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雨点儿第一课时教案(模板5篇)

时间:2023-10-03 作者:曼珠最新雨点儿第一课时教案(模板5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教案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雨点儿第一课时教案篇一

认识12个生字,学写“方”、“半”两个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知雨水对植物生长的作用。

1、认识12个字,学写“方”、“半”。

2、初步感知雨水对植物生长的作用。

一、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演示动画《雨》

2、请学生看动画简单地说一说雨。

3、板书课题《雨点儿》。

二、整体感知

1、请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正确。

2、请学生说说读了课文知道了些什么?

三、识字读文

1、认读理解“数不清、云彩、飘落。”

(1)、逐一出示生字,“数、清”,看拼音读准字音。

(2)、出示词语,“数不清”,读一读,找一找,文中指什么数不清。

(3)、说一说,生活中还有什么东西数不清。

(4)、认读“云彩、飘落”。

(5)、在文中找出带有“数不清、云彩、飘落”这三个词语的句子,读一读。

2、认读理解“问、回答”。

(1)、出示生字“问”,读一读,找一找,文中写的是谁问谁?问什么?把有关句子画出来。

(2)、交流,指导朗读,问:你要到哪里去?

(3)、读课文找一找,小雨点是怎样回答的,出示新词“回答”指导学生读正确。

(4)、辨析:你呢?这句话是不是小雨点在回答大雨点儿。理解“回答”。

(5)、读课文找出大雨点儿回答小雨点儿的句子,读一读。

3、认读“方”

要求学生仔细读课文中带有“方”字的句子,让学生明确“地方”这个词中,“方”字读轻声。

四、读文感悟

1、教师边范读第五自然段,演示雨过后草长花开的动画,让学生初步感受雨点儿给植物带来的变化。

2、出示句子。“雨点儿人云彩里飘落下来”。

结合动画情景,展开想象,模仿句子说说雨过后大自然生机勃勃的景象。

小草从泥土里钻出来。

小花从______________。

____从______________。

五、根据学生的回答,让学生带着雨点或喜爱,或感谢,或佩服……的热情,把全文读给好朋友听,再读学生推荐得好的朋友为师生做朗读表演。

六、指导书写“方”“半”进行书写练习。

雨点儿第一课时教案篇二

《雨点儿》是一篇科学童话。课文用拟人化的手法,通过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的对话,告诉学生雨点儿是从云彩里飘落下来的,有了雨水的滋润,花更红了,草更绿了。

本课内容浅显,情节性强,文中第五小节给我们留下了研究空间,有利于学生在阅读时根据自己的审美体验加以探究。

一年级新生,年龄较小,活泼好动,自律性差,注意力难以集中,行为习惯尚在养成阶段。对于学校班级的各项纪律、常规都不了解,心中集体主义观念还未形成,根本不知晓学习知识的重要性,学习目的还未明确,学习只是出自一时的爱好,课堂上专心听讲难以坚持。

1、认识11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写“方、半、巴”3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一、揭示课题

1、课件播放歌曲《小雨点》

2、这首歌唱的是小雨点儿,我们来看看。(课件播放动画)多可爱的雨点呀,你们想和它交朋友吗?(课件出示课题:雨点儿)(生自由和雨点儿打招呼,读准“点”和儿化音),让我们一起来亲切地喊它吧!

二、读课文

1、听课文录音。

2、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把不认识的字圈出来,借助拼音读正确,把课文读通顺。

三、读文识字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课件出示自然段,随机进行生字词语教学)

第一段

(1)出示词语“数不清”,读准字音,文中说什么数不清?说一说生活中还有什么东西数不清。

(2)认读“云彩”、“飘落”,说一说生活中你见到过什么东西从空中飘落。

第二段

(1)读“半空”。

(2)出示“问”,文中是谁问谁?问什么?(指导读好问句)

第三段

1、小雨点儿是怎么回答的?(出示“回答”,指导学生读正确;出示“地方”,“方”字读轻声。)

2、选择自己喜欢的自然段,读给同桌听,互相帮助,把课文读正确。

四、巩固生字

1、识记字形

生字我们都会读了,字形你记住了吗?看谁的方法最好,速度最快。(课件出示)

2、小朋友们,雨点儿看到你们学得这么认真,可高兴啦,它们也想和你们做做游戏,看谁最聪明。

做“雨点儿落在哪里”的游戏,“雨点儿”身上写着音节,地上写着生字,“雨点儿”落到生字上。

五、指导写“方、半、巴”三个字。

1、观察“方”、“半”、“巴”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课件出示)

2、课件演示字的笔顺,学生书空。

3、教师范写。

4、学生练习,教师巡视,纠正写字姿势。

第二课时

1、理解课文内容,进行说话训练,初步感知雨水对植物生长的作用。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一、复习导入。

1、(屏幕上出现一幅下雨图,伴随着轻微的下雨声)师:小朋友,昨天我们结识了一位新朋友,它叫——雨点儿,这节课我们要和雨点儿一起去进行一次旅行。

2、想和雨点儿一起去旅行,先要和刚认识的生字朋友打招呼,要不,它们会拦住你们的。(课件一个一个出示生字认读)

二、学习课文。

第一段

1、自由读(可以配上自己认为合适的动作)

2、指名读,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第二——四段

1、数不清的雨点儿飘落下来,半空中,雨点儿还说起了话来了,你听!(放录音)

2、出示对话,自由读,找找哪些是小雨点儿说的,哪些是大雨点儿说的。

3、(课件对话部分变颜色)你们喜欢当小雨点儿的,就读小雨点儿的话。你们喜欢当大雨点儿的,就读大雨点儿的话。

4、指名读,师随机问:你为什么喜欢小雨点儿?你为什么喜欢大雨点儿?

5、指导朗读(同桌练习分角色读,指名分角色读,师生分角色读,在读中感悟雨点儿的热情、快乐)(课件出示配上对话的插图)

6、戴上头饰表演读。师:老师这儿有两个头饰,谁愿意戴上表演大小雨点儿的对话?

7、课文学到这儿,你发现了什么?(小雨点儿要去有花有草的地方,大雨点儿要去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

8、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过渡:是呀,他们为什么要到这些地方?

第五段

1、学习第一句

(2)你瞧,“有花有草的地方,花更红了,草更绿了。”(课件展示动画生长一)

(3)让我们一起来美美地读读这个句子吧!

2、学习第二句

(1)大雨点儿要去哪里?那里美吗?大雨点儿为什么要去那里?

(3)指导读最后一句。

三、课后延伸

1、如果你是雨点儿,你想到哪里去?给它们带去什么变化?

雨点儿第一课时教案篇三

认识11个生字,会写“方、半、巴”3个字,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动植物的生长与雨水有着密切的关系;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和创新意识。

一、激趣导入,披文入境

1、出示课件:雨点儿调皮地从天空降落,伴随着沙沙的雨声。

2、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3、看到这样可爱的小雨点儿,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它?

4、揭示课题,指导读题。

1、生看课文,听课文配乐朗读。

2、这么美的课文,想自己读读吗?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

3、生自读课文,在课文里圈出生字,不认识的字读拼音或问同桌。

4、cai课件出示生字,老师已经把生字都找到了,黑字是我们要认识的绳子,红色的是老师给它找的朋友组成的词语,你会读哪个就读哪个。

5、去拼音,打乱顺序读。

6、去朋友,你还认识它吗?

1、生字学得好,课文一定会学得更棒。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

2、同桌互读,一人读,一人听,你认为他读得好就拍拍手表扬他。

3、你觉得自己哪一句读得好,读给大家听。

谁认为自己读得更好,向他挑战吧。

喜欢这一段的小朋友起立一起读一读。

(知道读好问句,并相机理解“数不清、飘落”)

4、和自己的小伙伴分角色朗读雨点儿的对话。

5、cai课件演示雨后万物生机勃勃的动画,看吧,雨停了,大地发生了什么变化?

6、看到这么美的景色,你的心情怎么样?带着高兴、喜爱、赞美的语气读读第五自然段。

7、老师也找来了一张图画,仔细看看,还有什么也发生了变化?

美丽的露珠从树叶上()。

( )从()。

8、假如老师是雨点儿,你们是小草、小花、小鸟、鱼儿……你会对老师说什么?

创设情境,师生对演。感受动植物对雨点儿的感谢,并学会使用礼貌用语。

9、把自己想象成雨点儿,自由地配上动作,把课文读给小伙伴听。

仔细观察雨后大地的变化,把它画下来,并在旁边写上你最想说的话,好吗?

雨点儿第一课时教案篇四

1.复习《青蛙写诗》中学到的儿化

音词:雨点儿,谈话互动:看到“雨点儿”三个字,你想到了什么?有什么想说的吗?

2.课文朗读音画欣赏。

巩固刚学过的知识,

联系生活积累,导入课文学习,先整体感知全文。

1.听完了课文,我们认识了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快速抢答,看谁听得最认真:

大雨点儿要去的是:

小雨点儿要去的是:

他们去过的地方怎么样了?

听完配音画朗读后,引导学生提取简单信息反馈,对课文有一个大体了解。

2.你喜欢这样的雨点儿吗?

半空中的雨点儿还有很多很多,这不,这里有一些穿着问号衣裳的雨点儿,想请教你们他们头上都有个什么字呢!

(分组出现)

1)多音字:数、长

2)新偏旁:彩、空、到

3)独体字:方、半、更、出

4)对比字:问——(闪)

绿——(红)

学生分组识记,并交流识记方法。多音字强调读音,新偏旁强调穴宝盖(儿歌:房顶平平秃宝盖,加个烟囱是宝盖,住进八人穴宝盖。)独体字可以组词及语境识记。教师在学生回答时相机板书“数、长、彩、空、到”等在黑板上。

以“穿着问号衣裳的雨点儿”的情境创设、以及分组识记的方式等充分调动学生识记生字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3.读记生字:领读、指读、齐读。

当看到孩子们都认识了雨点儿身上的字,雨点儿的问号就变成笑脸啦!变成了快乐的雨点儿。

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巩固对生字的识记。

快乐的雨点儿希望你们能读好课文,读出他们的快乐,可以吗?

1.读好对话

半空中,大雨点儿问小雨点儿;“你要到哪里去?”

小雨点儿回答:“我要去有花有草的地方。”

大雨点儿说:“我要去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

——听老师范读

——自己练习读

——同桌分角色读

——展示读

——男女生分角色读

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的对话是朗读的一个重点,问句的语气,角色的语气,通过示范指导与学生自己的揣摩体会。

2.读好停顿

不久,有花有草的地方,花更红了,草更绿了。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开出了红的花,长出了绿的草。

——自由说说逗号和句号的停顿怎么读。

——指读,师指导。

——小组一起读。(互相纠正)

——全班齐读。

逗号和句号在上篇课文《青蛙写诗》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两个标点符号在朗读中的停顿需要再掌握,但要避免学生刻意停顿很久的现象。

3.读好全文

——师生合作读。(分角色)

——配乐朗读。

你们的朗读太棒了,看,雨点儿高兴得在地面上跳起了舞呢。(播放一段欢快的下雨视频或图片)

通过师生合作与配乐的方式,在之前重点局部朗读的基础上完整地全文朗读,提高朗读水平,加深对文章的体会。

雨点儿听到你们这么棒的朗读,更开心了,他们想,如果小朋友们能认真正确地书写他们肚子上的生字,他们就不仅快乐,而且还是最漂亮的雨点儿啦!

出示要书写的生字:

1.书写刚刚识记过的字:问、半

——生观察,说说要注意什么

——师范写,生书空。

——生练写,评价。

2.书写另外三个字:有、从、你

——强调左右结构的字:左窄右宽,“从”字左右两边的差别;“有”字下面不是“月”字。

——指生上台试写,点评。

——练写。

3.同桌互评出最漂亮的字,打上五星。

4.看到你们写的字这么漂亮,肚

子上有字的雨点儿变成了五颜六色的雨点儿,把花朵和小草的颜色都穿在身上了,他们更漂亮啦!

要书写的字也出现在雨点儿的肚子上,分两部分书写,第一部分“问”和“半”字主要由学生观察说出书写要注意的方面,教师范写;第二部分“有、从、你”在学生观发言的基础上教师重点强调左右结构的字的书写,由学生范写,集体点评完善。这样的方式更多变化,便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能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1.自由想象:数不清的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有的去了有花有草的地方,有的去了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他们还可能去了哪里呢?看到了什么,发生了什么呢?小朋友们可以自由想象一下。

2.指答分享,师相机指导完善语言。

3.小组分享,小组成员都充分说出自己的想法,还可以互相提出建议。

4.小结:雨点儿给大地带来了美好的变化,大家都喜欢他。

“教材不过是个例子”,一年级的孩子天真无暇,要重视想象力的培养以及其语感、语言完整性的引导,学以致用。

总结全文学习,引导学生梳理学习内容,感知“学有所获”,让整堂课在学生与雨点儿的学习对话情境中完满结束,并将拓展学习延伸到课外。

8.雨点儿

打着问号的雨点儿:数长彩空到

快乐跳舞的雨点儿:对话、停顿

五颜六色的雨点儿:问、半、有、你、从

长着翅膀的雨点儿:还去了?(想象)

依依不舍的雨点儿:阅读

雨点儿第一课时教案篇五

1.巩固“数、彩、半、空、问、到、方、没”等12个生字,会写“有”一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逗号和句号的停顿。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雨点儿给大地带来的美好变化。

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逗号和句号的停顿。

通过朗读课文,体会雨点儿给大地带来的美好变化。

一、创设情境,温故知新

1.复习课题。

课题是个儿化音,“雨”字读响亮,“点”字和“儿”字连在一起,发完“点”的音后舌头迅速向上卷。

二、趣味游戏,巩固字词

指名上前读词,充当小老师带读。重点指导:多音字“数”、轻声词“云彩”、“到了”、“地方”

三、品读文本,积累语言

学习第一自然段

1.理解“数不清”。结合课文,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数不清”的意思。

2.指导朗读:数不清的雨点儿。

3.说话练习:数不清的_______。(数不清的花朵、数不清的星星、数不清的雪花、数不清的树叶)。留心观察生活,就会有无尽的发现。

4.理解“飘落”。

数不清的雨点儿是从哪里飘落下来的呀?赶快在第一自然段中继续寻找答案。

数不清的雨点儿纷纷离开了云彩妈妈,它们在空中轻轻地飘呀飘,落入大地的怀抱,这样的过程就叫“飘落”(课件:飘落)。

指导学生朗读“数不清的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

5.说话练习:数不清的____从______飘落下来

学习二、三、四自然段

1.自由读二、三、四自然段。雨点儿离开了云彩妈妈,它究竟要去哪里?

2.指名读二、三、四自然段。

3.指导书写“有”。横要写平、长;撇从竖中线起笔,写舒展;“月”的起笔竖在竖中线的左边。

4.师生分角色分句指导朗读。引导学生读好问句。

5.男女生合作读

6.配图片和音乐,教师引读,体会雨点儿给大地带来的美好变化。

学习第五自然段

出示雨水滋润大地的美景图,有感情地朗读第五自然段,注意停顿。

四、拓展延伸,歌唱儿歌。

1.听雨点儿对我们说的话。

2.儿歌《小雨沙沙》。

教学板书雨点儿

有花有草没花没草

更红更绿红花绿草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