昼夜交替和时差”和“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的相关内容,第三课时完成“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和“四季更替和五带”的相关内容。
第二课时: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一)1.导入新课。
实验所证实,这就是著名的傅科摆实验。这里我们不再对傅科摆实验作深入的研究,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查阅相关资料,在课外进行探讨,今天我们主要来讨论一下到底地球自转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呢?通过日常生活的积累和初中的地理的学习,大家能举例说明一下是有哪些现象是受地球自转引起的吗?(3分钟)。
(设计意图:通过向学生讲授一个关于地球自转的证明的例子一方面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知道傅科摆及其作用;另一方面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引入地球自转的影响包括哪几个方面,通过学生的思考和讨论以及教师的补充,让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能够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了解本节主要的教学内容是什么)2.新课讲授:
通过对学生答案的综合,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即地球自转引起的昼夜交替、地方时和沿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的三个内容抛给学生,采用总—分—总的模式进行新课教学,带领学生逐一探讨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的三部分内容,以便于更好地完成教学内容。
(1)昼夜交替现象通过多媒体演示,让学生观察昼夜交替现象以及并让其思考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指出一方面一个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因而有昼夜现象;另一方面因为地球的自转,在地球上任意地点会出现昼夜交替的现象。这里采用多媒体演示不同原因形成的现象是不一样,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昼夜交替现象的成因。然后逐一向学生讲述昼夜交替现象中需要逐一地知识和内容,帮助他们理解晨昏线(圈)、昼(夜)弧、昼(夜)长的区别和联系,理解太阳日的意义,由于很多内容和知识概念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新,在这里主要采用讲授法,通过学生观看日照图和对不同的知识概念进行判读的形式完成教学活动。(15分钟)。
(2)地方时。
地方时的讲解是地球自转意义中最为困难的一个环节,因而也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用2012年伦敦奥运会比赛时间安排(以当时间进行安排)的实例承转进入本节内容的学习,指出不同地方的时间是不同的,通过这个实例讲解地方时、区时的含义和计算的相关内容,最后提问学生自己喜欢的奥运会节目是什么,最后分小组对各自喜欢项目的比赛时间表进行时间换算,制定一个以北京时间为基准的时间表,从而完成教学活动。由于地方时这个概念比较抽象,很多学生无法理解为什么不同地方的时间不一样,因而需要采用讲述法的形式让学生理解地方时的第一是在同一纬度上,由于东边的地点比西边的地点先看到日出和日落,因而在人们的心中就形成时间早迟的区别,所以我们把同一时刻不同经线具有的不同的时间称做地方时。同时结合多媒体演示来讲解不同的经线地方时不同这一概念,进而引出地方时的计算公式,让学生计算不同经线的地方时。然后指出地方时使用不方便引入区时的概念,和区时的计算,并指出一些地区主要的分区计时方式与区时的区别与联系。最后结合例子分组讨论完成案例教学活动的内容。(20分钟)。
具体的教学模式如下:
教学实例。
由来:地方时使用不方便解决实例的问题。
定义和计算。
区时。
地方时:定义和计算。
几个重要概念的梳理。
(3)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后让学生完成不同地区物体偏移的练习,熟悉这一方面的内容。(5分钟)3.课后小结:
昼夜交替晨昏线(圈)。
太阳日。
地球的运动评课稿(专业19篇)篇七
各位老师,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课程高中地理必修一1.3“地球的运动”第三课时——“地球公转与季节”中的昼夜长短的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两部分的内容。
下面我从说教材,说学生,说教法,说学法指导,说教学程序等五个方面对本课的设计加以说明。
“地球的运动”是地理环境的形成以及地理环境各要素运动变化的基础,因而也是高中阶段地理学习的基础。“地球公转与季节”是在介绍完“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和“地球自转与时差”之后进行的,从这点上说,此内容是“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的一个延伸。同时,对后面第二章《地球上大气》的学习,特别是有关气候知识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注重对基础知识和技能培养的基础上,确立以下教学目标:
掌握全球各纬度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规律;懂得运用地球运动的有关知识解释生活现象和分析实际问题。
通过前后关联知识点层层递进的学习,让学生学会运用相关图表来分析地理问题,并能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加强对图表分析能力的培养,是地理学科的突出特点。)。
使学生初步了解地球上许多地理现象都同地球的运动有关,从而对学生进行唯物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天文四季划分的依据是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对于这个问题的理解涉及立体几何知识,而学生空间思维能力不强,所以这部分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高一学生经过小学、初中的学习,具有一定知识基础,但水平参差不齐,对于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有一定感性认识,但理性的认识很少。
教材内容抽象,语言具有专业性的特点,图型分析涉及立体几何知识,而学生空间思维能力不强,有较大的学习难度。
文档为doc格式。
地球的运动评课稿(专业19篇)篇八
从本课开始,教材把关注的焦点由宇宙空间转移到了地球,研究其作为行星的基本特征之一——地球的基本运动形式及其关系。因此,本节课是地球运动的开篇内容。只有了解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才能了解其运动的特点以及由此产生的地理意义。由此可见,本节课起着承上启下,特别是启下的作用。
本节课的内容分为两大部分:
1. 地球运动的基本规律。这一内容中,讲授的是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两个概念,这两个概念均从方向、周期、速度等方面说明了地球自转和公转两种运动的特点。这部分内容,体现了一个“比”字。
2.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这部分内容是地球自转和公转两种运动的叠加,更侧重说明地球运动的综合效应,为后面讲述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打下基础。这部分内容通过讲述黄赤交角而引出太阳直射点二分二至日时在地球表面的有规律的运动,让学生更形象地理解自转和公转的关系。这部分内容突出了一个“变”字。
教学设计思路。
1. 教学设计思想的理论论据。
以布鲁纳、林格伦、苏霍姆林斯基等人的教育教学理论为教学设计的理论依据,彻底改变“先生讲,学生自学为主线”的教学原则,达到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科学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在课堂上处于兴奋状态,强化学习效果。
2. 教学目标。
(1) 基础知识目标。
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及其方向、周期、轨道、速度等;了解两种基本运动形式的区别,建立正确的概念;理解黄赤交角的形式及其导致的太阳直射点的周期性变化;理解恒星年与回归年的区别与联系。
(2) 能力培养目标。
能建立地球自转、公转、黄赤交角、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空间模式;解释地球处于远日点和近日点的不同速度,用公转速度解释冬夏半年的长短;正确判断二分二至;正确绘制太阳直射点的回归周期以及二分二至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3) 思想教育目标。
树立辩证的唯物主义宇宙观,认识宇宙是运动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运动与静止是统一的;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志趣,用科学知识批判伪科学、反科学的观点。
(4) 重点: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轨道,二分二至日时地球的位置,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难点: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太阳直射点的因归运动。
3. 教学方法。
(1)对于本课的基础知识目标,以学生的自学为主。教学中,教师设计地球自转和公转比较表,课堂上通过学生的学习、思考和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的讨论、纠错、补充,完成比较表。对于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疑问,各小组提出,并且互相解决,对于学生难以解决的疑问,教师给予点拨。
(2)本课内容比较抽象,限于高一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要认真制作多媒体课件,变抽象为直砚,变不可视为可视,以得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本课知识,这样,能更好地落实学生自学,体现学生学习的全体性、主体性和主动。在课件的使用中,给学生提出总是以“发现法”巩固所学知识。
(3)本课内容较多,较抽象,教学中采取两种手段检测所学,落空能力培养目标。一是提出要求,让学生按要求演示所学知识;二是通过课堂练习和课本作业达到此目的。在检测中,教师得到信息反馈,实现教学相长。
(4)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学法指导,体现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等有效教学原则,营造民主的教学氛围,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效率。
(5)对于本节课的重难点内容,采用课件播放、指导自学、教师讲述、练习体会等综合方法,体现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
(6)本节课的思想教育通过基础知识的学习来体现,在基础知识的学习中渗透思想教育,不提倡口头说教。
4.教学手段。
投影仪、多媒体计算机、地球仪、自制挂图、自制动画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前奏]同学们,还记得一首童年的儿歌吧?“地球大,月亮小,月亮绕着地球跑;太阳大,地球小,地球绕着太阳跑。”从这首歌中,我们了解到地球在不停地运动。本节课,我们共同学习地球的基本运动形式——自转和公转。
(板书:1.4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自转和公转)。
[讲述正文]。
[设计自学]在初中地理课本上,我们已经学习了有关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知识。本节课上,我们着重学习这部分内容。请同学们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自学课文,填出表内空缺部分的内容。
(板书:略)。
(用投影仪投影教师设计的表格)。
请四个小组完成图表,请其他小组评比哪个小组填的完整、准确。
总结大家的发言,完成图表。(投影图表)。
运动。
项目。
自转。
公转。
定义。
轨道面。
赤道平面。
黄道平面。
地轴的空间位置。
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方向。
自西向东。
从北极上空看,逆时针旋转。
自西向东。
从北极上空看,逆时针旋转。
从南极上空看,顺时针旋转。
从南极上空看,顺时针旋转。
周期。
一天。
恒星日:真正周期。
一年。
恒星年:地饶日公转的周期。
太阳日:昼夜交替周期。
回归年:太阳回归运动周期。
速
度
角速度。
两极点为0,其他任何地点均为15°/小时。
平均1°/天,近日点大于远日点。
线速度。
从赤道向两极递减,两极为0。
平均30千米/秒,近日点大于远日点。
[激发引导]请各小组提出本小组在自学填表时遇到的疑难问题,希望其他小组帮助他们解决。
(问题及解答举例)。
问题一:如何理解地球自转时南北极点的线速度、角速度都为0?
解答:这说明地球在自转时,它的南北两极作为一点,相对位置没有发生移动,与地球上其他点相比,保持相对静止。因此说地球自转时,南北两极的线速度和角速度都为0。
解答:请一个小组的同学到讲台上,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转动地球仪,让其他同学从北极上空和南极上空分别观察,就可以明白,从北极上空看地球,它的自转方向是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地球,它的自转方向是顺时针。说明由于观察位置不同,所以旋转方向不同。
[动手演示]请三个小组的同学到讲台上按要求完成下列演示,请其余同学细心观察,比较哪个组演示的好。
投影演示要求:利用地球仪,指示南北极、赤道、回归线、极圈并读出其度数;指出地轴;利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由侧视到南北极视;利用地球仪和讲桌,演示地球的公转。
说明:教师在观察学生演示时,要注意学生可能出现的各种错误,在学生演示后,教师一定要纠正学生所犯的错误。一般而言,学生容易犯的错误是演示地球公转时,地轴的倾斜方向常发生变化,即地轴不能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这一点一定要纠正,这也是以后理解黄赤交角及太阳直射点的周期性变化的铺垫知识。强调这一点到关重要。
师生共同评比,归纳。
[课件播放]刚才我们自己动手演示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如果同学们对此还不够清楚,请大家观看《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播放课件)。
下面我们共同学习本节新内容——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
(板书:略)。
[课件播放]请同学们观看动画《黄赤交角的形成》,注意赤道和黄道相对位置的变化。
(板书:黄赤交角)。
[问题导学]请同学们读图1.22,讨论并回答下列问题:
(1)若以赤道为参照,黄道的相对位置有什么变化?
(2)黄道和赤道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
(3)黄赤交角与地轴和黄道平面的交角之间有什么关系?
(4)黄道是否能看作太阳光线在地球表面直射点的轨迹?
(5)太阳光线一年中有几次直射在赤道上?
(7)在地球表面,何处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多?
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通过读书、思考、讨论,解决以上问题。教师应积极参与学生讨论,给学生以启发与指导,精心营造和谐民主的新型课堂教学氛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检查自学]下面请各小组派出骨干组员,回答上述问题。
在回答问题时,教师要耐心启发引导,同时要对学生的回答作出评价。一是评价答案的正确程度,二是要评价学生语言是否简练,是否运用了比较贴切的地理术语等。评价时,始终体现对学生的鼓励,注意教学的发展性原则。
学生答完后,教师要归纳总结。
[图示教学](出示彩图《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根据课本图1.23绘制,指图讲解)。
刚才通过看动画,了解到黄道可以看作是太阳直射地球的一束光线,这束光线有时直射北半球,有时直射赤道有时又直射南半球,而且在做周期性的变化。那么这种变化有什么规律呢?请大家看《太阳直射的回归运动示意图》,我们共同学习。
(板书: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
由于地球在公转的过程中,地轴的空间指向和黄赤交角的大小,在一定时期内可以看作是不变的。因此,太阳直射点的变化就有了一定的规律:
春分日(3月21日前后)时,太阳直射赤道,并有向北运动的趋势;
秋分日(9月23日前后)时,太阳直射赤道,并有向南运动的趋势;
次年春分日,太阳直射又回到了赤道。
这样,太阳直射点的运动完成了一个周期,由于这种运动是一种往返运动。因此,被称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其周期是365天5小时48分46秒,叫做一回归年。
在太阳直射点上,地表单位面积获得的太阳辐射量最多。由于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使太阳辐射能在地球表面的分配,具有回归年的变化。
请一位同学回答。
学生答:地表气温的高低,不是取决于地球位于公转轨道远日点附近还是近日点附近,而是取决于太阳是否直射该地区。夏至日时,虽然地球位于远日点附近,但是此刻太阳直射北半球,地表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最多,因此我们感到气温很高。
请同学们在图1.22《二分二至时地球的位置图》上,用直线把夏至日时的地心、日心,冬至日时的地心、日心用直线连起来,观察冬夏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地球的位置。
地球的运动评课稿(专业19篇)篇九
教学目标 。
1.通过观察得出并记住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公转的轨道、方向和周期;通过观察讨论理解昼夜更替的原因;通过观察讨论知道地轴倾斜的方向和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及昼夜长短的变化。
2.初步学会运用地球仪和太阳模型演示地球的自转,并说明昼夜更替现象;初步学会运用地球公转轨道仪演示地球的公转,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和昼夜长短的变化,了解四季变化的原因。
3.通过观察,初步了解许多地理现象都与有关,说明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教学重点。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及周期,公转的轨道。
教学难点 。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及昼夜长短的变化。
教学方法。
观察法、讨论法。
教学媒体。
投影仪、地球公转轨道仪、计算机。
教学过程 。
【复习提问】。
(1)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哪条纬线?
(2)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穿过地心的轴叫什么?
学生回答。
【导入 新课】前几节课,我们从静态角度认识了地球。事实上,地球如同宇宙中的所有物质一样,一刻不停地运动着。你知道地球运动有哪两种基本形式吗?这节课我们就来通过观察和讨论,从动态龟度去认识地球。
【板书】第二节。
首先向同学们介绍每组桌前放置的地球仪和有支座的小红球。
地球仪底座上有一运动开关。地球仪的外面有一个黑白两色玻璃罩,白色的代表昼半球,是向着太阳的;黑色的代表夜半球,是背着太阳的。比地球仪要小得多的小红球代表太阳,当然实际中的太阳要比地球大得多。
【出示投影1】。
观察讨论一:
学生观察、讨论。
【教师指导】使每个同学都亲自动手,学会操作、演示、使用,并得出结论。
【教师小结】(边演示)地球自西向东绕地轴自转,自转一周是一天。在北极上空看,地球呈逆时针方向旋转;在南极上空看,地球呈顺时针方向旋转。地球自转时,地球表面转到向着太阳的一面就是白昼,转到背着太阳的一面就是黑夜,由此产生了昼夜更替现象。
【板书】二、地球的公转和四季变化。
现在我继续向同学们介绍你们桌前的仪器——地球公转轨道仪。它由地球仪、公转轨道、小红球代表的太阳三部分组成。刚才我们已经介绍过一些,请同学们再看地球仪的底座上和公转轨道仪上都分别对应有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个节气的名称,地球仪上白色玻璃罩的中心有一个红点代表太阳直射点。
【出示投影2】。
观察讨论二:
1.地球公转和自转的方向一样吗?公转一周是多长时间?公转的轨道是什么形状?
2.地球公转时,地轴是直着身子还是斜着身子?倾斜方向有无变化?地轴沿北极方向指向哪颗星学生演示、观察、讨论。
【教师指导】。
【教师小结】(边演示)地球公转方向也是自西向东,公转一周为一年,公转轨道形状是近似正圆的椭圆形。无论是自转或公转,地轴总是倾斜的,且方向不变,永远指向北极星那么地球在绕太阳公转过程中会产生什么地理现象呢?我们一起看投影。
【出示投影3】。
观察讨论三:
1.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时,太阳分别直射哪条纬线?
2.太阳直射点是如何在南北半球之间移动的?
请同学们根据上述要求认真观察和讨论,并完成下表的填写。
学生演示、观察、讨论并填表。
【出示投影4】。
【教师指导】。
教师分别请四位同学各完成一个节气的填表内容。
【出示投影5】。
请一位同学到投影仪前用红笔画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路线,并回答教师提问。
学生讨论、回答。
【小结并说明】太阳直射点在南北纬23.5°之间有规律地移动,所以称这两条纬线为回归线。23.5°n纬线叫北回归线,南纬23.5°s纬线叫南回归线,它们是太阳直射点能够到达的最北和最南界线,一年得到一次直射,而它们之间的地区一年可以得到两次直射。得到太阳直射,地面获热就多。
教师讲解同时,演示自制的计算机软件1——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根据供图软件制作)。
演示自制计算机软件2——地球绕日公转。提醒同学记二分二至的日期等。
【出示投影6】。
观察讨论四:
1.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日时,南北半球昼夜长短的变化状况。
2.夏至、冬至日时,极昼(只有白昼)、极夜(只有黑夜)现象出现的地区。
请同学们根据要求观察讨论并完成下表。
学生演示、观察、讨论并填表。
【教师指导】。
请一位同学到前面来,在投影仪上完成自己填写的表格并说明。
【出示投影7】。
【小结并说明】赤道地区终年昼夜平分,春分、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此外,夏至日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及以内地区出现极昼;冬至日北半球夜最长,昼最短,北极圈及以内地区出现极夜。南北纬66.5°是出现极昼极夜现象的界线,所以称为极圈。66.5°n纬线称为北极圈,66.5°s纬线称为南极圈。
【出示复合投影片8】。
教师在投影仪前边转动投影片,边请同学回答一些提问。
【教师说明】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附近,全球昼夜长短相当,南北半球获热相当,这时为北半球的春季;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附近,北半球昼长夜短,获得热量多,这时正是北半球的夏季;9月23日前后,太阳又直射赤道附近,全球昼夜平分,南北半球获热相当,此时是北半球的秋季;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附近,北半球昼短夜长,获得热量少,因此这时正是北半球的冬季。而南半球情况与北半球相反,故季节正好相反。当太阳直射点又回到赤道时,地球就已绕太阳公转了一周,地球就是这样不停地公转,四季变化,循环往复。
北半球的人们通常将3、4、5月作为春季,6、7、8月作为夏季,9、10、11月作为秋季,12月及次年1、2月作为冬季。由于回归线与极圈之间的中纬度地区,终年既无阳光直射、又无极昼极夜现象,所以四季变化最为明显。
【出示投影9】归纳本课要点及知识结构。
【出示投影10】做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
1.地球自转的方向是______,自转的周期是______,昼夜更替的原因是______。
2.地球公转的轨道形状是______,公转的方向是______,公转的周期是______。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应肯定正确的,指出不对的,并给予纠正。
地球的运动评课稿(专业19篇)篇十
在现代的教学中,我体验最深的一条是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尝试创新的教育理论,做到教、学、做合一的教学,重视对学生知识的传授,更要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次的授课,我感受很多,反思如下。
本人在这节地理课教学中,教师不再仅仅去教,而且通过对话被教,学生在被教的同时,也同时在教,师生共同对整个成长负责。对教学而言,交流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意味着合作性意义建构,它不仅是一种认识活动过程,更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精神交流。对学生而言,交流意味着主体性的凸显、个性的表现、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交流意味着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促进学习;上课不仅是单向的付出,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用图文并茂的资料、形象直观的图表、生动有趣的阅读材料、贴近学生生活的课堂活动,创设了充满时代气息的地理教学情境,用生活中具体有趣的地图、图片、图表,给学生展示了生动活泼的思维过程。面对这样的教材,你该如何使用?又该怎样上课?怎样发挥教师的作用?怎样挖掘学生潜能?……需要我们冷静、积极地不断反思,才能适应今后的地理教学。
学习的兴趣和愿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学生具有好奇心,这正是追求知识的原始动力,是求知欲的嫩芽。他们在日常的生活中往往会对某一事物特别感兴趣,并由兴趣发展为热爱,由热爱进一步发展为对真理的探索和追求。也由此会提出各种各样看似无稽实有深意的问题。这时,我们应顺应学生的心理,正确地引导他们多问的习惯,教师可作饶有风趣的讲解,并以丰富的感情色彩去组织学生的探索活动。切不可因学生提出的问题不符合教师的意图或教师一时难以解答而置之不理,甚至加以压制。
师生交流的平等性应加强。在提出问题时,应站在学生的角度,从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实际出发,而不是一味把学生的思路往自己设计的路上引,问题的设计不宜太大,应站在学生的认知角度剖析。
总之,教师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和探索,运用符合学生自身发展特点的教育教学方法,才能取得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才能适应当今教育的要求。
地球的运动评课稿(专业19篇)篇十一
教案。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及一些基本数据:周期、速度、公转的轨道、黄赤交角。
2.理解由于地球自转运动造成的昼夜交替、地方时差,掌握时间的有关换算,能正确判断晨昏线。
3.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理解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的过程及其原因,并能演示其运动规律。
4.理解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及纬度变化。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运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现象,学生能够准确地画出夏至日到冬至日太阳照射地球的示意图。
2.能根据“二分二至日太阳照射地球示意图“分析全球各地的昼夜长短状况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分析同纬度地区不同季节和不同纬度地区相同季节的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科学的宇宙观,宇宙中所有的天体都在不断地运动。
2.培养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观,理解事物之间是联系的、发展变化的。
教学重点。
1.自转和公转的特征,黄赤交角的产生及其引起的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2.晨昏线的判断、地方时的计算、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3.四季的划分方法及划分依据。
教学难点1.晨昏线的判断、地方时的计算。
2.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原因分析。
教具准备。
地球仪和多媒体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
4课时。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下面就来回顾一下(略)前边两节课我们了解了地球的宇宙环境,现在让我们立足地球本身,探讨地球的运动。
师:在初中时我们曾学过一些地球运动的知识,那么你知道地球的运动有哪两种形式呢?
生:自转和公转。
师:我们首先一起来探讨地球自转的规律。
(板书)一、地球的自转。
(演示地球仪,让其自西向东旋转)。
师:地球仪在绕着什么中心转动呢?
生:地轴。
生:没有。
生:自西向东旋转。
师:所以,我们看到日月星辰都是东升西落。下面从不同的角度看地球自转。
(从不同的角度演示地球仪的自转)请同学描述地球自西向东转。
生:(学生观察、思考后得出结论)。
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转动。
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转动。
侧面北极在上,自西向东旋转。
师:(投影练习)。
甲图中心是北极还是南极?乙图中心是北极还是南极?
生:甲图中心是北极,乙图中心是南极。
师:非常好。地球自转一周需要多长时间呢?也就是地球的自转周期是多长呢?
生:一天。
师:由于在计算自转周期时,选定的参考点不同,一日的时间长度和名称略有差别。
(多媒体动画演示)恒星日与太阳日:拉长投影中地球与恒星之间的相对距离,日地距离可以更靠近一些。某一恒星、地面上某地点、地心第一次“三点共线“到下一次“三点共线“(注:“三点共线“是指地面上某点位于地心与恒星的连线上)的时间间隔为一个恒星日。太阳、地面上某地点、地心第一次“三点共线“到下一次“三点共线“的时间间隔为一个太阳日。
师:恒星日是以遥远的“恒“星为参照物的,遥远的恒星相对于地球而言是不动的,此时地球的公转过程将会忽略不计。某一恒星、地面上某地点、地心第一次“三点共线“到下一次“三点共线“的时间间隔为一个恒星日。
(多媒体动画演示)。
师:此时地球是否自转了一周,自转的角度是多少,以什么作参照?
生:(学生准确回答)。
地球继续自转(即p点继续绕圆运动),但地球同时绕太阳公转到e3处时,动画暂停,p点两次对着太阳。太阳、地面上某地点、地心第一次“三点共线“到下一次“三点共线“(注:“三点共线“是指地面上某点位于地心与太阳的连线上)的时间间隔为一个太阳日。从e1到e3的时间间隔称一个太阳日,长24小时,其自转的角度是360°59′。
生:地球在单位时间内自转的角度叫做地球自转的角速度。
师:很好!根据地球自转的周期,可以知道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大约为多少度?
生:15°/小时。
师:非常正确。地球表面除南、北两极点外,任何地点的自转角速度都一样。根据360°/24小时推算,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大约是15°/小时,1°/4分钟,1′/4秒。但南、北极点无角速度,即南、北极点的角速度为零。
我们再看看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是怎样的。地球自转时,某点在单位时间内转过的距离(弧长),叫做该点的自转线速度。
(投影)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和角速度图。
师:大家一起探讨地球自转线速度有什么分布规律。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大小因纬度而异(离地轴的距离即圆周运动的半径不同,半径越大,线速度越大),赤道处最大(1670千米/小时),自赤道向两极渐小,两极的线速度为零。在南北纬60°处,自转线速度为赤道处的一半。
(板书)二、地球的公转。
师:什么是地球的公转?
师:那么应该从哪几个方面来描述地球公转的规律呢?可从地球公转的轨道、方向、周期和速度等方面来说明地球公转的规律。
师:地球公转的路线叫做公转轨道,又叫黄道。它是近似正圆的椭圆轨道,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投影公转轨道图)。
师:仔细观察,地球公转的方向是怎样的?
生:由西向东。
师:在北极上空看地球公转,顺时针转还是逆时针转?
生:逆时针转。
师:在南极上空看地球公转,顺时针转还是逆时针转?
生:顺时针转。
师:我们再来看看地球公转的周期是怎样的?
生:1个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
生:近日点公转速度最快,远日点公转速度最慢。
师:由于太阳略微偏离地球公转轨道的中心,因此,日地距离不断随地球公转而发生细微的变化,地球公转速度也相应有一些变化。根据开普勒第三宇宙定律,行星运行在单位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因此,近日点运行速度快,角速度是61′/d,线速度是30.3km/s。而远日点慢,角速度是57′/d,线速度是29.3km/s。平均角速度:约1°/日,平均线速度:30km/s。
小结:本节课内容较多,主要是关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两种基本形式的对比。
(投影下面的表格)分别对地球自转和公转进行总结。
地球运动围绕中心运动方向运动周期运动速度。
第2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一般特点,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略)。
(过度)昼夜的更替、时差的产生、四季的变化,都是因为地球运动的结果,下面我们就来一起研究地球的自转能带来哪些地理现象。
三、地球自转与时差。
生:没有,整个地球都是白昼。
生:一面是白昼和一面是黑夜。
师:由夜变为昼的半圆弧叫做晨线,晨线上的各点即将进入昼半球,即晨线上的各点即将进入白昼时段;由昼变为夜的半圆弧叫做昏线,昏线上的各点即将进入夜半球,进入黑夜时段。
(投影--自转)。
师:晨昏线的位置是不是静止的?
生:不是,晨昏线的位置在不断向西移动。
生:垂直。
师:答得好。晨昏线一定垂直于太阳光线,并过平面图中的中心。再给大家引进一个新的概念:太阳高度。太阳高度是太阳高度角的简称,太阳高度表示太阳光线对当地地平面的倾角。晨昏线上的各地太阳高度为0°,即太阳刚好位于地平线上;在昼半球上的各地,太阳高度总是大于0°,即太阳在地平线之上;在夜半球上的各地,太阳高度总是小于0°。
晨昏线把经过的纬线分割成昼弧和夜弧。
生:昼夜不停地交替。
师:很好。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转,昼夜也就不停地交替。
(板书)1.昼夜交替。
师:昼夜交替的周期为24小时,叫做一个太阳日。过去人们总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今天,人们的起居作息也深受昼夜交替的影响,因此太阳日被用来作为基本的时间单位。
(过渡)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在同纬度地区,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要比位置偏西的地点先看到日出,这样时刻就有了早迟之分。显然,偏东地点的时刻要早一些。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统称为地方时。因此,是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产生了地方时。
(板书)2.地方时。
师:东边地点的时刻总比西边早。经度相差1°,地方时相差4分钟,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上的微小差别,都能造成相应的地方时之差。
地方时因经度而不同,使用起来很不方便。19世纪中叶,欧美一些国家开始采用一种全国统一的时间。随着长途铁路运输和远洋航海事业的日益发达,国际交往频繁,各国采用的未经协调的地方时,仍给人们带来很多困难。1884年,国际上采取了全世界按统一标准划分时区,实行分区计时的办法。我们已经知道,从理论上全球共划分成24个时区,各时区都以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本区的区时。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1小时。
实际上,世界各国根据本国的具体情况,在区时的基础上,采用一些特别的计时方法。
(投影文本)。
(1)有的国家根据本国所跨的经度范围,采用半区时,即采用与中央经线相差7.5°的时区的边界经线的地方时。例如,亚洲的印度(东5.5区)。(2)有的国家为了充分利用太阳照明,采取本国东部时区的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例如,朝鲜位于东八区和东九区之间,但采用东9区的区时。(3)还有的国家虽然领土跨度很大,但仍采用一个时区的区时。例如,中国领土跨5个时区,为了便于不同地区的联系和协调,全国目前统一采取北京所在的东八区区时(即东经120°的地方时),称为北京时间。
请大家看p17图1.21,时区和国际日界线。
地球的运动评课稿(专业19篇)篇十二
1.用事实分别说明地球自转、公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
2.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3.比较不同季节正午太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度。
1知道地球自转和公转的主要特征。
2理解地球自转与公转引起的地理现象。
3利用图表说明五带的界线及特点。
1.用地球仪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并解释其基本的运动规律。通过游戏活动理解地球运动的特征和意义。
2.用简单的工具正确演示昼与夜,以及昼夜更替。
3.利用图或亲身体验,比较分析二分二至日时太阳照射情况的差异,说明四季的变化。
1、通过介绍地球运动的形式和规律,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2、结合生活实际学习生活有用的地理,对学生终生发展有益的地理。
1地球自转和公转的主要特征。
2地球自转与公转引起的地理现象。
3五带的界线及特点。
2分析昼夜长短变化的原因。
3五带的形成。
根据文字图片资料分析,运用直观教具演示,参与教学游戏,合作学习等。
1课时。
结合生活经验,阅读材料“是天转还是地转”?明确地球运动的特点。
教师:出示资料,提出问题:
学生演示地球仪,观察在下图中标出地球自转方向。
学生观察、讨论。
(2)将地球仪转动180°,再观察:中国和美国分别处在白天,还是黑夜?
(3)连续转动地球仪,观察各地(如中国和美国)昼夜更替的情况,思考并总结昼夜更替的原因。
(4)结合生活体验计算,每完成一次昼夜更替需要多长时间?(24小时)。
3让学生看图片“畅畅和姨妈的问候”,思考产生时间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边演示)。
(1)地球自西向东绕地轴自转,自转一周是一天。
(2)在北极上空看,地球呈逆时针方向旋转;在南极上空看,地球呈顺时针方向旋转。
(3)地球自转时,地球表面转到向着太阳的一面就是白昼,转到背着太阳的一面就是黑夜,由此产生了昼夜更替现象。
(4)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转,越往东的地区,时间越早。
(1)地球如果不自转会有什么情况发生?
(2)地球是透明的会怎样?
(3)地球自东向西转情况会怎样?
(4)中国国土辽阔,当最东部洒满阳光的时候,最西部还是繁星满天,为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给与补充纠正。
比较的项目地球的自转。
方向。
围绕的中心。
周期。
地理意义。
巩固运用略。
地球的运动评课稿(专业19篇)篇十三
2、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理解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
"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迁移应用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课件演示及地球仪等教具辅助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增强学生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
重点:说出地球运动的基本规律。
难点: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理解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
探究式教学法为主、直观教学法为辅。
情境:一位宇航员骄傲地对爸爸说:"爸爸,我已经绕地球转了20圈了!"爸爸笑着说:"孩子,我比你更了不起,我已经绕太阳转50圈啦,我还准备再转几十圈呢!
1)你认为宇航员爸爸的话可信吗?
2)你知道这位宇航员爸爸的年龄吗?理由是什么?
1、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规律。
2、昼夜交替现象。
3、四季的变化。
4、五带的划分。
中心方向周期地理意义。
自转。
公转。
学生活动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教案《地球运动教案》。
情景导入:在同一时刻,家住中国福州的明明和远居美国纽约的姑姑打电话互致问候:明明:姑姑,晚上好!姑姑:明明,早上好!
为什么打招呼会有时间的差异呢?
课件展示图片及思考内容,学生回答。
归纳: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有:昼夜交替和时间的差异。
学生活动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公转。
课件展示图片及思考内容,学生回答。
归纳:地球公转的特点: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它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造成太阳直射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
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意义)之一:四季的变化。
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意义)之二:五带的划分。
课件展示自测内容,指导学生完成。
释疑"导入"情景。
本节复习课教学是为了进一步深化学生对于"地球的运动"知识的理解。该内容属于初中地理学科的核心内容,它可以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也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养成良好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由于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和过于宏观,因此借助一定的教学技术和手段使教学内容形象化和具体化就很重要。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根据教学需要,把收集来的复习自测等图片资料等的展示,然后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利用地球仪及学生的肢体语言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收到了良好的复习效果。
地球的运动评课稿(专业19篇)篇十四
本节课内容紧承第四课《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是和第五课并列的内容。地球自转为主要原因产生的地理效应在第五课已有了了较为详细的讲述,而地球两种运动相结合、并以公转为主产生的地理效应难理解,需要有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这一准备知识,所以,本节课安排在第五课之后。
本课的核心内容是地球上的四季和五带的形成、分布及其影响。这部分内容与人类的活动息息相关,由此可见本节课的重要地位。
课文中有关四季和五带的内容不是直接给出的,而是利用前有知识,通过分析其成因得出的,所以本课有两条线索,可以分为两部分内容。
本课是按照以下两条线索组织内容的。
第四课已经学习了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这种回归运动造成太阳直射点有两种变化。一是时间变化,二是纬度变化。这两种变化就是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这两种变化又影响到一个地点接受太阳辐射能量的大小。
从时间变化这一线索来看,教材内容把地点(或纬度)作为定量,而把太阳辐射随时间(或季节)的变化看作是变量。这样,同一地点不同的时间(或季节),就会有不同的太阳辐射量,据此,地球上的同纬度地带就可以分出四季。这就是本课的第一部分内容。
本课的第二部分内容是五带的形成和划分。这部分内容从地点(或纬度)变化这一线索着眼,把时间(或季节),不同的地点就会有不同的太阳辐射量,据此,地球上不同纬度地区就可以分成五个温度带。
所以说,本节课的内容体现了“变化”两个字,教学中也要始终贯穿“变化”这两个字。
教学设计思路。
1.教学设计总体思想。
彻底改变“先生讲,学生听”的传统陈旧的教学模式,运用启发式。贯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学生自学为主线的“三为主”教学原则,达到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科学有机的结合,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营造民主的教学氛围,重视学生提出的意见,不立刻下判断,鼓励学生多看、多听、多尝试,去探索和操作;教师专心倾听学生的叙述,接纳学生反应,与学生一起讨论,共同评价。这样,学生在课堂上才能始终处于兴奋状态,利于知识的内化和学习效果的强化。
2.本课的教学目标。
(1)智育目标。
了解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及纬度变化;了解四季的划分;了解五带的划分、分布;理解这是地球自转和公转综合作用的结果;理解四季和五带的形成;了解二十四节气与农业生产;理解五带的影响。
(2)能力目标。
能根据《二分二至日太阳照射地球示意图》分析全球各地的昼夜长短状况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分析同纬度地区不同季节和不同纬度地区相同季节的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能准确画出《二分二至日太阳照射地球示意图》(侧视图),并能举一反三,理解二分二至日太阳照射地球极视图。
(3)德育目标。
树立科学的宇宙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宇宙观,理解事物之间是联系的,是发展变化的。
(4)重点、难点。
重点: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和五带的划分。
难点:分析、绘制《二分二至日太阳照射地球示意图》,理解黄赤交角的变化导致五带的变化。
3.教学方法。
(1)教学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精心设计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过程,点拨学生,创造条件,创设情境,体现学生的发展,体现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
(2)精心设计《二分二至日太阳照射地球》多媒体课件,使学生从整体上理解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利于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窨想象能力的形成,加强知识的内化。
(3)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练习。练习中注意体现学法指导,引导学生从练习中发现规律,使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得到加强和提高。
(4)学习活动以学生为主体,教学中教师不独占整个教学活动时间,同时尽力为学生提供自由、安全、和谐的情境与气氛。教师主动参丐学生活动,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并且要鼓励学生之间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5)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从不同角度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做到事半功倍。
(6)德育目标的实现建立在智育目标与能力目标实现的基础上,使学生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同时,渗透性地受到德育教育。
4.教学手段。
投影仪、多媒体计算机、自制多媒体动画课件。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同学们,在第四节课我们学习了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的有关内容,请大家看图(投影《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图》),完成下列要求:
1.从冬至日到次年冬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地表如何运动?
2.地表何处获得太阳辐射能量多?
(学生通过回忆思考,在教师的悉心启发下,可以得出正确答案)。
[教师导学]由图可知,在太阳直射点上,地表单位面积获得太阳的辐射能量最多。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地球表面接受到的太阳辐射能量,因地因时而变化,这种变化可以通过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来体现。昼夜长短反映了日照时间的长短;正午太阳高度反映了太阳辐射的强弱。二者结合起来,可以定性地表达某时某地太阳辐射量的多少。
那么,在地球不停地自转和公转,特别是在地球公转的前提下,地球上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有什么样的变化,又产生了什么样的地理效应呢?我们本节课来学习有关内容。
[讲述正文]。
[课件播放]请同学们观看动画《全球各地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此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以21页图1.26为基础,以课本上“昼夜长短的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等文字为画外音,引导学生视听结合学习课本知识)。
[自学解疑]请同学们阅读21页图1.26《二分二至日全球的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图》,回答课本上提出的四个问题。
(学生回答时,要注意做到发挥学生的合作精神。在学生回答有错误时,不要责备批评,要做到正确评价,同时还要鼓励学生评价学生,共同进步)。
(问题的答案:略。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要归纳小结)。
[讲解导学]刚才三幅图中的p处,b图的昼最长,a图的昼最短,c图的昼夜等长;
三图的p处,b图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大,a图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小,c图的正午太阳高度介于a图和b图之间。
由图可以分析得出,全球除赤道以外,同一纬度地区,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变化而变化,使得太阳辐射具有季节变化规律,这样,就形成了四季。
(板书: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 四季)。
回答下列问题:(投影问题)。
1.我国与欧美国家传统的四季划分有何相同之处?有何不同之处?
2.我国丐欧美国家四季的起点各是哪个节气?哪种划分的季节早?早多长时间?
(这三个问题难度不大,可以作为自学提示,但自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指导,要有评价)。
划分 中国。
(板书: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 四季 欧美)。
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
[谚语导学]山西省南部农村有这样一句谚语:“立夏小满,麦收晋南”,这说明季节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二十四节气就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而且对黄河流域人们的生活和农业生产,具有指示和预告作用。
请大家自学有关内容。
划分 中国。
(板书: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 四季 欧美)。
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 重要意义 。
[问题导学]同学们,请大家完成21页“活动”第一题。
(指导学生完成练习)(投影练习答案)。
[分析讲解]由刚才的练习可以得出,同一季节,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使得太阳辐射量在地球表面的分布具有了纬度分异的规律,这样,地球表面就形成了五带。
(板书: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 五带)。
[读图自学]在初中地理课本上,已经学过了五带的有关内容,请同学们自学23页“五带的划分”,完成下表。
(填表过程中点拨学生,体现学法指导)。
[归纳总结]通过填表练习和自学,我们对五带的划分有了一个简单的了解,同时,也了解到五带的划分虽然比较简单,但它是科学家们进一步研究地球表面地域分异的基础,意义重大。
(板书: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 划分。
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 五带 意义)。
(利用图1.23《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引导学生得出结论:黄赤交角变小时,热带变小,寒带变小,温带增大;反之,黄赤交角变大时,热带变大,寒带变大,温带变小)。
[布置作业]。
1.读下图回答有关问题(箭头表示太阳回归运动的轨迹)。
(1)写出太阳直射下列各点时的时间。
a b c d 。
(2)北半球昼长夜短的时间是:
(3)全球昼夜等长的时间是:
(4)南极点太阳高度最小的时间是 ,此刻,北极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是。
(5)党的生日这一天,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 点附近。
2.请同学们阅读23页的“二十四节气”,去生活中调查了解二十四节气的指示和预告作用。
3.当黄赤交角减小为 时,五带的范围如何变化?当黄赤交角增大为 呢?
一、昼夜长短 。
二、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 。
指导教师点评 (山西省长治市教委教研室 高级教师 王富家)。
本节课教学注意从原理入手,引导学生分析四季和五带的形成和分布,线索清晰,结构完整,便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教学中,能科学地设计课程内容,使之达到结构合理优化,同时,又能创造性地设计课程内容与学生的活动,克服传统课程中的枯燥乏味的说教。整节课体现了对学生自学能力与想像能力的培养。课堂上,注重营造民主氛围,给学生的行为、思想以较大的自由度,变传统的演绎式教学法为现代的归纳式为主、演绎式为辅的教学方法。教学中如能更紧密地和当地实际结合,效果将会更好。
地球的运动评课稿(专业19篇)篇十五
1.用地球仪正确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并解释其基本的运动规律。
2.用简单的工具正确演示昼与夜,以及昼夜交替。
3.用实例解释时差现象,并说明再现实生活中需要具备时差的知识。
4.利用图或亲身体验,比较分析二分二至日时太阳照射情况的差异,说明四季的变化。
5.利用图说明五带的界限,并举例说明各自的特点。
演示、观察、讨论、比较、归纳
观察现象、结合生活实际、填表比较
2课时
[学生演示]地球绕着地轴自西向东不停地旋转。
[小组讨论]地球自转的规律,填写下列表格有关自转规律的项目。
(表1)
自转公转
方向自西向东自西向东
周期24小时(一天)一年
旋转中心地轴太阳
转动特点地轴倾斜地轴倾斜,北极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产生的地理现象昼夜交替和时差
四季的变化和昼夜长短的变化
[学生结合实际说明]太阳东升西落其实就是地球自转方向的证据
[设问]地球的自转会产生什么地理现象?
[学生演示]一名学生用手电筒做光源,照在地球仪上;
[反向思考]假定地球不自转,地球表面会产生什么现象?(有昼半球和夜半球,却不会有每24小时一次的昼夜交替)
[演示]老师在地球仪上用红笔标出广州的位置,自西向东转动地球。。
[观察讨论]
(1)广州在地球仪转动一周的时间里出现什么现象,说明什么?
(2)结合生活体验计算:每天我们处在白天和黑夜的时间大约
是多少?每完成一次昼夜交替需要多长时间?(24小时)
地球的自转会产生昼夜交替的地理现象
[学生阅读]课本第10页“畅畅和姨妈的问候”,思考产生时间差异的原因。
[观察演示]在地球仪上标出北京、纽约和东京,用手电筒做光源,照在地球仪上;老师自西向东转动地球。观察北京、纽约和东京分别被光源照到的时间。
[设问]1、日本东京于今天当地时间下午3点钟有一场中日足球赛,在北京中央电视台直播的时间应是几点?(下午2点)
2、俄罗斯的莫斯科也于今天当地时间下午3点钟有一场中俄篮球友谊赛,我们应在几点钟打开电视收看直播?(15+5=20点)
[学生填表]将地球的自转产生昼夜交替和时差的地理现象填在表1。
[课后想一想]我们为什么感觉不到地球在转动?
[导入]现在的广州处于什么季节?你最喜欢什么季节?为什么会有季节的变化?
[地动仪演示]地球自转的同时,还围绕太阳不停的公转。
[学生观察讨论]地球公转的规律,将结论填在表1
[设问]地球的公转与四季变化有什么关系?
[学生演示]用手电筒在黑板上演示阳光直射和斜射时单位面积得到太阳光热的多少。(阳光直射时单位面积得到太阳光热多,斜射时单位面积得到太阳光热少)
[分组讨论]结合生活实际,逐一讨论
(1)在同一天,早晨、傍晚与中午三个时段相比,哪个时段我们感觉到太阳光照射的最厉害?(中午比早晨、傍晚更厉害)这一现象说明什么规律?(太阳光线照射地面的角度越大,地面所得到的太阳光热能量越多,反之越少)
(2)与太阳光热能量在一天中的变化规律同理,太阳光热能量在一年中的变化有什么规律?(春-夏-秋-冬依次回答)
(3)一年中广州什么季节的中午太阳照射的最厉害?什么季节最温和?为什么?(夏季中午太阳升得最高,冬季较低)
(4)一年之中,广州每天白昼的时间一样长吗?什么季节较长?什么季节较短?(不一样,夏季白昼较长,冬季较短)
[教师引导]综上所述,由于地球表面在不同季节得到的太阳光热
有多有少,而产生了季节变化。这一现象与地球的公转有什么关系?
[演示观察](1)假设地球直立着(地轴不倾斜)自转和公转,太阳直射点在那里?(赤道)
(2)假设地球倾斜着自转,但没有公转,太阳直射点有变化吗?(直射在某一纬度不变)
(3)当地球倾斜者自转的同时又公转,太阳直射点会有变化吗?
[cai演示]地球的公转,显示地球公转时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学生观察思考]观察二分二至日时能够受到太阳直射的纬度位置,总结太阳光照射情况在一年中的变化规律。完成下表(斜体字为填写内容)
(表2)
节气太阳直射的纬度北半球获得的太阳光热北半球白昼时间季节(月份)
夏至
6、22前后北回归线接受光热多,气温高最长夏季(6、7、8)
秋分
9、23前后赤道过渡,温和昼夜平分秋季(9、10、11)冬至
12、22前后南回归线接受光热少,气温低最短冬季(12、1、2)
地球的运动评课稿(专业19篇)篇十六
各位评委老师,晚上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地球的运动”,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五个方面来解析我的课堂教学设计。
“地球的运动”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必修一》(人教版)第一章第三节的教学内容,包括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地理意义三个部分。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要求通过课堂教学达到分析地球运动地理意义的目的,在知识层面要求明显高于本章其他教学内容描述地球宇宙环境、说出地球圈层结构等教学要求,我认为本节课应该是第一章“行星地球”的中心内容。我们都知道“谈天是为了说地”,在简单了解地球的宇宙环境的基础上,我们从地球运动这一内容入手来向学生描述整个地球的一般特征,回归“说地”这一地理学的本质要求。
由于课程标准对本节课的教学要求高,教材在本节课中知识量极大,安排了很多的教学重点和难点,这对教师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将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对于刚刚进入高中的学生而言,很多学生对地理学习有非常浓厚的兴趣,这对于解决这一教学过程中的难点有很大的好处;但是由于高一学生空间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的发展还不够完善,对地球运动相关知识的理解具有相当大的难度,同时也与在学生心里形成地理课就是简单了解世界各地的风俗民情的地理学习观念形成很大的冲突。因而如何将本节课的复杂的知识简单化、抽象的知识具体化、说理的知识生活化,把知识量极大的教材转化为学生能够理解的模块,让学生在现有的知识构架下完成相关知识的重构与理解,完成相关教学要求,而不至于让本节知识成为学生地理课程学习面前难以逾越的障碍,丧失地理学习的兴趣将是教师的重要任务。
参考课程标准和对教材的基本内容的分析,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4)理解由于地球运动造成的昼夜交替现象和由此产生的地方时和时差现象。
(5)学会运用地方时和区时概念进行简单的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
(6)理解由于地转偏向力的存在而导致的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7)理解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现象及其变化规律。
2.过程与方法。
(2)通过小组讨论活动,动手描绘太阳直射点的运动轨迹,理解太阳直射点的运动过程。
(5)通过对昼夜长短变化和正午太阳变化的演示动画和日照图的判读,以小组活动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参考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和对教材内容的分析并结合高一学生的认知状况,确定如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异同。
(2)黄赤交角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3)昼夜交替和地方时。
(4)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5)四季更替和五带。
2.教学难点。
(1)恒星日和太阳日的区别。
(2)远日点和近日点的比较。
(3)黄赤交角和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4)地方时和区时含义和计算。
(5)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6)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由于本节内容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多元化而且只是目标的层次要求较高,加上教学内容说理性较强,是整个自然地理教学内容中的典型代表和教学难点,同时学生还未形成成熟的空间思维认知模式,需要教师在认真分析教材的基础上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来完成教学内容。再次我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讲解法:由于本节知识说理性质较强,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主要知识点给以准确的解读,帮助学生理解一些难度较大的知识概念,进而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
2、演示教学法:由于本节课知识对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要求高,因而需要结合多媒体辅助教学和教具演示的形式对地球运动的方向,太阳直射点的南北回归运动以及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等地理规律性知识进行演示教学,以协助学生构建空间思维的概念。
3、分组讨论法和案例分析法:虽然知识的说理性强,但是我们也不能用讲授法进行满堂灌,而应该发动学生积极参与到知识框架的建构过程中来,对一些地理规律的运用发现教学法进行分组讨论。
由于本节内容知识量大,需要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的内容多,学生学习的难度大,因而将本节内容安排在三个课时内完成,第一课时完成“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和“太阳直射点的移动”的内容,第二课时完成“昼夜交替和时差”和“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的相关内容,第三课时完成“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和“四季更替和五带”的相关内容。第二课时: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一)。
1.导入新课。
实验所证实,这就是著名的傅科摆实验。这里我们不再对傅科摆实验作深入的研究,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查阅相关资料,在课外进行探讨,今天我们主要来讨论一下到底地球自转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呢?通过日常生活的积累和初中的地理的学习,大家能举例说明一下是有哪些现象是受地球自转引起的吗?(3分钟)。
(设计意图:通过向学生讲授一个关于地球自转的证明的例子一方面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知道傅科摆及其作用;另一方面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引入地球自转的影响包括哪几个方面,通过学生的思考和讨论以及教师的补充,让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能够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了解本节主要的教学内容是什么)。
2.新课讲授:
通过对学生答案的综合,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即地球自转引起的昼夜交替、地方时和沿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的三个内容抛给学生,采用总—分—总的模式进行新课教学,带领学生逐一探讨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的三部分内容,以便于更好地完成教学内容。
(1)昼夜交替现象。
通过多媒体演示,让学生观察昼夜交替现象以及并让其思考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指出一方面一个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因而有昼夜现象;另一方面因为地球的自转,在地球上任意地点会出现昼夜交替的现象。这里采用多媒体演示不同原因形成的现象是不一样,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昼夜交替现象的成因。然后逐一向学生讲述昼夜交替现象中需要逐一地知识和内容,帮助他们理解晨昏线(圈)、昼(夜)弧、昼(夜)长的区别和联系,理解太阳日的意义,由于很多内容和知识概念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新,在这里主要采用讲授法,通过学生观看日照图和对不同的知识概念进行判读的形式完成教学活动。(15分钟)。
(2)地方时。
地方时的讲解是地球自转意义中最为困难的一个环节,因而也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用2012年伦敦奥运会比赛时间安排(以当时间进行安排)的实例承转进入本节内容的学习,指出不同地方的时间是不同的,通过这个实例讲解地方时、区时的含义和计算的相关内容,最后提问学生自己喜欢的奥运会节目是什么,最后分小组对各自喜欢项目的比赛时间表进行时间换算,制定一个以北京时间为基准的时间表,从而完成教学活动。由于地方时这个概念比较抽象,很多学生无法理解为什么不同地方的时间不一样,因而需要采用讲述法的形式让学生理解地方时的第一是在同一纬度上,由于东边的地点比西边的地点先看到日出和日落,因而在人们的心中就形成时间早迟的区别,所以我们把同一时刻不同经线具有的不同的时间称做地方时。同时结合多媒体演示来讲解不同的经线地方时不同这一概念,进而引出地方时的计算公式,让学生计算不同经线的地方时。然后指出地方时使用不方便引入区时的概念,和区时的计算,并指出一些地区主要的分区计时方式与区时的区别与联系。最后结合例子分组讨论完成案例教学活动的内容。(20分钟)。
具体的教学模式如下:
教学实例解决实例的问题。
定义和计算区时地方时:定义和计算几个重要概念的梳理。
(3)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后让学生完成不同地区物体偏移的练习,熟悉这一方面的内容。(5分钟)。
3.课后小结:
再次总结由地球自转运动引起的昼夜交替、地方时和沿水平运动的物体的偏移三种现象,让学生网上查阅资料,了解其他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地球的运动评课稿(专业19篇)篇十七
1.通过观察得出并记住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公转的轨道、方向和周期;通过观察讨论理解昼夜更替的原因;通过观察讨论知道地轴倾斜的方向和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及昼夜长短的变化。
2.初步学会运用地球仪和太阳模型演示地球的自转,并说明昼夜更替现象;初步学会运用地球公转轨道仪演示地球的公转,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和昼夜长短的变化,了解四季变化的原因。
3.通过观察地球的运动,初步了解许多地理现象都与地球的运动有关,说明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及周期,公转的轨道。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及昼夜长短的变化。
观察法、讨论法。
投影仪、地球公转轨道仪、计算机。
【复习提问】。
(1)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哪条纬线?
(2)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穿过地心的轴叫什么?
学生回答。
【导入新课】前几节课,我们从静态角度认识了地球。事实上,地球如同宇宙中的所有物质一样,一刻不停地运动着。你知道地球运动有哪两种基本形式吗?这节课我们就来通过观察和讨论,从动态龟度去认识地球。
首先向同学们介绍每组桌前放置的地球仪和有支座的小红球。
地球仪底座上有一运动开关。地球仪的外面有一个黑白两色玻璃罩,白色的代表昼半球,是向着太阳的;黑色的代表夜半球,是背着太阳的。比地球仪要小得多的小红球代表太阳,当然实际中的太阳要比地球大得多。
【出示投影1】。
观察讨论一:
学生观察、讨论。
【教师指导】使每个同学都亲自动手,学会操作、演示、使用,并得出结论。
【教师小结】(边演示)地球自西向东绕地轴自转,自转一周是一天。在北极上空看,地球呈逆时针方向旋转;在南极上空看,地球呈顺时针方向旋转。地球自转时,地球表面转到向着太阳的一面就是白昼,转到背着太阳的一面就是黑夜,由此产生了昼夜更替现象。
【板书】二、地球的公转和四季变化。
现在我继续向同学们介绍你们桌前的仪器——地球公转轨道仪。它由地球仪、公转轨道、小红球代表的太阳三部分组成。刚才我们已经介绍过一些,请同学们再看地球仪的底座上和公转轨道仪上都分别对应有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个节气的名称,地球仪上白色玻璃罩的中心有一个红点代表太阳直射点。
【出示投影2】。
观察讨论二:
1.地球公转和自转的方向一样吗?公转一周是多长时间?公转的轨道是什么形状?
2.地球公转时,地轴是直着身子还是斜着身子?倾斜方向有无变化?地轴沿北极方向指向哪颗星学生演示、观察、讨论。
【教师指导】。
【教师小结】(边演示)地球公转方向也是自西向东,公转一周为一年,公转轨道形状是近似正圆的椭圆形。无论是自转或公转,地轴总是倾斜的,且方向不变,永远指向北极星那么地球在绕太阳公转过程中会产生什么地理现象呢?我们一起看投影。
【出示投影3】。
观察讨论三:
1.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时,太阳分别直射哪条纬线?
2.太阳直射点是如何在南北半球之间移动的?
请同学们根据上述要求认真观察和讨论,并完成下表的填写。
学生演示、观察、讨论并填表。
【出示投影4】。
【教师指导】。
教师分别请四位同学各完成一个节气的填表内容。
【出示投影5】。
请一位同学到投影仪前用红笔画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路线,并回答教师提问。
学生讨论、回答。
【小结并说明】太阳直射点在南北纬23。5°之间有规律地移动,所以称这两条纬线为回归线。23。5°n纬线叫北回归线,南纬23。5°s纬线叫南回归线,它们是太阳直射点能够到达的最北和最南界线,一年得到一次直射,而它们之间的地区一年可以得到两次直射。得到太阳直射,地面获热就多。
教师讲解同时,演示自制的计算机软件1——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根据供图软件制作)。
演示自制计算机软件2——地球绕日公转。提醒同学记二分二至的日期等。
请同学们注意,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例如暑假后,白天是越来越长了还是越来越短了呢?
【出示投影6】。
观察讨论四:
1.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日时,南北半球昼夜长短的变化状况。
2.夏至、冬至日时,极昼(只有白昼)、极夜(只有黑夜)现象出现的地区。
请同学们根据要求观察讨论并完成下表。
学生演示、观察、讨论并填表。
【教师指导】。
请一位同学到前面来,在投影仪上完成自己填写的表格并说明。
【出示投影7】。
【小结并说明】赤道地区终年昼夜平分,春分、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此外,夏至日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及以内地区出现极昼;冬至日北半球夜最长,昼最短,北极圈及以内地区出现极夜。南北纬66。5°是出现极昼极夜现象的界线,所以称为极圈。66。5°n纬线称为北极圈,66。5°s纬线称为南极圈。
【出示复合投影片8】。
教师在投影仪前边转动投影片,边请同学回答一些提问。
【教师说明】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附近,全球昼夜长短相当,南北半球获热相当,这时为北半球的春季;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附近,北半球昼长夜短,获得热量多,这时正是北半球的夏季;9月23日前后,太阳又直射赤道附近,全球昼夜平分,南北半球获热相当,此时是北半球的秋季;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附近,北半球昼短夜长,获得热量少,因此这时正是北半球的.冬季。而南半球情况与北半球相反,故季节正好相反。当太阳直射点又回到赤道时,地球就已绕太阳公转了一周,地球就是这样不停地公转,四季变化,循环往复。
北半球的人们通常将3、4、5月作为春季,6、7、8月作为夏季,9、10、11月作为秋季,12月及次年1、2月作为冬季。由于回归线与极圈之间的中纬度地区,终年既无阳光直射、又无极昼极夜现象,所以四季变化最为明显。
【出示投影9】归纳本课要点及知识结构。
【出示投影10】做课堂练习。
1.地球自转的方向是______,自转的周期是______,昼夜更替的原因是______。
2.地球公转的轨道形状是______,公转的方向是______,公转的周期是______。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应肯定正确的,指出不对的,并给予纠正。
地球的运动评课稿(专业19篇)篇十八
1.5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一)
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解地球运动所带来的地理意义
2.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
3.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 昼夜交替、地方时
教学难点 地方时
教 具 地球仪
教学方法 讲述法、画图演示法
课 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由于地球的公转和自转,地球上产生很多自然现象,也就是我们将要学习的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板 书 1.5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一)
讲 述 假设地球在宇宙中与太阳位置相对静止,既不绕日公转,也不自转,地球会不会有昼夜现象?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地球是既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所以仍然会有昼夜现象。正是由于地球的自转,才使得地球上昼夜交替。
板 书 一.昼夜交替
演 示 手电筒照射地球仪
板 书 1.晨昏线(圈)
讲 述 向着太阳的半球是白天,为昼半球;背着太阳的半球是黑夜,为夜半球。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叫做晨昏线,它是一个大圆,始终把地球分成相等的两份。
板 书 2.太阳高度
讲 述 太阳高度是太阳高度角的简称,表示太阳光线对当地地面的倾角。
演 示 地球仪演示太阳高度角
讲 述 昼半球各地太阳高度总是大于0;夜半球各地太阳高度总是小于0;晨昏线上太阳高度等于0。昼夜交替的周期或太阳高度的日变化周期为24小时,叫做1太阳日,太阳日制约着人类的起居作息,因而被用来作为基本的时间单位。
过 渡 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在同纬度地区,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先看到日出,这样时刻就有了早迟之分。
板 书 二.地方时
板 图 时区的划分
讲 述 随地球自转,一天中太阳东升西落,太阳经过某地天空的最高点时为地方时12点,因此不同经线上具有不同的地方时。
板 图 时区的划分
讲 述 相邻15度经线内所用的统一时间是区时(本区中央经线上的地方时)。区时经度每隔15度差一小时,地方时经度每隔一度差4分钟。
举 例 1).一直东经135度地方时为5月5日8:00 ,求东经73度此时的地方时。
2).已知东八区为8月8日10:00 ,求西三区此时时间。
板 书 三.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讲 述 由于地球自转,地球表面的物体在沿水平方向运动时,其运动方向发生一定偏移。我们把促使物体水平运动方向产生偏移的力称为地转偏向力。
板 书 1.地转偏向力
演 示 从地球仪的北半球上空向旋转的地球仪上滴一滴红墨水,我们观察红墨水的运动轨迹。
板 书 2.偏移规律
讲 述 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在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在赤道上不偏转。
举 例 1).水在进入下水道时时旋转而下。
2).长江入海口,其右岸(南岸)不断被冲刷,沉积的石砾、泥沙不断与北岸相连,形成长江三角洲,长江河道不断向南弯曲。
板书设计 1. 5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一)
一. 昼夜交替
1. 晨昏线(圈)
2. 太阳高度
二. 地方时
三. 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1. 地转偏向力
2. 偏移规律
作 业 一架飞机在7月6日8:00从北京飞往纽约,行程10小时,求到纽约后的时间。
地球的运动评课稿(专业19篇)篇十九
在教学本单元前,我在班上用问卷测试了学生对地球形状和运动等相关信息的科学前概念,发现整个单元几乎没有人能比较清晰的解释地球形状及其运动,对昼夜交替的现象和四季形成的原因更是存在着许多错误的观点,即使有学生知道,经详细询问,理解的比较肤浅。从而我们可以得知,关于天体运动是这批学生的科学知识的空白区,只有认真设计教学过程,细心准备教学材料,才有可能让更多学生通过经历探究活动掌握准确的科学概念。
这一节课有两个难点:一是恒星日和太阳日的区别和联系,二是公转速度在远日点和近日点的速度差异。对于第一个难点,课本为了减轻难度,把那一幅度删掉了。但是我认为既然提到了两个不同的参考标准,就有必要让他们去了解其中的原理。而且我们学校的学生基础相对比较好,所以完全可以适当深入下去。当然理解他们的区别的关键又在于能够否理解遥远的恒星发出的光是平行光这个道理。至于第二个难点,相对比较容易解决。只要说明了开普勒第二定律,基本上就没有太大问题了。至于有学生问为什么有这样的规律就是另外一个问题了。这个问题除了上帝,至今无人能够解决。所以牛顿晚年专门研究第一推动力,并把它归为上帝,并非我们有些人想象的那么愚蠢。也许这个世界就是如此。
我感觉这节课比较成功的地方在于抓住了生活中的小例子,放到教学中,起到激发学生兴趣的作用。比如,在最开始时,介绍了生活中能反映地球运动的现象(当然是先让学生讲);在将太阳日和恒星日时,适当设计了日期的推算和闰年的产生;在讲线速度时,提到了“神七”和火箭的发射。这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例子,可以给枯燥的理论知识学习带来一些生机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