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心得是对参加培训期间的所学所悟进行总结和归纳的一种写作形式。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优秀读书心得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数学校本培训心得体会篇一
近年来,随着教育系统的不断改革和推进,数学校本培训成为了一种趋势。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有幸参与了这次校本培训,并于此有了一些深刻的体会和收获。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对数学校本培训的心得和体会。
首先,数学校本培训为我们提供了更新教学理念和方法的机会。以往的传统数学教学过于注重机械记忆和应试技巧,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创造力得不到充分的发展。而通过校本培训,我了解到了一些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比如探究式学习、情境教学等。这些理念和方法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培养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我将这些新的理念和方法应用到了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更有兴趣,也取得了更好的成绩。
其次,数学校本培训提高了我们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在培训中,我们学习了很多新的数学知识和教学方法。这些知识和方法使我对数学的理解更加深入,也提升了我的教学能力。通过培训,我学习到了一些实用的教学技巧,比如如何布置一道合适的数学作业、如何设计一个富有启发性的数学问题等等。这些技巧在我后来的教学实践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使我的授课更加生动有趣,学生的学习效果也更好。总之,数学校本培训不仅提高了我们的专业素养,还提升了我们的教学技能。
第三,数学校本培训促进了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在培训中,我们有机会与来自不同学校的数学教师进行交流和讨论,分享自己的教学心得和经验。通过与他们互动,我发现他们有许多独特的教学方法和思路,从中受益匪浅。同时,培训也提供了一个合作的平台,我们可以一起合作设计教学方案、共同解决教学中的问题。通过与其他教师的合作,我受到了很多启发,也提升了自己的教学水平。数学校本培训使我们更加深入地认识到,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对于教育的发展和改革有着重要的意义。
此外,数学校本培训还激发了我们对于数学事业的热爱和教育的热情。通过培训,我们不仅扩大了自己的知识面,也看到了数学教育的美好和意义。我们深刻地认识到,数学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人类智慧的结晶。在数学的世界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逻辑的美和思考的快乐。同时,教育也是一项伟大的事业,通过教育我们可以培养人才,造福社会。因此,数学校本培训不仅加深了我们对数学的热爱,也激发了我们对教育的热情。
最后,数学校本培训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学习平台,让我们不断提高和发展。从这次校本培训中,我明白了学习是一个终身的过程,我们应该不断地学习和提高自己。通过参与培训,我们打开了专业知识和教学方法的新前端,也拓宽了自己的教育视野。在这个不断变化的时代,只有不断地学习和成长,才能适应教育发展的需求。因此,数学校本培训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无限延伸的学习平台。
总之,数学校本培训给我带来了很多的收获和体会。通过这次培训,我更新了教学理念和方法,提高了专业素养和教学技能。同时,培训也促进了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激发了我们对于数学事业的热爱和教育的热情。最重要的是,数学校本培训让我明白了学习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学习平台。我相信,在校本培训的指导下,我会继续不断地成长和进步,为学生的数学学习贡献自己的力量。
数学校本培训心得体会篇二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校本培训作为一种针对性强、实效明显的教师培训方式,逐渐受到了广大教师的关注和重视。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曾参加了一次有关数学校本培训,从中感受到了诸多收获。下面,我将从培训内容的组织、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教学方法的改进、学生学习效果的提高以及对于数学教育发展的思考等方面,阐述我在数学校本培训中的心得体会。
首先,值得肯定的是,这次数学校本培训的内容组织得非常紧凑而有内涵。整个培训过程紧扣数学课程标准,围绕教材内容展开,既理论与实践结合,又理论指导实践,使教师们对数学的教学思路有了更为明确的认识。培训过程中,我们通过集体备课、案例分析、授课演示等形式,深入探讨了数学教材的教学方法,比如启发式教学、情境教学、探究式学习等,这不仅增加了我们对不同教学方法的了解,也为我们教学提供了新思路。
其次,数学校本培训对于我个人的专业素养提升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这次培训中,我们不仅掌握了当下的数学教育政策和发展潮流,还了解了国内外数学教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教学改革的前沿动态。这些新知识和新理念,不仅为我提供了新的参考和借鉴,也增强了我的自信和专业水平。同时,培训组织方还安排专家学者为我们进行专题讲座和互动交流,通过与他们的深入探讨,我不仅增长了见识,还提高了问题解决能力和教学策略的灵活运用。
第三,数学校本培训还促使我改进了一些教学方法和策略。在这次培训中,我发现了自己教学中的一些短板和问题,并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分享,了解到了一些解决方法。特别是在教学方法方面,我学到了很多新的教学策略,比如利用多媒体技术和互动教学工具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采用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交流与合作等。这些方法和策略的引入,不仅使我的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活泼,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提问能力。
第四,数学校本培训的一个重要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提升。通过这次培训,我认识到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支持者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培训过程中,我们深入研究了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和解决方法,探索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发展学习能力的途径。同时,我们也学习了一些不同学习能力和学习方式下的差异化教学,以便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这些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对于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和优化教学环境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最后,在参加数学校本培训的过程中,我也对我所从事的数学教育发展产生了更多的思考。培训中,我们专门安排了教育发展与数学教育改革的交流研讨会,通过与其他教师的交流,我对数学教育的未来充满了信心和向往。同时,我也认识到数学教育需求不断变化,我应积极跟进教育发展的步伐,不断学习,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为数学教育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综上所述,参加数学校本培训给我带来了诸多的收获和启示。通过这次培训,我不仅更加明确了自己的教学目标和方法,也进一步提高了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同时,我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数学教育的重要性和发展方向。我相信,只要我们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就一定能够在数学教育领域做出更大的贡献。
数学校本培训心得体会篇三
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在学生学习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数学校本培训也成为了一项重要的教学改革措施。经过一段时间的参与数学校本培训,我深深感受到了其对学生学习的积极影响。以下是我对数学校本培训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数学校本培训提供了更广阔的学习空间。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主要以讲授为主,学生的知识获取主要依靠教师的引导。而在数学校本培训中,学生主动性的参与得到了更好的发挥。培训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思维能力,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学习资源的引入,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这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
其次,数学校本培训提供了更多的学习资源。数学校本培训引入了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包括数字资源、实物资源、图像资源等等。这些资源能够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直观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比如,通过数字资源的利用,可以将抽象的数学概念更加具体地呈现给学生,提高其学习的效果。通过实物资源的使用,可以使学生在操作中感受数学的真实意义,培养其实际应用数学的能力。这些丰富的学习资源为学生打开了一扇新的窗口,让他们能够更好地探索数学的奥秘。
再次,数学校本培训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数学领域的发展离不开团队合作,培训课程通过引入合作学习活动,使学生能够在小组中进行自由讨论、合作探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单单是接受知识的接收者,更能够在团队合作中共同解决问题、分享经验,培养了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通过与他人的交流与碰撞,学生能够获得更多的启发和进步,使学习更加生动有趣。
此外,数学校本培训还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培训课程在教学设计上提供了更多的探究性学习机会,鼓励学生自主探索、自主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在数学校本培训中,学生能够从被动的学习角色转变为积极的学习者,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习效果。这种培训方式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对创造性思维的需求,为他们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综上所述,数学校本培训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是积极而全面的。这种培训方式提供了更广阔的学习空间,丰富了学习资源,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造性思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数学校本培训的有效性已经在实践中得到了证明,相信随着教育改革的继续深入,数学校本培训将会在更多的学校中推广开来,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带来更多的机会和挑战。
数学校本培训心得体会篇四
在推进课程改革和实现"和美教育"的前提下,学校为教师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与优质的培训资源,我校利用培训、听课和听专家讲座的机会,提供平台,让我们努力向名师、优秀教师学习,不断吸收别人的经验,以丰富自己,使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以及手段有更大的发展和成功。
虽然从事教育工作已久,但面对当今的形式,时代要求我们不断进步,吸取营养,为祖国的教育事业能够有突飞猛进的发展贡献我们的力量。在这次学习中老师为我们总结了数学的思想方法和活动经验,这让我在数学理念上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集合思想、对应思想、符号化思想、化归思想、类比思想、分类思想、统计思想、极限思想和模型化思想这么多数学教学思想方法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是复杂和实效的。我正是缺少了这样的一些理论基础,使得在实际教学中缺乏高度和深度。老师关于课堂教学预设与生成的关系论述非常贴近我们的实际教学,这也是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尤其是公开教学中面临的最为头疼的环节。除了教师自身要具备较高的随机应变的能力外,更要汲取丰富理念,这样才能真正具备驾驭课堂的能力。
对于每位教师都要面临的备课和上课任务,在这次培训中我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在日常工作中面对庞大的班级学生数,面对堆积如山的要批改的作业,再加上那么些个后进生,教师已经忙得不可开交,谈何每天细心备课,认真钻研教材,尤其是像我这样缺乏经验的年轻教师,日常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内心来说实在让人堪忧。老师的讲解为我们在这些方面的思考提供了一些可借鉴的方法。空谈理论不切实际,屏弃理论也不合逻辑。我们应理论结合实际,在日常工作中根据自身工作量在学期初为自己制定好工作目标,如细致备多少节课,进行多少节课堂教学研究等。简而言之,就是有选择性地进行教学研究,保证在有限的教学时间中做到充分利用。可谓:量不在多,贵在精。我想这样一种教学行为的转变,才能真正意义上运用到我们的实际工作中,才能让学生获得更为有效的教学。
一直以来,校公开课的开展一直是我们进行教学教研的重要方法。通过培训,不仅让我对如何说课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也让我认识到在日常教学教研中思想和方法的转变需求。我们应与时俱进,在开展学校公开教学评比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有选择性地加强课后说课及互相评课的实践练习,更为深入地做好教研方法的更新,也为我们展开更有效的教学打好基础。
经过这次我认识到每一位教师都应积极参与到课程改革中去,不做旁观者,做一个课改的积极实施者。经过,也让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的重要性,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有不断的提升。我想只有经过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新课程改革之花才会开得更加灿烂,中华民族才会永立世界民族之林。我愿在这快乐而无止境的探索中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数学校本培训心得体会篇五
1、进一步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新的教育理念是课程改革实验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而教师是实施新课程的根本主体。因此,我们切实认真组织教师开展了校本培训工作,通过以教研组集中培训学习等形式,分专人讲座、集中培训、个人自学等多种形式相结合,为教师搭建学习的平台,积极学习新课程,从而不断转变教师的理念。先后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利率》《乘法笔算》等方面的教材分析、等有关讲座,使教师积极投入教学实践当中,体现课改的新理念;同时,每位教师都认真做好记录,及时反馈小结,交流心得感受,从而不断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
2、重视校本教研活动。学校本着以教师为主体,校本研究为载体,培训为依托,积极探索教学新模式。我们组织教师出外听课学习,学习别人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之后,我们集中评价、分析讨论、交流。各位老师都写好一份好的听课感受,切合实际谈出自己今后教学发展的方向。
3、积极开展教研组活动,以课题研究、专题研讨、经验交流、校本培训等方式开展好教学研究工作。
4、开展听课、评课的研讨活动。通过互相听课、评课,取长补短,不断提升自己的教科研能力。
1、认真落实集体备课制度。本学期我们将继续实行集体备课,认真落实集体备课制度,切实提高备课质量。主备教师要把握好教材的重、难点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创造性地处理好教材。广泛借鉴各种优秀教案,根据本校学生实际情况设计出优秀教案做好备课和研讨工作,各位教师要积极参与集体研讨,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自己的教学风格进行个性化的修改,写出个性化的二次备课。每月教务处教学常规检查。
数学校本培训心得体会篇六
随着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的不断深入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培养、培训的要求,开展校本培训成为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培训模式。一年来,通过开展校本培训,我逐渐树立了现代教育的思想观念,努力优化了自己的知识结构,同时不断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自身的专业化发展,努力使自己朝着成为师德高尚、素质精良、能够适应新课程改革实验需要的反思型、科研型的教师的方向而努力。
本学期通过校本培训,使我们进一步明确教师是课程改革具体的实施者,这就要求教师必须首先改变观念和方法。
新教材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其基本理念是突出体现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关注学生的感情、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和技能,为其终身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这就首先要求我们转变教育观念,不在单纯做知识方面的权威,将书本上的知识原原本本教给学生,而应当充当指导者、合作者和助手的角色,与学生共同经历知识探究的过程。只要教师的观念转变了,才能摆脱旧的束缚,走上创新之路。反而,如果教师的观念没发生转变,即使面对新课程、新教材,仍旧会“穿新鞋走老路”。作为教师,一定要把握好新教材,将课程改革的理念要求贯穿与课程教学之中。
首先,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在课堂教学之中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及建立一种互动、和谐、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做到让学生自由的想、大胆的想、给予他们以思想的自由、感情的自由、创新的自由,给他们一片自由的蓝天;彻底改变以往的“填鸭式”教学,以学生的自我发展为中心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真正“活”起来,把以教师为主的“一言堂”变为学生积极参与的“多言堂”。其次,要全面把握新教材的特点。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学生更深入的进入到教材中去,去“感悟”和“品味”教材的内容,通过教师的“引”和“导”能力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因此我们要正确处理好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关系:课程标准是一个要求贯穿于教学中的“纲”是教学的具体内容,是课堂教学的具体依据。
1、认识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已成为我们的共识。关键是课堂教学能像过去那样,不顾儿童的生活经验和思维方式,采用以灌输为基本特征的接受式学习方式,而应带之以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主动合作等新型的学习方式。
2、认识教材。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是新课程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并不是有了新课程标准和教材课程改革就能到位了。关键的环节还在于教师如何运用教材。
3、教师的角色意识。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常常以知识传授者的面目出现,以管理居高临下地对待学生。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定者,而且是绝对的权威,不容丝毫的冒犯和怀疑。就有这种意识,教师就不可能公正的对待学生、真心倾听学生的看法和见解、尊重学生的质疑和创新。在教师这样的角色意识下,学生只能被动的做知识的接受者、储存者和知识的反复训练者。而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学活动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将有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在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让位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间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学不只是一个忠实的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而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课程实施将变成一种动态的、生动的、发展的、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在校本培训的过程中,有几个方面对我触动很深:一、对“主题式学习”的学习和研究我比较认真地学习了《课程改革与学习主题构建》一书,对其中谈到的学习主题很感兴趣。于是我采用多种途径研究了“主题式学习”,并在新课程中进行了探索。
所谓主题式学习(themebasedlearning)是指学生围绕一个或多个经过结构化的主题(theme)进行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在这种学习方式中,“主题”成为学习的核心,而围绕该主题的结构化内容成了学习的主要对象。
主题式学习具有“主题集中,组织良构,利于探究”的特点,我认为在课程中引入主题式学习,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提高学习的效率,改善学习的效果,进而有利于新课程的各项目标的达到。“主题式学习”在教学的组织上有其特殊的要求。教学组织的成败直接关系着整个“主题式学习”的成败。由于“主题式学习”不再是单一的某学科或是某一知识点的教学,因此合作也必然成了“主题式学习”的重要形式。在教学中,我经常采用“半开放式”的分小组学习,即全班确定一个共同的内涵丰富的研究学习主题,然后由学生选择一个在该主题范畴下自己感兴趣的研究题目,小组研究的题目可以重复,每个题目往往有二个或二个以上的小组独立开展合作研究,易于达到“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效果,促进研究水平的提高。由于我执教的是同年级的四个班,所以我还经常鼓励跨班级合作,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此外,我觉得在“主题式学习”中,作为教师更多地起到了“组织者”、“设计者”、“指导者”的作用。由于课程内容具有综合性、活动性、跨学科的特点,单单依靠学生的个人能力将很难完成整个任务,因此作为教师应加强学生合作的指导。如分工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人情况,给予适当的建议等。
此外,我觉得“主题式学习”的学习主题和内容的确定,首先是要用好引发学生学习活动的工具教材,再是要确定好学习主题范畴下的内容研究题目。“主题式学习”的主要途径应该是实践活动“主题式学习”的评价手段可以是建立资源库。
我想“主题式学习”作为走向最优化的学习方式之一,毕竟是信息时代的产物,又服务于这个时代。它是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学习方式。它让学生从单一的书本中走出来,从禁锢的教室中走出来,在时代的大熔炉中学习和成长。我们恰当地在课中开展“主题式学习”,定能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课的学习资源,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创造性的利用信息的能力,并通过学生的亲身参与和主观体验,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使学生获得新知,提高能力,在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理解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基本的道德观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新课程改革,归根结底是教育思想的变革。教育思想的变革是课程改革的先导和核心,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根本方向。教师作为教育的主人之一,教育思想自然要成为教师的第一素养。伟大的教育思想形成教师的伟大,进而建构了教育的伟大,没有教育思想,教师就成了一台机器了。教育思想的最高境界是教育理念。理念是一种思想,一种观念、一种理想、一种追求,一种信仰。教师本身的教育思想和素养能否跟得上课程改革的步伐,从根本上决定了课程改革的成败。在学校组织的“教学论坛”、“德育论坛”上,谭水林、丁晓群、陈成等等,许多优秀的老师们都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诠释了教师教育岗位的真谛,是一份平凡人的朴实,也是一份不平凡的理想和追求。年轻老师,在工作的起点上,熏陶着这份思想,是弥足珍贵的。
学生的培养没有和生命意识有机联系起来,学校教育的独特作用就没有全面、深刻地体现出来。同样,教育的生命意蕴得不到陶冶和滋养,教育也就显得贫乏和粗糙。课堂教学应该充满生活气息生活性教学。课堂教学应该向生活回归,虽然生活不等同与教学,但教学一旦离开了生活,那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木之本了。一堂好课绝不应该孤立与生活之外,与学生的成长无关;一堂好课更应该是学生探索现实和未来世界的窗口,是学生人生旅途中的加工厂和加油站;只有植根于生活世界并为生活世界服务的教学,才具有深厚的生命力。
以前,我科研不太感兴趣,对如何撰写案例感到困惑,对如何反思小结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也感到很迷茫。通过这些方面的校本培训,我深受启发。我开始尝试写教学随笔、教育叙事。记得萧伯纳曾经说过这样的话:“你我是朋友,各拿一个苹果,彼此交换,交换后仍然是各有一个苹果。倘若你有一种思想,而朋友间互相交流,那么我们每个人就有两种思想了”。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我根据自己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疑惑或闪光点,写教学随笔,以反思自己的教学情况,在平时的课堂教学工作中发现问题,研究探讨形成问题的原因,然后同事间相互交流、讨论,共同提高。面对疑难问题和困惑。我仿佛有了学习、进修的动力。其他老师也大抵如此。学期末,一个个充满智慧的教育故事就在我们老师们间竞相传阅,一个个富有启迪的教学案例让老师们茅塞顿开,一句句课改语录沁人心脾。
课堂开放以后,教师的作用不是削弱而是加强了。教师的目标意识要加强,要从整体考虑课堂教学的育人目标;创新意识要加强,一切从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出发;合作意识要加强,教师应该走下讲坛,走到学生中间,与学生一起探讨与交流;调控能力要加强,再开放性的课堂教学中,很多情况是无法预料的,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加强学习,不断研究课堂调控艺术。由于我对新课程改革学习还很不够,只能谈点粗浅的看法,有待于今后进一步努力学习,才能不断提高。
数学校本培训心得体会篇七
新课程的改革深入,对我们广大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从单纯的“教书匠”转变为自觉的“研究者”、主动的“实践者”和严肃的“反思者”,即要求教师学会学习,学会反思和学会创新。而校本教研刚好树立了自我发展,自我提升,自我塑造,自我创新,自我超越的理想旗帜,使学校成为一定意义上的学习型的组织,从而提升了学校反思型的理念。
(一)注重读书学习,课程改革时教师最大的挑战是对教师观念的挑战,校本教研就是要搞研究,要获取新的理念只有读书才能得到。
(二)校本教研是以学校为阵地的。这就强调了学校研究的内容是以学校教育教学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作为研究对象的。因此,校本教研的研究内容是有针对性的,是解决老师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三)校本教研是以教师为主体。只有让教师来解决自己教育教学中产生的问题。才能改变教师的自身,提高教师的质。
(四)坚持教育反思。人对教育规律的认识都是多次反复的实践,探索出来的。因此,每一个环节都有了和谐的地方,必须通过反思去参与指导,才能避免在下一次实践中重复这个错误。
当课程改革步入关键之年,课改进入纵深发展阶段,困扰我们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提高专业水平,如何激发参与课改的积极性,如何让学生得到真正全面的发展?“校本教研”让我们感受到在课改中,成功是成功,失败也是一种成功。“校本教研”让我们的双眼有了自信的光芒,头脑有了睿智的思想,工作有了创新的火花。
我想要说,凡事要不断的反思,不断的探索,不断的实践,那我们的教学就能真正的成为一门艺术,绝对不是一种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的简单劳动了。
为了使我的教学能真正成为一门艺术,我一直在努力。我能取得这样的成绩要感谢校本教研为我搭建了平台。我已在校本教研活动中逐渐成长起来。其实,我们的校本教研直接来源于学校和教师的需求,即学校中出现的问题是研究起点,解决这些问题是课题的归宿。通过校本教研活动,教师们懂得了什么样的课是新课程的课,什么样的课是一堂好课,懂得了如何评价新课程的课。在实践中不断转变教师的角色,直接地促进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将新理念直接转化为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有利于改变教师的学习方式,培养教师的反思能力,同伴协作能力。使教师能在实践中反思,在尊重中交流,在领悟中调整,在合作中成长。校本教研真正成为了教师成长的“沃土”。
课程改革为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也向我们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深深感受到学校组织“以校本教学教研为载体,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专题的校本培训这个平台,给我们创造了在新课程教学中探讨交流的机会,更重要的是,让我们有了向更多优秀老师学习契机。为期八个多月来的校本培训,经历了老师们的专题培训,感受颇多。
新课程改革,归根结底是教育思想的变革。教育思想的变革是课程改革的先导和核心,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根本方向。教师作为教育的主人之一,教育思想自然要成为教师的第一素养。伟大的教育思想形成教师的伟大,进而建构了教育的伟大,没有教育思想,教师就成了一台机器了。教育思想的最高境界是教育理念。理念是一种思想,一种观念、一种理想、一种追求,一种信仰。教师本身的教育思想和素养能否跟得上课程改革的步伐,从根本上决定了课程改革的成败。在学校组织的“教学论坛”、“德育论坛”上,谭水林、丁晓群、陈成等等,许多优秀的老师们都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诠释了教师教育岗位的真谛,是一份平凡人的朴实,也是一份不平凡的理想和追求。年轻老师,在工作的起点上,熏陶着这份思想,是弥足珍贵的。
学生的培养没有和生命意识有机联系起来,学校教育的独特作用就没有全面、深刻地体现出来。同样,教育的生命意蕴得不到陶冶和滋养,教育也就显得贫乏和粗糙。课堂教学应该充满生活气息——生活性教学。课堂教学应该向生活回归,虽然生活不等同与教学,但教学一旦离开了生活,那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木之本了。一堂好课绝不应该孤立与生活之外,与学生的成长无关;一堂好课更应该是学生探索现实和未来世界的窗口,是学生人生旅途中的加工厂和加油站;只有植根于生活世界并为生活世界服务的教学,才具有深厚的生命力。
激发课堂的的生命力,也就是从内驱力的角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在本阶段的校本培训中,我们生化组的金国文开了一堂公开课,全组成员从教学有效性的角度分组对金老师的课进行课堂观察。“从教学模式的设计上观察教学的有效性”、“从教学资源的利用上观察教学的有效性”、“从教师问题的设计上观察教学的有效性”、“从师生的交流互动中观察教学的有效性”每个小组负责观察一个角度,每个成员在自己的观察角度上做好记录,并统计分析,以数据化的观察结果来探讨课堂的生命力。每个小组成员都作了自己的发言,分析并且反思。这样的形式,让每个听课者都有收获,特别是我们年轻老师,在这个平台上,有了更多学习的机会,而且是课堂细节上的学习,很实在,很有意义。不光是我们年轻老师,相信很多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也有很多的借鉴意义。
1、校本培训要符合学校和教师的实际情况才能发挥整整的作用。我校的教师队伍特征:老中青适当,大部分中青年教师正朝气蓬勃地渴求着自身专业的发展,这种实际情况要求培训既要有理论层次,又要有实际操作性,因此我校的培训目的是提高老年教师的思想理论水平和中青年教师的能力,培训形式上主要采取老帮青、青帮老,取长补短,增强培训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2、在培训中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如,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上将教师分成学习小组,围坐在一起,围绕主题进行讨论。由学校出示讨论题,各小组展开讨论。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进行全体交流。既有生化组大组进行的集体讨论,也有备课组进行的关于日常教学的探讨;既有公开课的互听,又有课后得互评。每一种活动形式中,都得到了相应得学习探讨。
3、校本培训中多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主要是以听课为主,听课教师与上课教师一同研究内容,分析寻找本节课的成功与得失。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与先进的教学理念的差距,有效的解决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普遍欢迎。还要反思教师自己撰写的教学案例、实践后要进行反思教师既是研究者,又是被研究者,教师研究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实践,反思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及教学效果,从而不断更新观念,改善教育行为,提升教学水平,适应社会的发展。
4、新课程提倡学生间的合作,更提倡教师间的合作。每一位教师对教学的体验、感受各不相同,交流、讨论使教师在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信息,通过交流,大家取长补短,减少了走弯路,达到了资源共享。例如,校本培训下我们备课组的常规活动,课前,有集体备课、试讲,确保了课的质量。课后,本人说课,备课组成员你一言,我一语,各抒己见,讨论找出本节课的优点与不足,使每一位教师都明确了一节好课的标准,指导今后的教学。
“以校为本”,是新世纪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全新理念。教育教学与专业研究相结合是提高教学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的必由之路,以校为本的校本研训既是学生发展的要求又是教师发展的要求。学校给我们借校本培训,给我们创造了学习和探讨的机会,作为年轻老师,在渴求自身专业快速发展的途径上,我们需要这样充实丰富的学习和工作内容,在自己的教学生涯上奠定厚实的积累。
数学校本培训心得体会篇八
教育教学必须要有先进的教育理论引导,要想获得这些理论的方法很多,而校本培训就是其中重要的方法。以往我校的校本培训主要以基本功和基本技能为主,这对教师基本素质的提高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随着新课程的深入,对校本培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本学期学校组织全体教师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学习,使我的教育观念有了很大转变。“教师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应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活动的参与者、良好习惯的促进者、思想进步的引路人。”这都为我亲身实践新课改要求奠定了理论基础。
在校本培训中,学校不但带领全体教师认真学习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相关理论,而且要求教师将所学理论付诸于实践,指导课堂教学,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具体做法是:
1、坚持以点带面,进行教学资源共享。我校一方面加大外出听课力度,鼓励和支持多听课、听好课,并要求听课教师回来后,把听课感受和好的经验带回来及时在教师会上和大家分享;另一方面鼓励年轻教师多上交流课、汇报课或研讨课,并及时组织相关学科教师进行认真的评课议课,指出优点,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和意见,真正做到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2、为了提高校本培训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我校还鼓励教师在博客上撰写教学反思和教育叙事。运用这种办法,把听讲式培训改变为参与式培训,教师在博文中畅谈所得所失,其他教师可以跟帖参与讨论,既能分享自己或他人的成功经验,又提高了自我反思能力,并在实践中自觉调整课堂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鼓励教师总结经验,撰写教学论文。一方面,使我们可以及时捕捉教学中的灵感或闪光点,把自己的收获与人分享;另一方面,也为上级举办的各类论文比赛积累了素材,做好的准备,大大提高了获奖的可能性。
校本培训目的是提高教师的素质,学生要成为真正的受益者,校本培训也应与时俱进。我们更要坚持不断学习,致力于新课程的研究与探索,并能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优化课堂结构,大胆创新,切实以新观念、新思路、新方法投入课堂教学,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真正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