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倍的解决问题教学反思(优质18篇)

时间:2023-10-15 作者:雨中梧2023年倍的解决问题教学反思(优质18篇)

通过致辞致谢,我们可以向他人传递正能量,让大家感受到我们对生活的热爱和感激之情。在致辞致谢中,我们可以适度运用幽默和感性元素,使整篇致辞致谢更加生动有趣。为了让大家更好地掌握致辞致谢的写作技巧,我们整理了一些范文供大家参考。

倍的解决问题教学反思篇一

1.创设情境。

2.小组讨论:怎样帮助王亮解决问题?

3.课堂交流:

(1)各小组的代表说说解决的办法。

(2)教师随时发现学生想出的办法中的闪光点和明显的缺陷,适时鼓励和纠正,引导全体学生深人思考。

4.小结归纳:

(1)教师说明这是一件真人真事,王亮最后受到电冰箱的启发,发明了新型开关,获得全国青少年发明大赛一等奖。

(2)引导学生从王亮的发明过程中归纳出动脑筋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发现问题一寻找原因一联想启发一解决问题。

1.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不便之处。

2.小组合作按照基本思路尝试解决问题。

3.小组内相互说说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过程,确定参加全班交流的同学。

1.组织生活中的小发明擂台赛。

2.教师引导观众和擂主互动,评议每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

3.宣布比赛结果。

4.激励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发现问题,善于解决问题,做生活的有心人。

倍的解决问题教学反思篇二

1、进一步感受要根据实际需要求取商的近似值。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一、基础训练

完成p35第8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分析过程,并讨论结果的处理?(为什么这样处理?)

二、巩固练习,判断这几题如何处理结果?

1、有110米的布,做儿童套装,每套用布2.3米,能做多少套?

2、有110吨的煤,用载重2.3吨的小车运,需运多少车?

3、p345如何处理结果?组织学生讨论,鼓励他们说出理由,在交流中,自己发现不足校正。

4、p359(先说出解题思路,再解答)同上

5、p3510学生独立解答,全班交流不同方法

6、小结,请学生说说感受。

三、拓展练习

教师可请学生编题,交换练习本解答。

倍的解决问题教学反思篇三

1.引导学生发现学校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解决问题的意识。

2.知道共同的生活需要规则,通过制定班级公约,培养初步的民主意识、规则意识。

一、导语

小朋友,从你们进校以来,你们的学习、生活兴趣各方面有什么进步?

二、出示画面

讨论:图中这些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做得对吗?

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你们有什么好办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小结:学生发现学校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解决问题的意识。学生要针对问题多角度地思考,寻求多种解决问题的途径,不求最好,只求更好的,鼓励大家相互启发,相互完善。

四、在学习方面,小朋友对老师有什么意见或要求,请大家提出来。

五、总结

一起解决问题(二)

知道共同的生活需要规则,通过制定班级公约,培养初步的民主意识、规则意识。

一、导入

二、制定班级公约

1.制定班级公约要民主。就是要大家共同参与。

2.班级公约的内容要大家照着去做。

三、小组讨论班级公约的内容。

四、修改班级公约的内容。

五、公布班级公约的内容。

倍的解决问题教学反思篇四

1.初步懂得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并能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2.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态度,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养成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

第19~20页。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例3主题图,“做一做”插图),奖品“智慧鸟”(不同颜色和大小)。

创设提问题的情境,体会提问题在生活中的应用

提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感受数学问题在生活中的存在。

2.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后,问学生:“你提的数学问题想请谁来回答?”(让学生合作解答所提问题)

1.教学例题,让学生主动探索新知。

a.教师:春天来了,小树长出了新叶,花儿也开了,大自然里美极了!小朋友们兴高采烈地到公园里游玩。瞧,他们玩得可开心了!(边说边演示主题图。)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跟你的同桌说一说。

b.小组讨论:根据公园里小朋友的活动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你会解答吗?(喜欢说哪个活动就说哪个。)

c.小组汇报,提问并解答问题。(引导学生既能提出关于加法的问题又能提出关于减法的问题。)

2.借助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自主练习,巩固所学。

a.教师:小朋友们做完游戏后,准备去参观动物园,你们想不想一起去看看呢?看,动物园到了!(边说边演示“做一做”的插图。)

教师: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b.课件演示:有17只小鸟,飞走了8只。

教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呢?

c.课件演示:跑来了15只小鹿。

出示课件:有15只小鹿。

教师:你能根据这个条件提出问题吗?

学生:有15只小鹿,跑了9只,还剩几只?

有15只小鹿练习跑步,其中有6只在休息,请问跑走了几只小鹿?

……

d.教师:仔细观察这幅图,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有13条鱼,游走了7条,还剩几条?

左边有6条鱼,右边有7条鱼,一共有几条鱼?

……

e.教师从学生提的问题中选出若干个进行板演。

教师:你喜欢解答哪题就解答哪题,你也可以自己提个问题进行解答。

f.教师请个别学生上台板演,其他在练习本上解答。

1.教师:今天,哪位小朋友得到了“智慧鸟”,请你把它高高地举起来。

真能干,有这么多的小朋友得到了奖品。观察这些美丽的“智慧鸟”,你能不能也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呢?(引导学生从颜色、大小等不同角度提出问题。)

2.观察其中一个组的人数。提问:仔细观察,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

1.说一说: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教师小结:今天我们学会了一个新本领,用数学知识解决了很多的生活实际问题。(边说边出示课题:解决问题)

提出课后建议,将课堂所学知识进行延伸

倍的解决问题教学反思篇五

1、在现实生活的情境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探索知识的意识和能力,进一步掌握小括号的作用和用法。

3、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查漏补缺,反馈出现的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准确性和多样性。

1、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即笔算中的`“对位”问题。

2、掌握笔算的计算法则,能熟练计算。

实物投影、练习插图情境图。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前几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两步计算的题目,并且知道了小括号的用法今天老师先带小朋友到草地上去看看好吗?不过看了以后还要解决几个问题。

[设计意图]::从学生喜欢的事物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合作探索,巩固新知

1、投影出示第9页做一做主题图,学生独立解答后合作交流讨论。教师注意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与思考。如观察小鸟、花朵、蜜蜂等,由此从多种角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答问题。同时用多种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

2、出示第11页第3题。学生观察后问:他们带20元钱买票够吗?你是怎么想的?学生交流讨论。通过解决问题,既巩固了用乘法和加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又能够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增强学生的数感。

3、完成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表格,并说说怎么算总分。通过计算各队总分,学生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相关信息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交流、实践中掌握知识、应用知识。思考题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思维。

三、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我们又有什么收获?你能把我们学会的知识解决我们生边的问题吗?

四、课堂作业

倍的解决问题教学反思篇六

师:在前一段时间我们学会了做小纸人,老师这里有小朋友的作品,咱们来欣赏一下吧。

(一)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建立“倍”的概念。

1、(出示剪好的小纸人)

师:你看见了什么?

生:有4个小纸人。

2、师:还有一个小朋友剪得更多,剪了4个的2倍。猜猜有几个?

生:8个。

师:都猜8个,你是怎样想的?

生1:4的2倍是2个4,就是8。

生2:因为4乘2等于8。

生3:8里面有2个4,4+4=8。

3、师:究竟猜对了没有?大家来看看。(出示两副剪好的小纸人图)4的2倍就是8。

师:谁能把我们的`发现说一遍?

生:8里面有2个4。

师:大家一齐说一遍。(同时板书:8里面有2个4)4的2倍是8,也可以说8是4的2倍。

4、师:你能不能把两个发现连起来说?先自己轻轻说一遍。

生:8里面有2个4,8是4的2倍。

(二)探究“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一般方法。

生1:有28个。

生2;有24个。

师:现在黑板上有3条信息,谁能说说谁是谁的几倍?

同桌轻轻说,再指名说。

生3:第三行是第二行的3倍。

师;你知道她是怎么想的吗?

生4:她这样想:24里面有3个8,所以24是8的3倍。

师:是不是真有3个8?我们把两副图看成1个8。

生5:因为三八二十四。

生6:因为24除以3等于8。

师:谁还有发现?

生7:第二行是第一行的2倍。

师:谁和谁比?

生7;8和4比。

师:没比过的还有吗?

生8:第三行是第一行的6倍。24和4比。

师:24和4比,可以怎么想?

生9:24里面有4个6。

师:一起数一数。应该怎么说?

生10:24里面有6个4。

2、师:像24里面有6个4,除了看出来,还可以怎样表示?

生11:用除法表示,24除以6等于4。

师:你看懂了吗?什么意思?

生12:24里面有4个6。

生13:24里面有6个4。

生14:我还有补充,4乘6等于24。

师;把4个小人看成一份,有这样的几份就是4的几倍。

1、(课件出示:5只蜜蜂15只蝴蝶)

师:你看出了什么?

生1:有5只蜜蜂。

生2:蝴蝶是蜜蜂的3倍。

师;你能不能提个问题?

生3:蜜蜂是蝴蝶的几倍?

生4:蝴蝶是蜜蜂的几倍?

生5;蝴蝶是蜜蜂的3倍。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5:15除以5等于3。

2、(课件出示:3朵黄花,12朵红花)

师:你能根据这个信息提个倍的问题吗?

生6:红花是黄花的几倍?

生7:红花是黄花的4倍,12除以3等于4。

师:为什么列这个算式?“12除以3等于4”什么意思?

3、(课件出示:840)

师:能不能找到倍数关系?

生8:40是8的5倍。40除以8等于5。

4、(课件出示:春光图18只燕子9只鸭子3只青蛙)

师:你能不能找到谁是谁的几倍?用算式表示出来,写在本子上。

学生独立写,有困难可请小棒帮忙。

集体反馈,并说说算式的意思。

5、(课件出示:蝌蚪图)

师:有多少只蝌蚪?

生:36只。

师:蝌蚪慢慢长大会变成青蛙,看,有4只蝌蚪变成了青蛙。(边说边继续演示课件)

师:现在有几只蝌蚪?蝌蚪的只数是青蛙的几倍?

生:8倍。

师:再过几天,有6只青蛙了。(边说边继续演示课件)现在蝌蚪的只数是青蛙的几倍?

生:30除以6等于5。

生1:蝌蚪的只数是青蛙的1倍。

生2:青蛙的只数是蝌蚪的1倍。

师:谁说得对?

生:都对。

生:青蛙的只数是蝌蚪的3倍。

师:今天你学到了什么本领?

生:老师是小朋友的3倍。

倍的解决问题教学反思篇七

解决问题(1)

教学内容:

教材第52页例3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两步乘法计算解决问题。

2、通过解决具体问题,让学生获得一些用乘法计算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正确运用两步乘法计算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通过解决数学中的具体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例3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复习解决一步乘法的问题。

教师:请同学们认真听、仔细想,看谁能很快解决下面的问题。

三(1)班同学,在做广播操时需站4队,每队12人,三(1)班一共有多少人?

让学生读题,并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果。

12×4=48(人)

答:三(1)班一共有48人。

教师引导: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用乘法解决问题。

二、探究新知

学习教材第52页例3.

出示例3.

教师:观察情景,你从中知道了哪些信息?跟同伴说一说。

师生共同探究解题思路。学生汇报如下

(1)可以先求一箱保温壶能卖多少钱,再求5箱卖多少钱。

45×12=540(元) 540×5=2700(元)

(2)也可以先算出5箱共有多少个保温壶,再根据每个保温壶的价格求出一共卖了多少钱。

教师指名学生列式解答。

12×5=60(个) 60×45=2700(元)

教师: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教师引导学生用综合算式解答

45×12×5=2700(元) 12×5×45=2700(元)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每盒有2个球,每排5盒,求3排一共有多少个球。

2、每辆汽车每次运货物9吨,有6辆汽车,这些汽车4次运货物多少吨?

四、思维训练

1、菜市场运来5车黄瓜,每车70袋,每袋20千克。一共运来黄瓜多少千克?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1)

解决两步计算的连乘应用题,要根据已知

条件找间接量,确定好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教学反思:

本课引导学生学习解决乘法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明确了三步解决问题的方法;

1、阅读与理解;

2、分析与解答;

3、回顾与反思。在仔细分析数量关系的基础上,想好先解答什么,再解答什么,再让学生自己列出综合算式,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倍的解决问题教学反思篇八

教科书第71—72页的例1、“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十四的第1-3题。

1.教材让学生在直观的情境中想到转化,并应用图形的平移和旋转知识进行图形的等积,等周长的变形。

2.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体会转化的含义和应用的手段,感受转化在解决这个问题时的价值。

3.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转化"意识,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感受“转化”策略的价值,会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

会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

;学生每人一张例1的格子图。

一、创设情境,感知策略

1.谈话导入。

(分别演示蝴蝶平移的过程,第二幅图顺时针和逆时针分别旋转一次,第三幅图从左往右顺时针平移一周的过程)

提问:(1)蝴蝶是按怎样的顺序变化而来的?

(2)花环两次变化又是怎样形成的?

(3)最后一幅又是怎样变化的呢?

学生回答,师依次板书:平移,旋转,顺时针,逆时针。

二、合作交流,探究策略

1.出示例1。

提问:这两种平面图形,我们以前学过吗?(没有)你觉得它们象什么呢?(生发挥想象力回答,但要说明的是平面图形。)

2.引导交流。

提问:你能从图上准确地数出它们的面积分别是多少吗?(不能)面积会相等吗?请同学们4人一小组讨论,并可以在刚发下的作业纸上涂涂画画,验证你的结论。

小组交流,教师巡视,并指导。

3.指导验证。

师:你们组是怎么想的?指名回答。你在观察这两幅图的时候有什么发现吗?

学生说想的过程,并投影出示学生的作业纸。

(生可能回答上半圆平移下来就是下半圆,他们的面积吻合;“花瓶”突出来的半圆就是瓶口凹下去的半圆,只要分别把他们旋转180度就可以了)

教师及时评价并用演示刚才学生说的过程。

提问:这两幅图经过旋转和平移后都变成了什么图形?(生:长方形。)

提问:变成长方形后它们的面积相等吗?为什么?(生:相等,长和宽一样,所以面积一样。)

教师再次演示变化过程,提问:在两幅图变化的过程中,什么不变?(面积)都把它变成了谁的面积?(生:长方形。)

小结:因为我们无法一下子看出这两个平面图形的大小,但分别把它们转化成一个长方形后,我们就能比较这两个图形的大小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用到这样的策略——转化。(板书: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

三、应用策略,归纳方法

1.谈话:刚才,我们运用转化的'策略把不规则的图形变成规则图形来比较大小。在有关平面图形的计算中经常会用到“转化”的策略。请同学们试着来解决以下问题。

(1)练习十四第2题的左边两幅图。

学生独立思考后口答,教师相机演示。

(2)“练一练”右边的图形和练习十四第3题的第一幅图。

提问:你能用比较简便的方法快速地求出图形的周长吗?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和同桌交流。

个别学生介绍自己的方法,教师相机演示。

小结: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我们都用到了怎样的策略?(转化)我们要把复杂的图形转化未为简单的图形,具体地说又是用到了以前学习的哪些知识呢?(平移和旋转)

四、回顾知识,体验转化

1.谈话:其实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中,很多都运用了转化的策略,哪位同学来说说看。

指名回答,生可能会说:1.推导三角形公式时,把三角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2.推导梯形时把梯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3.推导圆面积时,把圆面积转化成长方形。4.计算小数乘法时把小数乘法转化成整数乘法。5.计算分数除法时把分数除法转化成分数乘法等等。

在学生说的过程中请学生说说推导的过程,并相应演示推导过程。

小结:看来,“转化”的确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解题策略,在刚才的交流和演示的过程中,你觉得这种策略有什么优点?(学生交流后教师相机板书:化复杂为简单,化未知为已知,化不规则为规则------)

五、拓展运用,提升策略

1.出示试一试:计算1/2+1/4+1/8+1/16

提问:(1)这些分数分别表示什么意思?生根据分数的意义回答,并强调单位“1”相同。(2)相邻的分数是什么关系?(后一个是前一个的1/2)

师:我们一起来画图表示看看。师根据题目依次画图。

师:这题我们又可以怎样转化呢?学生看图解答。

指名回答。1-1/16=15/16

(如果学生回答不出,师提示:求阴影部分,空白部分又是多少呢?)

小结:在解决这个分数加法的计算题时,我们借助图形来分析问题,把复杂的算式变成了简单的算式。这也是运用了“转化”的策略——数形结合。(板书)

3、出示:比较大小:16/17和35/36

你准备怎样比?先和同桌说一说,再组织交流。体会: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一般要通分后比较大小,通分很麻烦,现在只要转化成比较1/17和1/36的大小就可以了。

2.谈话:在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时,有时我们也可以用“转化”的策略思考问题将复杂问题变得简单些。请同学们看这一题:

出示练习十四第1题。

(1)学生读题理解单场淘汰制的比赛规则并看懂图的意思。

(2)提问:什么是单场淘汰制?你能结合示意图来说说淘汰赛的过程吗?你会列式计算吗?(学生列式计算后进行解释。)

(3)提问:如果不画图,有更简便的计算方法吗?(提示:不管第几轮,每场比赛都要淘汰几支球队?到决出冠军为止,一共要淘汰多少支球队?那么一共要比赛多少场?这样看来求比赛了多少场就转化成了什么问题?)

(4)如果有64支球队,产生冠军一共要比赛多少场?

3.出示练习十四第2题的第3幅图。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指名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教师及时评价并演示。

4.出示练习十四第3题的第2幅图。

要求图形中红色部分的周长是多少,你有什么好方法?

学生独立思考后解答(思路:转化成2个圆的周长),集体校对。

小结:谁来说说我们是怎样运用“转化”的策略来解决这两个问题的?

六、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是什么?“转化”随时随地都在我们身边,你认为在什么时候采用“转化”的策略能较好地解决问题?生回答。

七、课堂作业:完成补充习题相关内容

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

平移转化成体积相等的长方形

旋转(顺时针,逆时针)不规则——规则

s三角形——s平行四边形复杂——简单

s梯形——s平行四边形未知——已知

s圆——s长方形不熟悉——熟悉

------

小数乘法——整数乘法

分数除法——分数乘法

倍的解决问题教学反思篇九

教学目标:

2、通过独立探索、小组合作的方式学习,进一步加强对2——6的乘法口诀计算除法的掌握。

3、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认真倾听他们的意见。在问题处理中,体验成功,培养数学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运用表内除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做到学与用的有效结合。

教学难点:获取有价值的信息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口算练习

二、自学、互学

1、创设情境

六一儿童节快到了,明明想要给自己买一些新玩具,可是面对那么多好玩的商品,明明不知道手中的零花钱能买多少个玩具,同学们,你们愿意帮助明明吗?现在,就让咱们一起跟着明明去商店看一看吧!(出示教材图片)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预设:知道了一些商品的价钱。玩具熊6元1个,地球仪8元一个,皮球9元1个。汽车的价钱被遮住了。要帮助明明求出56元钱可以买几个地球仪。

师: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哪些信息呢?

(小组交流汇报:需要知道地球仪的价钱,从图中可以知道一个地球仪是8元钱)

2、合作交流,解答问题。

(1)请同学们思考,根据以上的数学信息应该如何解决问题。小组合作,讨论解决的方法,教师巡视指导。

(2)汇报

预设:一个地球仪8元,求能买几个就是求56元里面有几个8元。

这属于平均分问题,应该用除法计算。

如何列式计算呢?

56÷8,想七八五十六,商是7。

3、独立思考,验证结果。

同学们真聪明,这么快就解决了问题,那么我们做得正确吗?你怎么知道的?

(一个地球仪8元,7个一共7x8=56元,所以是对的。)

师:很好,我们可以用乘法来验证除法计算的结果是否正确。

4、想一想,如果24元买了6辆小汽车,一辆小汽车多少钱?

师:谁愿意交流一下,你是怎么计算小汽车辆数的?

预设:(1)24元钱可以买6辆车,就是将24平均分成4份,求每份是多少。

(2)也是用除法计算。可以列式24÷6=4(元)

(3)一辆4元,6辆就是4x6=24(元),计算正确。

师:根据图中的信息,你还能够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小组内2人合作,一问一答,其他小组成员看一看他们的回答是否正确,错误的相互改正,看谁提出的问题多,谁发现的问题多。

三、反馈测评

1、完成“练习九”第2题。

先组织学生观察情境图,收集图中的数据信息,再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并指名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2、完成“练习九”第4题。

(1)出示图片,学生观察后说知道了哪些信息。

(2)独立思考解决第1、2小题分别需要哪些信息,应该如何解答。再在小组内探讨根据所知道的信息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3、完成“练习九”第6题。

出示情境图,学生观察图中的信息,分小组讨论,看能知道哪些信息。

能提出哪些用乘法或除法解决的问题呢?说一说,算一算。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我们在这节课里提出了许多数学问题,也解决了这些问题,说明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倍的解决问题教学反思篇十

(出示两幅天平图,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生:1个苹果的质量是1个梨的2倍。

生:1个梨的质量是1个苹果的1/2。

师:根据两幅天平图,你能求出1个苹果和1个梨各重多少吗?

生:1个苹果重200克,1个梨重100克。

师:你是怎样推想的?

生:把图2左盘中的1个苹果换成2个梨,就成了4个梨重400克,可以求出1个梨重100克,再求出1个苹果重200克。

生:把图2左盘中的2个梨换成1个苹果,就是2个苹果重400克,1个苹果就重200克,再求出1个梨重100克。

(课件动态演示把1个苹果换成2个梨或者把2个梨换成1个苹果)

(出示“曹冲称象”的图片)

师:曹冲是如何用替换的办法称出大象的质量的?

生:曹冲是用石头替换大象的。

【反思】导学的艺术在于唤醒。学生虽然是第一次正式学习用替换的策略解决问题,但在他们的生活经验中已模糊地经历过类似的方法,只是还没有建立起一种完整的数学模型。所以在课的引入部分,从直观的天平图,到感性的数形结合,再到抽象的推理计算,并结合“曹冲称象”的典故,一下子就扣住学生心弦,唤醒了他们头脑里已有的生活经验,为下面的探究过程做好了心理准备和认知铺垫。

(图文呈现倒题,引导分析)

师:题中告诉了我们哪些已知条件?

(生答略)

师:怎么理解“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1/3”?大杯和小杯容量的关系还可以怎样说?

生:大杯的容量是小杯的3倍。

生:1个大杯可替换成3个小杯。

生:3个小杯可替换成1个大杯。

师:现在能直接求出小杯和大杯的容量吗?

生:不能。

师:怎样用替换的策略来解决这个问题呢?

(生互相说)

师:选择一种你喜欢的方式进行替换,在老师发给你的纸上画出示意图来,然后根据示意图,再列出算式解答。

(生画图、列式计算,然后同桌交流)

师:谁能把你的`方法介绍给大家?

(学生代表在投影仪上展示和介绍)

生:我把1个大杯换成3个小杯,这样就有9个小杯。一共是720毫升,720÷9=80,可以算出一个小杯的容量是80毫升;80÷1/3=240,1个大杯的容量就是240毫升。

生:我是把6个小杯换成2个大杯,这样就有3个大杯,720÷3=240,可以先求出一个大杯的容量是240毫升;240×1/3=80,再求出1个小坪的容量是80毫升。

(师结合学生汇报,逐步形成板书)

】如何将静态的文字转化为学生动态的思考?如何在动态的思考中感受替换的过程?这是非常值得关注的两个问题。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先让学生自主分析数量关系,然后组织小组讨论寻求策略,接着独立画图感悟思考,最后师生交流,教师用简洁明了的板书体现替换的策略。这一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也体现了“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师生在互动对话中建构数学模型。

倍的解决问题教学反思篇十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运用乘除两步计算解决问题,初步理解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

2、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并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重点: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提出并解决用乘除两步运算的数学问题。

难点:初步分析用乘除两步解决的问题的'数量关系。

教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引入

同学们,看今天的数学课,老师为你们带来了谁?

(课件出示一个导游姐姐)

今天我们就跟着她去春游,好不好?同学们,春游中也有许多数学问题,今天老师就与大家一起去研究,好吗?你们看,在去春游的车上,这个导游姐姐想出几道题考考我们,你们愿意吗?请同学们注意看题。

(课件出示题目:

1、今天我们有48个同学坐车,6人坐一排座位,需要几排座位?

2、参加春游的男同学今天打算分组活动,他们分成了7组,每组4人,参加春游的男同学共有几人?)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出示图画,让学生看图,说信息。

(1)先观察两幅图,前、后两人互说信息。

(2)派代表在班上汇报图意。然后让学生思考:我们这么多人,是指哪些人呢?

(3)先独立思考再前、后两人讨论:要想知道需要几辆碰碰车?必须先求出什么呢?

(4)派代表交流讨论情况。那么我们可以从哪里知道他们有多少人呢?学生尝试解答整个问题并分别请不同方法的同学汇报,然后说说你是怎样想的,最后引导学生小结刚才是怎样解决问题的并揭示课题。

2、学习脱式以及运算顺序

(1)如果有学生列出了综合式:463=8(辆),则按下面步骤学习脱式写法:首先告诉学生这个式子的计算还有另一种书写格式,请大家看课本59页自学,然后问:谁愿意教老师怎么写?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板书时故意对着4写=,看学生是否有意见,等学生提出修改意见,可再强调一下:原来等号要往前写一格,再用彩笔板书如下:

463

=243从左到右

=8(辆)

(说明横线和箭头是告诉大家先算46的积得24,然后再除以3。强调乘除混合运算也象加减混合一样都是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并板书顺序。)

(2)如果没有学生列出综合算式解答,则引导:能将这两个算式合成一个算式吗?接着再按(1)那样学习脱式写法。

三、巩固练习,应用提高

1、小导游对大家刚才乐于帮助小朋友的表现相当的满意,接下来就带我们去玩游乐场所有的项目。

(课件出示整个游乐场的玩项并且每项都标有价钱)

(1)你最喜欢玩什么项目?你想玩几次?让学生尽情地说说。

(2)现在老师要聘请一位小当家,谁敢来试一试,敢进入小当家的面试挑战吗?出示第1题,让学生解答,然后叫个别学生说说思路。

(3)看来同学们都很棒,但是只解决一个问题是不能成为一名成功的小当家的。同学们还有信心再接受挑战吗?那你们还能提出其他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解决的问题吗?出示最后一题,两人一人提问题,一人解答,互相考考。然后把全班分成红、黄两队来出题互考展示刚才两人考的成果。

出示60页第2题。解完后让用不同方法的学生交流方法与思路。

四、总结升华

今天这节课,你们玩得开心吗?你们学到了什么呢?

倍的解决问题教学反思篇十二

p63~64例题和试一试、p65“想想做做”

(1)让学生学习有画图和列表的方法收集、整理信息,并在画图和列表的过程中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2)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体验成功的`愉悦,进一步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发展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提高主动学习和独立思考的积极性。

一、导入新课

(学生说出不同的方法)哪些方法可取,比较好?

遇到问题如何解决,就要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今天这节课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板书课题)

二、新授

1、出示场景

(1)说一说图中提供了哪些信息。

(2)根据提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2、出示问题:

(1)小华买5本需要多少元?

(2)小军用42元可以买多少本?

倍的解决问题教学反思篇十三

教学目标:

1、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两步乘法解决问题,感受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

2、让学生从多角度解决同一个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思维。

3、使学生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体会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

多角度能用两步连乘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描述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师:今天谢老师非常高兴能和我们班的同学一起来学习数学。在上课之前,老师问了本校的其他老师说我们班的同学上课特别积极,老师特想在这节课上看到大家的风采。看谁的耳朵最会听老师和其他同学的发言,看谁的脑筋动得最快并且能举手发表自己的意见。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一个方阵

生1:横着排的有5人。

师:在数学上,我们把横着排的叫做行。板:行

师:那有几行?每行几人?板:每行有5人,有4行。

生2:竖着排的有4人。

师:在数学上,我们把竖着排的叫做列。板:列

师:那有几列?每列几人?板:每列有4人,有5列。

生:一个方阵有20人。

师:很棒,你还看出了一个方阵的人数。

2、提出问题

师:紧接着又走来了一个相同的方阵,看着这两个方阵,现在你能提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2个方阵一共有几人?

3、探究方法

师:这个问题你能自己解决吗?

(安静独立地思考,把算式写到本子上;写好后,思考你是先求什么,再求什么跟你的同桌说一说)。

师巡视一圈,同时听取和指导完善学生说的过程。

4、汇报交流

(1)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算的?(生说算式师板,再说思路)

生1:54=20(人)

202=40(人)

师:那你的这个算式是先求哪部分,再求什么?

生:先求一个方阵的人数,就是54=20(人),再求2个方阵的人数,就是202=40(人)。

师:你能上来圈一圈吗?

师:谁听懂了他的解题思路再来说一说?(生说师同步媒体演示)

师:大家都都听懂了他的解题思路吗?一起来读一读这个方法的解题思路。(生齐读)

(2)师:除了这种方法,谁有不同的算法或思路?

生1:25=10(人)

104=40(人)

师:那你的这个思路是先求哪部分,再求什么?

生:先求合并后一个行的人数,就是25=10(人),再求4个这样一行的人数,就是 104=40(人)

师:你能上来圈一圈吗?第一步先求哪部分?

师:谁能根据这幅图把刚才这名同学的思路再说一次?(生说师同步媒体演示)

师:大家都都听懂了他的解题思路吗?一起来读一读这个方法的解题思路。(生齐读)

(3)师:还有另一种方法吗?

生1:42=8(人)

85=40(人)

师:42=8(人),表示你先求哪部分?(生:先求合并后一个列的人数)师移动方阵

师:你能上来圈一圈吗?第一步先求哪部分?

生:先求合并后一个列的人数,就是42=8(人),再求5个这样一行的人数,就是 85=40(人)

师:谁听懂了他的解题思路再来说一说?(生说师同步媒体演示)

师:大家都都听懂了他的解题思路吗?一起来读一读这个方法的解题思路。(生齐读)

【预设】:若学生出不来第三种方法,则师出示。

师:你能上来指一指吗?你可真聪明!

(4)师:那我们能把这2条算式,写成一条综合算式吗?

生1:452=40(人),生2:254=40(人),生3:245=40(人)

5、对比提升

(1)师:通过刚才的小组交流,我们得出了这样3种方法。(课件出示3种方法)。

(2)观察这三种方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相同点预设:答案相同,都用乘法计算(揭题: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用连乘解决问题)

不同点预设:方法不一样。方法怎么不一样?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小结:真了不起!,同一个问题,能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

三、联系实际,巩固提高

师:学习了方法,就来解决具体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鸡蛋问题。(不同策略,解决问题)

师:这么多鸡蛋会有多少个呢?(课件出示堆成一堆的鸡蛋)。

(1)师:要解决这个问题。这里有信息吗?你能用简洁的语言给大家介绍一下这张图片的内容吗?独立解题。

(2)师:如果用一个正方体换掉鸡蛋,你能用多种方法解决这个正方体的问题吗?

生1:从上面看先求一层的正方体个数,45=20(个),203=60(个)

生2:从侧面看先求一层的正方体个数,34=12(个),125=60(个)

生3:从前面看先求一层的正方体个数,35=15(个),154=60(个)

(同步媒体演示,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

小结:真棒!同一个问题,不仅能自己收集信息,还能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在数学中有很多题目是类似的,只要你掌握其中最本质的方法,其实我们的数学就这么简单。

2、面包问题(选择信息,解决问题)

40个队,每队有20位运动员;每人要3个面包,2瓶矿泉水,共要多少个面包呢?

(1)40202=1600

(2)40203=2400

(3)32040=1600

师:怎样改一改其他两个也是正确的。

小结:在解决问题中,选择有价值的信息非常重要。

3、游泳问题(隐含信息,解决问题)

师:在信息中,你觉得那个是需要特别提醒其他同学的?

小结:我很佩服大家,不但能用乘法解决问题,还能灵活的找出题中隐含的信息。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老师也非常高兴与同学们一起还学会了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先求一部分,再求整体。

倍的解决问题教学反思篇十四

1.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用色条图(线段图的邹形)分析数量关系,感受其使问题简明、直观、便于分析的作用,渗透数形结合思想,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

2.使学生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学会用找出中间问题的方法解决需要两步解决的问题,丰富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

3.在分步列式解决问题的基础上,逐步学会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会合理运用小括号改变运算顺序。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热爱数学的情感。

1.利用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掌握解决需要两步解决的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2.会找出隐藏的中间问题,并合理利用小括号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

引导法,提示法,学会观察,讨论法,探究法

具体内容

一、激趣导入

(约3分钟)

一顿营养的早餐是一天生活的开始。对将近10个小时不停消耗能量却没有补充的身体来说,早餐格外重要。早餐唤醒了身体,开启了身体高效的新陈代谢;早餐能把能量最先供给到大脑,以便让我们有清晰的思路和判断力进行一天的工作、学习。不吃早餐,不仅会营养失衡、引起胃肠疾病,还会出现身体不适、容易衰老、精神无法集中等各种问题,所以,要想学习好,早餐要吃好哦!

二、自主学习

(约7分钟)

剩下的还要烤几次?

1.仔细观察,你知道了什么?

2.谁能完整地说说这道题的意思?

3.要求剩下的还要烤几次你们会解决吗?

三、合作交流

(约10分钟)

1.深入理解,体会方法

(1)一共要考(90)个,已经烤了(36)个,剩下(54)个没有烤,每次烤9个,剩下的要烤(6)次。

(2)在图示中,把要考的90个看做一个整体,分成(已烤的)和(剩下的)两部分,要求剩下的还要烤几次,必须先求出(剩下的量),再用剩下的数量除以每次烤的数量9个,就是要烤的(次数)。

倍的解决问题教学反思篇十五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用“替换”的策略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并能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解题步骤,有效地解决问题,同时体会画图、列表等策略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价值。

2、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觉“替换”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能力。

3、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让学生体会替换策略的优越性。

教学难点:对替换前后数量关系的把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

有谁带了钢笔吗?

老师真是健忘啊,今天忘了带钢笔,谁能借老师用一下?

要不这样吧,有谁愿意让老师用一枝铅笔来换你的钢笔?(学生困惑)

(严肃,让学生觉得真换)

怎么啦?(学生说说)

是啊!

那你倒是说说看希望老师拿几枝铅笔,你才肯和我交换?

为什么?(老师:成交!)

用铅笔换钢笔依据

板书:十枝铅笔---------换(黄色粉笔写)---------一支钢笔(价格相当)

那你说说看为什么非要老师用十支铅笔才肯换呢?

(引导学生说出价钱差不多)

紧接板书:价格相当

十枝铅笔和一支钢笔价格相当,这正是公平交换的前提和依据。

板书:依据

二、温故知新:

课件打开到曹冲称象图片。

(他用什么替换了什么?)

你能联系上面情节讲一讲它替换的依据是什么呢?

(鼓励性评价:真聪明)

石头和大象的重量相同作为替换的依据。

那曹冲是怎样来保证石头和大象的重量相同呢?

板书:一堆石头---------替换----------一头大象(重量相同)

曹冲称象的故事给了我们这样一个启示:替换确实是一种解决问题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今天我们就来继续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之。。。对,替换。

板书:添上----替换两字

三、协作创新

曹冲是三国时期的人物,谈到三国,大家一定都知道赤壁大战吧。这场著名的战斗主要是在水上进行的。

三国时期的水上兵器比较多,有走舸,艨艟,斗舰和楼船等等。

(简略介绍其中的走舸和楼船。)

题目看不清楚的话,可以拿出老师发给你们的纸,上面也有。

生一起读题

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这道题目能用“替换”的策略解决吗?

接下来请同学们按照题目下面的要求,来亲身体验一下替换。

同桌合作:

1用什么替换什么?(把题目中替换的双方圈一圈)

2替换的依据是什么?(在题目关键句的下面画一画)

3替换前后的数量关系各是什么?(分别把替换前后的数量关系写一写,也可以用图画或者线段图表示)

小组交流:

知道怎么替换了的同学请举手

你们在替换的时候,有没有想到替换有什么好处啊?

请你在四人小组里面和同学交流一下。看看同学们是不是想的都和你一样?

1替换有什么好处?

2你替换的.方法和其他同学完全一样吗?

结合课件画面讲解,板书

一艘楼船--替换--5艘走舸(每条走舸乘坐的士兵数量是楼船上士兵人数的1/5)

课件展示:

替换前

(10走舸与1楼船横排,出示数量关系:10艘走舸和1艘楼船上一共装了105名士兵)

替换后

(15走舸,出示数量关系:15艘走舸一共装了105名士兵)让学生计算。并讲一讲过程(数量关系)。

(注重:有什么不同的见解):还有其他的替换方法吗?(课件要可以在两种方法间自由切换)

两种方法都讲解完后,让学生说说替换的好处。

四、巩固立新:

俗话说得好: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这个问题还能用替换的策略解决吗?

请学生说说如何替换?

板书:一条运粮船----------替换----------(一辆马车+15袋)

让学生在自备本上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画一画。

实物投影展示替换方法。(最好选文字和图画各一份)

数学是需要简洁和凝练的,看赵老师怎么来做。。。

强调计算的时候是个倒推的过程,是先减还是先除,不能忘记什么?

课件演示思考过程。

同桌之间互相说说:替换前后的数量关系分别是什么?

学生自己列算式解答。

请学生说说替换的好处。

五、博古通今:

学校阅览室为了让大家能阅读三国的故事,进了3套《四大名著》和8本《三国演义》,一共花费了410.4元。每本《三国演义》比每套《四大名著》便宜31.2元。分别求《三国演义》和《四大名著》的单价。

学生独立完成

让一学生上黑板进行板演(力求作出示意图)。

全班交流

引导学生把四大名著换成三国演义

并让学生体会把三国演义换成四大名著虽然也可以计算,但是比较繁琐。

六、自编自演:

大家家里都买过名著没有?小红她也想买些书来阅读,所以她就把平时的零花钱都放到储蓄罐里储存起来。

请大家开动脑筋,根据5角硬币1元硬币储蓄罐三个词语,抽象出一道可以用替换策略解决的应用题。(可适当加上数据条件)

七、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准备以后经常使用这个策略吗?说说原因。对于这个策略,你有什么要提醒在座的各位同学的呢?经验也可以。

倍的解决问题教学反思篇十六

这《用除法解决问题》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或“把一个数每几个一份,看能分成几份”,这节课是整册教材的`重点,也是本册教材的难点,目的是帮助学生认识除法的意义,在理解除法意义的基础上,解决实际问题。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如下:

成功的地方:首先对教材的充分理解与把握。新课程标准对教师提出更大的挑战,它要求教师对教材有深刻的理解,理解编者的意图,充分挖掘教材所提供的有用性,要求教师恰如其分的把握教材,选择教材,利用教材,最大限度的发挥教材的教学作用。所以在教学时首先让学生发现问题,从中找出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再让学生独立解决每组有几人?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效果良好。

其次:本节课在教学时,注重学习方法的优化,让学生说,并呈现出不同的说的方式,比如:个别说、小组讨论说、和同学一起说等,给了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通过说展现思维过程,表达自己的想法在说的过程中理解“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和“把一个数每几个一份,看能分成几份”的除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实现教学目标的同时,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自主能力以及对不同观点的审视能力。

不足的地方及对策:由于学生年龄小,对应用题的理解能力有限,有些学生遇到问题感到无从入手,这需要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慢慢消化吸收。

倍的解决问题教学反思篇十七

1.教材分析。

“用除法解决问题”一节,即教学如何用除法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教材布置在教学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之后,我想,编者之所以这样布置,匠心不只在于加深同学对除法含义的理解,有更多机会练习除法计算,更重要的是可以使同学了解除法计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同学应用数学的意识,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让同学更好地理解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教材还遵循了由浅入深的编排原则。其逻辑顺序如下:

例2,通过摆飞机模型的操作活动,让同学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例3,引导同学根据倍的概念和除法的含义,分析推理,探究出“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一般解法。

这样的例题编排,为同学展示了一幅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直观操作到分析推理的逻辑画面。它遵循了同学的认知规律,为引导同学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有条理的考虑,设计了拾级而上的台阶。

2.本课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规范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54~55页的内容。

3.教具准备:课件、小棒等。

4.教学目标。

本课教学目标的确定力图体现“发展为本”的理念,不只注重双基的落实,还要注重同学的学习过程,因此本课教学目标从知识、能力、情感三方面加以考虑有以下三点。

(1)通过实践活动使同学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体会数量之间的相互联系。

(2)使同学经历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求一个数里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的数学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同学的合作意识,提高同学的探究能力。

5.教学重难点。

重点:使同学经历从实际问题中笼统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数量关系的过程,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应用分析推理将“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数量关系转化为“一个数里面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的除法含义”。

二、说教法

根据以上分析,教学时,我采取丁“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通过电化教学、实物操作、合作交流等教学手段,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与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让同学经历将一个具体问题笼统为数学问题的教学过程时,在同学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中,经历运用除法含义确定算法的过程。采取多种教学手段使同学初步懂得应如何考虑问题,如何用数学方法来处置有关的信息,合理地解决问题。

三、说学法

1.通过操作活动,让同学体会生活中的许多数量之间都存在着倍数关系。

2.运用独立考虑和合作交流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引导同学用简洁的语言有条理地表达自身的考虑过程。

四、说教学过程

本课教学充沛依靠教材的编排思路,挖掘教材的编排特点,分以下环节进行教学。

(一)联系实际,复习旧知

以本班同学参与课外活动的人数为例,我设计了三道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复习题,如第1题:二年级三班学习舞蹈的有3人,学习绘画的人数是学习舞蹈人数的2倍,学习绘画的有多少人?同学说出答案后,讲一讲考虑过程。这时,教师请学习绘画的6位同学向大家挥挥手,再汇报一下自身的学习成果,教师向取得优异成果的同学表示祝贺。

复习环节的设计意图有三,一是唤起同学对已有“倍”的知识的回忆,为学习新知做好知识和心理上的准备,二是复习时密切联系同学的生活实际,师生情感交融,使同学发生愉悦的学习心情。三是为同学创设一种用数学眼光去观察分析日常生活问题的情境,激发了同学的学习欲望。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在课的新授局部,我结合例2的电化教学,设计了一个让同学参与的用小棒摆飞机的游戏活动。主要过程是这样的:先以动画形式出示第54页例2主题图(三位同学在用小棒摆飞机)并演示5根小棒摆一架飞机的过程。这时老师问:“你们想参与这个游戏活动吗?”引导同学亲自参与到动手摆飞机的活动中来。同学在音乐声中摆完飞机以后,汇报结果,如“我用5根小棒摆了一架飞机”“我用15根小棒摆了3架飞机”等等。在此基础上教师又适时提出问题“根据你摆的飞机,谁能提个问题让大家猜一猜?”同学兴趣盎然,提出了诸如“我用10根小棒摆几架飞机”的问题,由此引出“求一个数里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的除法含义”,为学习“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奠定了基础。在同学动手操作、动眼观察的基础上,课件出示例题中小强提出的问题:“我摆了3架飞机,我用的小棒根数是小红的几倍?”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我请同学在小组里讨论,在动脑考虑、充沛探究中找到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解题思路,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就是“求一个数里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用除法计算,15÷5=3。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同学经历了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了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实际问题,学会了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了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由于倍概念的复习和例2的学习,同学已经理解了用除法计算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问题的解题思路,因此在这一环节中,我完全放手让同学自身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课件首先出示例3情境图:35人唱歌、7人跳舞、5人看节目,请同学根据画面提出用除法计算的问题,如“唱歌的是跳舞的几倍?”“唱歌的是看节目的'几倍?”等等,根据所提问题,小组讨论解决方法,同学独立列式解答后,讲解题思路,这样不只使同学更牢固地掌握知识,还能体会合作交流给自身带来的收获。

此环节的优秀教案,摒弃了保守应用题教学过程中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题方法的套路,把应用题和运算教学结合起来,重点引导同学解决问题的过程。因为同学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快速获得正确答案,而是着重探索和研究的活动,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寻求发明性的问题解决方式。

(四)巩固深化,质疑拓展

在这一环节中,我设计了多种形式的练习,有基本练习、变式练习、开放练习等几个层次,目的是巩固新知,协助同学更进一步理清解题的思路,达到融会贯通。

(五)发展评价

让同学畅谈自身在本课中的表示和收获,体现了新的课程理念,给同学充沛表示自身的机会。

倍的解决问题教学反思篇十八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第四册第2-7页

(一)激趣导入

课件演示,出现聪聪和明明:小朋友们,新年好!我们又见面了,聪聪和明明向你们拜年了。新的学期又开始了,聪聪和明明还在数学王国等着你们呢,现在就让我们继续探索数学的奥秘吧!

【评析】:上课开始,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用学生喜闻乐见的聪聪和明明开场白,自然过渡到本学期的学习,不仅为全课的教学创造了良好的开端。而且为全学期的学习起了个承上启下的作用,激发了学生学好数学的兴趣。

(二)创设情境,引导参与

1、出示情境图

师:元宵节到了,学校将举行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瞧,这群小朋友玩得正高兴呢,让我们也一起加入他们的活动中吧。(学生观察情境图)

2、汇报交流

师:你们看到了什么?(有的小朋友在看木偶戏、有的在玩丢沙包、有的在玩翘翘板,还有肚子饿了要去买面包)

师:我们就先去看戏吧。

3、出示例1主题画

师:小朋友,你们瞧,聪聪和明明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数学问题呢?(引导观察主题画)

(1)汇报主题画的信息

(2)小组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案

(3)全班交流

方法一:22-6=16(人)

16+13=29(人)

方法二:22+13=35(人)

35-6=29(人)

每一种方法都能用综合算式解决

【评析】:这一过程主要体现小组合作,注重让学生自主探究问题,使小组合作学习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落到实处,资源共享互补,求同求异,让合作活动真实有效,并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4、知识迁移,学习例2

(2)生独立写出算式解决

(3)小组交流

(4)全班交流汇报

方法一:29-7=22(人)

22-9=13(人)

方法二:29-9=20(人)

20-7=13(人)

方法三:7+9=16(人)

师生一起完成方法一、方法二的综合算式。

(5)错例引发冲突

方法三的综合算式由老师完成:29-7+9=13(人)

学生发现:29-7=2222+9不等于13

师:那怎么办呢?

(6)小组讨论、汇报

(7)师生小结:可以请小括号帮忙,让要先算又不能先算的加上小括号就可以先算了。29-(7+9)=13(人)

【评析】在学生基本掌握解决问题多样化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独立解决,再小组交流,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合作的基础上有自己独立思考的空间,并能在小组里进行交流,分享他人的劳动成果,获得更多更广的信息。同时在新知和难点处设置错例引发冲突,在冲突中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效果较好。

(三)练习巩固,拓展应用

1、出示主题画2

师:同学们看累了,肚子也饿了,一位同学建议去买点面包。瞧,他们多有秩序,一个个把面包买走了,最后一位同学说:还剩几个呢?同学们你们能帮她解决吗?(鼓励用综合算式解决)

2、学生独立完成

3、全班交流,再次体会小括号的用处。

【评析】学以致用是我们学习的目的,让学生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体现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

(四)全课总结

师:在生活中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解决,而且方法很多,在今后的解决问题中老师希望小朋友有更多更好的方法。

这节课的设计主要关注了两个方面:第一,体现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第二,密切联系实际,使学生真正体验到数学就在身边,增强用数学的意识。整节课能让学生从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通过小组的合作学习和学生的独立学习,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独立思考,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提供讨论、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群体中交换想法,在与他人交流中得到更多的启发,找到更多解决问题的策略。

相关范文推荐

    2023年三年级上语文教案及课后反思(大全12篇)

    中班教案的评估可以帮助老师和家长了解幼儿的学习和发展情况。针对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些适合的教案,希望能够提供一些思路和参考。三年级上语文教案及课

    2023年争做美德好少年演讲稿(通用8篇)

    奋斗是一种价值观,它能够塑造我们的人生态度和行为准则。通过阅读下面的竞争上岗范文,了解一些成功的总结写作方法和技巧。争做美德好少年演讲稿篇一他叫刘洪帆他是4月出

    最新春节的儿童诗歌朗诵 儿童诗歌朗诵春天来了(通用8篇)

    提纲的制定不仅适用于论文和文章的写作,也适用于报告、演讲等各种表达形式。在写总结时,可以采用归纳法、分类法、比较法等不同的方法,将复杂的内容概括成简洁明了的文字

    一年级新学期的打算日记(优秀8篇)

    环保标语鼓励人们改变不良的环境习惯,形成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环保标语的创作要考虑到人们生活习惯的变化和环保意识的普及程度。在这些环保标语范文中,您会看到凝练深

    2023年暑假生活教学设计 我的暑假生活教案(实用8篇)

    就职就像是开启一扇通往未知世界的大门,我们需要敢于探索和迎接挑战。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工作态度,展现出积极向上和团队合作的精神。如果你正在准备应聘某个职位,以下

    2023年导师工作计划实用(通用8篇)

    医务人员不仅需要具备医学技术,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更好地与患者和家属进行交流和协商。护士应该时刻保持学习的态度,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技

    最新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读书笔记(精选8篇)

    环保是全球性的议题,需要国际合作来共同应对共同面临的环境问题。怎样加强环境监测与排查是我们需要提高的关键能力。下面是一些经验丰富的专家撰写的环保总结,希望能够对

    2023年培训不专心的检讨书(大全8篇)

    就职是一个新的开始,我们要努力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并同时保持自己的个性与特色。在写就职总结时,我们应该注重文笔的流畅和修辞的适度,让自己的总结更具吸引力和可读性。

    2023年一周的总结(通用11篇)

    教师总结是对自己教学过程的反思和总结,能够帮助我们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精心撰写一篇学习总结并不容易,以下是一些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激发大家的写作灵感。一周的总

    2023年生产管理工作报告(大全5篇)

    在写报告范文时,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表达的清晰性,以便读者能够准确理解所传达的信息。以下是一些精选的竞聘报告案例,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对大家的写作提供一些帮助。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