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论文(汇总16篇)

时间:2024-11-15 作者:GZ才子

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也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需要。怎样加强教育和宣传,引导全民族培养和践行民族团结的思想?愿以下的民族团结的故事给中国带来进步和发展的启示。

专业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论文(汇总16篇)篇一

社会生活中的每一个生活都生活在人际关系网中,每个人的成长和发展都依存于人际交往。人际关系的好坏往往是一个人心理健康水平、社会适应能力的综合体现。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开放的社会需要开放的社会交往。对于正在学习、成长中的大学生来说,人际交往是生活的基本内容之一。同学之间、师生之间、老乡之间、室友之间、个人与班级以及和学校之间等错综复杂的社会交往,构成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网络系统。培养良好的人际效能力,不仅是大学生活的需要,更是将来适应社会的需要。一个没有交际能力的人,就像陆地上的船是永远不会漂泊到壮阔的大海中去。

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思维活跃,情感丰富,有了强烈的成人感可又无法真正独立。青春的萌动使人坐立不安,充满寂寞,孤独茫然。而青少年的心智又不足以凭借自身的力量来摆脱成长中的困惑和烦恼。父母对青春期的子女小心翼翼、唯恐一不小心让“性”字脱颖而出,恨不得捂得紧紧地让它永不能见光亮;而教师的主要精力全集中到知识的传授上,对学生的情感发展表现出无能为力般的忽略。因此,青少年要想摆脱因成长带来的烦恼,只能借助于与自己有着相同心态、相同需求的同龄人。性别差异使青少年充满好奇和想往,彼此之间需要倾听和聆听,需要安慰和寄托。而这种倾诉和聆听、安慰和寄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青春的焦虑和不安。中学生之间的交往是日常生活中人际交往的主要内容;而异性同学间的交往又是其中不可避免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心理的迅速发育,从而进入“思春期”,男女之间有一种情感的自然吸引,有彼此接近的心理需要。对方在他们眼里是神秘的,他们更渴望男女同学之间能够进行自然而正确的交流,以便消除成长过程中的烦恼和困惑。健康、正常的异性交往有重要意义呢。

青春期男女间正常的接触与交往,是很自然很美好的事情,也是青少年生理、心理发展的需要。但是,由于他们对身心的急剧变化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再加上缺乏成人必要的指导和帮助,难以一下子适应突如其来的变化,无法及时做好自我调整,在各种矛盾和冲突中显得无所适从,出现害怕、惊慌、紧张等消极情绪反应。同异性交往也不够稳定,表现出既向往又惊恐,既好奇又羞怯,既有一点朦胧的性意向又不了解其真谛,导致异性交往中各种特有的情绪震荡和行为偏差。早恋、恐惧、冲动、过敏是这一时期异性交往中最常见的心理问题。

所谓早恋,即过早地涉入爱河,在身心还没有成熟的年龄堕入情网。这种过早出现的恋情,如果不能及时稳妥地加以处理,轻则会影响青少年正常的生长发育,影响他们的学习和生活,重则会直接造成青少年的情绪障碍和行为失范,危及心理健康。

恐惧是青春期异性交往中存在的一种普遍的心理反应。青少年在异性面前表现出一定的不安和拘谨,并不足怪,但有些青少年却表现出过度的紧张和恐惧,严重的甚至害怕看到异性,只要异性在场,或与异性目光接触,就会局促不安、心慌意乱。典型的异性交往恐惧症,会使他们丧失与异性交往的机会和能力,给心理的正常发育及以后的恋爱、婚姻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

处于青春期的男女非常容易冲动,而且常常不考虑后果,在同异性的交往中,很难完全从性本能的冲动中解脱出来,听到会激发性兴奋的语言,看到或触到异性的性感部位,甚至闻到异性身体散发的气味,都会引起不同程度的冲动。这本身并不是下流无耻的事情,但是如果控制不好,就可能导致侵犯性的性冲动,如行为过激、语言粗俗下流、性骚扰等。

过敏与恐惧不同,过敏是由于个人感受性太强,易受暗示引起的交往障碍。表现在与异性交往中,他们过分注重异性的评价及交往中的每个细节,处处谨小慎微,步步设防,斤斤计较,使交往无法深入,难以建立深厚的友谊。

种问题。认知、情绪及人格因素,都影响着人际关系的建立。一旦在这一过程中受挫,就可能表现为自我否定而陷入苦闷与焦虑之中,或因企图对抗而陷入困境,并由此产生心理问题。

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尤其是异性交往的障碍,给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造成了负面影响。如何端正异性交往心理,显得尤为重要。

在生理上,大学生年龄一般在17~25岁,性生理已处于成熟阶段,比较容易出现性冲动,这是正常现象。性成熟使大学生开始萌发性意识,引起心理上的巨大变化。男生如果主动和女生交往,就会给女生造成“有性行为的企图”心理;而女生如果和男生主动交往呢,则会被认为“性意识比较开放”。在这些心理意识影响下,人们开始变得谨慎起来,不轻易地和异性交往,总和异性保持一定的距离。难怪不少同学感叹,男女同学之间交往太少,太拘束了,更无从谈起造成亲切的气氛。

其实,并不是所有的异性交往都带着“性”的因素,许多大学生交往的动机是纯洁的,大都期望的是“精神交往”。在异性交往这方面,没有人敢肯定地说,在这个世上,没有真正的男女之间的纯洁友谊“一对一”的异性交往心理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对情侣关系(爱情关系)和异性关系的混淆。人们自觉不自觉地把和异性交往的关系视为对情侣关系的破坏,常怕背上“第三者”或“外遇”的名声。这得从爱情说起。爱情具有专一性、排他性;男女双方一旦建立了爱情,就排斥他人分享他们之间的感情,任何第三者的插入和男女双方任何一方充当第三者都被认为是不道德的,有辱爱情的神圣和纯洁。

这些无不说明了大学生谈恋爱是非常普遍的,这种普遍可能会导致个人和异性交往人数的减少因为:一方面,“有些大学生坠入情网后便不能自拔,陷入彼此卿卿我我的狭小天地里„„疏远冷落了同学和朋友”;另一方面,情侣主体外的人对这对情侣的疏远。

情侣关系的热度遮盖了异性的关系。异性交往在没有男朋友或女朋友在的时候,许多人选择了中断交往,以免让人产生误会。

王怡红的观点认为,即使现代社会,男人与女人可以更为自由地待在一起,可是囿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他们就是找不到爱情的感觉,也是常有的事;但他们仍可以在一起发展关系,做一个朋友或者做一个好朋友。显然,“一对一”的异性交往心理不符合健康交往的需要。

如何把握“恋爱”的度:

青春期,随着生理的迅速发育与成熟,性知识的不断增长,少男少女之间必定会彼此表示好感,互相接近。悄悄地观察他(她)的变化,开始用欣赏和友好的态度与他(她)交往;有意或无意地渴望他(她)成为自己最亲密的朋友,并且尝试着去吸引他(她),希望得到对方的赞赏……所有这些都是这时期少男少女的健康而正常的感情体验,因而我们不必因为喜欢谁或关注谁而内疚、不安。在有些青少年朋友看来,两个人只要合得来就行,只要有了“爱”,就可以什么都不在乎了,其实不然。因为青少年朋友还不能完全判断这个“爱”到了什么程度,很容易头脑一热,心血来潮,在幼稚的不成熟的思想意识支配下任由感情的野马狂奔,从而酿出苦酒。因此,我们说,喜欢异性、爱慕异性是正常的,也是人之常情,但要把握好这个“度”。在家长或校方看来,中学阶段的异性交往不要超过一起学习、一起谈天、一起郊游、相互关心和安慰,避免过分亲近,避免影响身心健康和正常学习。因为中学阶段正是增长知识,增强体质的大好时光,如果把时光消磨在个人情感的世界里,岂不是白白误了青春的时节吗?同时,这一时期少男少女之间的相互吸引,相互依恋,还不一定是真正的“爱情”,它具有相当大的盲目性和偶然性。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加深,责任感和道德感的增强,青少年会对“朋友”、“友谊”、“伴侣”、“爱情”的涵义理解得更深更透,从而正确地把握自己的情感世界。

人的成熟标志之一,就看他把握自己的感情程度。成熟的爱,需要成熟的条件,就像一棵树的成长,需要浇水灌溉,需要施肥,需要修剪,需要除害虫一样,这都需要时间和精力。两颗虽然赤诚却不冷静的年轻的心是无法一下子承担这么多的。有的人对爱情的理解很单纯,认为爱就是爱,不附加任何社会因素,而对什么是真正的爱情,以及爱情所包含的社会责任和义务,知之甚少。青春期是个不同于儿童期而又迥异于成人期的独特的时期,此时,两性之间的感情纯洁而又朦胧。古今中外,不知多少大家在此大作文章,有的称之为“不该吃的禁果”,也有的形象描述为“感情的暴风阶段”和“犯个美丽的错误”等等。

它们都有两个含义,一个是它的美好和诱惑力;一个是它的不成熟。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尤其谆谆告诫,循循善诱,虽然大多数学生都能把自己的精力转移到学习上来,把自己那份纯洁而美好的情感珍藏起来,但遗憾的是,仍有少数的少男少女们还徘徊于危险的边缘。爱情这杯酒是醇厚甜美的,但现在还不是品尝它的时候。与其匆匆步入爱河,不如我们静静地等待它的成长。

少男少女之间互相吸引,互相欣赏,这是少年朋友走向成熟的表现,是无可厚非的。事实上,的确有些学生开始恋爱。正在恋爱的青少年朋友应当注意:首先,不要把这种感情当成生活的惟一重心,应多参加丰富的课外活动,结识更多的良师益友……更好地把握自己,发展自己,千万别把自己封闭在狭窄的“二人世界”里。其次,行为上不要过分亲热,因为过分亲热不但不雅观,而且会让他人,尤其是成年人产生误会,父母或老师更会不理解或不允许。再次,不要把婚后的事提到婚前做,否则会使双方陷入困境而不能自拔,会严重影响学习和正常生活。青少年在与异性交往时要适度,在恋爱时更要把握“度”,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的要求,适合自己的年龄特点和学生身份。

怎样得到异性朋友的尊重和信任:

青春期与同龄朋友的关系比和父母师长的关系要亲密。相似的经历使同龄朋友彼此结成了“盟友”。同伴之间将友谊当做“至高无尚”的追求,讲“义气”,守“信用”,以至于在犯错误时也互相包庇或为朋友打抱不平。青春期,随着“成人感”、“独立感”和“自我意识”的日趋增强,青少年开始发现自我、观察自我、评价自我和改善自我。他们通常很在意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很注意自己在大庭广众之下的形象,能够自觉遵守道德规范,对自己要求较高;有强烈的求知欲,兴趣爱好广泛,关注一切新异事物和社会的发展变化。在这样一个过程中,个性逐渐发展起来了。

异性交往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既然社会群体是由男女两种性别组成,并形成分工合作,当然就会有异性交往。况且社会的基本单位棗家庭就是由两性组成的。因此,只要你生活在人类社会,无论是个人家庭生活还是集体生活都必然要与异性打交道。

异性交往的成功先要符合人际交往的原则。据调查,人缘好的人都待人真诚,守信用;待人宽容,善理解;待人友善,好助人;而且尊重他人,谦虚好学,兴趣广泛,温文尔雅,风趣幽默。人缘不太好的人往往以自我为中心,狂妄自大,不诚实守信,不尊重他人,不求上进,好猜疑、报复,粗鲁,学习好但不肯帮助别人,或学习不努力。

进入青春期的中学生要取得异性的信任,如果忽视了自身的品格修养,往往得不到异性的尊重。如果把做错事而不肯承认错误认为是坚强不屈,把打架、骑车抢行等违章行为认为是勇敢无畏,把抽烟喝酒认为是男子汉的成熟,把忸忸怩怩、矫揉造作认为是女性的温柔,把涂脂抹粉认为是女性的魅力,把不尊重他人、骄横无理认为是活泼开朗,那你恐怕会失去异性朋友。

如果在与异性交往中注意言谈举止文明、顺畅,既不轻浮,又不拘谨,像对同性那样对待异性,而且交往的程度和方式多数人也感到自然适度,你一定能在异性心目中确立较好的地位,得到异性的尊重、信任与好感。

专业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论文(汇总16篇)篇二

摘要:众多的心理学研究表明,人际关系在我们的心理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可以使我们克服生活中的寂寞,而且人际关系所提供的社会支持对我们的身心健康有着不可替代的影响。一般来说,一个能够很好处理人际关系的大学毕业生走上社会后,才能够很快适应环境、适应工作。

正文。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活动过程中直接的心理上的关系,或心理上的距离.它反映了个人或群体寻求满足其社会需要满足的心理状态.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人类社会生活中最为重要的任务之一。豪斯顿研究人际关系发现,协调人际关系有利于生活幸福,有利于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人际关系研究表明,社会支持可减少或防止心理紧张所造成的心理伤害.没有足够社会支持的人就会感到孤独,这是由于他们感到孤立无助,或是因为人际交往过程得不到足够的自我暴露的机会。所以当代的大学生要培养足够的能力,妥善的处理自己的人际关系,避免在人际交往中出现问题。

一)缺乏主动性交际中缺乏主动性往往跟我们所处的环境和个人的性格有关。从环境来说,对陌生的环境,人总会有距离感甚至恐惧感。另外生活条件的艰苦也常会造成人的一些焦虑、不满情绪,使人没心思主动去与本来陌生人沟通了。从个人性格来说,对陌生环境和生活艰苦产生焦虑不满情绪的人,往往是那些遇事爱斤斤计较的人,对于那些豁达、开朗或者容易满足的人来说,一般不会产生这样的情绪。另外,有的人比较内向,一向不爱主动跟别人交往;有的人从小到大都是佼佼者,交朋友从来都是别人先靠近他,所以习惯了。这些都是影响交际缺乏主动性的原因。

(二)率性而为,不顾他人的感受。

率性而为不能说是缺点,因为如果我们在生活中这样表现的话,别人可能会觉得这个人坦率、不作做。但是在人际交往中率性而为,却常常会搞僵人际关系。比如做事情完全按自己的想法去做,不管别人的意见,就会让人觉得你刚愎自用不谦虚;在行为方面率性而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注意时间、场合,别人就会觉得你无组织无纪律;经常改变主意,没有经过周密计划或事先请示就行事,让人觉得你做事卤莽,缺乏诚意等。

(三)不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从交际的角度来看,你的言行举止会给交际对象留下或良好或不良的印象。所以我们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如果言行举止不庄重、不检点,就会给我们的交际对象留下不好印象。别人见到你只会退避三舍,哪里还愿跟你交往。

人际关系的改善。

每一个人都希望与他人友好相处,都希望自己能拥有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问题在大学生活中始终是一个影响自身心理健康、影响学习的重要因素。

与人交往和相处的问题并不是大学中独有的,但这一问题在大学生中的表现却有其特殊性。首先,大学生与人交往的经验相对较少,而且只是在进入大学以后这一问题才突显重要。这在很大程度上为大学生与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带来了一定的压力。要在短期内建立起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往往需要很多的技巧,而同学们往往只感受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和压力,却缺少必要的经验和技巧。

那么,怎样才能在大学校园与人友好相处,为将来步人社会做一个充分的人际关系方面的准。

备呢?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要充分了解大学校园人际关系的特点。

从成为大学生的那一天起,与人相处的对象和特点就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在中学以前,我们与之相处的对象和含义比较狭窄,只是友谊或亲密关系的一种拓展。此外,那时的人际关系也比较简单。例如,我们可以只跟自己喜欢的人交往,自己不喜欢或者不想交往的人就可以不去理他。然而,一旦成为了大学生,我们就不能再仅凭个人好恶与人交往了。不仅要同自己喜欢的人交往,还要与自己不喜欢的人保持友好的关系。这是大学校园人际关系的一个突出特点。所以,对大学生而言,了解这一特点并建立一种新的人际关系不仅是大环境的要求,也是每个个体逐渐走向成熟和走入社会必要条件。如果我们不能够从一开始就对这种特点有充分的认识,还按照以前的方式行事,就很容易发生人际关系方面的不适应问题。

另外,在大学生活中,人际关系的新特点还表现在不能仅以自己的标准要求别人,还应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也可能是别人所不能接受和不喜欢的。因而,在彼此之间发生冲突或不协调时,就不能仅仅指责和埋怨对方,而要做到互相的谅解和彼此的适应。大学生必须逐渐摆脱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方式,逐渐学会设身处地的为别人着想,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独立、协调的新的人际关系。

(2)要注重自身人格塑造和能力的培养。

常听到有同学讲:“那人性格好,懂得多,所以喜欢同他交流”.的确,一个品质好或具有某些特长的人更容易受到人们的喜爱。所以,若想要增强人际吸引力,融洽地与他人相处,就应充分健全自己的品格,表现自己的特长,使自己的品格、能力、才华不断提高。人们喜欢真诚、热情、友好的人,讨厌虚伪、自私、冷酷的人。在同学中选择朋友,首先考虑的是个性品质,与成熟、热情、坦率、有责任感的人多交往。

另外,人际交往在心理上总是以彼此满意或不满意、喜欢或厌恶等情绪反映为特征的。一般说来,人们总是喜欢那些喜欢自己的人,对真诚评价自己的人具有好感。自己一旦受到某人喜爱,得到好的评价,就会使自尊心得到满足,对此人产生心理上的接近和好感,因而也就减少了相互的摩擦和人际冲突,为良好的人际交往提供了心理条件。真诚地赞美他人,他人反过来会对你抱有好感。有些人常常太注意自己,不能发现别人的可贵之处,如果你能多注意别人,就会发现任何人都有值得赞美的地方,并且肯定别人的长处,举会给自身带来益处。

(3)要宽宏豁达,学会体察对方心理,做到以诚相待。

我们的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人们相互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复杂。要与周围的人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要具备宽宏豁达的心理品质,多为别人着想,做到以诚相待。

在生活中,我们与朝夕相处的同学有了误会,受到别人不公正的对待、不为人接纳时,你一定会为之焦虑和烦恼,也一定会影响你的学习、生活及社交关系。如果我们做到宽宏豁达,也许就会心平气和些,会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问题,会体会他人的心情和感受,误会、委屈就常常会烟消云散,别人也将欣然接受你。大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交往中一定要注重这种品质的培养,以求更好地适应生活、适应社会。

我们在交往中要学会做个有心人,善于体察别人的心境,主动关心他人,使他们感受到你的善意和温暖。以同宿舍的室友为例,每个人都要注意观察,尽量满足他人的需要,如经常打水、扫地,为生病或有事的同学打饭、补习功课等。而现在的大学生交往中,普遍存在一种“以我为中心”的交往倾向。只注意自己目的实现,却无视他人的利益和要求等等。他们常常不顾场合和对方心情,一味由自己的性子去交往,致使在交往中出现尴尬的局面。所以在很多的时候,我们需要多进行换位思考,只有将心比心,以诚换诚,才能达到心灵的沟通和情感的共鸣。

(4)掌握一定的社交技巧。

交往中的技巧犹如人际关系的润滑剂,它可以帮助人们在交往活动中增进彼此的沟通和了解,缩短心理距离,建立良好的关系。

很多同学都说,他们在与自己比较熟悉的人交往时能表现得很自如,但与不太熟悉的人交往时往往很被动、畏缩,不知该如何与他们相处。很多同学由于缺乏交流和人际交往的技巧,往往容易对人际交往失去兴趣,并造成在人际交往的场合被动、孤立的境地。对许多大学生来说,如果意识到自己在社交和人际交往方面缺乏必要的技巧,应采取主动的方式,去逐步改善自己的人际交往问题。

当然人无完人,我们当然都有会犯错的时候。只是在我们犯错的同时我们应当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让自己始终处于平静,这样有利于和别人沟通,取得别人的理解和信任,从而优化了自己的社交关系。培养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为以后的生活和工作做准备。

参考文献1.《圆通的人际关系--曾仕强》。

2电子图书《社会人际关系》(二十一世纪学生素质教育文库)。

专业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论文(汇总16篇)篇三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经济的全面发展,教育也经历了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巨变。然而有限的教育资源和突增的学生数量正在逐步成为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巨大阻力。成都作为中国西部龙头城市,在对祖国人才培养方面肩负着重大任务。如何有效的应对和解决上述两个矛盾是当务之急。教育资源共享是解决这对矛盾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教育资源共享;精品课程。

一、什么是教育资源共享。

教育资源泛指与教育行为相关的所有人和事物。按照不同的标准会有不同的分类:

(一)从使用时间的长短上。

教育资源分为可再利用资源和不可再利用资源。可再利用资源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内可以被拿来循环利用的与教育行为相关的事物和人。师资、教材、图书、电脑等均属于可再利用的资源。不可再利用资源使用时间长,虽然不可重复利用,但在使用期限内可以被多个用户共同使用,如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等。

(二)从资源的性质上。

教育资源分为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教师、管理制度、教育模式是一种软件资源,教学楼、试验楼、图书馆、体育馆、宿舍楼、音体美设施、交通工具、草场等属于硬件资源。

(三)从资源的共享方向上。

教育资源可以分为学校内各学院和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共享,教育系统内部的资源共享和社会系统与教育系统之间的一种共享。教育资源共享,实质上是将高度独立的学校系统,教育系统和社会系统彼此融合,使彼此独立的子系统或更小的系统有机,开放的联系起来,最大限度的,最有效的将系统联系起来,实现:“1+12”。

二、为什么要进行教育资源共享。

当今的时代,任何高科学技术成果无一不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结晶。因此,培养高质量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以满足形势发展的需要是摆在高等教育面前的十分突出的问题,这就引发了高等教育的深层次的变革。这一阶段的教育任务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培养打下良好基础的养成教育。而复合型人才包括知识复合、能力复合、思维复合等多方面。学校仅依靠自身所具有的教学资源来实现该目标,对于希望有更多选择的高校学生而言是有限的,这时高校间教学资源的共享就显得尤为重要。

我国教育部非常重视资源建设与共享。启动建设基础性、示范性的本、专科网络课程、案例题库和试题库。2003~教育信息化行动计划内又启动了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中实施精品课程建设的项目,以带动和促进各地高等学校精品课程的建设,并逐步建立各门类专业的校、省、国家三级精品课程体系。截至年底国家精品课程的数目已突破1100门。

近几年来,各大高校学生大幅扩招,在满足社会需求的同时也导致了高校教育资源的不足:

(一)从硬件方面说。

教育基础设施供应紧张,目前高校教育基础设施不能满足在校大学生的使用,如教室,实验室,学生宿舍的短缺(参与调查的大学有: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师范大学)。

对各高校同学使用校内基础教育、体育设施的频率进行了调查(见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不论男生还是女生,对基础教育、体育设施都有很高的使用率,使用的比率占到90%以上,不仅如此,随着年龄的减小,同学们对设施的使用率在逐渐提高,侧面反映了高校扩招导致的基础设施供应紧张,如果不采取相应的措施,就会加剧教育资源硬件设施紧张与同学们需求增大的矛盾。

(二)从软件方面说。

1、教师数量的短缺导致工作量加大,从而影响整体教学质量。由于师资力量的缺乏,目前大学本科的教学一般都采取大课堂教学模式,师生间的交流存在很大障碍,不利于学生自主意识的发挥,从而得不到高质量的学术指导。同时,高负荷的工作也使高校教师将工作主要精力放在完成教学课时量和自己的科研发展上,放松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目前各个学校在积极寻找解决措施,比如建立网上师生交流平台、精品课程库、讲座等课外教学方式,通过对上这些方式的利用程度的调查,发现这些解决方式在利用程度上非常低,经常使用的不足10%,说明学校在建立这些课外学习方式的时候存在着流于形式、跟风的现象。通过同学们对上述方式的满足程度的调查发现约70%的同学认为上述教育方式不能满足自己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现在电脑等高科技教育手段在同学中普及率、利用率不高。对同学们正确使用电脑的引导有利于上述矛盾的缓和。

2、文献资源的紧缺与浪费。大学生对于文献资源的需求量增大,导致本校文献资源在品种和数量上供应不足,同时各大高校之间图书馆在文献资源建设上缺少沟通与交流,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本次调查涉及了对图书资源的利用率和满意度的调查(见表2)。

通过对表格的分析,可以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同学们对图书资源的利用率逐渐降低,说明在图书资源方面,大学前半阶段的利用和积累对个人是十分重要的,当同学们面临毕业、面临社会的时候,经历就十分有限,用来看书增长知识的时间更是减少,所以各学校在设置课程的时候应注意在大一大二多开设一些公共基础课程,给予充足的个人学习时间,并对大学生的时间分配和利用方法进行合理引导,以使同学们掌握更多的知识,使学校人才培养方面有质的飞跃。

3、各个高校的文化底蕴不同以及发展侧重点的不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教育资源的共享。由于地域和人文的因素,高校文化迥异,这使得教育资源共享显有契合点。各高校发展侧重点的不同不仅影响着高校教育资源的`分配,同样影响着资源共享的可行性。调查显示约80%的同学渴望能够到其他学校学习自己喜欢的课程。不同大学的同学在被问及到他校选课时,回答不同。实力相对较弱的学校的同学更希望到自己同专业优势学校学习深造。在可行性方面,约60%的同学表示到别的学校听课会有所顾虑。除此之外,学校的地理位置以及各学校教学模式的差异给资源共享设置了很大障碍。

三、教育资源共享途径探索。

(一)实现教师资源共享。

成都各大高校可以建立固定人员与流动人员结合、兼职与专职结合的制度,充分发挥流动编制的功能,吸引企业、科研单位有教师、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到学校任教或兼课,充实教师队伍。职业学校通过引进企业、科研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建立一支兼有教师资格和职业技术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学校鼓励教师跨校联聘、互聘、兼课。目前成都地区推行的义务教育城乡教育一体化就主要通过城乡教师互动来解决师资力量的不足。

(二)学分互认。

成都各高校结合自身特点选择资源共享手段是实现教育资源共享的基础。成都地区各高校都在向周边地区转移,实行多校区管理。对于位于同一地区彼此靠近的大学,可以采用学校间的学分互认,满足一所高校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在另一所学校选择专业学习的需要,既不妨碍获得学分又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共享。教育部表示,将推进学分制、降低必修课比例、加大选修课比例、减少课堂讲授时数等,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拓宽学生知识面,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创造条件,积极鼓励高等学校之间的跨校选修课程机制,加强高等学校之间学分互认等,使学生享受更多的优质教学资源。

(三)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网络自身的一些特性使其具有巨大优势,对于高校和学生都是一块不容忽视的极具开发价值的领域。现有的一些利用网络资源的形式仅是共享老师授课的课件、视频等等,只是将课堂教学移到网络这个平台上而没有充分的利用,成都各大高校可以结合四川各高校做精品课程的实际,搜集各高校精品课程的资源,做出完整的全面的系统的分门别类的精品课程库。满足不同高校不同专业广大在校学生的需求。但要避免课程重复建设造成的浪费现象。这就要求个个高校根据各自的优势进行分工和协作,各自发挥自己的优势。以公共课程(如公共英语、哲学、各专业基础课等)的开发为例,如果每个网院都独立去做,自然会出现许多类似的网络课程,许多类似的网络课程,并且由于缺乏分工,在各网院人力、物力、财力有限的情况下,自然难以有精品。

(四)学校后勤社会化,实现教育资源优化配置。

学校后勤社会化就是将学校部分职能分解,由社会来承担,引起学校内部人力资源、物力资源的变化,大大降低教育成本,即使教育成果不变,教育效率也会得到很大提高。

学校后勤社会化,从硬件资源上看,是社会向学校提供食堂、校车、宿舍、各类博物馆、纪念馆、文化馆、科技馆、体育场、影剧院等公共文化设施和企业单位、社会团体所属文化体育设施。从软件方面看,第一,要进行教育资源共享的前提是实行教育制度改革,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要将有限的教育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有效利用教育资源,提高有限资源的利用率,学校后勤社会化正是实现办学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途径之一。第二,教育资源共享应该遵循开放性和公益性,社会中有教育资源的部门或主体都应本着这两方面原则,在教育系统或学校使用时给予免费或无盈利模式开放。第三,教育系统内部各级各类高校加强相互联系,在师资资源、实验室等方面互通有无,有效地克服资源闲置与紧张的矛盾,扶持薄弱学校,使薄弱学校共享强校的教育资源,强强学校间的合作与互助也必不可少,它们之间也有共享的资源。

(五)文献资源的共享。

高校图书馆可以通过实行馆际互借,提高图书网络化程度,建立长效图书捐赠机制等措施真正实现文献资源的共享。馆际互借可以将其他高校图书馆的馆藏作为本馆藏书的延伸,弥补各自馆藏的不足,实现资源共享;增加网络图书的数量,方便学生的查阅,缓解图书资源紧张问题;图书捐赠机制可以收集到各个高校更为全面更为专业的书籍,使文献资源的共享形成良性循环,从而提高文献的使用效益。除以上两点,在图书馆信息化建设项目中,还应注意高宽带、核心设备陈余备份、扩展性好、远程访问高校教育资源、高安全五个方面。

通过对高校教育资源共享必要性的认识和共享途径的探索,各高校在综合办学,优势互补方面定会取得长足进步,并适应现代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潘懋远等.大学城的功能与模式[j].高等教育研究,2002(3).。

2、徐辉.变革时代的大学使命[m].浙江大学出版社,1999.。

3、程斯辉,余学敏.论建设大学城的几个问题[j].教育研究,2002(9).。

4、黄葳.兴建大学城:新一轮的大学改革[j].教育发展研究,2001(3).。

5、胡赤弟.城市高等教育发展中园区化模式的思考[j].教育研究,2002(9).。

专业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论文(汇总16篇)篇四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民根本利益的社会,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随着高等教育收费制度的改革和高校扩招的推进,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发展、区域差异、城乡差异以及贫富差距逐渐扩大,高校贫困学生数量增多。国家和政府制定出了以育人为导向,全面的,完善的资助机制和管理体制,但在实施过程中,如何使这一政策惠及所有贫困学子,达到资助效益的最大化,如何在他们享受国家和社会关爱的同时,培养他们自立自强和感恩社会的健康人格,如何让他们成为对家庭、社会和国家有用的人,促进他们身心健康成长,这已不仅是一个家庭和学校的责任,也是一个社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共同的责任。

我国高校在国家资助政策的指导下,逐步建立了以“奖、勤、助、贷、减、免”为主的资助模式。

2.1奖学金。

包括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以及各高校自行设立的奖学金等。国家奖学金主要奖励学习成绩优秀、社会实践、创新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特别突出的学生,奖励普及范围为2%。国家励志奖学金主要奖励家庭经济困难品学兼优的学生,奖励范围为3%。高校自己设立的等级奖学金,奖励范围一般为40%左右。

2.2勤工助学。

高校在校内实验室、图书馆、后勤服务、校院机关等校内单位设立勤工助学岗位。按照教育部、财政部的有关规定,从每年学生学费收入中提取10%的资金,用于发放参加勤工助学学生的报酬。

2.3助学金。

包括国家助学金以及各高校为经济困难的学生设立的困难补助等。助学金范围目前已经达到在校学生的20%。

2.4国家助学贷款。

国家助学贷款是国家利用金融手段加大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资助,国家助学贷款操作8年的时间为高校20%左右的学生解决了求学问题。现在相关省市开始尝试开展生源地贷款政策,这一政策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入学前就能办理国家助学贷款。

2.5减免学费。

教育部要求对普通高校中部分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实行学费减免制度,尤其是要对其中的孤残学生、少数民族学生及烈士子女等,实行减收或免收学费,具体减免额度由学生所在高校确定。

3.1无偿资助存在的隐形危害。

在现行的资助体系中,学费减免、国家助学金、社会各类助学金形式,都具有无偿资助性质,这使部分学生享受了权利,没有给他们履行义务的机会,强化了经济困难学生的弱势意识,也在无形中给他们造成了心理压力。对其他非贫困学生也是一种潜在的利益诱惑,在资助供给量小于求助的实际需求量时,容易助长学生投机偷懒和搭便车行为。

3.2对贫困生缺乏科学的界定标准。

学校对贫困生的确认是根据学生家庭所在地出具的家庭经济情况证明为主要依据,但在实际执行中,学校无法准确掌握贫困生的生活费支出和家庭经济状况,由于计算方法和所在区域不同,其数据差别也很大。目前除了少数经济富裕的家庭外,困难或比较困难的学生比较多,都想用学校的.资助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这中间就不乏不该而享受资助的学生。

3.3高校资助体系微观整合能力不强。

国家制定资助政策时,多是从宏观角度出发,不可能全面考虑学生已经获得其它资助情况,高校可以根据客观情况执行资助政策,通过微观的整合使资助政策体系更科学化和具体化。在具体执行过程中,贫困生的认定,名额的分配与划定这些微观层面,高校都没有形成比较科学认定方法,大部分学校将贫困生的认定权力交给了学生的当地机构,这存在一定的片面性,也会助长学生弄虚作假的风气。

3.4助学贷款现存的问题。

国家助学贷款属于高校与银行之间的合作项目,旨在帮助学生缓解当前经济困境。由于中国传统消费观念的影响,部分学生不敢尝试申请助学贷款,同时,贷款学生的还贷信用与还贷能力也影响了银行对此合作的信心,部分学生也会利用当前还贷条件的不完善,不再偿还助学贷款。助学贷款作为教育资助体系的重要内容,作用应该不只是帮助学生解决当前的难题,还应该培养学生的责任和诚信意识。

4.1制定客观科学的贫困学生界定标准。

客观科学地确定助学政策的目标群体,是实施资助的必要前提。高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客观情况制定相对客观、科学的贫困学生家庭经济情况测评标准的量化体系,采取量化测评与民主评议相结合的评价办法,根据学生困难情况进行量化评估,并划分出不同贫困等级,有针对性地予以资助。对资助后缺乏监管的现象,可以建立学生定期反馈制度。

4.2构建外部资助与内在关怀相结合的贫困生资助体系。

要构建贫困大学生内在人文关怀体系,促使外在的资助内化为贫困生内在精神动力,形成外部救助与内在关怀相结合的资助体系。现今的资助体系正好忽视了这一点,导致贫困生在获得物质资助后经济包袱减轻了,但心理负担却加重了,影响贫困生的健康成长和资助的效果。社会要营造一个关心爱护支持贫困生的氛围,高校要注重对贫困生心理关怀,通过心理咨询与心理档案相结合,使学生在获得的资助的同时心理健康发展。

4.3加快高校教学改革,推行弹性学制。

弹性学制是一种以完全学分制为基础,集选课制、导师制、学分绩点制三位一体的教学管理制度,与传统的学年制相比,它对学生的管理以目标管理为主,它以学分及绩点计算学生学习的质与量,允许学生自主选择专业、课程、教师、学习年限。实行完全学分制,只要完成专业要求学分可提前毕业;本科可以根据个人的不同需要从固定的四年学制改为三到七年内完成,这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那些高校贫困生的经济困难。另外要允许高校贫困生在一定条件下,暂时中断学业,待其经济和其他条件允许时,再重新开始学习。

4.4采取有力措施,推动生源地助学贷款广泛开展。

生源地助学贷款具有很大的优势,由于生源地金融机构对贫困生情况的了解更真实全面,信息识别成本低,而且,它以父母作为担保方,这样银行承担的风险要小一些。当前生源地助学贷款工作各级管理机构仍需完善,大学生个人资信评估与咨询体系尚未建立,生源地助学贷款的担保机制不健全和还贷机制仍然存在一定问题,这都不利于它的进一步发展,国家和政府部门应该采取有力措施,推动生源地助学贷款的积极有效的开展。

参考文献。

[1]谭成华.浅谈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教研教改2008.11.

[4]刘翠燕.试析国家助学贷款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07(3).

[5]朱永忠.完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经营与管理,2007(01).

专业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论文(汇总16篇)篇五

大学,对于我们这些已经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已经不陌生了。我们不再有大一时候的那些新鲜感与好奇感。但是却多了很多很多的感慨,尤其是在人际交往方面,经过一年的磨合期,我发现大学真的不像高中那么简单,那时候大家相处的甚至可以说很单纯。大学校园真的是一个全新的生活环境。在这里,我们远离了父母,远离了昔日的师长同学,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生活环境,这使我们既怀念昔日的亲情、友情,又渴望新的友谊。这种特殊的生活环境增加了大学生对人际交往的需求。同时随着身心的发育成熟,我们的自我意识得到了迅速发展。我们发现了更多的自己的内心世界,对自己以及周围同学之间的关系有了新的认识。在这个时候,我也慢慢开始意识到自身的孤立无援。孤独感的产生也加强了我对人际交往的渴求。并且由于我们大学毕业后就要走向社会,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需要还要从大学扩展到社会生活之中。因此在大学中,我既要学会怎样与社会上的人们交往,又要从他们那里获得生活的经验和知识。所以,我迫不及待的选报了康老师的大学生人际交往这门课程,由于刚上南农后就听说了康老师的授课能力很棒,现在我上完了这门课程,真的觉得自己学到了很多东西,在人际交往方面有很大的提高,达到了报这门课的目的。

首先,我先明确了到底什么是人际交往。人际关系,指人与人之间一切直接或间接的相互作用,是人与人之间通过动态的相互作用形成的情感联系。是通过交往形成的心理关系。

从小到大,从出生到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时时刻刻都离不开人际交往。都离不开这层心里关系。小的时候,刚学会说话,以为说话就是与人的交往。慢慢长大后,发现自己身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不光说话那么简单,它也是需要去学习的一门技巧。尤其上大学后,即将走入社会的我在大学这样的一个小社会里,人际交往就变的尤为重要!

我是一个开朗活泼的女孩,无论在什么场合,总是能很快的和大家打成一片。虽然在人际交往方面不是很失败,但也存在很多的不足。小学、初中、高中、包括大学,我都能比较轻松地融入到班级、社团等一些大家庭里,但是我却发现在大学很多相处的原则变了,让我有些不知所措。比如,我们班级的凝聚力不再像高中初中那么强烈了。我们身边的朋友也许和你交往目的不再那么单纯了等等。我突然觉得要用很长时间去了解别人,而且别人也需要很长时间才知道我是一个怎样的人。而正因为这样,我一下子在人际交往方面失去了方向。在与大家交往过程中,我会缺乏信心,所以交流总不能顺利进行。但通过这门课,我想我学会了很多,心态也纠正了,同时也改正了很多自己的弊端。

下面,我想从几个方面来说一下我上完这门课程的收获。

我将别人的评价作为参照,往往会发现,与我接触的人可能肯定我、尊重我、乐于与我交往,也可能否定我、厌恶我、疏远我。我们在人际交往中,通过他人的态度反馈,可以更真实地了解自己。

其次,我学会了与陌生人打交道的技巧。从前,对于自己不认识的人,我总不知道该怎么与他交流。我会害羞,会不敢说话,会没办法表达自己的思想。但我不得不承认,很多时候,与陌生人交流又是必不可少的。

记得康老师在前几堂课就可我们介绍了与陌生人交流的方法。您告诉我同时教会我与陌生人交流首先要会听、会观察,要听懂别人说的是什么,并掌握其中的主旨。比如要先了解陌生人的兴趣爱好,他喜欢听些什么,他听了什么会感兴趣,或者他听到什么会让他和你有很多共同语言。抓住这些,先与陌生人交流他的爱好,就可以很快的使交流热烈起来,慢慢的对方会觉得跟你熟络起来。

您还告诉我们,在交流过程中,还要注意一些小细节。比如,注意在别人说话时眼睛要不时注视着对方,表示你在认真的听别人说话,并且你很感兴趣,这是对别人说话的基本尊重,另外与别人交流时,最好不要有打哈气、看表、拽衣角、打断对方说话等一些小动作,这样会让别人觉得他说的话对你不感兴趣。注意到这些,我想在对方把自己介绍给你后,自然也很想听一下你的信息和爱好,这时,再将自己的爱好介绍给对方,很可能就会找到共鸣,这样交流就会延续下去,两个陌生人也会慢慢从陌生变为熟悉,交上了朋友。

通过您这样的课堂,还让我学会了微笑,让我觉得自己也可以像。

天使一样微笑,同时带给周围的人好的心情。使我更容易和人们交流,给别人留下更好的印象。这一切让我觉得其实交朋友并不是像想象的那么难,只要有心,只要我们去努力的交流,就会在对方身上与自己的身上找到到双方身上的相通点,找到双方的共同话题与共鸣,找到对方身上的优点和自己欣赏的东西,这便能使彼此成为朋友。通过慢慢地发展,一定会找到知己的。

在康老师的课上,很大程度的锻炼了我说话做事的胆量。我从小就不是一个胆子大的人,每逢上台讲话,尤其是漫无目的演讲时,我总是害怕,从来不敢去尝试。不知道自己上台该讲些什么,不知道自己会不会做出很糗的事情,更加不敢想象自己会不会犯什么不该犯的错误等等。记得小时候,我从来不敢上台去竞选班干部,因为我害怕当着大家的面表达自己的思想,不仅仅如此,我甚至连举手回答问题都会胆怯,现在长大了,虽然没有那么夸张了,但是一当众讲话就会不自觉的不流畅起来。

师,您不仅给了我们人际交往的技巧,而且给了我这样一个平台,可以锻炼自己,展示自己,了解自己。

后来,老师又在一堂课上给我们放了一些关于宿舍关系的视频。对于宿舍关系的处理上,我也一直有很多疑惑。我不得不承认,在大学中,大家几乎都是以宿舍为单位活动的。所以处理好宿舍的关系便显得尤为重要。而通过观看一些视频片段与大家上台对自己宿舍里情况的一些描述,我觉得我在这一方面做的还是很好的。我会在宿舍和大家和睦相处,不会因为自己的小习惯小毛病而影响到大家的学习与生活。而且,我本身也不是个自私的人,会处处为舍友们着想,有什么好的东西也愿意拿出来大家一起分享,平时别人有了困难,也会主动去帮忙。我们宿舍不仅仅我一个人上了康老师的课,我们宿舍五个人都在上这门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课程,通过康老师的课,我们宿舍的关系越来越和谐了,我们就像一个大家庭一样每天很快乐的生活学习着,这也让我们这些身处外地的孩子找到了温暖的家一般的幸福感,在此,我真的非常非常感谢康老师,因为我是一个极其恋家的孩子,大一的时候经常夜里躺在床上想家想到掉眼泪,而这学期,由于在这个课堂,我学会了与大家相处的方法与技巧,让我逐渐坚强起来,善于沟通起来,并且也在南农找到了自己第二个家。

另外,康老师有一节课给我留下深刻印象。那就是传说中的对视训练——眼神交流。那节课,有20个人被幸运的抽了上去,然后每一个人都要上去给他们每一个人对视10秒。最开始的时候,我还真的不好意思呢,尤其是在我面对男生的时候,我本来就很害羞胆小,而且似乎从来没有盯着一男生超过10秒钟。所以总是不自觉的把眼神移到别处。但越到后来,越觉得其实眼睛的对视是一种对别人的了解,俗话说的好,眼睛是人类心灵的窗户,通过看别人的眼睛,其实就可以看到别人的心灵,这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了解了这一切之后,在与后面的几个人的对视过程中,我都会认真的注视对方的眼睛,这不仅表现了我对他们的尊重,而且我发现这样似乎真的可以了解到属于对方的很多东西。同时,我也因为这个活动而结交下几个朋友。现在,我再也不会和别人说话的时候不停地东张西望,生怕与人的对视会造成尴尬,而让人觉得我很难相处了,我会专注的注视着对方的眼睛,将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传达给对方。

最后,还是要感谢康老师。以前只是听说您的课特别诙谐幽默,而且能让人受益匪浅。真正上过您的课之后,彻彻底底地被您的幽默、您的经验和经历所打动了。我可以说我学到东西绝远的不仅仅是论文上陈述的这些,更不仅仅是人际交往的技巧,我还学会了做人的道理,学会了社会的原则等等。与此同时我还交到了好多朋友,学会了如何看待人生,如何面对人生,并且最重要的是我获得这一切都是建立在非常快乐的条件下。您带给我们的是人生最重要的东西——幸福与快乐!

专业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论文(汇总16篇)篇六

在人际交往中,为提高个人形象,你只需要说一两句简单的话,做出一两个简单的动作:与别人交谈,不妨高兴时就扬起眉毛,严肃时就瞪大眼睛,疑问处率直询问,必要时听完后还可简要地复述。这样会给人留下头脑敏锐、率直认真的好印象。反之,如果你无动于衷,则可能给人反应迟钝的感觉。

在适当时机,大胆亮出你的“绝活”,就能大大提高你的声望;并且这“绝活”离你所从事的专业越远越好。对小节都郑重其事的人不会不守约在人际交往中,巧用逆向思维,勇敢地说出自己的弱点或失误,别人会在意外之余,油然产生一种信任。向对方叙述重要事宜,或回答对方提问时,如果做到目不斜视地盯着对方的眼睛,不但会增强语言的说服力,还给人留下精力充沛、光明磊落的印象。与别人握手,如果你用劲很大,那么对方由于条件反射,也会相应地加大力气。通过两手紧握,两心也紧连起来。对方会强烈意识到:你是热情的、坚强的。

在单位里,有些人很喜欢做事。譬如别人的自行车倒了,他看见后就主动将其扶正。有些青年就瞧不起这种做法,说这样做又有什么好处呢?殊不知,这些爱做事的人大都是人缘相当好的人,受人尊敬的人。与别人约会时,如果你将时间定在“x点x分”,而不按通常的做法,定在“x点整”或“x点半”,别人就会以为你不但时间观念强,而且效率高。

对方刚刚说了个头,你就急切地道出下半句,这样做并不能显示你的聪明,相反会让对方不满。假如你即使知道事情的结果,也认真倾听对方所言,并不时地附和一两句,就会使对方高兴地感受到你的诚意。人难免遭遇失败。失败时,如果能向胜利者伸出友好之手,表示热情而诚挚的祝贺,别人就会被你宽广的胸怀所感动。

如果你说“我市有300多万人口”,并不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假若你知道人口数是30.2万,那么请你将尾数一并说出。这样,别人会为你的严谨所折服。

1.要想获得认识别人的机会,首先自己得有真才实学

2.不要过多评论别人的是非之处,即使要有所评议也不要在背后说出人名。而后再适当性的说些自己的感受以及些许好的评价。

5.当某人和你当面谈些似乎漫无边际的东西时,才是最值得注意的地方,试想难道对方真的就仅仅是想和自己闲聊?难道真的就那么的想听听自己的美声吗?(不排除无聊者)

6.和别人讨论问题的时候应当全神贯注的听,不应有所转移注意力的动作,不要随便打断对方的话,即使对方所要论述的时间很长,也要耐心的听下去,届时不要发出任何怪异的声音,即使是自己的本能也要克制,实在不行则应当向他人说明原因。

7.有些东西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就不要随便的说三道四的,会让人很烦。

8.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爱好,所谓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想找到对方的共同语言首先得多积累知识,不仅要泛还需精。

9.自己不确定的东西就不要说了,别人说就让别人去传吧。

10.看别人写的东西时,先看看专业知识占有量多少,如果占有量大,虽不一定是论文,但也不要妄加评论,也不要随便乱提低级问题,毕竟人家考虑的比你多,想的比你精,乱提问题只会让对方觉得你不学无术。即使有问题应该也提一些富有逻辑性的问题,至少这是对人家文章的尊重。

1.在和别人谈话的时候能不引用学科的尽量不要引用,比如:“从xxx学科的角度来说”,“就xxx学科当中而言”之类的话就不要说啦,万一撞上个恰好是这个学科专研很精的家伙就有得玩儿的。2.要说假话就要说得有艺术性,要不就说真话。没有艺术性的谎话和吹牛没什么两样。

3.和对方谈话的时候如果非要用到专业知识的不妨这么说:“就个人的观点而言”,“就个人的知识积累角度而言”,“我个人的看法是。。。。。。”

5.学会拒绝,拒绝是人际交往中的一门很重要的选修课。拒绝常用的几种有:婉拒,当面拒绝,谢绝和答应(拒绝的一种,只要对方的要求没有达到,即使答应了也不过是拒绝的另一种方式)。当面拒绝是小孩子的行为,当面拒绝有两种,一种是本能的拒绝。另一种是本人主管意思上的拒绝。在这两种中无论哪一种都是很不成熟的拒绝方式。这种当面拒绝往往会伤害到前来请求帮助的对方。使用这种拒绝方式的人通常有点自我中心,有点自恋,相对而言心智很不成熟,与这类型人沟通或者让他帮助自己只有获得他的认可,否则很难。

7.想迅速获得对方的对自己的认可最好先直呼其名,有两个字的就连同姓名同叫;有三个字的不妨只称对方后两个字。如果只称呼对方的外号不是瞧不起人家就是另有图谋,就好比少波称呼某女生为美女一样(该女生为少波在学校认识200多女生中唯一称其为“美女”的女生),为什么这么做,因为另有图谋。这么简单的人际交往难道少波会不知道吗,唯一的解释就是少波对该女生另有图谋。

8.欲与人谈话,先学会听话

3.别人向自己借资料的时候,如果自己不想给予,至少应该告诉他如何取得

4.不要试图阻挡别人超越自己,自己要做的是自己超越自己,因为比自己强大的人大有人在。

6.不要让自己太多的过去让人知道,不要试图获得别人的同情,因为社会不会同情弱者。

7.学会保护自己。

专业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论文(汇总16篇)篇七

大学生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宽容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品格。一个胸怀宽广的人在任何时候都是会受欢迎的人,而一个心存妒忌、斤斤计较的认识很难拥有很好的人际关系。

宽容的同时,还要能够热情地帮助别人。你对别人酷,别人只会对你更酷;而你对别人热情,别人就会对你更加热情。都是相互的!

我高中有个同学,虽然他学习不是很优秀,但在在班里的人缘非常不错。他经常会给同学打杯热水,如果他做错了什么事,他会一个劲地说对不起,直到老师和同学满意为止。就这样,这位同学不但在班级有了很好的人缘。学习成绩也渐渐的上升,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赞赏。

主动交往。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尽管与人交往的欲望很强烈,但仍然不得不常常忍受孤独的折磨,他们的友人很少,甚至没有友人,因为他们在社交上总是采取消极的被动的退缩方式,总是等待别人来首先接纳他们。因此,虽然他们同样处于一个人来人往,熙熙攘攘的世界,却仍然无法摆脱心灵的孤寂。要知道,别人是不会无缘无故对我们感兴趣的。因此,我们要想赢得别人,同别人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建立起一个丰富的人际关系世界,就必须做交往的始动者,处于主动地位。我们就应少担心,多尝试。例如:当你坐火车的时候跟坐旁边的人交流沟通,这是第一种能力;而你在跟他交流以后保持长期联系并在合适的时候让对方给自己事业上某种帮助,这是第二种能力。逐渐的当你的成功经验越来越多,你的自信心也会越来越充分,你的人际关系处境也会越来越好。

大学生有些人容易产生自卑感,甚至瞧不起自己,只知其短不知其长,甘居人下,缺乏应有的自信心,无法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有自卑感的人,在社会交往中办事无胆量,习惯于随声附和,没有自己的主见。这种心态如不改变,久而久之,有可能逐渐磨损人的胆识、魄力和独特个性。也不愿意与老师同学交流。

大学生的自卑心里产生于四个方面:专业冷、学校差、学历低、家境穷。但是我就说我自己吧。来自一个偏僻的农村,父母都是农民,每天在那黄土地里辛勤的干活,汗水无数次流露到脸颊,真是很心疼。家境虽不是很好,但我从没感到自卑过。还不是一样开开心心的和老师同学们友好相处,并与学生会的同学多交流多沟通,是自己学会更多的交际能力。父母有钱并不代表着自己有钱,父母有能力并不代表着自己有能力。有钱的大学生当然可以拥有更好的学习条件。但是,他们正因为有钱,可能因此而无法拥有其他同学所具备的东西。譬如苦难。苦难是一笔财富,这句话只是对于成功者而言的。没有成功的人当然没有资格去欣赏自己曾经的苦难。但是,经历过苦难的人会更加渴望成功,更加愿意为成功付出代价,也更加珍惜自己已有的成功。所以,不要因为家境贫苦而产生自卑,封闭自己、而是敞开心扉学会与更多的人多交流、多交往。使自己在人际交往中总结更多的技巧。总结:通过以上几个方面我更深刻的懂得,做为一名大学生要想建立一个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就应该真诚待人,真诚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只有以诚相待,才能使交往双方建立信任感,并结成深厚的友谊。诚实又是成功交往的基础,知心朋友和牢固的友谊是通过真诚相处才获得的。那么。怎样做到诚实呢?简单的说就是一要正直无私;二要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三要表里如一。言行一致。

坚持真诚坚持守信,必须做到热情关心、真心帮助他人而不求回报,对朋友的不足缺陷能诚恳批评。对人、对事实事求是,对不同的观点能直陈己见而不是口是心非,既不当面奉承人,也不在背后诽谤人,做到肝胆相照、赤诚待人、胸怀坦白。总之,对于在校大学生,要从各方面锻炼自己,克服各方面的心理问题,改善人际关系,使自己能够适应大学生活。大学时期是大学生心理趋于成熟的时期,特别需要别人的理解,愿意向别人倾诉自己的思想,以便通过别人的理解与安慰而对压抑的情绪进行调节,使心理压力缓解。另外,重视人际交往,掌握交往技巧,积累交往经验,不仅是大学生现实生活的需要,也是大学生成功走向社会的需要。

市场经济大潮呼啸而来.不可否认,现在的大学生视野宽了,思维丰富了,成才路子多了。市场经济的某些负效应在青少年中引起的‚见了好事不愿做,见了坏事不愿说‛等社会道德滑坡现象令人触目惊心青少年是时代的一面镜子。大学生和谐道德观以和谐为第一要义,即大学生个体要有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能真正融入自然,融入社会,融入集体;形***与人之间道德关怀的氛围、相互合作的和谐关系;形成尊重自然、热爱自然、善待自然的道德观。

1.反对集体观念淡化,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有所滋长。

攀比之风严重。

不满足手上拥有的,非要买不马上需要的东西。明明mp3可以下载大多数需要的歌曲,却非要赶时髦买mp4。从而导致某些青少年对社会阴暗面的看法是,现在社会上心底不好的人越来越多,心底好的人越来越少,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只扫自已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似乎‚人可以为之献身的只有自已‛,主观为别人、客观为自已。什么‚礼义廉耻‛、‚温良恭俭让‛、‚助人为乐、尊老爱幼、先人后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传统道德对他们来说成了空洞说教。久而久之,社会的某些方面就形成了邪气压倒正气的不良社会现象。

内地版《流星花园》进入厦门大学拍摄引发不少厦大学生的担忧,同学们认为,‚拜金贵公子‛的故事有损名校声誉和严谨治学氛围。90后大学生们本是热衷追星的群体,明星进校门,却为了学校声誉自觉抵制,这成为引发争议的一大校园奇事。

纵观人类历史,剥削阶级的共同特点都是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别人痛苦的基础上,使用各种卑劣手段,剥夺别人的劳动果实,满足自己腐朽庸俗的欲望。《红楼梦》中有个贾母,这位贾府的‚老祖宗‛,‚把天下所有的菜蔬,用水牌写了,天天转着吃‛。贾府今天过生日明天赏仲秋,专门买了一批戏子在府中演戏……真是‚金棺美酒千人血,玉盘佳肴万民膏。‛享乐主义的天堂,是建筑在对劳动人民敲骨吸髓的剥削基础上的。所以大学生应该加强集体观念,极力反对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

2.反对伦理道德观念蜕变,善恶标准迷失。

改革与社会转型,使部分大学生出现道德迷失,是非、善恶、美丑混淆不清。有的家长把子女臵于不恰当的突出地位,给以过分的待遇。主要表现在:一是娇生惯养。家庭把孩子视作‚掌上明珠‛,对子女百般宠爱。二是百依百顺。一切听之顺之,一切按孩子的要求办,即使不正当的要求也会给予满足。三是袒护包庇。家长对孩子的缺点,不但不正视、不教育,相反,爱护短,惟恐自己的孩子受委屈。甚至有些家长当孩子触犯了法律,也采取能瞒则瞒的袒护做法。四是纵容放任。家长对孩子的不良行为采取听之任之,纵容放任的态度。由于一个人的幼儿和少年时期是处于自我认识的朦胧期,家庭的溺爱会使他们对自己的思想信念的自我认识产生偏差,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因此导致文明意识淡薄有一些大学生离了父母怕没照顾准大学生患上‚开学焦虑综合症‛我们大学应懂得独立照顾自己,懂得感恩父母,我们大学生都要踊跃做一名懂得感恩的人,能领有一颗感恩的心:对单元要心存感恩,因为她是我们衣食的依托;对父母要心存感恩,因为他们给予了我们生命,让我们健康成长;对学校应心存感恩,因为她给予我们知识的力量,让我们能放飞起青春的理想;对师长应心存感恩,因为他们给了我们教诲,让我们明晓事理、遨游在知识的海洋;因为他们给我们提供了温馨的服务和可靠的生活保障。朋友们,感恩我们的父母吧!父母的一生可能是平凡的,平凡得让我们无法在别人面前谈起;父母的一生可能是清贫的,清贫得让我们不愿在众人面前夸赞炫耀;父母的一生可能是一般的,一般的就像一块随处可见的鹅卵石。可就是这样的双亲,在你跌倒的时候,扶你起来,教你站立,指引你一步步走向成功。

我们大学生们要我们铭记父母的恩情,感恩父母的养育。风雨人生路,让感恩与你我同行!3反对文明意识淡薄。

生活在物欲横流的时代,世人变得浮躁,浅薄,庸俗。如今,不是有句话说现代人‚穷得只有钱了‛吗?细细想来,此话真可谓一针见血。在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的bbs中有一个热帖——《校园十大恶习,你最憎恨哪一个?》。由一名大学生发帖,并呼吁‚净化校园环境,需要共同努力‛后,许多同学纷纷跟帖,历数校园中不文明现象。有人抨击,也有人忏悔:‚都憎恨,但是有时候自己也忍不了要犯,哎。‛当然,也有人在沉痛反思:‚我现在在想一个问题,为什么现在社会对大学生的印象会这么差???到底是谁在破坏我们大学生的形象???‛我们可以看到,当代大学生中普遍存在一些不文明现象。但这些不文明现象也有其社会因素,这些恶习也并不仅仅只存在于校园中。可喜的是,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认识到了不文明现象对美好校园环境的影响,并进行了深层次的讨论与反省,这种bbs评选扩展了校园里积极与文明的声音。

列宁说过:‚忘记历史等于背叛。‛那么,忘记民族文化,忘记一个民族的精神,这难道不算是背叛吗?诚然,恰当地追求时尚本没有什么不妥,这毕竟顺应了社会发展的潮流;然而,先人们所创造的伟大文化,是万不可忘记的。一个遗忘文化的民族就如失却了源头的溪流,如同没有了根本的树木,这样的民族是非常可怕的。

近年来,高校也积极探索和开展了诸多结合学校实际、学生实际的德育实践活动,德育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伴随着经济结构的多样化,利益关系的复杂化和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实用主义、利己主义、悲观主义。为人民服务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是社会主义道德区别和优越于其它社会形态道德的显著标志。每个公民不论社会分工如何、能力大小,都能够在本职岗位,通过不同形式做到为人民服务。在新的形势下,必须继续大张旗鼓地倡导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观,把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贯穿于各种具体道德规范之中。要引导人们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竞争与协作、先富与共富、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等关系,提倡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发扬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为人民为社会多做好事,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良好道德风尚。

我们大学生学生始终要怀有深切的关怀与理解,关切自己的内心世界,积极向上,成为合格的具有高度理性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者。从学校教育这个制高点入手.树立正确的育人观,从根本上扭转重智轻德的影响。开展教育时.以《爱国主义教育纲要》为内容,建立教育基地、制定教育规划,开展分层有序、系列化的教育活动。因为.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已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当今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强大动力。通过开展活动,用健康的思想占领青少年们的思想阵地,将他们的爱国之心,报国之志引导到勤奋学习、早日成才上来。处理大学生道德观念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正确处理大学生的心智,消除影响大学生和谐道德观培养的不和谐因素。

心智是人的思想方法、思维习惯、思维风格和心理素质的综合反映,是一个人内在的对于外在事物的一种认识、一种评价、一种判断。由于心智模式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中逐渐形成,隐藏于人的内心,不容易被察觉或检视,但却影响个体道德观的形成。近些年来,每个到过欧美发达国家的中国人,最感震撼的已不是西方的物质文明水平,而是人家的精神文明程度。例子可举许多,但最令国人钦服的,一是行人横穿马路自觉等待绿灯,二是地铁站乘客自觉排队候车。这自然都是些小事,都是我们所谓的小节。但小节不小,这些小节体现出的正是公民自律守法的常德觉悟,而这恰恰是现代文明大厦的道德基石。甚至有理由这样说:一个不能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民族,一群不会自动排队的公民,要实行真正的法治,要实践自由和民主,难矣哉!

行人站在没有车辆的街头等待绿灯时,他所表现出的正是一种法律至上的价值理念。这种价值理念使其将个人利益追求严格限制在法的范围内,自觉不越雷池一步;这种觉悟也使他能将法作为评判他人行为的准绳,自觉维***的尊严。这即所谓:人人管我,我管人人。当全社会普遍具有这种道德修养时,其功能并不仅在阻止违法犯罪,而是形成一种孤立贬斥违法犯罪行为的正义舆论。这才是法治社会所需要的道德环境。而我们目前所稀缺的,正是这种道德环境。在无视交通法规或漠视公共秩序的背后,表现出的是国人对各种游戏规则的游戏态度。当这种游戏态度主宰舆论时,即便法治再健全,也难免会失范甚至异化走向其反面。

道德教育是一个社会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其社会成员实现道德影响培养德性的过程,是道德信仰重建的核心途径。它是一种理想教育,以提升和培养塑造人为目的,使人具有德性和良心。道德教育的方式上要充分突出主体性,反对灌输,使道德主体自觉地履行道德规范并为道德行为承担责任;采取开放的姿态,抛弃旧的道德观点接受新的道德观点,促进和发展主动探索和创新的能力,激发人们追求真理和实现价值的愿望。‚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类作为能够意识到自己存在的高级动物,能够以自己的好恶取舍本能的推想出他人的好恶取舍。在追求自身的利益时尊重对方的利益,把他人作为目的而不是手段,形成一种源于由自身的需要和感受出发,产生的将心比心和推己及人的精神自律。同时教育者的道德善恶很大程度影响着民众,所以要发挥积极向上的道德示范,树立民众对社会道德的信心。

(二)和谐互动,塑造大学生和谐道德观。

在古城荆州,在寒江救人的英雄赵传宇的母校长江大学,又涌现出一个英雄群体。为救两名落水少年,该校10多名大学生手拉手扑进江中营救,两名少年获救,而3名大学生不幸被江水吞没,英勇献身。一群‚90后‛结梯扑进江中营救落水者,凄美壮烈让人肃然起敬。他们用自己的生命,树起了一座年轻一代不朽的丰碑;他们用惊天动地的壮举,毅然向世态炎凉宣战;他们为人之子,却把恢宏的大爱献给他人之子。人总还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即便是为此作出牺牲,做些看上去‚不值‛的事情。对这样的人和事,我们必须保持足够的敬意,而不是用怀疑的目光来亵渎他们。长江大学17名大学生冒着自己的生命危险,舍己救人,本身就是对社会责难和怀疑的有力抨击。他们奋不顾身的表现,生动地说明了90后并非‚崩溃的一代‛,而是可敬、可信、大有希望的一代。我们的社会提倡发扬集体主义、奉献精神,而传统道德中也包含着相关内容。这几名大学生的行为正展现了这样的‘人性光辉’。‛施索华同时认为,他们的行为并不是用‚金子换石头‛,这种精神力量足以影响13亿人。和谐互动,不仅可以建立起师生之间和谐的信息沟通,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想法,并加以引导和分析,使德育内容真正触动学生,使学生能真正喜欢所学的课程,确立社会主义信仰,并且能够真正掌握学习方法,在思想多元化的社会中明辨是非,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相一致,形成和谐道德观,而且还可以创造使学生潜能得以发挥的条件和机会使教师在教学中增加更多的讨论和对话的空间。结合个人优势、经验和研究心得等,最大限度地容忍差异和不同,容忍每个人可以有自己的理解和解释,充分展现‚和而不同‛的人性关注,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由知识本位向人格发展的转化,由知识灌输为主向以价值道德观引导为主的转化。爱因斯坦曾指出:‚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武器,但是不能成为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产生强烈感情,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鲜明的辨别力。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一样就象一只受着很好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和谐互动,促进大学生求真求善求美,达到自身道德观的和谐。

一个得了心脏病的司机的故事。当他在开车送乘客的时候,心脏病突发,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分钟,他缓缓地把车停在了路边,让乘客们安全下车,然后把车熄火,确保交通正常运行。做完这些之后,一个人静静地趴在方向盘上,就这样失去了自己宝贵的生命。那个司机姓黄,这个模范的名字已经被广大群众牢牢记在了心里。

还有一份资料,内容是一个清华大学的学生用‚化学武器‛烧熊。在北京的一个动物园里,已经发生了好几次‚烧熊‛事件了,有的是棕熊,有的是黑熊,而令人感到费解的是,‚烧熊杀手‛都是一个人---一个清华大学的学生。这又是一篇关于社会公德的事例,却与上一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以上两个正反事例都说明了一个社会公德的问题。那个司机的品质很好,为了不发生危险事件,在他宝贵生命即将结束的最后一分钟里做了三件事,保证了那些乘客的安全;而第二个事例中的那个学生令人发指,难道他与熊之间有着血海深仇吗?可那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呀,怎么能说烧就烧了呢?难道这个学生就没有想到烧熊的后果吗?为了烧熊而犯法,这样值得吗?这可真是一个有着***十年历史的清华大学的耻辱啊!

(三)注重家庭思想道德建设。

家庭是人们最初的生活环境,是最早受教育的场所,也是终生接受教育的场所;父母是人们的第一教师,也是最永久的教师。家庭教育是国家教育有机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教育是由一家一户分别进行的,但这并不意味着这是那一个家庭或父每的私事。家庭教育是人类全部教育的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同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一并构成国家教育的有机整体.是一件关系到国家和民族前途的大事,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这样说过:‚你们应该常常记得,你们生养和教育子女,不仅仅是为了父母的愉快。在你们的家庭里,在你们的领导下,成长着未来的公民、未来的事业家、未来的战士。如果你们处理无方.教育不出好的人来,那么,由此所得的痛苦,不仅是你们的,也是许多人的,是整个国家的。给社会造就出不好的或者坏分子,尤其是你们更大的耻辱‛。由此可见,家庭教育是何等的重要,一个称职的家长不仅是在尽生儿育女之道义上的责任,更是在尽社会责任。年轻的家长们应对孩子严而有格.爱而不骄,严中有爱,爱中有严.爱严得当。另外,还要以身垂范,影响孩子、教育孩子,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

(四)树立榜样精神。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因为榜样人物思想、言行,把共产主义道德标准具体化、人格化容易为广大青少年所接受。雷锋的奉献精神之所以能在几代人心里扎根,就充分说明了榜样的作用。对现代青少年追求的多样化,应分行业、分层次树立一批活生生的有说服力’的先进典型,使青少年学有目标、赶有榜样。前几年,少年儿童学习赖宁、青年学习张海迪、大学生学习张华,达到引导青少年学习典型,教育青少年争做新人的目的。另外,有关青少年教育部门还应结合实际大张旗鼓地设立‚青少年育人奖金‛、‚见义勇为奖金‛诸如此类的激嫩性措施。将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树立起来的典型能真正立得住、叫得响、传得开。

我们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栋梁,所以,作为大学生的我们肩上的胆子着实不轻。思想道德的修养当然是相当要紧,但这远远不够,我们还必须要学习掌握更多的法律知识。在守法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扬中华民族流传了几千年的美好品德。要学法、懂法、守法,在法制的轨道上,做一个有着良好道德素养的人。

专业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论文(汇总16篇)篇八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之中,必然要和周围的人有各种各样的交往或联系,这个在社会人群中因交往而构成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联系的社会关系就是人们常说的人际关系。下面是本站小编给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人际交往中怎样搞好人际关系文章内容。

人和人的任何交往都应当是公平和公开的,虽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隐私,但是与他人相处,不应当处处隐瞒自己,不相信别人其实就是不相信自己,同时也不会得到别人的相信。细想想,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中,不可能把自己永远关在家里,让别人认识自己并不是什么坏事,如果不是做保密工作的,就应当公开自己的身份,这是搞好人际关系的前提,否则就不会得到对方的信任。在生活中、在网络里,我都不怕公开自己,不做亏心事,莫怕鬼叫门,公开了自己才能更好的把握自己,才能和他人更好的交往。

善良是做人的基本素质,友好是与人交往的基本条件。只要善良了才能友好,否则心存恶念就不会和他人友好相处。尽管“人之初,性本善”不准确,但是“性本恶”也没有道理。心存善念应当是每个人都应当具备的起码良知。当今社会在金钱的诱惑下,善良似乎已经成为“傻子”的代名词,我觉得做人还是不要太“聪明”,以善良友好的态度与他人交往,结果一定是好人必有好报的。我一直以善良的心态对待周围所有的人,我没有任何“敌人”,就是对方不仁,自己也不必不义,时间长了,会让世人全面了解和认识自己的。

社会上的酒肉朋友甚多,其中绝大多数都是为了个人的私欲才和他人交往,这样的朋友不会长久。“无私”在今天讲起来似乎有点另类,“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好象越来越被更多的人所接受。我还是坚持人应当大公无私的,哪怕是小公无私也好。做人一辈子如果总打个人的小算盘,那就永远不会有快乐,有了金山还惦记着银海,那一定没有满足的时候。特别是在与人交往时,总盘算自己的得失,就一定不会真正的朋友。就是给人一桶水,自己也不该期望得到一杯水的回报,心底无私天地宽,乐于助人幸福多。

与他人交往时需要诚实守信,这是必须的。如果言而无信,就不会得到他人的尊重。“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在生活中和他人交往,除非不说,说了就要办到。就是因某种缘故一时办不到也要有个及时的解释。一辈子都做个诚实的人,一辈子都不做失信的事,这也是很不容易的。尽管在生活中可以有善意的谎言,那也必须是出自真心,出自对对方的爱护。

坚持了以上四条原则,我们的朋友就会遍天下。

自我价值保护原则。

自我价值是个体对自身价值的意识与评价。自我价值保护是一种自我支持倾向的心理活动,其目的是防止自我价值受到贬低和否定。由于自我价值是通过他人的评价而确立的,个体对他人评价极其敏感。对肯定自我价值的他人,个体对其认同和接纳,并反过来予以肯定与支持;而对否定自我价值的他人则予以疏离,与这种人交往时可能激活个体的自我价值保护动机。平时所见的“适时的表扬”或“恰当地拍马屁”以改善人际关系,就是这个道理。

平等原则。

交往双方的社会角色和地位、影响力、对信息的掌握等方面往往是不对等的,这会影响双方形成实质性的情感联系。但如果平等待人,让对方感到安全、放松与尊严,我们也能和那些与自己在社会地位等方面相差较大的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平时讲的“平易近人”就是这个道理。

相互性原则。

人际关系的基础是彼此间的相互重视与支持。任何个体都不会无缘无故地接纳他人。喜欢是有前提的,相互性就是重要的前提,我们喜欢那些也喜欢我们的人。人际交往中的接近与疏远、喜欢与不喜欢都是相互的。平日所见的“臭味相投”、有“共同爱好”的容易相处就是这个道理。

交换性原则。

如何改善人际关系,人际交往是一种社会交换过程。交换的基本原则是:个体期待人际交往对自己是有价值的,在交往过程中的得大于失或得等于失,至少是得别太少于失。人际关系的发展取决于双方根据自己的价值观进行的选择。平时所见的“礼尚往来”或“你敬我一尺,我回敬一丈”的人际互动关系就是这个道理。

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但能够让我们在生活中更加顺遂,对于我们的心理健康也是有很大帮助的。因此只有掌握了处理人际关系的办法,才能够让大家为自己建立好的人际关系网络,避免无意识的一些伤害我们人际关系的行为的发生。

专业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论文(汇总16篇)篇九

交往是一门艺术,然而交往需要读懂对方的心理,所谓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斯普兰格说:“在人的一生中,再也没有像青年时期有那样强烈地渴望被理解的愿望。”人的一生中总要面对很多的事情,但是许多都是用语言解决的,这就要求我们能说,敢说,会说,说得好才能左右逢源。如何才能说得好呢?首先我们要彼此尊重,谈吐间,我们应该注视对方的眼神,说话应该调节好自己的语速,调节好自己的声音,要关心别人的谈话,时不时有一个合理的姿态,让对方知道自己在听他说话,保持诚恳的微笑。我们应该要有忍耐性,适当的忍耐可以让我们了解对方,然后用幽默的语言给予对方不可还击的告诫。在交流中我们不能冷落那些不爱开口的人,那些人内心是激情的,渴望交流的,但是不知道如何开口,所以我们就要引导他们开口,消除他们的戒备心理,方便和自己坦诚交流,以便扩大自己的人际圈。我们要会说,能把话说到对方的心理,反映出对方的心声。正确的人际交往要求我们消除嫉妒心理,坚持五大原则:宽容待人,求同存异,互助互利,真诚待人,平等待人。例如,在《怪女孩出列》这部影片中的一些人就是嫉妒主人公,才导致一系列的坏事发生,这就是后果,不是结果。交往中我们要诚信,只有诚信才能获得别人的信任,才能建立更好的人际关系,然而善意的谎言也是一种诚信,要学会换位思考。我们要注重自己的仪容仪表,穿着得体,大方,给人一个良好的外在形象,从而增加别人的良好视觉效应。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即人喜欢与自己相似的人,因为类似或相符本身具有一种增强作用,容易获得他人的支持,获得内心的稳定感;同时,相似的人,容易建立相性的群体,以增强对外界反应的能力,保证反应的正确性。一个人在与自己相似性的团体中活动,阻力会比较小,活动更容易进行。

人最怕孤独也最容易感到孤独,人对孤独有一种本能的恐惧,人际交往是最基本,最有效的消除孤独的手段之一。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孤独是在人与人的交往体验中产生的,也就是说,孤独实际上是人们在日常生活的人际关系中所体验到的东西,当一个人感到孤独时,那就表明他正处于想与别人接触和交往的状态中。所以,人和他人交往,可以满足个体的心理需要,消除孤独感,除此之外,人际交往可以传递信息增加个人的知识经验,可以通地互动提高群体凝聚力,可以及时地沟通思想,消除误会,解决矛盾,协调群体成员之间情感和行动。缺乏人际交往,甚至连本能行为也受到严重影响。

美丽的仪表能给交往加分能力和个性品质是影响吸引力的很重要的内在因素。个性品质里的真诚,诚实,理解,忠诚,真实,信得过,理智,可靠,有理想,体贴,可信赖,热情,友善,友好,快乐,不自私,幽默,负责任,开朗,信任别人是最值得喜欢的。

适当的自我暴露有助于加深亲密程度,自我暴露是指坦率地表白自己陈述自己,推销自己,心理学认为,一个人应该至少一个重要的他人知道和了解真实的自我暴露和太多的自我暴露都会引起环境适应方面的一系列问题,一个从不自我暴露的人不可能与他人建立起密切的关系,但总是向别人喋喋不休地谈论自己的人,会被他人看作是适应不良的自我中心主义者,理想的自我暴露是对少数亲密的朋友做较多的自我暴露,而对一般朋友和其他人做中等程度的暴露,人们常常会回报或模仿他人所欣赏的自我暴露,人们喜欢那些与自己有相同自我暴露水平的人,如果某人的自我暴露,人们喜欢那些与自己有相同自我暴露水平的人,如果某人的自我暴露比我们暴露自己时更为亲密详细,我们会害怕过早地进入亲密领域,从而产生焦虑,获得对方赞同时,我们的自我暴露就多,反之就少。

为什么很多的演讲者会让观众充满激情,因为他们知道观众的内心需要什么,渴望什么,他们能让观众满足,能让大家有同感,这就是他们掌握了人际交往中的技巧。然而在生活中有很多人每每说出一句话,都会让别人感到厌烦,还不会找自己的原因,总是埋怨别人,说别人这样那样的,这不是低级人际交往的表现吗?交往中我们要分清角色,长辈,同辈,晚辈,但是尊重是最低底线。交流就要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做晚辈的榜样,与同辈微笑,成长辈好生。我们要有耐心,耐心会给自己带来惊喜,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有时要会循循善诱,从别人的内心出发,即使内心很不舒服,也要坚持。交往中我们要幽默,幽默是人际交往的润滑剂,能消除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也能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我们也要学会适应别人,重视别人的口味,要谦虚有礼貌。要懂得赞美别人,恰当的赞美,因为没有谁会拒绝别人的赞美,人心都是渴望祝福的。交流中要避免冷场,要注意对方态度,注意转移话题。总之,人际交往就是一场语言和心理的战争,谁掌握了语言,谁控制了心理,谁就是这场战争的胜利者。但是在这样的战争中,我们必须要懂得尊重,懂得换位思考,懂得幽默的语言,注重平等的对待。能说,敢说,会说,做一个人际交往的主宰者!

专业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论文(汇总16篇)篇十

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我认为在大学学习中除了知识外,最关键、最基本的是人的能力,而人际交往能力恰恰是我们大学生应该必备的一项,拥有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是大学生走进社会最强有力的条件。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曾经说过: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每个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他必定存在于各种社会关系之中,如何理顺好这些关系、如何提高生活质量就涉及到了社交能力的问题。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以及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在大学校园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一种团结友爱、朝气蓬勃的环境,将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和发展健康的个性品质。在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竞争激烈的当今社会更是如此。我将在这里对我们所学习的人际交往心理学浅谈一点心得和体会。

一个人能否妥善处理好人际交往的问题,直接关系到自己的学习生活质量。人际交往是现代人才的重要素质。人的社会化需要人际交往,人的健康心理需要人际交往,人的事业成功需要人际交往。”因此,通过良好的人际关系交往互动,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对自己的生涯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目前看来自己的人际交往关系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个学生与老师的接触是必要的也是正常的,但是在大学中和老师的接触机会相对很少,与老师的关系相对也是较弱。

第三个是与同乡的关系,在异地求学,同乡是自己的亲密伙伴,与同乡的关系要远远的高与和其他的同学的关系,也是自己比较倾向的人际关系,有共同的家乡语言,共同的生活区域心里是这种倾向的前提条件。

二、我的人际交往现状分析,通过自我分析总结发现,自己的人际交往存在以下问题:

美国心理学家巴克曾说:“人离不开人———他要学习他们,伤害他们,支配他们,总之,人需要与其他人在一起。”可见,人与人的交往是不可避免的。而良好的人际关系则会树立自我良好形象,积极拓宽自己的交际面,赢得他人和社会的承认,促使自己走向成功。大学生正处在人生重要阶段,心智趋向成熟,虽然有极强的交往需求,却也存在相当多的交往偏差和障碍,认知、情绪、技巧、性格等因素,都影响着我们建立良好人际关系。

1、交往单一性。主要表现为:只与本班级或本宿舍的同学和自己的同乡交流、玩乐、活动,将自己的人际圈子限定在极其狭小的范围;只与同性朋友交往,由于个人性格、心理等原因,不愿也不主动与异性朋友、同学过多交流沟通;只与自己的老乡交往。

而被他人嘲笑,在集体活动中通常处在“外围”,不愿成为焦点。在与同学、老师、朋友的交流过程中,很少讲述自身的想法,十分小心和敏感。这种恐惧心理,以致影响着自己的人际交往。

3、期望值过高。对人际交往中没有处理好的情况感到苦恼,追求人际关系的完美,期望自己能左右逢源,这种高期望造成失望的心理。自己友善的行为被同学误解或者没有得到预期的回报,因而对处理好人际关系的信心大大下降。

1、发现自缺少关于人际交往的理论学习,导致交往技巧欠缺,需要进行理论充电。因此应该选修一些相关人际交往的课程、多听一些关于人际交往的讲座,从图书馆借一些书籍,如《交际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大学生演讲能力培养》等,学习人际交往的基础理论。譬如:交往姿势、交往动作、交往不同的受众策略;学习如何看待自己、如何评估对方、揣测对方对你的看法;学会语言和非语言的交往艺术、交往技巧,如换位思考、自谦取悦、褒奖他人等。只有在理论层面涉猎足够丰富,才能在平常的交往实践中更好地运用,实现更好的人际交往。

中。与老师同学主动地交流,利用课堂提问、课后答疑、课外辅导等方式,抓住更多的表现与锻炼机会,让自己在逐次的进步中感受交往的成功,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

3、提高自己的修养。一是塑造良好个人形象,给予自己正确定位。良好的社交形象会给对方留下深刻的印象。要培养自己的专业素养,增加知识储备,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准,让自己更加自信、热情、认真、有涵养。二是确立交往原则,首先要自尊和尊重交往对象,只有做到了自尊自爱,才有可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只有尊重对方的价值、人格,才可能有继续交往的可能。三是培养自己的良好表达能力,善于表达,适时适度适量。表达的内容清楚明确,表达的方式恰当,将会更有利于增进友谊。培养自己解决人际交往矛盾的能力,面临人际危机时,要主动化解,分析和理清问题根源,着手予以解决,做到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创造深入交往的氛围。只要有针对性地解决自己的交往问题,加强交往实践,提高交往技巧,以自信和积极的态度出现在每一个交往活动中,就会收获和谐的人际关系。

分寸,风趣而不显轻浮,给人以美的享受。与人交往要谦虚,待人要礼貌,尊重他人,。(5)做到心平气和、不乱发牢骚,这样不仅自己快乐、涵养性高,别人也会心情愉悦。(6)要注意语言的魅力:安慰受创伤的人,鼓励失败的人。恭贺真正取得成就的人,帮助有困难的人。(7)处事果断、富有主见、精神饱满、充满自信的人容易激发别人的交往动机,博得别人的信任。

2、塑造良好的个人形象,增进个人魅力。

社会交往中,个体的知识水平与涵养直接影响着交往的效果,良好的个人形象应从点滴开始,从善如流,“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优化个人的社交形象。

提高心理素质。人与人的交往,是思想、能力与知识及心理的整体作用,哪一方面的欠缺都会影响人际关系的质量。加强自我训练,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以积极的态度进行交往。提高自身的人际魅力。

3、培养主动交往的态度。

4、真诚、友善、宽容、尊重。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其实给我们指明了做人、交友的道理。只要在实际生活中,不断总结,相互尊重,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也非常容易。

专业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论文(汇总16篇)篇十一

职高生正处于青春期,处在逐渐走向成熟的阶段。在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树立的过程中,良好的人際交往方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手机网络对其社交方面具有深远的影响研究意义。

1.手机网络的内涵。

手机网络与传统网络的功能一样都具有信息传播的功能,但手机网络是以移动电话为上网终端,通过符号、文字、语音图像等形式传播构成的网络。

在很早之前,人们都是通过报纸了解时下新闻,往往不能及时的了解到最新,更全面的新闻,而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广播电视节目逐渐的走进了人们的视野,但由于受其定时播放的限制,对人们的使用还是具有一定的约束性。直到之后网络的兴起,与传统媒体相比较,它突破了时间地域的限制。传播的信息也更加丰富多彩,并且具有传统媒体没有的速度快,多样化等特点,人们可以按照个人爱好,浏览到世界各地的新闻。对于学生来讲,手机网络更有利于及时搜索平时不懂得问题,及时的查阅更加全面的资料。

高职生人际交往的类型主要分为三种类型:亲子交往、师生交往、同学交往。

亲子交往也是高职生人生中的第一个交往方式。其交往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个人品德。随着年龄的不断成长,他们也开始有自己的思想,对于父母的很多观点都开始不赞同,与父母发生争议。对于高职生而言,一段良好的亲子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它将直接影响学生的思想品德和对社会的认知。

师生交往对于学生而言占据生活的大部分时间,两者之间具有教育和被教育的关系。师生的交往一般发生在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和生活中。师生交往的这种关系中,需要二者之间相互配合,教师应具有优秀的教学能力,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学生也需要有正确的思想认知,和对知识的求知欲,这样才能开展一段良好的交往关系。

大部分高职生都不是在本地学习,到了异地远离了父母的爱护,就需要学生独立管理自己的行为和学习生活。行为上没有了父母的管理更加自由。到了一个陌生的生活环境里,学生的活动范围比较小,怎么和同学友好的交往是非常重要的。

二、手机网络对高职生人际交往的影响。

手机网络的兴起,为高职生提供了多种交往方式,如qq、微信、微博等社交软件。即使远在外地无法见面也可以通过视频聊天等进行沟通交流。据可靠调查得知:大部分学生都经常使用社交软件与他人进行互动交流。可见,手机网络在高职生的人际交往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并主导着学生们的交往方式。

由于长期的在校生活,大部分学生都非常渴望与他人交往,希望有自己的朋友圈。因为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遇到很多困难。有时只能向朋友求助。而手机网络的普及使学生的交往更加便利,通过社交软件,可以更容易的结识更多各种类型的朋友,遇到不懂的问题可以随时和朋友讨论,而不需要受制与地点。与传统的人际关系相比手机网络的兴起为学生们提供了更广泛的人际交往范围。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地域和生活习惯的差异,有时学生之间很难快速的习惯交往。而现实中也存在很多影响交往的限制因素。由于性格的原因,有些内向、不自信的学生就不愿意主动与人交往,而手机网络这个特殊的社交环境,可以让生活中害羞不主动与人交往的学生也能大胆的和他人沟通。

4.有利于促进高职生的全面发展与自我认知。

手机网络不仅丰富了高职生的人际交往方式,也突破了时间和地域的差异,让学生可以在网上进行广泛的信息交流,享受各种学习资源。手机网络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交往方式和更多的学习机会,更有利于职高生的全面发展。使学生们在自我认知方面也得到了提高。

总结:

由于手机网络在学生生活中的极高使用率,对职高生的人际交往方面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为学生与老师、家长、朋友的交往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不仅丰富了职高生的人际交往方式,扩大了职高生的人际交往范围,还激发了学生交往的主动性,促进了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所以,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人际交往观念,正确的使用手机网络,抑制其对学生产生的负面影响,是非常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专业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论文(汇总16篇)篇十二

小学班主任处于儿童纵的依附关系发展与横的同伴关系的交叉点上。因此,孩子们入学后,同学间的关系只能依靠老师,作为一名班主任,我们应该交给孩子们与同学相处的一些基本方法。

一.主动热情。

人们常说:“有礼走遍天下,无礼寸步难行。”因为主动也属于礼貌的范畴,主动是对同学的尊重,这种尊重还应该是相互的。热情是一种强烈而深厚的情感,可以推动和鼓舞同学之间的正常交往,让班级氛围更加和谐。

二.讲究信用。

讲究信用是与人交往的基本准则之一。同学之间没有必要虚情假意或者口是心非,倘若这小小的要求都做不到,试想:有谁愿意和你交往?答应别人的事,要讲究信用,更不能敷衍了事。

三.尊重别人、注意礼貌。

每个孩子的思想、观点、习惯、接受的家庭教育等千差万别,所以,我们应该尊重别人,有时,还得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切莫自以为是。交往时,多使用礼貌语言,注意自己的举止,给别人尽量留下好印象;无粗鲁行为,不礼貌的行为尽量减少或者没有。

四.虚心向他人学习,乐于助人。

常常学习他人的长处,让自己不断进步,并且知道尊重他人的重要性。日常的学习与生活中,要乐于帮助同学,这样,更易赢得同学的尊重与喜爱。

五.积极的自我暗示。

有些孩子,由于缺乏自信,加之过于在乎别的同学对自己的评价,因此,心情无法轻松、就连表情姿态也是那样不自然,有时会影响同学间的正常交往。假如我们时时对自己进行一些暗示:我会成为一个良好的交际者,和同学间和睦相处,如此下去,同学间的交往就会变得越发轻松坦然。

六.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现在的孩子,好胜心几乎都很强,常会为鸡毛蒜皮似的小事与其他同学发生摩擦,这都是因为缺乏宽容之心的缘故。我们与同学相处,应该多找找自己身上的不足,这样,更能求同存异,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小学班主任在孩子们的成长路上是一个重要的角色,时常影响着我们身边的每一个孩子,作为与孩子距离最近接触最多的教育者,我们在言行上,一定要给孩子们树立最好的榜样。

专业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论文(汇总16篇)篇十三

家是一个温暖的港湾。在大学,宿舍则是大学生的一个新家,这个家是莘莘学子在外求学的基地,在浩瀚知识海洋寻求真知的栖息地,是同学们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提供信心和力量、情绪低落时提供诉说的场所。然而同一宿舍共同生活在狭小空间的舍友,一旦习惯或观念产生冲突,矛盾也就不可避免。然而,怎样才能处理好与宿舍成员的关系,为将来步入社会做一个充分的人际关系方面的准备呢?我觉得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归结起来要从以下三点做起。

首先,加强自身修养,做到尊重人,理解人。修养指的是一个人的理论、知识、艺术、思想等方面的一定水平,是文化、智慧、善良和知识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美德。一个人的自身修养对于加深与周边人的沟通交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提高自身修养,应当注意遵守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准则:

一、遵守宿舍公约。

宿舍公约是为了维护宿舍生活正常秩序而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遵守宿舍公约是每个大学生应当具备的品质,也是一种礼貌修养,在宿舍生活中,每个人都应当模范自觉地遵守宿舍公约。宿舍公约包括统一作息时间、爱护宿舍公共财物、不准乱扔垃圾、节约用水用电、团结互助等。有些大学生在宿舍大喊大叫、通宵打电脑游戏,乱扔垃圾不注意宿舍卫生等这些不文明行为就是不遵守宿舍公约,破坏了宿舍风气,理应受到批评。不遵守公约就是不尊重他人,同样也是不尊重自己,就是没有修养的表现。

二、尊重同宿舍其他成员。

孟子曾说过:“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尊重他人,体现在尊重宿舍成员的意见,尊重宿舍成员的劳动,尊重宿舍成员的正当权利,尊重宿舍成员的人格。尊重他人,也应当体现在尊重宿舍成员的爱好和习惯,不取笑和侮辱宿舍成员,不把自己的爱好和习惯强加于宿舍成员,不以自己的好恶来评价宿舍成员。真诚地去尊重他人,收获的不仅是他人的尊重,还有双方美好,愉悦的心情,以及建立在愉悦心情之上的良好的宿舍人际关系。

三、理解、宽容。

宿舍成员来自祖国四面八方,家庭背景不同、性格不同、生活习惯不同的人住在一起,需要宿舍成员在处理宿舍之间的关系时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宽容。

理解是人际沟通的桥梁,也是一种修养。理解他人在同宿舍内表现为能够设身处地的为宿舍成员着想,善解人意,体谅对方。善于观察宿舍成员的心理变化,主动去理解他,关心他,对方还没想到的事你事先为他想到了,并且帮他做到了,这样就很容易做到与他沟通。理解他人还包括容忍他人的缺点错误,有理、有利、有节地处理问题。理解是建立所有观念和思想的基础,只有理解了你所面对的人和事,你才能够谈得上宽容。

宽容就是要豁达大度,宽宏大量,有很强的容纳意识和自控能力。海尔普斯曾经说过:宽容是人类文明的唯一考核。[1]宿舍关系也要靠宽容去护理,“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如果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宿舍中出现的小冲突,每个宿舍成员都会养成坦然面对现实,懂得包容一切的习惯,宿舍人际关系就会更加融洽,大学生活也会更加美好、和谐!

其次,学习和掌握良好的人际沟通技巧。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与感情的传递和反馈的过程,以求思想达成一致和感情的通畅。王甫勤20xx年对上海市某重点高校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的调查发现,跟室友沟通时间越长对寝室人际关系的满意度越高。[2]心理发展尚不成熟的大学生在遇到宿舍人际关系问题时容易冲动、走极端。如果彼此间应能把握沟通的技巧,互相理解,互相宽容,慢慢磨合,就会最大程度的缩小各种差异带来的矛盾。想要做到这些,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待人处事行为和谐。人际交往的目的在于设法使交往双方能够融洽相处。对于生活在同一屋檐下的大学生来说,相互之间交往相当频繁,一定要努力做到热情而不轻浮,自信而不狂妄,谦逊而不自卑,谨慎而不拘束,对事而不对人等,只有这样,彼此之间才能合得来,才能创造一个温暖如家的宿舍氛围。

2.适当的自我表露。就是勇于承认“真实的自我”,并将它展示在同宿舍同学的面前,包括老老实实的承认自己的一些缺点。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各方面都表现优秀而又有一些小小缺点的人最受欢迎。当然自我表露一定要注意表露的对象、时间、场合及内容的适当性。

3.善于倾听。特别是当同宿舍同学迫切有话要说的时候,作为听众必须专注而满怀兴趣地听,并予以表情、手势、点头等方面适当的反馈。这样做,不但可以使对方觉得你在意他、尊重他,而且还会使同学觉得你很赞赏他。

5.学会适当的赞扬别人。林肯曾经说过:“人人都喜欢受人称赞。”赞扬是对人的直接肯定和积极评价,是对人的最大尊重,往往可以赢得对方的好感。大胆的说出室友的优点,有利于消除你与舍友间人际关系的僵局,使寝室人际关系变更和谐融洽。但一定要注意,赞扬人一定要有根有据,恰如其分。

6.多沟通多交流。宿舍间有些误解,应主动沟通,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了解自己和他人,消除彼此之间的误会,加强相互的理解和信任,从而建立良好的舍际关系。

再次,积极建设宿舍文化活动,增强寝室的凝聚力。有良好文化氛围的宿舍环境是产生良好宿舍人际关系的重要外界条件之一。[4]以宿舍为单位开展各类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宿舍文化活动,既能丰富充实大学生的生活,又能增强宿舍成员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增强相互之间的感情和团结协作意识。同宿舍学生在集体合作的过程中,会获得关于尊重、理解、合作的情感体验,体会人际交流的意义,认同其他成员的价值,在潜移默化中对宿舍人际关系产生润滑的效果,完成对健全人格的培育,增强宿舍成员间的凝聚力和对宿舍的归属感,构建良好的宿舍人际关系。

建立良好的宿舍人际关系是每个大学生健全人生的必修课。只有不断丰富各方面的知识,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掌握良好的沟通技巧,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养成健康的个性心理品质,才能建立一个互相信任、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和谐寝室人际关系。也只有这样一个有着良好和谐氛围、使每个身在其中的宿舍成员感到亲切、轻松、愉快的宿舍才能够称得上是远离父母的大学生的家。

参考文献:

[1]李水山.中国乡村发现网。

[2]王甫勤.小群体互动与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j].大庆: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xx(5):158.

[3]王淑兰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程[m].西安:世界图书出版社20xx(8):103.

专业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论文(汇总16篇)篇十四

宿舍人际关系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大学生身心健康。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研究对大学提高教育管理水平,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学生的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大学宿舍人际关系问题应当正视并寻求方法解决,对于出门在外的大学生来说,宿舍不只是一个生活的地方,更像是自己的家,宿舍人际关系需要认真对待,尤其要注意相互间的沟通交流与协调。山东大学的心理咨询室吴少怡主任说:“大学宿舍是一个很小的‘小社会’,舍友之间的关系看似简单,其实不然,它是学生之间最重要,最敏感的关系,社会化的过程其实就是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缩影。良好的宿舍人际关系可以使得几年大学生活愉快度过。”[1]大学宿舍既是大学生的社会,也是大学生的家庭,和谐的关系能增强归属感,能满足“归属与爱”的内在需要。

高校宿舍人际关系是与在校学生的个人或团体交往过程中的心理关系。“心理学家卡伦・霍尼韦尔根据个人的方式,以避免人际焦虑症互动的过程中将人群分为三类:接近人群、反对人群与走出人群。”[2]“总体而言,产生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个人、家庭、教育等社会问题凸显。要解决上述问题,高校可以开展移情的教育、开设沟通课程、加强思想教育和加强人际交往指导,使学生建立正确的意识观和价值观,并努力改进各个方面。”[3]毛晓玲女士提出了宿舍的特征理论概念的关系,编制了大学宿舍人际关系问卷,探索宿舍人际关系的特点。“问卷题目包括四个因素:人际冲突、人际和谐、人际亲融和人际干扰四类。”[4]大学生形成以学习和生活二者之间关系为主要内容,形成语言、思想、知识、媒体等以不同形式相互交流感情的宿舍人际关系,不同类型大学宿舍之间的人际关系还分为宏观与微观两个方面。“从宏观的角度来看,整体的关系类型可分为宿舍和谐、和谐弱、分散及小团体式的,从微观角度分为四个类型,即个别成员之间的关系、宿舍友好关系、孤独和寂寞型关系、对立型关系。”[5]许传新的研究表明大一宿舍人际交往频繁,大二开始减少,大三时降到最低限度,大四宿舍人际关系有反弹。“不同年级的学生评估自己的宿舍人际关系有所差异。”[6]大一宿舍成员他们对宿舍人际关系评价最高,大二开始下降,大三下降到最低点,大四有反弹。卢宁采用系统心理治疗技术以大学宿舍为单位进行团体辅导,进行前后际交往态度的干预和生活满意度调查,进行心理测试,并依据不同性别,不同档次,对前后学生的测试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得出不同结论。高校宿舍辅导旨为端正学生的人际交往态度,提高他们的生活满意度,具有现实意义,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重视的越早,自我意识的改善和发展空间的紧密程度及相互接触和交流空间越大。”[7]宿舍是其他学生组织所不能比的,它会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然而,研究表明,目前的形势不容乐观,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不和谐的事情经常发生,使得宿舍人际关系的研究就显得尤为必要。

二、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心理障碍的自我超越。

1、树立正确的交往观念与心理。

增强自信,消除自卑。一个人一旦失去了信心,人际交往必然困难重重,在校学生的交流应该是友好的和诚实的,有合理的方式,没有过多端庄矜持,应当谦卑和谦逊,充分展示他们的自信心。

“缺乏人际交往的技巧也是影响关系的原因之一。”[5]语言是人际交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些学生,在与他人说话时,往往顾左右而言他,忽视对方的话语,学不会倾听。在与教师、学校领导、用人单位等沟通时,如果自大的话,不注意听,会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甚至错失发展的大好机会。在与他人进行语言交流时,一定要表现出真诚的一面,在别人说话时,不要轻易的去打断,当别人陈述意见观点时,要认真去听,并快速思考,直到对方停下来,然后再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2、开明豁达。

社会的复杂性导致了人格的丰富性,这将不可避免地导致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加剧,所以要保持周围良好的合作关系,必须学会求同存异,以开明的心理素质,多为他人着想,做最诚实的自己。做一个开明的人是有一定的难度,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培养这种交流的质量,以更好地适应生活,适应社会。学生应学会同情,关怀,以达到心灵的沟通和情感的共鸣。

3、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其他人的的意见不要太在乎,因为一个时刻,当你在一个陌生的环境,可能是紧张、害羞,可引起人体强烈的焦虑和自卫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从而使别人会认为你是因为他有不信任的感觉,从而阻碍双方关系的发展。这个时候,你就要尽量控制自己的情绪,并且做出最诚恳的解释,尽快融入集体生活。

4、学习人际沟通技巧。

掌握娴熟的人际沟通技巧,可以帮助人们相互增强了解,缩短心理距离,建立良好的关系。许多存在人际交往障碍,主要是由于缺乏沟通技巧造成的,因为缺乏沟通和人际交往能力,往往对人际关系失去兴趣,并造成在人际场合被动、孤立的境地,不仅不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反而限制了自己的发展。应用主动积极的方式,逐步改善人际关系问题,而不是一味地回避。事实上,社交技巧是多种多样的,如增强人际吸引力、幽默,巧妙批评、语言艺术等等。对大学生来说,建立勇气和人际交往的信心后,应展开心理素质培训,正确利用语言艺术。成功的交流,包括诚实守信、谦虚、谨慎、热情助人、尊重、理解、豁达和慷慨等品行素质。。

5、加强自身修养。

良好的品质、能力,拥有一定的专业知识的人更容易受人喜爱。人们欣赏他的性格,钦佩他的能力,因而更愿意与之亲近,成为朋友。所以,如果你想增强人际吸引力,更友好,更和谐的与他人共存,应该展示自己的长处,使自己的性格、能力的不断提高完善,做一个文武兼备的有识之士,使朋友能感受到你的真诚和热情。

总而言之,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应树立自信心,不断提高自己的交往技能,勇于实践善于总结,不断完善自我,真诚对待宿舍里的每一位学生,尊重他人,理解他人,运用积极的沟通方式来解决冲突或分化冲突,把握好宿舍人际交往关系,在人际交往中取得成功,才能在人生中取得成功。

参考文献:

[1]孙琦,刘吉顺.大学生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宿舍[n].中国教育报,20xx-20xx-1-25(10).

[2]张丹.大学生宿舍人际和谐分析[m].哈尔滨:世纪桥,20xx.

[3]毛晓玲,韩立红,张坚美.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特点[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xx.

[4]唐乒球.大学宿舍人际关系的研究[j].广西大学学报,.

[5]许传新.宿舍人际关系质量[j].当代青年研究,20xx.

[6]卢宁.高校宿舍及态度和生活满意度的研究[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xx.

[7]杨荣.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干预研究[a].上海: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xx.

[8]黄希庭.心理健康教育[m].上海:中国东部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

专业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论文(汇总16篇)篇十五

摘要:众多的心理学研究表明,人际关系在我们的心理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可以使我们克服生活中的寂寞,而且人际关系所提供的社会支持对我们的身心健康有着不可替代的影响。一般来说,一个能够很好处理人际关系的大学毕业生走上社会后,才能够很快适应环境、适应工作。

正文。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活动过程中直接的心理上的关系,或心理上的距离.它反映了个人或群体寻求满足其社会需要满足的心理状态.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人类社会生活中最为重要的任务之一。豪斯顿研究人际关系发现,协调人际关系有利于生活幸福,有利于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人际关系研究表明,社会支持可减少或防止心理紧张所造成的心理伤害.没有足够社会支持的人就会感到孤独,这是由于他们感到孤立无助,或是因为人际交往过程得不到足够的自我暴露的机会。所以当代的大学生要培养足够的能力,妥善的处理自己的人际关系,避免在人际交往中出现问题。

一)缺乏主动性交际中缺乏主动性往往跟我们所处的环境和个人的性格有关。从环境来说,对陌生的环境,人总会有距离感甚至恐惧感。另外生活条件的艰苦也常会造成人的一些焦虑、不满情绪,使人没心思主动去与本来陌生人沟通了。从个人性格来说,对陌生环境和生活艰苦产生焦虑不满情绪的人,往往是那些遇事爱斤斤计较的人,对于那些豁达、开朗或者容易满足的人来说,一般不会产生这样的情绪。另外,有的人比较内向,一向不爱主动跟别人交往;有的人从小到大都是佼佼者,交朋友从来都是别人先靠近他,所以习惯了。这些都是影响交际缺乏主动性的原因。

(二)率性而为,不顾他人的感受。

率性而为不能说是缺点,因为如果我们在生活中这样表现的话,别人可能会觉得这个人坦率、不作做。但是在人际交往中率性而为,却常常会搞僵人际关系。比如做事情完全按自己的想法去做,不管别人的意见,就会让人觉得你刚愎自用不谦虚;在行为方面率性而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注意时间、场合,别人就会觉得你无组织无纪律;经常改变主意,没有经过周密计划或事先请示就行事,让人觉得你做事卤莽,缺乏诚意等。

(三)不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从交际的角度来看,你的言行举止会给交际对象留下或良好或不良的印象。所以我们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如果言行举止不庄重、不检点,就会给我们的交际对象留下不好印象。别人见到你只会退避三舍,哪里还愿跟你交往。

每一个人都希望与他人友好相处,都希望自己能拥有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问题在大学生活中始终是一个影响自身心理健康、影响学习的重要因素。

与人交往和相处的问题并不是大学中独有的,但这一问题在大学生中的表现却有其特殊性。首先,大学生与人交往的经验相对较少,而且只是在进入大学以后这一问题才突显重要。这在很大程度上为大学生与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带来了一定的压力。要在短期内建立起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往往需要很多的技巧,而同学们往往只感受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和压力,却缺少必要的经验和技巧。

那么,怎样才能在大学校园与人友好相处,为将来步人社会做一个充分的人际关系方面的准。

备呢?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要充分了解大学校园人际关系的特点。

从成为大学生的那一天起,与人相处的对象和特点就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在中学以前,我们与之相处的对象和含义比较狭窄,只是友谊或亲密关系的一种拓展。此外,那时的人际关系也比较简单。例如,我们可以只跟自己喜欢的人交往,自己不喜欢或者不想交往的人就可以不去理他。然而,一旦成为了大学生,我们就不能再仅凭个人好恶与人交往了。不仅要同自己喜欢的人交往,还要与自己不喜欢的人保持友好的关系。这是大学校园人际关系的一个突出特点。所以,对大学生而言,了解这一特点并建立一种新的人际关系不仅是大环境的要求,也是每个个体逐渐走向成熟和走入社会必要条件。如果我们不能够从一开始就对这种特点有充分的认识,还按照以前的方式行事,就很容易发生人际关系方面的不适应问题。

另外,在大学生活中,人际关系的新特点还表现在不能仅以自己的标准要求别人,还应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也可能是别人所不能接受和不喜欢的。因而,在彼此之间发生冲突或不协调时,就不能仅仅指责和埋怨对方,而要做到互相的谅解和彼此的适应。大学生必须逐渐摆脱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方式,逐渐学会设身处地的为别人着想,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独立、协调的新的人际关系。

(2)要注重自身人格塑造和能力的培养。

常听到有同学讲:“那人性格好,懂得多,所以喜欢同他交流”.的确,一个品质好或具有某些特长的人更容易受到人们的喜爱。所以,若想要增强人际吸引力,融洽地与他人相处,就应充分健全自己的品格,表现自己的特长,使自己的品格、能力、才华不断提高。人们喜欢真诚、热情、友好的人,讨厌虚伪、自私、冷酷的人。在同学中选择朋友,首先考虑的是个性品质,与成熟、热情、坦率、有责任感的人多交往。

另外,人际交往在心理上总是以彼此满意或不满意、喜欢或厌恶等情绪反映为特征的。一般说来,人们总是喜欢那些喜欢自己的人,对真诚评价自己的人具有好感。自己一旦受到某人喜爱,得到好的评价,就会使自尊心得到满足,对此人产生心理上的接近和好感,因而也就减少了相互的摩擦和人际冲突,为良好的人际交往提供了心理条件。真诚地赞美他人,他人反过来会对你抱有好感。有些人常常太注意自己,不能发现别人的可贵之处,如果你能多注意别人,就会发现任何人都有值得赞美的地方,并且肯定别人的长处,举会给自身带来益处。

(3)要宽宏豁达,学会体察对方心理,做到以诚相待。

我们的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人们相互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复杂。要与周围的人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要具备宽宏豁达的心理品质,多为别人着想,做到以诚相待。

在生活中,我们与朝夕相处的同学有了误会,受到别人不公正的对待、不为人接纳时,你一定会为之焦虑和烦恼,也一定会影响你的学习、生活及社交关系。如果我们做到宽宏豁达,也许就会心平气和些,会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问题,会体会他人的心情和感受,误会、委屈就常常会烟消云散,别人也将欣然接受你。大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交往中一定要注重这种品质的培养,以求更好地适应生活、适应社会。

我们在交往中要学会做个有心人,善于体察别人的心境,主动关心他人,使他们感受到你的善意和温暖。以同宿舍的室友为例,每个人都要注意观察,尽量满足他人的需要,如经常打水、扫地,为生病或有事的同学打饭、补习功课等。而现在的大学生交往中,普遍存在一种“以我为中心”的交往倾向。只注意自己目的实现,却无视他人的利益和要求等等。他们常常不顾场合和对方心情,一味由自己的性子去交往,致使在交往中出现尴尬的局面。所以在很多的时候,我们需要多进行换位思考,只有将心比心,以诚换诚,才能达到心灵的沟通和情感的共鸣。

(4)掌握一定的社交技巧。

交往中的技巧犹如人际关系的润滑剂,它可以帮助人们在交往活动中增进彼此的沟通和了解,缩短心理距离,建立良好的关系。

很多同学都说,他们在与自己比较熟悉的人交往时能表现得很自如,但与不太熟悉的人交往时往往很被动、畏缩,不知该如何与他们相处。很多同学由于缺乏交流和人际交往的技巧,往往容易对人际交往失去兴趣,并造成在人际交往的场合被动、孤立的境地。对许多大学生来说,如果意识到自己在社交和人际交往方面缺乏必要的技巧,应采取主动的方式,去逐步改善自己的人际交往问题。

当然人无完人,我们当然都有会犯错的时候。只是在我们犯错的同时我们应当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让自己始终处于平静,这样有利于和别人沟通,取得别人的理解和信任,从而优化了自己的社交关系。培养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为以后的生活和工作做准备。

参考文献1.《圆通的人际关系--曾仕强》。

2电子图书《社会人际关系》(二十一世纪学生素质教育文库)。

专业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论文(汇总16篇)篇十六

今天我们正处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和融合的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引发了整个世界的变化。网络改变了传统的人际交往模式,让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网络技术手段改变了传统的生活方式,给人们带来了新的生活方式。同时,网络也在影响人们的人际关系的形式,拓宽了人们的交往范围和渠道。

(1)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常指人与人交往关系的总称,也被称为“人际交往”,包括亲属关系、朋友关系、同学关系、师生关系、战友关系、同事关系及领导与被领导关系等。

(2)网络传播与人际交往密切相关。我们每个人的生存都离不开和他人的交往,人际交往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人际交往可分为面对面的直接交流和以媒体为中介的间接交流。

(1)传统传播环境与网络传播环境下的人际关系。现实社会中,人们的人际关系建立往往是通过直接的、面对面的语言和身体交流的方式,这种传统的传播环境存在着诸多限制,人的相貌、穿着、仪态就会影响人们的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的建立。在这种环境下,大学生建立人际关系,往往要考虑这个人的性格、年级、日常生活习惯等,人际关系的圈子就会限于周围的人。

(2)网络传播中建立人际关系的形式。网络中人际关系的建立主要是通过两种人际交往的形式:e-mail和网上聊天。e-mail是一种类似传统通信手段的人际传播方式,是互联网应用最广的服务,它有着自己最鲜明的特点。第一,电子邮件可以是文字,也可以是图像、声音等多种形式。第二,e-mail的传播速度不同于传统的通信传播速度,比传统通信快得多。第三,e-mail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只需轻轻点击鼠标,即使相距万里的人,也能在短短的几秒钟内实现交流。

(3)网络传播中人际关系的特点。

1)网络传播中的人际关系是虚拟化的。人们在网络中的身份可能只是一个代号,其中形成的人际关系是建立在虚拟的情境中的,这种虚拟的空间,使人们可以在其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尤其是合当代大学生张扬个性、崇尚自由的本性,符合大学生对人际关系的需求。

2)自由、平等、开放是网络传播中的人际关系的鲜明特色。现实社会中人们建立人际关系往往要基于自己的身份、地位或者是背景,这种人际交往存在很多的顾虑,使人们不能自由平等的选择朋友。

3)网络人际关系是现实社会中人际关系的发展,是现实人际交往的延伸。社会的现实性,使得人际交往不能尽如人意,网络给人们提供了更多更便利的人际交往途径。

(1)网络传播给人际关系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

1)有利于扩大交往范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我们也往往对自己喜爱的人开口表达自己的爱慕之情,但只能将我们的感情融入生活之中。网络传播环境,改变了这一现状,给我们提供了表达情感的渠道。

2)有利于宣泄不良情绪,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由于传统观念和行为的影响,很多人在遇到各种烦恼和心理问题时,没有勇气向别人倾诉,长时间不良情绪的积累,很容易让人的心理变畸形。网络的鲜明特性,尤其是匿名性,让人们不必再担心自己的某些心理问题被别人窥探。

3)有利于建立平等的人际关系。网络社会中每个人的身份都可以得到隐藏,网络世界让他们的追求得以实现,每个人际关系的建立都是基于平等的关系,不存在身份、地位的差距。你有什么苦恼,都可以向你的网友表露,可以开心做真实的自己。

(2)网络传播给人际关系发展带来的弊端。

1)沉迷网络不可自拔,阻碍身心的健康发展。由于网络的优势,很多人沉迷于网络世界中不可自拔。网络世界中存在很多暴力情节或是其他不良行为,这种不良行为会逐渐影响一个人的身心,最终阻碍身心的健康发展。

2)人际关系变得更加冷漠。面对面的直接交流是社会交往的基本特性。随着网络的发展,远程教育、在家办公、电子商务等的出现,使人们面对面的机会大大减少,导致人际关系疏远、道德冷漠、亲情隐退。

3)弱化了人际关系中的伦理道德意识。在网络中,人际关系的建立是比较随意的,没有现实社会中那么多的顾虑。网络传播环境中,信息是比较冗杂的,在带给人们有价值的信息的同时也伴随着一些垃圾信息,这些垃圾信息中,存在着黄色、暴力信息。

(1)树立正确的网络观,重视网络心理教育。对待网络,要有一个明确的态度。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网络只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个交流工具,不是我们生活的主体。每个人都应当树立正确的网络观,科学合理地认识和使用网络。

(2)加强交流,提高人际沟通能力。网络世界毕竟只是一个虚拟的世界,无论网络世界多么的完美,都无法和真正的现实世界相比拟。通过冷冰冰的网络建立的人际关系,存在诸多的问题,很容易使人际关系更加的冷漠。要不断加强与别人的交流,来缓解人际关系冷漠。

(3)提高对信息的辨别能力。网络世界是信息的海洋,在给人们传递有价值的信息的同时,也伴随着一些虚假信息、黄色信息等。面对网络中如此多的信息的时候,无形之中就会受到不良信息的侵害,影响人际关系。要重点培养大学生辨别能力和判断是非的能力。

快速发展的网络,已经融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虽然网络传播环境下的人际关系与传统的人际关系有着明显的差别,也存在着诸多弊端,但网络改变了人们的交往范围和交往方式,网络传播以其鲜明的特色,加速了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拓宽了人际交往的范围,给人们提供了更多人际交往的选择,总体上是利大于弊的。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范文推荐

    专业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内容(案例18篇)

    拥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可以让我们在迷茫时找到前进的方向。在总结中要积极反思,分析失败的原因,找出解决的办法。阅读这些励志故事,我们可以从中学到很多关于坚持和勇气的

    热门调研方案内容(案例16篇)

    整改措施应当以具体任务和细化过程为导向,确保问题得到有针对性的解决。以下是一些经典的营销策划案例,希望对大家了解和掌握营销技巧有所帮助。为认真贯彻落实祁人口委《

    专业学校教学工作总结新闻稿(通用16篇)

    公务员工作总结是一种反思和思考的过程,可以帮助公务员发现工作中的盲点和不足,形成自我调节和改进的机制。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些学校德育工作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

    2023年计算机网络实习报告(模板15篇)

    实践报告要求我们做到客观公正,不夸大事实和夸张效果,严禁抄袭和剽窃他人作品。以下是一些成功的报告写作范例,供大家参考和学习。初踏社会,心情激动、紧张、难过。激动

    专业网络暴力论文引言(通用17篇)

    其实任何事情都不是凭空而起的,所有不好的事情都是发生在不好的前提下的。就现在的90后00后而言,大多都是一群唯恐天下不乱,正义感爆棚的白痴。谣言就这样以一传百、

    热门幼儿园学期末安全工作会议记录范文(13篇)

    通过征文活动我们可以了解不同人的观点和见解,促进知识的交流和分享。写征文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文采的流畅性,避免出现语法错误和表达不清的问题。这些征文范文是对社会

    专业立项报告和可研报告(通用12篇)

    报告范文是一种结合实际情况对某一特定主题或事件进行详细描述和分析的书面材料。它旨在提供必要的信息和数据,以便读者能够了解和理解所报告的内容。范文中的报告内容丰富

    优秀医院保洁心得体会总结范文(15篇)

    考试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策略的有效性。这里有几篇优秀的教师总结范文,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转眼间,20xx快接近尾声,在这忙碌而短暂的

    最新励志的感悟大全(13篇)

    即兴可以让艺术家与观众产生更加密切的互动和共鸣。即兴表演时,我们可以通过情感的表达和细腻的动作来吸引观众的共鸣。以下是一些表演即兴的经典案例,供大家参考学习。

    专业三年工作总结政审用(汇总15篇)

    税务机关是国家税收管理的执行主体,负责征收、检查和稽查等税务工作。这里列举了一些相关统计数据,希望对大家了解情况有所帮助。提高思想认识和综合素质坚持政治学习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