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的数学认识图形教案(模板7篇)

时间:2023-10-14 作者:QJ墨客一年级的数学认识图形教案(模板7篇)

大班教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以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幼儿园教案的范文汇总如下,希望对教师们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一年级的数学认识图形教案篇一

1.理解和掌握人民币单位元和角之间的换算方法,会进行一些简单的换算和加、减法计算。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人民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感受“元”是人民币单位中最常见的主要单位。

重点:会进行人民币单位间的简单换算和简单的加、减运算。

难点:掌握人民币单位元和角之间的换算方法。

多媒体,模拟人民币

师:妈妈给了玲玲一元钱,玲玲来到文具店,看看可以买到什么?

先让学生选出1元钱可以买到的文具,再让学生说说可以怎么买。如果学生只买一种文具或一件文具,教师可以追问找回多少钱;学生也可能会组合买几种不同的文具,或同一种文具买几件,只要正确即可。

复习元和角的关系,板书:1元=10角

(一)单位换算

(1)学生分组活动,每人都用模拟人民币摆一摆,看看哪个小组摆出的情况多,想的全?

(2)学生汇报结果,教师把学生汇报的结果有序地呈现出来。

第一种:

第二种:

第三种

第四种:

在小组汇报的过程中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可以这么摆?

(3)对比发现

1元=10角

1元2角=10角+2角=12角

(4)即时练习

说说你是怎么想,怎么算的。

2元=( )角 5元6角=( )角

2.丁丁的存钱罐,数一数,23个1角,他想买2元的小剪刀够吗?为什么?

(1)想一想,圈一圈

可以先让学生在图上圈一圈,再说说想法。

(2)用多媒体呈现每10个1角替换为1元的过程

(3)归纳方法

板书:23角=20角+3角=2元3角

2元3角〉2元

(4)即时练习

说说你是怎么想,怎么算的。

14角=( )角+( )角=( )元( )角

37角=( )角+( )角=( )元( )角

58角=( )元( )角 46角=( )元( )角

(二)元和角的简单计算

1.分组购物活动。

师:每个小朋友从下列文具中选2样你喜欢的文具,再算一算需要多少钱。

活动要求:

(1)先选出你想购买的2件文具

(2)再用一个算式表示出购买文具共需要多少钱。

(3)把你的算式给同组小朋友看看,大家一起算一算,看看计算是不是正确,如果正确请同组的小朋友为你画一颗五角星做奖励。

2.汇报交流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学生可能出现以下情况:

(1)5角+8角=13角

教师引导学生,使学生了解在生活中13角应表述为1元3角,补充:13角=1元3角

(2)2元+1元2角=3元2角

教师引导学生,使学生明确只有单位相同才能直接相加、减。

3.提出数学问题

(1)师: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

引导学生提出“比多比少”的问题,指导学生学会用“便宜”“贵”来表述。

例如:尺子比橡皮贵多少钱?回形针比小夹子便宜多少钱?

(2)分组解决问题

活动要求:每人提一个“比多比少”的问题,其他3人列出算式计算出结果,由提问题的同学负责评判对错,奖励给算对的同学一颗五角星。

(3)汇报交流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并注意处理以下情况:

(1)2元-1元2角=8角

教师让学生说明计算的过程,学生的计算过程可能不同,只要算法合理就给予肯定。

(2)5元6角-1元2角=4元4角

强调只有单位相同才能直接相加、减。

4.即时练习:教材p57“做一做”第2题

第(1)(2)两小题要求学生先独立完成,再汇报交流,交流中要求学生说明计算的过程。第(3)小题可先让学生提出问题,提问时教师注意要学生语言表述要完整,再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1.完成教材练习十三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再集中交流每道题的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关于复名数与单名数之间的换算,重点是让学生清楚换算过程与方法。】

2.完成教材练习十三第2题。

(1)教师指导学生读懂表格,理解题意。

(2)学生独立计算出应付的钱数,填入表格。

(3)学生交流计算过程时,教师强调计算时注意单位,单位不相同不能直接相加、减。

(4)教师带领学生认清每张人民币的面值,并让学生口算出付的钱数。

(5)学生独立计算出应找的钱数,填入表格。

(6)学生交流计算过程时,教师强调计算时注意单位。

3.完成教材练习十三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再集中交流每道题的计算方法。

4.完成教材练习十三第6题。

教师引导学生在比较时关注不同的货币单位,鼓励学生选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比较。

5.完成教材练习十三第7题。

教师引导学生认真读题,正确理解题意,再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师:今天你学到了什么新知识?

【设计意图:引领学生回顾学习的过程,巩固获得的新知识。】

一年级的数学认识图形教案篇二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认识元、角、分之间的关系,能根据元、角、分之间的进率进行单位间的简单换算,比较不同单位表示的钱数的大小。能进行一些简单的应用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具体购物情境,体会购物的总钱数和购物的数量,积累购物的初步经验;感受购物问题里的'数量关系,发展初步的思维能力。

3、体会元、角、分在生活里的广泛应用,感受人民币的实际价值;培养独立思考、探究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

元、角、分简单换算和应用

教学难点:

理解购物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1、做练习十第3题

2、做练习十第4题

3、做练习十第5题

4、做练习十第6题

5、做练习十第7题

一、回顾引入

1、回顾旧知

提问:这单一已经认识了人民币的那些知识?请吧你的认识和大家说说

学生自由说出自己的认识。

2、引入课题

小朋友真棒!为了巩固和应用小朋友已经掌握的知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继续练习有关元、角、分的知识。(板书课题)

二、基本练习

1、再现就知

出示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让学生说说各是多少钱。

2、口答

提问:1元人民币可以换几张1角的?可以换几张5角的?为什么?

(板书:1元=10角)

如果用分币来换,几分可以换成1角?(板书:1角=10分)

1角2分=分

1元2角=()角

1角2分和1元2角哪个钱多?

3、做练习十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在课本上。交流结果,集体订正,指名说说各是怎样想的。

指出:把1元几角换算成多少角,可以按1元是10角,合起来是十几角;把十几角换算成几元几角,可以想其中10角是1元,就可以很快知道是1元几角。

4、做练习十第2题

学生先独立填写在课本上,在集体交流。

让学生说说怎样比的。

提问:题里告诉我们什么条件,要回答什么问题?

学生同桌讨论够不够,说说自己想法。

指出:三样商品各买一件,共需要28元,如果带去的钱比28元多,就够了;如果带去的钱比28元少就不够。

先让学生了解价格和解决问题的要求。

提问:把10元钱用完是什么意思?

先同桌交流,再全班交流。

学生观察情境,说说知道了什么,求什么问题。

提问:这里找回是什么意思?

让学生独立列式解决,集体交流。

提问:你还能提什么问题?

学生提出问题,口头列式,教室板书。

提问:小宁买了什么?就要多少钱?如果付的都是10元的,应该付多少张?

先同桌讨论,再集体交流,要求说说自己的想法。

三、应用练习

1、交流小结。

提问:这节课练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2、介绍你知道吗?

3、布置课后实践

四、练习小结

练习十第8题。

一年级的数学认识图形教案篇三

一、课题:

三、教学目标:进一步巩固对元、角、分的认识,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和计算。能正确读写时间,建立学生的时间观念。

四、教学重点:能正确的读写时间,进行一些简单的人民币的计算。

五、教学难点:能正确的读写时间,进行一些简单的人民币计算。

六、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谈话法等。

七、教具:小黑板、挂图等。

八、教学课时:1课时

九、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复习口算,我们现在来做几道口算题,听老师念题,然后写在作业本上。

(二)整理复习

1、今天我们来复习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

(1)老师说人民币的数,学生拿;老师出示人民币,学生认,组内同学一人拿,其它同学认。

(2)让学生说出人民币的单位有哪些?

2、复习人民币简单的换算和计算。

1元=()角10分=()角10角=()元

1元=()分300分=()元100元=()元

(2)人民币的简单换算,指名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2元=()角25角=()元50角=()元

20分=()角3角=()分65分=()角

多让学生讨论,然后计算,让学生自己举例计算。

3、几时几分?

请同学翻到书p100页,第9题,请大家看看会不会读钟面上的时间?把读出来的结果写到书上。

(三)教学效果测评

让学生做p103页第9、10题,p105页第15题,

教师引导,检查学生的作业情况。

十、课后小结:

一、课题:位置与图形、统计的复习

三、教学目标:让学生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并能在具体情景中,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

四、教学重点:条形统计图数据的分析,图形的拼组和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五、教学难点: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六、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谈话法等。

七、教具:小黑板、挂图等。

八、教学课时:1课时

九、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识,引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已经复习了时间,下面大家来读下面几个钟面,认一认大约是几时。(见p.100页例9)

(二)复习整理

1、我们今天先复习位置,请大家看挂图。请同学们小组内讨论以下两个问题。

2、我们下面再来做做听反话的游戏好吗?(游戏在课本9页上)。

3、刚才我们做了游戏,下面我们来数数图形,请大家打开书100页,请把11题数到书上。

4、星期日,同学们喜欢做很多的事,下面请大家看书上二(1)班小朋友们画的他们喜欢做的事的统计表。

请小组讨论表下面的问题,并看我们还能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最后集体评讲)。

小结:今天我们这节课复习了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并能在具体情景中,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能够通过操作活动,拼组图形数出图形个数。我们还进一步复习认识了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十、课后小结:

一年级的数学认识图形教案篇四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活动中,让学生体验上下的位置关系,初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2、培养学生简单的空间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体验上下的位置关系。

教具准备:主题图、有关学具、剪刀

教学方法:参与性学习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新课教学:出示主题图。

1、仔细看图,说说图上有什么。

2、考考你:

小鸟在小兔的_面,小兔在鸟的_面,

松鼠在小兔的_面,松鼠在小鸟的_面。

3、指名说,评议。

三、巩固练习,练一练

1、填一填,说一说。

(1)仔细观察图。(2)报名说。

2、把6写在上一行,把9写在下一行。

让学生说了哪个数在上,哪个数在下。

3、说一说。

仔细看图,同桌讨论,报名汇报。

4、请你分房子。

(1)自己动手剪贴动物。

(2)说说它们的位置关系。

5、独立完成思考推理题。评析、校对。

四、小结。

本节课你又学会了什么?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全册认识钟表(苏教国标版一年级上册).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一年级的数学认识图形教案篇五

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的一些特征;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大量拼摆图形,发现图形可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及联系,感受图形美;(2)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

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

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多媒体课件、图形卡片、实物风车,学生准备:图形卡片、做风车的材料。

一、创设情境,谈话引入

教师出示一个风车,并以谈话引入:同学们看,这是什么?

生:风车。

生:图钉、小棒、纸……

生2:我来补充,要用正方形的纸。

二、感受新知,观察比较

生:长方形、三角形、圆形……

师:在这些图形中,哪些图形和正方形最相似?

生:长方形。

师:为什么?

生:因为它们都有四条边,而且很直。

生:因为它们都有四个角。

2.师:对,它们都有四个角、四条边。先来看长方形,它的四条边有什么特点?

生:两条长边,两条短边。

师:好,那我们先来看看两条长边,你发现了什么?

生:上面的边和下面的边一样长?

生:自己动手折一折。

师:除了用折纸的方法,还可以有什么方法知道两条长边、两条短边一样长?(用直尺或绳进行测量……)

3.引导学生继续观察长方形的折痕。

师:看,这是我们刚才折纸时留下的痕迹,老师用笔把它描出来。(师动手用红粉笔描)快看,一个大长方形分成了四个形状相同、大小相等的小长方形。换句话说,如果有四个形状相同、大小相等的小长方形就可以拼组成一个大长方形。

4.引导学生观察正方形的边,有什么发现。

生:正方形的四条边都一样长?

[学生动手证明,可用不同的方法,教师巡视给予指导。]

5.引导学生继续观察正方形的折痕。

师:看,这是我们刚才折纸时留下的痕迹,老师用笔把它描出来。(师动手用红粉笔描)快看,一个大正方形分成了四个形状相同、大小相等的小正方形。换句话说,如果有四个形状相同、大小相等的小正方形就可以拼组成一个大正方形。这还有一种刚才折纸时留下的痕迹,老师用笔把它描出来。(师动手用红粉笔描)快看,一个大正方形分成了四个形状相同、大小相等的小三角形。换句话说,如果有四个形状相同、大小相等的小三角形就可以拼组成一个大正方形。

三、动手实践,拼组图形

师:说了半天了,你们想不想动手拼一拼。快看看你们手里有什么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

1.师:左面4列的同学拿出2个形状相同、大小相等的长方形;右面4列的同学拿出四个形状相同、大小相等的正方形。要求你们用手中的图形拼组出一个大的平面图形,看谁拼的方法多,还能最先拼好。开始。

短边相接拼组成一个大长方形。

长边相接拼组成一个大长方形。

边与边相接拼组成一个大长方形。

边与边相接拼组成一个大正方形。

角与角相接组成的图案。

2.选一些形状一样的三角形拼一拼,看能拼出哪些平面图形?

四、游戏活动

师:刚才同学们用各种图形进行的拼组就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内容——图形的拼组,同学们表现都非常好。(板书课题)

1.拼图案。

2.拼熊猫。(第30页的第6题)

老师非常感谢你们,要送给你们每人一件小礼物。(出示熊猫图),你们喜欢吗?不过这件礼物需要你们进行拼组才能得到。(指导学生进行拼组)

五、动手操作,体会图形间的关系

师:小朋友们真了不起,通过你的观察、动手验证了两种图形边的特点,还帮老师设计了地板图案。你们想不想亲手做一个漂亮的小风车?这里有做风车的过程(出示分解图),你能说说怎样做吗?(在正方形纸上剪出四个三角形,就做成了风车。)

怎样在正方形的纸上剪出四个三角形?

可是老师想出个难题来考考你,老师手里有张长方形的纸,你能用它做一个风车吗?(把长方形的纸剪成正方形的经纸再做。)

怎样将长方形的纸剪成正方形的纸?

出示圆形,问:这是什么形状?用圆形纸做风车,先做什么?(把圆形的纸剪成正方形的纸再做。)

怎样将圆形的纸剪成正方形的纸?

(全班同学动手做风车,教师给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指导。)

谁说一说你在做风车的过程中发现了哪些图形?

生:我先把一张长方形(或圆形)的纸剪成正方形,在正方形纸上剪出四个三角形,就做成了风车。当这个风车转起来时就是一个圆。

[让学生在做风车的过程中体会多种图形间的转换和联系。]

六、总结

师:谁来说说这节课你都学会了什么?

一年级的数学认识图形教案篇六

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2、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3、通过购物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

单元教学重难点、关键:

1、重点: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及简单计算。

2、难点: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

3、关键:组织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多观察、多操作、多实践,熟记“1元=10角、1角=10分”的进率。

教法、学法:操作法、实践法、讲授法、讨论法。

单元课时安排:约3课时。

第一课时认识元、角、分(一)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6、67页。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认识人民币,能识别1元以内的人民币,知道元、角、分时人民币的单位,认识1元=10角,1角=10分。

2、经历人民币的识别过程,体会1元以内各种人民币的币值,通过简单的模拟活动,培养简单的换钱、算钱、付钱的技能,发展多角度的思考问题的能力。

3、学生通过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参与小组的交流,体验主动学习的作用,发展主动学习、合作交流的意识;了解人民币在日常生活力的作用,形成爱护人民币的意识。

教学重点:

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的面值及人民币的单位。

教学难点:

认识元、角、分之间的进率,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教学准备:1元以内的纸币、硬币若干;铅笔、橡皮、尺子、羽毛球、邮票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谈话:小朋友,你们买过东西吗?你自己买过什么东西?

买东西需要什么?(钱)

对了,钱在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名称。美国的钱叫做美元,英国的钱叫做英镑,你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叫做什么吗?(人民币)

揭题:小朋友真聪明,我们每人的生活里少不了人民币,每张人民币面值大小不一,有几元的,有几角的,有几分的。为了了解人民币的一些知识,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元、角、分。(板书课题)

二、认识人民币。

2、根据教师的统一要求拿出相应的人民币。

要求:下面请每个小朋友拿出1元的人民币。

有的学生拿的是1张1元纸币,有的学生拿的是1枚1元硬币,还有的学生纸币、硬币都拿了。

板书:1元。(教师把1元纸币、硬币都贴在黑板上,纸币正面朝上)

用同样的方法认识5角、2角、1角和5分、2分、1分。

课件展示1元以内的纸币。归纳:纸币上都印有什么?

学生可能回答:一面都印有劳动人民的头像、中国人民银行,另一面都印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

3、练一练。

指导学生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第2题。

学生完成后用课件展示答案,共同订正。

三、认识进率。

1、谈话:有个小朋友叫豆豆。他今天穿上了妈妈买的一件黄颜色的新衣服,放学后豆豆来到了一家玩具店。(课件展示例题情境图)

提问:豆豆在玩具店看到了什么?学生可能回答:

(1)玩具店里有钢笔、计算器、练习本等

(2)还有两个小朋友在买东西。

(3)钢笔的价钱是5元,计算器的价钱是20元,练习本的价钱是1元等

让学生把自己的拿法展示给小朋友看,几个小朋友在讲台前站一排,可以是10个1角的、2个5角的、5个2角的、1个1元的等等。

引导:付1元的方法很多,不管哪种方法都是付几角呢?(10角)

10角就是1元。我们来看看豆豆是怎样付这1元的。

(课件展示,豆豆说:“我付10角可以吗?”)

提问:小朋友,你们说可以吗?为什么?

(出示图)板书:1元=10角

2、引导:根据1元=10角,请你再想一想,1角等于几分?

(出示图)板书:1角=10分(学生齐读一遍)

3、指导学生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完成后,教师把不同的取币方法都展示出来,并追问:哪一种方法最简单?

四、简单购物。

教师用1元分别和不同的学生换5角、2角、1角的零钱。

填空:1张1元可以换()张5角;

()张2角可以换1张1元;

1张1元可以换()张1角。

2、同桌互相换零钱,活动1分钟。(教师巡视辅导)

3、引导:换完了零钱,我的商店开张了。看一看我卖的有哪些东西?

课件呈现:羽毛球5角,橡皮2角,美工刀9角5分,铅笔4角,自动铅笔7角,尺子3角,邮票8角。

提问:你想买什么?

谁想买邮票?你打算怎样付这8角钱?有谁和他的付钱方法不一样?

几名学生上台买邮票,一手拿邮票,一手拿不同付法的8角钱展示给全班学生看。

4、招聘营业员,学生互相购物。

谈话:我当了经理后,想招聘一名营业员,条件是服务热情周到,而且要能算对账。其余的小朋友准备好1元人民币来买你想买的东西。

学生活动2分钟,对表现好的小朋友进行鼓励表扬。

5、延伸练习。

小组讨论:1元钱可以买哪2样东西?如果买3样东西,可以怎样买?

五、全课总结。

小朋友,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六、课后作业。

1、帮助妈妈买一样东西。

2、上超市去看一看,哪些物品的价钱大约是1元?

板书设计:

认识元、角、分(一)

1元=10角1角=10分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认识元、角、分(二)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8、69页。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识别人民币的活动中,认识1元以上面值的人民币,能按要求数出人民币,能简单兑换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2、经历人民币的识别、模拟兑换和人民币计算的活动,初步体会1元以上各种人民币的价值,进一步发展数钱、换钱、算钱的技能。

3、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发展主动学习的意识,能主动与同学讨论、交流;感受日常生活里的数学现象与知识。

教学重点:认识1元以上的人民币。

教学难点:不同面值钱币间的兑换。

教学准备:课件,面值5元、10元、20元、50元及100元的人民币若干张,儿童玩具钱币若干张。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上一节我们1元以内的人民币,知道了1元=10角,1角=10分,今天我们再一起来认识面额较大的1元以上的人民币。

(板书课题:认识元、角、分)

二.合作交流,感悟新知。

1、出示例题图提问,你认识这些人这些人民币吗?自己先说说看,再互相说说。

2、老师介绍一些有关人民币的知识。

人民币正面左上角印的是国徽,新版10元、20元、50元、100元上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毛泽东主席的像,有大写面值与小写面值,人民币是由国家印制的,我们应该爱护它。

4、完成“想想做做1”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时说说是怎么想的?

5、完成“想想做做2”。

先指名说一说题意,然后独立做题,集体交流时说说三张人民币的总面额是怎么算的?

6、完成“想想做做3”。

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时要说说怎么想的?(如100里面有2个50,所心1张100元的人民币可以换2张50元的人民币。)

7、完成“想想做做4”。

学生独立审题,交流题意,独立列式交流结果。

8、完成“想想做做”5。

1)出示第6题图,仔细观察图中告诉我们什么?

学生列式计算,集体交流。

9、完成“想想做做”6。

1)出示第6题图,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分别多少元?

2)学生讨论两个问题,独立列式计算

3)交流,汇报讨论结果。

三.练习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

四、课堂作业:

板书设计:

认识元、角、分(二)

10元、20元、50元、100元

第三课时小小商店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2、73页。

教学目标:

1、通过综合应用及实践活动解决“购物”里的简单问题,加深对人民币及其价值的认识;能在模拟购物活动中成功“购物”,能正确计算购物活动中的简单的价格和总价。

价格和总价。

2、学生通过实践体验购物的过程,体验生活里的数学,了解购物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发展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培养初步的社会实践能力。

3、在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产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和对数学实践活动的兴趣,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使学生初步知道买商品怎样付钱。

教学难点:

根据自己的需要、物品的价格来购买物品。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明确问题。

1、情趣导入。

(挂图出示::小叮当站在店里高兴地接待顾客,身后是许多的商品。)

2、提出、解决问题。

谈话:这里有这么多商品,让我们来看看它们的价钱。

指名口述柜台上各种物品的价钱。

引出下列问题:

(1)唐老鸭:小叮当,我想买一个地球仪和一个铅笔盒。

提问:谁能帮助小叮当想想要收多少钱呀?指名回答。

引导学生对此问题进行讨论。

追问:你是怎么知道大约要付50元钱的?

引导学生根据这个问题提同样问题并请同桌同学进行解答。

(3)白雪公主:小叮当,我就带了30元钱,我想买一个小熊猫和一个布娃娃,够不够?学生思考后回答,要求说说是怎样想的。

提问:谁能像白雪公主这样提个同样的问题让大家动脑思考一下?

分组活动,提问题并解答。

(4)海尔兄弟:小叮当,我们有50元钱,买货架上的物品,最多能买几件?

学生讨论,教师参与到学生中去。

提问:谁还能像他俩一样,根据这些物品的价格提几个小问题吗?

学生自己提问题,然后教师再请学生解答。

二、组织学生进行购物活动

1、进行分工。

教师将学生分成售货员和顾客,并为售货员佩带上标志。

2、明确购物程序。

3、学生进行活动。

学生到课前准备好的玩具柜台、学习用品柜台、日常用品柜台进行购物活动,教师也要参与到活动中,整个活动要体现出开放性。学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包括数学问题和实际生活问题),如果自己解决不了,可以和小伙伴或老师商量、讨论。教师一方面要注意观察学生提出了哪些问题,同时引导顾客向售货员提出不同的问题,也帮助售货员向顾客提一些问题,另一方面要在学生碰到困难时给以适当的帮助和提示。

4、汇报讨论。

活动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汇报,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

(1)教师先请几位学生汇报一下活动中提出了哪些问题或遇到了哪些问题,都是怎样解决的。让大家讨论一下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不是最好的。

(3)请小售货员汇报结果:一共卖出多少东西?收入多少钱?

三、活动总结

谈话:今天小叮当百货商店可真是生意兴隆。听听小叮当说些什么?

提问:现在谁想说说自己今天都有哪些收获?

通过学生发言,教师做简短总结:今天通过实践活动,我们发现原来数学知识就在我们生活中,只要我们做有心人,认真观察,就会发现许多有趣的数学知识和找到更多的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

四、实践作业。

教学板书:

小小商店

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2、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3、通过购物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

单元教学重难点、关键:

1、重点: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及简单计算。

2、难点: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

3、关键:组织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多观察、多操作、多实践,熟记“1元=10角、1角=10分”的进率。

教法、学法:操作法、实践法、讲授法、讨论法。

单元课时安排:约3课时。

第一课时认识元、角、分(一)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6、67页。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认识人民币,能识别1元以内的人民币,知道元、角、分时人民币的单位,认识1元=10角,1角=10分。

2、经历人民币的识别过程,体会1元以内各种人民币的币值,通过简单的模拟活动,培养简单的换钱、算钱、付钱的技能,发展多角度的思考问题的能力。

3、学生通过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参与小组的交流,体验主动学习的作用,发展主动学习、合作交流的意识;了解人民币在日常生活力的作用,形成爱护人民币的意识。

教学重点:

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的面值及人民币的单位。

教学难点:

认识元、角、分之间的进率,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教学准备:1元以内的纸币、硬币若干;铅笔、橡皮、尺子、羽毛球、邮票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谈话:小朋友,你们买过东西吗?你自己买过什么东西?

买东西需要什么?(钱)

对了,钱在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名称。美国的钱叫做美元,英国的钱叫做英镑,你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叫做什么吗?(人民币)

揭题:小朋友真聪明,我们每人的生活里少不了人民币,每张人民币面值大小不一,有几元的,有几角的,有几分的。为了了解人民币的一些知识,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元、角、分。(板书课题)

二、认识人民币。

2、根据教师的统一要求拿出相应的人民币。

要求:下面请每个小朋友拿出1元的人民币。

有的学生拿的是1张1元纸币,有的学生拿的是1枚1元硬币,还有的学生纸币、硬币都拿了。

板书:1元。(教师把1元纸币、硬币都贴在黑板上,纸币正面朝上)

用同样的方法认识5角、2角、1角和5分、2分、1分。

课件展示1元以内的纸币。归纳:纸币上都印有什么?

学生可能回答:一面都印有劳动人民的头像、中国人民银行,另一面都印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

3、练一练。

指导学生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第2题。

学生完成后用课件展示答案,共同订正。

三、认识进率。

1、谈话:有个小朋友叫豆豆。他今天穿上了妈妈买的一件黄颜色的新衣服,放学后豆豆来到了一家玩具店。(课件展示例题情境图)

提问:豆豆在玩具店看到了什么?学生可能回答:

(1)玩具店里有钢笔、计算器、练习本等

(2)还有两个小朋友在买东西。

(3)钢笔的价钱是5元,计算器的价钱是20元,练习本的价钱是1元等

让学生把自己的拿法展示给小朋友看,几个小朋友在讲台前站一排,可以是10个1角的、2个5角的、5个2角的、1个1元的等等。

引导:付1元的方法很多,不管哪种方法都是付几角呢?(10角)

10角就是1元。我们来看看豆豆是怎样付这1元的。

(课件展示,豆豆说:“我付10角可以吗?”)

提问:小朋友,你们说可以吗?为什么?

(出示图)板书:1元=10角

2、引导:根据1元=10角,请你再想一想,1角等于几分?

(出示图)板书:1角=10分(学生齐读一遍)

3、指导学生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完成后,教师把不同的取币方法都展示出来,并追问:哪一种方法最简单?

四、简单购物。

教师用1元分别和不同的学生换5角、2角、1角的零钱。

填空:1张1元可以换()张5角;

()张2角可以换1张1元;

1张1元可以换()张1角。

2、同桌互相换零钱,活动1分钟。(教师巡视辅导)

3、引导:换完了零钱,我的商店开张了。看一看我卖的有哪些东西?

课件呈现:羽毛球5角,橡皮2角,美工刀9角5分,铅笔4角,自动铅笔7角,尺子3角,邮票8角。

提问:你想买什么?

谁想买邮票?你打算怎样付这8角钱?有谁和他的付钱方法不一样?

几名学生上台买邮票,一手拿邮票,一手拿不同付法的8角钱展示给全班学生看。

4、招聘营业员,学生互相购物。

谈话:我当了经理后,想招聘一名营业员,条件是服务热情周到,而且要能算对账。其余的小朋友准备好1元人民币来买你想买的东西。

学生活动2分钟,对表现好的小朋友进行鼓励表扬。

5、延伸练习。

小组讨论:1元钱可以买哪2样东西?如果买3样东西,可以怎样买?

五、全课总结。

小朋友,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六、课后作业。

1、帮助妈妈买一样东西。

2、上超市去看一看,哪些物品的价钱大约是1元?

板书设计:

认识元、角、分(一)

1元=10角1角=10分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认识元、角、分(二)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8、69页。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识别人民币的活动中,认识1元以上面值的人民币,能按要求数出人民币,能简单兑换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2、经历人民币的识别、模拟兑换和人民币计算的活动,初步体会1元以上各种人民币的价值,进一步发展数钱、换钱、算钱的技能。

3、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发展主动学习的意识,能主动与同学讨论、交流;感受日常生活里的数学现象与知识。

教学重点:认识1元以上的人民币。

教学难点:不同面值钱币间的兑换。

教学准备:课件,面值5元、10元、20元、50元及100元的人民币若干张,儿童玩具钱币若干张。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上一节我们1元以内的人民币,知道了1元=10角,1角=10分,今天我们再一起来认识面额较大的1元以上的人民币。

(板书课题:认识元、角、分)

二.合作交流,感悟新知。

1、出示例题图提问,你认识这些人这些人民币吗?自己先说说看,再互相说说。

2、老师介绍一些有关人民币的知识。

人民币正面左上角印的是国徽,新版10元、20元、50元、100元上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毛泽东主席的像,有大写面值与小写面值,人民币是由国家印制的,我们应该爱护它。

4、完成“想想做做1”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时说说是怎么想的?

5、完成“想想做做2”。

先指名说一说题意,然后独立做题,集体交流时说说三张人民币的总面额是怎么算的?

6、完成“想想做做3”。

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时要说说怎么想的?(如100里面有2个50,所心1张100元的人民币可以换2张50元的人民币。)

7、完成“想想做做4”。

学生独立审题,交流题意,独立列式交流结果。

8、完成“想想做做”5。

1)出示第6题图,仔细观察图中告诉我们什么?

学生列式计算,集体交流。

9、完成“想想做做”6。

1)出示第6题图,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分别多少元?

2)学生讨论两个问题,独立列式计算

3)交流,汇报讨论结果。

三.练习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

四、课堂作业:

板书设计:

认识元、角、分(二)

10元、20元、50元、100元

第三课时小小商店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2、73页。

教学目标:

1、通过综合应用及实践活动解决“购物”里的简单问题,加深对人民币及其价值的认识;能在模拟购物活动中成功“购物”,能正确计算购物活动中的简单的价格和总价。

价格和总价。

2、学生通过实践体验购物的过程,体验生活里的数学,了解购物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发展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培养初步的社会实践能力。

3、在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产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和对数学实践活动的兴趣,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使学生初步知道买商品怎样付钱。

教学难点:

根据自己的需要、物品的价格来购买物品。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明确问题。

1、情趣导入。

(挂图出示::小叮当站在店里高兴地接待顾客,身后是许多的商品。)

2、提出、解决问题。

谈话:这里有这么多商品,让我们来看看它们的价钱。

指名口述柜台上各种物品的价钱。

引出下列问题:

(1)唐老鸭:小叮当,我想买一个地球仪和一个铅笔盒。

提问:谁能帮助小叮当想想要收多少钱呀?指名回答。

引导学生对此问题进行讨论。

追问:你是怎么知道大约要付50元钱的?

引导学生根据这个问题提同样问题并请同桌同学进行解答。

(3)白雪公主:小叮当,我就带了30元钱,我想买一个小熊猫和一个布娃娃,够不够?学生思考后回答,要求说说是怎样想的。

提问:谁能像白雪公主这样提个同样的问题让大家动脑思考一下?

分组活动,提问题并解答。

(4)海尔兄弟:小叮当,我们有50元钱,买货架上的物品,最多能买几件?

学生讨论,教师参与到学生中去。

提问:谁还能像他俩一样,根据这些物品的价格提几个小问题吗?

学生自己提问题,然后教师再请学生解答。

二、组织学生进行购物活动

1、进行分工。

教师将学生分成售货员和顾客,并为售货员佩带上标志。

2、明确购物程序。

3、学生进行活动。

学生到课前准备好的玩具柜台、学习用品柜台、日常用品柜台进行购物活动,教师也要参与到活动中,整个活动要体现出开放性。学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包括数学问题和实际生活问题),如果自己解决不了,可以和小伙伴或老师商量、讨论。教师一方面要注意观察学生提出了哪些问题,同时引导顾客向售货员提出不同的问题,也帮助售货员向顾客提一些问题,另一方面要在学生碰到困难时给以适当的帮助和提示。

4、汇报讨论。

活动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汇报,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

(1)教师先请几位学生汇报一下活动中提出了哪些问题或遇到了哪些问题,都是怎样解决的。让大家讨论一下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不是最好的。

(3)请小售货员汇报结果:一共卖出多少东西?收入多少钱?

三、活动总结

谈话:今天小叮当百货商店可真是生意兴隆。听听小叮当说些什么?

提问:现在谁想说说自己今天都有哪些收获?

通过学生发言,教师做简短总结:今天通过实践活动,我们发现原来数学知识就在我们生活中,只要我们做有心人,认真观察,就会发现许多有趣的数学知识和找到更多的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

四、实践作业。

教学板书:

小小商店

一年级的数学认识图形教案篇七

摘要:小学生对一种新语言的学习往往容易产生浓厚的兴趣。他们注意力较易分散,唯有对感兴趣的东西才能集中注意,并能持久。而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要使他们喜欢这种场所,教师必须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兴趣。用兴趣来激活他们的思维,唤醒他们的学习意识,进而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参与到教学中。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生开学演讲稿分钟(通用14篇)

    通过安全演讲稿的宣讲,可以提高人们的安全责任感和自我保护意识。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青春梦想大学生演讲稿范文,希望能激发大家的斗志和激情。小学生开学演讲稿分钟篇

    2023年樱花落雨的散文(优质8篇)

    和衷共济,共圆梦想。在设计团队标语时,可以利用幽默和创意来增加吸引力。下面是一些团队标语的范例,供大家参考。樱花落雨的散文篇一有多事无缘由,很多情终无解。---

    小小竹排画中游教案(实用18篇)

    教案的编写要符合教学大纲和教学要求,确保教学质量和效果。请大家仔细阅读以下安全教案范文,相信会对我们的安全教育工作有所帮助。小小竹排画中游教案篇一江南风光旖旎,

    最新新学期寄语写给同学的话(大全5篇)

    公益行动是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的重要途径,可以引导人们更加关注社会问题并主动投身其中。公益活动应该遵循法律法规,确保资金使用的透明和效益。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

    2023年鼓励女儿继续努力的句子经典(优质8篇)

    致辞致谢是在特定场合,以口头或书面形式向听众或读者表示感谢和敬意的一种文体。感谢的对象不同,致辞致谢的重点和方式也会有所不同,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以下是小编

    初一新生军训动员大会发言稿 初一新生军训学生代表发言稿(大全8篇)

    典礼可以是宗教仪式,也可以是正式的社交活动。在写典礼发言时,可以适度运用一些幽默和感人的故事,以引起听众的共鸣和注意。请大家一起来欣赏一些典礼中的特殊表演和文艺

    最新高一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梳理(优质15篇)

    通过知识点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提高学习的效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学期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高一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梳理篇一1.生物

    最新励志名言句子正能量(优质9篇)

    励志名言句子正能量篇一1.成熟,不是外表光鲜,而是内心的蜕变。2.这样的天气坐在漆黑没有电的房间里,摸着身下的草席,忽然明白了小笼包的心情。3.人生不是用来学习

    2023年新学期开学心得体会 新学期开学学生心得体会(汇总18篇)

    通过写学习心得,我们可以培养自己的思考能力和总结能力,更好地应对学习中的挑战。接下来,我们将分享一些关于学习心得的优秀案例,一起来欣赏和学习吧。新学期开学心得体

    最新的驾驶员个人工作总结(通用11篇)

    学生工作总结是对一学期或一学年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等方面进行概括和总结的一种重要文件。在下面为大家提供一些转正工作总结范文,希望对大家写作转正工作总结时有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