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学实践分享(专业22篇)

时间:2024-12-18 作者:纸韵

范文范本具有教育意义和启发性,可以引导我们思考人生、价值观等深层次的问题。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范本,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启示和指导。

地理教学实践分享(专业22篇)篇一

本学期是在学生经历一个学年的地理方面知识的学习进入了初二阶段,学生在初一阶段的学习中,掌握了必要的基础知识,也具备了一定的地理技能。在课堂上能进行有序的教学,但学生之间的水平参差不齐,一些学生由于平时投入少,未能及时做好复习,课堂内精力不集中。有的学生读图分析的能力不太强,所以本学期要按照班级实际情况,并在教学中关注全体学生,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成果。

二、教材分析。

学习中国地理知识和运用常见地图、地理图表,以及填写简单地图和图表能力,培养学生对地理事物的观察,记忆想象思维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简单的地理问题的能力。初步树立正确资源观、人口观、环境观,懂得协同人类发展与环境关系。

三、本学期教学目的。

本学期是在八年级上册讲述中国地理概况、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的一般特征的基础上开始进一步阐述我国不同的地理差异,认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之间的差异。了解省级区域、省内区域和跨省区域的位置、自然特征及经济的发展状况。

四、提高措施。

1、在一年级现有的基础知识上,根据学生的实际做好每一节课的课堂实际,在课后的反思中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取长补短,提高和完善自己的教学。在课堂上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地理事物和现象,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在相应地理材料、图片中独立获取地理知识。在平时月考之前,把学习的基础知识要掌握好,并及时发现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加强记忆方法和学习方法的指导,对个别学生加以指导,使他们更快进步。

2、做好不同学生的提高工作。本学期要对中学生在掌握好基础知识的同时,提高他们的地理能力,如读图和用图的能力。对于他们不正确的学习方法给予改进,在课堂上要注意他们的听课状态检验学习效果。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因人数较多,所以更要加强听课效率,适当完成基本任务。就是掌握本节基础知识和在图上读懂必要的内容,就是从简单的知识学起,使他们能体会到成功,多给他们一些鼓励,还要继续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3、结合中国地理的具体内容,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家乡的教育。根据我们国情、乡情,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和环保观的教育。纠正他们不良的学习习惯,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

地理教学实践分享(专业22篇)篇二

二、活动背景。

“__学院博爱同盟”是在我校学工处指导下,于20__年6月7日成立的一个从事自助、助人活动的公益性学生团体,其主体是我校历届获得江苏陶欣伯助学基金会资助的学生。本团体的宗旨是:传递社会关爱,锻造自强之才。以__学院为依托,宣扬陶欣伯先生以及江苏省陶欣伯助学基金会的博爱精神,为广大同学作表率,勤勉学习,立志成才,回报家乡,回馈社会。

时值暑假来临,“博爱同盟”的会员们,希望藉此机会,展示晓庄学子风采,奉献爱心,传递关爱,让爱心薪火相传。

三、活动意义及目的。

1、“人生天地间,各自有禀赋。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在社会服务中,体现自身价值。

2、通过此次活动让同学们全方位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培养适应社会的能力,通过社会实践锻炼同学们的实践能力。

3、传递社会关爱,锻造自强之才。团队的组成人员大部分都是“博爱同盟”的自然会员,是受陶欣伯先生资助的自强之才。通过这种方式,既是对陶先生的一种慰藉,也是我们自我锻造的一种很好的方式。

4、我为晓庄争光添彩,充分发挥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精神,使大学生本着一颗关爱之心,帮助弱势群体,担负起助残、扶弱的职责。

5、发扬我校老校长“知行合一”精神的例证,将在校学习的理论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的实证,在服务中,宣扬了行知精神。

四、活动时间:20__年6月29日——7月3日。

活动地点:东山敬老院。

五、活动宣传。

做好活动的宣传工作,可以通过自制的宣传板、横幅、“博爱同盟”博客以及网络西祠讨论版,扩大宣传。对东山敬老院进行宣传,让更多的大学生了解南京的老人,了解他们的生活状态,引起大学生对弱势群体的关注,激发当代大学生应有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志愿服务意识。

六、活动安排。

(一)准备阶段:20__年6月13日——6月28日。

1、联系实践基地------东山敬老院,把活动时间、地点、方式、内容,以及一些细节问题沟通好。

2、从团体自主报名的志愿者中进行严格选拔,人数为13人。

(二)召开活动动员大会,介绍在敬老院的相关工作,并对相关沟通服务技巧进行集中培训。

(三)实施阶段:20__年6月29日——7月3日,持续5天。

实践地点:东山敬老院;。

活动内容:擦窗,拖地,读报,陪老人聊天等。

分组情况:志愿者分为秘书组、后勤组、宣传组、服务组4个小组。每组确定小组长,明确工作任务。该服务实践活动由钟大悠同学负责。各组做好自己的工作,保证活动正常进行:

1、宣传组负责活动的宣传,包括制作横幅、横幅的携带和管理;准备好相机,负责全程拍照和摄影;如有可能,联系媒体报道。

2、后勤组负责成员的物品的供应和安排:准备好衣服、药品、水,管理财务,做好组织交代的其他任务。

3、秘书组负责制作小组成员通讯录;制作一份活动简报;活动结束后完成实践课题和团队总结;在敬老院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工作。

地理教学实践分享(专业22篇)篇三

积极响应校团委和学院号召,开展各项活动。工作重点放在传统优势活动、部门内部建设、社会实践与体验合理模式的探索。以此加强部门之间和部门内部成员之间的交流协作,调动部门成员的参与活动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成员参与、策划活动的能力!

二、本部活动安排。

组织暑假社会实践并上交报告通知。

根据校团委有关文件精神和要求,结合我院实际工作需要,做好暑期“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和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开学初期,上交社会实践报告。

三、部门内部建设。

1、部门例会。

例会每两周一次,主要加强感情交流、增进彼此了解,总结前期工作中的经验教训,讨论近期工作安排。充分发挥例会的作用。

2、部门纪律。

(1)、本部成员必须遵守本部规章制度。

(2)、会议提前5分钟到场,不迟到,不早退,不无故不参加会议。特殊情况必须提前请假并得到同意。

(3)、会前根据所通知会议内容充分准备,提高会议效率。

(4)、出席会议必须自带笔记本和笔,认真做好会议记录。

(5)、积极完成自己负责的工作。

四、积极配合兄弟部门活动。

对于院运动会,迎新晚会等重要的活动,全力配合,充分发挥社会实践部的作用。加强与其他部门的协作,增进部门之间了解,积累经验。

五、社会实践、体验探索。

积极与社会企业或相关单位联系,探索合理的社会实践、体验的模式。同学们对于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的热情很高,但受限于种种原因,一直没有一个很好的模式。本部希望能在此方面为同学们多做努力,比如:把实践、体验当作课外选修课,每周用一天的时间。当然,具体模式还要大家一起努力去探索。

地理教学实践分享(专业22篇)篇四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结构的设计直接影响到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所以优化设计地理课堂教学结构非常关键。选择教学内容需要对地理主干知识把握,具体设计要结合知识的发生与发展。首先,要善于突破教材的局限,对教学内容适度拓展延伸,提高学生在地理知识学习过程中的充实感。其次,一定要精心筛选教学内容,确保相关内容具有示范性与基础性。以农业地域类型这部分教学为例,对农业地域类型的区位条件、生产特点、改良措施的介绍,一定要与农业地域类型具有代表性的分布区相结合,如此设计才会保证课堂教学达到目标性、科学性、思想性、启发性的有效统一,有利于地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同时对教学结构设计时一定要尊重学生的认识规律,即从简入难,循序渐进,保证教师教学的思路与学生学习的思路保持相同的节奏。对教学结构设计,教师还应把握课堂活动主次分明,保证秩序,避免枯燥、单调。还应当对教学内容的难易交替特别注意,如此有利于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对教学重难点做到有效的把握,最终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地理兴趣。

地理这门学科实际上非常生动有趣,教师展开教学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利用多媒体、各种直观教具,或投影仪等,将教学内容以动态化的形式呈献给学生,生动直观的画面非常形象,能够将抽象知识具体化,降低了学生的理解难度,提高了学生的现场感,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有效丰富了学生掌握的信息量,调动了学生地理学习兴趣,促进课堂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都上升到了新的层次。

三、对教学方法创新,提高学生地理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实际上是教和学的双边活动,师生之间进行互动交流,在这个过程中相互沟通、启发,教学相长。教师和学生之间互相分享经验与知识,达到情感上的交流,分享彼此的观念与体验,丰富教学内容,经过探索实现新的发现,最终形成共识,实现共同发展。教师展开地理教学,要注重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意识,改变唱独角戏的状态,不能采取满堂灌教学方式,多途径进行师生互动。对学生做好引导,使学生之间相互讨论,启发学生,有效锻炼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思路,教师也要积极参与学生的议论,详细讲解重难点,做好归纳总结与评价。教师应对途经开辟信息反馈渠道,把握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而对教学进程有效调控。多多运用启发式教学,使学生对学过的知识更好地巩固,使学生能够多角度、多方位思考问题,提升学生在地理方面的学习主动性,激发学生潜能与创造性,提升课堂教学活力,构建愉悦轻松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快乐的体验中轻松完成学习任务。

四、对实践教学高度重视,重视学生能力的提升。

在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方面,实践教学是十分关键的环节,要加强理论教学同实践教学之间的联系,使学生灵活运用书本知识,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地理这门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将课本知识紧密联系客观实际是地理教学突出的特点,如气象观测、天文观测、水文观测、考察野外地质地貌、自然保护区、河流等,这些活动活动均涵盖三个阶段,即明察问题、对知识重现、知识迁移。显然,地理课程与生产实践具有紧密的联系,要想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加强理论联系实践非常关键,对实践教学环节一定要高度重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实践经验的辅助作用,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充分体现地理学科的学习意义。六、结语本文主要结合地理教学实践,探讨创新高中地理教学的相关策略,只要掌握科学的方法,科学定位、对教学内容认真筛选、灵活采用各种教学方法,重视实践教学等,必定会有效调动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地理学习,实现高中地理教学效率的提高。

地理教学实践分享(专业22篇)篇五

(重庆市奉节中学校)。

摘要:高三是高中最关键的一年,学生开始对之前的知识进行系统地复习,这就要求教师要有一个合理的复习计划指导学生进行复习。地理作为高考的一个重要科目,怎样进行有效地复习是地理教师必须要重视的问题。教师要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制订符合学生的复习方案,让学生在地理复习中能够温故知新。

复习的有效性。所以,地理教师就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制订复习计划,帮助学生学好地理,让学生在巩固学过的知识的基础上学到新的知识,让学生对地理有一个更深的认识。首先,教师要掌握地理考试中的重点、难点,对学生不太明白、不能掌握的知识点要重点复习,让学生对于已经学过的知识进行巩固并培养学生的能力。本文主要论述高三地理的第一轮复习,找到适合学生的复习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复习。

一、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问题进行解答时,不能对问题进行举一反三。教师在对地理进行复习时,要注意对知识的整理,使学生对知识有一个全面的掌握,形成一个立体的思维方式。现在学生缺乏的是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但是高考题目一般都是考查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在组织复习时要进行专门的训练,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高三是非常重要的时期,教师不仅要找到学生存在的不足,还要帮助学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让学生能够全面地应对高考。

二、根据学生情况,制订复习计划。

高三主要是对之前的知识进行系统地复习,教师要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制订一个合理有效的复习计划,由教师主导学生进行复习,使学生以更好的状态备战高考。对于地理的第一轮复习来说,教师要有自己的一套复习方案。

首先,教师要有自己的一个复习计划,不能盲目地组织学生进行复习,要。

注意时间的安排,按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复习。然后,教师要根据考纲上的要求,明确要复习的范围,要仔细研究历年的高考题,对题目的调整和变动及出题的大方向进行分析,教师要把握好考题可能出现的知识点。

结合考纲和历年的考试题,教师要对教材做一个整合,将每个章节的重点列出来,让学生必须掌握,使学生打好基础,前期不要让学生去进行大量的习题练习,最主要的就是要让学生对这些知识点有一个熟练地掌握,另外,就是要将这些知识点有一个整合,将具有关联性的知识点整理在一起,让学生重点理解记忆,在后期的做题中也会由一个知识点联想到其他知识点,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锻炼学生的地理逻辑思维和解题能力。同时,复习课也不能只是将这些知识按照教材的内容在给学生讲一次,教师要有自己的创意,让学生在复习课上能将这些知识有更深的理解和记忆。

教师在制订复习计划时要和学生。

多多的沟通,将学生不理解的知识点总结出来,同时,教师也要结合学生的考试试卷,对试卷中学生比较薄弱的地方进行整合。这种通过学生的学情,制订的复习内容能够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契合,教师这种有针对的复习方式,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地理水平,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复习效率。

三、在课堂上提高复习效率。

第一轮复习比较重要,教师要帮助学生进行全面的复习,课堂上,教师要根据总结出的内容带领学生进行复习。让学生对教师的复习计划有一个更为清晰的了解,这样学生在课堂上对这些内容进行复习时,才能抓住重点,在解题过程中才会更好地解答,举一反三。这样也会让学生在课堂上对这些知识点有了更为深刻的记忆。

图、地形分布图、地理示意图等等,有些内容背诵是非常多的,并且不容易记忆。所以,教师可以将这些内容整理成图表,让学生通过对这些图表的理解和记忆来加强对这些内容的印象,这样也会加强学生对图表的理解能力,为学生在以后的解题奠定基础,也使教师达到了教学的目的。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复习指导时,要努力提高课堂效率,使学生在课堂上得到好的复习效果。

高三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作为教师,要有自己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案,有计划地帮助学生巩固地理知识,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为以后的高考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陆良中。如何提高高三地理复习课中课堂检测的有效[j]。长三角:教育,2012(05)。

[2]丁佐明。浅谈新课标下高中地理有效教学的两个方面[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2(10)。

[3]卢中华。浅谈提高高三地理复习教学有效性的基本原则[j]。新课程:上,2012(12)。

地理教学实践分享(专业22篇)篇六

进入高三,各个学科都已进入了一轮复习,学生普遍感到学习时间紧、任务重,所以心理压力就大。因此作为指导学生复习的教师必须采取一套行之有效的策略来缓解学生的压力,减轻学生的负担,确保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学生的复习效果和备考能力。一轮复习是整个高三复习的基础和关键,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这一轮复习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后续的复习效果,甚至决定着学生的高考成绩,由此可见,一轮复习的效果是非常关键的。那么如何才能使高三的一轮复习效果更好呢?下面我就从地理学的角度简单谈一下复习策略。

一、指导思想:

(1)依据课标、落实考纲规定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能对主干知识进行网络构建。

(2)通过填图、绘图、用图,提高获取和解读地理图表信息的能力。

(3)认真审题、规范答题,形成一定的解题思路,掌握基本题型的解题方法。

(4)能用学到的地理原理分析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做到活学活用。

三、时间安排。

从2013年8月初到2014年3月初,大约6个月的时间复习三本必修、两本选修和一本初中区域地理,时间紧、任务重。其中必修一自然地理用时较多,大约花费两个半月的时间,初中区域地理穿插在必修一和必修二中间复习,选修以学生自学为主。

四、复习策略。

1、研读考纲,明确主干,构建知识网络,夯实基础。

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是高考的常考点,因此在一轮复习时教师要分析考试说明,明确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以及需要达到的能力,对目标明确的考点要细致落实,对隐含的考点要适当挖掘,注重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为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是复习不是对已学知识的机械重复,而应该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再加工过程。通过知识的横向对比和纵向拓展,对基本知识进行重新整理和归纳,帮助学生理清各知识点的内在联系,构建学科知识网络着力体现学科知识的整体结构,从而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各个知识点。对于重要的知识点,比如气候、农业生产、工业布局、城市区位等学科主干知识,要作为复习的重中之重,要集中时间和精力来讲清讲透,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2、加强图表训练。

地理图表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包含了大量的地理信息,近年来的高考试题利用图表资料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逐年在加强。但是在高考中,很多学生不能提取图中有限信息或对图表信息理解不透进而失分的现象也很普遍,所以在一轮复习时必须加强图表训练。如何从图表中获取有效信息是有规律可循的,在复习时,要通过多种类型图表的训练,培养学生如何观察图表上的基本要素,掌握各种图表的阅读方法,进而提高学生的图表信息提取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审题、规范答题。

在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的习题训练中,要格外注意学生解题技巧的训练,注意养成认真审题、规范答题的习惯。审题时要细心,关注每一条有效信息,找出关键词,必要时用下划线标注。注意一不看错题,二要看全题,三要审准题。在答题时,要使用规范的地理术语、正确书写,答案要有条理、尽量保证准确、全面。通过适度的答题训练,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规范学生的答题技巧。

4、关注生活,理论联系实际。

现在的高考试题中,经常出现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试题,很多题目是以现实生活中的热点、焦点问题作为命题的背景材料,具有较强的时代性。因此,在一轮复习时要关注生活中的热点、焦点问题,运用所学的地理原理分析生活中的地理问题,做到活学活用。

总之,高三地理复习是一个连续而且艰难的过程,尤其是一轮复习,需要学生坚强的毅志。只有采取恰当的方法,缓解学生的压力,引导学生稳扎稳打、脚踏实地,才会练就扎实的基本功底,为后续的学习打好基础。

地理教学实践分享(专业22篇)篇七

数学与统计学院团总支社会实践大队四月份工作总结时光飞逝转眼四月即将结束,我们四月份的工作也已接近尾声。回顾四月,我们的工作依然不少,但我们努力做好每件事,尽管有些小失误,但总的来说我们的工作依然做到了忙中有序。四月份我们主要完成了“收集毕业生社会实践档案、举办四院联合社调知识竞赛、四院联合社调知识竞赛收尾”这三项工作,以下是我们大队的总结:

一、收集毕业生社会实践档案。

我们已将毕业生社会实践档案收集好并打印出来,上交到校团委实践部,此次我院是第一个上交毕业生社会实践档案的,并且未因出现问题而被退回来。这均归功于我们提前两个星期就已开始准备收集毕业生社会实践档案,并且对收集起来的社会实践档案进行了仔细的修改,统一了格式让档案整体看起来美观。不过在此过程中,我们有一点做得不足。我们未将填写档案的要求写在档案上再一起上传给各毕业生而是只通知了各负责人,导致许多表格填写出现错误,加大了我们后期整理档案的工作量。

二、举办四院联合社调知识竞赛。

我们已成功和生命科学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举办四院联合的社调知识竞赛,在此次竞赛中我们四院社会实践部门都付出了努力,此次竞赛的优点是我们很好地将社会实践活动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结合到了一起,在情景模拟环节还引起了许多社调人的共鸣,活动的带动性大。此次活动的不足之处是,我们未与主持人沟通好,导致主持人在主持活动时出现了一些失误,以后我们举办活动时会紧记与各工作人员沟通好,避免在出现因沟通不够而出现失误的现象。

三、四院联合社调知识竞赛的收尾工作。

1.四院联合社调知识竞赛举办完后,我们在空间、微博等新媒体中进行了大力宣传,使其他院系学生都了解了我们四院联合的社调知识竞赛。

2.在活动结束后,我们大队内部成员召开了一次小会,每个人都谈了自己对此次活动的看法,我们也已要求大队各成员均写一篇关于此次活动的总结并将其整理后写成了一篇活动总结,存档在我们社会实践大队的文件中给以后开展活动做借鉴,相信我们以后举办活动会很成功。

3.同时,我们也已积极配合此次活动主办方经济与管理学院编写此次活动的汇编材料。

以上是我院社会实践大队四月份工作总结,这个月虽然很累但是很充实。

地理教学实践分享(专业22篇)篇八

本学期我担任八年级8个班的地理课教学。由于中途接手这些班级,在有限的时间里,我多方面了解学生状况,根据学生实际,认真钻研课程标准,结合备课组的教学计划,用心完成了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具体总结如下:

初中地理课程的总目标是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地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获得地理技能,发展地理思维潜力,掌握学习和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在教学中进行目标的细化,从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角度进行落实。即不但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地理知识和学习地理的基本技能,同时还要求学生掌握获得知识的方法或了解知识获得的过程,为了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公民,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构成正确的人地关系、可持续发展观念及爱国情感。

教学中,要视学生为知识的创造者,而不仅仅把学生当作一个知识的理解者培养。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只有学生学会了学习,教学才变得有好处和有期望。要实现这一教学理念,教学手段要灵活多样,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在班级教学中,班级之间有差别,学生个体也有差异,教学中我根据学生实际状况,采用分层教学,以先带后,承包互帮,展现学生个性风采,凸现团队式学习,建立学习型小组。遵循进步就是优秀的原则,突出过程性评价,提高学生的学习的用心性。

这批学生在初一没有学好地理,地理基础较差,甚至一些地理常识也不具备,更不用说养成地理思维和方法,在观念上他们把地理当作副科、次科,对地理学习不重视。对初二的学生来说,由于地理是综合科科目,在中考中所占的分数不多,学生也轻视地理学习。我们的学生在初一阶段成绩也很差,从小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缺乏自信。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学习不认真,练习作业应付了事。针对这些状况,我在课堂上时刻通过激趣是学生持续注意,重点要求学生掌握地理基础知识。多从初中生活,地理学习等方面给以方法的指导,在教学中渗透先进的学习观念,让学生体验成功,培养自信;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突出强化地理思维潜力的培养。

由于初中地理强调对地理事物原理的分析,重在说“理”,难度较大。因此,我在备课前,认真研究教学标准,综合各种版本教材,结合学生实际,适当增加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深度。平时多收集一些相关的时事材料,如“地震”,火山,神舟五号成功回到,台风事件等,结合本地的自然环境和经济推荐成就,注重生活与所学知识资料的联系,以生活中的材料作为知识兴趣的切入点,把握好每节课的重点、难点,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写出较好完整而详细的教案。

在备好课的基础上,讲好每一节课,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教学效果,是提高地理教学成绩的关键。在课堂上准确无误的向学生传授教材知识,经常启发学生思维,注重教学语言的生动性、趣味性,分析问题深入浅出,列举学生喜闻乐见的事例剖析难点,创设宽松的课堂气氛,师生互动,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性,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挂图,图片,标本,有时借助多媒体展示地理事物的构成过程,如:地形剖面图、锋面雨的构成等。让学生增强了感性认识,加深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培养了学生的读图潜力,课堂效率有较大提高。第三,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有关章节资料,对全体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如大气污染,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利用与生态破坏等。

我在教学中尝试开展多样化的学习形式,培养学生地理学习潜力,如开展研究性学习,地理小论文,野外考察,调查报告等。在学习过程中使学生获得收集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潜力;利用地图,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潜力;辩证的思维方式及其表述潜力等。通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潜力,发展学生的个性,使学生具有活跃的思维,从而到达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潜力的目。

1、综合学习各种教育教学理论,重点学习分层教学,加强地理教学的实践和理论的探索。

2、通过多种形式实现教学效果的反馈,展现学生个性风采,凸现团队式学习,建立学习型小组。

3、继续强化“思路-线索学习法”;继续强化过程性评价和整体优化。

地理教学实践分享(专业22篇)篇九

本学期本人担任九年级地理科教学工作,本人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并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现对本学期的教学大致总结如下:

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以世纪精神为指针,以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加强课堂教学,尽快适应网络环境下和计算机辅助下的地理课堂教学模式,更加高效地完成本学科教学目标。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努力使教学水平,业务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同时,通过传授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

开学初,根据上学期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成绩分析制定了本学期的教学计划,同时向学生提出本学期的学习要求以及宣布课改计划,从正面鼓励学生,让学生明确了目标,又使学生增强了学习的信心。引导各个班级之间开展良性的竞争。

课前投入大量的时间对教材进行钻研,做到了课前扫清教材及其涉及问题的所有障碍,每一节课均感到了得心应手的轻松。本人认为,如果用传统的满堂灌的教法,必定会导致学生对枯燥无味的地理知识及教法感到厌倦,学生积极性调动不起来,教学效果就可想而知。为了避免这种现象,为了寻求较适合我校学生的教法、学法,本人实施了讨论法和设置对手法的教学方法,即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充分地自读教材,做好笔记,这样既能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使学生在主动发现知识、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加深了印象,感觉到了自己就是课堂中的主人。

坚持使用多媒体等现代化办公手段,充分利用地理挂图,使抽象的教学直观化,大大方便了学生的学习。

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努力讲好每一节课;保障每节一练,做到全批全改全评讲。、认真学习新课标理论,领会新课标精髓,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教学实践。、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切实做好地课备课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为地理课件的制作准备充分的素材。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努力使教育教学能力再上新台阶。结合学科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参加听课评课活动。虚心向他人学习,取长补短,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地理教学实践分享(专业22篇)篇十

通过一学期的复习实践,我觉得多从高考对地理知识、能力的要求上反思教学活动,不断探索改进、优化教学环节,可提高第一轮的课堂复习效果。

从近几年高考试题的研究分析可以看出,命题者往往设计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以人地关系,以当前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发展为重点的试题。试题具有时代性、基础性。所以在复习中,应注重立足基础、加强基本原理、基本规律的掌握和运用,并注意提升学生能力的教学。

我们知道夯实基础不是简单地重复记忆知识。在复习中,我们一方面要注重对基础知识进行系统梳理,建构知识网络,弄清内在联系;同时还要注重对地理成因、地理规律、地理演变的归纳和总结,避免死记硬背。不同类型,复习侧重点也不同。

在自然地理复习中,一些重点基础知识,如地球运动、时间计算、太阳高度角的计算和运用、各种日照图的判读、大气运动、气候、洋流、等值线等内容,地理原理和规律性都较强,复习时要侧重对地理原理、规律的理解、归纳和总结,同时联系实际举例分析,并配有针对性的练习进行训练。在试题讲解时,重视解题思路的训练,调动学生积极动手动脑以加深理解,突破难点,夯实基础。

在区域地理复习中,要掌握某国家或区域方面的知识,首先要引导学生了解其位置、范围、地形,然后分析得出气候特点,进而得出当地的植被、水文、土壤的分布规律;再通过这些自然特征推导出该区域的农业、工业、人口、城市、国土整治等社会经济特征。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在学习时,注重寻求知识间的纵向联系,进而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

从近年高考试题分析可知,有关地图的分值越来越大,地图类型形式多样,越来越复杂,这是学生最为棘手的问题,为了提高学生对地图的掌握和熟练程度,利用区域空间定位判断法、区域特征分析法等方法来巩固地图基础知识,提高能力是不错的选择。由于高考试题提供的地图形式多样,要做到以不变应万变,需借助于一些重要的经纬线、海陆轮廓形状、山脉、河流等地理事物。所以在复习中,我们要求学生常看地图,手不离图,尤其要掌握重要经纬线穿过的大洲、主要国家、主要地形区、主要气候区、主要城市、热点地区等。并记住各个地区大的山脉、河流及某区域的轮廓等。这不仅夯实了基础,做到胸有成图,也提高了学生学习地理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在人文地理复习时,引导学生在多看书,熟悉掌握课本知识要点、考点的基础上,理清教材的脉络、主要思想,多思多想,多总结,并结合实际、例题进行运用,以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因此在第一轮复习中,一定要遵纲守本,不留死角,配合《名家指路》练习册,一课一练,夯实基础,关注差生。同时,加强知识的纵向联系和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提升综合能力。

地理教学实践分享(专业22篇)篇十一

内容提要:21世纪,以计算机和网络通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中的得到广泛应用,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发布和应用能力将成为衡量现代人基本能力和文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学生处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成为新世纪教育的重要内容和任务。在任务化的学习环境中,将小学信息课程与语文教学相整合,对于深化语文学科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率以及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全面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语文课的教学任务是通过读写训练,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语文能力。语文能力不单指听、说、读、写的能力,还包括对语言信息的查找、筛选、归纳、概括和删改、编辑能力。通过信息技术课培养小学生的语文基本技能。信息技术丰富了语文教学的信息载体和传输渠道,为语文学习提供了新的资源,通过信息技术课的学习,学生能自觉地,有效地使用各种基本的信息工具,进行简单的信息加工处理,并能使用这些工具去完成语文学习任务。关键词:信息技术语文教学识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正文内容]上海市教委颁布的《上海市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要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作用,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通过运用现代技术更好地养成收集、处理信息的习惯,提高语文能力。教师应充分、有效地运用现代技术,指导学生运用媒体、网络等现代技术搜集、处理和运用信息,并在学习过程中合作交流,使现代技术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我校大力提倡利用校园网进行语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借助于校园网络平台提供强大的交互能力,开展语文教学活动。学生在登录因特网的计算机上,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他们面前展开的是一个广阔无垠的知识世界,他们自己动手,查找资料;自己探索,解惑创新;合作研讨,共享成功。学生的信息素养大为增强,信息科技知识、技能和语文能力明显提高,运用信息技术学会学习、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能力也正在加强。一、运用信息技术,培养识字能力。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识字教学是重要内容,因为识字是小学生逐步掌握书面语言,培养读写能力的前提条件。现在使用的语文九年义务教育试验教材对识字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一年级识字1300个,小学阶段要学生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众所周知,汉字本身较为形象,其中又有很多形近字、多音字,真是纷繁复杂。而由于年龄的关系,低年级学生注意力比较差,对事物关注的时间更为短暂,特别是一年级的学生,一时无法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如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整节课教学生字,往往是教师教起来感到枯燥,学生学起来觉得无味。所以如何激发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低年级学生的识字能力,巩固识字教学的效果,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一)运用媒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1.直观演示。根据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直观演示指导学生看画面,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注意力集中,把无意识记变为有意识记,把枯燥无味的识记变为形象的识记,收到记得快,记得牢的效果。教学七十三课《学上网》,“网”字时,屏幕上出现一张大大的网,慢慢地缩小,成了一个“网”字,此时无声胜有声,字的音、形深深地印在学生的脑海里。教学实践证明,直观演示识字,学生的印象特别深,掌握的生字比较牢固,教学效果较好。2.游戏法。识字的“机械化”,枯燥无味,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厌烦情绪,从而影响学习效果。一年级孩子好玩,百玩不厌,故利用这一特点,在课堂教学中适时地,有选择地设计各种与生字联系起来的游戏,创设愉悦的学习氛围,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有效地提高识字教学的质量。例如:(1)小猫钓鱼。画面上一只小猫在钓鱼,水中小鱼在游来游去,每条鱼身上有一个生字。钓上一条鱼,指定一个学生读字。读对了,鱼会安然地进水桶。反之,鱼就溜回水中。(2)打气球。气球飞起来了,每个气球上有一个生字。请一个学生起来读,读对了,气球就会爆炸,生字掉下来,掉一个生字得10分,十个读对就100分。它也可以作为全班的练习,游戏开始,学生在自己的电脑上操作,结束后,教师用大屏幕展示同学的学习情况。(3)贴苹果游戏。a:电脑上出现一棵苹果树,下方有本课的生字。指定一个学生报字,其他学生就将报到的生字贴到树上。b:苹果树上有很多带有字的苹果,让学生摘下苹果,组成词语放在下方的篮子中。(4)找朋友。画面上左方有带有汉字的食物画,如:小虫、竹叶、青草、萝卜,右边有几种带有汉字的动物画,让学生分别读出各种动物和各种食物的名称,然后帮助动物找出它们各自喜欢的食物,相对应地连在一起。在这类游戏过程中,学生通过连一连,贴一贴,猜一猜等活动,不时产生一种新鲜感,增强了识字欲望,充分激发了他们的识字兴趣。(二)运用媒体,拓宽学生的识字空间利用多媒体识字,能帮助学生尽早学会识字方法,解决了识字教学中最基础、最难突破、最重要的部分――看图识字。为了使学生掌握字的结构,制作课件时要充分显示汉字的构字规律,在教学中很好体现形声字的特征。如教“”青、请、蜻、清、情、晴、睛”一组字时,第一幅画面先出示基本字“青(青草、青蛙)”,第二幅画面仍先出示“青”字,然后让学生结合屏幕上显示的小河流水的画面,让学生想一想,清水的“清”字在“青”的基础上加什么偏旁呢?学生会很快地答出加三点水旁,教师在“青”上用鼠标一点,一个活灵活现的三点水旁就飞了过来,与“青”字组成了“清”字。操作时也可让学生自己来完成。以同样的方法教“蜻、情、晴、睛”几个字。为了能更好地体现形声字偏旁表义的特点,制作课件时可把偏旁部分做成红色。一组教学完毕,大屏幕上再次出现这一组字的整体内容:清(清水)晴(晴天)青(青草)蜻(蜻蜓)睛(眼睛)情(心情)请(请坐)然后让学生自己讨论、观察,这组字的相同和不同之处,以及怎样才能又快又好地记住这一组字。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很快就能找出这组字的异同点,自己总结出记住的方法。这样,学生就很容易的记住这些字,而且记得尤其深刻,在以后就不会混淆了。学生逐渐地了解、理解了这一识字方法,对识字就会越来越感兴趣。形声字的特点就这样一点一点地被学生认识和掌握,并逐渐学会运用这一规律自己去识字。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校园网是一个识字的“海洋”,它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识字信息。学生通过网络这一信息仓库,及时而主动地去认识各类字,在无意中扩大了识字空间。阅览课上,我们充分利用电脑的优势,开展网上识字。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学低年级阅读素材库中的生字,短文。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图文结合,有选择地进行学习,巩固生字。这样的教学有效地实施了个别化教育,在真正意义上体现了因材施教。以往学生对新字的组词范围较为狭小,而网络大大拓展了他们识字、辨义的空间,学生可以一下子学习十几个甚至几十个生字。另外,网上信息向学生展示了一个生动的识字环境。学生在平时上网过程中,可以接触到大量丰富的生活词汇。他们结合自己的认知水平,联系实际,培养独立识记生字的能力,提高识记效果。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以后,教师可以打破以往先集中识字,再学课文巩固识字的教学模式,借助于多媒体把识字与学课文融为一体,在学课文中识字,在语境中进一步巩固、理解、运用所学的字词。学生一直处于一种有趣的气氛中,轻松愉快地掌握了一批批常用汉字,顺利地完成了学习任务。由此,学生对课外阅读也以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一些学生已开始阅读简单的课外读物了。通过网络将语言文字的学习与游戏活动有机结合,学生既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又使学生更轻松、更快乐、更主动地走进课堂,更热爱快乐的语文课。二、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一)运用媒体,拓宽学生的阅读渠道。二期课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信息时代的到来不仅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而且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信息社会要求必须具有很强的搜集、处理、利用信息的`能力,而这正是被传统语文教学所忽视的重要环节。正是基于这种世界范围内的深刻变革,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将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上了日程,提出了要引导学生利用阅览室、图书馆、网络等查阅资料,并在“教学设备”中对学校的硬件建设作了具体的要求。(二)运用媒体,丰富课堂教学。校园网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大大提高了学习效果,拓宽了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有教师在上《军神》一课时,先请同学看教师事先搜集的一段文字和图片,看看学生能从中捕捉到哪些信息,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课文内容;再深入学习课文,品词品句,中间插播电影片段――特殊的手术,使学生感受到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最后是拓展延伸,教师布置了两项作业:1、刘伯承还有很多尊称,你能从网上搜集有关资料,在认真研读的基础上,说说每个尊称的含义吗?2、从网上搜集有关刘伯承的故事,在十分钟队会上交流。通过上网查找有关资料,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领域。小学生阅历有限,以形象思维为主,对生动直观的内容感兴趣,抽象思维只有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上才能逐步培养起来。如《黄山怪石》一文,文中作者尽管非常详尽地描写了黄山的奇石、怪松、云海与温泉,但大多数学生没有游览过黄山,没有深切的感受,无法和作者产生共鸣。先通过观赏《黄山怪石》录像,情境导入,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学生引入学习情境。让如诗如画的情境,为学生领悟课文内容打下基础。再通过配乐朗读课文,学生能入景、入情地感知课文内容,对黄山有个总体的印象,为自主学习课文铺路架桥。然后通过引导学生登录教师课前制作的专题网页,自主学习课文,质疑问难,达到读通,读懂并理解课文内容的目的,培养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最后,学生在网站上自主查找、搜集资料,讨论交流。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空间。通过自查、讨论等形式,尊重学生个别的差异和多样性的选择,有利于发挥他们各自的特长,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改革课堂教学,优化教学过程,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一节课接近尾声时,学生已有倦意,教师却要对本课进行归纳总结,巩固所学的知识。此时,发挥校园网的优势,给学生以新的刺激,达到优化教学的目的。例如:在《拔苗助长》一课的结束环节,教师先让学生欣赏事先制作的图文并茂的动画课件,然后将画面定格于“禾苗都枯萎,种田人无可奈何”。教师转而向学生提问:“你想对这个人说什么?”让学生从中表达锻炼能力并理解成语故事的内涵。语文教学还应把学生的思维引向课外,把学生带向知识的海洋。校园网中有大量富有哲理的寓言故事和成语故事,富有生活情趣的童话故事和科普知识等,它们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学生的思维,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为进一步学习打下了基础,也为思维训练拓展了时空。师生共同开发课程资源,可以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有教师在上《琥珀》一文时,课前让学生搜集有关资料,了解琥珀是什么,它是怎么形成的,它有什么价值;课中让学生利用搜集的资料,穿插演示教师制作的多媒体课件――琥珀的形成,使学生能正确地理解课文的内容,重点理解了琥珀形成的过程;课后延伸,学生利用搜集的图片和文章,进行排版和粘贴,制作成电脑小报和知识卡片。对于学生的作品,师生一起进行网上评比。对优秀作品给予一定的奖励。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收集、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这些尝试说明,阅读教学在注重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同时,必须关注学生信息素养的养成。语文阅读的“认读―理解―鉴赏―评价”的能力养成过程,必然会与信息处理的“判断―选择―整理―处理”过程相整合,为学生提供人文素养和信息素养的双重智力支持。我们必须给予网上阅读模式更多的关注,并使其与传统的语文阅读形式结合起来。三、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写作能力。(一)营造氛围,激发写作兴趣新课程标准指出,作文要激发学生的对生活的热爱,调动学生观察、思考、练笔的积极性。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营造一个毫无顾忌、放胆作文的和谐氛围,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让学生敢说真话,敢于表现个性。让他们真切地体验,自由地抒发。多媒体集声音、图象、文字、动画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具有图象直观、色彩鲜明、音响逼真、动静结合的特点和优势。以往的作文教学是教师出一个作文题目或一段材料后学生们便静坐下来冥思苦想,这样难以激发灵感,收效不大。将信息技术或丰富多彩的网络资源运用于作文教学中,有效的缓解了这一矛盾。教师可在课前收集、整理与本节作文训练主旨有关的文字、图象、声音等相关的资料,将枯燥的材料、题目具体化、形象化、生动化,使其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使学生调动多种感官认识世界,从中摄取多种营养,不断完善、丰富自己的作文“材料库”,从而进一步激发其写作兴趣,为动笔写作打下基础。学生在电脑房里上作文课时,再也见不到学生“咬笔头、皱眉头”的情景,学生个个思想集中,精神抖擞,兴趣昂然。(二)运用多媒体,优化作文教学1.发挥多媒体优势,培养观察能力无话可说是一些学生写作文时的最大苦恼,怎样才能解除他们的苦恼?对小学生来说最主要的方法就是观察。观察是一个有目的、有顺序的知觉过程,人的许多感知是通过对事物的观察思考得来的。观察是写作的基础,只有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才能感知事物、认识事物,把众多的表象,经过大脑的思维加工,使之按照特定要求重新组合,形成新的表象,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因此,利用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善于观察是至关重要的。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既能演示静态图像,又能模拟动态过程,在一定程度上能突破时空限制,展示课堂内不易看到或不可能看到的事物。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把多媒体观察目标集中统一的特点与作文教学紧密结合,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观察,把观察能力的培养贯穿于作文教学的始终,抓住事物的特点,教给学生观察方法,就能提高学生的观察兴趣与能力。2.运用多媒体教学,培养想象能力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成为知识进化的源泉。”小学生天真烂漫,想象力丰富,只要教师引导得法,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就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在作文教学中,一个教师怎样才能像一位高明的导游那样,顺理成章地把学生引入到美的境界中去,让他们通过自己丰富的想象、联想去欣赏美、体验美,从而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呢?我认为要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思维优势去想象,教师须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创设这种情景,而运用多媒体就是一种较好的教学方法。3.运用多媒体教学,培养表达能力发展思维能力,训练思维方法在语文教学法中占有突出的地位。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是思想交流的工具,发展思维与发展语言是统一的。口头语言是书面语言的基础,是思维活动后的具体表现形式,学生只有说得“清”才能写得“通”。而现代多媒体教学直观形象,既能满足儿童的好奇心,又便于教师指导学生说话,,在练习说话时,教师借助课件,创设情境,在观察思维的基础上,通过创造性复述课文,编故事、想象说话等多种训练表达方式,启发学生动脑,合理想象,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强化语言与思维的训练。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写作就是人们把客观事物的表象和对其本质特征的认识,用文字符号的形式表达出来的过程。写是说的语言表达形式,是对学生语文能力的综合检阅。小学生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较差,虽然有一定的说写基础,但把握不好尺度。通过声、图、文并茂的情境引导,激发学生去说,然后再将心里想的,准备说的写出来,培养学生写的能力。(三)巧用多媒体批改、评阅作文以往批改作文是语文老师最辛苦的工作,往往是根据作文要求、依据自己的理解和感触对学生的作文进行修改评判。在作文课教学中以网络信息技术设备为工具,会使作文的批改、审评更加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如:进行作文批改时,教师可将范文录入word文档中,再通过投影大屏幕进行点评、修改,学生在自己的电脑上也可以同时看到。在运作过程中,教师可充分利用word的剪接、复制、粘贴、删除等工具对文章进行修改,使字句的增删、段落的重组变得轻松自然,并最大程度的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了师生协作意识。学生的作文训练也可通过视频投影仪、大屏幕投影等供全班师生一同阅读、分析、修改,达到作文批改、评阅的较高境界。传统的讲评课上,教师滔滔不绝地进行评议,由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时间较短,所以效果很差。重视培养学生自改能力是当前作文教学改革、实施作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采用计算机教学手段批改作文,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具有很强的直观性,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得以充分的感知。教师每次批改作文时,都将那些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优美文章选出1―2篇,将一些具有共同性的典型病句、错别字汇集在一起,经过精心设汁,制成课件,通过教师点拨、交互式练习,让学生修改,其他同学直接观看,这就比传统的课堂教学要节省时间,速度要快得多。然后学生再对照自己的作文进行自改,同学之间相互交换、检查、评论,在改正别人不足之处的同时,学到别人的长处。在自改过程中,我还组织学生开展“文章病院”、“小医生会诊”等活动。这样修改,不仅使学生自始至终地参与作文修改的全过程,也锻炼了学生的认识能力、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网络的互动性使语文学习更为快捷、方便。它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极为丰富的信息,开阔了学生的知识面,扩展了学生的“视域”。它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由原来划一被动的“不得不学习”变为了主动、多样的“要求去学习”,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交互学习”及“发现学习”。它将改变学生的交流方式,使他们从封闭的师生小圈子走向一个更广阔的学习空间。我们把校园网作为教学的工具、教学的资源、教学的环境,把握好网络学习运用的时机和限度,就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使语文教学达到优化。综上所述,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作文教学,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说写能力和自改能力上都发挥着积极、有效的作用。实践证明,多媒体教学是优化作文教学和实施素质。

上一页[1][2][3]下一页。

教育的有效手段。参考文献[1]袁振国:教育新理念[m],教育科学出版社.3[2]走进新课程[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3]马迎春:强化教师信息素养,促进学科课程整合[j],网络科技时代2002.(8)[4]许静:语文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菊苑2002.(9)[5]杨明全:实施新课程中教学观点与学习方式的转变[j],中小学教育2002.(10)[6]《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会议上的报告》陈至立[7]《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何克抗。

上一页[1][2][3]。

地理教学实践分享(专业22篇)篇十二

本学期,我积极钻研业务,态度端正,勤奋刻苦,遵守劳动纪律,团结同志,教育目的明确。

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克服了以前重复的毛病,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课堂上讲练结合。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同行学习教学方法,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平。热爱学生,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让他们都感受到老师的关心,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了学生的学习。

认真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及时更新教育理念。新的教育形式不允许我们在课堂上重复讲书,我们必须具有先进的教育观念,才能适应教育的发展。所以我不但注重集体的政治理论学习,还注意从书本中汲取营养,认真学习仔细体会新形势下怎样做一名好教师。我热爱自己的事业,从不因为个人的私事耽误工作的时间。并积极运用有效的工作时间做好自己分内的工作。在工作上,我严格要求自己,工作实干,并能完成学校给予的各项任务,为提高自身的素质,我经常查阅有关教学资料。同时经常在课外与学生联系,时时关心他们,当然在教学工作中存在着一些不足的地方,须在以后进一步的努力。

总而言之,成绩只能代表过去,今后我会更加努力,以更加优异的成绩回报学校和社会。

地理教学实践分享(专业22篇)篇十三

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91班地理教学工作,以下是自己的几点的心得:

一、转换传统的师生角色,学生是课堂的主角。

在课堂的探究活动过程中,让学生充当探讨问题的主人。使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从思维的角度讲,学习过程是一种具备发散性和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需针对不同情况做出适时反馈,引导使之朝有利于知识构建的方向发展。这样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供互相交流的机会、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培养某些能力,而且可以使学生自己感悟出其中的道理,从理性知识上升到感性知识,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以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学生要成为课堂的主角,多媒体技术搭平台。

在课堂的探究活动过程中,让学生充当探讨问题的主人.从引导者到组织者的转变,使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从思维的角度讲,学习的过程是一种具备发散性和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对不同情况做出适时反馈,引导使之朝有利于知识建构的方向发展.因为新的知识被赋予新的背景,学生的兴趣被激起,探究心理得到加强,进一步有利于问题的形成,使学生达到想学的境界。

三、深入挖掘教材知识的内涵,适度扩展其外延。

我反复思考,总结经验,认识不足,扬长补短,要使自己的业务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应该努力做到:

1、加强备课,优化课堂结构。

教师应重视对教材和学生的研究,在充分理解新教材的特点,领会新大纲要求的前提下,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合理的课堂结构,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环节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教材教法寓于一体,教师和学生珠联璧合。在教学过程中,可通过“提出目标、展示问题、独立探究、组织讨论、练习检测、矫正反馈、总结目标”这种教学结构模式来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让学生最大限度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处于积极思维状态,都能得到知识能力方法态度等方面的培养。

地理课堂教学的过程,教学方法应该在传统教法上有所创新,以促进学生的全程参与,教师应善于换位思维,“知学生所思所想”,从学生的角度提出问题,对学生在课堂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有超前的预测,准确的判断。同时应瞄准“知识的发散点,能力的发展点,问题的关键点,教材的重难点”,创设问题情境,顺着学生的学习思路,因势利导。

2、创新训练方式,促进主动应用。

学习地理的目的,不是为了记忆和理解知识,而是为了实际应用。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渠道,应充分重视课堂练习对地理知识的检验作用,并重视对练习的指导,以提高训练质量。

(1)、精编精选练习。练习要符合新大纲能力要求,应涵盖每章节的基础知识,既有巩固知识,加强记忆的基础题,也有培养能力的难易适中的提高题,以提高训练的针对性、层次性、启发性、导向性。

(2)、突出变式训练,学生中普遍存在“知识迁移能力差,知识运用不灵活”的现象。因此,地理知识要尽可能围绕问题展开,多层次、多角度进行提问,并通过变换条件,甚至变换题型或设计新题型来训练学生的应变能力,知识整和能力,改变思维方式。

3、创新教学手段。

课堂教学中教材内容能否被学生接受和理解,必须通过一定的物质媒介才可能顺利进行。搭配和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会使教学产生不同的效果。

总结经验,认识不足,扬长补短,要使自己的业务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应该努力做到:从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都给我很大的触动。经过认真的思考,我认为:领悟大纲是教学的基础,把握教材是教学的关键,巧用媒体是教学的手段,发展能力是教学的目标。

地理教学实践分享(专业22篇)篇十四

内容提要:21世纪,以计算机和网络通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中的得到广泛应用,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发布和应用能力将成为衡量现代人基本能力和文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学生处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成为新世纪教育(-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的重要内容和任务。在任务化的学习环境中,将小学信息课程与语文教学相整合,对于深化语文学科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率以及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全面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语文课的教学任务是通过读写训练,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语文能力。语文能力不单指听、说、读、写的能力,还包括对语言信息的查找、筛选、归纳、概括和删改、编辑能力。通过信息技术课培养小学生的语文基本技能。信息技术丰富了语文教学的信息载体和传输渠道,为语文学习提供了新的资源,通过信息技术课的学习,学生能自觉地,有效地使用各种基本的信息工具,进行简单的信息加工处理,并能使用这些工具去完成语文学习任务。关键词:信息技术语文教学识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正文内容]上海市教委颁布的《上海市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要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作用,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通过运用现代技术更好地养成收集、处理信息的习惯,提高语文能力。教师应充分、有效地运用现代技术,指导学生运用媒体、网络等现代技术搜集、处理和运用信息,并在学习过程中合作交流,使现代技术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我校大力提倡利用校园网进行语文教学。在语文。

地理教学实践分享(专业22篇)篇十五

摘要:在网络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可为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提供最理想的教学环境。本文在建构主义的指导下,把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创设情境和激发兴趣的工具,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协作式学习,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目标。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整合建构主义理论。

一、关于“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的教学模式。

“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起点,是当前我国教育部门正在着力建设的一种新型的课程形态。整合(integeration)即一个系统内各要素的整体协调、相互渗透,使系统发挥最大效益。课程整合就是使分化了的教学系统的各要素及其成分形成有机联系、成为整体的过程。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中指出: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要求广大教师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积极探索信息技术教育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中小学教学方式的根本性改革。

将信息技术课程与小学语文教学相整合,就是以小学语文知识的学习作为载体,把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和手段渗透到语文教学中,使学生在掌握信息技术的同时,培养各方面的综合能力。

二、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信息技术对小学语文教学的优化作用。

建构主义理论表明: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学习者要获得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人际间的协作活动,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因此,建构主要强调以学习者为主体,把“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作为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的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探究性和首创精神。

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新型的电教媒体,大量涌进课堂,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为学生主动建构信息意义提供了最理想的学习环境。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使学习者能利用自己所有认知结构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索引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从而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利用计算机技术的广播功能和游戏功能,根据小学生爱美、喜新、好奇、求趣的特点在学生终端进行图象、动画、视频、声音等信息传播,勾划出图文并茂的情境,丰富学生的感性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产生强烈的求知和阅读欲望,从而形成学习动机。例如,在教学《雪被子》一课时,在计算机房上课时先播放计算机课件中的视频,再现我国北方冬天的景象,把学生带入了北方,使学生知道北方的冬天是寒冷的,真正使学生了解在大雪纷飞的岁月,大地上积了厚厚的一层雪,而下面的麦苗却暖烘烘的,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通过情境的引导,使南方很少经历过严寒冬天的学生明确地看到了北方冬天的情景,在头脑中建构出一幅清晰、美丽的画面。

(二)人机互动,自主发展。

人机交互是计算机的显著特点,是任何其他媒体所没有的。多媒体计算机进一步把电视机具有的视听合一功能与计算机的交互功能结合在一起,产生出新的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方式,而且可以立刻反馈。这种交互性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充分体现主体作用。现代认知理论的观点认为,人的认识不是外部刺激直接给予的,而是外部刺激与人的内部心理过程相互作用的产物。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必须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才能获得有效的认知。在计算机的交互环境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兴趣和水平选择时间、内容、进度和学习途径,从而使学习对他们来说不再是被动接受,而是主动参与、自主发展。如进行《中华名山》的教学时,由于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同,加上学习水平参差不齐,教师就可利用人机交互式教学。(1)借助图文并茂的电子读物游名山,重点选择一份学习内容阅读、提问。(2)调阅与该学习内容有关的各种资料,理解重点词句,自我释疑。(3)组织学生探讨有关问题。(4)完成对该座名山特点、名胜古迹、文人赞誉等方面的摘录,输入电脑。(5)学有余力的进一步学习新的知识。这样,整个教学过程,从内容的选择到效果的检查都可以按照个别化方式进行,因此既可以增大每位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又可以充分发挥每位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体现了主体教育的思想。

当然,学生的自主性应体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如:读书时,可按自己的习惯和速度进行;自学时,可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练习时,可根据自己的水平选择合适的题目等等。

(三)主动探究,协作学习。

学习者与周围环境的交换作用,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即对知识意义的建构)起着关键的作用。这是建构主义的核心概念之一。传统cai只强调个别化教学,但随着认知学习理论研究的发展,人们发现只强调个别化是不够的,在学习高级认知能力的场合(例如对疑难问题求解或是对复杂问题进行分析),采用协作式学习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协作学习中,学生通过讨论、交流、通过不同观点的补充、修正,加深每个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内化。

如《雪被子》全文学习时,先让学生自由阅读全文,将不懂的问题输入计算机,这对以后主动进行意义建构培育了动机。这时,在网络上老师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看到不同水平的学生提出的不同层次的问题,然后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处理。对于较简单的问题,可以指导学生通过“资料库”来解决;对于一些贯穿全文,能够体现重、难点的问题,则利用网络技术传播到其他学生的机上,分小组组织辩论,彼此交换意见,让学生个体的思维与智慧被整个群体所共享。

诚然,网络式的教育技术为学生的协作提供了可能。而教师在学生协作学习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应用网络技术强化监控、调节、促进的作用。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网络的群组管理功能,将学生依实际分成若干小组,指导学生协作;利用监看监听功能,可对每位学生所观看的材料、聆听的声音和学生说话的内容进行监听和监视,以便及时获得反馈信息,为进行有效,讲评创造条件;利用广播功能和学生终端,可向全体学生提高典型个案,采用教师指导,学生参与的形式实时讲评,及时修改。从而大面积、多层次、多形式地组织参与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学生认知主体的作用。

(四)发展信息能力,进行知识迁移。

社会的进步要求我们具有现代化的素质修养,具有发现、提取、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现代社会所必需的收集处理信息数据,发现和提出问题等都应成为我们教学中应该培养的目标。同时这也是21世纪语文教学改革的新理念:即通过语文教学和信息技术的整合,使学生能运用语文能力和信息技术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社会,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发展信息能力。在运用计算机软件教学时,不仅可以让学生进入信息技术创设的学习环境,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更能积极引导学生超越课本、软件提供的资料,从事学习活动。如教学《中华名山》,在利用虚拟网络阅读描写喜马拉雅、泰山、井冈山等的文章后,还应激励学生到课外这一更广阔的天地去查阅有关中华名山乃至世界锦绣河山的篇章。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主动获取信息的能力,而且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巩固和迁移,使学生真正成为一个独立的阅读者。

与此同时,由于学生从小就有机会在internet这样的信息海洋中自由地翱翔、探索,并对所获取的大量信息进行分析、评价、优选和进一步的加工,然后再根据自身的需要加以充分的利用,显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必将得到关于信息能力方面的最好的学习与锻炼,从而能较快地成长为既有高度创新精神、又有很强信息能力的符号21世纪需求的新型人才。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应用网络进行教学必将成为一种趋势。随着创新教育改革的发展,研究性学习的兴起,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被广泛认同。这还有待于我们紧跟信息时代的步伐,加速信息技术和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探索小学语文教学现代化之路。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的实践探索(网友来稿)]。

地理教学实践分享(专业22篇)篇十六

摘要:本文认为,高职语文教学改革必须明确语文课程的功能定位,树立全新的教学观,开发并利用课程教学资源。

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一门必修课程,在高职学生全面发展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由于种种原因高职语文教学不尽如人意,主要表现在:课程教学设计职业教育特色不鲜明,学生重视专业技能的学习,而对语文学习则兴趣不高;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手段单一等,要改变这种局面,就必须对高职语文教学进行改革。

1正确把握语文教学改革理念。

改革高职语文教学必须首先明确语文课程的功能定位。适应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需求的高职语文教学,必须体现语文课程学以致用、为职教服务的特点,确定语文课程教学为形成综合职业能力,促进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的教学指导思想,将提高学生语文应用能力和文化素养作为课程教学的核心目标。基于上述教改理念,在对高职语文课程教学内容进行设计时,一方面要体现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另一方面则要考虑到高职院校语文课程学时普遍较少和学生学习水平参差不齐的实际情况,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不能贪多求全,面面俱到,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一些高职院校由于对语文教学定位不准,目标模糊,赋予了语文课程诸如人文精神、审美欣赏、道德人格、艺术品质培养乃至对校园文化的推动等太多的功能,但在语文教学有限的课时内,要实现这些目标不太切合实际。我院的高职语文课程教学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确立了以能力为本位、为专业服务的教学原则。课程教学内容设置了两个模块:一是应用写作,培养学生书面表达能力;二是职业汉语,培养学生在未来的职业活动中完成任务的语言能力,并组织学生参加国家职业汉语能力测试(zhc)。

2.1以学生为本,确立学生在课程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传统的语文课程教学教师唱主角,学生被动接受,能参与的空间很小,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我院教学改革后,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授课内容、教学方法都以满足和适应学生的需要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根本目的,努力使所有学生都能在原有知识水平的基础上得到提高,并得到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注重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引导启发和学生的积极参与,并规定教师讲授最多不得超过课时的50%,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2实施行动导向教学。

高职语文教学要受到学生的欢迎,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必须改变传统的学科式的教学方法,实施行动导向教学。应根据课程教学内容,选择采用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模拟情境教学法和卡片展示法等教学方法,由传统的重书本、重文本知识的传授向重理解、重实践、重学生能力的提高转化。例如关于求职时的自我介绍写作的教学设计,可将课堂设置为求职场地,布置好角色,让学生当众进行口头自我介绍,然后师生共同进行点评。同时高职语文教学,应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有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整体、系统的把握以及知识内容的融会贯通,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通过运用声音、图像、动画和视频等多媒体素材,可以使课堂成为一个具有交互性的有机整体,并且起到引起注意、调节情绪和活跃气氛的作用。

2.3实施个性化教学。

高职语文课程教学除了要讲授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外,还要注意体现各专业特点。例如我院应用写作教学,在讲授具体文种时,例文的选取,情境的设计都体现了专业特色,这样学生不仅学到了写作知识,同时还学到了本专业领域的相关知识。在职业汉语教学中,我们也注重把语言能力的训练与所学专业结合起来,训练内容具有专业特色,使技能满足职业需要。

2.4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课程教学。

高职语文课程教学要体现开放性,不能局限于课堂,因此教学要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学校与社会接轨,设置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通过综合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文能力。如举办演讲比赛和帮助学生成立各种培养与训练语言能力的社团,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开展社会调查,撰写新闻报道和调查报告等,这些都有助于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

2.5改革考核评价。

考核的主要目的'在于以考促学,提高学生的技能。因此,考核检测的重点应放在技能的测试上。提倡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即实现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师生互评的多元化评价。这样可以有效地激活学生思维,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要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不搞一锤定音式成绩评定。我院语文课程成绩评定由三部分组成,即考试成绩,占总成绩20%,平时成绩,占总成绩70%,奖励成绩,占总成绩10%。

3语文课程教学资源建设。

课程教学资源建设是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编写实用的语文教材是十分必要的。但在语文教学中,如果学生的学习被局限于一本教材上,显然无法满足培养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的要求。而实际的情况是,语文教材作为课程资源的重要程度正在逐步淡化,社会生活作为新的课程资源的重要程度正在迅速上升。因此,教师应利用语文学科内容的广泛性、方式的多样性和时空的自由性,大力拓宽课堂领域,扩展思维空间。通过建设网络教学资源库,建立学生自学支持服务系统,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板块或栏目,如作业板块、课外阅读板块、在线问答板块等。还有一种教学资源不能忽略,就是学生发表在校内外各种报刊(包括校报、文学社团)上的文章,既可以为教学提供丰富的材料,又可以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地理教学实践分享(专业22篇)篇十七

【内容摘要】本文从供给侧改革的角度,从四个方面扼要阐述地理教学改革的一些思考:改革供给主体,形成培养核心素养的目标认同;改革供给内容,树立开放的大课程观;改革供给方式,构建以学为主的“互联网+”课堂;改革评价方式,建立教育质量监测体系。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是一种手段,更是一种思维。不仅指导经济改革,更可指导教育改革。就地理教学而言,我们要着力解决重教师主导轻学生主体、重知识接受轻生命体验、重国家课程轻综合课程、重教学结果轻教学过程等问题,促使教学供给端配置更加科学合理和精准有效,尽快实现教学转型升级。

一、在供给主体方面,形成培养核心素养的目标认同。

教师的关注点往往成为课堂教学的重点,“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学科素养”是课程改革提出的学科教学的目标与任务。这要求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学目标,形成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认同。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指学习者在地理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地理知识和地理方法,具备的地理能力、地理意识和地理情感,以及具备能用科学态度与方法判断与解决生活中地理问题的能力,它主要包括了人地观念(基本价值观念)、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基本思想和方法)、地理实践力(基本活动经验)四个要素,三个维度。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就是教学最根本的需求侧,我们要围绕它来设计教学供给侧,并细化到教学目标中,通过创设情境、设计活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具体的教学事件来实现。

二、在供给内容方面,树立开放的大课程观。

许多时候,我们对课程的认识仅局限在学科课程,这样的教学知识是割裂的,教育是局限的,为此我们要摒弃学科本位思想,重视课程的创新价值,树立“大课程”观念。为适应教育供给侧改革需要,要树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位一体的观念,重视综合实践课程和选修课程教学,建立地理课程资源库,整合课程资源,开发校本课程,培养整合、开发课程的意识与能力,让课堂教学满足学生成长知识、提升素质的需求。课程整合方面,比如“大气污染”教学,可将地理学科与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进行跨科课程整合,开展合作、探究学习,这较之于单一学科教学要更加深入与透彻,教学将会进入一个新的境界。课程开发方面,比如考虑到“地球的宇宙环境”模块教学的需要,开发并设计“月相观察”综合实践课程,开展一个月左右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学会观察、测量、绘图、收集查阅和分析资料,培养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体验自然之美。

三、在供给方式方面,构建以学为主的“互联网+”课堂。

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需求考虑,实施多样化的“教”与“学”的方式和策略,优化教学过程,突出学生的学,促进学生的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互联网+教学”使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我校在aischool电子书包教学平台的实践中感受到,“互联网+教学”不仅帮助教师树立了先进的教学理念,丰富了课堂教学手段,大大提升了教学素养。同时,正因为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先学后教为特征的“翻转课堂”才真正成为现实,教学中师生互动不再流于形式,通过互联网,完全突破了课堂上的时空限制。比如《巴西》一节实行“互联网+”教学,教师通过aischool电子书包教学平台将ppt文档、网页链接及探究题等学习资源推送给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资料搜索、小组合作探究,开展质疑、释疑,推送分层练习当堂训练,平台会自动生成课堂评价分析数据反馈教学效果。教学中还可应用电子书包特有的抢答、投票、游戏、拍照、思维导图等功能,使课堂变得生机勃勃。“互联网+教育”的提出,未来课堂的引入,正是教育“供给侧”改革的一种突破,努力实现教育的“精准供给”,将现代教育向“供需相向匹配”的方向努力。

四、在考核评价方面,建立以质量监测为主的评价体系。

对教学的考核评价不可“唯分数”,要目中有人,实现由重知识、重结果、唯考试向重核心素养、重过程、多样化考核方式的转变,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特长爱好,关注平时,注重实践。侧重考核学生的课堂表现。关注学生课堂学习过程,如注意力、兴趣与动机、思考和质疑的积极性、答问的'质量等,可以设计开放性问题进行考核,让学生尽情思考。侧重考核学生的基础和积累。关注学生的动态发展,期初摸底了解基础,期中检测看看积累了多少,期末考核进行总体评价。不单看学生成绩,而是看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获取多少新知,有了多少积累。积累越多,说明进步越大,教学越成功。侧重考核学生的综合素养。质量监测注意考核学生的思维,考查学生的学习力,考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查学生知识、能力及科学世界观、价值观获取。总之,强调课堂教学的“供给侧改革”,是以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和学生现实需要为出发点,建立新的供需结构,实现教育供给端的转型升级;提供“引领性”的教育供给、“精准性”的教育供给、“有效性”的教育供给,即“科学的供给”,实现供给侧与需求侧的协调平衡和良性互动,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奕.北京“深综改”: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整体性变革[j].北京:中小学管理,,(1)。

地理教学实践分享(专业22篇)篇十八

学校搞高效课堂--创新教学,要求老师在教学中要转变观念转,即:由知识的占有人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习的人,教师的知识和经验成为学生可利用的资源之一,教师的任务由过去单纯传授知识为主,转变为启发诱导,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与信息的优化选择为主。因此认清信息时代的教育要求,从思想上认识到创新教学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并落实到行动上,这样在课堂上才能适应新形势的创新教学。

课堂教学中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开展,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并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关键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结合学科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而不是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营造良好的合作学习的课堂氛围,在小组学习中要注意以下三点:(1)要让学生积极融入课堂教学。(2)要注意因材施教,及时的给予鼓励,为每个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3)要营造良好的合作氛围。

三、利用好地理教科书中的图文结合。

科书中图文并茂的资料、形象直观的图表、生动有趣的阅读材料、贴近学生生活的课堂活动,创设了充满时代气息的地理教学情境,用生活中具体有趣的地图、图片、图表,给学生展示了生动活泼的思维过程。这些地图,图片,图表将知识化繁为简,既帮助学生形成空间观念,也巩固学过的地理知识,获取新的地理知识,更有利于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四、设计好反馈练习题。

兴趣来自于“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体验创造的欢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根本方法就是让他们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体验到课堂的乐趣。所以设计由浅到深的阶梯性的,并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问题。对较差的学生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让他们通过回答来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和课堂的乐趣,从而产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课堂充满民主,竞争,和谐气氛,增强学生集体感和培养团队精神。然后,学生以小组合作为单位来思考回答问题,教师根据每一个学生的回答情况进行适当地鼓励,点拨和打分,最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累计分来胜出,当然还要针对各个小组的分数进行评价。

以上是我在课改教学中的一些探讨与做法,还有很多不成熟地方。现代教学提倡特色教学法,教无定法,但无论是怎样的方法和模式,终归一条,学生获得了最大利益,实现了课堂教学目标,就是好的方法和模式。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探索出适合学生成长、学生感兴趣的更加有效的课堂模式、方法、途径。

地理教学实践分享(专业22篇)篇十九

光阴似箭,本学年已接近尾声。八年级地理毕业水平测试已经结束,现将本学期地理教学工作简结如下:

本学期是初中地理的最后一个学期,初二的学生面临地理会考水平测试,因此学生学习的任务很重,教学工作也颇为繁重。为此在开学初,制定好了本学年的教学计划后,坚决执行,随时做好调整,以备不时之需。

1、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2、需要理解的内容多,知识的空间概念强,根据八年级学生的特点,充分利用了多媒体教学,增强课堂教学的直观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对知识的理解力,提高教学效果。

3、复习阶段,认真总结,过关测验,随时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加大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做题的效率。

当然,在工作上我还是存在一定的不足。例如,在课堂上不能及时地关注到每一位学生,让每个人都真正参与到课堂当中;因为教的班级多,也没能把每个学生的学习效果都落实到位。

为此,在以后的工作中,需要大大改进:

1、加强教学方法研究,在教学中认真吸收别人先进的教学方法,大胆尝试,加以变通,并从理论的角度,加以升华。

2、以学生为主体,注意基础知识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3、重视地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方法,重视地理知识的应用。

总而言之,我要不断改进工作方法,不断的学习,更好的完成地理教学工作。总结经验,查找不足,争取在新的一年,能够取得更好的好成绩。

地理教学实践分享(专业22篇)篇二十

这个学期我教的是1-8班的初二地理上,这是一个很特殊的阶段,因为在初二下学期就要进行地理会考,因此,不仅要扎实学生的基础知识,还应该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以及增强他们对地理的信心,这样对会考的帮助将会很大。但对于刚刚参加工作的我来说,还有很多东西需要学习,需要改进,这就需要在平时的工作中进行总结。

我的学生们大部分在初一没有学好地理,地理基础较差,甚至一些地理常识也不具备,更不用说养成地理思维和方法。在观念上他们把地理当作副科、次科,对地理学习不重视。因此,从小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缺乏自信。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学习不认真,练习作业应付了事。加之地理学科由于涉及面广,所须记忆的地点、现象、事件纷繁复杂,所以给人的感觉是教起来枯燥,学起来无味,考起灵活,难度大。针对这样的情况,我在教学中除了运用一定的技巧扎实他们的知识基础,同时渗透着先进的学习观念,让学生体验成功,培养自信;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强化他们的地理思维能力。

首先,备课前,我会将课本、教学大纲、会考说明认真钻研,做到心中有数。然后收集一些相关的事实材料,把握好每节教材的重点、难点,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写出较完整而详细的教案。同时,我会特别注意导入的设计,因为这样可以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诱发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其中可采用的方法很多,比如歌谣法、地理故事、地理游戏、地理大事件等趣味较强的教学方法。

其次,课堂上,在传统的地理教学中,教师都以自己为中心,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被动地听。这样不但对老师没有任何的挑战意义,也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今天,地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告诉我们:新课程改革下的地理教学,不再是盲目的教授教材,传授知识要点。而是要教授对学生的生活及终身发展有利的地理知识。教学中,我积极地学习老教师和优秀教育工作者的先进经验,平时主动了解实况动向,学习各种知识,并运用到教学中。实践证明,这样的教学,可以调动学生的思维,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真正把课堂还给了学生,增加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加深了他们对地理知识的深刻理解。

地理这门学科由于涉及面广,所须记忆的地点、现象、事件纷繁复杂,所以给人的感觉是教起来枯燥,学起来无味,考起来却很难。为避免陷入此局面,我在教学中运用知识性、趣味性、现实性相结合的原则。知识性是要求学生掌握教科书上地理知识,这也是教学的主要目的;趣味性则是为避免课堂教学的单调枯燥,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行。初中学生好奇心强,这是他们的特点,也是我们要充分利用的特点。因此,如果在课堂教学中经常利用影像资料、图片、电脑等生动的教学模式,除了能让学生多看、多听之外,还能调动他们积极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增强他们对知识的记忆。如果再适时地引导学生动脑筋,结合事实和生活中较常见到的事物去想问题,那就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增强他们对知识的掌握,更好地了解和熟悉课本内容。这样不仅扎实了基础,而且使学生对地理的兴趣变浓。有人说“当学习充满乐趣的时,才更为有效”。在兴趣的基础上,加上我经常性的表扬,学生学习的效果相当好。

最后,课后,时常找学生了解情况,比如上课的速度是否适宜,作业的完成是否有困难,并让课代表收集同学的意见,及时了解学生的情况,这样就可以适时改进课堂教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也让学生的学之有效。

期末复习期间,我以以强化训练作为主要手段,以提纲复习为辅,并抓住对基础知识的识记,通过反复识记、理解与运用,实现对知识点的识记和读图题解题思路的培养,为期末考试做好充分的准备。事实证明,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带的8个班级都取得了相当大的进步。

作为教师,我深切地感受到:一日为师,就应该扛起责任,为学生负责到底。因此,必须树立起终身学习的观念,只有不断地学习、更新观念和知识,不断地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吸取他人之长来补自己之短,才能使自己更加有竞争力和教育教学的能力。随着教学实践的增加,新问题、新矛盾也接连不断的出现,要想自己成为一名真正合格的教师,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要走的路还有很长很长。因此,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继续保持现在的工作状态,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同时,将教学常规和教研活动结合起来,把常规的每个环节都落到实处。强化集体备课,做到形式多样化,上课前通过相互听课、修改,充分利用树德强大的师资队伍,让自己从前辈身上学到更多东西,不断的完善教学,充分地锻炼自己,从而更好的完成地理教学工作,争取在新的一年,取得更大的进步。

地理教学实践分享(专业22篇)篇二十一

专业实习是本科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由于缺乏实习基地、实习经费紧张等种种原因,有的学校以手工模拟实验代替实习,有的学校干脆取消专业实习,笔者认为这将对会计教育质量和学生素质的提高产生不良影响,本文拟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对会计专业实习教学改革做一个探讨,以期对以后的会计专业实习及专业教学有所裨益。

一、明确会计专业实习的目的和要求。

(一)会计专业实习的目的。安排专业实习的基本目的,在于通过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学校与社会的沟通,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业务水平,尤其是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以便把学生培养成为能够主动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1、运用和检验教学成果。运用教学成果,就是把系统化的理论知识,尝试性地应用于实际管理工作,并从理论的高度对管理工作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和设想;检验教学成果,就是通过综合分析课堂教学与实际工作之间的差距,找出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以便为完善教学计划,改革教学内容与方法提供实践依据。

2、了解和熟悉企业运行。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了解企业会计核算程序和监督方法,熟悉企业管理的基本环节,实际体会会计人员的基本素质要求,以培养自己的适应能力、组织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预演和准备就业工作。通过实习,可以让学生找出自身状况与社会实际需要的差距,以便在以后的学习期间及时补充相关知识,为求职与正式工作做好充分的知识、能力准备,从而缩短从校园走向社会的心理转型期。

(二)会计专业实习的基本要求。实习学生具有学生和实习单位工作人员的双重角色。鉴于此,应对学生提出以下要求:以正式工作人员的身份进行实习。要求学生态度端正,工作认真,尽快适应环境,遵守实习单位的纪律和一切规章制度,保守实习单位的商业秘密,积极从实践角度了解该单位的会计业务,自觉地、切实地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相联系,收到实效;以旁观者的身份实习。要求学生自觉服从实习单位的安排,从企业工作的全局出发,以旁观者的身份了解企业运行的基本规律、会计人员的基本心态、财务管理的原则等,这种观察和训练能够使学生在更广的层面熟悉会计,增强适应能力;以调研者的身份实习。要求学生在实习前确定一些调研课题,这样实习起来才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二、对会计专业实习模式的探讨。

(一)创建会计模拟实验室,进行集中式的手工模拟实验或电算化模拟实验。会计模拟实验是会计实务与会计综合练习相结合的产物,是会计实践性教学的一个飞跃。该形式一般采用企业的真实资料,按照会计核算工作程序设计,使学生通过一系列模拟的记账活动,将企业会计核算的主要环节实际操作一遍,从而对企业会计核算工作有一个比较全面系统的了解。

要组织好会计模拟实验,确保收到较好的效果,整个模拟实验应有真实感,以避免让学生产生一种做习题的感觉,并尽可能地扩大学生的实验范围。实验中发放的大量原始凭证,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填写、鉴别、审核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编制汇总记账凭证,登记各种明细账和总账,编制会计报表及其附注,依次完成整个会计循环,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以达到“了解会计实务,提高会计实际操作水平”的目的。

从目前来看,会计模拟实验普遍停留在手工操作上。虽然手工操作有助于理解会计核算方法,但它不能适应会计工作日益现代化的需要——会计电算化。会计电算化是运用计算机处理会计业务的通称,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汉字系统和会计软件的推出与完善,使电算化会计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因此,会计专业不但在理论教学中应开设计算机知识和电算化会计相关课程,在实践教学中也要体现这一趋势。

(二)组织校外现场实习,努力创建以目标管理为核心的分散式实践教学体系。由于缺乏教学实习基地,许多学校只能通过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单位,造成学生的实习环境差别很大,有的能起到实习的作用,有的则很难保证实习效果。另外,由于实习时间较短,加上财会工作的特殊性,一般单位很难让外人插手工作,学生从实习单位回来普遍反映实际接触的会计业务不多,大多只做了些凭证的填制工作,而对登账和编制会计报表接触很少,这些都不可避免地影响了实习效果。

分散式校外现场实习不同于集中的模拟实验,指导教师要想了解学生实习的真实情况难度很大,甚至不可能。因此,事中控制不是分散实习的核心,其核心在于实行目标管理,通过事前的计划和事后的考核来引导和约束学生。

事前的计划主要是指制定详细的实习教学大纲和实习日记,实习报告要求有具体的考核办法。由于分散实习的特点,决定了实习教学大纲必须事先确定实习目标而且具有可操作性。笔者认为大纲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提出要求:要求学生了解该公司的性质、所属行业、组织形式、发展历史、组织结构、规模大小、产品类型及产销情况、关联企业、财务人员素质、会计岗位设置及主要职责等基本情况,并通过调查表的形式,拟定调查提纲,制定调查计划,记录调查结果;在上述基础上,要求学生对企业的会计核算基础工作和会计政策、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的运用以及内部控制制度等有关情况进行全面了解;根据前两步了解的情况,要求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深入调查研究,发现自己所学与实际的差距以便今后补充学习;同时,发现企业会计实务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要求学生根据实习报告的格式撰写实习报告。其中第三个环节是大纲的重点,也是学生实习的`重点。这部分大纲可以以财务会计、财务管理、成本会计等会计主干课程为核心,按几大模块分别设计,并细分为更多的小模块,设计相应的思考题、调查表等。学生对哪个模块感兴趣,就选哪个模块作为实习重点,这样实习起来才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至于感到无事可做。

现以财务管理模块为例: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到一家上市公司的财务部门(或决策部门)进行实习,从实践的角度了解该公司财务管理的基本方法,并总结实习收获与体会。事前可对学生作出如下要求:了解实习公司的生产经营状况;了解实习公司的财务管理体制(机构设置及职责、人员安排和分工等);了解实习公司财务管理的特点和基本要求;了解实习公司资金运动的特点及管理要求;参与实习公司一项具体的财务管理活动;分析实习公司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根据掌握的第一手资料,从实习公司财务管理的一个内容(筹资管理、投资管理或股利分配管理)出发,剖析其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相应对策,完成一篇以《××公司财务管理(筹资管理、投资管理或收益分配管理)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为题的实习报告。事中控制难度较大,可以要求实习单位协助指导、管理和考核,并要求学生撰写实习日记,以建立学生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机制。实习结束后的考核和成绩评定是重要的事后监督环节:一是要求学生提交所在单位的实习综合鉴定一份,以作为成绩评定的重要依据;二是要求学生提交实习现场记录即实习日记和实习报告各一份;三是进行实习答辩,答辩的过程其实也是经验交流,畅谈实习体会的过程,在答辩中师生共同探讨实习中发现的问题、解决办法;四是总结评定,确定成绩,并进行实习总结。总结前可先拟定调查表,对学生的实习情况、效果、问题进行归纳,通过定量分析,得出定性结论,以改进今后实习指导工作和理论教学工作。

通过事前、事中、事后三个层次的分散式校外现场实习,有利于学生适应单位岗位的需要,并向用人单位展示学生的能力和技能,主动争取社会和用人单位的认可,扩大学生就业通道。

(三)开辟校内会计实习基地,充分利用校内实习资源。随着我国会计制度的改革,各行各业的会计核算行为和财务管理工作已逐渐规范化,使得高校内的财会工作与校外企事业单位的财会工作在同一条件下,遵循共同的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二者只有规模大小、业务多少的差异,而不存在本质区别。高校内规范的财会工作和丰富的会计核算内容,为高校财会专业学生实习奠定了坚实可行的基础。开辟校内会计实习基地,最大限度地利用高校自身的实习资源,这种集集中式和分散式于一体的实习模式无疑是使会计实习走出困境的有利举措。

当然,高校内会计实习应在校财务处的统一安排下有序进行,因此争得财务处的大力支持是保证实习顺利进行的前提。此外,由于财会工作自身的特点,应避开月末、年终等财会工作繁忙的时间,这既可以保证实习效果,又不至于对财会人员工作造成大的干扰。

三、结语。

实践证明,适应本专业特点的专业实习符合教学规律与学生心理预期。作为教学体系的一个重要环节,专业实习无论对学生成才还是对教学改革,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会计专业实习的三种模式各有特色,由此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实习教学体系。至于三者的先后顺序,学校应结合自身实际,灵活安排。

地理教学实践分享(专业22篇)篇二十二

论文摘要:国际贸易地理是一个新兴的学科,是介于国际贸易学与地理学之间的边缘性学科,没有太多深奥的理论,教材上的内容学生都能看懂,但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而且不断的有新的内容需要及时补充。在此背景下,论文在充分研究学生及课程特点的基础上,根据教学经验例举教学案例,对教学方法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国际贸易地理》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学生的专业选修课程,它是研究世界各国(地区)商品生产的地域分工、商品交换的地域分布和地理格局的特征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是经济地理学的一个分支。它属于社会科学,是介于国际贸易学与地理学之间的边缘性学科。这是一个新兴的学科,是随着世界各国(地区)之间经济贸易联系进一步加强而产生和发展的。国际贸易地理主要是通过对世界各国(地区)地理环境的研究,分析各国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和作用。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自然地理环境部分学生在中学学习世界地理的时候已经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人文地理环境包括政治地理环境、经济地理环境、社会地理环境、文化地理环境、人口地理环境等等。针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开设国际贸易地理课程,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自然资源、经济部门结构、主要工农业产品的分布与发展方向及该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市场特点、商品结构和交通运输网络、风俗习惯、商业惯例等,以便在对外交往过程中,更好的与对方融为一体,为发展我国对外贸易服务。

国际贸易地理课程中没有太多深奥的理论,教材上的内容学生都能看懂,但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而且不断的有新的`内容需要及时补充。所以,在国际贸易地理的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特点,我把重点放在人文地理环境的学习上,在具体讲课时,不断进行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努力改变过去照本宣科,只重知识传授,不重启发引导,忽视创新的“填鸭式”教学方式。

一、积极采用互动式教学方式。

一些访谈节目,如《对话》、《艺术人生》,收视率较高,深受观众喜爱,其成功的原因不外乎以下三个因素:一是内容紧贴生活实际,有“卖点”;二是形式新颖,适合人们的“口味”;三是方法高明,主持人不知不觉牵着观众“鼻子”走,让观众在谈笑中获益。如果教师有节目主持人的眼光和手法,不留教育痕迹的传道授业,教书育人,就要改革之前的教学方法,那么,互动式教学方法不失为一种好方法。所谓互动式教学,是在教学中教与学双方交流、沟通、协商、探讨,在彼此平等、彼此倾听、彼此接纳、彼此坦诚的基础上,通过理性说服甚至辩论,达到不同观点碰撞交融,激发教学双方的主动性,拓展创造性思维,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式。其优点有发挥双主动作用、体现双主导效应、提高双创新能力、促进双影响水平。我在教学中,在第一堂课,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什么是国际贸易地理学以及该学科主要从哪些方面进行研究,我给学生一个主题―谈谈自己的家乡。首先,将学生按照行政区域进行分组,在小组中各成员相互交流汇总自己家乡的乡土地理材料,然后每组推选出一位同学发言。当同学们神采飞扬地介绍自己家乡的同时,我适时的对该地的名胜古迹、风土人情、资源环境及经济状况进行点评,这样让学生重新认识自己的家乡,并为自己的家乡而自豪。最后,我在总结时将同学们介绍自己家乡的主要内容进行梳理,整理思路,联系国际贸易地理的研究对象从理论角度进行分析,由点及面,取得理想的效果,也改变了学生认为国际贸易地理等于中学的世界地理的错误想法,引导他们从地理环境的角度去认识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捕捉,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国际经贸活动与环境之间相互制约的关系研究,以前学生在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实务的学习过程中,较少涉及到这个问题,但这是我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这个内容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世界贸易迅速发展的同时,环境也在加速恶化,环境问题也和经济问题一样成为世界问题,教育学生要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国际经贸活动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在今年上半年的教学中,刚好遇到哥本哈根气候环境大会的召开,我让学生每天关注大会的进展,并且让学生下去查资料,了解什么是温室效应、什么是京都议定书、什么是cdm以及各国政府和人民面对世界环境问题的态度。之后,我专门用两节课的时间让学生畅所欲言,同学们不仅阐述了自己对当前世界环境问题的认识,也讨论了自己的看法,表明了立场,同时也让同学们受到了一次很好的环保教育。

三、不断充实新的内容,保持与时俱进。

由于我们使用的教材受出版时间的局限,有些内容和数据往往是三、四年之前,甚至更早。所以在备课时,应注意不断补充一些最新的资料。特别是对于《国际贸易地理》这门学科而言,更应使其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和活力。比如讲到欧盟的时候,将其成员国进行更新;讲到美国汽车产业的时候,将因受到金融危机影响而申请破产保护的汽车公司作为重要的案例纳人到授课内容中。另外,将教材中需要更新的数据提前布置学生自己查找更新,当然,我自己在备课的时候也做好功课。

四、通过分类教学,提升学习效果。

在学习主要国家的贸易地理时,我将这些国家分为超级大国―美国、发达国家(一)―欧盟四国、发达国家(二)―日本、发展转型国家―俄罗斯与印度、新兴工业化国家―韩国、巴西和新加坡、农矿资源出口大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几种类型,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进行授课。通过这种授课方式,加上课前要求学生做一定量的功课,取得不错的教学效果,学生普遍反映能很好的区分并掌握各国对外贸易的特点。最后,通过这部分的学习,我布置给学生一个学期论文,要求学生结合我国或者我国内某一地区的地理环境状况谈谈其对外贸易的发展。

通过《国际贸易地理》三年的教学实践,使我充分意识到结合课程及学生特点设置课堂的重要性,同时,要使上述教学方法顺利进行并取得优良的教学效果,关键是要求教师和学生能够积极配合,课前都做好充分的准备,真正做到互动式的教与学。

相关范文推荐

    小班教师的幼儿园防欺凌教育指南(专业14篇)

    幼儿园小班是孩子们进行社交交往的重要阶段,他们开始与同伴建立起友谊。对于幼儿园小班的学习和教育,以下是一些专家的观点和建议。冬天到了,后院的小树林里树木都光秃秃

    学生银行讲座心得体会大全(21篇)

    心得体会是在工作和学习中总结经验和感悟的重要方式,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和提升自己。借鉴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心得体会范文,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心得体会

    合同协议书补充协议的有效性探讨范文(20篇)

    在签署合同协议之前,双方需要充分了解合同的内容和条款,并确保双方的权益得到保护。接下来将为大家介绍一份完整的合同协议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甲方:_______

    清明节短信祝福语集锦范文(15篇)

    愿你每一天都能收到一份温暖和祝福,让快乐在你的生活中绽放。选取一些独特的祝福语,祝愿你们感受到满满的爱和幸福。1、送你清风,表我相思;送你明月,表我祝福;送你星

    教育工作者的小学语文教学心得(热门17篇)

    通过写工作心得,我们可以反思自己在工作中的做法和方法,并找到优化和改进的空间。下面是一些优秀员工的工作心得,希望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些关于工作心得写作的灵感和思路。

    质量部年度工作总结(通用24篇)

    工作总结是对自己工作所取得成果的一种总结和梳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水平。附上一些月工作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

    英语教师实习周记(通用17篇)

    实习周记可以帮助我们对实习期间的学习和工作进行回顾和反思。如果你对实习周记写作还不太熟悉,不妨参考一些优秀的范文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实习内容这一周带我的师傅教

    传递家庭情感的信(汇总22篇)

    范文范本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写作要求和规范,提高我们的写作能力。在这里,我们将为大家提供一些精选的总结范本,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灵感。《学爸》主要讲述的是不

    农村教育发展的重要性(专业15篇)

    范文范本是指在特定主题、特定领域内较为优秀和典型的样本文章,它可以作为学习和参考的对象,帮助我们提高写作水平。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的范文范本,希望能够为大家

    北京颐和园导游词的魅力(优秀14篇)

    导游词应尽量避免使用生僻的词汇和过于专业的术语,以便游客能够轻松理解和接受。导游词是一种艺术表达形式,它需要导游具备一定的文化修养和表达能力。各位游客,大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