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乡下人家第一课时评课优缺点 乡下人家教学反思(优质7篇)

时间:2024-11-26 作者:雅蕊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乡下人家第一课时评课优缺点篇一

这是一篇以说明为表达方式的说明文,也可以成为常识性课文。这类课文承担着双重任务:一是使学生学习和掌握自然、社会和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知识,受到科学思想方法的启蒙教育;二是使学生形成和提高理解说明文的能力,学习说明文的语言和说明事物的方法。因为本篇课文的词语相当丰富,而且再生性很强,所以教学这篇课文,不仅要使学生了解海洋与人类的密切关系,认识保护海洋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爱护环境、热爱科学的情感,而且要善于引导学生学习、感悟、积累课文丰富的词语。

课文最后强调了“保护海洋,珍惜海洋”的重要性。所以在设计课后练习时,引导学生在课后搜集和阅读有关海洋的资料,写一篇自己心目中未来的海洋是什么样子的?提提小建议:对保护海洋你有哪些好的建议?写一份建议书,提出你的想法,提供具体措施。鼓励学生,进一步地了解海洋,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激发大家的环保意识。

本篇课文的词语相当丰富,而且再生性很强,所以,我在教学本篇课文时,不仅要使学生了解海洋与人类的密切关系,人是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发学生保护环境、热爱科学的情感,而且要善于引导学生学习、感悟、积累课文丰富的词语。教学中时,我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引导感悟海洋。

二、促进学习语言。

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注意积累大量的四字词语。比如,文中的“波涛汹涌”、“无边无际”、“喜怒无常”、“望洋兴叹”等,这样有助于学生的掌握和运用;引导学生体会用词的准确传神。如课文第五自然段中写道:“如今,一座座海洋石油平台已矗立在海涛之中,一艘艘海洋考察船已驶向大洋的深处,先进的海底探测器也已潜入深海大显神威。”细细品味其中的“矗立”、“驶向”、“潜入”,让学生抓住这些词语展开想象,以有效地促进学生感悟、积累课文的语言。

乡下人家第一课时评课优缺点篇二

《乡下人家》是人教版第八册第六组的.第一篇课文。它按照房前屋后的空间顺序和春夏秋三季、白天傍晚夜间的时间顺序交替描写,展现了乡下人家朴实自然和谐、充满诗意的乡村生活,也赞扬了乡下人家热爱生活,善于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装点自己的家园、装点自己生活的美好品质。

在教学中,我始终围绕 “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这一条主线来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以此上串下挂,让学生自读课文,画出能体现乡下人家独特、迷人风景的句子,有感情地读一读,在头脑中想一想作者描绘的画面,然后交流品味。这样就使整个教学结构清晰、合理。

新课标强调要引导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熏陶。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感受到乡村生活的诗情画意,在本课教学中,我以读为主线,引导学生通过“赏读悟情——品读想象——朗读再现”的教学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重点引导学生抓住几个拟人句、作比较的句子,深入展开教学,使学生不仅能自己入情,更能体会作者的情感。 如:“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竹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让学生体会“探”字的妙处。“从他们的房前屋后走过,肯定会瞧见一只母鸡,率领一群小鸡,在竹林中觅食;或是瞧见耸着尾巴的雄鸡,在场地上大踏步地走来走去。”让学生想象鸡和乐融融的情景等等。

2、精心选择了部分非常贴合课文内容、富有美感的图片制作成课件,造成视觉冲击,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进入情境。如:青红的瓜,春笋,鸡鸭觅食,各种鲜花等。

3、加强了朗读的指导,安排了多层次的朗读,指名读,自读品味等,把读贯穿于整个教学的始终,由浅入深层次性的朗读,加深学生对乡下人家那朴实、自然和谐、充满诗意的乡村生活的理解,让学生与文章、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

1、除了重点段落以外,其他段落的朗读训练效果不是很理想,没有在朗读中渗透朗读技巧。比如在教学“乡下人家在天高地阔的环境里吃饭”这段时,可以问学生:“你认为这样的环境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去读?”然后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和体会去读会更好一些。

2、某些环节学生参与度不足,问题设计应更有梯度,教学语言应更生动浅显,从而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人人分分秒秒有事可做。

总之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它的研究是没有止境的,今后还需且行且思,争取更上一层楼。

乡下人家第一课时评课优缺点篇三

《乘法估算》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创设生活情境,突出估算教学的重点。

从计算方法的角度来看,学生长于精确计算,估算意识淡薄,对估算的作用与价值,没有真实的体验与感受,在认识和行为上都感到“不习惯”,常常为估算而估算。因此,我联系生活实际,创设小明北京之行的问题情境,将参观动物园、观看海豚表演、为游人组装自行车等有机地联系起来,让学生在情境中经历估算,不仅让学生初步了解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更重要的是鼓励学生解释估算的思路,感受乘法估算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感悟精算与估算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体验估算的价值。真正突出了估算教学的重点,即由单纯的技巧性训练转变到估算意识的培养。

2、加强变式与比较,注重对估算策略的归纳与提升。

《课标》第一学段估算意识培养的要求是:“能结合具体的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在本节课中,董老师拓展了例题的内容,结合生活,创编问题,特别注重不同问题的分析与比较,如创编问题中“够”与“不够”的比较,原型例题与创编问题的比较,“参观动物园”与原型例题的比较,“观看海豚表演”与创编问题的比较,“装配一些自行车”选择算法的比较等等,鼓励学生解释估算的理由和思路。引导学生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理的估“多”估“少”的策略,注重对估算策略的归纳与提升。从而渗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思想,让学生根据不同的情境灵活选择合适的算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注重预设与生成有机统一,课堂充满活力。

预设是教学的基本要求,而教学是人与人互动的过程,因此,它又是不断生成的过程。预设是生成的前提,而生成需要一个良好宽松的氛围,没有精心的预设就不可能有精彩的生成,只有备课时充分估计到课堂上将发生的各种情况,考虑好应对的策略,才能捕捉和把握好课堂上稍纵即逝的生成性资源。本课例中,学生对于32个同学带250元钱够与不够生成了不同的见解,不断闪耀着学生思维的火花,学生对估算的意义及估算的局限性的理解展现了学生的灵感,使整节课体现了预设与生成的有机统一。

乡下人家第一课时评课优缺点篇四

本节课的课标要求是“列举罗斯福新政的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准确理解和落实课标显得很重要,而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围绕学生的学来反思章显得更加重要。具体来说,课标中的“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究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而“列举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只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学习探究得出结论和认识的载体。

在教学过程中,我适当的引入文字、图片等教学素材,引导学生了解新政的每一项内容,同时教师在借助教学素材引导学生分析每一项内容的过程中把新政的特点“国家干预经济”的思想渗透其中,逐一分析在金融、工业、农业、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社会立法等五个方面,“自由放任”政策下和“国家干预经济”政策下的政府与经济发展间关系的区别和变化,让学生自己去体会和感悟并从中得出结论,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和具体操作,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就能在老师的引导下由学生自己分析得出。同样在处理罗斯福新政的作用的时候,借助适当的图表、图片,比如新政期间美国“工业生产变化柱状图”和“失业率变化柱状图”,由学生自己去读图,教师引导学生读出其中的变化,最终学生就可以顺利地得出新政对美国经济的影响是“使美国经济开始恢复,逐渐摆脱危机的困境”。

在学习完新政的内容、特点、作用之后,为了引导学生站在全球史的高度用联系的观点来认识新政,避免学生孤立、静止的看待历史问题,我引入了30年代苏联计划经济体制下经济快速发展的相关材料,一方面让学生感受世界市场形成后,各国政府在发展经济过程中会不断的借鉴和学习,让学生体会现代社会开放、包容、相互借鉴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把中美两国不同时期、不同背景下经济发展的策略横向联系起来,从中体会各国在结合国情解决本国经济发展中体现出的人类智慧之光是同样难能可贵、同样会永留史册的,从这个角度引导学生抛弃阶级和意识形态的影响,从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角度对罗斯福新政进行再认识、再体验、再反思,进而收获更多的体会和感悟。

在上述教学过程中,教师创设的一个个历史情境既能激发和调动学生主动探究和分析问题的积极性,又能培养学生阅读材料、分析和提取信息去解决问题的能力。经过这样精心设计的课堂教学,教师不再是“满堂灌”和“一言堂”,而是引领和指导学生、与学生一起合作探究的主导者、合作者,学生不再是旁观者和听众,而是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成为学习和探究活动的主体。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才能慢慢培养学生勇于思考、主动探究、突破创新的意识和能力,才能真正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效果。

本节课中对于“新政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这一难点的突破是最需要用心琢磨的。新政的实施并不是使美国从“完全放任”的一极走向了“国家干预”的另一极,这一改革的过程并不是非此即彼的简单转变。“完全放任”不是不能干预和没有干预,“全面干预”也不是放弃市场调节的全盘干预。要避免这种二元对立思想的出现就必须将新政出现前的美国历史发展脉络及其经济思想给学生交待清楚。

就自由主义理论而言,其宗旨是最大限度地解放个人潜力,本身并不排斥国家干预。自由主义确实是消极看待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但也并不是完全放手。亚当·斯密反对政府干预经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当时执政的贵族不懂经济,只会把经济引入歧途。

美国人自建国以来一直警惕的是政府权力被滥用,对民主制度造成威胁。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完成,他们发现威胁更多地来自于垄断资本,需要解决的是工业化带来的经济问题和社会矛盾,而能遏制这一巨怪的却只有政府,所以转向政府寻求解决矛盾的手段。20世纪初历时十几年的进步运动实际上就是美国政府干预经济的尝试和试验阶段,其中西奥多·罗斯福因为通过反托拉斯法案、拆分洛克菲勒的美孚石油公司等举措赢得了反托拉斯斗士的美称,此后的威尔逊总统在位时期也采取了许多联邦政府干预经济发展的政策。遗憾的是进步运动被第一次世界大战所打断,一战结束后,美国又迎来了20年代的繁荣,但繁荣背后却是问题的不断堆积和矛盾的不断升级。

面对大萧条,新政在经济方面的动作比较大,政府全面介入了工业、农业、商业、金融业等各行各业,但政府并不直接去接管经济,而是协调经济。罗斯福实施新政的前提是承认美国的经济体制存在问题,所以新政的目的是治病,是要使美国体制重新恢复活力,而不是将其置于死地。罗斯福改革的目的不是将现行体制推翻,而是要让它运转起来,还要运行通畅。

大半个世纪过去了,历史证明,罗斯福本人的说法也许更符合新政的实际。他说自己是在为现实的问题寻找答案,而不是将先验的答案强加在现实之上。新政的改革是通过确立政府的经济管理权,突破自由资本主义的一些定规,将其改造成有管制的资本主义。新政使美国经济在发挥市场调节作用的同时,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得到加强而且不可逆转。有了以上这些背景知识的依托,学生在理解新政的影响时才会更客观、更清晰。

学习新政从现实角度来看是为了能更好地推进今天中国的改革,因此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主要不是教会学生一分为二的评价新政,而是从中汲取历史的智慧和策略,因此每节课在确立了主题后,确定什么样的价值观将决定一节课最后的立意和灵魂,所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落实与否将决定一节课的厚度和高度,这也需要我们教师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不断去探究和实践。

实施新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还会碰到许许多多的疑难和困惑,唯其如此,才能不断激励、启发和推动我们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的学习和探索,不断锤炼自己践行新课程理念和落实新课程标准的技术,不断提高自己实施新课程、开展素质教育的艺术。

这条路,我们刚刚开跋------

乡下人家第一课时评课优缺点篇五

1、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要跟随作家陈醉云走进了诗情画意的乡村,这里柳枝摇曳、流水潺潺、野花遍地、果实满园。如果说繁华的都市带给我们的是喧闹与嘈杂,那乡村生活的美好就需要我们用心去体会。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陈醉云走进乡村生活,走进这平凡的农家小院,去领略田园生活的美好。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等一会告诉老师乡下人家给你的感觉是怎样的。

2、谁说说自己的感受是怎样的?

3、喜欢它吗?作者的感受和你一样吗?他是怎样说的?

生: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4、那作者写了哪些独特、迷人的风景呢?一人说一个。(屋前搭瓜架、门前种鲜花、屋后春笋冒、院里鸡觅食、河中鸭嬉戏、门前吃晚饭、夜静催眠曲)

师:就是这样富有诗情画意的乡下人家:长藤绿叶瓜架,春雨竹笋鲜花,雄鸡悠闲自在,小桥流水戏鸭,夕阳鸟儿如画,纺织娘轻吟唱。你还等什么呢,选中你最喜欢的画面,尽情发挥吧,等一会把它美美地读给同学们听听。

二、品读课文

1、讲授画面:屋前搭瓜架

a、哪位同学被屋前的瓜架给吸引了?请你读出来给同学们听听。(生读)

b、老师想问你,你为什么这样读呢?(生:因为我被这样的景色迷住了。)

c、作者为什么说这些生气勃勃的小家伙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呢?(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来谈谈)

e、你知道作者为什么会说可爱多了吗?

f、现在让我们用朗读来把乡下人家的可爱表现出来吧。

2、讲授画面:门前种鲜花

a、当然对于一些享受诗情画意生活的人来说,在屋前搭一个瓜架是不够的,聪明的你找找还有什么?(花)

b、谁被这些花给陶醉了?你来读读,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画面。(生读)

c、你会用哪些词来形容眼前的景色呢?(五彩缤纷、花枝招展、百花齐放……)

d、那作者为什么还要说“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呢?你想它们会长在哪里?  

对,它们不像城市里的花有漂亮的花瓶来衬托,有美丽的礼纸来包装,农村的花是那样的简单,那样的朴素,但朴素是最自然的,最自然的往往是最美的。瞧!(出示图片)它们开得多欢啊,我们一起美美地读读吧!

3、讲授画面:屋后春笋冒

a、一年四季有花相伴,这样的生活能不让人高兴吗?但有些人家还不满足,看!屋后那片是什么?(竹)

师读描写竹的几句话。

b、同学们,你们听到什么了吗?这又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生机勃勃、春意昂然……)哪里看出来的?(绿绿的浓阴、成群、探……)

c、这个“探”字让你联想到什么了?

d、多可爱的一群小笋芽啊,告诉老师你探出头来想干什么?你用充满好奇、调皮的语调读读。

e、于是它们不停地往外冒,多富有情趣的一幅画面啊!我们一起读读。

4、讲授画面:门前吃晚饭

a、植物们生气勃勃,富有情趣,动物们也不甘示弱,雄鸡悠闲自在,小桥流水戏鸭,快和你的同桌去看看那是一群怎样的动物。

c、如果你从这儿经过,会发生一些什么小插曲呢?发挥你的想象力。(邀请吃饭)

师:为什么你会觉得他们很好客呢?哪里看出来的?

d、我们一起去感受一下。(读)

5、讲授画面:夜静催眠曲

a、那么热情的乡下人,那么美丽的景色,你会犹豫吗?要是加上一段美妙的音乐,我想你会留得更晚些,你听——(音乐:催眠曲)

师:这样的音乐让你联想到了什么?(宁静、恬静的画面)

b、课文哪里描写了这幅画面,你能用朗读把宁静的感觉读出来吗?(多叫几个学生朗读)

三、小结

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但是同学们,你们只感受到了乡下人家的景色美吗?(山美,水美,人更美!)

乡下人家第一课时评课优缺点篇六

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随文想象画面,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教学难点是:从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场面体会乡村生活的'美,了解课文在空间、时间上交叉叙述的顺序。

听了老师们的指导意见,我受益匪浅。现根据我的教学设计和学生的反馈,谈谈这堂课的得与失:

1、教法: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识规律,我主要选择了导读法,图示法,情境教学法等方法进行教学。让学生带着问题自由读全文,这样有利于帮助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又能锻炼学生阅读思考、阅读获知、阅读感悟的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我导的好像多了一点,应该更放手地让学生自行体会,突出他们的主体地位。

2、学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本堂课,我主要采取了抓关键词句研读法、对比法、阅读批注法、读写结合法。好的阅读方法,能使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后,我出示自学提示,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3、教学过程:过程很明确,就是对学生阅读课文提出层次性的要求。循序渐进地深入课文。创设情境,走进美景·自读课文,把握美景·品读课文,感悟美景·升华情感,学习写法。设计时思路很清晰,但是上课时把握的不是很恰当,这点应该在以后教学实践中不断加强练习。

4、板书设计:设计的时候是随着学生汇报自己感受到的美景,在学生品读课文时,我应该适时板书,结果忘记了,导致最后仓促地把板书补上,效果大打折扣。

总之,上一堂公开课收获很多,也让自己清晰地认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进步,保持精华,去除糟粕。真正按照新课标要求,上出特色。

乡下人家第一课时评课优缺点篇七

——《乡下人家》教学案例

东凡各庄小学    袁静

教材简介:

《乡下人家》被编写在京版实验教材第九册第二单元,是一篇略读课文。这是一篇描写农村生活情景的课文。课文真是地展现了向下人家的普普通通的田园生活,说明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 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赞美了乡村生活的美好,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

设计分析:

1、            提高略读课文的地位。

教材说明中这样写道:“本册课文分为了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两类,各占课文总篇数的一半。作为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和能力,掌握了初步的学习方法,养成了一定的学习习惯,初步形成了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第三学段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加大略读课文的数量,给学生创设更多的自主学习的平台,使学生在自学中,运用在精读课文中学到的读书方法,提高自学能力。”可见,略读课文在第三学段学习的重要性。我们应合理利用略读课文,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教学,主要以自学为主。因此,在设计本篇课文的教学时,我采用的是自学加导学的方法。

2、            默读课文,进一步加强方法指导。

作为一篇农村题材的文章,学生理解起来并不困难。在初读课

文的基础上,让学生采用标注的形式,主要标注重点词语概括出每自然段的主要内容。在学习标注的初级阶段,学生还不能采用合理的方法。因此,教师在这里必须明确要求,在进行自学。

3、            品读课文,把握文章结构,体会文章写法。

在默读的基础上,学生已经能够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因此,可以让学生自主地为文章划分部分。逐步地深入了解文章的文学色彩,把握文章的写作特点。在自学的过程中,伴随着批注,让学生用短语的形式写出每一处景物,学生逐渐进入情景。感受到作者文笔的细腻,文字的优美。

4、            汇报总结,把握文章写作特点,提高学生的写作意识。

本文结构清晰,每一自然段为一景。因此,学生很容易把握。学生自主地对重点句子、词语进行批注。在汇报的过程中,学生朗读相应的句子,体会这些句子的写法。从而明确了描写的方法。即:通过其他事物或自己的感受描写某一景色。在汇报中,学生身临其境,感受作者笔下优美而朴实的画面。正像文中写的那样,汇成一幅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从而激发学生想谢谢自己家乡的欲望。

5、            及时点拨,佳句积累,加强练笔。

教师在小结的过程中,重点强调本篇课文的结构。并列出图标

景物

独特、迷人的风景

瓜架

长长的藤、绿绿的叶、青的红的瓜

花、竹

各种各样的花、青翠的竹

率领一群小鸡的母鸡、耸着尾巴的雄鸡

戏水的鸭子、捣衣的妇女

夏天

天边的红霞、傍晚的微风、归巢的鸟儿

秋季

唱着歌的织织娘

在列表的同时,让学生边说边想象。

6、            与口语交际相结合,列习作提纲,描写《我的家乡》。

本单元的口语交际内容是,介绍你的家乡的风景名胜或独具特色的农家校园。鉴于我们这里的学生对外界的不了解,了解风景名胜的机会不多。因此,我把主题定位,介绍你的家乡的特产、四季变化等各种有特色的景物。

学生们对这个话题比较熟悉,能够畅所欲言,教师及时板书,记录学生说的内容。

在学生充分说的基础上,让学生思考:“如何把这些景物,像《乡下人家》一样,写得优美?”并通过列表的形式表现出来。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1、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默读课文,用一个短语概括每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教师边巡视边指导)

3、学生汇报:

瓜架    花、竹    鸡   河    夏天    秋季

4、师:乡下人家的瓜藤,鲜花,竹笋,鸡鸭,吃饭,睡觉,都是一幅美丽的图画。难怪作者要这样感叹——(课件出示中心句)

“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5、师:同学们,让我们从作者的语言描述中去发现乡下人家独特、迷人吧。(板书:独特迷人)

三、读书品味。

1、默读课文,品读文字。

自学提示:

在文中画出具体描写这些景物的句子,并用一个短语进行概括。

2、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要求:

读相应的句子,再用一个短语概括。

教师边指导边板书。

景物

独特、迷人的风景

瓜架

长长的藤、绿绿的叶、青的红的瓜

花、竹

各种各样的花、青翠的竹

率领一群小鸡的母鸡、耸着尾巴的雄鸡

戏水的鸭子、捣衣的妇女

夏天

天边的红霞、傍晚的微风、归巢的鸟儿

秋季

唱着歌的织织娘

四、抓住文字,体会文章写作特点。

师:说一说文章是怎样把家乡写得如此美的?举例说明。

五、口语交际:

1、说说你的家乡有哪些别具特色的景物。

桃、苹果、香椿、春的柔美、夏的炎热、秋的丰收、冬的寒冷

【设计意图: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进行口语能力的训练,也为习作打基础。】

六、结合课文写法,列习作提纲。

如何仿照本篇课文的写法,通过哪些事物把你的家乡描写清楚?把你要写的内容,填到表格中。

七、作业设计:

1、小练笔:利用作文提纲,写一写《我的家乡》。

板书设计:         

乡下人家

独特 迷人

自然 和谐

教学反思:

作为一篇略读课文,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自学,体会文字的美。并与口语交际相结合,为习作做准备。这样的设计。既训练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口语能力,也注重了写作的指导。

在学生自我汇报的过程中能够结合课文,找到相应的文字,只是概括地不够明确,还应加强概括主要内容的训练。另外,学生的词语积累明显不足,应注重这方面的训练。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