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写大班教案需要教师对幼儿发展规律和教学要求有充分的了解和掌握。以下是一些成功的教师总结的大班教案,希望可以给你提供一些思路和参考。
半圆形大班教案(模板24篇)篇一
1.尝试将6以内的物体按数量归类,并用数字表示物体的数量。
2.继续学习正确目测6以内的数群。
3.乐意主动的讲述自己的操作过程和结果。
教具:分类底版,6以内的实物卡片,相应数量的数卡
学具:聪明的玩家(分类底版,6以内的各种实物卡片,相应数(点)卡等)
给一样多的发花(不同排列形式的实物操作卡,雪花片)
一样多的放一起(6以内不同排列形式的实物卡片)
了解游戏玩法。
1.出示分层式分类底版,各种球类实物卡。
教师:超市里有许多的球,让我们看看有哪些球呢?它们各是几个?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引导幼儿用目测的方法数数,并能说一说自己数的方法。
2.师幼共同讨论整理“分层货架”的规则:一样多的球放在一起
3.幼儿示范分球,师幼共同读一读,检查分得对不对。
4.出示3―5的数卡,
教师:谁愿意来帮助球儿们找到运货的小推车呢?
幼儿讨论得出:每层货架上放的球儿数量是几,就摆上数字几的卡片,把数卡放在每层货架的最后空格处。
1.介绍各组活动
有重点的介绍“聪明的玩家”的规则
2.小组活动与规则。
(1)聪明的玩家
能将6以内的等量实物放在一起,并为各底版空格处摆上相应的数(点)卡
(2)给一样多的发花
能用目测的方法进行6以内实物的等量判断。
(3)一样多的放一起
能用目测接数的方法快速辨认实物卡上的数量。
3.教师重点观察指导“聪明的玩家”的活动。
1.再出示房屋底版和小动物的实物卡片,幼儿完整的演示一次操作过程。
2.引导幼儿知道:x数字的屋里放的全都是数量是x的小动物,数量是x的小动物都可以用数字x来表示等。
中班数学活动:藏起来的花瓣(找规律
1、体验在数学活动中找规律快乐。
2、能认真观察物体的颜色排列规律,并按规律进行排列。
3、学习用多种方式探索和寻找物体的排列规律。
1、按红、黄、黄规律穿成的花瓣项链,盒子,记录纸,水彩笔。
1、出示abab直线型花瓣项链,引导幼儿观察项链的颜色排列规律。
(1)请幼儿讨论花瓣颜色的排列顺序。
(2)教师将幼儿的讲述内容用颜色标记做记录。
2、出示abb环形花瓣项链,感知环形项链的颜色排列规律。
(1)出示abb环形花瓣项链,引导幼儿观察其颜色排列规律。
(2)教师根据幼儿讲述内容用颜色标记做记录。
(3)教师引导幼儿沿相反方向观察项链颜色排列顺序,并记录排列规律。
(4)让幼儿观察、比较不同方向花瓣排列的顺序。
3、游戏:“猜一猜”。
(1)将项链中的一部分藏在盒子里,请幼儿猜猜盒子里藏的是什么颜色的花瓣。
(2)教师记录幼儿的猜测,再打开盒子,进行验证。
(3)根据幼儿掌握情况,隐藏不同数量的花瓣再次进行游戏。
4、幼儿分组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1)教师简单介绍操作内容、操作方法。
(2)幼儿操作。
第一、二组:画一画。
方法:请幼儿从串珠卡片中抽出一张,根据卡片上的提示在白纸上画出一串项链。
第三、四组:猜一猜。
请幼儿猜一猜山洞和大树后面藏着什么样的动物和娃娃?
5、活动评价。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观察、感知生活中一些物体上的花纹排列规律,如地垫、餐桌布、床单、衣服等,丰富幼儿有关排序的经验。
半圆形大班教案(模板24篇)篇二
本课是引导同学认识半圆形、并能通过自身的发明活动对半圆形进行艺术改造,变化出各种不同的景物。
1、引导同学尝试把半圆形进行添加、组合,变化出各种不同的景物。
2、通过对半圆形的设计,激发同学丰富的想象力。
1、引导同学将半圆形变化出各种景物。
2、引导同学将剪贴出的景物组成有趣的画面。
教师:实物投影仪、半圆形的教具若干,展示作品、制作工具。
同学:各种颜色的彩色纸、半圆尺、剪刀胶水、水彩笔、旧挂历、画报等。
活动一:
通过教师的活动启发同学认识半圆形,并认识到其他半圆形的物体:
活动二:
看书,分析平面的、立体的半圆形的做法。
让同学通过讨论找方法和可以利用哪些工具。
总结:剪、画、综合
活动三:
以小海龟为例先分析再示范如何用半圆形的纸片制作。
最后将做好的小海龟选择合适的背景粘贴。
活动四:
你想运用半圆形做什么?怎样做?想好了就动手吧!
活动五:
同学将制作好的半圆形物体选择适合的背景组成有趣的画面。
活动六:
收拾整理。
课后拓展启发同学利用其他形状变化出各种动物或物品。
1、是否用半圆形变化出许多景物。
2、能否把剪贴出的景物组成有趣的画面。
3、能否设计制作出半圆形的立体玩具。
札记:
半圆形大班教案(模板24篇)篇三
教材简析:
本课是引导同学认识半圆形、并能通过自身的发明活动对半圆形进行艺术改造,变化出各种不同的景物。
教学目标:
1、引导同学尝试把半圆形进行添加、组合,变化出各种不同的景物。
2、通过对半圆形的设计,激发同学丰富的想象力。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同学将半圆形变化出各种景物。
2、引导同学将剪贴出的景物组成有趣的画面。
教学准备:
教师:实物投影仪、半圆形的教具若干,展示作品、制作工具。
同学:各种颜色的彩色纸、半圆尺、剪刀胶水、水彩笔、旧挂历、画报等。
教与学活动的过程:
通过教师的活动启发同学认识半圆形,并认识到其他半圆形的物体:
看书,分析平面的、立体的半圆形的做法。
让同学通过讨论找方法和可以利用哪些工具。
总结:剪、画、综合
以小海龟为例先分析再示范如何用半圆形的纸片制作。
最后将做好的小海龟选择合适的背景粘贴。
你想运用半圆形做什么?怎样做?想好了就动手吧!
活动五:
同学将制作好的半圆形物体选择适合的背景组成有趣的画面。
收拾整理。
课后拓展:启发同学利用其他形状变化出各种动物或物品。
教学评价:
1、是否用半圆形变化出许多景物。
2、能否把剪贴出的景物组成有趣的画面。
3、能否设计制作出半圆形的立体玩具。
札记:
半圆形大班教案(模板24篇)篇四
1、尝试将半圆形联想相出各种动物形象,并进行简单的分割。
2、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进行涂色,体验成功的喜悦。
3、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4、鼓励儿童发现生活中的美,培养幼儿对美术的热爱之情。
1、找找半圆形
引导:图片上的半圆形在哪里?你们知道还有那些小动物看上去像半圆形的吗?
评议:半圆形对孩子来说比较熟悉,能很快的联想自己知道各种半圆形特征的小动物,孩子发言活跃,兴趣也很高,乐乐还结合小班时的经验说:老师小班的时候,在活动区夹夹子游戏的很多小动物都是半圆形的,有小刺猬、乌龟、孔雀,星宇说:我们听过的故事中的章鱼身体也像半圆形......
2、变变半圆形
(1)你想用半圆形变成什么?
(2)我们一起来变一变、画一画,看谁画的跟别人不一样?
(3)欣赏一些优秀作品。
(4)幼儿作画,教师在造型、画面设计等方面重点提示。
评议:以抛出问题的方式引导孩用语言大胆表达自己的联想结果,为绘画做了比较充分的准备;在欣赏优秀作品的前提下进行创作,给了孩子在构图造型方面的创作启示,使用颜色方面也有了模仿学习,但很多孩子都想把自己联想到的半圆形小动物画出来,画面的整体布局比较凌乱,绘画的主体都很小。
3、说说半圆形
(1)幼儿之间相互介绍自己的作品。
(2)说说你最喜欢谁的画。
评议:幼儿以小组的形式相互介绍自己的作品后,巡视中很多孩子都能自圆其说地说出自己作品的内容;老师选择了一些比较优秀的作品进行集体分享,让孩子说说自己最喜欢的作品,为什么?这种方式让每一个孩子在体验自己成功喜悦的同时,学会欣赏别人的作品,这也是绘画经验的积累。
绘画的内容孩子喜欢,采取联想的方式充分发展孩子的想象能力;优秀作品的欣赏也是必不可少的,给孩子一定的模仿经验,在经验的基础上才能更好的进行创作;对于出现一些孩子因为想要把自己联想到的半圆形动物都画出来,画面小的情况,对于出现的问题,在提供绘画纸张的大小方面要做考虑;另外,对于大班的孩子也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让孩子学会商量,以主题的形式进行,调整不同的形式,让孩子在合作的过程中相互之间不断激发联想,相互积累更多的绘画经验。
半圆形大班教案(模板24篇)篇五
1.感受门牌号码与楼层、房间位置之间的对应关系,学习用数字表示。
2.运用生活中的序数经验,为动物楼房设计门牌号码。
3.体验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活动准备。
1.教具:教学挂图(一)中1~10的数卡(2~3套),教学挂图(四)中小动物楼房。
2.学具:操作材料,1个空白信封,铅笔。
活动过程。
一、回忆数字在生活中的作用。
1、教师:在我们的生活环境中有许多数字,你在哪里见到过数字?它可以告诉我们什么?
2、引导幼儿从时钟、电话、汽车站牌、商品标价等多方面感受数字在生活中的作用。
二、了解门牌号码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教师出示教学挂图(四)及信封,以“小狗邮递员来到小动物楼房前不知道把信送给谁”为由,引导幼儿讨论分析原因。
三、讨论明确门牌号码与楼层、房间位置之间的关系。
1、请个别幼儿讲述自己家的门牌号码是多少,隔壁邻居家的门牌号码及楼上和楼下邻居的门牌号码又是多少。教师随幼儿的讲述进行记录。
2、引导幼儿观察教师记录的门牌号码,如401、402、503、604等。
四、教师:你知道这些小朋友家住在第几层楼第几间房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2、引导幼儿发现门牌号码前面的数字表示的是楼层,后面的数字则表示楼层中的第几间,401、501楼层不一样,位置一样,401、402楼层一样,位置不一样。
五、尝试给小动物家设计门牌号码。
1、教师出示“小动物楼房”的作业单,交待设计门牌号码的规则与要求。
六、教师:看看小动物住在新楼房的哪一层?然后为每家设计门牌号码。每家的.号码不能相同,要让别人能从门牌号码中看出每只小动物住在几楼,谁和谁是隔壁邻居,谁和谁是楼上楼下的邻居。
1、幼儿为小动物家设计门牌号码,教师对出现困难的幼儿给予引导和帮助。
七、展示布置设计结果,相互学习同伴间的各种设计。
1、请幼儿将自己设计的门牌号码展示在绒板上,并鼓励幼儿主动与同伴进行交流。
2、观察个别幼儿的作业单。
1、幼儿相互交流各自设计的门牌号码,感受数字在表示门牌号码时与楼层、房间位置之间的关系。
活动延伸。
将幼儿设计好门牌号码的一幢幢楼房组成一个小区,引导幼儿为整个小区内的每幢楼房设计楼号。
活动反思。
数学来源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与现实,数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幼儿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教育活动的内容选择应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充分利用幼儿现实生活中的资源,通过作用于幼儿的活动对幼儿发生实质性的影响,让幼儿在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体验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半圆形大班教案(模板24篇)篇六
1、有壳的花生、糖果、红枣若干粒(分别放在三个盘子里)。
2、形式排列卡三张:纸制卡片,绘有按一定规律排列的花生、糖果、红枣及表示排列方向的箭头。
3、牙签若干
尝试用三种不同种类的食物按一定数量进行有规律地排列。
1、观察能力的培养
2、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3、迁移能力的培养
1、将教具端放到卷毯上,请幼儿说出食物名称。
2、出示形式卡第一张,请幼儿回答:“箭头表示什么?”(从箭尾到箭头表示一个方向。)
3、形式卡上按“糖、花生、枣”的顺序连续重复排列三组,教师用牙签将形式图划分为三小节(牙签放在枣与糖之间)。
4、请幼儿观察并引导幼儿讨论:
他们被分成了几组?
每组有哪三种食物?
每组中谁在前?谁在后?谁在中间?
三组排列完全相同吗?
5、请幼儿跟着老师将形式排列卡的内容点读两遍,注意每读完一小节后要稍作停顿。鼓励幼儿记住图形排列规律。
6、请幼儿将实物与图形从左往右对应,并按原有规律继续排列。
7、排列完毕,老师与幼儿一起点读并确认排列结果,如发现错误要及时调整。
8、分别出示第二张、第三张形式排列卡,引导幼儿独立完成操作。
9、教具归位时要注意从左往右有秩序地整理,可一组一组地收。
1、形式排列卡及表示排列方向的箭头。
2、教师的引导及帮助。
1、学习将物体按组内数量递增的规律重复排列。
2、学习将物体按组内数量递减的规律重复排列。
3、学习将一个物体按数量递增、另一个物体按数量递减的'规律同时排列。
纽扣分类
中班数学幼儿园数学中班数学幼儿园数学中班数学幼儿园数学中班数学幼儿园数学
活动名称:中班数学:纽扣分类活动目标:1、能按照一个以上的共同特征给纽扣分类,会记录分类结果。2、复习点数6以内数量的技能。3、乐于参与操作活动,感受发现的快乐。活动准备:大记录纸一张;幼儿人手一份纽扣、二个盘子、一张记录纸、铅笔;投影设备。活动过程:一、导入:观察老师衣服上的纽扣,数数有几粒。二、观察多样的纽扣。1、师:小朋友,这些都是什么呀?(纽扣)数数一共有几粒?这些纽扣是什么样的?(幼儿相互交流)2、师:这些纽扣看上去不一样,但他们也有一些相同的特点。请你说说这些纽扣有哪些地方是相同的?3、师:这些纽扣挤在一起,多难受呀,请小朋友按纽扣上的一个相同特点把纽扣分成两份,还要在记录纸上写下来。4、观察记录纸,说说标记的意思,讨论记录方法。5、请一个幼儿表演分类方法并记录。6、鼓励幼儿尝试用多种方法分类与记录。教师巡回指导。7、请个别幼儿展示记录结果,表演并讲述分类方法。三、纽扣拼画。1、师:纽扣除了可以扣住衣物,还可以拼成漂亮的图画呢。你能用纽扣拼出什么呢?请你数数你拼了几粒纽扣。2、展示幼儿拼画作品,个别幼儿讲述,其余互相欣赏。
半圆形大班教案(模板24篇)篇七
1、引导学生尝试把半圆形进行添加、组合,变化出各种不同的景物。
2、通过对半圆形的设计,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1、是否能用半圆形变化出许多景物。
2、是否能把剪贴出的景物组成有趣的画面。
3、是否能设计制作出半圆形的立体玩具。
1、教师准备印有若干半圆形的纸、半圆形的立体玩具、各种颜色的纸、录象等。
2、学生准备旧挂历、画报、油画棒、剪刀、胶水、水彩笔等。
1教时。
第一课时
导入
小朋友们,我们生活在形状的世界里,生活中有哪些半圆形的景物?
(集体交流)
讲授
欣赏生活中各种半圆形的动物、物品、拓展学生的思维。下面我们来进行一个想象游戏:老师发给学生每人一张印有若干半圆形的纸,同学们在半圆形上添画出各种景物,再进行交流,比一比看谁变化的最多。
(有的变成了小刺猬、小汽车、小乌龟、小玩偶……)
刚才我们小朋友用的是绘画的方法,想想我们还学过什么方法可以来设计呢?――剪贴。
今天老师带了几个小玩偶,你们喜欢吗?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它是怎么做出来的,用半圆形的卡纸做身体,裙子等,上面再装上头部。我们比较一下它和平面剪贴有哪些区别,分组讨论设计制作方法。
布置作业
用绘画或剪贴的方法设计制作一个半圆形的物品,也可以用半圆形变化出各种动物或物品,添加、组合成画面。
四、学生制作,教师巡回辅导
五、讲评
六、小结
学生对很熟悉半圆形,本课最主要是激发学生用各种材质和方法来做出各种半圆形的物体,学生作业效果很好。
半圆形大班教案(模板24篇)篇八
1、通过故事表演,让幼儿知道什么是半圆形(圆形二等分之后所形成的图形就是半圆形)。
2、知道2个半圆形合起来是1个圆形。
3、让幼儿能不受图形的颜色、摆放位置的干扰准确地找出半圆形。
1、故事头饰
2、大量半圆形、图形机器人1张、半圆形拼图1张、图片卡3张
1、表演活动。
2、故事后:老师:“哎,狐狸,狐――狸。”(狐狸不回头并走出门口)师问:“狐狸干什么呢?(拿不到奖品)为什么狐狸拿不到奖品呢?它的奖券哪里来?……(引导幼儿说出故事的内容)
小结:原来圆形的奖券给狐狸从中间撕开变成了2个半圆形。
二、 幼儿进行故事表演。
请2位幼儿分别扮演狐狸和小松鼠,老师当山羊进行表演。
小结:两个半圆形合起来变成一个圆形。
三、发给每位幼儿一个纸圆,让幼儿把圆形变成半圆形,用手摸摸半圆形是怎样的, 然后轻轻地告诉旁边小朋友。
四、 利用游戏加深幼儿对半圆形的认识。
1、示图片卡,请幼儿从中找出半圆形。
a、先出示一张图形卡,全班幼儿一起找出半圆形;
b、依次出示2、3张图形卡,分别请2位幼儿比赛看谁最快找到半圆形。
五、寻找图形游戏。
1、出示机器人图形,让幼儿看看哪些是半圆形并数数一共有多少个半圆形。
2、 拼图活动。
出示用半圆形拼成的图片,引导幼儿利用大小、颜色各不同的半圆形拼出好看的东西。拼完后告诉旁边的小朋友“我用几个半圆形变出什么来”。
半圆形大班教案(模板24篇)篇九
教材简析:
本课是引导学生认识半圆形、并能通过自己的创造活动对半圆形进行艺术改造,变化出各种不同的景物。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尝试把半圆形进行添加、组合,变化出各种不同的景物。
2、通过对半圆形的设计,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将半圆形变化出各种景物。
2、引导学生将剪贴出的景物组成有趣的画面。
教学准备:
教师:实物投影仪、半圆形的教具若干,展示作品、制作工具。
学生:各种颜色的彩色纸、半圆尺、剪刀胶水、水彩笔、旧挂历、画报等。
教与学活动的过程:
活动一:
通过教师的活动启发学生认识半圆形,并认识到其他半圆形的物体:
活动二:
看书,分析平面的、立体的半圆形的做法。
让学生通过讨论找办法及可以利用哪些工具。
总结:剪、画、综合。
活动三:
以小海龟为例先分析再示范如何用半圆形的纸片制作。
最后将做好的小海龟选择合适的背景粘贴。
活动四:
你想运用半圆形做什么?怎样做?想好了就动手吧!
活动五:
学生将制作好的半圆形物体选择适合的背景组成有趣的'画面。
活动六:
收拾整理。
课后拓展:启发学生利用其他形状变化出各种动物或物品。
教学评价:
1、是否用半圆形变化出许多景物。
2、能否把剪贴出的景物组成有趣的画面。
3、能否设计制作出半圆形的立体玩具。
札记:
半圆形大班教案(模板24篇)篇十
活动设计意图:
认识半圆形是中班上学期的教学内容,本节课幼儿在认识圆形的基础上,观察、比较、操作、对比等方法认识半圆形,总结出半圆形的特点。本节课属于概念课,重点在于理解概念,要求他们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半圆形的主要特征并能正确识别。从教材结构来看,活动中要突出对幼儿观察能力及思维能力的培养。
活动目标:
1.认识半圆形,能正确区分半圆形和其他图形。
2.感知半圆形的基本特征,初步体验半圆形和圆形之间的关系。
3.对图形感兴趣,培养幼儿对图形的观察能力和分辨能力。
活动重点:认识半圆形,了解其基本特征,能正确区分它和其他图形。
活动难点:感知半圆形和圆形之间的关系知道两个一模一样的半圆能拼成一个圆形。
活动准备:一个较大的圆,中间有切割线,能分成两个半圆;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图形若干;幼儿操作图卡(大小不同的半圆若干);ppt.
活动过程:
一、故事欣赏,引出主题。
播放故事dvd,
1、结合故事情节,认识半圆形,初步感知圆形和半圆形的关系。
师:猴子四兄弟遇见的第三只怪兽是什么形状的?猴四弟用剑把这只怪兽变成了什么?(半圆形)。
2、教师出示各种不同形状的图片,引导幼儿从中找出半圆形和圆形。
师:老师这里有许多图片,请你们从这些图形里找出圆形和半圆形。
3游戏:找朋友。引导幼儿使用操作卡,进行探索和拆分,了解圆形和半圆形的特征及关系。
师:“认识了半圆形,现在我们和半圆形来做游戏吧,这里有许多的'半圆形,你们要找到一样大小的半圆形才能成为好朋友,大家一起唱歌找朋友吧。
4、小结:刚才为什么有的小朋友手中的半圆形拼起来会变成圆形有的不会呢?
原来两个一样大的圆形才能拼出一个完整的圆形,像这样将圆形分成大小相等的两个形状就是半圆形。半圆形是圆形的一半。
三、活动结束,寻找生活中的半圆形。
师:生活中的那些东西像半圆形呢?我们一起找找看。
半圆形大班教案(模板24篇)篇十一
(1)知识目标:通过描画自己的影子,感受图形的外形美。
(2)技能目标:通过描画和添加的表现手法,简洁图形的艺术美有初步的了解,并进行创作。
(3)德育目标:教育学生热爱并保护五彩斑斓的世界。
通过描画自己的影子,感受图形的外形美。
通过描画和添加的表现手法,简洁图形的艺术美有初步的了解,并进行创作。
教具:剪影作品 课本 画笔 作业纸
学具:课本 寻找影子的造型 画笔 作业纸
学习过程:
一、引导阶段
二、发展阶段
用纸片拼贴在平坦的盖子上,制作出一个个可爱的图章,或选用自然界中拥有神奇纹理的物件,通过组织形成一副奇妙的画。
1再现影子――可以通过投影仪描画影子,可以通过太阳照射描画影子。
2再造影子――通过对物体的旋转,观察由此而产生不同的影子变化。了解物体外形结构与影子之间的关系。
3创造影子――学生在太阳光下做出各种形体姿态,互相描画。创作出美丽的影子。
4美化影子――在描下影子的画中进行联想添加,使它成为一张完整的创作画。
四、教学拓展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想大师学画(马蒂斯的作品分析),运用色彩的组合和变化。完成具有装饰意味的影子画。
了解中国皮影戏,试着做做皮影的形象。
引起学生的兴趣
学生动手学习描画影子,并进行再现、再造、创造、美化影子
通过观察、描画,培养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感官感受,激发学生的激情。
提起学生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做好上课准备。
通过做游戏,调动起学生的兴趣,创造出轻松、活泼的学习气氛。
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及发散思维。
让学生从中扩展一下学生的知识面,更好的为下面的环节做铺垫。
前面老师简单讲解,给学生一部分时间到户外活动观察影子,表现影子效果较好
《影子》――太阳笑,白云飘,小猴子,去摘桃,有只猴儿紧跟着。
它迈步,它抬脚,它弓身,它弯腰。它走慢,它慢走,它跑步,它也跑。
落不下,丢不掉,小猴气得把腮挠。
突然小猴钻洞中,那只猴儿不见了。小猴子,捂嘴笑,这回它再找不到。
组织学生在太阳底下自由活动,带着问题观察影子的变化,相互交流感受,学生都非常愉快的去发现观察,然后重新回到教室,将看到的人与影子的关系表现出来,比光老师讲学生听更直观,有助于学生的表现力的提高。
在表现影子时,有的学生对影子的位置和人的关系表示不准确,但教师也不要要要求过高,培养学会生的兴趣为主。
半圆形大班教案(模板24篇)篇十二
活动目标:
1、探索学习用点、线及简单图形装饰衣服。
2、会选择鲜艳的色彩装饰衣服。并能注意袖口的左右对称。
3、能够大胆创设花纹,喜爱画装饰画。
4、体验欣赏和绘画活动的乐趣,能大胆、自由地表达。
5、让幼儿尝试运用色彩来表现不同的情感,抒发内心的感受。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人手一册。
2、音乐磁带。
3、请女孩子穿上漂亮的裙子。
活动过程:
一、欣赏女孩子身上漂亮的裙子,激发幼儿兴趣。播放音乐,请女孩子上来进行时装表演,在教室里走一走,展示自己漂亮的裙子。
二、选择1—2件花裙子,重点引导幼儿从色彩及装饰图案上来欣赏,感知裙子的美。
三、通过提问以及简单示范的方式,帮助幼儿学会装饰的基本方法。通过提问以及简单示范的方式,帮助幼儿学会装饰的基本方法。
提问:
1、你想在裙子上装饰哪些图案?
2、在裙子的前面、裙边以及袖子上装饰怎样的花纹?教师进行简单的示范,启发幼儿应点、线、圈及简单的图形装饰。(领边、袖边、裙边以及裙子的前面,注意左右对称。)知道在图案上的色彩上要对称的要领。
四、交代装饰要求。交代装饰要求。教师提醒幼儿应线条和颜色对称的手法装饰衣服,鼓励幼儿用鲜艳的色彩进行装饰,注意色彩的对称和搭配。
五、幼儿装饰、教师指导。幼儿装饰、教师指导。带领幼儿打开幼儿用书,启发幼儿装饰美丽的裙子。
六、总结评价。总结评价。带领幼儿欣赏同伴的作品,引导幼儿从装饰的花纹和色彩入手进行评价。能力弱的孩子建议用双休日学过的格子画的形式装饰。
教学反思:
由于幼儿初次接触装饰画,因此在本次活动中,我比较重视了幼儿对线条、图形和花纹的搭配,还在裙子上作了范例,虽然我在幼儿作画前反复提示幼儿要画出和老师不一样的裙子,但仍然有一部分孩子与范例比较相象。有一部分幼儿则创造地装饰了裙子。在评价时,我特地表扬了这些有创造的孩子,鼓励其他幼儿向他们学习。在以后的活动中,要注重幼儿创造性装饰的培养,激发幼儿感受、表现美的能力。
小百科:裙子指一种围在腰部以下没有裤腿的服装。裙装是一种围于下体的服装,也是下装的基本形式之一。广义的裙子还包括连衣裙、衬裙、短裙、裤裙、腰裙。裙一般由裙腰和裙体构成,有的只有裙体而无裙腰。
半圆形大班教案(模板24篇)篇十三
1.趣味练习:规律。
教学具图片。
活动过程。
1.激发幼儿兴趣。
你们想不想找一找藏宝图呢?
2.教师引导幼儿找出半圆形的藏宝图。
教师:小朋友找到的藏宝图能看出藏宝的地方吗?为什么?
(原来圆形的图从中间撕开变成了2个半圆形。)。
教师:请小朋友商量一下,怎样才能让藏宝图变成完整的图呢?
引导幼儿想出办法:两个半圆形合起来变成一个圆形。
给每位幼儿一张圆纸,让幼儿把圆形变成半圆形,用手摸摸半圆形是怎样的,
然后轻轻地告诉旁边小朋友。
1.趣味练习。
请幼儿从中找出半圆形。
2.依次出示图形卡,分别请2位幼儿比赛看谁最快找到半圆形。
1.出示用半圆形拼成的图片,引导幼儿利用大小、颜色各不同的半圆形拼出好看的东西。
2.拼完后告诉旁边的小朋友:我用几个半圆形变出什么来。
半圆形大班教案(模板24篇)篇十四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学期美术实验教材第五课《有趣的半圆形》。
本课是根据学生对几何图形的理解,在半圆形的'基础上运用各种材料进行变化、想象、创造。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尝试把半圆形进行添加、组合,变化出各种不同的物体,通过对半圆形的设计,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在课前我做了范画,课上我选用直线和弧线的组合引入半圆形,突出本课重点“半圆形”,然后让学生欣赏生活中各种半圆形的动物、物品范画,并让学生说说生活常见的半圆形物体,体会半圆形就在我们身边,半圆形在生活中普遍存在,以拓展学生的思维。接着以半圆形变身讲解演示“半圆形”物体的不同方法制作,来启发学生的联想与创造,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学生制作的时候不能强迫学生使用老师喜欢的某种方法,应以学生自主创作为主,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学生完成作业时,我发现许多学生都做同样的作业,也许这样简单的图形比较好做,学生也愿意做。
我想如果给学生多确定几个主题,对学生进行引导启发,让学生自己来挑选,作业效果会更好。
半圆形大班教案(模板24篇)篇十五
1、让幼儿认识半圆形,知道2个半圆形合起来是1个圆形。
2、能不受图形的颜色、摆放位置的干扰准确地找出半圆形。
活动准备。
1、趣味练习:规律。
活动过程。
1、激发幼儿兴趣。
你们想不想找一找藏宝图呢?
2、教师引导幼儿找出半圆形的藏宝图。
教师:小朋友找到的藏宝图能看出藏宝的地方吗?为什么?
(原来圆形的图从中间撕开变成了2个半圆形。)。
教师:请小朋友商量一下,怎样才能让藏宝图变成完整的图呢?
引导幼儿想出办法:两个半圆形合起来变成一个圆形。
给每位幼儿一张圆纸,让幼儿把圆形变成半圆形,用手摸摸半圆形是怎样的,
然后轻轻地告诉旁边小朋友。
1、趣味练习。
2、依次出示图形卡,分别请2位幼儿比赛看谁最快找到半圆形。
1、出示用半圆形拼成的图片,引导幼儿利用大小、颜色各不同的半圆形拼出好看的东西。
2、拼完后告诉旁边的小朋友:我用几个半圆形变出什么来。
半圆形大班教案(模板24篇)篇十六
数学是抽象性,思维性很强的一门学科,而游戏是幼儿学习的最好方法。将教学目标和内容巧妙地融入其中,大胆尝试让幼儿积极地参与操作,进一步认识椭圆形,培养幼儿扩散思维。
1.认识椭圆形,感知椭圆形的基本特征。
2.乐于参与椭圆形的探究活动。
3.能在与圆形的比较重学会正确感知椭圆形。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重点:认识椭圆形,感知椭圆形的基本特征。
难点:能在与圆形的比较中学会正确感知椭圆形。
1各种椭圆形物品若干。(如:椭圆形的盘子、镜子、饼干、哈密瓜、红枣等)。
2.幼儿用书。
3.教师演示用具:可以从圆形变成椭圆形的细铁圈,圆形与椭圆形的图片。
4.幼儿学具:地板上画的.有圆心的圆形和椭圆形,幼儿测量长度的绳子。
(一)导入部分。
1.观察感知椭圆形。教师把圆形变成椭圆形,幼儿观察由圆形变成椭圆形的过程。
2指导幼儿观察认识椭圆形的形状特征。
(二)展开部分。
1.操作、比较,展开讨论,找出椭圆形的特征。
一下,看看有没有什么新的发现。”
(2)教师指导幼儿用绳子测量地板上的圆形与椭圆形。由于幼儿有测量圆形的经验,所以教师可以指导幼儿通过测量,得出椭圆形的特征。
(3)指导幼儿讲讲自己的发现:圆形边上任意一点到圆心的距离是相等的,而椭圆形从圆心到边上的距离是不同的,从而知道圆形是正圆,椭圆形是圆。
(4)教师进行小结,出示圆形和椭圆形图片,比较椭圆形和圆形从圆心到边上的距离,从而证实幼儿的发现是正确的。
2实践应用,观察寻找并介绍生活中的椭圆形物体。
(1)教师:“小朋友,刚才我们认识了椭圆形,知道了椭圆形的特征。现在,我们来找一找在我们的周围,哪些东西是椭圆形的。找到了之后,用你的小手摸一摸它的边缘,感知一下椭圆形,然后把椭圆形的东西放到前面的椭圆形的筐子里。”
(2)数师组织幼儿到教室的各处找椭圆形物品。
3教师组织幼儿检查椭圆形筐子里的物品是否正确,并进行总结。
(三)结束部分。
完成幼儿用书中的圆形派对“练习。
教师:“请小明友将图中的椭圆形圈出来。”
四、活动延伸。
活动总结。
孩子们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等方法认识了椭圆形,了解椭圆形的主要特点,引导幼儿说出日常生活中见到的类似椭圆形的物体。孩子们在活动中收获了对椭圆形的认识。
半圆形大班教案(模板24篇)篇十七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班数学教案活动《半圆形》,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通过故事表演,让幼儿知道什么是半圆形(圆形二等分之后所形成的图形就是半圆形)。
2、知道2个半圆形合起来是1个圆形。
3、让幼儿能不受图形的颜色、摆放位置的干扰准确地找出半圆形。
4、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5、提高数数的兴趣和积极思维的能力。
1、故事头饰。
2、大量半圆形、图形机器人1张、半圆形拼图1张、图片卡3张。
一、师生共同表演。
1、表演活动。
2、故事后:老师:“哎,狐狸,狐——狸。”(狐狸不回头并走出门口)师问:“狐狸干什么呢?(拿不到奖品)为什么狐狸拿不到奖品呢?它的奖券哪里来?……(引导幼儿说出故事的内容)
小结:原来圆形的奖券给狐狸从中间撕开变成了2个半圆形。
二、幼儿进行故事表演。
请2位幼儿分别扮演狐狸和小松鼠,老师当山羊进行表演。
小结:两个半圆形合起来变成一个圆形。
三、发给每位幼儿一个纸圆,让幼儿把圆形变成半圆形,用手摸摸半圆形是怎样的,然后轻轻地告诉旁边小朋友。
四、利用游戏加深幼儿对半圆形的.认识。
1、示图片卡,请幼儿从中找出半圆形。
a、先出示一张图形卡,全班幼儿一起找出半圆形;
b、依次出示2、3张图形卡,分别请2位幼儿比赛看谁最快找到半圆形。
五、寻找图形游戏。
1、出示机器人图形,让幼儿看看哪些是半圆形并数数一共有多少个半圆形。
2、拼图活动。
出示用半圆形拼成的图片,引导幼儿利用大小、颜色各不同的半圆形拼出好看的东西。拼完后告诉旁边的小朋友“我用几个半圆形变出什么来”。
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相对于其他活动枯燥、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年龄小,逻辑思维尚未发展,所以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操作的丰富材料的环境,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选择性、可操作性的空间。使幼儿能独立的操作材料,并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幼儿的自主性,选择性,独立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达到了主题总目标预设的要求。
半圆形大班教案(模板24篇)篇十八
这是一堂幼儿比较感兴趣的美术活动,本次教学活动让我最感欣慰的应该是:这是真正属于幼儿自己的绘画活动,真正体现幼儿为主体的教学活动,整堂课环节思路清晰流畅,形式新颖,真正体现幼儿为主体这一教学宗旨,下面是我实施本次教学活动的反思。
1、改变老师教,幼儿学的传统模式,充分体现幼儿为主体,让幼儿自主创造,教师不包办、不代替,尊重幼儿的想象和创作,如:在教师教学活动中我都非常注重幼儿的独立创作及对他们的作品赞扬。
2、最大限度的激发幼儿的创造兴趣,很好的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活动的兴趣性强,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在开始部分,我采用了游戏,猜谜语,讲故事,激发了幼儿的创造热情,从幼儿专注的神情中我看到幼儿特别感兴趣,觉得很好奇,而“兴趣”是第一位“老师”,是活动的“催化剂”尤为重要,没有兴趣的活动不能使其目的落实到位,充其量也不过是“教学载体”,而非幼儿内心真正的需求,没有内驱力。
3、目标落实比较好,在各环节的设计上较注重其相接的紧凑性,环环相扣,注重时间上的分配。
虽然本次教学活动具有许多“闪光点”,但也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
1、如我在幼儿操作部分,没有考虑到幼儿的个体差异,因而看到个别幼儿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品。
2、对个别幼儿的指导不够。指导语言不精炼,评析没抓住幼儿的亮点,应该在幼儿高度兴趣驱动的活动中融入恰当的技巧指导。
半圆形大班教案(模板24篇)篇十九
1。感受故事中蜈蚣叔叔穿袜子时的特别和有趣,初步尝试按一定的规律排序2。乐意参加绘本阅读活动,激发幼儿关系他人的情感。
绘本课件、蜈蚣材料、各色夹子活动过程:
一、角色引题,激发兴趣1。看!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客人。他是小精灵嘟嘟,“小朋友,你们好!”
2。嘟嘟:“见到你们真开心,我还带了一位朋友过来,它长着许多脚。你们知道是谁嘛?”
3。这是一只怎么样的蜈蚣呢?
二、逐页阅读,了解排序1。蜈蚣先生是嘟嘟的邻居,嘟嘟总叫他叔叔。
2。他是有名的帅哥。帅哥是什么意思呢?(漂亮、整洁)。
3。你觉得蜈蚣叔叔那里帅啊?(衣服整洁、袜子五彩缤纷)袜子里有什么秘密呢?
4。嘟嘟好几天没有看到蜈蚣叔叔了,蜈蚣叔叔怎么了?你从哪里看出来蜈蚣叔叔生病了?(躺在床上、触角都耷拉下来)。
5。“蜈蚣叔叔你好。妈妈说这个送给你,希望你能早日康复!”嘟嘟边打招呼边偷偷瞄了一下蜈蚣叔叔的脚。“谢谢你小嘟嘟。有你的关心我一定能很快就好起来!对了,你可以帮我一个忙吗?一会有客人要来,我必须穿袜子。可是我没有力气。”如果你是嘟嘟你愿意帮忙吗?(愿意)你们真是有爱心的好孩子,喜欢帮助别人。可是蜈蚣叔叔有30只脚,你们还愿意帮助他穿袜子吗?(愿意)你们真是太棒了。对了,小嘟嘟和你们一样是个乐意帮助别人的好孩子,他也愿意帮助蜈蚣叔叔穿袜子。看!蜈蚣叔叔开心的笑着说:“袜子都晒在院子里。”
6。嘟嘟咚咚的到了院子里。蜈蚣叔叔院子里的袜子都是什么样的?(红袜子排成一排,黄袜子排成一排…)。
三、尝试排序。
蜈蚣叔叔说:“谢谢嘟嘟,可是这样就不帅!”
2。蜈蚣叔叔说:“我会按照我的心情来穿,心情好的时候我会这样穿。”(ppt1蓝绿蓝绿)原来蜈蚣叔叔心情好的时候袜子是按照蓝黄蓝黄的规律穿的。今天我也为大家准备了袜子和蜈蚣叔叔的照片,请大家到后面找一个位置,一个篮子,帮蜈蚣叔叔穿好袜子。穿好了带到原来的位置上坐好。
幼儿操作。指导语:蜈蚣叔叔心情好的时候是按照什么规律穿袜子呢?
集中:大家都帮蜈蚣叔叔穿好了袜子。谁来说说看你是按照什么规律穿袜子的呢?蜈蚣叔叔:谢谢你们。看到这样有规律的袜子我心情可真好!谢谢!(一次操作)。
蜈蚣叔叔:谢谢你们!穿上红红绿红红绿的袜子我特别开心!谢谢大家!
4。蜈蚣叔叔开心的时候喜欢蓝绿蓝绿这样穿袜子,特别开心的时候又喜欢红红绿红红绿这样穿袜子。如果你是蜈蚣叔叔你还会想怎么穿呢?(请3名小朋友提问语:你是怎么穿的,心情怎么样?谢谢你为蜈蚣叔叔设计新的穿法!)(三次操作)请大家到后面帮蜈蚣叔叔穿穿袜子。穿好了把蜈蚣叔叔带到我这,大家一起看看谁穿的更有创意。
幼儿操作。指导语:你帮蜈蚣叔叔按照什么规律穿的呢?
集中:大家都设计了这么多的方法,我们一起欣赏一下。对了,这个是谁设计的呢?(幼儿)你来介绍一下一按照什么规律穿的呢?这样的穿法果真让人赏心悦目。我真是越看越喜欢!谢谢你!
四、经验迁移1。孩子们有了你们设计的各种穿法,蜈蚣叔叔每天都能开开心心地帅帅地生活着。“叩叩叩”谁来了?他们身上有什么秘密呢?(蜜蜂黄黑黄黑)蜈蚣:希望你能早点康复!蜈蚣叔叔:“谢谢你蜜蜂!”
2。“叩叩叩”这一次又是谁呢?他们身上有什么秘密呢?蜈蚣:希望你能早点康复!蜈蚣叔叔:“谢谢你蜜蜂!”
4。蜈蚣叔叔吃了朋友们带来的礼物,觉得自己越来越有力气了。让我们一起为唱一首好听的歌送给蜈蚣叔叔,祝愿他的病能快快好起来!
5。蜈蚣叔叔太开心了。有这么多好朋友。谢谢你们朋友们!大家纷纷说:“不用谢!希望你早日康复!”天黑了,大家都回家了。再见!蜈蚣叔叔!
1、乐意参与绘本阅读活动,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中蜈蚣叔叔穿袜子的特别与有趣。
2、在仔细观察绘本画面的过程中,初步了解按一定的规律排序。
绘本、课件《蜈蚣叔叔的袜子》。
一、活动导入,激发兴趣。
2、今天嘟嘟还带来了很多好朋友,他们会是谁呢?翻到第二页。
4、哇,他们竟然有那么多脚,不过有一位朋友,他的脚比蜜蜂、瓢虫的还要多得多,长了三十只脚呢?他会是谁?(翻到下一页:蜈蚣)再一起来数数蜈蚣有几只脚吧。他可真厉害,长了那么多脚。
二、阅读理解,了解排序。
1、嘟嘟喜欢叫他蜈蚣叔叔。
2、蜈蚣叔叔住在嘟嘟家隔壁,他可是村里出了名的帅哥。帅哥什么意思?你觉得蜈蚣叔叔哪里帅?可不是个帅哥嘛,他出门的时候一定会穿上袜子,穿上亮晶晶的衣服,搭配各种颜色的袜子。喜欢袜子的蜈蚣叔叔,连在家里也是要穿袜子的。
3、可是嘟嘟发现有好几天没看到蜈蚣叔叔了,蜈蚣叔叔可能怎么了?(翻到下一页)你从哪里看出蜈蚣叔叔生病了?(躺在床上、触角都耷拉下来了)于是,嘟嘟的妈妈让嘟嘟带着吃的去看看蜈蚣叔叔。走,咱们跟着嘟嘟一起去看看吧!(翻到下一页)。
4、"蜈蚣叔叔你好。妈妈说这个送给你,希望你能早日康复!"嘟嘟边打招呼边偷偷瞄了一下蜈蚣叔叔的脚。嘟嘟一直很好奇蜈蚣叔叔到底有没有三十只,就偷偷地数了起来。偷偷地数是怎么数的?(幼儿表演)数了没几只,其他的脚被棉被盖住了,没办法再数下去了,嘟嘟连忙说:叔叔再见,我要回家了!"这时蜈蚣叔叔说:"谢谢你小嘟嘟,有了你的关心我一定能很快就好起来!对了,你可以帮我一个忙吗?一会儿有客人要来,我必须穿袜子。可是我没有力气。"如果你是嘟嘟你愿意帮忙吗?(愿意)你们真是有爱心的好孩子,喜欢帮助别人。可是你们也知道蜈蚣叔叔的脚可不是一只两只,你们还愿意帮他穿袜子吗?(愿意)你们真是太棒了。小嘟嘟和你们一样是个乐于帮助别人的好孩子,他也愿意帮助蜈蚣叔叔穿袜子。蜈蚣叔叔开心的笑着说:"袜子都晒在院子里。"(翻到下一页)。
5、我们发现院子里的袜子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什么颜色的袜子排成一排?(完整描述红袜子排成一排,黄袜子排成一排……)就像彩色的旗在风中飘扬。
6、(翻到下一页)嘟嘟看到这么多颜色的袜子心想:该怎么来穿呢?这时蜈蚣叔叔说:我会按照我的心情来穿,心情好的时候我会这样穿:课件一:出示完整穿好的袜子(蓝黄蓝黄)请幼儿来找找规律。
如果有客人来的时候,我会这样穿:课件二:出示穿了一半的袜子(红绿红绿)请幼儿来找规律,请你帮蜈蚣叔叔穿上袜子吧!
7。寻找其他的规律。
三、经验迁移。
1。在黑板上出示蜈蚣叔叔形象(两个),请幼儿用夹子当袜子帮蜈蚣穿袜子。
2。学学蜈蚣叔叔散步,活动结束。
半圆形大班教案(模板24篇)篇二十
这是一堂幼儿比较感兴趣的美术活动,本次教学活动让我最感欣慰的应该是:这是真正属于幼儿自己的绘画活动,真正体现幼儿为主体的教学活动,整堂课环节思路清晰流畅,形式新颖,真正体现幼儿为主体这一教学宗旨,下面是我实施本次教学活动的反思。
1、改变老师教,幼儿学的传统模式,充分体现幼儿为主体,让幼儿自主创造,教师不包办、不代替,尊重幼儿的想象和创作,如:在教师教学活动中我都非常注重幼儿的独立创作及对他们的作品赞扬。
2、最大限度的激发幼儿的创造兴趣,很好的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活动的兴趣性强,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在开始部分,我采用了游戏,猜谜语,讲故事,激发了幼儿的创造热情,从幼儿专注的神情中我看到幼儿特别感兴趣,觉得很好奇,而“兴趣”是第一位“老师”,是活动的“催化剂”尤为重要,没有兴趣的活动不能使其目的落实到位,充其量也不过是“教学载体”,而非幼儿内心真正的需求,没有内驱力。
3、目标落实比较好,在各环节的设计上较注重其相接的紧凑性,环环相扣,注重时间上的分配。
虽然本次教学活动具有许多“闪光点”,但也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
1、如我在幼儿操作部分,没有考虑到幼儿的个体差异,因而看到个别幼儿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品。
2、对个别幼儿的指导不够。指导语言不精炼,评析没抓住幼儿的亮点,应该在幼儿高度兴趣驱动的活动中融入恰当的技巧指导。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半圆形大班教案(模板24篇)篇二十一
教具图片。
1、激发幼儿兴趣。
2、教师引导幼儿找出半圆形的藏宝图。
教师:小朋友找到的藏宝图能看出藏宝的地方吗?为什么?
(原来圆形的图从中间撕开变成了2个半圆形。)。
教师:请小朋友商量一下,怎样才能让藏宝图变成完整的图呢?
引导幼儿想出办法:两个半圆形合起来变成一个圆形。
给每位幼儿一张圆纸,让幼儿把圆形变成半圆形,用手摸摸半圆形是怎样的,
然后轻轻地告诉旁边小朋友。
1、趣味练习。
2、依次出示图形卡,分别请2位幼儿比赛看谁最快找到半圆形。
1、出示用半圆形拼成的图片,引导幼儿利用大小、颜色各不同的半圆形拼出好看的东西。
2、拼完后告诉旁边的小朋友:我用几个半圆形变出什么来。
半圆形大班教案(模板24篇)篇二十二
1、通过故事表演,让幼儿知道什么是半圆形(圆形二等分之后所形成的图形就是半圆形)。
2、知道2个半圆形合起来是1个圆形。
3、让幼儿能不受图形的颜色、摆放位置的干扰准确地找出半圆形。
4、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5、提高数数的兴趣和积极思维的能力。
1、故事头饰。
2、大量半圆形、图形机器人1张、半圆形拼图1张、图片卡3张。
1、表演活动。
2、故事后:老师:“哎,狐狸,狐——狸。”(狐狸不回头并走出门口)师问:“狐狸干什么呢?(拿不到奖品)为什么狐狸拿不到奖品呢?它的奖券哪里来?……(引导幼儿说出故事的内容)。
小结:原来圆形的奖券给狐狸从中间撕开变成了2个半圆形。
请2位幼儿分别扮演狐狸和小松鼠,老师当山羊进行表演。
小结:两个半圆形合起来变成一个圆形。
1、示图片卡,请幼儿从中找出半圆形。
a、先出示一张图形卡,全班幼儿一起找出半圆形;
b、依次出示2、3张图形卡,分别请2位幼儿比赛看谁最快找到半圆形。
1、出示机器人图形,让幼儿看看哪些是半圆形并数数一共有多少个半圆形。
2、拼图活动。
出示用半圆形拼成的图片,引导幼儿利用大小、颜色各不同的半圆形拼出好看的东西。拼完后告诉旁边的小朋友“我用几个半圆形变出什么来”。
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相对于其他活动枯燥、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年龄小,逻辑思维尚未发展,所以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操作的丰富材料的环境,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选择性、可操作性的空间。使幼儿能独立的操作材料,并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幼儿的自主性,选择性,独立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达到了主题总目标预设的要求。
半圆形大班教案(模板24篇)篇二十三
1、认识半圆形,能正确区分半圆形和其他图形。
2、感知半圆形的基本特征,初步体验半圆形和圆形之间的关系。
3、对图形感兴趣,培养幼儿对图形的观察能力和分辨能力。
4、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5、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认识半圆形,了解其基本特征,能正确区分它和其他图形。
感知半圆形和圆形之间的关系知道两个一模一样的半圆能拼成一个圆形。
一个较大的圆,中间有切割线,能分成两个半圆;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图形若干;幼儿操作图卡(大小不同的半圆若干);ppt。
一、故事欣赏,引出主题。
播放故事dvd。
1、结合故事情节,认识半圆形,初步感知圆形和半圆形的关系。
师:猴子四兄弟遇见的第三只怪兽是什么形状的?猴四弟用剑把这只怪兽变成了什么?(半圆形)。
2、教师出示各种不同形状的图片,引导幼儿从中找出半圆形和圆形。
师:老师这里有许多图片,请你们从这些图形里找出圆形和半圆形。
3、游戏:找朋友。引导幼儿使用操作卡,进行探索和拆分,了解圆形和半圆形的特征及关系。
师:“认识了半圆形,现在我们和半圆形来做游戏吧,这里有许多的半圆形,你们要找到一样大小的半圆形才能成为好朋友,大家一起唱歌找朋友吧。
4、小结:刚才为什么有的小朋友手中的半圆形拼起来会变成圆形有的不会呢?
原来两个一样大的圆形才能拼出一个完整的圆形,像这样将圆形分成大小相等的两个形状就是半圆形。半圆形是圆形的一半。
三、活动结束,寻找生活中的半圆形。
师:生活中的那些东西像半圆形呢?我们一起找找看。
这节课我借助ppt故事情景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并且让孩子在观察和操作中了解了半圆形的.特征,孩子们都能踊跃的参与进来,并且动手将圆形变成半圆形。接着找一找生活中的半圆形孩子们的观察仔细,思维发散,并且出示课件时孩子们开阔了眼界。在材料操作上巩固了所学知识。本次的活动比较符合幼儿的兴趣和经验,激发了幼儿自主探索,给了幼儿一个探索的空间,让他们在一次次尝试中积累了经验,学会了自主探索的学习。
半圆形大班教案(模板24篇)篇二十四
本课是造型、表现课的基点。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讲,想深入的了解与认识造型表现的关系与概念比较难,因而,活泼多变的`半圆形便成了贯穿于本课的纽带。
在本课中,通过一个半圆形事物参加月亮姐姐音乐会的情境,培养学生对审美客体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感官的全方位参与,激活学生在美术活动中观察、感受、记忆、想像等能力,以达到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认识美、欣赏美、创造美的教学目标。我主要选用线组合“游戏”的方式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到处都有“形”的组成,突出本课重点“半圆形”,展示“半圆形”的不同材料的表现艺术;体会由线变形、形变形的联想与创造;感受平面与立体的不同美感;在知识拓展中欣赏艺术作品与生活中“形”的丰富的表现力,发散学生的放散性思维,萌动学生创造、装扮美好生活的愿望。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团结合作的精神,使学生真正在快乐中自主体验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