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工作者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分析(精选18篇)

时间:2024-12-23 作者:薇儿

范文范本可以激发我们的写作灵感,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思想和观点。以下是一些优秀的范文案例,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和思路。

教育工作者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分析(精选18篇)篇一

文中介绍了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的具体做法和经验,从实验教学内容,实验教学模式,实验评价体式三个方面对传统的大学物理实验教学进行了改革的探索.通过精选验证性实验,加强综合性实验,增加设计性实验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用开放式教学模式取代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并指出实行开放式实验教学所存在的问题;采用过程评价体系,对学生实验的'全过程进行评价.探讨了通过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更好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教学方法.

作者:胡紫英作者单位:湖南科技学院电子工程与物理系,湖南・永州,425100刊名:科教导刊英文刊名:theguideofscience&education年,卷(期):2010“”(3)分类号:g420关键词:大学物理实验开放式教学过程评价体系。

文档为doc格式。

教育工作者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分析(精选18篇)篇二

“工程制图”是工科院校的机械类和非机械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制图测绘是其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制图测绘内容包括拆装部件,对拆卸的零件进行观察和测量,手工绘制零件草图,将草图整理成零件工作图和部件装配图等。通过制图测绘实践,学生在图示能力、读图能力、手工绘图能力、测绘能力和查阅技术文献等专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等方而可得到一次综合训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绘制机械图样的技能,对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制图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可起到重要作用。

目前,国内大多数高校及职业院校的制图测绘教学主要采用实物教学法,即教师利用实物讲解、演示,再由学生拆装实物部件,绘制零件草图,测量尺寸等,最终画出零件图和装配图。这种教学法存在以下问题:(1)测绘的实物零部件数量少,不能实现人手一个测绘模型,只能分组进行测绘,影响了实践教学效率和效果。有时因班级多,测绘模型不够用,需要调整教学计划,影响了教学进度。(2)由于实物模型本身的质量参差不齐,如有壁厚不均、铸造圆角、过渡圆角不清晰等问题,造成学生观察零件时,对零件结构把握不准、有偏差。(3)学生对测绘过程缺乏引导性,对测绘的先后顺序比较模糊,如果碰到某个部件中的零件有丢失.学生会对整个部件的零件装配缺乏完整性认识,给实际测绘带来一定的困难。(4)分组测绘的学生只会关注其分配到的测绘部分,对其他常见测绘零、部件掌握较少,造成大部分学生对部件测绘知识的了解及应用缺乏全而性。

近年来,计算机多媒体被广泛应用于工程制图教学中,出现了一种过分依赖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的现象。有的学校建设了虚拟制图实验室,就觉得图板、丁字尺等都要淘汰了,制图测绘的实物教学也不能与时俱进,从而过分夸大了虚拟实验室的优越性。

笔者在自主开发的虚拟测绘实验室的基础上,进行了制图测绘教学改革。制图测绘采用将实物测绘与虚拟测绘相结合的方法(简称“虚实结合”),充分利用先进的计算机设备进行虚拟仿真教学,借助于虚拟现实技术这一辅助手段,解决传统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加快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深化;同时,又保留部分实物实践环节,如手工拆装零件、测量尺寸、徒手绘制草图等环节。制图测绘教学采用虚实结合的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改革思路。

(1)以培养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为目标,采用虚实结合的方法,优化“工程制图”实践教学内容,改革实践教学的方法和手段,构建实践教学新模式。

(2)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零部件测绘实验室建设。创建开放式虚拟测绘教学平台,建设内容新颖、形式多样、知识丰富的零件部件测绘实验室,改善实践教学环境。

(3)在网络虚拟实验环境中开启制图测绘教学、实验预习的基础上,进行制图测绘实物教学。为保证教学质量,对虚拟实验教学过程进行严格管理、监控和考核,同时对实物教学也实行手工绘图质量评价,确保工程制图实践教学达到预期效果。

改革方案。

(1)改革制图测绘教学模式。采用虚实结合的方法进行制图测绘教学模式。应用虚拟现实技术构建的开放式虚拟实验室,为学生营造一种自主学习及多样化、实用化和个性化的实践环境,学生可以在网上自主选择实验内容和实验时间,自主参与、完成开放性的测绘实践学习。在虚拟实验的'基础上,利用传统实践教学的教学环境、教学条件和教学模式等,加强学生的真实感和动手能力的训练,构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实物教学为主、以虚拟实验为辅,以能力培养及个性化教育为目的的实践教学模式,突出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改革制图测绘教学的内容。利用虚拟实验教学平台,将实践教学环节进行集成和优化,设计内容丰富、可扩展性和操作性强,并与实际测绘工作接轨的模块化的实践教学内容,如各种测绘工具的使用方法及其文字、图片、视频,测量数据圆整的方法,尺寸公差与配合性质的选用,材料的选择等知识的融合,可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综合应用的能力,将实践教学变成一项富有趣味性、交互性操作和实用性的工作,分阶段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

(3)改革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通过虚实结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可以利用虚拟实验教学平台,将学生和教师制造的最新的各种零部件模型应用到制图实践教学当中,采用课内授课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增加工程制图教学的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研究性的实践教学,引导学生接触新cad软件,开阔学生的视野,开发学生的智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如通过虚拟实验平台中的逼真的三维模型360度的旋转、交互性地拆、装减速器的动画场景,可激发学生对三维造型软件的学习兴趣,教师此时可以适时鼓励更多的学生参加大学生“挑战杯”等创新性项目的课外科技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鼓励学生参加省级、国家级的cad机械设计创新大赛等.提高学生的cad制图和三维造型水平.为专业课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制图测绘虚拟实验室的开发与发布。

虚拟实验室的开发是虚实结合教学改革的前提。要实现网络平台下虚实结合的制图测绘,开发可以在网络上运行的虚拟零部件模型和可实现交互操作的虚拟部件拆装动画,是建设虚拟测绘实验室的关键内容。实验室建设开发工具有vrml、三维造型软件等。其中,vrml是一种用于在internet上构筑3d多媒体和共享虚拟世界的基于文本的开放式建模语言。利用vrml技术制作的三维模型和动画可以在internet上传输,并在本地机上由vrml浏览三维场景。开发的虚拟教学平台实验系统,使之能够对减速器的拆、装进行进行动态模拟,通过交互性拆装动画对装配过程进行动态模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利于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进一步提出问题与寻求解决问题的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而,有效地支持理论知识的学习。

结论。

第一,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出发,提出了虚实结合的工程制图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路和方案。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虚拟实验室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实践环境,优化实践教学的内容及过程,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及测绘零件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

第二,通过虚实结合的测绘,能很好地解决模型数量不够的问题,提高教学资源的使用率。在虚拟拆装时,学生感觉像是玩电脑拼装游戏,对部件中的零件装配位置和装配关系记忆非常牢固。这样在画装配图时,不会再出现以往漏画零件或是零件装配位置画错等错误。

第三,制图测绘虚拟实验室开发时,应尽量做到虚拟模型与实物模型的一致性。虚拟模型与实物模型在结构和比例要保持一致,当学生观察虚拟模型后再对实物进行尺寸测量,不会有陌生的感觉,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

教育工作者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分析(精选18篇)篇三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移动通讯设备的迅速普及,基于手机等移动中的的移动商务应运而生,电子商务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代――移动电子商务时代。本文对这种新的电子商务模式进行了应用分析研究,从分析移动电子商务的应用优势入手,探讨移动电子商务的应用内容,就可以针对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的对策。

关键词:移动电子商务;应用;问题;对策。

在移动通信和电子商务技术发展的触动下,一种新型的电子商务模式已显示出巨大市场潜力,这便是移动电子商务。与传统的电子商务相比,移动电子商务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而获得信息和服务。随时随地地信息交流意味着需求的增加和多元化,同时也为企业带来了更多的商机。

一、移动电子商务概述。

(1)移动电子商务的概念。所谓移动电子商务(m-commerce),是通过手机、pda(个人数字助理)、呼机等移动通信设备与因特网有机结合所进行的电子商务活动。移动电子商务包括移动支付、无限crm、移动股市、移动银行与移动办公等。

(2)移动电子商务的优势。移动电子商务的主要特点是灵活、简捷、方便。它能完全根据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定制,设备的选择以及提供服务与信息的方式完全有用户自己控制。通过移动电子商务,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地获取所需的服务、应用、信息和娱乐。由于移动终端多是个人物品,具有极强的私人性,因此每个终端都有一个唯一的标识(如手机号码)。再加上移动设备中内置的用户个人配置,把用户的真实身份、消费身份和支付身份等融合在一起,具有天然的对应性和可追踪性。用户的身份不但容易确认而且容易收集和处理(如手机sim卡上存储的用户信息可以唯一确定用户身份),这就使得移动电子商务具备认证安全的基础,在市场准入上相比互联网上的'电子商务更具有安全性。

二、移动电子商务的应用内容。

1.移动信息服务。移动信息服务是移动电子商务的主要应用内容之一。由于移动通信真正消除了时空限制,同时手机等移动通信设备可以随身携带,移动用户通过无线技术和wap,可以真正随身随地地获取需要的个人信息服务。能够实现移动通信服务的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通过短消息(sms)提供的服务;通过彩信(mms)即多媒体短信业务;通过internet方式提供的服务。

2.基于位置的服务(lbs)。也称移动位置服务,是移动电子商务的一项创新应用。通过无线通信的定位技术,移动用户不仅可以方便地获知自己目前所处的确切位置,还能根据所处的场景用手机查询或搜取附近各种场所的信息。基于位置的服务体用个性化广告、区域性设施信息服务,如提供用户所在区域附近的酒店、餐厅、商店、医院等公共设施位置信息。

3.休闲娱乐服务。休闲娱乐服务是移动电子商务应用中最成功、利润最丰富的一系列服务。用户不仅可以从移动门户上下载音乐、视频、壁纸、手机图铃到移动设备上,还可以进行算命、交互游戏、发送数字贺卡和看手机电视等。统计数据显示,在wap网站用户中,有33%的用户目的是下载铃声、图片、游戏、视频,有11%的用户是为了使用手机博客上wap网,另外有10%是泡社区的,看新闻的8%,聊天的8%,阅读电子书的有2%。移动娱乐的需求将是拉动移动电子商务应用普及的最可能的因素。

4.移动支付。移动支付就是在交易活动中用手机、掌上电脑、笔记本电脑作为交易手段,通过短信、wap、ivr等方式,使用移动话费或使用信用卡资金,完成购物、缴费、银行转账等商务活动。经过手机投注、网上购买游戏点卡、移动梦网和手机支付水电费、燃气费等商务活动,移动电子商务逐渐走进了普通百姓的生活。如在7月,广州推出了国内首张“手机地铁票”,通过免费安装手机支付卡,乘客凭借一部手机就能坐地铁。将手机在地铁闸口“刷”一下,闸门便开启,免除了随身携带现金尤其是小额零钱的麻烦,极大地方便了乘客。这种形式的移动支付也在大学里被普遍应用,大学生只需要一张手机卡就可以在学校设有专门卡机的地方消费,这种方式不仅方便了消费者,也减轻了销售人员的工作量。有统计数据,中国第三方电子支付市场交易额规模突破10000亿元,环比增长95%。将会有更多的企业在手机支付业务上增加投入,未来几年手机支付的交易额将有明显的上升。

三、移动电子商务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移动电子商务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安全问题。与传统电子商务一样,安全问题是至关重要的一关。尽管移动电子商务的应用带来了诸多优势,但移动设备的一大缺陷就是容易丢失和被窃,再加上无线通信信道本身就是一个开放性的信道,它给无线用户带来通信自由和灵活性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安全威胁。

(2)内容与付费的问题。根据有关研究机构调查,多数移动商务用户最不满意的就是内容服务,因为用户往往花了钱却找不到自己需要的真正有价值的信息。用这种先进方式获得的只是新闻、天气预报、购物信息等,难以对用户产生强大的吸引力。对企业而言,移动电子商务也同样存在着企业应用开发不足,应用技术单一的问题。另外,获取移动服务的费用过高也阻碍了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在移动电子商务商业模型中处于主导地位的移动运营商,占有主要市场份额,每年保持着高额利润。

(3)无线信道的限制。无线信道长期面临的问题就是无线频谱和宽带。无线信道资源短缺、质量较差,与有线相比,对无线频谱和功率的限制使其带宽较小、带宽成本较高、时延大、连接可靠性低,超出覆盖区域的服务则拒绝接收。因此现有的移动通信网络数据传输速率相对较低,与3g比较起来还相差较远,服务质量仍不稳定,不足于支撑各种移动电子商务业务的全面展开。

2.移动电子商务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的对策。

(1)加强技术研究和完善认证。要解决安全问题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改进:一方面需要加强安全技术的研究。通过研发新的安全技术为移动电子商务提供基本的安全保障,如密码、密钥、sim智能卡、电子签名、防火墙等;另一方面是要营造一个良好的互联网环境。在加强相关法律法规逐渐健全的同时,加快建立个人及企业信用数据库,建立并完善第三方ca认证体系。

(2)注重丰富内容及应用普及。首先,移动商务价值链上的内容提供商应该丰富移动商务的内容和服务,真正吸引用户大众的注意力;其次,必须对提供的内容进行有效的分类,结合bt(behaviortargeting)行为定向技术,提高信息的使用效率;再次,注意发掘移动商务的应用行业,使移动电子商务这种模式渗透到整个行业中,让企业应用逐渐成为移动电子商务应用的最主要部分;最后,引入竞争机制,深化价格改革。

(3)优化网络宽带的使用,增加网络容量。无线服务提供商应该在保障服务可靠性的同时,优化网络宽带的使用,节约资源,降低时延、增加网络系统的容量和可靠性。另外,移动电子商务通讯工具目前主要是手机,而手机话费偏高是一个公认的事实,为了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移动商务中,必须开发提供方便可靠和具备多种功能的移动工具,以技术手段降低提通信成本。随着新技术的研发与更新和社会需求的交替推动,移动电子商务定会克服各种困难,显现出其强大的市场潜力,拥有不可估量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2]郭峰.移动电子商务及其应用[j].科技信息.(2):136。

[3]曹静琪.移动电子商务及其应用[j].科协论坛.(7)122~123。

[4]秦成德,王汝林.移动电子商务[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

[5]尹炎.国内外移动电子商务发展探析[j].科技资讯.2007(14):185。

教育工作者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分析(精选18篇)篇四

摘要:该文针对目前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教育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手段、考核制度等方面对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为更好的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提供一些借鉴。

传统的分析化学教学片面注重通过实验验证理论知识,课程目标定位狭窄,而较少考虑到分析化学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及学生对解决问题、仪器操作能力的培养,导致了学生的化学实验技能掌握不够,实践动手能力不足,综合分析能力薄弱等一些不良的教学结果,使培养出的学生缺乏分析化学素养,不能满足社会对药学人才的要求。

教育工作者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分析(精选18篇)篇五

信息化发展是国家的一大发展趋势,相应的信息化教育是教育界的一大突破性理念,它对于优化教育手段,促进教育公平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对于职业教育教学工作,因为面向对象的特殊性和教学课程的独特性,导致信息化教学成为教学的热点。以高职院校为对象,分析其职业教育教学信息化的研究。

职业教育信息化使得教学方式与时俱进,更加突出了现代化和科技化的教学理念,这也给受教育者好的影响,让他们在无形中接受了新的思想和意识,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实现自己的理想。

高等职业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们的操作、实践能力,这就决定了其主要方向是以学生的综合动手能力和实际作业能力为主。所以,现代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就要以增加培养学生实际实践能力为重点来进行。尤其是近些年来,许多高职院校积极使用改变教学方针,对传统教学进行改革,积极探索、大胆突破,为学生获得良好的职业教育方面有着不俗的成绩。并且在改革中使用多种现代教育技术相结合的手段,取得了非常丰硕的改革成果。本文就对高职教学改革中现代教育化技术的应用做出一些研究。

信息技术带给社会各方面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已经渗透到日常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掌握信息技术,也是未来公民和任何职业的基本生活环境。作为职业教育的教师,教学设计中涉及的诸多因素都发生了变化,掌握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法已经成为教师的必备技能之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职业教育的特点更能体现信息化教学设计的优势。

职业教育在专业设置、课程设置上与普通教育还是有很大差别的,很多教学内容是表现生产工艺、生产过程的,现场教学有一定难度,还有一些大型设备的结构、原理、操作、维修等通过传统方法很难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而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采用信息化教学设计,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二)教学环境的变化为信息化教学设计提供了硬件保障。

目前,大多数职业学校的教室安装了多媒体计算机、投影机和电子白板等设备,机房和实训中心安装了多媒体系统,为信息化教学提供了硬件保障。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带来的优势,借助各种信息化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三)教学资源的变化为信息化教学设计提供丰富的资源。

信息时代,教学资源不局限于教材和参考书,新媒体的出现极大的激发了人们的想象力。多媒体技术将图文声像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直观、形象、生动。借助信息化手段,可以将抽象的,难以理解的理论以及日常看不到或拍不到的情景再现,让学生得到理解和感知。通过模拟仿真系统,可以对一些不能实际操作的设备进行模拟操作,获得传统教学不可能达到的教学效果。

互联网的普及,使得教学资源的形式更加广泛,随着后示范校建设的推进,网络课程、教学平台、数字化资源库的建设与利用,都将为教师实施信息化教学设计提供丰富的资源。

(四)教学对象的变化对信息时代的教育者提出了新的挑战。

作为职业院校的学生,尤其是中职学生,有其自身的特点,如喜欢动手操作,喜欢在游戏中学习,喜欢体验式学习,喜欢观看有意思的动画和视频,不愿意听老师讲课,在学习方式上,已不满足于在课堂通过教师讲解和看书获取知识和信息,环顾课堂,我们会遗憾的发现学生上课很少带教材,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手段更加多样,这也对信息时代的教育者提出了新的挑战。为了适应信息时代的变化,吸引学生回归课堂,通过信息化教学设计,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将成为教师的必备技能。

俗话说,教无定法,信息化教学设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没有唯一固定的方法。但是在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时,还是有一些步骤可以参考的。

(一)收集软硬件教学资源。

收集整理现有的软硬件教学资源,可以自己开发,也可以利用网络或其他老师开发的资源,不一定每一个资源都亲自开发,浪费时间,也没有必要,即使参加大赛,也可以选择已有资源,但要注明。若现有资源不足,或满足不了要求,再根据教学内容进行设计开发。

(二)根据课程类型选择教学环境。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当课程类型确定后,就可以确定教学场所,如专业课程可能在实训中心,体育课可能在体育场,计算机类课程可能在机房,还有一些理论课程在多媒体教师等。确定好教学场地,对信息化教学环境进行必要的分析,要选择相对完整的信息化教学环境,还要合理。我们不能为了利用信息化手段将体育课选在教室上,也不能在为了教学设计中加入信息化,让学生来回在操场和教室穿梭。这样的教学设计虽然体现了信息化,却是不合理的、经不起推敲的。

(三)分析教学对象。

确定教学对象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对学习模式的适应性,学习的兴趣点,关注点,对学习的参与习惯,参与度,参与形式等。以采用不同的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

(四)根据教学内容,判定教学设计类型。

通过教学内容来确定课程的类型,按课型一般有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理实一体化等不同类型,基础课还是专业课也有所不同,即使都是基础课,语文课与体育课差别也很大。不同的课程类型采用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手段是不同的。

(五)确定教学目标。

依据教学内容及课程标准,确定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等。确定重点难点,考虑如何利用信息化手段突出重点,化解难点。采用何种方式进行化解,确定信息化的类型。

(六)确定教学策略并分析教学内容。

教学策略有多种,如理实一体化策略、做中学做中教策略,实践教学为主理论教学跟进策略等等。我们根据教学内容选择一种或两种即可,不宜过多。

一般除了重点难点,教学内容中还存在许多知识点、技巧点、技术点、能力点、互动点、考核点、演示点等等,分析这点教学内容,从学生学习的角度考虑如何加入合理的信息化手段,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练习技能,拓展视野、参与互动、激发兴趣、考核评价等,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七)数字资源及信息化教学活动设计。

教学过程是由多个教学活动组成的,我们如何充分利用现有的信息化手段,进行教学活动设计。如利用网络,移动学习终端,进行课前预习;利用数字资源和投影设备,进行重点内容引入设计;利用网络、学习终端、耳麦、qq群、论坛、微信等交流,进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设计;利用网络,教学评价软件,进行学生学业评价设计;利用网络、学习终端、游戏软件等,进行课堂或课后练习、训练的设计;利用拍照、视频录像,进行现场评价和示范操作设计;利用网络、教学平台、个人空间等进行个性化浏览学习资源设计,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

三、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研究。

在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时,我们应该明确一个基本观点,绝大多数职业教育课程,通过信息化教学设计,都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是,并不是说所有课程,或一门课的所有教学活动,都需要在信息化环境下进行教学,都需要借助信息化教学手段,哪些需要,借助何种信息化手段,应用的比例如何,都是要在教学设计之初进行分析论证的。这也是信息化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下面我们就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基本策略谈几点建议。

(一)统一管理,通盘考虑全院信息化建设。

职业教育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院校各部门开发建设自己的应用系统,缺少一个专门机构对全院的信息系统统一规划,系统零散,生命周期短,降低了系统的使用效率。在进行信息化建设时,统一布局,科学管理,分布实施,把这些功能分散的系统集中到一个独立平台,整体构建和应用一体化数字化教学与管理综合环境。

(二)信息化手段用来解决教学中的中重难点问题。

信息化手段一般用来解决教学中重点、难点问题,这点比较好理解,尤其是投入很高的信息化手段,我们一般不会花很大力气解决一些无关紧要的问题。始终牢记,以提高教学效果为目的,不是为信息化而信息化。

(三)强化评价环节,优化教育资源建设。

随着信息化资源的积累,资源的数量和质量良莠不均。高职院校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应该重视信息化资源评价环节,强调建设,重视评价。制定出全方位的评价体系,涵盖实践课程、理论课程的信息化;涵盖课件建设、精品课资源建设。把优质的资源从众多的资源中提取出来,学习推广。对优质的`教学资源建设队伍给予评价,并给予奖励。

(四)信息化的使用一定是必要的、恰当的、合理的。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切记,信息化教学设计绝不是多媒体素材的堆积。针对具体教学内容,在选择何种信息化手段时,首先应该是必要的,可有可无的宁可不用,否则可能会显得牵强。此外,应选择能够充分表现该段教学设计对象的最恰当的媒体表现形式,也不是越先进或越贵越好。当然,如果两种媒体都可选,那就选择技术含量高的,体现先进性。

(五)更新高校教师的理念,全面加强数字化教学。

教师在教学中要适当的应用多媒体和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学,解决日常讲授过程中学生难于理解和不容易讲授的知识点,让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和立体纵深层面来领会知识点。把教师传统的教书过程发展设计成以学生学为中心的教师辅导过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创新精神。特别是职业教育重视实践环节教育,摒弃了复杂理论知识的推导,强调知识的经验积累,通过信息化辅助教学就能够更容易的实现教学目标。

(六)统筹考虑,科学合理建设教育信息化。

职业教育信息化是一个复杂课题,对于从教人员是全新的挑战,它不仅是教学手段、教学设备的创新,还是教学理念、教学体系、教学观点和教学思想的创新,没有了教育信息化,就没有教育的再提高,也就没有教育现代化。职业教育信息化的最终标的是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当前职业院校热衷购买实训设备,上项目,实训室和实训资源在建成之后无后期跟进、后期维护。所以各高职院校的领导队伍应该重视教育信息化建设,在教育创新发展的高度来全局规划学院的信息化建设。

(七)信息化设计应该以学生为中心。

现代教育理论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信息化应立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考核学生的学习效果,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提高学生的参与度等等,这些都是从学生如何学的角度出发来进行教学设计。既要考虑如何运用相关的信息技术手段去实体现教学内容,还要考虑如何用信息技术手段去帮助学生去学习,拓宽学生的学习途径,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

(八)积极引导,鼓励教师加强教育技术应用研究。

高职院校建立鼓励机制,引导教师重视以专业为中心的教育资源建设研究,鼓励教师参加多媒体课件比赛。全方位提供教师参加先进教育技术讲座培训机会,根据每位教师不同的计算机基础,制定出不同的目标和方案,全面提高教师的信息化素养。加强教师对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理解,确保教师熟悉日常教学的基础上,认识和掌握各教学平台的功能。鼓励教师从事信息化建设科研课题的研究,鼓励教师重视教学资源的积累。只有全面的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意识,学院的信息化才能全面进步,才能将教育技术作用全面的融入到教学管理和实践中。

结束语。

加强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是教育改革的支撑,能够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学质量。高职院校只有全面深化信息化技术在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应用,是对实现教育现代化和构建学习型社会的有力保障。职业院校加强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人才培养工作才能有更高的效率更良好的质量。高职院校加强信息化建设不仅是自身内部的要求,是教育现代化的要求,是时代的要求。

总之,现代教育技术对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影响非常深远,涉及到教学过程各个环节的相应改革和完善。只要我们能深刻认识到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改革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应用的必要性紧迫性,大力普及现代教育技术,高职教学改革必定会取得成功。随着职业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推进,教师的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信息化教学设计将成为高职教师必备的技能之一。

教育工作者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分析(精选18篇)篇六

园林树木学在园林专业里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将学生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的重要环节,具有非常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我国的城市建设正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城市绿化也是其中的建设重点,因此,园林树木学的实践教学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既要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园林树木知识,也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宗旨,使学生轻松应对当下的就业问题。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就园林树木学的教育体系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取得了不错的成果,现总结如下,供读者参考。

一、园林树木实践教学存在问题。

学生学习兴趣的缺乏。笔者根据调查发现,园林树木学的教育过分注重书本教育,学生只能被动地接收知识,教育方式过于单一。加之园林树木的种类纷繁复杂,学生需要对大量植物的特性以及其相互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进行记忆掌握,大量的重复记忆过程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了“疲惫”状态,从而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降低了学习效率,使得教学质量得不到提高。

2.学校在园林树木教学方面投入不够。随着园林树木学在园林专业中地位的提升,许多学校开设此类专业,但是由于办学时间短、师资力量严重不足、配套设施跟不上等问题也随之出现。在这些刚性需求得不到解决的情况下,园林树木教学自然而然出现了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现象。根据相关调查,部分高校甚至存在实践教学课达不到全年课时的四分之一的情况。更严重的问题是,由于实验基地建设不足,在仅有的实践教学课中,存在着课时利用率低、教学内容重复等问题。同时,在课程学分的分配方面,多数高校也把重心放在考试方面,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必然会忽视实践课的重要性,长此以往,学生的所学所知肯定会脱离实际。

3.实践教学模式陈旧。目前,相当数量的高校存在着闭门造车的现象,没有将园林树木学的实践教学和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完全脱离社会进行教学,没有为经济发展提供好的服务。另一方面,实践教学的内容过于陈旧,课本内容长期不进行更新,而园林树木的新品种却在不断出现,这一正一反就使得学生在学校所学的东西无法与时俱进,导致学生在毕业之后会发现自己在学校所学到的知识在实际工作中毫无用武之地。在这种陈旧的实践教学模式下,教学质量自然难以提升上去。

教学内容及模式。园林树木实践教学让学生充分掌握课本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掌握园林的树木特性,将理论应用到实践当中。因此,教学内容及模式转变与否是学生是否能够学懂、学透自己专业知识的关键所在。一方面,课堂中所教授的内容一定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同时配合教学模式的更新:可以定期播放与园林树木相关的影视、音乐;甚至可以探讨以园林树木为主题的诗词;还可以让班级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指定的园林树木进行调查研究,并以ppt的形式进行调查结果的汇报,这样不仅发挥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还锻炼了学生的思考、合作、演讲等方面的能力(见表1)。另一方面,笔者觉得高校可以提高实践教学课的户外活动课时,让学生脱离枯燥的课堂,回归到大自然中,在欣赏美丽景色的同时,也可以对园林树木进行近距离的研究,其学习成效必定远远大于观看书本图片。

2.培养师资队伍,完善实践教学基础设施。优良的教师队伍是优质教育的必备条件,因此,拥有一支专业素质过硬的园林树木学教师队伍对提高园林教学质量来说是很有必要的。高校要加大人才引进,尽量将大班教学划分为小班教学,这样教师才有机会照顾到班级上多数学生,学生才有机会与教师进行互动,更加近距离地在课堂上接触到样本植物。同时,高校要有针对性地对园林专业教师进行培训,讲授授课知识,定期进行优秀教师会谈,让大家分享自己的宝贵经验,促使教师之间的共同进步。学校要建立自己的园林树木专业的实验室,要为学生的.实践活动提供必要物质条件,同时也要完善实验室的配套设施,引进最新的园林品种,让学生在实验室里接触到最新的品种,学习到最新的内容,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

3.高校企业联合培养。高校培养的人才最终都将送到企事业单位去,为社会做出贡献,因此,高校、企业可以对学生进行联合培养,让学生在体验实际工作时学习知识。一方面,高校要把学生送到企事业单位中去实训,让他们学习和接触最新的专业知识,了解当今社会的人才需求,体验单位的企业文化,这样的培养才能与时俱进,为学生在找工作时打下良好基础。另一方面,可以在企业中聘请一些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来高校做兼职教师。这些技术人员长期从事园林专业的工作,对企业动态和人才需求必定相当了解,实际生产经验肯定强于高校教师,可以让学生学习到学校里没有的东西,来为学生提供学习的努力方向。这样的培养模式下,相信学生必定能成为综合性人才。

三、结语。

“园林树木学”实践教学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性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起着关键性的作用。高校一定要分析现有教学模式下存在的教学问题,在教学方法上不断探索,对上述讨论的园林树木实践教学的改革方法进行试点教学,实时跟进教学效果,不断创新、充实新素材与新理念,做到与时俱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体。相信通过上述改革,必定能提高实践教学的教学质量,让高校获得好的口碑,让学生学到实实在在的知识,真正做到高校与学生的“双赢”。

参考文献:

[2]王晓岩.任务驱动式教学法的设计与实现[j].中国校外教育,,(1).

教育工作者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分析(精选18篇)篇七

我校是以培养生产、建设一线的技术和管理人才为主的高等院校。高等数学课程是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其教学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以及专业素质的提高。因为我校学生为高职高专学生,入学时的高考数学成绩普遍较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是很高,形成了学生从心理上怕学数学,导致了恶性循环,也给教师上课造成了困难,学生怕数学,教师怕上课的困难局面。过去的两年是学校“改革之年,创新之年”,在这样背景下数学教研室以学院改革创新为动力,对《高等数学》这门公共课进行课程改革势在必行。因此,我们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课程改革的目标:对课程知识点遵循“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形成“两个突破,两个衔接”。“两个突破”是指突破传统数学教学内容体系和教学思想,根据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逐渐形成新的教学内容和新的教学思想。“两个衔接”是指把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与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求相衔接和与目前我校高职学生的实际数学水平相衔接。通过研讨,高数改革建设的内容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

1课程重点与难点。

课程重点: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消化高等数学的基本概念、领悟数学思想和方法,掌握基本的运算,并能够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借助现代计算机技术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该课程重在培养学生用运动的、发展的观点去分析和处理实际问题。课程难点:高等数学课程中的基本概念比较抽象,数学思想比较难懂,数学方法比较灵活,运算比较复杂,由于学生对基本概念理解不透,对数学思想和方法掌握不牢固,往往导致学生的基本运算能力差,因此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更差。

2解决的主要问题。

2.1建立了特色鲜明的高等数学内容体系。

对于传统数学是由《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三门课程组成,但是这三门课程都有自身知识的完整性与系统性。由于高职高专院校学制有限、学时有限,所以在有限的数学教学时数内,很多职业院校一般通行的作法是简单粗暴快的“减学时,砍内容”。我们的做法是将三部分知识整合,并与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相结合,根据不同的专业和学生的不同需求,讲授不同的章节,服务专业,设置公共模块和选学模块,为服务学生开设网上选修课,构建了新的高职高专高等数学教学内容体系,以适应高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并自己编写出了一门教材,业已出版发行。

2.2实现了对传统高等数学教学思想的转变。

高等数学教学长期注重数学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和理论性的模式一直制约着数学教学的改革。教师对教学也是秉承老的思想,只注重数学知识讲授。一说数学改革,有的教师就会认为数学的系统性、完整性和理论性会被打破,改革难以开展,而我们的改革思路是借鉴数学建模的思想和方法,形成了以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应用“三个阶段式”的教学新模式,它既可以详细地阐述数学知识产生的背景、数学基础知识和数学知识的应用案例,又克服了传统数学教学只注重数学知识讲授的弊端;它既调动了学生学数学积极性,又改造教师思想,教的有成效。

2.3采用典型案例教学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

教师注重收集整理与学校各专业结合紧密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内容、新工艺、新案例、数模试题,并及时有效的反映到教学中来。集中骨干教师原创了大量适合高职高专教育的数学案例,使知识与实际相联系,理论与实践相融合。采用典型案例的教学方法,加强了数学知识和专业的针对性。

2.4利用混合式教学,更新了教学手段。

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和“互联网+”大数据时代,制作了大量动画、图形和典型案例库,利用学校千兆校园网络,开发了世界大学城、电子书包的专业学习空间,建设了丰富的网络资源,为学生自主学习搭建了平台,另外,利用网络平台“世界大学城”与学院“电子书包”使得教师和学生在业余时间在线上线下进行学习交流。使得课上与课下,线上与线下混合式教学得到保障。既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手段,同时也更新信息时代学生的学习方式。

3改革的.主要特色。

3.1重基础,强应用,改革了教学内容。

教研室通过组织“数学在电信、经管类各专业中的应用”的专题调研,了解到部分文科专业、特别是管理类专业对数学教学的基本要求,工科类专业、特别是电信类专业对数学的教学的需求,增强了数学基础知识,降低理论要求,选取了合适的教学内容,将内容模块化,将应用贯穿于整个数学教学过程,强化数学在各个专业中的应用。

3.2丰富了高等数学的教学思想。

在教学活动中将数学知识的讲授与数学建模典型案例(生活或专业课中的实际问题)结合,使得长期困扰《高等数学》教学理论脱离实践的问题有了解决的方法,也改变了学生觉得学习高等数学是无用的观点,丰富了高等数学的教学思想。

3.3改革了传统的教学模式。

高等数学教学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讲授、板书、作业和辅导答疑。现在是“大数据”、“互联网+”时代,高等数学可以利用计算机和手机的计算、绘画功能,使得数学知识形象化,增加知识的直观性、生动性,加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与定理,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和互联网,可以实现传统加现代的教学手段,实现课上课下和线下线上,面对面和线对线的混合式教学新模式,既能增加趣味性,又能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

4改革特色的效果。

经过一年的试点到全校各专业的推广,坚持“研讨—改革—实践—再研讨—修订—再实践”的方针,切实提高了高等数学的教学效果。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4.1提高了学生对数学的应用能力。

通过利用数学知识对典型案例或数学模型的解决,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处理实际专业问题的数学应用能力,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满足后续专业课程对数学知识需要的课程目标。课程基于互联网的海量学习资源,采用案例教学(或isas项目教学法)法引导学生创新解决实际问题,同时提升了学生的职业基本素养。

4.2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效果。

通过计算机进行数据计算拟合、矩阵运算、傅里叶级数换等拟合二维图像、三维图像等,课程内容上结合专业信息化发展,创新性地引入专业数学软件教学,大大地提高学生的专业学习热情和学习能力,提高了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受到了学生和后续课程教师的充分肯定。综上所述,高职高专高等数学改革的道路还很长,需要教育工作者不断的探索,在这个过程中,需要通过多年认真的教学研究,数学课程才能以富有时代气息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内容,使得数学课程充满活力,才能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王成全.高职高专高等数学课程改革探讨[j].考试周刊,(28).。

[2]常安成.高职高专高等数学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j].科技信息,(14).。

[3]李艳午.高职高专高等数学教学改革创新[j].菏泽学院学报,2013(2).

教育工作者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分析(精选18篇)篇八

摘要:为进一步提高农学专业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能力与水平,对实践教学环节进行改革与实践是必要的措施。本文提出了几点关于农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方法,希望对提高学生自身能力有所帮助。

实践性教学环节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环节。为了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各高等学校都努力改进实践性教学体系,把课堂教学、生产实习、社会实践、社会调研以及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从科学知识型向科学知识实用技能型的转化。

1、从教学方法上加强专业课程的实践内容。

大学生获得专业知识的必备教学环节是农学专业课程体系其特点是技术性强、实践性强,通过实验内容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引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实验促进理论课的学习。

改变以往的教学的方法。作物栽培学和作物育种学是农学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其特点是实践性特别强,传统的方式是首先讲授理论,然后进行实验和田间参观,课程学习与生产实践脱节,学生动手实践性和参与性较差,难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主动性;新的`教学方式采用生产实践式教学法,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如作物栽培学的授课方法是根据作物生产的技术环节安排教学时间,将作物生产环节分解为整地、播种、中耕管理、收获等环节,在每个生产环节出现时,教师将学生带到生产现场直接讲授;作物育种学也采取与栽培学相似的教学方法,将课程环节分为育种圃建设、杂交、田间选择、考种鉴评等环节,教师针对各环节在田间讲授。

2、提升毕业论文质量,培养学生科研创新精神。

毕业论文是对大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在提高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指导教师队伍水平,要求指导本科毕业论文的教师,必须具有硕士以上学历和中级以上技术职称,而且毕业论文的研究内容必须是科研课题的一部分内容。这些举措的实施,使教师的科学研究活动与大学生毕业论文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促进了学生的求知欲,激励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五学期期末开始论文选题,首先由指导教师拟定研究题目或学生自拟题目,学生根据兴趣选定论文题目,学生与指导教师实行双向选择;确定论文题目后,学生进入指导教师的研究室,在导师指导下查阅文献,完成开题研究报告,进行试验研究。毕业论文的试验在第六、第七两个学期进行,贯穿整个作物生长季节,在此期间学院组织教师进行中期检查l——2次;第八学期完成论文的撰写和进行答辩,由农学院学科组分派老师按毕业论文写作要求对论文进行评阅,给出评定成绩,此成绩是学生能否参加答辩的重要指标,评阅不合格者,不能参加答辩;合格的论文,将论文返回给学生,学生对照评阅意见与指导教师进一步的进行交流、修改,申请答辩;由至少1名校外专家组成5人答辩委员会,严把答辩质量关,对第一次答辩不合格的同学,一周后进行第一次答辩。农学专业建立了一整套涵盖论文选题、开题、中期检查、评阅、答辩等各个环节的规章和制度,取得了明显效果。

3、强化生产实习,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高等农业院校的学生,不但要学完必要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要通过毕业生产实习,把已经学到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运用于生产实践。这不仅是锻炼学生、使学生在综合能力上得以提高的过程,而且可以对教育质量进行综合检验。农学专业在总结多年生产实习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目前大学生就业等基本情况,对生产实习进行了多方面改革,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

(1)集中与分散相结合,避免生产实习与找工作的矛盾。

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使大学生在最后一学期,不得不把精力投入到就业找工作方面。过去安排生产实习计划在时间上与找工作冲突,效果不好。为使生产实习不与找工作争时间,又能提高生产实习的效果,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方式,明显提高了生产实习效果。

第一,将实习环节分散到多个学期。如针对耕作技术的实习安排在第五学期、针对栽培技术和育种技术以及制种技术的实习安排在第六和第七学期、针对生产现场和社会调查的实习在第八学期进行。

第二,实习采用集中方式进行。如耕作实习、制种实习分别安排在1周里集中完成,春播实习安排在第七学期的第四周至第七周集中完成。

第三,第八学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调查,采用分次进行。现在将生产实习分为3——5个关键环节,每一环节集中3——5天时间集中完成,避开招聘会时间,提高了实习效果。

(2)面向社会,加强同社会的联系。

我们把社会义务咨询活动和社会调查,也列为实习内容。通过咨询活动,不仅增加了大学生接触社会的机会,也让社会了解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而且锻炼提高了学生的演讲水平及适应社会的应变能力。让大学生利用生产实习的机会把自己切实地置身于民众之中,面向社会、了解社会,服务于社会,从中锻炼自身的综合能力。这不但是毕业学生未来工作的需要,也是大学生自身的责任。

(3)强化实习指导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提高实习效果。

农学专业是技术性很强的专业,单靠实习单位的技术人员指导生产实习是不够的。

在生产实习中,教师的教书育人工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重要,指导教师必须是积极引导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的参与者。刚入校门的大学生经历及阅历不足、可塑性大,思维较活跃,但又容易出现不切合实际的想人非非。特别是受社会上某些不正常因素及传统观念的影响,使有些学生学农不爱农,不能牢固地确立专业思想。但是,通过生产实习过程,学生切实地与生产实践及社会接触,大量的社会信息将促使学生重新思考,特别是在面临毕业的情况下,学生更容易体会到社会责任感和社会需要感,实现思想和行动上的转变。因此,教师必须随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经常与学生谈心、谈专业、谈发展,了解每一名学生的基本情况,以做到有的放矢的引导和帮助,树立正确择业观。

实践教学改革要让学生在实践中独立地思维,使学生得到稳定性和规律性的知识,积极地参加生产实践活动,启发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分析问题并随时总结实习经验,为今后走向社会打下扎实的基础。

教育工作者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分析(精选18篇)篇九

(山东交通职业学院泰山校区)。

摘要: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所有学习内容中,电子电力技术占有很高的地位,只有学好了电子电力技术,才算拥有电气专业的基础技能,但是,现如今电气工程专业对于电力电子专业的教学技巧和教学力度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问题。

教育工作者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分析(精选18篇)篇十

我国义务教育改革已经进行了多年,成果显著。其中,小学语文教学受益匪浅,尤其在小学生作文教学当中,大多数教师意识到了旧的作文教学观念阻碍了小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严重遏制了个性化发展需求。所谓“名师出高徒”,如何使学生写出更多、更真的好文章,对教师的作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遵循儿童语言和心理发展规律。

6~12岁是发展书面语言的最佳时期,我们一定要抓住时机。遵循儿童语言和心理发展规律,在作文起步时要求可以放低一些,以培养学生写作兴趣为主,教师少命题。从一句话开始逐步到一段话,最后成为一篇文章,让学生大胆写作,抒发内心真实感受和想法。“我手写我口”,告诉学生作文就是用手中的笔说话。只要会说话、会写字就会写文章,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教师当慎重点评,以鼓励为主,让学生既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又感受到习作过程的乐趣。学生走上“正道”之后,作文教学的步伐就会加快,教学自然会取得良好效果。

学生在小学阶段模仿能力及机械记忆力很强,大量的阅读有助于提高写作能力。教师可以从学生喜闻乐见的经典童话故事开始,要求学生自行阅读。逐步增加要求,要求学生看符合自身年龄特点的名著、大作,扩宽学生的视野,从一开始就在学生头脑中形成大作文观。在写作时要求学生可以从模仿开始,但是不“照搬、抄袭”。要从学生们自身的角度观察世界,表达真实的感受。

二、教师要做到因材施教,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

教师在评价、批改小学生作文的时候,既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整体水平的提高,又要因人而异、对症下药,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有的学生作文必须“求精”,另一些学生的作文“求通”就行了,千万不能用格式化标准“一刀切”。儿童的想象是大胆的、独特的、富有创意的,如同他们的绘画,千姿百态,常常让人始料不及,惊诧不已。在他们的笔下,自己可以“骑着鸟儿上天飞翔、躺在星星上面睡觉、把鲸的肚子当成自己的家居住”。教师不能以成人的角度评价和要求学生,作为教师要意识到学生独特的想象是多么的可贵,并且去珍惜它们。也许今天学生的一句妄语,日后将改写人类历史。要知道人类社会能够进化到今天,正是由无数的科学家们一次次“妄语”。只要学生能写出自己的真实想法,抒发出真情实感,教师就应当给予肯定。人与人之间是有差异的,看待同一件事物,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受与认识,这是人的天性,这一点对于学生也是一样的。

由于阅读量、接受能力、生活环境的差异,学生在写作上会表现出词汇量的差异、写作技巧的差异、对事物认识的差异必然会有了写作水平的高低。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提高了解学生的能力,能够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相应的.写作要求。不能以单一的、相同的评价标准去衡量每一个学生,要从多角度、不同高度对每一个学生进行评价。让每一个学生个性得以展现,并能在原有的基础上进步。

三、教师要加强学习,努力提升写作素养。

常言道“打铁还需自身硬”,教师想要教好学生,首先自己得有过硬的写作能力。刘国正先生说:“你要教会学生写文章,自己要先乐于和善于写文章,教起来才能左右逢源。犹如游泳教员自己要专于游泳,钢琴教师自己要精于弹琴,道理是很简单的。”他还说:“但看我们的老一辈语文教育家,无一不是文章能手,他们的教学艺术和文章艺术是相辅相成,水乳交融的。如果在不久的将来,从我们语文教师的队伍中涌现出一大批文章能手,很值得我们为此开一个庆祝会,因为这正是提高作文教学质量,乃至提高整个语文教学质量的一项基本建设。”刘国正先生呼吁教师写好“下水作文”,这是一种科学的建议,是一个起码的要求。教师写“下水”文一方面能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避免教学中的许多误区(如不恰当的命题会脱离学生的生活或是限制学生的思维)。另一方面,所谓“实践出真知”,只有教师亲自尝试,才会懂得怎样评价学生作文,如果一个题目写不好,他就可以宽容学生的作品,也可以学习他们作文中的精彩;如果一个题目写得很好,那讲授就有了依据,学生学习也有方向。这实在是教学相长的好办法。在作文教学改革中,教师言传身教写“下水”文,真正体验写作规律,才能在教学中把写作规律和教学规律结合在一起。写“下水”文其实并不难,教师为学生写评语就是一次很好的“下水”机会,写“下水”文不妨从写好每一句评语开始。

教无定法,文无定法。我们教师还应与时俱进,结合时代精神,时刻关注先进的写作教学法和写作理论研究成果,结合实际教学经验,总结出适合自己学生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上勇于开拓,大胆创新,作文教学改革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走向健康发展的道路。

教育工作者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分析(精选18篇)篇十一

摘要:植物生理学是资源与环境专业教学中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深入,植物生理学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的改革也不断深入。针对植物生理学理论性和实践性强的特点,本文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提出几点植物生理学教学方法的改革见解,以期为相关课程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植物生理学教学模式农学专业。

植物生理学是研究植物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作为生物学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高等院校生物学领域主要的专业基础课,又是进一步学好其他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必要条件和基础,具有理论性强、基础要求高、抽象难学、与生产实际结合紧密等特点,是农学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它广泛应用于农业、林业、工业、医药、国防等领域,在解决食物、能源、资源和人口等5大世界性难题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农学、园艺、植保等多学科及其技术与植物生理学相互渗透,取得了许多突破性成果,植物生理学活动规律中的许多问题得到了解决,使得高等院校植物生理学教学内容更为宽泛,为学生在生产实践中理论联系实际,扩大知识面提供坚实基础。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重点突出、简化难点、增强植物生理学的教学效果是高校植物生理学任课教师必须面对的挑战。

针对目前植物生理学教学中存在的内容重复多、内容陈旧、实践环节薄弱等问题,结合学科发展特点和在校学生现状,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对植物生理学教学模式改革进行探索,提出几点想法。

1调整教学内容。

植物生理学与植物学、分子生物学、植物营养学等多学科交叉,课堂上应避免讲授重复内容。增加学科前沿知识,解读重要研究成果,使学生了解“植物生理学”课程发展的前沿动态。课堂知识与科研相结合也为学生实验课和毕业设计的开展打下了一定基础,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在相关领域的触类旁通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此外,目前植物生理学课时不断缩减与课程内容不断扩充、更新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需调整教学内容以适应新时期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如教师要结合植物生理学课程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新的课程内容:一是确定需精讲的学习内容,即课程中的核心内容,这些不被易学生理解的知识,教师应加大该课程内容的课时比例,讲深讲透;二是确定自学内容,即基础的、易于理解的部分内容;三是确定讨论学习内容,即最近更新的内容及不同理解的内容,教师加以指导,组织学生自行展开小组讨论,从讨论中学习并掌握新知识。

2优化课堂教学方法。

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模式,以任课老师讲解知识点为主,学生则被动接受,缺乏互动,教师和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不能被激发,课堂气氛死气沉沉,学生开小差、睡觉、玩手机等现象频发。为了改变这些不良状况,任课教师可以采取启发式教学、小组讨论式教学、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思维方式和创新意识。如启发式教学方法,即教师课前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积极思考,查阅文献,了解相关知识,在课堂上组织大家相互交流讨论;针对某些章节内容选择多媒体教学方式,即制作形象、生动的多媒体课件或播放相关视频,看后让学生从中提炼出知识点并发表观后感等;对于课程内容、知识点与生产实践联系较为紧密的植物生理学课程,也可采取案例式教学方式,通过疑问、设问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展开讨论。

3引入参观教学法。

植物生理学是一门基础理论学科,虽然大部分知识要通过任课教师的课堂讲授,但为了让学生更加容易掌握书本知识,采取现场参观教学法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组织或指导学生到试验地、生产场地、种植园等地方进行观察、调查、研究和学习,从而获得新知识或巩固已学的知识。任课教师讲授知识的同时,结合讲述章节内容,有针对性带领学生在课堂外进行探究性教学实践,这不同于植物分类学学习完后的集中野外实习,能够更加深学生在课堂上已学的理解和认识,将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更好的结合起来。

4合理运用微信公众平台。

微信是一款基于智能手机,可以实现通过网络快速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支持多人群聊的移动通讯软件。在系统化教学设计理论基础上,教学准备、实施、评价和反馈是一个环环相扣的整体。将微信引入教学的各个环节,通过运用微信公众平台,任课教师在课前将编辑好的,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图文消息由订阅号群发功能推送,学生通过手机客户端在微信订阅号中查看后,自主学习、完成预习作业或课后作业并提交,教师根据学生作业进行总结性评价,修正课前准备中的`不足,优化备课,为下一次上课做好充分准备。

5改进作业和考核方式。

布置课后作业,是教师了解学生对知识点掌握和运用程度的重要手段,也是师生沟通的一种方式[2]。多样化的课后作业,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理论知识来解释现象,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更可以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科学问题。传统教学中,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而考核又往往采用期末闭卷考试的形式。因此,有的学生在教师授课时甚至询问是不是考试内容而想选择性的倾听,有的教师也会在课程结束时给学生划考试范围。学生死背硬记来应付考试。即使最终成绩很高,但学生对知识的真正掌握情况并不理想。为避免学生“为应付考试而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应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多元立体式的考核评价方式,如将植物生理学总成绩分为平时成绩、课外实践成绩、实验成绩及期末考试成绩等,其中应增加对学生平时成绩的评分比重,让平时成绩占最终成绩40%左右,将学生平时的上课出勤率、发言积极性和试验报告成绩纳入平时成绩,作为最终考核评分标准;植物生理学是一门实验性学科,应从学生实验目的、要求、实验过程及结果等实验报告入手评价学生的实验成绩,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技能操作水平;期末考试采用闭卷形式,实行教考分离,试卷中尽可能增加题目类型,减少自由应答型试题,增加客观题,以提高学生对植物生理学知识的理解和综合能力的提高。

6结语。

通过对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育方法等方面的改革,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和思考的积极性,强化教学效果,使学生对理论知识及其实践应用性的掌握也更加牢固。新时代植物生理学教学给教师增加了新的挑战,教师必须查阅大量资料,熟悉掌握学科研究热点和前沿动态,拓展科研思路,不断提高自身科研水平,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张立新,胡景江,麻鹏达,等.交叉思维渗透模式在“植物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探索[j].安徽农学通报,2013,19(14):132-133,154.

教育工作者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分析(精选18篇)篇十二

摘要:分析化学是高等院校环境工程本科专业的一门重要学科基础课程。依据学科特点,积极开展分析化学教学改革,推进创新型技术人才培养,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贯彻环境保护基本国策的客观要求。本文从选择优秀教材,优化教学内容,革新教学方法和设计专业性的实验项目四个方面,对环境工程专业的分析化学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把课程内容和专业课内容有效衔接,增加了学生对专业的兴趣,提高了教学质量。旨为环境工程学科分析化学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引言。

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其综合化的趋势促进了社会和生产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不断提高,市场经济对人才培养的要求随之提高,迫使高等教育工作者必须把教学改革放在核心的位置,必须不断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新世纪所需要的综合型应用人才。

分析化学是最早发展起来的化学分支学科之一,是化学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凡是涉及到化学现象,凡是需要了解或掌握物质的组成、含量、结构等信息,分析化学都要作为一种手段被应用到科学研究工作中,因此,分析化学在国家经济建设、农业生产、环境保护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

目前,分析化学是高等学校工科等有关专业重要的化学基础课程之一。环境工程专业是20世纪7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新兴的综合性学科,它是一门运用环境科学、工程学和其他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控制和防治环境污染,以改善环境质量,使人们得以健康和舒适的生存的学科,有着广泛的发展前景。而化学学科就是其中的一个比较重要的相关学科,分析化学课程也是目前所有开设环境工程专业的高校的课程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门学科基础课程。

本文结合燕山大学环境工程学科建设过程中的特色教学,对分析化学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为培养创新型、高素质应用人才进行了有益探讨。

一、选择优秀教材,适应专业要求。

分析化学按照分析方法依据的原理,可分为化学分析法和仪器分析法。化学分析法是以物质的化学反应为基础的分析方法,主要包括酸碱、络合、氧化还原和沉淀这四大滴定分析方法和重量分析法。而仪器分析法以测定物质的光学性质、电化学性质等物理或物理化学性质及其变化为基础的分析方法,主要包括光学分析法、电化学分析法及色谱法等。从发展历史来看,分析化学经历了从以化学分析为主的经典分析化学发展到以仪器分析为主的现代分析化学的发展历程,两类分析方法都应作为新时代工科本科生学习的重点内容。而传统的一些分析化学教材,内容上只是以化学分析法和仪器分析法中的吸光光度法为主,而没有其他一些比较重要的仪器分析法的教学内容,而仪器分析法的教学内容经常被非化学专业列为必修的基础课程[2],因此,选择一本既有化学分析,又有仪器分析教学内容的合适的教材,非常必要。燕山大学环境工程学科根据此特点,选取了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中的《分析化学》教材,这本教材符合上述的要求,得到了学生们的认同。

二、优化教学内容,适应人才培养需要。

结合近几年社会对环境人才的需求,燕山大学环境工程在对分析化学的教学内容进行改革时,突出学生专业综合素质的培养,优化课程的教学内容,力争做到课堂教学“学时分配合理,授课内容洞察学科前沿”。

在教学内容上,因为学生的专业是环境工程,将来分析的对象肯定也是环境污染物,因此燕山大学环境工程学科在认识到这一点的基础上,大胆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在教学过程中,增加环境污染物的来源,危害这些教学内容,针对这些环境污染物,将所适用的分析化学方法对号入座,使学生们既深刻理解到了环境污染物的相关内容,又掌握了这些环境污染物的分析方法,一举两得,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通过课程教学内容的合理优化和调整,激发了学生学习专业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了其综合素质。另一方面,结合讲授的内容,加强课程与专业的紧密联系,将国内外生产、科研中的一些最新研究技术成果、学科的前沿知识和发展动态等信息适时地充实到教学内容中,同时鼓励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如水体富营养化,水体变黑发臭,蔬菜农药残留等问题,力争让学生了解前沿知识的动态,增加其学习兴趣,发挥主观能动性,去主动地寻求知识。

三、注重与学生的沟通,革新课堂教学方法。

搞好课堂教学,是实现“教书育人”宗旨的重要途径,课堂教学是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的基本形式,是教师与学生“双边活动”和“双向交流”的主要场所。教学实践表明,在教学中以培养学生创新素质为目标,注重因材施教,改革教学技术,创新教学模式,是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燕山大学环境工程学科,在分析化学课堂教学改革中,注重融合式和案例式教学方法,将专业知识和化学基础专业知识进行融合,将实际分析技术案例搬到课堂上,采用学生分析讨论的方法,增加师生的课堂互动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深受学生欢迎。另外,注重学生数据处理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使用计算机处理数据的能力。比如,应用excel和origin软件处理各种测试方法中的标准曲线的线性拟合,提高学生分析数据的准确性,掌握数据处理的技巧和拓展计算机应用能力,有助于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四、设计专业性的实验项目。

分析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课程,实验教学是分析化学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教学环节。同时实验教学也是培养学生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性的专业实验是实验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巩固学生专业知识、提高学生实验技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3-4]。

为确保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在教学改革中,主要针对分析化学的.实验项目做了大胆改革,既要涵盖主要的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知识,又有针对性地将所有的实验项目都和专业联系起来,即测试的指标都是在环境工程专业将来工作中大量用到的测试指标。改革中具体的实验项目有水体酸度和碱度的测定,自来水硬度的测定,溶解氧的测定,电镀废水中铬的测定和有机磷农药的色谱法测定。这些测试项目都是专业中经常接触到的,使得学生对专业知识产生浓厚兴趣,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得到,通过这样有针对性的实验项目,提高学生分析化学知识与专业实践的有机结合,提高了理论教学效果,使学生学以致用能力得以较大提高。

五、结束语。

针对国家对环境工程专业人才素质要求的不断提高,燕山大学的环境工程学科,在积极分析目前教学情况的基础上,对传统的分析化学课程进行了创新性的教学改革,注重了化学知识和专业知识的有效结合,不仅使学生学到分析化学的基础知识,而且使学生产生了对专业的浓厚兴趣,为高等院校的环境工程专业的分析化学教学改革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参考文献。

[1]蔡宏伟,王志花.分析化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3.

教育工作者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分析(精选18篇)篇十三

摘要:分析化学实验是高校化工、食品检验,环境、中药、制药等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实践课程,个别实验设备价格昂贵制约了教学,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注入了新活力,本文论述了以互联网为依托的分析化学实验的改革探索。

分析化学实验是物质定性、定量测定的科学,是高校化工、食品检验,环境、中药、制药等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实践课程,分析技术是企业检测、检验等岗位必须掌握的核心技能[1]。对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医药化工等行业专业人才,特别是应用型医药分析、食品检验、环境检验、化工检验等人才,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年各相关学科技术迅猛发展,使得分析设备日益先进,检测方法越来越精准,应用领域更加广泛。分析化学应用性强,所以实验课程学时较多且较为重要,但好多分析设备价格昂贵,各个高校根据主要应用及科研都是只采购一部分常用设备用于教学及科研,另一些只是课堂上讲解其理论及应用。这极大地局限了学生的理解掌握及对对分析化学的应用。因此,我们非常必要探索一种新的教育教学模式,该模式的目标是节约教学成本、合理利用有限社会资源的基础下培养社会急需的适应时代的高水平应用创新型人才[2]。随着近年来信息网络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互联网和无线网络基本实现了全覆盖,加之电脑、手机、paid等移动终端的普及,使得人们上网不再是难事。同样也给我们分析化学实验课程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但“互联网+”同时也使我们分析化学实验改革面临了新的挑战[3]。目前我国各大学分析化学实验教学薄弱环节主要是在实验教学方式及内容没有跟上时代发展,另外由于资金问题教学资源有限,影响了以学生的分析化学实验技能为载体的知识能力培养,直接影响了学生毕业后的工作能力。如何从现在的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实际情况出发,合理有效利用互联网进行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值得我们去探索[4]。我们现对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做如下改革探索:

一组建分析化学实验改革探索团队,探索互联网+传统教育的教学新模式。

组建一个业务精干的分析化学实验改革探索团队,该队伍由分析化学理论教师和分析化学实验教师及网络技术教师组成,共同探索分析化学实验改革,在“互联网+教育”教学新理念下,教学内容的科学化、专业化、实践化、现代化。鼓励授课教师通过各种渠道不断提升自己,了解学科前沿。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时代,我们要利用好互联网来提升我们的教学质量,鼓励教师深入探索互联网+传统教育的教学新模式。既要保持传统课堂教学的优势,也要树立“互联网+教育”教学新理念。建立传统教育向“互联网+教育”过渡,即树立教学新理念,将互联网恰当的融入教学过程,这样才能适应新的教学形势。

二建立校校、校企合作团队,利用互联网便捷实验设备资源共享。

个别分析设备价格昂贵,个别企业和高校根据经济和实际情况只采购部分设备,这大大地局限了科研及教学。原来校与校之间、校与企业自建的合作仅限于技术合作,而我们利用校校、校企新的合作方式实现实验设备共用,在保证了较高的科研、教学质量的同时降低了分析化学实验的教学成本。利用网络便捷实验资源共享,合作单位较远或不便学生进入的实验室可以录制相关实验过程视频给学生观看或通过qq直播间、微信或qq视频电话等其他直播软件进行实时异地教学。

三创建便利条件。

四以学生为核心,按照社会需要探索改革。

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要以学生为核心,以社会需要为方向,根据学生本身的实际状况和当今社会对分析类人才的需要,来设置教学的课时分配情况、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任务及授课形式。我们既要考虑到学生的本身素质、学习能力,也要考虑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特点,合理结合互联网,探索出一条能够适应学生的、经济的、科学合理的分析化学教学改革方案,使我们利用最少的成本,在有效利用有限社会资源的基础下培养出社会急需的适应时代的高水平应用创新型分析化学人才。

五改变学习环节,调整课堂结构。

建立课程网页或公众号,将一些设备的'使用及注意事项录制成视频或做成课件、将需要学生掌握的内容编制成习题集发布在建好的程网页或公众号上,便于学生随时学习。个别授课内容教师提前给出学习大纲,学习重点,让学生利用互联网进行自学、自评自考。为了既锻炼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可以将个别实验设计呈开放性实验,老师给出实验题目和目的,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环节。但因为学生能力有限常导致设计的实验不合理,轻者造成材料浪费,重者会导致仪器损坏及危害学生安全,所以我们可以将这类的实验编制成模拟小程序,学生自己设计实验环节通过网络利用模拟程序验证自己设计的实验环节是否合理。通过模拟程序的实验调节、优化自己的实验方案,待模拟无误后再进行实践操作。改变课堂结构,个别设计实验改变课堂结构,课程有传统的实验室室验证试验,改成设计-上机验证-设计方案改正及优化-实验室验证。上课地点由实验室上课改变成先上机模拟,改进优化实验设计环节后,交由老师审核,审核通过后,进行实验室试剂操作实验。

六结语。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对于我们传统的分析化学实验的教学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我们将互联网与传统教学合理有效地结合起来,避免了传统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受资金、资源的限制而影响教学效果的问题。同时丰富了课堂,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教学环节的改变,课堂结构的调整既调动了学生积极性,又有利于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我们培养社会急需的、适应时代的、高水平、应用创新型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教育工作者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分析(精选18篇)篇十四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和企业对技术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职业学校在教学中必须加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就业的本领。本文是在这种形势要求下,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实践,多角度的提出了提高中职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方法和建议。

关键词:中职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提高。

在当前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大环境下,企业对技术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更好的提高学生就业时的技能本领,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加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培养出社会和企业真正需要的一线急需的技能型人才。

一、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动手机会。

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从教案的准备、实物准备、巡视指导等环节,最大限度地给学生提供熟练技能的机会,另外,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对大部分同学采用专题操作练习,而对成绩较好的学生实施创造性练习,例如,在电工方面的教学中,进行模拟机床电气线路故障排除训练时,老师可以要求所有学生熟悉机床电气原理图后,并根据故障现象确定故障可能发生的区域范围,对于掌握程度稍好的同学教师只给原理图,然后让学生自行设计电路的安装图,这样既照顾到大部分学生,也照顾到个别学生。

二、完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动手的积极性。

相比较而言,中专学生综合素质不高,他们对专业理论、技能的学习感到困难很大。例如,电工专业课上,学生们对电有害怕心理,因此不敢去操作。这时就要从兴趣入手,在教学中通过实例激起兴趣,在讲解内容前,先给同学们介绍电在家庭中的应用,特别要讲清电的产生、发展和应用,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克服对电的畏惧心理,而且能产生好奇心,在学习中就能保持浓厚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再如,在教学中列举家庭中灯泡有时忽明忽暗、闸刀熔丝经常熔断等故障现象,然后让学生们展开讨论,找出故障原因。指导学生维修电路,从而让学生有了学以致用的乐趣。除此之外,还可通过竞赛、兴趣小组等形式,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三、重视实训教学,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我们在学生的专业教学中,应当以学生实践操作学习为主线,加强实训教学,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加大实验实训的课时数,让我们的教学以问题解决为突破,强化知识的应用与能力的开发,从而进一步优化教学效果。例如,在电工实践教学中,可以把整个电工实践教学目标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让学生把对器件的识别和熟悉作为重点,熟悉器件各部分的作用,然后,让学生对有故障的器件进行维修和保养。进入了第二阶段,目标定位在对线路原理、布线图的熟悉,主要让学生知道线路该怎么接,做到心中有数。第三阶段,着重强调工艺要求,先对接线的工艺要求进行讲解,学生按工艺要求进行装接,逐步提高接线质量和工艺水平。最后阶段,让学生在反复训练中提高。此外,为了更好的完成实训任务,学校应当加大对实验、实训设备的投入,保证各相关专业的学生都能有充足的条件去进行实训,提高实训的效率。

四、变换教学模式,提倡合作学习。

在中专生的专业学习中,可以采用分组实验,让学生讨论、争论和意见综合,学生按照自己的方式建立对事物的理解。在合作教学模式中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建构起新的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例如:本人在讲万用表的使用时先提出以下三个问题:万用表可以用来测量什么?怎么测量?测量时应该注意什么?然后把学生进行分组,让各小组成员自己先观察万用表的外部组成、各个转换开关以及其他的旋纽,最后再让学生们测量一些具体的数值。通过给他们每一组发十个电阻元件,让他们测量,然后测量中,看他们哪一组测量得快、测量得精确。这种小组合作模式不仅使学生“学会”、“会学”,而且使学生“乐学”、“好学”,小组合作学习理所当然应该成为学生学习比较合适的教学组织形式。

五、适时让学生到企业实习,提高实践能力。

在职业学校的教学中,我们要把素质培养与企业一线人才要求对接,因此,要把学生放到企业中去,充分利用好企业工作现场和最新的生产技术,在职业岗位上对学生进行实践动手能力的训练。通过这样的途径,学生在企业接触到生产实践或工程项目,进而对现代化生产工艺熟悉了,并通过学习运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进一步充实了学生的实际操作经验,使教育、训练、应用三者有机结合。这样一来学生一毕业就能上岗工作,大大增强了学生们的就业竞争力。此外,到企业去实习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还能培养学生做人的本领,因为企业实习是学生走向就业、走向社会的实习基地,可以帮助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心、职业道德、诚信品质和团队精神。因此,在企业实习中,我们要让学生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学习工人师傅吃苦耐劳的精神,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意识,还通过在实习劳动中引导学生认识所学专业的科学性和严密性以及应用的广泛性,对学生进行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的培养,达到素质培养与企业一线人才要求相对接,最终实现学生技能水平与就业岗位的相匹配。

六、改革对学生的评价方法。

在中专学校教育评估体系中,实践动手能力是一个重要的评估内容。在对学生评价过程,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手段,淡化期中期末的评价,深化学习过程评价。如:

1.将成绩百分制改为相对模糊的优、良、中、及格、不及格几个等级,这种评价方法可减少学生对于考试分数的过分重视。

2.对学生的课程理论、实践操作、态度以及学习过程小组合等方面的情况综合打分,形成“综合成绩”。“综合成绩”能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利于以全面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学习状况,能够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个性和特长。

3.给学生加“奖励分”。在对学生评价时,如果发现学生对某些问题有独创性见解、独到的思路和方法,或在学校组织的各种竞赛中获奖,或学生有创新发明的,根据相应取得成绩加上“奖励分”。这种评价方式能鼓励学生广开思路,求索创新,为一批有个性、有创造性学生的脱颖而出创设了一种良好的机制。

总之,在提高中职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实施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广大教师克服诸多困难和障碍。但作为教育工作者,只要在课前精心钻研和组织教学内容,课堂上少讲、精讲,不断改进完善我们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多给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只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始终把学生对技能的掌握放在主体地位,重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提高,就一定能够探寻出更好的方法,更好的促进中职生实践动手能力的提高,为中职生将来的就业和工作打好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教育部职业教育中心研究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赵明安,刘民刚。素质教育视野下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j].高职教育,,(3)。

[3]王荣海。职校技能与实训[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4]马晓春。电基础实验教学改革的研究[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5]闵光太。以提高综合素质教育为目标[a].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教育工作者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分析(精选18篇)篇十五

摘要:如何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一直是我们数学教师所关注的问题,尤其是提高七年级学生的运算能力,更是我们的当务之急。本文通过调查法、比较研究法来研究如何提高七年级学生的运算能力。

关键词:运算能力;策略研究;学习兴趣。

一、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颁布的《数学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运算能力作了如下的要求“体会数和运算的意义,掌握数的基本运算”,“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逐步形成运算技能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运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质量,因为数学中有些概念的引入需要通过运算来进行;数学应用题的解题思路、步骤、结果也要通过运算来落实。几何知识的教学要涉及周长、面积、体积的求法,这些公式的推导与运用同样离不开运算,至于简易方程、比例和统计图表等知识也无不与运算密切相关。可见学生的运算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为了迅速有效的提高学生运算能力,更好的发展学生的思维,我们在七年级数学教学中就必须加强运算教学,采取了种种措施。如何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就成了我们七年级数学教学重要研究的重要问题。

近几年来,计算器、计算机等高科技产品的出现和应用,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但同时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使人们误认为不需要再去进行口头、笔头运算了,从而忽视了运算。

学校在开展素质教育的同时,对这个问题又有所忽略,认为运算易教,不重视运算教法的研讨。教学过程重算法轻算理,重练习轻理解,大搞题海战术。

而学生则认为运算好学,一听就会,不用动脑筋,只要做练习就可以了。

因此,有些学生不懂算理,运算法则的运用比较僵化。习题错误经常不断。当出现错误时,师生都没有分析错误原因而只是将其归罪于粗心。久而久之,就出现了教师埋怨学生运算能力差,学生见到运算就害怕的现象。

二、课题研究理论依据。

学生运算能力的发展是与数学概念的掌握紧密联系着的。《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运算是以理解数学概念为基础条件的;而数学概念又是要通过运算的实践才能获得巩固和发展的。

学生的运算能力主要指两个方面:一是运算法则的掌握;二是运算技能的形成。

运算法则是运算方法的高度概括,它是运算方法规律性的反映。学生掌握运算法则不仅要懂得按照法则如何运算,而且要懂得为什么要这样运算。所以理解是掌握运算法则的关键,而运算技能形成的主要标志是正确迅速。

所谓技能是顺利完成任务的一种动作或心智活动方式。数学技能是顺利完成某一数学任务时所必备的一系列动作的`协调和活动方式的自动化。这种协调的动作和自动化的活动的方式是在已有数学知识经验基础上经过反复练习而形成的。

运算技能就是这样的数学技能中的一种数学心智技能,是一种借助于内部言语进行的认知活动。运算技能包括感知、记忆、思维和想像等犀利成分,并且以思维为其主要活动成分。它是在掌握运算法则的基础上经过多次练习而形成的,不是学生先天就有的。学生的运算能力主要依赖于教师的培养,才能得以提高。

三、课题的预期目标与研究内容。

1.课题研究目标。

通过探索提高学生运算能力策略的研究,改善教师的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运算正确率和提高运算速度,使学生的运算能力有显著的提高。

2.课题研究的内容。

(1)调查影响七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因素。

(2)探索提高七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教育策略。

四、课题研究的过程。

1.对七年级学生的运算现状进行调查。

为了给课题研究提供客观依据,切实提高课题研究的针对性与实效性,我们课题组成员对我校七年级四个班级学生进行了3次运算测验,对学生是否喜欢运算进行民主投票。课题组成员对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和总结。

从调查结果来看,学生的运算能力低,对运算缺乏兴趣,教师教法陈旧,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只管教不管学,只注重生硬套用运算法则,而忽略运算法则的推导过程,严重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笔者认为本课题的提出是从教师的教情和学生的学情出发的。我们想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来转变教育教学思想,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运算兴趣,帮助学生克服一些运算恶习,从而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2.改变教学方法。

(1)让学生参与运算法则的得出,以成功者的身份活动与课堂之中。

(2)让学生当老师,以“优带差”的方式帮助差生。

为了帮助运算方面的后进生,笔者在新授课上让知识接受快的学生当小老师辅导后进生,这样学优生在辅导后进生过程中又复习巩固了一下自己学过的知识。

另外,笔者对学优生提出的要求不仅要给学困生讲会,重要的是让学困生给他们讲会,通过这种互助合作,班级里运算方面的学困生越来越少了。

3.改善评价办法。

(1)开展多种形式评价,激发学生竞争意识。

(2)采用学习习惯养成表,随时自我评价。

为了让学生克服一些影响运算效果的不良习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给每位同学发了一份《学生学习习惯养成评价表》,表中设立了一些评价标准,随时检查自己是否做到了。通过这种评价方式鼓励学生,激发学生。

4.加强口算训练,为其他计算打好基础。

学生的计算能力是需要通过不断应用计算法则,经过多次合理练习实现的,所以必须加强基本训练。训练不仅要把知识转化为技能,而且要把技能转化为能力。而口算是一切计算的基础,只有基本口算达到非常熟练的程度,才能使学生过好计算关,形成良好的计算能力。经常进行口算训练,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很有帮助。因此,我们要求在数学课上必须加强口算训练。在计算口算训练时,主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教育工作者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分析(精选18篇)篇十六

摘要:我国广告学专业开设多年,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广告专业学生实践能力不强、理论与实践脱离。在就业竞争压力巨大的形势下,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对广告学专业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制定培养广告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目标,明确专业教学改革方向,提出基于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广告学专业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以增强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一、引言。

广告学专业是实践性非常强的应用类专业,其教育模式对学生的培养质量和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有直接影响。随着我国就业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人才成为广告公司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一些广告公司对于具备较强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高校所培养的`广告学专业人才的实践能力较弱,与企业的用人标准存在较大差距。[1]因此,基于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探索广告专业教学改革研究,对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有现实意义。

二、专业人才培养形势与改革目标。

自中国进入新媒体时代后,广告行业发生了巨大变化,产生了许多新兴的服务部门,因此对未来广告人才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广告学专业教育应当打破原有传统行业的束缚,培养创新实践能力强、涉及领域广的专业人才,以满足广告行业发展需要。许多广告公司要求毕业生基础知识扎实并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因此,提高和增强各类广告人才的专业素质与实践能力已经成为保证行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需求。[2]目前,我国高校广告学专业大规模扩招,导致师资不够、专业设备不足、教学管理水平不高、严重缺乏实践环节,而且大部分广告公司在招聘时越来越重视毕业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学生缺乏实践创新能力就容易面临就业困难的问题。因此,高校必须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而这也是我国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毕业生参加工作后,由于自身实践动手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不足,不能马上完成公司交代的任务,陷入工作效率低的状态。为避免这种情况,面对竞争激烈的就业形势,广告学专业教学必须打破传统教育模式,教师不能只讲解理论知识,必须与学生进行多方面的互动,不能让学生只处在被动学习和聆听状态。改革教学方案,是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将学生变为课堂的主体。调查证明,注重实践能力培养的高校,其毕业生在未来工作时更具有挑战精神,因此广告学专业教学应当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三、培养实践能力改革教学措施。

要想实现广告学科在我国社会上的价值,高校广告教育就需要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不仅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还需要让学生尽可能地参与广告实践活动,使学生充分利用所学的广告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高校整体教学计划中要将一部分实践课时加入理论课程的课时总量中,将理论教学与实践能力培养紧密结合起来,不能只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要使理论教学变成对实践能力培养的辅助。高校广告专业教师应当更新教育思想,实时更新教育方法,树立培养学生创新学习的教育思想,构建一种现代化的立体教学模式。把传统教育以教师、课堂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方法转变为以学生、活动为中心的实践教学方式。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演示法、练习法、讲授法等教学方法,利用经典案例、创设情景、角色扮演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加强对广告专业实践教学系统的完善,充分利用软件实验室、视频与制作实验室以及摄影实验室等综合性较强的实践教学设施,增强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高校可在每学期的理论课程结束后,集中组织学生参加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结合本学期所学课程,在广告公司进行有关实际数据的专项采集调查,通过设计平面广告、制作视频广告、创作广告文案以及组织广告活动来强化实践动手能力。在实践能力培养结束后,高校可以组织参加实践活动的学生进行作品展览,评选出优秀作品,鼓励学生创作,为学生提供一个可以相互交流的平台。广告学专业是与现实生活结合非常紧密的学科,如果只采用传统“满堂灌”式的理论教学方法,学生就变成了被动的学习者,致使课堂气氛枯燥、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增强,容易引起学生的厌学心理。因此,任课老师可以结合理论课程内容的需要,给学生布置一些相关的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尝试运用专业知识去解决广告创作中的实际问题。讨论式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实践能力培养活动中,增强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之间互相讨论和交流,利用ppt或视频的形式进行展示,加深对广告学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了解广告学专业发展的最新形势,增强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四、结语。

广告学知识体系复杂、涉及范围广,广告学专业需要通过教学改革来强化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以适应现代企业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广泛收集国内外教学改革的资料,结合广告实践教学的经验,研究基于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广告学专业教学改革模式与方法,解决我国广告学专业教育的实际问题,促进中国广告行业更快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2]张雪.“大类培养”模式下广告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以淮海工学院为例[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4(7):138-140.

教育工作者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分析(精选18篇)篇十七

分析化学专业是高职高专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此前有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的理论与实验基础,此后衔接临床检验基础等专业课程。分析化学是一门实验学科,分析化学实验在分析化学课程中占据重要位置,在实验中能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养成严谨求是的科学态度。在分析实验教学中要注重实验技能的培养,规范的分析化学实验技能为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的各门专业课程的学习和今后实习、工作中的实际操作打下坚实基础。

1.深化学生认识,激发学生兴趣。

高职高专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学生,具备一定的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的理论知识基础和实验操作技能,对于实验现象也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但此前的实验多数是定性实验,对定量几乎没有要求,使用的实验仪器也多是精密度不高的烧杯、烧瓶、量筒等。因此学生在最初进入分析化学实验室时,往往定量意识不强,主要表现为不清楚如何依照精密度选用仪器。同时,很多学生在大学仍延续高中应试化的学习方法和习惯,重理论而轻实践,对实验缺乏主动性,忽略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因此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实验操作技能重要性的认识[1]。

教师可以依据学生重视理论课的特点,在理论课堂上向学生灌输实验操作技能的重要性。例如在讲解精密度和准确度这部分内容时,让学生思考托盘天平和分析天平、量筒和移液管的选用区别;在讲解误差这部分内容时,罗列不规范实验操作对结果的影响等。教师也可以搜集相关案例,向学生强调规范实验操作对实验安全的重要作用。在实验课堂上,可以开展一些与生活实际关联密切的趣味实验,先借助于学生熟悉又直观的变色、沉淀、仪器数值变化等定性实验现象,激发学生对实验的兴趣,进一步提出更高的定量要求,循序渐进,從而提高教学效果,实现对学生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目标。

2.夯实理论根基,规范实验操作。

规范的实验操作并不是死记硬背、按方抓药,而是在夯实了理论基础的前提下,勤加练习的结果。分析化学的实验操作看似简单,但要求学生做到准确、规范、熟练,这就需要学生能够耐心、认真练习操作技能。教师在实验课堂中,应先讲解、演示规范实验操作,将每一个操作步骤拆分再组合,既要讲清如何操作,更要说明为什么如此操作,让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例如酸式滴定管漏液应如何处理这个实验操作,要讲清楚如何涂擦凡士林,但为什么要涂凡士林,为什么涂凡士林之前要吸干活塞和活塞槽内的残留水、为什么涂擦凡士林的量不能太多,为什么要避开活塞的小孔等问题都要依据学生的基础适时适当地给出答案,让学生清楚的明白如此操作的原因,轻松地加强学生对此规范操作的印象。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在实验课堂中加强巡回指导,言语上鼓励学生动手,行动上纠正错误操作,身体力行让学生感受到分析化学实验操作的严谨、规范。

3.改革评价方法,重视自我分析。

分析化学是一门实验学科,教师可以将实验技能列入考核内容,在实验课和考试中作为评定成绩的依据[2]。在日常的实验教学中,要求学生在每次实验课结束后分析自己的'实验操作,并对实验数据进行准确度与精密度分析,分析误差来源,提高学生对实验操作规范性的认识,促进学生提高实验技能。

综上所述,通过对学生实验技能的培养,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养成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

教育工作者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分析(精选18篇)篇十八

摘要:针对高职分析化学专业学生就业现状,文章进行了科学有效的分析,并详细介绍研究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重要性,让高职分析化学专业学生能更好的实现就业。提出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要点,希望能够给相关学者提供一定的帮助与参考。

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我国的高等教育开始实施大规模的扩招,由原来的精英教育逐渐变为大众教育,使得我国高职学生人数越来越多,增加了高职学生的就业压力。为了保证高职分析化学专业学生能够更好的就业,对原有的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方式进行合理的改革特别重要,通过开展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分析化学实验教学,能够有效提升高职分析化学专业学生的综合素养,让高职学生能够更好的投入到未来工作当中,有效缓解高职分析化学专业学生的就业压力。

高职分析化学专业是一门实验性比较强的学科,主要以实验为教学基础。通过研究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方法,能够让该专业的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实验设备操作能力,为高职分析化学专业学生今后更好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近些年来,各大高职院校的分析化学专业学生就业率不断下降,已经引起了高职院校领导的重视,为了进一步提升高职分析化学专业学生的就业率,高职院校分析化学专业的教师要对原有的实验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努力培养出更加优秀的分析化学专业人才,促进分析化学专业学生今后能够更好的发展[1]。除此之外,通过研究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能够帮助分析化学专业的教师更好的掌握学生实际学习情况,让学生能够从日常的实验教学中,获得更多的就业知识,满足其学习需求。例如,高职分析化学专业的教师在实验教学当中,结合分析化学行业发展特点,对原有的教学内容进行改进,并根据该专业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为其讲解分析化学行业所学人才,并对学生进行专业的实验教学,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发展目标,真正实现提升高职分析化学专业学生就业率的目标。

由于高职分析化学专业学生就业越来越严峻,对原有的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势在必行。为了更好的提升高职分析化学专业学生的就业率,教师要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模式,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分析化学专业理论知识,有效提升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培养出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人才,促进高职分析化学专业学生能够全面发展,真正达到提升学生职业能力的目的。在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模式时,教师需要重点注意以下问题:(1)树立正确的实验教学目标,在提升学生专业素养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2)定期开展基础型实验、综合设计型实验与导向型实验,让分析化学专业的学生能够更好的投入到实验学习中,提升其动手操作能力。例如,在开展以就业为导向的分析化学实验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最新的行业信息,让学生能够更好的确定未来就业方向,积极学习分析化学理论知识,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并将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进行完美结合,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就业竞争力[2]。

2.2选择与就业有关的实验内容。

为了保证高职分析化学专业学生能够更好的了解自身就业方向,教师在实验教学过程当中,要选择与就业有效的实验内容进行教学,更好的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例如,教师在进行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时,可以根据分析化学行业动态,带领学生进行有关实验,不断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能够更好的认识到未来就业形势,提升学生的实验兴趣。另外,教师也可以定期带领学生进行探索性实验,结合分析化学行业发展特点,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在满足高职分析化学专业学生自主学习需求的基础之上,促进其将来更好的就业,有效提升高职分析化学专业学生的就业率。教师在实际教学当中,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伴随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各大企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通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能够更好的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促进高职分析化学专业学生能够更好的就业。

2.3科学开展横向拓宽教学。

为了更好的提升高职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效果,教师可以采取分阶段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保证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模式更加合理,满足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需求。例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实验教学过程中的表现情况,适当开展横向拓宽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也可以利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结合高职分析化学专业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制作课件,播放完毕后,让学生进行自主实验,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3]。在开展横向拓宽教学时,教师要定期对学生进行考核,并为高职分析化学专业的学生布置拓展性较强的实验作业,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提升学生实验数据分析能力,让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分析化学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独立思考能力,为学生今后顺利就业打下良好基础。通过科学开展横向拓宽教学,不仅能够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而且有效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让学生更好的满足企业对人才的各项需求。

3、小结。

通过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模式、选择与就业有关的实验内容、科学开展横向拓宽教学,能够让高职分析化学专业的学生更好的投入到实验教学当中,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发展目标,提升学生的知识整合能力。对于高职分析化学专业教师来讲,要明确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目的,并对原有的实验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培养综合性人才。

参考文献。

[1]何玲玲,张伟,胡奇军,韦国兵。基于就业为导向的药学专业分析化学立体化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探索[j]。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29(05):81―85。

[2]韦国兵,胡奇军,廖夫生。以就业为导向的药学专业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30):62―63。

[3]施茹玲。以就业和发展为导向的高职药学专业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当代职业教育,(11):31―34。

相关范文推荐

    学生代表发言感言(汇总19篇)

    范文范本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掌握文体特点、写作技巧以及论证方式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在下面的范文范本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精彩的范本,希望能够给大家的写作带来一些启示

    集团财务部工作报告(实用16篇)

    工作报告的写作需要系统地整理和收集工作材料,以确保报告的准确性和全面性。如果你还不知道如何写一份出色的工作报告,不妨看看下面这些范文,或许能给你带来一些启示。

    了解电气工程师岗位的关键职责大全(19篇)

    范本是帮助我们提高写作能力的利器,通过分析和模仿范本,我们可以学到不同的写作技巧和风格。范文范本一览:这是一份由专家精心挑选并整理的优秀范文范本集锦。

    餐厅经理服务工作总结(精选16篇)

    月工作总结是一个自我反馈的过程,通过回顾过去的工作,我们可以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素质。这些月工作总结范文不仅包括了工作成果和收获,还包括了遇到的问

    家长给孩子的六一儿童节祝福语(实用21篇)

    美好的祝福洋溢着欢乐和温馨,让我们一起送上真挚的祝福。接下来是一些可以用于各种场合的祝福语素材,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灵感。1.有人说青年是一曲热情浪漫的圆舞曲,有

    小学班主任培训总结(专业21篇)

    范文范本是指某一类文章或作品的典型代表,它可以给人一个参考,理清思路,提供写作的素材。在这里,我们为大家整理了一批范文范本,希望能够帮助到你们提高写作水平。

    教师辞职信模板(优质21篇)

    辞职信是对自己职业生涯计划的一个重要节点,我觉得现在是时候写一份了。那么,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这些辞职信范文,希望能帮助你完善自己的写作。导语:三尺讲台,三寸笔

    医院科秘书的工作职责(通用16篇)

    范文范本是对某一种文体或某一类作品的最佳样本,它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参考价值。小编精心挑选了一些范文范本,供大家学习和参考,相信这些范文对于大家提高写作能力会有所

    独特祝福语让平安夜更温暖(实用23篇)

    祝福语是一种情感的传递工具,让我们用真诚的祝福温暖他人的心。祝愿你幸福安康,笑口常开!如何用简洁的语言表达最真挚的祝福?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祝福语,希望对你有

    学校班级家长会的讲话(专业21篇)

    家长会是学校与家长之间的重要沟通平台,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下面是一些家长会策划方案的参考,希望能够为您的工作提供一些灵感。尊敬的高中领导、尊敬的各位老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