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井观天教案及教学反思 坐井观天教学反思(大全10篇)

时间:2024-11-23 作者:琉璃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教案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教案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坐井观天教案及教学反思篇一

《坐井观天》是二上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围绕“思维方法”这个主题编排。《坐井观天》这一课是一则搞笑的寓言故事,它以浅显,简单的故事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课文主要透过小鸟和青蛙的三次对话,来争论天到底有多大的问题。

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在基本读懂、读通课文的基础上,通过找小鸟和青蛙的三次对话相机进行随文识字,初步感知他们争论的问题。学生学得兴趣盎然,字词教学还是比较扎实的。但课堂中还有很多不足,是我以后教学需要注意的地方。

紧扣大问题情境逐步展开教学

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有大问题意识,还要紧扣大问题逐层展开教学活动。比如,在让孩子找青蛙和小鸟进行了几次对话中,教师就应该紧扣对话的内容,让孩子很明确的认识到这是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对话。对话的清晰度要更强些,毕竟学生在前面的学习过程中,对话形式的课文没有深入接触过。

努力营造生生互动的动态课堂

课堂是一个不断推进的一个过程,生生互动的动态课堂是我们所要追求的。学校努力打造“三小课堂”,就是为创造动态课堂服务的。课堂中教师就要放下身段,把学习主动权真正让给学生。教学中,我让孩子找青蛙和小鸟进行了几次对话时,有学生说8次、6次,当有一个学生说到正确答案3次时,我虽然让这个孩子说了自己的想法,但当时的评价语却有失偏颇。我当时是这样说的:你把老师想说的`话都说出来了,你真了不起。然后进行什么是对话的教学。而应就让该生说说什么是对话以此展开教学,让学生教学生,让学生成为小老师,真正成为学习的主动参与者。

典型的错误思维要及时呈现

课堂资源生成丰富,老师就要能根据目标的制定做好预设,对生成的有价值的资源及时回应,并能合理转化为互动性资源,课堂有推进感。在孩子上讲台摆放青蛙和小鸟的位置时,我误以为孩子是摆错的,就着急让另一个孩子上台纠正,而没有真正倾听孩子内心的声音,这对理解“井沿”一词也是很有帮助的。

当孩子的错误资源紧扣教学难点时,教师应该脚步慢一些,不要为了呈现完整的教学过程而匆匆收场。

另外,在教学中,我还要注意一些细节处的处理。例如,当听说的句子较长时,教师就应该说两遍,多让几个学生说句子,真正达到听说的实效。孩子的执笔姿势和写字姿势还要常抓不懈,让一些执笔姿势不对的孩子及早纠正过来。

总之,低年级的课堂板块要清晰,教学不必太复杂,要简单、扎实,有实效。

其次,小鸟和青蛙的第二次对话中,我主要抓“大话”,这个关键词语。通过引导学生理解“大话”这个词,把握青蛙认为小鸟说大话时的心情。顺带指出说大话是指:说夸张,不切实际的话。但是在具体教学时,学生说大话就是撒谎的意思,为了与说谎话的区别。这个问题一直在困惑着我。当时没有说出一个所以然来。课后,我又给学生举例子对大话和说谎进行了区别。

最后,通过第三个关键词“笑”,引出文章的第三次对话。笑在文章中一共出现两次,这两次的笑是有区别的。文中两个笑。青蛙为什么笑,小鸟为什么笑?一个“笑”字溢出了青蛙的自高自大,听不进小鸟的劝告,自以为是。另一个小折射出了小鸟的虔诚,真诚相劝。通过对“笑”的揣摩,学生知道了:不学不问,不听劝告,还自以为是导致青蛙错误的原因。这在为学生最终了解文章寓言作铺垫。

在教学中,本人还有许多不足。如朗读指导不够,教师的评价语言匮乏,教学机智不够等,以后我定会多多学习,把自己的教学水平再三提高。

坐井观天教案及教学反思篇二

《坐井观天》是一篇非常有趣的寓言。它以浅显,简单的故事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课文主要通过小鸟和青蛙的三次对话,来争论天到底有多大的问题。如何在一节课中,让学生自主,愉悦地读懂故事、明白道理,很好的品味语言呢?这节课总的设想是读中悟,品语言,明道理。

上课之初,师生一起回忆故事内容,便于在理解故事情节的基础上更好的为阅读积累做准备。

对文中不理解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从自己的角度,有重点,有目的地去读课文。在读的过程中,教师可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释疑,点燃思维火化。让学生联系实际,理解“大话”的意思,帮助学生读出青蛙不相信的语气。联系上下文,找小鸟说的话,“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水喝”理解“无边无际”就是“非常大,大得没有边际”,并拓展思维,除了天无边无际,哪些事物也可以说无边无际,教师再因势利导,指导学生有感情的读出小鸟赞叹天很“大”的语气。学生通过质疑引读,在思考后自己解开了疑问,思维得到了锻炼,读出了不同的层次。

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是否真正实现,关键在于寓意是学生自己悟出来的,还是老师给学生的。所以,明白道理就成了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完成这一目标时,我着重抓了以下几个方面:

1、抓青蛙说的“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看见天,我不会弄错的。”

这句话中的关键词“天天”“一抬头”借助青蛙在井底的软件,让学生边读边思:青蛙为什么会错?得出结论:高高的井壁挡住了青蛙的视线,他的目光狭小,所见有限,导致它把天有多大都弄错了。

2、抓青蛙的神态和表情。一个“笑”字溢出了青蛙的自高自大,听不进小鸟的劝告,自以为正确。通过对“笑”的揣摩,学生知道了,不学不问,不听劝告,还自以为是也是导致青蛙错误的原因。

3、通过对小鸟和青蛙正确错误原因的分析,学生自己悟出了课文要告诉我们的道理,理解了“坐井观天”这则寓言,让学生各抒己见,用学到的道理指导今后的学习生活。

4、角色体验,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训练学生感情朗读,以致达到表演读的程度。

坐井观天教案及教学反思篇三

孩子小造句时常会出现“一呼百应”的现象。如果一个学生说“花儿好看”,那么后面的孩子就是“草儿好看”、“树儿好看”……不是这种通病,要么句子内容干瘪。我在指导造句就“对症下药”,防治这两大通病。在指导“无边无际”造句时,先让孩子们想想哪些地方是无边无际的,孩子们想到了大海、草原、沙漠、天空……于是我说你能选一个地方用“无边无际”说一句话吗?然后我先说一句;“骆驼在无边无际的沙漠里行走着。”于是孩子们也学着我的句子说起来。“小鸟在无边无际的天空飞着。”“小马们在无边无际的草原上奔跑。”孩子们的句子不能说错,也不能说好,一个个都像是一个模子里套出来的。于是我又说:“我还会说得跟别人不一样,你行吗?”孩子们思索之后,一个个崭新的句子蹦出来了“骆驼在无边无际的沙漠里寻找着水源。”“在无边无际的大海里游得小鱼我认识。”“在无边无际的大海里航行是非常危险的。”“牛、羊在无边无际的草原上悠闲地散步。”这时我把手中的蘑菇纷纷发给孩子们,并说能在句子后面加上问号或感叹号吗?领到奖品的孩子们极度的兴奋与活跃。一只只小手举得更高“你见过无边无际的大海吗?”“看!一群可爱的白鸽正在无边无际的蓝天上自由自在地飞翔呢!”……一个个美丽的句子从孩子们嘴里蹦出,课堂上洋溢着快乐、兴奋,眼睛里闪烁着灵气、智慧。

是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要让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才是真理。”低年级学生学习语言更是如此。学生只有在兴奋下,丰富的情感被激发才会有表达的强烈欲望,然后引导孩子们多角度思考,进而在无拘无束的对话中生成新的语言。新教材更贴近儿童的生活,更体现儿童的情趣,更反映儿童的思想。我们要以文本为依托,从儿童的角度出发,调动学生的情绪,倾心营造与儿童心灵相通的情境,让滋润儿童语言、生命发展的阳光跳进课堂。

《坐井观天》这则寓言故事是六年制语文教材二年级上册中的一篇精读课文。文章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有多大”的争论,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看到得少知道得少,还自以不正确的。对于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说,理解“坐井观天”的字面意思很容易,但是如果要理解并体会这个成语的寓意那就比较困难了,因为这个年龄的儿童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正如课文中的“青蛙”是非常片面的。

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是否真正达到,关键在于寓意是学生自己感悟出来的,还是老师硬塞给学生。所以,明白道理就成了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相信:教师是引导者,组织者,同时也是支持者和帮助者。也就是说,教师既要在前引导,又要从旁帮助,和学生一起合作、探究,实现和谐的互动,共同完成学习目标。于是,我在这一课的教学中,特别设置了这样一个环节:

无边无际造句之后,我说孩子们小青蛙听你们说外面那么好,他也想跳出来看一看,于是我把青蛙图片从井底贴到了井口,又说青蛙跳出井里会看到些什么呢?让孩子们想像说话,孩子们从池塘边说到果园里,从果园里说到公园里……想像力非常丰富,这时我突然抛出这样一个问题:这么美丽的景色,小青蛙以前怎么不知道?“因为它哪里也不去?”“你想像它那样吗?”“我可不想,我要像小鸟那样。”于是我的手偶青蛙出现了,低下头说:“小朋友,我知道错了,可是我怎样才能像小鸟一样见多识广呢?快帮我出出主意吧!”“我建议你多看书。”“我说应多走走,了解一下外面的事情。”“多听听广播,多看看新闻。”“遇到事情,多试一试,多想一想。”“对孩子们,要多听多看多想多做,那么你们一定会成为一个见多识广的人。”

瞧,孩子们说的,不就是这寓言要告诉我们的道理吗?虽然他们没有说出:“不要做目光浅、狭隘的人“但从他们的话语中不难看,孩子们已有所感悟,已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坐井观天教案及教学反思篇四

课文的教学目标是否真正实现,关键在于寓意是学生自己悟出来的,还是老师给学生的。语文教学的作用不仅仅在于简单的知识传授,还在于他的教学育人作用。所以在课文教学的最后环节,需要适当的教学手段让学生意识到:不要作井底之蛙,要勇于接受新事物,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让学生自愿选择作在外面飞翔的小鸟。怎样达到这个效果呢所以我设计了一个环节,用多媒体课件,配上动听的音乐,展示小鸟见过的缤纷世界:飞过广阔的海洋,飞过无边的沙漠,飞过茂密的森林,飞过灿烂的田野,飞过清澈的小溪,也没有看到天的边,而这时的青蛙仍然坐在井底,一抬头只能看到巴掌大的天,此时小鸟的广博见识和井底之蛙的孤陋寡闻形成鲜明的对比,让学生顺理成章的感受到:外面的世界缤纷多彩,而青蛙的生活是多么的枯燥乏味。这样潜移默化让学生在学中有所收获。

可以这样说本课的教学突破点是重点词汇,而最终目的是理解寓意。我从无边无际,大话,笑,着手进入对文本的分析。进入文本后,我的教学重点是从小鸟和青蛙的三次对话中,分析二者的特点,实现本文寓意的理解。在课文中我着重让小鸟和青蛙,从语言,生活习性等各方面进行了对比。主要抓以下几个方面。

1,抓青蛙说的"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看见天,我不会弄错的。"这句话。

这句话中的关键词"天天""一抬头"让学生理解青蛙的自负,和小鸟的谦虚。得出结论:高高的`井壁挡住了青蛙的视线,他的目光狭小,所见有限,导致它把天有多大都弄错了。

2,抓青蛙的神态和表情。

文中两个笑。一个"笑"字溢出了青蛙的自高自大,自以为是。另一个小折射出了小鸟的虔诚,真诚相劝。通过分析青蛙的表情让学生自己明辨是非。

3,通过对小鸟和青蛙正确错误原因的分析,学生自己悟出了课文要告诉我们的道理,理解了"坐井观天"这则寓言,让学生各抒己见,用学到的道理指导今后的学习生活。

4,角色体验,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训练学生感情朗读,以致达到表演读的程度。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朗读,不光学生潜在的朗读才能得到开发,还能使学生读中更透彻的理解文章的寓意。

坐井观天教案及教学反思篇五

《坐井观天》是一则寓言故事。课文经过简单而传神的对话,讲述了一个趣味且寓意深刻的故事。寓言揭示了一个道理:认识事物,看待问题,站得高才能看得全面。

二年级的小朋友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片面的,所以不太容易把握这篇课文的情感。所以,本节课我将阅读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和手段,在读中识字,并鼓励学生运用不一样的方法识记生字,由字到词,再由词到句,带领学生一步步从读中体会情感,理解寓意。

能够顺利地上好本次的研讨课,首先要感激林志芬教师、卜敏芳教师在磨课过程中给予我的指导。还要异常感激肖雅思教师,给我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使我受益良多。正是因为有了她们的帮忙,才使我能够基于学生学情,紧扣重点,完成教学。

认真反思后觉得本堂课的教学中还存在着如下一些不足:

首先是字词方面,字词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除字音和字义外,还需要对字词进行拓展延伸,应更注重实际运用。例如在讲到“无边无际”的时候,能够拓展“无边无际的什么”,使学生不仅仅会学,还要会说、会用。

其次是关于范读,当发现孩子反复读,仍读得不好的时候,教师能够进行范读。适时地、有效地范读在低年级语文学习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最终就是关于问题的设计方面,虽体现了必须的层次性,由易到难,但还需进行深入的挖掘,引导孩子有更深层次的思考。

发现不足,才能不断改善,获得提高。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深深地感到学习的重要性。我们需要不断学习,向书本学习,多看好书;向前辈学习,学习他们丰富的教学经验。仅有在实践中不断学习、探索、总结,才能有所提高。

坐井观天教案及教学反思篇六

教海无涯!尤其是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

“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我一句二期课改的经典名言早就耳熟能详,昔日中山小学某女教师讲的那堂参赛课仍历历在目,当初感到她并无多少出众之处,甚至自己可更胜一筹。然自己上一堂后,方有更多感想,课前我虽殚精竭虑,课后却倍感不适。

本节课是我自已备的,上网查了人教版的教案,借鉴了“用书本卷起来看天”这一个方法。课堂结构是这样处理的:

1、迷语导入。

2、整体感知课文。(学生读,听磁带)

3、讲解青蛙和小鸟的三次对话。(请学生个人读,分角色读,小组读)

4、学生带头饰表演课本剧。

5、讨论青蛙跳出井口后会怎样说。

6、你想对井底之蛙说些什么?

本节课教具的准备比较充分,时间的把握较为合理,下课铃一响,正好上完。

“学生读得过少”许多教师在课后提出了这一中肯的建议。是的,我也有这样的感想。因为学生在读书的时候,读不出感情,读得不入情入境,读得很生硬,特别是在演一演的时候,学生对着黑板念,说明了明显对课本不熟悉,反过来,如果多读,让学生反复读,就不会是这个效果。

“讲得太烂,分析过细”是本节课又一个缺点,是的,我的出发点是把所有的作业都渗透进去,让学生能顺利地完成《同步辅导》。缺忘记了语文是一门美的教学,要让学产生美的享受才能使学生喜欢上语文,小学生不同于高中生,他们不需要大量的题目讲解,题型分析。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应该重视朗读,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新大纲突出了“读”的地位,突出了读的目的性,突出了读的层次性。整体感知是前提;有所感悟是基础;培养语感是关键;“披文入情,充盈着丰富的情感生活,是语文教学的个性与灵魂”新大纲提出这一点特别针对“重分析,轻感悟”,而我在教学学实践中恰恰犯了这们一个普遍性的错误。

如果再上一次的话,我将会一改教案为如下构思方式:

1、谈话导入。(大家都注视着老师,老师从大家的眼睛里读到了纯洁,好学,因为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同样《坐井观天》这个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你们来说说从这个题目中,从这双眼睛里你看出了什么?)

2、整体感知。(学生自己轻轻读,听录音带。)

3、学生默读,找出文中的三次对话。学生读出来告诉大家。

4、分别讲解三次对话,让学生划出来,引导学生读,学生说,学生争论。对于读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先读顺,再读出青蛙,小鸟的语气。)

5、演一演。要求学生绘声绘色地演,入情入境地演,可以让两组来尝试,比比谁最棒。比的过程也训练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6、讨论青蛙跳出井口后会怎样?你想对谁说些什么。

其实以上新教案的实施会遇到各种问题,屡败屡战吧!

坐井观天教案及教学反思篇七

窦桂梅老师在《绽放,在公开课的舞台上》的自序中写到:“上公开课,就像家中来客必定要洒扫庭院、准备盛宴一样,其中有准备的紧张,更有展示的兴奋。

这就像过日子,如果没有客人,可能会终年粗茶淡饭、散淡随意,正是那经常光顾的客人,使得我的‘家政技艺’一日千里。”

是啊,公开课是所有教师都会经历的吧,这周四,我也迎来了人生第一次公开课。经过一周的精心准备,加上学生的积极配合,这节课相对而言比较满意,但还是有许多不足之处,现将我的教学反思总结如下。

我选取了二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寓言故事《坐井观天》,这篇课文短小精悍,主要通过青蛙与小鸟的三次对话,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站的高才能看得远,不能像青蛙那样目光短浅,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

整节课我的教学流程是这样安排的:

1、播放动画故事《坐井观天》导入本课的学习;

2、在初读课文中,提出问题“本文讲了谁和谁,它们在哪里,在干什么”,让学生带着问题读,比较有针对性。

3、检查生字词。出示本课生字,接着读词语,最后展示课文中的长句子,检验学生的阅读效果。

4、在精读课文中,重点围绕青蛙和小鸟的“三次对话”进行讲解,教师帮助学生理解“一百多里”、“大话”、“无边无际”、青蛙和小鸟的“笑”的意思,让学生明白正是因为青蛙和小鸟所处的位置不同,所以看到的天是不同的。

5、拓展延伸环节,让学生思考“青蛙跳出井口会看到什么,又会对小鸟说些什么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6、布置作业,让学生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课后续编这个故事。

教师备好课,学生才能上好课,但是课堂上学生是能动的个体,实际的课堂上是存在生成的。

在这节课中,我在讲解生字时,没有给予学生示范性的指导,这是一个重大的失误;此外,上课启发引导学生不到位,没有让学生真正明白“坐井观天”的深层含义。

接着,刘老师给予了指导:

1、在学生初读课文前,提的问题应该不超出两个,对于二年级的学生,他们记忆力有限,问题太多就会记不住。

2、在讲生字时,教师应该师范书写,指出容易出错的字,指导书写不少于10分钟。

3、在讲解“一百多里时”,可以让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例如:下文的“无边无际”可以和“一百多里”进行联系,进而理解词语意思。

4、讲解生字也可以放到文中,现在语文提倡“随文识字”,在讲解课文时把生字挑出来,加深学生的印象。

5、教师上课应该多下台走走,尤其要关注后两排的学生,把他们的注意力转移到听课上来。这次听课对我来说是一次磨砺,让我认清了自身的不足,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努力改进,希望下一次公开课的表现能更上一层楼!

坐井观天教案及教学反思篇八

今天由于学校领导要来听课,就承接陆老师的《坐井观天》第一课时,上了第二课时的内容。现讲课的设计思路以及课后小感贴一贴,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2、现在我们了解到这是一只(……)的青蛙。这是一只(……)的小鸟。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读一读课文。也可以同桌两人分角色读。

3、分角色读。

个别读、师生读、男女生读

1、师:最后,青蛙笑了,小鸟也笑了。

2、师:青蛙为什么笑?

3、师:小鸟又为什么笑呢?

4、师:小朋友,学到这里你懂得了什么?

5、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坐井观天”来形容哪些人,哪些事呢?

(1)小明这次到北京转了一圈,可开眼界啦!以前整天呆在村里,坐井观天,没想到外面发生了那么大的变化。

(2)有些人坐井观天,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却不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3)我们很多同学坐井观天,很少读课外书,不懂的东西太多了。

(4)原以为我的跳绳水平已经够好了,可这次参加全市小学生跳绳比赛,才知道我是坐井观天,比起人家就差远了!

这四个例子中的“坐井观天”是说这些人(目光短浅、眼界狭小,孤陋寡闻)?

6、那么你能给坐井观天找几个近义词吗?

7、所以,咱们每一个同学从小就要多学点知识,多读一些课外书,多出去走走看看,不断地增长自己的见识,你才不会成为一个坐井观天的人,而是一个见多识广、眼界开阔的人。

1、看着这只日复一日、 年复一年呆在井底的青蛙,小鸟的心里非常的着急,他可怜他、同情他、想帮助他,想劝劝青蛙,让他跳出井口看看外面的世界。

2、现在,老师就是这只呆在井底的青蛙,哪只小鸟愿意来劝劝我?

3、经过小鸟耐心的劝说,青蛙终于答应跳出井口,去广阔的天地去遨游了,请小朋友们认真思考,青蛙来到了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会想些什么?用自己的话讲出来,看谁讲得最生动。

青蛙来到——,看到——,听到了——,他想——。

4、 而这时候的小鸟也特别的高兴,你知道为什么吗?

5、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仅仅不要做眼界狭小、目光短浅的井底之蛙,而且要尽自己所能去帮助那些坐井观天的人。这样,在别人增长见识的同时我们也会获得更多的快乐。

在课堂上,当同学们都在声讨青蛙的时候,一个与众不同的声音亮了起来“老师,我发现了青蛙的一个优点。”我闻声寻去,发现是我们班的方巍栋。我问:“你为什么有这种感觉?”“我觉得青蛙能相信自己这是好的!”想想也是!青蛙的相信自己到底是对还是错,因为它看到的天确实只有井口那么大。我让学生说说你想对这只青蛙说些什么?其中有一个学生说到:“青蛙,你只要跳出来就能发现天确实是无边无际的。”其实这时候,我就可以承接下面,让这只青蛙跳出来,看看外面的世界,说一说青蛙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可是心里一边想着教学设计,就忽略了课堂生成的东西。等我上完坐井观天这个词在平时生活中的运用再来劝青蛙跳出井口看外面的世界,就感觉味道差很多。而且由于时间关系,连最后的一个环节来不及上。真是惭愧!

坐井观天教案及教学反思篇九

如果再上一次的话,我将会一改教案为如下构思方式:

1、谈话导入。(大家都注视着老师,老师从大家的眼睛里读到了纯洁,好学,因为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同样《坐井观天》这个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你们来说说从这个题目中,从这双眼睛里你看出了什么?)

2、整体感知。(学生自己轻轻读,听录音带。)

3、学生默读,找出文中的三次对话。学生读出来告诉大家。

4、分别讲解三次对话,让学生划出来,引导学生读,学生说,学生争论。对于读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先读顺,再读出青蛙,小鸟的语气。)

5、演一演。要求学生绘声绘色地演,入情入境地演,可以让两组来尝试,比比谁最棒。比的过程也训练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6、讨论青蛙跳出井口后会怎样?你想对谁说些什么。

其实以上新教案的实施会遇到各种问题,屡败屡战吧!

坐井观天教案及教学反思篇十

《坐井观天》是一篇短小且非常有趣的寓言。它以一个简短的故事表达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通过小鸟和青蛙的三次对话,告诉我们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

本堂课我以板画“井和天”导入,为了吸引孩子的兴趣,从而引出青蛙和小鸟的三次对话,效果较好,在板书中体现本课要求认识的字,如“井沿”无边无际等等,在讲解三次对话时,先帮助学生找到第一次对话,让学生明白“对话”的含义,再提示学生第二次对话,最后让学生自己找到第三次对话,从而体现帮扶放的理念,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通过读来感悟人物的特点,从语气方面加以指导,从而来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在最后的拓展部分我设计了让学生想象当青蛙跳出井后会看到些什么,学生非常的感兴趣,积极的发言,这个环节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是通过这一环节,寓意渐渐清晰,学生也就更容易地说出了本节课的寓意了。

作为刚入职一年的年轻教师,在教学经验上有许多的不足,在听了各位老师的评课之后,我受益匪浅,反思自己的这堂课,总结出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加以改善的几个方面:

一、语文教学中,朗读的指导是非常重要的。在进行朗读教学时,应先创设出情境,尽量让学生自己多读,在读中去感悟角色的性格和语气,尽量少加生硬的指导,可以多范读,体现出轻重缓急,让学生去揣摩去模仿,如果再让学生加上手势、动作等朗读的效果会更好。如青蛙问小鸟:“你从哪来啊?”就可以从青蛙所处的情境出发,青蛙在井底从来没有出去过,也不经常见到外面的事物,创设这样的情情境之后,学生就会知道要用用好奇的语气来问了。而小鸟因为飞得很高很远就应该有一种神气的语气。这样,学生的朗读兴趣也能因此而更浓厚。

二、识字环节要作为重点,运用实物来认识“井沿”效果很好,要把这些运用到以后的识字教学中,另外识字之后如果扩展一下会更好。如“无边无际”就可以展示广阔的图片让学生体会,然后再造句。这样字词的意思学生就都能掌握了。

三、课堂教学中,对于学生的评价要以正面为主,评价要及时,而且不能只用同样一种词汇,要换不同的评价语多评价学生、鼓励学生。这样才能激发孩子学习语文的兴趣。

在语文教学中,要抓住一条主线:整体把握——三次对话——寓意——扩展,以朗读和识字为重点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识字教学要扎实,课堂中的提题要准确细致,朗读指导要到位,这些都是我的平时的语文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通过本次的听课、评课,我感觉自己对怎样突破语文教学重点了解的更多了,我会把他们运用到以后的教学中,提高自己的语文教学水平。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