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不仅仅是总结成绩,更重要的是为了研究经验,发现做好工作的规律,也可以找出工作失误的教训。这些经验教训是非常宝贵的,对工作有很好的借鉴与指导作用,在今后工作中可以改进提高,趋利避害,避免失误。相信许多人会觉得总结很难写?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个人今后的总结范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毛概课学生自我总结毛概课程的自我总结与思考篇一
自从接触《毛概》这门课程以来,每天学一点,一个学期终于把 《毛概》厚厚的一本书学完,要说思想觉悟上有什么大的飞 跃是真的不太现实的。正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了,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更关注时政新闻,更喜欢注意国家政府政策动向,才是学习这门课程后最实际最珍贵的果实。
先说说我们这学期就书本上得到的知识: 毛泽东思想理论是将马列主义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 合的产物;其中还有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经验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教训和措施方法、改革 开放的经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八荣八耻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而这后面三点总 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虽然理论是死的,可是方法是活的,可能这就是一代又一代 的政客和政治人物都要学懂并且将毛概理论内化为自己政治行为的指导思想。 就正如毛主席 学习厚厚的马克思主义, 总结为四个字——阶级斗争!学以致用,实践真理。通过对这门课程的学习,我了解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真正含义:任何事物都有其特殊性,必须在原有事物基础上,根据实际环境因地制宜,才能避免教条主义的错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就是按着这条理论逐步发展的,并且这些理论经受住了实践的考验。这就告诉我们要懂得学以致用,用实践检验真理这也应该是我们以后对自己理论体系正确与否检验的最佳途径。
对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有了更多的了解和认知,明白了一些革命过程中发生的错误的根源,其实在革命中探索,发生错误是在所难免的,中国人民总是可以果断的走出错误,继续向前发展。
对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和先富带后富的路线,也有了更深的认识。走改革开放是这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符合中国当前的基本国情。而事实也证明,改革开放确实也促进了这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繁荣发展。对于先富带后富,我认为这路线本身是很正确的,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初期,在资源和商机有限的条件下,大大的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但是,也正是因为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很多制度都还不够完善,导致了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社会出现了两极分化的现象,而且有扩大的趋势,这对我们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来说,是一个很不和谐的现象。这其中包括一些官二代、富二代等作出的一些不理智的行为,导致了部分民众有仇富的心理,其实以其说是仇富还不如说是仇不公。
对于老师的上课模式,个人认为,老师很耐心、很负责任的去上好每一节课,又能适当的向我们介绍一些书面的或者影视资料,这让课程显得有趣了很多,效果也好了很多。没有枯燥的说教,没有沉闷的气氛,传说中大学课程里最能“催眠”的一门课却能传出阵阵笑声,实属难得。
当然,这首先得益于老师的讲课方式。每堂课上课首先要做的不是按部就班地打开教材,而是向大家介绍最近一周的节日,时间一长,大家都习惯性地想想:这周、今天又会是什么节日?不仅仅是了解了许多以前不知道的节日,在介绍节日的同时,又引申出许多与之相关的知识。电影、图片、音频,各种多姿多彩的方式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另外,一些与实事相关的话题,老师也鼓励大家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各抒己见的同时也引发了各自对事件进行更深一步的思考。
有时候我在想,老师上课讲的这些与“毛概”这门课程有什么直接联系呢?的确,上课介绍的这些信息乍一看真的好像与课程无关,不过仔细想想,毛概课向学生传递的信息,中国的民族化进程、中国社会发展变化、知识、科学……种种,这些需要我们当代大学生了解、接受,甚至达到心灵反思的目的,并不一定要按照我们通常所想的填鸭式教学这样的方式。突然之间转换了一种学习方法,也许是之前习惯性被灌输或者对毛概课的“惯性恐惧”,当面对这样轻松、活跃的课堂时,才会感到惊讶。当然,更多的是兴奋以及对课堂将要讲授内容的期待和积极思考。
我认为,我们的毛概课不再于死记硬背而在于是否能在快乐中接受知识。我们的毛概课在内容形式上不占太多的优势,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所以在我们上课过程中,不一定要去追求上课形式上的完美。相反的是,我们可以在同学们的“兴趣”上下功夫所谓同学们的“兴趣”是指在上课过程中使学生能对这个课程和老师产生兴趣,使学生能主动的想知道和了解这门课程,并且在知道和了解的过程中产生兴趣。有进一步了解和深入研究,讨论,学习这门课程的冲动。真正的使学生自己的思想,行为等产生变化。加强对学生的思想,行为等教育。我们这门课程的重要思想。
向老师提这些建议,只是为了把我们这门课程建设的更好。以上纯属于个人观点。若有冒犯之处,实属意向之外。
毛概课学生自我总结毛概课程的自我总结与思考篇二
时光荏苒,日月如梭,转眼间一学期的时间又过去了。没有接触会计学这门课之前,我想许多同学和我一样只有感性的认识。死板,以前这个词我们总定义给会计,尽管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有密切的关系,甚至有些人已经同会计打过交道,或者已使用过会计凭证,或者阅读过会计报表。但问到我们会计是什么?我们也许会说:会计就是写写、算算。后来为了考取会计资格证书,对会计学这门课进行了算是比较系统的学习。但经过32个学时的系统学习,对于《会计学》这门课程的学习,对会计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自从学习了会计学后,知道活学活用才是实质。所谓活学活用,是指对课程内容不要理解过死,如借贷记账法下的账户结构、账户分类等。具体说如我们作一笔会计分录,并不是说就一成不变,而是要定期调整账户的记录,使各账户能正确反映实际情况,而在调整时,要用权责发生制。当然活学活用的基础是吃透原理,因为只有弄懂了原理,才能举一反三;只有掌握了原理,才能根据具体情况运用会计核算方法,发挥会计的职能作用,以求得对课程内容更好的理解和掌握。
会计学要求我们在学习基础理论时,注重对基础理论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以及如何具体运用会计核算方法处理一般经济业务;掌握企业经济业务的基本会计处理方法,要求学生能正确编制企业共同业务的基本会计分录,学会必要的计算及编制会计报表。会计学本身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而对于我们,目前来说主要需要掌握其基本原理和方法体系。由于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在学习上更应联系实际,方便与掌握应用。
在课程学习当中,最为关键的是上课认真听讲,紧跟老师,在做好笔记的同时能够及时思考相关问题在实际情况中的应用,并快速理解老师所给出的例子。如过能对老师上课中已经提及,但又未充分说明的东西能刨根问底,就更好了。这里需要特别讲到的是老师所发的课本。虽然上课的时候不用,但在课下,通过阅读课本相关内容,更能全面,深刻的理解老师上课所讲到的内容。另外由于课本提供了不少例子和练习,方便我们做基础训练。在学习内容上,我认为首先应弄清楚各个基本概念,不要在一知半解的时候就进行更深入的学习或者练习。这样一是容易由于基本概念不清的产生问题而让进一步的学习进行缓慢,二是避免因基础问题产生不必要的困惑。对于基本概念良好的理解同时还能帮助我们区别会计学当中许多分类问题。在实际学习中,我发现同学们很多时候问的“为什么”都是由于对基本概念的不熟悉。其次我认为我们需要更多实际的练习。在课堂上,老师给我们准备的题目,我们需要靠自身的能力独自完成,同时尽量在练习的时候少看或者不看讲义。如此,我认为才能起到练习的基本作用,并发现自己在之前学习过程中的不足和错误,以便今后改正。课下,我们一是可以选择老师出的题目进行反复练习,做到熟能生巧 ;二是可以选择课本练习进行更多样化,更复杂的练习,遇到不懂的时候在下次课中询问老师。同时尽量避免去问同学。因为问同学所得到的答案一是不见得正确,二是表述上很不精确。对于会计学这么一门精确的工具性学科,不精确往往就意味着错误。
在学习中我发现,会计学是一个细节致命的学科,以前总是觉得只要大概知道意思就可以了,但这样是很难达到学习要求的。因为它是一门技术很强的课程,主要阐述会计核算的基本业务方法。所以对于它的学习,要按教材章节顺序,循序渐进地进行,只有弄懂了每一种方法,才能掌握方法之间的联系,才能掌握整个方法体系。对于具体业务的账务处理、账簿组织、账表结构以及有关数字的来龙去脉,都要细致地了解和掌握,不能嫌琐碎,不能烦躁,必须要踏踏实实地学。例如,我们在确定费用是管理费用还是制造费用时,一定要认清是厂部发生的,还是车间发生的。再如,只有当购入材料验收入库注明后,才能记入物资采购。而这样特别对我们这些初学者来说,许多内容、概念都是第一次接触,所以学习具有一定的难度,许多同学在学了一些内容后,就有了放弃的想法,更有甚者还产生了畏惧的心理。诚然,困难不能否认,但只要有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和积极的学习态度,最后加上勤奋,那样必然会赢来成功的曙光。
会计本身是一门比较枯燥的学问,它不像其它的课程那样形像,有些同学学习起来觉得相对比较难,尤其是编制会计分录。有些同学到学习最后仍然搞不清楚有关业务的来龙去脉。这就要求我们老师首先是在教学过程中倾注自己的热情。热情,是做好任何一件事情不可或缺的一点。教师的热情,自然会在教学过程中感染学生。一个对自己的学科没有热情的老师,很难想象学生们会喜欢这门课并尊重这个老师。其次激发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应该让他们认识到会计学知识对他们将来的就业和工作都是非常有用的。另外就是努力让学生觉得会计学是一门很有意思的课程,体会会计的艺术美,发现会计学习中的乐趣。这方面我们的老师做的相对较好。在教学方法上,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老师重视开展多样化的教学,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大量采用启发式、案例式、讨论式、互动式教学,提高了我们的参与意识和学习能力。
多媒体教学充分发挥计算机对文字、图形、动画、视频、音频强大的综合处理能力的优势,具有信息量大,人机对话灵活等特点。在本课程的教学中, 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尤为重要,因为本课程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前后内容相互关联,老师讲课时经常要前后贯穿,并涉及到众多的证、账、表,用传统的口述、板书很难表达清楚。因此我们利用事先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和电子教案,有效地化解这些难点,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另外,会计学告诉了我一些企业经营中的一些原则和处理方法,这和我过去思考问题的方式并不一致,要适应市场,必须理解和遵守这些游戏规则。要说管理学把我们带入一个概括的宏观的世界,那么会计学就把我们带入了管理的一个微观世界,让我们感受到这些知识是在用细微的力量影响一个企业。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物质,并且他们最关心的是以最小的耗费取得最大的物资财富,这也就让会计学产生有了充足的理由。同时我们也慢慢认识到会计学发展史的内涵决不亚于任何一门学科的历史,它展现了人类用聪明才智创造了最有价值的经济事物。经济世界有多大,会计学就有多大。当我们接触了这门课程后,就会清楚的发现会计和国家是相辅相成的,退一步来说,企业自始至终也要依赖于会计。当前,伴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发展,高科技的日新月异,并不会遗忘会计,相反会计将成为全球性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方面,同时也必将在会计学国际协调工作中,在治理整顿全球性经济秩序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学习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在生活中的每个角落都会被凸现出来。
总之,对于会计学这门课,从一开始我们就体会到了学习的艰辛,可是在艰辛的同时,也磨练着我们的意志。虽然这不是我们的专业课程,但学校开这门课肯定有它的理由,为了提高自己综合素质,我们有理由好好把它学好。另外,从就业和前途方面讲起:会计这样的工作不费体力、属于办公室工作,还有会计、说白一点就是管帐,管钱,统计、习惯了、对自己的日常生活也有帮助。应该趁自己年轻,努力的学习吧!这样才可以为以后找工作加大自己成功的筹码。我想大家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能清楚客观的认识会计学这个学科的概貌,能看到它的发展前途。4个月的学习过程中体会很多,这些体会要今后几十年的生活和职业生涯中反复验证。
毛概课学生自我总结毛概课程的自我总结与思考篇三
;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随着中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展,高等教育毕业生所面临的就业市场的供求关系正在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对于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将是深刻的。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是一个不争的现象,且有可能越来越难的趋势。针对这一社会现象,此次调查范围为我校在校包括师范与非师范专业在校的本科应届毕业年级学生(主要在非师范专业)。共发放调查问卷400份,实际收回383份,其中非师范专业276份。回收率为95.8%。调查文件采用单项选择,不定项选择和限选题三种方式来设计问卷。问题涉及大学生就业期望(就业情况)、就业素质的自我评价、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择业与就业的影响因素等方面。以便为学校提供未来就业指导工作的资料与对策依据,也使我校大学生在整个大学学习期间进行以提高就业竞争力为目标的就业准备,培养大学生追求最优选择和最佳就业的精神与品质。并针对各个专业08、09、10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向有关院系教务助理等同学进行了采访。对于采集到的信息,大家展开讨论,并整理成文件如下。1 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分析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数据,2009年我国将有2400万劳动力需要安排就业,其中将有超过700万大学毕业生需要解决就业问题。数据显示,2009年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11万,比2008年增长52万;而据预测,2011年这一数字将达到峰值758万。与此同时,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进一步显现,可以预见,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大学生就业压力不会减弱。如何帮助大学生走出就业难的困境将成为政府与社会长期而艰臣的任务。
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现实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总体来说,大学毕业生具有较高的人力资本水平,是劳动力市场上的优势群体。但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与知识经济的冲击,青年初次与持续就业所需的能力门坎逐年提高,大学生必须具备能够满足新经济要求的核心就业能力才能成功发展,但现有教育培训体系缺乏必要的就业市场需求导向,缺乏对创业行为的深入研究,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在知识和技能结构上与人才市场的需求存在脱节,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2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成因分析2.1 高校扩招。高校的扩招对大学生的就业有多大的影响呢?我们可以从下表看出来,自从2000年以来,毕业生的人数每年都在增加,2009年毕业生的人数是2000年的5倍多。随着毕业生人数的增加,找工作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就业也就越来越难了。高校的扩招对大学生就业增加了难度,但从国家长远的利益看,高校的扩招也是迫不得已的一个选择。高校的扩招对大学生就业有影响,但原因是多方面的,也不是主要的影响。2.2 大学生的就业流向。大学生就业的流向主要有5个方面,从这些流向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就业难的具体体现:70%左右毕业生就业出路主要是到各类企业和城乡基层社会服务岗位就业或自主创业、灵活就业。但是70%并不是指到城乡基层社会服务岗位就业,而是包括了去各类企业(私营企业跨国公司、世界500强企业等等)以及灵活创业的比例。其中自主创业的的比例之占0.3%,愿意到城乡基层服务岗位的人数就不多了。可见,大学生虽然多,大学生不愿到基层去工作,有业不就也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问题突出的一个原因。2.3大学生就业的空间分布。
大学生就业大多数集中到发达地区、高薪部门就业,愿意到欠发达地区工作的较少。其中广州、上海、北京应届大学生毕业生的首选,很少人愿意到西部地区就业。有一项对3000余名本科毕业生的调查表明,首选到北京工作的高达74.8%,首选去中西部地区的仅有2%。这些毕业生的收入渴望值是每月2000至4000元,低于月薪2000元坚决不干。这样就造成了重东部,轻西部;重高层,轻基层的不合理分布。如果大学生就业空间分布合理的话,就业问题就不会如此严峻或者不存在就业难的问题。把就业问题转向西部是我们解决就业难问题的关键,也有利于实现社会发展水平的均衡,国家的共同富裕,大学生就业问题在某种程度是相对的过剩,这与大学生的观念选择就业造成空间布局不合理密切相关。
2.4 教育机制的弊端。
我们的教育机制本身就存在很多的问题。有的专业过热,出现了扎堆的现象,有的专业则无人问津,人才过缺。很多的大学生在大学白白地浪费了宝贵的青春,没有提高自己的能力。这与大学教育的机制有关系,很多教育活动只是走走秀,搞搞形式,表面是完成了教育的任务,没有深入激发学生的潜能。有的大学生反应,他们的学习水平和创新能力比高中时候下降了很多,而且为数不少。3 大学生就业期望与实际就业的相关问题3.1 多数学生对于"务实"有新的认识,就业期望趋向现实,主要表现在工作单位、工作区域等方面。
(1)就业方向:先就业后择业成为第一选择大学生在职业取向方面优先考虑的前三项是"先就业后择业"、"先择业后就业"、"继续深造",它们分别为39.76%、26.57%、31.84%。调查显示,在面得就业压力时,多数学生表现出特有的自信与成熟。
在此问题的选择中,特别值得关注的现象是"继续深造",这选项占31.84%,有将近三分之一学生希望继续学习,而且此风近年经久不衰,且越演越烈。究其原因:一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影响和人才素质要求的提高;二是就业竞争激烈,优越的职业需要优秀的高层次人才;三是心理因素,有的大学生是为了缓解就业压力,回避即时就业等因素。这一现象值得认真分析研究,其利与弊何在?其利在于缓解就业压力,促进人才素质的提高,改善我国人才结构,增强我国高级人才的科技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忧虑的是它反映出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的欠缺,社会压力的承受力不够,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有相当部分的大学生选择了回避的方式,职业期望趋于"非风险化"。这种现象还可以从学生对就业前景的评价中看出,34.92%的同学对就业前景持有"不容乐观"的评价,这里除了客观实在的因素影响外,更多的是学生的心理素质因素问题。由此可见,高校加强就业指导和就业心理辅导工作是必要的。
(2)就业取向:就业地区首选经济发达地区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在选择就业地区时,选择经济发达地区占58.54%。这说明两个问题:一是经济发达地区除了有较可观的工作待遇外,经济发达地区与国际接轨更便捷,更能为就业者提供再学习提高的机会,这与学生的"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需要密切相关。二是经济发达地区的就业机会较其他不发达地区的高,且就业岗位多元化,这是吸引学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3)职业价值:结合专业特色,务实肯干作为师范院校的学生在选择就业岗位上,更多的是趋向于"学校或科研机构"、"行政机关或事业单位"。3.2、影响学生择业就业的因素突出。
(1)多数学生对职业价值标准上,把"工资福利待遇"、"实现自我价值"作为重点考虑。两项占的比例分别为34.62%、28%。
这与学生实际就业时考虑的因素一致,即把薪金与个人价值和能力的体现作为重点考虑因素。调查显示,学生的就业除了受薪酬的影响外,人生价值观中个人因素也很突出。但是,学生在进行人生选择时较多考虑个人因素,较少考虑社会需要,即使在追求自我实现时也折射出主要强调的是"自我"而非"社会"的需要。对于这现象的利弊值得我们研究与思考。
(2)在就业过程中,有51%的学生认为"经验及实践能力"为最重要的因素。而"学历"、"毕业院校或专业"、"应聘技巧"则各占14.48%、12.34%、11.69%。这可能与用人单位在招聘时的要求有关。3.3、多数学生对就业素质的评价都有比较明确的认识,明确自身的优势与劣势。
(1)多数学生的优势为"理论基础"、"师范技能"。
(2)有半数以上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实践能力"、"竞争与风险意识"处于劣势状态,它们分别达到了34.07%和31.69%;在学生认为自己最缺乏的素质方面中,"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专业知识与技能"被纳入了前三项选择,结果见图7。其总的原因可能是,一方面知识更新迅速,知识越来越深,越来越广,职业素质越来越综合;另-方面学校教育滞后,教育的知识结构不尽合理,使大学毕业生就业时普遍有压力感和不适应感,对自己所学习和掌握的知识与技能缺乏自信。再一方面学生勇于挑战的心理素质还没形成;在创新能力的培养方面,说得多却做得少,培养的覆盖范围也相对狭小,主要的原因是缺乏培养的环境。除了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外,如何提高学生勇于挑战的心理素质和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将成为高校就业指导的两大课题。3.4、目前高校的就业指导与学生的需求处于不平衡状态。(1)有过半数的学生反映:"不太满意"学生就业的指导工作。(2)学生"希望学校在大学生就业成才方面着重给予哪些指导和帮助"时,学生们有48.96%选择"提供更多实践机会",而"加强创新能力培养"和"注重社交能力指导"也占据一定的分量。从国家政策和从现实需要上出发,学生需要从就业观念向创业观念转变。在调查中,学生认为"培养自主创业精神"是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的关键;而"加强高校就业指导"与"其他因素"也占很大的份量。针对目前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基本上还是局限于信息发布、政策宣传、技巧培训、协议办理等服务性工作。调研建议,就业成才导航体系应覆盖大学教育全过程。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就业指导中心,仍然主要面对毕业班,但此时他们大多有"书到用时方恨少"的遗憾。就业指导工作亟待从毕业班向低年级学生辐射,贯穿大学教育全过程。具体来说,就业成才导航体系应该涵盖专业知识技能导航,如学习方法指导、新思想新观念介绍、个人完善知识结构帮助等;健康成才导航,通过实施结对服务、心理指南、交流讨论,对大学生在就业求知和个人成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心理困扰排忧解惑;法律导航,普及法律知识,加强法治意识、引导诚信意识。
从调查所反映出的问题来看,进一步实现我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管理规范化,特别是如何把就业指导工作切实纳入学校教书育人的整体工作轨道,还有值得深入研究和改进的地方。4 相应的对策第一:要进一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实现高等教育与社会接轨,增强毕业生素质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高等学校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素质人力资源的主要阵地,社会和市场发展的需要应该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导向。增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根据社会需要开设专业、设置课程,不断革新教学形式和内容,才能使高等学校更好地履行社会服务职能。
无视社会需要,盲目培养,就会导致高校毕业生不适应用人单位需要,在就业市场上缺乏需求,形成结构性失业。高等学校应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以市场为导向,以质量为基础,培养服务社会各级各类需要的多种人才。在培养中应充分重视市场需求,建立科学的评价、分析和预测体系,把握社会实时经济走势和就业市场的变化情况,按照社会发展方向设置专业,有效地消除结构性失业。这是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根本思路。
第二:高校教学改革中应坚持推进素质教育,强化学生实践能力,优化人才培养结构。
市场需求是多样化的,不同岗位对毕业生素质的要求就不一样。如果高等学校培养出的学生千篇一律,或是心理素质差,或是动手能力差,或是社会适应能力差,其结果必然就是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中缺乏竞争力和吸引力。素质教育强调个人素质的发挥,因而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毕业生,可以有效地提高毕业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增强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克服摩擦性失业。
第三:着力提高就业指导和服务水平,增强毕业生的择业技能。
在就业市场上,毕业生缺乏必要的求职技巧、择业技能差是导致摩擦性失业的重要原因。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作为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应当充分发挥服务职能,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着力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通过就业指导和服务,帮助毕业生科学地分析市场、客观地认识自己,有效地消除"供需矛盾"。通过就业指导和服务,帮助毕业生掌握一定的择业技巧,善于利用市场信息,善于在就业市场中"推销自己",通过市场落实就业单位。
第四:加快完善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更多的选择。
要重视和加强毕业生就业市场和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就业市场的信息化。充分而有效的信息可以降低市场成本,提高效率,实现节省资源和提高效益的目标。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中信息不充分是影响用人单位选材和毕业生就业的突出问题,因此,加强毕业生就业市场和信息化建设是当务之急。国家、地方和高等学校要围绕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立体化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和信息服务体系,互相联系,互相补充,促进就业市场中的充分信息,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更多的选择。同时还要制订相关规定,加强对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管理。有效的调控和管理是市场发挥优势的重要保证。目前毕业生就业市场中还存在着一些秩序混乱、缺乏监督的情况,不利于就业市场充分发挥资源配置作用,各级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毕业生就业市场的调控和管理力度,出台相关管理办法和规定,为毕业生就业市场提供统一规范,保证市场秩序。
第五:积极引导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实现多渠道、多形式就业。
处在新世纪战略机遇期的大学毕业生和高校教育工作者都会发现,我们所面临的时代是一个快速变革的时代。面对不断变化的新形势,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创新的思路不断加强和改进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积极引导毕业生突破传统的就业观念的束缚,树立与时俱进的就业观,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自觉树立自主创业的思想观念,主动到基层就业。努力实现多渠道、多形式的科学择业,积极创业。
大学是我们许梦和圆梦的地方,我们来的时候踌躇满志,我们走的时候也绝对不要留下任何遗憾。虽然大学生难就业已成为一种趋势,一个比较难解决的问题,但是我们绝不要就这样失去了信心。或许我们以后找不到称心的工作,但是我们也还是要有我们来时的那颗火热的心,把我们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不要管以后会怎么样,只要我们在这四年内无愧于心,这样就够了,如果我们太注重结果的话我们有可能欣赏不到沿途的美丽的风景,毕竟结果不是最重要的,如果我们能够想通这一点,那么我们就不会失去信心了,所以我们要把握好现在,把什么就业烦恼都抛到一边,认真学习,我想这才是我们的当务之急。5 增强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对策我们不难看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是改变我国大学生就业现状的一个重要途径。就这个问题我们小组展开讨论,大家各抒己见,经过整理,现得到以下几点。5.1 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本质上是一种表现力,是毕业生把握并获取就业机会、赢得欣赏的实际能力和比较优势。综合素质是就业竞争力的基础,而竞争力是综合素质的集中反映和显著标志。假定两人的学问基础等同而择业时的实际表现不同,他们的差异通常是竞争力的差异所致。构成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要素包括知识结构、心理素质、表达能力、反应能力、气质修养等。其中,知识结构是基础。只有不断优化知识结构,求职者才会显得"有内涵"。心理素质是否过硬,已越来越成为"双向选择"成与败的关键。自信成就了不少人,自卑也使不少人痛失良机。在招聘活动越来越重视现场因素、情景因素的今天,对临场反应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表达能力也成为就业竞争力的构成要素之一。随着社会文化水平特别是审美水平的不断提高,一个人的气质修养在就业实践中的作用也越来越被看好。现在所认为的大学生的能力,早已不只是指一个人知识的多少,而是指以知识结构为基础,包括心理素质、表达能力、反应能力、气质修养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因此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就成为必不可少的教育之一。现在各高校已对此开始加以重视,有不少的人文教育的课程也已引入学校。比如学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大学语文》等,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能从而进一步地促进大学生的就业。5.2调整学生的知识结构,加强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我国当前的教育长期以来是重学科轻技术、重理论轻应用,高等教育领域培养的大多是理论型、研究型的人才,很少考虑培养应用型、技术型人才,造成人才市场供求的失衡。本着教育要全面适应现代化建设对各类人才培养的需求以及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的目标,各大高校应适时调整教学计划,调整大学生的知识结构, 为大学生以后的工作打下实践的基础。5.3加强就业指导教育,转变就业观念就事实而言,也并非是学生完全不能找到工作,而是学生对目前的就业形势有盲目的认识,不能清楚地看到自己的差距,对工作地点、待遇、工作条件等有不理性的期望。这就要求各高校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就业指导,且要贯穿于整个大学生期间。比如在入校时就应该向学生说明所学专业的就业状况、前景,让学生对自己的专业的就业有明确的认识,并在不断地学习中,提醒学生,为了更好地就业需要具备、提高哪些能力,使学生的学习有针对性;并有专门的就业机构,能够解决学生们关于就业的有关的咨询;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邀请有关的就业专家、企业的人事部门的领导到学校做报告,使学生了解社会对他们的要求,企业对他们的需求,这都将会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在学习中加以提高;在他们将加入找工作的行列中时,还可以举行各种应聘模拟,增强他们在应聘时的灵活应变能力等等。有了这些有针对性的、全面的就业指导,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将会更加完善。在这里感谢各院系教务助理同学,以及各位填写调查问卷的同学。(附)调查方案设计一、调查目的:为了解我校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就业情况),自身素质的评价,学校就业指导,对就业形势的看法,旨在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对大学生的影响;通过对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的调查,更好地调节用人单位与毕业生之间的供需关系,并就如何增强就业竞争力提出对策。二、调查对象:华中师范大学应届本科毕业生三、调查时间:2011年11月10号至2010年12月20号四、调查内容:1.学生的就业去向2.学生的就业态度3.关于就业指导方面五、调查形式: 调查问卷共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83份,回收率高达95.8%,调查文件采用单项选择,不定项选择和限选题三种方式来设计问卷。调查问卷设计师范生□非师范生□专业: 1. 性别 a、男 b、女2.你对自己今后的就业状况持怎样的的态度?a很乐观 b有难度,但能克服 c.很悲观,不知如何是好 d其他____3 在求职中最困扰你的因素是什么 (最多可选择3项) a 学校就业指导不够 b 信息量少 c 对企业岗位专业知识缺乏了解 d 能力不足 e 优势难以发挥 f 求职方法技巧欠缺 g 对社会缺乏了解 h 对企业招聘流程和基本要求缺乏了解 j 其他____ 4. 请问择业前您考虑的首要因素是什么?(单选) a经济收入 b个人发展机会 c.专业知识的应用 d生活环境 e工作的稳定性 f.其他_ 5. 请问您的择业观念是什么? (单选)a. 先就业,后择业 b先择业后就业c不就业,继续深造 d自主创业 6. 您就业会优先选择的是 (单选)a 出生本地 b东部经济发达地区 c 西部经济发展地区 d 其他____ 7. 你对试用期内的工资要求是每月:(单选)a 1000元以下 b 1000元-2000元 c 2000元-3000元 d 3000元-4000元 e 4000元以上8. 你认为我校2011年毕业生就业形势如何?(单选)a形势严峻,就业难 b形势正常 c形势较好,容易就业 d不了解9. 你认为学校在毕业生就业方面应加强哪些工作?(可多选) a加大就业信息发布密度 b多联系用人单位 c为同学多提供实践机会 d召开校友座谈会 e其他____10. 你已有较明确的就业方向与目标吗?(单选)a有 b没有11. 你确定工作单位时下列因素中你最重视哪三项?(按照重视程度依次排列)a地理位置(所在地区经济状况等) b单位性质(国企事业、三资、民营等) c社会地位(知名度、权力、规模等) d社会意义 e 薪金福利 f行业发展空间 g个人发展空间 h专业对口 i符合个人性格、兴趣爱好 g利于解决大城市户口 k其他____.12. 您对学校就业指导的看法: a非常实用,能对自己求职成功起到重要作用 b一般,有一定的作用 c没有太大作用 d说不清楚13.对于学校就业指导,您最希望获取哪方面的信息(限选两项) a应聘技巧 b用人单位信息 c求职心理辅导 d职业规划辅导 e专业出路 f其它14.企业的招聘信息你主要通过哪种渠道获得(限选两项) a学校就业指导中心 b求职网站 c人才网站 d社会招聘会 e校园招聘会 f老师、亲戚朋友g专业媒体(电视、报刊等) h其它____15. 当你选择工作时,你最想进入的行业是(最多选三项)a it与通讯业 b金融、证券、保险业 c商贸业d电力、石化等能源业 e新闻出版业 f房地产业g 医药食品业 h旅游交通民航业 i制造业j 政府机关 k其它____16.您青睐选择哪些性质就业单位(可选一项或两项) a民营企业 b国营企业 c外资企业 d私营企业 e合资企业 f政府机关 g自主创业 h其他____17. 你认为自己目前最欠缺的素质主要是(限两项) a、基本的解决问题能力 b、沟通协调能力 c、承受压力、克服困难的能力 d、相关工作或实习经验e、专业知识和技能 f、其他____ 18. 您认为解决就业问题的有效方法是什么?(单选)a调整个人心态 ,降低择业标准 b. 学校与社会提供更好的就业指导和服务c在大学期间重视自身能力的全面培养 d.政府相关政策的支持e改革教学内容 f其他____19. 找工作时你怎样看待专业和工作性质的问题?(单选)a一定要找与专业对口的工作b可以与专业有关联性的工作,不一定对口c专业与工作性质无关,先找一份工作再说d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行业20. 你对就业信息的关注程度(单选)a一直关注就业信息 b只是偶尔关注c在看到时会留意一下 d不关注
相关热词搜索:;毛概课学生自我总结毛概课程的自我总结与思考篇四
三年来,学习上我严格要求自己,注意摸索适合自己情况的学习方法,积极思维,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强,学习成绩优良。
力为班为校做好事。作为一名团员,我思想进步,遵守社会公德,积极投身实践,关心国家大事。在团组织的领导下,力求更好地锻炼自己,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
性格活泼开朗的我积极参加各种有益活动。高一年担任语文科代表,协助老师做好各项工作。参加市演讲比赛获三等奖。主持校知识竞赛,任小广播员。高二以来任班级文娱委员,组织同学参加各种活动,如:课间歌咏,班级联欢会,集体舞赛等。在校文艺汇演中任领唱,参加朗诵、小提琴表演。在校辩论赛在表现较出色,获“最佳辩手”称号。我爱好运动,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力求德、智、体全面发展,校运会上,在800米、200米及4×100米接力赛中均获较好名次。
三年的高中生活,使我增长了知识,也培养了我各方面的能力,为日后我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通过三年的学习,我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也就是吃苦精神不够,具体就体现在学习上“钻劲”不够、“挤劲”不够。当然,在我发现自己的不足后,我会尽力完善自我,培养吃苦精神,从而保证日后的学习成绩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作为跨世纪的一代,我们即将告别中学时代的酸甜苦辣,迈入高校去寻找另一片更加广阔的天空。在这最后的中学生活里,我将努力完善自我,提高学习成绩,为几年来的中学生活划上完美的句号,也以此为人生篇章中光辉的一页。
毛概课学生自我总结毛概课程的自我总结与思考篇五
;当代大学生对思想政治课学习状况的调查报告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培养思想道德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所有人无时无刻都需要并受其影响。而大学生作为这个时代一个特殊的群体,是祖国的栋梁和未来的接班人,因此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更是重中之重。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来探讨影响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诸多因素之间的联系,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构建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更好地为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而服务。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这一课程作为大学各个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和学位课,具有重要的地位与作用,因此我们有必要及时和准确地了解大学生学习该课程的情况,及时了解学生所面对的各种问题与疑惑,以便更好地对课程进行改进和完善。以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该课程和提高自身修养。
调查方法:问卷调查法
1、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0份,实收有效问卷50份。
2、调查对象为昆明的各大高校的在校大学生。
在调查过程中,调查人尽可能地使调查问题涵盖能反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与学现状的各个角度,调查对象们认真负责地如实作答了问卷,所以此次调查及其结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本问卷涉及到大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课诸多方面的内容,能够较全面地反映问题。问卷主要包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教学改革、教学方式、学习状况、教学效果、、考查方式等。统计结果为:
1 学习毛概课的态度
(1)在谈到“你会在毛概课上做什么”的时候,6%的同学选择认真听课,27%的同学在课上看其他方面的书,8%抄实验报告,16%的同学会在毛概课上睡觉。10%的人选择在课上聊天,听音乐,其余32%的同学在玩手机。其他同学在课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开小差,做其他事情。
总的来说只有6%的同学认真听课,其他百分之九十多的同学都在课不同程度的开小差,做其他事情的情况。
(2)仅有17%的同学会在毛概上会认真思考,积极回答问题。其余80%以上的同学都因为迫于老师压力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或者就不思考。
(3)当问到“是否有旷毛概课的经历”的时候,有13%的同学承认经常不上毛概课;有25%的同学有几次不上,他们认为这样的课总是要旷几次;有超过三成的学生有一两次有事不来上毛概课;其余近百分之三十的同学觉这门课很重要,所以从来没有逃过这门课。
大多数同学对这门课的不以为意,大家都觉得毛概这样的课程,上不上无关紧要,只要考前看一下书,集中背一下就能通过考试。
2.学习形式和方法
(1)学习毛概课的形式
在关于对大学生最喜欢的思想政治教学方式方法的问题中,49℅以上的同学认为对于思想政治课的学习
(2)学习毛概课的方法
当问到怎样学习思想政治课时,只有6%的同学选择认真听课,积极思考这个选项,7%的同学会在课下找资料并阅读相关书籍;80%以上同学选择不听课,考前集中背背或根本不学这两个选项。
3.毛概课的动力和意义
(1)有13%的同学认为上毛概课是为了增强社会责任感;10%的同学是为考研做准备;12%的同学上该门课程的目的是拿奖学金;有28%的同学是为了不挂科;有13%的同学是因为喜欢老师上课的风格而上毛概课。
(2)6%的同学认为这门课开设的很好,对书本的思想也比较认同,对自己的人生观和人生规划都有指导性作用;有57%的同学对部分思想比较认同;但是约四成同学都觉得书本的知识不知所云,或者不能接受书本的观点。
可以看出大学生学习毛概课的成效方面并不是十分地显著,有相当一部分人并没有收获。这就违背了开设这门课的目的。很多学生的学习的目的仅仅是不挂科,而因兴趣而学习的比重很低,这也反映了其作为必修课目的尴尬境地,我认为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可以改变该科目考量成绩的方法,可以减少考试书面成绩所占的比例,加大实践和出勤的比重。
4.任课老师教育方式与学生学习态度之间的关系“
有62%的学生认为任课老师对毛概课的作用很大,他们表示幽默风趣的老师会使毛概课的效率大大提高,能使学生更容易掌握知识;13%的同学认为老师对毛概课的推动作用一般,漂亮或者帅气的老师讲课会认真听课;其余的同学都表示这门课程很枯燥,不愿意学习,老师的作用基本没有。
从上图可以清晰地看出教师的教育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态度之间存在着极大的联系,风趣幽默的课堂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较广的知识覆盖面更能吸引学生。因此作为老师应该努力让课堂内容丰富和生动。
5.教材内容与学生学习态度之间的关系
(1)当问到“你学习毛概课的主要收获”时,有6%的同学认为在书本上学到了很多知识,掌握了一些学习方法和分析方法;63%的同学认为从书上了解了国家的形式政策和大政方针;其余同学认为这门课程没有给他们带来实际的收获和价值。
(2)提到对“你是否了解毛泽东生平”时,仅有5%的同学认为自己对毛泽东的生平很了解;有29%的同学认为对这位伟人的生平的某一方面比较了解;54%的同学觉得自己对他各方面都了解一点,但是不多;其余12%的同学除了知道毛泽东是一位伟大领袖之外,其他的都不了解。
(3)有三成同学能清楚说出表述“三个代表”的内容,只知道其大概的思想,44%同学知道大概的意思,但不能清楚表述;22%的同学都选择了不清楚或不知道。
上面的数据显示出教材在内容方面一定程度上过于形式化,语言官方化,,学生只能一味地死读书,背记书本相关的理论,并没有真正地使学生认识和理解如今的时事政治。总的来说大多数同学认为大学生的道德理论教育还停留在书本的说教上,并没有真正的树立大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和人生观。这一结果说明要在教材的内容创新上花大力气,努力使教材在在保留教育性的同时又不失幽默与现代感。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