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刺秦王一等奖教案 高一语文荆轲刺秦王教案(汇总8篇)

时间:2024-11-12 作者:紫衣梦

教案能够帮助教师系统地组织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果,同时也是教学评估和备课的重要依据。在这里为大家整理了一些高二教案的案例,希望对大家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荆轲刺秦王一等奖教案篇一

一、教学目标:

(一)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评价荆轲刺秦王的行为。

(二)学习课文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表情、神态,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

(三)掌握文言常用实词:亲、深、解、救、教、敢、还、资、振、图、室、诏、被、穷、兵、阵、私;通假字:淬、决、卒;古今异义词:涕、币、提、股。

二、教学过程:

1、《战国策》

又称《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编著,全书共三十三篇,分为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反映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和社会面貌,着重记载了谋臣的策略和言论。这部书记事写人十分生动,既有重要的史学价值,又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2、历史背景

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统一中国之前的六年。当时,秦于公元前230年灭韩,又于公元前228年破赵(灭赵是公元前222年),秦统一六国的大势已定。当初,燕王为了结好于秦国,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作人质。而“秦遇之不善”,太子丹于公元前232年逃回燕国。为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报“见陵”之仇,太子丹想派刺客去劫持秦王;或者刺杀秦王赢政,使秦“内有大乱”,“君臣相疑”,然后联合诸侯共同破秦。

荆轲刺秦王失败之后,秦大举攻燕,于公元前226年破燕,公元前222年灭燕。

3、两位主人公

荆轲,春秋战国时代有名的四大刺客之一。祖先是齐国人,后迁居卫国,原叫庄坷,到了燕国以后,才叫荆轲,他喜欢读书击剑,结交名人勇士。课文中提到的击筑的高渐离,就是朋友之一。燕太子为了刺秦王,先找智勇双全的燕国处土田光。田光觉得自己老了,无法完成太子丹的重托,便向太子丹推荐了荆轲。田光为了激励荆轲,便自杀了。荆轲接受了任务,太子丹高兴万分,马上封荆轲为上卿,精心奉侍……以后,就是课文记叙的情况。

秦始皇,秦孝公的第六世孙,秦庄襄王异人的儿子。他出生于赵国,所以又叫赵政。

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后,逐步富强起来,前247年,赢政即位为秦王,前238年亲政,从前230年到前221年,先后灭了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统一天下。统一全国后,自称皇帝,他通过一系列的统一措施,建立了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实行郡县制,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统一交通道路,统一货币,在中国的历史上都是重大的举措。但始皇以猛治国,法律苛严,终于在他死后激起民变。秦始皇多次出巡,前210年7月,秦始皇于沙丘死,时年50岁。

战国四大刺客:要离、专诸、聂政、荆轲,

专诸

春秋时期吴国人,家住阳山之野,靠为人屠猪维持生计,当时伍子胥隐居于此,与其交好。后来,吴公子光欲刺其兄吴王僚,来见伍子胥,请其荐一勇士,伍子胥荐了专诸。为了刺杀吴王僚,专诸于是隐太湖学治鱼三月。藏鱼肠剑于鱼腹,成功地刺杀了吴王僚。当时,吴王僚之子公子庆忌与其手握兵权的母弟掩余、烛庸均被派出征楚国,因此,公子光谋成王位,即吴王阖闾。

要离

春秋时期吴国人,因其折辱壮士丘迮,被推为天下勇士。自吴王僚死后,阖闾立国,公子庆忌逃往艾城,招纳死士,接连邻国,欲待时乘隙,伐吴报仇。公子庆忌骨腾肉飞,走逾奔马,手能接飞鸟,步能格猛兽,矫捷如神,万夫莫敌。因此阖闾日夜忧虑。时伍子胥又荐赢弱体细的勇士要离刺杀庆忌。要离献计残身灭家,取得庆忌信任,终于成功刺杀了庆忌。(典故“壮士断臂”即来源于此)专诸和要离成就了一代霸主吴王阖闾(春秋五霸之一)。

聂政

战国时期魏国人,原居轵地深井,因得罪乡里,带母及其姐窨避居齐国都城临淄,乃吴起好友。后吴起因私利将其荐给豪富严遂,聂政到达韩国都城平阳后,成功的刺杀了忘恩负义的韩相国侠累。

荆柯

战国末期燕赵人,受燕太子丹之托刺杀秦王赢政,功败垂成。他的故事家喻户晓,也就不多写了。其友高渐离被后世尊为“乐圣”,高渐离的师傅是“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后高渐离以灌满铅的筑刺杀秦始皇未遂,被施以瞎眼之刑。

4、赏析诗歌:

于易水送人

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没:死,即“殁”字。

解释

就是在这个地方燕丹送别荆轲,壮士慷慨激昂,场面悲壮。那时的人已经都不在了,只有易水还是寒冷如初。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却不含惜别之情,偏写荆轲在此别燕丹一事,慷慨悲壮,气概横绝。尤其是“水犹寒”三字,虽古人已去,而英风壮采,懔烈如生;使人仿佛听到风儿萧萧,犹如听到人声呜咽,顿生感慨。整首诗寓意深远,笔调苍凉,实为上乘之作。

因为徐敬业用骆宾王的“讨武檄文“流传天下,骆宾王被武则天抓进监牢。但武则天念其才华而不忍杀之,想让他为朝廷做事,但骆宾王拒绝了,想返回家乡。骆宾王非常苦闷:一方面为自己的处境忿忿不平,又不满意武则天的统治;一方面想为推翻唐朝干出一番事业,又要念及武则天的不杀之恩。在这种彷徨压抑中,骆宾王写出了“易水送别“这首诗。这首诗虽然名为“送人”,实际上重点却是借描写燕丹送荆轲表现出今日送别的壮烈情景,抒怀咏志,曲折地表达了诗人苦闷的心境。

据史载,战国末年荆轲为燕太子丹复仇,欲以匕首威逼秦王,使其归还诸侯之地。临行时燕太子丹及高渐离、宋意着白衣冠(丧服)送于易水,高渐离击筑,荆轲应声而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歌声悲壮激越。

这首诗的第一联,“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就是写的这件事。“此地”,即诗题中的易水。“壮士发冲冠”,用来概括那个悲壮的送别场面,和人物激昂慷慨的心情,表达了诗人对荆轲的深深崇敬之意。如今在易水边送别友人,想起了荆轲的故事,这是很自然的。但是,诗的这种写法却又给人一种突兀之感,它舍弃了那些朋友交往、别情依依、别后思念等等一般送别诗的常见的内容,而是芟夷枝蔓,直入史事。这种破空而来的笔法,反映了诗人心中蕴蓄着一股难以遏止的愤激之情,借怀古以慨今,把昔日之易水壮别和今日之易水送人融为一体。从而为下面的抒情准备了条件,酝酿了气氛。

第二联,“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这两句用对仗的句式,由前一句自然地引出后一句。这后一句也就是全诗的中心所在。它寓情于景,景中带比,不仅意味着荆轲那种不畏强暴的高风亮节,千载犹存;而且还隐含了诗人对现实的深切感受。诗中用“已”、“犹”两个虚词,即使句子变得自然流利,也使音节变得纡徐舒缓,读来给人一种回肠荡气之感,更有力地抒发了抑郁难申的悲痛。

这首诗题为“送人”,但它并没有叙述一点朋友别离的情景,也没有告诉我们送的是何许人。然而,人们却完全可以由它的内容想象出那种“慷慨倚长剑,高歌一送君”的激昂壮别的场景,也可以想见那所送之人,定是肝胆相照的至友。因为只有这样,诗人才愿意、才能够在分别之时不可抑制地一吐心中的块垒,而略去一切送别的常言套语。此诗题为送人,却纯是抒怀咏志。作为送别诗的一格,这首绝句可说是开风之先吧。

咏荆轲

陶渊明

燕丹善养士,志在报强嬴。招集百夫良,岁暮得荆卿。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

素骥鸣广陌,慷慨送我行。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饮饯易水上,四座列群英。

渐离击悲筑,宋义唱高声。萧萧哀风逝,淡淡寒波生。商音更流涕,羽奏壮士惊。

心知去不归,且有后世名。登车何时顾,飞盖入秦庭。凌厉越万里,逶迤过千城。

图穷事自至,豪主正怔营。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

大意:

燕太子丹善于收养门客,志向是到嬴姓的秦国报仇。要从招募的壮士中百里挑一选杰出的,年深日久后选中了荆轲。君子甘愿为知己者死,荆轲决定离燕国京都赴秦为太子丹报仇。荆轲启程前随行的白色骏马在路上嘶鸣,周围都是一片为其送行的慷慨激昂之气。荆轲的怒发撑起了高高的帽子,豪猛之气冲击着系帽的长丝带。在易水河边为荆轲摆酒设宴以壮行,周围坐席上都是英雄壮士。琴师高渐离以名为‘筑’的乐器奏出悲壮的乐曲,勇士宋义则高唱激人的歌声。岸边上哀风萧萧,易水中寒波淡淡。乐声中的‘商’调使人悲痛流涕,‘羽’调的高亢激越则使壮士动容。心中清楚这是一去不归的征程,但会将英明流传于后世。荆轲登车的时候果敢得没有回头后看,高速奔腾的马车朝秦国而去。快速行驶了万里之遥的路程,途中漫长曲折经历上千座城池。当向秦王晋献燕国地图时匕首一现就自然暴露出了刺杀一事,这使秦王嬴政大吃一惊而怔在那里。可惜荆轲的剑术不够精熟,这一举世奇功没能实现。荆轲这个人虽然死去了,但人们对他的怀念之情却会千载流传。

品评

本篇大约作于晋宋易代之后。诗人以极大的热情歌咏荆轲刺秦王的壮举,在对奇功不建的惋惜中,将自己对黑暗政治的愤慨之情,赫然托出。写得笔墨淋漓,慷慨悲壮,在以平淡著称的陶诗中另具特色。

诗歌按照事件的经过,描写了出京、饮饯、登程、搏击几个场面,尤其着力于人物动作的刻画,塑造了一个大义凛然的除暴英雄形象。比如,“提剑出燕京”,写出了荆轲仗剑行侠的英姿;“雄发指危冠,猛气充长缨”,更以夸张的笔法写出荆轲义愤填膺、热血沸腾的神态。而“登车何时顾”四句,排比而下,一气贯注,更写出了荆轲义无反顾、直蹈秦邦的勇猛气概。诗中虽没有正面写刺秦王的场面,但从“豪主正怔营”一句,可以想见荆轲拔刀行刺之时那股令风云变色的虎威。

这首诗还通过环境气氛的渲染来烘托荆轲的精神面貌。最典型的是易水饮饯的场景。在萧杀的秋风中、滔滔的易水上,回荡着激越悲壮的乐声,“悲筑”、“高声”、“哀风”、“寒波”相互激发,极其强烈地表达出“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英雄主题。朱熹说:“陶渊明诗,人皆说是平淡,据某看他自豪放,但豪放得来不觉耳。其露出本相者,是《咏荆轲》一篇。”这是颇具眼力的。

5、课文分析:

一、本文结构:

1、准备。(1--6)

(1)简介背景。(1-2)(2)准备“信物”。(3-4)

(3)准备武器。(5)(4)配备助手。(6)

2、诀别。(7--9)

(1)、怒叱太子。(7--8)(2)、易水悲歌。(9)

3、刺秦。(10--18)

(1)、计见秦王。(10--11)(2)、勇刺秦王。(12--17)

(3)、壮志未酬。(18)

6、荆轲

:粗犷豪迈,沉着勇敢,见义勇为,不畏强暴,不怕牺牲,千载以下,还令人感到凛然而有生气。行刺秦王虽然失败,但他那种刚毅不屈,慷慨赴难的精神,千秋万载令人感奋。

荆轲的“勇”表现在何处?如何表现其“勇”的?

1、顾笑武阳年十二杀人--色变振恐

2、为己解围

3、倚柱而笑箕踞而骂--目眩良久

荆轲的“智”:

a)私见樊於期

b)顾笑秦武阳

c)为自己解围不畏强秦,不怕牺牲--镇定自若,从容不迫

d)荆轲有所待

e)厚遗秦蒙嘉

对荆轲的`评价:

对荆轲的评价历来见仁见智,苏洵在《六国论》中认为荆轲的行为“始速祸焉”,朱熹认为荆轲是“匹夫之勇”,也有很多人对他表示称赞,比如,左思的《咏荆轲》称颂他“虽无壮士节,与世亦殊伦”,“贱者虽自贱,重之若千钧”,陶潜说他“其人随已没,千载有余情”。不管怎样,荆轲刺秦王不是为一己之私,是为“国家大事”,所以他的故事才会流传千百年,历久而不衰。

荆轲具有义侠的性格,又受太子丹的厚遇重任,明知身入不测之秦是极其危险的事,但还是毅然前往,直至事败仍然“倚柱而笑,箕踞以骂”。荆轲刺秦王这件事并不能真正挽救燕国的危亡,荆轲也是为报太子丹的知遇之恩才毅然前往的。荆轲之所以值得肯定,并不在于为太子丹报私怨,而在于他站在斗争的最前列反对秦国对山东六国的进攻和挽救燕国的危亡。千百年来,受压迫的人们之所以敬仰荆轲,也正是基于他那种同情弱小和反抗强暴的义侠精神。当然这当中也流露出“士为知己者死”的因素这既是荆轲本身的局限,也是作者的局限。从荆轲刺秦王的做法来看,这种个人的恐怖手段是不可取的,企图凭借个人的拼杀来改变历史的进程更是不可能的,这些都反映了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

7、成语

切齿拊心:形容愤恨到极点。

一去不复返:一去之后就不再回来。

发上指冠:语出《庄子盗跖》:“盗跖闻之大怒,目如明星,发上指冠。”毛发竖起的样子。形容极度愤怒。

图穷匕首见:比喻事情发展到了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出来。

无可奈何:没有办法,无法可想。表示事已如此,再要挽回已是无能为力。

悲歌击筑:亦作“悲歌易水”,常用以抒写悲壮苍凉的气氛。

变徵之声:语出《史记刺客列传》:“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乐声中的徵调变化,常作悲壮之声。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荆轲刺秦王一等奖教案篇二

一、知识与能力

1、复习文学常识《战国策》

2、掌握文言常用实词:“亲、深、解、救、教、敢、还、

振、图、室、诏、穷、阵”等

3、学习课文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表情和神态描写,

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突出人物性格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反复诵读,注意文言知识的积累

2、学习和欣赏文言文叙事简洁的艺术

3、赏析本文刻画人物形象的技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评价荆轲刺秦王的行为

[教学重难点]

1、理解掌握本文的重要字词,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翻译文言文

2、学习、赏析本文刻画人物形象的技巧

[教学方法]

诵读、提问、讲解、质疑、讨论、探究

[教学过程]

[预习要求]:

1、通读课文,读准字音,注意点读

2、借助工具书,结合注释,翻译课文,画出自己不理

解的地方,并提出疑问

3、画出有关刻画荆轲的句子,概括人物性格

[知识积累]:

1、作家作品

《战国策》是战国末年和秦汉间人编辑的一部重要的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重要的散文集。作者已不可考。最初有《国策》《国事》《短长》《事语》《长书》《修书》等名称,经过汉代刘向整理编辑,始定名为《战国策》。全书共三十三篇,分国别编辑,依次是:西周一篇,东周一篇,秦五篇,齐六篇,楚四篇,赵四篇,魏四篇,韩三篇,燕三篇,宋、卫合一篇,中山一篇。所记史实从东周贞定王十七年(前452年),到秦始皇三十一年(前2xx年),共245年。

《战国策》的内容,主要记载战国时期各国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进行谋议论辩时的政治主张和纵横捭阖、尔虞我诈的故事,也记述了一些义士豪侠不畏强暴、勇于斗争的行为。

《战国策》的作者在记叙历史事件时,过分夸张渲染谋臣策士的作用,有时为了突出纵横游说之士在历史事件中的决定作用,甚至编造一些情节,不免违背历史的真实。

《战国策》长于议论和叙事,文笔流畅,生动活泼,在我国散文具有重要的地位。

2、相关背景

《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统一中国之前的6年。当时,秦已于公元前230年灭韩,又于公元前228年破赵(秦灭赵是在公元前222年),秦统一六国的大势已定。地处赵国东北方的燕国是一个弱小的国家。当初,燕王喜为了结好秦国,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作为人质。而秦“遇之不善”,太子丹于公元前232年逃回燕国。为了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了报“见陵”之仇,太子丹想派刺客去劫持秦王,“使悉反诸侯之地”;或者刺杀秦王嬴政,使秦“内有大乱”,“君臣相疑”,然后联合诸侯共同破秦。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荆轲刺秦王一等奖教案篇三

于易水送人

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咏荆轲

陶渊明

燕丹善养士,志在报强嬴。招集百夫良,岁暮得荆卿。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

素骥鸣广陌,慷慨送我行。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饮饯易水上,四座列群英。

渐离击悲筑,宋义唱高声。萧萧哀风逝,淡淡寒波生。商音更流涕,羽奏壮士惊。

心知去不归,且有后世名。登车何时顾,飞盖入秦庭。凌厉越万里,逶迤过千城。

图穷事自至,豪主正怔营。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

2、通假字

秦王必说见臣使工以药淬火

日以尽矣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今日往而不反者请辞决矣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设九宾

图穷而匕首见荆轲奉樊於期头函

卒惶急无以击轲秦王还柱而走

3、词类活用

进兵北略地函封之

前为谢曰樊於期乃前曰

其人居远使使以闻大王

太子迟之发尽上指冠

群臣怪之箕踞以骂曰

秦兵旦暮渡易水乃欲以生劫之

4、古今异义词

仰天太息流涕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将军岂有意乎

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

终已不顾左右乃曰

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秦王购之金千斤

5、特殊句式

判断句

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省略句

秦王购之()金千斤欲与()俱()

被动句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倒装句

常痛于骨髓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6、成语

切齿拊心一去不复返

发上指冠图穷匕首见

无可奈何悲歌击筑

变徵之声

荆轲刺秦王一等奖教案篇四

教材概述

思路方法

学习文言文要坚持熟读,在读的基础上做一个欣赏者:故事的主人公是荆轲,故事的主线是“刺”行刺的缘起,行刺的准备,行刺的实施,无一不处处时时撩拨着你的心弦在这场慷慨悲壮的斗争中,我们结识了忠义刚直、果敢机智的荆轲,也认识了外勇内怯的秦武阳,还有豪爽慷慨的樊於期,更有贪残怯弱的秦王在身临其境地欣赏了历史故事后,还要去做一个积极的知识积累者和储存者,做一个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判者在波澜起伏的故事回味中,完成下列知识的“囤积”:

1.归纳整理本文出现的重要的实词、虚词、通假字和文言句式,这是学习的重点;

2.摘抄积累一些你认为重要的词语、精彩的句子和段落,并分别进行直译和意译;

3.对本文进行评价性阅读

课时安排:两课时

三维目标

1.复习文学常识《战国策》,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评价荆轲刺秦王的行为

2.掌握文言常用实词:“亲、深、解、救、教、敢、还、振、图、室、诏、被、穷、兵、阵、私”;通假字:“决、卒”;古今异义词:“涕、币、提、股”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故事导入

“斩首行动”是现代战争中常用的一种军事手段,其核中是斩杀军事指挥首脑在对伊拉克的战争中美国就使用了这一手段孰不知,在九千多年前的中国,就有人也使用过这一“现代化战争手段”,只不过它完全靠个人的力量这就是发生在我国历战国末期的“荆轲刺秦王”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一方是势单力孤的燕国刺客荆轲,一方是势力强大的秦国皇帝秦始皇想知道这场实力悬殊的斗争是如何展开的吗?想知道这场波澜壮阔、惊心动魄的故事的结局吗?想去“亲历”这场惊雷乍起、剑拔弩张的扣人心弦的历史场面吗?那就让我们随着汉代刘向的笔触,走进两千年前的秦国吧!

情景导入

我们学过《战国策》中的《触龙说赵太后》《唐雎不辱使命》《邹忌讽齐王纳谏》

文本解读

知识积累

1.作家作品

(2)相关背景

2.基础积累

通假字

秦王必说见臣(“说”通“悦”,高兴)

日以尽矣(“以”通“已”,已经)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陵”通“凌”,凌辱)

今日往而不反者(“反”通“返”)

请辞决矣(“决”通“诀”,诀别)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振”通“震”,震慑)

设九宾(“宾”通“傧”,迎宾赞礼的人)

图穷而匕首见(“见”通“现”)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奉”通“捧”)

卒起不意(“卒”通“猝”,仓促,突然)

秦王方还柱走(“还”通“环”,绕)

信息筛选

找出本文的词类活用、古今异义和常见文言句式

明确:1.词类活用:

进兵北略地:北,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北

函封之:函,名词作状语,用匣子

前为谢曰:前,方位名词作动词,走上前

其人居远:远,形容词活用作名词,远方

使使以闻大王:闻,动词使动用法,使……听到

太子迟之:迟,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迟

发尽上指冠:上,名词作状语,向上

群臣怪之:怪,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怪

乃欲以生劫之:生,形容词作状语,活着

2.古今异义

仰天太息流涕古义:眼泪今义:鼻涕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古义:走投无路,陷入困境今义:生活穷困,经济困难

而伤长者之意古义:品德高尚的人今义:年长的人

将军岂有意乎古义:有心意,此处引申为同意、愿意今义:有“故意”之意

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遇,古义:对待今义:遇到,碰见

深,古义:刻毒今义:有深度,与“浅”相对

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古义:在这时今义:表顺承关系或另提一事

终已不顾古义:不回头今义:不照顾,不考虑,不顾忌

左右乃曰古义:皇帝周围的侍卫人员今义:表两种方向;或表大体范围;有时亦有控制之义

可以解燕国之患古义:可以用它来,为“可以之”的省略今义:表可能、能够、许可

3.常见文言句式

判断句

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

省略句

秦王购之(以)金千斤(省略介词“以”)

取之(以)百金(省略介词“以”)

欲与(之)俱(往)(省略介词宾语和谓语)

其人居远未来,而为(之)留待(省略介词宾语)

见燕使者(于)咸阳宫(省略介词)

使(之)毕使于前(省略兼语)

群臣侍(于)殿上者(省略介词)

献(于)秦王(省略介词)

比(于)诸侯之列(省略介词)

而(按)秦法……(根据文意省略)

皆陈(于)殿下(省略介词)

被动句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倒装句

常痛于骨髓(介宾短语后置)

嘉为先言于秦王(介宾短语后置)

燕王拜送于庭(介宾短语后置)

使毕使于前(介宾短语后置)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定语后置)

群臣侍殿上者(定语后置)

秦王购之(以)金千斤,邑万家(介宾短语后置,数量词作定语后置)

能力提升

梳理课文情节:根据故事发展可分为几部分?各部分写了什么内容?

分析鉴赏

分析第一部分的作用及人物形象的特点

合作探究

1.讨论第二部分人物动作、语言及场面描写的作用

拓展探究

应该怎样评价荆轲刺秦王的行为?

课堂小结

作业设计

1.在你眼中,荆轲是怎样的一个人?

板书设计

开端:行刺缘起

发展:行刺准备

高潮:廷刺秦王

结局:荆轲被斩

第二课时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本课的文言知识,对人物形象作了一些分析,下面我们继续学习本文

文本解读

合作探究

荆轲刺秦王的谋划,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写太子丹“不忍”,有什么作用?

能力提升

解释下列句子的意思

(1)秦王必说见臣:说,同“悦”说见:高兴地接见全句意为:秦王必定高兴地接见我

(3)乃今得闻教:乃,语气副词,表转折教:指教全句意为:而今才听到(您的)指教

(5)乃为装遣荆轲:于是整理行装,派遣荆轲(上路)

分析鉴赏

作者是怎样描写易水诀别这一场面的?

拓展探究

本文向读者展示了哪几个角度?

角度之二:精练传神的人物太子丹婉责荆轲时,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快人快语,表现出他勇而多谋、虑事周密的性格特点“激樊献头”时,荆轲推心置腹,以诚感人,先动之以情,后晓之以理,再告之以法,使樊於期甘心自刎献头太子疑其改悔时,荆轲怒斥太子的几句话,则表现了他不畏权势、耿直刚烈的性格在秦廷上,当秦武阳“色变振恐”时,荆轲的几句“谢曰”,使秦廷上下疑窦冰释,使剑拔弩张的气氛得到缓解真正是化腐朽为神奇,令人不由得拍案叫绝!“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是荆轲的最后一句话,也是他自明心迹的一句话尽管太子丹对他产生过怀疑,但荆轲还是坚守信义,对太子丹忠心耿耿,赤诚之心,苍天可鉴!

课堂小结

作业设计

同学们课下完成文言字词的归纳与积累,并熟读课文

板书设计

荆轲的“智”:

a)私见樊於期

b)厚遗秦蒙嘉

c)顾,笑秦武阳

习题解答

一、熟读课文,理出故事梗概,说说作者是怎样表现荆轲的性格的

荆轲的性格:深沉(准备信物时深谋远虑)、刚毅(迟发见疑,他怒叱太子)、机智勇敢(秦廷搏击)

二、背诵易水诀别一段,并说说这段描写烘托了怎样的气氛,其中的音乐描写有什么作用

设题意图:本题意在让学生鉴赏这篇文章的优美段落

三、比较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现代汉语有什么不同

1.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

2.持千金之资币物

3.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4.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

5.诸郎中执兵

6.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7.断其左股

设题意图:本题意在让学生了解古今词义的差别

参考答案:

1.涕:(古义)眼泪;(今义)鼻涕

2.币:(古义)礼品;(今义)货币

3.穷困:(古义)走投无路;(今义)贫穷

4.偏袒:(古义)袒露一只臂膀;(今义)袒护双方中的某一方

5.郎中:(古义)宫廷的侍卫;(今义)称中医医生

6.提:(古义)投击;(今义)拿着

7.股:(古义)大腿;(今义)量词(用于成条的东西)

资料选编

一、《史记&8226;刺客列传》中记荆轲的部分

二、译文

燕国的太子丹很害怕,就请求荆轲说:“秦军马上就要渡过易水,那么虽然我想长久地侍奉您,又怎么能够做得到呢?”荆轲说:“不用太子说,我也要来同您讲了现在假如空手而去,没有什么凭信之物,那就无法接近秦王现在的樊将军,秦王用一千斤金和一万户人口的封地作赏赐来购取他的头颅果真能够得到樊将军的首级及燕国督亢一带的地图献给秦王,秦王一定高兴地召见我,我就有办法来报答太子了”太子说:“樊将军因为走投无路、处境困窘而来归附我,我不忍心由于自己个人的私仇而伤害长者的心意,希望您另外考虑对策吧!”

于是整理行装,派遣荆轲上路

荆轲等待着一个人,想同他一起去那个人住得很远,没有来,因而停下等候他

到达秦国后,拿着价值千金的礼物,优厚地赠送给秦王的宠臣中庶子蒙嘉

蒙嘉替他事先向秦王进言,说:“燕王确实非常惧怕大王的威势,不敢出兵来抗拒,愿意全国上下都做秦国的臣民,排在诸侯的行列里(意为:燕国愿意同别的诸侯一起尊秦王为天子)像秦国的郡县那样贡纳赋税,只求能守住祖先的宗庙他们诚惶诚恐,不敢自己来陈述,恭谨地砍下樊於期的头颅和献上燕国督亢一带的地图,用盒子封好,燕王在朝廷上行跪拜大礼送出来,派使者来禀告大王一切听凭大王吩咐”

荆轲捧着装了樊於期头颅的盒子,秦武阳捧着地图匣子,按次序进宫,到达殿前的台阶下,秦武阳脸色都变了,十分害怕,秦国的群臣对此感到奇怪荆轲回过头来对秦武阳笑了笑,上前替他向秦王谢罪说:“北方蛮夷地区的粗鄙人,没有拜见过天子,所以害怕,希望大王稍微原谅他些,让他在大王的面前完成他的使命”秦王对荆轲说:“起来,取来武阳所拿的地图!”

荆轲自己知道事情不能成功了,靠着柱子笑着,像撮箕一样地张开两腿坐在地上,骂道:“事情之所以没有成功,是想活生生地劫持你,一定要得到约契来回报燕太子啊!”

秦王的侍臣上前,斩杀荆轲事后,秦王还头昏眼花了好长一段时间

三、荆轲刺秦王真相

带着问题,记者访问了几位文史专家——

秦王嬴政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

至于秦始皇的形象,几位专家一致认为,秦始皇应该相当英武潇洒据历史记载,嬴政是身怀武功之人,威武高大,真大丈夫也历史学家翦伯赞就曾推论嬴政的相貌相当漂亮陈成军也说:“嬴政是陕西关中人,身材应是高大魁梧的,这一点看看兵马俑都可以知道”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陈其泰教授告诉记者:“秦始皇一天要读几百斤竹简,精力过人,体力也是相当强壮,他称帝以后,到泰山等地出游巡视,所到之处都要树碑,气魄很大,不可想象他是一个猥琐的、身心不健康的人”

关于嬴政的身世,史学界也是众说纷纭,大家都认为这个问题既无法考证也无法否定说嬴政的生父是吕不韦,这是依据《史记》而来的据司马迁记载:政的父亲子楚在赵国作人质时被大商人吕不韦当作其政治投机的资本,吕上下活动,竭力促使子楚成为了秦国太子,并将自己怀孕的歌舞姬送给子楚,使自己的儿子成为秦国王胄,他后来也位居相国多年政即位之后得知了自己的身世,并发现吕不韦与自己的母后淫乱,因此将吕革职发配,后吕不韦饮鸩而亡对于这段史实,张大可说:“我个人赞成司马迁的说法,因为至少有两点是肯定的,一是政母的确为吕不韦所献,二是政的确生于赵国嬴政的身世可能对他后来的性格发展有影响,但这种影响不是必然的,也并非最重要的因素”而北大历史系教授、秦汉史专家张传玺则持相反观点,他说:“有关这一点的史料都出自司马迁之手,没有其他材料佐证我个人不赞成这种说法从嬴政的出生时间来看,嬴政是吕不韦所生这一点是值得怀疑的”韩兆琦依据《史记》本身推断:“《史记&8226;吕不韦列传》中有这样的交代,说政母是‘赵豪家女也’,一个有名有姓的赵国豪门的女儿,是不可能在吕不韦处做歌舞姬的司马迁沿用这种传说,一来因为他贯有的好奇之心,喜欢记载这种奇闻怪事另外,人们愿意相信这个说法,也是出于东方六国为秦所灭以后产生的仇恨秦国和秦始皇的心理人们说嬴政是吕不韦的儿子,就是说秦国早就亡国了,连秦始皇都不是真正的帝胄这是一种仇恨心理的发泄我认为嬴政不会是吕不韦的儿子”“但是,”他接着说,“我认为既然史学界都没有定论,而且这个问题对历史也并不重要,所以在电影、文学中也没有必要强调这个问题”

荆轲:杀手乎?侠客乎?

韩兆琦告诉记者,在影片《荆轲刺秦王》的初创时期,他曾应邀为主创人员作过讲座其中,对于荆轲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他的意见是:“荆轲不是杀手,而是一个侠客”

在很多人的眼里,荆轲是一个具有大侠胆识、浑身充满正义感的英雄但在史学家眼中的荆轲并非如此简单,文学史家和史学家对这个人物的评价也是不大相同的韩兆琦认为:“荆轲是一个武艺高强、侠肝义胆的勇士,他刺秦的义举来自他对强秦的国仇家恨,也是他争取自己的生存权的最后一搏他与燕国不沾亲带故,如果说燕太子丹要刺杀嬴政有其报私仇的成分,那么,荆轲的目的则更是出于为救六国人民的侠义之心”张大可更是以“反暴”一词来诠释荆轲的行为“太子丹开始并没有重用荆轲,甚至后来让他去刺秦,也没有完全理解和信任他,”韩兆琦解释说,“所以,荆轲并非要‘为知己者死’,他的行为的价值不在于个人义气,而在于他代表了广大人民的抗暴之心”

但是,也有不少史学家认为,“对荆轲的评价不应拔得太高”张传玺说:“荆轲处在一个个人主义的时代,他被一种‘义’的观念所驱使,虽然他的确勇敢,但他的‘义’毕竟是个人的小‘义’,而秦始皇的统一大业才是大‘义’因此我认为不必要把他拔高到英雄人物的高度”同样认为不宜把荆轲拔高的陈成军有着更为有趣的见解他根据《战国策&8226;燕策》中的相关记载认为,荆轲根本就不是一个擅长打斗的武士他说:“荆轲甚至是不具备作刺客的能力和本领的事实上,荆轲应该更是一个战国时期常见的纵横之士,他喜欢读书,善于游说,有一定的学问,可以说他是个侠士,但他不是一个武夫”根据这个观点,陈成军合理地解释了荆轲为什么开始婉拒太子丹让他刺秦的要求,后来又一拖再拖“他是在等一个真正的刺客,一个有能力行刺的武士但是太子丹不容许他再等下去了,所以他只好和武阳一起去,而武阳只是一个在市井中杀人的小角色,到了秦王大殿里自然吓得变了色而荆轲只得自己来扮演这个他并不愿意扮演的角色”陈成军进一步说,“战国时候这种侠士很多,遇到国家有难就挺身而出,但他们多是有助手的荆轲自己作了刺客,我个人认为他实在是死不得其所”

荆轲刺秦为哪般?

故事固然美丽,但赵女这一人物显然是虚构的史学家们对此种“为人设戏”的手法普遍表示宽容“但是,”张大可教授说,“这样的情节确实是混淆了历史事实,而且恰恰削弱了秦始皇和荆轲这两个人物的形象,削弱了秦始皇的雄才伟略,也削弱了荆轲为民抗暴的精神境界,不能不说是艺术上的一处败笔”

那么,秦王攻打燕国到底需要不需要借口呢?被采访的文史专家众口一词:“绝对不需要”专家们说,秦国在秦始皇之前已经打了几十年的兼并战争和统一战争,到了嬴政即位时,条件已经成熟,实在没有必要演出一场“苦肉计”

涉及对“荆轲刺秦王”事件本身的评价,专家们的观点也各不相同张传玺说:“这个话题多年来一直被当作英雄话题,但实际上达不到这样的高度当时六国普遍政治黑暗,六国的君王不是无所作为就是亡国之君,所以我们今天评价那一段历史,认为秦始皇的统一战争是一场正义战争他结束了割据分裂的深重灾难,他的统一为后来中国的大统一奠定了基础,秦始皇是一个建立了巨大功勋的历史人物所以荆轲刺秦是不顾大局的行为不必要否定荆轲,但也不必要夸大他的精神”陈成军也同意这种看法,他说:“历史的进程是个人无法阻挡的即使荆轲杀死了嬴政,还会有下一个秦王来继续统一的事业,所以他这种行刺的举动是没有太大意义的当然,他的精神还是可贵的”

但是,也有另一部分文学史家和史学家肯定和赞扬荆轲的伟丈夫气概,认为刺秦是正义之举张大可说:“荆轲是一个反暴的英雄人物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功绩是应该肯定的,但并不是说荆轲就是要维护割据的反面人物秦国在统一的过程中对人民构成了伤害,人民赞成统一,但不一定赞成秦国这种残暴的统一方式,虽然秦不采取武装暴力的方式也不行,但荆轲的作为还是正义的,我们应该把荆轲刺秦和荆轲之死看成统一大业中人民必然要付出的代价”韩兆琦也说:“我们肯定秦始皇的统一,但同时也要肯定荆轲的精神,荆轲是个抗暴的英雄和勇士,他刺秦不为报私仇,也不为太子丹个人,而是为了所有深受战争灾难的人民就像在拿破仑发动的战争中,拿破仑推进文明的进程,但反抗拿破仑的人同样也是民族英雄‘_’时期,因为批儒评法,颂扬秦始皇这个大法家,人们就批判荆轲,说他是‘跳梁小丑’‘螳臂当车’,其实这是不对的秦顺应历史潮流,但荆轲并不因此就算反动,他的精神是非常可贵的”

设计点评

荆轲刺秦王一等奖教案篇五

学习目标:

掌握重点实词、虚词;准确翻译课文

重点难点:

准确翻译课文

方法:

自主学习,小组讨论,教师点拨,集中展示

内容部分

一、探知部分阅读下列材料,了解相关知识(学生独立完成)

1.《战国策》又称《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编著,全书共三十三篇,分为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反映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和社会面貌,着重记载了谋臣的策略和言论。这部书记事写人十分生动,既有重要的史学价值,又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原书没有标题,课文题目都是后加的。

2.历史背景: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统一中国之前的六年。当时,秦于公元前230年灭韩,又于公元前228年破赵(灭赵是公元前222年),秦统一六国的大势已定。

当初,燕王为了结好于秦国,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作人质。而“秦遇之不善”,太子丹于公元前232年逃回燕国。为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报“见陵”之仇,太子丹想派刺客去劫持秦王;或者刺杀秦王赢政,使秦“内有大乱”,“君臣相疑”,然后联合诸侯共同破秦。

燕太子为了刺秦王,先找智勇双全的燕国处土田光。田光觉得自己老了,无法完成太子丹的重托,便向太子丹推荐了荆轲。田光为了激励荆轲,便自杀了。荆轲接受了任务,太子丹高兴万分,马上封荆轲为上卿,精心奉侍……以后,就是课文记叙的情况。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荆轲刺秦王失败之后,秦大举攻燕,于公元前226年破燕,公元前222年灭燕。

3.人物

(2)秦始皇:秦孝公的第六世孙,秦庄襄王异人的儿子。他出生于赵国,所以又叫赵政。

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后,逐步富强起来,前247年,赢政即位为秦王,前238年亲政,从前230年到前2,先后灭了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统一天下。

统一全国后,自称皇帝,他通过一系列的统一措施,建立了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实行郡县制,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统一交通道路,统一货币,在中国的历史上都是重大的举措。但始皇以猛治国,法律苛严,终于在他死后激起民变。秦始皇多次出巡,前27月,秦始皇于沙丘死,时年50岁。

二、研究部分(译出课文重点词语,能通译课文)

1、通读课文,读准字音,注意句读

淬()忤()徵()陛()卒()提()

创()揕()拊()樊於()期夏无且()

2、译出课文重点词

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樊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刎。

太子闻之,驰往,伏尸而哭,极哀。既已无可奈何,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药淬之。乃为装遣荆轲。燕国有勇士秦武阳,年十二杀人,人不敢与忤视。乃令秦武阳为副。荆轲有所待,欲与俱,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乃复请之曰:“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丹请先遣秦武阳!”荆轲怒,叱太子曰:“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遂发。

三.应用部分(翻译重点句子)

(1)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2)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3)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4)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5)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6)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

(7)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8)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

(9)太子闻之,驰往,伏尸而哭,极哀。既已无可奈何,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10)既已无可奈何,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11)荆轲有所待,欲与俱,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

(12)顷之未发,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乃复请之曰:“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丹请先遣秦武阳!”

(13)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

四、课堂作业:

1.比较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古今义:

将军仰天太息流涕

千金之资币物

秦王未可亲也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於期偏袒扼腕而进

2.通假字

a.秦王必说见臣

b.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c.今日往而不反者

3.词类活用

a.进兵北略地

b.函封之

c.前为谢曰

d.樊於期乃前曰

e.其人居远

f.使使以闻大王

g.太子迟之

h.发尽上指冠教师或学生课堂随笔、后记等。

附答案:四.课堂作业

1.古今异义

a.涕:古义,眼泪。今义,鼻涕。b.币:古义,礼物。今义,钱币。

c.亲:古义,接近。今义,亲近d.穷困:古义,处于困境,走投无路。今义,生活困难。

e.偏袒:古义,袒露一只臂膀。今义,偏向一方。

2.通假字

a.说通悦b.陵通凌c.反通返

3.词类活用

a.向北名词作状语

b.用匣子装名词作状语

c.走上前名词作状语

d.走上前名词作状语

e.远处形容词作名词

f.使闻使动用法

g.认为迟意动用法

h.向上名词作状语

荆轲刺秦王一等奖教案篇六

一、教学目标:

(一)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评价荆轲刺秦王的行为。

(二)学习课文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表情、神态,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

(三)掌握文言常用实词:亲、深、解、救、教、敢、还、资、振、图、室、诏、被、穷、兵、阵、私;通假字:淬、决、卒;古今异义词:涕、币、提、股。

二、教学过程:

1、《战国策》

又称《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编著,全书共三十三篇,分为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反映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和社会面貌,着重记载了谋臣的策略和言论。这部书记事写人十分生动,既有重要的史学价值,又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2、历史背景

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统一中国之前的六年。当时,秦于公元前230年灭韩,又于公元前228年破赵(灭赵是公元前222年),秦统一六国的大势已定。当初,燕王为了结好于秦国,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作人质。而“秦遇之不善”,太子丹于公元前232年逃回燕国。为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报“见陵”之仇,太子丹想派刺客去劫持秦王;或者刺杀秦王赢政,使秦“内有大乱”,“君臣相疑”,然后联合诸侯共同破秦。

荆轲刺秦王失败之后,秦大举攻燕,于公元前226年破燕,公元前222年灭燕。

3、两位主人公

荆轲,春秋战国时代有名的四大刺客之一。祖先是齐国人,后迁居卫国,原叫庄坷,到了燕国以后,才叫荆轲,他喜欢读书击剑,结交名人勇士。课文中提到的击筑的高渐离,就是朋友之一。燕太子为了刺秦王,先找智勇双全的燕国处土田光。田光觉得自己老了,无法完成太子丹的重托,便向太子丹推荐了荆轲。田光为了激励荆轲,便自杀了。荆轲接受了任务,太子丹高兴万分,马上封荆轲为上卿,精心奉侍……以后,就是课文记叙的情况。

秦始皇,秦孝公的第六世孙,秦庄襄王异人的儿子。他出生于赵国,所以又叫赵政。

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后,逐步富强起来,前247年,赢政即位为秦王,前238年亲政,从前230年到前221年,先后灭了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统一天下。统一全国后,自称皇帝,他通过一系列的统一措施,建立了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实行郡县制,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统一交通道路,统一货币,在中国的历史上都是重大的举措。但始皇以猛治国,法律苛严,终于在他死后激起民变。秦始皇多次出巡,前210年7月,秦始皇于沙丘死,时年50岁。

战国四大刺客:要离、专诸、聂政、荆轲,

专诸

春秋时期吴国人,家住阳山之野,靠为人屠猪维持生计,当时伍子胥隐居于此,与其交好。后来,吴公子光欲刺其兄吴王僚,来见伍子胥,请其荐一勇士,伍子胥荐了专诸。为了刺杀吴王僚,专诸于是隐太湖学治鱼三月。藏鱼肠剑于鱼腹,成功地刺杀了吴王僚。当时,吴王僚之子公子庆忌与其手握兵权的母弟掩余、烛庸均被派出征楚国,因此,公子光谋成王位,即吴王阖闾。

要离

春秋时期吴国人,因其折辱壮士丘迮,被推为天下勇士。自吴王僚死后,阖闾立国,公子庆忌逃往艾城,招纳死士,接连邻国,欲待时乘隙,伐吴报仇。公子庆忌骨腾肉飞,走逾奔马,手能接飞鸟,步能格猛兽,矫捷如神,万夫莫敌。因此阖闾日夜忧虑。时伍子胥又荐赢弱体细的勇士要离刺杀庆忌。要离献计残身灭家,取得庆忌信任,终于成功刺杀了庆忌。(典故“壮士断臂”即来源于此)专诸和要离成就了一代霸主吴王阖闾(春秋五霸之一)。

聂政

战国时期魏国人,原居轵地深井,因得罪乡里,带母及其姐窨避居齐国都城临淄,乃吴起好友。后吴起因私利将其荐给豪富严遂,聂政到达韩国都城平阳后,成功的刺杀了忘恩负义的韩相国侠累。

荆柯

战国末期燕赵人,受燕太子丹之托刺杀秦王赢政,功败垂成。他的故事家喻户晓,也就不多写了。其友高渐离被后世尊为“乐圣”,高渐离的师傅是“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后高渐离以灌满铅的筑刺杀秦始皇未遂,被施以瞎眼之刑。

4、赏析诗歌:

于易水送人

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没:死,即“殁”字。

解释

就是在这个地方燕丹送别荆轲,壮士慷慨激昂,场面悲壮。那时的人已经都不在了,只有易水还是寒冷如初。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却不含惜别之情,偏写荆轲在此别燕丹一事,慷慨悲壮,气概横绝。尤其是“水犹寒”三字,虽古人已去,而英风壮采,懔烈如生;使人仿佛听到风儿萧萧,犹如听到人声呜咽,顿生感慨。整首诗寓意深远,笔调苍凉,实为上乘之作。

因为徐敬业用骆宾王的“讨武檄文“流传天下,骆宾王被武则天抓进监牢。但武则天念其才华而不忍杀之,想让他为朝廷做事,但骆宾王拒绝了,想返回家乡。骆宾王非常苦闷:一方面为自己的处境忿忿不平,又不满意武则天的统治;一方面想为推翻唐朝干出一番事业,又要念及武则天的不杀之恩。在这种彷徨压抑中,骆宾王写出了“易水送别“这首诗。这首诗虽然名为“送人”,实际上重点却是借描写燕丹送荆轲表现出今日送别的壮烈情景,抒怀咏志,曲折地表达了诗人苦闷的心境。

据史载,战国末年荆轲为燕太子丹复仇,欲以匕首威逼秦王,使其归还诸侯之地。临行时燕太子丹及高渐离、宋意着白衣冠(丧服)送于易水,高渐离击筑,荆轲应声而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歌声悲壮激越。

这首诗的第一联,“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就是写的这件事。“此地”,即诗题中的易水。“壮士发冲冠”,用来概括那个悲壮的送别场面,和人物激昂慷慨的心情,表达了诗人对荆轲的深深崇敬之意。如今在易水边送别友人,想起了荆轲的故事,这是很自然的。但是,诗的这种写法却又给人一种突兀之感,它舍弃了那些朋友交往、别情依依、别后思念等等一般送别诗的常见的内容,而是芟夷枝蔓,直入史事。这种破空而来的笔法,反映了诗人心中蕴蓄着一股难以遏止的愤激之情,借怀古以慨今,把昔日之易水壮别和今日之易水送人融为一体。从而为下面的抒情准备了条件,酝酿了气氛。

第二联,“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这两句用对仗的句式,由前一句自然地引出后一句。这后一句也就是全诗的中心所在。它寓情于景,景中带比,不仅意味着荆轲那种不畏强暴的高风亮节,千载犹存;而且还隐含了诗人对现实的深切感受。诗中用“已”、“犹”两个虚词,即使句子变得自然流利,也使音节变得纡徐舒缓,读来给人一种回肠荡气之感,更有力地抒发了抑郁难申的悲痛。

这首诗题为“送人”,但它并没有叙述一点朋友别离的情景,也没有告诉我们送的是何许人。然而,人们却完全可以由它的内容想象出那种“慷慨倚长剑,高歌一送君”的激昂壮别的场景,也可以想见那所送之人,定是肝胆相照的至友。因为只有这样,诗人才愿意、才能够在分别之时不可抑制地一吐心中的块垒,而略去一切送别的常言套语。此诗题为送人,却纯是抒怀咏志。作为送别诗的一格,这首绝句可说是开风之先吧。

咏荆轲

陶渊明

燕丹善养士,志在报强嬴。招集百夫良,岁暮得荆卿。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

素骥鸣广陌,慷慨送我行。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饮饯易水上,四座列群英。

渐离击悲筑,宋义唱高声。萧萧哀风逝,淡淡寒波生。商音更流涕,羽奏壮士惊。

心知去不归,且有后世名。登车何时顾,飞盖入秦庭。凌厉越万里,逶迤过千城。

图穷事自至,豪主正怔营。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

大意:

燕太子丹善于收养门客,志向是到嬴姓的秦国报仇。要从招募的壮士中百里挑一选杰出的,年深日久后选中了荆轲。君子甘愿为知己者死,荆轲决定离燕国京都赴秦为太子丹报仇。荆轲启程前随行的白色骏马在路上嘶鸣,周围都是一片为其送行的慷慨激昂之气。荆轲的怒发撑起了高高的帽子,豪猛之气冲击着系帽的长丝带。在易水河边为荆轲摆酒设宴以壮行,周围坐席上都是英雄壮士。琴师高渐离以名为‘筑’的乐器奏出悲壮的乐曲,勇士宋义则高唱激人的歌声。岸边上哀风萧萧,易水中寒波淡淡。乐声中的‘商’调使人悲痛流涕,‘羽’调的高亢激越则使壮士动容。心中清楚这是一去不归的征程,但会将英明流传于后世。荆轲登车的时候果敢得没有回头后看,高速奔腾的马车朝秦国而去。快速行驶了万里之遥的路程,途中漫长曲折经历上千座城池。当向秦王晋献燕国地图时匕首一现就自然暴露出了刺杀一事,这使秦王嬴政大吃一惊而怔在那里。可惜荆轲的剑术不够精熟,这一举世奇功没能实现。荆轲这个人虽然死去了,但人们对他的怀念之情却会千载流传。

品评

本篇大约作于晋宋易代之后。诗人以极大的热情歌咏荆轲刺秦王的壮举,在对奇功不建的惋惜中,将自己对黑暗政治的愤慨之情,赫然托出。写得笔墨淋漓,慷慨悲壮,在以平淡著称的陶诗中另具特色。

诗歌按照事件的经过,描写了出京、饮饯、登程、搏击几个场面,尤其着力于人物动作的刻画,塑造了一个大义凛然的除暴英雄形象。比如,“提剑出燕京”,写出了荆轲仗剑行侠的英姿;“雄发指危冠,猛气充长缨”,更以夸张的笔法写出荆轲义愤填膺、热血沸腾的神态。而“登车何时顾”四句,排比而下,一气贯注,更写出了荆轲义无反顾、直蹈秦邦的勇猛气概。诗中虽没有正面写刺秦王的场面,但从“豪主正怔营”一句,可以想见荆轲拔刀行刺之时那股令风云变色的虎威。

这首诗还通过环境气氛的渲染来烘托荆轲的精神面貌。最典型的是易水饮饯的场景。在萧杀的秋风中、滔滔的易水上,回荡着激越悲壮的乐声,“悲筑”、“高声”、“哀风”、“寒波”相互激发,极其强烈地表达出“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英雄主题。朱熹说:“陶渊明诗,人皆说是平淡,据某看他自豪放,但豪放得来不觉耳。其露出本相者,是《咏荆轲》一篇。”这是颇具眼力的。

5、课文分析:

一、本文结构:

1、准备。(1--6)

(1)简介背景。(1-2)(2)准备“信物”。(3-4)

(3)准备武器。(5)(4)配备助手。(6)

2、诀别。(7--9)

(1)、怒叱太子。(7--8)(2)、易水悲歌。(9)

3、刺秦。(10--18)

(1)、计见秦王。(10--11)(2)、勇刺秦王。(12--17)

(3)、壮志未酬。(18)

6、荆轲

:粗犷豪迈,沉着勇敢,见义勇为,不畏强暴,不怕牺牲,千载以下,还令人感到凛然而有生气。行刺秦王虽然失败,但他那种刚毅不屈,慷慨赴难的精神,千秋万载令人感奋。

荆轲的“勇”表现在何处?如何表现其“勇”的?

1、顾笑武阳年十二杀人--色变振恐

2、为己解围

3、倚柱而笑箕踞而骂--目眩良久

荆轲的“智”:

a)私见樊於期

b)顾笑秦武阳

c)为自己解围不畏强秦,不怕牺牲--镇定自若,从容不迫

d)荆轲有所待

e)厚遗秦蒙嘉

对荆轲的`评价:

对荆轲的评价历来见仁见智,苏洵在《六国论》中认为荆轲的行为“始速祸焉”,朱熹认为荆轲是“匹夫之勇”,也有很多人对他表示称赞,比如,左思的《咏荆轲》称颂他“虽无壮士节,与世亦殊伦”,“贱者虽自贱,重之若千钧”,陶潜说他“其人随已没,千载有余情”。不管怎样,荆轲刺秦王不是为一己之私,是为“国家大事”,所以他的故事才会流传千百年,历久而不衰。

荆轲具有义侠的性格,又受太子丹的厚遇重任,明知身入不测之秦是极其危险的事,但还是毅然前往,直至事败仍然“倚柱而笑,箕踞以骂”。荆轲刺秦王这件事并不能真正挽救燕国的危亡,荆轲也是为报太子丹的知遇之恩才毅然前往的。荆轲之所以值得肯定,并不在于为太子丹报私怨,而在于他站在斗争的最前列反对秦国对山东六国的进攻和挽救燕国的危亡。千百年来,受压迫的人们之所以敬仰荆轲,也正是基于他那种同情弱小和反抗强暴的义侠精神。当然这当中也流露出“士为知己者死”的因素这既是荆轲本身的局限,也是作者的局限。从荆轲刺秦王的做法来看,这种个人的恐怖手段是不可取的,企图凭借个人的拼杀来改变历史的进程更是不可能的,这些都反映了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

7、成语

切齿拊心:形容愤恨到极点。

一去不复返:一去之后就不再回来。

发上指冠:语出《庄子盗跖》:“盗跖闻之大怒,目如明星,发上指冠。”毛发竖起的样子。形容极度愤怒。

图穷匕首见:比喻事情发展到了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出来。

无可奈何:没有办法,无法可想。表示事已如此,再要挽回已是无能为力。

悲歌击筑:亦作“悲歌易水”,常用以抒写悲壮苍凉的气氛。

变徵之声:语出《史记刺客列传》:“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乐声中的徵调变化,常作悲壮之声。

荆轲刺秦王一等奖教案篇七

李白的《侠客行》是一首描写和歌颂侠客的诗歌。其中,李白是这样来刻画侠客的“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侠客来无影去无踪,杀人是一招毙命。“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几杯酒下肚,就作出了承诺,并且把承诺看得比五岳还重。“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就算我死了,我的侠义风骨,也香泽后世,不输于世上的英雄豪杰。

浪漫诗人笔下的侠客潇洒自由,快意恩仇,轻生死,重承诺。可是史学家笔下的真实的侠客,能否这样潇洒浪漫呢?下面让我们走进国别体史书《战国策》,去领略著名侠客荆轲的英雄形象。(板书课题)

学生答: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

问:同学们为何不选择“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学生答:荆轲刺秦失败

师:看来荆轲是一个悲剧英雄。下面让我们研读文本,看看荆轲为什么是一个悲剧英雄。

1、标题中哪个字是关键呢?对,“刺”字。整个故事以“刺”为核心而展开,请同学们抓住这个关键词,按照故事的先后顺序,概括情节。

行刺的缘由——刺前准备——易水送别——廷刺秦王

(学生概括的过程中追问缘由是什么,做了哪些准备)

2、提问:既然荆轲做了这么多的准备,那他为何会失败呢?(学生发言)

同学们的解答很有道理,是否全面呢?让我们一同来看一段课本剧。(鼓掌,感谢同学们精彩的表演)

(学生表演)5分钟,同学再发言。

明确:失败的原因:1、准备不够充分

2、荆轲想生擒秦王,所以刺秦时没有拼命。

(读书一定要仔细,并且多思考。)

3、提问:如果刺杀成功,能否保住燕国?

明确:从整个历史进程来看,不能挽回燕国的危亡,仅凭个人的拼杀想改变历史的进程是不可能的。

《战国策》“长于记事,善于写人”,擅长在跌宕起伏的情节中,在惊心动魄的场面中刻画人物。下面,我们一同来鉴赏另一个精彩的场面——“易水送别”。

1、学生配合音乐朗读,注意语速慢一些。

2、这一段作者是怎样刻画荆轲的呢?请用评点的方法自主赏析。(抓关键词语,分析典型细节,探究人物形象以及刻画人物的方法)

示例:“白衣冠”,送行的人都穿着白衣戴着白帽,一笔道出这是一次生离死别,为荆轲的义无反顾烘托出悲凉的氛围。

(现在就请同学们读书、做笔记,看看谁能够发现文章的精彩之处。学生交流)

3、教师总结。

在这一悲壮感人的场景中,即有抓住语言、动作、神态对人物进行正面刻画,又有借萧瑟的秋景,借众人的神情、动作,借由悲凉变为慷慨的音乐,来渲染凄凉悲壮的氛围,从侧面烘托人物。从而为我们展现了荆轲这个悲剧英雄的形象。

4、你如何评价荆轲刺秦王的行为呢?

明确:刺秦的行为是不明智的,是无效的,但也是弱国反对强暴的正义行为,具有合理性。所以说,杀人是他的使命,被杀是他的宿命。他虽然失败了,但千百年来,荆轲那种同情弱小和反抗强暴的狭义精神是值得我们敬仰与肯定的。

1、写作训练:仿照易水送别,运用正侧面结合的写人技法,尝试写作一个人物片段。

2、拓展探究:同是强秦压境,荆轲毅然选择了提剑行刺,有人却选择了游说。你怎样看待这个问题?请以“‘退秦’还是‘刺秦’——由烛之武和荆轲想到的”为题,写一篇小论文。

荆轲刺秦王一等奖教案篇八

其次,要重视教师与学生的对话。

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备好教材,还要备好学生,在课堂上与学生展开平等对话。课标主张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抛弃以前教师讲解为主的做法。但教师必须发挥引导作用,在教学中既要尊重学生的体验,又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通过与学生的平等对话共同完成教学任务。比如,分析《荆轲刺秦王》中荆轲的形象时,一位学生认为,荆轲游说樊於期献出头颅表现了他的自私自利。我并没有马上否定他的观点,而是引导学生联系本文的背景来分析荆轲游说樊於期献出头颅这件事。结果,这位学生终于认识到了荆轲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为了整个燕国的利益。

〖高中语文课堂导入技巧〗

二、影视导入

学生对影视还是很喜爱的,对于一些影视剧,多少也有接触过。所以我在教课文时,尽量把这些资源利用在教学上。如在教《荆轲刺秦王》时,让学生先去看张艺谋导演的电影《英雄》,学生一下子就能就说出了许多相关的知识,也更容易理解荆轲在易水送别时“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那种悲怆感情。

〖浅谈音乐描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四、利用音乐描述,体现环境描写

同其他艺术鉴赏一样,音乐同样具有审美、教育、认识、娱乐等四个方面的功能。人们在欣赏优美动听的音乐一般地都会激起情感的波澜,或爱或恨,或赞或悲,与音乐作品产生共鸣,使内心情感得到渲泄,达到心灵的愉悦,完全取决于声音的效果和音乐形象的塑造;描绘性的音乐让人们联想到乐曲所表现出来的环境气氛;高吭的音乐给人以鼓舞激励,低沉的音乐令人郁闷或悲伤……在高中语文课文中,突出表现在环境场面的描写。

《荆轲刺秦王》通过荆轲巧取信物、易水壮别、廷击秦王等事件,表现了荆轲沉着勇毅,刚烈不辱,视死如归的侠义精神。文章中“易水壮别”的音乐描写制造了特定的气氛,渲染了悲凉壮烈的气氛,衬托出荆轲视死如归的壮士形象;这一场面因高渐离的击筑而拉开帷幕,因荆轲的和而歌延续发展,低沉的变微之声显得苍凉悲哀,高吭的羽声变调面使情绪高昂激动,歌词“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一叙一议,写得情景交融。无怪人们赞曰:“文笔曲折细腻,气氛悲凉壮烈,真乃千古绝唱也!”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