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九年级物理一模考试分析总结 九年级物理期试试卷质量分析(通用5篇)

时间:2024-10-07 作者:QJ墨客

写总结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把每一个要点写清楚,写明白,实事求是。总结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总结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总结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九年级物理一模考试分析总结篇一

一、试卷整体分析

这套试题属于九年级物理期中测试卷,知识覆盖面广,难度较大。

这套试题注重了基础知识的考查和学生基本能力的测试,突出了物理探究过程和方法的考查,命题中充分体现了物理同生活、社会的紧密联系,从内容上突出物理学科的特点。其一,联系实际的命题增多,各种题型的试题中基本上都可以找到生活实践中的物理现象。这既可以不让学生们感到陌生,又让学生们理解,要从实践中来,应用到实践中去。其二,关注考生获取信息、运用信息能力的考查,反映在试卷上,就是给考生一段信息,学生自己去阅读、分析处理信息。其三,考查学生在科学探究中对基本仪器的使用和读数,对基本实验的探究以及对科学探究方法的考查。

二、答卷中反映出的问题

本套试题的主要特点是注重基础和能力的考查,试题较新颖,这样有利于引导教学培养学生的能力。但从考试情况看,学生考试情况不太满意。在一定意义上反映出日常教学中的弱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物理语言表达不够准确。例如:实验题不能用准确的物理语言描述物理现象和规律,表述实验步骤缺乏规范性和完整性。

2、基础概念掌握不扎实,学过的知识忘记的太多,边学边忘。例如:第6小题对电阻概念理解不够,选择题第3、5、6对内能和比热容的理解学生出现错误的较多。在对于理解分析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压、电流关系以及变化电路中的电压电流不会分析,有的甚至是胡乱分析。

3、作图缺乏工整性,平时习惯较差。第25小题画手电筒的电路时有的用钢笔画、有的用圆珠笔画,电路元件画的不规范、导线画不直且连接不紧密,并且对于按要求连接电路题意分析不清,有多余的导线。

4、考生计算能力欠缺。尤其是九三班的学生计算能力较弱,解计算题的格式不规范,解题习惯不好,乱套公式,不写单位居多。

1

5、考生读题审题能力有待加强。对灵活性、开放性的题目不适应,对阅读信息量大的习题存在畏难情绪,对物理情景理解不深入、不透彻。

三、对今后教学的建议

1、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物理意识、物理思维的培养,加强对物理概念的建构教学,重视突出建构过程,以加深学生的第一印象。对物理规律的得出加强科学探究,让学生亲自体验,在过程中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在探究中掌握科学探究方法并培养科学探究的精神。

2、要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抽样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有的学生学习过死。他们不是从理解物理概念、物理规律上下功夫,而是采取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不仅背概念,背定律,背公式而且背习题。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在理解上下功夫,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和思维习惯,千万不要引导学生把精力放在死记硬背上。

3、要进一步加强实验教学

从试卷第四大题情况看,考查基本实验、实验分析到考查实验设计,学生对实验探究部分有一定的提高。但是从答卷情况看仍存在以下问题:

(1)部分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弱。实际上实验设计题目并不算难,设计的方法也很多,属于开放性试题。可能教学中这类题目做得太多,学生印象太深形成思维定势,所以很多学生思路打不开,应付变化的能力不强。

(2)语言表达能力有待提高。不少学生虽然能够构思出实验方案,但是语言表达不清,答案前言不搭后语,条理不清。事实证明语言表达不清的内在原因除了语言表述能力存在缺欠外,主要是对构思的方案不明晰。

(3)学生实验做得少。教学中除了让学生做完规定的学生实验外,还应尽量让学生多做一些其它实验。在做实验设计题目后,尽量让学生用实验验证一下自己的设计方案是否可行。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4、今后教学中要注重物理学法指导,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加强培养学生收集信息、 处理信息的能力 ,加强自主性、探究性、创新性学习。

2015年11月19日

2

初三物理期末考试试卷质量分析:对生活物理关注不够,知识掌握的“应试”成分太多,对实际问题的解决不能触类旁通。教学中应提醒学生身边生活处处有物理知识,注意身边的物理现象。要把物理知识从具体的情景中抽象出来,再还原到具体情景中去。

一、 试卷的基本情况

1.试卷的题型结构

题型 选择 填空

2 实验 4 计算与应用 题量(20) 10 4

占分(100) 32 16 18 34

2.各部分知识点分数分布大致为:

简单机械 、功占33分,机械能、内能占25分,浮力26分,力16分。

二、学生抽样试卷分析及卷面暴露的问题

1.部分基本知识掌握不扎实,学生不能灵活应用物理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2、审题不清,解题不规范,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在评卷过程中发现,由于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语言不规范,推理不严密,导致丢分占了不少的。

3、.思维不够灵活,能力仍显薄弱,综合应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

4.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各个要素的运用仍不得要领,面对探究性试题感到束手无策。

三、对前一阶段教学的反思

造成以上错误的原因是:

1、学生学习物理兴趣不够浓厚,对基本概念、基本公式的掌握不牢固。

2、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活动重视不够,对有关实验内容中的操作要领不了解。在平时教学中的养成训练不够,教师总舍不得把课堂上的时间让给学生,让他们进行审题、作图、计算、实验操作、文字表达等方面的基本技能训练。在今后的教学中,能让学生说的、做的,教师一定不要代替,要多给学生表达表演的机会,让学生不仅仅想说、敢说,还要会说、善说,不仅仅想做、敢做,还要会做、善做,把基本技能的训练落到实处。

3、物理思维方法的培养做得不到位,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欠缺。

4、对生活物理关注不够,知识掌握的“应试”成分太多,对实际问题的解决不能触类旁通。教学中应提醒学生身边生活处处有物理知识,注意身边的物理现象。要把物理知识从具体的情景中抽象出来,再还原到具体情景中去。因此,在平时教学中,要防止从概念到概念,从规律到规律,从练习到练习的教学方法,要密切联系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生产、科技的实际,要将物理知识情景化,物理情景理性化。让学生的头脑中不再是枯燥的公式、概念和规律,而是随时能够将复杂问题简单化,简单问题情景化,情景问题理性化。

6、教学中过分重视“知识与技能”,而忽视“过程与方法”造成的。我们要深刻体会和研究如何将科学探究作为“内容”、“方法”、“精神”和“创造性活动”,并将其贯穿于教学的过程中,教学素材的选用之中,试卷命制的过程之中。对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在起始阶段可以采取低起点、小坡度、化整为零逐个击破的策略,务必使学生掌握这一科学思维程序。

四、得到中考复习策略:

1、降低难度,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复习工作要紧紧围绕课标,不能用以前的旧大纲要求随意加深难度,要力争在拓展知识面上作些探索,要用好《中考复习指南》,尤其是对书中的试题进行认真的研究。重视对教材给出的插图和例题、习题的研究,并能适当拓展延伸。细化教材知识点,强化观察、表述能力培养。物理概念、规律是对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的总结、归纳,加强概念、规律教学要组织学生认真分析、研究观察到的物理现象、过程,通过对比、讨论、表述,深化对概念、规律的理解,达到对概念、规律的透彻掌握;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知识的内容,运用文字、图表阐述知识所表达的物理现象和事实,用实验、实例认识和领会知识的应用,切实夯实基础。

2、注重学习,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新课程实施的新要求,促使教师要不断学习,要接受新的教育思想,注重学生的复习活动,注重与生活实际的联系,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性,真正让学生主动去梳理知识、剖析错误、寻找适合自己更好的复习方法。

3、要重视集体备课,复习课密度大、内容多,要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切不可以为是旧知识便泛泛而谈。

4、重视对中考试题的研究,必要时进行二次创造,正确把握2015年中考命题的走向。

5、鼓励学生再做重现教材中的学生分组实验,,让学生深切感受物理的真实性、趣味性,切实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6、加强训练,提高学生的分析判断、语言表述能力。

提高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要求引导学生将获取的物理知识物化为自身的想。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要求提供学生更多的语言机会与情景,多说多练多比较。设置情景、精选题例、适度训练能起到巩固基础、明确思路、探究方法、开阔眼界、培养能力的目的。练习要紧扣中考要求,做到系统化、规范化,防止形式化、教条化。要有练必批、有批必评、有错必纠。要在练中指导学生读题、审题、解题、答题。读题要抓助关键的字词,正确把握试题情景;审题要注重试题的物理思想,抓助物理过程;解题要以已知的事实数据为运用知识的依据,寻找突破口;答题要清晰、明确、规范。计算题的教学不要任意拔高,严格按照《课标》要求进行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精神、科学方法。

7、联系实际,注重应用。

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熟悉的事物出发。由简单到复杂,逐步增加难度,提升对逻辑思维与动手能力的要求。要引导学生关注科学、关注生活、关注社会。运用物理知识解决日常生活、自然现象中的问题。

总之,物理复习教学应以学生物理思想和学习方法的初步养成为主导,知识掌握与技能提升为基础,《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为宗旨,全面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学生观察、分析、讨论、思考、归纳、表述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注意知识系统化,方法系列化,训练规范化,反馈经常化,形式多样化,建议在夯实双基的基础上,教师多自编练习,联系社会,联系学生生活,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015-6-28

一 、试题情况简评

1:期中考物理试卷主要特点:第一,题型稳定,试卷中,题型包括填空、选择、解答题,保持历年来中考命题的稳定性与持续性。

第二,以纲为纲,以本为本。

第三,重点突出,重视双基。

2:试卷从平时教学实际出发,结合学生熟悉的学习内容,与学生生活中的物理知识相联系,考查了的本阶段所学物理知识,知识点覆盖面广,从中考的角度来讲的话,本次考试题目难度适中,没有偏题、怪题。题目所要求解决的问题指向性准确,学生不易产生歧意,如果说从目前的九年级上学期的物理教学角度来讲,题目有点难,每个考题的呈现往往要经过多次累加。总之,试卷注重学生基本能力考察,是一份能使学生接受的试卷。

通过对学生试卷认真、仔细的批改,对各题认真的研究分析,对成绩客观公正的分析比较来看,整体还能达到了预期测试的目的。通过这次考试真实的检测了九年级学生这半学期来的学习情况,好的方面及存在的问题,以及教学中好的措施和存在的不足,这将为以后学生的学习和教师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下阶段教学指明方向。

1:大部分学生答题时还能较好的按要求作答。

2:但一些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技能掌握不够。如第7、12、14、22题。

3:大部分学生对没见过的物理现象都感到较棘手,出错率较高。如第7、12、14题。 4:答题规范性不强,计算题板书不规范,数据无单位,不写公式或符号乱用,如第26、29题。

5:实验,探究题学生得分率低.如第21、24题,学生没有理解探究内容的内涵导致错误.。

三、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建议和看法。

1:立足《课程标准》,作好教学工作。

2:对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教学要扎实。概念的意义、运用要清晰,教学举例要典型性、示范性。实验教学要予以足够的重视,在实验中引导学生关注实验想象,思考实验设计的个环节意义,解决实验中一些技术问题。实验后,再进行有关的实验题讨论,巩固所得知识经验,提高实验能力。

3:教学中更加强调基础知识的学习,进一步加强对学生能力方面的培养,注重过程性分析与表达描述,强调物理现象的准确分析理解,在指导学生学知识的基础上,更加关心学生对物理规律的正确运用。

4:对研究物理问题的科学方法教学,要加强方法运用的意义讲解,要将所学习运用过的各种科学方法进行对比讲解,引起学生的重视和教会运用。

5:教学中注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数据、计算公式、步骤、单位书写的'规范要求等不可放松。

6:教学的同时,较强对学生多方面指导。指导学生审题方法;纠正物理名词中错别字;强化计算训练等等,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一、试卷特点:

1、试卷结构

全卷共分四部分,共100分.其中选择题24分;填空题20分;实验、探究作图题36分;计算题20分。

2、试题分类

本卷依据新课标对前七章知识的具体要求和重点内容出题,题目的覆盖范围比较大。主要考查学生对前七章知识的掌握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探究和实验观察中,考查学生对科学探究具体掌握程度。着重考查了学生科学探究的过程、方法,以及怎样自己设计对物理问题的探究。内容较多,考查学生科学探究能力作为一个重点考查内容。让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知道科学探究的重要性。在考查学生学习物理知识时,对生活、生产和身边的一些现象的想法,看法等。让学生知道学以致用,了解物理知识的价值和自己学习物理知识的想法。

3、试题特点

(1)基础题仍占较大的比例。主要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基本规律的简单应用填空题、选择题的第一题考查的都是学生基础掌握情况,第、16、18、、24题是通过实际应用考察学生计算能力。但是填空题、实验题、作图题难度偏大。

(2)重视理解能力的考查,在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方面,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3)重视实验能力、实验方法的考查。 联系实际,以实际社会生活作为题目的背景,创设情境。主要考查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从成绩来看,优秀率只为0,及格率7.2%,平均分29.5分,说明试题难度过大,同时也暴露出我们教学中的不足,我们知道处于优秀线和及格线之间的学生提升最有潜力;处于及格线以下的学生是下阶段教学的关键和难点。从各题得分的情况看,填空题、实验题失分最严重,实验题题目20、21、22题灵活学生不会应用所学知识解决,本人在摸清学生分布状况的情况下,有针对性的进行培优补差,总结经验,找出教学中的问题,为下一阶段的教学工作制定对策。力求在教学中把分层教学落到实处。同时为今后的学习明确了重点和方向。例如:

(1)基础知识和实验操作能力不过关,应在实验题方面增加练习。

(2)运用语言叙述实验过程的能力较差,物理语言的连贯性较差,物理语言的使用较差,分不清大、小、高、低的含义。

三、补救措施

1、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掌握物理量的符号、单位、解答物理简答题的书面表达能力、物理公式、物理计算知识应落实,解答问题过程书写的规范等,这些问题,不是学生智力所不能及的,主要是学习习惯问题,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督促。

2、着重联系实际。联系生活生产现象中培养学生的物理理解能力,使学生能从具体问题中,分析物理情景、物理过程,找出与书本知识的联系;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分析解答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同时也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做到学以致用。

动脑学习,提高实验技能和学习素养,达到实验目的。

总之,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的较好,但只要变化,就出现问题。实验题是学生的弱项,很多学生知道意思,但答题和作图时,准确性差,书本知识只要联系实际生活的实例,就出现了错误。不同学生差异较大,加上这次考试内容偏难生的复习时间根本就没有,也是这次考试成绩不理想的原因。在以后的教学中,定要使出现的题目多变、多做实验、多联系实际,让学生的成绩有一个新的飞跃。

一、试卷特点:

1、试卷结构

一、十二章的热学内容和十三十四章电学内容各占一半,考查学生科学探究能力作为一个重点考查内容。

2、试题特点

(1)基础题仍占较大的比例。主要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基本规律的简单应用。有多题是前年期中试题的原题。(2)重视理解能力的考查,在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方面,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考查的知识内容主要是:热值,比热容,内能,欧姆定律,电路图连接和作图,这些都是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3)重视实验能力、实验方法的考查。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从成绩来看优秀率和和进线率乡镇排名低于学校总体排名,由此暴露出我们教学中的不足,急促边缘生是下阶段教学的关键和难点。在摸清学生分布状况的情况下,有针对性的进行培优补差,总结经验,找出教学中的问题,为下一阶段的教学工作制定对策。例如:

(1)基础知识和实验操作能力不过关,识别图景能力较差,应在实验题方面增加练习。

(2)运用语言叙述实验过程的能力较差,物理语言的连贯性较差,物理语言的使用较差,分不清大、小、高、低、增加了和增加到的含义。

(3)解答表格、图像题、作图的能力较差,阅读能力欠缺,曲解了题目的意思。

答题错误较多的题是:7.8.11.18.20.21.25 出现错误主要原因是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不能正确运用基础知识,盲目死记概念,不能灵活运用。学生不能真正理解物理知识和概念,实际应用能力也较差。

三、补救措施

1、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象物理量的符号、单位,测量与读数、力的图示等知识应落实,解答问题过程书写的规范等,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督促。

2、注意联系实际。使学生能从具体问题中,分析物理情景、物理过程;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能辨别不同事物的异同,养成观察和发现问题的习惯,做到学以致用。

3、重视调动学生积极学习。应注意引导、启发学生思考,鼓励他们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逐步改变那种能听懂,不会自己分析问题的状况。

4、提高教学的效率,加强做题训练。

九年级物理一模考试分析总结篇二

引言:

一、命题依据

五中九年级物理期中测试题以《物理课程标准》和人教版教材为依据,注重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全面考查学生,全面落实《标准》的课程基本理念和培养目标,同时结合我校学生的学习实际,重点考查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材中的基础知识、核心内容和课程标准要求的核心能力。

二、命题设想

1、注重全面考察基础和重点知识与重点能力,避免学生大量机械做题,确实减轻学生的过重的学业负担。

2、以课标、教材为依据,填空和选择题大多数以教材和教材中习题为背景进行改编。降低试题难度,有利学生的新课的学习。

3、关注平时教学,部分试题以上课时所讲的例题和学生所训练的习题通过再加工而来,引导学生关注教师的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听课能力。

4、关注学生的实际生活、社会热点知识和现代科学技术,引导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社会。

质量状况:

1、考试成绩等级呈现统计表(略)

2、考试基本情况

年级

人数

最低分

最高分

平均分

标准差

难度

九年级

384

94

64.68

19.3

0.65

试题评价:

15题、16题、23题、25题等题,则主要根据教材中的重点板块进行加工创新而得。其主要目的一是落实课标中所要求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二是促进学生在新课的学习中不要脱离书本,避免盲目做资料,既有利于减轾学生过重负担,又有利于避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机械重复训练。

2、试题立足课标,注重课标要求的重点知识和能力的考查。

课标中物质属性这一主题中要求通过实验理解密度的概念;机械运动和力这一主题中要求通过实验探究,理解物体的惯性。在试题中通过第28题、29题、34题进行了全面的考查,试题既注重了探究过程的考查,又注重了对知识的加深和扩展,也注重了学生能力的考查。其目的之一是为了强化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中,应注重实验,加深理解,避免机械记忆。

3、试题注重与学生生活、社会热点、科技进步的联系

24日中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发射情景,第32题选材于《三峡日报》2007年10月12日报道的京沪高速铁路可行性报告获批的事件。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让学生关注我们的社会、关注科技的进步,同时也注重考查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试题突出了对科学探究各要素的考查。

试题通过不同题型及创设出不同的问题情景对科学探究的各个要素进行了不同层次的考查。例如第14题考查了学生实验评估的能力;第24题及28题考查了学生对器材使用的能力;第25题及第26题考查学生的识图与作图能力;第27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第29题考查学生解决实验过程中的问题的能力和归纳推理的能力;第30题、31题重点考查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等。试题在考查学生探究能力的同时还注重培养学生求异的思维和逆向思维。例如第24题台秤的使用既要参照天平的使用,又和天平有一定的区别;第31题则要根据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来反向设计实验。

5

、试题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第33题,第34题充分利用塔式起重机和空调、暖气等学生熟知的载体,将重力与质量的关系、滑轮的使用、滑轮组的绕法、密度与温度的关系、气体的对流等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综合考查,培养学生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注重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知识的迁移,避免死记硬背学物理的方式。

6、试题在设置中注重了难易结合,同时给学生留有广阔的创新思维空间,有利于我校不同层次的学生发挥水平。

改进与建议:

1、对改进教学的思考:

(1)进一步加强物理基础的落实,进一步重视教材课后的习题的教学:

15题、第16题、第19题、第18题、第20题、第22题、第23题、第24题、第25题,占基础题的76%。其中第2题、第3题、第5题、第23题、第24题、预估难度比实际难度大。说明学生对书后习题落实不够。

(2)、进一步加强平时的课堂教学过程的落实,注重学习方法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

(3)、在平时的教学中进一步注重学生物理思维的培养。

例如第27题、30题、31题、32题、33题相当多的学生因答题不严谨而大量丢分。

九年级物理一模考试分析总结篇三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摩擦力。

2、知道摩擦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3、知道摩擦的利与弊。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感知摩擦力的存在。

2、通过实验,探究摩擦力跟物体表面受到的压力以及接触面的关系,并使学生尝试运用实验、归纳等科学的研究方法研究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探究,使学生体验到自主合作探究的乐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对知识的应用,使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的重要性和对社会的价值。

教学重点 应用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设计探究实验

九年级物理一模考试分析总结篇四

今天上课之前,我带了几个小玻璃球准备和同学们一起进行科学研究。但在来学校的路上,小玻璃球变脏了。老师给他们洗干净了。现在,请两个同学把玻璃球请出来。(请两个同学上台20秒夹球)

提出问题:玻璃球为什么不好夹?——学生讨论回答

你认为摩擦力是一种什么样的力?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叙述摩擦力。

(二)、新课学习

1、认识什么叫摩擦。

师:关于摩擦力,你了解多少,你还想知道?

学生回答。

学生设计实验并实践感受: 学生将手掌放在桌面滑动,脚在地板上来回擦动等。并请学生回答。

师:我们的手、脚运动受到阻碍的现象叫摩擦现象,这种阻碍物体运动的力叫摩擦力。

学生回答。

师:显然,我们需要增大有益摩擦,减小有害摩擦,为此,需要测量摩擦力的大小探究改变摩擦力的方法。

2、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师:你认为摩擦力的大小 与什么有关?请同学大胆猜想。

(1)学生预测。

(2)教师点拨:如何测量摩擦力的大小?请同学们看《信息快递》,注意匀速拉动实验过程中,若要证明摩擦力大小与压力的关系,哪些条件应该是相同的?哪些条件是可以变化的?想好以后,如果你需要什么材料,而桌子上没有的,可以由组长上来拿需要的材料。

(教师提示学生控制变量的方法)

(3)各组学生分别汇报准备进行的实验方法。

(4)学生以组为单位,安排好每个人的实验分工。

(5)学生按照所设计的方法进行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6)学生反馈实验现象,并说明原因。

教师总结,并板书。(略)

3、了解摩擦力的存在和应用。

师::生活中哪些地方存在摩擦?

学生讨论。

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

例:人走路

a、哪里存在摩擦?

b想象:如果没有摩擦走路是什么样子?

c、鞋底为什么有凸凹不平的花纹

例:汽车在冰 面上打滑

a汽车出现了什么情况?为什么?

b、怎样解决?(撒盐、木屑、煤渣等)

c、轮胎上为什么有纹?

例:滑雪比赛

a、滑雪时板与雪间的摩擦有害还是有益?

b、怎样减小摩擦力?

师:摩擦有时有利,有时有害。因此有时我们要增大摩擦,有时又要想办法减小摩擦。

提问:从理论上看该如何增大摩擦力,又如何减小摩擦力。

学生回答老师总结并板书。(略)

4、研究自行车上的摩擦。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对自行车上的摩擦了解了多少,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比一比,赛一赛,看那一组知道的最多。(从教室外搬进一辆自行车)。

学生对自行车指指点点,讨论非常热烈。

5、知识的拓展。

师:由于摩擦,限制了交通工具的速度,若要提速,你能想出什么方法吗?

学生回答。

师:介绍水翼船、气垫船、磁悬浮列车。

九年级物理一模考试分析总结篇五

1.知道重力是如何产生的.

2.知道重力的大小和方向.

3.知道重心的概念.

(二)、方法过程

1.通过观察和实验,感知重力的存在,培养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探究了解重力和质量的关系.培养一定的实验能力,利用数学模型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3.通过了解重垂线及重心的应用,培养应用物理知识解释简单生活现象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课堂上的观察分析活动,养成善于观察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2.通过了解生活实际中物理知识的应用,增强学习物理、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点重力的概念及重力与质量的关系g=mg.

教学难点 重力的方向.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