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经典阅读论文(优质5篇)

时间:2024-09-22 作者:雁落霞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人文经典阅读论文篇一

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这是一句非常重要的话,值得仔细品味,因为我们从中能够引申出中国文化性格的方方面面。

“克己”的“己”字是指“私”,所谓一己之私利;“克己”也就是“去私”。如此一来,人的所作所为方能回归到“礼”的要求上来。那么,“礼”又是指什么呢?所谓“礼”,就是外在的行为规范,它属于伦理范畴。所以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克己”一定是自觉自愿的,“复礼”不过是“克己”的结果罢了。做到了这一点,也就是“仁”的实现。“仁”属内,“礼”属外,它们互为表里。“仁”实为“礼”的根据,“礼”是“仁”的外在表现。正如孔子所言:“人而不仁,如礼何?”从道德人格养成的顺序来看,一般是须先懂得规矩,亦即“知其然”,然后再一步步地领会其中的道理,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的理由,即“知其所以然”。所以,虽然《中庸》说“非礼不动,所以修身也”,但“修身”终究还需要“诚意正心”的自觉。

孟子拿射箭打比方:“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射箭射歪了,不要怨天尤人,不要抱怨因为风的干扰或者别人的打扰而未射中,而是要首先来检讨自己,反躬自省,看看是否由于自己心不在焉。这就是儒家的态度。所以,孔子说:“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中国文化之所以具有内倾性格,之所以采取反身性的姿态,这归根到底是由“仁”的“克己”取向决定的。确实,对于中国文化来说,是“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的。这是说,东、西、南、北,加上天、地,这六个方位,都不值得圣人去探究、去追问,而是应该把目光收回,投向自我的审视与拷问。所以,孟子有所谓“反身而诚,乐莫大焉”的说法。

中国文化的最高偶像是圣人,而西方文化的最高偶像是英雄。只有征服自我才能把自己证成为圣人,而只有征服外部世界才能把自己证成为英雄,二者的根本旨趣迥异。夏天热了,中国人讲究“心静自然凉”,并不致力于改变生态,而是调整自己的心态;西方人则偏好发明电风扇、空调机之类的物件,通过改变生态来适应自身。这些都反映了两种文化的不同旨趣。

追根溯源,应该说中国文化的内倾性格和反身性姿态,与中国地理环境的特点有着一种发生学关系。其实,鸟瞰中国的版图,不难发现中国的海岸线很长,然而中国文化不属于海洋型文化,而是农耕型文化。为什么会这样呢?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中认为:对于欧洲民族来说,“大海邀请人类从事征服,从事掠夺,但是同时也鼓励人类追求利润,从事商业”。然而,“这种超越土地限制、渡过大海的活动,是亚细亚各国所没有的,就算他们有更多壮丽的政治建筑,就算他们自己也是以海为界——像中国便是一个例子。在他们看来,海只是陆地的中断,陆地的天限;他们和海不发生积极的关系”。美学家宗白华先生在《美学散步》中比较了中西空间意识的不同,指出:“中国人与西洋人同爱无尽空间,但此中有很大的精神意境上的不同。西洋人透视深空,他的视线失落于无穷,驰于无极。他对这无穷空间的态度是追寻的、控制的、冒险的、探索的。中国人对于这无尽空间的态度却是如古诗所说的:‘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而心向往之’……我们向往无穷的心,须能有所安顿,归返自我,成一回旋的节奏。”

中国文化的这种内敛性格和取向,难以发展出现代科学技术,但或许正因此避免了因为征服自然而造成的人类生存困境。

(节选自《齐鲁晚报》12月16日)

6、下面对“克己复礼”的解说,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a.“克己”就是“去私”,“私”就是一己的私利,不符合“礼”的要求的言语举动都是私欲、私利的体现。

b.“克己复礼”要求人自觉自愿地去实践“礼”的要求,使人的所作所为回到“礼”的行为规范上来。

c.“克己复礼”的实践方式一般是先遵“礼”而行,再领悟其中的道理,但习“礼”而无内省,仍无法达到“仁”。

d.“克己”的内省方式就是指君子遇到挫折首先要检讨自己,反躬自省,不要总是怨天尤人,从外在找原因。

7、下列对“中国文化的内倾性格和反身性姿态”形成原因的解说,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它是由“仁”的“克己”取向决定的。孟子的“仁者如射”就是说仁德君子要“求诸己”。至于外在的“六合”,圣人不考究、不追问。

b.“仁”和“礼”一内一外,显示中国文化人格重视“修身”、重视伦理道德的一面,至德的“圣人”理想的目标就是征服自我。

c.它也受到中国地理环境的根源性的影响,中国的海岸线很长,然而在农耕文化看来,海是陆地的边界,陆地处于中心。

d.中国文化的内敛性格和取向,虽然比较难发展出现代科学技术,但是可能也避免了征服自然而造成的人类生存困境。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文化中“克己复礼”的内在要求决定了中国文化的内倾性,这种“内在要求”是“要求”,也是“内在”的自觉。

b.中西文化最高偶像“圣人”“英雄”对待外在自然的态度不同,他们分别是以自我的精神和物质的需要为旨趣的。

c.农耕文明有封闭性,它以陆地为中心,是自足性的;海洋文明有开放性,它以海洋为中心,具有征服性。

d.西方人对待无尽空间的态度是追寻的、控制的,重视实践;中国人的态度是敬仰和向往的,重视想象和心灵寄托。

试题答案:

二.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共3题,每小题3分)

6.【高考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意。

【答案分析】a.“都是”太绝对,不符合“礼”的言语举动未必都是私欲、私利的体现。

7.【高考考点】分析综合,筛选整合文中信息。

【答案分析】d此项是“内倾性格和反身姿态”的结果,不是题干中的“原因”。

8.【高考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答案分析】b.西方文化的“英雄”征服外部世界的态度不能说是以物质的需要为旨趣的。

人文经典阅读论文篇二

我国的年画,看似简单,内涵却非同小可。

一句话应先讲清楚,年画是中国普通百姓特别是广大农民的精神天地的可视的呈现。

古代的中国人,精神世界里位置最高的是神灵,因而神灵之像(神像)是年画的主项。年画中的神像并非宗教偶像。虽然各种宗教(佛、道、儒)的主神常常会在年画里出现,但没有严格的宗教意义。在科学蒙昩时代,人们将自己命运的安危祸福交给想象的神灵主宰,然后设法与之对话,这便是民间崇拜的由来。老百姓的神灵世界相当模糊,而且更相信一个十分原始的概念——万物有灵。因此,人们不但把现有各种宗教的神佛拉过来,还创造出大量的无法理清的地方神和行业神。北京印制过一百种神像俗称“京百份”,滑县李方屯将《全神图》由七十二像扩大到八十三像,白族的本主一村一位或几位;至于各地纸马上的`神像更是不可胜数,相当一部分今天已经无法辨识。每逢除夕之时,家家户户屋里屋外到处贴满“各司其职”的神像;平时难得一见的神仙,此刻全围在身边。以神像们构成的庞大的神灵世界,带来一种强大的安全感;特别是在这旧去新来、充满未知的时刻,在心理上给自己以稳定与安慰。

同时,年画又是人间生活的理想国。

年画中一大内容是展示人们自己的生活。这种生活是男耕女织,美妇胖娃,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花红草绿,人丁兴旺,家畜健壮,连年有余,发财还家,衣锦还乡,金榜题名,日进斗金等等。当然,这并不是生活现实,而是一种理想的生活图画,祈盼中的梦境。年画很少写实。在这特定的迎新之日,人们心里全是理想的图景。如果想知道中国农民千百年来的梦想,就去看他们的年画。他们都已经画在画上了。

年画还是墙上的舞台。

年画是老百姓画给自己看的,古代老百姓的日常文艺大餐莫过于看戏,故而戏曲故事题材的年画最具观赏性。一幅戏曲年画贴在墙上,会给人们时不时指指点点说上一年。大戏难得来到村里,戏画天天都在屋中。中国戏曲年画不仅数量大,戏出多,而且不同产地的年画往往取材于当地人们喜闻乐见的地方戏。比如武强取材于老调梆子、河北梆子、武安落子,晋南多取材于蒲剧、铙鼓杂戏、洪洞道情,滑县取材于大弦戏,凤翔取材于秦腔,桃花坞取材于时令小调等等。于是,大量民间戏曲及其剧目可视地保存在中国年画中。有的年画现在还在印制,画上的剧目甚至剧种却已然消泯了。

年画中还有一种内涵不容忽视,就是教化。劝善戒恶,催人奋进,敬老爱幼,伸张正义。自古农村社会无人管束,全靠精神与道德传统自律,靠一种自我教育。饶有意味的是,这种教化题材的年画更不是谁来说教,而恰恰是从人们自己耳熟能详的历史典故与传说故事中选出来的。比如:二十四孝,孔融让梨,雪中送炭,将相和,孟母择邻等等。于是,从中可以明白了古代农村社会超稳定性到底由何而来。

由上述中国年画之内涵,即可知其包藏之大之深之周全。它实际深藏着中国根基性的人文本质,民间哲学以及国民性。

17.年画中表现了中国农民精神天地中哪些方面的内容?(4分)

答:

18.阅读下面的两段材料,说说我国民俗中的虎有什么寓意,利用文章中的信息,分析这种寓意产生的原因。(4分)

(一)陕西凤翔有幅古版门画《镇宅神虎》,一条大虫,目瞪如灯,张牙舞爪,极是猛悍。它的身旁有只小虎犊,淘气地模仿着它的神气,一边还晃头扬足,向它撒娇。画面呈现出一派过年的吉庆气氛。

(二)布老虎是一种古代就已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的玩具,至今仍受到人们的广泛喜爱。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期间,民间盛行给儿童做布老虎,或者用雄黄在儿童的额头画虎脸。布老虎的形式多种多样,有单头虎、双头虎、四头虎、子母虎、枕头虎、套虎等。除了端午节,在春节、元宵节等其他节令,以及新生婴儿百日、周岁生日等人们也常常做各种形式的布老虎。

答:

参考答案:

评分:本题共4分,每点1分

18.答案要点:

人文经典阅读论文篇三

年画是中国画的一种,始于古代的“门神画”,中国民间艺术之一,亦是常见的民间工艺品之一。那么关于东方大地上的人文奇花阅读理解附答案是怎样呢?下面是本站小编整理的东方大地上的人文奇花阅读理解附答案,欢迎阅读。

东方大地上的人文奇花

我国的年画,看似简单,内涵却非同小可。

一句话应先讲清楚,年画是中国普通百姓特别是广大农民的精神天地的可视的呈现。

古代的中国人,精神世界里位置最高的是神灵,因而神灵之像(神像)是年画的主项。年画中的神像并非宗教偶像。虽然各种宗教(佛、道、儒)的主神常常会在年画里出现,但没有严格的宗教意义。在科学蒙昩时代,人们将自己命运的安危祸福交给想象的神灵主宰,然后设法与之对话,这便是民间崇拜的由来。老百姓的神灵世界相当模糊,而且更相信一个十分原始的概念——万物有灵。因此,人们不但把现有各种宗教的神佛拉过来,还创造出大量的无法理清的地方神和行业神。北京印制过一百种神像俗称“京百份”,滑县李方屯将《全神图》由七十二像扩大到八十三像,白族的本主一村一位或几位;至于各地纸马上的神像更是不可胜数,相当一部分今天已经无法辨识。每逢除夕之时,家家户户屋里屋外到处贴满“各司其职”的神像;平时难得一见的神仙,此刻全围在身边。以神像们构成的庞大的神灵世界,带来一种强大的安全感;特别是在这旧去新来、充满未知的时刻,在心理上给自己以稳定与安慰。

同时,年画又是人间生活的理想国。

年画中一大内容是展示人们自己的生活。这种生活是男耕女织,美妇胖娃,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花红草绿,人丁兴旺,家畜健壮,连年有余,发财还家,衣锦还乡,金榜题名,日进斗金等等。当然,这并不是生活现实,而是一种理想的生活图画,祈盼中的梦境。年画很少写实。在这特定的迎新之日,人们心里全是理想的图景。如果想知道中国农民千百年来的梦想,就去看他们的年画。他们都已经画在画上了。

年画还是墙上的舞台。

年画是老百姓画给自己看的,古代老百姓的日常文艺大餐莫过于看戏,故而戏曲故事题材的年画最具观赏性。一幅戏曲年画贴在墙上,会给人们时不时指指点点说上一年。大戏难得来到村里,戏画天天都在屋中。中国戏曲年画不仅数量大,戏出多,而且不同产地的年画往往取材于当地人们喜闻乐见的地方戏。比如武强取材于老调梆子、河北梆子、武安落子,晋南多取材于蒲剧、铙鼓杂戏、洪洞道情,滑县取材于大弦戏,凤翔取材于秦腔,桃花坞取材于时令小调等等。于是,大量民间戏曲及其剧目可视地保存在中国年画中。有的年画现在还在印制,画上的剧目甚至剧种却已然消泯了。

年画中还有一种内涵不容忽视,就是教化。劝善戒恶,催人奋进,敬老爱幼,伸张正义。自古农村社会无人管束,全靠精神与道德传统自律,靠一种自我教育。饶有意味的是,这种教化题材的年画更不是谁来说教,而恰恰是从人们自己耳熟能详的历史典故与传说故事中选出来的。比如:二十四孝,孔融让梨,雪中送炭,将相和,孟母择邻等等。于是,从中可以明白了古代农村社会超稳定性到底由何而来。

由上述中国年画之内涵,即可知其包藏之大之深之周全。它实际深藏着中国根基性的人文本质,民间哲学以及国民性。

17. 年画中表现了中国农民精神天地中哪些方面的内容?(4分)

答:

18. 阅读下面的两段材料,说说我国民俗中的虎有什么寓意,利用文章中的信息,分析这种寓意产生的原因。(4分)

(一)陕西凤翔有幅古版门画《镇宅神虎》,一条大虫,目瞪如灯,张牙舞爪,极是猛悍。它的身旁有只小虎犊,淘气地模仿着它的神气,一边还晃头扬足,向它撒娇。画面呈现出一派过年的吉庆气氛。

(二)布老虎是一种古代就已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的玩具,至今仍受到人们的广泛喜爱。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期间,民间盛行给儿童做布老虎,或者用雄黄在儿童的额头画虎脸。布老虎的形式多种多样,有单头虎、双头虎、四头虎、子母虎、枕头虎、套虎等。除了端午节,在春节、元宵节等其他节令,以及新生婴儿百日、周岁生日等人们也常常做各种形式的布老虎。

答:

评分:本题共4分,每点1分

18.答案要点:

老虎的寓意:驱邪避灾、平安吉祥的象征;原因:在科学蒙昩时代,人们认为万物有灵,于是将自己命运的安危祸福交给想象的神灵主宰,老虎便是这有灵之物,能驱邪避灾、保佑人们平安吉祥。

评分:本题共4分,寓意2分,原因2分

人文经典阅读论文篇四

1.从原文看,下列对“人文精神”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文精神公认为指人类应当共同信奉的那些真理性的精神。

b.人文精神包括科学精神、体育精神、民主精神、爱国精神、社会公平与平等的精神、人道主义精神等。

c.人文精神可以确保一个人能自由、幸福并且有尊严地活着。

d.人文精神既有利于个人幸福,也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和文明。

2.下列对当今中国大学实施人文教育的意图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实施人文教育可以使大学生扩大自己的精神视野,关注社会难点问题。

b.实施人文教育可以加强大学生身上不可或缺的心灵修养与审美素养。

c.实施人文教育可以深化大学校园里应该有的崇尚精神的人文氛围。

d.实施人文教育可以使各所大学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都得到同步发展。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重建人文精神,就是要推倒原有的人文精神,面对当代社会现实重新构建新型的人文精神。

b.教育最重要的目的是拥有健全而有益于社会的必备的素质,而这个素质的核心是人文精神。

c.自觉而良好的人文教育可以促使一个人心清目远,富于责任,心灵充实,情感丰富而健康。

d.当今中国大学正在尝试多种人文教育方式,如开设人文讲堂等,这是一种十分积极的现象。

人文经典阅读论文篇五

评分:本题共4分,每点1分

18.老虎的寓意:驱邪避灾、平安吉祥的象征;原因:在科学蒙昩时代,人们认为万物有灵,于是将自己命运的安危祸福交给想象的神灵主宰,老虎便是这有灵之物,能驱邪避灾、保佑人们平安吉祥。

评分:本题共4分,寓意2分,原因2分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