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在写作指导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读者审视自己的写作水平和不足之处。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范文范本,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和启发。
实践教学法在地图应用教学中的应用(热门18篇)篇一
摘要:大学物理实验中的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的思想应贯穿于实验教学的始终,并引导学生利用计算机模拟技术处理实验数据。长此以往,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综合素质必将得到提高。
关键词:计算机模拟;大学物理实验;数据处理。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教育教学现代化的需要,计算机已经逐渐走进学校,走进课堂。尤其是基于互联网的在线教学,实现了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的有机结合,使得课堂教学发生了结构性变革。可见,计算机给学校教育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物理本质上是一门实验科学,因此大学物理实验是对物理教育的最原始回归,是学生进入大学后受到系统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训练的开端,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动手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学物理实验具有如下几个特征:1.可重复性。物理现象具有内在的演化规律,因此在遵循一定规律的前提下,物理现象可以再现。2.实验数据量大。一般大学物理实验中,为了减小随机误差往往需要进行多次测量,这样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大量数据。3.不确定性。物理实验结果往往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例如实验仪器的精度、实验方法、外部环境因素、测量次数等。因此,在撰写实验报告时,往往需要对数据进行误差分析,并找到产生误差的原因,以期尽可能减小实验误差。笔者在多年的物理实验教学中发现,数据处理部分属于薄弱环节,许多学生对这一部分的概念和技能掌握达不到实验教学目标的要求。我校在数据处理中依然要求学生采用传统的数据处理方法,利用计算器或手工计算、手工制图,很少用计算机来处理。而有些实验数据处理的工作量较大,学生要花费大量时间处理实验数据,必然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长此以往学生丧失了学习兴趣,对数据的处理常常会流于形式,影响到实验课程的教学质量。因此,随着信息技术的开发应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了,物理实验教学的改革迫在眉睫。我们建议学生在掌握手工制图之外,更要学会利用计算机处理实验数据。通过这种学习方式,学生在完成实验报告的同时,还可以在编程能力、数据分析能力方面得到锻炼,在“做中学,学中研,研中创”。
计算机模拟方法不同于简单的导入数据、自动生成图像模式,它需要执行人选择某种计算机语言(例如idl或者matlab)自主的设计源代码,最终通过执行源代码将数据可视化。通过上述过程,我们可以看出一个完整的.计算机模拟制图需要原始数据、编程技术、程序语言编译环境、计算机等几个要素。原始数据来源于每堂物理实验课,编程技术是一个逐渐熟练的过程,学生可以在平时的计算机课程或者自学中得到提高。matlab已经为很多大学生所熟知,大部分工科院校都开设了此课供学生选修,我校就有相应的matlab课程。计算机是学生接触频率最高的现代信息化工具之一,据统计学生宿舍拥有计算机的比例非常高,此外我校计算机房也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计算机资源。综上所述,利用计算模拟方法处理大学物理实验数据是切实可行的一种方式。通过此种学习方式,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减少浪费在网络或游戏上的时间,并且潜移默化地增强学生的编程能力、创新思维。
实践教学法在地图应用教学中的应用(热门18篇)篇二
通过对梁、杆结构选取相应的模拟单元,提取悬索桥变形图和各个单元、节点的应力-应变及内力数据,对悬索桥从安装到最后投入使用过程中的.典型受力形式进行了模拟分析.通过使用单元生死法对悬索桥施工过程中的初始应力和初始位移变形进行了调整,有效缓解了缆索在恒载作用下的初始应力导致的非线性作用,并为加劲梁的安全施工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罗开红岳平王清作者单位:罗开红(路桥华南_丁程有限公司,广东中山,528403)。
岳平(中铁二十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江苏苏州,215002)。
王清(浙江省杭州信达投资咨询估价监理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0007)。
刊名:科技风英文刊名:technologytrend年,卷(期):“”(13)分类号:u4关键词:数值模拟悬索桥有限元
实践教学法在地图应用教学中的应用(热门18篇)篇三
物理是初中刚刚设立的学科,学生对于物理缺乏必要的理解。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新奇、趣味的实验,提高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兴趣,让他们集中精力学习物理知识。
例如:在教授学生物态变化其中的温度这一章节的时候,我在上课伊始,先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你们知道体温计是什么原理吗?”学生一致地摇摇头,用求知的眼神看着我。我没有直接地回答学生的问题,而是为学生设计了一个实验,让学生在真实的体验中懂得其中的知识。我先为学生准备了一些乒乓球,接着让学生利用物理的办法将其弄得干瘪下去,之后我将这些乒乓球放在了提前准备好的烫水里,结果不到几分钟,乒乓球干瘪的地方就慢慢地鼓了起来,恢复成了最初的样子。看到这样的现象,学生都感到十分好奇。“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原理么?”我指着温度计和乒乓球问道。“热胀冷缩。”一个学生大声地说道。看到学生都对这个实验有了兴趣,我让学生打开物理课本,开始为学生讲述关于热胀冷缩的物理知识。我这样的做法,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兴趣,促使他们将更多的注意力投入到物理知识的学习中来。
物理是一个实验和知识并重的学科,它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在开展物理知识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一些相关实验来帮助学生掌握物理知识,加强他们对于物理理论知识的理解。
例如:在教授学生融化和凝固的相关知识时,我为了让学生对于融化和凝固有一个清晰、直观的印象,便于学生理解这两个现象,我准备了很多蜡烛,并利用加热蜡烛的方式让学生观察到蜡烛在高温的环境中,会慢慢从固态变成液态。接着,我又将即将融化的液态蜡烛放在一个低温的空间里,让学生观察蜡烛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以此来帮助学生了解凝固这个概念。这两个实验的演示,给学生带来了很深的印象,我不仅帮助学生了解了融化和凝固这两个概念,还让学生意识到生活中充满了物理知识,为其将来利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困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使初中物理教学由单纯地培养学生物理技能和掌握物理知识,走向提高学生物理素养的崭新阶段。物理实验意识作为物理素养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成为了教师教学的重要目标。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实验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实验意识,提高学生的物理综合素养。
例如:在教授学生光的折射时,我向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筷子折断现象是光的折射造成的,这句话对么?”学生一致地回答:“对!”我接着追问学生:“那你们怎么证明?”一个心直口快的学生回答:“因为书上这么写的。”我继续反问学生:“书上也有错的时候,那么我们怎么才能证明你们说的是对的?”一个学生大声的说:“我们可以利用实验来证明我们的说法是对的。”他的回答得到了其他学生的赞同。看到学生初步具备了物理实验意识,我开始为学生讲述光的折射的其他应用知识。
初中生因为有了一定的生活阅历,所以具备了一定的探究意识。在生活中,他们往往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实验的办法,来解决这些生活中的问题。
例如,在教授完学生现代顺风耳――电话这一章节之后,一个学生提出想要做一个简易的电话。听了他的想法之后,我给予了肯定。我按照他的理念设计了一个物理实验,让他根据实验的原理和实验设计,自行完成简易电话的制作。由于对实验的设计和结果有了充分的了解,他很快就按照他的思路完成了他的实验。
总之,教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使用实验教学法,不仅增强了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兴趣,还帮助学生树立了物理实验意识,提高了学生的物理整体水平。因此,教师应该多多采用这样的方法,帮助学生掌握物理知识,提高物理素养。
参考文献。
文档为doc格式。
实践教学法在地图应用教学中的应用(热门18篇)篇四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既学技术飞速发展,计算机技术更是已经应用到社会的各个领域,被广大社会群众所关注。计算机软件模拟技术主要用于软件开发,如今市面上流通的计算机软件各种类型、款型不计其数,让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模式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加快了人们的生活节奏,促进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其中计算机软件技术功不可没。但即便如此,在这个软件不断更新,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时代,计算机软件模拟技术仍需要进一步改革和发展,以便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便利。
1计算机软件开发的意义和影响。
1.1计算机软件开发的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引来也一个信息数据化时代,大量的计算机系统为开发,计算机系统的开发需要以大量的软件作为支撑。因此,软件的开发和应用需要兼具自身的独立性和群体性。计算机软件系统的开发比较复杂,所涉及的范围比较广,需要考虑到计算机的系统软件、有关联的软件系列、维护计算机安全和正常运行的安全维护软件等。因此,软件的开发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的人力,结合开发团队的整体智慧,创造出能够给人们带来便利和欢乐的应用软件。软件开发是以计算机为依托,其应用也能够体现计算机的功能。软件最大的特点在于通过互联网将使用相同软件的不同用户连接在一起,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软件开发也具有其自身的目的。软件开发需要以群众的需求为基础,设计软件的功能。针对不同用户群体的需求,搜集有用的资料,设定开发用途,然后根据时代变化条件,科技的更新和人们新的需求,对软件功能进行不断地研发和创新,给用户提供一个功能多样化的软件体系,方便用户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同时,软件系统的开发和功能也需要经过多次实践进行完善。软件的发布上市也表明了其尚有发展空间,需要对其继续进行探索更新,通过用户的实用反馈验证软件的可行性和实用性,以便于其进一步发展。
1.2计算机软件开发对社会的影响。
计算机软件开发对社会具有双面影响。正面影响:计算机的仅仅一步开发和应用标志和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计算机软件的开发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沟通方式,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很多乐趣,不同种类的软件也给人们带来了不同的生活体验。且大量的办公软件被开发出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游戏软件被开发出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新的娱乐方式;生物信息软件的开发加速了世界生物领域的发展脚步;缴费软件的开发方便了人们进行购物、转账等缴费业务等活动等。软件的开发让人们处理事务的方式更加迅速简单,很大程度生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负面影响:软件的大量开发导致网络游戏软件在网上泛滥成灾,对心智不成熟的青少年产生极大的诱惑,让其沉迷于网络,生活节奏失调,学习没有积极性,很容易促使其成为游手好闲的社会青年。大量的网络热点事件以软件为途径在网络上传播,对学生的心理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导致其消极人生观的产生,阻碍其社会积极进取心的产生,让社会趋于病态发展,长此以往,不利于社会良好风气的.形成。因此,对于软件开发需要以客观的心态面对。
2计算机应用中软件模拟的发展和变革。
计算机的功能比较多样化,发展前景极为广阔。以计算机为依托,进行计算机软件模拟空间是现代it行业所关注的一大重点,也被各大领域所重视。软件模拟的发展需要着眼于现代社会所处的形势,对现代社会的重大问题为研究课题,进行软件开发,以计算机依托,让软件的应用功能为其提供帮助。可见软件模拟是一个现实而长远的社会课题,其发展空间极为广阔,利用软件的编写实现社会需要的功能,为社会的科研工作、人们的生活模式等提供便利,其实用性很强。例如,对目前的气候变化进行研究,开发一个对气候具有科学研究功能的软件,可通过对综合气候的你要素以及气象部门的资料进行分析,进而编写软件程序。利用计算机开展大量对社会有帮助的软件模拟试验,既能够省去大量因条件不具备而法完成的研究步骤,还能够保证研究过程的全面性以及研究结果稳定性,所得到的结果虽然不是在实际条件下产生的,但同样具备一定的说服力、软件模拟试验对软件编写和开发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比较高,需要编写和开发人员能够准确的分析出现代社会人们的需求以及功能设计的复杂性,并一次性让软件功能尽可能全面的展现。软件模拟的发展需要以大众需求为方向标,现代社会市场变化日新月异,各领域背后都拥有一个强大的软件系统支持其顺利运行,讲不通性质、功能的软件系统进行综合就能够呈现出现现代社会市场经济的变动和发展。
传统的软件模拟遵循陈规,遵循结构单一的模型进行软件的开发与研制。我国对世界来说是一个大型的新兴市场,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近年来,我国的科研力量和经济实力增长迅速,对软件模拟效果的要求也越来越严苛,需要保证其效果的准确性和可行性。在软件模拟实验中,不仅需要对软件需要具备的功能进行考虑,还需要对社会上存在的人为因素以及自然因素进行考虑,提高软件的使用性能,让模拟结果能够给国家带来实质上的利益。软件的进一步发展和开拓能够体现出我国信息化和市场化建设趋势,在未来世界中,各领域的发展对软件的需求也会日益增大,为了促进国家的进一步发展。软件模拟也需要适应现代社会的变化,不断地进行自我创新,让我国软件模拟更新速度能够处于实践之前,让我国软件模拟技术的更新能够处于世界前列,保证模拟结果的指导性和时效性。
3结语。
近几年,我国的计算机技术发展迅猛,更新迅速,这也要求软件的更新速度要求不断加快。我国各行业领域对软件应用的需求也越来越多。由此可见,软件并非只是一种应用,它还能够形成一个完整的信息体系,是用来解决一些重大问题的必要手段。社会对软件的需求日益增加。因此,软件模拟技术的更新和换代成为it行业目前关注的重点。软件模拟的先进性能够给实践带来正确的指导,促进我国计算机行业的发展,为我国各个领域带来功能更加强大、效果更加准确的软件系统,促进我国的经济的整体发展。
实践教学法在地图应用教学中的应用(热门18篇)篇五
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这种具有极强实践性质的课程教学,实施项目教学法是一个专业领域的代表性的综合任务。教师不能单纯地以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为目标,而应该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找到学习结果和方法的方法,最终通过自己的操作获得结果。
在运用项目教学法进行教学设计时,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3.1能力目标明确,并与实务项目紧密相联。
比如在以“财务成本核算”的环节中,典型项目是一个具体任务化的学习训练项目,应当包括一个真实的背景,拟定经营方案、核算生产与销售成本和恰当的确定对外报价等环节,使其具有完整性与代表性的特征,包含一个交易前的准备工作的所有元素,又结合学生的认识水平和知识技能系统的建构过程,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学习认知规律。这样,通过一个项目的学习,学生可以接受创业交易前基础工作的具有代表性的综合训练。
3.2以学生为中心,以小组学习为主。
比如说谈判技能,教材上的案例很多,教师的经历也很多,但是即使相同的谈判对手,每次所用的技巧也是变化的。这时准备一项真实的环境,比如一次真正的谈判,让学生分组参与到其中。从谈判前的准备,包括了解对手、准备资料、调节心理状态、分析谈判重难点,学生均身临其境。通过分析任务项目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完成交易的过程中发现新问题,驱动学生进行一系列的咨询活动,查找资料,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教师是一个被咨询者,回答学生遇到的各种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引导者,负责整个教学进程的设计和组织,直接参与学生的讨论,让学生根据自身行为的信息来实现自我反馈。
3.3知识目标明确,有利于知识应用体系建设。
在项目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中,及时安排参与专业知识的教学计划,知识目标应明确,体现“必要,足够”的原则,突出为项目服务的“知识”,围绕项目进行;认知过程符合初学者认知规律从简单到复杂,从形象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因此,知识应该按照以前学科的工作流程顺序排列,也符合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建设顺序。比如销售项目的实施过程为市场调查,确定销售的商品的进货计划,寻找进货渠道,确定潜在顾客,拜访客户,洽谈销售,回访和服务客户,从而完成销售项目。
3.4创建学习情境并配置学习资源。
项目教学使学生在不同场景中有各种机会学习知识,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各种学习资源;教师积极营造小组讨论交流环境,团队成员共同合作完成项目。要求学生解决小组学习中的各种问题,让学生的思维和智慧得到每个学生的共享,使所有学生都能完成学习。
3.5教学活动中必须有的6个行动步骤——咨询、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估。
每个步骤必备明确的教学目标、能力培养要求、工作方法和时间要求。教师可将一个国贸实务项目分成若干个任务,每个任务可以作为一个教学小单元,每个教学小单元都按照六步教学法来进行。在咨询阶段,教师作为主体布置任务,帮助学生理解任务要求;决策阶段,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教师考查学生做的计划,并指导学生修改计划;计划阶段,学生作为主体,以小组方式工作,寻找与任务相关的信息,制订工作计划;实施阶段,也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根据计划完成设计和工作任务;检查阶段,以学生为主体,展示工作成果;评估阶段,学生自我评价、相互评价、教师评估相结合,由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
3.6评价学生学习活动的标准是学生完成项目的效果。
师生共同进行教学评价,考察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学习效率是否提高。评价内容包括知识、能力、素质,评价方式应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教师应引导学生对自己在学习中的表现进行反思。
参考文献。
1刘景福,钟志贤.基于项目的学习(pbl)模式研究[j].外国教育研究,(11).
2陶晓玲,黄少波.协同育人模式下的项目教学法设计——以电子信息类专业为例[j].理论视野,(5).
3胡文超,陈童.项目教学与产教融合平台建设的互动关系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6).
4马永斌,柏喆.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模式研究与探索[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6).
5肖文琼,朱伟.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模式研究与探索[j].教育,2016(10).
实践教学法在地图应用教学中的应用(热门18篇)篇六
1.情境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良好方法。素质教育更注重学生全面的发展,更注重从学生这个角度来思考教学。在《基础会计》课堂,情境教学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考虑到学生的心理感受,它不是强迫学生被动地接受什么,而是设置情境,让学生主动地走入这个环境去虚拟地感受,唤起学生的心理反应。
2.情境教学带来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如果一堂课能够精心设置情境,采用情境教学法,学生的反应是最为显著的。比如,在《销售过程的核算》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先展示一组瑞安佳士服装厂的图片,并告诉学生:这家企业是我校校企合作企业,同学们毕业后就有机会进入该企业实习。那么这家企业给同学们提供了会计核算的实习岗位。假设大家现在就在这家企业进行实习,担任会计核算的角色,请你来完成相关的账务处理。这样一来,通过职业情境的创设,学生的注意力已经非常集中,学习兴趣高涨,也更符合了岗位教学。
3.情境教学符合认知规律。学生的认识只有经过感性认识才能上升为理性认识。在《基础会计》教学中,学生必须有大量的感性认识,最终才能形成理性认识。同样是在《销售过程的核算》这一教学过程中,应通过课件向学生展示与销售相关的原始凭证,再使学生融入情境,一步一步解读出原始凭证所记载的经济业务。采用情境教学后,就可以大大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设置情境需要把大量的资料和图片,或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或用多媒体把它展现给学生,这不仅大大引起学生的兴趣,还大大刺激学生的感官,促进其思维的活跃,从而有利于学生形成理性认识。
二、《基础会计》运用情境教学的注意点。
1.可接受性。很多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往往会以学生耳熟能详的华峰集团为例。比如,曾经有一教师在开课中就以华峰氨纶股份有限公司销售氨纶丝为情境,而许多学生对于该情境中的氨纶丝感到很抽象,甚至是什么东西都不知道。此时,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大打折扣。因此,情境问题的设计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恰当地设置,要考虑到学生能不能接受,要设计合适的“路径”和“梯度”,让学生利用学过的知识和技能来解决问题。
2.直观性。笔者曾经在开一堂公开课时,就采用了一组本校学生在打雪仗的照片作为引子,充分吸引学生的眼球,再抛出问题:打雪仗时最适宜穿什么鞋子,从而引出了雪地靴企业及该企业的一些照片。由于职业中学的学生普遍接受能力、理解能力比较欠缺,所以在设置情境时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尽可能采用平时生活中的常见问题,问题设计的内容要直观、通俗。
3.真实性。比如,以前我们有些教师常常会创设这样的情境,如果你是森马集团的会计,森马集团为生产服装购进布料一批,该怎么做财务处理?这一情境看上去也没什么不妥,但了解森马集团的人都知道,森马集团是一家虚拟生产、连锁经营的生产服务型的企业,它本身并不生产、加工服装,怎么可能买布呢?所以这样的情境就有点失真了。因此,只有真实的情境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和应用能力,有利于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培养出真实的情感和态度。学习情境越真实,学习到的知识越容易,在真实的情境中越起作用,越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总之,笔者认为情境教学法是一种比较能适应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是实现互动式教学的一种有效手段。当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能还会碰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还需要我们不断的摸索和提高,从而促使教学效果的提高。
实践教学法在地图应用教学中的应用(热门18篇)篇七
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变为中高速增长,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面临就业竞争的压力时选择了创业,但是由于知识与能力结构等问题,创业的成功率非常低。因此,作为高校的人才培养工作来说,必须重新思考创业教育,以增加学生的创业能力。本文试图以项目教学法为切入点,对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的教学思路与方法进行初步探讨。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视角下的项目教学法。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主张学习的方式采用探究导向学习、问题定向学习与小组协作学习,这对如何开展项目教学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1.1问题定向学习与项目教学法。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主张学习以问题驱动,问题的选取可能是项目,案例或现实生活中的矛盾,问题必须是实实在在的任务。这样的学习有利于加强语义表征和行动表现的记忆,有利于形成学习动机与构建学习形成动机的学习环境。以问题为驱动的学习要求学习者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挥主动积极的作用。在思考解决问题的策略时,学习者获得了该课题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即利用问题来激发学习者的学习活动,引导学习者思考和鼓励学习者尝试各种问题的解决方案。
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项目教学法可以事先安排了一个驱动问题,引导学员认知概念,设计活动,开展调查。问题的设计必须是可行的,具有一定的情境性与价值性。老师所设定的情况需要留有思考的余地,限制性小,不影响学习者解决问题的自主权。在项目教学过程中,学习者根据自己的经验积极探索,发现新的知识,锻炼和培养新的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和围绕某一问题或任务的专业能力。
1.2项目教学法开展探究导向学习。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者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各种教学因素只是用来组成一个广泛的学习环境,以支持学生探索自主学习。布鲁纳认为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积极探索者。教师的作用体现在帮助构建有利于学生探索独立的情境,让学生思考自己的问题,参与知识获取过程,而不是为学生提供准备好的知识。
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项目教学可以明确学生是整个项目学习过程的主体,是负责完成项目的人员。学习者通过自我摸索与探究主动构建知识;教师不直接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采取积极的学习行为,独立学习态度,自我探索,自我发现问题,寻找可能的对策,并尝试解决问题,在不断研究中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
1.3项目教学法开展小组协作学习。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设计主张小组的协同学习,使每个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小组任务,在过程中相互沟通,相互配合,共享目标,实现促进意义的建构。在协作学习过程中,交流、争议和理解学习者之间的不满意,帮助学习者建立新的更深层次的理解。在讨论中,反对意见与不同思考可以更好地引导学习者扩展自己的思维;可以分配给小组成员的一定的任务负担,使学习者完成一个依靠自身独立学习难以完成复杂的任务。
近年来,在国家“双创”的鼓舞下,高校不断加大双创教育的资源配置和师资力量建设,但仍有一些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将双创教育简单视为上级主管部门强制执行的产物,在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和资金支持、场地设施上并没有给予大力扶持,囿于条件所限,只注重对理论知识的讲授和传播,对如何提升高校学生的创新创业实际动手能力重视不够。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方法过于简单,内容过时,缺乏新知识,缺乏实践训练等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在课堂教学中,大多数教师主要使用传统的ppt演示,并结合视频图像进行理论教学,学生被动学习,被动接受知识,无法有效参与。目前,大多数老师的创业教学实践主要是依靠通过校友企业的访问或观看视频或者通过一定数量的书籍与软件仿真完成,没有真正达到实践所需的教学目标,学生实践能力没有得到有效的提高。
积极探索“大学生创新创业”教学改革理论与实践,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水平,是改革的方向。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新商业模式的信息化水平迅速提高,出现了不同的新业务模式,对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在现有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学中,要改变现状,重视课程改革,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综合应用能力,积极探索新模式以完成学生知识创新建设。
项目教学法,也被称为“基于项目的学习”(project-basedlearning,简称pbl)。它强调从真实世界中的基本问题出发,运用学科的基本概念或原理,通过组建学习小组并让学习者扮演特定的角色,巧妙利用多种资源开展探究活动,在一定时间内解决一系列相互关联着的问题,并将研究结果以作品形式呈现出来。此法在西方发达国家工程训练中得到广泛运用,取得良好效果。近几年来,有关项目教学法在高校课程教学中的运用研究日益增多,项目教学法能够提升有实践性质的课程的教学效果。因此,本文探讨如何在创新创业课程中引入项目教学法。
实践教学法在地图应用教学中的应用(热门18篇)篇八
(一)。
会计基础理论、会计核算方法及其与之相关的制度、法规等均是会计学科体系的基础课程,这些课程的内容强调技术性,趣味性却不高,所以作为初学者,会感到非常枯燥与乏味。此外,由于中职院校的学生基础普遍较差,若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无法得到提高,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也会变得较低。基于此,很多中职学校在会计基础教学中运用了项目教学理念,开展了以项目教学理念为基础的实践性教学。
二、以项目教学理念为基础的实践性教学具体开展情况。
以项目教学理念为基础的基础会计实践性教学,是根据学科特点与学生实际情况开展的,具有较高的可行性。以下是基于项目教学理念的基础会计实践性教学的具体开展情况分析。
1.根据任务量实施分项实训。
一般而言,理论教学是与单项实训相配套的。所谓“单项实训”,是指以项目作为实训单元,然后根据教学进度予以分项实训。通常情况下,在学习基础知识时,可以采用传统教学的方法,但在学习实践性的教学内容时,则应该根据实况采用学与做同时进行的方式,即实施单项模拟实训。归纳起来就是在基础会计教学中根据实际的任务量实施分项实训,使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会计操作技能。
2.综合实训的实施。
除了实施单项实训外,还应给学生安排一套基础综合实训,实训时间大概为半个月。综合实训的实施,要结合实际工作中的典型经济业务,如让学生学会建账、制作会计凭证、编制报表等基本业务。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会计模拟学习等形式,教学生填制支票、办理银行转账等其他业务。经过这个阶段的综合实训,既可以让学生对各种会计核算的内容与流程更加熟悉,又可以使学生对基本会计原则、方法的认识有所加深。学生通过熟悉手工会计模拟资料,再结合计算机网络技术及相关的教学模拟软件,能够在电算化实训室自行完成记账、凭证编制、会计报表生成等一系列电算化操作[2]。值得注意的是,在学生进行电算化的运用时,教师应该做到及时给予讲解、指导和示范,若发现问题要及时帮忙解决,以保证实训结果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3.顶岗实习的实施。
会计基础教学在实行了单项实训与综合实训后,紧接着应该是安排顶岗实习,这要求学校应该与相应企业单位合作,建立稳定性较高的实习基地,组织学生进行顶岗实习。此外,还包括教师适时组织学生去单位的会计部门顶岗实习、邀请会计人员到学校讲解实际的会计业务等形式。经过以上的顶岗实习形式,有利于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学习,并有利于其实践能力的提高。在真正的会计工作环境中,既可以检验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又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其对会计工作整体环境和工作过程的认识,从而有利于其会计实践操作技能的提高。
三、小结。
通过对以项目教学理念为基础的基础会计实践性教学的应用分析,可看出项目教学理念在基础会计教学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尤其是以项目教学理念为基础的实践性教学,极具趣味性与实用性,而且还有效提高了基础会计教学的效率和学生对学习会计知识的兴趣,使基础会计入门难这个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在以后的基础会计教学中,为了使项目教学理念得到更好的应用,并发挥出好的效果,还必须加大对其探索与研究的力度。
(二)。
(一)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生进入中专选择会计专业,但对会计专业的学习目标和课程内容并不十分了解。基础会计课程是会计专业学生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因此能否培养学生对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对于学生今后的专业学习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列举生活化案例,让学生能提高对课程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到资产这一概念时,可以问问学生他们认为自己有多少资产。有的同学回答有零用钱20元,有的回答有手机价值1500元,有的说有手表价值200元……这时课堂气氛马上活跃了,学生开始考虑自己有多少资产。接着再展开资产的分类,学生就能讨论起来,这样的理论教学,就不再枯燥,学生也能自己思考。在讲到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时,让学生了解一下如果家里买了一套房子,会采用什么付款方式,有自己支付部分和贷款部分,从而让学生理解会计恒等式的意义。知识来源于生活,所以运用生活化的案例,让学生来理解枯燥的理论,学生才能听懂,也会渐渐地了解会计,喜欢会计。
(二)灵活掌握知识,加强学生理解能力和操作能力。
基础会计教学中除了理论知识之外,还有很多实际操作的部分。但是学生没有接触过企业,不明白实际中企业如何进行具体的会计核算工作,这是造成学生理解和掌握会计实际操作的主要障碍。以“总账和明细账平行登记”内容为例,学生还没有接触账本,就算在书上读了平行登记的概念,他们还是不理解,因此产生学习困惑。通过生活化案例,我们假设家庭中爸妈各有一张工资卡,他们自己保管好自己的卡,每次收入和支出他们自己都登记好。但是现在你是会计专业的学生了,爸妈决定把家里的总账交给你管理,由你来记录爸妈两张工资卡上的收支。这时学生很有自豪感,哪怕是假设,但是他们也觉得很自豪自己学了会计。这样自然而然地引出总账和明细账的概念,并且可以解释平行登记概念和平行登记的四大要点。通过生活化案例的指导,学生就真正明白了何为平行登记,那么在平行登记练习中他们就会注意要点,操作起来就很是清晰了。
(三)创新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
生活化案例教学不是传统知识灌输性的学习,而是通过对一些生活中的具体案例的分析和研究来找出解决方法,然后联系到会计知识中,让学生找到之间的联系,从而自己思考理解和解决会计问题。例如在讲解分配和支付电费这一核算时,为什么要用到“应付账款”账户。笔者就举了例子,当我们回家看到信箱里的电费单子,就知道这个月的电费要付多少,就形成了“应付账款”。到周末我们可以帮家里去付水电费时,“应付账款”就减少了。这个过程是学生自己通过思考来进行的,教师只是起到了辅助作用。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习到了知识,而且更加锻炼了思维能力。同时在生活案例的教学中,教师还可以渗透必要的德育教育。例如这个电费单子的问题,通过向学生了解哪些地方可以付电费,教育学生可以为父母做些事情等等。
(一)案例的选择要恰当并且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
生活中的案例要想能很好地运用于基础会计教学中,那么一定要选择合适的案例。这样才能便于学生理解,因此案例的设计很是重要。例如在讲解会计科目和账户这一概念时,尽管学生认真阅读了概念和两者之间的区别,但其实还不是很明白。这时我们可以将账户比作药房的抽屉,里面存放着一定数量的药物,而会计科目就是抽屉外面的标签,记录药物的名称。这样学生就能形象地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了。其次,所列举的案例要尽可能地贴近学生生活,在陌生的会计理论知识和熟悉的生活背景之间建立联系,帮助学生理解和接受课程内容。例如,在讲解有关工业企业材料采购过程中所发生的共同性采购费用分摊以及会计核算的问题时,让同学们从简单到复杂,从生活中的简单计算来运用到会计中的共同性采购费用分配是比较可行的方案。因此,笔者从日常生活中寻找素材作为案例:超市搞特价,新到一批大米,口感很好。张三、李四和王五三个人住在一个小区,一起去超市买米,张三买了2袋,李四买了3袋,王五买了1袋,每袋米是46元。三个人共同打车回家,一共花了30元。问:3个人各承担多少运费,如何来分配?这时同学们顿时热闹起来,大家开始热烈讨论。
(二)巧妙结合案例,教师引导切入知识点。
生活化的案例学生都能理解,但是如何将案例过渡到书本知识,这个过程还是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起到循序渐进的引导作用来完成的。对于一些简短的专业术语,通过一些简单的例子,将书面语言转化为浅显易懂的口头语言或者简单的比喻,以达到深入浅出,一语中的效果。还是以“分配共同性采购费用”为例。同学们讨论打车费用分配问题后,笔者叫了一个平时上课不太认真的同学来回答,因为笔者发现他也在和其他同学一起讨论这个问题。当然问题很简单,这个同学说:“张三10元,李四15元,王五5元。”笔者马上肯定了该生的回答,他很不以为然,因为他觉得这个问题太简单了。这时笔者继续提问:“你为什么不平均分配出租车费呢?”学生说:“这样有点不公平,谁买的多谁就多付点,这样会比较合理。”这时,教学研究同学们自然得出原来我们分打的费用时是按照重量来分的。这时,笔者就叫一个较好的.同学上来把刚才的计算用算式表达出来。接着,笔者又问同学们,“那是不是3个人到超市买任何东西,都需要按重量来分配打的费用呢?”这时同学们都开动了脑筋,回答当然不是,有同学回答说“如果他们各自买了一大堆东西的话,那就最好按购买的金额大小来分”,笔者很兴奋地表扬了同学们的回答,鼓励他们课堂上要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会自主学习,自我探究。此时笔者就很自然地告诉学生,按照什么分配就是我们所要选择的分配标准,然后引出了本堂课要给学生介绍的计算公式。通过教学实践表明,学生更能接受这一学习过程,学习效果更理想。
(三)引入铺垫案例,梳理实务解题思路。
有了之前的生活案例作铺垫,再讲会计的计算应该没有太大的问题了。于是笔者就举了一个会计的业务题:1月28日,向光明工厂购进甲、乙材料如下。甲材料100件,每件50元,计买价5000元,增值税850元;乙材料150件,每件40元,计买价6000元,增值税1020元。此外,光明工厂代垫运杂费1000元,款项尚未支付,材料已验收入库。(甲材料重200千克,体积为150立方米;乙材料重300千克,体积为250立方米)让同学们分配两种材料的共同采购费用。这时笔者采用了分组学习的方法,将全班分为4个小组,每组要求他们分别按照不同的分配标准来分配。一组:按照重量;二组:按照体积;三组:按照件数;四组:按照金额。接到任务后,同学们就分头开始行动了,笔者还激励每组同学,看哪组算得又快又准确。结果正如预料的那样,每组都完成得很好。接着,笔者就转入了会计分录的编制,简单地告诉学生买价———直接计入“在途物资—×材料”账户。采购费用———能分清材料品种的采购费用直接计入“在途物资—×材料”账户,不能分清材料品种的采购费用分配计入“在途物资—×材料”账户。结合之前所学的内容,还让学生分组练习会计分录的编制,大家一起参与讨论,全班学习气氛很火热。
三、小结。
由此可见,在基础会计教学中,我们提倡的生活化案例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且对于枯燥、抽象的基础会计教学具有很大的帮助。但值得注意的是,生活化案例的运用有一定的局限性。生活化案例有助于学生的理解接受,但并不一定适用于所有章节内容。总体来说,在会计教学中,案例教学是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把实际中真实的情景加以典型化处理,模拟成供学生思考分析和判断的案例,并通过独立研究和相互讨论的方式,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主要的特点是把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对于学生掌握学科理论,增加课堂教学信息量,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均有较好的作用。
实践教学法在地图应用教学中的应用(热门18篇)篇九
摘要:“留白式”教学法作为一种较为独特、新颖的课堂教学形式,不仅有利于提升初中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时对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有着很大的作用。因此,文章对“留白式”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留白式”教学法;策略。
物理作为初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初中学生的未来学习和生活发展至关重要,所以,初中物理教学模式的创新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了增强教学效果,往往追求将教学内容讲全、讲透、讲深,将初中学生的大脑思维束缚在教师所设置的框架之中。这样不仅不能有效提升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果,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初中学生的思维能力,不利于初中学生的全面发展。将“留白式”教学法应用到初中物理教学中去,在教学中巧妙地留有空白,可锻炼初中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大脑思维,从而提升初中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在新知识导入时设计“留白”
在教授新一节的物理知识时,教师不要直接将教学内容和目标展示出来,而是应该先带领初中学生复习上节课的知识,并且进行一系列的提问,让初中学生在巩固旧知识的过程中,逐渐探寻本节课程的教学内容和主要任务。同时,教师应该有效激发初中学生的好奇心理,精心设计新课程的导入内容,将新课程中较为有趣的知识内容透露给初中学生,给初中学生留有想象,激发初中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从而提高初中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1]。例如,在讲授电路和电器等新课程时,教师可以提问:“你们一共知道多少种家电?”“我们所处的班级里有哪些家电?”这些简单问题的提出可以让初中学生回想自己见过的家电,并积极观察教室中已有的家电,培养初中学生的记忆能力和观察能力。在初中学生回答问题之后,教师可以再问:“那你们知道这些家电是怎样正常工作的吗?”教师可以让初中学生大胆想象并回答,最后再逐渐导入电路这一知识内容。
二、在重点知识讲解时设计“留白”
重点知识的掌握对于初中学生的物理学习非常重要,所以,教师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应该分清主次关系,在讲授重点知识时进行巧妙的设计,留有一定的空白让初中学生自主分析和探究,潜移默化地接受物理知识内容[2]。例如,在讲授“光的折射”时,重点内容是光的折射规律。教师不要立马将其中的理论直接讲授给学生,而是提出“光发生折射的时候会有怎样的规律”这一问题,引导初中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想象力来回答,然后教师再利用已经准备好的实验器材,让初中学生以合作小组的形式来进行光的折射实验,用实验来验证自己的回答是否正确。初中学生通过实验可以直观地观察光的折射情况,进而发现自己在思考时存在的不足和偏差。最后,教师再对光的折射规律进行总结。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初中学生对重点知识的记忆,同时还可以有效提高物理课堂的教学效率。
三、在课堂整体教学时设计“留白”
教师在进行物理课堂教学时,应该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整体的把握,科学合理地选择留白阶段和时间。不要为了将知识内容讲全、讲透、讲深而占用全部的课堂时间,将初中学生固定在教师的思维框架之中。教师要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了解物理知识内容,观察初中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效果和状态,合理地留出空白,让初中学生进行自主分析和探究,通过一定的提问引导和实验,提高初中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和学习兴趣,从而调动物理课堂教学氛围,提高初中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效率[3]。
四、在例题课堂板书中设计“留白”
教师应在课堂板书中设计“留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在进行“电学”例题讲解中,应该在例题的内容中留出空白,让初中学生根据以往的例题形式,自主提出例题的'内容。同时,教师也可以先提出一个例题让初中学生了解电学的基本题型,然后再让初中学生将自己所学到的电学知识套用到例题中,形成一道新的例题,通过这种反向思维来加深初中学生对电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此外,教师在板书设计上应该以纲要符号形式为主,让初中学生通过板书上留出的空白,回忆起全部的物理知识,并且顺着板书框架逐渐推测出所有的知识内容。
五、结语。
“留白”的合理设计,不仅有利于提升物理课堂教学效率,同时还有利于培养初中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所以,教师应该在物理教学的课程导入、重点讲解、例题板书等方面合理设置“留白”,为初中学生留有一定的思考、分析和探究时间,逐渐提升初中学生的综合能力,有效提升初中物理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吴会强.空白艺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4):151.
实践教学法在地图应用教学中的应用(热门18篇)篇十
1.教学观念陈腐。尽管中职教育已改革多年,但仍有部分教师没有改变教学观念,在课堂上以自我为中心,在教学中仅以讲授理论知识为主,忽视了对学生实践探究能力的培养和与学生的互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仅停留在表面,难以达到学以致用的学习目的。
2.教学方法落后。中职基础会计教学受学校对会计实践教学投入较少的影响,教师也不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只能根据教材认识会计凭证和账簿。教师在教学中多采用向学生灌输知识理论的方式,照本宣科地讲解会计核算的原则、账簿、报表等,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较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学习效率低下。
二、体验式教学法。
体验式教学法指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着眼于教学需求,创设出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的具体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帮助学生快速、准确地理解所学知识的目的。体验式教学法的关键在于将学生的内心情感激发出来,既能释放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能培养学生以创造性的思维方式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以情感为切入点、以兴趣为导向、以快乐为枢纽,让学生在体验中充分掌握基础知识,并产生自主实践探究的动力,发掘学生的创新思维,不断提升其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
1.课外参观体验,提高专业认知。很多学生在接触会计知识之前,对于会计工作概念、会计工作性质、会计工作内容都不了解,会计是什么?会计主要做什么工作?会计人员的工作环境如何?对此,教师有义务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之前把这些问题弄清,只有引领学生深入了解这些问题才能提升学生的专业认知度,使学生有针对性地主动参与到基础会计的学习中,努力让自己达到社会对人才要求的标准。中职学校会计基础课程的教师应当尽可能与企业和会计事务所取得联系,带领学生参观企业会计工作运转的流程,使学生对企业的财务核算情况有一定的了解。另外,要鼓励学生与会计从业人员沟通、交流,让学生通过与他们的直接接触了解会计从业人员的日常事务、工作内容和会计职责等。通过这样的体验式教学让学生对会计工作有所了解,对学习会计基础知识产生兴趣,致力于会计基础知识的学习中。
2.运用教辅工具,带领学生实际体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单纯地教授基础会计的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和课外知识会使课堂变得枯燥无味,使学生逐渐丧失学习的积极性和主支性,影响教学成效。在课堂上将体验式教学形式引入实践教学环节,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同时能够使学生所接触到的专业问题的实际层面最大化,从而达到教学目标。在中职基础会计教学中,教师可以使用先进的教辅工具进行教学;也可以购买先进的财务软件,教会学生使用;还可以建立专门的会计、审计等方面的实验室,用模拟实验教学的形式让学生掌握会计知识;这对他们走入社会后的.实践能力是有帮助的。
3.体验虚拟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学生引入自己创设的具体情境中,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亲历过程中理解并掌握会计知识,最终能将会计知识更好地应用到工作实际中。在中职基础会计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职业教育的要求及社会的用人标准,结合教学内容,创设虚拟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实施模拟训练,继而导入以实践为要旨的体验式教学,将其深入整节课的教学中,使学生体验到实践的乐趣和成功的快感,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例如,在基础会计“供应过程的核算”这一课程的教学上,教师可创设出某公司因业务需要急需财务人员的招聘广告,要求学生进行模拟体验,先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有8到10名成员,每个小组都要派出一名成员去模拟应聘,其他组员充当招聘人员,要求学生在向“应聘者”提问时必须涉及到“供应过程的核算”的会计知识,让“应聘者”回答,情境模拟完成之后,教师开始引入对新课的学习,继续将体验式教学融入其中。学生在体验到现实的情境之后,会对于新知识的学习充满兴趣。
4.通过案例体验,提高专业能力。会计课程中有很多基础理论知识点,这些基础理论知识都很抽象,中职生的基本理解能力都较弱,难以掌握教师传授的基础理论知识的内容,如果教师始终采用灌输知识的方式,中职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就根本得不到提高,所以教师可以引入实际案例,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融入到案例中,师生之间积极互动。讨论案例、分析案例之后,学生就能较快地理解书中抽象的理论知识,从而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
5.反思体验,强化应用技能。让学生举一反三是对学生体验成效的检验,也能巩固学生体验过程中学到的不论是理论知识还是实际应用上的内容,同时也能帮助学生找到基础会计知识的学习方法。首先,教师要以教材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为依据,简要、概括地总结基础会计的知识要点,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举一反三,解决类似的问题。教师可以找出现实中企业实际发生的会计的报表样本,让学生了解和学习企业会计的工作内容,教授学生在制作报表和填写报表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等。教师可以打印出会计工作中实际运用的数据单子等发放给学生,让学生通过教师给出的实际例子完成这一任务。
6.开展相关校园活动,进行体验式教学。中职学校和教师应当组织与会计专业相关的校园课外活动,如会计大赛、沙盘模拟大赛等,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课外活动的开展不仅顺应了中职学生的个性特点,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体验中学,还能使学生在实践中观察自身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发现自身的不足。学生在竞赛过程中既能增强自己的信心,还能帮助学生提升合作意识,为学生日后的发展奠定思想基础。
7.通过实际体验加强记忆。会计课程中所有的理论知识的学习都要以实践操作为辅,学习理论知识的最终目的是要会用,也就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记忆。对于基础会计的科目及类别、资产、负债及收入、利润和分配的变动等理论知识需要牢记,不过大可不必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可以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去理解会计发生的变动过程。所以记忆和理解是相辅相成的,不断理解并记忆或在记忆时理解,就能养成一定的良性的思维习惯。
8.将考核、评价纳入体验式教学法。由于中职生的个体差异较大,所以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考核标准,对学生在体验式教学实践中的表现进行考核和评价,将传统的仅仅只对理论知识进行考核的考试形式转变为对学生技能情况的掌握的考核,对于考核成绩较好的学生,教师应采取奖励措施,对于考核没有过关的学生,教师应认真指导学生看到自身的不足,从而努力学习。
实践教学法在地图应用教学中的应用(热门18篇)篇十一
[摘要]现代高等教育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只能满足学生对理论知识的需求,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传统的教学模式尚不能满足。为了弥补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我校建设了石油工程仿真实训基地,将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有效地结合起来。应该以模拟实践教学为体系,指出当前石油工程教学的不足,并对石油工程仿真实训教学的优越性进行研究。
[关键词]石油工程;仿真实践;教学研究。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高等教育的教学模式也发生了变化。传统的高等教育旨在向学生传授基础的理论知识,而现代高等教育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基础理论知识,更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及创新能力等进行培养。[1]将石油工程仿真模块运用于学生实践教学中,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理论知识,还可以提高学生对石油工程相关设备的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为向国家石油行业输送大量高素质人才奠定基础。
一、石油工程传统教学的不足。
石油工程的传统教学是由教师主导的封闭式教学,其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培养。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学习效率低下,不能学以致用,学生主动学习的意愿很难被激发。[2]石油工程教学中涉及实践教学,学校会组织学生驱车几个小时到油田参观。由于石油工程的设备都是大型设备,系统庞大、结构复杂、造价昂贵,学生也只能看着设备,听着培训员的讲解。这种以参观形式进行的实践教学不仅耗费时间和成本,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着安全隐患,更重要的是学生没有机会真正的动手操作设备,实践操作能力并没有得到提高。因此,必须改变当今石油工程的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以适应石油工程行业发展需求。
(一)提高教学效果。
目前,石油工程课程的教学完全是理论教学,学生只能通过书本观察石油工程方面相关的设备,无法掌握一些设备的具体操作方法。因此,学生在学习中难免会感到枯燥、乏味,学习积极性不高。[3]仿真教学可以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变为形象、具体的直观教学,弥补客观条件的不足,为学生提供近似真实的训练环境,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4]在石油工程仿真设备运行的过程中,学生可以直观的观察石油的开采过程,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操作情况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从而对教学计划进行适当地调整。
(二)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
石油工程专业的任课教师不仅要具备相应的理论知识,更要具有油田实地考察的经验,而现今大多数石油工程专业的任课教师不具备油田现场的考察经验,只能通过书本的描述来讲解,其专业知识面较窄,对石油工程相关设备的操作技能了解较少。专业、系统的教学对学生进行实际操作非常有利,教师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积累和提高实践经验,从而将更专业、更系统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三)让学生身临其境,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
石油工程仿真模块是一种真实油田情景的展示,是一种具有指向性与时效性情景的创设。在该模块中进行实践教学,能够给予学生强烈的视觉体验以及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让学生能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使学生的认知能力大幅度提高。
(四)提前培养学生的职业习惯。
[5]石油工程行业属于高风险行业。通过石油工程的仿真训练,可以使学生树立安全意识,养成穿戴安全护服的良好习惯,保证生产安全。石油工程的相关设备复杂,工序比较繁多,在生产过程中,工人间必须相互配合协作才能完成。仿真训练不仅能够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态度,还能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由于石油工程产业的复杂性,稳定生产对于石油工程行业来说是相当重要的。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其后果不堪设想。可见,如何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就显得非常重要。而仿真装置上模拟了一些在生产过程中常出现的问题和不正规的操作步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让学生通过分析去解决问题。这可以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达到实践的目的。
(五)营造安全实践的教学氛围。
目前,石油院校学生的实践教学大多以校企协同合作的形式完成,大学作为培养人才的主体,企业作为使用人才的`主体,共同完成学生相关专业的实践教学任务,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而石油工程作为一个工科专业,实践训练必须在油田现场执行,而油田企业大多远离高校,学生要经过长途跋涉才能到达实践训练现场,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实践的危险系数。由于石油工业是一个高风险的产业体系,油田作为石油工业的一线产业,其现场环境条件苛刻,过程联系性强,原料多为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有腐蚀的物质,并且生产技术复杂,设备种类繁多,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稍有不慎就会发生安全事故。石油工程仿真模块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安全实践的平台,其模拟采油过程,大大降低了危险系数,而石油工程的相关设备以及电线电路的布置都采用了安全保护,这能从根本上杜绝危险的发生,保障学生的安全。
(一)教学实践设备的构建。
我校致力于培养石油工程高级人才,学生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实践能力是人才培养的关键。在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校依据已确立的实训中心建设思路,相继建设钻井机装置、修井机装置、井控装置、抽油机装置、油藏剖面模拟装置等多套与石油工程专业相关的实训装置,并立即投入运行,让学生利用装置进行实践训练。这些设备均由真实设备按一定的比例制作,可进行现场操作演示。以钻井机为例:1.根据钻井机原型设备设计制造,基本与原型外形一致;2.井架模型、底座模型、模型根据相似理论设计制造而成,确保应力测试试验数据的准确性;3.基本包含了全套钻机的设备,达到看到模型即看到实物钻机的效果;4.模型所有功能的试验均用控制台操作,方便可靠;5.所有零部件均为钢质,确保了模型的强度和耐用;6.所有机加件均镀锌处理,表面采用高质量油漆或喷塑处理,确保了模型的美观性;7.具有实物钻机的诸多功能,可对井架、底座进行载荷试验。学生通过对钻井机的实践训练,可以达到以下实践效果:1.熟悉整套钻机的结构组成;2.可直观灵活的观摩学习真实钻机的诸多功能;3.可对模型进行载荷试验,甚至破坏性试验,满足科研的需要。相对于去井厂实习,钻机模块具备以下优势:1.节省了实习费用;2.降低了设备及人身安全风险系数;3.试验项目及试验时间灵活方便,井厂主要以打井为主,不可能为试验停止作业;4.诸多钻机功能学生可以亲自参与,而在井厂学生只能参观而无法实际操作;5.应力测试试验是钻机模型的技术核心,而在井厂几乎无法进行;6.必要时,可进行破坏性试验。除此钻机外,石油工程仿真实训基地还配有采油机、修井机、井控装置及油藏剖面模拟装置,可以使学生全方位的观察原油采出的过程,让学生了解石油工程行业的技术特点,达到实践的目的。
(二)实践教学培养计划的构建。
我校组建的油气储运仿真实训基地不仅丰富了实践教学内容,而且提高了教学效率。下面是我校的实践教学计划安排。
四、结束语。
石油工程仿真模块的建设是为了培养学生理论分析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使学生能够将理论与实际相联系,从而更好地适应现代科学发展对人才的要求。通过石油工程仿真模块的建设,学生可以在书本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掌握石油工程相关设备的操作方法,从而具备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综合素质能得到大幅度提高。此外,仿真教学也培养了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为今后向国家石油系统输送大量高素质人才提供了保障。
[参考文献]。
实践教学法在地图应用教学中的应用(热门18篇)篇十二
1)激发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学习热情随着物质水平的不断充裕,人们无须整日为工作与生活操劳奔波,在工作之余留下大量的闲暇时间,多数人选择的娱乐、放松方式为旅游,每年均会有大量游客外出游玩。从事旅游管理的工作者需要扎实地掌握相关的旅游专业知识,为游客的旅途提供安全保障及提高旅游的舒适度。因此,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为充分胜任以后的工作岗位,需要在专业课学习的过程中充分掌握相关知识,对一些较为抽象的、不易理解的但是却极为重要的知识不断钻研与探索。案例教学法能够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有效的助力,通过列举旅游行业中发生的具体案例,能够将抽象的旅游法规及其他相关知识形象化,降低学生学习难度,激发学生主动探索深层次知识的欲望,促进自身能力的提升。
2)提升学生旅游管理的专业能力旅游管理教学最终是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综合型人才,在教学过程中必然需要充分展现其实践性,提升学生对旅游知识的应用能力,因此,旅游管理教学中需要使理论与实践实现良好的结合,使学生能够在今后的生活及工作中面对相关问题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解决。而案例教学法在其中的应用将极大地体现教学的实践性,学生通过置身真实的教学实践,从中汲取专业的知识精华,深化学生的知识层面,不断提升其职业能力,比如在旅游路线的教学中,可以通过引用经典案例,启发学生设计相关线路,并发表自身观点,使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得到真正的提高。
3)有助于旅游管理教学效果的提升案例教学法的实施对流程有管理专业的教师提出了较高要求,需要教师具有丰富的知识储备,能够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案例。同时在案例教学法的具体开展过程中,不仅需要教师具备在现实生活中的丰富经验,还需要对案例教学的细节、流程等知识有深刻的认知,能够熟练地将案例教学融入至旅游管理的相关课程中,这无疑是对当前旅游教师教学能力的重大考验,若教师能够有效达成以上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实现相关案例的灵活运用,相对传统教学中单纯的理论灌输,其教学效果将得到突破性的进展。
4)促进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案例教学法的科学运用,于旅游管理专业大有裨益。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模拟旅游业中的真实职位所需进行的工作,比如导游、游客、酒店主管等,基于不同角色的心理、情感,体验真实的旅游情感,对各种行为、思想形成深刻的认知与精辟的解读。同时通过同学之间及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探讨,培养自身正确分析相关问题的能力,在不断地交流过程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人际交往能力也将得到相应的提高,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做铺垫。
实践教学法在地图应用教学中的应用(热门18篇)篇十三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精神层面的享受,外出旅游的人数逐年增多,同时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也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旅游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此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培养旅游人才的职能显得愈发重要,因此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与时俱进,深入探索有效的教学方式,案例教学法极大地提升了教学效果,在当前的旅游管理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关键词:旅游管理教学;案例教学法;旅游人才培养;教学改革。
案例教学法最早在美国哈佛大学提出并运用,经过长时间的摸索与完善,已经逐步形成相对成熟的教学体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旅游教育高度重视,并在八十年代引入案例教学法,由于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性较强,同时其中也结合了地理、人文、管理等多学科内容,案例教学法在其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在旅游管理教学中以真实的案例对相关情景进行再现,有效的弥补了教材内容的空缺,通过教师的引导与学生的交流,学生实现了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实践教学法在地图应用教学中的应用(热门18篇)篇十四
项目教学法是当前职业教育中最为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体现了高职教改在“学中做”、“做中学”的教学指导思想。在高职礼仪课程中进行项目教学法的改革,一方面有利于学科本身的发展、完善和成熟,另一方面有利于促进教学发展、提高教学质量。
一、项目教学法在礼仪教学中的实践。
(一)围绕职业活动组织教学项目。
本课程借鉴“工学结合”的教学改革思路,深入企事业单位,与行业专家座谈,向用人单位咨询,与兼职教师探讨研究,分析一般文科岗位群所需的礼仪知识、工作能力和职业素养,总结出共性问题,有针对性的选择教学内容。在实际教学中,我们按照职业能力要求、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将礼仪知识、技能、态度进行了解构与重构,设置了八个项目情境,每一个典型情境都清晰地反映职业工作过程,即塑造仪表形象、打造仪容形象、规范仪态形象、组织与参加宴请、处理办公室事务、拜访与接待客户、组织商务活动和仪式、礼待外宾。情境设计注重内在逻辑关系,按照由易到难、从单项训练到综合实训逐层递进的原则设置。这些学习情境基本覆盖了礼仪课程的学习目标和素质要求,从而真正把工作中需要的.、用得上的礼仪知识传授给学生并形成基本能力,成为其终身受益的素养。
(二)基于行动导向的项目实施。
礼仪课项目教学法采用行动导向,以任务驱动来展开教学。项目实施包括校内教学与校外实践两大内容。校内教学保证知识传授,建立基本礼仪素质;校外实践则是校内实训的加强和延伸。
1.校内教学突出培养基本能力。
它遵循资讯准备、计划决策、实施项目、检查项目四个步骤。
在资讯准备环节,教师要对项目进行适当引导,以保证学生能顺利完成任务并达到教学要求。计划决策环节由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法、头脑风暴法、引导文法等方式交流合作,寻找完成任务的方法,教师负责答疑解惑,推动教学进程。实施项目是实践教学的关键步骤,小组按照既定计划采用表演法来独立完成。在实施中,学生结合个人特点分饰不同角色,小组团结协作完成任务,这样就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实现知识到技能的正迁移。在团队合作中,学生感受到真实的职场氛围,体验了人际沟通的技巧要领,熟悉了职场礼仪规范,进而养成礼仪行为习惯、培养了岗位职业能力。
检查贯穿项目实施的全过程,通过自查、小组互查和教师检查,可以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错误,保证情境项目的完成质量。
2.校外实践侧重巩固训练成果。
在校内教学中,学生通过完成项目情境来生成能力,但这种能力还需通过社会实践来内化和强化。因此,我们加强校外实践,进行校外实训和礼仪展示活动。校外实训。
将学生带到校外做综合项目实训,通过企业参观、企业实习、乘车、购物、就餐、娱乐等具体项目活动来考察学生的社会行为,评价其礼仪行为的规范性、礼仪习惯的养成度。
礼仪展示。包括成立学院礼仪队、组织每年一度的“青春人文杯”礼仪大赛、选拔优秀生为学院以及省内大型活动提供礼仪服务等形式来完成。
(三)多元化评价构建准确科学的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是教学质量管理的重要手段,科学有效的教学评价体系,对检测教学状况、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具体评价方式有四种:学校、家长、企业和社会。
学校评价由师生共同进行,通过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的三级评价方式来完成。家长评价,请学生家长填写礼仪问卷调查,通过数据分析,对教学效果做定量评价。
企业评价:通过企业参观、实习等方式,让学生亲历职场礼仪,企业领导的评价更具说服力和权威性,能使学生真正意识到问题所在。
社会评价:在学生为校外活动提供礼仪服务后,请用工单位填写《服务反馈单》,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有利于其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项目教学基于发展性教学评价观,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对学生知识、能力、情感等整个学习过程进行适当评价,融预测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为一体,使评价更加准确、客观、全面、科学。
二、存在问题与应对策略。
项目教学法使高职礼仪课焕发生机,学生在分析任务、解决问题的同时也实践了礼仪知识、锻炼了工作能力,但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一定问题。
1.学生驾驭项目的能力不足。
项目设计涵盖的知识点丰富,能锻炼和考核学生的多项技能。但项目情境首先向学生呈现一个大的任务,学生往往表现得比较盲目,对任务缺乏整体评价能力。因此在具体教学中,要灵活设置项目任务,可适当降低任务难度或在资讯环节做更详细地讲解。
2.综合能力培养与专项能力训练的冲突。
项目教学加强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但一些强调熟练性、规范性的知识点(像手势礼仪、站坐行姿等),须通过微格训练的方式做专项能力提高;把它放在大项目里,以完成任务的方式学习,那就只能浅尝辄止,其能力提高无法得到保证。所以要考虑以项目教学法为主,适当地增加单独的专项训练课,以保证学生基础礼仪素质的扎实。
3.项目教学评价的深入度不够。
评估是项目教学成功不可忽视的环节。项目教学采用多元化评估体系,考核由“点”到“面”,由“面”及“体”,可谓多角度立体化评价。因此,在实际教学中,一方面可以加强对学生的教育,提升学生的评价能力,保证评价质量;另一方面,建立与对家长、企业沟通的畅通渠道,使其评价趋于合理客观。
通过项目教学法的应用,我们解决了传统礼仪教学中重“知”轻“行”、重“道德规范”轻“行为养成”的老问题,将学生的亲身体验、素质生成作为教学目标,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
参考文献:
1.戴士弘,高职教改课程教学设计案例集,清华大学出版社,
2.胡翔环,《从礼仪需求现状探索礼仪教育的实践途径》,《职业教育研究》。
实践教学法在地图应用教学中的应用(热门18篇)篇十五
参与式教学法是在我国取得成功的一种普遍用于中、小学和幼儿教育的教学方法,本文从参与式教学的特点以及高职学生的.特点提出,参与式教学不能简单的套用到高职教学中,而是应该根据高职学生特点在进行参与式教学的同时加入职业生涯思想作为引导,在学习逐层递进的同时逐渐建立积极向上的事业观、人生观,不断的通过自身学习过程悟出一些学习理念和方法,进一步建立自信,形成一种思想和行为的良性循环.
作者:封磊作者单位: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陕西,咸阳,71刊名:中国科技博览英文刊名:zhongguobaozhuangkejibolan年,卷(期):“”(6)分类号:g4关键词:参与式教学高等职业教育角色转变教学氛围创造思维能力
实践教学法在地图应用教学中的应用(热门18篇)篇十六
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人才市场对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会计专业的学生尽管目前就业前景尚可,但学生动手能力较差的现状不容乐观.因此,如何提高会计模拟实践教学,使学生的`理论与实际水平都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就是本题研究的目的所在.但是在社会资源相当较少的情况下,如何达到让学生寓教于练之中呢?最好的方法就是进行会计手工模拟实践教学.本文将简略探讨会计手工模拟实践教学中怎样让学生对每一会计职业角色的任务从了解到胜任,最终能做到一毕业就可以达到“零试用期”的就业.
作者:罗国萍喻晓飞作者单位:江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刊名:财经界(学术)英文刊名:moneychina年,卷(期):“”(12)分类号:g71关键词:会计职业角色实践教学应用
实践教学法在地图应用教学中的应用(热门18篇)篇十七
摘要:情景体验教学法是通过创设场景,引导学生以自身生活经验为基础去探索学习,注重培养学生逻辑思考能力和创新思维的教学方法。文章以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将情景体验教学法在东莞理工学院相关专业的经济学教学中加以实践运用,归纳和总结出适合用于教学的模式,从而达到提升经济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情景体验;经济学;应用;。
abstract:
onthebasisofsituationcreation,thesituationalexperienceteachingmethodleadsstudentstoexploreandlearnbasedontheirownlifeexperienceandhighlightsstudents'logicalthinkingcultivationandinnovationability.guidedbyeducationandteachingtheory,thispaperputthesituationalexperienceteachingmethodintoeconomicteachingpracticeindongguanuniversityoftechnologyandsumsuptheappropriateteachingmodesoastoimproveteachingquality.
keyword:
经济学(这里主要指西方经济学导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是目前国内众多高校经济类、管理类专业、以及很多理工科专业也开设的基础理论课程。该课程主要讲述市场经济的现代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主要的教学目标是为了让学生扩展视野,具备一些经济学的常识,掌握一些分析现实经济问题的方法。
一、运用情景体验教学法的目的。
经济学相关课程理论性较强,对经济现实的解释也有一定的逻辑,学生在刚开始学习积极性较高。但随着章节推进,知识环节紧扣性增强,理论难度的加深,对学生逻辑能力和推理能力的要求逐渐升高,学生会感觉难以适应。传统的经济学教学,大多是课堂讲授加以案例讲解的方式,学生学习积极性会逐渐下降,进而影响教学质量和教学的效果。
本文尝试通过情景体验教学法对当前经济学课程传统教学方式加以改变,提升教学效果的路径主要是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为原动力。通过教师或学生自己的体验主题设计,将情景体验活动与教学过程进行融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探索欲望,产生对经济学理论知识的感性认识。通过学生多次的主动参与,提升其独立思考能力、逻辑推理能力。
二、情景体验教学法的阐述。
情景体验教学法是教师通过创设场景,引导学生以自身生活经验为基础去探索学习,注重培养学生逻辑思考能力和创新思维的教学方法。主要通过教师或学生自己创设相关案例的情景,引导学生参与到知识的构建中,理解经济活动的动态博弈过程,通过自身的体验模拟和推导相关情境下参与经济活动者的情感,直到对经济学的相关知识能够形成感性的认知,达到教学目的。该教学法的核心是体验,情景体验实际上就是现实的逻辑再现。
三、情景体验教学法的应用实践。
笔者所在的高校东莞理工学院,目前有28个专业开设了经济学课程(包括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占整个学院所有专业的44.5%,针对相关开设经济学课程的学生进行了相关的情景体验教学法的应用实践。
(一)对当前经济学课程教学现状的调查问卷分析。
用两个月的时间,通过调查问卷法,对东莞理工学院人才培养方案中含有经济学课程教学计划的在读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此次调查所涉及的问题主要包括如下三个方面:。
1.学生对经济学的认识;。
2.对学生所接受的教学方法的调查;。
3.学生对经济学课程有怎么样的期望度。
被发放此次问卷调查的主要是经济与管理学院、文学院、级-级在读学生,发放问卷份数一共为550份,最后收回有效的问卷258份。将问卷调查的数据结果与分析显示如下:。
1.学生对经济学课程的认识现状:75.2%的学生认为经济学兼具理论和实践意义,但相关理论的逻辑性较强且比较深奥;有相当一部分学生(53.1%)认为学起来总是觉得吃力,特别是文科学生更加明显。大部分(71.3%)理工科学生表示他们对其中的数学推导不会觉得有难度,但总难以理解其中的经济含义。
2.学生对所接受教学法方法的调查结果:学生们认为他们自己的经济学教学方法不够多样化,主要还是以教师教授,学生接受为主的模式。68.6%学生较为喜欢和想要在课堂上接受情境体验教学;84.9%的学生更为接受案例为主的教学模式。51.9%的学生希望能够将课堂多元化,采用更多的教学方法丰富课堂。
3.学生对经济学课程的期望度:61.2%的学生期望当前的经济学课程应该要提高对现实的解释度,能够有更加符合中国国情的相关经济理论和政策分析。
(二)情景体验教学法设计。
1.教学目标设计的基础。
教学目标强调在教学后能够让学生发生何种有益的变化,教学选择什么样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主要就是契合这种有益变化为目的。情景体验教学法着眼于学生在相关的创设情境中,能够主动的思考和学习,强调通过自身体验获得的结果或产生相关的结论。但由于体验是具有一定的主观性的,不同的学生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对世界的认知肯定各有局限和差异,那么教师对教学目标的设计,如何尽可能避免这种主观性,从而不让体验的结果过于抽象和模糊就显得很重要。
依据规范教学目标的四个要素,更好的体现情境体验教学法的本质,可以将情境体验的过程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1)接受阶段———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不再机械的接受课堂讲授,而是开始主动地用心体会和观察显示某类经济现象的存在。例如,根据教师的情景创设,学生愿意积极参与到实验与体验活动中等。
(2)反馈阶段———学生对关注的经济活动或现象,积极主动的进行自我创设相关情景,并将其投入到学习、研究与探讨中。在此过程中,自然而然的提高学生的积极性,直至兴趣的产生。例如积极自我模拟和创设体验场景,藉此提出疑惑、探讨问题,能够与他人积极讨论。
(3)赋值阶段———通过一定数量的情景体验活动,开始逐步形成学生自己的价值标准,可以依据比较合理的推理逻辑,对现象、行为或事物进行规范分析或实证分析。例如对新近发生的经济现象和周边的事物可以提出相关的观点,并可以对自己和他人的学习结论或观点做出相应的逻辑判断。
(4)组织阶段———经过前面阶段的循环往复,可以在多个价值标准体系中,对他们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梳理,确定他们的相互关系,并有可能逐步建立学生自己的价值观体系,以对现实的经济现象提出独立的观点,这其实也是学生自我归纳和提升的.过程。例如能够对现实经济的博弈结果,明白不同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能够较好的理解这种关系存在的客观性,对一些经济现象的发展态势能有自己的逻辑推理和看法。
2.体验设计的要求。
(1)可操作性。
情境教学设计的效果,需要教师和学生根据相关理论的需要,创设出不同的场景,通过想象、或借助一些相关的教学用具让学生产生联想,从而达到体验情境的效果。这个与一般的教学活动要求是不一样的,它不需要直接与外在的相关环境发生直接的联系,实际上经济学的实验也无法做到这一点。教学活动的设计是主要的支点在于通过参与体验主体本身的生活经验、学习经验去产生体验结果。教师在考虑各个不同因素的限制性后,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学硬件设施,如场地、实验室环境、多媒体设施,对活动计划进行有效的组织安排。教师在进行体验设计之前,就要对可能发生的细节问题进行备案,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开展实际可控制的课程活动,从而提高教学活动的可操作性。
(2)学生主体性。
教学设计活动的最重要的内容,就是如何对体验的主题进行创设。各种体验活动是为学生而设计,应处处以学生为出发点进行设计。要做到这些,主要是在创设的时候,一是要确定创设体验情景在经济学理论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二是要考虑学生已有的过往经验能否在创设体验情景中起到相应作用,依据学生的特点(生活环境和年龄)选择最佳的创设场景;三是在整个创设的体验主题活动中,教师的知识用来辅助学生们的情景体验,关键是学生的自我思考和自由讨论得出符合逻辑的结果,并能够进行反思。
(3)开放性与有序性。
一开始,以教师为主进行体验主题的设计,但进行到一定程度后,应该让体验教学的设计具有开放性。开放性主要是指在符合政治性的前提下,将纳入情景创设的主题不单单局限于现实的经济场景,任何可以达到教学目标的场景都可以列为考虑对象。在学生经过一定的训练后,允许学生自己设计合理的场景。体验教学的有序性是指,在编排组织具体的教学体验主题的时候,必须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上可能产生的变化,遵循客观的学习规律。针对同样的体验主题场景,由于学生的自然禀赋、生活环境不同,产生的情感、价值观判断自然就不同。教师应该对可能发生的场面提前做预案,保证教学的有序性,而不是一味单纯地追求教学的效果。
(三)情景体验教学法应用实践。
3月-月的两个学期,笔者在东莞理工学院的2015国际经济与贸易、2015文化产业、2015汉语言文学、2015应用化学等专业共10个班,进行了情景体验教学法的教学模式操作实践。主要通过角色扮演体验设计、交流活动设计和探究活动设计的应用实例,将情景体验教学法的教学理论贯彻其中,通过教学设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相应的记录并在下一学期的教学活动中加以改进,以完善情景体验教学法,并期望对以往的教学方法形成改进并产生突破。
1.角色扮演体验设计。
通过相关现实或创设的体验场景,梳理当时场景下的可能存在的不同角色,指定或让学生自由选择相关角色进行扮演。以角色代入的方式,去模仿场景中的角色依据自身的情感、工作职能可能做出的当下选择。在体验设计过程中,学生往往需要通过模拟场景角色的生活和工作以及心理状态,可发现以往单纯通过想象不能察觉的微妙之处,而不是产生想当然的结果,教师在其中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做出合理的逻辑思考和判断。最后,通过多次的训练,逐渐让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新的认识,完成内化的过程。
例如:在微观经济学,价格理论的现实运用的“价格政策”一章中,在介绍政府的最高限价时,可以让学生模拟特定的场景中不同人物按自身利益产生的当下表现。如对于医院看病挂号出现“号贩子”的现象,让学生扮演病人、医生、医院管理者、保安、号贩子、政府管理者、群众等不同的角色。根据现实中这些不同的角色按照自己利益最大化的原则下,演绎现实的场景,推理现实场景存在的合理性和必然性。通过对相关的角色扮演,激发了学生对政府限价政策产生的相关经济活动现象的兴趣和明白经济结果的博弈过程,在对价格机制有了更为直观的感性认识后,对其发生的逻辑过程有更深刻的理解。
2.交流活动设计。
交流也可以称之为交往或者沟通,通过彼此间的交往和沟通中,分享、披露、接受信息。由于每个人(包括老师和学生)各自的自然禀赋不同、所处的地域文化以及家庭背景也不可能一样。针对相同的情景,不同主体的情感体会就可能不一样,有可能会产生相同的现象,却有完全相反的想法与感悟。这个时候,教师需要通过提供相应的交流平台,让学生之间可以对各种渠道所得到的信息、心得、感悟等内容进行互换和交流。这个互换和交流的过程,可以让学生开阔视野、寻找认可。通过交流的过程,他人的想法或者思路还可能会对自己还不解的问题上产生灵感。而教师在交流活动的设计中,关键的是需要与学生平等的进行对话,让学生感受到自由轻松的课堂气氛。
例如:在学习开放经济下的短期模型这一章开始时,以“贸易战的影响”为题目作为课后作业,学生可以一边学习相关理论理论模型,一边通过关注各种媒体渠道来了解相关的经济政策和贸易战的来龙去脉。在作业完成后开展一堂交流活动,各学生就自己之前搜集的资料和自己的总结,阐述对当前贸易战的理解,发表自己的见解。课堂上师生通过平等的交流,双双敞开心扉,也相当于经历一堂头脑风暴课,从而加强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和巩固。
3.探究活动设计。
探究活动设计是情景体验教学的升华,是通过引导学生对某个经济现象、经济问题、经济理论进行探究。这个过程主要是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后,进一步锻炼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独立思维能力。教师在进行探究活动的设计时,需要考虑不同专业的学生所具备的专业知识不同,还需考虑学生处在的年龄段具有的生活经验限制,根据不同专业的学生可能的认知水平差异来进行具体的活动设计与安排。教师应该通过用学生理解的方式提出疑问,并且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渠道和资源,让学生可以自行去阅读与加深学习。
例如:在国民收入决定这一章节中,有关宏观经济两部门到四经济的乘数效应的推导和学习方法是一致的。教师可以重点讲授和推导“两部门经济模型”后,然后给学生提供相关学习渠道和资源,让学生自由组织,以小组为单位或进行独立的探究式学习,最后让学生自行推导出三部门、四部门经济模型的相关结论。
四、结论和存在的问题。
通过本次教学实践发现:相比传统的单纯课堂讲授辅助以案例讲解的上课模式,情景体验教学法在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上面有更为明显的效果;大部分学生在经过几次训练后,都愿意积极参与体验活动,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独立思考的主观能动性;通过情景体验的角色扮演活动设计,学生往往能找到一些娱乐因素,产生很多意想不到的效果,让学生对学习内容先产生了感性认识,为进一步深入学习奠定了基础;如果在情景体验教学活动中加入奖励制度,能够进一步增加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当然,通过本次教学实践活动,也发现情景体验教学法也有它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由于情景体验教学法的模式并没有在之前推广,所以可借鉴的教学经验和模式并不多,那么教师在课前的准备工作就显得比较重要和繁琐。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的时候需要仔细设计每一步活动,但中间总不可避免会出现一些小问题而导致影响教学安排和教学效果:在一些情景体验活动中,相关的场景创设容易导致学生情绪比较亢奋,相同场景对于不同的专业的学生的亢奋程度也可能不同,让课堂秩序出现不好控制的局面,这就需要教师有类似节目主持人的把控能力,这种能力不是所有教师都能具备的;在教学实践中,面对的多是上百人的大班教学,班级的人数比较多,这样就导致留给学生的时间非常有限,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体验是根本不可能的,也造成那些一开始不敢于表达自己观点的学生,经常不能得到情景体验教学带来的好处,无法保证每一位学生都能充分的表达自己和进行交流。这几个问题应当在以后的教学中得到注意,通过合理安排教学班级人数,精准准备教案的编排和活动的计划,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确定不同主题的等方面来尽可能减少相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李文君.体验式学习理论研究综述[j].教育观察,2012(04).
[2]许芳,王峥.体验式教学法在《市场营销学》课程中的探究与应用[j].河南农业,(18).
[3]杨通宇,陈庆良,何克,等.体验教学的理论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08).
[4]陈婷婷.体验式教学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4.
[5]ridley,w.c,weber,gstudentsdevelopstrategiesforeffectivelearning.educationalleadership,1988.
实践教学法在地图应用教学中的应用(热门18篇)篇十八
(广东省广州市禺山高级中学)。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要求教师以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为目标,这就要求信息技术教师积极探索新型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式,树立一种崭新的教育观念,提高教学效率,引导学生综合发展。经过教学实践,发现“211问题、探究、发展教学模式”是实现这个目标很好的方法。结合当前高中信息技术课堂的具体情况,提出了在“211问题、探究、发展教学模式”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探索和研究,其目的在于如何提高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效率、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发展。
关键词:探究;发展;研学案。
一、对“211问题、探究、发展教学模式”的分析。
“211问题、探究、发展教学模式”理念是基于当前国内课堂教学改革的多种成功模式,针对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端,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高度出发提出的。它以课堂教学为核心,以目标性、针对性、高性能为特点,以促进教师工作转变,变备教材、备教法为备学生、备学法,使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教学效果好起来、师生负担减下来为目的,包括问题、探究、发展三大模块的“课堂教学211法则”。
“211问题、探究、发展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211法则”,即按照2∶1∶1的比例有三个含义:
1.时间的划分。一节课40分钟,“1”是分析问题,有10分钟的时间属于教师,老师的讲不超过10分钟。即便是在准许的时间内讲,教师也不一定是连起来讲,而是该讲时才讲,需要讲时才讲;“2”是探究讨论(自学探究、小组讨论)占的时间约20分钟;另外一个“1”是评价发展,约10分钟组织学生评价以达到发展的目的。
2.学生分组的划分。在一个班里,把学生分成若干个4人合作学习小组,通常4人合作小组学生的组成是1个优秀学生,2个中等学生,1个学困生。
3.学习内容的划分。“1”是25%学习内容是不用讲学生能自学会的,“2”是50%的学习内容是通过小组讨论才能学会的,另外一个“1”的25%学习内容是小组之间在课堂上展示、互相回答问题,经过老师的强调、点拨,评价后才学会的。“1”就是自己学会的,“2”是讨论巩固学会的,“1”是同学帮助、老师点拨学会的。
二、“211问题、探究、发展教学模式”在信息技术课堂的实践。
“211问题、探究、发展教学模式”在信息技术课堂的基本操作程序主要分三个基本步骤:
1.把问题变学案、创设情境,这个环节是“211问题、探究、发展教学模式”中的“1”,约占10分钟时间。
2.自主探究、小组合作,这个环节是“2”,是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重点,约占20分钟时间。
3.成果展示、评价发展,最后这个环节是另外的一个“1”,约占10分钟时间。
在这三个步骤中,“把问题变学案、创设情境”这个环节最具挑战性的,必须保证学生有足够的兴趣,全身心地投入进去,所以导学案要精心设计,情境创设要适当;“自主探究、小组讨论”是信息技术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走向自主的基础,课堂是否精彩,与小组间能不能默契合作有很大关系,所以小组的建设是学生学习的关键,平时就要注重培养小组内成员相互支持、密切配合的团队精神,增强小组内的凝聚力;“成果展示、评价发展”是课堂的亮点,学生最大的优点就是有无边无际的想象力和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因此,好的老师能借助点评升华,使课堂亮点百出,精彩纷呈。
1.把问题变学案、创设情境,是信息技术课堂的前奏。
课前,把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转变成问题编写在研学案里,这个环节是最具有挑战性的,教师在一定的教育教学思想的指导下,在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学情的调查和把握,进行研学案的编写工作。信息技术的研学案发挥的作用就是帮助学生梳理信息技术教材内容、搭建学与教的桥梁,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的媒介,它具有“导听、导思、导做”的作用。简言之,研学案的作用就是使教学能够适应学生实际学习的需要,沟通教与学,把教学过程由“灌”变为“导”,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同时还起到引导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作用。
课前发放的研学案通常要求学生依据学案,通过主动查阅教材、工具书、参考资料、上网等渠道进行预习,让学生在课前明确学习目标,写下预习和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做好课前的一切准备工作。如基础知识部分可在课前完成,通过课前预习,对基础知识中存在的疑难问题,对知识的重点、难点、疑点做到心中有数,以做到有目的、有计划的听课,提高学习效率。教师采用研学案知道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尝试解决有关问题,目的明确,不仅能把学生直接引入到具体的教学内容中,让学生在自学中深入思考,提高自学能力,而且也便于教师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检查,使学生的课前预习真正落实到实处。
情境创设,是信息技术课堂的开始。教师要从学生实际出发,联系旧知识、联系生产实际和社会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在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情境的创设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开启学生的心智是多么重要。
创设“角色”情境是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最为常用的教学情境。创设“角色”情境要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在创设情境的时候,要本着一个原则:“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情境是要为教学服务的”,选择的情境应能使教学内容与之有机地融为一体,要避免情境内容的牵强附会,不要盲目追新,切忌生搬硬套。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许多聪明的、天赋很好的学生,只有当他的手和手指接触到创造性劳动时,他们对知识才会觉醒起来。”我认为,教师应当好像导演一样,根据学生情况和教材内容而创设不同的“角色”,把讲台变成学生施展才华的舞台,去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点燃思维的火花。如,在设计“表格数据的处理”学案的时候,选择的“角色”就可以是如何做班主任的小助手,帮助老师进行期中考试成绩分析,这一个情境虽然普通,但是却很典型,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并且能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带着问题一步步去建构自己的知识,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上“搜索引擎”一课的时候,让学生扮演一个导游的“角色”,讲解如何运用搜索引擎设计一个旅游计划;在上“文本信息加工”一课时,让学生扮演“个人名片”的评委,分别对不同的作品打分等。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下,精神集中、情绪高涨,在这样的状态下掌握知识,既迅速又牢固。
2.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是信息技术课堂的核心。
学生在自学、初步感知的基础上,明确了课堂的教学目标后,就开始小组讨论与交流。
自主探究是相对于“被动学习”而言的。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任务是适时地给学生以适当的引导、点拨,让学生在探索和体验中得出结论。这样做才能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例如,在学习“网页的链接”一课时,我首先要学生明确本节课要学习的三个任务,在每个任务之后都有一个屏幕录像演示动画,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自主探究。在探究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一方面可以借助屏幕录像演示动画获得帮助,另一方面也可以小组讨论、尝试解决。教师巡回查看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掌握情况,以指导者的身份对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进行点拨。出人意料的是,我发现学生在信息技术方面的接受能力和自学能力都很强,在课堂上我只需点到为止即可。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习者在小组中为了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齐心协力完成指定任务的一种学习方式。新课程倡导师生之间应相互交流、相互沟通,学生之间也应如此。小组合作学习就是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彼此交流知识的过程,也是相互帮助、相互沟通的`过程。这样才能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给予他人帮助,或者接受他人帮助。因为在学习过程中,提供帮助的人不只是教师一个人,还有每天在学习中朝夕相处的同学。利用小组合作方式开展信息技术课的学习,不仅使学生能学会学习,而且使学生乐学、好学。
合作学习小组一般由4名学生组成,教师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既要充分“利用”好4人合作小组中的1名优秀学生资源,又要给优秀学生提供“自助餐”,保证他们学得更好,这是第一层目标。第二个目标,要通过小组互相讨论,促进2名中等的学生“向上分化”,把其转化成优秀生,以此扩大优秀生比重。第三个目标是把学困生向着中等的群体推进。从理论上“消灭”了学困生,充分体现了教育对每个学生的尊重。
在合作小组讨论的学习过程中,小组长要把各组员在自学中遇到的问题总结起来让大家一起思考、讨论,最后各小组长把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归纳起来,以便在班内交流时能解决这些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通过巡视和参与,了解各组探究情况。当学生有困难时,教师不要轻易地给出“标准答案”,而是设法引导,让学生自己做出正确或接近正确的答案。
3.成果展示、评价发展,是信息技术课堂的亮点。
在小组讨论后,进行小组成果交流展示,也就是全班学生一起交流。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完成学习任务后,相应的评价方式也应兼顾自主与合作。采取学生的自评、互评和教师的评价等多元评价方式,这样既尊重了学生在评价中的自主性,又使学生养成了在评价中学会聆听、接受、合作,学会正确地评价自己和他人的好习惯。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评价贯穿教学的始终:教师以评价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向;学生以评价培养自信、自立、自强。师生双方通过评价获得反馈信息,引导着师生的共同发展、共同提高。
成果展示评价的目标是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除了评价学生掌握的学科基础知识和技能外,还要评价学生创作过程和创作成果进而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实践操作能力、信息素养的培养和提高、而不是对学生进行成绩评比,成果展示评价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目的、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切实支持了学生的过程性评价,提高评价的效率和质量。
成果展示环节是一个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完善自我、交流思想的环节。信息技术课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每节课都能让学生通过完成“任务”来形成一件件电脑作品。学生在组内通过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挑选出“最优秀”的作品,教师通过网络广播将作品在全班展示,并让学生边演示自己的作品,边讲述作品的创作过程和意图,将自己的劳动成果与大家共享。学生在刚开始评价作品的时候,往往凭直觉说好与不好,教师在评价过程中要时刻注意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也就是说让学生掌握评价的标准。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只有掌握了评价标准,学生评价时才能做到胸中有“则”,才能评得中肯恰当。在刚开始时可以直接告诉学生评价的标准,比如,对学生制作的“个人名片”作品进行评价时,可以告诉学生从比例是否协调,色彩是否搭配,整体布局如何、细节上有无缺陷等方面入手进行评价。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教育学生要善于发现“亮点”,也就是作品中大家值得学习的部分。因为评价不仅仅是挑剔,更重要的是传播和发扬美的事物。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证明,“211问题、探究、发展教学模式”应用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让学生的学习态度、合作意识、综合能力等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老师在这种模式下也从课堂上解放出来。这说明“211问题、探究、发展教学模式”是适合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一种教学模式,符合新课程的理念,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因此,具有一定的推广性。虽然在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由于笔者的能力有限,所以还有很多不足之处需要在以后的实践中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王丽珍,刘志华。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探究型教学模式[j]。中国电化教育,(03)。
[2]苗逢春。信息技术教育评价:理念与实施[m]。高等教育出版社,.
[3]张丽霞,张立新。信息技术教学原则初探[j]。中国电化教育,20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