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儿园中班,孩子们开始接触基础的数学概念和常识,为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以下是幼儿园中班的学习活动总结,希望对大家了解幼儿园教育有所帮助。
幼儿园中班教学设计研讨(专业13篇)篇一
一、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不怕冷地,勇敢的参加体育活动。
2、听信号进行走、跑、跳的动作练习,发展幼儿灵活的反应本事。
二、活动准备:
检查幼儿的穿戴。
三、活动过程:
1、幼儿分散在场地上,自由做走跑跳及其他练习动作,并听教师数1~10,当数到10的时候教师喊:“结冰”,全体幼儿就不动了。
2、教师说:“冰化了”幼儿散开继续自由做动作,如此重复游戏。
3、幼儿熟悉游戏后,教师可改变口令,如“两人结冰”“三人结冰”等,幼儿必须两人或三人身体的某一部分接触,表示冻结在一起了。
规则:教师说结冰时,幼儿必须停止各种动作,原地不动,谁动了,暂停游戏一次。
幼儿园中班教学设计研讨(专业13篇)篇二
1.帮助幼儿认识水墨画,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进行大胆表现。
2.引导幼儿掌握用宣纸晕染墨汁的方法,激发幼儿的作画兴趣。
3.培养幼儿对艺术创作的兴趣。
二、活动重点。
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并感受用画笔作画的乐趣。
三、活动难点。
引导幼儿在进行晕染墨汁时,掌握用手往下摁的力度。
四、活动准备。
墨汁、颜料、油画棒、毛笔、颜料盘、盛好水的盆子,画纸(用宣纸粘贴在素描纸上面)。
五、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水墨画图片,引导幼儿进行欣赏,激发幼儿的兴趣。
1.教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水墨画的图片,请小朋友们和老师一起欣赏。
小结:水墨画主要用墨汁和毛笔作画,它可以画出很多漂亮的事物。
(二)教师示范作画方式,并进行讲解,幼儿观察。
1.教师出示作画材料,幼儿欣赏。
教师:小朋友们请看,今天我们要进行一场“水墨变变变”的游戏,老师要用上面的这些材料给大家变一个魔术,请小朋友们认真看哦!
2.教师将水盆放桌子上,然后往盆子里滴墨汁,搅拌,最后将画纸轻轻的放在水盆上。
3.魔术变好了,请小朋友观察画纸上的水墨画像什么,并进行自主添画。
教师:请小朋友大胆想象,画纸上晕染出来的像什么,并用画笔对它进行添画。
小结:在作画过程中,教师提醒幼儿注意用墨汁的卫生;在将画纸往水里放时,说清楚力度,手轻轻的将画纸放在水面上,水不能漫过画纸。
(三)幼儿自主作画,教师巡回观察。
六、活动延伸:请小朋友回家也可以教爸爸妈妈一起进行“水墨变变变”的游戏。
关于中班艺术活动《水墨变变变》的教学反思本次教学活动,我选择用水墨作画,水墨画被视为中国传统绘画,是国画的代表,也称国画,中国画。长期以在中国绘画史上占着重要地位。在幼儿园,能将这种传统作画方式以一种幼儿感兴趣、能接受的方式来传承,是非常有意义、有挑战性的。所以在教学设计的选材、实践过程中,我始终坚持以“幼儿为主”的设计理念。
首先,欣赏著名的水墨画,如:山水画、动物画、花鸟画等,激发幼儿对水墨画的兴趣,在欣赏过程中,认真观察画面内物体的特征,鼓励幼儿大胆猜想、讨论,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发散性思维。其次,以“神秘”方式进入主题,如:“小朋友们,老师要和大家一起用墨汁和水来变一个魔术”,在生活中,小朋友们都很喜欢变魔术,在他们眼里,这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接下来,老师就可以与幼儿一起进入“水墨变变变”的主题活动,当宣纸、墨汁和水碰在一起,画面晕出来后,我们会发现,因为每个孩子对滴入水中的墨汁搅拌时间、力度等的不同,出来后,每一幅作品都与众不同,各有千秋。孩子们想象力也很丰富,在之前观察的基础上,鼓励幼儿想象自己的晕出来的水墨画像什么?并进行大胆的添画,创作。最后,一节完整有趣的教学活动在开心的氛围中结束。对于这次活动,虽然孩子们都很喜欢,环节设计也很有趣,尤其在滴墨汁、搅拌、晕染环节,操作性强,结果又没有规律可循,所以神秘性非常大,最后在添画过程中,孩子们可以进行天马行空的想象,这对幼儿来说,是非常开心的,孩子们很享受这种自己的作画时间。但也有一些地方,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设计思路,如在图片欣赏部分,我们也可以选择真实的动物、卡通人物、山水等,这种颜色会更明亮些,但在教师语言导入部分,就需要多下功夫,来切入活动主题,帮助幼儿多观察,这样在孩子们添画想象时就有更多素材。
幼儿园中班教学设计研讨(专业13篇)篇三
1.知识目标:知道粮食的生长过程以及食物的来之不易。
2.能力目标:了解“光盘”行动的意义,能大胆说出节约粮食的好办法,懂得怎样爱惜食物。
3.情感目标:萌发幼儿的节约意识,争做“光盘”小明星
活动重点:帮助幼儿感知食物来之不易,不能随便浪费,萌发幼儿的节约意识。
活动难点;了解“光盘”行动的意义,能大胆说出节约粮食的好办法,懂得怎样爱惜食物。
多媒体课件,背景音乐:《小小一粒米》
2.操作材料:圆形纸、彩笔(同幼儿数)。
一、播放课件,了解粮食的种植过程,体会伯伯农民种粮的辛苦。
感受粮食丰收的喜悦之情。
1.孩子们,春天是播种的季节,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农们伯伯是怎样播种粮食的.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提问:孩子们,你们看到了什么?(播种、浇水、锄草、喷酒农药)孩子们看、农民伯伯这是在干什么?(擦汗)这说明农民伯伯很辛苦,播种粮食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
我们接着往下看一看(出示图片)农民伯伯的心情是怎样的?他为什么会这么开心?
小结:你们看,粮食从播种到收获很不容易,所以我们要珍惜农民伯伯的劳动成果,爱惜粮食。
今年村里的张伯伯也丰收了,他要进城把粮食送给谁呢?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二、了解“光盘”行动的意义,懂得要倡导节约。
1.创设农民伯伯进城送粮的情境。
小结:到饭店就餐时要适量点餐,不宜浪费,吃不完的食物可以打包带走。
小结:孩子们你们的这些做法太好了,这种行为就叫做“光盘”
行动,“光盘”行动就是要求人们就餐时不浪费饭菜,吃饭时要吃光盘子里的东西,吃不完的饭菜要打包带走。
2.了解“世界粮食日”
小朋友我们生活在一个粮食富足的国家,我们不愁吃穿,可是世界上还有很多小朋友和我们不一样。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为什么要节约粮食?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帮助他们?
小结:为了节约粮食,让更多的人吃饱,不再挨饿。联合国粮农组织规定每年的10月16日为“世界粮食日”。倡导节约,爱惜粮食。
三、设计“光盘”标志,争做“光盘”小明星
小朋友我们一起设计“光盘”行动的标志,争做“光盘”小明星。让更多的人懂得爱惜粮食、节约粮食。
幼儿园中班教学设计研讨(专业13篇)篇四
(1)引导幼儿坐成半圆形,教师示范表演第一段音乐。
教师提问:老师做了哪几个动作?拍了几次手?点了几次头?
(1)引导幼儿随音乐做动作,教师用有节奏的语言就行提示。
(2)放慢琴速,引导幼儿独立随音乐动作。
(3)按照正常速度弹琴,鼓励幼儿随音乐有节奏地做动作。
(1)引导幼儿学习有节奏地拍肩,并随音乐律动。
教师:小肩膀听到好听的音乐,也要和音乐一起玩了。大家用两只小手拍拍肩、拍拍肩。
(2)引导幼儿学习叉腰动作,并随音乐律动。
幼儿园中班教学设计研讨(专业13篇)篇五
1、练习爬、滚、走、跳等动作,感知身体各部位的.用途。
2、在运动中体验自信、勇敢、成功的快乐。
在运动中体验自信、勇敢、成功的快乐。
让幼儿练习爬、滚、走、跳等动作,感知身体各部位的用途。
1、独木桥一座、障碍物三个、垫子1个、半圆形爬桶一个,幼儿用书a《我是谁》和《胆小先生》。
1、创设情境,活动身体:
“我们身体上哪些部位可以动?”“手脚可以帮助我们做哪些运动呢?”
请幼儿随着音乐的节奏,活动身体的各个部位。
2、提供材料,请幼儿自由探索:
请幼儿选择不同的材料进行练习,体验身体各部位用途:“这里有许多运动器械,想一想,玩这些器械时身体哪个部位作用最大?”
请幼儿集中交流经验:“在运动时哪些部位的作用最大?”
3、重点指导,请幼儿练习难点:
向幼儿介绍游戏“能干的我”:幼儿分成四队站在场地的四个角上,每组幼儿按逆时针的顺序进行游戏,依次完成过独木桥、跳着绕过障碍物、滚过垫子、钻爬桶等项目,先完成的小组获得胜利。
请幼儿游戏1-2次,并向他们强调,虽然每组幼儿起点不同,但所有人必须依次完成四个游戏项目。
4、请幼儿听《健康歌》自由放松身体,结束活动。
幼儿园中班教学设计研讨(专业13篇)篇六
一、活动目标:
1、练习排队齐步走。
2、经过互相配合,协作完成游戏。
二、活动准备:
大的报纸团或皮球作豆子。
三、活动过程:
1、请幼儿三个三个组成一组,扮成蚂蚁。(第一个幼儿站立,两手作触角;第二、第三个幼儿分别弯腰,双手抱住前面一个孩子的腰)。
2、请一组组的“蚂蚁”排好队行走,注意互相的配合,不摔跤,不踩到别人。
3、设置必须的距离,在终点放置一些物品作“豆子”。请“蚂蚁”从起点到终点,再回到,比赛搬豆,看谁搬得快。
幼儿园中班教学设计研讨(专业13篇)篇七
活动前,请幼儿观察春天,了解春天动物植物的变化,同时了解下雨后动植物的状态,引导幼儿感知春雨带给我们生活的变化,感知动植物对春雨的喜悦之情。
1.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语言是交流和思维的工具,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所以,我们设计的每一节语言教育活动,都应充分满足幼儿语言表达的愿望。活动中,我以幼儿个别表述和小组讨论的形式,鼓励幼儿将所思所想进行表达,我们都是倾听者,任何一种场合都是幼儿表达的舞台。
2.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在此活动中,我设计了例如:谁会来听春雨弹吉他呢?小听众会怎么听?花婆婆、蜗牛弟弟和蝴蝶姐妹是怎么听的?三个问题类似却又层层递进,细看问的越来越细的问题,引导幼儿大胆想象后能将回答的范围逐渐缩小具体。
3.回归生活。教育来自于生活,当我们把生活中的细节变成课堂活动时,孩子们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提升,重新生成新经验,我们要把孩子们的新经验送回去,所以,在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仿编的小动物会怎么听春雨弹吉他呢?引导幼儿结合生活经验,回忆小兔子、小燕子等动物在下雨时会怎么做?会怎么听春雨弹吉他呢?鼓励幼儿将经验用美好的文字表达,进行仿编。生活是美好的,语言是优雅的,回归生活,让幼儿在语言的熏陶中感受生活的美好,这来自于语言的魅力。
中班语言活动--春雨的吉他(诗歌)
中班幼儿
语言
1.理解诗歌内容,知道都有谁是春雨的听众。(重点)
2.能用好听的.声音朗诵诗歌,尝试替换诗歌中的词句进行仿编,丰富词汇:听众、陶醉。(难点)
3.感受诗歌中春雨的美,体验创作的乐趣。
经验准备:认识吉他并感受吉他的声音,了解有关春天大自然的变化
物质准备:诗歌图片、轻音乐、下雨的声音
一、声音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1.播放春雨的声音,引导幼儿感受春雨的声音。
提问:这是什么声音?是什么发出来的?引导幼儿用语言模仿水滴的声音。
2.再次倾听春雨的声音,出示背景图片,理解并学说诗歌第一段内容。
教师用诗歌中的语言提升梳理,并鼓励幼儿模仿学说。
二、出示并观察图片,初步理解诗歌内容
1.出示吉他图片,引导幼儿想象:春雨在弹吉他,听众会是谁呢?丰富词汇“听众”。鼓励幼儿大胆想象春天的动物或者物体。
2.出示“花婆婆、蜗牛弟弟、蝴蝶姐妹”的图片,引导幼儿猜想这几位小听众会怎么听春雨弹吉他呢?鼓励幼儿大胆猜想与表达。
三、朗诵诗歌,理解诗歌内容学说诗歌
1.教师第一遍完整朗诵诗歌。
利用活动式的图片,引导幼儿用诗歌中的语言说出花婆婆、蜗牛弟弟和蝴蝶姐妹是怎么样听春雨的。
2.教师第二遍完整朗诵诗歌。
提问:它们为什么要这样听呢?丰富词汇:陶醉。
小结:春雨的吉他声太好听,所以它们都陶醉在春雨的吉他声中。
3.幼儿完整学说诗歌,感受诗歌意境的美。
1.结合图片,引导幼儿仿编诗歌。
讨论:还有哪些小听众在听春雨弹吉他呢?他们是怎么听的呢?2.请幼儿分组说一说自己仿编的诗歌,师幼完整朗诵仿编诗歌。
五、活动延伸
在语言区将春雨的听众用绘画的形式进行表征,并能自己创编成诗歌.
《指南》语言领域中指出4--5岁幼儿“愿意与他人交谈,喜欢谈论
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所以,在本次活动结束后,我鼓励幼儿将自己对诗歌以及仿编的诗歌进行绘画,重点在于请幼儿在语言角结合自己的绘画作品进行表达,如果说画出来是将幼儿大脑中虚拟的画面变成跳跃在画纸上的音符,那么想象、表达与表征是紧密联系在一起好朋友,它们相辅相成的同时,幼儿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
一、反思教师的作为
1.课前带幼儿找春天,发现春天的变化,了解吉他以及声音特点。
在本次的教育活动中,我重视请幼儿收集有关真的生活经验。
首先,我引导幼儿从认真观察春天开始,鼓励小朋友从植物和动物,从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等不同的方面进行观察与表达,引导幼儿用多种感官接触春天,了解春天。用同样的方法,了解春雨,观察春雨中和春雨后动植物的变化,对大自然产生强烈的好奇心,能进行语言分享。
其次,请幼儿了解吉他,以及吉他的声音特点:清脆、悦耳、轻巧,引导幼儿有自己用手指弹一弹吉他的经验。
2.猜想讨论,充分挖掘教材隐藏的价值。
在理解诗歌的过程中,我首先请幼儿猜想会有谁可能是春雨的听众,引导幼儿发现春天的动物植物等,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孩子们集中到了自己的家人这个话题上,于是我结合自己的肢体动作,鼓励幼儿跳出来,来到图片和大自然这两个点上。
接着在讨论花婆婆、蜗牛弟弟和蝴蝶姐妹为什么出现了诗歌中的各种的状态时,我在间接的引导孩子发现他们和春雨的关系:花婆婆有了春雨变得滋润与鲜活,蜗牛喜欢潮湿的环境,蝴蝶姐妹在大树上避雨,静静的等待与欣赏。有了这样的引导,幼儿更容易理解诗歌,并发现诗歌中语言的优美。
3.鼓励幼儿仿编诗歌并大胆表达。
在充分的欣赏与理解诗歌之后,我们引导幼儿进行仿编,有了前期大胆想象春雨的听众会有谁之后,我们将范围逐渐缩小,重点引导幼儿猜想小蜜蜂、乌龟、小兔子等小动物会怎么听春雨弹吉他,中班幼儿两两一组,互相合作分享与沟通,充分挖掘诗歌中的含义。
二、反思幼儿的表现
幼儿在活动中非常积极,能认真倾听,也能大胆表达,有着良好的学习品质,尤其是在思维转换与语言表达上,当我提出问题:花婆婆为什么要竖起耳朵、蜗牛弟弟为什么要伸长的脖子和蝴蝶姐妹为什么要停止了舞蹈来听春雨弹吉他时,小朋友们能认真思考,并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
在仿编诗歌时,小朋友们讨论比较热烈,个别幼儿也能互相被吸引一起参与诗歌的仿编。大班幼儿纷纷有自己的想法,小蜜蜂笑着听、小白兔竖起耳朵听等等,很有趣味性。
三、反思教具的提供
教具的提供方面,我以纸质图片的形式,出示春雨背景图,请幼儿结合春雨的声音感受春雨的美妙,当出示吉他的图片时,直接请幼儿理解春雨弹吉他的妙处。请幼儿想象都会有谁听春雨弹吉他呢?孩子们尽情的表达之后,我直接出示花婆婆、蜗牛弟弟和蝴蝶姐妹,请幼儿猜想他们会怎么听春雨弹吉他,在柔美的轻音乐下,当我朗诵诗歌的时候,我结合图片为幼儿加深了印象。
在帮助幼儿理解诗歌时,我将图片进行了巧妙的处理,花婆婆竖起了耳朵,我直接将哭脸变成了笑脸,花瓣竖起来了,蜗牛弟弟伸长了脖子,我直接将蜗牛的图片脖子伸展开,图片很形象的展示伸长了脖子的动态,帮助幼儿理解诗句。以上是我针对本次活动的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学设计研讨(专业13篇)篇八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热爱春天的情感。
2.能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培养幼儿的前阅读能力及口语表达能力。
3.丰富词汇:融化垂柳嫩蔚蓝。
活动准备:
1.带幼儿到户外观察。
2.录音机录音带。
3.课件:诗配乐《春天的秘密》。
4.每组一张大的图画纸,绘画用的彩笔若干。
活动过程:
1.律动《春天的秘密》。
2.激趣:听录音,请小朋友把眼睛闭上,听(小鸟唧唧喳喳的叫声,小河哗哗流水声)。
3.提问:刚才听到这么好听的音乐,你想到了什么?
4.欣赏诗歌:教师说:“听了这么好听的音乐,我眼前出现了一副美丽的画面,你们想听吗?”看课件,教师朗诵。
5.再次感受诗歌:把你看到的听到的大声讲出来。
6.提问:春天来了,春天来了,春天在哪?
(1)小河怎样说?
(2)桃花怎样说?
(3)垂柳怎样说?
(4)燕子怎样说?
(5)禾苗怎样说?
(6)农民伯伯怎样说?
7.幼儿讨论:小朋友,你们又觉得春天在哪呢?教师小结:春天来了,春天来了,小河的冰融化了。桃树开花了,垂柳换上了嫩绿的新装。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绿油油的麦苗从泥土里钻出来。农民伯伯开始种地,春天美极了。
8.为诗歌起名:这么好听的诗歌还没有名呢,谁能为它起个好名字呢。
9.描绘春天:请小朋友以组为单位,用你的彩笔把美丽的春天描绘出来。
10.展示作品结束。
幼儿园中班教学设计研讨(专业13篇)篇九
1、知道生病的人需要大家的关心。
2、能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生病的人的关心,愿意主动地关爱同伴。
1、图片:小朋友生病了。
2、手机一个,并事先与生病孩子的家长作好联系。
3、《健康歌》音乐。
1、这个小朋友怎么了?对,我们每一个人难免会生病,当你生病的时候有什么感觉?(很难受、挂水手上很痛、身体不舒服、头痛、头晕。)。
2、当你生病时你心里会想些什么?(想爸爸妈妈来陪我;想早点好,去幼儿园;想和小朋友一起玩。)。
3、那爸爸妈妈又是怎么关心照顾你的?(带我去看医生;喂我吃药;给我做好吃的东西;陪我,给我讲故事。)。
4、小结:是啊,在我们生病的时候,总是需要家人、朋友的关心和照顾。
2、引导幼儿讨论慰问语,师:打电话时可以说些什么?(问候的话;提醒的话;想念的话;如身体好点了吗?哪里不舒服?要多休息,多吃有营养的食品;我们想念你;希望你快点好!)。
3、小结:打电话时我们声音要小声点,不能影响病人休息,我们可以问问她生病怎么样了,哪里不舒服,提醒她多喝水,按时吃药,告诉她我们很想她,希望早日好起来,一起上幼儿园。
1、好的。我们现在就给一一打个电话表示对她的关心。谁愿意打个电话给一一呢?
2、组织孩子打电话问候生病的孩子。
3、小结:一一收到我们的电话问候病一定会更快地好起来的。
1、除了打电话关心生病的同伴,我们还可以怎么去关心她呢?(送上水果、送上礼物、去看望他……)。
2、幼儿选择绘画、折纸、写信等方法表达对一一的关心和照顾。
3、请几个幼儿说说自己做了一份什么礼物送给一一。
2、小结:你们想到了很多关心同伴的方法,有折纸,有画画,有写信。晚上何老师会把小朋友满满的祝福送到一一身边的。相信有了朋友们的关心,一一小朋友会很快康复。
生病很难受,我们要保护好我们的身体,加强锻炼,让我们一起去户外锻炼吧。
当拿到教案后,首先大概看了教案的设计环节和目标。原稿教案共有四个环节,一是回忆生病的感受。二是欣赏图片引导幼儿怎样关心生病的同伴。三是教师和幼儿讨论电话慰问的事宜。四是组织幼儿打电话,鼓励幼儿主动表达对他的关心。目标为:知道生病的人需要大家的关心;能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生病的人的关心,愿意主动地关爱同伴。
我的第一感觉是这样的社会活动课很没把握,教案设计又比较平淡,一节课如果既教师没底,幼儿没趣,这堂课就一定是不会成功的。因此,围绕目标,左思又想我又增添了一个环节引导幼儿用自己的方式制作一份礼物放在爱心篮里。小朋友们有的选择爱心卡片画出了水果,提醒生病的孩子要多吃水果。有的选择绘画加折纸信封的方式,告诉生病的小朋友要多休息。有的选择折纸,折了许多小动物陪生病的小朋友。我觉得这个环节非常温馨,既突破了目标第二条,也为本活动锦上添花,是本次活动的亮点。最后,我认为还需增加最后环节,保护身体,加强锻炼。让幼儿知道生病是一件非常难受的事,应该要多锻炼,保护自己的身体。让整个教案更完整些。
幼儿园中班教学设计研讨(专业13篇)篇十
乐于进行表演活动,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
尝试看图谱用乐器演奏。
活动准备。
幼儿在活动4中画好的病菌脸谱。
《病菌拜拜》幼儿用书或电子书第8页。
沙槌、三角铁、其他乐器。
指挥棒。
活动过程。
形式:集体/小组。
1、请幼儿戴上病菌脸谱,想象自己是病菌,表演病菌活动的姿态。
2、出示幼儿用书或电子书第8页,请幼儿观察图画,向幼儿提问:
图中有什么乐器?(沙槌、三角铁。)。
当奏出沙槌声音时,病菌的手势是怎样的?(向上举起。)。
当奏出三角铁声音时,病菌的手势又是怎样的?(垂下。)。
3、老师根据幼儿用书第8页的节奏图谱,摇动沙槌和敲奏三角铁。
请幼儿随着节奏扮演病菌自由走动,当听到三角铁的声音,就立刻停下来。
4、老师示范看图谱奏乐,可请另一位老师用指挥棒指着图谱,当指挥棒指着“沙槌”图时,演奏者摇动一下沙槌;当指着“三角铁”图时,演奏者先敲一下三角铁,然后把持敲击棒的手横向摆动一下。老师可多示范几遍看图谱奏乐,引导幼儿掌握节奏。
5、等幼儿熟悉以上节奏后,与幼儿玩“病菌来了”的游戏,幼儿分成两组,一组是配乐组,一组是动作组。配乐组的幼儿分别拿着沙槌和三角铁看图奏乐;动作组的幼儿分别扮演“病菌”和“小朋友”。沙槌声响起时,“病菌”和“小朋友”可以自由走动,三角铁声响起时,“小朋友”停止走动,“病菌”去抓身边的“小朋友”。
6、可请幼儿想象病菌走路的声音像什么乐器声,然后换上该种乐器代替沙槌来演奏。
活动评价。
能动作协调、有创意地表演病菌走路。
能看图谱用乐器演奏。
活动建议:
在幼儿用书或电子书第8页的节奏图谱中,一个“沙槌”图代表一拍,而一个“三角铁”图代表两拍。由于敲打三角铁时,只有一次动作和一下声响,所以可继续做摆动敲击棒的动作,使幼儿感受两拍的时值。
老师还可改变游戏方式,用或快或慢的节奏奏乐,让幼儿感受不同的节奏的变化。例如当音乐节奏慢时,“病菌”不能抓“小朋友”;当音乐节奏快时,“病菌”才能抓“小朋友”。
幼儿园中班教学设计研讨(专业13篇)篇十一
1、喜欢倾听音乐,感知乐曲aba结构特点。
2、能够大胆创编毛毛虫“吃东西、长大、变蛹、破茧、变蝴蝶”等动作,表现音乐的不同情绪。
3、体验创造性地运用身体动作表现毛毛虫变蝴蝶的乐趣。
1、毛毛虫“吃树叶”、“长大”、“变蛹”、“破茧”、“变蝴蝶”的图片5幅;
2、自制课件(音乐、视频);黑板。
一、引导幼儿倾听音乐,感受音乐的节奏及旋律。
提问:你觉得是什么小动物来了?它在干什么?
二、引导幼儿分段赏析音乐,鼓励幼儿大胆创编动作。
1、欣赏毛毛虫“吃树叶”音乐。
提问:毛毛虫在干什么?
鼓励幼儿随音乐大胆表现毛毛虫吃树叶,感受音乐欢快的节奏。
2、欣赏毛毛虫“越长越大”音乐。
提问:毛毛虫吃了好多树叶,越长越大,可以怎样表现毛毛虫越长越大的样子?
鼓励幼儿随音乐大胆表现毛毛虫越长越大,感受音阶逐渐升高。
3、教师表演毛毛虫“蜕皮”。
提问:猜一猜,毛毛虫在干什么?
鼓励幼儿随音乐表现毛毛虫“吃树叶”、“长大”、“蜕皮”,完整感受。
a段音乐。
4、观看毛毛虫“变蛹”的视频,感受b段音乐的悠扬。
引导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现小小的“蛹”,并跟随音乐表演毛毛虫在蛹里睡觉、做美梦的'样子。
鼓励幼儿大胆创编毛毛虫破茧而出和变蝴蝶的样子。
三、完整欣赏音乐,结合图片理解音乐的整体结构。
1、结合图示完整欣赏音乐。
四、幼儿表现音乐,感受音乐表演的乐趣。
第一遍:师幼共同随音乐完整表演毛毛虫吃树叶变蝴蝶。
第二遍:创设“去果园吃水果”的情境,并随音乐进行表演。
第三遍、第四遍:创设“毛毛虫自己找食物吃”的情境,鼓励幼儿独立完成表演。
五、观看各种各样蝴蝶翩翩起舞的视频,感受蝴蝶的美。
鼓励幼儿跟随音乐模仿蝴蝶飞舞的样子,感受音乐带来的乐趣。
幼儿园中班教学设计研讨(专业13篇)篇十二
目标:
1.理解图书内容,知道不能贪心。
2.大胆想象并用绘画来表现自己的愿望。
3.愿意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准备:
图画书《聚宝盆》,投影仪,聚宝盆形状的画纸,画笔。
过程:
一、观看图书内容,理解故事情节。
1.引导幼儿看图画书至“多多要东西,只嫌少,不嫌多”,观察人物细节,猜想下面的故事情节。
师:多多有一个什么样的习惯?这样好吗?为什么?
师:多多的表情怎样?高兴吗?他为什么不高兴?
2.引导幼儿观看图画书至“送给多多一个聚宝盆”,引发幼儿想象聚宝盆的神奇作用。
师:老公公的穿着是怎样的?跟我们一样吗?
师:他可能是一个什么人?他来干什么?
师:老公公送给多多一个神奇的聚宝盆。这个聚宝盆到底有什么魔法,你们猜猜看。
3引导幼儿观看图书“多多的小房间很快就堆得满满的了”,理解、感受聚宝盆的神奇作用。
师:老公公送给多多聚宝盆的时候对多多怎么说?
师:聚宝盆变出什么来了?多多开心吗?他后来是怎么做的?
4.引导幼儿观看图书至“我一定要爬进去瞧瞧”,再次引导幼儿想象故事情节。
师:聚宝盆这么神奇,多多怎么想的?
师:多多爬到了聚宝盆里,你猜会发生什么事情?
5.引导幼儿观看图画书至最后.理解故事寓意。
师:多多爬进聚宝盆后结果怎么样?这可怎么办?
二、想象表现。
1.如果你有个聚宝盆,你想放人什么东西?为什么?
2启发幼儿画出自己最想变的东西。
3.引导幼儿互相介绍自己的作品。
4.将绘画作品装订成图书。
延伸活动:
将自制图书放在阅读区,供幼儿自由阅读、交流。
附故事:
有个小男孩,名字叫多多。多多要色纸,给他一张,他嫌太少;给他两张,他说不够;给他三张,他还想要更多。多多要气球,给他一个,他嫌太少;给他两个,他说不够;给他三个,他想要更多。多多要东西,只嫌少,不嫌多。
有一天,来了一位老公公,送给多多一个聚宝盆。老公公说:“你喜欢什么东西,就放一个在盆里,一个就可以变成很多很多。只要你不说够了够了,它就越变越多.多得叫你不想再要。”老公公拿了一颗水果糖放在聚宝盆里.水果糖一颗变两颗,两颗变三颗,几百颗,几千颗,越变越多,聚宝盆装不下了。多多对老公公大叫:“够了!够了!”老公公说:“你告诉聚宝盆吧。”多多对聚宝盆大叫:“够了!够了!”聚宝盆就不再变了。多多拿了一只玩具熊放进聚宝盆里。一只变两只,两只变三只.几百只,几千只,玩具熊太多了,从聚宝盆里滚到地板上来了。多多赶紧大叫:“够了!够了!”从此,多多喜欢什么东西.就把它变成很多很多,多多的小房间很快就堆得满满的了。
有一天.多多想,盆子里藏了什么法宝.我一定要爬进去瞧瞧。没想到呀!一个多多变成两个,两个多多变成三个.聚宝盆里的多多越来越多,有的哭,有的笑,有的`叫,有的跳……小朋友.这可怎么办呢?谁来喊:“够了!够了!”
幼儿园中班教学设计研讨(专业13篇)篇十三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的情绪变化,体会音乐活动带来的乐趣。
2.学唱歌曲,唱准节奏。
3.懂得朋友间要友好相处、互相团结。
活动准备:
1.图片a:相互生气;图片b:高兴拉勾和好。
2.音乐磁带、录音机。
3.字卡“拉拉勾”、节奏卡。
活动过程:
一、律动《拉拉勾》伴奏进入教室。
师:小朋友们,让我们跟着音乐跳起来吧!
二、练声发声练习:
12345-︳66665-︳22234-︳。
我们来唱歌啦啦啦啦啦挺起小胸膛。
56543-︱12345432︳1---︱。
张开小嘴巴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
三、出示图a激发幼儿学习歌曲的兴趣。
提问:小朋友们看,他们怎么啦?你从哪里看出他们生气了?
师:今天老师把这两个小朋友生气的事情编成了一首歌曲,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四、学习歌曲《拉拉勾》。
1.教师清唱歌曲前半段,幼儿学习歌词。
师:谁来说说,你听到歌曲里唱了什么?(引导幼儿说出歌词)。
2.学习节奏,唱准休止符和切分音符。
师:老师发现了一个节奏比较难唱的地方(出示节奏卡)我们一起来学学好吗?
3学习歌词后半段,进行思品教育。
师:小朋友,你们觉得他们俩这样不理不睬的做法对吗?好朋友应该怎么样?对了,我们中四班的小朋友们都是好朋友,在平时的生活当中应该互相团结友爱,友好相处,不能因为小事就吵架就生气,那你们想想有什么办法可以让这两个小朋友重新做回好朋友呢?(握手、拥抱、亲亲、拉勾勾)小朋友们真聪明,想了这么多方法帮助他们,他们呀也想了一个好办法,是什么办法呢?我们一起来听听(出示图b)。
5.师结合图片清唱歌曲后半段,幼儿学习歌词。
师:这两个小朋友是怎么和好的呀?对了,拉拉勾(出示词卡)这也是我们这首歌的名字,小朋友再跟老师说一遍。原来,拉拉勾是消除朋友之间的误会,重新做回好朋友的方法呀。这么好的办法我们也来学学吧!
6.引导幼儿看着图片学唱歌曲。
师:老师又发现了一个难唱的地方,我们一起来学学。
7.完整演唱歌曲,感受歌曲演唱的情绪变化。
师:《拉拉勾》这首歌曲和我们以前学过的歌曲有点不一样,前半段讲的是两个小朋友吵架了,后半段讲这两个小朋友和好了,那小朋友们想一想,这两段歌曲在唱的时候情绪上有什么不一样?(观察表情)。
师:前半段生气,我们可以用什么速度来演唱?(较慢)后半段他们和好了,心情很高兴,我们又可以用什么速度来演唱?(较快)好,那等会儿我们唱这首歌曲时就要用上不同的速度来唱,那样就更好听了!
五、活动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