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学方法分享(汇总13篇)

时间:2024-11-17 作者:雁落霞

范文范本是指在特定领域内优秀的写作作品,它们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在阅读这些范文范本时,记得用自己的眼光和思考去理解和评价。

幼儿园教学方法分享(汇总13篇)篇一

音乐是听觉艺术,每首儿歌都有自己需要表达的内容和情感,它们或高亢、或低沉、或欢快、或抒情,那么如何能让幼儿感知这一切呢?这时就需要教师按照歌曲的情感要求、风格特点进行有感情的范唱。使幼儿掌握听的技巧,熟悉音乐的各种基本要素。让处于善于模仿期的孩子们对歌曲有了较为完整的艺术形象,从而激发了学唱歌曲、想要表演的欲望。另外教师的范唱不仅要展示正确的唱歌技巧,更重要的是应该有对幼儿的真挚感情,把幼儿当成亲切的听众。幼儿听老师富有情感地唱自己喜爱的歌曲,比听声乐技巧高超的歌唱家的演唱更加喜爱,倍感亲切。

幼儿园教学方法分享(汇总13篇)篇二

孩子都是祖国的花朵,因此教师们要注重对孩子的培养。常用的教学方法一般有启发探索法、游戏法、归纳演绎法、比较法、操作法讲解演示法,幼儿园的教学方法是否运用得好,关系到幼儿园的教学质量。下面有几种方法给大家介绍一下。

1、启发探索法。

启发探索法的目的是依靠幼儿已掌握的数学知识和经验,启发其去探索并获得新的知识,这是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方法,它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幼儿学习热情,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启发探索法的运用过程中必须注意:(1)启发探索法要贯穿整个数学教学过程,以及教师指导下幼儿进行积极思考探索的学习过程;(2)启发探索法应与操作法结合进行;(3)教师的提问要能起到引导幼儿思路、引导探索方向的作用;(4)在教师的启发下,鼓励幼儿独立思考问题,充分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5)当幼儿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教师要及时予以开导、鼓励,并给予帮助。

2、游戏法。

游戏法的目的是通过游戏引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游戏是幼儿学习数学的一种十分重要的途径和方法,也是幼儿获得数学知识和思维发展的有效手段。主要的游戏方法有:(1)有情节的游戏,如看电影按票号坐座位;(2)运用感官进行的游戏,如听鼓声说数;(3)口头游戏,如数数歌;(4)竞赛游戏,如倒数比赛等。

3、归纳演绎法。

归纳法是借助已掌握的知识,概括出简单本质特征和规律,以获得新的数学知识的方法。演绎法是运用带有规律性的知识进行推理以获得新的数学知识的方法。通过这两种方法幼儿可以获得初步的推理能力,并能运用之来学习新的数学知识。如幼儿在认识了三角形之后,知道凡是有三角三边的图形都是三角形;在学过1、2,3,4,5的排列规律后可以推理出6-10的排列形式。

其他方法(欣赏法、观察法、谈话法、归纳法、演绎法、情景法)。

4、比较法。

比较法的目的是通过两组或两组以上物体的比较,找出相同和不同之处。按照比较的形式来分,可分为对应比较(如重叠等)和非对应比较(如单双排的不对应等)。比较法的运用过程中必须注意:(1)比较过程中要引导幼儿进行认真观察比较;(2)教师要以启发性的提问(问题要围绕重点要求进行),指导幼儿进行比较;(3)观察的过程中要引导幼儿积极思考,努力发现,并学会总结和归纳。

5、操作法。

幼儿的思维是具体形象的,他们通过借助于事物在头脑中的形象来思维。单纯地向幼儿传授讲解,既不能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又不利于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如何优化数学教育活动,促进幼儿更有效主动地学习、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呢?实践中,我发现操作法是幼儿学习数学的基本方法。由于幼儿时期的各种心理过程带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和不随意性的特点,所以一些新颖的、有情节的、变化的、让他们动手的活动,能够引起他们的注意和兴趣。幼儿通过操作活动,通过操作具体的材料(这种材料多数是幼儿身边常见的自然物品、玩具等),并且每个幼儿都有足够的材料,使他们都有操作的机会,独立进行学习活动,这种活动能够充分地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兴趣。操作法的运用过程中必须注意:(1)为幼儿操作活动创造必要的条件;(2)在幼儿动手操作之前要对幼儿讲清楚操作的目的和具体操作方法;(3)给幼儿充分的时间操作、观察、思考和探索;(4)操作过程中要观察幼儿的操作情况并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进行思索;(5)进行结果讨论,帮助幼儿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整理归纳,明确概念,向内部思维活动转化。

6、讲解演示法。

讲解演示法目的是通过教师展现直观教具并结合口头讲解把抽象的数、量、形等知识呈现出来。讲解演示法运用过程中要注意:(1)演示的教具要直观,易于幼儿理解接受;(2)教师讲解语言要简练,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幼儿园教学方法分享(汇总13篇)篇三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孩子们所有的活动都依赖于兴趣,没有兴趣就没有创造。”诸多幼儿教育实例证明。兴趣是幼儿参与活动的原动力。因此在活动开展时,教师需用幼儿感兴趣的学习方式导入新歌。新歌导入的方法有教具导入、情境表演导入、故事讲述导入、游戏导入、经验导入和直接导入等等。

幼儿园教学方法分享(汇总13篇)篇四

由于儿童的个别差异性较大,歌曲中的歌词、旋律、节奏上的难点在短时间内不能让所有孩子都得到掌握,幼儿对于歌曲细节的处理也会显得粗糙。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采用分句教唱的方法,即教师范唱一句,幼儿模仿一句,把歌曲中难唱的句子单独抽出来重点教唱。在这一环节中,应避免单调的重复练习。教师应想办法吸引幼儿,让幼儿在愉快、有兴趣的情境下进行练唱,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可以采用的练唱的方法有:幼儿边唱边表演,边唱边用手拍歌曲的节奏,边唱边画出歌曲的节奏,边唱边用乐器为歌曲伴奏,用游戏的方法练唱,用接唱的方法练唱等。

幼儿园教学方法分享(汇总13篇)篇五

歌唱是由气息振动声带发出声音的,呼吸是发声和歌唱的动力,所以根据幼儿发声器官的生理特征,就要让幼儿在歌唱时身心放松,始终做到气息通畅,使嗓音保持柔和圆润。要想达到目的,就必须做一些基础练习,如:先让幼儿做闻花香的练习,体会深呼吸的感觉;再让幼儿做吹纸片的练习,从纸片振动的频率来辨别气息是否均匀、集中、有力,从而使幼儿感觉呼气时腹部的对抗作用,这对增强气息的控制有很大的帮助。在学习的过程中,还可以指导幼儿找生活中“叹气”的感觉,放松喉头,使声音自然圆润。利用象声词进行发声练习,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如学火车、汽车的鸣笛声。这种闭口音的练习可以使幼儿的声音集中、收拢,从而统一他们的音色,使他们的声音自然好听,和谐圆润,同时,也可以使幼儿体会和正确使用呼吸的方法。

由于幼儿的声带短而薄,声部窄而短,声调较成人高而尖,而且肺活量小,呼吸也浅,再加上幼儿年龄小,注意力不集中,所以练声曲对他们来说是很枯燥乏味的。针对这种情况,在练声时,我就采用了小动物的叫声和汽车的喇叭声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和引起他们的兴趣。在唱跳音时,音要短促、跳跃、灵活、有弹性,音色还要明亮、结实。通过教师正确的示范,幼儿获得更好的声音表情、体态表情及面部表情。在此基础上,我还教幼儿做连跳结合的练习。在指导幼儿唱连音时,我让幼儿找叹气的感觉来练习发音,使气息流动起来。在唱跳音时,我让幼儿找咳嗽的感觉来进行发音练习。因为咳嗽时,腹部需要用力,它可以使气息灵活、敏捷,声音明亮、结实,幼儿在练习时,如果能把握住这些要点,就会收到良好的歌唱效果。

幼儿园教学方法分享(汇总13篇)篇六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建设各项事业的不断发展,幼儿园教育教学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幼儿教师倾向于运用自身教学能力的建设,不断提高自身对创新教学方法的驾驭能力,从而促进幼儿园教学水平的提高。本文首先针对幼儿园教学特点进行简要阐述,进而进一步讨论提高幼儿园教学水平的方法策略。

1.实践练习法。

这是一种通过真实的生活事件和生活情境,培养幼儿的基本社会生活能力和技能,并增进幼儿的相关知识,激发幼儿的社会情感的方法。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充分利用现实生活,在生活事件、生活活动中,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让幼儿练习、实践,以形成和巩固或改变幼儿基本的社会行为。实践练习法是典型的做中学的方法。如值日生、自我服务、力所能及的园内公益劳动、待人接物、解决矛盾和冲突等。

幼儿园社会教育中的实践练习法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生活活动本身。它蕴涵了教育的目的和要求,有时它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不同的生活事件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有不同的价值。选择对幼儿具有兴趣和挑战性的生活活动与事件是实践练习法取得成效的重要前提。社会行为的实践练习是一个从熟悉到熟练的连续不断的过程,对某些社会行为的练习将延续人的终身。

2.调查法。

教师引导和启发幼儿针对社会环境、社会事物及社会现象的相关问题,通过多种途径和手段收集相关材料,并对材料进行思考、分析,从而发现社会现象存在的状态,或是社会问题的原因,或是社会现象之间的联系。幼儿社会教育中的调查法,主要是解决“是怎样的”和“为什么是这样的”等问题。因此,调查法是以问题为先导的。幼儿通过调查,对社会生活有了感性的和较为具体的认识。因此,调查法是幼儿社会教育的重要方法。幼儿参与的调查不同于成人的调查。一方面在于调查的内容是浅显的、易于发现的、与生活直接相关的,蕴涵的关系应该是较为明了的。另一方面是调查手段以视觉感性的手段为主,看、问、听等是调查的重要方式。

3.参观法。

社会领域中的参观法是指幼儿进入一定的现实社会场景,通过多种感官,感知社会现象的状况。社会领域的观察法主要是针对一个或两个社会事物或现象进行深入的观察,以视觉为主要感知渠道。即根据社会领域教育的目的与任务,组织幼儿在园内或园外的场所,让幼儿通过对实际事物和现象的观察、思考而获得新的社会知识与社会规范的教育方法。它能使幼儿教育活动与幼儿实际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通过身临其境,耳闻目睹,接触社会,接受教育。参观法的运用必须服从教育目的,根据教育的要求进行。参观前教师的准备工作是根据教育目的和要求确定参观的地点、对象和进行的步骤,制订好参观的计划。参观时要指导幼儿围绕参观目的进行观察感知。参观结束后,教师要帮助幼儿对参观内容作小结,使幼儿对参观内容有个概括性的了解。

4.表演法。

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引导幼儿通过身态动作、语言及表情去体验、感受一定角色的情感和行为,从而达到社会性—情感发展的目的。一般应有明确的主题。主题可以是幼儿商定的,也可以是教师和幼儿共同确定的。幼儿可根据这个主题自行确定或在教师的帮助下确定相应的角色。幼儿园社会教育中的表演总是指向特定的发展目标。教师可以根据幼儿发展的需要和幼儿行为、情感发展的实际状况,确定表演的主题和相应的角色,并为幼儿表演创设或引导幼儿共同创设特定的情景,为幼儿的表演提供相关的材料。一般幼儿表演的主题来自现实生活事件或艺术作品(文学作品、电视等)。对幼儿现实生活的关注,有助于表演主题的丰富和生动,也有助于激发幼儿的表演欲望。

5.讲解法。

讲解法是向幼儿说明一些简单的、基本的知识和道理,让幼儿了解规则及其意义,使幼儿知道一些基本的事实,知道判断事物的基本标准,即什么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应该怎样做和为什么要这样做。讲解法不是幼儿社会学习唯一的方法,但是一种重要的方法。教师对幼儿的讲解不一定是全班的讲解,还应该包括小组的和个别的讲解。讲解法的使用有一个基本的前提,那就是依靠幼儿自己的探索和思考很难把握事实、道理或规则的本质,或幼儿自己的探索和思考达成目的的时间代价过高。教师的讲解有助于降低幼儿理解的难度,或使幼儿真正掌握相关的内容。教师无视幼儿能力的过于深奥的讲解以及不顾幼儿兴趣的过于重复的讲解不利于幼儿的社会学习。讲解不是从道理到道理,而是经常需要例证。幼儿园社会教育中的讲解应该是感性的、生动的、具体的,关注幼儿兴趣和已有经验的。

6.谈话法。

谈话法是教师与幼儿及幼儿和幼儿之间围绕某个问题进行的思想和情感交流。语言交流是其核心的表现形式。它经常表现为教师和幼儿之间及幼儿和幼儿之间的相互提问、对答。谈话法在幼儿社会领域教育的使用,有助于幼儿表达对社会事物和现象的经验,有助于幼儿和教师之间分享思想和情感,也有助于幼儿形成一些正确的观念。教师的引导在谈话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教师引导幼儿进入谈话的话题,并表达自己的想法,提出自己的疑问,使谈话围绕教育活动的目标进行。话题可以是教师引起的,也可以是幼儿提出的,但任何话题一定要蕴涵社会教育的目标,并具有可谈性,即谈话能够深入下去。一般说来,话题与幼儿生活的关系越密切,就越具有可谈性。谈话可以在全班进行,也可以在小组中进行。可根据需要灵活组织。

7.讨论法。

讨论法是指教师和幼儿围绕某个论题进行的思想碰撞或思想发散。幼儿园社会教育中的讨论有两种性质,一是价值冲突型的讨论,如谁对谁错等;二是多种求解可能型的,如我们如何帮助班上有听力障碍的小朋友。这两种讨论的相同之处是都有一个讨论过程。讨论法的前提是有一个可讨论的论题,这个论题要么是存在价值冲突,要么是有潜在的众多可能性。不然讨论难以展开和维持。有时,讨论变成了一般的谈话,主要原因就是论题不适宜于讨论,不具有讨论的特性,因此,它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论题,而只是谈话的话题。在讨论过程中,教师的首要作用是引导,而不是指导。教师参与幼儿的讨论,应少问,多说,即表达个人见解,以此引发幼儿表达个人见解,应在平等讨论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

8.价值澄清法。

它是由l.e拉塞斯等人合著的《价值与教学》一书系统阐述的。价值澄清理论的基本内容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而且每个人都依照自己的价值观行事。尽管价值是相对的,个人的,是不能被他人灌输的,但是有理智的人类应该有能力学会运用“评价过程”进行此法的运用。

幼儿在日常生活中通过与周围人和事的接触,逐渐形成较为稳定的待人接物的态度。“价值澄清”就是通过幼儿内部心理活动进行价值选择、价值确定,然后付诸于外部行动的过程。价值澄清有七个步骤:

(1)让幼儿自由选择价值。

(2)让幼儿从尽可能多的选择内容中选择价值。

(3)让幼儿对各种选择过程及其后果进行思考再做选择。

(4)让幼儿珍惜和重视自己的选择。

(5)让幼儿会公开表示自己的选择,并求得大家认可。

(6)让幼儿根据自己的选择去行动。

(7)让幼儿重复自己的行动并使之成为个人的生活方式。

使用价值澄清法,应强调幼儿价值建立通过幼儿自身的内部心理活动、内心情感体验,继而进行意志行动这么一个过程,一个由内到外,思想言行一致的幼儿主动建构价值的过程。它重视幼儿价值行为表现在公众场合与个人独处时都能保持一致。但理论中最主要的不足在于它忽视了个体价值观的确立必须在外部的教育条件下进行才能取得效果。对幼儿来讲,他们很难靠自己建立价值观,而是依赖于外部教育或外部环境的刺激,通过自己的认识才能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因此确定价值的过程应该是在教育的影响下引起幼儿内部心理活动矛盾冲突的过程。价值澄清法有澄清应答法、价值表决法及价值排队法等具体方法。

9.移情训练法。

移情是设身处地地站在别人的位置上,从别人的角度去体验别人的情感。移情训练就是通过故事、情景表演及日常交谈等形式,使幼儿理解、分享别人的情绪情感体验,使幼儿在日后生活中,对他人类似的情绪、情感会产生习惯性的理解和分享。培养幼儿的移情能力,可形成幼儿早期社会性行为的动机基础。体察他人情绪,理解他人情感,分享他人的情绪情感并表现进一步的关爱行为,需要有目的的教育过程。移情训练的主要途径有讲故事、编故事、情境表演等。使用移情训练法首先要依据幼儿社会性情感发展需要,选择能够符合幼儿年龄与认识发展需要的情绪、情感。其次,移情发生建立在情绪识别与命名上。老师要从情绪辨别与情绪命名入手进行教育。第三,移情发生还得利用幼儿的自我中心,通过情感换位,让幼儿以自己的情绪去理解他人情绪,以自己的情感体验去理解他人的情感需要。第四,移情训练中选择移情对象应变换身份、性别,以利于训练幼儿对各种不同的人物移情,扩大移情对象,使幼儿形成泛化的不受移情对象与自己关系影响的移情。第五,移情训练法应与情境演示法、行为练习法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让各种形式、方法相辅相成而使移情训练达到最佳效果。第六,移情训练不能只停留在对情绪的理解和分享上,还应对幼儿进行良好行为的教育,引导幼儿用自己良好的社会行为去关心他人。值得一提的是,教师的移情能力和对待移情训练的态度能影响幼儿的移情效果。因此,教师使用移情训练法时自己也得投入真情。

10.观察学习法。

观察学习由社会学习心理学家提出。其代表人物班图拉的核心思想就是观察学习。通过模式模仿或观察学习,个体直接学会新的行为模式。幼儿通过观察学习而获得相应的社会认识与行为的方法,就是观察学习法。这种方法强调幼儿的主体作用,观察学习法有三大优越性:一是通过观察、模仿、学习,幼儿可以立即学习新的行为模式。二是通过观察学习,可以激励隐藏在内心的行为倾向变为外部的实际行动。三是对行为模式的模仿可以改变、消除或强化个体原有的行为模式。社会心理学家对观察学习的过程具体分析为四个步骤,针对四个步骤对教师也有一些基本指导要求:

a注意。幼儿注意被模仿的行为模式。教师应当设计提供容易引起幼儿关注的行为模式。这种行为模式应该有鲜明的特点或具有权威感等引人注目的特点。

b记忆。在幼儿注意和观察之后,脑中存入刺激留有表象记忆。教师要给幼儿记忆的机会,模式出现停留时间长一些,行为展示慢一些,清楚一些。

c行为复出。观察并记住了新的行为模式,在动机作用下再现有关模式行为。要使观察到的模式表现为幼儿自己的行为需要驱动力,因此教师应该提供环境,提供条件让幼儿实践观察到的行为模式,尽管最初只是粗略的近似的行为。

d强化或调节。模式行为经常再现,需要受到强化刺激因素的影响。如果学习者看到模式行为受到他人奖励和赞赏或自己的模仿行为出现受到奖励,这是正强化出现,会增强幼儿产生模式行为的欲望,反之就会减少产生模式行为。“强化或调节”这一步发挥作用依赖于个体对奖、罚的态度。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对良好的模式行为给予积极的态度与评价,产生积极的强化。如果对于不良行为模式教师就应设法抑制,就应把这种行为模式消除在内部表象转向外部行为的中介过程中。

11.角色扮演法。

角色是指社会中有相应职位,承担一定责任且遵守特定社会规范的个体。角色扮演就是幼儿遵循角色要求和期望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行为。角色扮演法就是:创设现实社会中的某些情境,让幼儿扮演一定的社会角色,使幼儿表现与这一角色一致的且符合这一角色规范的社会行为,并在此过程中感受角色间的关系,感知和理解他人的感受、行为经验,从而掌握自己承担的角色所应遵循的社会行为规范和道德要求。斯托帕曾用实验的方法检验儿童扮演角色的活动对儿童道德行为发展的影响。实验证明,通过角色扮演法训练的幼儿可以通过承担某种角色,了解角色行为特点,设身处地理解角色心情,有利于利他行为的产生。

“教育有法,而无定法”,这是教育方法的一个重要特点。教育方法的确定和选择,是依据教育过程本身所具有的规律性,不是任意的,需要老师发挥教育机智,根据条件和需要,对教育方法进行艺术性的再创造,再加工,灵活地艺术地运用于教育实践。

声明:学前谷-中国婴幼儿教育网,请注明出处,文章来源:

(一)问题的提出。

律动,是指幼儿在音乐伴随下,有规律地做出富有韵律感、节奏感的身体动作。律动教学在幼儿园的音乐教育中,是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因为它不仅能培养和提高幼儿的音乐能力,增强幼儿对音乐美的敏感性,而且能使幼儿得以和谐发展、健康成长。

长期以来,幼儿园的律动教学通常是把现成的作品教给幼儿,很少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创造性。教师所重视的是幼儿技能技巧的训练。所采用的方法是“示范—模仿—练习”这样一种机械模仿的固定模式。这种模式既忽视了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又忽视了幼儿的创造性表现,还违背了音乐教育要尽音乐艺术之所能,发挥音乐之优势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

面向未来,培养跨世纪创造性人才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为“创造而教”已成为教育的目标和口号。幼儿期是幼儿园创造力的萌芽期,这已被许多测试研究所证明。音乐活动本身也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基于以上认识,我们以“幼儿园创造性律动研究”为课题,在如何让幼儿创编律动方面进行了研究。

(二)创造性律动的教育价值。

“创造性律动”是指让幼儿在音乐的感染下,身体随着旋律的起伏自由地富于个性和创造性地做出符合音乐性质、结构与节奏的身体动作。这样的身体动作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通过积极探索而创编出来的。其中包括为歌曲创编动作、创编模仿动作、舞蹈动作及欣赏成品音乐创编动作等。创造性律动不仅有利于幼儿音乐能力的发展,也能对他们身心的发展产生良好的影响。

1.促进幼儿想象力、创造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音乐活动往往离不开想象,而想象又是幼儿从音乐活动中获取快乐的重要途径之一。创造性律动则更是一项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和独创性的活动。在这样的活动中,经过教师的积极引导和与幼儿一起共同设计动作的过程,幼儿的想象力和独创性会有较大提高。如:请幼儿跟随《玩具兵进行曲》创编律动,我们的眼前就会出现姿态各异的玩具形象,有优美的洋娃娃跳舞、活泼可爱的小动物玩具、坚强有力的变形金刚玩具、有趣的小木偶玩具等。单是一种木偶玩具,孩子们又能创编出千姿百态的木偶动作。孩子们会随着音乐打开记忆的闸门,展开想象的翅膀,创造出常常让教师始料不及、为之惊喜的新颖独特的动作。经常进行这样的活动,对促进幼儿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是显而易见的。

2.促进幼儿情感的发展。

幼儿期正是一个从情感由低级向高级逐步发展的重要阶段之一,在这时期中,富有情感性的音乐活动对幼儿的情感发展具有明显的促进潜力,幼儿越是能够有机会接触各种音乐作品,参加各种音乐活动,就越会逐步懂得爱、温柔、同情、自豪、集体精神、憎恨丑恶和追求美善。在创造性律动活动中,幼儿首先需要欣赏音乐作品,了解音乐性质,引起共鸣,激发情感,在此基础上创编动作。当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欣赏了表现解放军的进行曲后便会产生热爱解放军的积极情感,从而创编出各种解放军的动作。有时候一首好的音乐作品,一次好的音乐活动对幼儿所产生的强烈情感的影响,甚至会成为其终生的精神生活的宝贵财富。

3.促进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

首先,幼儿在创造性韵律活动中感受和表现音乐时,需要有意识地认识自己身体的活动状况,并需要有意识、有目的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身体活动,使自己的身体活动与音乐相一致,使身体各部分的活动相互协调一致。其次,幼儿在理解和感受音乐时也需要不断地想象和情感体验。第三,幼儿在创造性律动的活动中可以获得来自教师、同伴的各种评价,这些评价都会在个人的自信心、自尊心、自我评价能力、自我态度的形成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

4.促进幼儿交往合作能力的发展。

音乐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提供人际交往的机会,满足人的交往需要,人们可以通过音乐彼此沟通并进而建立感情上的和谐关系。在创造性律动活动中,一个完善的律动往往是在多名幼儿的共同创造的基础上形成的,他不但使幼儿用更加优美的动作表现音乐,而且使幼儿体验合作的快乐。在欣赏成品音乐进行创造性律动活动中,有时需要根据音乐的性质与结构,引导幼儿想象不同的角色创编动作,同时由教师与幼儿或幼儿与幼儿分别担任不同的角色,在相互交往的过程中完成律动。这种成人与幼儿,幼儿与幼儿之间的音乐交往,可以给幼儿提供大量人际交往的机会和经验。在这些结构的音乐交往活动中,幼儿与人交往的需要和信心也得到不断加强。

综上所述,创造性律动的教育价值主要体现在:发展身体运动的能力,发展借助身体动作感受和表现音乐的能力,提高幼儿身心协调活动的能力。与此同时,创造性律动还能满足幼儿对身体活动的需要,参与音乐过程中对音乐进行探索的需要,想象联想思维的需要和创造性表现的需要以及交流合作的需要等,为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外部条件。

在创造性律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经过反复实践论证,总结出如下教学方法,以供广大教师参考。

1.替换法。

替换是指用一种新的动作替换掉原有律动中部分或全部动作,这一方法适合于初步学习创编动作的小、中班幼儿。它能调动幼儿创编动作的积极性,增加幼儿学习的新鲜感,使幼儿在整个创编活动中轻松自如。此方法一般用两课时进行较好。第一课时,教师可教给幼儿一些简单的动作让幼儿模仿。第二课时,教师引导幼儿创编不同的动作替换某一乐段(乐句)原有动作。如我园设计的小班创造性律动《大猫小猫》,音乐为aba三段体结构,a段表现大猫,b段表现小猫。第一课时,教师做大猫,幼儿做小猫,并在教师带领下按音乐节奏拍手。第二课时,教师引导幼儿想象小猫除了拍手还可以做什么,启发幼儿创编出新的动作替换原有拍手动作。

2.联想法。

联想是指由一种动作想到另一种动作的心理过程。在使用这一方法时,可先用教师示范一种动作,再启发幼儿根据这种动作所表达的内容、方法等进行联想、创编相关的动作,也可以由个别幼儿示范。如创编《彩带舞》律动时,一位幼儿想出了向前甩彩带的方法,教师就抓住时机让幼儿根据动作方位变化进行联想,启发幼儿想出上、下、左、右等不同方位甩彩带的方法。再如创编《儿童乐园》律动时,一位幼儿想出了荡秋千的动作,教师启发幼儿根据律动的主题想出其他儿童乐园游玩的动作,如“翘翘板”、“转椅”等。这种方法的运用,可使幼儿的创造思路更加清晰,创编的动作更加丰富。

3.类比法。

类比法是指把陌生的对象与熟悉的对象比较,为幼儿提供创编线索。教师可引导幼儿将性质相同的音乐进行比较。如在创编《花环舞》的动作时,可启发幼儿回忆以前学过的舞蹈中哪一首音乐和现在听到的音乐比较相似。教师也可引导幼儿将性质不同的音乐进行比较。如将《进行曲》与《摇篮曲》进行比较,从而启发幼儿创编出节奏感强、有精神的动作。

4.匹配法。

匹配法是指幼儿在熟悉音乐性质及结构的基础上,教师将律动内容以故事的形式出现,帮助幼儿理清动作顺序并根据情节线索创编系列相关动作,将动作与音乐恰当匹配。此法适合于具有创编经验和一定舞蹈动作词汇的中、大班幼儿。如我园设计的大班创造性律动《过年》就采用了此法。第一步,教师将根据音乐性质与结构设计出的动作情节提供给幼儿:“过年了,一群小朋友一路小跑来到了夫子庙看花灯。他们左看看、右看看、前面看看、后面看看,看到了许多非常漂亮、有趣的灯,高兴地跳起舞来。”第二步,引导幼儿根据情节创编动作。第三步,将完整动作与音乐匹配,使幼儿在主动学习过程中愉快地掌握动作。

5.迁移法。

迁移是指先行掌握的基本动作经验和学习结果对后继的其他学习产生影响。一些研究与事实都说明幼儿的前学习不仅有可能而且有必要进行迁移。模仿迁移就是由此及彼、触类旁通的过程。如当幼儿学习了新疆舞基本动作后,教师有意识地选择一些不同的新疆舞风格的乐曲,让幼儿创编动作,启发幼儿将学会的新疆舞基本动作加以组合迁移到新的音乐中去。

6.变化法。

变化是指用一种动作变化出几种动作,有意识地在幼儿活动中注入“变化”的因素,才能使幼儿的思维富有弹性,具有灵活性、变通性。变化的关键是帮助幼儿掌握变化的规律,幼儿掌握一种动作后,可让幼儿根据这种动作变化出许多相似的动作。如幼儿学会原地走“三步”后,可启发幼儿将“三步”作些变化,向前走、向后退,转圈走,加入手的动作走等。随着创编经验的积累,幼儿逐步体会到:可以通过改变动作的姿态、节奏、幅度、力度、方向创编出许多新的动作。

7.借鉴法。

借鉴法是指在别人创编动作的基础上进行发展,使动作更加优美完善。如我园设计的韵律活动《生日树》,教师在引导幼儿创编生日礼物动作时就采用了此法。这种方法不仅使幼儿的创造性得到发展,而且使幼儿体会到与同伴合作取得成功所带来的快乐。

8.组合法。

组合是指将两个以上的动作组合在一起,形成一组新的动作。在组合动作时,教师首先要帮助幼儿掌握顺序规律,如在创编律动《哆唻咪》中,我们先让幼儿熟悉音乐,再让幼儿自下而上按乐句创编动作,最后将动作组合与音乐匹配。这样创编的动作,不仅便于记忆,而且显得连贯协调。在组合动作时,还可启发幼儿根据角色形象、情节内容进行创编,如大班韵律活动《爱丽斯梦游玩具王国》,教师根据乐曲回旋多的结构,设计出与之相呼应的“爱丽斯—木偶—爱丽斯—小喇叭—爱丽斯—公鸡”等角色,将主题动作与变化动作用交替的方式进行组合,这样的组合既有整体感,又有利于幼儿创编和掌握。

经过一段时间对幼儿创造性律动的研究,我们体会到,让幼儿自己创编动作,不仅使幼儿对音乐的感受、理解、表现和动作技能得到提高,而且大大地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幼儿的素质得到了全面的提高。

幼儿园教学方法分享(汇总13篇)篇七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选择正确的教学方法是很重要的,能够大大的提高老师的上课效率,下面和教大家几个有效的教学方法。

1.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据学习过程的客观规律,最大限度地调动幼儿的思维和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方式。

注重调动幼儿的心智活动,提供给幼儿一种自我探索、自我思考、自我表现的机会。

注重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幼儿愉快地参与到活动之中。

注重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双方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配合、相互促进。

2.情景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幼儿创设一个具体、生动、形象的学习情景,并通过合适的方式把幼儿完全带入这个情境之中,让幼儿在具体情境的连续不断的启发下有效地进行学习。

运用情境教学法应注意以下问题:

要让幼儿身临其境,在情境中观察、感知、操作、体验,在具体情境的感染下产生欢乐或苦恼、爱或恨、喜悦或愤怒等情感。

创设的模拟情境在形式上要新颖,新奇的刺激容易引起幼儿的注意,容易唤起幼儿的求知欲;在内容上要有实用性,创设的情境要能有效地达到目标,不搞花架子。

在运用情境教学法时,教师要根据需要作启发讲解、点拨总结,以帮助幼儿将获得的感性经验进行概括、提取。要在情境中给予幼儿充分表达、表现的机会和交往的机会,使他们成为活动的主体。

3.暗示教学法。

暗示教学法是运用心理学、生理学、精神病治疗学有关知识和规律,精心设计教学环境,通过暗示、联想与想象、智力活动、体力活动、练习、音乐等方式的综合运用,巧妙地利用无意识的心理活动,激发个人的心理潜力,使儿童在轻松愉快的情况下学习的方法。

运用暗示教学法应注意以下问题:

运用暗示教学法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选择恰当的暗示手段。

把握好暗示的时机,使幼儿的无意识心理活动有利于向有意识心理活动转化。

创设好暗示的环境,使幼儿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展开无需强记的无意识活动。

重视教学中教师行为、观念、态度、教学方法和教学环境对幼儿可能发生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发挥积极影响。

4.发现法。

发现法是指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概念和原理时,只给他们一些事实和问题,让学生积极思考,独立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方法。

5.活动操作法。

活动操作法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提供物质材料,引导幼儿在操作物质材料的活动中充分动手、动脑、动口,从而获得经验的方法。

如何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1、上课时,生动形象。

上课时肢体语言多一些,表情丰富点。当你讲数字2时,它只是个2。孩子肯定会觉得枯燥,没意思,不想听。当你说小朋友们老师可以用2画鸭子。这样孩子就被吸引了。

2、口头表扬。

上课时,有的听,有的不听。幼师就应该让听的带动不听的。谁注意力集中,就当着所有小朋友的面提出表扬。所有孩子都喜欢赞美的。

3、实质性奖励。

孩子注意力时间短,讲着讲着就没有人听了。这时应该停下来,拿出孩子喜欢的贴贴画,给每人都贴上。这样孩子认为自己是好样的,这下肯定会听课了。

4、插个小游戏。

游戏为主,用活动来吸引学生。孩子小,很个性,想不想听得看心情。这时先停下来,一起来做做手指游戏,调节孩子的心情。心情好了自然想听了。

5、上课时,提问题。

讲课时提出问题,让孩子积极参入,从回答问题中来配合幼师继续讲课。

当某个孩子出现注意力分散行为时,巧手教育提醒您,要装作面向全体孩子提出问题,然后指名让注意力分散的孩子回答,当他因不专心听讲而无法正确回答老师的提问时,教师可因势利导地对他和其他孩子进行教育。

幼儿园教学方法分享(汇总13篇)篇八

1、教育幼儿关心他人,有好东西愿意与人一起分享。

2、培养幼儿积极参与表演,大胆在集体面前表述的兴趣和能力。

3、引导幼儿运用以有生活进行故事创编。

1、请大班幼儿排演好情景故事表演;

2、小鸡、小猫、蚂蚁、小狗、小兔、小鸭等动物头饰;

3、玩具推车一辆;

4、小兔、小羊布偶各一个。

1、引导幼儿自由交谈,引出活动主题。

你喜欢吃什么?如果你得到自己最喜欢吃的东西时你会怎样做?

2、请幼儿观看情景故事表演。

3、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幼儿回忆故事情节。

小动物们最喜欢吃什么?当他们得到自己最喜欢吃的东西时,是怎样说的?

4、引导幼儿运用以有生活经验进行故事创编。

5、教师扮演贝贝,幼儿自由选择动物角色,师生共同表演故事"美味食品车"。

6、教师拿出皮球,请幼儿进行游戏:我想请小朋友们一起来玩皮球,可是皮球不够怎么办呢?启发幼儿能够互相分享玩具,体验分享的快乐。

幼儿园教学方法分享(汇总13篇)篇九

1、能仔细观察图画,了解池塘周围环境的构成,以及它们与池塘的关系。

2、体会图画的多重线索。

3、能按照由近及远、由部分到整体的顺序描述自己的生活环境。

1、了解郊区与城市之间的区别,见过郊区的美丽风景。

2、知道小青蛙是由小蝌蚪长成的,了解青蛙是两栖动物。

3、遮挡文字的大书。

1、与幼儿聊聊郊区与市区风景的不同。教师也可以风情一位住在郊区的幼儿介绍自己家周围环境特点。最后,告诉幼儿,有些地方,即使我们没有去过,但也可以通过看照片、交谈等方式来了解相关的信息。

图文共读:遮挡文字,请幼儿描述图画信息。在描述后,出示文字进行阅读。

1、分别阅读1——14页。

2、齐分享。

本书中每幅图上都有与下一页相关联的部分,动物的身上的果实暗示着它们来自何处。在景物的那一页里,画面的角落里都画有下一场景,也预示着下一页会出现什么动物,这是这一读本的一条主线。于是,我在活动中先提问:“谁来了?它身上有什么?”引导幼儿观察细节。随后又进一步抛出预测性的问题:“它可能从哪儿来?你怎么知道的.?”让幼儿根据线索进行猜想。问题如此反复出现两三次之后,幼儿就明白了,每一页都有通往下一页的线索,他们就开始主动探索,一翻到新的一页,他们就能说出:“熊来了,它最爱吃蜂蜜了,下一页一定有蜂窝。”“蜂窝后面是萝卜地,等下小兔子要来了。”当一次次的猜测得到证实后,幼儿的好奇心和阅读兴趣更加浓厚了,对故事情节的发展了解得也更深入了。

幼儿园教学方法分享(汇总13篇)篇十

启发探索法的目的是依靠幼儿已掌握的数学知识和经验,启发其去探索并获得新的知识,这是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方法,它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幼儿学习热情,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启发探索法的运用过程中必须注意:(1)启发探索法要贯穿整个数学教学过程,以及教师指导下幼儿进行积极思考探索的学习过程;(2)启发探索法应与操作法结合进行;(3)教师的提问要能起到引导幼儿思路、引导探索方向的作用;(4)在教师的启发下,鼓励幼儿独立思考问题,充分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5)当幼儿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教师要及时予以开导、鼓励,并给予帮助。

2、游戏法。

游戏法的目的是通过游戏引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游戏是幼儿学习数学的一种十分重要的途径和方法,也是幼儿获得数学知识和思维发展的有效手段。主要的游戏方法有:(1)有情节的游戏,如看电影按票号坐座位;(2)运用感官进行的游戏,如听鼓声说数;(3)口头游戏,如数数歌;(4)竞赛游戏,如倒数比赛等。

3、归纳演绎法。

归纳法是借助已掌握的知识,概括出简单本质特征和规律,以获得新的数学知识的方法。演绎法是运用带有规律性的知识进行推理以获得新的数学知识的方法。通过这两种方法幼儿可以获得初步的推理能力,并能运用之来学习新的数学知识。如幼儿在认识了三角形之后,知道凡是有三角三边的图形都是三角形;在学过1、2,3,4,5的排列规律后可以推理出6-10的排列形式。

其他方法(欣赏法、观察法、谈话法、归纳法、演绎法、情景法)。

4、比较法。

比较法的目的是通过两组或两组以上物体的比较,找出相同和不同之处。按照比较的形式来分,可分为对应比较(如重叠等)和非对应比较(如单双排的不对应等)。比较法的运用过程中必须注意:(1)比较过程中要引导幼儿进行认真观察比较;(2)教师要以启发性的提问(问题要围绕重点要求进行),指导幼儿进行比较;(3)观察的过程中要引导幼儿积极思考,努力发现,并学会总结和归纳。

5、操作法。

幼儿的思维是具体形象的,他们通过借助于事物在头脑中的形象来思维。单纯地向幼儿传授讲解,既不能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又不利于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如何优化数学教育活动,促进幼儿更有效主动地学习、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呢?实践中,我发现操作法是幼儿学习数学的基本方法。由于幼儿时期的各种心理过程带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和不随意性的特点,所以一些新颖的、有情节的、变化的、让他们动手的活动,能够引起他们的注意和兴趣。幼儿通过操作活动,通过操作具体的材料(这种材料多数是幼儿身边常见的自然物品、玩具等),并且每个幼儿都有足够的材料,使他们都有操作的机会,独立进行学习活动,这种活动能够充分地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兴趣。操作法的运用过程中必须注意:(1)为幼儿操作活动创造必要的条件;(2)在幼儿动手操作之前要对幼儿讲清楚操作的目的和具体操作方法;(3)给幼儿充分的时间操作、观察、思考和探索;(4)操作过程中要观察幼儿的操作情况并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进行思索;(5)进行结果讨论,帮助幼儿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整理归纳,明确概念,向内部思维活动转化。

6、讲解演示法。

讲解演示法目的是通过教师展现直观教具并结合口头讲解把抽象的数、量、形等知识呈现出来。讲解演示法运用过程中要注意:(1)演示的教具要直观,易于幼儿理解接受;(2)教师讲解语言要简练,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一、名称:听指令做动作。

目标:能判断自己的位置,并根据指令做出动作。

玩法:

1、幼儿排成5x6的方阵队形。

2、引导幼儿观察自己所在的是第几行第几列。

3、开始游戏时,老师指出某一行或某一列的幼儿做动作,如请第三行的小朋友学小猫走路等等。

4、反复游戏,游戏熟练后,可请个别幼儿发出指令。

5、加大游戏难度,可以指出队列中的具体一位小朋友,指定其做动作,如请第二行第四个小朋友跳一跳。

二、名称:找树。

目标:会比较3棵大树的粗细。

玩法:

1、老师和幼儿到户外,指定3棵不同粗细的大树。

2、幼儿一起边拍手边说儿歌:眼睛看看看看,请到树下站站,快找快找快快找。老师说:请你跑到最粗的树下摸摸它。

3、变换指令,如:请跳到最细的树下锤锤它,请爬到不粗不细的树下指指它等。

4、游戏熟悉后,可以请一位幼儿发出指令引导。

三、名称:跳的高。

目标:体验厚薄不同,练习跳跃能力。

材料:地垫若干。

玩法:

1、老师将不同数量的地垫撂在一起,分别变成最厚的、最薄的、不厚也不薄的。

2、幼儿轮流跳过每一撂地垫,并说一说跳不同厚薄的地垫时的感受。

四、名称:找图形。

目标:巩固认识的图形。

材料:在户外地面上画出若干图形(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梯形等),图形可画成不同大小、不同样式:大的直角三角形,小的等边三角形等。

玩法:

1、请小朋友围成1个大圆圈,边拍手边绕着大圈走。

2、老师随时发出指令“跳着到大三角形中”幼儿立刻跳着到指定图形中。

3、依此反复游戏。游戏熟悉后,可请幼儿作为发布指令者。

五、名称:图形赛跑。

目标:理解图形守恒。

材料:各种不同样式的三角形、梯形、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如红色的直角三角形、黄色的等腰梯形等)。

玩法:

1、幼儿围成大圆圈,身上任意贴一个图形。

2、边拍手边说儿歌:各种图形来赛跑,看看现在让谁跑。老师说:请三角形跑。凡贴有三角形的幼儿立即绕着人圈外面跑,跑一圈后回到原位。

3、游戏反复进行,可变换指令、变换发指令的人。

六、名称:你追我赶。

目标:复习8以内数的实际意义。

材料:8以内数的实物卡、点卡、数字卡等。

玩法:

1、幼儿身上贴上卡片,拉手围成大圆圈,1、2报数。报1的小朋友站到2的后面,分成里外圈。

2、请出两位外圈的小朋友,分别是跑的人和追的人,这两位小朋友都要从大圆圈外面绕着跑。

3、开始游戏时,跑的小朋友要跑到里圈其中一位小朋友的前面贴着他,要求是两位小朋友身上的卡片数量是一样的。若跑的小朋友被抓住了,则要反过来去追刚才追他的小朋友。若跑的小朋友没被抓,贴人成功了,则这三个人最外圈的那个小朋友要当跑的人继续被人追。

4、游戏反复进行。

七、名称:夹包比赛。

目标:会根据距离远近决定用什么方式。

材料:沙包若干。

玩法:

1、起点处摆放沙包的筐,10米外画一条红线。在红线和起点中间的位置画一条白线,作为终点。游戏路线是从起点处到红线处再返回到白线处。

2、游戏前,老师为幼儿介绍规则:路线分为两段,一段要手拿着沙包跑、一段要沙包放在两膝盖间双脚往前跳。

3、幼儿分成四组。幼儿可以商量讨论本组的两个动作分别放在哪段路线进行,讨论好后开始游戏,最先按要求完成比赛的队即为胜。

4、游戏结束时,引导幼儿讨论:怎样安排动作能更快的完成比赛。

八、名称:赶小猪。

目标:能用小棒推动小球跑动,感知球体的特征。

材料:报纸做出的彩色小球、彩色小棒。

玩法:

1、起点画白线,终点画红线。

2、每位幼儿一根小棒、一个小球,用小棒敲打小球往前滚,滚到终点为止。

九、名称:小青蛙跳荷叶。

目标:运用跳远步伐游戏感知自然测量。

材料:荷叶若干。

玩法:

1、起点画白线,终点画红线。

2、将幼儿分成两组,两两合作,一位小朋友跳荷叶,一位小朋友根据跳的远近摆荷叶,最后一位小朋友数一共跳了多少次。哪队跳的速度快,最先跳完就获胜。

3、讨论跳的次数和跳的步伐大小的关系。

十、名称:抛球。

目标:复习5以内的相邻数。

材料:纸球。

玩法:

1、幼儿围成圆圈。由一位幼儿站在中间,其它幼儿边拍手边说儿歌:小球小球到这儿来,我来说出相邻数。

3、游戏反复进行。

幼儿园教学方法分享(汇总13篇)篇十一

本学期,我们将继续根据幼儿的意愿进行主题活动,并及时抓住幼儿的兴趣点,为下一步的活动提供依据。主题的展示、活动设计、材料调整要适合大班幼儿的特点,更多的体现幼儿的参与性和主体地位,培养幼儿的主动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

1、学前思想准备:

可以通过和家长一起参观小学或者请毕业生回园与幼儿交谈,让幼儿知道为什么要上小学,小学与幼儿园有什么不同,激发孩子上小学的欲望,同时也帮助他们解决“向往上小学、又不知道怎样做的问题”。

2、身体方面的准备:

通过户外活动以及个人卫生等方面来增强幼儿的体质,使他们能够身心健康地迈入小学;

在日常活动中培养幼儿正确的读书、写字、握笔姿势,同时,让幼儿懂得保护好自己的眼睛及各种感觉器官。

注重安全方面教育。现在我们班的幼儿在户外活动时喜欢跑跳,要让幼儿懂得一些简单的安全常识,在玩耍、跑跳时注意安全学会保护自己。在马路上行走要遵守交通规则,学会看红、绿灯,走人行道;有困难找警察,记住各种急救电话;知道不能玩水、玩火,玩电等。

3、独立生活能力的准备:

通过谈话、故事、社会实践培养幼儿的独立意识,增强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幼儿感知到,即将成为一名小学生了,生活、学习不能完全依靠父母和教师了,要学会自己的事自己做,遇到问题和困难自己要想办法解决。

为重点精心设计制作有关读写方面材料供幼儿操作,同时在各区域中进行渗透、同时,让幼儿熟悉汉语拼音,知道拼音是一种正确认读汉字的工具和基础;坚持开展餐前的认读识字活动等。为幼儿阅读、书写提供条件。

通过每次的数学活动、数学区工作对幼儿进行分类、统计、简单运算、自编应用题的培养,提高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日常活动中引导幼儿学习运用数学经验解决问题,提高幼儿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所有配班老师团结一致,搞好具有夏季特色的教室布置工作,为幼儿设置良好的肓人环境,为幼儿的在园生活提供学习、生活、休息的良好场所,让幼儿喜欢上我们班,喜欢我们班的每一位老师。

1、了解幼儿情况

对幼儿的性格、爱好、兴趣等进行祥细的了解,为他们制定远近期发展目标,注意每一个孩子的不同进步。对孩子进行认知发展、社会性发展、身体发展的教育,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和学习习惯,教育教学中注意各学科的相互渗透相互补充,充分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和幼儿的主体作用,让他们有主动学习意识,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新观念,感觉新教法,表现新思维,让他们在观察中探索,探索中发现,发现中了解,了解中获得新知识、新经验,鼓励每个孩子的个性发展,力争在师幼互动中完成所有教学计划。

2、日常生活方面

(1)、重视幼儿健康体质的培养和教给幼儿适应各种环境的技能,认真对待每一次体育活动和户外活动,保证幼儿充足的户外活动时间。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体验活动中的成就感,并发展幼儿良好的心理品质。

(2)、发展幼儿的独立性:培养幼儿作出选择的能力,发现他们自己的兴趣,发展其个性。具体措施是:结合主题游戏的开展,与幼儿一同商讨、制订合理的活动区域,并帮助幼儿作出选择。玩具架上摆放的物体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老师与幼儿一同动手制作的),能够引发幼儿兴趣,方便他们独自取放,独立使用。当活动结束后,教师需指导幼儿独立收拾自己玩过的玩具,使他们为自己能够独立收放而感到自豪。

(3)、设立“环保总动员”大型区域活动,开展环保小制作,充分利用废旧材料制作手工制品,丰富幼儿的艺术活动,提高他们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形成环保教育特色。大班幼儿在手工制作方面已积累了一些知识和经验,并且注意力有所集中,开展一系列废旧物品再利用的手工制作活动,那将更具目的性,并能渗透环保教育于其中,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家园一同收集废旧材料制品。结合主题为各区域提供各类半成品废旧材料,便于幼儿取放。主题教育活动中,多利用废旧物品制作教玩具。

(4)、在文明礼貌教育方面:培养幼儿会正确使用礼貌用语:请、谢谢、对不起、没关系等,并会向客人、长辈问好,不乱动别人的东西,初步懂得应互相关心和帮助的道理,能与小朋友友好相处,愿意帮助他人,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能初步做到友爱、互助、谦让,并能听从老师劝告,做错了事,能承认,并愿意改正。

(5)、结合幼儿普遍存在的情况,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多开展合作性的活动,比如合作画、合作表演等,让幼儿体验合作的愉快性。

(6)、学习制定班集体规则,知道自己是大班小朋友,应该遵守自己制定的规则。

幼儿园教学方法分享(汇总13篇)篇十二

1、能从故事要素角度梳理故事,理解故事层层递进然后转折的写作手法。

2、能够根据故事内容分析老鼠和蝙蝠的性格特点,并能够有感情地朗读。

3、扩充老鼠和蝙蝠的生活习性,进一步理解故事。

1、完成大书阅读,能够理解故事的基本内容。

2、大书、小书、故事梳理表格。

一、阅读文本。

1、逐页翻阅大书,教师示范朗读各页的文字,幼儿跟读。

2、和幼儿一起从故事要素的`角度梳理故事。

3、请幼儿总结作者在描述老鼠和蝙蝠的时候用了哪些词语;自以为是、骄傲、自豪、得意、羞愧等。结合图画信息,教师和幼儿一起讨论词语的含义。

4、利用小书,逐页朗读,注意结合故事情节体会老鼠和蝙蝠的心情,有感情地朗读,让一组幼儿当老鼠、一组当蝙蝠、一组当旁白分别进行阅读,注意阅读时候的感情入语气,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或请幼儿模仿书中老鼠的表情和动作,让其他幼儿读出相应内页的文字。可在幼儿中交替进行。

二、阅读小书。

1、分发小书,请幼儿自己独立阅读一至两遍。

2、幼儿阅读小书,教师注意幼儿阅读时的语气感情,给予个别幼儿进行指导。

3、在故事中老鼠和蝙蝠谁觉得自己本领大?为什么蝙蝠最后逃脱了呢?适当果可翻到相应的页面,请幼儿描述。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故事结局。

幼儿园教学方法分享(汇总13篇)篇十三

幼儿园是小孩子培养兴趣的地方,散文诗是国学的重要内容。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教好散文诗的方法,希望对你有用。

意境是诗歌的灵魂,而散文诗作为诗歌中的一个重要类别,在美学上尤其讲究意境美。意境是客观之景与主观之情的水乳交融,两者虚实相生,情因景而生,景因情而活,故而意境极具感染力。虽说“意境”并不是“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玄妙之物,但对幼儿来说,如何感受散文诗中的优美意境,确实需要教师借助手段巧妙创设。如散文诗《绿色的梦》:这是一个特别的晚上,大家都做了一个特别的梦。小兔子梦到了绿茵茵的草地,草地上五颜六色的花儿,是她美丽的发夹;青蛙梦到了绿绿的荷叶,田田的荷叶下,是他的好朋友小金鱼;瓢虫梦到了绿绿的叶子,晶莹的露珠里,有一个好听的故事……幼儿梦到了绿色的小岛,绿色的清香沁到了他们的心里。整首诗里描绘了优美温馨的意境,教师是这样创设的:首先把活动室布置成了一个绿色的世界,有绿色的窗帘和许多绿色的物品,多媒体里播放的是诗歌中描绘的绿色场景,幼儿们在这样的场景里,倾听着舒缓的摇篮曲,感受到轻松浪漫的氛围。这时,教师不失时机地引导幼儿思考和想象:在这绿色的世界里,小动物们会做一个什么样的绿色的梦?如此巧妙地为幼儿营造出优美的梦幻般的意境,为幼儿的散文诗赏析搭起一座想象的桥梁。

鉴于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他们对散文诗的欣赏与创造不可能像成人那样直接通过阅读文字而获得,更多地需要依靠教师的朗诵来感受。

者尊重以及崇敬的感情朗诵了诗歌,幼儿们听得热泪盈眶,甚至有幼儿表达:“老师,我长大了也想做一名这样的人!”观摩的老师听了都大为动容。

散文诗欣赏教学中主要存在两大难点:一是对想象、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运用的理解;二是对诗歌结构的把握,尤其是前者成为幼儿散文诗欣赏的障碍。所以,有效化解难点是幼儿散文诗欣赏教学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多年实践,笔者总结出以下有效方法:

1.丰富感知。

在活动开展前,教师如能带幼儿对诗歌中的内容进行感知,有助于幼儿对散文诗的欣赏学习;如果教师能注意分析作品中的难点,在丰富感知时有意识地给予引导,则更能提高幼儿欣赏学习的效果。如散文诗《春天》中有这样一句话:小池塘笑了,酒窝圆又大;小朋友笑了,咧开小嘴巴。很显然,后一句属于白描,容易理解,前面一句把小池塘比作小朋友,把涟漪比作小朋友的酒窝,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小池塘的活泼可爱。但这个比拟手法对缺乏生活经验的城市幼儿来讲很难领会,因此,活动前教师可带幼儿去观察小池塘,和幼儿想办法制造出一些涟漪,既增加了幼儿们的感性经验,又进一步激发了他们对小池塘的喜爱之情,更有助于他们对作品的理解。

2.巧妙设问。

提问对于幼儿语言学习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散文诗欣赏教学中,以下两种设问最为行之有效。一是在作品奇特想象处设问,引发幼儿对文学手法运用的理解和感悟。如散文诗《我家小池塘》里这样描写小池塘的夜景美:晚上太阳去睡觉,池塘摇着月亮,小鱼和星星悄悄捉迷藏。这时老师设问:“为什么天上的星星会和池塘里的小鱼捉迷藏呢?”这个问题很好地促发幼儿思考,从而明白小鱼是在和星星的闪闪倒影捉迷藏,这是多么大胆而奇妙的想象。这样的设问,就能启发幼儿更好地领悟这生动奇特优美的诗歌意境,起到点题的作用。二是在作品情感升华处设问,帮助幼儿理解作品情感。如散文诗《夜里什么人不睡觉》中有如下描写:在黑夜的星空下,火车在大地上奔驰。……车上的旅客睡得又香又甜,就像在自己家里一样。在火车上,夜里不睡觉的,还有他们……教师提问:为什么旅客睡在火车上会又香又甜,像在自己家里一样?启发孩子思考,原来是火车司机开车平稳、工作人员照顾细心周到,从而很好地领悟了作品表达的对晚班工作者尊重和爱戴的情感。

3.多媒体技术辅助。

恰到好处的多媒体技术手段,对化解赏析难点很有帮助。一方面,恰当的动画能再现散文诗中的形象,特别是动态形象,从而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作品。

另一方面,适宜的音乐能激起幼儿情感上的共鸣。选择与幼儿文学作品相通的乐曲,把音乐与文学结合起来,以优美的旋律创设美妙的情境,渲染气氛,使幼儿耳听心动,更容易进入文学作品所描绘的情境。

4.运用小图标。

小图标的运用能帮助幼儿理解诗歌的句式和结构。如散文诗《春天》是这样描写的:春天是一本彩色的书,黄的迎春花,红的桃花……春天是一本会笑的书,小池塘笑了,酒窝圆又大;小朋友笑了,咧开小嘴巴……春天是一本会唱的书,春雷轰隆隆,春雨滴滴嗒……我们利用小图标,按诗歌结构把图标摆成三段,每段的第一句分别摆上表示颜色、笑容和歌唱的图标,诗歌中出现的一个个物象在下面分行摆放。这样的图标设计,不仅有助于幼儿对诗歌整体结构的理解,也有助于幼儿对诗歌内容的认知记忆和创编表达。

在散文诗欣赏教学中,教师还可创设环境,引导幼儿用多种形式进行自主表达,从而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

1.语言表达。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幼儿表达,如问孩子“喜欢作品中的哪句?”“觉得哪一句特别好听?”说说“为什么”?鼓励幼儿大胆表达对诗歌的感受,也可以请幼儿一起有感情地朗诵美的诗句。教师还可以通过提问引导幼儿拓展表达,让幼儿通过这样的表达进一步领悟诗歌意境。

2.绘画表达。

欣赏诗歌后。引导幼儿用喜欢的绘画方式做进一步的表达。如欣赏了诗歌《春天》,幼儿们和同伴合作,按照诗歌意境.把“春天”做成一本本大图书,用画或撕纸粘贴的方式,进行创作表达。

3.肢体动作表达。

如散文诗《落叶跳舞》中,教师让幼儿把自己装扮成落叶,按照诗歌中的动态描绘,用身体动作表现。在幼儿们肢体表达的过程中,教师启发引导幼儿如何表达出“欢快”“自在”“热烈”等情绪,从而进一步理解作品的意境。

总之,在组织和实施幼儿园散文诗欣赏活动时,教师要细细品味散文诗诗意语言所赋予的关键经验,深层次地把握诗中蕴涵的核心价值,重视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审美情趣,选择适宜的教育策略和指导方法,帮助幼儿充分地理解、体验和感受作品的内涵与意境。

相关范文推荐

    最新涉网问题心得体会(汇总18篇)

    心得体会是一种反思和总结的方式,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心得体会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和思考。当今社会,互联网已经

    最新春节习俗全解析(模板16篇)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标志着农历新年的开始。参考这些春节作文范文,我们能够更好地掌握春节写作的技巧和要点。有的人认为,如果不早起,田坎就会塌。所以要早

    医院职工年度个人工作总结(专业20篇)

    在医院工作中,总结是一种对工作情况进行客观回顾和自我检视的重要工具。下面是一些医院工作总结的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希望能对大家的总结写作有所帮助。

    在家辅导孩子的心得体会(通用22篇)

    生活中的心得体会是我们对生活中各种经历和事件的感悟和思考,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面对困难和挫折。在这里,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经典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

    福建读书的读后感(汇总13篇)

    通过写读后感,我们可以将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思考和理解整理出来,形成独立的见解。如果你对写读后感感到困惑,不妨参考以下这些范文,或许能够给你提供一些写作思路。

    寒假实践宣讲会心得体会(模板23篇)

    心得体会是一种对自己经历和感悟的深入思考,它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事物的本质。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启示和思考。xxxx期实践的最后

    医院年终工作总结报告(精选18篇)

    医院工作总结是对一段时间内在医院工作中的表现和成果进行总结的一种书面材料。6.阅读这些医院工作总结范文,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人在医院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和挑战,以及

    大学生职业规划计划书大全(24篇)

    职业规划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自己的职业瓶颈和不足,从而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提升职业素质。职业规划还需要我们了解自己的个人特点和职业追求,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一年级学生期末自我总结指南(专业17篇)

    自我总结不仅可以提高个人的学习和工作效率,还能够促进团队的协作和发展。如果你对自我总结写作不知从何下手,可以参考以下这些范文,或许能帮助你更好地展示自我。

    学生租赁鱼塘的合同范文(18篇)

    租赁合同是租赁关系正式建立的标志,对双方都具有约束力。最后,希望这些租赁合同范文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祝大家在租赁过程中顺利达成合作!__县__乡__村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