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杠杆教学反思简短篇一
新教材在杠杆的定义、杠杆的五要素两个内容安排上篇幅较小,重点突出了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但结合我校的学生实际,对于力臂的理解、实际作图都需要强化训练,这也是本节课的难点。而杠杆的平衡条件研究是本节课的重点,虽然难度不是很大,但是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彻底解决为什么一定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就必须要先弄清力臂的概念和画法。在此基础上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经历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处理数据的基本技能,最终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并能简单应用。
在把握教材,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方面,我认为本节课有以下收获和感悟:
1、通过探讨这节课,我再次深刻领悟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心智互动的过程,是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促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既要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又要适时点拨、引导、讲授,为学生顺利自主探究提供有力的帮助,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表扬激励学生,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
2、在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中,我通过常见的问题“假如有一大石头挡道。我们用手搬不动,手边只有一根木棒,你们有没有办法将它搬走呢?”引入课题,激发学生大胆猜测、探索的欲望,然后出示课件和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工具让学生观察并利用杠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的新理念;在学习杠杆种类之前,先让学生通过实物、多媒体画面、实验、观察进行大胆的猜想,一改学生以往被动接受的状态,他们大胆猜测,敢于提出自己的验证方法,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认识主体的作用,给学生提出问题、充分思考讨论交流解答问题的时间,尽量在课堂上解决有关问题。我预设到学生对于画杠杆的力臂会犯难。故在这个问题处理上用时较长,学生不仅深入了解了杠杆的五要素,也进行了画力臂的有效训练。
4、存在的不足:
(1)考虑到课堂教学时间上较紧张,对于杠杆的平衡条件的研究没能在本节课进行,造成了本节课不够完整,这是本节课最大的缺憾。
(2)课堂上我用问题引入,但现在想来,如果能把让学生尝试使用羊角锤、虎口钳和剪刀等工具解决拔木板上的钉子等实际问题放在课前引入,那么问题更为直观,也更能体现“sts”的有效融合,效果也将会更好。
(3)尽管我对学生的认知能力有过预设,但是对于学生认知水平预估过高,这是导致本节课时间紧张的主要原因。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扎实抓好备学生这个环节,设置有坡度的练习,逐步推进,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同时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要进一步拓展。
杠杆教学反思简短篇二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是一节实验探究课。由于新课标注重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所以我在教学中充分给学生一个丰富多彩的布满设想与实践的探究世界,因此本节课的教学我是采用科学探究的方法来完成的。下面我就按教学过程对本节课进行反思。
在这一过程我先请大家回想玩跷跷板时,是如何保持平衡的?对此你能提一个让我们探究的问题吗?创设了问题情景。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只是一个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因此应让学生充分思考,尽情的提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发现问题的能力。根据生活实例大胆猜想,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这一教学过程由实际入手,学生配合也较好,所以完成较好。
提出问题后,让学生大胆的猜想与假设。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这一过程由于学生已学过此课,猜想与假设几乎是一样的,缺乏了多样性,效果与设想的有一定的差距。
学生提出了猜想与假设后,接着引导学生如何设计实验方案来验证猜想与假设,小组合作结合课本设计实验方案。我巡回指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然后组织学生交流。学生积极参与、大胆发言、张扬了个性、掀火了和谐课堂的气氛,拓展了思维的空间,渐进了各自的理解深度。然后根据学生交流情况取长补短、完善方案、进入下一环节。在这一环节中我重点在实验的步骤一上指导学生“为什么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因为这是实验中的一个难点,也是一个考点。通过板书,画图分析,学生掌握的情况较好。
在这一环节中,我采用分两步走,第一步教师指名同学上来完成,同时纠正和改进不好的做法,使学生少走弯路。第二步放手让学生做。这样既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习惯,同时又培养了学生对科学探究的严谨态度。提高了学生的操作能力和收集数据的能力。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精神、关爱他人的精神,都得到不断地巩固与加强,无论是成功与快乐、还是失败与烦恼,都有助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在这一环节,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对已有的实验数据结合前面的猜想与假设进行分析与论证,然后全班交流。最后得出统一的结论。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只是起到一个引导者的作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了学生的积性。取得较好的效果。
在这一过程主要引导学生对刚才的实验做得好的与不好的进行一个评价,并从中分析哪一部分没有做到位,今后应如何去改进。同时谈谈是否有更好的实验方法。
同时用弹簧测力计代替一边的钩码,竖直向下拉和斜向下拉,比较两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说说为什么示数不同。从而更好地理理解力臂概念。
在这一部分教学上评估部分做得不是很好,主要是学生讲得少,不太到位,老师讲得多,应多让学生说说然后再来归纳。
纵观我的整个教学过程,充分体现了科学探究的过程。在教学法中,经过小组成员的精心的准备、仔细的观察、科学认真的分析、再加上激烈而友好的争论,使每个学生对自己的探究都有成就感。充分体现了探究课的精神。
当然教学过程是富有变化、动态生成的过程,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会产生许多的信息和创新的火花,做为教师要机智的将有价值的信息和问题作为教学的焦点来重新组织教学。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化,保护创新火花,激发奇思妙想。实现教学的有效性,使物理课堂充满着生机与活力。教与学的过程也是我丰富自身知识、实现自我发展的过程,我会在此过程中不断的学习,充实自己,最终实现教学相长、生生奋发的目标。
杠杆教学反思简短篇三
本课教学,是在上节课通过杠杆尺的研究得出杠杆如何省力、费力、不省力也不费力的前提下,探究生活中的各类杠杆类工具。对于此课教学,简单枯燥的说教起不了多大效果,我尽可能多的通过实物,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激发学习兴趣,在游戏玩乐中体会科学的奥秘,掌握相应的科学知识。
如何区分杠杆是省力、费力、不省力也不费力,我先告诉学生两步骤:
1、先找到杠杆类工具的支点、用力点、阻力点;
2、分析三个点之间的位置关系,依据杠杆尺实验的结论来区分。对于小撬棍撬开油漆桶盖、长夹子夹远处文具袋、开瓶器开啤酒瓶三个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进行分析,前两项较易掌握,但是用开瓶器开酒瓶盖不少学生找不准阻力点和支点,我这里用大量时间加以引导分析,强调支点的位置和重要性。
生活中更多的杠杆类工具的分析,我准备了大量的实物,当学生不甚明了时,通过我的操作使用演示,亲眼看到了工作过程,学生就较易发现三个点,分析三个点的关系,从而能方便的区分是何种杠杆的应用。对于剪刀,我进行了补充,一是不同用处的剪刀,其阻力臂和用力臂的长短是不同的,如理发剪、缝纫剪、园林剪、手工剪等;二是对于同一把剪刀,使用方法不同,其省力或费力情况也是不同的。对于费力的镊子和筷子这两种杠杆类工具,利用生活中在面包店买面包的亲身经历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设计成费力的?”让学生明白费力杠杆也有好处,节约距离、卫生、方便。
在课中我采用了合作学习的方式,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而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中一种常见的形式。在本课教学,我要求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去合作完成教材中要求的两组实验。学生对实验内容兴趣浓厚,探究过程中也非常的积极与配合。
本课我还采用了画图表示的方法,自己感觉还不错,用图示直观,可以让学生可以一目了然,容易让学生在杂乱的实验数据中进行归类,从而找到规律认识到杠杆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省力。
对于“小杆秤的研究”,我另外专设了一节课来开展相应活动。因为如果在同一堂课内完成,时间很紧,顶多就布置学生课后去制作,而学生在课外制作,没有钩码类合适的称量工具,对于刻度的划分,有一定困难,也不便开展评价。因此,我先先通知准备相应的材料和工具,然后安排一节课时间用于制作、交流、评比,并能较好地探讨“提绳的位置对秤的使用有什么影响?”“秤砣的轻重对秤的使用有什么影响?”两个问题,作为对杠杆类工具探究的一个小结。
杠杆教学反思简短篇四
《杠杆》是小学自然六年级下学期的教学内容,它与《轮轴》、《滑轮》共同构成《工具》一章。
这一课是我作为实践课来上的,由我们辅导组的自然教师互听互评。
“如果给你一根棍棒和一个可以移动的支点,你能胜过两个甚至更多的同学吗?”
问题一提出,学生们兴趣很高,举手的很多,为了给学生增强可信度,我特意请了班上力气比较大的三位同学,让其中一位在棍棒的左边,另两位在棍棒的右边,并要求左边的同学可以任意放置杠杆的支点,看看一个人能否胜过另外两位同学的力量。游戏正式开始后,左边的那位同学并不象我预计的那样,他把支点放置棍棒的中间位置,结果棍棒两端一起用力,还没有分出什么胜负,棍棒就“啪”的一声断了,再用其中的一段来实验,结果还是断了……
由于课前我可能太大意了,或者也太高估或低估了学生的水平,本来一下子可以很好完成的实验,却用了足足五分多钟的时间,以致或多或少地影响了后面的课堂教学。所以,我想课前的准备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特别是自然课,哪怕是一个细小的东西,课前也要好好推敲,仔细研究学生心理,预计可能出现的问题,如果可以的话,多准备一些材料就更好了。
杠杆教学反思简短篇五
小学科学教学反思,《杠杆类工具的研究》一课有两个内容,分别是“杠杆类工具的比较”和“小杆秤的研究”。在课堂实践中,我只完成了第一部分内容的教学,第二部分没来得及细说,下课的铃声已经响起,故以下反思仅针对第一部分内容。
什么是杠杆?书本第4面说“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这样的描述是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角度考虑的,显然不够严谨。在网络上搜索了一下,这样定义:人们通常把在力的作用下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做杠杆。
哦,按这样的定义,撬棍、天平、剪刀、老虎钳、跷跷板都是杠杆,这没有什么问题。可是,订书机、裁纸刀和铡刀是杠杆吗?它们可不是一根硬棒,而是由两根硬棒围绕中间的连接点组成。杠杆工作时,动力点和阻力点同时发生作用和反作用的,可订书机类工具在工作时,是先动力点开始运动,到最后接触时阻力点才发生作用,也就是说它们不是同时作用的,这样的工作原理和杠杆原理应该是有区别的。倒是螺丝刀转螺丝的时候,更像杠杆,接触面是支点,握手的柄是动力点,螺丝钉的转动是阻力点,它们是同时作用的。
算了,搞不清楚,还是先照书请客吧。书上安排了三幅图,分别是撬盖子、夹子和开啤酒盖,要求比较这三个杠杆类工具的相同和不同点,卡通人物提示可以比较支点、用力点和阻力点的位置,还可以比较省力不省力情况。在备课做课件时,我觉得三张图片太少了,就加了羊角锤拔钉子、老虎钳剪铁丝和订书机。在对这6张图片进行三点分析之后,先根据支点位置的不同,将各种杠杆类工具进行分类。然后话题一转,还是这些工具,按能不能省力再次分类,我不仅引入了初中科学概念“等臂杠杆”,还把“动力臂”和“阻力臂”也给鼓捣出来了,通过比较力臂的长短学生判断杠杆是否省力就比较轻松了,而且表达起来也比较简洁。
然后,我把讨论的焦点聚集在“理发剪”和“铁皮剪”上,让学生思考:
1、为什么理发剪要用费力杠杆来做,铁皮剪要用省力杠杆来做?
2、用省力杠杆做理发剪好吗?
3、费力杠杆能给我们什么好处?
从而让学生明白不同种类的杠杆有不同的用途,省力只是工具的一个作用,工具还有给人们带来方便的作用,如:延长手臂(指)、方便拿取等。
杠杆教学反思简短篇六
今天下午的自习课,决定在六(2)班上新课《杠杆的科学》。由于昨天在六(1)班上课比较成功,所以对今天的课信心满满,让学生拿走实验器材就去上了。
第一步,认识杠杆和杠杆上的三个点,抽了不爱发言的学生到大屏幕前,就上面的跷跷板、天平、钳子、剪刀找三点,完成不错。对于正常使用情况下不是杠杆的擀面杖和锥子也进行了分析——找不到支点,所以不是杠杆,大家学得也不错。
第二步,研究杠杆的秘密。为了让同学们收集数据的时候能有规律,我先进行了示范,选定左边第二格,作为固定的阻力点,分别在上面挂一个、两个钩码,看右边第几格挂几个时杠杆平衡,根据学生的回答,我们进行了尝试,成功后列出数据,让大家看我记录的方法。接下来就是学生动手的时候了。我在教室里巡视,这个组看看,那个组看看,发现没有章法的就指导一下。可是这一看不得了,二十分钟过去了,有的组只列出三四组数据,稍一仔细看,发现有的数据根本就不对。一共十五行呢,这要到什么时候才能测完?放学铃响了,我等不及了,就让大家看着我在黑板上写的数据进行指导,得出左边钩码数乘以格数等于右边钩码数乘以格数,然后让大家加快速度继续测。我继续巡视,发现有的组把原来的数据全擦了,有的组组长和组员争执,有的组里一部分人在测,一部分人在打闹或者趴在那不动。这哪是科学实验课?于是,我叫停了测试,让大家就我在黑板上写的数据分析,生拉硬拽着总结了杠杆省力或不省力的规律,让大家放了学。
放学后,我的心情沮丧到了极点,费了这么大的劲,用了这么多的时间,连想要的基本效果也没达到,原因到底在哪呢?我在懊恼中反思着。
首先,天时不对,上这节课时已经是自习了,而且学生二节课后没下课休息,直接上的自习课,还学的是新课。
其次,地利不利,窗外面有一个办丧事的,鞭炮声、音乐声,念词的声音那么响,直接传到了教室里,学生难免分心。科学探究课,分了心怎么行?
第三,人和不和。作为教师,我没有考虑到以上具体情况,只认为自己准备好了,就能去上课了;在1班上好了,就能在2班上好。作为学生……算了,他们毕竟是学生,还处在可塑阶段,如果说学习习惯有待养成,或者合作状态有待磨合,那也首先是我这个教师该考虑的问题。也许,这个班就是锻炼我的一个班呢!抱怨没用!
接下来,想想补救措施。下节课上,
1、复习杠杆有三个点。
2、说说杠杆处在平衡状态时的意义(可以清楚地看到哪边力大)。
3、挂钩码,让学生尝试利用乘法口诀使杠杆平衡。
4、观察杠杆省力时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和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进行作比较,看能发现什么共同点;依次找出费力和不省力也不费力时的共同点。完成这四步,学生难道还不会?那就得让会的去教不会的了。
杠杆教学反思简短篇七
杠杆这节教学大纲安排两课时,已经上了两课时,但杠杆的类型还没有来得及讲,还需一课时。
相对于前面化学的学习,我感觉学生对这部分内容更感兴趣些,较之前的滑轮的学习,这部分内容也相对简单些。所以第一节课介绍杠杆的要素,特别是介绍如何画力臂时,学生表现出了很高的兴趣,加之图片展示杠杆在生活中比比皆是的应用,更增加了学生对本节知识的关注度。在五班上课,我发现王德较之前在课堂上有较大的改变,他期中考试只有40多分,学习基础差,但在练习画力臂时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回答问题积极响亮,坐在后面一直仰头观看大屏幕上的内容,我还观察到几次三番由于被前排的同学挡住了视线而表现出不耐烦的情形。只要感兴趣就没有理由做不好,他是班上第二个完成课堂练习的人,并且主动交到讲台上来并想和我“套近乎”。
下午第一节课发了一张练习纸,除了后排个别两个基础太差的学生没能完成,大部分同学完成的比较理想。一班情况比五班更好一些。对于这部分作图的练习没有在课堂上讲解,原因有二:一是学生完成情况较好,没有再讲的必要;其次,在黑板画实物图不现实,讲解不方便。因此对于个别错误采取当面个别分析辅导。
学生主要存在的问题:1、不会作垂线(数学较差的学生);2、找不准动力和阻力,分不清杠杆的受力与施力。
通过辅导,总体下来效果还算不错。
当然自我感觉还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课后我看了网上其它老师的课件中在讲解杠杆力臂之前给学生复习一下数学知识:点到直线的距离,几种作图方法,其实这个蛮好的,作力臂其实就是作点到直线的距离,对于简单的不需要延长力的作用线的问题,学生容易完成,而当需要正向或反向延长力的作用线时很多学生就容易懵了,再加上在具体的实物图中更加让学生迷惑。
杠杆教学反思简短篇八
在学习了杠杆五要素中的动力、阻力和支点这三个要素后,继续建立“动力臂”和“阻力臂”的概念。为使“力臂”概念的给出不会显得太突兀,我以撬棒撬石头为例,提出问题:使用撬棒撬石头时,能否将石头撬起跟哪些因素有关?学生回答:与用的力的大小有关、还与手握的位置有关(教师点明:即动力的作用点)、与用力的方向有关、还与石头的重力有关。教师引导:前面三个因素归结起来就是动力的三要素,我们以前讲过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力的三要素,即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那我们现在所说的用硬棒将石头撬起,也就是力的作用效果,证明学生建立的假设与学过的理论相一致,很有道理。接着继续引导设疑:还与什么因素有关?与石头到支点的距离有没有关系呢?(即与阻力的作用点有关)。——还与阻力的三要素有关。
接着通过板演,引导学生分析:动力的作用点不同,会使得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不同;动力的方向不同,也会使得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不同,所以,动力的作用点和动力的方向对动力作用效果的影响都可以归结为支点到动力的作用线的长短对动力作用效果的影响,将其定义为“动力臂”;接着,再给出“阻力臂”的概念。在这个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板演,及时地在黑板上记下每个分析后给出的结论,再将每个小电给出的结论进行总结,最后得出“动力臂”和“阻力臂”的概念。
“力臂”概念的建立是这节课的难点,力臂的作图是这节课的重点,由于学生初次接触,所以也是这节课的难点。有些基础较差的学生可能会无从下手,所以我先进行了作图前的预热和引导:先让学生作2个图——点到线的距离(包括不需要延长线的长度和需要延长两种情况);再讲解力臂作图的例题,强调:①力的作用线不够长时,要用虚线延长;够长就不需延长了;②注意力的作用线和力臂都用虚线画;③垂直记号和表示力臂长度的打括号记得要标明。接着让学生练习课后题,讲解后引导学生小结作图步骤:①找支点;②画作用线;③作距离(特别强调: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而不是力的作用线上的一段)。
①动力和阻力的作用点都应在杠杆上;若动力和阻力在支点两侧,则动力和阻力的方向相同;若动力和阻力在支点同侧,则动力和阻力的方向相反;②研究杠杆的平衡的实验中,将杠杆调成水平位置平衡的原因是:便于直接从杠杆上读出“力臂”,写成“便于直接读数”是错误的;③在阻力和阻力臂一定的情况下,沿与支点到动力的作用点的连线垂直方向的力是最小的动力(当杠杆是形状规则的硬棒时,这个力就是与杠杆垂直的力);④省力杠杆费距离;费力杠杆不省力,但省距离;都不能省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