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对分数的感想篇一
1. 根据例题制作的挂图、投影片或多媒体课件。
2. 每个学生准备一张长15 cm、宽10 cm的长方形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教师谈话,以学校粉刷教室或家庭装修新房等学生身边的实例引入。
出示粉刷墙壁的画面,给出条件:每小时粉刷这面墙的1/5。
师: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提问题,教师板书。
师:怎样列式?(板书1/5×4)
师:列式的依据是什么?为什么用乘法?(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让学生计算,并说说怎样计算。
学生讨论汇报。(根据“4小时可以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的列式类推出,或根据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可以列出1/5×1/4)。板书算式。
师:(结合板书讲解)我们已经知道求4小时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就是求4个1/5是多少。求1/4小时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就是求1/5的1/4是多少。那么1/5×1/4如何计算呢?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
板书课题:分数乘分数
二、操作探究计算算理
学生操作。
学生交流是怎样涂的?(用折或量、分的方法把纸平均分成5份,涂出其中的1份,如下图)
小组汇报(把涂出的1/5部分再平均分成4份,涂出其中的1份)。
学生自己涂色。
师:从涂色的结果看,1/5的1/4占这张纸的几分之几?1/20
学生讨论交流汇报。
教师归纳(用多媒体或投影片演示涂色过程):我们先把这张纸平均分成5份,1份是这张纸的1/5,又把这1/5平均分成4份,也就是把这张纸平均分成了5×4=20份,1份是这张纸的1/20。由此可以得到(板书)。
三、迁移延伸,归纳法则
提出问题:3/4小时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
师:“3/4小时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是求什么?(1/5的3/4是多少?)
小组讨论并操作:怎样列式?涂色表示15的34。怎样计算?
交流计算方法和思路:与前面一样,也是把这张纸分成5×4份,不同的是取其中的3份,可以得到(板书)
根据板书的两个计算算式讨论归纳计算方法。
通过学生讨论交流得到:分数乘分数,用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四、反馈提高,巩固计算
出示例4,读题。
师:怎样列式?依据什么列式?
由学生讨论得到:根据“速度×时间=路程”,列出3/10×2/3。
让学生独立计算。通过请学生在黑板演算或用投影展示学生的演算过程及结果交流计算情况,强调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乘,这样可以使计算简便。并结合学生的演算情况说明约分的书写格式。
课堂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分数乘分数怎样计算?
学生独立完成“做一做”。
教学目标
1. 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理解分数乘分数的算理,从而掌握计算方法。
2. 发展学生的观察推理能力。
对分数的感想篇二
石狮余梁小学 杨芳 教材分析
1、使学生懂得分数乘分数的算理,并能运用算理正确解决实际问题。
2、通过在具体情境中动手操作,自主探究的基础上理解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3、发展学生的观察、推理能力,培养数形结合意识。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明白分数乘分数的算理。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1、2/15×9= 5×12/11= 6×2/9=
2、强调: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3。
2、确定方法。
师:如何列式?为什么?
生1:第一个列式是1/2×1/5,因为是求1/2公顷的1/5是多少。
生2:第二个列式是1/2×3/5,因为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就用这个数乘分数,所以用乘法计算。
师:1/2×1/5和1/2×3/5如何计算呢?这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引出课题。(板示)
3、操作探究计算算理
(1)、(各拿出自已备好的白纸。)学生猜测,如何通过操作得出1/4×1/5 的结果。
(2)、抽生发表自己的意见。(3)、教师引导,小组合作完成。
师:用这张纸表示一块地。用浅色涂它的一半。(如图板示)学生动手折纸。
提问,1/2的1/5怎样涂呢?
启发:把1/2在看做单位“1”,将单位“1”平均分成5份,再涂其中的一份(如图板示)
(4)、师:观察这个图,从涂色的结果看,1/2×1/5的结果是多少? 生:是1/20(5)、交流涂色的过程,分享成果。
四、归纳法则
(1)、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2)、填空:
分数乘分数等于(分母)乘(分母)的积作(新分母),(分子)乘(分子)的积作(新分子)。
(3)、练习:3/10×2/9=(要求在纸上操作得出结果)(4)、生汇报。抽一名学生结合图用语言叙述。(5)、师评价并引生概括。
师:3/10×2/9=6/90=1/15能把这句话补充吗?
分数乘分数等于(3)乘(2)的积作(分子),(10)乘(9)的积作(分母)。能(约分)要(先约分后计算)。
五、解决问题,加深认识。
2、师:从这道题中你发现了什么信息?又根据什么列式?
3、结合学生回答,要求生独立完成。
4、抽生板示:3/10×2/3=6/30=1/5(千米)(说说计算过程)
六、巩固新知,反馈提高
1、计算。(抽生板示,说明计算过程)
1/3×2/5= 8/9×3/10= 6/7×14=
2、填空。
8/15×4表示(4个 8/15 是多少)8/15×1/4表示(8/15 的1/4是多少)
4、解决问题。
七、总结
教学反思
一、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问题上。
我把导入问题设计成学生要去旅游,而要经过家长检查合格后才同意,让学生们帮一帮解决,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兴趣。而又无形中教育学生要好好学习,达到一石二鸟的教学效果。
二、以生为本,转变角色,做好引导。
本课的教学,我始终做好学生与自己的角色转变。出示问题让学生说说从中发现了什么信息,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独立思考、完题。倾听学生答题的理由,发现错误,及时帮学生纠正。让学生在一个轻松的课堂氛围中快乐、有效地学习。
三、在动手探究、合作交流中得到发展,培养迁移能力。
学生在上一节课已经学习了《分数乘整数》,已经有了一定的学习经验,2小时能涂这面墙的几分之几?学生很快就能回答结果并说明理由。那么在下面的问题中让学生自己拿出学具,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中去发现 × 的计算结果,感受到知识是动手探究中得来的,既提高学生的兴趣又懂得方法,这何乐不为呢?然后在这种情况把学法迁移到求 × 的结果上,可以说轻车驾路。
四、在练习中得到巩固,提高理解能力。
学生通过有效地探究得出分数乘分数的算理,我精简练习让学生既巩固基础,又提高学生的判断思维能力,加强算理的理解。
对分数的感想篇三
本节课《分数乘分数》是人教版六年级数学第二单元的内容,重点是巩固和进化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探索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
(1)、引导学生通过用图形表示算式,再用算式表示图形,深化“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分数乘法意义,感知分数乘分数的计算过程。
(2)、以3/4×1/4为例,让学生先解释算式的意义,然后用图形表示这个意义,最后在根据图形表示出算式的计算过程,这样做的目的是通过“以形论数”和“以数表形”的过程是学生巩固分数乘法的意义,体会分数乘分数的计算过程。
(3)、学生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独立完成教材中的试一试,进一步达成以上目标,并为总结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积累认知。整体教学的效果很好。
由于学生有比较坚实的整数乘法意义的基础,所以对于探索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计算法则的探索完全可以让学生独立进行。而在分数乘分数计算过程的探索中,由于学生刚刚认识“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分数乘法意义,并且用图形表征分数乘分数的计算过程比较复杂,因此采用“扶一扶,放一放”的策略就比较好。
学生在计算分数乘分数时能根据计算法则进行计算,但对于计算过程的约分,部分学生的约分意识不强,如3的倍数,7的倍数,甚至更大质数的倍数,学生不知道约分,使结果不是最简,还要加强训练。
对分数的感想篇四
1、通过学习教材理论的材料,我认识到,数学课程标准的核心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强调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即要关注学生的未来生活,又要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在学生中更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及价值观,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主动探究、主动合作。
2、教学安排要建立在学生的实际水平上。
在这次讲课过程中我发现自己把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估计的过高,造成教学过程进行的不是很顺利。说明在平时的教学中对学生完整解题过程的训练的不够,很多知识点渗透的不到位。
3、教师要为学生营造一种轻松的学习氛围。
学生在一种放松的状态下更有住于思考,更容易发言。这节课中由于我的引导过多,使得学生一直在按照我的思路思考,从某种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思考空间,造成课堂气愤很沉闷。课堂效果不是很好。
4、注重对学生习惯的培养。
5、要有充分的课堂准备。
6、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探索和交流的空间。
在讲到这节课的关键部分也就是三道应用题的比较,让学生找出联系和区别时应该给学生充分自主深究和合作交流的时间,学生之间互相交流一下可能会比自已干想效果会更好,同时交流也能互相促进。
最后,教师应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和谐、宽松的课堂环境,让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弛聘联想,畅所欲言,达到相互启发,集思广益,获得更多的创造性见解之目的。
对分数的感想篇五
教学内容:《 分数乘分数》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 数学第十一册 第2单元第2课(一课时)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整数乘法、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又是学习分数除法和百分数的重要基础。教材体现结合具体情境体会运算意义的要求,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计算过程去理解计算的意义。本课时是第1小节分数乘法计算的第二个层次的教学,学习分数乘分数,应该让学生在理解分数乘法意义的基础上,通过操作去理解和学习。
学情分析:
学生记住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并不困难。但理解分数乘分数的算理,比较困难。另外学生容易把分数加法与分数乘法的计算混淆,所以要通过多种练习形式帮助区分。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理解分数乘分数的算理,从而掌握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观察推理能力。
3.养成计算仔细、书写规范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理解分数乘分数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
教学理念:
在设计教学时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创设现实情景,提出数学问题,让学生在现实情景中学习计算,体会计算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
2.改变学生学习方式,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方式学习分数乘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2.学生列式解答:1/5×4=4/5 问: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怎样列式?为什么这样算?
4.揭示课题:1/5×1/4如何计算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分数乘分数”。(板书课题)
二、动手操作,探究算理
学生动手操作,交流是怎样涂的。
小组汇报:把涂出的1/5部分再平均分成4份,涂出其中的1份。
3.师:从纸上可以看到,1/5的1/4占这张纸的几分之几?(1/20)
4.学生讨论,交流汇报,教师小结:我们先把这张纸平均分成5份,1份是这张纸的1/5,再把这1/5平均分成4份,也就是把这张纸平均分成了5×4=20份,1份就是这张纸的1/20。所以,1/5×1/4=1×1/5×4=1/20(板书)。
三、迁移延伸,归纳法则
1.提出问题:3/4小时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
2.学生动手操作,交流计算方法和思路:有前面一样,也是把这张纸分成5×4=20份,不同的是取其中的3份,可以得到1/5×3/4=1×3/5×4=3/20(板书)。
3.想一想:分数乘分数怎样计算?
学生归纳的出:分数乘分数,应该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四、巩固练习,深化提高
1.师:你们知道世界上最小的鸟是什么鸟吗?介绍蜂鸟的相关知识,出示例4。
2.怎样列式?依据什么列式?
3.让学生独立计算,再反馈计算过程,强调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乘,这样可以使计算简便。重点说明约分的书写格式。
5.学生独立完成“做一做”。
对分数的感想篇六
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46、47页。
教学目标:
1、经历动手操作、画图表示、推导、归纳等探索分数乘分数计算方法的过程。
2、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会正确进行分数乘分数的计算。
3、体验分数乘分数计算方法的探索性,感受画图分析问题、研究问题的直观性。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长方形彩纸。
教学方案:
教学环节
设计意图
教学预设
一、折纸
教师说明折纸要求,让学生动手操作,折出这张纸的二分之一和四分之一。
课件演示折纸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四分之一是二分之一的二分之一。
二、种地问题
1、课件出示问题,根据题意出示图示。
1/3×1/2=(1×1)/(3×2)=1/6.
3、提出问题(2),方法和过程同问题(1)。
三、总结计算方法
师生共同总结出计算方法: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完成“试一试”的四道题。
四、课堂练习
1、“练一练”第1题。
2、“练一练”第2题。
3、“练一练”第3题。
4、“练一练”第4题。
5、“练一练”第5题。
由折纸引入学习活动,既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又是分数乘法问题的准备。
结合课件直观演示,帮助学生弄清题意。
结合课件演示,使学生理解题意,明白求西红柿地占整块地的几分之几就是求1/3的1/2是多少,用乘法计算。为总结计算方法作铺垫。
先让学生观察两个算式,自己总结方法,教师指导归纳,培养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
让学生独立尝试计算。再交流。
分数乘分数问题的抽象描述,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其中的”指谁的?理解这个问题,学生就知道了是求1/4的2/5是多少。
通过面积计算,巩固分数乘法计算方法。
关注比较方法,进一步理解分数乘法的抽象描述。
在已有知识基础上,学生独立完成。
生:折出的纸片面积是原来长方形纸面积的1/4.
师:折出的纸片面积是原来长方形纸的一半的几分之几?
生:折出的纸片面积是原来长方形纸的一半的1/2.
师:也就是说四分之一是二分之一的二分之一。(利用课件演示说明)
师边口述题意边出示课件。
师边口述题目边演示课件。
师:求西红柿地占整块地的几分之几就是求什么?怎样计算?
师:观察两道题的计算过程,分数乘分数,我们是怎么计算的?
生概括归纳。
师:大家用你们自己归纳的方法试着计算“试一试”的题目。
交流时说说计算方法和过程。
师:说说怎样列式?
学生独立计算,交流算法。
师:丫丫吃了其中的2/5,是谁的2/5?
理解后独立完成,交流时说说列式的想法和计算过程。
理解题意,独立完成。
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时,注意学生比较的方法。对于好的方法给予表扬。并归纳总结比较方法。
集体订正。注意得数后面要有单位名称。
对分数的感想篇七
1、使学生知道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也适用于整数和分数相乘,把分数乘法统一成一个法则。进一步巩固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2、使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进一步培养观察、比较、分析、推理的能力,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二、组织探究
1、教学例4 出现教材中的图形
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求1/2 的1/4 是多少,可以怎样列式?
求1/2 的3/4 呢?
师问:你能列算式并看图填写出书中的结果吗?
打开书p45完成
提示:根据填的结果各自想想怎样计算分数与分数相乘?
2、教学例5
你能用前面得出的结论计算这两道题吗?
学生试做
订正完后问:你能用什么方法来验证你的计算结果呢?
(2)验证比较
让学生在自己准备的长方形纸上先涂色表示23
再画斜线表示23 的15 和23 的45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对学困生进行指导
看看操作的结果与你计算的结果是否一致?
学生观察比较
3、归纳总结
得出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三、练习
1、完成p46的试一试
提醒学生注意:计算分数与分数相乘时,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在计算
通过交流进一步明确计算分数与分数相乘的计算方法
四、分数与分数相乘的计算方法的推广
同学们,下面着几道题你回计算吗?
出示:2/11 ×3=
4×5/6 =
讨论:分数与分数相乘的计算方法适用于分数和整数相乘吗?为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
(3)也可以整数与分数直接进行约分后再计算。这样更简便
教师进行示范如p46
2、练习
完成p46的练一练
引导学生用直接约分的方法进行计算
五、综合练习
1、做练习九的第1题
先在图中画一画再列式计算
2、做练习九的第3题
说出错的原因
3、做练习九的第4题
看谁算的最快
六、全课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惑?
七、作业
练习九的第2、5题
教后记:本课的目的是使学生知道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也适用于整数和分数相乘,把分数乘法统一成一个法则,进一步巩固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基本达到教学要求。
对分数的感想篇八
分数乘法计算对于学生而言是新的内容,它的计算方法与整数、小数的计算方法有很大区别,记住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并不困难,但让学生理解分数乘法的算理,尤其是分数乘分数的算理,是本节课教学的难点,分数乘法(分数乘分数)教学反思。
《标准》指出,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教学中要改变以往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改变以记忆法则,机械训练为主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索与交流的学习活动之中。
学习这节课前,我先让学生自学,让他们试着去解决课本上的几个问题:
课上让学生交流探索的结果,教学反思《分数乘法(分数乘分数)教学反思》。我发现大部分学生能在前一问的基础上可以类推出分数乘分数的方法。
有的学生采用了折纸的方法,一步步的给大家讲解,效果也不错。
学生讲解的头头是道,说实话,这节课给了我很大的震撼,千万不要低估学生的能力,该放手时一定要放手让学生去做,很多时候他们会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
整节课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安排学生的探究、讨论活动,让学生在讨论研究中提出猜想,最后在举例中检验猜想后达成共识,得到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理解算理,由于学生的探究花了大量时间,最后只是对法则进行了总结,从时间的分配上来说,后面的巩固练习时间很少,学生对分数乘分数到底掌握到什么情况心中没数。这让我想到,我们在课堂上无论事先设计的多么完善,都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跟着学生的思路走,而不能死套教案,一定要灵活处理。
遗憾的地方:能讲解的学生毕竟是少数,大部分的孩子是听会的,个别学生对算理仍然不能很好的理解,对后续学习会有一定影响,对这部分学生要多帮助、多鼓励,树立他们的信心!
对分数的感想篇九
1:教学内容比较简单,难度比我国低一到两个年级;
2:重练习质量轻 练习数量,美国学生的作业负担很轻,尤其在数学,不会采用题海战,主要采用多样化的练习帮助学生数学学习。而且都是第二天课堂上完成头一天的作业,再上新课!
4:教学形式多样化,他们教学最多的方式是让学生充分的去参与,让学生去做,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老师很少把这种答案直接的去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通过练习,通过自己的活动来发现数学知识,如游戏,比赛。
5:师生关系融洽,学生课堂上比较自由,甚至可以走来走去,与我们要求学生规矩的端坐,完全不一样.学生会主动帮老师擦黑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