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的加减法练习教学设计(优秀18篇)

时间:2023-12-06 作者:笔尘

教学计划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教学目标,制定出一套课程安排和教学内容的计划。下面是一些教学计划模板,供大家在编写教学计划时参考使用。

一年级~的加减法练习教学设计(优秀18篇)篇一

2、初步学会根据实际情境提出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的10以内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理解加减法的含义。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根据情景图正确列式计算。

一、激情导入:

二、复习加法:

1、复习加法含义:

师:请小朋友们注意看,第一位来咪咪家做客的是谁呢?那第二位呢?(教师贴出2只小狗,3只小猪的图片)。

师:哪个小朋友能根据刚才老师演示的情景来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生提出问题。

师:谁能帮这位同学解答?

生:2+3=5(只)。

师:你能说说为什么要用加法吗?

引导学生说出:因为是把两部分合起来,求总数,所以要用加法。

师评价:说的真不错。

2、复习连加:

生提问题。

师:该怎样解答?

生:2+3+1=6(只)。

师:这次是把几部分的数合起来,求总数?引导学生得出:像这种把几部分数合起来求总数的问题,我们要用加法来解决。(板书:加法)。

3、复习特殊的加法问题:

生:6+4=10。

师:为什么要用加法来解答呢?引导学生了解把吃掉的和还剩的合起来就是篮子里原来的苹果数。所以用加法计算。

4、列举生活中的加法问题:

师:小朋友们,想想在你们的生活中,有没有像这种用加法来解决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说一说。

学生小组交流。

全班交流。

三、复习减法:

1、复习减法含义:

生提出问题。

师:该怎样解答?

生:10—6=4。

2、复习连减:

师:在我们做题时经常会遇到这样的算式:10—2—3=这种算式有个名字,谁还记得?(连减),哪位同学能根据这个算式中的数字提一个连减的问题?指生提出几个连减问题并解答。

3、学生列举生活中的减法问题:

师:在生活中还有许多要用减法解决的问题,谁能举出几个?

指生边提问题边解答。

四、综合练习:

师:刚才有许多同学都没有机会发言,特别着急,没关系下面就给每个人一次锻炼的机会,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说说你在生活中遇到了哪些加减法的问题?再请小组内的其他同学解答,小组长要记录好你们组一共提了几个问题,一会儿我们比比看哪个小组提的问题最多。

五、课堂小结:

一年级~的加减法练习教学设计(优秀18篇)篇二

数学的兴趣。

教学难点:0的书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师:小朋友们,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数?(请你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把这几个数在桌子上摆出来,然后按顺序读一读,先顺读,再倒读。)。

质疑:(1)这几个数中,谁最大?谁最小?

(2)比2多1的数是谁?比2少1的数是谁?

(3)比1多1的数是谁?比1少1的数呢?

最后一个问题,学生会冷场或有个别同学答出是0,老师借此机会引出: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知识,然后板书课题“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

二、探究新知,理解感悟。

1、认识“0”

(1)调出学生原有知识经验。

师:谁知道“0”可以用在什么地方?

学生自由发言。

师:“0”是不是一个数呢?

“0”既然是一个数,那么它究竟表示什么意思呢?

(2)理解含义。

分步出示盘子图。

问:集合圈里有几个茶杯?用数字几来表示?(板书:2 )。

这个集合圈里有几个茶杯?用数字几来表示?(板书:1)。

这个集合圈呢?一个茶杯也没有,就要用数字“0”来表示。(板书:0)。

学生读:0。

问:0表示什么意思?

你能用生活中的实例来说一说“0”的用法吗?

学生举例说明。

师:“0”表示一个也没有,那么你们说在数序当中,“0”应该排在哪?请你拿出数字卡片“0”,在桌上摆一摆。

问:你把“0”摆在了哪?为什么要把它摆在1的前面?

让学生按顺序读一读这几个数。先顺读,后倒读。

师:请你拿出直尺,看一看“0”在什么位置。

出示直尺图。

师:“0”不仅表示一个也没有,它还可以表示起点。你们看,直尺上的“0”就作为起点,排在了1的前面。

问:“0”除了表示没有和起点这两个意思以外,你还知道它可以表示什么吗?

引导学生说出:“0”还可以表示界限,如:生活中常说的温度,以零度为界限,有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

(3)指导书写,出示幻灯片1。

学生观察以后,练习描红。

(1)出示幻灯片2。

鸟笼里有几只鸟,飞走了几只?(飞走了3只)结合图的意思,你能列出算式吗?

学生列出算式,教师板书3-3=0。

问:这道题为什么要用减法计算?

生:回答略。

问:3减3为什么等于0?

生:从2里面去掉2,结果一个也没有了,所以等于0。

问:你还能举出得数为0的例子吗?

一年级~的加减法练习教学设计(优秀18篇)篇三

本课内容在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教科书第66页,有关10的加法和减法。教材省去了学具摆的内容,让学生对照点子图直接利用10的组成进行计算。在内容的呈现上教材采用了逐步提高要求的做法,从7+3和10-3起,后面算式中的数基本上要求学生自己根据点子图去填写,同时5+5和10-5的计算教材取消了点子图,直接让学让想相应的10的组成算出得数。教材这样安排,既反映了循序渐进的编排原则,也体现了学生的认识过程及规律。

1、掌握得数是10的加法以及10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相应的口算。

2、引导学生经历根据一幅图,进而根据一个加法算式写出另一个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并算出得数的探索过程,进一步感悟“交换两个相加的数的位置得数一样”的客观规律。

3、通过用10的加减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4、能过“一图四式”的探索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让学能过操作探索,合作交流,自主学会10的加减法。

用抽象思维(10的组成)直接计算10的加减法。

掌握10的组成,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和互逆关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在教学中应提供具体的学习情境,设计富有情趣的数学活动,鼓励每一位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参与数学的学习过程。在10的加减法教学中,要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童话、故事、卡通等形式,让学生联系图意列出相应的四道算式,学生心理上很乐意接受这些计算并迅速进入思考算法的状态。

(一)导情激趣,复习铺垫。

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今天快乐天使领我们到数学王国开开眼界,你们想去吗?不过,快乐天使要和你们对对密码,如果密码对上了,数学王国才会“芝麻开门”噢!

出示课件。课件中的快乐天使说“1”,学生举起数字卡片9,齐说“1和9组成10”…。

复习完10的组成后,快乐天使说:“小朋友们真聪明,密码已经成功对上了,我们一起去游览数学王国吧!

设计意图:此外采用与快乐天使对密码的形式进行10的组成的复习,学生边举数字卡片边说10的组成,他们非常感兴趣,积极性很快就被调动起来,同时课堂气氛也很快活跃起来了。

(二)参与游戏,自主控究。

1、套圈游戏。

快乐小天使先带我们去数学王国的游戏室参加套圈比赛,你们想参加吗?

(1)课件出示甲、乙两队分别套10个圈。

(2)说说参赛双方,甲队套中了几个,有几个没套中?乙队套中了几个?有几个没套中?

(3)小朋友们仔细观察甲队套圈的情况,你能说出哪些算式?等学生说完后,课件出示4道算式:

6+4=。

10-6=。

4+6=。

10-4=。

你能自己算出得数吗?

(4)师生交流,请任选一题,把你的算法告诉大家。

学生可能会有以下回答:

数一数,共有10个圈,所以6+4=10。

因为6和4组成10,所以6+4=10。

……。

(5)同桌之间互相说说乙队套圈的情况,说出四个算式:算出得数,并说说算式。

2、玩玩想想,操作探索10的加减法全部算式的计算方法。

一年级~的加减法练习教学设计(优秀18篇)篇四

我在教学中注意做到了以下几点:一、激发兴趣,引发话题。师:同学们,一年四季,你最喜欢哪个季节?(投影:四季图)。

生1:我最喜欢春天。因为春天万物苏醒,百花盛开,很美。

生2:我也喜欢春天……。

生3:我最喜欢夏天。因为我可以在夏天去游泳,吃冰激凌。(生笑)。

生4:我最喜欢秋天。因为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生5:我最喜欢冬天。因为我们可以在冬天打雪仗、堆雪人。

师:你知道农民伯伯最喜欢哪个季节呢?生:秋天。

师:对,农民伯伯为什么最喜欢秋天呢?(投影:秋天田野图)生:……。

师: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呢?生:秋季。

师:在这秋季,那些景物给你留下了深深的印象呢?(投影:秋景图)(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出示:蓝天大雁秋霜枫树菊花)。

师:你了解在秋季有哪些节日呢?(生回答时,相机出示:重阳)师:把这两组词连起来读一读,你有什么感受?(生读)。

生1:我感觉秋天很美。

生2:我感觉到秋高气爽,红枫似火,秋菊争艳,真令人舒服。师:请同学们自己试一试,把你心中的舒畅读出来。(生读)。

师:火红的枫叶在向你招手,五颜六色的菊花在向你微笑,此情此景,你最希望的是什么?(生回答。投影:儿童秋游玩耍)。

师:同学们在这美丽的秋景中秋游、玩耍,有什么感觉?生:心中充满欢乐。师:读这组词,要能让人体会到心情愉快。(生读)。

师:下面老师考考大家,老师出示一组词语,说说你的理解。(投影:老人登高健康)(配老人登高图)。

生1:在这美丽的季节里,老人们登高锻炼身体,越来越健康。

生2:秋风送爽,老人们精神抖擞地去登高。我们少先队员都祝愿他们身体健康。

师:老师很高兴看到了一个美丽的季节,看到了一颗颗美好的心灵。把我们对老人们的祝福读出来。(生读)。

评: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这四组词串,注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到学习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乐趣,让他们都能带着轻松愉快的情绪进入学习状态。语文学习从生活中来。教师一开始就让学生联想自己的生活经验,畅所欲言。“一年四季,你最喜欢哪个季节”这一开放性问题的设计,很顺当地引导学生从自己喜欢的说起,一下子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词景结合,以景引词,为词配景,把学生的目光始终吸引在这课件上。12个词语的枯燥文本在优美的画面中显得生动。12个词语的感知,带学生自然而然地走进了美丽的秋景中。“农民伯伯最喜欢哪个季节”与“现在是什么季节”让学生学得现实,“考一考”,让学生谈出了感受,也让学生得到了尊老、爱老的教育。由学生得出的“考一考”的答案,凸现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特征。

二、注重朗读,积累词语。

师:这四组词语组成了一个个秋天的生活场景。自由读一读,边读边想像。(生读)。

师:你最喜欢哪组词语?为什么?(生答)师:请大家把自己喜欢的那组词语有感情地读一读。(生读)。

师:看到大家读得这么认真。老师也想来读一读。我们来玩词语接读游戏好吗?(师生接读)。

师:想想看,你是怎样很快地记住这四组词的?

生1:我是这样记的,这里的四组词,是从天上写到地上的。

师:用你认为最简单的方法进行背诵。(生试背)。

师:我们还学过哪些描写秋天的词语呢?比一比,看谁写得多。(投影出示学生所写的词语)(生读)。

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新课标”引领着我们小学语文教师要重视读。“新课标”使我们明白读有三个层次:感知性的读、理解性的读和有感情的读。在教学中,教师充分重视了三个层次的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读自己喜欢的词语,并说说喜欢的理由等环节的设计,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引导学生背诵词串时,避免了死记硬背,而是由学生自读、师生接读水到渠成地引导学生记忆这些词语。让学生想办法记忆,让学生用最简便的方法背诵,让学生拓展相应词语,这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个性差异,满足了他们不同的学习需求,丰富了学生的词语积累。诵读,让学生沉浸在美丽的秋景中,拓展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在学生的心中呈现出更绚丽多姿的秋景中。

三、展开想象,体悟生活。“秋景是美好的,从词串中选一个你喜欢的场景……展开想象,画一幅画儿,再涂上颜色。”这是课本上要求做到的。在上课前,我请教了美术老师,得知一半的同学不能完成作品。在教学中,我就采用了独立与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进行绘画,并组织竞赛评比。评:“新课标”要求我们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一环节的设计兼顾到了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动起来,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了。通过活动,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又促进了学生对生活感受力的提高。小组合作,还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尽管有的小组合作的画还很稚嫩,但那画面上活跃着学生的思维。每一幅作品都跳跃着秋的音符,谱写着秋的韵味。教师以各种奖项激励着学生,小心地呵护着学生的心灵。

四、创意表达,灵活运用。

师:大家读过哪些描写秋天的诗歌呢?

生1:《山行》……。

生2:《秋菊》…………。

师:请同学们为图配诗句,可引用名家诗句,也可以学做小诗人,自己写诗句。(小组讨论,教师适当指导、点拨。)(生交流,评议。)。

一年级~的加减法练习教学设计(优秀18篇)篇五

因为教学对象还只是一年级的学生,在设计教案时,更多的考虑到了一年级学生独有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35分钟的课堂不仅要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还要渗透一定的课堂常规,课堂常规的实施是很重要的。一年级是进行课堂常规培养的关键期,虽然常规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占用了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但为长期目标的实现这点时间花得还是有价值的。例如在教学过程中要提醒学生如何保持良好的坐姿;如何在练习时正确握笔;如何用正确的姿势书写等。

但还是留下了很多遗憾:

这堂课的教学设计是:首先通过主题图让学生发现0可以表示没有,再通过尺子上的0让学生发现0的起点含义,然后通过课中操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巩固0的起点含义,接着进行课间小结,让学生明确0的两种含义,最后进行巩固练习。

让学生发现图中具体的变化这一环节,课件出示大图时过得太快,最后4幅图同时出现来谈发现,对学生来讲难度不大,因此,在设计这一环节时,可让学生观察每一幅图时,依次记录图中出现的相关数据,让学生通过分析一系列的数据来发现其中的变化,培养学生的数感。

0表示没有突出,只通过书本,学生不是很理解,在课中小结时没几个学生能同时说出0的两种含义。通过总结,觉得可加入实物,让学生对0表示没有有更深的感知。例如盘子里没有苹果了可以用什么数表示,桃子被小猴子吃完了可以用什么数表示等。

数字的书写书空很重要,需强调;在0书写示范过程中,0是从上线的中间写起,这样书写学生容易把0写尖,0从右上角开始书写可有效避免学生把0写尖。同时,书写反馈时要展示学生的书写,使学生更清楚地发现自己写得好的地方和不足之处。学生在书写过程中,可直接指出学生写的好的地方,使学生对书写漂亮有个正确的定位,也可以通过小组成员间的评价使学生了解怎么把0写漂亮,指出写0的注意点,四个点碰。

在设计巩固练习时,主要以课后的练习为主,发现学生后半节课的积极性不高。可适当使练习多样化,引起学生的兴趣。0的概念掌握,0的几种概念不需要都要掌握,这堂课只需掌握0表示没有,概念“起点”一笔带过,尺子这一环节可适当修改,用扔铅球的起点更形象。

一年级~的加减法练习教学设计(优秀18篇)篇六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能认、读、写0;会口算有关0的加减法;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熟练的计算能力以及主动参与的意识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教具、学具准备:

1、教师准备一个铁盒子,为每组准备6张(0—5)数字娃娃卡片,多媒体电脑及相应课件。

2、学生每人准备一张田字格纸。

教学重、难点:

感受0的含义,熟练掌握有关0的加减法。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师:(出示小猴吃桃的课件)。

同学们,今天我们请来了一位小客人,你们想知道它是谁吗?瞧,它来了!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画面有什么变化。再把你们刚才看到的给小组的同学说一说。

(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妈妈留给小猴2个桃,小猴先吃了一个,盘子里剩一个桃子;又吃了一个,盘子里没有桃子了。学生先在小组内进行交流,然后汇报自己的发现。)。

师:盘子里有2个桃子,盘子里剩1个桃子和盘子里没有桃子都可以用哪些数来表示呢?

(学生汇报后,教师归纳0和1、2、3……一样,都是一个数,它表示一个也没有。)。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猜数游戏,理解0的含义。

师:(拿一个盒子,其中放1个硬币,上下晃动。)。

看,老师手里有一个盒子,请你听一听,猜一猜,这个盒子里有几个硬币?用几来表示?

师:请同学们再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事例也可以用0来表示呢?

2、借助直尺,理解0的含义。

师:(课件出示直尺图)。

这是什么,你认识吗?在上面你都能发现什么呢?

(学生汇报后教师归纳:0在尺子的最前边,在第一条刻度线的下面,0在尺子上表示起点。)。

3、讲练结合,掌握0的写法。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0,你们觉得0像什么呢?

(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建立0在头脑中的表象。)。

师:你们的想象可真丰富,那么0怎么写呢?请看屏幕。

(课件演示。在学生观察的.同时,老师边演示边叙述:0是从右上角起笔,向左,向下,收笔和起笔相连。要写的圆滑,不要有棱角。演示完毕,让学生在准备好的田字格纸上描红,书写,规范0的写法。写完后,小组互相看一看,展示两个写的好的作品,并互相评价。)。

三、探究算法,经历过程。

1、(课件演示29页小鸟图。)。

师:看,可爱的小鸟在做什么?你能给同学们说一说吗?

3只小鸟都飞走了,鸟窝里还剩几只小鸟?你能列出一个算式吗?

(学生汇报:3—3=0)。

(教师边板书边说:“鸟窝里原来有3只小鸟,都飞走了,1只也没有了,用0表示。”)。

2、(老师演示:盘子里有2个苹果,把这2个苹果送给一个小朋友,同时提出问题)。

师:盘子里还剩几个苹果?谁能列出算式?

你还知道几减几等于0呢?

(随学生发言,教师板书:1—1=0、0—0=0、4—4=0、5—5=0并请学生齐读。)。

3、(课件出示青蛙图)。

师:请同学们认真看,你都看到了什么?

两片荷叶上一共有几只青蛙?你是怎么想的吗?

(学生汇报:0表示没有,4+0就是4什么也没加,所以还等于4。)。

(出示几道口算题,巩固和0有关的加减法0+0=0—0=0+5=5—0=)。

四、实践活动,巩固新知。

活动一:排一排。让学生给6个(0—5)数字娃娃按顺序排队。

师:你们桌子上有数字娃娃,想请你们帮它们按顺序排排队,你们愿意吗?

(找两组到前面展示,并让学生说出排列的顺序。一组按从大到小排,另一组按从小到大排。)。

活动二、填一填。

师:瞧!鱼缸里的小金鱼多美呀!请大家认真数一数,金鱼的数量可以用几来表示呢?把数字填在括号里。

活动三、算一算。

(生答对一道,苹果变红一个,直至算完。)。

师:在你们的努力下,这些苹果都熟了,你们可真棒!

活动四:摘苹果。

五、全课总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都了解了那些知识呀?(先让学生总结,老师最后归纳。)。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0,知道0可以表示什么也没有,在尺子上还表示起点;我们不但掌握了0的书写,而且还学会了计算有关0的加减法。其实0还有很多奥秘,只要你们细心观察,动脑思考,就会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

评课:

教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出发,并考虑学生兴趣的需要,精心创设情境,组织安排了观察、思考、猜测、交流、实践各项数学活动,让学生在“情”“趣”交融的活动中实现教学目标。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创设富有儿童情趣的活动情境,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小学生学习的动力。教师在教学中十分重视创设活动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上课伊始,教师用生动的课件创设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热情地关注小猴吃桃的情境,情不自禁地投入学习活动。

2、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促进发展。

掌握知识是发展情感、态度与能力的基础。由此,教师精心组织观察、思考、交流等学习活动,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记忆能力和交流能力。例如:

用生动的画面让学生观察小猴逐次把2个桃吃光的过程。请学生根据画面变化描述小猴吃桃的情境,并给学生提供了观察、思考、交流的空间。学生在仔细观察、充分交流的活动中,体验“从有到无”的变化,感知0的含义。接着还组织猜数的游戏,根据响声猜测盒内硬币的个数,说出用几表示。学生在游戏中,愉快地经历了“一个也没有,用0表示”的过程。在学生初步认识0的基础上,教师还请同学们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事例也可以用0来表示,把0的认识推进生活,让学生从中寻找需要用0表示的实例,进一步体验0的含义,同时感受0的作用,感受数学就在身边。

3、数学问题生活化。

教师充分利用学生以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使他们真正体验到学习数学的意义。

一年级~的加减法练习教学设计(优秀18篇)篇七

十几减9是在学习了9加几、10以内加减法、10以内数的分与合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第二册第一节课的内容就是十几减9,学生在新课之前对本内容也已经有所了解。在课中学生共出现四种算法:a、9+4=13,所以13-9=4;b、10-9=11+3=4;c、13-3=1010-6=4;d、13-10=11+3=4。

这四种算法的出现与我课前预设基本吻合,第四种想法,我没想到学生也能想到。但是这四种算法有多少学生能理解?又有多少学生能主动去运用?这才是我所关注的。每种算法我都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这样算?结合主题图来解释,如:第二种算法可以这样理解:小兔要买9个桃,一盒是10个,小猴便从盒子里拿出1个,让小兔连盒子一起带回家。小猴就剩下盒子外面的3个与盒子里拿出来的1个,共4个。这样叙述学生都能理解。第四种算法算理略有不同,小猴给了小兔1盒桃,小兔退回多给的1个。这样直观到抽象,学生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

十几减9还有着特殊的规律,在练习环节安排学生找规律并运用规律进行计算,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计算正确率与速度。但在练习中,正确、流利地表达自己计算的方法,学生之间的差异很大,有的学生能正确、流利地表达,有的学生会算出结果,但不会表达自己的算法。

不足之处在于:个别学生对算理算法的理解还存在一定困难,有待练习课加强训练,弥补不足。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一年级~的加减法练习教学设计(优秀18篇)篇八

《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是《数学(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p29的教学内容。

数字0在生活中应用广泛,不同的应用体现出0的不同含义,有关0的加减法也具有其独特的规律和特点。

学情分析。

小学一年级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好动,喜欢自己感兴趣的事物,童话故事。学生的学习要通过大量的操作活动或其他的数学活动,使所学的新知识不断内化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还有一些同学由于年龄小,学习还是比较吃力,不容易理解0的含义。

教学目标。

1.通过游戏、活动,使学生理解0的含义,会读、会写数字0,了解数的顺序。

2.使学生在情境体验中理解有关0的加、减法的含义,并能熟练计算。

3.通过观察、思考、讨论、探索等学习活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发现简单规律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和举一反三的推理应用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0的含义,会读、会写数字0,了解数的顺序,理解有关0的加、减法的含义,并能熟练计算。

一年级~的加减法练习教学设计(优秀18篇)篇九

1 、借助拼音,认读生字,了解词语意思,注意词串之间的联系,明了房间与用具之间的关系。

2 、创设情境,让学生用表示有关用具名称的词语说话,让词语走进生活。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语文。

3 、写生字卡,能贴在相应的物体上。

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语文,掌握一种学习的方法。

一课时

这一课是要让学生建立事物与词语之间的联系,养成在生活环境中主动识字的习惯;用学过的词语结合自己身边的环境生成语句的练习,也是让词语走进学生的生活,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使用语文。这是很重要的学语文、用语文的途径。如果将实物都搬进课堂,那比较烦琐,也是不现实的,现在,我以校园网为依托,利用多媒体、友好交互等方式,进行集成,根据教学需要,创设情境,通过多种学习方式,让学生自主学习、协作讨论,指导学生把学语文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一、谈话导入,学习客厅

1 、小朋友,你们想到沈老师家去做客吗?

2 、欢迎你们,看,这就是我家的(客厅),谁来读一读?多种形式读。

你想去看一看吗?那就跟我来吧!请第一只小蜜蜂来当我们的向导,带我们进入。你们看,这客厅里的东西还真多呢,你只要点击什么,它就会跳出它的名字,我们来读一读,你们也可以这样自己看一看,读一读,开始吧。(门锁、门铃、沙发、茶几、电视、屏风)

3 、你们喜欢我家的客厅吗?相信听了我的介绍,你们会更喜欢的。你们看,这是一张沙发,松松的,软软的,躺在上面多舒服呀!每天回家我总要躺在上面休息一会儿,你们喜欢它吗?谁来读好它。

谁愿意来当一回我家的小主人,给大家介绍一下其他的东西呢?(同时多媒体出示有拼音的字词)同时奖励礼物5 组。

( 评析:由参观老师的客厅导入,看一看,点一点,读一读,学生通过操作自由学习,寓教于乐。并让学生身临其境,当一回小主人,来介绍一下客厅,由词到句,培养说话能力。)

5 、这些字宝宝可真调皮,玩着玩着就迷路了,你能把他们送回家吗?你们看(演示拖动字宝宝放入相应的位置,如拖对会出示声音“谢谢”,如拖错则会回到原来的位置)请小朋友先返回,让第二只小蜜蜂领我们进入。

(评析:借用字宝宝这一可爱的形象,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以校园网为依托,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既活跃了身心,又掌握了知识。)

二、健身房里玩一玩

小朋友学得真棒,我要带你们一起到我家的健身房里轻松一下吧,不过,你要先读准它们的名字,你们看,这是(跑步机),怎么跑的?这是(杠铃),这个词很难读的,谁也能读好?谁来举举看,这又是什么呢?(划船器),谁来做做看,做得真象,让我们一起来运动运动吧!(音乐)

跑步机,跑起来,握紧手,一二一,一二一……加快速度跑起来,一二一,一二一……

举杠铃,举起来,起,落,起,落,加把劲,举起来……

划船器,划呀划,左一下,右一下,划起来……

小朋友,锻炼得开心吗?现在我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许多健身器材也来到了我们的.家庭。如果我们坚持锻炼,我们的身体呀,一定会炼得棒棒的。

(评析:好动好玩是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应做一些适当的游戏,调整学生的心理现象,我安排这一健身房,小朋友们随着音乐边唱边跳。生动有趣的游戏既起到了课中操的作用,又让学生学到了几个新词,有效地调动他们的思维积极性和学习主动性,让他们不知不觉中掌握了知识。)

三、布置卧室, 介绍交流

1 、刚才小朋友参观了我家的客厅和健身房,你想对我说些什么呢?不过,很遗憾,我们家小妹妹的(卧室)还没布置好呢?我呢已经买了好多东西,不知道你认不认识他们,小朋友先返回,请第三只小蜜蜂带我们去认一认吧?赶快认一认。( 枕头、被子、电脑、台灯、书橱、玩具、衣架、花瓶)

2 、你认识他们吗?如果他读准了他的名字,我们就跟着他读一读,开双轨车(同时出示无拼音的词语),让我们一起念一念他们的名字。

3 、我呀,看到这么多东西,都不知道怎么布置了,你能帮帮我的忙吗?为了能布置得更漂亮,电脑博士还给我们提供了另外一些好东西,你们看,有(空调、窗帘、书桌、椅子……)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布置这个卧室,赶快动手吧!等会还可以向大家介绍一下呢!

4 、学生自由操作,练习说话。

5 、交流:你介绍得可真棒呀!如果能按一定的顺序就更好了。

你考虑得真周到呀!

你们真是一群既聪明又勇敢的孩子,沈老师为你们鼓掌,为了满足大家的要求,我们成立一个小喇叭队,给你们每人一个机会,把你布置的卧室介绍给你的好朋友听,介绍给沈老师听,勇敢的小朋友还可以介绍给客人老师听,让客人老师帮助你说得更好呢!让我们比一比,谁的胆子大,声音响,说得好!

(评析:语文教学中,要有大语文观,注重课内课外延伸。重视教学要来自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此时,我为学生校园网中提供了一个“布置小妹妹的房间”这一生活情境,请求孩子们帮助,一下子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了起来,让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布置好房间,介绍给大家听,还能让大家给你补充,大大锻炼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四、教学生字,抄写字卡

1 、指导书写“橱、卧、瓶”

说的真好!你们还想把它介绍给其他的小朋友,让他们也来认识这些字吗?我有一个好办法:你可以把他们抄写在卡片上,回家后贴在相应的地方。到时,你就是小老师啦!

不过,这些字中有几个字比较难写,(出示词语),比如说“橱、卧、瓶、脑”等,你有信心写好它们吗?我们先一起来学这个“橱”字,电脑显示笔顺,学生书空。小朋友,你们看,这些红色的字都比较难,不过,你可不要着急,电脑博士可是个热心的人,他会帮助你的,你只要点击这些红色的字,他就会教你的。先自己学一学,用手写一写。学会了就可以在卡片上漂漂亮亮地写下来了。

2 、学生自己书写。

(一同学习教难的字,突破了难点,给学生一个拐杖,接着让学生在电脑上自主学习较容易的字,并引导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多种识字的方法,符合新课程生活中学语文的要求。)

1 、生活与语文相融

本节课来自生活又回归生活,一开始,就把课堂内容的视角投向生活。由“你们想到沈老师家去做客吗?”激起孩子的学习兴趣,从点一点鼠标,看一看动画,读一读名字,很快就学会了一些新词。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身临其境,当一回小主人,来给大家介绍客厅,由词到句,学生的说话能力在不知不觉中获得了提高。整堂课就是一个参观老师家的过程,也融合了一个学习的过程。既而的健身房符合现代生活的趋势,也让孩子增长了见识,同时亲身体验了玩“跑步机、划船器……”的乐趣,学得开心,学得快乐。而最后,我让孩子争当小小设计师,自己布置小房间,这是一个综合性的活动,活动中我看到了孩子个性化的设计,看到了孩子介绍自己的设计头头是道,看到了孩子是了不起的。我没有让课堂内容结束在下课的铃声中,而是让他们学会认字的方法,带着使命离开课堂,让孩子在课后继续把课上的内容化作更实在的行动,在生活中认字,认识的字。这样的课堂又回到了生活。

2 、网络和语文结合

利用多媒体“人——机”互动的学习环境,注意引导学生在观察、想象中获知,又注意引导学生利用媒体展现的内容进行说话练习,培养了学生的说话能力。

一年级~的加减法练习教学设计(优秀18篇)篇十

教学目标 :

1、--能读出大写拼音字母,会区分形相似而音不同的大写字母,能写出部分小写字母。

2、--会用音序查字法查字。

3、--知道“趣、递、追、差、屋、发”等半包围结构的字的笔顺。

4、--能有感情地朗读《海妈妈的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

1、--能看大写字母写出小写字母。

2、--会用音序查字法查字。

3、--能照样子填上合适的量词。

教学过程 :

一、--第1题。写出小写字母。

1、--背诵字母表。

2、--看大写字母写出小写字母。

3、--反馈、校对。

二、--第2题。

1、--复习音序查字典的方法。

2、--一起查“优”字。

3、--独立用音序查字法查出下面五个字。

4、--反馈、校对。

三、--第3题。

1、--读题和例子,明确题意。

2、--填上合适的词。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

1、--按笔顺写好半包围结构的字。

2、--有感情地朗读《海妈妈的歌》。

教学过程 :

一、--第4题。

1、--说说“趣、递、追、差、屋、发”的笔顺。

2、--看田字格,按笔顺写好这几个半包围结构的字。

3、--讲评。

二、--第5题。朗读诗歌。

1、--划出带有拼音的字,拼拼读读,读准字音。

2、--理解内容。诗歌分两部分,说说个部分说了些什么。

3、--指导朗读,一是掌握速度停顿,二是用赞叹和自豪的语气来读。

4、--先个别试读,再让全班照样子读。

三、--第6题。

1、--看图练习说话。

2、--把图意连成一段话说一说。

3、--学生做得怎么样,几天后反馈评价,注意学生的平时表现。

一年级~的加减法练习教学设计(优秀18篇)篇十一

(2010至2011上学期)。

六年级数学学科教师:高春枝。

学习。

内容分数混合运算。

学习。

标1、通过观察、分析、使学生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应用计算法则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2、通过练习,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及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3、通过观察、类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定律在分数四则运算中同样适用,并能应用运算定律及有关性质进行简便运算。

4、通过练习,培养学生观察、类推的思维能力和灵活计算的能力。

重难。

点及。

突破。

措施教学重点:确定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明确混合运算的顺序。

课前。

准备。

导学案设计个性化设计。

案1、复习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1)在一个没有小括号的算式里,只有乘除法或加减法,应该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如果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应该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2)在一个有小括号的算式里,应该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后算小括号外面的。

(3)在一个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的算式里,应该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后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中括号外面的。

2、说出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

(1)428+63÷9―17×5。

(2)1.8+1.5÷4―3×0.4。

(3)3.2÷[(1.6+0.7)×2.5]。

(4)[7+(5.78-3.12)]×(41.2―39)。

流1、学习例4。

(1)读题,明确已知条件及问题,在小组内尝试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

(2)根据每个同学的回答,小组合作归纳出两种思路:

a、可以从条件出发思考,根据彩带长8m,每朵花用m彩带,可以先算出一共做了多少朵花。

b、从问题入手想:要求小红还剩几多花,根据题意,应先求小红一共做了几朵花。

(3)独立列出综合算式后,先说说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

2、巩固练习:p34“做一做”

(1)独立完成第一题,然后全班校对。引导学生比较计算分数连除或连乘除的两种算法,通过比较,使学生发现统一约分后再计算比分步计算简便。

(2)学生读题理解题意,指名说说解题思路,再让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三、练习。

1、练习九第1、2、3、4题。

展作业:练习九第5--9题。

审核人:

文档为doc格式。

一年级~的加减法练习教学设计(优秀18篇)篇十二

练习十七习题的安排注意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如第6题,让学生看数字给数学书翻页,使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

教学目标:

1、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正确率。

2、培养学生看图的能力。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的数感。

重点理解数位的概念。

难点正确地写出11---20各数。

教学准备(师、生)多媒体课件、计数器、小棒、数字卡片。

教学环节与时间师生互动流程思考与调整。

一、基础练习。

二、指导练习。

二、讲授新课。

三、动手动脑用数学。

四、作业。

五、课堂总结:1、拍手数数,数20以内的数。

2、从1数到20;

3、从19数到6;

1、完成练习十七第1题:先看清题意,再圈出10只,然后接着数。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2、完成练习十七第3题,让生理解一双鞋与一只鞋的意思。

3、完成练习十七第5题:按1~20的顺序连线。

4、完成练习十七第7题:看图写数。

5、完成练习十七第10题:先要数数,然后再接题意圈数,注意基数与序数的区别。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2、再摆什么?还可以怎样摆呢?哪种方法摆得快?3、完成练习十七的第6题:找出数学书的第7、12、18、20页。

3、

练习十七:8、9、11、12题。

作业设计:1、课堂作业本。

板书设计:练习十七20以内的数。

一年级~的加减法练习教学设计(优秀18篇)篇十三

12-9=8+6=18-9=7+7=16-9=。

12-2=10-9=17-9=8+4=11-9=。

15-9=18-9=9+3=7+7=14-9=。

16-9=13-9=19-9=2+9=6+7=。

8+9=8+5=8+6=8+3=8+4=。

17-8=13-8=14-8=11-8=12-8=。

7+5=7+9=7+4=7+6=7+8=。

12-7=16-7=11-7=13-7=15-7=。

6+7=11-8=15-8=14-8=11-9=。

17-7=13-7=14-7=13-9=16-7=。

16-9=12-4=13-5=13-4=7+8=。

12-7=13-6=12-9=15-7=15-6=。

15-6=16-8=11-3=13-4=7+6=。

12-3=15-8=10-8=13-6=11-7=。

14-7=17-8=13-7=11-6=12-8=。

16-7=11-8=17-7=7+8=12-7=。

12-9=18-9=13-9=10-5=14-8=。

13-7=17-9=17-8=8+6=12-5=。

11-7=11-4=15-8=5+8=5+8=。

5+7=18-9=16-7=14-6=12-8=。

16-9=13-5=12-7=13-9=13-4=。

17-9=11-3=17-9=13-6=15-7=。

13-6=11-3=3+9=14-6=15-8=。

13-5=10+9=4+8=12-3=12-6=。

11-4=14-5=12-5=16-9=3+8=。

5+30=49-9=50-30=12-2=3+60=。

37-7=16-8=40+40=26-6=75-70=。

85-5=4+50=67-60=89-9=20+80=。

59-50=23-3=35-30=4+60=86-6=。

28-20=55-50=91-1=74-70=8+40=。

6+60=28―20=40+60=60-60=16―8=。

90―70=83―3=99―9=100-50=14―5=。

85-5=92-90=32-2=45-40=65-5=。

80+20=100-60=67-60=84-80=54-4=。

63-3=75-70=48-8=79-9=90-20=。

6+8―5=4+5+8=20+40―30=62-2+40=。

14-7+8=10-8+8=10-8+90=44―4―10=。

14-7+6=16-7-6=3+8-7=9+6-7=。

12-4+9=11-5+7=2+3+7=14-5-6=。

16-8+7=14-6+9=17-9+5=13-5+3=。

6+9-7=11-6+8=10-1+7=15-7-2=。

9+3-6=8+8-7=15-9+5=5+9-7=。

4+5+9=9+3-6=16-9+7=15-7-8=。

7+5-4=11-8+9=14-4-7=8+5-6=。

11-2-5=13-8+7=17-9+6=2+6+8=。

12-3+6=13-5+2=7+9-8=2+9-5=。

5+7-4=13-7+3=12-6-6=5+10-6=。

7+4-5=11-5+7=4+8-7=16-8+9=。

12-5-6=5+8-9=11-2+3=5+6-8=。

12-7+4=5+7-8=6+8-7=14-8+6=。

5+8-9=15-7-6=4+7-8=12-9-3=。

12-9+8=16-9+5=6+8-9=7+8-5=。

15-9+7=5+8-9=8+8-9=4+7-9=。

2+4+9=18-9+4=14-9+6=13-9+8=。

6+6-9=5+4-9=11-9+8=18-9-5=。

9+8-9=10-1+7=15-9+7=6+7-9=。

一年级~的加减法练习教学设计(优秀18篇)篇十四

教学目的:

1、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和感知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

3、对简单的几何形体进行分类。

4、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教学重难点: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二、探索。

1、教学例1,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

(1)出示教具。

问:能将这些物体分成两堆吗?

学生上台分。

(2)讨论:他门是按什麽形状分的?

(3)你知道他们是什麽形状?板书:长方体,正方体。

(4)老师画长方体和正方体图形。

(5)联系实际,巩固认识。

你们带的里面有没有长方体,正方体?

生活中还有那些是长方体?正方体?

(6)课堂活动1。

学生先说每个图形的名称,在连线。

(7)学生观察长方体,正方体,看一看,摸一摸,问:你如何辨认他们?

(8)回忆长方体,正方体的形状。

2、教学例2。

(1)出示例2教具,学生分成两堆。

(2)讨论:他们按什麽分类的'?

(3)他们是什麽形状?板书:圆柱体,球。

(4)老师画圆柱体和球。

联系实际,巩固认识。

你们有圆柱体吗?有球吗?生活中还有哪些是圆柱体,球?

(5)再观察圆柱体,求的形状,

3、小结。

今天学习了什麽?

三、课堂活动。

练习七1、3。

课后记。

第3课时。

教学内容:59页,例3,练习七2、4、5。

教学目的:

1、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求。

2、利用这些物体搭积木。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根据不同的形状,搭出不同的积木。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出示长方体,正方体,求和圆柱体。

学生辨认。

2、分小组,把带来的物体分类。

3、用橡皮泥做这些物体。

二、教学例3。

1、老师:我们手中有各种各样的物品,我们可以利用这些来塔各种物体。

2、老师示范。

3、分小组活动。

4、全班展示。

三、课堂活动。

1、60页2。

2、61页4。

(1)猜用几个小的正方体可以把一个大的正方体。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课后记:

一年级~的加减法练习教学设计(优秀18篇)篇十五

()+5=76+()=9()-4=6()+6=8。

二、填空题。

1、5比()大1,比()小1。

2、在3、6、8、10中比9小得多的数是()。

3、5连续加2:__________。

4、最大的一位数加()是最小的`两位数。

5、从0数到10一共数了()个数。

6、减数是2,被减数是9,差是()。

7、10里面有个一。

8、一个也没有用()来表示。

9、一个加数是5,另一个加数是2,和是()。

10、7的前面是(),后面是()。

三、解决问题。

1、红萝卜和白萝卜一共有10个,红萝卜有5个,白萝卜有多少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公共汽车上有3人下车,现在车上还有4人,车上原来有几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本故事书,我两天看了10页,昨天看了6页,今天看了多少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军做了5个纸船,还有4个没有做,小军一共要做几个纸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附加题。

小文今年6岁,小明今年9岁。两年后,小明比小文大几岁?

一年级~的加减法练习教学设计(优秀18篇)篇十六

教学要求:

1、学会有关“10”的加减法,初步理解得数是10的加法和减法,发展学生的数感。

2、初步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有关“10”的加减法。

教学准备:小圆片。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分苹果。

1、用小圆片代替苹果,动手分一分,并说出相应的算式。

先自己分,再小组交流。

2、分组发言,整理板书。

在发言过程中,指导学生有条理地说。

3、完成书上10的组成练习。

二、练一练。

1、哪两盘合起来是10个?连一连。

先指导读懂题意,再连一连,生独立完成,同桌检查。

2、口算。生独立练习。

3、爬台阶。

(1)(1)出示小狗爬台阶的图,谈话引入。

(3)(3)移动小狗的位置,它现在又爬到了第几级,还有几级?……。

9、说一说,填一填。

(1)先让学生独立填写表格。

(2)把算式与图结合起来说一说。如10-8=2表示有10条鱼小猫钓上8条,河里剩2条,也可以表示河里还有8条鱼钓上来2条鱼。

三、数学游戏。

同桌两个同学合作完成。

一年级~的加减法练习教学设计(优秀18篇)篇十七

一、充分发挥主题图的作用。

教材中的主题图为数数、抽象数的概念以及数的组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对每一幅图观察得非常清楚,描述得很到位,尤其在教学10的组成时,把图的作用发挥的淋漓尽致,在观察主题的过程中,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同时还运用主题图的'画面对学生进行爱劳动、讲卫生的教育,使学生在认数的同时受到思想教育。

二、重视观察能力和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观察能力和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是数学学习必备的素养之一。在教学中,我对学生的观察要求是:做到有条理,最好能多角度。表达要求是:用数学语言说完整的话。通过这一单元的教学,大部分学生达到了会观察、能表达。

三、“用数学”教学扎实有效。

本单元开始出现“用数学”的内容,这是学生今后学习“解决问题”做铺垫,在这一内容中,学生开始接触条件(目前还没提到这一用语),学会根据题中提供的信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我觉得这一知识点在本单元是学得最扎实的,大部分学生会根据图意完整的叙述题意,并根据问号所在的位置提问题,用正确的方法解决问题。

不足之处:

1、一部分学生的计算速度太慢,这对今后的学习有很大的影响。

2、做题时,很多学生不看题,凭感觉做,不知道何为检查。

3、还有一些学生分不清左和右。

4、关于序数和基数还没有区分,如不知道“从左数第6个”与“左边的6个”到底有什么区别。

一年级~的加减法练习教学设计(优秀18篇)篇十八

这个训练共安排了五个项目,包括以下几项内容:

教学要求:

1、结合生活实际,学用字词句。

2、读背成语和儿歌。

3、在生活实践中学语文,进行综合性语文练习。

4、写好“走之底”的字。

5、口语交际,向别人介绍自己“六、一”儿童节这天参加过的活动。

卡片 田字格

4课时

教学第一项

师:家,多温暖,多幸福的地方。你们喜欢自己的家吗?能不能向同学介绍一下你的家。

指名说。

师:在你的小房间里都有些什么?

教师讲清题目的要求。

1、(出示词串字词)

师:请借助拼音认读生字,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

学生自读。

指名读,学生、老师共同正音。

2、指导字音:铃 屏,要读后鼻音;脑,要读鼻音。

3、诵读词串,明了房间与用具的关系。

1、拿出准备好的生字卡片,发给学生。自己读读手上的生字卡片。四人小组交流学习。

学习内容:把手中的生字卡片与同伴交流,读准字音,共同学习词串,朗读成诵。

2、出示房间挂图:你能把手中的生字卡片粘贴在相应的图上吗?

3、粘贴练习,建立图像与词语的联系。

师:如果我们把这些词语贴在家里相应的地方,我们经常认认,就能记住啦,回家试试看。

学生抄写词串。

教学第二项

1、出示:漫山遍野 绿叶成阴 天长日久 树大根深

借助拼音自己读成语。

2、教师范读。

3、四人小组读成语。

4、理解成语的意思。(看图理解,学生只要说出大概意思。)

漫山遍野 绿叶成阴:山野上长满了树木,树木的枝叶非常茂盛,在地面上留下大片的'树叶,真是绿阴如盖。

天长日久 树大根深:时间长,一棵棵小树就会长成根深叶茂的参天大树。

1、看图熟读成语,想象成语描绘的情景。

2、四人小组学习:

学习内容:/熟读成语,练习背诵,看哪四人小组学得又快又好。

请四人小组背诵。 全班背诵。

1、借助拼音读儿歌。自由读、同桌读。

2、指名读。老师正音。

3、教师范读。

看图,小孩在干什么,表达了什么意思?

师小结:这首儿歌告诉我们在困难面前,只要有勇气、有决心,就可以战胜它。

四人小组练读儿歌。

指导朗读,要注意正确停顿和重音。

分男女生读。

遇到困难你们害怕吗?我们应该怎样做?

全班齐读,练习背诵。

1、指名认读。

2、了解三个字的结构及笔顺规则。

这三个字的部首是什么?它们是什么结构的字?它们的笔顺规则是什么?指名说说三个字的笔顺。

3、引导学生回忆前面提出的描红要求和写字要求。

1、“走之底”的位置:在田字格中的左半格,起笔“点”居左上格,第二笔的“横折折撇”在左半格横中线的位置起笔,最后一笔是平捺。

2、迎:第二笔“竖提”在竖中线上,“横折钩、竖”要紧靠竖中线,结构要紧凑。

3、老师范写。

(播放轻音乐)让学生按照要求认真练习描红、仿影和临写,教师进行个别辅导。提醒学生注意写字姿势。

教师展示学生写的好的字,表扬书写姿势正确的学生。指出存在问题,进行矫正。

教学第三项

1、让学生说说该项练习的要求是什么。

2、让学生把在课余时间收集到的自己喜欢的体育比赛或体育明星的照片拿出来,老师讲明要求,进行指导。

每个人说说自己所喜欢的体育比赛和体育明星,并把自己平时了解到的、查找到的资料与同学交流,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参与意识。

指名当讲解员,把自己收集的图片讲给大家听。

还有谁也想当讲解员?/jiaoshi/把自己的所爱讲给同学们听。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讲,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你们每个小组讨论得都很好,心中一定想好了如何将展览布置得别具一格,现在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与大家交流。

学生动手布置展览,老师进行巡视、指导。

老师可以参与其中,与学生共同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性。

师:刚才,通过同学们自己动脑、动口、动手,完成了你们手中的展览布置,这充分说明了你们的聪明才智,只要自己肯努力,只要与同伴团结协作,没有做不到的事情。

让同学们欣赏自己的杰作,老师给予最充分的肯定,增强学生的自信,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1、提示口语交际的话题。

2、学生借助拼音自读图下面的文字,明确本次说话练习的要求。

1、引导学生回忆。

“六一”儿童节那天,我们学校开展了什么活动?你都参加了哪些活动?

2、观看录像,调动学生说话的欲望。

1、除了学校的活动,爸爸妈妈都带你参加了哪些活动?你最喜欢的是什么活动?

2、四人小组交流。

3、指名上台说。

4、你还知道在别的国家小朋友是怎样欢度自己的节日的?

(看有关录像)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练习6教学设计,练习6,希望对你有帮助!

相关范文推荐

    四六级考试应试需注意的事项(模板23篇)

    优秀作文的语言要精炼、准确、生动,以浓缩的方式表达出作者的思想和情感。通过学习优秀作文范文,我们可以拓宽自己的写作思路和提高写作的灵感。一、应保证复习时间。我们

    集团采购的合同(优秀22篇)

    采购管理还需要关注供应商的合规性和道德责任,确保采购过程的透明和公正。为了提高采购效率和降低采购成本,以下是一些建议和实用工具供大家参考。依据《^v^民法典》的

    破碎也美丽(汇总19篇)

    作文是一种思想的交流和传递,通过优秀的作文可以与他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的一些优秀作文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追溯到几十年、几百年、几

    个人师德总结幼儿园小班(实用17篇)

    在幼儿园小班阶段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总结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大家一起来看看以下幼儿园小班总结范文,从中获取一些写作技巧和灵感吧。我园领导以“安全”是幼儿园工作永恒

    美丽的莲花塘(模板17篇)

    优秀作文具有很强的思辨性和批判性,能够反映作者独特的思考方式和见解。接下来,大家可以一起品读一些著名作家的优秀作品,从中学习写作的技巧和方法。莲花山上,不论哪个

    学校安全自查整改措施报告(热门20篇)

    自查报告不仅能够帮助我们审视自身的优点和不足,还能够推动我们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学习和工作效率,实现自我超越。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些优秀的自查报告范例,以帮助

    幼儿园六一活动安全方案大全(16篇)

    一个完善的活动方案应该包括活动的背景、目标、内容、流程、预算等要素。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活动方案范例,供大家参考和借鉴。xx年5月31日(根据各加盟园情况

    美术画小鸡教案(实用19篇)

    教学工作计划需要注重教学内容的层次性和系统性,使学生在逐步深入学习中获得扎实的知识基础。范文教学工作计划是教师集多年教学经验总结而成的教学参考资料,希望能给大家

    奉献奖演讲稿(专业19篇)

    在撰写演讲稿范文时,需要注意语言简练、逻辑清晰、重点突出。这些范文涵盖了不同领域和话题,如教育、环境、科技、社会问题等。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

    ×县节约能源专项检查汇报材料范文(18篇)

    在撰写汇报材料时,我们需要注意语言简洁明了、内容准确全面,以便于他人快速理解。这些范文的撰写风格简练明了,逻辑清晰,有助于读者快速理解工作内容和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