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教育调研报告(14篇)

时间:2024-12-22 作者:储xy

“报告”使用范围很广,按照上级部署或工作计划,每完成一项任务,一般都要向上级写报告,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等,以取得上级领导部门的指导。报告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报告。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报告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教育调研报告篇一

调研内容包括中学教学法,根据中学生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总结中学学习法,并针对中学生学习情况提出优化学习方案等。

调研报告具体内容如下:

基本情况:青岛39中是一所具有54年历史的高初中兼备的完全中学。教师在教学一线成绩突出,潜心培养学生并对现代教育有全新的思考;39中学生聪颖,基础扎实,学习勤奋。鉴于此,调研针对性更强。

一、调研目的

1、了解学生学习情况;

2、讨论与分析中学学习法;

3、明确中学教学法。

二、调查对象及其方式

此次调查针对性强,明确调查对象是青岛39中高一年级学生,学生基础扎实,学习勤奋,具有巨大潜力。通过问卷调查、交流访谈等形式开展调查活动。

三、调查与分析

学生基本情况:刚升入高中学习,学生学习情况差异很大,如何快速适应高中学习,能够有效地提高成绩,学生还需经很长的摸索过程来发展与提高。39中的学生学习勤奋、学习主动性强;但是在自我成长中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是至关重要的。学生根据以前的学习习惯及实践摸索学习方法的情况,很快就在成绩上产生差异。现就调查情况做以下论述:

(一)学习法探究

1、预习情况与方法

众所周知,预习是听好课的基础,能让学生快速的融入课堂教学,接受新知识并加深记忆,更能体现学生自学能力。经调查显示,近30%的同学没有养成预习的习惯;学习主动性强,能够自觉预习的约为42%;完成教师要求预习28%。能够做到主动预习的学生,通过预习课本,能够很快的学习新知识,亦能发现问题,并在课堂学习时能及时的反映问题。而缺乏主动性的学生则在新课后不断补缺才能发现问题,花费时间较多。

预习是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一种表现。要做到预习有效,可以简略的了解新知识,发现问题,上课时老师讲解的更快地吸收以解决问题;要做到预习快速以节省时间,明确预习达到的效果所花时间近无预习后复习效果所花时间的三倍。所以,形成预习的习惯至关重要。

2、听课情况与方法

听课是学习最主要及最重要的途径,听课效率直接影响到成绩提高。经调查显示,学生学习兴趣、自身学习习惯及自制力对听课造成直接影响,课堂学习氛围与课程结构安排对学生听课均产生重要影响。调查学生群体中,学生在心里上对学习重视程度各异,高一学生就对主科与副科及文科与理科定位清晰,导致在基础学科学习上投入时间较少,甚至有一成的同学有放弃个别学科学习的倾向,有近七成的学生还是能认真的听课,有九成以上同学有记笔记的习惯,但有的学生目的却不是很明确。因此,课堂听课因人而异,在听课效果上产生的差异也较明显。

听课是学习最有效的一种方式。学习兴趣起导向作用,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要提高对基础学科的重视程度,要对学习感兴趣,了解基础学科的魅力;积极配合教师营造课堂浓厚的学习氛围,敦促自己学习。听课要仔细,认真思考,积极与教师进行互动,在课堂上不能“置身事外”,完全按自己的想法来学习。听课时注意记笔记,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积极回答;在课堂上提高自制能力,专心听课,要求自己能做到对知识进行罗列并形成体系。在做到提前预习的基础上,学生听课时,便会在大脑中形成清晰地知识结构,把握知识要点,提高认知规律能力,为复习做好充分准备。

3、复习情况与方法

复习是对所学知识的有效梳理过程,通过复习有效地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自己独立思考、交流与探讨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调查显示,学生普遍认为“复习就是做题”的观点,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学生应及时的更正这种想法。复习是通过对知识的重新梳理,把握知识结构的过程,达到使思维逻辑严谨,能够解决问题;“做题”是在形成知识结构后,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实践过程。

复习是个过程,有效地梳理知识是关键,要扎实基础,通过有效地训练练习,提高逻辑思考能力,最终达到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的效果。

(二)教学法探究

39中教师在教学一线成绩突出,潜心培养学生并对现代教育有全新的思考,在各自教学岗位研究成果若干,已形成独自的教学风格,教师严格教学,探讨教学法,对中学教学有独特的见解。在实习过程中,我深受不同教师的个人魅力影响,感受到教师们将各自对教育的思考融入教学,效果明显。从中我们也得到很多启示,教与学具有双向性,不仅要有课堂教学更要有课后指导,教师课堂教学不仅要知识结构清晰更要逻辑严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做到指导性与互动性教学;课后指导则意义更加重大,不仅能及时的了解学生,帮助学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优化教学使学生更快发展;更要有意识做学生心理上的导师,做好学生思想上工作,使学生健康发展。

四、明确调查意义

1、如实反映教育调查基本情况,提供调查材料,为从事教育理论研究提供资料和为实践提供指导。

2、及时提供教育实践中的典型经验、典型事例,作为指导教育工作、解决问题的现实依据,推动教育工作的发展。

作为一名教育实习生,调研工作更是给了我们指向性,使我们更明确教育实践工作,为进入教师岗位提供有力的经验。

五、小结

在实习中,我们虚心向指导教师请教,更深受学校领导的感染。校领导潜心研究教育,在“德智结合、德美一体、德体渗透”大德育观指导下,采取“严、爱、细、实、恒”的方法,坚持“制度化、系列化、主题化、主体化、人文化”的工作传统,学校德育工作积极发挥了管理、导向、保证、育人等方面功能,提升了校内育人的品位。使学生智能与情志同步开发,健康、阳光、自信地成长,孜孜不倦地为实现学生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以及新课程背景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与高考升学的双赢,努力探索出一条新路。

小学教育调研报告篇二

各区县(市)团委、教育局:

为全面了解我市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现状,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对策和建议,研究制定相关措施,团市委、市教育局决定在全市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调研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xx年2月23日-3月26日

全市范围内就读的小学4年级至高中3年级学生(含职高、中专生)

团市委、市教育局成立专题调研组,团市委副书记xxx任组长,团市委学校部部长xxx、市教育局团工委书记xxx、市青少年活动中心主任xxxx、市教科院规划与发展研究室主任xxx、市心理学会副理事长、特级教师杨铮传为组员。各区县(市)团委、教育局相应成立调研小组,联合当地心理健康教育专家负责所属地的调研工作。

各区县(市)要重点解剖部分中小学(含职高、中专),采取随机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对部分高中生(职高、中专)、初中生、小学生(

采取召开座谈会和个别访谈的形式,听取部分心理健康教育专家、中小学校长、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老师和青少年的意见建议。

总结收集各地各单位加强和改进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的新思路、新做法和新经验。

第一阶段 (xx年2月23日—xx年2月25日) 制定调研方案,设计调查问卷,下发调研通知,开展调研培训;

第二阶段(xx年2月26日至xx年3月20日)市调研组将赴市直及鼎城、桃源、石门、澧县实地调查,按城乡分小学、初中、高中(职高、中专)三类各抽取1所学校进行问卷调查,召开1次座谈会;其他区县(市)团委比照自行开展本地调研;

第三阶段(xx年3月21日至xx年3月26日)整理资料,数据录入及汇总统计,分析问题,撰写调研报告。

各区县(市)所调查学校要具有代表性,其中农村、城镇各占50%;每个年级样本不少于60人,其中男女比例各占50%。

小学教育调研报告篇三

按照市政府的安排,5月9日至16日,**县组织由常务副县长周大曙,分管教育副县长马志列挂帅的教育发展专题调研组,对全县的教育发展情况进行专题调查。调查采取实地考察和召开座谈会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实地调查了县一中、二中、生源学校、西竺山中学等,召集部分公办学校校长、民办学校法人代表、教师、学生家长、部门负责人进行了座谈。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县教育发展的基本情况

**县辖30个乡镇(园),人口78万,总面积2034平方公里,是典型的农业大县。全县现有各级各类公办学校356所,其中县属学校7所,乡镇中学20所,中心小学21所,村小224所,教学点73个,九年一贯制学校11所,民办学校6所。在校学生99648人,其中小学生50728人,初中学生35082人,普高学生11616人,职高学生2222人。共有教职工8260人,其中在职教职员工6426人,退(离)休教职工1834人。

近年来,我县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全面落实“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积极筹措资金,加大教育投入,教育发展水平稳步提升。主要体现在如下六个方面:

1、教育投入不断加大。20**-20**年的教育经费支出总额分别为13595万元、13563万元、16620万元,人均教育经费支出分别为1194元、1260元、1420元。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拨款三年分别为8820万元、9137万元、10199万元,预算内教育经费拨款占教育经费支出的比例分别为65%、67%、63%,分别比上年增长3%、4%、8%,预算内教育经费拨款占财政总支出分别为36%、32%、29%。

2、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全县共有教职工8260人,其中在职教职员工6426人(含在岗教师5791人、未聘分流教师635人),退(离)休教职工1834人;在岗教职员工中,高中教师601人,初中教师2136人,小学教师2635人,行管及工勤人员349人,局机关干部70人。研究生学历4人、本科学历1148人,大专学历2512人,中师学历1708人。在职教师中35岁以下的1757人,36岁-45岁的1920人,46岁以上的1695人。中学高级职称230人,中级职称2623人,初级职称2519人。

3、教育改革不断深化。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借鉴其他地区办学改革的成功经验,我县先后对县五中、城关五小(现生源学校)、县二中、县职业中专实行“国有民办、校长领办”办学体制改革。实行“校长领办”以来,几所改制学校抓住发展机遇,大胆改革,锐意创新,强化管理,内活机制,均取得了较好的办学成绩。一是学校规模不断扩大。民办生源学校由原来仅100多学生的小学发展到有小学、初中、高中近1600人的十二年一贯制学校。县二中投入1000多万元,三年学校净增资产600多万元,学生由改制前的多人增加到现在的3000多人;县五中筹资近500万元投入学校建设,学生由改制前的800多人增加到现在3000多人。二是教师待遇不断增加。几所改制学校均采取有效措施,调动教师积极性,在确保教师基本工资足额发放的前提下,逐步提高了教师的福利待遇。三是教育质量明显提高。县二中高考成绩三年三大步,上线人数逐年增加,去年本二以上上线为113人。县五中去年达到了40多人。

4、教育收费不断规范。坚持“标准不涨、范围不超、项目不增、程序不减”的“四不原则”。每期开学前,县电视台均要公布学校收费标准,同时各校悬挂永久502人,而这35岁以下的502名教师中,分布在县城的有128人、农村集镇320人,在农村村小很难找到年轻教师。以我县大南湖乡中心学校为例,全乡67名教师,30岁以下的教师不到10人,村小教师基本是40岁-50岁的教师。这部分年龄偏大的教师基本上是以前转正的民办教师,他们在转变思想观念、创新教学方法等方面显得很吃力,很难适应教育形势发展的需要。二是部分学科教师紧缺。我县英语、音乐、体育、美术、物理、化学等科目教师严重不足,部分学校甚至没有一个师范院校毕业的英语等学科教师。每年到外面也很难招聘到这些学科的教师,很多学校不得不采取教师“中途改行”、“赶鸭子上架”等办法来解决专职教师不专的问题。目前,全县初中英语教师欠缺23人左右、物理教师欠缺14人左右,化学教师欠缺13人左右;全县小学英语教师欠缺25人左右,音乐教师欠缺10人左右,美术教师欠缺12人左右。三是师德水平难以适应素质教育发展要求。受市场经济大潮等因素的影响,极少数教师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出现了不敬业、不爱岗,只讲报酬,不讲奉献;体罚与变相体罚学生、打牌*等现象也严重影响教师的整体形象。

5、职业教育发展滞后。目前,我县职业教育与当前市场需求间存在很多不适应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一是师资配备上。由于多方面原因,我县职业教师专业水平不高,很难有效对学生进行适应市场需求的技术教育。想改善职业教师队伍结构,但苦于县财力有限,无法保证引进高素质的专业教师。二是办学方向上。目前,我县职业教育大体方向还基本停留在学历教育阶段,适应不了形势发展需求,不能满足“职业教育为‘三农’服务的方向”的要求。唯一出路是调整专业设置,办学方向对准市场。而解决这一问题,根本是师资,关键是资金。三是基础设施上。开展职业技术教育,如果没有先进的设备设施,学生就无法接受到与社会和市场衔接的先进技术教育。近几年,我县职业技术教育的基础设备设施虽有更新,但由于资金投入上有限,远远跟不上发展需要。另外社会实践基地建设也很缺乏,学生如果局限于关门学习,不多参加社会实践,也很难掌握到适应市场需要的专业技能。

6、外部环境欠优。尽管我县出台的《关于加快发展我县教育事业的若干意见》(汉发[20**]10号文件)中明确规定“未经党委、政府分管教育的负责人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准擅自对学校进行检查、收费、罚款,否则视为“三乱”行为。”但收效不明显,还需要进一步加大整治力度。同时学校周边环境整治也还存在一定问题。

三、加快教育发展的几点建议

为全面贯彻《xxx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和市“教育20条”精神,促进城乡教育健康发展,特建议:

1、加大对农村教育转移支付的力度。重点加大对经济不发达县(市)教育投入力度,解决农村学校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缩小与发达地区教育发展的差距。同时继续落实财政保教师工资、转移支付保危房改造、杂费保运转的“三保政策”。

2、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化解教育债务的办法。农村教育债务不能无限期由学校承载下去,债务剥离不能停留在文件和口头上,要拿出切实可行的办法解决,是否可以考虑采取“国家投一点、地方拿一点、群众集一点”的办法加以解决。

3、加大教育发展的规划力度。组织专门力量对本地教育发展进行深入调研,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制定符合本地教育的近期、中期、长期发展规划。特别是要学校布局调整上,要摸清生源情况,宏观统筹义务教育与高中教育、高中教育与职业教育、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农村教育与城镇教育的协调发展。

4、理顺教师队伍管理机制。建议教师的招聘、职评、档案管理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负主责。在教师招聘上,要以满足教育发展的正常需要为根本,及时足额补充的师资充实教师队伍;在教师培养上,与地方高等院校采取“订单培养”做法,解决优秀师资招不进来的问题;在教师培训上,解决教师培训经费不足,加强教师培训机构建设,编制部门每年拿出一定数量的编制专门用于教师培训提高。

5、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坚持把师德教育放在首位,着力打造一支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的教师队伍。加强教师继续教育,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鼓励教师自学,并出台一定奖励措施,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为教师成长提供一个坚实平台。同时,加强农村边远学校与薄弱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在职称评聘、工作待遇上予以适当倾斜,建立城镇教师定期到农村服务制度,逐步解决教师布局不均的问题。

6、鼓励民办教育发展。认真贯彻落实《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实施条例,积极鼓励社会各界以多种形式投资办学,加强对民办教育指导与交流,逐步建立公民办师资合理流动机制,做大做强民办学校。同时,着力规范民办教育的发展,强化民办学校内部管理,扩大办学规模,提升办学质量,形成公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

7、加大对职业教育发展与改革力度。采取“政府送一程”的办法,突出职业教育,在政策上倾斜,在资金上扶持,在就业上指导。同时,大力调整农村职业教育的科目设置,注重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实用性和科学性。

小学教育调研报告篇四

标题

调研报告要用能揭示资料中心的标题,具体写法有以下几种:

(1)调研报告标题——公文式标题。这类调研报告标题多数由事由和文种构成,平实沉稳,如《关于知识分子经济生活状况的调研报告》;也有一些由调研对象和“调查”二字组成,如《知识分子情景的调查》。

(2)调研报告标题——一般文章式标题。这类调研报告标题直接揭示调研报告的中心,十分简洁,如《本市老年人各有所好》。

(3)调研报告标题——提问式标题。如《“人情债”何时了》。这是典型调研报告常用的标题写法,特点是具有吸引力。

(4)调研报告标题——正副题结合式标题。这是用得比较普遍的一种调研报告标题。异常是典型经验的调研报告和新事物的调研报告的写法。

正题揭示调研报告的思想意义,副题证明调研报告的事项和范围,如《深化厂务公开机制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关于武汉分局江岸车辆段深化厂务公开制度的调查》。

正文

调研报告的正文包括前言、主体和结尾三部分。

(1)前言

调研报告开头的方法很多,有的引起读者注意,有的采用设问手法,有的开门见山,有的承上启下,有的画龙点睛,没有固定形式。但一般要求紧扣主旨,为主体部分做展开准备。文字要简练,概括性要强。

(2)主体

这是调研报告的主干和核心,是引语的引申,是结论的依据。这部分主要写明事实的真相、收获、经验和教训,即介绍调查的主要资料是什么,为什么会是这样的。主体部分要包括很多的材料———人物、事件、问题、具体做法、困难障碍等,资料较多。

所以要精心安排调研报告的层次,安排好结构,有步骤、有次序地表现主题。

调研报告中关于事实的叙述和议论主要都写在这部分里,是充分表现主题的重要部分。一般来说,调研报告主体的结构大约有三种形式:

横式结构。即把调查的资料,加以综合分析,紧紧围绕主旨,按照不一样的类别分别归纳成几个问题来写,每个问题可加上小标题。并且每个问题里往往还有着若干个小问题。典型经验性质调研报告的格式,一般多采用这样的结构。这种调研报告形式观点鲜明,中心突出,使人一目了然;

纵式结构。有两种形式,一是按调查事件的起因,发展和先后次序进行叙述和议论。一般情景调研报告和揭露问题的调研报告的写法多使用这种结构方式,有助于读者对事物发展有深入的全面的了解。一是按成绩、原因、结论层层递进的方式安排结构。一般综合性质的调研报告多采用这种形式;

综合式结构。这种调研报告形式兼有纵式和横式两种特点,互相穿插配合,组织安排材料。采用这种调研报告写法,一般是在叙述和议论发展过程时用纵式结构,而写收获、认识和经验教训时采用横式结构。

调研报告的主体部分不论采取什么结构方式,都应当做到先后有序,主次分明,详略得当,联系紧密,层层深入,为更好地表达主题服务。

(3)结尾

结尾是调研报告分析问题、得出结论、解决问题的必然结果。不一样的调研报告,结尾写法各不相同,一般来说,调研报告的结尾有以下五种:

对调研报告归纳说明,总结主要观点,深化主题,以提高人们的认识;对事物发展做出展望,提出努力的方向,启发人们进一步去探索;提出提议,供领导参考;写出尚存在的问题或不足,说明有待今后研究解决;补充交代正文没有涉及而又值得重视的情景或问题。

总之,调研报告结尾要简洁有力,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没有必要也能够不写。

小学教育调研报告篇五

经过在校期间两周的教学技能培训,经最后考核由学院统一安排,我们青岛大学13级心理学系实习生进入青岛市各中小学,开展为期十周的教育实习活动,随着各项实习任务接近尾声,我从实践教学锻炼中对教育工作得到了深刻认识,对以后进入教师岗位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在实践专业课的教育实习和班主任的工作实习过程中,我逐渐提高了对教育的认识,并结合实习认识开展教育实习调查。

调研内容包括中学教学法,根据中学生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总结中学学习法,并针对中学生学习情况提出优化学习方案等。

调研报告具体内容如下:

基本情况:青岛39中是一所具有54年历史的高初中兼备的完全中学。教师在教学一线成绩突出,潜心培养学生并对现代教育有全新的思考;39中学生聪颖,基础扎实,学习勤奋。鉴于此,调研针对性更强。

1、了解学生学习情况;

2、讨论与分析中学学习法;

3、明确中学教学法。

此次调查针对性强,明确调查对象是青岛39中高一年级学生,学生基础扎实,学习勤奋,具有巨大潜力。通过问卷调查、交流访谈等形式开展调查活动。

学生基本情况:刚升入高中学习,学生学习情况差异很大,如何快速适应高中学习,能够有效地提高成绩,学生还需经很长的摸索过程来发展与提高。39中的学生学习勤奋、学习主动性强;但是在自我成长中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是至关重要的。学生根据以前的学习习惯及实践摸索学习方法的情况,很快就在成绩上产生差异。现就调查情况做以下论述

(一)学习法探究

1、预习情况与方法

众所周知,预习是听好课的基础,能让学生快速的融入课堂教学,接受新知识并加深记忆,更能体现学生自学能力。经调查显示,近30%的同学没有养成预习的习惯;学习主动性强,能够自觉预习的约为42%;完成教师要求预习28%。能够做到主动预习的学生,通过预习课本,能够很快的学习新知识,亦能发现问题,并在课堂学习时能及时的反映问题。而缺乏主动性的学生则在新课后不断补缺才能发现问题,花费时间较多。

预习是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一种表现。要做到预习有效,可以简略的了解新知识,发现问题,上课时老师讲解的更快地吸收以解决问题;要做到预习快速以节省时间,明确预习达到的效果所花时间近无预习后复习效果所花时间的三倍。所以,形成预习的习惯至关重要。

2、听课情况与方法

听课是学习最主要及最重要的途径,听课效率直接影响到成绩提高。经调查显示,学生学习兴趣、自身学习习惯及自制力对听课造成直接影响,课堂学习氛围与课程结构安排对学生听课均产生重要影响。调查学生群体中,学生在心里上对学习重视程度各异,高一学生就对主科与副科及文科与理科定位清晰,导致在基础学科学习上投入时间较少,甚至有一成的同学有放弃个别学科学习的倾向,有近七成的学生还是能认真的听课,有九成以上同学有记笔记的习惯,但有的学生目的却不是很明确。因此,课堂听课因人而异,在听课效果上产生的差异也较明显。

听课是学习最有效的一种方式。学习兴趣起导向作用,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要提高对基础学科的重视程度,要对学习感兴趣,了解基础学科的魅力;积极配合教师营造课堂浓厚的学习氛围,敦促自己学习。听课要仔细,认真思考,积极与教师进行互动,在课堂上不能“置身事外”,完全按自己的想法来学习。听课时注意记笔记,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积极回答;在课堂上提高自制能力,专心听课,要求自己能做到对知识进行罗列并形成体系。在做到提前预习的基础上,学生听课时,便会在大脑中形成清晰地知识结构,把握知识要点,提高认知规律能力,为复习做好充分准备。

3、复习情况与方法

复习是对所学知识的有效梳理过程,通过复习有效地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自己独立思考、交流与探讨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调查显示,学生普遍认为“复习就是做题”的观点,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学生应及时的更正这种想法。复习是通过对知识的重新梳理,把握知识结构的过程,达到使思维逻辑严谨,能够解决问题;“做题”是在形成知识结构后,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实践过程。

复习是个过程,有效地梳理知识是关键,要扎实基础,通过有效地训练练习,提高逻辑思考能力,最终达到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的效果。

(二)教学法探究

39中教师在教学一线成绩突出,潜心培养学生并对现代教育有全新的思考,在各自教学岗位研究成果若干,已形成独自的教学风格,教师严格教学,探讨教学法,对中学教学有独特的见解。在实习过程中,我深受不同教师的个人魅力影响,感受到教师们将各自对教育的思考融入教学,效果明显。从中我们也得到很多启示,教与学具有双向性,不仅要有课堂教学更要有课后指导,教师课堂教学不仅要知识结构清晰更要逻辑严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做到指导性与互动性教学;课后指导则意义更加重大,不仅能及时的了解学生,帮助学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优化教学使学生更快发展;更要有意识做学生心理上的导师,做好学生思想上工作,使学生健康发展。

1、如实反映教育调查基本情况,提供调查材料,为从事教育理论研究提供资料和为实践提供指导。

2、及时提供教育实践中的典型经验、典型事例,作为指导教育工作、解决问题的现实依据,推动教育工作的发展。

作为一名教育实习生,调研工作更是给了我们指向性,使我们更明确教育实践工作,为进入教师岗位提供有力的经验。

在实习中,我们虚心向指导教师请教,更深受学校领导的感染。校领导潜心研究教育,在“德智结合、德美一体、德体渗透”大德育观指导下,采取“严、爱、细、实、恒”的方法,坚持“制度化、系列化、主题化、主体化、人文化”的工作传统,学校德育工作积极发挥了管理、导向、保证、育人等方面功能,提升了校内育人的品位。使学生智能与情志同步开发,健康、阳光、自信地成长,孜孜不倦地为实现学生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以及新课程背景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与高考升学的双赢,努力探索出一条新路。

小学教育调研报告篇六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由于各种原因,年轻的父母把孩子留在家乡,交给爷爷奶奶代养,使这些孩子成为“留守儿童”。留守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由于家庭教育和监护的不到位,他们成长中极易产生价值上的偏离和心理发展的异常,严重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并进一步影响到家庭的和谐,社会的稳定。解决好留守儿童的教育培养问题,不仅关系到未来人口的素质,也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

据统计,目前____市____区共有留守儿童347人,分布在全区的各个小学,以农村的村小尤为突出。针对这一现状,____年6月区妇联向汤山城镇太河小学的68名学生每人赠送了一套校服,及图书、文具、排球等物品,成立了留守儿童之家。

(一)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存在欠缺。留守儿童中有近90%是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由于是隔代抚养,祖辈们只能给予孙辈物质生活上全方位的满足,而缺少精神和道德上的引导。祖辈大都受教育程度不高,无论是从体力还是智力上都很难承担起对孙辈的监护和教育的责任。

(二)留守儿童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尽管有90%的外出务工父母经常与孩子联系,但有的半年与孩子联系一次,有的一年才回家探亲一次;有的常年在外,孩子与父母之间相处的时间很少,亲子之间缺乏沟通交流的机会。2011年6月,区妇联筹集到50张面值50元的固定电话卡,免费赠送给汤山城镇的留守儿童们,让孩子们在休息日给外出的父母打电话,报平安,沟通亲情,增加感情。

(三)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开始显现。留守儿童大多年龄在1–12岁之间,正是情感、品德、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长期与父母分离,使他们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得不到满足。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当遇到问题时多数会自己解决,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是由于孩子正处在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没有家长的正确引导,很可能产生不良后果。

(四)留守儿童学习状况不容乐观。一方面,打工父母对子女期望值过低,将孩子的前途定位在外出打工上,对孩子的学习缺乏约束;另一方面,打工父母对子女期望值过高,他们因自己文化少,就希望子女出人头地,不切实际地向孩子提出只要成绩好要什么给什么,导致一些留守儿童花钱大手大脚。留守儿童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这些老人普遍年龄大,身体差,知识水平偏低,不但在学习上无法给留守儿童有效的辅导,而且与留守儿童思想观念差异极大,存在明显的沟通障碍。

(五)行为失范,甚至出现道德滑坡。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只要不犯大错,监护人对孩子的行为一般都采取认可态度,由于缺乏约束管教,部分留守儿童纪律散漫,存在行为偏差。许多留守孩子在家里不听祖辈教导,在学校不遵守规章制度,常有迟到、旷课、逃学、说谎、打架、欺负同学、偷盗等行为,有的甚至与社会上一些有不良习气的成人混在一起。

城市化进程是不可扭转的,留守儿童问题必然会出现,如果不引起学校、家庭、社会各界广泛地关注,这一代留守儿童势必影响着国家未来的发展及和谐社会的构建。通过调查,对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提出如下对策与建议:

(一)强化政府及相关部门的责任。一是加快我区的第二、第三产业发展,增加就业岗位,让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解决就业问题,从而减少留守儿童数量。二是加强舆论宣传。特别要加大对《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强化外出务工家长对子女成长的监护责任和教育责任,引导他们正确处理打工致富与子女教育的关系。

(二)完善学校教育。对于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群体,学校除了知识的传授外,要更多地了解学生的生活和思想状况,关注他们的成长变化。加强与留守儿童监护人的联系,多开展家访,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健康成长。组织丰富多彩的课余文化活动,吸引留守儿童参加,让他们在健康有益的活动中幸福成长。

(三)突出家庭教育。家长要树立孩子的健康发展需要家长全面关怀的理念,孩子在幼儿时期,父母尤其是母亲不应该离开孩子,外出务工要尽量带孩子随身就读或把孩子寄养在有教育能力的人家。同时,做到在外地期间多联系孩子,多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尽可能多地回家与孩子见面,让孩子体会到父母的关爱。

(四)注重社会教育。强化社会关爱,充分发挥妇联的作用,组织机关干部、老师和社会爱心人士与留守儿童结对子,开展 “爱心妈妈”、“家教志愿者”、“家长”等结对帮扶活动,从不同方面给留守儿童精神关爱,弥补家庭亲情缺失,让他们享受“家”的温暖。

留守儿童问题,是涉及一代农村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农村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事。我们深信:在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下,在社会、家庭支持配合下,留守儿童会在不断优化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小学教育调研报告篇七

1、20xx年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这是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之后,深化党内教育的又一次重要实践,也是推动学习教育从“关键少数”向全体党员拓展、从集中性教育活动向经常性教育延伸的重要举措。

2、下面是为您准备的2017春节党员干部回乡调研报告,供大家参考和借鉴噢!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3、按照上级部门的安排部署,近期,我镇在全体党员干部中开展了“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干事创业、科学发展”专题调研活动,通过深入基层,下到一线,与各级党员干部讨论交流,共同探讨如何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发展,征求意见和建议,了解当前的思想解放现状,讨论目前思想不够解放的主要原因和对策。

4、对欠发达地区农村党员教育的调研报告,近年来,通过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保持xxx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农村党员干部的思想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明显提高,党员长期受教育的机制基本形成并不断得到健全。

5、一转眼,****的脚步声便离我们而远。

6、街道办事处党员队伍建设的调研报告,相台办事处党员队伍建设情况调查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农村税费改革的稳步推进,农村党员队伍建设面临着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

7、近日,xxx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方案》,对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进行安排部署。

8、党的xxx报告指出,要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加强进城务工人员中党的工作,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党员动态管理机制。

9、写出有价值的调研报告。

10、一、存在问题及成因,1、党员平均年龄偏大,素质偏低。

小学教育调研报告篇八

通过调研,同学们加深了对农民和农村的认识,他们在思考,农业是中国的根本问题,农民是中国最广大的群体,却还在承受着最大的辛苦和劳累,同学们也希望能再有机会与农民的充分交流,了解了农民的疾苦,切实地了解、反映“三农问题”,为问题的解决尽自己的微薄之力。

此次调研,对于村落和被调查人完全采取了随机取样调查,保证了数据采集的客观性和科学性。调研团虽然结束了在xx的调研活动,但为了保证调研的可比性和普遍性,调研团的成员又决定加印问卷返回各自的家乡,展开追加调研,为此次调研能真实地反映问题增加素材和数据。近年来,我国的“三农”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党的“xxx报告”用了很大的篇幅讨论了“三农”问题。“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更是将“三农”问题的解决提到了很高的位置,认为:“农村工作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现代化;没有农村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就没有全国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65岁以上的农村留守老人有近2000万,这是一个多么惊人的数字啊!子女闯天下,老人守“空巢”。生活孤独,缺乏照顾,却时刻挂念儿女,这就是农村留守老人的缩影啊。然而,在外务工的子女普遍地只把赡养义务理解为源源不断的物质供给,忽略了对父母精神上的嘘寒问暖。留下的是踽踽独行的老人每日不断地守望家门,盼星星盼月亮,盼着自己孩子早日回来。这让我想起之前我们走访的那些老人,每一个都是蹒跚而行,有的由于年老身体不适还要照看自己的孙子。儿女离开,孙子尚小,为了整个家,不得不自给自足。一辈子就这么辛劳度过,没有享受过一天的福,这真是做儿女的悲哀!

如今,留守老人问题还未引起广泛的重视。但无论如何,他们是为我们的成长付出辛劳的功臣。先在他们已是日薄西山,他们缺乏社会的关爱,承受骨肉两地分离的痛苦。在物质文明逐步走向发达的今天,留守老人的大量出现是社会发展尤其是农村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的必然现象。我们应该理智看到留守老人是社会群体中的弱势者:他们年老力衰,他们动作迟缓,他们招人嫌弃,他们是经济上的低收入者,他们是生活上的低层次者。正是由于这些的特殊性,就决定了他们很难依靠自己安度晚年。因此,这需要社会的广泛关注,更需要家庭子女的理解与关心。总而言之,在外打工的农民工子女们,挣钱只是一个生存目的,老人则是自己的至上亲人。当有一天老人已不在人世,那时候想着尽孝早己为时已晚!所以,留守老人的问题一方面需要政府的关心与社会的关注,另一方面也需要子女常回家看看。只有这样,他们才会快乐地安度晚年。在中央政策的扶持下,很多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得以保护,农民基本能够解决温饱问题,但农民普遍抱怨种子、农药、化肥、管理等导致种植成本居高不下,中央惠农政策不到位等问题,同时靠天吃饭、种粮不赚钱等状况还是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在走访中,他们还注意到,一个村子的领导的水平就直接决定了整个村子的发展状况,“三农”问题的解决首先需要一批眼界开阔,踏实为民的村干部。见到了农村医疗资源的缺乏、农民生活的困苦、农民居住环境的差乱,但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农民文化水平的低下。

首先,解决“三农”问题必须增加农民的收入,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中外的历史经验都表明,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就是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工业和第三产业转移。只有实现农村劳动力不断的、大量的从农业转移到非农产业,才能有效的提高农民收入。要实现农村人口的转移,一方面城市要有足够的劳动密集型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转移出来的农村人口必须有足够的劳动力素质,来适应城市里面的工作,农村劳动力素质则关键取决于农村教育水平。农民的素质决定了他们在城市只能从事最底层的工作,本来背井离乡与亲人分离就是很悲哀的事,再加上在城市身份地位的低下,给农民工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农民工在城市的工资也是最低的,除去生活开支以及两次农忙和过年三次回家的路费,使微薄的收入所剩无几。由于文化水平低,农民工没有法律上的自我保护意识,在外出务工时不会意识到要与用人单位签订合同,即使签合同也不了解合同中的内容,以至于很多农民工劳累了一年,到年底却拿不到工资。从心理和经济方面考虑,农民都不愿意外出务工,用濉溪县一位领导的话说就是“农民在有饭吃的情况下都不会外出打工”,这主要是由农村低下的教育水平引起的。农村居民受教育年限低阻碍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也很难提高。

其次,由于农民文化水平低,农业技术很难在农村推广,推广速度慢。农村田地产量低、种植的作物品种单一,再加上安徽省农村居民人均耕地较少,大多数农民只是把农业种植作为一年口粮的来源。在调研中,濉溪的一位四十多岁的农民说他们多年来都是冬季种小麦,夏季种大豆,种植方法也从没改变过。他给我们算了一笔帐:小麦一亩地最多产900斤,价格是7角/斤,大豆一亩地最好能收入400元,一亩地一年的毛收入一千元左右,扣除化肥、农药等,一亩地一年的净收入为500—600元,除去家人的口粮剩的就更少了。当问到是否需要农业技术时,他立即作了肯定的回答,但又说“书上关于种植、养殖的都看不懂,要政府派人‘手把手’的教是不可能的,农民太多了”。第一产业作为农民增收的来源之一,所起的作用太小,他们不能把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应用到生产中。

再次,以农民现在的文化水平很难了解和理解国家的经济政策。农民受教育的程度决定了他们的娱乐活动主要是打牌、看电视和聊天,但看电视又很少看新闻,所以他们几乎没有了解国家经济政策的途径。在调研过程中,像“社会治安”、“最低生活保障”、“环境保护”等最常用的词语,都要给他们解释很多,他们才能理解,更谈不上理解国家经济政策的条款了。因此也不知道国家经济政策的引导方向,抓不住致富的机会。由于知识水平有限,农民参与管理及创新的积极性较低,大多数人都是随大流,不愿意积极的寻求致富之路。

农村教育的现状是由很多原因引起的。一是国家的教育管理体制,建国至1986年以前,在中央集中统一的财政管理体制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都是直接或间接的由中央财政负责,但这段时间,农民和各级政府没有注意农村教育的重要性,农村的办学水平较低,教育经费数额也不大。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教育越来越重要,1987年之后,中央把义务教育的责任交给了地方,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这给乡镇财政以及农民增加了负担,以至于学校教育负债严重、拖欠教师工资的现象普遍,即使后来教育体制由“分级负责,以乡为主”改成“以县为主”,这些后果仍没有太大改善。教学水平高的老师留不住,农村学校中的老师或者是知识老化、教学方法陈旧的老教师,或者是本身知识水平就不高的年轻教师。很多学校的美术、音乐、体育、电脑等提高素质的课程无法开课,这样的教学水平也很难要求农村学生能有较高的学习兴趣和文化素质水平。

二是农民比较看重眼前利益,在多数农民的观念中,如果没有考上大学,上了高中与只上初中或小学没什么区别,还是要回家务农。因此,很多农村父母在孩子上初中时看到孩子成绩不好,想到将来不一定能考上大学,不如现在就外出打工挣钱,解决家庭贫困问题。即使考上了也不一定有钱去上大学,每年高考后都有媒体报道许多考上大学而又没钱上学的学生,这也影响了农村孩子学习的积极性,造成农村学校较高的辍学率。

现在越来越多的农村父母也开始明白让孩子受教育的重要性,很多父母将孩子送进城市的学校学习,虽然这样会造成农村教育资源的流失,也会给农村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但是在现阶段农村教育水平低下的情况下,能让农村孩子享受与城市孩子同样的教育未必不是一件好事。虽然目前中国农村的教育状况还不尽如人意,从问卷中可以看出农村教育已经在改善,年龄在30岁以下的人群受教育程度相比年龄在40岁以上的较高,在两个县189份问卷中,40岁之上的有119份其中初中以上水平的有9人,占7、5%,30岁以下的有21份其中初中以上水平的有8份占38%。从2007年春季学期开始,安徽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将不用再交杂费,从而可以享受真正意义上的义务教育。政府已经在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解决这个问题,相信中国农村教育状况在不远的将来会有较大的改善。

小学教育调研报告篇九

纵观申论历年真题,小题考察出现频率最高的题型为贯彻执行题。若想致胜贯彻执行专项,考生必须了解一些常见党政机关公文的写作。中公教育专家现就“调研报告”这一常考的公文文种详细剖析。

【调研报告文种介绍】

调研报告是对某一情况、某一事件、某一经验或问题,经过在实践中对其客观实际情况的调查了解,揭示出本质,寻找出规律,总结出经验,最后以书面形式陈述出来。

【调研报告基本行文逻辑思路】

调研报告=发文事由+具体调研情况概述+对策建议

1、发文事由:写调研报告的原因/背景(此部分应根据相应给定资料内容撰写);

2、具体调研情况概述:调查结果的论述(此部分应根据相应给定资料内容撰写);

3、对策建议:根据调查结果,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此部分应根据相应给定资料内容撰写);

【调研报告易错点分析】

考生在撰写调研报告时,容易遗忘最后一个对策建议论述的部分。请谨记调研报告撰写的目的是通过调查研究当前的现状,为领导解决相应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与建议,并非单纯地报告调研的基本概况,因此,切勿遗忘对策建议的书写。

【调研报告写作格式】

1、标题

调研报告要用能揭示内容中心的标题,具体写法有以下几种:

①公文式标题

这类调研报告标题多数由事由和文种构成,平实沉稳,如《关于知识分子经济生活状况的调研报告》;也有一些由调研对象和“调查”二字组成,如《知识分子情况的调查》。

②一般文章式标题

这类调研报告标题直接揭示调研报告的中心,十分简洁,如《本市老年人各有所好》。

③提问式标题

如《“人情债”何时了》。这是典型调研报告常用的标题写法,特点是具有吸引力。

④正副题结合式标题

这是用得比较普遍的一种调研报告标题,特别是典型经验的调研报告和新事物的调研报告。正题揭示调研报告的思想意义,副题表明调研报告的事项和范围,如《深化厂务公开机制 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关于武汉分局江岸车辆段深化厂务公开制度的调查》。

2、正文

调研报告=发文事由+具体调研情况概述+对策建议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研报告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一大批未成年的孩子被留在家里,导致农村出现了一个新的特殊儿童群体——“留守儿童”。据各乡镇妇联摸底上来的数字统计,目前,桂阳县农村“留守儿童”约占儿童总数的18%,由于正常家庭教育的缺失,导致“留守儿童”的身心发展尤其是品德、心理健康成长方面存在的问题日益凸显,亟待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此部分为调研报告的发文事由)

一、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此部分为具体调研情况的论述)

(一)感情淡漠,上进心不强。家庭教育直接影响孩子的行为、心理、人格与智力健康发展。父母常年外出务工,不能将孩子带在身边教育,将他们寄养在年迈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家里,疏于管教,造成性格孤僻、自闭和不合群,与父母长期得不到沟通、交流,造成亲情淡漠,对学习缺乏热情和进取心,自觉性不强,学习成绩普遍较差。

(二)留守儿童的行为习惯、心理出现偏差。外出务工人员将子女的教育寄望于学校,而学校由于学生多、教学任务重,教师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关爱难以顾及,与家长沟通难以实现,致使大多数“留守儿童”自我控制能力不强,生活习惯不良,表现在不听代养人教导,顶撞祖辈、我行我素、不遵守学校规章制度、不服管理、说假话、成了“问题儿童”。

(三)疏于管理,经不住外界诱惑。“留守儿童”的年龄刚好处在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在形成过程中,由于缺乏必要的引导、教育、管理而易于造成是非意识淡薄,分不清好坏。“留守儿童”的监护人不知道从心理上关心孩子,更不能在学习上给予帮助和指导,在教育态度、教育方法上还是老一套,与孩子交流沟通上存在困难,根本管不了。现阶段,一些娱乐场所不能有效管理,而社会上一些不法娱乐场所为了牟取暴利,渗入不少庸俗、低劣、暴力、色情等腐蚀内容,对缺少亲情关爱、性格孤僻、苦闷无聊的“留守儿童”具有腐蚀性和诱惑力,使一些“留守儿童”沉迷其中不能自拨。加上一些不法分子的引诱,有的走上了犯罪道路。

二、对策与建议(此部分为具体对策建议的论述)

(一)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

家长应努力创造条件弥补家庭教育缺失对子女造成的不良影响,强化家长对子女成长的监护责任和教育责任,引导家长正确处理打工致富与子女教育的关系。一方面要营造良好的家庭教养环境,良好的亲子关系是一种无法代替的教育资源,父母可通过打电话、写信等方式多与子女进行交流,关心子女的成长,使他们能够充分感受到父母的爱;另一方面,家长要多与学校教师保持联系,及时了解子女的学习和成长情况,并及时引导教育,防止其滋生消极的思想倾向。

(二)加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度。

关注“留守儿童”身心成长是一个繁杂的社会问题,县委、政府、相关部门及全社会都有责任和义务,要加强舆论宣传,特别要加大对《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要积极开展关爱“留守儿童”行动。各级妇联要充分发挥联系各界妇女的特殊作用。开展“代理妈妈”活动,给予“留守儿童”更具体的爱。组织“留守母亲”接受文化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她们的素质,更好地承担起“留守子女”的抚养教育责任。共青团可组织“留守儿童”参加团(队)活动,和城市儿童开展手拉手活动,各级机关工委要积极参与“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与特困和问题的“留守孩子”结对帮扶,让他们能得到更多的亲情和关爱。

(三)进一步优化学校育人环境。

学校和教师应更多地关心“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情况和思想变化,增加感情投入,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应有的心理归属。还要与家长及代养人建立经常性的联系,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发挥家庭和教育的合力作用。同时要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创造条件开设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课,使“留守儿童”身心得到全面健康发展。

小学教育调研报告篇十

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农村留守流动儿童的人数在逐渐增多。农民外出务工创业,为农村家庭带来一定的经济收入,但同时也造就了一个特殊群体——“留守流动儿童”。所谓留守儿童,就是指与父母双方或一方分离并留守在农村的少年儿童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流动儿童”是指农村未成年的子女不在父母身边而在城镇或在旗县政府所在地就学,而父母又不能承担日常管理监护责任而产生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

留守流动儿童是中国长期的城乡二元体系松动的一群“制度性孤儿”。一方面:他们的父母到城里打工拼命挣钱,争取或获得了另一种生存方式;另一方面,他们又因为在城市里,或自身难保,或无立锥之地,无法将他们的子女带进城里,留在自己的身边。同时为了生活或生存,他们不能够轻易的离开自己的工作,不能轻易的离开城市,就是在这种带不出与回不去的双重矛盾中,留守流动儿童虽然有父母,但是他们依然不得不接受“骨肉分离”的现实。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国家的希望,关乎整个农村教育和社会进步,现在是到了该“救救”留守流动儿童的时候了。

面对着这样的一个潜在的社会问题,奈曼旗妇联于20__年5月至9月期间,在全旗14个苏木乡镇、1个街道办事处、1个国有农场全面开展了农村留守流动儿童教育生活问题主题调研活动。调研过程中,通过召集全旗部分乡镇妇联主席、村妇代会主任参与调研、座谈,深入学校、留守流动儿童家庭了解情况,听取各地妇联的综合情况汇报、填报农村留守流动儿童情况调研表、实地调研走访等方式,对全旗农村留守流动儿童生存和学习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调研。

一、留守流动儿童群体现状

(一)基本情况

据调研,目前,全旗共有17岁以下儿童132441人,其中留守流动儿童共有16147人,占全旗儿童总数的。留守儿童1355人,占总数的;流动儿童14792人,占总数的。其中0—6岁的留守流动儿童248人,7—12岁的留守流动儿童5776人,13—14岁的留守流动儿童2817人,15—17岁的留守流动儿童7306人。在留守流动儿童中,由爷爷奶奶照顾的有902人,由其他亲人照顾的有216人,由其他雇佣人员照顾的有15029人。

(二)监护方式

一是隔辈监护。监护人是爷爷、奶奶或姥爷、姥姥,他们是留守流动儿童的监护主体。他们占监护者总数的90%左右。他们的年龄大都在60岁以上,这些人绝大多数人都是文盲,或者受过极少教育。

二是上辈监护。监护的主体是叔叔、婶婶,舅舅、舅妈,姑姑、姑父,姨、姨父等。这类监护比例不是很大。但是,这种监护方式存在着监护权比较频繁流动的问题,很不稳定。他们有可能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如监护人也要外出打工或者被监护者与监护者本人或是跟他们子女之间的矛盾冲突等等原因而更换监护人。

三是同辈监护。监护者是哥哥、嫂嫂或姐姐、姐夫。这类监护者一般是年纪较轻,文化水平也较高,如果有就业信息或机会,他们随时都会外出打工。所以,该类监护者也存在着监护权不稳定的问题。

四是雇佣式的监护方式。由于父母外出打工后或者是忙于农活及生意,或者是家庭经济状况较好,客观上想为孩子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条件,就讲孩子托管在学校周边小饭桌叔叔阿姨家里,家长出钱,小饭桌负责人全面负责孩子日常的生活起居、学校上学及作业辅导,这种是农村留守流动儿童的一种重要被监护方式,流动儿童以这种被监护方式为主。

五是监护缺失。也就是父母外出打工后,把监护权交付给了留守儿童自己。这类留守儿童往往除了要自己照顾好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外,他们还要承担起农业劳动力的角色—照顾好自家的农田。

(三)旗妇联所做的重点工作

二、留守流动儿童群体形成原因

(一)从家长自身来看,家长的教育能力与孩子教育需求之间形成落差。外出务工的家长整日忙于打工,没有时间与精力过问孩子的学习,对孩子的困惑、需求、交往、兴趣的关注就更少了;在家里的父亲或母亲忙于操持家务,对孩子的教育关注仅限于让孩子完成作业,家庭教育基本处于空白状态。留守流动儿童群体的年龄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时期的中小学生,对学习、生活、自身的变化有太多的问题需要解决,但家庭不能充分给予他们以精神上的支持和知识上的解答。

(二)从家庭认识来看,家长在经济收入与子女教育之间取舍失衡。为了改善家庭生活,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了土地,到城市里务工谋生。他们希望自己的生活越来越好,也希望给下一代成长提供更充裕的经济支持,这是形成留守流动儿童群体的主要原因。但在外出务工与子女就学、教育之间产生冲突时,他们往往选择前者。还有现在大部分农民的生活条件好了,生活宽裕了,对子女的教育也重视了,越来越多的人把自己的孩子从5、6岁开始就离开父母,送到镇内或旗政府所在地读书,交给小饭桌监管。这其中,既有生活压力的原因、也有教育意识的原因,但导致的结果却是相同的,即儿童在不完整的家庭中成长,在流动—留守—流动的变动中长大。

(三)从学校教育来看,课程设置与儿童身心发展不相适应。由于家庭生活的不完整,留守流动儿童在心理发展上存在更多的困惑与问题,他们需要学校给予更多的帮助与疏导,需要通过教师、通过集体的温暖弥补亲情缺失对其人格健全发展形成的消极影响。但由于教育理念、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多方面的制约,大部分学校没有开设专门的心理课程并配备专门的心理教师,也很少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生存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

(四)社会整体发展来看,流动人口的数量不断扩大,家庭化流动的趋势日益明显。但严峻的现实使务工农民无法长期将子女带在身边给予照顾。原因主要是户籍制度以及与这种户籍制度相伴而生的子女免费或低收费入学、必须在原籍所在地中考、高考等制度。农民工无法承担子女入学的高昂费用问题、在简陋的农民工子弟学校入学无法解决升学考试问题、各地教材的选用不同使得他们的子女在转学后面临两地教育内容不能衔接的困境等问题,直接推动了留守流动儿童这一群体的产生。三、留守流动儿童群体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调研情况看,父母外出打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家庭经济压力,为留守流动儿童教育成长提供了必需的物质条件,利于留守流动儿童自立自强性格的培养,同时也是留守流动儿童群体产生的直接原因,使留守流动儿童教育生活面临以下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家庭教育缺失。家庭是孩子最初的学校,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必不可少的补充和完善。留守流动儿童的父母双方或一方长期在外工作,留在家中的单亲也忙于家务或农活,与孩子的沟通少、交流少、疏于对孩子的关爱,无法关心到子女各方面的发展情况。从调研结果看出,大多数留守儿童与他们的祖父母和外祖父母一起生活,绝大多数留守儿童是隔代监护,这些长辈平时对孩子物质上给予的多,精神上关注的少,难以与孩子进行沟通,“代沟”问题更加明显,溺爱现象比较严重。而流动儿童虽然和父母相隔不是很远,但见面的机会也很少,大部分一个月只见一两次,也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真正能够和子女进行谈心交流的父母较少,因而导致留守流动儿童在家庭教育方面的缺失,更重要的是亲情的缺失。

(二)心理问题突出。在人格发育过程中,儿童早期的环境和家庭教育被认为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家庭教育的断裂或缺失导致留守流动儿童心理失衡、行为失范的问题突出。与普通儿童相比,留守流动儿童特别是留守儿童在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情绪消极,在性格上表现为任性、冷漠、内向和孤独。甚至还有一部分孩子由于对不良社会行为和生活方式缺乏认知能力,受外来不良社会因素影响成为了“问题孩子”。

(三)意外伤害问题严重。留守流动儿童因为父母不在家或忙于生计,缺乏家庭管护,他们思想单纯,自我保护能力差,很容易出现意外伤害事件。面临拐骗、打架、斗殴、抢劫、交通等方面的安全隐患。由于学校与家庭之间安全纽带衔接不上,留守儿童年幼无知,又常处于无人监护状态,使犯罪分子有可乘之机,导致留守儿童伤人或被伤害的安全事件时有发生;还有一些南部山区的孩子,由于上学路途较远,经常起早摸黑赶路,也是非常危险的。特别是留守儿童的家里往往只有老人和孩子,老人防范、防护能力弱,导致留守流动儿童受到意外伤害的几率远远比普通家庭儿童高出很多。

(四)学习情况堪忧。一方面,由于留守流动儿童的父母把有限的收入投入到孩子的教育中,使得他们对孩子的学习期望过高。另一方面,受文化水平和家教知识的制约,使得他们缺乏辅导孩子学习的能力,教育引导往往不得法,特别是留守儿童的监护人文化水平普遍偏低,重养轻教,当孩子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也无法给予有效的帮助,致使留守儿童的学习得不到有效的督促和引导,学习成绩不好,厌学、逃学的倾向比较明显。

(五)身心健康亟待关注。0—14岁的儿童正是情感、品德、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和缺乏联系,得不到完整的家庭温暖,生活上缺少必要的关爱,加上常受到周围孩子的歧视、排挤和欺辱等,不少留守流动儿童情绪消极,失落自卑,感觉孤单,甚至心理压力过大,表现出内心封闭,情感冷漠,性格脆弱、任性、叛逆,行为孤僻,缺乏爱心和交流的主动性,形成一定的人格障碍。

四、对策和建议

(一)提高认识,把关爱工作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留守流动儿童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期出现并将长期存在的社会群体,是最需要关注的特殊儿童群体之一。他们的健康成长,关系着儿童整体素质的提高,关系着广大家庭、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着新农村建设和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更关系国家的未来。我们一定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解决留守流动儿童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把积极开展关爱留守流动儿童工作作为一项义不容辞的重要任务,切实摆上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要议程。

(二)扎实推进,全面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村人口素质是解决农村留守流动儿童问题的根本途径。目前,新农村建设正在紧锣密鼓的筹划和建设中,农村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很多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示范片都是在基础较好的地方锦上添花更上一层楼,真正基础差经济落后的地方却没有改变,致使新型落后地区在产生,新的不和谐在形成,致使很多地方的农民不得不继续通过进城打工的途径来维系家庭的生存,从而导致留守流动儿童群体和留守流动儿童问题有增无减。因此,落实xxx的加快新农村建设任务应该坚持全面发展观,不仅“锦上添花”,而且更要“雪中送炭”;不仅注重修道路建楼房,更应该重视办好教育提高人口素质;不仅发展经济提高收入,而且关注民本民生优化社会环境。总之,就是要建设全面和谐的新农村,最终实现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留守流动儿童这一社会问题的目的。

(四)学校要加强对留守流动儿童的教育和监管,力争形成完善的监管机制。全旗各中小学校要对留守流动儿童登记备案,建立和完善留守流动儿童档案。根据情况区别对待,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管理,为留守流动儿童关爱教育提供详实情况;要加强与代理监护人的联系,利用假期召开留守流动儿童学生家长会,与家长交流,使学校内外对留守流动儿童的教育影响产生合力效应;要加强对留守流动儿童的思想道德教育,不断提高他们的法制道德观念,不断增强学生的遵纪守法意识;要重视对留守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设立“留守流动儿童心理救助中心”,聘用专业的心理辅导人员,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及时发现和疏导留守流动儿童出现的心理问题,及早化解心理危机,引导他们走过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帮助其健康和谐发展。

(五)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大对寄宿制学校等的投入。针对当前双亲外出打工的中小学学生双休日和暑假无人监管的情况,结合“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等项目的实施,改扩建一批农村中小学寄宿制学校,并不断完善其基础设施和各种文化投入,切实加大对农村寄宿制学校、留守流动儿童活动室、留守流动儿童家园、留守流动儿童食堂等的投入,不断完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优先满足留守流动儿童的寄宿和参加社会、集体、文娱活动的需要,努力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和监护条件。要加强对寄宿制学校的保障和指导、管理工作,努力达到标准化、规范化的要求。尽量为双亲在外地或亲友不能有效地提供完整成长环境的农村留守流动儿童提供住宿便利,让留守流动儿童在老师、同学群体中成长,以对缺失的家庭教育进行补偿。

(六)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努力减少留守流动儿童数量。要积极壮大县域经济,努力增加就业岗位,为更多的农民工创造就地、就近就业的机会使他们能够在本地或附近找到工作,和他们的子女生活在一起。要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让外出务工潮变成回乡创业潮,增加农民实际收入,减少外出务工。此外,应积极推动国家立法,采取各项有效措施,保证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未成年子女进入城市后能够尽快入学,接受具有一定教学和管理质量的义务教育。

儿童是家庭的花朵更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成长是我们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成人在家庭,成才在学校,成功在社会。惟有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位一体来引领好我们的孩子,这才是我们最终的期盼!

小学教育调研报告篇十一

调研报告是对某一情况、某一事件、某一经验或问题,经过在实践中对其客观实际情况的调查了解,将调查了解到的全部情况和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研究,揭示出本质,寻找出规律,总结出经验,最后以书面形式陈述出来,这就是调研报告,是应用写作的重要文种。

调研报告的核心是实事求是地反映和分析客观事实。调研报告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调查,二是研究。调查,应该深入实际,准确地反映客观事实,不凭主观想象,按事物的本来面目了解事物,详细地占有材料。研究,即在掌握客观事实的基础上,认真分析,透彻地揭示事物的本质。至于对策,调研报告中可以提出一些看法,但不是主要的。因为,对策的制定是一个深入的、复杂的、综合的研究过程,调研报告提出的对策是否被采纳,能否上升到政策,应该经过政策预评估。

调查报告是整个调查工作,包括计划、实施、收集、整理等一系列过程的总结,是调查研究人员劳动与智慧的结晶,也是客户需要的最重要的书面结果之一。它是一种沟通、交流形式,其目的是将调查结果、战略性的建议以及其他结果传递给管理人员或其他担任专门职务的人员。因此,认真撰写调查报告,准确分析调查结果,明确给出调查结论,是报告撰写者的责任。

调研报告种类

1、按服务对象分,可分为市场需求者调研报告(消费者调研报告)、市场供应者调研报告(生产者调研报告)。

2、按调研范围分,可分为全国性市场调研报告、区域性市场调研报告、国际性市场调研报告。

3、按调研频率分,可分为经常性市场调研报告、定期性市场调研报告、临时性市场调研报告。

4、按调研对象分,可分为商品市场调研报告、房地产市场调研报告、金融市场调研报告等。

调研报告格式

1、调研报告的标题

调研报告要用能揭示内容中心的标题,具体写法有以下几种:

(1)调研报告标题——公文式标题。这类调研报告标题多数由事由和文种构成,平实沉稳,如《关于知识分子经济生活状况的调研报告》;也有一些由调研对象和“调查”二字组成,如《知识分子情况的调查》。

(2)调研报告标题——一般文章式标题。这类调研报告标题直接揭示调研报告的中心,十分简洁,如《本市老年人各有所好》。

(3)调研报告标题——提问式标题,如《“人情债”何时了》。这是典型调研报告常用的标题写法,特点是具有吸引力。

(4)调研报告标题——正副题结合式标题,这是用得比较普遍的一种调研报告标题。特别是典型经验的调研报告和新事物的调研报告的写法。正题揭示调研报告的思想意义,副题表明调研报告的事项和范围,如《深化厂务公开机制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关于武汉分局江岸车辆段深化厂务公开制度的调查》。

2、调研报告的正文。

调研报告的正文包括前言、主体和结尾三部分。

调研报告开头的方法很多,有的引起读者注意,有的采用设问手法,有的开门见山,有的承上启下,有的画龙点睛,没有固定形式。但一般要求紧扣主旨,为主体部分做展开准备。文字要简练,概括性要强。

(2)调研报告——主体这是调研报告的主干和核心,是引语的引申,是结论的依据。这部分主要写明事实的真相、收获、经验和教训,即介绍调查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为什么会是这样的。主体部分要包括大量的材料———人物、事件、问题、具体做法、困难障碍等,内容较多。所以要精心安排调研报告的层次,安排好结构,有步骤、有次序地表现主题。

调研报告中关于事实的叙述和议论主要都写在这部分里,是充分表现主题的重要部分。一般来说,调研报告主体的结构大约有三种形式:

横式结构。即把调查的内容,加以综合分析,紧紧围绕主旨,按照不同的类别分别归纳成几个问题来写,每个问题可加上小标题。而且每个问题里往往还有着若干个小问题。典型经验性质调研报告的格式,一般多采用这样的结构。这种调研报告形式观点鲜明,中心突出,使人一目了然;

纵式结构。有两种形式,一是按调查事件的起因,发展和先后次序进行叙述和议论。一般情况调研报告和揭露问题的调研报告的写法多使用这种结构方式,有助于读者对事物发展有深入的全面的了解。一是按成绩、原因、结论层层递进的方式安排结构。一般综合性质的调研报告多采用这种形式;

综合式结构。这种调研报告形式兼有纵式和横式两种特点,互相穿插配合,组织安排材料。采用这种调研报告写法,一般是在叙述和议论发展过程时用纵式结构,而写收获、认识和经验教训时采用横式结构。

调研报告的主体部分不论采取什么结构方式,都应该做到先后有序,主次分明,详略得当,联系紧密,层层深入,为更好地表达主题服务。

(3)调研报告——结尾结尾是调研报告分析问题、得出结论、解决问题的必然结果。不同的调研报告,结尾写法各不相同,一般来说,调研报告的结尾有以下五种:对调研报告归纳说明,总结主要观点,深化主题,以提高人们的认识;对事物发展做出展望,提出努力的方向,启发人们进一步去探索;提出建议,供领导参考;写出尚存在的问题或不足,说明有待今后研究解决;补充交代正文没有涉及而又值得重视的情况或问题。

总之,调研报告结尾要简洁有力,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没有必要也可以不写。

一、什么是调研报告

所谓调研报告,就是对某一情况、事件、或问题,经过对其客观实际情况进行实际的调查了解,将调查了解到的全部情况和材料进行分析研究,揭示其内在本质,寻找出规律性,总结出经验教训,最后以书面形式陈述出来,这就是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调查情况,二是分析研究。调查情况,应该真正进行实地调查,准确地反映客观事实,不能主观臆想,按事物的本来面目了解事物,详细地占有第一手材料。分析研究,即在掌握客观事实的基础上,认真分析,“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透过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调研报告中可以提出一些对策,但不是主要的。因为,对策的制定是一个深入的、复杂的、综合的研究过程,调研报告提出的对策正确与否还需要实践的验证。

二、如何写好调研报告

小学教育调研报告篇十二

经过在校期间两周的教学技能培训,经最后考核由学院统一安排,我们青岛大学13级心理学系实习生进入青岛市各中小学,开展为期十周的教育实习活动,随着各项实习任务接近尾声,我从实践教学锻炼中对教育工作得到了深刻认识,对以后进入教师岗位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在实践专业课的教育实习和班主任的工作实习过程中,我逐渐提高了对教育的认识,并结合实习认识开展教育实习调查。

调研内容包括中学教学法,根据中学生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总结中学学习法,并针对中学生学习情况提出优化学习方案等。

调研报告具体内容如下:

基本情况:青岛39中是一所具有54年历史的高初中兼备的完全中学。教师在教学一线成绩突出,潜心培养学生并对现代教育有全新的思考;39中学生聪颖,基础扎实,学习勤奋。鉴于此,调研针对性更强。

一、调研目的

1、了解学生学习情况;

2、讨论与分析中学学习法;

3、明确中学教学法。

二、调查对象及其方式

此次调查针对性强,明确调查对象是青岛39中高一年级学生,学生基础扎实,学习勤奋,具有巨大潜力。通过问卷调查、交流访谈等形式开展调查活动。

三、调查与分析

学生基本情况:刚升入高中学习,学生学习情况差异很大,如何快速适应高中学习,能够有效地提高成绩,学生还需经很长的摸索过程来发展与提高。39中的学生学习勤奋、学习主动性强;但是在自我成长中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是至关重要的。学生根据以前的学习习惯及实践摸索学习方法的情况,很快就在成绩上产生差异。现就调查情况做以下论述:

(一)学习法探究

1、预习情况与方法

众所周知,预习是听好课的基础,能让学生快速的融入课堂教学,接受新知识并加深记忆,更能体现学生自学能力。经调查显示,近30%的同学没有养成预习的习惯;学习主动性强,能够自觉预习的约为42%;完成教师要求预习28%。能够做到主动预习的学生,通过预习课本,能够很快的学习新知识,亦能发现问题,并在课堂学习时能及时的反映问题。而缺乏主动性的学生则在新课后不断补缺才能发现问题,花费时间较多。

预习是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一种表现。要做到预习有效,可以简略的了解新知识,发现问题,上课时老师讲解的更快地吸收以解决问题;要做到预习快速以节省时间,明确预习达到的效果所花时间近无预习后复习效果所花时间的三倍。所以,形成预习的习惯至关重要。

2、听课情况与方法

听课是学习最主要及最重要的途径,听课效率直接影响到成绩提高。经调查显示,学生学习兴趣、自身学习习惯及自制力对听课造成直接影响,课堂学习氛围与课程结构安排对学生听课均产生重要影响。调查学生群体中,学生在心里上对学习重视程度各异,高一学生就对主科与副科及文科与理科定位清晰,导致在基础学科学习上投入时间较少,甚至有一成的同学有放弃个别学科学习的倾向,有近七成的学生还是能认真的听课,有九成以上同学有记笔记的习惯,但有的学生目的却不是很明确。因此,课堂听课因人而异,在听课效果上产生的差异也较明显。

听课是学习最有效的一种方式。学习兴趣起导向作用,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要提高对基础学科的重视程度,要对学习感兴趣,了解基础学科的魅力;积极配合教师营造课堂浓厚的学习氛围,敦促自己学习。听课要仔细,认真思考,积极与教师进行互动,在课堂上不能“置身事外”,完全按自己的想法来学习。听课时注意记笔记,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积极回答;在课堂上提高自制能力,专心听课,要求自己能做到对知识进行罗列并形成体系。在做到提前预习的基础上,学生听课时,便会在大脑中形成清晰地知识结构,把握知识要点,提高认知规律能力,为复习做好充分准备。

3、复习情况与方法

复习是对所学知识的有效梳理过程,通过复习有效地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自己独立思考、交流与探讨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调查显示,学生普遍认为“复习就是做题”的观点,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学生应及时的更正这种想法。复习是通过对知识的重新梳理,把握知识结构的过程,达到使思维逻辑严谨,能够解决问题;“做题”是在形成知识结构后,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实践过程。

复习是个过程,有效地梳理知识是关键,要扎实基础,通过有效地训练练习,提高逻辑思考能力,最终达到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的效果。

(二)教学法探究

39中教师在教学一线成绩突出,潜心培养学生并对现代教育有全新的思考,在各自教学岗位研究成果若干,已形成独自的教学风格,教师严格教学,探讨教学法,对中学教学有独特的见解。在实习过程中,我深受不同教师的个人魅力影响,感受到教师们将各自对教育的思考融入教学,效果明显。从中我们也得到很多启示,教与学具有双向性,不仅要有课堂教学更要有课后指导,教师课堂教学不仅要知识结构清晰更要逻辑严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做到指导性与互动性教学;课后指导则意义更加重大,不仅能及时的了解学生,帮助学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优化教学使学生更快发展;更要有意识做学生心理上的导师,做好学生思想上工作,使学生健康发展。

四、明确调查意义

1、如实反映教育调查基本情况,提供调查材料,为从事教育理论研究提供资料和为实践提供指导。

2、及时提供教育实践中的典型经验、典型事例,作为指导教育工作、解决问题的现实依据,推动教育工作的发展。

作为一名教育实习生,调研工作更是给了我们指向性,使我们更明确教育实践工作,为进入教师岗位提供有力的经验。

五、小结

在实习中,我们虚心向指导教师请教,更深受学校领导的感染。校领导潜心研究教育,在“德智结合、德美一体、德体渗透”大德育观指导下,采取“严、爱、细、实、恒”的方法,坚持“制度化、系列化、主题化、主体化、人文化”的工作传统,学校德育工作积极发挥了管理、导向、保证、育人等方面功能,提升了校内育人的品位。使学生智能与情志同步开发,健康、阳光、自信地成长,孜孜不倦地为实现学生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以及新课程背景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与高考升学的双赢,努力探索出一条新路。

一、调研前期讨论和准备

1、确定主题项目。经过几次的小组讨论,以及考察相关资料,我们最终把主题锁定在市场服装销售及大学生在服装方面消费观的项目上来,这也是我们在第一堂gyb课上小组头脑风暴讨论分析过的项目。

二、调研过程

2、小组分成两部分进行实地店铺采访,每小组又分配不同任务地点,小组内部成员再细分任务,分别完成照相,记录,采访等任务,并采取任务轮流制,让每个人体验不同的任务执行,拥有相同的锻炼机会。

3、对问卷调查结果及实地店铺采访情况进行总结交流,互相学习,并综合分析原始数据,得出相关结论。

三.调研内容分析

1、此次我们共发放了80份调查问卷。其中有效问卷60份。我们统计了受访问者的一些基本个人信息,得到的数据如下:

性别:男性35人,占被调查者的50%。

女性25人,占被调查者的50%。被调查者男女比例大概为1:1。

(1)现代大学生在服装类型的选择上,更追求服装的舒适度,并非只注重潮流。其中有的男生和的女生都偏好运动休闲型,而追求流行时尚型服装的男、女生分别只占和。

(2)就购买服装的场所而言,的女生和的男生选择在专卖店购买。而具体在学校外面店铺及黄兴步行街,均有超过半数的男、女生选择到步行街选购服装,也有少部分同学选择在街头地摊上选购。

(3)价格是购买服装的又一重要影响因素。有超过半数的购买者只愿接受50-100元/的服装价位。可见,攀比之风在校园里逐步蔓延,但大部分青年学生并未随波逐流。

(4)以款式为购买服装的首选因素的男、女生各占和。质量因素以位列其次,而品牌因素则以居于最后。因此厂商应在款式的设计上注重新奇,以迎合现代大学生着衣的不同品位与风格。

(5)从促使萌生购买新衣欲望的因素来看,绝大多数同学是当自己确实缺少衣物时才选择购新衣,也有部分同学看到促销活动后去凑热闹的,整体上看,大学生衣物消费方面尚算理智。

(6)对旧衣的处理方面,74%同学是直接丢掉的,只有少数选择捐给贫困地区或留给自己弟弟妹妹,所以旧衣后处理方面还是空白。

2、实地店铺采访方面,我们分成两支队伍分头行事,最后汇总情况。我们共走访了18个店铺,其中包括品牌专卖店,大型服装超市,小型服装店等。

(1)从服装档次看,为迎合大学生消费能力,多为中低档衣服,一般价格在50——200之间,品牌方面主要集中在温克,德尔惠,吉盟等中低品牌。

(2)促销广告方面,60%以上店铺采用节假日打折促销的方式,少数选择买一送一的促销方式,店主普遍反应定期的促销活动对销量很有帮助,这说明商家的些许让利会赢得消费者的青睐,从而增强竞争力。

(3)店主反应,在选购衣服时60%顾客会注重款式,30%顾客倾向于质量,说明新款衣服将会带来抢购热潮,这也反应了现代大学生比较注重衣服给他们带来的视觉享受,以及有注意形象的新颖的偏向。

四、调查的心得体会

在这次市场调查实践中,我们小组发扬了团结合作的精神,在各方面都做得比较认真,所以在各个环节的中都进行的比较顺利,做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我们还根据各个成员的所长安排任务,对小小的人力资料也做了合理的安排,这也是我们调查活动得到顺利进行并按质完成任务的关键。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我们在各个方面都有了一定的发展,理论知道得到了巩固的同时,增加了对社会的感性认识。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同时也为我们毕业进入社会打下了思想基础。

小学教育调研报告篇十三

注重事实

调研报告讲求事实。它通过调查得来的事实材料说明问题,用事实材料阐明观点,揭示出规律性的东西,引出符合客观实际的结论。调研报告的基础是客观事实,一切分析研究都必须建立在事实基础之上,确凿的事实是调研报告的价值所在。因此,尊重客观事实,用事实说话,是调研报告的最大特点。写入调研报告的材料都必须真实无误,调研报告中涉及的时间、地点、事件经过、背景介绍、资料引用等等都要求准确真实。一切材料均出之有据,不能听信道听途说。只有用事实说话,才能提供解决问题的经验和方法,研究的结论才能有说服力。如果调研报告失去了真实性,也就失去了它赖以存在的科学价值和应用价值。

论理性

调查报告的主要内容是事实,主要的表现方法是叙述。但调研报告的目的是从这些事实中概括出观点,而观点是调研报告的灵魂。因此,占有大量材料,不一定就能写好调研报告,还需要把调研的东西加以分析综合,进而提炼出观点。对材料的研究,要在正确思想指导下,用科学方法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过程,从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中,找出起支配作用的、本质的东西,把握事物内在的规律,运用最能说明问题的材料并合理安排,做到既要弄清事实,又要说明观点。这就需要在对事实叙述的基础上进行恰当的议论,表达出论文的主题思想。议论是“画龙点睛”之笔。调研报告紧紧围绕事实进行议论,要求叙大于议,有叙有议,叙议结合。如果议大于叙,就成议论文了。所以要防止只叙不议,观点不鲜明;也要防止空发议论,叙议脱节。夹叙夹议,是调研报告写作的主要特色。

语言简洁

调研报告的语言简洁明快,这种文体是充足的材料加少量议论的,不要求细腻的描述,只要有简明朴素的语言报告客观情况。但由于调研报告也涉及可读性问题,所以,语言有时可以生动活泼,适当采用群众性的生动而形象的语言。同时注意使用一些浅显生动的比喻,增强说理的形象性和生动性。但前提必须是为说明问题服务。

-------------------------------------------------------------------------------------------------

小学教育调研报告篇十四

调研报告要用能揭示内容中心的标题,具体写法有以下几种:

(1)调研报告标题——公文式标题。这类调研报告标题多数由事由和文种构成,平实沉稳,如《关于知识分子经济生活状况的调研报告》;也有一些由调研对象和“调查”二字组成,如《知识分子情况的调查》。

(2)调研报告标题——一般文章式标题。这类调研报告标题直接揭示调研报告的中心,十分简洁,如《本市老年人各有所好》。

(3)调研报告标题——提问式标题,如《“人情债”何时了》。这是典型调研报告常用的标题写法,特点是具有吸引力。

(4)调研报告标题——正副题结合式标题,这是用得比较普遍的一种调研报告标题。特别是典型经验的调研报告和新事物的调研报告的写法。正题揭示调研报告的思想意义,副题表明调研报告的事项和范围,如《深化厂务公开机制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关于武汉分局江岸车辆段深化厂务公开制度的调查》。

调研报告的正文包括前言、主体和结尾三部分。

调研报告开头的方法很多,有的引起读者注意,有的采用设问手法,有的开门见山,有的承上启下,有的画龙点睛,没有固定形式。但一般要求紧扣主旨,为主体部分做展开准备。文字要简练,概括性要强。

这是调研报告的主干和核心,是引语的`引申,是结论的依据。这部分主要写明事实的真相、收获、经验和教训,即介绍调查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为什么会是这样的。主体部分要包括大量的材料———人物、事件、问题、具体做法、困难障碍等,内容较多。所以要精心安排调研报告的层次,安排好结构,有步骤、有次序地表现主题。

调研报告中关于事实的叙述和议论主要都写在这部分里,是充分表现主题的重要部分。一般来说,调研报告主体的结构大约有三种形式:

横式结构。即把调查的内容,加以综合分析,紧紧围绕主旨,按照不同的类别分别归纳成几个问题来写,每个问题可加上小标题。而且每个问题里往往还有着若干个小问题。典型经验性质调研报告的格式,一般多采用这样的结构。这种调研报告形式观点鲜明,中心突出,使人一目了然;

纵式结构。有两种形式,一是按调查事件的起因,发展和先后次序进行叙述和议论。一般情况调研报告和揭露问题的调研报告的写法多使用这种结构方式,有助于读者对事物发展有深入的全面的了解。一是按成绩、原因、结论层层递进的方式安排结构。一般综合性质的调研报告多采用这种形式;

综合式结构。这种调研报告形式兼有纵式和横式两种特点,互相穿插配合,组织安排材料。采用这种调研报告写法,一般是在叙述和议论发展过程时用纵式结构,而写收获、认识和经验教训时采用横式结构。

调研报告的主体部分不论采取什么结构方式,都应该做到先后有序,主次分明,详略得当,联系紧密,层层深入,为更好地表达主题服务。

结尾是调研报告分析问题、得出结论、解决问题的必然结果。不同的调研报告,结尾写法各不相同,一般来说,调研报告的结尾有以下五种:对调研报告归纳说明,总结主要观点,深化主题,以提高人们的认识;对事物发展做出展望,提出努力的方向,启发人们进一步去探索;提出建议,供领导参考;写出尚存在的问题或不足,说明有待今后研究解决;补充交代正文没有涉及而又值得重视的情况或问题。

总之,调研报告结尾要简洁有力,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没有必要也可以不写。

相关范文推荐

    工会理论文章(汇总八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

    工会理论征文格式要求(七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接下来小编

    2023年军校新生心得体会实用(模板8篇)

    心得体会是我们在生活中不断成长和进步的过程中所获得的宝贵财富。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五大健康领域的教案(六篇)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优秀教案范文,欢迎阅读分享,希

    少年师爷心得体会及收获(实用9篇)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记录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

    最新足球队获奖致辞简短12篇(大全)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

    最新学校收到捐赠物品简报(通用7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

    2023年连锁快餐店商业计划书(优秀8篇)

    时间流逝得如此之快,前方等待着我们的是新的机遇和挑战,是时候开始写计划了。计划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计划书优秀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

    2023年叉车事故体验活动总结 叉车事故心得(精选十三篇)

    工作学习中一定要善始善终,只有总结才标志工作阶段性完成或者彻底的终止。通过总结对工作学习进行回顾和分析,从中找出经验和教训,引出规律性认识,以指导今后工作和实践

    中班安全课交通安全教案设计意图六篇(优质)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教案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