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成果报告总结(精选5篇)

时间:2024-10-03 作者:HT书生

报告材料主要是向上级汇报工作,其表达方式以叙述、说明为主,在语言运用上要突出陈述性,把事情交代清楚,充分显示内容的真实和材料的客观。怎样写报告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报告应该怎么制定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报告优秀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成果报告总结篇一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前提,为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教改的重要内涵,本学年通过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回顾这一年来的工作,有不足也有很多收获,现将本学期的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健康教育长抓不懈

(一)加强健康教育课堂教学管理,建立健全课程体系课堂教学是学生健康教育的最主要手段,我根据学生及专业特点严格按照大纲要求,订制完整的健康教育教学计划,并做到教学进度、教学内容与计划一致,平时认真备课、上课,做到概念清楚、启发式教学、语言生动、理论联系实际,充分利用好课堂的40分钟。

(二)以节日为切入点,开展丰富多彩的健康教育活动

以卫生节日为切入点,我适当选择学校卫生工作主题,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活动,使学生从小学到卫生、保健知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掌握自我保健方法。本学期主要内容有:防治宣传,防病爱国卫生月宣传、饮食卫生,并对七年级学生进行了禁毒、防艾、心理健康等保健知识讲解,使学生通过这些系列活动了解并掌握一些常用的保健方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总结。学校利用网络、电视、黑板报、宣传窗、校园广播、班会、讲座等形式进行健康知识宣传,让健康知识深入人心。为了调动学生参加健康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学校组织了黑板报、手抄报、征文等比赛活动,把健康教育和学生的专业实际相结合,把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健康意识。

(三)注重培养学生卫生习惯,提高学生卫生意识

新学年初,学校组织新生进行身体检查,建立新生身体健康档案,做到预防疾病有据可寻,培养学生科学的健康观。知识是教育的基础,让学生建立健康教育的卫生行为是关键,平时班主任及任课教师时刻在督促学生注意个人卫生习惯的养成,如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勤洗衣物等,从点点滴滴入手,使之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和技能。此外,学校非常重视环境卫生工作,采取班主任重点抓,学生每天相互督促检查,校领导、教务处、团委组织抽查等方法,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规范。经过这样的规范培养,学生的卫生习惯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乱丢垃圾等不文明行为在校园里越来越少。

(四)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确保学生健康成长

根据本校七年级学生的实际,我确立了多维的发展目标,通过心理辅导、咨询和各类活动,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心理干预,为学生的心理发展提供必要的服务、指导和帮助。同时,对极个别有心理问题和成绩偏差的学生进行心理康复工作,逐步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塑造良好的人格,进一步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

二、反思与展望

本学期健康教育已进入尾声,回首这一学期的工作,有成绩也有不足,现总结如下:

在健康教育的具体执行过程中,往往会忽视学生个性化的教育。在工作中过于强调学生的共性,而忽视了对学生的个性的尊重和塑造,这一点有违健康教育的宗旨。我们在塑造学生共性的同时又很容易忽视对学生创造性的塑造。社会迫切需要的是创造性的人才,健康人格不但要求学生生理、心理健康,还需要有创造性的个性品质。

健康教育工作发展不平衡,还离健全、完善的健康教育模式有一定的距离。我们在很多时候只注重对学生进行说教,而忽视了身体力行其实对学生有着更有效的教育意义。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在全校上下及各个老师的密切配合下,我们的健康教育工作必将上一个新的台阶。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成果报告总结篇二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而今,教师不仅要授业解惑,而更重要的角色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学生心灵世界的开拓者。因此,教师自身必须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多年的教育实践告诉我们,教师的心理品质对学生心灵的影响,是任何其他教育手段都无法替代的,它作为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心灵。所以教师自身的心理教育,无论是对教师自我心理品质的提高,还是对学生的健康成长,都具有拓展现代教育的重大意义。

1.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由于中小学生本身心理发展还不成熟,他们具有模仿性强、好奇性盛、可塑性大的心理特点,这样,在与学生长时间面对面的接触中,教师的言谈举止和教师的心境、情绪、心理品质等都直接影响教育环境,影响到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事实表明,学生的害怕、说谎、缺乏礼貌、违抗、挑衅等失调心理,其原因之一,与某些教师心理不健康,师生关系不佳有关。

在教师诸多心理品质中,对学生有较大影响的人格特征有以下几项:

(1)精神振作还是沮丧;

(2)兴趣广泛还是狭窄;

(3)性格暴躁还是稳定、和蔼;

(4)意志坚强还是懦弱,果断还是犹豫不决;

(5)生活有条理还是杂乱无章。

2.师生关系的影响

学校教育的特点决定了教师在师生互动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心理健康的教师往往能够尊重、理解学生,平等地对待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和开放、宽松的学习气氛。因此,教师的心理健康能促进学生生理、心理、行为等全面、协调地健康发展,使悲观的'学生变得快乐,受挫的学生建立信心,懒散的学生变得勤奋,内向的学生变得活泼。反之,如果教师心理不健康,往往不能正确、公平地对待学生,处理方法消极不合理,使师生矛盾更加尖锐,甚至导致学生的心理失调。

3.教育工作效率的影响

心理健康水平较高的教师,在智力、情感、意志和个性等方面得到健康地发展,能正确、迅速地化解矛盾、解决冲突,及时地处理好各类问题,能营造一种和谐、温馨、轻松、自由的学习环境,促使学生思维活跃,易于创新,其工作效率必然高于心理不健康的人。

夀育教学活动是师生双向互动的过程。心理素质良好的教师,会凭借自己的语言、行为和情绪,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学生在教师的感召下,会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体验到愉悦、满足的情感,并流露出对教师的尊敬和爱戴。于是,在双方的协同努力下,创造出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情境和课堂氛围。这样的教学,必然是令人乐而忘忧、如沐春风。但在现实生活中,教师的心理问题又是客观存在的。由于教师的心理问题,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产生了许多不和谐音,有的甚至造成相当恶劣的后果,阻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深思。

三、怎样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

尀为教师,学会心理调适,保持心理健康,为学生创设出和谐、健康、向上的心理成长环境是非常重要的。要提高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有豁达的人生态度,改进教育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是教育工作的需要,更是人类自身心理发展的需要,和谐的人际关系,使人心情舒畅,精神振奋,工作愉快,形成积极乐观、开朗的性格。

2.要学会调控消极因素,调节自我情绪。心理健康的教师应该用理智驾驭情感,合理调适不良情绪。

3.正确对待挫折、失败,提高承受焦虑的能力。教育工作要求教师遇事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镇静,能接受困难和挫折的考验。如果教师毫无承受教育焦虑的能力,一遇到困难就不知所措,稍有不如意就灰心丧气,那是无法搞好教学工作的。

4、不断提高自我,完善自我。从我做起,不断学习,提高自我是对改革的最好适应,也是缓解心理压力的积极方法。

所以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首先要重视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充分发挥教师教书育人、言传身教的典范作用、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教师要保持健康的心理,必须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以一种平和的心态面对环境的变化。要努力克服不良情绪的困扰,在不断提高知识素养的基础上,培养自信乐观、豁达开朗的健康心理,提高自我评价、自我调控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掘自己的潜能,发挥自己的才干,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提高教育教学的整体效益。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成果报告总结篇三

一.调研的背景与目的

近十年来,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受到党和政府前所未有的重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4]8号)中,特别强调“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危机识别和干预工作的通知》(浙教办教科[2014]66号)、《关于全面建立中小学生心理危机识别与干预制度的通知》(浙教办教科[2015]24号)两次发文,要求市、县教育局和各高中学校加强对学生心理问题的预防与干预工作。为此,普高督学组进行了普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调研,了解各高中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督促学校进一步贯彻省厅文件要求。

二.调研的准备与实施

为保障调研工作的顺利和切实有效,普高督学组先期进行了认真准备。3月18日,在鲁迅中学柯桥校区分别召开各组组长和全体参与人员会议,明确调研主题、方法,落实方案规划、材料准备、收集分析等各项工作的具体准备事宜;4月7日,向各普高发送《关于对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调研的通知》,要求各校做好自查和相应材料的准备;4月16日至24日,四个调研组分别到八所普高进行调研,首先由分管校长汇报本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做法、亮点、不足及意见建议,然后听心理教师心理辅导课,查阅心理辅导的咨询记录、个案分析、动态跟踪等档案材料和相关制度,踏看心理辅导室、活动中心等硬件设施,召开有学生处、班主任、心理教师、体育教师、生活指导教师等教师代表参加的座谈会,每校分别在高一、二、三年级中共抽取60名学生进行心理问卷调查。4月29日,召开各组长会议,交流汇总调研情况。

三.问卷的设计与分析

本次调研设计了一份《中学生非智力因素调查问卷》,从校园生活、师生关系、家庭环境、心理问题、和对心理辅导意见等五个方面设置21道选择题,每校抽取不同年级、不同性别学生60名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分析:

1.校园生活满意。对学校生活感到不适应的选项“无和偶尔”占86.04%;对学习压力程度认为“一般的”占57.71%;学校安排的课余活动“较丰富的”占44.17%;讨厌上学的“无和偶尔”占88.96%;认为影响学业的最大因素是“学习方法”和“情绪”的分别占49.17%、32.92%。

2.师生关系融洽。认为师生关系很满意的占26.46%、较满意的占50.42%;同伴关系很满意的29.17%、满意的55.83%。

3.父母影响较大。认为最亲近的家人选“父母”的73.75%;对自己思想形成影响最大的选“父母”的`55.42%;认为自己家中氛围是幸福和较幸福的共计91.40%;父母对自己关心的主要方向选“交友”的70.21%。

4.心理状况良好。感到烦躁、情绪低落、浑身无力等症状的:经常、有时、偶尔、从来没有的四个选项中,53.75%选偶尔;学习过程中觉得心烦气躁的有时会、偶尔会占83.34%;你是否经历过较大挫折?能面对吗?50.63%的选有、能承受。

5.心理辅导滞后。当发现自己存在心理问题时,找心理教师只占11.04%;多数选择是向同学、父母倾诉或自己解决;你觉得心理辅导课有用吗?53.33%选不太有用;你觉得高中开设心理辅导课有必要吗?选择很有必要、有必要的共计85.41%,说明学生心理辅导是需要的,但我们的心理辅导课或辅导活动没有获得多数学生的认同。

四,我区普高心理健康教育基本情况

我区各普高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还是比较重视的,近几年在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制度、加大心理健康教育经费投入、设立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室、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等方面做了不少工作,有些学校对创建心理健康教育特色进行了一定的尝试,为进一步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1、心理健康教育得到各级领导的重视

几年来各级领导充分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学生心理品质、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心理健康教育订立制度、构建组织、实施运行花了许多心血。

组织健全。教体局和教师发展中心都有分管领导,绝大部分学校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和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领导小组,分管校长担任组长,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第一责任人,各校成立由专职和兼职心理教师组成的心理辅导组,班级中普遍设立了心理委员。多数学校制定了心理健康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阶段性实施方案和心理危机干预预案,形成常态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把导师制、问题学生帮扶结对跟踪纳入师德与岗位考核。

运行正常。目前各校主要通过三种方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一是课堂教学,二是课后咨询,三是心理健康拓展活动。通过设置心理咨询室、“谈心屋”,开展心育活动课,创建心理信箱、“心情小报”等,建立和规范学生咨询、心理量表测量档案。使得心理问题预防和对心理危机识别、干预走上正常的道路。

2、投入比例加大,硬件设施初具规模

各学校在教育经费相对紧张的情况下,拿出一定比例的资金加大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投入,添置了教育必须的硬件软件设施,基本保证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活动正常运转。

3、初步建立一支专兼职教师队伍

各校配备了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还有一大批经过培训取得c证的教师队伍。

4、理论研究取得可喜成绩

个别学校在认真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常规工作的基础上,结合本校特色,进行了理论与实践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

校本课程富有特色。如鲁中柯桥校区开设了校本选修课程《让心灵有个轻松的港湾》入选浙江省精品选修课程,现已编印出版。单海林老师个人专著《教育管理的心理学应用》,与他人合著《实验班提优训练》《名师讲坛》等书刊。

课题研究起点较高。鲁迅中学单海林老师的《中学生学习策略调查研究》《普通高中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设计与操作》分别获得省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越崎中学桑晓芳老师的案例反思《单亲家庭学生的个案辅导》发表于国家级刊物。

《心理健康教育调研报告》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成果报告总结篇四

为响应学校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号召,自我校心理危机干预四级网络建立以来,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指导下,在全院学生的广泛参与下,传播学院结合学生实际,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增强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有助于学生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对营造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产生积极的影响。20xx—20xx学年我们以配合学校心理健康中心工作、通过常规工作和特色活动预防心理问题发生及做好个案咨询三条主线开展工作。现具体总结如下:

1、协助做好5·25心理健康节的相关工作。

在我校首届心理健康节中,我们和管理与经济学院共同承办了“心随影动”优秀心理影片展播活动。在活动中,我们选择了《海上钢琴师》等四部心理影片,精心制作海报,联系教室,为大家放映。放映前,我院心里协会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学生向观众简要介绍影片内涵,引导同学们从心理角度欣赏影片。此外,我们还组织观众撰写影片观后感,并邀请我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老师担任评审,评选出优秀作品。

2、建立心理档案,做好个案咨询

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统一指导下,认真做好20xx级新生的心理健康档案建立工作。通过整理档案数据,我们针对新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开展了心理知识普及工作;对于心理问题严重的学生,及时反馈给该生辅导员,并通过于辅导员老师的沟通,寻找该生的症结所在,有针对性地做好个案咨询工作,并关注该生在学校的发展,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由于广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较好,我们主要做的工作是通过抓好心理社团、心理委员和心灵护航员,开展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和素质拓展工作,从而有效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主要通过以下工作具体实施:

1、依托组建心理社团,倡导自我服务。

20xx年6月,为激发学生积极关注心理健康,学院在心理辅导员老师指导下成立了心理协会。协会从成立初就建立了较完备的体制,征集确定了协会名称“聆心心理协会”及logo,拟定了协会章程,并确定了工作宗旨、机构设置、职能分工等。协会的成员包括各班心理委员、各宿舍心灵护航员及对心理知识感兴趣的同学。协会内根据公平竞争的原则,竞选出秘书、调研、策划等工作小组的负责人。协会自成立以来,常规工作和特色活动有条不紊地展开。调研组定期调研学生心理情况,并在例会中上报心理辅导员,然后根据老师的指导寻求解决办法。协会还通过“心理活动月”等特色活动,加大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力度,提高同学们对心理健康的关注程度。心理协会的成立为学院心理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抓好骨干培训,夯实工作基础。

学院的心理工作主要通过心理委员和心灵护航员开展和落实,他们是学院心理工作的骨干力量,其工作是否到位事关整个学院心理工作。为了提高他们在心理工作方面的专业素质,学院组织了多次心理委员培训讲座。培训中,学院心理辅导员老师介绍我校心理危机干预的四级预防体系及心理委员的职责定位和工作要求,并结合案例介绍如何科学合理地预防与解决学生常见心理问题,扩展心理委员的心理知识,指导心理委员开展工作的方法及强调保密等工作原则。参加培训的同学专心聆听、认真记录,收效良好。一名心理委员参加培训后说:“作为一名心理委员,很高兴能接受到专业的培训,这无论是对个人心理素质的提高,还是对班级心理工作的开展,都是一件很有益的事。经过培训,我对自己的工作更加感兴趣了。”

3、注重教育实效,丰富活动载体。

学院每学期通过征集问题、张贴海报、主题班会等形式分阶段进行心理知识普及。本学期开学后,为了帮助20xx级新生更快、更好的适应生活,同时帮助20xx级、20xx级同学及时排解心中的苦恼与疑惑,协会向20xx、20xx、20xx三个年级的同学发去了邀请函,邀请大家参与“最困惑自己的心理问题”征集活动。活动得到了大家的积极响应。大家纷纷写下令自己最困惑的心理问题,并及时地反馈给协会。协会通过向心理辅导员老师反映、利用网络资源查询资料、向心理专家请教等多种渠道寻求解决方案,并及时将得到的信息反馈给大家。在团总支的指导下,各班还召开了“感悟生命”、“朋辈互助”、“如何塑造成功心态”、“怎样正确面对考试”等主题班会,帮助同学们进一步提高心理素质。

4、打造特色活动,浓厚心理氛围。

学院从20xx年11月到12月上旬组织了“心理活动月”特色活动,活动月期间开展的各类活动面向全院同学,得到了同学们的积极参与。系列活动包括“心随影动”优秀电影展播、“心路启航”心理健康培训、“欢乐体验坊”游戏环节、“快乐向前冲”心理知识竞赛四个内容。“心随影动”每周一期,共放映了《美丽心灵》等四部电影,引导同学们从心理学角度观赏影片,引发对人生的思考,并组织同学们撰写观后感。

“欢乐体验坊”环节中通过解手链、排生日、说与唱等多个心理游戏,促使个体通过团体的内在交互作用提高团队意识、交往能力和组织归属感,完善自我。在游戏之后,有同学说通过心理游戏不仅能加深同学之间的相互了解,而且能在开心与放松的同时学到很多的'心理知识。在“心路启航”讲座中,学院心理辅导员老师为各班心理委员、心理导航员进行心理知识普及和心理工作培训,以发挥心理委员的专业职能。

“快乐向前冲”活动分为室内和室外两部分:室外活动在校园中进行,依靠团队成员的团结协作来完成探路、寻宝等任务,并依据所用时间确定参加室内活动的队伍。室内部分是心理知识竞赛,竞赛中考察了参赛同学较为专业的心理健康知识,让喜欢心理知识的同学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并促进了心理健康知识在同学中更为广泛地宣传和普及。心理活动月历时近四十天,活动形式多样,参与同学多,受到同学们的广泛欢迎。

对于心理异常的学生,各年级辅导员会咨询学院心理辅导员该生的状况及四核的咨询方式,并进行进一步的干预。对于干预后效果不明显者,则由心理辅导员直接进行心理咨询。一年来,共咨询案例二十余人次,涉及家庭贫困、自卑、恋爱、人际关系交流、因身体原因引发心理问题等多方面。咨询后效果良好。

一年来,通过常规工作和特色活动相结合的途径,通过团体活动和个案咨询相结合,传播学院坚持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长期性开展,努力提高了工作实效性,同时作为一名心理辅导员,也有一点感触。通过初级心理咨询师的培训,增加了心理辅导员对于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了解,对于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然而,随着工作的深入,心理辅导员的水平尚显不足,尤其是诊断、咨询等技能水平较低。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成果报告总结篇五

当下,农村中小学的心理问题复杂严重,亟待实施开展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基础教育领域需要更多的专家、学者、教育主管部门及教师关注农村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建立专门的机构,配备专业的师资,以期有效地改变农村心理健康薄弱甚至空白的落后现状。

农村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自我”意识。这方面有个性上的问题,如内向、孤僻、任性、自私;有来自意志品质上的问题,如懒惰、意志薄弱、依赖性强;也有来自情绪方面的,如暴躁、厌学、冷漠等等。

2、交往意识。这方面的心理问题有来自家庭的,如叛逆、依赖心强、不独立、蛮横;有来自学校的,如刻薄、嫉妒;也有来自社会的,如打架斗殴、上网成瘾等等。

3、学习意识。这方面的心理问题主要体现在厌学、逃学、旷课、上课无精神、注意力不集中等等。

1、意识先行。要有实际作为,先改头脑,要实施有效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先得让相关人员改变意识,从观念上加以转变,注重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首先教育行政领导要有意识。教育行政领导要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部分,是教育应有的内涵之一,从而纳入整个教育体系,并且从物质、师资等软硬件上加以配备及完善。第二、强化学校相关负责人的意识。学校相关负责人要提高其对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让教育回归人的本质,也让心理健康教育回归课堂,而不仅仅是课程表上欺上瞒下的一个象征性的文字符号。第三、教育者要有意识。教育者要能够积极参加专业培训。使自己走向专业化的心理教育的道路,丰富完善自己的教育理论,注重心理训练的实践以及案例的反思总结,这也是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最坚实而有效的一步。第四、家长要有意识。在这一点上,学校是家长产生意识的助推者。学校应适时组织家长学习有关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尤其对于留守学生的监管人而言,无论定期举行家长会或通过家访了解学生家庭背景,还是有关训练心理发展的活动、方法都要与家长进行讨论,进而制定方案。

2.行动跟进。第一、做好专业教师的培训。学校要加大培训力度,加大投资,在本校培养至少一名专业的心理教师。第二、做好各学科教师的延伸培训工作,提高全体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掌握基本的心理疏导及训练的方法,有效地控制好自己的教育行为。第三、做好教师的心理健康工作。教师要以积极健康的心态,愉悦的心境,和稳定平和的情绪投入到教育中去,优化教育教学环境。第四、做好评价工作。学校要建立包括各学科教学成果、师生的情感体验、健康水平测试等多维度多层次的评价体系。第五、做好各学科的渗透性教育。各学科教师要打破学科概念,发掘本学科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适时适机地对学生进行教育。第六、做好班主任工作。班主任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中心角色,他既是管理者,又是陪伴其成长的朋友,与学生的交往最为密切。因此,班主任的工作一定要勤、细、实、巧,要深入了解学生心理,根据不同学生地不同心理问题,采用灵活多变的方式对学生实施教育。

3.文化陶冶。开展丰富多彩,健康高尚地各种文体活动,演讲比赛,团队活动,给学生心理发展以积极健康向上的影响。并可通过橱窗、板报、专栏、手抄报等方式营造健康和谐的的校园文化环境,以陶冶学生的性情、促进其活动能力,集体生活与人际交往能力。

4.爱的滋养。“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前提和出发点,把爱当做心理教育的催化剂、灵丹妙药,你会发现走进学生心灵是多么的幸福。所以,教师要善于发掘社会、学校、家庭的爱的教育资源,实施爱的教育,营造爱的氛围,让感受爱与奉献爱成为每个教师的工作方式和每个学生的生活方式。总之,农村中小学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急需我们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做好从无到有的工作,之后不断的健全与完善,使之在农村中小学加以推广与普及,这样才能给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一份关注,一份希望,也才能给无数农村学生以一份关爱,让他们健康成长。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