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地理论文参考初中(通用6篇)

时间:2023-09-24 作者:薇儿最新地理论文参考初中(通用6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地理论文参考初中篇一

摘要:旅游业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物质相对丰富而相应发展的产业。近年来开放政策和经济的高速发展为我国的旅游业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我国旅游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并由此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据调查显示,1994年我国旅游业收入为1600多亿元,跃居全球十大旅游目的地中的第八位。与此同时,我国旅游业资源破坏、旅游区环境质量下降的问题也日益突出。为使旅游业持续、协调发展,有必要分析旅游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影响方式和所造成的结果,为我国旅游业发展的管理、决策提供服务。

关键词:洛阳龙门石窟环境污染

洛阳位于河南省西部的伊洛盆地,南临伊厥,背靠邙山,东有虎牢关,谷关,四周为群山环绕。这里气候温和,物产丰富。巨龙般的黄河穿过山陕峡谷,奔腾咆哮,经洛阳之北滚滚东流,而洛阳恰似一颗珍珠系在这条巨龙的腰间。自古以来,洛阳是兵家必争之地,是历代帝王争相建都之地。近几年,洛阳的旅游业蒸蒸日上。旅游区的旅游资源是游客观赏的对象。对于游客而言,旅游资源本身蕴含的各种美学特征及其历史、文化、科学价值是旅游行为的直接激发着,资源的破坏将直接影响旅游者的满足程度。

一、旅游区概况

1.在全国旅游资源分类中,洛阳旅游资源在历史古迹、文化胜迹和历史文化名城类型中地位突出,以此为依托,洛阳市旅游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同时,洛阳市结合邻近的西安、郑州、开封及北京、南京、杭州等旅游城市,形成我国重要的历史文化旅游、文物古迹旅游、宗教旅游、古都旅游的旅游网络,这一网络是洛阳市未来旅游发展的基础。

2、处于全国区域旅游网络中的三级节点,洛阳市旅游业规模与经济实力相对较小,竞争力较弱。从海内外游客人数、旅游收入等指标,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个城市构成了我国旅游城市等级体系的第一层次,珠海、西安、厦门、杭州、天津、大连等旅游城市处于第二级,河南省的郑州、洛阳、开封等三个旅游城市均居于第三级。

3.洛阳旅游的空间联系与交通联系

a、空间联系

旅游客源地和目的地之间游客量的大小,反映旅游城市(区域)间的空间联系强度,下面我们从河南省与洛阳市游客构成分析洛阳市与其它旅游城市间的空间联系。

(1)海外游客

根据海外旅游者抽样统计资料,河南省的海外旅游者主要来自北京、陕西(主要是西安)上海三个地区,分别占调查人数的27.4%、26.6%和24.1%,三者总计达77.7%;海外游客从河南省前往省外旅游目的地分别是西安、北京和上海,分别占调查人数的28.3%、20.8%和20.8%,三项合计占69.9%。在河南省内部,郑州海外游客占全省海外游客的93%,而洛阳则仅为26%。说明目前洛阳市与我国重要旅游城市的联系强度相对较弱。

(2)国内游客

洛阳国内旅游市场调查表明:第一,洛阳市国内旅游空间联系分为三个级别,一级强度的城市为北京、西安、郑州、开封、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二级强度的城市为太原、武汉、合肥、济南、杭州、南京。第二,洛阳市入境游客中有39.2%来自郑州、开封或于郑州中转来洛阳,19.5%来自西安,离境游客中有26.4%去西安,25.1%前往郑州、开封或途经郑州。第三,在洛阳游客结构中,省内游客约占35.3%之多,居于第一,这些游客又以周边城市如郑州、三门峡、汝州、南阳等居多;邻近陕西省占10.0%,主要来自渭南地区;山西省占9.5%,主要来自山西南部运城、晋城等地。

b、旅游交通联系

旅游交通线路是旅游交通联系的主要通道。在全国旅游交通网络中,北京、郑州、西安等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这些城市的旅游交通区位和集散功能明显强于洛阳市。交通网络及其便捷性决定旅游客流方向,由于陇海铁路、西(安)开(封)高速、301国道在洛阳市域东西一字排开,故而形成的区际旅游联系与客流方向主要沿此交通干道东西拓展。目前,洛阳对外旅游交通联系已形成向东联系郑州、开封,向西通过豫西联系西安的网络雏形。相对而言,南北流向如与山西太原、湖北武汉等旅游城市的交通联系还比较弱。

值得指出的是,从空间距离上分析,相对郑州和西安而言,洛阳进入嵩山少林寺、仰韶村遗址和巩义宋陵景区更为便利。

c、河南省旅游空间格局

洛阳旅游空间定位必须结合河南旅游发展的布局规划,与周边地区、城市及旅游景区结成联动网络。河南省旅游业在区域布局上将形成“一心五区”的空间格局。核心区由郑、汴、洛构成,围绕核心区分布着豫北、豫西、豫南、豫东和豫西南五个外围旅游区。其中,洛阳市在旅游核心区中处于显要的位置,旅游资源在品质和结构上具有竞争优势。与此同时,根据洛阳城市总体规划,洛阳市城市实际直接吸引范围已超出市域范围,还应包括豫西三门峡、汝州等地。

综上所述,洛阳在全国历史文化旅游尤其是古都旅游网络中地位显赫。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旅游潜力末充分发挥,旅游业规模相对较小,仍以过境旅游为主要特征,这与其独特的旅游资源品质极不相称。从地缘上讲,洛阳与北京、西安、郑州、开封及周边规模较小的旅游城市如三门峡、汝州、山西晋城等构成竞争合作态势,洛阳区域旅游网络组织规划将根据这一竞争合作态势,提出规划目标,构建区域旅游空间竞争战略和策略。

二、存在问题

旅游业目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2、旅游区环境卫生状况较差,区内垃圾随意抛洒堆积,污水、污物随处可见;

4、旅游开发建设项目与旅游区整体环境不协调。

造成旅游区环境破坏、环境质量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有如下几种:

1、人类经济行为的不当破坏了旅游环境;

人类经济活动对旅游区环境的影响与破坏可分为三方面:

(1)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工业生产排放的废物及产生的噪音污染了旅游区的自然环境,扰乱了旅游区应有的宁静。结构一方面旅游区丧失了以往清新的空气、透明的水体、静谧的氛围;另一方面,游客游览的兴致因环境污染而降低,影响经济发展。

(2)不合理的资源利用与农业生产方式破坏旅游区的自然生态平衡,旅游资源直接受到影响,例如森林砍伐、过度开采地下水、开山炸石等活动造成水土流失、游览水体水位下降、奇山丽景惨遭破坏等。

(3)在经济结果、生产力布局、城市发展规划中,忽视旅游资源的存在,使得区域经济结构类型、生产力布局方式、城市发展方向与旅游业正常、持续发展对环境的要求不相适应。如在云南的石林旅游区建设大型水泥厂,在北京周口店猿人遗址建设灰窑、煤窑等。

2、旅游活动对旅游区环境影响

旅游活动对旅游区环境的影响主要在于旅游过程产生的垃圾对景点环境的污染以及旅游活动本身对旅游景点自然生态平衡及旅游意境的影响。由于旅游区本身设施的不完善和游客素养不高,随着旅游活动规模的扩大,景点垃圾遗弃量日益增加。旅游区内大量垃圾随意抛洒堆积,破坏了自然景观,污染了景点水体,使旅游区水体富营养化。我国许多旅游区水体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相当一部分旅游水体的透明度、色度、嗅味等指标均超过国家规定的旅游水体标准,漂浮物、悬浮物、油污污染物已经影响游客感官,使其旅游兴致降低。

超过景点容纳量的超规模接待破坏了旅游区自然生态平衡。构成自然景观的生墩系统对旅游活动本身存在一定的承载能力,这种承载能力由生态系统的结构所确定,超过其承载能力的旅游活动将使旅游区生态系统结构发生变化,旅游区旅游功能丧失。主要表现在大量游人将旅游区土地踏实,使土壤板结,树木死亡;大量游人在山地爬山蹬踏,破坏了自然条件下长期形成的稳定落叶层和腐植层,造成水土流失,树木根系裸露,山草倒伏,从而对旅游区生态系统带来危害??不当的旅游活动本身所带来的问题是严重的,忽视这种影响,只注重短期效益,盲目扩大规模,无限制地接待游客,将对旅游业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损害。

3、旅游开发和建设破坏旅游区环境

在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过程中,有关设施建设与旅游区整体不协调,造成旅游资源、旅游区生态环境、特别是旅游气氛环境的破坏主要表现为古迹复原处理的不当,新设项目与旅游区景观不协调,改变或破坏了旅游区所有的且相当保留的历史、文化、民族风格和气氛,利于具体的旅游对象,其旅游价值主要表现在其本身所蕴含的独特的历史、文化、民族风及其所蕴含的内涵,盲目开发,只会造成景点的不伦不类,进而丧失其旅游价值,使游客的兴致减退。

城市建设破坏旅游气氛,主要表现在新建建筑与旅游城市的整体建筑不协调。是本身作为旅游对象的城市失去其本来面目。

参考文献:

[1]李天元:旅游概论[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6

[2]杨桂华陶犁:旅游资源学[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9:7

地理论文参考初中篇二

旅游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社会经济之间关系的学科,是旅游学与地理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属于人文地理学范畴,具有极强的综合性和应用性。

人类的旅游活动都是在一定的地理环境空间中进行的,并以一定的地理环境事物作为观赏对象,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形成了各地不同的旅游环境和旅游资源。旅游与地理密不可分,相互影响,由此产生了旅游地理学。

二、课堂内容教学

第一节旅游地理学简介

一、旅游地理学的概念及学科性质

二、旅游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内容

1、旅游者地理研究

2、旅游资源地理研究

3、旅游业地理研究

4、旅游地图研究

三、旅游地理学发展简史

地理论文参考初中篇三

地理学是研究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是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联系的一门科学。地理学与人类的生活、生产,以及社会进步和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它对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地理学以地理环境、自然资源、人类活动为线索,正确阐明人地关系。人类通过利用地理环境中的各种资源(包括能源)发展生产。在利用合理时,就能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否则,则会出现生态平衡遭受破坏,环境被污染等危机人类生存的问题。这样看来,地理学能够充分体现“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重要性。

有关人地关系的教学内容,初中地理从区域地理角度,用事实材料,使学生认识不同地区和国家的居民,如何因地制宜,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发展生产和促进社会的进步,以及不同国家所出现的程度不同的环境、资源、人口等问题。例如,生活在北非炎热干旱气候条件下的埃及人民,利用尼罗河定期泛滥所淤积的肥沃土壤,发展生产,创造了埃及古代文明。现在埃及人民在尼罗河上建筑了阿斯旺水坝,利用水力发电,发展现代工业;还利用开发石油资源,旅游资源,运河水运资源和劳动力资源(劳务出口)使他们成为国家的重要经济支柱。这就是人地关系发展变化在埃及的具体体现。

初中地理教学是从培养社会主义公民的需要出发,培养社会主义公民所必须具有的地理基础知识,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它以地理科学知识为基础,结合能力培养、思想教育于一体,对于学生德育、智育、体育、美的全面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当讲到水是宝贵资源时,就结合当前我国西南地区面临的干旱问题。特别指出水是生命之源,它孕育和维持着地球上的一切生命;水又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它提供人们日常生活用水和工农业生产用水,但是地球上可以供人类利用的水资源是有限的。地球上的水97%是海洋水,而人类所需的淡水资源仅占全球水量的2.5%。地球上的淡水资源,绝大部分为两极和高山的冰川,其余大部分为深层地下水。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江河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仅占全球淡水资源的0.3%。近几十年来,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导致人类对淡水资源的需求日益俱增,不少国家和地区出现了水资源不足和用水紧张的问题。与此同时,人类活动造成的水污染,又使许多宝贵的水资源失去了利用价值,从而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的危机。有专家预言,水资源短缺将成为人类21世纪面临的最为严重的资源问题。中国是一个贫水国家,若按人均水资源计算,则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排名在第110位之后,缺水状况在全国普遍存在,而且有不断加剧的趋势。针对水资源严重短缺的问题,节约用水尤为重要。我国的水资源利用总体上看,一方面水资源供应相当紧张,缺水状况仍在继续加重;另一方面却是水资源利用率低,浪费惊人。此外,水污染也严重影响了水资源的可利用价值,进一步加剧了我国的缺水程度。所以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是解决我国缺水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讲,节水比调水更重要。

初中地理书上又谈到我国从石油出口国变为石油进口国。石油被称为“黑色的金子”、“工业的`血液”,是当今世界不可缺少的能源矿产和化工原料。但是在1949年,我国还只是一个年产原油12万吨的“贫油国”。新中国成立以后,石油产量迅速增长。1985年原油产量突破1亿吨,进入世界主要产油国之列;到,原油产量连续几年稳定在1.6亿吨。在1993年以前,石油一度是我国最重要的出口商品,每年都为国家创收大量外汇。原油出口量从1970年的190万吨增加到1985年的3000万吨。但从1993年开始,由于我国经济发展对石油的需求猛增,我国首次成为石油净进口国,当年进口石油900多万吨;20,石油进口近7000万吨,花费外汇上百亿美元。石油已成为我国进口量最大的商品之一。

节约资源、保护资源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如垃圾分类回收,垃圾也是宝,废物再利用;不购买一次性消费品,既浪费资源,又制造垃圾,污染环境;拒绝贺卡,每制作4000张贺卡,就意味着砍掉一棵树。

学生们学了以后,对水资源、矿产资源有了正确的认识,在行为中体现出来,应该怎样去做,为社会做一点贡献,这样无形中人的素质得到了提高。这里面也包涵着情感教育、美德教育、爱国教育,所以说:地理学与人素质的提高有着密切相关。

全球气候确实有变暖的趋势,近些年来全球平均气温上升了0.4-0.8℃。气温上升会使两极地区的冰雪融化,引起全球海平面上升。如果海平面不断上升,沿海低地区就会被淹没。科学家认为,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二氧化碳对大气有保温作用。人类一方面燃烧煤、石油等,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另一方面,砍伐森林减少了森林对二氧化碳的吸收,结果使得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气温也就随之升高。面对全球变暖的趋势,人类应该怎样拯救自己,这是当前摆在我们每个人面前的问题。有这样一句话: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资源既是从父辈那里继承来的,又是从子孙后代那里借用来的。

总之,初中地理学科是一门十分有用、有趣的科学,它将带领同学们观察世界、认识中国,让同学们感受到世界的发展和变化,感受到祖国的伟大,激发出他们热爱祖国的激情。无论地理课选择讲述的地区距你多么遥远,但它所传达的地理思想是共同的,是与我们生产、生活紧密相联的。所以,我们从现在就应努力学好地理学这门学科,为将来建设我们美好的家园作好准备。

地理论文参考初中篇四

《中国国家地理》作为科学传播的一个标志性范本,在创刊60余年的媒介实践中,历经了从重“信息”、轻“互动”的教导公众式的“科普杂志”到强调互动模型、“知”和“质疑”并举的“科学传媒”的演变与递嬗,在传播上凸显“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在文化上着意于全方位自塑国家形象与打造国家名片,在效果上实现了视觉满足与深度阅读的对接,成为国民想象国家、民族、文化身份的重要载体,体现了“国家级大刊”深切的人文关怀.

基于当前学界对《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的研究还停留在业务论、经验论、视觉论等单向维度的阶段,本文以《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自1950年创刊以来到2013年的全部期刊为研究对象,重点运用媒介地理学、经济学、传播学、视觉文化学等跨学科理论,以纵向到横向、宏观到微观、动态到静态的研究视角对638期第一手原始资料进行文本解读,对其办刊发展、模式转型、风格形塑、媒介呈现进行内容分析,深度解析《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社会思潮的互动勾连,从而*《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在不同时期的办刊特点及其内在文化机理与传播样态.本文具体内容如下:

在办刊历史部分,通过剖析时代变迁与杂志兴衰的关系,本文提出,《中国国家地理》60余年办刊历程的起承转合可分为初创期、低迷期、复兴期、转型期,杂志兴衰无一不受制于主流意识形态,但也呈现出从较强的政治性到科学传播的自主性,从广博的时代性到社会转型期的特殊性,从单一向度的科学性到多元文化的人文性.正因如此,《中国国家地理》演进成为专业性、人文性、艺术性兼具、受众目标明确、定位精准的科学期刊.

在办刊实践部分,文章重点分析了《中国国家地理》在较长时间跨度的办刊历程中、在几经停刊与发行量低迷等若干重要关键节点上的实践与探索.该杂志立足于科学传播、植根自然地理、弘扬人文精神,本章在深入梳理了《中国国家地理》与时代思潮、办刊主体、媒介技术及受众的密切关系之后,指出《中国国家地理》在视觉性、典藏性、差异性上形成了稳定的杂志风格,从而获得广泛的公信力与社会影响力.

在传播样态层面,本文运用媒介地理学的观点深入分析了《中国国家地理》的媒介呈现.《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从1998年以来走向成熟,实现了内容与载体的对接、历史与现实的对接、文本呈现和受众需求的对接、地理特征与地域文化的对接,其独具的集中呈现、深度解读、科学引领、对比拷问、创新视界等传播样态,是《中国国家地理》能让受众产生阅读惯性的最本质要素,这一要素也使其成为同类型期刊中的翘楚.本文认为,《中国国家地理》不仅仅是科学知识的传播,更是文化艺术的传播,其通过精神生产实践,对地理空间进行了再叙事、再想象、再隐喻、再塑造,赋予真实景观以新的意义,创造生成出符号化的文化表征空间,完成了地理空间的媒介再现.其本质是以形象化的手段来自我确证和传达人类情感的虚拟世界,为读者建构起来“虚拟的实体”和“想象的共同体”,并成为这种“想象”的*与替代,以一种阅读的“仪式”共建过程,架构出一个“想象的地理”与“新地理感”.

最后,本文将《中国国家地理》与同类型期刊进行了比较研究,重点剖析该杂志与美国《国家地理》繁体中文版、《华夏地理》的差异化发展.同类项之间的比较能让我们更清醒地看到,我国在科技的发展、科学知识的传播、公民的科学素养等方面与西方相比还有极大的差距.期刊的设计排版和运作模式可以模仿借鉴,期刊的风格定位和叙述技巧可以不断摸索,唯有内容是需要强大的科技力量和人才团队作为支撑的.《中国国家地理》还需要在元内容的生产上、媒介技术上、美学风格上、视野格局上、媒介营销上进一步深化革新,树立起大传播理念与全息观照的视角,以肩负起作为科学传媒的重要职责.

本文通过剖析《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特质与时代特质、文化特质、受众特质的深刻关系,试图对科学传播的应用基础做一些扎实的先期工作.所得出的一些结论希冀能够以小见大地映照我国期刊业的发展与创新,能对同类型媒体有所启发与借鉴意义.

地理论文参考初中篇五

新课程改革力度正在不断加大,对地理课程的教育也有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地理学科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关,能够广泛的应用在生活以及工作中,所以学好地理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鲁教版高中地理教材相比于其他版本的地理教材具有浓重的地域气息,也正是这一点对课堂教学有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主要对鲁教版高中地理教学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做出了一些分析,希望能够对地理教学中所存在一些困惑做出指引和帮助。

高中地理;鲁教版;教学资源;开发利用

对于鲁教版高中地理教材来说,在一定程度上还原了社会的实践与生活,对人地关系的发展和协调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教材上的很多内容都是贴近真实生活的,还有一些实际的事例,这些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容易接受的。由于地理所涉及概念性的问题较多,仅仅通过阅读很难进行深入的理解,了解到的只能是浅显的知识,如果遇到相似的问题也很难去正确的判断。鲁教版的地理教材很重视实践的内容,相比于其他教材也能更好的帮助学生去了解地理。

对于鲁教版地理教学资源的研究能够从了解教材的内容开始。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教学被广泛的应用到教学中,高中地理以多媒体教学的形式展现给学生的教学效果是非常好的,学生也很容易接受这种直观、形象的信息展示。鲁教版高中地理教材中的教学资源从多媒体的表现形式来看能够分为文字资源、语音资源、视频资源。文字资源就是文字表达的教材内容,就是地理书,这是学生在学习中应用最广泛、方便实用的教材资源;语音资源包括录音、广播等通过声音能了解到的内容。还包括视频教学资源,比如,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制作的地理课程教学课件,课件当中含有图片和视频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帮助学生建立起地理思维意识,还包括视频教学资源,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能够有效加强教师与学生的良好互动,提升地理教学有效性。

针对鲁教版地理教材特征来讲,教学方法的探索应随着学生的地理学习方法来变化和革新。学生学习地理知识主要还是从教材当中获得,因此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正确阅读教材的能力,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不断提升学习效率。

(一)运用地理模型实现对学生的正确引导

针对学习和认知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运用抽象的理论和概念进行类比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知识点。由于学生与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性,采用的教学方法也不同,例如,运用地球仪向学生讲解地球自转、公转以及经线和纬线相关知识的时候,学生通过对地球仪模型的观察,在大脑中形成三维立体化的图像,继而帮助学生更容易的去理解相关知识。同时结合其他教学方法让学生随着地球仪的转动学生也在进行思考,让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更好的衔接和融合,为接下来知识的讲授做好导入。当向学生讲解地形图相关知识的时候,还可让学生观察地球仪上各个国家的不同颜色,使学生了解不同国家的气候特点和地质构造等基础知识,为将来的地理学习提供一定的知识基础。

(二)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制作教学课件

进行辅助教学。近些年来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也极大地推动了教育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的革新与发展,在目前的教育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已经成为了一种普遍的教学方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利用网络信息技术结合地理教材内容精心制作成多媒体教学课件,将原本抽象、枯燥乏味的地理知识和概念变成直观生动的文字图片、图表、动画或视频的形式直接展现在学生眼前,使学生更加容易的去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在地理教学中,应重视对多媒体课件合理设计和实际运用,与其他版本的高中地理教材相比鲁教版对于地理知识的说明更加详细和深入,和实际联系的更加密切,这就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接受新知识的能力。所以这就需要采用更加有效的地理教学手段和更加优化的地理教学资源来突破这一瓶颈。多媒体信息技术能够实现对地理教学资源的优化和整合,切实的解决这一问题。在高中地理实践教学中教师可运用课前转备好的图片、视频等优化的地理教学资源,有效加强地理课堂趣味性,激发学生地理学习积极性提升教学质量和有效性。

(三)合理运用教材中的图表进行地理教学

在目前所使用鲁教版地理教材中图表的设置和布局非常合理。这就要求教师在地理实践教学中应对图表教学资源进行充分合理的运用。图表对于学生学习地理来说作用是非常大的,图表能够将知识直观的展示给学生,帮助学生归纳整理地理知识。对于鲁教版的高中地理教材来说,图表的作用被很好的体现出来,图表与教材中的知识点的结合为学生所展示的内容会使学生更加容易的理解,还能帮助学生记忆。教师在为学生解答时能够围绕教材中的图表进行,学生会根据这种形象的概念展示找到用图的方法,学生会用图,就表明学生的地理学习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

鲁教版高中地理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教育者来说是教育改革之后所面临的挑战,要求教师在教授知识的同时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从而提升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高中地理课堂需要教师与学生进行积极的交流,引导学生对学习地理产生兴趣,运用合理的教学方式来创新教学的方法。

[1]王宇。高中地理教学的有效方法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67.

[2]李羽然。浅析高中地理资源的开发和利用[j].当代教育201411.

地理论文参考初中篇六

【案例】

201x年7月21日,北京遭遇了61年以来最大降雨,气象部门发布橙色暴雨预警。这次强降雨的平均降水量达到了170mm;最大降雨点房门区河北镇达到了460mm。据统计,北京市“7.21”暴雨灾害死亡人数达到了78人。其中67名已确认身份死者中:溺水有50人,触电7人,因房屋倒塌而死的有3人,因泥石流而死2人,创伤性休克2人,因高空坠物而死的有2人,因雷击而死的人有1人,缺氧死亡1人。这次强降雨中,北京受灾面积高达1.6万平方公里,受灾人口约为190万人,其中房山区占约80万人;经济损失近百亿元。

【研究动机】

这次暴雨洪水灾害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跟造成了78位生命的离去,这场暴雨淹没了北京,也给其他城市敲响了警钟。也让我们明白了城市在面对暴雨的时候,显得如此脆弱。引发了我们想探究为什么会造成如此大的灾害的想法。

【研究目的】

既然这场暴雨给北京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以及78位生命的离开,同时还给其他城市敲醒了警钟,既然这样,我们就探究为什么会造成如此大的灾害,为其他城市提醒,查处根本原因,让其他城市修复漏洞,为减少类似本案例的'事件的再次发生而努力。

【研究方法】

通过网络,报纸,电视等了解

【研究内容】

7.21北京暴雨发生的根本原因

【研究心得】

7.21,一个普普通通的日子,北京下了一场61年来最凶猛、最持久的一次强暴雨。这场暴雨给北京市民和政府以巨大考验,危急关头干部群众表现出来的“责任如山”“守望相助”,体现出首善之区官员民众良好的道德素质,但同时也暴露出城市应急管理能力、防汛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但所体现出的漏洞也很多,近年来极端自然灾害越来越频繁的发生,很大原因就在于我们发展经济所带来的环境污染,保护我们共同生活的地球,保护我们共同生存的环境,刻不容缓,绝非危言耸听。

天灾无情人有情,这场灾难除了带给我们一个个惨痛的教训和一幅幅感人至深的画面也一次又次的打动了我们。有奋不顾身为了人民群众二壮烈牺牲的政府公务人员,有自发救人的农民工兄弟……这些令人尊敬的同胞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发扬着北京精神,让我们感受到了北京这座文化古都处处充满着温情与感动。

我们只要团结在一起,就一定能抵御住大自然的一场场灾难!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