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范本是指一篇具有代表性和示范作用的文章,在写作过程中起到借鉴和参考的作用。以下是一些应用广泛的总结范文,包括教育、经济、科技等多个领域的内容,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启发。
樊锦诗先进事迹的感动范文(17篇)篇一
“深深感到变化极大。”1938年出生的樊锦诗,经历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全过程,也经历了改革开放的全过程,她没想到,自己会被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授予改革先锋荣誉称号,更没想到能荣获国家荣誉称号“我也没想到,我真不知道哦!”樊锦诗回忆道,“我还是个‘改革先锋’哦。”
樊锦诗获改革先锋荣誉称号。有人对她说,你就穿成这样去和习近平总书记握手啊?“我有什么办法,我也不知道啊”质朴无华、甚而有些童言无忌的语言引来一片会心的笑声。“当时,有点‘开小差’,脑海里马上想到了前辈和同事。”樊锦诗坦言,“改革先锋”不是我一个人的,这个荣光属于无数先辈和莫高人。敦煌研究院能有今天,功在祖先千百年来多元性、持续性“接力”,留给我们一座独一无二的文化宝库;功在一代又一代莫高人坚守大漠、无私奉献的艰苦奋斗。“获得‘国家荣誉称号’时事先知道一点,特别穿了一件丝绒的棉衣。”回忆起9月29日那一天,樊锦诗像个孩子一样,言语里充满童真与兴奋。“两边各有七八个摩托车,前边还有摩托车,这不是接待外宾的待遇吗?”樊锦诗记忆犹新,那一天,从宾馆去往人民大会堂的路上,“心里真的很不平静。”“第一次去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印象深刻。”樊锦诗还记得,因为自己的姓氏笔画数最多,所以排在最后面,颁奖时,习近平总书记站了有半个多小时。“我们又见面了!”这是习近平总书记为樊锦诗颁授勋章时说的一句话。
樊锦诗很自豪。回到座位上,樊锦诗发现,好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都坐在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后排,心里又无法平静;接着,少先队员来为大家献鲜花,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又转身为我们鼓掌,心里一个劲地说:“真不敢当啊”。之后,樊锦诗又受邀与同获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的42人,一同到城楼观看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国庆大典,“心里更加不平静”,我们只是普普通通的一个人,“可国家简直把我们当成‘宝’了。”又看看周边张富清、李延年等人,樊锦诗“感觉很惭愧”,“这些老英雄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从‘改革先锋’到‘国家荣誉称号’,越说越大了,我不过是万千文物工作者的一份子。”樊锦诗忐忑,却也欣慰。这么多年,樊锦诗“对文物两个字比樊锦诗三个字更敏感,也有更多想法”,好在都与文物保护有关,也足见国家对文物愈加重视,“这些奖要拿给甘肃人民和甘肃的领导看看。”
樊锦诗先进事迹的感动范文(17篇)篇二
被誉为敦煌女儿的樊锦诗,1938年出生于战火纷飞的北平,成长于上海。1963年,樊锦诗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北大考古专业。从此,就扎根黄沙漫天的大西北,在敦煌的莫高窟,一待就是五十多年。当同龄人在谈婚论嫁的时候,樊锦诗和恋人彭金章,却不得不面对两地分离的苦楚。
1986年,樊锦诗和爱人彭金章,终于在风沙漫天的敦煌团聚,这距离他们毕业时的约定,整整迟到了23年。那时的.彭金章,已是武汉大学历史系副主任,和同事道别时,老彭幽默地说,还是敦煌胜利了,老彭投降了。支持妻子,彭金章没有半句怨言,然而大家心里都清楚,让一个年近半百的人,重头开始,要做出怎样的牺牲。
在樊锦诗的努力下,经过20多年的治沙工程建设,使袭击千年的黄沙,远远地停在摩根山后面。但防砂只是缓解了壁画病害的影响,并没有根本解决问题。当时,摩根壁画和彩色中,已经出现了一半以上的空鼓、变色、脱落等病害,樊锦诗也日趋中心。
为保护石窟,樊锦诗就在全国旅游景点中率先实行限流,没想到,这个先例却导致游客怨声载道。很多人说樊锦诗太傻,有钱不赚。然而,外界的争议,并没有扰乱樊锦诗的没有一件孩子的衣裳。
有许多次离开的机会,樊锦诗最终留在了敦煌。
“对莫高窟,是高山仰止。它的材料无比广阔,内容无限丰富。越研究越觉得,老祖宗留下来了世界上独有的、多么了不起的东西!”樊锦诗说。
是吸引,更是责任。这座千年石窟曾历经磨难,成为“吾国学术之伤心史也”。常书鸿、段文杰等前辈白手起家、投身沙海,为保护敦煌倾尽一生心血。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前所未有地重视莫高窟的保护。“文物命运是随着国家命运的。没有国家的发展,就不可能有文物保护的各项事业,我们也不可能去施展才能。”樊锦诗说,“只要莫高窟存在,我们一代代人就要把它陪好。”
樊锦诗先进事迹的感动范文(17篇)篇三
“我时常想,是什么让我的老前辈们坚守大漠深处,以毕生心血守护着敦煌文物?是因为敦煌太有魅力了,完全融入到了他们的灵魂和血液中,从而激发出了为之奉献的使命感。”
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近日入选“中华之光——传播中华文化年度人物”,她在北京接受了中新社记者采访。
位于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莫高窟,是古丝绸之路上多元文明交融互鉴的结晶。长达1600多年时间里,古人用智慧营造了一座伟大的文化艺术宝库。樊锦诗自大学毕业后来到这里工作,用半个多世纪的光阴守护敦煌文物,让莫高窟“老”去得更慢些。
樊锦诗最初到敦煌,主要是从事石窟考古工作,特别是要做莫高窟考古报告。现在虽已退休,编撰考古报告依然是她生活的重心和牵挂。她表示,编撰石窟考古报告工程浩大,既要解决石窟测绘等技术难题,也要做好报告体例、编排的整体规划。经过多年钻研,融汇了多学科研究成果和技术的《莫高窟第266-275窟考古报告》于2011年问世。
她介绍,通过现代科技的运用,报告得以准确呈现石窟各项测量数据,并表现洞窟结构、彩塑和壁画原件、原塑和原绘及重修、重塑和重绘的细节、遗迹空间和时代关系及制作工艺等。
“我们的目的是通过考古报告将石窟资料永久保存下来,就像24史一样。如果有一天洞窟坍塌毁坏,这将是复原的重要依据。”樊锦诗说,考古报告也将推动敦煌石窟文化遗产的深入研究,“无论是艺术、文物保护、人文学科等领域,都可以从中获取详实的资料”。
她透露,考古报告第二卷将于不久后出版。根据规划,整个考古报告要出一百卷,“这是几辈子的事情”。
上世纪,一句流传甚广的“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海外”刺痛国人的心。樊锦诗认为,在一代代学者推动下,现而今敦煌学的'研究重阵和高地都在中国。“改革开放40余年来,我们成立了相应的学术机构,培养了大批人才,出版了大量学术著作,我认为敦煌学研究最厉害的还是中国。”
“敦煌的事业有了巨大的发展,靠的是人”,樊锦诗向记者介绍,为吸引更多人才加入,敦煌研究院全力为年轻人提供发挥才干的平台和学习深造的机会。
“我们不搞论资排辈,谁有本事谁上。年轻人只要有能力,就给予相应的经费支持,做好了还有奖金。”樊锦诗表示,研究院还提供资金支持年轻人继续深造,“坐在莫高窟看莫高窟是坐井观天,凡是与研究院有合作的国外机构,我们都把人送过去。”
与老一辈筚路蓝缕白手起家相比,如今敦煌研究院的工作环境也有了极大改善。“想要搞研究有很好的实验室,想要作画有很好的画室,想查阅资料有大量的图书。”樊锦诗老彭投降了。支持妻子,彭金章没有半句怨言,然而大家心里都清楚,让一个年近半百的人,重头开始,要做出怎样的牺牲。
在樊锦诗的努力下,经过20多年的治沙工程建设,使袭击千年的黄沙,远远地停在摩根山后面。但防砂只是缓解了壁画病害的影响,并没有根本解决问题。当时,摩根壁画和彩色中,已经出现了一半以上的空鼓、变色、脱落等病害,樊锦诗也日趋中心。
为保护石窟,樊锦诗就在全国旅游景点中率先实行限流,没想到,这个先例却导致游客怨声载道。很多人说樊锦诗太傻,有钱不赚。然而,外界的争议,并没有扰乱樊锦诗的步伐。她在进一步思考,如何用更现代化的方式,向游客展示敦煌?一个偶然的机会,樊锦诗接触到了电脑,这为她打开了一扇新窗。
与此同时,范锦诗决定通过恋人彭金章的建议拍摄全面介绍敦煌的海报。工夫无心人,十年的探索与坚持,樊锦诗自创摩根数字展示中心,发表了010-3010和立体球幕010-3010两部电影。从那以后,模拟电影与实地参观相结合的观光方式,不仅可以减少游客的参观时间,还可以增加洞穴的装载量,一举两得。
樊锦诗先进事迹的感动范文(17篇)篇四
20xx第七届“中华之光--传播中华文化年度人物”颁奖典礼6日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举行,樊锦诗、郎平等杰出代表获奖。“汉语桥”获集体奖,“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获致敬奖。
本届获奖者包括全球范围内有影响力的“中国面孔”、传播中华文化的杰出海外代表以及将中华文化精髓传向世界的外国人。
他们分别是:56年用心守望文明的“敦煌的女儿”樊锦诗,用生命的`故事诠释女排精神的中国女排总教练郎平,用雕塑语言与世界倾情对话的雕塑家吴为山,继承父辈伟业、促进中国与印度文化互鉴的学者谭中,中国与葡萄牙友谊的杰出代表蔡文显,点亮中日舞台的优秀制作人颜安,深耕中国文化的奥地利学者格尔特·卡明斯基,徒步行走中国的文化使者麦克·贝茨夫妇,为中白友谊砥砺前行的白俄罗斯前副总理托济克·阿纳托利,京剧国际化的推动者、美国学者魏莉莎。
集体奖颁给了创办于20xx年、被誉为全球汉语“奥林匹克”的“汉语桥”。今年还新增了致敬奖,颁给了“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
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敦煌研究院成立以来,一代又一代莫高人传承着“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的莫高精神,在研究、保护、传承、弘扬敦煌文化艺术等方面不懈努力。
“中华之光--传播中华文化年度人物评选”创办于20xx年,旨在表彰为传播中华文化做出重大贡献的国内知名人士、海外华侨华人、外国友人和团体机构。往届获奖者中包括金庸、叶嘉莹、成龙、莫言等。
樊锦诗先进事迹的感动范文(17篇)篇五
樊锦诗:我1938年出生在北平,北平沦陷后父母带着全家南下到上海谋生。家里有一个大姐,我和二姐是双生子,后来又有了两个弟弟。母亲在家操持家务,只有父亲在工作,还有爷爷奶奶,家庭负担比较重。父亲毕业于清华大学,是个工程师,他觉得女孩子们也应该去上学,我这才有机会进学校读书。我自小比较懂事,学习成绩还不错,喜爱看书,尤其是小说,《水浒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悲惨世界》什么都看。小时候最崇拜的人是居里夫人,以至于想学化学,也曾想当名医生,因为救死扶伤非常神圣。由于和姐姐是双生子,还是早产,我从小体质就弱,多病多灾。有人就说,我体质太弱,要学医恐怕不行,到底谁给谁看病?我一想也有道理,于是就选择了学历史,觉得历史就是看书,不需要体力,何况自己也很喜欢历史。报考历史学系没想要选择考古,后来听说考古很好玩,可以去野外游山玩水,当时也没有什么远大志向,感觉能够饱读诗书,还能游遍名川大山,就是天底下最有意思的事了。我在上海读书的时候,受父亲影响,特别喜欢到博物馆看文物展览,知道许多精美文物都是考古挖掘出土的,所以觉得考古工作一定很有意思。入学不久分专业,就不假思索的选择了考古。后来才知道没有多少人愿意去学考古,因为太辛苦了。就这样,我稀里糊涂地选择了考古专业。
樊锦诗:上中学时期有一篇介绍敦煌莫高窟的历史课文,虽然不长,却深深打动了我,总是觉得这个地方太好了,是一座辉煌灿烂的艺术殿堂,就一直留意与敦煌有关的信息。特别是上大学以后,凡是和敦煌有关的展览,出版的明信片、画片等等,我都格外关注。包括常书鸿先生、段文杰先生我很早就知道他们。敦煌是我少年时的一个梦,很向往那个地方,我把它想得特别美。
1962年,是我大学生活的最后一年。按照北大历史学系考古专业惯例,毕业班学生可以选择洛阳、山西和敦煌等文化遗产地参加毕业实习。对我而言敦煌是内心向往的地方,如果能趁着实习机会去看一看,正好可以了却一桩心愿。于是,我和另外3名同学一起来到敦煌实习。当中学课文里的敦煌艺术呈现在眼前时,我和同学们都被震撼了。鸣沙山和三危山的怀抱中是密密层层的洞窟,大大小小的佛像雕塑成千上万,壁画更是精美绝伦,让人几乎可以忘记外面的世界。可是离开洞窟以后就不一样了,敦煌地区食物紧张,条件很艰苦,住土房、睡土炕、吃杂粮,喝咸水。敦煌研究所只有一部手摇电话,晚上只能用蜡烛或手电照明,上趟厕所都要跑好远的路,随时还会有老鼠从房顶掉下来。我本来体质就差,根本无法适应敦煌早晚温差大且十分干燥的气候。加上营养跟不上,水土不服,我几乎每天晚上失眠,上洞实习也走不动。实习指导老师宿白先生怕我出事,没到三个月就让我提前离开了。说实话,当时我没有想着再回敦煌,后来自己几次想离开敦煌也都没有走了。一想到是国家培养了我,敦煌又是可以发挥自己本领的地方,还有对常书鸿等前辈的敬仰,就不知不觉地喜欢上了敦煌。在敦煌待了56年,感觉自己是长在敦煌这棵大树上的枝条,我离不开敦煌,敦煌也需要我。只有在敦煌,我的心才能安下来,敦煌就是我的宿命,是我生命的一部分。我为敦煌尽力了!不觉得寂寞,不觉得遗憾,因为它值得。
贾正:从水土不服,到犹豫不决,再到扎根大漠,成为敦煌的女儿,最后视敦煌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这半个多世纪您与敦煌一定发生了许多感人故事。
樊锦诗:第一次去敦煌实习,我就出现了水土不服,实习没有结束就走了,也就没有打算再去。但1963年毕业我被分配到了敦煌。父亲知道后给我写了一封信,嘱咐我转呈校领导和系领导。信里讲了很多事实和实际困难,希望学校改派其他体质好的学生。我把“求情信”扣下,没有转交。因为那一年,国家正提倡学雷锋,我和同学们刚在学习活动上宣过誓,国家的需要就是我们个人的志愿。我不愿说一套做一套,当国家真正需要的时候就把父亲搬出来。系里也知道我体质很差,而且男朋友彭金章分配到武汉大学,但还是希望我能够去敦煌,因为敦煌急需考古专业人才。系里答应过个三四年,再有毕业生分敦煌就把我换出来,这让我有了点儿希望。
开始了,学校承诺的三四年期限已无人问津,我也不再奢望,每天就是在洞窟里反复地观察,并开始做洞窟断代分期的研究。1967年我和彭金章结婚了,1968年我怀第一个孩子的时候,家里担心我体弱多病,怕分娩的时候出意外,力主我申请到武汉待产。况且我在敦煌一个亲人都没有,上海买的婴儿衣服用品,婆婆从河北老家带的红枣、小米、鸡蛋营养品等等所有生孩子的用品都在武汉,去武汉是最合乎常理的。可是就在临分娩前一个多月,我向单位请假,没有批准,还让我去农村参加秋收劳动。孩子出生后连一件衣服都没有,只能用我自己穿的“棉猴”裹着孩子。后来医院的护士帮助我给老彭发了加急电报,收到电报后老彭立刻从武汉出发。他挑了一扁担的东西换了5次车,行程3000多公里,到了敦煌孩子已经出生一周了。孩子还没有满月,老彭就因工作原因离开了敦煌。我每天上班就只能把孩子单独放在家里。每天下班回宿舍,我就要听听,如果听见孩子哇哇大哭,就很放心,孩子肯定没事儿,要是不哭我就提心吊胆。由于敦煌的特殊环境,第二年我就把老大送到亲戚家寄养。1973年我们的第二个孩子在武汉出生,依然没法带回敦煌。莫高窟人的命运都非常相似,只要你选择了莫高窟,就不得不接受骨肉分离之苦。从常书鸿先生、段文杰先生、我自己,到后来的王旭东院长,都有相似的境遇。家庭与工作,身心两处不能会合,好像就是莫高窟人的宿命。
樊锦诗先进事迹的感动范文(17篇)篇六
多年前,敦煌研究院来了一位武汉大学博士,很有研究才能。为了工作,他和妻子长期分居两地,孩子寄养在外婆家。几年后,考虑到更好照顾家庭,他萌生了离开敦煌的念头,却始终放不下在敦煌的研究。
经历过相似纠结的“敦煌女儿”樊锦诗把一切看在眼里。樊锦诗曾多次想离开敦煌,但为了保护莫高窟,最终扎根大漠五十余载。
樊锦诗察觉到博士不好意思向院里提要求,就主动找到他说:“对你而言,有一处住房很重要,我就把兰州的房子处理给你。”然而当时已没有福利分房政策,兰州房价也涨了,博士还是有压力。
“留下一个人才比留下一套房子重要!”樊锦诗和丈夫彭金章商量后决定,以博士能接受的最低价把房子卖给他,为敦煌留住了人才。
樊锦诗说,对每个职工而言,有什么能比一家人安居乐业更重要?而对敦煌研究院来说,最重要的就是人才!
她深知,每一个放弃优渥生活来莫高窟的人,都怀有可贵的信念,都战胜了世俗意义上的诱惑和欲望。对刚来敦煌研究院的年轻人,樊锦诗直言不讳:“年轻人有三条道可走,一条是黄道,一条是白道,还有一条是黑道。黄道是做官,白道是发财,黑道就是做学问,在黑暗中摸索前进。到敦煌就只能走黑道了。”
这些年轻人留了下来,也成了“打不走的莫高窟人”。
樊锦诗年轻时内向沉默,上台说不出话,照相靠边站。但她现在说话直来直去,大胆与人争论,着急时会跟人争执,有人说她严厉、不近人情,但樊锦诗无所谓,尽心尽力解决问题才重要。
“我有责任为敦煌事业的发展留住人才。”樊锦诗说,“如果有朝一日我离开敦煌,大伙儿能说,‘这老太婆还为敦煌做了点实事’,我就满足了。”
人物简介樊锦诗,祖籍浙江杭州,1938年生于北平,长于上海。1958年考入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考古专业,1963年毕业后到敦煌文物研究所(敦煌研究院前身)工作至今,被誉为“敦煌女儿”。
曾担任敦煌文物研究所副所长,敦煌研究院副院长、院长;现为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研究馆员,兼任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2018年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改革先锋·文物有效保护的探索者”称号,2019年被授予“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并获得“最美奋斗者”称号。
樊锦诗先进事迹的感动范文(17篇)篇七
樊锦诗,被人们亲切尊称为“敦煌女儿”,了解她先进。
事迹。
向她学习。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带来感动中国人物樊锦诗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樊锦诗,女,汉族,80岁,现任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
1963年7月,刚刚大学。
毕业。
的樊锦诗怀着保护祖国优秀。
文化。
遗产的梦想,千里迢迢来到了戈壁大漠深处的敦煌莫高窟,一待就是半个多世纪。55年来,樊锦诗扎根大漠,把自己的生命与敦煌融为一体,被誉为“敦煌女儿”。
樊锦诗为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弘扬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她注重加强文物保护,积极推动《甘肃敦煌莫高窟保护条例》和《敦煌莫高窟保护总体规划(2006-2025)》的颁布实施,使敦煌石窟走上科学保护之路;最早提出“数字敦煌”,策划实施了敦煌莫高窟史上规模最大的综合性保护工程--“敦煌莫高窟保护利用工程”;积极谋求敦煌石窟的国际交流合作,开了我国文物保护领域国际合作的先河;极力倡导并积极推动敦煌文化的普及工作,在国内外多次成功地筹办了敦煌艺术展览,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注重培养和造就人才,为敦煌石窟文物事业科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积极探索解决保护文物和开放利用的矛盾,提升了敦煌石窟科学保护和管理的现代化水平,被誉为“我国文物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和精心管理的典范”。
80岁的樊锦诗作为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退休不退岗、退休不褪色,是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的“莫高精神”的倡导者和模范践行着。2018年12月,樊锦诗同志被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授予改革先锋荣誉称号。
荣获“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和“最美奋斗者”称号的樊锦诗先生在一次发言时称:“我这辈子‘守一不移’,用毕生的精力只干了一件事,那就是保护莫高窟。”人们从她的匠心精神中领略到了“择一业,终一生”的执着风骨。
“守一”是古老的法门,这个法门比佛教还要早,因为人要修炼,一定得有一个调整身心的根本。
方法。
所谓“守一不移”,是指确立一个固定不变的目标后,经过一段时间的专注,就能在某个问题、某一领域、某种技术上有所成就,道家称之为“抱一”《道德经》说:“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守一不移是人类文明史为心性修养积累下的最宝贵的思想财富。
禅宗第二十八祖达摩,在少林寺的一个石洞里“面壁而坐,终日默然”达九年之久,当他离开石洞的时候,他坐禅面对的那块石头上竟留下一个达摩面壁的形象,衣纹褶皱隐约可见,宛如一幅淡色的水墨画像。后来人们把这块石头称为“达摩面壁影石”,将这个天然石洞称为“达摩面壁洞”,直至今日,遗迹犹存。
这使我想起了历史学家。
范文。
澜的座右铭“板凳要坐十年冷,
文章。
不写一句空”。无论是为僧师表还是历史研究,都需要守一不移的执念,以护佑“明心见性”的真诚,确保史书编纂的质量。这就意味着要用时间来打磨信念,用信念来消融时间。
现实生活中,有的人心浮气躁,渴望一举成名、一夜暴富;有的人“这山望着那山高”,见异思迁,习惯“急转弯”、擅长“换频道”。而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快速发展更是让人沉溺于碎片化的信息海洋中。如何排除杂念,在信息过载中找回专注?美国的一些教授尝试在课堂上放慢进度,稍作停留,让学生们或闭上眼睛、放空大脑,或盯着一件作品个把钟头……结果,一向高速运转的大脑静下来后,竟激发出令人意想不到的能量。尤其是智商高的人,因为兴趣广泛,他们的思维重点经常飘移;知识的碎片化与智力本身并无关联,但智力向多方面扩散时,就会像光线那样,激光高度聚焦可以穿透钢板,手电筒光线发散只能照射十几米远。
“其心欲驰散,急手还掣来”,要让“心猿罢跳,意马休驰”,一定得“急手还掣来”,不能含糊。急手,就是说在这个时候要有定力,如同蚂蟥吸血、老鳖咬筷子一样,死死不放。古人将对内心的管理比喻为牧牛--农田间的路很窄,放牛的小孩要目不转睛地盯着牛,牵着绳子,让牛只吃田埂上的草,不偷吃庄稼。偷吃庄稼即打妄想,牛好比我们的心,绳子乃用功的方法,看牛的小孩就是正念,要时刻控制住心中的妄想。
回望历史,古人都是用一辈子弄懂一经一论,然后以千经万论来印证所学的这一经一论,再把一切都归到这一经一论里,如此就是“一法通万法通,万法同一法”。修行如此,做学问也是这样。一个人时间和精力都是很有限的,想把这世间的所有学问都掌握既不现实也没必要,所以人还是要约束自己,把最大的精力投入到自己的事业上来,能把一门学问做得精到就不容易。只要守一不移,恒心、毅力如滴水穿石,即使有再大的困难与阻碍也能突破。这是前行的法宝,也是成功的要诀。
曾国藩识人用人认定一个“恒”字,他不在乎一个人有多聪明、有多大能力,而是着力考察其能否把一件事从头做到尾,力求持之以恒、有始有终。这世上怀才不遇的人比比皆是,一事无成的天才也十分普遍,可见智力并不能决定最终的成功,只有那些不计名利得失,耐得住寂寞、抵得住诱惑,坚忍不拔而又不懈努力的人才有可能获得成功,诚如苏轼所言:“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跬步不辍,终至千里;敦行不怠,终成大观。一个人的成功史,往往是一部守一不移的生命史。笃定“一”、坚守“一”、精于“一”,方能“功不唐捐”。怀素数年如一日勤学苦习,练就了一手“。
草书。
天下称独步”、“笔锋杀尽中山兔”的书法;艺坛宗师齐白石衰年追求画法出新,闭门谢客十载,终使画技有了“龙吟虎啸,经天纬地”之妙;“两弹一星”元勋朱光亚一生专心研究原子能,成为核武器领域公认的“众帅之帅”;“诺贝尔医学奖”、“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屠呦呦在几间平房里用土法提炼青蒿素,历经一百九十次实验失败后,才品尝到了成功的果实……无数报国赤子为了关乎国家和民族命运的“一件事”皓首穷经,披肝沥胆,这源于他们心中“穷尽一生,从吾所好”的执念。
“人若愿意的话,何不以悠悠之生,立一技之长,而贞静自守”--奥地利诗人里尔克的这句话,或可作为守一不移者的最好注脚。一个人倘若能够笃定一生的志趣,那么他就会拥有攀登高峰时的一根拐杖、浪里行船时的一张风帆,人生一定会充实顺畅,硕果累累。
被誉为敦煌女儿的樊锦诗,1938年出生于战火纷飞的北平,成长于上海。1963年,樊锦诗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北大考古专业。从此,就扎根黄沙漫天的大西北,在敦煌的莫高窟,一待就是五十多年。当同龄人在谈婚论嫁的时候,樊锦诗和恋人彭金章,却不得不面对两地分离的苦楚。
1986年,樊锦诗和爱人彭金章,终于在风沙漫天的敦煌团聚,这距离他们毕业时的约定,整整迟到了23年。那时的彭金章,已是武汉大学历史系副主任,和同事道别时,老彭幽默地说,还是敦煌胜利了,老彭投降了。支持妻子,彭金章没有半句怨言,然而大家心里都清楚,让一个年近半百的人,重头开始,要做出怎样的牺牲。
在樊锦诗的努力下,经过20多年的治沙工程建设,使袭击千年的黄沙,远远地停在摩根山后面。但防砂只是缓解了壁画病害的影响,并没有根本解决问题。当时,摩根壁画和彩色中,已经出现了一半以上的空鼓、变色、脱落等病害,樊锦诗也日趋中心。
为保护石窟,樊锦诗就在全国旅游景点中率先实行限流,没想到,这个先例却导致游客怨声载道。很多人说樊锦诗太傻,有钱不赚。然而,外界的争议,并没有扰乱樊锦诗的步伐。她在进一步思考,如何用更现代化的方式,向游客展示敦煌?一个偶然的机会,樊锦诗接触到了电脑,这为她打开了一扇新窗。
与此同时,范锦诗决定通过恋人彭金章的建议拍摄全面介绍敦煌的海报。工夫无心人,十年的探索与坚持,樊锦诗自创摩根数字展示中心,发表了010-3010和立体球幕010-3010两部电影。从那以后,模拟电影与实地参观相结合的观光方式,不仅可以减少游客的参观时间,还可以增加洞穴的装载量,一举两得。
樊锦诗,一位扎根戈壁大漠深处敦煌莫高窟半个多世纪的文博工作者,她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敦煌,奉献给了我国文化、文物保护事业,被人们亲切尊称为“敦煌女儿”。
当生活与工作面临抉择时,她也曾犹豫,也曾彷徨。刚结婚,她和丈夫就面临两地分居,一个在武汉,一个在大西北,北京大学的老师答应她,3年后就把她调到武汉大学,可是3年又3年,她们夫妻始终没有团圆。她的两个孩子都出生在大西北,没有人看孩子,在她去工作的时候,只能把孩子放在家里,每天她回来,听到孩子哇哇大哭,她这才放心,要是听不到孩子的哭声,她就提心吊胆。
几十年如一日的工作,让樊锦诗深深地爱上了这片沙漠,爱上了敦煌。她对丈夫说,反正我不走了,要不,你来吧!分居近二十载的家庭终在大西北团聚。她经历了新中国成立70年和改革开放40年的全过程,她的工作就是为了敦煌莫高窟的保护、研究和管理服务的。
2003年,敦煌研究院正在搞数字化,樊锦诗也在琢磨,莫高窟能不能数字化,让游客在洞外看?经过10年的探索与坚持,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竣工,推出《千年莫高》和立体球幕《梦幻佛宫》两部电影。
“奋斗的我、最美的国”新时代先进人物进校园工作启动仪式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举行。5位新时代先进人物代表樊锦诗、王泽山、杜富国、王传喜、方文墨担任启动仪式。
报告。
嘉宾,
教育。
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等出席启动仪式。
“我几乎天天围着敦煌石窟转,不觉寂寞,不觉遗憾,因为它值得。我这一辈子就做了一件事,无怨无悔。”现场,“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最美奋斗者、改革先锋、三八红旗手标兵、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以扎根西北大漠、一生坚守敦煌的亲身经历,讲述文化兴国。
故事。
诠释一位文物工作者的使命与担当。
最美奋斗者、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理工大学教授王泽山院士则以《忠诚担当勇攀科学高峰》为主题,回忆自己担当起“强军兴国”使命的初心:“不做亡国奴,就必须强国、有坚强的国防。”尽管已经84岁高龄,他仍然奋战在科研一线,不断在火炸药研究中攻坚克难,“我要和我国火炸药同行一起,继续推进我国火炸药在世界大国行列中前行。”
此外,大国工匠、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全国技术能手、中航工业首席技能专家方文墨作了题为《从“文墨精度”到“大国工匠”》的报告。据悉,出身于航空世家的方文墨是沈飞公司历史上最年轻的高级技师,他创造的“0.003毫米加工公差”被命名为“文墨精度”,2018年,他又将这个精度提高到了0.00068毫米。锉坏了无数把锉刀,阅读了400多本专业书籍,整理出20余万字钳工技术资料,他成为了“全国最好的钳工”。方文墨拿出火柴盒大小的零件,现场展示了自己的“锉修”手艺。“作为一名党员就得要多干一些,多付出一些,冲在别人前面的信念。”他说。
学
唱歌。
每当有一点点进步他都兴奋不已仿佛又找到了新的人生坐标。杜富国说:“我是一名普通的扫雷兵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
另外,时代楷模、最美奋斗者、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卞庄街道代村社区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王传喜则讲述了自己带领“落后村”变为“先进村”的经历,展现改革发展的成就缩影。代村地处沂蒙革命老区兰陵县,在上世纪末是远近闻名的“脏乱穷”村,负债近400万元,王传喜迎难而上,带领全村选择了“不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鼓励支持村民自主创业,实现强村富民、共同富裕”的新型集体化道路,率先实现了全面小康,成为乡村振兴的领头雁。他说:“能让老百姓生活一天比一天好起来,就是我们村‘两委’一直坚守的初心。”
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在启动仪式上讲话时指出,这是一堂有理想高度、思想深度、人生厚度、情感温度的思政大课,开展“奋斗的我最美的国”新时代先进人物进校园工作的目的,就是要发挥榜样作用,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敬仰先进、学习先进、争做先进,凝聚起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磅礴力量。
据了解,根据“奋斗的我最美的国”新时代先进人物进校园工作相关部署,各高校将广泛邀请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改革先锋、“时代楷模”、“最美奋斗者”等新时代先进人物,通过多种方式进入高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樊锦诗先进事迹的感动范文(17篇)篇八
樊锦诗同志敏锐地注意到人才建设的重要性。在敦煌石窟的保护研究事业快速发展今天,她清楚地认识到,拥有人才,就意味着拥有竞争力。从八十年代以来,通过国外交流与合作,派人员前往日本、加拿大、印度等国进修;同时还通过在国内大专院校的学历教育和培训,培养了一批专业人才,为了培养高层次人才,她提出与兰州大学联合,申请到了历史文献学(含敦煌学)的博士点;她倡导设立了敦煌研究院中青年优秀科研成果奖,设立专项经费,建立课题审报制度;筹集专门的出版经费,资助学术著作的出版;适应新的形势,她提出并制定了一系列人才培养、使用的制度,大胆起用一批青年专家走上中层领导岗位,让他们挑起敦煌保护、研究的大梁。樊锦诗同志一方面以事业留人,一方面也十分重视提高专业人员的生活待遇。近年来在她的关注下,敦煌研究院陆续出台了一些提高专业人员待遇的政策。在敦煌这样自然条件差,工资待遇并不算高的单位,高学历、高层次人才却占全国同类单位前列,这与她吸引人才的措施密切相关。
樊锦诗同志极力倡导并积极推动敦煌文化的普及工作,在国内外多次成功地筹办了敦煌艺术展览,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作为策划者之一,与中央电视台联合在莫高窟成功地进行了大型现场直播节目《敦煌再发现》,引起轰动。此外,樊锦诗同志还组织编写、出版了一批反映敦煌历史文化的通俗读物、vcd光盘等,不仅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出了贡献,也为世界各地了解中国、了解甘肃起到了积极作用。
在她的组织和协调下,敦煌研究院成功地承办了多次大型石窟保护、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向世人展示了半个多世纪以来敦煌研究院在保护、研究、弘扬敦煌历史文化方面取得的成就,赢得了海内外广泛赞誉。
作为石窟考古专家,她运用类型学和层位学的方法,结合洞窟中的供养人题记、碑铭和敦煌文献,先后撰写了《莫高窟北朝洞窟分期》、《莫高窟隋代洞窟分期》、《莫高窟唐代前期洞窟分期》等数十篇论文,完成了敦煌莫高窟北朝、隋及唐代前期的分期断代,揭示了各个时期洞窟发展演变的规律和时代特征。这些学术成果不仅确定了洞窟本身的时代,而且为敦煌石窟的各项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成为学术界公认的敦煌石窟分期排年成果。在合作撰写的《莫高窟290窟佛传内容考释》论文中,运用图像学方法,考证了莫高窟290窟窟顶佛传故事题材和内容,纠正了以往对该壁画的错误定名;她撰写的《敦煌石窟研究百年回顾与瞻望》,是对20世纪敦煌石窟研究的总结和思考,而由她主编,香港商务印务馆连续出版的大型图录《敦煌石窟全集·专题篇》,则是百年敦煌石窟研究的集中展示。她发表的《敦煌莫高窟的保存、维修和展望》、《敦煌莫高窟今后保护工作设想》、《敦煌莫高窟开放的对策》、《敦煌莫高窟的保护与管理》,是她对如何科学地保护、管理敦煌石窟做出的理性思考,而《从莫高窟的历史遗迹探讨莫高窟崖体的稳定性》则是她试图运用考古学的方法,探讨敦煌石窟环境演化的新的学术尝试。
在樊锦诗院长的带领下,敦煌研究院的工作在前人的基础上又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被党和国家领导人誉为“我国文物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和精心管理的典范”。她本人先后担任中共十三大代表,全国政协第八、九、十、十一、十二届委员。荣获全国优秀边陲儿女银质奖章,甘肃省优秀共产党党员,全国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甘肃省优秀专家,中组部、中宣部、国家人事部、科技部授予“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全国先进工作者,甘肃省三八红旗手,甘肃省巾帼十杰和20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荣获“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和“时代领跑者——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具影响的劳动模范”两项荣誉称号。荣获甘肃省三八红旗手标兵荣誉称号。
樊锦诗同志扎根大漠,面对戈壁黄沙,她无怨无悔,面对各种荣誉、鲜花和掌声,她不骄不躁。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她又开始筹划敦煌研究院的未来,她主持制定了《敦煌研究院“十五”业务发展规划》,按照《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和国际惯例,草拟了《莫高窟总体规划》;她发起并组织起草的《敦煌莫高窟保护条例》已由甘肃省人大常委会第31次会议通过实施,这是甘肃省第一部为保护一处文化遗址而做出的专项立法;她积极探索旅游人数的增加与石窟保护之间矛盾的解决办法,在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上提出了《建设莫高窟游客服务中心的建议》,被全国政协列为重点提案,并被评为十届全国政协优秀提案。目前该提案项目已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准,各项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中。
樊锦诗先进事迹的感动范文(17篇)篇九
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她从小在上海长大,1963年北大毕业后,把大半辈子的光阴都奉献给了大漠上的敦煌石窟。人们亲切地喊她“敦煌的女儿”。为了敦煌,樊锦诗和丈夫两地分居长达19年,两个儿子出生后都没有得到很好的照料,但她却视敦煌石窟的安危如生命,扎根大漠,潜心石窟考古研究和创新管理,完成了敦煌莫高窟的分期断代、构建“数字敦煌”等重要文物研究和保护工程。2019年国庆前夕,樊锦诗获颁国家荣誉称号勋章。
樊锦诗先进事迹的感动范文(17篇)篇十
获得“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后,81岁的樊锦诗一直很忙,从北京到香港、从厦门到巴黎……但她心里惦念的,全是敦煌。
“只要一息尚存,就要为敦煌努力。”她说。
从“挖宝贝”到“守宝贝”
“老祖宗留下了世界上独有的、多么了不起的东西”
樊锦诗中学时就爱逛博物馆。1958年填报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时,她以为自己以后成天“挖宝贝”。不想此后大半生待在了大漠,成了莫高窟的守护人。
在莫高窟9层楼旁的敦煌研究院院史陈列馆里,有一个不大的房间。土炕,土桌子,还有一个土“沙发”,这是樊锦诗曾经的住所。
生活是苦的。灰土怎么也扫不完,老鼠窜上床头是常事;一直与远在武汉大学工作的丈夫相隔两地,孩子出生时,身边没有一个亲人,没有一件孩子的衣裳。
有多次离开的机会,樊锦诗最终留在了敦煌。
“对莫高窟,是高山仰止。越研究越觉得,老祖宗留下了世界上独有的、多么了不起的东西!”樊锦诗说。
是吸引,更是责任。这座千年石窟曾历经磨难,成为“吾国学术之伤心史也”。常书鸿、段文杰等前辈白手起家、投身沙海,为保护敦煌倾尽一生心血。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前所未有地重视莫高窟的保护。“文物命运是随着国家命运的。没有国家的发展,就不可能有文物保护的各项事业,我们也不可能去施展才能。”樊锦诗说,“只要莫高窟存在,我们一代代人就要把它陪好。”
从“一张白纸”到“极具意义”
“让保护和管理真正符合国际标准和理念”
1987年,莫高窟被评为我国首批世界文化遗产。时任敦煌研究院副院长的樊锦诗是申遗的主要负责人。梳历史、理保护、讲开放,在填写大量申遗材料的过程中,她看到了更为深广的世界。
“文物保护的国际宪章和公约原来没听过,保护涉及法律和管理从前不知道,怎么处理保护与旅游开放的关系也不清楚。这给我莫大的刺激。”樊锦诗说,在全面了解世界文化遗产体系后,她更深入地认识到了莫高窟的价值。
“世界文化遗产的6项标准莫高窟全部符合。我想,一定要保护好莫高窟,让保护和管理真正符合国际标准和理念。”她说。
一幅关于过去、现在与未来的巨大图景,在樊锦诗心里悄然铺开。莫高窟历经千年,壁画彩塑已残损破败。如何让这一人类遗产“永生”?做过文物档案的她想到了用数字的方式。
上世纪80年代,敦煌研究院开始尝试文物数字化。就是将洞窟信息拍照,再拼接整理,最终形成能够“永久保存”的数字洞窟。这些数字资源还可以被“永续利用”,成为出版、展览、旅游等的资源。
说时容易做时难。形制改变、颜色失真、像素不足等一个个问题摆在眼前。与国内外机构合作,自己逐步摸索……樊锦诗说,从提出设想到真正做成高保真的敦煌石窟数字档案,他们花了整整20年。
这些数字资源显示了价值。2014年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投运,数字球幕电影让游客领略了石窟风采,也缓解了保护的压力。
此外,敦煌研究院还在立法保护文物、制定《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等诸多方面进行了探索、总结了经验、推广了成果。莫高窟的管理与旅游开放创新模式,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的认可,称其是“极具意义的典范”。
“莫高精神”成大漠“第二宝藏”
“这是我们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自1944年敦煌研究院建院以来,一批批学者、文物工作者来到大漠戈壁中的敦煌。今年国庆前夕,樊锦诗为工作30年以上的敦煌人颁发奖章。她那一头白发,写照着岁月的流逝,见证着一代代传承。
建院70周年之际,樊锦诗在总结前辈创业历程后,总结出了“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的“莫高精神”。
“老先生们明明可以拥有很好的生活工作环境,偏偏历经千辛万苦留在敦煌,他们就是精神符号。东西坏了还可以再造,‘莫高精神’垮了就啥也没有了。这是我们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樊锦诗说。
如今,莫高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与大城市比还有不小差距,却仍有年轻人不断踏着前辈的足迹来到敦煌,甘愿奉献。他们说,“莫高精神”已经成为文物以外的“第二宝藏”。
“干了一辈子,总是不由自主地想敦煌。”“敦煌女儿”樊锦诗充满感情地说。
樊锦诗先进事迹的感动范文(17篇)篇十一
1、黄旭华:中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
(1926.3.12-)著名船舶专家,核潜艇研究设计专家。1964年研制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各项性能也均超过美国1954年的第一艘核潜艇。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原籍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县玉湖镇新寮村,出生于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
1949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造船系船舶制造专业,先后从事过民用船舶和军用舰艇的研究设计工作。
1958年开始参与并领导我国核潜艇的研究设计,历任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第七一九所副总工程师、副所长、所长兼代理党委书记,受国防科工委任命为核潜艇副总设计师、总设计师。现为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中国工程院院士。他从事核潜艇研制工作30多年,为我国核潜艇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刘盛兰:高龄老人拾荒助学子。
刘盛兰,男,91岁,山东省烟台市蚕庄镇柳杭村村民,“五保”老人。
刘盛兰是位普通村民,年轻时在外打工,后来在一家企业作保管员。73岁的时候,老伴去世,他成了孤寡老人。为了让自己老了无力行动时,身边会有一个照顾他的人,他开始了助学。这是老人的初衷。但后来,他助学的规模远远的超出了自己的想像。,刘盛兰在报纸上看到了一则救助报道,从那时起,73岁的他就将自己微薄的工资捐出去。而受捐助的学生,也逐渐从周边几个地市“扩张”到全国各地。最多的时候,他同时资助着50多名学生。每天清早,刘盛兰起来弄点简单的饭菜,就骑着自行车走村串巷去了,直到捡回一大堆破烂。他几乎未尝肉味,没添过一件新衣,“吝啬”的连一个馒头都舍不得买,可捐资助学总计7万多元,资助了100多个学生。刘盛兰一直没进养老院,这样能拿到每年4000元的生活补贴。这些钱他全部捐给了贫困学生。刘盛兰唯一珍藏的是一个深蓝色布袋,里面装满了汇款单和回信。这么多年过去了,老人也不记得汇出去多少钱、收了多少封信。8月,因为肾病,刘盛兰住进了医院,但他仍然惦记着捐资助学,担心汇款中断和没到位会断了孩子们的希望。得知老人住院,很多受资助的孩子回来看望他,照顾他。
3、陈俊贵:守墓老兵。
陈俊贵,男,汉族,55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尼勒克县乔尔玛筑路解放军指战员烈士陵园管理员。
1979年,陈俊贵随所在部队到新疆参加修筑天山深处杜库公路的大会战。1980年4月6日,部队被暴风雪围困在天山深处,面临断炊的危险。四名战士奉命带着最后的干粮出门求援,在风雪弥漫的生死关头,班长把最后一个馒头给了年龄最小的陈俊贵。班长和战友陆续牺牲了,陈俊贵终于找到了人群,部队得救了。接受4年冻伤治疗后,他复员回到辽宁老家,始终没有忘记班长的临终嘱托:希望陈俊贵可以去他的老家看望一下自己的父母。陈俊贵不知道战友的家庭地址和父母姓名,多方打听无果,1985年冬天,陈俊贵作决定,带着妻子和刚刚出生的儿子,来到班长和战友牺牲的新疆天山脚下,为战友守墓。20多年里,他从未停止对班长父母的寻找。终于,他从一名扫墓的老战友口中得到班长在湖北省罗田县白莲乡的地址。10月,陈俊贵赶赴罗田县,得知班长父亲母亲都已去世。陈俊贵跪在班长父母坟前说:“对不起,我来晚了,你们不要牵挂,今生今世我都将守在郑林书坟前,让他永不寂寞!”目前,陈俊贵已将班长和副班长的遗骨,从新源县移到新扩建的尼勒克县乔尔玛筑路解放军烈士陵园安葬,还担任了这里的管理员。陈俊贵说:“我不仅可以和班长在一起,还可以守护为修筑天山独库公路牺牲的战友们了!”
4、段爱平:老百姓的贴心人。
段爱平,女,57岁,山西长治市襄垣县王桥镇返底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19,段爱平嫁进了返底村。为改善生活,她借钱做起了焦炭生意,两年下来赚了几十万元。当时的返底村是个名副其实的穷村,村小学的教室是危房,孩子们没有教师上课。没上过学的段爱平决定出资为村里建一所新小学。,段爱平在没有参加候选的情况下,高票当选为返底村委主任。上任后,段爱平先后给村里盖了学校,建了养老院。为了建养老院,她没时间陪肝癌晚期的老伴,为了使村民发家致富,她带领村民种植药材,改造全村电网,投资园林建设,栽植树木,而这些项目中段爱平自己就贴了十几万。去年,段爱平被诊断为淋巴癌,经过化疗、电烤,她的脖子已经看不到完整的肌肤,每天就靠葡萄糖和止疼药度日,身体已经到严重透支的地步。就是这样,她也没有离开工作岗位,每天想着的是要尽力再为村民做更多的事。
5、沈克泉、沈昌健:“油菜花父子”35年追梦路。
沈克泉,男,享年74岁,湖南省常德市临澧县杨桥村村民。
沈昌健,男,46岁,湖南省常德市临澧县杨桥村村民。
1978年,养蜂人沈克泉在贵州山区发现了3株花期长,生长结构好的野生油菜,将其带回家乡播种,想为养蜂场提供新的蜜源。继而想到改良培育出产量高的油菜品种,为家乡解决吃油难的问题。一开始,乡亲们嘲笑他“泥腿子想当科学家”。直到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沈克泉培育出了优质油菜种,得到了乡亲们的认可。上世纪九十年代,由于沈克泉的油菜品种未经国家审定,当地部门对沈克泉进行了罚款、拘留。但他仍刻苦自学有关油菜遗传育种和生产栽培的知识。在没有专业分析、没有专业仪器的情况下,父子俩用肉眼观察,凭记录总结规律。,家里为搞油菜研究欠债不少。沈昌健卖掉中巴,带着卖车款回家投入油菜研发。,沈克泉父子繁育的“贵野a”不育系获国家发明专利证书。,沈克泉带着自己培育的巨型油菜“独闯”在武汉召开的第12届国际油菜大会,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沈克泉去世,沈昌健依然是坚持着油菜育种。家人将沈克泉葬在离试验地不远的山坡上。家人知道,这些油菜是老人最后的心愿和牵挂。如今,沈昌健的“沈油杂”202、819已进入区域试验环节,五亩送检试验田里有300个单株样本,每个样本送检一次就是200元;300亩的示范片里还欠着两万多的工钱,马上要施肥又是两万的肥料钱。对于已经35年没有主业收入的沈昌健一家而言,“吃饭靠田,科研靠借”。几十年来,沈克泉、沈昌健父子自筹资金150多万元,这几年政府也常有资助,可沈家里欠下了不少债,“几乎所有亲戚都借遍了。”家里最值钱的是两台用来贮藏油菜种子的冰箱。35年父子相继,只为一株油菜的梦想。沈昌健说等现在的种子通过审定了,会卖给种子公司,拿着资金去滚动开发下一代油菜杂交新组合。自己的油菜育种路也许得“慢慢走”,但怎么也会走下去。
6、方俊明:迟到的荣誉、不悔的信念。
方俊明:男,56岁,湖北省武汉市武昌人。
1985年8月,28岁的方俊明为救一个假装落水的顽童,跃入河中,造成颈椎骨折,高位截瘫。直到月,方俊明终于获得了迟到28年的见义勇为荣誉称号。虽然荣誉迟到了28年。但方俊明从来没有后悔那次行动。一个家庭的艰辛,一个生命的委屈,这一切都见证了善良在人们心中的恒定不变的价值。
7、格桑德吉:悬崖边上的护梦人。
格桑德吉,女,西藏自治区墨脱县帮辛乡小学的一名教师。
格桑德吉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毕业之后她并没有像其他同学一样选择留在大城市工作而是毅然回到西藏。为了让雅鲁藏布江边、喜马拉雅山脚下的门巴族孩子有学上格桑德吉放弃拉萨的工作主动申请到山乡小学教学。墨脱县帮辛乡因常年泥石流、山体滑坡是墨脱最后一个通公路的乡。为了劝学格桑德吉天黑走悬崖、在满是泥石流、山体滑坡的道路上频繁往返;为了孩子们不停课别村缺老师时她不顾六个月身孕、背起糌粑上路;为了把学生平安送到家每年道路艰险、大雪封山时格桑德吉过冰河、溜铁索把四个月才能回一次家的学生们平安送到父母的`身边。这些年为了教好孩子们格桑德吉将自己的女儿央珍从两岁时一直寄养在拉萨的爷爷家当一年之后格桑德吉再到拉萨的时候女儿已经不认识她了。年时逢格桑德吉荣获“最美乡村教师”节目组特地邀请了格桑德吉的丈夫和女儿来到北京。同时这也是格桑德吉与女儿的第五次见面。
十三年来,在格桑德吉的努力下,门巴族孩子从最初失学率30%,变成到今天入学率95%。她教的孩子有6名考上大学、20多名考上大专、中专,而她自己的女儿却留在了拉萨,一年才能见一次。村民们亲切地称她为门巴族的“护梦人”。
8、姚厚芝:绝症母亲为孩子留学费耗时3年绣出清明上河图。
姚厚芝,女,38岁,重庆市巫溪县塘坊镇红土村村民。
19,姚厚芝嫁给了王以朝,婚后一起赴山东煤矿打工。随着两个孩子的出生,姚厚芝专心在家带孩子,丈夫在煤矿挖煤。,一场病魔突袭,彻底摧垮了这个家。姚厚芝查出乳腺肿瘤,需立即做切除手术。面对高额的手术费,姚厚芝选择了“药疗”。几年下来,病情没有丝毫好转。202月,姚厚芝从电视上得知,绣十字绣也能卖钱。第二天,她坐车辗转十余小时,咬牙花2800元购回一幅6.5米长的十字绣《清明上河图》十字绣样。这次的“先斩后奏”,让一向疼她的丈夫火冒三丈,觉得她是在瞎折腾,可姚厚芝有自己的想法。从此,姚厚芝过起了“两点一线两头黑”的生活,每天绣十字绣长达17个小时。7月,经过3年零5个月的昼夜追赶,这幅共需127万针才能刺制而成的《清明上河图》终于落针。有收藏家上门出20万收购,姚厚芝拒绝了。姚厚芝想将十字绣保存下来,即便有一天自己不在人世了,再把它卖出去,孩子们上大学的钱就不用愁了。姚厚芝的儿子王锐读初中,女儿王琼读小学。王锐说长大了要当医生,给妈妈治病。不善言辞的丈夫,不知道怎么劝说妻子,本身患有肝病的他只是拼命地下井,希望能早点挣够钱给妻子治病。第一幅十字绣完工后,姚厚芝又买回了一幅长22米、宽0.85米的《清明上河图》十字绣样。这幅刺绣的难度、时间和价钱是第一幅的好几倍。姚厚芝偷偷找以前的工友七拼八凑了一万元,瞒着丈夫说只花了两三千元。她怕丈夫心痛和着急,因为家里实在是负担不起。从20到现在,姚厚芝花去的医药费已达10多万元。如今,王以朝仍在山东挖煤,姚厚芝在家照料两个孩子的生活。姚厚芝说,第二幅《清明上河图》已绣了快6米。希望老天能再给她3年时间。她现在就是一个与时间赛跑的人,不知道自己生命何时会终结。她没有其他奢求和心愿,只是想尽自己所能多给孩子留点什么。
9、龚全珍:将军梦,守护情。
龚全珍,女,90岁,现居江西莲花县琴亭镇金城社区。
1957年8月,开国将军甘祖昌主动向组织上辞去新疆军区后勤部长职务,回家乡江西省莲花县坊楼乡沿背村务农,龚全珍相随而归。那一年,她34岁。将军当农民,甘祖昌是新中国第一人。龚全珍完全理解和支持丈夫的决定:“老甘不是一个普通的农民,正像他说的那样,‘活着就要为国家做事情,做不了大事就做小事,干不了复杂重要的工作就做简单的工作,决不能无功受禄,决不能不劳而获’。”从新疆到江西,全家11口人的行装只有3个箱子,却带了8只笼子,里面装着新疆的家禽家畜良种。当时甘祖昌每月工资330元,生活上十分节俭,把2/3的工资用来修水利、建校舍、办企业、扶贫济困。他一共参加建起了3座水库、4座电站、3条公路、12座桥梁、25公里长的渠道。龚全珍全力配合丈夫,也把自己工资的大部分花在支援农村建设上。回到莲花头几年,她没有做一件新衣服。龚全珍在家里呆不住。步行25公里到县文教局联系工作,被分配在九都中学任教。这所学校条件很差,只有3名老师,她却一点不嫌弃,第二天就搬铺盖去了学校,开始把自己赤忱的爱投入到这片红土地。
1961年,县文教局安排龚全珍到同乡的南陂小学当校长,在那里一呆就是13年。后来,她又被调到离家不远的甘家小学当校长,依然还是老作风,吃住在学校,全身心地扑在工作上。1986年3月,甘将军因病逝世,一只铁盒子是他留给妻子和儿女唯一的遗产,里面用红布包着3枚闪亮的勋章。离休后,龚全珍积极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倾力捐资助学、扶贫济困,开办“龚全珍工作室”,服务社区、服务群众,从青春岁月到耄耋之年,为广大群众做了大量的实事好事,受到当地干部群众的尊敬和爱戴。2013年9月26日,龚全珍获得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称号。
10、胡佩兰:来坚持每周出诊6天的百岁仁医。
胡佩兰,女,98岁,解放军3519职工医院和郑州市建中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坐诊医生。
1944年,胡佩兰毕业于河南大学医学部,70岁时才从郑州铁路中心医院的妇产科主任位上退休。退休后,她一直坚持坐诊。胡佩兰生活节俭,舍不得在自己身上多花一分钱。但她经常大方地给病人垫付医药费。她还拿出微薄的坐诊收入和退休金,捐建了50多个“希望书屋”。胡佩兰患有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进出都要坐小推椅。2013年7月,98岁胡佩兰心脏病突发,经抢救后,第二天她依然准时到医院坐诊。胡佩兰根据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平时看病不太依靠高科技仪器。因为慕名找上门的病人多,胡佩兰每天都会坚持看完所有病人才下班,对患者也极有耐心,给病人开药,很少超过一百元。如今,胡佩兰的记忆明显下降,耳朵也不如以前,但病人的情况她却记得清清楚楚,耳朵里放着助听器,听不清的地方,便由旁边的学生解释。胡佩兰对病人的态度有目共睹,她经常说:“医患关系搞不好是因为交流不够,医生只要对病人认真负责了,病人也自然会对医生极力配合,不管面对哪一个病人,都要把患者当成自己的第一个病人来对待。”直至今日,胡佩兰已经在一个工厂职工医院和现在的地方,连续坐诊20年,坚持每周出诊6天,风雨无阻。
樊锦诗先进事迹的感动范文(17篇)篇十二
杜富国原本是一名边防战士,2015年主动申请加入云南扫雷大队清理边境雷患,只为了还百姓一片安宁。他为什么要申请去扫雷?杜富国作为一名战士,他的初心朴素:“面对地雷,难道让老百姓上?”杜富国和战友们就觉得,这时候就该军人上。
“你退后,让我来!”他明明知道扫雷是和平年代最危险的工作,明明知道前进一步可能就是死,退后一步完全可以生,依然这样坚持。没有人不爱惜生命,没有人不渴望光明,但总要有人负重前行。
是的,杜富国在生死考验面前,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军人!
失去双眼,我们任何人都可以闭上双眼体验一分钟,而这位年轻的战士,要用一生去体验。我们抬眼能见的缤纷色彩和万千世界,对失去双眼双手的杜富国来说,只能是记忆。
樊锦诗先进事迹的感动范文(17篇)篇十三
1983年的一个夏天,一个瘦弱的年轻女孩在北京火车站背着大大的背包,戴着帽子,怀着理想,准备出发---奔向敦煌。
这个年轻瘦弱的女孩是谁?她,就是年轻的樊锦诗!
樊锦诗是谁?她就是第四届“吕志和奖——世界文明奖”获得者,她就是今年国家特别拿出2000万奖励的人,她就是被称为“敦煌的女儿”,甘愿来守护敦煌的人。
她曾经说过,如果让我在死去时留下一句话,我会说:“我只是为敦煌做了自己力所能及的。”是的,她用自己的执着和坚守,成功的保护了敦煌。记得曾经有一次,某个大牌旅游公司想在莫高窟不开放的时候,让游客进入,而她硬是顶着层层压力把这个情况给制止了,她说“如果因为对莫高窟保护不当,而使它被破坏了,那我就是民族的罪人。”她用自己的铮铮誓言践行着自己的行动。从年轻的小姑娘直到现在的白发苍苍,她一直全心全意的投入到保护敦煌的行动之中。对的,正因为她的执着和坚守,才令她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樊锦诗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英雄的事迹也值得我们铭记,我们一定以她为榜样,刻苦学习,执着坚守,长大后也为国家的富强做出自己的贡献。
樊锦诗先进事迹的感动范文(17篇)篇十四
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20xx年4月8日晚,央视《朗读者》第八期迎来勇气的主题,节目现场,与樊锦诗同奋斗在敦煌的研究人员们朗读了余秋雨的《莫高窟》、季羡林的《在敦煌》、冯骥才的《人类的敦煌》(均为节选),献给以樊锦诗为代表的几代敦煌人。
提起樊锦诗,有些人可能不知道,可说起敦煌,没有一个中国人不知道。敦煌莫高窟是我国著名的四大石窟之一,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艺术宝库。
1963年,刚从北大考古系毕业的25岁上海姑娘樊锦诗,被分配到敦煌文物研究所,此后54余年樊锦诗以敦煌为家,走过了莫高窟大大小小735座洞窟,她领衔出版的`《敦煌石窟全集(考古报告)》第一卷被称为精致绝伦、佩服之至,可以说,没有樊锦诗,就没有今天我们看到的莫高窟,季羡林先生都赞她功德无量,她为永远的敦煌倾尽了一生的心血,被誉为敦煌的女儿。
樊锦诗把文物保护与合理利用紧密结合,从壁画病害防治到崖体加固,从环境监测到风沙治理,她和敦煌研究院的保护工作者一起,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莫高窟治沙工程、数字敦煌馆工程等十三项文物保护与利用工程,为新世纪敦煌文物的保护与利用构筑了宏伟蓝图。
五十余年扎根大漠,倾全力保护、研究与利用敦煌石窟所做出的杰出贡献,国家与人民不会忘记,中共十三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优秀边陲儿女、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改革开放以来优秀共产党员代表等荣誉称号纷至沓来。面对戈壁黄沙,她无怨无悔;面对荣誉掌声,她不骄不躁。她说:我觉得我很平凡。我不能说我真的做好了一件事情,从历史辩证法来看,当时觉得做好的事情,以后未必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我只能说,我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从常书鸿到段文杰,再到今天的樊锦诗,在敦煌研究院70年事业发展的背后,凝聚的是几代莫高窟人的心血他们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这是属于莫高窟人独有的精神特质,这就是莫高精神。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基层干部,我们要学习樊锦诗先生这种甘于奉献、勇于担当的莫高精神,扎根基层,踏踏实实、勤勤恳恳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在服务群众的社会实践中放飞自己的青春理想!
樊锦诗先进事迹的感动范文(17篇)篇十五
1988年刘秀祥出生在贵州省望谟县,这个地方四周都是大山,贫困闭塞。直到xx年11月才刚刚摘掉贫困县的帽子。在小秀祥四岁那年,父亲因病去世了,丢下了三个孩子。母亲不堪生活的重压,患上了间歇性精神病,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
后来,哥哥出外打工,杳无音信;姐姐也离开了家,不知去向,家中只剩下母亲和小秀祥孤儿寡母两个人。那年小秀祥11岁,独自撑起了家庭的重担,一个人照顾母亲。
他身单力薄,无力下田干活,就把家里的农田租了出去,换些口粮和母亲糊口。小秀祥一边照顾着母亲的生活起居,一边捡垃圾、挖药材换些生活开支,就这样和母亲相依为命,勉强度日。
小秀祥从小就具有远见卓识,他认准了只有文化知识,才能改变贫穷落后的生存困境。因此小秀祥学习格外努力,小学毕业时的成绩排在全县第三。可是由于家里经济条件的原因,无法去上最好的县中学,而是去了县里的一所民办中学,以摸底考试第一的成绩免费入学。
小秀祥带着母亲离家来到县城上学,举目无亲,首先要解决的是食宿问题。小秀祥自力更生,在学校旁边的山坡上搭了一间窝棚,在地上挖了锅灶,作为自己和母亲的容身之处,就这样安顿了下来。小秀祥还利用课余时间捡废品、打零工赚点花销,支撑着把书读下去。
三年后,初中毕业,小秀祥考入了安龙县第一中学。
小秀祥又带着母亲来到安龙县开始了高中的求学生活。在县里租不起住房,这里也没有条件再搭窝棚,小秀祥就想办法租下了农户不用的猪圈,每月只需支付十几元钱。小秀祥将猪圈打扫干净,用编织袋遮挡住四周,勉强能够遮风挡雨,算是解决了两人的住处问题。
小秀祥还是一边勤工俭学,一边刻苦读书。长期的营养不良再加上巨大的精神压力,小秀祥终于在高考前病倒了,高考落榜了。
这个多年来一直支撑着他的精神支柱,轰然倒塌了。小秀祥再也坚持不住了,他要离开,永远地告别这个带给他这么多痛苦和磨难的世界。小秀祥默默地收拾着东西,做着离开前的最后准备。
他翻看着自己的一本日记,自己曾经写下的一句话蓦地映入眼帘:“当你抱怨自己没有鞋子时,却发现旁边还有没有脚的人。”
这句话像一道闪电击中了他,小秀祥突然醒悟了。“难道就这样放弃吗?就这样抛下自己的母亲离开吗?我有手有脚,有母亲,还有家,比起那些无依无靠的人不知幸福多少倍,我还可以重新来过!”
小秀祥又振作起来了,他找了个学校复读,准备再次参加高考。在这一年的时间里,小秀祥发奋苦读,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努力。第二年的夏天,小秀祥收到了来自临沂师范学院(现在的临沂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小秀祥成功了,他抱起母亲喜极而泣。
可是随之而来的学费、路费问题又摆在了眼前。小秀祥下定了决心,“只要能够答应他带着母亲去求学,解决学费和路费问题,他可以不惜任何代价,并且签下协议。”
秀祥带母求学的经历被媒体报道了出来,牵动了亿万人的心,也感动了校方。校方为他和母亲提供了住处,还给他安排了勤工助学的工作,秀祥顺利地开始了大学生涯。
秀祥的生活开始慢慢好转,同时他也没有忘记回馈社会。秀祥把自己省吃俭用攒下的钱寄回家乡,给他一起拾破烂时结识的三个弟弟妹妹,资助他们上学。
大学毕业在即,秀祥来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面对就业该何去何从的难题,摆在了秀祥面前。此时他一直资助上学的一个妹妹打电话告诉他,她要嫁人了,她不想再继续读书了。
这个电话让秀祥感到非常震惊,经过深思熟虑,他决定放弃留在城市的机会,毕业后返回家乡,做一名教师。“我要回去,我要告诉他们,梦想的力量有多大。”回到家乡,他可以帮助那些和他曾经是一样的孩子们,通过教育改变他们的命运,改变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家乡更需要他。
樊锦诗先进事迹的感动范文(17篇)篇十六
对于这个名字很多人可能并不熟悉,但对于敦煌莫高窟,所有人一定不陌生。
季羡林说: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
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再没有第五个;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中国的敦煌,再没有第二个。
敦煌莫高窟,作为中国给予世界独一无二的礼物,却以一种缓慢的、不可逆转的`态势在消逝。而这个叫樊锦诗的姑娘,在最青葱的岁月选择来到大漠深处,倾尽一生的时间守护敦煌,为莫高窟带来了永生。
她是永远的敦煌的女儿。
她在《永远的敦煌》里写道:我们不仅着眼于当代的保护,而且努力做到完完整整、原汁原味地将莫高窟的全部价值和历史信息传给子孙后代,我们没有权利将留给子孙后代的文化遗产毁在我们这代人手中。
我几乎天天围着敦煌石窟转,不觉寂寞,不觉遗憾,因为值得。我这辈子就做了一件事,无怨无悔。对于她而言:做一个像样的人,度过一个像样的人生。当你回首往事时,不因碌碌无为而悔恨,也不为虚度年华而羞耻,那你就可以好骄傲地跟自己说:你不负此生。
一辈子,一颗心,一件事,足矣。
樊锦诗先进事迹的感动范文(17篇)篇十七
樊锦诗,祖籍浙江杭州,1938年生于北平,长于上海。1958年考入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考古专业,1963年毕业后到敦煌文物研究所(敦煌研究院前身)工作至今,被誉为敦煌女儿。
20xx年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改革先锋·文物有效保护的探索者称号,20xx年被授予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并获得最美奋斗者称号。
多年前,敦煌研究院来了一位武汉大学博士,很有研究才能。为了工作,他和妻子长期分居两地,孩子寄养在外婆家。几年后,考虑到更好照顾家庭,他萌生了离开敦煌的念头。敦煌女儿樊锦诗也经历过同样的纠结,她把一切看在眼里。樊锦诗和丈夫彭金章商量后决定,以博士能接受的'最低价把房子卖给他,为敦煌留住了人才。因为她深知留下一个人才比留下一套房子重要!
樊锦诗说,对每个职工而言,有什么能比一家人安居乐业更重要?而对敦煌研究院来说,最重要的就是人才!每一个放弃优渥生活来莫高窟的人,都怀有可贵的信念,都战胜了世俗意义上的诱惑和欲望。
对刚来敦煌研究院的年轻人,樊锦诗直言不讳:年轻人有三条道可走,一条是黄道,一条是白道,还有一条是黑道。黄道是做官,白道是发财,黑道就是做学问,在黑暗中摸索前进。到敦煌就只能走黑道了。这些年轻人留了下来,也成了打不走的莫高窟人。
樊锦诗年轻时内向沉默,上台说不出话,照相靠边站。但她现在说话直来直去,大胆与人争论,着急时会跟人争执,有人说她严厉、不近人情,但樊锦诗无所谓,尽心尽力解决问题才重要。
我有责任为敦煌事业的发展留住人才。樊锦诗说,如果有朝一日我离开敦煌,大伙儿能说,&这老太婆还为敦煌做了点实事&,我就满足了。
莫高精神,其实有16个字: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第一就是守住文化之根。
一生择一事,一事终一生,只要对文物有深深的爱,就会想尽一切办法保护它。在樊锦诗眼中,敦煌确实了不起,一千年的古代艺术家的创造,他们默默无闻,给我们留下这么内容丰富的一份遗产,在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需要年轻人,文物的保护、弘扬、传播和传承,都需要后继有人。让我们共同为祖国悠久的文化尽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