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介绍浙江天一阁的导游词(通用9篇)

时间:2024-11-15 作者:储xy
简介:百分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这篇《2023年介绍浙江天一阁的导游词(通用9篇)》及扩展资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百分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23年介绍浙江天一阁的导游词(通用9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介绍浙江天一阁的导游词篇一

各位游客:

大家好,现在我们将要参观的是浙江宁波天一阁博物馆。

浙江宁波天一阁博物馆位于浙江宁波市月湖之滨,是一座由浙江宁波天一阁藏书楼为核心、藏书文化为特色的专题性博物馆。景区由藏书文化区、园林休闲区、陈列展览区三大功能区组成,占地面积为3.1万平方米,因馆内保存了大量的珍贵古籍而享誉海内外,素有?南国书城?的美誉。成为首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国家aaaa级人文旅游胜地,成为浙江宁波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标志之一。

雄踞大门两侧的是一对清代石狮。木结构大门是清代道光年间的古建筑,门厅外侧有一匾,书?南国书城?四个字,这是由著名国画大师潘天寿1962年所书。大门两旁对联?天一遗形源长垂远,南雷深意藏久犹难。?是著名书法家顾廷龙先生于1981年到访浙江宁波天一阁时留下的墨宝。此对联书体为钟鼎文,上联意为浙江宁波天一阁藏书历史悠久,以后还将长久的留存下去,下联出自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黄宗羲登上藏书楼之后的感慨。

范钦从青年时代起就有志于藏书,经史百家兼收并蓄,但是较有规模地进行收藏应该是在他致仕回乡之后,范钦号东明山人,故此归里后初建的藏书楼以他的号命名为?东明草堂?,这只是早期的雏形,收藏有限,规模和保管条件均不理想,因此他把建立家族藏书楼作为自己解职归里后的第一要务来考虑。浙江宁波天一阁的建造约从嘉靖四十年(1561年)开始,至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完成,历时五年左右。浙江宁波天一阁藏书最丰时达到7万余卷,为了防止藏书的失散,范钦和他的后代是颇费苦心的,藏书楼建成后,范钦因古人有?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之说,便引以为名,取?以水克火?之意,祈求免遭火灾。他去世前,又嘱咐子孙:?代不分书,书不出阁?。遵从他的遗训,后代曾制定过严格的藏书楼族规。

然而,四百年间,浙江宁波天一阁历经浩劫。几经浩劫至1949年已减少了五分之四,只剩下一万七千卷。1949年以后,浙江宁波天一阁得到了很好的保护。人民政府设立了管理机构,多次拨款维修缮饰,使浙江宁波天一阁百废待兴,生机勃发,以日新月异的面貌呈现在人们面前。如今,浙江宁波天一阁的藏书已增至30万卷,成为以藏书文化为特色的专题性博物馆。

范钦铜像后面是气势非凡的《溪山逸马图》,当年柬埔寨国家元首西哈努克亲王曾在这里拍照留念。这幅堆塑作品是已故民间老艺人胡善成的力作,馆内的堆塑,绝大部分是他的作品。图上八匹骏马在溪边嬉戏嘶鸣,栩栩如生,有很强烈的立体感。雕塑的工序快捷但又复杂,曲线明朗、立体,泥土中掺杂环氧树脂又起到坚固的作用。可惜,这样的传世佳作现在已不多见了。

这座清代建筑,是浙江宁波天一阁建成之前范钦的藏书处。之所以取名为东明草堂,是因为范钦号?东明?。 据说当时随着藏书量的增加,东明草堂已容纳不下更多的书籍,另一方面怕住宅区引起火灾要涉及只一墙之隔的草堂,于是范钦决定重新建造藏书楼,使书籍得到永久的保护。此后,东明草堂便作为范钦的私人会客室。

正对东明草堂的围墙上又是一幅堆塑作品:?獬豸?。獬豸,是古代传说中的神兽,体形大者如牛,小者如羊,类似麒麟,双目明亮有神,额上通常长一角,俗称?独角兽?。据说它拥有很高的智慧,懂人言知人性。追随在中国首任?大法官?皋陶左右,能辩明善恶忠奸、是非曲折,遇到不平,则用角抵之,是最好的法官助手。它是中国传统法律的象征,引用獬豸的形象,取意于对中国传统司法精神的继承。

范氏故居原系范宅东厅,是其家族的生活区域,故居处于高墙围绕的浙江宁波天一阁藏书楼外,让生活区域和藏书区隔离是范钦为保护藏书而作出的精心安排,走进范氏故居,我们看到的是范钦70寿辰的画像,根据他所穿官袍补服的图案断定为三品武官的着装。这是范氏世系表。范宗尹为迁甬落户的第一代,范钦是范氏的第十六世子孙,生有两个儿子:范大冲和范大潜。范钦临终前立下遗嘱:代不分书。于是将遗产分为两份:白银万两和一楼藏书。大儿子范大冲继承了所有藏书,并继续完善藏书制度。致使藏书历经十三代相传保存至今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范钦曾立下许多严格的家规制度,如?烟酒切忌登楼?,?子孙无故开门入阁者罚不与祭三次?,?领亲友入阁及擅开书橱者罚不与祭一年擅将藏书借外放及他姓者罚不与祭三年?。这种互相制约的做法,防止了个人占有和轻易许诺外人入阁,避免了书籍的分散和流失。也是藏书能历经四百余年的重要原因。

为使游客对藏书楼有直观的印象,利用范氏故居的狭小空间我们将浙江宁波天一阁藏书楼的布局恢复至此。书楼的中上方悬挂一匾,?宝书楼?三字为明代浙江宁波郡守王原相所书。整个房间以书橱的形式相隔成六开间。书橱前后都有门,起到通风祛霉的作用。?宝书楼?匾下方的书橱与众不同,不但体积比众多的书橱大,且外观绘有两条龙纹,原来公元1772年清乾隆皇帝要修编四库全书,范氏八世孙范懋柱进呈了638种珍贵的典籍,乾隆帝为嘉奖浙江宁波天一阁,御赐《古今图书集成》一万卷,又赐铜版画《平定回部得胜图》、《平定两金川战图》各一套。不但如此,为庋藏四库全书,乾隆帝又特命杭州造织寅著来察看浙江宁波天一阁,开明丈尺,绘图呈览。仿浙江宁波天一阁的形制建造了七阁。由此,使浙江宁波天一阁名满天下,盛誉海内。

范钦辞官归里后全力投入到藏书的搜集和整理,随着藏书的不断增多,也为了远离火源,使藏书得以永久保存,范钦曾动了不少脑筋。他总结并借鉴了历代藏书楼的经验教训。尤其是离他家不远处的丰坊万卷楼不慎失火,触目惊心,教训深刻。因此,他首先注意书楼的防火安全。于是便有了独立收藏书籍的楼阁—浙江宁波天一阁。浙江宁波天一阁的建造约从嘉靖四十年(公元1561年)开始,至四十五年(公元1566年)完成,历时五年左右。

有关浙江宁波天一阁藏书楼命名的由来,虽没有确切的记载,但从众多文人的传记及乾隆皇帝的御笔中,得以知晓浙江宁波天一阁命名的由来及藏书楼格局的独特之处。据说范钦是受到元代文人揭文安公所写的《龙虎山天一池记跋》影响,取其四字:天一生水。而?天一生水?之说在我国最早的占卜学说《周易》(又称《易经》郑康成注)里便有注解:?天一生水于北,地二生火于南,天三生木于东,地四生金于西,天五生土于中。阳无耦,阴无配,未得相成。地六成水于北,与天一并,天七成火于南,与地二并,地八成木于东,与天三并,天九成金于西,与地四并,地十成土于中,与天五并也…这阳五行之说颇为玄奥,一般人不易理解。后人便把它概括成:?天一生水,地六成之?。而此种说法最早见于高宗弘历的《文源阁记》,其记云:藏书之家颇多,而必以浙之范氏浙江宁波天一阁为巨擘,因辑《四库全书》,命取其阁式,以构庋贮之所。既图以来,乃知其阁建明嘉靖末,至于今二百一十余年。虽时修葺,而未曾改移。阁之间数及梁柱宽长尺寸,皆有精义,盖取‘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之意?。从《文源阁记》中不难看出乾隆皇帝为庋藏《四库全书》对二百余年前的浙江宁波天一阁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大加赞赏。

介绍浙江天一阁的导游词篇二

各位游客:

大家好!

天一阁博物馆是以藏书文化为特色,融社会历史、艺术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占地26000平方米。环境幽雅,园林精美、建筑古朴,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总体布局由藏书文化区、园林休闲区、陈列展览区三大功能区组成。

天一阁藏书楼是我国现存历史最久的私家藏书楼,也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三个私家藏书楼之一,建于明嘉靖四十年至四十五年(公元1561―1566)之间,原为明兵部右侍郎范钦的藏书处。于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藏各类古籍近30万卷,其中珍椠善本8万卷,尤以明代地方志和科举录最为珍贵。近年来,我馆事业发展迅速,先后新增中国地方志珍藏馆、银台第官宅博物馆、麻将起源地陈列馆等处。中国地方志珍藏馆收藏全国各级各类当代地方志6730多册,占总数的80%以上。银台第博物馆展示了清代官宦人家的家居艺术和建筑艺术,获2019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精品陈列最佳创意奖”。麻将起源地陈列馆以三维空间展示麻将的起源及与宁波的历史溯源。建于二十年代的秦氏支祠以其独特的祠堂文化,精湛的民间工艺为游客所叹服,并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行列。

介绍浙江天一阁的导游词篇三

各位游客:我们接下来将要参观的是宏源泰染坊,也就是蓝印花布作坊。走进院内大家可以看到各种蓝印花布的展示。请大家随我往里面走,这儿有一个天井,也就是晾晒布匹的地方。这么美妙的场景不知道是否已经勾起了你的思绪。看过电视剧《似水年华》的朋友应该隐约还记得这么个场景,黄磊扮演的文,很多次在这里出现。前面的这排平房是个大展厅,里面陈列着各种蓝印花布制成的物品和制作蓝印花布所需要的工具。衣服、布料、蚊帐、头巾、石灰粉、花版、黄豆粉等等。大家一定对蓝印花布的制作工艺很好奇吧。那么下面我们就到旁边的小屋里看看蓝印花布的制作工序。首先是将湿润的白棉布铺在桌子上,然后用事先刻好的花版盖在白棉布上,均匀地刷上调和好的石灰粉和黄豆粉。大家也许要问为什么要刷这两种东西?石灰粉具有防染的作用,上了石灰粉的地方是染不上颜色的,而黄豆粉具有较强的黏性,可以把石灰牢牢的固定在白布上。这步工序叫做上浆。

晾干上浆布后自然是要染色了。进入到这个染坊里面大家应该已经闻到了一股微弱的刺鼻气味。因为染料必须保持一定的温度才能使浸染的布料色泽光鲜持久,所以在染布时通常在染缸下面用暗火燃烧加热。染缸中央有一根空心的毛竹,它的作用是排出刺鼻的烟味。一般蓝印花布要经过反复浸染七八次才能成品。

大家需要拍照的抓紧时间,拍好了,我们就到百床馆去看看江南各色各异的古床。

江南百床馆和江南民俗馆

大家现在看到的就是江南百床馆。“百床”其实是一个泛指的说法,就是指这里的床多。要说百床之冠,当数我们眼前看到的这张清代的千工床,据说当时如果按一名工匠一天做的工时来计算的话那么要制作这样规模的一张千工床得需要一个工匠用上整整三年的时间。所以就称它为千工床。千工床从内到外一共分四进,第一进是放古代女人又臭又长的裹脚布的地方;第二进是衣帽间,睡觉时脱下来的衣帽就放在这里;第三进是最关键的,所谓人有三急,是放咱们每个人都离不开的东西——马桶的;最后一进就是睡觉用的床了,在床四周大家可以看到很多窗棂,这些窗棂是主人特别让工匠给制作的。它可以调节温度。

现在大家看到的是一张镂空的双喜床。它是一张花梨红木床,窗的围栏上雕刻的都是双喜的图案,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床的四根柱子是典型的西式罗马柱,其实这张床是民国时期中西方文化交融的产物。

这张床叫做拔步床,床的底下有一段离地面8公分的台阶,因为江南地区天气潮湿容易引起关节炎,这个台阶正好起到了防潮湿的效果。床顶上是用牛骨镶嵌而成的图案,白色的牛骨具有驱邪的作用。大家可以数数看,这张床一共有8条腿,分别由两个部分组成,这是夫妻床象征着夫妻间百年好合。

大家请跟上,穿过这道边门,我们就来到了民俗馆的衣俗馆。这里陈列着20—30年代民国时期的传统服装。在封建社会人们的着装等级非常森严。一般从着装上就可以看出一个人的等级,穿长袍马褂的是上等人,下层的劳动者只能穿布衣短衫。大家可以自己辨别一下看看这边蜡像人都属于哪个等级。

衣俗厅的前们就是岁俗厅,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农村的一种习俗拜利市。没逢建造新房,接财神时都要拜利市,为的是给家里图个大吉大利。大家看到供桌上放有三生,其中大家一眼就能认出来的是什么?呵呵,没错是猪头,但是为了桃吉利我们要叫它元宝头。整个岁俗厅最让人好奇的就是悬挂在供桌上方的这条鲤鱼,大家有没有发现它有什么特别之处?它的眼睛是红色的,这条鱼在祭祀是要求是活鱼,以讨个年年有余的彩头。据说鱼从水里被捞出来以后用红纸蒙住它的双眼,可以骗过鱼让它以为自己还在水里。就可以让鱼多活一段时间从而达到保鲜的作用。至于用红纸贴在鱼眼上到底有没有保鲜的功效小王没有实验过所以也就不知道了,大家如果感兴趣可以回家试试。说不定就成功了申请个专利保护一辈就吃穿不愁咯。呵呵。

下面我们要介绍的是节俗厅,这个厅的两边共有12个展柜,里面依次陈列着一年中当地12个传统佳节。最后值得一提是,节俗厅中间的八仙桌上斗香。共有9个斗,这些斗都是用香作成的,所以称为斗香。这是沿用道教祭祀的一种仪式,每逢中秋月圆,大户人家就会以此来祭拜月亮以求达到团团圆圆的心愿。上面的花瓶中有三把古代的兵器叫做戟。三把戟放在同一个花瓶当中取意平升三戟。前面的两个葫芦象征着福禄双全。

各位游客我们接下来将要游览的是婚俗厅,大家现在看到的是用蜡像布置一组古代男女结婚的场景。在古代一场婚礼这六个人是必不可少的。中间的两位不用说是婚礼的最主角。后面做着的是两位高堂,新娘后面的这位就是要吃上十三半只鸡才能完成任务的大媒婆,新郎后面的是婚礼的主持人就是所谓的司仪。大家知道新郎要用什么来挑开新娘的红盖头吗?要用秤杆寓意自己和心上人以后的生活一定称心如意。喜堂两边都摆放着新娘的嫁妆,嫁妆的好坏体现了新娘家的富裕程度,如果嫁妆不够气派新娘在婆家可能会被轻视。

最后我们再来看看寿俗厅,这里是老人享受天伦之乐,举办生日宴会的地方。厅中的中堂上挂着一副福、禄、寿的神山图,以恭贺老人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寿堂的八仙桌上供有两盘面团和两盘面条寓意了团团圆圆,健康长寿。

介绍浙江天一阁的导游词篇四

天一阁博物馆是以藏书文化为特色,融社会历史、艺术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占地26000平方米。环境幽雅,园林精美、建筑古朴,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总体布局由藏书文化区、园林休闲区、陈列展览区三大功能区组成。

天一阁藏书楼是我国现存历史最久的私家藏书楼,也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三个私家藏书楼之一,建于明嘉靖四十年至四十五年(公元1561—1566)之间,原为明兵部右侍郎范钦的藏书处。于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藏各类古籍近30万卷,其中珍椠善本8万卷,尤以明代地方志和科举录最为珍贵。近年来,我馆事业发展迅速,先后新增中国地方志珍藏馆、银台第官宅博物馆、麻将起源地陈列馆等处。中国地方志珍藏馆收藏全国各级各类当代地方志6730多册,占总数的80%以上。银台第博物馆展示了清代官宦人家的家居艺术和建筑艺术,获20__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精品陈列最佳创意奖”。麻将起源地陈列馆以三维空间展示麻将的起源及与宁波的历史溯源。建于二十年代的秦氏支祠以其独特的祠堂文化,精湛的民间工艺为游客所叹服,并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行列。

天一阁博物馆常年举办各种书画展览,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成绩显著,自1996年以来获省级文明单位称号,并被评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宁波市行风建设示范窗口、市一级绿化单位及市十佳旅游景点等等。

溪山逸马图系已故民间老艺人胡善成堆塑的力作,八匹骏马在溪边扬鬃踢蹄,甩尾扭头,嬉戏嘶鸣,其形其姿,栩栩如生。画面造型粗看时比例失调,其实是充分运用了中国传统绘画技巧,突出了画面重点。

东明草堂系天一阁建成之前范钦的藏书处。范钦(1506—1585),字尧钦,号东明,故题其书室为“东明草堂”,又称“一吾庐”,现东明草堂于1980年重建。

范氏故居原系范宅的东厅,后为范氏后裔居住生活之处。它处于高墙环绕的天一阁藏书楼之外,做到了生活区与藏书区相互隔离,是范钦为保护藏书的精心安排,现建筑为清道光九年重建。

司马第即范钦宅第,环境幽雅,位于月湖深处,林木荫翳,规模丰敞,于1996年恢复司马第台门、耳房。

宝书楼 天一阁又称宝书楼,建于明嘉靖四十年至四十五年(1561——1566)之间,为明兵部右侍郎范钦藏书处,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私人藏书楼。

范钦取“天一生水”之说,以水制火之义,建筑书楼。楼上一大间,楼下成六间,并名为天一阁,且在阁前凿池蓄水以防火。

清康熙四年(1665),范钦曾孙范光文又在阁前叠山理水,建筑园林。园林以“福、禄、寿”作总体造型,用山石堆成九狮一象等景点。风物清丽,格调高雅,别具江南庭院式园林特色。

范钦原有藏书7万余卷,现尚存1.7万余卷,大部分为明代刻本和钞本,不少已是海内孤本,尤以明代地方志和科举录为特色,解放后,经文物工作者多年访求和当地藏家的慷慨捐赠,阁藏古籍已达30万卷,其中善本8万余卷,蔚为大观。

尊经阁中国历代尊崇经学,各省、郡、县学中均建有尊经阁,用以珍藏经籍。此阁原在宁波府学内,系光绪年间重建的重檐歇山顶建筑。1935年宁波地方人士筹款维修天一阁时移建于此。

明州碑林共计有碑173通,其中近90通是1935年从宁波府学、县学等处迁来。碑林中保存了自元世祖至元二十九年至清光绪二十四年先后16次重修府学的碑记。还有格言、箴言、学田、学山、进士题名等碑,反映了学校教育的内容、经费来源和人才培养情况。

千晋斋 民国时期,甬上学人马廉藏有晋砖千余枚,颜其藏室曰“千晋斋”。后捐赠天一阁,特辟一室陈列,仍用其名。

东园位于天一阁东南,占地约6000平方米。自1959年始,平整土地,种植竹木,移迁石亭、铁牛、石虎于此,园林初具雏型。1974年将搜集的69通碑石嵌入围墙。1982年东园扩建,挖土成池,堆土为山,环园建廊,又移建清末建筑两幢,于1986年告竣并对外开放。

百鹅亭明万历年间遗物,为墓前祭亭,原在祖关山,1959年移建于此。此亭结构精巧,雍容华丽,枋额等处雕有“鱼跃龙门”、“双狮戏球”、“海马跃浪”、“麒麟招宝”等图样。

凝晖堂为砖木、石柱结构的清代建筑,内陈列收藏的明清帖石,有明代上石的“神龙本”《兰亭序》、文征明小楷《薛文明甫墓志铭》等。书香墨香,相得益彰。

秦氏支祠建于1923年到1925年,系秦氏族人为祭祀祖先而建,时耗20余银元。祠堂以照壁、台门、戏台为中轴线,五间两弄,前后三宸,两侧置配殿、看楼,占地2.6亩,建筑面积20__余平方米,祠堂建筑融合了木雕、砖雕、石雕、贴金、拷作等民间工艺,是宁波民居建筑艺术集大成之作。

秦氏支祠的戏台汇雕刻、金饰、油漆于一体,流光溢彩,熠熠生辉。戏台的屋顶由16个斗拱承托,为单檐歇山顶,穹形藻井并由千百块经过雕刻的板榫搭接构成,盘旋而上,牢固巧妙,为宁波小木工艺之绝招。

花轿厅 宁波花轿又称万工轿,以其做工精细而著称。展出的花轿高3米,长1.5米,宽95厘米,木质透雕,漆朱贴金,给人金碧辉煌之感。

传说南宋小康王赵构被金兵追杀,幸得一个宁波村姑相救。脱险后,两人约好来年接村姑入宫,但两人所约暗号泄露,于是赵构下旨浙东女子皆封王,出嫁时可穿戴凤冠霞帔,乘坐龙凤花轿,官员遇见,文官下轿,武官下马。于是从南宋开始,宁波姑娘出嫁坐花轿的民风愈来愈盛,花轿制作也愈来愈考究。

南园

位于天一阁藏书楼之南,占地3400平方米,是天一阁扩建一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于1996年动土,历时二年,园以水为主,水岸聚而不分,池岸迭石玲珑。池畔为临水的主体建筑“水北阁”;池南面建“抱经厅”。整个园林简洁、清晰,给人以闲适、雅逸和平静之感。

银台第(官宅)博物馆银台第位于月湖北岸,偃月堤边,建于清道光三年(1823),原为嘉庆十年进士、通政司副史童槐的私宅。童家为诗书礼仪世家,童槐之子童华中道光十八年进士,曾以礼部尚书入南书房行走,为光绪皇帝老师;其孙童祥熊,中光绪九年进士;所以童府有“一门三进士”的说法。在1999年的月湖历史文化景区一期建设工程中,银台第得以修复,由宁波市天一阁博物馆进行陈列布展和管理,成为展示清晚期到民国宁波官宦人家家居艺术的专题性博物馆,并荣获20__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精品陈列“最佳创意奖”。

陈列保留了传统的建筑格局,在“如何利用古建筑搞陈列”的问题上进行了一些探索。通过绳武堂(主厅)、今白华堂(祭祀厅)、书房、议政厅、家塾、宴席厅、雅玩室、沐浴房、绣房、卧室、佛堂、磨房等场景式陈列,全面反映了清朝中晚期宁波官宦学士人家的生活环境、家居艺术和蕴含的社会性与社会关系。

白云庄位于宁波市西郊的白云庄,原为明末户部主事万泰的庄园,因其子万斯选著有《白云集》,死后葬于此地,故名“白云庄”。我国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浙东学派”的代表人物黄宗羲先生曾讲学于此,故又称证人书院,现为省级文保单位。黄宗羲(1610—1695),字太冲,号梨洲,又号南雷,余姚黄竹浦人。他学识渊博,治学严谨,倡导以经学为本,以史学为辅,独创了“经世致用”为宗旨的学风,形成了我国学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史学派别——浙东学派。康熙七年(1668)应邀来甬讲学,培养了一大批学术人才,其中就包括“布衣史家”万斯同,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全祖望,四明学风顿开。清末白云庄逐渐荒废,至1986年得以重修,现由宁波市天一阁博物馆管理,主体建筑为五开间三进木结构平屋,四周围墙,环境清幽。

伏跗室伏跗室位于城西孝闻街91号,坐西向东,为五间两弄三厢房木结构楼房,是浙东著名藏书家、目录学家冯孟颛先生(1886—1962)的藏书楼,现为市级文保单位。“伏跗”源出《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狡兔伏于跗侧”句,意为“伏处乡里不抗显,而致力于学”。

1962年,冯孟颛先生长孙冯孔豫代表家属,遵照冯老的遗嘱,将全部藏书260余箱近10万卷,捐献给国家。伏跗室现由宁波市天一阁博物馆进行管理。楼内现有《冯孟颛先生平身事迹陈列》,用大量图片资料和事物生动翔实的介绍了冯老的生平简历、著述成果、藏书业绩,以资纪念。

介绍浙江天一阁的导游词篇五

大家好,现在我们将要参观的是浙江宁波天一阁博物馆。

浙江宁波天一阁博物馆位于浙江宁波市月湖之滨,是一座由浙江宁波天一阁藏书楼为核心、藏书文化为特色的专题性博物馆。景区由藏书文化区、园林休闲区、陈列展览区三大功能区组成,占地面积为3。1万平方米,因馆内保存了大量的珍贵古籍而享誉海内外,素有南国书城的美誉。成为首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国家aaaa级人文旅游胜地,成为浙江宁波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标志之一。

雄踞大门两侧的是一对清代石狮。木结构大门是清代道光年间的古建筑,门厅外侧有南国书城四个字,这是由著名国画大师潘天寿1962年所书。大门两旁对联:天一遗形源长垂远,南雷深意藏久犹难。是著名书法家顾廷龙先生于1981年到访浙江宁波天一阁时留下的墨宝。此对联书体为钟鼎文,上联意为浙江宁波天一阁藏书历史悠久,以后还将长久的留存下去,下联出自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黄宗羲登上藏书楼之后的感慨。

黄宗羲,字梨洲,号南雷。被后人誉为中国十七世纪最伟大的思想家,公元1673年黄宗羲以他的人品、气节成为登上浙江宁波天一阁藏书楼的第一个外姓人。黄宗羲登上浙江宁波天一阁之后便发出了“读书难,藏书尤难,藏之久而不散,则难之难矣”的感叹。从他的感叹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藏书楼建立和保护过程的艰辛以及范氏子孙坚守藏书护书长久不衰的操守、气节和意志。进入浙江宁波天一阁,首先印入我们眼帘的就是这座铜像,他就是浙江宁波天一阁的创始人——范钦。范钦,字尧卿,号东明,浙江鄞县人。明嘉靖十一公元1532年27岁的他考上进士后便开始在全国各地做官,到的地方很多,北至陕西、河南,南至两广、云南,东至福建、江西,都有他的宦迹。据文献记载,他敢于冒犯权歼,勇于抗击倭寇,于嘉靖三十九年被提升为兵部右侍郎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副部长的职位。然而,使他彪炳史册的,不是他的政绩,而是他辞官归里后修建的一座藏书楼。范钦每到一地做官,总是非常留意搜集当地的公私刻本,他所搜藏的书大都以宋元以来刊本、抄本与稿本为多,而明代刻本尤其突出。范钦藏书与一般只注重版本的藏书家不同,他比较重视明代人的著述和明代新刊古籍的收藏,所藏明代方志、政书、实录、诗文集等尤多,而明代登科录和地方志的收藏成为阁藏特色。其中明代方志原藏有435种,超出《明志》著录,现存明代方志有271种占全国明代方志的80%以上,有65%是海内外孤本,近年已陆续影印出版,现代文献学家赵万里先生曾这样评说浙江宁波天一阁藏书的历史功勋:浙江宁波天一阁之所以伟大,就在于它能保存有明一代的直接史料。

范钦从青年时代起就有志于藏书,经史百家兼收并蓄,但是较有规模地进行收藏应该是在他致仕回乡之后,范钦号东明山人,故此归里后初建的藏书楼以他的号命名为东明草堂,这只是早期的雏形,收藏有限,规模和保管条件均不理想,因此他把建立家族藏书楼作为自己解职归里后的第一要务来考虑。浙江宁波天一阁的建造约从嘉靖四十年1561年开始,至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完成,历时五年左右。浙江宁波天一阁藏书最丰时达到7万余卷,为了防止藏书的失散,范钦和他的后代是颇费苦心的,藏书楼建成后,范钦因古人有“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之说,便引以为名,取以水克火之意,祈求免遭火灾。他去世前,又嘱咐子孙:代不分书,书不出阁。遵从他的遗训,后代曾制定过严格的藏书楼族规。

然而,四百年间,浙江宁波天一阁历经浩劫。几经浩劫至1949年已减少了五分之四,只剩下一万七千卷。1949年以后,浙江宁波天一阁得到了很好的保护。人民政府设立了管理机构,多次拨款维修缮饰,使浙江宁波天一阁百废待兴,生机勃发,以日新月异的面貌呈现在人们面前。如今,浙江宁波天一阁的藏书已增至30万卷,成为以藏书文化为特色的专题性博物馆。

范钦铜像后面是气势非凡的《溪山逸马图》,当年柬埔寨国家元首西哈努克亲王曾在这里拍照留念。这幅堆塑作品是已故民间老艺人胡善成的力作,馆内的堆塑,绝大部分是他的作品。图上八匹骏马在溪边嬉戏嘶鸣,栩栩如生,有很强烈的立体感。雕塑的工序快捷但又复杂,曲线明朗、立体,泥土中掺杂环氧树脂又起到坚固的作用。可惜,这样的传世佳作现在已不多见了。

这座清代建筑,是浙江宁波天一阁建成之前范钦的藏书处。之所以取名为东明草堂,是因为范钦号东明。 据说当时随着藏书量的增加,东明草堂已容纳不下更多的书籍,另一方面怕住宅区引起火灾要涉及只一墙之隔的草堂,于是范钦决定重新建造藏书楼,使书籍得到永久的保护。此后,东明草堂便作为范钦的私人会客室。

正对东明草堂的围墙上又是一幅堆塑作品:獬豸。獬豸,是古代传说中的神兽,体形大者如牛,小者如羊,类似麒麟,双目明亮有神,额上通常长一角,俗称独角兽。据说它拥有很高的智慧,懂人言知人性。追随在中国首任大法官皋陶左右,能辩明善恶忠奸、是非曲折,遇到不平,则用角抵之,是最好的法官助手。它是中国传统法律的象征,引用獬豸的形象,取意于对中国传统司法精神的继承。

范氏故居原系范宅东厅,是其家族的生活区域,故居处于高墙围绕的浙江宁波天一阁藏书楼外,让生活区域和藏书区隔离是范钦为保护藏书而作出的精心安排,走进范氏故居,我们看到的是范钦70寿辰的画像,根据他所穿官袍补服的图案断定为三品武官的着装。这是范氏世系表。范宗尹为迁甬落户的第一代,范钦是范氏的第十六世子孙,生有两个儿子:范大冲和范大潜。范钦临终前立下遗嘱:代不分书。于是将遗产分为两份:白银万两和一楼藏书。大儿子范大冲继承了所有藏书,并继续完善藏书制度。致使藏书历经十三代相传保存至今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范钦曾立下许多严格的家规制度,如烟酒切忌登楼,子孙无故开门入阁者罚不与祭三次,领亲友入阁及擅开书橱者罚不与祭一年擅将藏书借外放及他姓者罚不与祭三年。这种互相制约的做法,防止了个人占有和轻易许诺外人入阁,避免了书籍的分散和流失。也是藏书能历经四百余年的重要原因。

为使游客对藏书楼有直观的印象,利用范氏故居的狭小空间我们将浙江宁波天一阁藏书楼的布局恢复至此。书楼的中上方悬挂一匾,宝书楼三字为明代浙江宁波郡守王原相所书。整个房间以书橱的形式相隔成六开间。书橱前后都有门,起到通风祛霉的作用。宝书楼匾下方的书橱与众不同,不但体积比众多的书橱大,且外观绘有两条龙纹,原来公元1772年清乾隆要修编四库全书,范氏八世孙范懋柱进呈了638种珍贵的典籍,乾隆帝为嘉奖浙江宁波天一阁,御赐《古今图书集成》一万卷,又赐铜版画《平定回部得胜图》、《平定两金川战图》各一套。不但如此,为庋藏四库全书,乾隆帝又特命杭州造织寅著来察看浙江宁波天一阁,开明丈尺,绘图呈览。仿浙江宁波天一阁的形制建造了七阁。由此,使浙江宁波天一阁名满天下,盛誉海内。

范钦辞官归里后全力投入到藏书的搜集和整理,随着藏书的不断增多,也为了远离火源,使藏书得以永久保存,范钦曾动了不少脑筋。他总结并借鉴了历代藏书楼的经验教训。尤其是离他家不远处的丰坊万卷楼不慎失火,触目惊心,教训深刻。因此,他首先注意书楼的防火安全。于是便有了独立收藏书籍的楼阁—浙江宁波天一阁。浙江宁波天一阁的建造约从嘉靖四十年公元1561年开始,至四十五年公元1566年完成,历时五年左右。

有关浙江宁波天一阁藏书楼命名的由来,虽没有确切的记载,但从众多文人的传记及乾隆的御笔中,得以知晓浙江宁波天一阁命名的由来及藏书楼格局的独特之处。据说范钦是受到元代文人揭文安公所写的《龙虎山天一池记跋》影响,取其四字:天一生水。而天一生水之说在我国最早的占卜学说《周易》又称《易经》郑康成注里便有注解:天一生水于北,地二生火于南,天三生木于东,地四生金于西,天五生土于中。阳无耦,阴无配,未得相成。地六成水于北,与天一并,天七成火于南,与地二并,地八成木于东,与天三并,天九成金于西,与地四并,地十成土于中,与天五并也…这阳五行之说颇为玄奥,一般人不易理解。后人便把它概括成:天一生水,地六成之。而此种说法最早见于高宗弘历的《文源阁记》,其记云:藏书之家颇多,而必以浙之范氏浙江宁波天一阁为巨擘,因辑《四库全书》,命取其阁式,以构庋贮之所。既图以来,乃知其阁建明嘉靖末,至于今二百一十余年。虽时修葺,而未曾改移。阁之间数及梁柱宽长尺寸,皆有精义,盖取‘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之意。从《文源阁记》中不难看出乾隆为庋藏《四库全书》对二百余年前的浙江宁波天一阁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大加赞赏。

介绍浙江天一阁的导游词篇六

各位朋友:

大家好!欢迎来到水乡古镇——乌镇,今天就允许我作为一个地道的小乌镇人带您游一回我们美丽的乌镇吧!

走进乌镇,您会惊讶地发现,这里完整地保存着晚清和民国时期水乡古镇的风貌和格局。与众不同的是,沿河的民居有一部分延伸至河面,下面用木桩或石柱打在河床中,上架横梁,搁上木板,人称“水阁”,这是乌镇所特有的风貌,我想水上城市威尼斯也不及如此吧。走在那用青石板铺成的狭窄的小街上,你会看到两边各式各样的民居和仍住在民房中的乡民,亲切至极。要是您来我们乌镇正是那多雨的春季,那晰晰沥沥的雨丝从藏青的瓦楞里成串成串地往下滴,在石板路上发出叮叮咚咚的清脆响声,亦景亦画,让您恍若隔世。

说到乌镇的景点,除了修真观、昭明太子读书处、双桥等,我得向您隆重的介绍一下茅盾故居了。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是我国的文学巨匠。此处房屋是他成名后用稿费自行建造的一个住所,茅盾故居是迄今中国唯一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坐落在乌镇市河东侧的观前街,四开间两进两层木结构楼房,坐北朝南,总面积450平方米。故居分东西两个单元,老屋临街靠西的一间房是茅盾曾读过书的家塾,故届内部的布置简单,却散发着沈家世代书香特有静雅之气。

对了,带您逛了这么一大圈,您的肚子也该饿了吧。别急,下面我就向你介绍一下我们乌镇的美食吧。在乌镇,您随处可以看到乌镇的特产,如:姑嫂饼、乌镇羊肉、熏豆茶、三白酒等,其中尤以“姑嫂饼”最为出名。关于“姑嫂饼”这个名称的由来还有一个美丽的典故呢。据说在一百多年前,乌镇方家名叫“方天顺”的夫妻茶食店,祖上学得一手制作酥糖的好手艺。只可惜这手艺只传媳不传女,日子久了,自家姑娘不免会产生嫉恨,故将一包盐抖进了制作饼的面粉缸内,指望着第二天看嫂嫂的尴尬。谁知第二天此饼味道咸甜适口,更得顾客的喜爱,由此得名“姑嫂饼”,并一直流传至今,是游人必尝的乌镇美味。

朋友们,接下来我们一起去参观游览吧!

成老师:朱牧谣同学可真是一位出色的小导游,把水乡古镇枕水人家的结构特色描写得淋漓尽致。我们说旅游少不了吃,小朱导游还不忘通过故事向大家介绍乌镇的美味——姑嫂饼,真不错!

同学季雅柔:读了朱牧谣的习作,让我对水乡古镇——乌镇有了更深的了解。

介绍浙江天一阁的导游词篇七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来到仙都风景名胜区!它是一处以峰岩奇绝、山水神秀为特色、融田园风光与人文史迹为一体 ,以观光、休闲、度假和科普为主的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首批aaaa级旅游区。境内九曲练溪、十里画廊;山水飘逸、云雾缭绕。有奇峰一百六、异洞二十七,有“桂林之秀、黄山之奇、华山之险”的美誉。仙都风景名胜区由仙都、黄龙、岩门、大洋四大景区组成及鼎湖峰、倪翁洞、小赤壁、芙蓉峡、黄帝祠宇等三百多个景点组成,总面积为166.2平方公里。

可能大家都好奇,为什么会叫仙都呢?就让我为你们一一道来。相传在唐天宝年间有很多缤纷彩云环绕在这里,山谷中也经常传来震耳的乐声。当时就有一个叫苗奉倩的刺使将这件事上报给玄宗皇帝。玄宗听后惊叹地说:“这是仙人荟萃之都也!”并亲自写下“仙都”这两个字。从此以后,仙都就开始享有盛名了,并且一直传到今天。就像你们所看到的这样,仙都景色美在天然,有很多奇峰异石,千姿百态;她有桂林山水的秀丽,又有雁荡奇峰怪石的神韵,因此有很多人都慕名而来。

现在,你们脚下踩着的就是仙堤了。你们看,这两边杨柳婆娑,用卵石铺成的长堤是不是很浪漫呢?另外,这里可是当地恋人拍摄婚纱照的首选之地,并且知名度越来越高了,它吸引了丽水、金华、武义邻近县市成千上万对新人纷纷沓至。

其实,仙堤成为婚纱摄影外景地最主要的原因,是这里欣赏鼎湖峰的位置最佳。让鼎湖峰和练溪成为婚照的背景,共同为他们的爱情作证。寓意相爱的人彼此如鼎湖峰在水中的倒影一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仙堤上有座四角攒尖的望峰亭和旁边的水榭,既点缀了风景,又是摄影的最佳取景点。从这里看,岸上的鼎湖峰伟岸挺立,水中的鼎湖峰又显得婀娜多姿,随波摆动。傍晚时,当夕阳照射的时候,岸上与溪中的鼎湖峰看起来更美了,就好像是天上的宫殿。

下面我们看的的就是晦翁阁了,传说宋代理学大家朱熹曾经在这里休息,所以就用他的号晦翁来命名。晦翁阁是一处在岩洞内人工修建而成的半边亭阁。亭阁面积90平方米,高约6米,木结构,两亭角飞翘于洞窟外。洞窟名晦翁洞,后山就是晦翁岩,山脚的溪很宽阔,水也深,人称朱潭,这里的景点均以朱熹的姓与号来命名的。晦翁岩高达几十米,里面有古洞。古树长得很茂盛,是寻幽探胜的好去处,晦翁岩后的山岙,有很多连理树,所以是理想的恋爱定情之地。

现在你们在水边看到的就是九龙壁了,这其实是一条带状的层状节理地质构造。整条节理带长约100米,它的整体与溪水面几近是平行的,最低的地方和水面相距不到1米,节理带中洞窟高低、深浅度都是不一样的,最高的达4米,最深的也是4米。因为节理带在悬崖峭壁间,凝灰岩性岩层状分明,你们看它起伏弯曲,就好像是无数条龙潜伏在盘石上,所以称为九龙壁,又叫龙崖。

现在我们来到了这座位于溪边的四角单檐攒尖顶亭,也就是超然亭,就是超然物外,心游闲云的意思。它是可以远看马鞍山日出的观景亭,亭底边长2米,高5米,的全是木做成,这里北面可以近观天师洞,南还可以望鼎湖峰。

仙都的风景数不胜数,几天几夜都说不完,就像大家所看到的这样,这里是名副其实的人间仙境,这次只好说那么多了,谢谢!

介绍浙江天一阁的导游词篇八

清晨,天刚蒙蒙亮,启明星还在眨眼睛呢,夏令营的辅导员就带我们出发了。大家清一色的`太阳帽,胸前的红领巾随风飘扬,愉快的歌声伴着我们向西天目山顶峰进发。上西天目山,走的全是一级级的石阶,石阶上苔藓斑驳,又陡又滑。一路上,大家互相帮助,你追我赶,有说有笑。

路过千丈崖,不觉傻眼了,千丈崖巍然耸立,怪石嶙峋。这里的石阶与众不同,很陡很窄。左边是悬崖,右边是石壁,要是一失足掉下去,准得粉身碎骨。小心翼翼地走过千丈崖,经过狮子岩前面一棵参天大树,就是有名的“大树王”了。它的树干看上去比圆桌还要粗。我们试了试,要7个同学才能把大树合抱起来。据林场实测“大树王”高26.5米,胸径2.3米,积材约43立方米。早在宋代就被称为“千秋树”,后来乾隆皇帝封它为“大树王”。树干已经空了,树根底部有一个洞,我们16个同学钻进去,还觉得挺宽敞呢。到老殿时已是中午时分,“七里亭”、“眠牛石”、“千丈崖”、“狮子岩”等已被我们远远地抛在脚下。我们就在老殿外有树荫的草地上吃午餐。大家把塑料纸铺在地上,拿出出发时带的面包、鸡蛋,一边吃一边嬉笑谈天。渴了,,就喝七里亭灌来的矿泉水,凉丝丝、甜津津的,喝下去顿时消去暑气。吃饱喝足了,在老殿略微休息一会儿,我们继续向顶峰攀登。

又经过两个多小时,我们终于到了顶峰——仙人顶。站在顶上,只觉得冷风习习,一阵阵凉意,使人忘了此时正是炎热的夏天。遥望四周,薄薄的云雾笼罩着连绵不断的青山,使人心驰神往,湛蓝的天空中,飘浮着几朵白云,就像万顷碧波中的浪花。往下一看,山脚下的天目旅馆只有半个方桌大小。盘山公路好像一条米黄色的带子,将西天目山从脚下一圈圈围到山顶。

“大家快去看天池!”随着喊声,同学们都向着一处巨石叠起的高处走去。待到近前,只见其中一块石头上凿着“浮玉”两字。据说天目山古名浮玉山,因为东、西天目山顶上各有一池,左右相望终年不涸,故称天目。

农科所徐叔叔告诉我们,西天目以树木的多、美、奇、古、大、高组成自然保护区,有近3000种草木、树木汇成了天目林海。世界上40种稀有树木,天目山占了23种。有一棵老白树已有1500多年,最高的一棵树有56米高。

西天目啊西天目,你古木参天,景色秀丽,到处是奇珍异宝。

介绍浙江天一阁的导游词篇九

大家好,现在我该给大家说说仙都与黄帝文化联系最密切的几个旅游主景点:

鼎湖峰,是仙都风景名胜区的核心,高170.8米,底面积2468平方米,顶部面积710平方米,面临好溪,拔地而起,孤高屹立,直插云霄,誉为“天下第一峰”、“天下第一石”、“天下第一笋”。更奇的是在这峰顶上还有一个小湖,湖里的水一年四季不竭。相传,这就是轩辕黄帝在此铸鼎炼丹,然后跨龙升天而去的地方,这湖就是被鼎所压塌而成,故称“鼎湖”。唐白居易用“黄帝旌旗去不回,片云孤石独崔嵬。有时风激鼎湖浪,散作晴天雨点来。”的诗句来描绘这天下奇观。大家看,鼎湖峰右侧有一小石笋、高40.7米,小而尖,与鼎峰峰一大一小相映生辉,像依偎在成人身旁的童子,叫童子峰,传说这就是黄帝的儿子小昊化成的,他办完父亲交待的事,也就是把父亲炼成的金丹埋在昆仑山下,帝位传给黄帝之孙昌意后,毅然回到缙云山中,永远和当地的老百姓在一起。我们再到鼎湖峰脚下看,这一根根长得如针,颜色翠绿的草就是龙须草,当地人把龙须草织成草席,叫“龙须席”,这龙须席具有冬暖夏凉、安神养性、并能防治皮肤病等特点。其实,它的药理作用还很多,大家不妨在明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去找一找。

仙水洞,傍依鼎湖峰,洞口面溪,形如古镜,古又称“镜岩”。有泉水从洞中石缝里渗出,注于小方池中,大旱不枯竭,梅雨不溢出,水质清淳甘凉,久蓄不腐,相传轩辕黄帝曾用此水炼丹。饮之,能健身美容,延年益寿,故名仙水,唐代著名道士周景复饮此水80余年而仙化,唐诗人皮日休与陆龟蒙有诗为证。我们来看投资者为他们的诗所立的石碑。我们从仙水洞内往北50米,看步虚山下面有几条东西走向依山而生的岩沟,如车轮压碾痕迹,传说这是黄帝乘龙车登步虚山的辙迹,叫“轩辕辙迹”。

黄帝祠宇:前面这座宏伟的建筑,就是黄帝祠宇,它的前身叫缙云堂,建于东晋,作为天下百姓祭祀黄帝的场所。唐天宝年间,唐明皇李隆基听说缙云山是黄帝觞百神聚四海神仙的地方,就下旨改称缙云山为仙都山、缙云堂为黄帝祠宇,并由李白的从叔李阳冰(缙云县令、小篆书法家)撰额“黄帝祠宇”。我们看,现在这块匾额就是根据李阳冰的手迹所制,其真迹石碑保存在县博物馆。宋代,朝廷崇道,下旨改为“玉虚宫”并进行扩建,达到鼎盛时期,成为全国道教活动中心之一。道教典籍称仙都为玄都祈仙洞天,属三十六小洞天之二十九。但是,遗憾的是,到明末时,玉虚宫毁于战火。现在我们看到的黄帝祠宇大殿是由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东阳横店古典园林建筑公司承建的仿唐建筑群,它与陕西黄陵遥相呼应,成为“北陵南祠”的格局,是中国南方祭祀朝拜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的重要场所。接下去,请大家先进入主殿,朝拜一下我们的始祖黄帝,然后再参观殿内的匾额、楹联、壁画及黄帝史迹展览馆,感受一下黄帝文化的氛围,更多地了解缙云仙都黄帝文化的内涵。

据传黄帝在缙云活动过的地方很多,后人为了纪念黄帝,凡是黄帝去过的地方,均以他的名号来命名。如黄帝车辇住跸的地方叫黄跸,后改成黄碧(现缙云县新碧镇的黄碧村、黄碧街、黄碧桥头、黄碧塘及新建镇上黄碧等),黄帝临时的住屋叫黄寮,黄帝曾经坐过的石叫轩辕石(步虚山上)、蹲过的洞为天堂洞(仙都山上主峰上)。中官的驻防在黄帝车辇附近,叫黄云山(缙云县新碧镇内孙后山),春官的驻地,叫青云山(缙云县城北),夏官驻地叫缙云山(即仙都山),秋浙江缙云山一带后,继承黄帝的合宫并发展起来的。应该说这是古黄帝合宫(明堂)式的文化遗产。现在我们来到黄帝合宫建筑最具有代表性的河阳古民居景点,请大家仔细观察,慢慢地品味吧。

河阳古民居,位于缙云县新建镇河阳村,烟灶八百,人口三千,是缙云县西乡最大村庄之一。河阳朱氏祖先非常重视风水文化,在民居建筑上运用得相当完美。村外地形为五龙抢珠,两条坑水成“八”字形,把古村包围,恰似护城河。村内明沟暗渠,出水流畅,道路纵横交错,条条相通。民居建筑,规模宏大,动辄18间、28间、38间,亦有10间、13间等,至今尚有院落40多个。其道坛的布局大多采用四合院厅堂楼层式,有三面楼、四面楼之分。屋面双披,四周青砖砌筑。有的前后数幢相连,中间以弄堂、封火墙、马头墙分隔。弄堂两端设双披小门,成封闭式,具有很强的防盗防火功能。住宅分大院和伙房两部份。大院为户主居住区,内有宽敞的庭院,中轴线上为前厅、后堂(中堂)。前厅为过厅,后堂(中堂)作半敞式,俗称师间,后壁正中是挂名人书画,两侧设神龛。每逢节庆,婚丧大事,院内各家多在中堂祭拜祖先,宴请宾客。庭院四周为卧房,走廊贯穿全院,两端设辟门、庭院天井精选鹅卵石,铺筑多种图案,四角砌花坛种植花卉,楼层由两厢设楼梯登临。伙房位于大院后部或两侧,为帮佣生活区,属井楼式建筑,有小天井,由走廊辟门进入大院。

主,中堂两侧卧房花窗透雕,有宫室、园林、群羊等豪华图案,有的还镶嵌“松柏当窗秀,芝叶入室香”,“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一类微雕楹联,其工艺令人叹绝。

乾隆、嘉庆年间,史称清代盛世,河阳朱氏大财主在构筑豪华民居的同时,还掀起修建祖祠之风。至今保存下来的大小祠堂有十五幢。在同一村中这一姓多祠的现象,全国罕见。其中,虚竹祠最为壮观和精美,据说设计雕刻画纸在苏州花了三年时间,后由东阳木匠精心雕凿而成,其人物栩栩如生,走兽呼之欲出,花卉犹在怒放,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是我国建筑艺术的瑰宝。

各位朋友:黄帝文化是仙都风景区的灵魂。缙云仙都黄帝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我今天的介绍,只能使大家对仙都黄帝文化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但愿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谋求各位常来仙都,大家一起来进一步挖掘深化,发扬光大仙都黄帝文化。谢谢大家!

相关范文推荐

    2023年教官军训总结讲评 教官军训总结(精选8篇)

    总结是对某种工作实施结果的总鉴定和总结论,是对以往工作实践的一种理性认识。写总结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总结书范文,

    初一家长会发言稿家长 初一家长会发言稿(通用10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

    最新退居二线申请报告范本

    随着个人素质的提升,报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逻辑的合理性。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报告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报告的范文模板,希

    有关退居二线申请报告简短(四篇)

    在现在社会,报告的用途越来越大,要注意报告在写作时具有一定的格式。写报告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报告范文,仅供参考,一起

    退居二线申请报告(精)

    在当下社会,接触并使用报告的人越来越多,不同的报告内容同样也是不同的。优秀的报告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报告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

    假如世界没有了树木(大全9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

    退伍申请报告该怎么写(九篇)

    在当下社会,接触并使用报告的人越来越多,不同的报告内容同样也是不同的。报告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报告。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报告范文,希望对大

    如何写退伍申请报告该(精)

    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报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应该是准确无误的。那么什么样的报告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优秀的报告文章怎么写,我们一

    有关退伍申请报告该通用(八篇)

    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报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报告具有语言陈述性的特点。那么,报告到底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报告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

    精选退伍申请报告该(精)(7篇)

    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多数报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发生后撰写的。报告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报告。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报告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