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政治站位不高,贯彻落实不深入的问题表现范文范本(7篇)

时间:2024-11-15 作者:储xy
简介:百分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这篇《最新政治站位不高,贯彻落实不深入的问题表现范文范本(7篇)》及扩展资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百分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最新政治站位不高,贯彻落实不深入的问题表现范文范本(7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最新政治站位不高,贯彻落实不深入的问题表现范文范本一

一、指导思想

全面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创人民满意的教育、办人民满意的学校、做人民满意的教师”为宗旨,以《教育法》、《教师法》为依据,以改革为动力,全面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优化制度环境,营造良好氛围,把全校党员和师生统一到党的“两会”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学校提出的奋斗目标和要求上来,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广大教师的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造就一支让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为我校教育事业再上一个新台阶提供有力的思想保障。

二、学习目的:

加强对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业务素质的教育,完善教师队伍建设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树立一批能起示范作用的师德建设先进个人的典型,总结师德建设成功经验,形成规范长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建立一套师德建设监督考核办法,解决实际工作中存在的影响教师形象的突出问题,充分调动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成为广大教师的行为准则,促进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

三、学习内容和要求:

1、认真学习20xx年中央、区、州、县两会精神。结合学校实际,树立质量兴校意识。

2、根据学生身心特点,把思想道德建设落实到实处,在学习中提升教师的道德标准,深入贯彻上级文件精神,引导教师模范履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不断提高教师的道德修养。

3、继续学习我们身边先进人物的事迹,以加深教师对人生观的进一步理解。

4、学习报刊上有关国内外形势教育的文章。通过学习,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和关注当前国内外形势及我国各项改革的进展情况。明确任务、增强信心、鼓舞斗志、扎扎实实做好本职工作。

5、继续认真学习有关的教育法律法规,着重学习《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法律法规,通过学习统一思想,使全体教师进一步明确自己的义务和法律责任,不断提高对自己肩负特殊使命的认识。

6.专题讲座与小组讨论相结合。结合学习的内容,定期举办专题讲座,引导教师开展专题讨论。

7.上网学习与观看电教录像片相结合。要开发利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资源,每月继续组织教师上网集中学习一次,不断提高教师利用网络进行理论学习的能力。

8.年末举行一次理论学习测试。

抓好学习制度建设,切实达到“六有要求”。即:总体有计划、学习有材料、出席有考勤、讨论有记录、个人有笔记、定期有检查。

四、学习方法:

1、认真组织好教师隔周一次的政治学习,做到内容时间有保证。学习时及时做好笔记。

2、形式上采取集中和分散相结合。

3、联系实际,适时组织讨论,写好心得体会。

五、主要措施:

1、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教育和管理好学校教育行政干部。学校副科级以上干部坚持每季度一次干部中心组学习,学习政治理论、学习业务知识、学习管理方法。干部带头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活动,积极撰写体会文章和理论文章,在教职工中做好骨干、当好表率。切实提高学校干部的政治思想素质、组织领导能力和工作业务水平。

2、精心组织好教职工政治学习,提高教职工思想政治素质。要坚持每月的教职工政治理论集中学习制度,通过原文学习、专题讲座、座谈讨论、观看党教片、写心得体会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教育,提高党员、教师的政策理论水平和思想水平,增强党员、教师的事业心,提高党员、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加强对教师的职业道德、职业纪律教育,开展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廉洁从教等师德师风教育,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工作作风。

3、抓好系列教育活动,建立教育管理工作机制。

(1)抓好法律法规学习教育。组织教师深入学习《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大力提高教师依法执教的自觉性。

(2)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开展以“作表率、树形象”为主要内容的师德教育活动。狠抓师德师风建设,落实师德规范,提升专业精神,树立服务意识,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

(3)抓好榜样系列教育活动。要组织党员、教职工向身边的师德标兵、党员示范岗、优秀教师等先进榜样人物学习,学习他们敬业爱岗的精神,学习他们勤奋工作,无私奉献的精神。

(4)加强师德常规管理,完善师德监督机制。重视师德建设的常规管理,把师德建设工作列入重要工作日程,有计划、有督促、有记录,不断深入推进。建立完善师德考评制度,奖优罚劣,祛邪扶正,把自律和他律结合起来,把激励和约束结合起来,促进广大教师对师德规范的积极认同和自觉遵守。

(5)继续认真组织开展好“创先争优”活动,通过实行教职工岗位承诺制、绩效考核制、责任追究制,切实加强教职工工作责任感,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形成团结、严谨、和谐、上进的工作氛围,努力把学校办成一所好环境、好制度、好教师、好质量的人民满意、领导满意的学校。

4、整合力量,凝聚人心,促进学校和谐发展。

党支部要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在学校思想工作贯彻的全过程中,要求党员对党的xx大精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更加全面理解,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更加树立,党员同志成为学校各项工作的组织者、实践者和领头者。

五、考核:

1、考核组按照定期和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办法对教师政治学习进行考核。

2、政治学习情况是评价教师师德的必备条件之一,不参加学习或学习不认真的评优一票否决。

六、学习安排表:

最新政治站位不高,贯彻落实不深入的问题表现范文范本二

党的政治纪律是党的纪律中最重要、最根本的纪律,严明党的政治纪律是立党之纲、治党之需、强党之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会上强调指出:严明党的纪律,首要的就是严明政治纪律,自觉维护党的团结统一。这是向全党发出的行动号令,也是对纪检监察机关提出的政治要求。为此,我们必须自觉执行政治纪律,维护党的权威,推进党的事业兴旺发达。然而,在当前党员干部队伍中,仍然存在一些不严格执行政治纪律、甚至违反政治纪律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亟待深度剖析,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本文结合实际,就此进行一些粗浅的探讨和研究。

调研表明,在党的基层组织中,绝大多数党员干部都是能执行党的政治纪律的,这是取得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的重要保证。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当前确有少数党员干部政治纪律意识淡化,政治纪律执行不力,违反政治纪律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其主要表现呈现以下“四性”:

(一)政治上的迷茫性。

一是政治方向偏向。有些党员干部针对我国改革发展进程中遇到矛盾和困难,比如贫富差距拉大、行业分配不公、少数人价值观扭曲、一切向钱看等,就在政治方向把握上摇摆不定,甚至把此类问题归结为改革开放造成的。

二是政治立场偏移。有些党员干部实为政治上的糊涂人,在重大原则问题上,立场不坚定;在大是大非面前,态度不鲜明。比如有的人在对反腐败斗争形势正确判断上,没有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认为:反腐败越反越多,积重难返。而有的又对身边违纪者睁一眼闭一眼,查处时说情开脱,袒护包庇。有的对当今自上而下开展的作风建设、群众路线等工作,不是主动把自己摆进去,而是做局外人,持观望态度。甚至错误地认为作风建设、群众路线做做样子,走走过场,阵风吹过,难以持久。

三是政治言辞偏激。有些党员干部私下显能,口无遮拦,惯于传播小道消息,议论网上热门话题,甚至丧失党性原则,传播政治谣言、政治笑话,对党的重大政治问题说三道四,在社会和群众中造成了极坏影响。

(二)思想上的片面性。

一是于己无关论。有的党员将自己混同于普遍百姓,消极遁世,不问政治。认为自己无职无权,党的政治纪律没有遵守的必要;有的一般党员干部,则认为自己有职无权,党的政治纪律也没有约束的必要。

二是民主自由论。有的党员干部在党内片面要求决策要民主、言论要自由,不能摆正民主与集中、自由与纪律的辩证关系。说了一些违反组织原则的话,做了一些违反政治纪律的事。

三是自以为是论。有的不是全面、正确地理解中央精神,而是片面曲解原意,甚至把自己的不正确理解当成中央精神,使之在执行中变形走样。比如在执行党的强农惠农政策过程中,一些镇、村干部嫌工作麻烦,将强农资金擅自改变资金用途,将应发到户的惠农补贴资金,违规套取、截留使用,严重背离了党的强农惠农政策精神。近两年来,已查处7件此类案件,对相关人员及时给予纪律处分。

(三)工作上的本位性。一方面重局部利益,轻整体利益。有少数党员领导干部缺乏大局意识,不顾国家整体利益,片面强调本单位本部门局部利益,对党和国家政策、上级部署的工作,有利争着上,难事绕道走,合口味的立马照办,不合口味的消极应付。有的强调以本地工作特色为由,对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打折扣。另一方面重眼前利益,轻长远利益。有些单位受自身利益的驱动,不从经济社会发展长远利益考量,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从而出现“利大快执行,利小慢执行,无利不执行”现象。比如少数行政执收执罚部门,踩红边线,打擦边球。少数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单位”以工作保密等为由,另设办事大厅,规避集中监管。致使“三乱”现象仍时有发生,严重损害经济发展环境。

(四)行为上的自由性。

一是阳奉阴违,我行我素。有少数单位党员领导干部貌似“双面人”,对中央方针政策和上级决定阳奉阴违,说一套做一套,或者消极应付,难以落实。有的党员干部参与组织讨论决定时,仍然存在当面不说,背后乱说,会上不说,会后乱说的违纪行为。

二是信仰缺失,行为荒唐。有极少数基层党员干部政治信仰缺失,不信马列主义,信宗教迷信。不讲班子团结,讲团团伙伙。其行为完全丧失共产党员的立场,在干部群众中造成极不良影响。

三是利益至上,违纪违法。有极少数党员干部,在政治上缺乏理想信念,行为方式上自由散漫,逃避监督,价值取向上追求个人利益至上。有的与不法商人打得火热,损人利己,损公肥私。有的甚至受利益驱使,蜕化变质,出卖情报,危害国家安全和利益。比如2011年4月,该县查处县法院一法官周某某违纪违法案,因其政治纪律松懈,难抵金钱诱惑,迷失政治方向,通过互联网络,向境外敌特组织出卖情报,终因犯间谍罪,被依纪依法惩处。

(一)不注重理论学习,政治素质不够高。调研发现一些基层单位党员干部,只重业务培训,不注重政治理论学习。不善于运用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观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由于政治理论基础差,致使思想政治素质难以提升,缺乏应有的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难以从思想上、政治上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不注重党性锻炼,纪律观念不够强。有些党员干部不重视党性锻炼、党性修养,放松了主观世界改造,致使党性不纯或不强问题仍然存在。突出表现为个人意识增强,组织观念弱化;本位意识增强,大局意识弱化;名利意识增强,公仆意识弱化。甚至极少数党员干部把强调政治纪律,视为束缚手脚,自认为只要谋求本单位利益,个人不拿不贪,就不是违纪违法。这样必然造成纪律涣散,难以正确处理全局与局部、民主与集中、个人利益与党和群众利益的关系问题。

(三)不注重制度实效,执行力度不够强。有些单位党组织制度执行力不够强,存在重形式、轻实效的问题。比如有少数党员干部不严格遵循民主集中制原则,不能正确处理上级与下级、个人与组织、少数与多数、局部与整体之间的关系。有的自觉或不自觉地把民主与集中对立起来,导致民主不够或集中不够,从而影响执纪实效。

(四)不注重从严治党,教育、监管、惩处不到位。有些单位党组织,尤其是村级党组织治党不严,对基层党员干部思想上、行为上存在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不闻不问,缺乏有效的教育和监管,甚至当党员干部违纪追究时,帮其说情开脱。有的党组织不抓经常性政治纪律教育,致使基层党员干部纪律意识淡化。有的党组织不坚持党的组织原则,党组织生活会流于形式,一些基层党员长年不参加组织生活,成为不受党纪约束的“特殊党员”。有的党组织执纪不严,对违犯政治纪律者,认为蒙上“政治色彩”,尤其针对违反政治纪律言行,处分尺度更不好把握,因此得不到及时应有惩处。

(一)着力强化党章意识,增强执纪严肃性。党章是立党、治党、管党的总章程,是全党必须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每一个党组织都要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党章,严格遵守党章,自觉维护党章。做到党章规定的必须不折不扣执行,党章禁止的必须坚决纠正和查处。每一个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牢固树立党章意识,把严格遵守党章,作为自己必尽的义务和责任,自觉用党章规范一言一行,真正把党章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行见于效,切实做到政治信仰不变,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

(二)着力强化纪律意识,增强执纪自觉性。

一是认真学习领会,增强纪律意识。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毛泽东、

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同志关于严明党的政治纪律的一系列主要论述,认真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严明党的政治纪律提出的新要求,学懂学透党章、党纪处分条例等党纪条规,自觉规范言行,明确守纪底线。

二是创新教育方式,增强教育实效。坚持政治教育与理想信念、宗旨教育相结合,经常性教育和集中性教育相结合,示范教育和警示教育相结合,增强政治纪律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是注重统筹规划,加强持续教育。把政治纪律教育纳入党员干部教育的整体规划,让政治纪律教育进入党校培训中,进入各单位党课教育中,切实使政治教育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不断传递严格执行政治纪律的正能量,使广大党员干部自觉增强纪律意识,自觉做到在重大政治斗争中立场坚定,在重大原则问题上旗帜鲜明,在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时坚定不移。

(三)着力强化制度执行,增强执纪持久性。严守政治纪律,执行制度是关键。一方面,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必须严格遵守党章,自觉按照党的组织原则和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办事。坚持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局部服从全局,坚决维护中央权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真正做到关键时刻听从指挥、重大方针坚决贯彻,具体规定严格执行、日常生活严守规矩。另一方面,扎实抓好党内民主生活会、民主评议、诫勉谈话、述职述廉、函询和问责等制度落实,查找和解决在执行政治纪律方面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及时予以整改。同时针对违纪问题易发多发的领域和部位,查找违纪的深层次主客观原因,及时制定和完善政治纪律规定,增强政治纪律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四)着力强化查处力度,增强执纪有效性。强化监督检查,严肃查处违反政治纪律的行为,坚决维护党的政治纪律,是纪检监察机关的职责所在。

一是加强对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贯彻执行党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内政治生活准则等情况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各种违反政治纪律的行为,促进党的团结统一。

二是加强对党员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情况的监督检查。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开展监督检查,督促各级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防止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

三是跟进重点时段、关键环节,加强政治纪律执行情况的常态化检查。要强化新政策出台、重要会议召开等敏感时期的专项检查,及时发现和排除隐患,严明政治纪律;要强化重点人员的检查,突出新党员、新任干部、新进班子成员和离退休干部,及时纠正违反政治纪律的人和事;要突出重点环节检查,定期对网络设施、传播媒体、涉密载体等情况进行清查,防止发生网上政治问题。四是要加强对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和谐等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严肃查处违反政治纪律的行为。从群众反映强烈的吃、住、行、医、学等方面入手,查办损害群众利益的典型案件,对违反政治纪律的人和事,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对执行政治纪律监督不力的,要追究所在单位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及相关人员责任。

(五)着力强化主体责任,增强执纪示范性。各级各部门党员干部尤其是“一把手”要自觉作好表率,既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主动维护政治纪律,又要坚持原则,敢抓敢管,坚决同一切违反政治纪律的行为作斗争,坚决维护纪律的权威性和严肃性。要强化纪律“铁”的意识,强化按制度事的意识。要把执行政治纪律贯彻于履职全过程,切实守住“底线”、不踩“黄线”,不越“红线”,以自身的示范表率作用,促进从严治党、严明执纪要求的有效落实。

最新政治站位不高,贯彻落实不深入的问题表现范文范本三

为了提高本人的政治业务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根据学校政治学习计划,特拟定个人学习计划:

一、学习内容

本学期的学习还是依照以前的集体学习和个人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一)集体学习内容

1.学习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2.学习全国“两会”精神,结合学校党政工作要点,把“两会”精神贯穿到教学、教研、管理等各项工作之中。

3.学习在xx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的工作报告:《依法治国 依规治党 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4.进一步深入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崇德修身的基本遵循,加强师德教育,推进师德建设,提升师德水平,推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5.深入学习《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进一步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念内涵、发展历程、价值意义、基本原则、践行路径,深刻把握广泛深入开展宣传教育、实践活动的各项要求。

(二)个人学习内容

1.认真学习新课程改革相关知识,提高对新课程改革的认识,认真参与新课程的改革,提高教育理念,并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2.学习先进个人及优秀教师的事迹,使自己在思想上有所提高。

3.认真学习教育法律法规,如:《义务教育法》、《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识,做到依法执教。

4.关心国内外时事政治,学习各级行政部门颁发的有关文件资料和宣传材料,不断提高教师的法制观念。

5.进一步巩固教师职业道德,在教育教学岗位上自觉加强师德修养,认真学习教师行为规范十要十不准,对照自身的情况,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6.认真学习教育基本理论、教学基本知识,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能力结构,提高其实施教育教学的能力。

二、学习安排

1.集体学习

按照学校《政治学习计划》,准时参加学校组织的集中学习,认真做好学习笔记。学习后,及时进行反思,对于自己的不足之处及时改正。

2.个人学习

利用空闲时间自学,认真做好笔录,主要运用现代科技(网络、微博、教育平台等)进行多方面知识的学习。

三、达到的目标

1、努力完成学习任务,提高本人的政治业务素质及教育教学能力。

2、通过集体学习、个人学习、自我反省、撰写心得体会等形式,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观,从而更加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关爱学生,使自己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素养。

最新政治站位不高,贯彻落实不深入的问题表现范文范本四

2020年,按照局机关党委统一安排,积极参加集中学习,认真开展自学,研读党章、党内法规及各项纪律规定、习近平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通过“学习强国”平台加强学习党的理论知识,结合工作实践,能够做到对党忠诚、积极工作。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对照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和中央的八项规定,认真查找自己在“四个意识”牢不牢、“四个自信”有没有、工作作风实不实、发挥作用好不好、自我要求严不严等5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现将个人对照检查情况汇报如下,请同志们批评指正。

(一)“四个意识”方面问题

1.对党的思想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贯彻、执行不够坚定,不能做到与时俱进,及时的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觉悟。政治敏锐性和洞察力不足,不善于运用新的理论来武装自己的头脑,透过事物表象把握事物本质的能力不足,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

2.站位不高,眼光狭窄,视野短浅,仅认为完成自身工作任务就自我感觉满足,没有站在全局的角度上看待问题,与上级和其它部门、其它科室业务沟通少、联系少、配合少,与整体联动、团结协作的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3.注意力不集中,经常以自己的理解去解决问题,特立独行,很少与领导、同事相互交流,有时不听组织支配,服从意识不强。

(二)“四个自信”方面的问题

1.自以为对共产主义理想是坚定的,但在现实生活中,又觉得共产主义社会离我们太遥远。尽管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坚定的,但看到改革开放中腐败分子猖獗、贫富差距悬殊、社会地位不公等现象,对自己的信念、信心有所淡化。

2.对社会和网络上的一些负面言论,把自己当作不明觉厉的“吃瓜群众”,没有认识到其危害性,只是简单做到“自扫门前雪”,认为只要是自己不转发、不附和,不随波逐流就可以了,没有站在讲政治、讲纪律、讲规矩角度,及时批判、揭露和驳斥,没能完全做到“在党护党”。

3.随大流过洋节,自认为节日热闹,气氛好,就跟着过。不了解洋节的来历和意义。反而对中国的传统节日不够重视。学习传统的中国文化也不够积极。甚至不了解有些传统节日的起源。

(三)“工作作风”方面的问题

1.对业务知识的学习不够深入,学习内容单一,综合学习不够,特别是在时间上难以长期保证。满足现状,对业务知识的掌握求精求深不够。

2.工作作风不够扎实,开拓创新意识不够。对待工作有时不够主动、积极,只满足于完成领导交付的任务,在工作中遇到难题,有时会等待领导的指示,未把工作做实、做深、做细。不注重业务知识的全面性,等到问题的出现再想办法解决,工作没有前瞻性,有很多的工作都是想做又不敢做,畏畏缩缩,缺乏果断和胆量。

3.工作纪律不严谨,自我要求不严格。对单位纪律相关的规章制度学习不到位,并错误地认为只要把工作做好就达到要求。

(四)“发挥作用”方面的问题

1.业务能力有待提高。对常态化工作处于一种应付的状态,没有精益求精的态度。

2、思想观念需要更新。工作上有时放不开,循规蹈矩,按部就班,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

3、畏难情绪亟需消除。在工作上碰到难以解决的问题就畏惧不前,不能及时向领导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五)“自我要求”方面的问题

1、严格执行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政纪律的自觉意识还需进一步加强。

2、艰苦朴素作风不够,廉洁自律、过紧日子的意识不强。

3、思想上自我约束不严格,在遵章守纪方面做得还不够好,有松懈懒散的现象。

4、不能始终保持昂扬的工作状态,还存在看心情干工作的现象。

(一)学习自觉性不强

认为工作只要过得去就行,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不强。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只满足完成本职工作,总以为学习新的理论知识是领导的事,领导怎么说就怎么干,被动地去学习,而没有自觉地去学习,理解性地学习。通过近期对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入学习,使我的思想境界再一次有了质的飞跃,对改革发展有了更深的认识,但对深层次的问题研究考虑还不够,用理论指导实践的工作能力有待加强。

(二)理想信念不坚定

在工作中,我虽然能够做到在思想和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并为之努力奋斗。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纵深发展、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外部资产阶级思想逐渐渗透到国内,社会大众思想开始呈现多元化,出现了一些非主流的庸俗实用主义者。面对这些社会现象,有时候自己也会感到困惑和不解,对是否该继续坚持自己一贯的共产党人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有时感到迷茫。扪心自问,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源在哪里?主要还是理想信念不够牢固,在名利和进退间放松了对自身建设的要求,在比较和计较中淡化了理想信念、公仆情怀、群众观念。当面对繁重工作压力和突发事件考验时,有时明显出现烦躁情绪,总想推脱,导致工作动力不足、精神状态不佳,其根本原因就在于理想信念不够坚定、自觉、清醒。

(三)党性修养不够深

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以来,认真学习党章党规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对照检查感觉自己无论是在党性修养还是思想境界上,与党中央对新时期党员干部的要求有差距。一是党性修养放松。受“潜规则”冲击,价值观念发生变化,觉得“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干好干孬一个样,修养高低一个样,产生“划船”思想,党性修养产生放松,对比“三严三实”、“四讲四有”、“四个合格”要求和焦裕禄、廖俊波、黄大年等先进典型,确实感到党性修养水平存在差距。正是由于党性修养把关不严,为“四风”问题滋生、滋长提供了温床。二是自认为党性修养“可以了”。干事创业热情不高,不思进取,工作能应付则应付、能敷衍则敷衍,拼搏进取的劲头减退。三是放松了艰苦奋斗的精神,淡忘了党的优良传统作风,在思想上对各类问题缺乏鲜明态度,错误地认为艰苦奋斗是“陈年老调”,再谈就跟不上“潮流”了,久而久之,精神上就缺了钙,丢弃了党员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优秀传统。

(四)主观主义滋长,求实作风有所淡化

工作中缺乏主动性和勇于创新的胆识。错误地以为,只要循序渐进,按照上级要求处理好平常事务就完事大吉,不需要创新。基于这种想法,不知不觉地产生了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思想,因此学习放松了、工作松劲了、标准下降了,只求一知半解、未能精益求精,工作的主动性、创新意识有了差距。

(五)纪律观念有所松懈

作为一名党员,自认为能够时刻保持对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财经纪律的敬畏,严格遵守、不越红线,就是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了,没有严格按照“四讲四有”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有时会产生纪律松懈、观念淡化的情况。深刻反思自身,总的来说,出现这些问题,还是没有严格按照一名合格党员的标准来规范自己的生活工作,对自身建设、自身要求有所放松。忽视了自我约束、自我监督、自我提高,安于现状,思想上放宽自己。

(一)加强理论武装

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各项决策部署。努力做到学之求深、信之求诚、用之求效,打牢理论功底,增强运用理论指导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加强对经济、科技、法律、哲学、历史、文学等知识的学习,及时了解和掌握反映当代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发展的新进展、新知识、新成果,用最新的优秀文明成果充实自身综合素质;加强专业理论知识学习,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认真学习相关专业理论知识,做到“精通本职、掌握相关、了解全面”,努力培养全局眼光、增强战略思维能力,力争成为一名真正的行家里手、专业干部。

(二)坚定理想信念

一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四个服从”,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在党中央和全党的核心地位、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断增强政治鉴别力和政治定力,在大是大非前不为巧言所惑、不为歪风所动,打牢开拓进取、努力奋斗的思想基础。

(三)加强党性修养

党章是党性的全方位体现。以党章为指导,在四个方面加强修养:一是加强理论修养,牢固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坚定共产主义信念不动摇,坚定为人民服务宗旨不偏向,不断提高提高党性自觉和行动自觉;二是加强道德修养。自觉培养积极向上的共产主义道德觉悟,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将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等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令人敬佩、敬畏、敬重的行事风格;三是加强纪律修养。严肃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经济纪律、群众纪律,尊崇党章党规党纪,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不断增强自己的纪律意识和纪律自觉。四是加强作风修养。增强忧患意识,以锲而不舍的决心、驰而不息的劲头紧抓严抓作风建设,认真落实“八项规定”及各项“禁令”,自觉抵制“四风”。

(四)改进工作作风

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树立为党为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把个人的追求融入党的事业之中,坚持党的事业第一、人民的利益第一。一是想问题、办事情,都要坚持从实际出发,遵循客观规律,迎难而上,增强工作的实效性。二是要敢于讲实话、听真话。重实际、办实事、求实效,不搞形式主义,不摆花架子。三是创造性地工作,大胆地投身到工作实践中去,在工作中勇于开拓创新、担当负责、攻坚克难,不断研究新问题、解决新问题,不断总结和完善已有的经验,提出新思想、新方案,拿出新举措,开创工作新局面。

(五)强化遵规守纪

严格执行党的各项纪律,守住各条防线。一是筑牢思想防线,切实增强纪律观念,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时刻树牢纪律高压线、警戒线,做到令行禁止,确保在工作生活中不触线,不越线;二是强化行为规范,把纪律观念内化为行为,变被动要求,为主动遵守,将纪律要求贯彻到自己的一言一行中,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坚决做到自觉抵制歪风邪气。

以上为我的个人检查材料,恳请大家批评。

最新政治站位不高,贯彻落实不深入的问题表现范文范本五

单选:

1.b(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要坚持适度的原则)

2.b(前者是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后者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3.d(200%)

4.a(金融自由化与金融创新)

5.d(实事求是)

6.b(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服务)

7.b(长期性与阶段性统一的动态发展过程)

8.d(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事务的权利)

9.b(中日甲午战争)

10.c(军事和科学技术)

11.a(忻口会战)

12.c("耕者有其田"的政策)

13.b(爱国主义是历史的、具体的)

14.a(宪法保障是人权保障的前途和基础)

15.b(《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16.b(中东地区战役、冲突和动荡加剧)

二、多选题

(任何事物都具有无限多样的属性、人们可以通过制造和使用工具日益加深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人们能够通过对个别事物的认识而达到对世界整体的认识)

(闲云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花开空折枝;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经济危机的发生根本上在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资本积累与无限扩大生产也是经济危机发生的原因、经济危机的发生与群众的贫困以及消费能力受到限制有关)

(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出现了适宜于企业的组织形式、

各国经济体制变革供给出的有力制度条件)

(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找到了实现理想社会的现实道路)

(参与国际竞争能力明显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国际投资合作水平日益提升)

(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公平公开公正参与市场竞争)

(产业扶持、转移就业、社保政策兜底)

(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激发市场主体内在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夺取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胜利的重要法宝、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法宝、中国共产党的一大政治优势)

(他们遭到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击和镇压、他们惧怕人民群众,把改革的全部希望寄托在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他们不敢触动封建主义的经济基础)

(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前所未有的启蒙运动、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

(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是死路一条;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法治体系不仅有法律规范体系,还包括法治实施体系、法治监督体系、法治保障体系和党内法规体系;法治体系强调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法治体系既要有法律的规定,也要保证法律的落实;法治体系不仅仅是静态的法律文本,而且也是动态的法的实现过程)

(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是相互依存的关系、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是目的与手段的关系、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具有二重性)

(坚持两岸共同政治基础不动摇、坚持巩固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坚持为两岸同胞多谋福祉、坚持同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有助于增强sdr的代表性和吸引力,完善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中国经济地位得到国际认可,全球经济格局发生积极变化;有助于维护全球金融稳定和完善全球经济治理)

大题1:四个全面

(1)“四个全面”对规律的揭示基于深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对规律的揭示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之所以能揭示规律,是因为它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治国理政的重大成果,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对规律的揭示有着深厚的实践基础。我们党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长期实践中,持续不断地探索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最新政治站位不高,贯彻落实不深入的问题表现范文范本六

初二政治总复习资料

重点考第一课 国家的主人 广泛的权利

第二课 我们应尽的义务

第六课 终身受益的权利

第八课 消费者权益

老师还给了知识点给我们复习如下八年级政治下册知识点

(期末复习用)

第一单元

1、我国的国家性质(p4)

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现阶段我国的人民包括(p4)

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注意,不属于中国人民的中国公民有:

被剥夺政治权利的犯罪分子

②拥有中国国籍的外国人

③分裂国家的人

④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制度的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

3、人民是我们国家和社会的主人。(p4)

(主人翁地位的表现:平等地享有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力)

4、什么是公民权利;什么叫公民的基本权利?(p5)

公民权利指的是由宪法和法律确认并赋予公民享有的某种权益。

由于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是公民最主要、最根本的权利,所以称之为公民的基本权利

5、人民和公民有何异同,我国的公民包括哪些人?(p6)

人民是政治概念,在不同的国家和同一个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阶级内容公民则是法律概念,是指具有某国国籍并依据该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

中国公民:必须要有中国的国籍才能算是中国公民。(有些超生的中国人口没有中国国籍,所以不能算是中国公民)

6、我国公民 的权利是如何得到保障的(p7)

我国建立了以宪法为核心、以立法保障和司法保障为主要内容的权利保障体制,保障公民的权利。

立法保障:就是将公民的权利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下来,运用国家强制力加以维护。司法保障:是指通过法律制裁各种侵权行为,保障公民的权利。

7、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有哪些?(p9)

公民的基本权利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涵盖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等诸多方面。具体包括:①平等权②政治权利和自由③宗教信仰自由④人身自由权利⑤……⑨

(宪法是公民基本权利的确认书和保证书。)

8、公民应该这样正确行使权利?(p10--11)

①公民在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权利。

②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

③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

④要以合法方式行使权利。

9、如何行使言论自由的权利(p11页)

第一,公民不得利用言论自由来侮辱、诽谤他人。

第二,公民不得利用言论自由教唆、煽动他人实施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社会公德、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

10、公民的义务分为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两大类,什么叫法定义务?宪法规定的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有哪些?(p16)

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义务是法定义务,也是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法定义务是指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必须履行的义务。(具体内容在课本上划记,共6条)

11、什么叫道德义务,道德义务有什么作用,我国公民必须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有哪些?(p17)

指社会成员依据社会道德规范,自觉自愿地承担对他人、对社会的道德责任。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12、为什么公民在享受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义务?(p14—15页)

①我们不能只获得而不付出,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履行义务。②对于法定义务,我们必须履行,因为这是宪法和法律规定的③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我们每个人既是享受权利的主体,又是履行义务的主体。

13、我国法律与社会主义道德的关系是怎样的?(p19.d1)

我国法律与社会主义道德互相配合、互相促进、互相补充。凡是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社会主义道德所谴责的行为;有许多法律上的义务,同时也是社会主义道德的要求。

14、如何忠实履行义务?

①法律鼓励做的,我们积极去做

②法律要求做的,我们必须去做

③法律禁止做的,我们坚决不做

一、辨析题

1、“环境保护是国家、政府部门和大人的事,于我们青少年无关”

答:(1)在我国,环境保护既是公民的一项权利,又是公民的一项义务,“保护环境,人人有责。”防止环境污染与破坏,保护环境,不仅是国家、政府部门的责任,也不仅是大人的事,也是我们青少年应尽的义务。(2)当代中学生不仅要成为祖国未来的合格建设者,而且应当成为现在和未来的合格的环境保护者。为了更好地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青少年学

生要提高环保意识,增强法制观念,落实环保行动,同破坏污染环境的行为作斗争。因而,认为环保与青少年无关的说法是不对的。

2、“我不偷不抢,有一点违法行为不要紧。”

答:这种说法是错误的。(2)偷抢是违法犯罪的行为,固然不能去做,有一般违法行为不加以改正也是危险的;(3)一般违法和犯罪虽然有区别,但二者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一个人走上犯罪道路,往往有一个演变的过程,而且往往是从干一点违法的事开始的。有一般违法行为的人,如不注意改正,就会走上犯罪的道路。(4)中学生要防止做出犯罪的事,一定要注意培养良好的品德,发现有一般违法行为,要认真改正,千万不可等闲视之。

二、案例分析或分析说明题

1、正在读初中一年纪的小龙父母离婚后,其父一直不按离婚协议支付给儿子抚育费。经多次与父亲协商无效后,小龙依法状告其父。经法院审理,依法判决小龙的父亲须一次性支付给原告小龙5040元抚育费,另每月付给100元抚育费至小龙18岁为止。(未成年人的保护问题)

(1)小龙为何可以状告父亲?(2)人民法院为什么要判决小龙的父亲承担小龙的抚育费?

答:(1)小龙作为未成年人,具有被抚养权,当这种权利受到侵害时,应当依法给予维护。他状告父亲,依法获得抚育费,维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

(2)小龙的父亲作为小龙的监护人,有义务把小龙抚养成人,让小龙的生活有所保障。这种抚养义务是无条件的,不因离婚而消除。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小龙父亲承担小龙的抚育费,正是维护了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2、王某,男25岁,曾因偷窃被两次送劳教。解除劳教后,他采取蒙面化装的手段,先后窜入居民住宅盗窃作案7次,盗窃财物价值人民币5000多元。1995年3月至8月,王犯携带水果刀等作案工具,拦路抢劫群众财物4次,刺伤事主3人,其中1人被刺成重伤送往医院抢救无效死亡。王某因犯抢劫、故意伤害罪、盗窃罪,被依法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下面是王某临刑前写给弟弟的信的摘要:记得我第一次做的坏事,是在小摊贩那里偷了两个苹果,虽然心里很害怕,但没有被人发现,平安无事,心里觉得占了便宜,所以后来就不断地干些小偷小摸的事,别人不知道。岂知人的思想是很奇怪的东西,占了一点小便宜,慢慢地想占大一点的便宜。见了好的东西,眼睛就盯住不放,心里、手发痒总控制不住自己。偷多了,十次八次不被发现,但总有一天会被发现的。为此,我两次被送劳教。本来,这是改掉坏毛病的好机会,好多象我这样的人都改好了,可我表面上装着改好了,但心里没改,出来后干得更厉害,心也变狠了,终有今日之结局。(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关系问题)

(1)结合案例,说明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和联系。(2)上述案例给我们什么启迪?

答:(1)一般违法和犯罪之间有明确的界限,二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①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不同。一般违法行为的情节轻微,对社会危害不大。犯罪行为属于违法行为,但它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②处罚的方法不同。一般违法行为给予行政处罚,而犯罪则依法判处刑罚;一般违法和犯罪之间又有着密切的联系。①二者都是违法行为。②二者都具有社会危害性。它们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2)上述案例给我们的启示是:①一般违法与犯罪虽然有区别,但二者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一个人如果不加强思想修养,不注意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就有可能从犯小错发展到违法犯罪。许多犯罪是从犯小错开始的,有错不改,越陷越深,最终就会走上犯罪的道路。②我们要从小树立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自觉遵纪守法,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好公民。

3、一天深夜,在校住宿的初二学生小刚上厕所时,发现有人正在盗窃学校实验室的物品。假如你是小刚,你最好如何去做?(青少年如何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答:(1)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青少年在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时,既要勇敢,又要机智,特别是力量对比悬殊的情况下,不要与其硬拼,而要讲究智斗,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伤亡,力求在保护自己的前提下,比较巧妙地或者借助社会力量将不法分子抓获。但不能在违法犯罪行为面前畏首畏脚,袖手旁观。(2)如果小刚能制止盗窃者,就上前加以制止;如果小刚一人难以制止,就记住盗窃者的相貌、去向,马上去告诉老师和同学(可以自己再发挥)

4、某校初二学生讨论青少年应有的公民意识时,同学们提出了各自的观点。甲同学说:“当干部可以以权谋私,享有特权。”乙同学说:“权利我喜欢,义务我讨厌。”丙同学说:“义务如同河流的源头,权利如同河流中的水。”他们的观点对吗?为什么?(公民权利、义务意识问题)

答:(1)甲同学看到目前有些干部以权谋私,是符合实际的,但认为他们享有特权是错误的。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我国公民权利的平等性表现在:所有公民一律平等地法定的自由权利,平等地履行法定义务,任何人都不能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以权谋私、谋取特权是违法的行为。(2)乙同学只想享受权利不想履行义务的观点也是错误的。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密不可分,相互依存,具有一致性,这要求公民要依法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3)丙同学认识到履行义务是享受权利的前提,这是对的。

5、初中生王某辍学在家,经老师多次劝说也不复学。他说:“上学受教育是我的权利,我想去就去,不想去就不去。读不读书是我自己的事,谁也管不着。”请用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王某这种说法的认识。(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的问题)

答:(1)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在某些条件下,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和一性,权利就是义务,义务就是权利,体现了二者的一致性。受教育就是如此。(2)从公民的自身发展和对国家的要求来讲,受教育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教育是促进社会进步、经济繁荣的物质力量,是国家发展的先决条件。公民有责任通过受教育提高自身素质,为国家多作贡献。因此,从国家的繁荣发展和对公民的要求来讲,受教育是公民的一项

基本义务。(3)从王某的说法中,可以看出他只想享受受教育的权利而不想履行受教育的义务,这是错误的。

6、材料一:去年,浙江省金华四中一名17岁的学生,因忍受不了学习成绩名次下降而使得家长不断地施加的压力,用榔头打死母亲。材料二:同年,浙江省永嘉县桥头镇中学两名学生因勒索钱财将一同学乱刀砍死。(法律意识、法制教育、家庭保护问题)

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答:(1)从我们青少年自身来说,①要自觉认真学法,做到知法、守法,依法律己,依法办事,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要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作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②要加强道德、心理品质的修养,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正确对待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对家长教育的良好动机应表示理解和感激,对其不当教法,应礼貌地提意见,不宜对抗。对侵权的不当教育,可以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绝不能用非法手段来报复。

(2)从家长角度讲,家长要更好地履行家庭保护的职责,必须认真学习和遵守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提高教育子女的水平。(可自己发挥)

7、某超市的保安人员宋某怀疑女青年张某将商品藏入内衣,遂将张某扭住,并叫两名女工作人员李某和王某将张某带入更衣室内。王某和李某强制张某脱衣搜身,但未发现所谓被窃物品。张某因此向法院提取诉讼,法院经审理,以非法搜查罪对宋某等3人处以刑罚,责令商场向张某赔礼道歉,消除影响,并赔偿张某精神损失费3000元。(人身权利问题)

阅读上述案例后,请回答:(1)、此案中张某的哪些人身权利遭到侵害?

答:张某的人身权利中的人身自由权、名誉权、隐私权受到侵害。

(2)、该超市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侵犯顾客的权利,结果受到应有的惩处。你能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答:(1)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利是公民最基本的权利,是公民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先决条件。(2)公民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时,不得超越合法权利的范围,不得侵犯其他公民的合法权益。

8、材料一:上初一的磊磊的父母离异,谁也不愿承担抚养责任,对磊磊放任自流。时间一长,磊磊便与社会上一些不三不四的人混在一起,后又在别人的教唆、引诱下偷窃,被送进了少管所。

材料二:毛泽东同志讲:“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未成年人保护法制定的意义)

阅读上述材料后,请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国家制定未成年保护法的意义。

答:(1)青少年代表着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接班人,青少年能否健康成长,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存亡、民族的振兴,所以需要制定一部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法律。(2)我国目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存在许多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因素。青少年要健康成长,需要国家有一部有效保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的专门法律。(3)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制定为保护青少年特别是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了法律依据,标志着我国保护未成年人的工作进入了新的阶段。

9、材料:个体运输户张某,少年丧失父母,成了一名孤儿,生活极其困难,在政府的帮助下读完了中学。随后,他响应国家的号召,自愿到部队当兵,因表现出色,多次受到上级表扬。退役后,他在政府帮助下,自己买了一辆卡车,当了个体运输户。由于认真守法,积极纳税,第二年就被税务部门评为纳税先进工作者。后来,他又带领村民共同走上了富裕之路。他的主动得到了全体村民的好评,并当选为乡人民代表。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张某享受了宪法赋予的哪些基本权利?

(2)张某履行了宪法规定的哪些基本义务?(3)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如何?

(4)公民应怎样正确行使公民的基本权利?

答:(1)他享受的基本权利有:受教育权、获得物质帮助权、劳动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等。

(2)他履行的义务有:劳动的义务、受教育的义务、依法服兵役的义务、依法纳税的义务等。

(3)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是密不可分、相互依存的。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二者的一致性主要表现在:①二者的合一性;②二者的对等性;③二者的制约性。

答:①不得以非法手段谋取权利;②不得超越合法权利的范围;③要采用合法方式、按照法定程序行使自由权利。④要依法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总之,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公民不得滥用权利和自由,而应依照法律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和各项自由。

最新政治站位不高,贯彻落实不深入的问题表现范文范本七

ok3w_ads("s005");

摘要: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诸子并存。但西汉以来,惟有儒家学说成为独尊千年之显学,居于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经久不衰。其原因来自多方,本文在辨析儒学独尊的概念、破除误解的基础上,以儒学与汉代政治之间的相互作用为切入点,结合西汉特殊的社会形态,分别从儒学政治化与政治儒教化两个角度阐释儒学独尊之必然性与偶然性。

关键词:儒学独尊;汉代政治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3)-2-0-02

一、儒学独尊与独尊儒术

当我们提到“独尊儒术”时,我们通常将它与上一句联系在一起,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句义,如翦伯赞《秦汉史》言:“自从董仲舒的建议批准之后,汉代初叶再生出来的一切文化思想,都要站在儒家学说的法庭之前,遭受审判,判定其生存或宣布其死刑。儒家哲学变成了封建制度之最高的政治原理,就成了衡量文化思想之标准的尺度。一切与这种原理相冲突的古典的学说,即使比儒家学说含有更多的真理,也要从头到尾被摧毁。”从这一段话可以看出,翦先生显然将董仲舒列为一名“文化思想大审判的提议者”,若真如翦先生所言,“从这一时代起,孔子便从诸子百家之中超升出来,变成了东方世界之罗马教皇,而儒家哲学也就变成永恒不变的真理。谁要批判儒家哲学,谁就是名教的罪人,文化的叛逆”的话,“独尊儒术”就等同于“儒学独尊”,两者岂不就真的成为了同一事件的不同表述?这显然是不正确的。

要准确理解“儒学独尊”,必先准确理解“独尊儒术”。我们必须明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八个字并不是董仲舒的原话,实际上把“罢黜百家”与“独尊儒术”合并起来用作一个固定的表达形式,是相当晚近的事情。常见的认为董仲舒为其提倡者的证据,大多来自《汉书·董仲舒传》所载,但这一段话实际上并未出现上述八字,惟其中对待除儒术外其他流派“皆绝其道,勿使并进”的态度,颇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意味。我们必须清楚地意识到,凭借董仲舒一己之力就企图罢黜百家,使儒术获得独尊的地位,简直是天方夜谭。因此,独尊儒术是指儒家学说由原来诸子百家中的一家,经统治阶级确立为国家主流意识,服务于政治,它最终要达成的目标是实现儒学的独尊。而儒学独尊,则是指儒家学说已经在意识形态领域取得完全性的统治地位,它不是某一个事件的代名词,而是指国家思想潮流所处的一种状态。所以,独尊儒术与儒学独尊是不可混为一谈的。

思想是流动的,而儒学独尊的到来,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意味着儒学从起初的不得君王心,转而实现复兴,最后到达巅峰。司马迁在《史记·儒林列传》卷首写了一篇总序,通过论述自孔子创立儒家学术以来的儒学发展大势,充分体现了他学术史的观点。通过对《史记·儒林列传》中的有关内容的阅读,我们大致可以概括出儒学发展的历程:春秋战国,儒学由创立至兴盛;战国至秦,儒学由兴转衰;汉初至武帝,儒学由衰复盛。而儒学独尊,正是这复盛之后,儒学到达的最高巅峰。

二、儒学的政治化

“儒学独尊”在学界中属于探索得较为成熟的命题,因此作为本科学习阶段的学生,必须在博闻强记的基础上多借鉴学界大家们的经验和理论成果。通过写作前的一些资料搜集,笔者发现如今对“儒学独尊”这一现象的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角度:第一类,从学术史角度出发,如卢钟锋《汉代的儒学独尊与学术史的研究》(《孔子研究》1989.1);第二类,从儒家学者角度出发,如谢谦《儒学独尊的历史真相与儒家学者的精神蜕变》(《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6.9);第三类,从政治文化角度出发,如林存光著《儒教中国的形成》;第四类,从中国传统学术角度出发,如张涛著《经学与汉代社会》等等。此外,笔者还从史料入手,研读了《史记》、《汉书》中的有关内容,以及参考一些从宏观整体上探讨古代思想史的著作,如胡适《中国中古思想史长编》,步近智、张安奇著《中国学术思想史稿》,刘泽华《中国传统政治思想反思》。

诚然,研究学问应该象广角镜一般用多头并进的方式展开探索,但碍于笔者才疏学浅,故本文仅选取了汉代政治这一个角度进行论述,希望能有所得。

政治因素应该是研究儒学独尊必然性与偶然性的一个重要角度,杜维明在《儒家哲学与现代化》一文中是这样表述的:“我认为,从政治文化立场看,儒学作为我们研究的对象,有两个潮流:一个在中国影响很大,另外一个潮流可以说是道统,虽然影响不大,但是渊源流长,从来没有断绝。一个传统就是政治化的儒家,由政治影响了学术,影响了道统,另外一个就是儒家思想以道德理想,也就是以道德转化政治所作的努力。而政治化的儒家变成传统所谓封建时代的中国思想主流,而以道德理想转化政治这派儒家一直是失败的,并没有成功过,可是虽然失败,它也没有中断。”在这段话中,杜先生提到了儒学的“一个传统”,即“政治化的儒家,由政治影响学术”,但是杜先生在这里显然对于儒学政治化持否定态度。笔者认为这一观点还可待推敲,儒学的政治化是不是仅仅意味着儒学受到现实政治的影响,被统治者歪曲使用?

其实不然。儒学政治化的真实含义,客观地说,只应是儒学从诸子百家中被挑选出来成为一种得到官方认可的占统治地位的政治思想。林存光在其所著的《儒教中国的形成》中给出了更为准确的定义:“更进一步说,在官方或政治权力的认可和支持下,儒学的政治化实际上使它成为了一种合法地参与社会现实生活意义与制度建设的结构性因素(作为社会总体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的意识形态)或精神力量。”

儒学政治化的实质,是统治阶级现实统治的需要——“大一统”的政治权力需要有“大一统”的意识形态。西汉立国之后,内忧外患百弊并存。此间种种,无不需要一种有别于与汉初清静无为政策相适应的黄老之学的思想理论来做依据,实行转型。儒学独尊的必然性恰恰体现于此:政治转轨变型,思想必须改弦更张,全国政治的统一和皇帝专权的中央集权制,亟需一种理论来支撑。这是时代的呼声,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儒学政治化进而转化为独尊是不可逆转的。

从统治需求的层面上来讲,儒学独尊是具有必然性的,而这个必然规律的揭幕者,学界一般认为是董仲舒与汉武帝,这种说法,不得不说存在着一定的偶然性。鉴于从逻辑学的角度,偶然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居于从属地位,只能对事物的发展过程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所以笔者可以大胆地说,汉代儒学复兴进而走向儒学独尊的道路是历史的必然,尽管在这条道路上,董仲舒与汉武帝做出了标志性的举措,冯友兰先生甚至曾经以“董仲舒的主张行而子学时代终,董仲舒之学说立而经学时代始”这样一句话来肯定董仲舒在儒学以至整个中国思想史上发挥的重要作用,但是我们必须明确,儒学独尊这一必然趋势并不取决于董仲舒与汉武帝两个个体,他们在这一事件中仅仅归属于偶然因素。同时,马克思曾经说过,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其中一个重要的表现方面在于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因此,我们对于以董仲舒为代表的一批儒学家以及汉武帝为儒学走上独尊道路所作出的努力,必须有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并作出准确的定性。

一般认为,西汉初期阶段的时代精神主导一直是黄老道家的清静无为思想。其实西汉初期儒学潜流暗动,始终没有停止发展。汉初开书禁,文帝、景帝时代都设有经学博士,《诗》有齐、鲁、韩三家,《书》则有胡毋生及董仲舒,儒家未被逐出庙堂,并且由于处于民间地位,没有政治权力的参与,禁忌较少,儒家思想首经陆贾,变至贾谊,已经与先秦时代的儒学有一定程度上的差异。因而降及董仲舒,才能根据社会现实政治的需要,对儒家思想进行了有系统的改造,使之符合巩固大一统中央集权的需要,从而获得政治权力的支持,赢得独尊地位,对汉代社会政治思想文化诸层面及以后历代王朝统治都发生了重大的影响。

由此我们可以得知,在董仲舒向汉武帝献策之前,西汉初期已经有大批儒家学者为儒学的复兴鞠躬尽瘁,这些汉初学者与董仲舒对儒学的系统改造,及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意见而置五经博士、重用儒生、设立太学等等举措,都是加快儒学独尊这一必然趋势的偶然因素。

三、政治的儒教化

通过上文,笔者已经就儒学独尊阐述了三个观点。第一,儒学独尊的必然性在于它适应现实政治的需要,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第二,儒学的政治化是儒学独尊必然性的体现,它意味着儒学在统治阶级的政治权力支持下,成为了汉代中一种合法地干预社会生活的因素和力量。第三,以董仲舒为代表的一批优秀儒学家为汉代新儒学作出的努力以及汉武帝纳谏后实施的一系列举措是有利于实现儒学独尊的,但它们不是最本质的原因,因而属于偶然性。对于第二个观点,我们还必须明确,尽管儒学成为汉代社会思想的主流,但这并不意味着它是唯一合法的意识形态,正如《汉书·元帝纪》里记载汉宣帝所言:“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笔者所理解的“独尊”的儒学,不应是对其他流派赶尽杀绝,而是博采众长,以便更好焕发生机适应统治需求,事实也正是如此——无论是董仲舒的“天人三策”还是汉武帝的实际政策,都没有在尊儒的同时废除或者禁绝儒学以外的其他各家思想。相反,自汉初黄老无为而治而营造的宽松环境以来,诸子百家思想实际都获得了较好的发展空间。

其实,就儒学自身而言,从先秦开始,就一贯具有对其他流派思想兼收并蓄、博采众长的特点,到汉代儒生,这种开放和包容的特性就进一步得到了更好的显示。西汉的儒学,除了保持一贯行仁义、尚礼治、重人为的天人观之外,更根据当时社会实践的选择和思想界多元并存的情况下进行进一步的延伸深化,如融入道家与黄老学达到行仁义而不废“道术”,融入法家达到尚礼治而不废法治,融入天人感应的思想达到重人为而不废“天人感应”等。儒学自身显示出来的这种变易性、开放性、包容性恰恰增强了现实政治对儒教的依赖性,这种日益增强的依赖,也即是所谓的“政治儒教化”,具体来解释,即可引用林存光先生所言:“随着儒学与政治以‘经’为中介的互动关系模式的日趋稳定和深化,经义和人们对经典的崇信成了政治决策甚而政权自身全部合法性的基础和依据。”《后汉书·儒林传》载“光武中兴,爱好经术”、明帝“正坐自讲,诸儒执经问难于前”以及章帝“大会诸儒于白虎观,考详同异,连月乃罢”都是政治儒教化的例子。这样,我们又能够从儒学反作用于政治的现象中挖掘出儒学独尊的一个新的偶然性,也即是儒学自身的特殊性。汉代儒家在自我改造与完善的过程中,并没有过多地继承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和氏族社会的民主遗风,所以在被立为社会主流价值观之后,其伦常秩序、君臣等级观念迅速沉淀于士人的心中,由封建皇权体现出来的政治权威得以解释得合理、合法。“统治者与被统治者,都体会到一种需要”这种需要,就是指论证帝王政治权威合理性的需要。

虽然对于儒学独尊来说,儒学自身的流变与对其他各家的兼蓄并不是最本质的推动因素。但这种不同学说间相互斗争,又在争鸣中相互吸取、融合,在斗争和融合中获得长足发展,从而促进人们总的认识水平提高的现象,则是学术发展自身规律所导致的必然结果,是学术发展的必然规律。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某一事件的偶然性即非根本推动因素,有可能成为另一事件的必然性,即本质推动因素。

四、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引出以下几点结论:

第一,儒学独尊的必然性,本质是社会客观形势和文化思想发展的必然结果,能够与实际政治需要相适应是最根本的原因。而从儒学与政治的相互作用看,儒学独尊的一个偶然因素来自于以董仲舒为代表的一批优秀儒学家为汉代新儒学作出的努力以及汉武帝纳谏后实施的一系列举措,概括来说,即一种学术的流转、演变和发展要受制于最高统治者的现实需要甚至于个人的喜恶以及相关学者的论说能力。从儒学反作用政治的角度看,儒学独尊的另一个偶然因素则来自于儒学自身的变易性、开放性及包容性。

第二,社会经济基础、政治制度的变化与思想的发展,并不完全是同步的,秦王朝的建立标志着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而思想上的“秦王朝建立”则是汉武帝董仲舒之时了,所以历史分期与思想史的分期,并不一定完全重合。但永恒不变的真理便是经济决定政治,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文化最终是要为现实服务的。

参考文献:

1、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7

2、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6

3、胡适.中国中古思想史长编[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4、林存光.儒教中国的形成[m].济南:齐鲁书社,2003

5、刘泽华.中国传统政治思想反思[m].北京:三联书店,1987

6、钱逊.董仲舒与先秦百家争鸣的终结[j].清华大学学报,1995(1):21-25

7、刘伟杰.汉武帝独尊儒术问题的研究现状和反思[j].南京社会科学,2007(2),70-75

相关热词搜索: 儒教 政治 儒学 化与 ok3w_ads("s006");

ok3w_ads("s007");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