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初中语文八年级教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5篇)

时间:2024-11-25 作者:储xy
简介:百分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这篇《最新初中语文八年级教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5篇)》及扩展资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百分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最新初中语文八年级教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5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优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初中语文八年级教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教案篇一

教学目的

一、学习按空间顺序安排材料,突出重点的写法。

二、认识我国古代工艺美术家的高超技艺。

教学设想

一、重点和难点

本文的显著特点是:作者在完整而深刻地理解雕刻家艺术构思的基础上,合理安排材料,运用简练生动的文字再现了“核舟”的形象。掌握这个特点,是成功地实施教学的关键。

重点是文章的第3段。这段写苏武和黄庭坚在船头“共阅一手卷”的神情,又以佛印的“矫首昂视”为烘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苏武滴居黄州时期的闲适生活和旷达心情,也说明了他“泛舟赤壁”的由来。这是雕刻家艺术构思中的主要之点,也是这件艺术品的主题之所在。

难点是怎样完整地理解雕刻家的艺术构思。这是因为文章涉及了艺术品的所有细节,如果只看字面,会给人以眼花缭乱的感觉;而要探究每一个细节跟主题的联系,则非完整地理解雕刻家的艺术构思不可。这个难点解决了,不仅可以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艺术品的主题,更好地掌握文章安排材料的方法,还可以帮助他们提高审美的能力。

二、教学方法

拟兼用诵读和讲解两种教法。诵读教法主要用于第2至4段,要求达到当堂基本成诵。应当说明的是,课本并未提出背诵的要求,但这是文章中的精彩部分,熟读成涌有利于对课文的理解和语感的培养,在不加重学生负担的前提下,这样做不仅必要,而且符合教学大纲精神。讲解的重点是文章的写法和雕刻家的艺术构思,个别难句也要照顾到。

三、课时安排

这篇课文拟用两课时教读。

第一课时:介绍作者,熟悉课文大意,讲解第一段,诵读第2、3段。

第二课时:诵读第4段,略讲第5、6段,分析写作方法,完成课后练习第一题中第1小题。

四、预习要求

1、对照注释弄清文章大意。

2、解决个别生字词的读音。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让学生简单介绍自己家里有的成曾经见过的工艺美术品,然后问:

①“核舟”的雕刻者是谁?

(目的是弄清课文中的称名法。开头称姓称字是一种正式而又亲切的称法,末尾姓、名、字并称,是正式的称法,这是雕刻家自称,但也可用于称人,如苏武《方山子传》中“此吾故人陈忙季常也”。)

②这件艺术品的名称是什么?是雕刻家取的吗?

(目的是引起学生对艺术品主题的注意。船背无“大苏泛赤壁”字样,从“盖……云”可以看出是文章作者观赏后作出的判断,姑且以此命名。)

二、作者及原作简介

1、补充:其父魏大中曾任吏部都给事中(大致相当今中央部的办公厅主任),因上疏弹劾当时掌握朝政的阉党头子魏忠贤,被捕下狱遭暗害。魏学洢扶枢还乡,悲愤而死。他一生没有做过官。

2课文系节选,但只删去一小段。被删节的是:(上接“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魏子详瞩既毕,诧曰:嘻,技亦灵怪矣哉!庄列所载,称惊鬼犹神者良多,然谁有游削于不寸之质,而须糜(通“眉”)了然者。假有人焉,举我言以复于我,亦必疑其遵,乃今亲睹之。由斯以观,棘刺之端,未必不可为母猴也。(下接课文本句)

三、朗读全文

三、正音(见“预习要求”)并标段号。

2、带领学生从第2至5段中划出以下话语以显示作者的说明顺序:舟首尾长——中轩敞者——一船头———舟尾——船背

3、教师范读全文(能背诵最好)。

4、学生齐读全文。

强调要用一字一顿的方式,切实掌握字的读音和意义,不要求读出语气、〔说明]这种读法适用于生僻字多而虚词较少的说明文。在大体熟悉其字句后,再划分节奏为好。

四、讲解第一段

1、指名一位学生试读全段,仍用一字一顿读法;教师再领读一遍,读出节奏。

2、讲词语:

(1)“为”,为英语中的“make”,是一个用得相当广泛的动词,可以说“为学”“为文”。这里指雕刻。

(2)“罔不”,是常用语汇。问学生“罔”可用哪个字来替换(“无”)。这是作者有意使用古语。

(3)“因势”“象形”可以读断,即“因其势而象物之形”。“象”是动词,摹拟的意思。

3、概括本段内容(用讨论方式)

①赞扬雕刻家王叔远的高超技艺(板书加圈字,下同);结合课文:径寸之木,极言原材料之小/宫室。…?木石,极言雕刻范围之广;“因势象形,各具情态”极言技艺之精。)

②交代赠核舟事。(可以问学生“盖大苏泛赤壁云’可否省去不写,并读一遍以示省去后上下文仍然连贯。只是于文义影响甚大,使下文即第2至4段内容失去依托。)

由上述内容引申出本段有提示全文的作用。

五、简介苏武游赤壁一事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苏武被诬以诗诽谤朝廷,下狱。出狱后贬为黄州团练到使,实际是流放;但他以读书和游览自娱,表现了旷达的胸襟。元丰五年他曾两次到黄州城外的赤鼻矾游玩:一次是农历7月16日,一次是农历10月15日。并写下著名的前后《赤壁赋》。下文说的“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正是苏武在这两次游览中未后见到的景象,是脍炙人口的名句。雕刻品“核舟”就是用文坛上的这个掌故作题材的。

六、诵读第二段

此段和以下两段的基本教学程式是:①学生用一字一顿方式齐读一遍,教师按节奏领读一遍;②解释词语,概括段意。③练习背诵,并在试背过程中作诵读指导z④以提问方式外导学生弄清雕刻家的艺术构思。(以下只写解释、指导和提问的内容,不写过程。)、

1、解释和指导:

①首句读法:“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其余四字句均作二拍,二字一拍。

②按这样的顺序记诵:舟首尾——舱。舱上篛篷——旁开小富。窗启——雕栏。窗闭——见字。

2、提问:

1)山高月小”等四句为什么脍炙人口?

(这正是在船上所见到的景象,一写水上,一写江边;一写秋景,一写冬景,语言精炼而形象生动。)

②雕刻者刻此16字,有什么意图?

(借文坛掌故暗示舟在赤壁附近的江上。)

七、诵读第三段。

1、解释和指导:

①读法:“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珠/可历历数也”。

②佛印:与苏轼极要好。在黄州时佛印曾函请苏轼吃“皛(jiao)饭”(一碗米饭、一杯白水、一碟盐),苏轼则以请吃“毳(cui)饭(饭也“毛”,水也“毛”,盐也“毛”——“毛”,黄州方言,没有)回报。

③注意层次:首句写三人的相对位置;第2至5句写苏、黄;第6至7句写佛印(“总一分”式写法)。

2、提问:

①雕刻家是用怎样的方式让人识别这三个人物的?

(“峨冠多髯”是苏武的外形特征;佛印是和尚,一望而知;余下一人可谁知是苏轼的好友黄庭坚。)

②为什么雕刻家选用了“共阅手卷”这个细节?

(联泛舟的背景来看这个细节,是足以表现人物的闲适生活和旷达胸襟,这正是雕刻品的主题。〕

八、留作业

背诵第2、3两段。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略)

二、诵读第四段

1、解释和指导:

①“横卧”:横放。楫横卧,以示不用。

②读法:“其人//视端/容寂”。“端”,正。

③也是“总一分”式写法:前两句总写,以辑定位,故先出拇。后两句分写,先出居有者,后出居左者——

2、讨论:舟子只能算陪衬人物,为什么把他们的表情动作刻得如此细致?

(雕刻品是静止的,但“泛舟”的主题却要求给人以动的感觉。从揖“横卧”和两个舟子的自在神态可以看出,这时候的船正为《后赤赋》上说的是“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体焉”,这就有了动的感觉了。再加上居揖右那个舟子的“啸呼状”,还可以想像出此时江上有风,风助船行,“泛舟”的意味更浓。)——

三、连贯诵读第2至4段(过程略)

四、学生自读第五段

1、齐读一遍后,先解释“题名”加“篆章”是我国书、画、雕刻作品的惯例,有防假冒的作用;然后就内容提出一些小问题(如有哪些字,什么颜色,清晰度如何)让学生作答,以加深印象。

2、读《前赤壁赋》开头:“王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再让学生对照“题名”,看看有何异同。

(雕刻家刻此作品也是在“壬戌”之秋,这也许是一种巧合,但无论如何也可从中看出雕刻家对苏轼当年的遭遇是感慨很深的——由此自然过渡到下一步。)

五、小结雕刻家的艺术构思

学生讨论后,归纳要点如下:

1、原材料桃核“修长”,宜刻成舟形。关键是“泛舟”的主题要求将游览的全过程集中到“核舟”上。

2、苏轼是主要游览者,但必有同游者,由此而想到苏轼在黄州时过从较密的黄庭坚和佛印;再将苏轼当时的闲适和旷达心情集中到与黄“共阅一手卷”上来,使主题思想变得极其鲜明。

3、借苏轼前后《赤壁赋》中的名句点出游览地点和舟四围的景色,使“核舟”的艺术空间显得极其宽阔。

4、通过“一楫横卧”点明船在随水飘流,静中有动。

5、舟子“啸呼”,使人感到江上有清风徐来;佛印“矫首昂视”,使人感到四周景色在不断变化,也是静中有动。

六、学生自读第六段

让学生合上书本,想想:假定自己看过这样一件艺术品,最后还想说些什么。

〔说明〕这是一道开放性的讨论题,鼓励学生自由发言,不拘一格,如能涉及被删节的原文内容,应予表扬。

讨论后可归纳如下:①统计数字承第2至5段,极言细节之多;②‘借不盈寸”承第1段“径寸之木”,又承第2段“八分有奇”,极言原材料之小;③自然导出赞语“技亦灵怪矣哉”,点明全文中心。

七、小结写法——按空间顺序安排材料

讨论后归纳成三点:

(1)正面是艺术品的主体,反面是附文,所以先写正面后写背面;

(2)舟长是整体,前、后、中是部分,所以先写整体后写部分;

(3)中间带有背景性质,船头是主题所在,船尾是陪衬,所以先写背景,次写主题,最后写陪衬。

八、完成练习一第1题

1)略一。

(2)先找出译文的毛病:

①“从头至尾即“长度”,此四字可删。

②“竹篛做成的篷”是解释?不是翻译。

③前一个“可以看见”也是多余的话。

④“八个字”可删,其义自明。

⑤“石青”本有“上色”作用,“上色”多余“

九、布置预习下一课

教学反思

课堂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需要执教者从各个方面进行精心准备。其中,如何选好角度分析课文,是语文老师上好一堂课的关键。

在这次自录课的过程中,我认真准备了《核舟记》这一课书。《核舟记》是一篇文言说明文,作者通过对核舟的整体和各部分人、物雕像的描述,包括注明方位、数目、大小等,使读者弄清了局部和整体的比例关系,细笔勾画,形象具体可触。读完之后,不仅使人“奇巧人王叔远”的高超的技艺感到钦佩,同时也对作者能够通过简洁的文章让读者感到寸核中的几多情态、几多奇趣,不禁令人称奇道绝,叹为观止。

自录的这节课,学习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从总到分,从分到总,按照事物各部分的空间位置和人、物的主次,突出重点,做具体细致的描述说明的写作方法。

②了解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成就,认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及卓越技艺。

要想达到上述的学习目的,就要清楚这篇文章的结构和说明顺序。先概括介绍王叔远技艺的精湛;然后以空间为序具体加以说明;(先言船舱,再依次言船头,船尾,船背。)最后概括总结。第三段是重点段落,应抓住人物的神情,隐藏在衣褶中的相比的两膝,历历可数的念珠等细节,来体会雕刻品的精细及雕刻家的高超技艺。进而领会本文的准确、简明的语言。这课书的教学我觉得成功之处有以下几点:

一、教学思路、环节较清晰

这节课是本课书的第三节课,前两节主要是读熟课文、疏通文意;这节课主要任务是理解,我设计了四个环节:

(一)读书环节;

学习文言文熟读课文是基本功。因为学习文言文必须掌握一定数量的语言感性材料,这些语言感性材料只有通过诵读,逐步积累文言字、词、句、段、篇等语言材料,培养文言语感,才能很好的落实。朗读文言文,应读准音,生字字音要通过书上的注释,查阅工具书读准。读多音字,应先弄清读什么音时是什么意思,确定了词义,才能读准字音;也可以结合句意,确定读音。如“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和“有奇字素无备者”中的“奇”字,在前一句中“有奇”的意思是“有零”,所以读音应是“jī”;在后一句中“奇字”的意思是“生僻的字”,所以读音是“qí”。通假字的读音要念借字字音,例如“为字共三十有四”中的“有”是通假字,它通“又”,所以读作“yòu”。要畅通朗读课文,还应读好停顿,特别是句中的停顿,它是用来显示句子的层次的,单从字面上是不易掌握的,必须理解句子的意思,才能读好句中的停顿。一上课,科代表就带领同学们读这篇课文,使学生一下子进入到了语文的学习氛围中,这种学习氛围也是长期以来形成的一种习惯。同时。学生们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达到了熟悉课文的目的,为理解课文打下基础。

(二)学生自己阅读,分析问题阶段;

学生读完课文之后,我提出了一个问题“这篇课文写了什么内容?都是怎样突出‘奇巧’之意的?”这个问题看起来很简单,但是要回答出来需要学生把整个文章都看遍之后才能分析出来,我认为,给学生提的问题不要过小、过碎,不然学生会摸不着头脑,听得糊涂,自然回答的也糊涂。所以我开始就提了一个问题。问题提出之后,我就把学生分组,一组看一段,前后桌的同学可以交流。学生们是先自己看书,然后再交流,这样使学生既认真看书了、思考了,有不至于很盲目。这期间老师就可以及时与学生交流,听听学生们的看法,

(三)学生展示环节;

十分钟之后,我让学生每组派一位代表上黑板写出自己组的答案。学生们在这个环节中显现得非常积极踊跃,争先恐后地上黑板写自己组的看法。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调动了学生

(四)老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环节。

由于是学生自己总结出来的内容,写的时候显得有些罗嗦,且重点不突出,如:写第一段的内容时,学生只写出了对人物的介绍,但对于核舟的主题就给落掉了,就是学生对“盖大苏泛赤壁云”一句没有看到,或没有理解。对于“奇巧”的突出,学生也只把原文写上去,并没有总结、提炼,显得有些罗嗦。我在点拨的时候,首先问问学生这样写的理由,尽量让学生自己能够随时改造。我就顺着学生的新想法在黑板上把能保留的重点圈点出来,让学生一眼就看明白了。很直接,方便。学生自己讨论出现的问题能够及时被发现问题、及时被解决问题。一段说完之后,其它段落的问题解决就快多了,学生也明白多了。让学生到黑板上展示自己的想法,我认为是一种既快、又明朗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不足之处:

(一)由于课文本身的限制和教学环节的设置,多媒体的运用上稍显欠缺。毕竟语文的教学随机性还是很大的,并且文言文的阅读教学有的地方可以使用多媒体,有的环节就不必了。

(二)由于学生是自己写的板书,占的地方很大,使得后来我的总结在黑板上显现的有些随意,不是很工整,地方显得小。

这次的备课与反思,使我在新学期的教学有了新的方向,下学期我会更加努力,搞好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

初中语文八年级教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教案篇二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把握父亲形象的特点及意蕴。

2.学习抓住关键语句,理解故事内容和人物思想感情的阅读方法。

能力目标

1.把握课文的叙述角度,体悟作品兼有崇敬和怜悯的双重感情色彩。

2.明白课文围绕“台阶”组织材料,安排详略的写法。

3.学习本文平实、质朴、充满深情厚意的语言。

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深入了解、认识、热爱父亲,理解、尊重父亲的感情。

2.理解“父亲”这个中国农民的典型形象,学习劳动人民勤劳、质朴、忠厚、善良而有所追求的优秀品质。感受父亲性格中的艰苦创业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培养对待人生的积极健康的心态。

【重点难点】

1.把握故事内容,分析父亲形象,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

2.理解父亲形象的意蕴和组织材料的详略安排。

【教学设想】

1.合作、讨论、探究父亲的形象和文章组织材料的方法。

2.复述法。理解人物的思想性格及其意蕴。

【人教八上】

一、歌曲导入,创设情境:

1.(播放音乐《愚公移山》)歌曲或flash动画。寓言《愚公移山》的寓意:这个故事反映出古代劳动人民征服大自然的美好愿望,体现了劳动人民不畏困难,坚持不懈,永不放弃追求的精神。

今天我们学习李森祥的《台阶》,《台阶》展现的是父辈们现实的生活画卷和深沉的精神世界。

2.李森祥(1956—),衢州人。1975年入伍,曾在嘉兴军分区某部工作,少校。1991年调南京区政治部创作室任专业作家。1986年《烟雨楼》杂志发表处女作《半个月亮爬上来》后迅速成长。

李森祥的小说以农村、军营两大生活为主要题材,塑造出一系列生动的普通人尤其是农民的质朴形象。《小学老师》被《小说月报》等选载,获1991年《小说月报》第四届百花奖、1990—1992浙江省优秀文学奖。

3.本文是一篇小说,注意回顾小说的有关常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投影出示,检查字词学习情况。

2.统领全文的一句话是那一句?——父亲觉得我们家的台阶低。

开端:父亲觉得自己家的台阶低,要造高台阶的新屋。

发展:父亲开始了漫长的准备。

高潮:终于造起了有九级台阶的新屋。

结局:新屋落成了,父亲人也老了,身体也跨了。

3.试用第三人称说说本文的故事梗概:(区别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的不同写法)

某某家的老屋只有三级台阶,他眼看人家的台阶高,受人尊重,决心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可是凭着他的经济条件,要造这样的新屋得准备大半辈子。他想聚沙成塔,凭自己一身力气,干他十年二十年,总有一天可以造成新屋。他苦干了大半辈子,一砖一瓦的捡,一角钱一角钱的攒,终于盖起了新屋,砌上了九级台阶,屋造好了,人也老了,身子也跨了。

4.主旨:本文叙述了父亲建造高台阶的过程,表现了父亲为实现理想而不懈追求,坚忍不拔,不知疲倦的精神,也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崇敬和怜悯。台阶暗寓或象征了中国一般农民人生奋斗的过程。热切希望以先进的生产力迅速改变农村落后的精神面貌。

5.父亲为什么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因为台阶是地位的标志。人家高的有十几级,自家台阶只有三级,被人小看,“没人说过他有地位,父亲也从没觉得自己有地位”,想有地位而没有地位,所以总觉得自家的台阶低。他希望对过改建房屋、砌高台阶来改变自己的地位,获得别人的尊重。

6.父亲是怎么造起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的?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什么?

他下定决心,开始漫长的准备。父亲每天捡砖、瓦、鹅卵石等。往瓦罐里塞角票等。砍柴买钱等,准备了大半辈子。表现了父亲有着诚实劳动兴家立业,不怕千辛万苦的品格,有着愚公移山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

7.“新屋造好了,父亲怎么样了?”为什么会这样?

终于建起了有九级台阶的新屋,一辈子的心愿得以实现,心头的喜悦真是无法形容。父亲为此付出的代价是沉重的:新屋落成了,人也衰老了,身体也垮了,父亲坐在新台阶上感到十分不自在。

台阶低,意味着经济地位低下,父亲由此形成了自卑心理。这种自卑心理长期存在,难以一下子消除,所以台阶高了,反而处处感到不习惯,不对劲。

三、合作探究,研读赏析

1.找出最让你感动的描写父亲的语句,有感情的读一读,说说使你感动的原因。

2.父亲的性格:淳朴、谦卑、有理想、敢于拼搏、不怕吃苦、坚忍不拔、渴望得到尊重等等。

立下造屋目标,并为之付出长期艰辛的劳动——勤劳、顽强;

建成新屋的喜悦、局促、不自在——淳朴、善良、谦卑;

建成新屋累垮身体——不服老、倔强。

父亲是一个非常要强的农民,他有志气、不甘人后,他要自立于受人尊重的行列,他有长远的生活目标,他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

父亲是一个老实厚道的农民,他用诚实的劳动兴家立业,不怕千辛万苦。同时,父亲身上有着中国传统农民特有的谦卑。当新台阶造好后,他反而处处感到不对劲、不自在,并且不好意思坐上去。

3、从不同的角度理解父亲的形象意义:

“阴阳八卦”的传统文化角度:一、三、五、七、九是阴中的级别的象征,而一级是最低级别的象征,九级是最高级别的象征。所以民间百姓的门槛一般是三个台阶以图吉利,且也是地位级别的写照。再如“紫禁城”的建筑物有9999幢,标志着最高皇权的象征。再如云南大学的台阶有97个,这表明是云南省的最高学俯。从这我们可看出:父亲作为传统的中国农民,为什么把我家的台阶从三级升到九级的目的就不言而喻了。父亲他要求台阶高,其实就是追求人生的地位。

从人类需要层次论的角度: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人类需要层次有五个: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角度看:

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角度看:

这篇小说题为“台阶”,先在老屋上用了那么多笔墨做文章,有多方面的作用:第一,写三块青石板的来历,可以写出当年父亲的力气是多么大,后面写挑水时闪了腰,这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第二,写石板粗糙,可以暗示当年经济条件更差。第三,写“我”在青石板上跳上跳下,表明当时“我”年幼,而新屋造好,“我已经长大成人了”,说明准备造房,前后用了一二十年。写小孩子能连跳三级,可见台阶之低。写父亲在台阶上的坐姿,也是写台阶之低。写父亲的脚板,写出父亲终年辛劳的形象,也说明家庭的穷困。

5.为什么新屋的主体工程写得简略,造台阶反而写得详细?

详略是由中心来决定的,文章的题目是《台阶》,所以主体工程可以略写。造台阶可以详细的写。

不能,这一段可以看出父亲长年累月干农活,为了造台阶工作很辛苦。

(提示:a、节约、俭朴;b、父亲经常在水凼洗而仅有一次在家里洗的缘故;c、父亲一辈子从未享受他人服侍而内心感到不安的缘故。)

四、体验反思:

(开放性题目,不求答案统一。)

小说塑造了发展中的中国农村一个农民的典型形象。他的血管里有我们民族拼命硬干、坚忍不拔的精神,他身上所具备的优秀品质代表了新旧交替时期中国农民的突出特征。同时,这一形象还告诉我们,农民创业之所以如此艰难困苦,根源在于经济落后。这篇小说深沉地响着时代的呼唤——亿万农民的希望在于先进的生产力,以此迅速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结束老牛拉破车的日子。

作者对父亲的优秀品质表示敬仰和赞叹;对父亲身上的中国传统农民所特有的谦卑表示同情;对改变农村的面貌寄予希望。

3.与朱自清的《背影》比较阅读。说说两文表现出来的父亲性格有何异同。

《背影》抓住“背影”命题立意,组织材料,突出了父亲的背影,突出了父爱,给人深刻的印象,让人深切的感受到父爱。

《台阶》围绕台阶命题立意,组织材料,使建房这个一般性的题材有了它的侧重点,有了特色,突出父亲对社会地位的要求,突出父亲希望受人尊重的思想性格。

小结:这两篇文章所写之事,都是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但是,作者却能够挖掘出深邃的内涵来。所以,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要留心身边发生的事情,体会其意蕴,从中受到教益。

五、课堂小结

《台阶》围绕“台阶”命题立意,组织材料,使建房这个一般性的题材有了侧重点,有了特色,突出了父亲对社会地位的追求,突出父亲希望受人尊重的思想性格。同时这篇小说,应当引起我们的深刻反思。改革开放使中国农村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的思想也有了空前的进步。但是,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三分之二的人口在农村,农业生产力还相对落后。农村、农业、农民“三农”问题,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要全面实现小康,重点是农村,难点是农业,关键是农民。我们有责任关注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做出应有的贡献。

2.请学生从家居住房变化的角度,谈谈自己对社会发展引发的人们思想观念(如按揭买房)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的独特的体察和感悟。

初中语文八年级教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教案篇三

《壶口瀑布》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感受壶口瀑布的美。

2.抓住关键句,品味文章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特点。

3.学习作者从声响、形状、态势等不同角度来描写壶口瀑布的特点的方法。

4.领会文章蕴含的深刻意义——无坚不摧、无往不胜、坚韧刚强的民族精神。

第1课时

一、导入新课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而最能体现黄河奔腾的气势的,莫过于黄河壶口瀑布了,教师简单介绍壶口瀑布的位置与形成。出示3张有关瀑布的照片,请学生判断哪张为“壶口瀑布”。请学生用一个词语,描绘一下3张中最喜欢的那幅照片,或在看到照片时的感觉。

今天我们学习的“文化散文”家梁衡笔下的壶口瀑布,感受壶口瀑布的气势。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朗读课文,感受壶口瀑布的气势

教师播放课文朗读录音,学生听读,一边听一边画出描写壶口瀑布的语句,感受语言的魅力及壶口瀑布的气势。

学生自由朗读,根据刚刚听读的体会,带着感情朗读课文,再次体会壶口瀑布的意境美。并说说文章两次写到壶口瀑布的情景,分别是什么季节。在文中标出两次所在的段落。

明确:第一次是雨季,在第二自然段;第二次是枯水季节,在第三、四自然段。

目标导学二:分析壶口瀑布的特点

要求学生从文中找出描写雨季和枯水季壶口瀑布的语句。思考:雨季的瀑布有什么特点?枯水季的瀑布又有何特点?你是从哪些句子中看出来的?

明确:(1)雨季壶口瀑布特点:惊心动魄、气势磅礴。

从下面句子可以看出来:

①车还在半山腰就听见涛声隐隐如雷,河谷里雾气弥漫,我们大着胆子下到滩里,那河就像一锅正沸着的水。

②那沟已被灌得浪沫横溢,但上面的水还是一股劲地冲进去,冲进去……。

③我在雾中想寻找想象中的飞瀑,但水浸沟岸,雾罩乱石,除了扑面而来的水汽,震耳欲聋的涛声,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听不见,只有一个可怕的警觉:仿佛突然就要出现一个洪峰将我们吞没。

(2)枯水季瀑布的特点:气势磅礴、雄伟壮大、坚韧不拔、刚中带柔的特点。

从下面句子可以看出来:

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

目标导学三:体会黄河象征的民族精神。

请同学们齐声朗读课文“我突然陷入沉思,眼前这个小小的壶口,怎么……造物者难道是要在这壶口中浓缩一个世界吗?”

1.小组讨论: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朗读这段文字?

明确:语气应该由平缓渐渐提速,带着惊叹、赞美的语气朗读。

2.看到这黄河之水使作者想到什么?流露出怎样的情感?

明确:由海、河、瀑、泉、雾所有水的形态,想到了喜、怒、哀、怨、愁——人的各种感情,想到了博大包容的胸怀。正因为如此,在作者笔下黄河之水也被赋予人的情感,而作者对黄河的赞美之情正是寄予在对黄河之水的描写之中。这种写法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3.请继续朗读第六自然段,作者由黄河之水想到人之外,还想到了什么?

明确:想到民族的精神。他由黄河的“柔中带刚”“遇强则抗”“勇往直前”联想到中华民族的坚强不屈,借对黄河的赞美,表达对中华民族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精神的歌颂。

小结:作者描写了黄河之水惊心动魄的场面、雄浑磅礴的气势,表现出黄河之水博大宽厚、柔中有刚的性格特点及前赴后继、勇往直前的精神。同时由黄河的性格想到中华民族虽历经艰难,但宁折不弯,坚忍刚强,勇往直前的精神。通过议论和抒情,抒发了对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赞美之情。

第2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跟着作者一起感受了壶口瀑布雨季和枯水季不同的美,并体会了黄河之水象征的民族精神,请同学们一起来回顾黄河之水有哪些精神(请学生发言)。这节课我们将从写作手法和语言特点方面继续感受壶口瀑布的气势和精神。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体会侧面描写的表达效果

1.在写雨季的壶口时,作者写“只急慌慌地扫了几眼,我便匆匆逃离,到了岸上回望那团白烟,心还在不住地跳……”这一感受,有何用意?

明确:侧面描写,从“我”的感受出发,间接写出了在雨季瀑布令人畏惧的气势,使人感受较深,省略更是令人遐想无穷。

2.你还能找到运用侧面描写的例子吗?

明确:第三自然段,“当地人说,曾有一头黑猪掉进去,再漂上来时,浑身的毛竟被拔得一根不剩。我听了不觉打了一个寒噤。”引用当地人讲的“猪毛被拔光”的事,侧面体现壶口瀑布的迅疾。

3.作者在写了壶口瀑布的水之后,为什么又写脚下的石呢?

明确:写脚下的石被水凿得窟窟窍窍,旋出光溜溜的大坑,侧面表现出河水遇强则抗,坚韧的特点,表明水的刚强和抗争精神。

4.作者的重点是要写枯水季的壶口瀑布,为什么还要写第一次来观看壶口瀑布的感受?

明确:第一次是远观,写壶口瀑布给人惊心动魄的感觉,为后文具体描写第二次观看壶口瀑布波澜壮阔的气势起到铺垫和渲染的作用。在读者心中留下深刻印象。

目标导学二:品味本文语言特色及效果

1.作者是从哪些角度来描绘雨季瀑布的特点的?

明确:①听觉角度:在半山腰“涛声隐隐如雷”,近处涛声“震耳欲聋”。

②视觉角度:“河谷里雾气弥漫”“像一锅正沸着的水”“那沟已被灌得浪沫横溢”,到了岸上“回望那团白烟”。

2.作者描绘雨季壶口瀑布时的语言具有怎样的特点?请找出你认为最有表现力的一句具体分析。

(1)车还在半山腰就听见涛声隐隐如雷,河谷里雾气弥漫,我们大着胆子下到滩里,那河就像一锅正沸着的水。

明确:本句运用比喻,将涛声比作雷声,把汹涌澎湃的河水比作沸水,突出壶口瀑布惊心动魄、气势磅礴的特点。

(2)(瀑布)是由平地向更低的沟里跌去,人们只能俯视被急急吸去的水流。其时,正是雨季,那沟已被灌得浪沫横溢,但上面的水还是一股劲地冲进去,冲进去……。

明确:句中用了“跌”“吸”“灌”“冲”一系列动词来描写河水,突出河水险急、汹涌澎湃的气势,使河水的形象更加立体可感。

3.作者描写了壶口上游的河水和脚下的深沟,找出相应的语段,仔细品味其语言特色,体会其意境。

(1)上游:“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宇宙间仿佛只有这水的存在。”

明确: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将枯水季仍然气势磅礴、汹涌无比的瀑布水流快、水密的特点展现了出来,令人仿佛身临其境一般,回味无穷。

(2)龙槽壶口:

①“那平坦如席的大水像是被一个无形的大洞吸着,顿然拢成一束……消失在远山青色的背景中。”

明确:运用“吸”“拢”“冲”“跌”“碎”“升”“跨”“穿”一连串的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黄河奔腾至此由于地理环境的改变,一下从河床跌入深谷,碎成点,碎成雾,充满灵性与生命力量。分析描写壶口瀑布的语言特点,应该从多种角度入手,修辞手法、用词角度、句式特点等。

②“平平的,大大的,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中抖落。不,简直如一卷钢板出轧,的确有那种凝重,那种猛烈。”

明确:运用比喻,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这时奔腾的黄河之水已变成了飞流而下的瀑布——浑厚、壮阔、猛烈、凝重。

③“于是又有一些各自夺路而走……像一曲交响乐,一幅写意画。”

明确:运用排比、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和长短句结合的语言,形象地写出了河水在遇到阻碍后寻找其他的出路,成为泉、溪,突出其柔的一面。

目标导学三:学习本文写景的语言特点

作者调动多种感官,运用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并运用一系列具有表现力的动词,结合自身的感受,描写了壶口瀑布惊心动魄的场面、雄浑磅礴的气势,表现出黄河之水博大宽厚、柔中有刚的性格特点及前赴后继、勇往直前的精神。请你选取生活中的一处景物,仔细观察,结合内心感受,写一个描写景物的片段。不少于200字。

示例:站在湖岸的观景台上,我激奋的心情几乎跃出胸腔。试想,面对这一湖蓝得“晕”人的碧水,扑面的芳香水汽,哪有生命不振奋呢?哪有意兴不飞扬呢?我尽全力把身子往前倾,脖子向前伸,瞪大眼睛向湖中望去。湖中间的水域,似乎有一台一刻不停运转着的机器,生产出粼粼清波,后头的清波驱赶着前面的,一齐向四面递进,奔向湖岸;阳光照在清波上,粼粼闪动,有些晃眼,像薄薄的金片铺于太阳底下;清波一波连着一波,波波相依,蔚为壮观,就像天上掉下来的一块布满无数皱褶的绿色大布;蓝色的湖面映托着湛蓝的天空,天空高远,朵朵白云如只只绵羊,悠闲自得,似乎是不愿意离开这人间美景;湖面上水雾氤氲,缭绕着弯扭着盘旋着往天空升腾,但到了一定高度就不见了踪影。

初中语文八年级教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教案篇四

一、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深刻认识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念,努力培养和提高人的语文素质。积极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健康个性,培养学生自我教育和终身教育的意识。语文不仅要让学生学到了语文知识和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提高思想水平、文化修养、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为培养适合未来社会所需要的新人而努力奋斗!

二、教学的总要求

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更新教学理念,大胆进行教学改革,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创造性学习,创造必要的条件,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进一步提高,为其他学科的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是按照《课程标准》编排的新教材,体现了新理念和新目标,致力于构建新的教材系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本册共有30篇课文,按主题合成七个单元,每个单元按照主题进行综合训练,努力吸引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综合学科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不断的实践中,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培养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根据对课改精神的学习和对语文教学方向的把握,我们初步拟定了本学期语文教学的培养目标。

思想品德目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培养学生社会主义的思想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健康高深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这是初中三年的最终目标,本学期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打下基础.

知识目标:了解课文中出现的有关重要作家作品的常识,了解描写方法和修辞方法和词类的有关知识,熟记课文中出现的生字生词的音形义。

掌握和运用知识能力的目标:在小学语文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基本的阅读听话说话的能力,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具体地说,就是能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作用,理解思想内容和文章的思路,了解基本写法,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能力,初步掌握精读略读的方法,培养默读的习惯,提高阅读速度,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基本课文中的一些精彩片段,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读文言文课文,要了解内容,背诵一些基本篇目,熟练使用常用字典词典,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

人文素质目标:初步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能正确运用语言文字来进行交流表达,把课本中感受学习到的有关人的语文素质的东西灵活运用到生活中,从而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例如待人接物的仪态,为人处事的心理,读书看报看电视的习惯等。

四、班级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46人。学生好的习惯(课堂听讲,记笔记,发言提问)正在逐步养成,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也有了明显的转变,语文的综合能力也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较大的提高。虽然优秀率有所差异,但存在的问题不容乐观:目前班级学生最大的特点是两极分化严重,而且’尾巴\’较大,大部分学生学习自觉性不强,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知识难度的增加,加上现在根据课改的精神对教学目标进行的调整,本学科更加注重考察学生理解与运用能力,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思维能力和认识水平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对个别优秀的学生来说是如鱼得水,但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并非福音。

初中语文八年级教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教案篇五

《“飞天”凌空》

教学目标:

1.掌握新闻特写这一新闻体裁的基础知识,了解其写作特点。

2.把握新闻特写语言文学性与客观性有机结合的特点。

教学重点:

1. 掌握新闻特写这一新闻体裁的基础知识,了解其写法特点。

2. 指导学生熟悉新闻特写语言的特点及运用技巧,为学生写出“新闻味”的作品奠基。

教学难点:品味学习本篇新闻特写语言之真实美与动人美的有机结合,在客观叙述和少量修饰语中体会作者的态度和观点。

教学创意:改写对比了解特写,小组探究补白领悟,拓展演练以学助写,比较阅读落实特写。

教学流程:

一、补全消息,温故知新

(一)下面这则1982年的消息不完整,请同学们根据所学的消息的结构和特点,将标题和导语补充完整。

( 中国运动员吕伟亚运会夺冠)

新华社新德里11月24日电11月24日,(中国跳水姑娘吕伟在10米跳台跳水比赛中,技压群芳,一举夺魁。)新德里跳水运动馆,10米跳台跳水比赛进入白热化状态。八名各国选手按照次序登台比赛。4轮比赛过后,中国姑娘吕伟以微弱优势排在第一。第五轮比赛,选手们纷纷上了难度。吕伟这最后一轮选择的动作是“5136”,这是跳水比赛中难度系数的动作。只见她登上高台,静静站立。起跳,向前翻腾一周半,空中转体三周,身体打开,笔直地入水,压住了水花。完美的表现,裁判给了9.5分的高分。凭借着这一跳,吕伟获得第9届亚运会10米跳台跳水赛金牌。

(二)吕伟11岁开始练习跳水,14岁进入国家队,15岁获得全国少年冠军,16岁拿下亚运会金牌,许多专业媒体都将“跳水皇后”“跳水女皇”的称号送给了她。在当时有关吕伟的众多新闻报道中,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飞天”凌空》是很有特色的一篇,学习它作为新闻体裁的独特之处。

(设计意图及教学建议:这一环节一来对前面消息的学习进行训练夯实,二来补充交代了相关背景,激发学生兴趣,三来为后面对新闻特写特点的探究做铺垫。)

二、文题切入,批注美点

(一)聚焦文题聊“飞天”

“飞天”是佛教壁画或石刻中在空中飞舞的神,“凌空”是高升到天上或耸立在空中,这一标题用比喻的修辞,把运动员吕伟高台跳水比作飞天凌空,我们能读到哪些信息呢?

明确:吕伟跳水如仙女般优美绝伦,也表达了作者对其动作的感叹和赞美。

(二)自读课文寻美点

自读课文,小组内分享交流能具体表现吕伟跳水如“飞天”般美妙的文段。

(三)小组展示品美点

小组推举代表品读、赏读描写细腻精彩的美文佳句。

(设计意图及教学建议:此环节以文题为切入点,在优美语句中直观感受当时现场,感受新闻特写中语言的文学艺术感染力。教师引导学生在美美读美文佳句同时,从文学角度,引导他们感受语言文字慢镜头描述的技巧方法,如动作描写、修辞手法、修饰的形容词,正侧面描写的结合等等。)

三、提炼补白,对比学习

这篇仅540多字的新闻特写,30年后再来读它,依然觉得比赛像刚发生一样,现场感十足,这篇特写被评为当年好新闻“一等奖”。相比我们补全的那则消息,这则新闻特写有何独特之处?请阅读课文关于《什么是新闻特写》的补白,提炼重点信息,以《“飞天”凌空》为例来说明。

明确:新闻特写兼有新闻和文学的特点,着重描写精彩的瞬间。

(设计意图及教学建议:补白阐释精准但抽象,同一新闻内容不同新闻体裁的表现,即消息和新闻特写的对比归纳更加直观,二者结合能让学生更快更好掌握新闻特写的特点。此环节也是对学生提炼整合、对比归纳等综合语文能力的训练。教师在此环节要引导学生领悟到本文作为新闻特写的重要特征,即对“何人”“何地”“何事”等新闻要素一笔带过,集笔力于具体描绘一个精彩的跳水动作,通篇以表现“如何”为主。)

四、反刍美点,探究语言

这则新闻特写的文学味儿我们之前已经感受到品析过,那么作为新闻作品,如何体现新闻语言客观真实的特点,达到细腻动人与客观真实的有机融合呢?

明确:客观展示跳水动作本身;使用的跳水动词准确形象;“犹如”“似乎”等词的使用区分了客观事实和主观感受;四字词语的大量使用体现新闻语言简洁的特点。

(设计意图及教学建议:这个环节的美点反刍是在了解了新闻特写这一新闻体裁后,让学生从新闻语言角度来进行探究发现,避免学生将新闻特写等同于文学作品,也为最后练笔环节做铺垫。)

五、视频拓展,精彩再现

时光逆转,让我们一起穿越到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赛场上,就在那一天,刘翔,这位21岁的中国人,以12秒91的成绩获得了110米栏奥运会冠军,而我们就是在场的优秀记者,我们将用我们的笔将时间定格,将那惊心动魄的12秒91定格为永恒的瞬间。下面,就让我们进入到那天的赛场,请仔细观察感受,将下面这则新闻特写省略号部分补全。

“红色闪电”横空出世

——刘翔百米跨栏夺冠记

距离比赛开始10分钟,刘翔静静地坐在起跑线前,目光投射在眼前十道高高的栏架上。110米外,是那道醒目的终点线;身旁,是七个如狼似虎的强悍对手。其中的有法国人“一条狼”多库里,美国奥运亚军特拉梅尔,古巴的奥运冠军加西亚,以及拉脱维亚名将奥里加斯。

……

最后一栏后,刘翔已经遥遥。红色的刘翔,黄色的面孔,高喊着撞向胜利之线!

12秒91!全场人惊呆了。刹那间,全场爆发出震耳的欢呼声……

刘翔赛后恢复了平静和往日的谦虚:“我今天的起跑非常好,我没有想到自己能跑出这么好的成绩。我把这块金牌归功于祖国和人民。”

(设计意图及教学建议:刘翔跨栏夺冠的新闻价值很高,夺冠的12秒91分也很值得学生去观察并模仿着来进行新闻特写,并且视频的观看能有效调动学生积极性,补全新闻特写的方式减少了写作时间,降低了写作难度,将新闻特写语言的训练落到实处。)

六、比较阅读,归纳总结

通过两篇新闻特写的阅读,请同学们归纳总结新闻特写这一新闻体裁的独特之处。

明确:着力描写最有价值的精彩瞬间;兼具新闻和文学的特点;不是只盯着瞬间“特写”,其所存在的环境也要涉及。

(设计意图及教学建议:同类新闻特写的比较阅读能从感性层面加深对这一体裁特点的掌握。)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