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幼儿园中班科学自然计划表(优质5篇)

时间:2023-09-25 作者:纸韵2023年幼儿园中班科学自然计划表(优质5篇)

时间流逝得如此之快,我们的工作又迈入新的阶段,请一起努力,写一份计划吧。因此,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计划的作用,并在日常生活中加以应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计划书优秀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幼儿园中班科学自然计划表篇一

中班孩子对周围事物好奇,有必定的求知欲,喜欢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在操作活动中能积极动手,能及时跟伙伴沟通探索实践过程及结果,下面是本站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科学教育教学活动计划,欢迎阅读。

一、总目标

1、帮助幼儿获取有关自然环境中动、植物及沙石、水等无生命物质及其与人类关系的具体经验,了解不同环境中个别动、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

2、帮助幼儿了解四季的特征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观察常见的自然现象,获取感性经验。

3、引导幼儿获取周围生活中常见科技产品的具体知识和经验,初步了解它们在生活中的运用。

4、帮助幼儿学会综合运用多种感知事物特征,发展观察力。

5、帮助幼儿学会按照指定的标准,对物体进行简单的分类。

6、帮助幼儿学习运用简单的工具进行测量的方法。

7、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的发现并与同伴、教师交流。

8、指导幼儿学习使用常见科技产品的方法,运用简单工具进行制作活动。

9、发展幼儿的好奇心,引导幼儿探究周围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自然物和人造物,愿意参加制作活动。

10、培养幼儿关心、爱动物、植物和周围环境的情感和行为。

二、具体目标

第一周:认识天气

第二周:小动物走迷宫

第三周:磁铁能吸什么?

第四周:分离豆宝宝

第五周:豆制品

第六周:伞是怎样做出来的?

第七周:蝌蚪和青蛙

第八周:纸和纸制品

第九周:认识蘑菇

第十周:小熊找朋友

第十一周:美丽的蝴蝶

第十二周:塑料制品和玻璃制品

第十三周:绿色世界

第十四周:颜色变变变

第十五周:小鸟

第十六周:圆泡泡

第十七周:哪种纸船沉得快?

第十八周:什么沉、什么浮

第十九周:垒高

第二十周:复习

第二十一周:总复习

一、目标

1、帮助幼儿获取有关自然环境中动、植物及沙石、水等无生命物质及其与人类关系的具体经验,了解不同环境中个别动、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

2、帮助幼儿了解四季的特征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观察常见的自然现象,获取感性经验。

3、引导幼儿获取周围生活中常见科技产品的具体知识和经验,初步了解它们在生活中的运用。

4、帮助幼儿学会综合运用多种感知事物特征,发展观察力。

5、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的发现并与同伴、教师交流。

6、指导幼儿学习使用常见科技产品的方法,运用简单工具进行制作活动。

7、发展幼儿的好奇心,引导幼儿探究周围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自然物和人造物,愿意参加制作活动。

8、培养幼儿关心、爱动物、植物和周围环境的情感和行为。

二、内容

1、能自动参加科学活动,喜欢探索周围世界,关心、爱护周围的动植物和自然环境,愿意进行探索、尝试。

2、懂得四季的特点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获取简单的自然现象知识。

3、综合应用多种感官感知事物特点,并进行物体的简单分类;学习应用简单的工具进行测量,并能与他人沟通观看结果。

4、懂得生活中一些科技产品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5、能自动、专心地进行科学操作活动,并在老师指引下,关注周围生活中物体量、形状、地位的改变,能依据物体的特点分类。

三、具体方法

1、通过亲子活动让幼儿亲身对周围物质世界进行感知、观看、操作、发现问题、追求答案的探索活动,应用合适的指引来满足幼儿的好奇心。

2、在指引幼儿认识五官时,首先让幼儿体会感官的作用,体验感官的协调才能。通过用眼睛观看事物,能应用视觉感受颜色的改变,提升幼儿的观看力,体会视觉暂留现象。并能应用视。

3、本学期,我们将指引幼儿认识空气、阳光、水等,通过看故事等懂得人类、动物、植物的关系,通过观看社会环境、湘江水源等懂得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觉以外的感到途径探索事物如:触觉、味觉、嗅觉。

4、在日常生活中指引幼儿感知时间的概念,认识不同面额的货币及币值;通过游戏活动和生活经验学会估算,逐步建立等量的观念。

中班孩子对周围事物好奇,有必定的求知欲,喜欢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在操作活动中能积极动手,能及时跟伙伴沟通探索实践过程及结果。喜欢倾听动植物故事,愿意亲近和关心动植物,大多数孩子能通过实物进行点数,认识基本图形,但是孩子年纪反差大,有的孩子不能很好的按老师要求进行操作活动,不能用完全和精确的语言沟通观看到的过程和结果。因此,本学期我们将重要进行幼儿操作习惯、沟通习惯的培养。

一、目标

1、帮助幼儿获取有关自然环境中动、植物及沙石、水等无生命物质及其与人类关系的具体经验,了解不同环境中个别动、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

2、帮助幼儿了解四季的特征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观察常见的自然现象,获取感性经验。

3、引导幼儿获取周围生活中常见科技产品的具体知识和经验,初步了解它们在生活中的运用。

4、帮助幼儿学会综合运用多种感知事物特征,发展观察力。

5、帮助幼儿学会按照指定的标准,对物体进行简单的分类。

6、帮助幼儿学习运用简单的工具进行测量的方法。

7、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的发现并与同伴、教师交流。

8、指导幼儿学习使用常见科技产品的方法,运用简单工具进行制作活动。

9、发展幼儿的好奇心,引导幼儿探究周围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自然物和人造物,愿意参加制作活动。

10、培养幼儿关心、爱动物、植物和周围环境的情感和行为。

二、内容

1、能自动参加科学活动,喜欢探索周围世界,关心、爱护周围的动植物和自然环境,愿意进行探索、尝试。

2、懂得四季的特点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获取简单的自然现象知识。

3、综合应用多种感官感知事物特点,并进行物体的简单分类;学习应用简单的工具进行测量,并能与他人沟通观看结果。

4、懂得生活中一些科技产品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5、观看、比较、判断10以内的数量关系,逐步建立等量观念;并能尝试解决生活中的艰难,促进推理和迁移才能的发展。

6、能自动、专心地进行科学操作活动,并在老师指引下,关注周围生活中物体量、形状、地位的改变,能依据物体的特点分类。

三、具体方法

1、通过亲子活动让幼儿亲身对周围物质世界进行感知、观看、操作、发现问题、追求答案的探索活动,应用合适的指引来满足幼儿的好奇心。

2、在指引幼儿认识五官时,首先让幼儿体会感官的作用,体验感官的协调才能。通过用眼睛观看事物,能应用视觉感受颜色的改变,提升幼儿的观看力,体会视觉暂留现象。并能应用视。

3、本学期,我们将指引幼儿认识空气、阳光、水等,通过看故事等懂得人类、动物、植物的关系,通过观看社会环境、湘江水源等懂得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觉以外的感到途径探索事物如:触觉、味觉、嗅觉。

4、在数学地区中及时投放操作材料,指引幼儿在地区中练习数与量关系,图形与空间的关系。应用各种各样的操作材料指引幼儿认识数1~10,精确感知10以内的数量,知道它们能表示相应数量的物体;应用“一一对应”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会用“多”、“少”、“一样多”的词语;能按物品的属性分类,学习比较物体的远近、深浅、高矮、厚薄等。

5、在日常生活中指引幼儿感知时间的概念,认识不同面额的货币及币值;通过游戏活动和生活经验学会估算,逐步建立等量的观念。

幼儿园中班科学自然计划表篇二

《科学》科目的开展是为了培养幼儿进一步了解周围事物,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欣赏力,从而了解事物的特点,并知其用途,能激发幼儿兴趣和求知欲。

1、能主动地参加科学活动,大胆地探索周围自然界中的事物。

2、会照料自然角里的动植物,关心爱护动植物和周围的自然环境;

3、不同环境中个别动植物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4、积累周围环境中自然现象与人们关系的具体经验。

5、了解周围生活中的科技产品及其与人们的关系,能正确安全地使用简单工具作小实验和小制作。

6、学会运用多种感官感知事物的主要特征,具有观察比较和思考的能力。

7、会用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发现,并与成人,同伴交流,探索的过程与结果。

内容:

九月份

1、笔直的.水杉树

2、自然角里的水生动物

3、让玩具动真起来

4、我看到的汽车

十月份

1、捉蚂蚱

2、美丽的菊花

3、各种各样的水果

4、猪和羊

十一月份

1、鱼儿喜欢干净的水

2、种蚕豆(两教时)

3、自行车与摩托车

十二月份

1、各种各样的标志

2、鸽子 充气玩具

3、球与气

4、会变的颜色

元月份

1、装电池 冬天的树

2、做冰锣 冬天的取暖用具

以上我们会铿本一般说来幼儿有计划有目的的实施,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做到让幼儿真正全面发展。

幼儿园中班科学自然计划表篇三

1、探究水果发电的秘密,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欲望。

2、通过制作水果电池活动,了解水果发电的流程。

3、能动手操作水果发电实验。

活动重点

幼儿能动手操作水果发电试验

活动难点

通过制作水果电池活动,了解果蔬发电的流程

活动准备

1、水果(苹果、西红柿、土豆)

2、水果发电材料若干

活动过程

一、以红彤彤的苹果导入,引出活动主题。

提问:苹果除了可以吃,还可以用来做什么?

小结:苹果还可以用来发电。

二、讲解水果发电中需要的材料,并做好准备工作。

1、教师出示水果发电所需要的材料,并带领幼儿仔细观察。

(1)出示四个锌片和四个铜片,并带领幼儿仔细观察锌片和铜片的颜色,锌片为银白色,铜片为金黄色。

(2)出示三根导线和两个特殊的导线,仔细观察两根特殊的导线,它们的一端相接,另一端没有相接。

(3)出示灯管,上面有一根长针和一根短针。

2、准备工作

(1)首先拿出两个特殊的导线,红色的导线连接金黄色的铜片,代表正极;黑色的导线连接银白色的锌片,代表负极,在连接时要小心,注意不要扎到自己的的手。

(2)拿出灯管,灯管长针代表正极,灯管短针代表负极。将长针与红色导线连接,短针与黑色导线连接。

(3)将铜片和锌片分别与导线连接,导线的一端连接金黄色铜片,另一端连接银白色的锌片。三根导线连接方法相同。

(4)拿出四块苹果。

三、实验操作过程,讲解步骤和要领。

1、边操作实验过程,边讲解步骤和要领

(1)拿出带有灯管的两根导线,铜片和锌片分别放入两块水果中,不要离得太近,以防碰在一起。

(2)将所有的铜片和锌片分别与水果连接,每块水果中分别插入一个铜片和一个锌片。

(3)连接完成,灯泡变亮了。

2、小结:苹果发电的实验完成了,小小的苹果也蕴含着大大的能量。

活动延伸

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可以发电?土豆能发电吗?西红柿能发电吗?小朋友们赶快动手试一试吧!

大班科学《水果发电》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的主要目的是让幼儿了解水果发电的流程,探究水果发电的秘密,对科学产生浓厚的的兴趣和欲望,同时也能动手操作,制作水果电池。

活动一开始以实物(红彤彤的苹果)的方式吸引幼儿注意力,提问“苹果除了可以吃,还可以用来做什么?”引出活动主题——苹果也可以用来发电,随后讲解制作水果电池的准备工作和实验制作过程。

在整个活动中,操作环节很重要,所以第一步先讲解制作水果电池所需要的材料,第二步讲解制作水果电池的具体流程和注意事项。因为考虑到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所以我在讲解过程中尽量使用幼儿能理解的语词,语速平缓,讲解清晰,重要环节进行多次重复。以安全为主,操作中多次提醒幼儿要注意安全,不要扎到自己的手。但也存在许多问题,具体如下:

1、在用导线与铜片和锌片相连接时没有具体说明它的连接方法。需仔细讲解连接方法,把导线的两端分别穿进铜片和锌片的小孔中,然后将穿过去的导线回折,并进行缠绕捏紧。

2、活动中只是用苹果来进行实验,其实可以多用几种水果进行操作实验,这样不会局限幼儿思维。

3、延伸活动只提到西红柿和土豆,生活中其实还有很多水果和蔬菜都可以用来发电。

4、量词使用不严谨,比如:在实验中苹果被切成块进行操作,我在讲解时用的是“一个苹果”,此处应该改成“一块苹果”。

5、出现口误情况,连接第四块苹果时,将“金黄色的铜片”说成“金黄色的锌片”,此处需改正。

幼儿园中班科学自然计划表篇四

1、帮助幼儿获取有关自然环境中动、植物及沙石、水等无生命物质及其与人类关系的具体经验,了解不同环境中个别动、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

2、帮助幼儿了解四季的特征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观察常见的自然现象,获取感性经验。

3、引导幼儿获取周围生活中常见科技产品的具体知识和经验,初步了解它们在生活中的运用。

4、帮助幼儿学会综合运用多种感知事物特征,发展观察力。

5、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的发现并与同伴、教师交流。

6、指导幼儿学习使用常见科技产品的方法,运用简单工具进行制作活动。

7、发展幼儿的好奇心,引导幼儿探究周围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自然物和人造物,愿意参加制作活动。

8、培养幼儿关心、爱动物、植物和周围环境的情感和行为。

二、内容

1、能自动参加科学活动,喜欢探索周围世界,关心、爱护周围的动植物和自然环境,愿意进行探索、尝试。

2、懂得四季的特点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获取简单的自然现象知识。

3、综合应用多种感官感知事物特点,并进行物体的简单分类;学习应用简单的工具进行测量,并能与他人沟通观看结果。

4、懂得生活中一些科技产品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5、能自动、专心地进行科学操作活动,并在老师指引下,关注周围生活中物体量、形状、地位的改变,能依据物体的特点分类。

三、具体方法

1、通过亲子活动让幼儿亲身对周围物质世界进行感知、观看、操作、发现问题、追求答案的探索活动,应用合适的指引来满足幼儿的好奇心。

2、在指引幼儿认识五官时,首先让幼儿体会感官的作用,体验感官的协调才能。通过用眼睛观看事物,能应用视觉感受颜色的改变,提升幼儿的观看力,体会视觉暂留现象。并能应用视。

3、本学期,我们将指引幼儿认识空气、阳光、水等,通过看故事等懂得人类、动物、植物的关系,通过观看社会环境、湘江水源等懂得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觉以外的感到途径探索事物如:触觉、味觉、嗅觉。

4、在日常生活中指引幼儿感知时间的概念,认识不同面额的货币及币值;通过游戏活动和生活经验学会估算,逐步建立等量的观念。

幼儿园中班科学自然计划表篇五

一、情况分析

本班孩子对周围事物好奇,有一定的求知欲,喜欢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在操作活动中能积极动手,能及时跟同伴交流探索实践过程及结果。喜欢倾听动植物故事,愿意亲近和关心动植物,大部分孩子能通过实物进行点数,认识基本图形,但是孩子年龄反差大,有的孩子不能很好的按老师要求进行操作活动,不能用完整和正确的语言交流观察到的过程和结果。因此,本学期我们将主要进行幼儿操作习惯、交流习惯的培养。

二、目标

1、能主动参加科学活动,喜欢探索周围世界,关心、爱护周围的动植物和自然环境,愿意进行探索、尝试。

2、了解四季的特征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获取简单的自然现象知识。

3、综合运用多种感官感知事物特征,并进行物体的简单分类;学习运用简单的`工具进行测量,并能与他人交流观察结果。

4、了解生活中一些科技产品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5、观察、比较、判断10以内的数量关系,逐步建立等量观念;并能尝试解决生活中的困难,促进推理和迁移能力的发展。

6、能主动、专心地进行数学操作活动,并在教师引导下,关注周围生活中物体量、形状、位置的变化,能根据物体的特征分类。

三、具体措施

1、通过亲子活动让幼儿亲身对周围物质世界进行感知、观察、操作、发现问题、寻求答案的探索活动,运用合适的指导来满足幼儿的好奇心。

2、在引导幼儿认识五官时,首先让幼儿体会感官的作用,体验感官的协调能力。通过用眼睛观察事物,能运用视觉感受颜色的变化,提高幼儿的观察力,体会视觉暂留现象。并能运用视。

3、本学期,我们将引导幼儿认识空气、阳光、水等,通过看故事等了解人类、动物、植物的关系,通过观察社区环境、湘江水源等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觉以外的感觉途径探索事物如:触觉、味觉、嗅觉。

4、在数学区域中及时投放操作材料,引导幼儿在区域中练习数与量关系,图形与空间的关系。运用各种各样的操作材料引导幼儿认识数1~10,正确感知10以内的数量,知道它们能表示相应数量的物体;运用“一一对应”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会用“多”、“少”、“一样多”的词语;能按物品的属性分类,学习比较物体的远近、深浅、高矮、厚薄等。

5、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感知时间的概念,认识不同面额的货币及币值;通过游戏活动和生活经验学会估算,逐步建立等量的观念。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