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范本是对一段时间内某个主题或问题的典型案例进行总结和概括的文本材料,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和应用相关知识。鉴于总结的重要性,以下是几篇经典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学习。
教学管理中的最佳实践方法(热门17篇)篇一
摘要:21世纪护理本科院校为达到教育目标,对护理学本科生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了全面改革,推行了新的教育模式。培养学生系统掌握现代护理学以及相关学科理论和技能。护理文化作为长期在护理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稳定的价值观,及以其核心而进行的护理教学,其内容包含价值观、道德规范、精神、制度、行为准则及文化礼仪。
关键词:护理文化;护理美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目前护理专业本科生的主要就业方向多数还是医院的临床护理,为了未来能更好的适应临床护理工作。要适当地融合医院护理文化元素在护理本科中的教育,对学生实现主动学习、职业定向、人性化观念形成与行为规范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以下从护理文化概念、内容和功能及如何加强护理文化建设等方面来探究医院护理文化在护理本科的教育。
一、让学生了解护理文化概念、内容和功能。
1.护理文化是医院文化中的重要构成,其与医院文化为“母子关系”,所具有的特征也与医院文化具有异曲同工之处[1]。护理文化在社会文化中具有非常重要表现形式,其已经与社会文化融为一体。护理文化的产生并非简单形成的,其存在于护理人员长期实践之中,通过对自身道德素养的约束,通过对自身行为的规范,从而达到更好地文化的集成[2]。也就是说,护理文化其更多的是做为一种精神文明而存在的,其在促进人员素质提升方面的作用是无法替代的。
2.护理文化建设内容。
(1)物质文化物质文化将很多文化要素进行了集合,其成为非常重要的`社会外在形式表现,成为护理文化的“外衣”;诸如护士的仪容仪表、护士的言行举止、护士的工作环境等等都是其表现形式的一种,都成为文化的重要载体,也不仅反映了护士的精神面貌,更加反映了医院的精神建设,反映了医院的整体状态。(2)制度文化制度文化在医院的护理文化中同样非常重要,其所蕴含的文化因子也是非常重要的文化表现形式。诸如护理质量、护理理念、护理形式等等组成了重要的护理文化制度,也成为护理规章制度的构成基础。这些内容同样也是护理文化的重要核心内容。并且,其随着护理制度的规范和严格,越来越成为管理的重要手段,对于护理人员整体素质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也对其有着一定的制约作业,逐渐推荐护理人员的职业能力养成,让护理人员随着其要求形成程序化构成。(3)精神文化精神文化的核心是护理宗旨、护理理念、护理道德、护理精神和价值观,是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的基础。
3.护理文化的功能。
护理文化的功能非常强大,其不经能够提高护士的职业素养能力,能够提高护士的工作质量,而且能够在树立医院形象方面发挥重要功用,对于医院护理文化的构成具有非常重要的导向性作用。并且,因为护理文化的应用,医院可以构成强大的向心力,让所有员工可以向着一个方向迈进,可以让护士感受到集体的荣誉感,并在集体环境中被认同,感受到自己以及所在集体的使命感和自豪感。
二、如何加强护理本科学生的护理文化建设。
1.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学生的护理文化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是公民思想的道德建设的核心。在护理学专业的培养中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树立主人翁精神,从而发挥团队积极主动性、创造性,在未来的工作中推动医院护理事业发展。
2.以人为本加强学生的护理文化建设。
作为未来护理文化建设的主体,以人为本高度重视观念与情感因素。“以患者为中心”让人的智慧、思想、技术及价值追求在未来工作中的主导地位得到全面的突出,在进行护理发展的方向的制定时,要对护理人员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和激励作用进行全面考虑,为其搭建有利于全面发展的平台,储备人才,让每位护理人员都能获得自身价值,得到充分实现的机会。以人为本,全面发展护理工作。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及创造性来开展护理工作的新模式,求新、求变和追求卓越,以创新来增强护理的竞争力。
3.应用护理美学加强学生的护理文化建设。
护理美学是研究护理领域中美的现象和审美规律的一门新兴学科,它包含着哲学理论和美学的基本原理及多学科的成果和方法,是护理领域的人文科学。护理学本科生应加强美学知识及人文知识的培训、提高审美创造和审美感受、塑造职业仪表美、规范职业语言美、展示得体举止美。将美学概念在护理文化中加以应用和推广,在文化建设中体现出美学的价值和魅力,让学生形成共同的服务理念和价值观,使团队的美得以充分展示,以此来激发护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团队的竞争力和凝聚力,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三、结语。
通过学校的培养和教育让学生初步了解到护理文化的概念,护理文化的内容和护理文化的功能。让医院的护理文化与护理本科院校的校园文化有效的对接和融合,以满足医院对高素质护理人才的要求。
参考文献:
[2]赵晶.加强护理文化建设推进优质护理服务[a]//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护理学术交流会议暨全国社区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12:389-391.
教学管理中的最佳实践方法(热门17篇)篇二
为了实现医院护理工作者素质的全面提升,院方应当培训所有的护理工作者规范化的礼仪;引导与激励护理工作者参与一些学术交流活动,以多样化的方式实现学历水平的提升;安排所有的护理工作者开展一系列护理操作技术的比赛项目,从而让护理工作者的专业知识、操作能力、理论水平都提高[5]。总之,只有实现护理工作者素质的提升,才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才可以使系统化和全面性的护理模式实现。
2.2注重护理管理,懂得探究出现危机的原因。
在医院护理管理中,应当及时处理护理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做好各方面的协调及沟通,通过各种方式来发现可能发生的突发性危机事件。可以建设危机管理小组,组长由护士长担任,每周评价护理工作。对于存在的缺陷以及可能出现的护理危机进行分析和讲解,探究原因,要求所有的护理工作者总结经验教训,避免出现一些类似的现象,从而能够防范护理危机。护理部在每月组织护士长会议,积累经验,引导护士长探究危机隐患,且努力探究处理问题的有效措施。针对危重疑难患者,实时地探讨和制定护理规划,搞好预见性的护理工作。针对不能够预见的危机实施下面的策略:
(1)实现管理的精细化[6],把管理方式细化至最小的单位,每个科室选择1名质控员,从而实施管理和监控。
(2)护理管理工作者到各个科室贯彻实施一系列的制度,以及进行有效地监督,注重管理会出现的危机。
(3)注重跟患者交流,建设良好医患、护患关系,护理工作者经常密切地接触患者,应积极地跟患者交流,且有相应的语言表达技巧与沟通能力,实现健康教育、入院指导、出院指导的制度化与常规化。
2.3高度关注,实时地处理危机。
在出现危机导致患者不满的情况下,能够由下面几点加以处理:
(1)清楚患者不满的原因所在,有目的性地加以解决;
(2)清楚服务理念,对护理工作者的行为与语言进行规范;
(3)认真地实施一系列的护理操作流程;
(4)当事者实时地向患者道歉,且搞好之后的一系列护理事项,从而得到患者的原谅;
(5)实时地联系医务科处理对医疗技术存在意见的病人的问题;
(6)在出院时以及出院之后征求患者的建议[7]。
2.4健全一系列的制度,完善护理危机的预防措施。
(1)设立危机预防及处理机构。对一些可以预料的危机,管理者要有先见之明,提前采取措施,可避免护理危机的发生。针对不好预防的危机,实施周密的应变策略。定期地对危机处理工作者开展演习,让他们明确出现危机的情况下实施的对策。如果出现危机,就能够对危机进行控制,从而最大程度地减小损失。
(2)制定真正能够实施的危机预防组织规划。护理部需要建设和完善危机出现的组织机构,即实施四级预防管理体系[8],当事人报告给科室的护士长,护士长再汇报给总护士长,然后总护士长汇报给护理部主任,最后护理部主任汇报给管理护理的副院长。
在出现危机的情况下,应用危机预防体系,一致地组织人员,各负其责。在制定规划的时候,应当兼顾可行性、具体性、长期性,从而在出现危机之前真正地预防危机。综上所述,在护理质量的提高中,护理工作者的素质非常关键,其能够有效地确保护理的安全性。护理工作者只有确保基础理论知识扎实、操作技术熟练、职业责任意识强烈,才可以确保患者护理的安全性。在医院护理管理中,应当及时处理护理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做好各方面的协调及沟通,通过各种方式来发现可能发生的突发性危机事件[9]。如果出现了护理危机,管理工作者需要激发危机的处理体系,冷静面对和处理,努力探究完善的策略,且对危机处理体系进行重新地评估,从而实现危机管理体系的完善。在对危机进行处理的情况下,护理管理工作者应当反应迅速,亲身指导,承认面临的问题,且实时地进行解释。最为理想的情况是当面处理问题,消除患者的不满。在医院护理危机管理中,应当建立与健全一系列的制度,像是护理部危机管理登记制度、护理投诉制度、护理管理差错事故制度、护理安全管理制度、护患沟通制度、管理纠纷病例制度、护理查房制度、护理质量监控制度等等。与此同时,作为一种特殊服务场所的医院在全部的医疗工作过程中,由于出现护理危机而导致患者存在比较复杂的投诉内容。为此,护理部需要建设一种对护理危机进行识别和跟踪的系统,要求各个护理工作者务必实时地发现工作过程中存在的护理危机。从而实时地实施有效的完善策略。总之,在医院的护理管理工作当中,针对护理管理工作者来讲,危机管理充满了挑战,这就需要危机管理工作者不但具备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懂得法律学知识、心理学知识、哲学知识等。这样,医院护理管理工作者在处理危机的过程中不但可以实现自身管理能力的提升,还可以实现临床护理质量的提升,让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以及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参考文献:。
[3]黄水英.护士分层管理模式在优质病房服务中的运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1):158.
教学管理中的最佳实践方法(热门17篇)篇三
[摘要]目的:探讨模拟医学在高职外科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校级和级护理三年制学生各200名作为观察对象,其中2012级未开展模拟医学教学,2013级开展了模拟医学教学。对比分析两组学生外科护理综合考评成绩以及医院实习带教老师对学生的评价。结果:开展模拟教学的学生外科护理综合考评成绩高于未开展组(p0.05),且实习带教老师对开展过模拟教学的学生均有较高的评价。结论:将模拟医学应用于高职外科护理教学中,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外科护理综合能力,并为学生将来的临床护理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模拟医学;高职;外科护理。
护理是一门实践性学科,护理人员的成长要历经理论学习、见习、临床实习等阶段。随着医疗资源的区域化,高职护理实践教学资源变得更加短缺,学生的临床护理实践机会也相应减少,而外科护理实践更是少之又少。医学模拟教学是利用现代科技创设模拟患者和临床场景,代替真实患者的实践教学。我院在2013级护理学生中大规模开展了外科护理的模拟教学,并对考核效果进行了分析,介绍如下。
一、对象和方法。
(一)对象。
选取我校高职2012级和2013级护理专业三年制学生各200名,其中2013级学生开展了外科护理模拟教学。两组学生生源、平均年龄和平均入学成绩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二)方法。
2013级学生开设护理外科模拟操作课程,该课程主要内容是学生应用模拟外科系统实践教学(我院外科护理教学模拟系统包含手术室洗手刷手系统、手术室器械系统、心肺复苏模拟系统、胃管尿管吸痰等模拟系统)。此外,在模拟人教学训练的过程中,尤其加入和强调了人文关怀和护理礼仪的训练。
二、结果。
(一)两级学生临床护理实践考核成绩。
由表1可见,2013级的成绩明显优于2012级学生,2013级成绩中位数为77.5分,而2012级为71.5分。经统计学处理,两组进行卡方检验显示(?字2=21.061,p=0.001),两组成绩具有显著性差异。
(二)教师对学生的评价。
对十位临床护理带教老师进行访谈,分别对学生手术室环境适应情况、手术无菌准备和操作意识、术中团队协作配合、自我受伤防护意识以及人文关怀五个方面进行了评价。临床带教老师均认为接受过外科护理模拟系统训练的`学生在这五个方面表现好于未接受过外科模拟系统训练的学生。
三、讨论。
传统的高职外科护理教学大多是以教师和课本理论学习为主,学生的实践基本上是通过见习和实习过程中参观带教老师的操作,并在病人身上进行演练。然而随着医疗资源的区域化和医患矛盾的升级,学生在医院和患者身上实践的机会越来越少。通过我院两级学生外科护理综合成绩对比(p0.05)以及带教老师评价可知,外科护理模拟训练有效提高了学生的临床实践技能。这充分说明了医学模拟教学在高职外科护理中的开展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技能。
高职护理教学是医院护理人员的基础和入门学科,也是护理人员掌握基础技能和学习规范操作的平台,因此,护理教学对于护理人员的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现阶段,医疗资源分布逐渐向区域化过渡,这使得高职学生在临床实践的机会越来越少,而外科护理是护理学中较为困难的一门学科,不仅需要学生大量的实践,更需要强化意识。在这种背景下,急需要一种不依赖于医院和患者的教学模式。我院的教学实践证实,模拟医学在护理外科教学中的应用,增加了学生实践的机会,其可重复性也为学生外科护理技能和意识的强化提供了保障。因此,医学模拟教学的应用,为护理人员的培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教学管理中的最佳实践方法(热门17篇)篇四
摘要:目的:探讨与分析循证护理在儿科护理实践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本文回顾和分析了从12月至3月入住我市某医院6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随机的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有3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来进行护理,而实验组患者在常规的护理方式基础上应用循证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在对照组中(n=34),护理纠纷率为10(29.4%),护理差错率为11(32.35%),积极行为参与率为22(64.7%),家属的满意率为23(67.65%);而在实验组中,护理纠纷率为3(8.8%),护理差错率为1(2.94%),积极行为参与率为31(91.18%),家属的满意率为30(88.23%);对照组患者与实验组患者在护理纠纷率、护理差错率、积极行为参与率以及家属的满意率等方面均存在着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儿科护理实践中,循证护理能够减少护理的出错情况,降低医护人员与家属之间的纠纷,提高患儿的参与率,让患儿的家属对治疗的结果更加的满意。
关键词:循证护理;儿科护理;护理实践。
循证护理是最近几年逐渐的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护理理念,主要表现在明确客观的概念上来完成工作。现在,循证护理咋我国正得到了越来越为广泛的应用,在儿科治疗领域应用更为广泛。所以分析循证护理在儿科临床中的应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回顾和分析了我市某医院收治的68例儿科患者,随机的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实验组采用循证护理,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现将分析结果归纳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回顾和分析了从月至203月入住我市某医院6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患者有39例,女性患者29例,幼儿的`年龄范围为0.5岁至5.5岁之间;有26例患者腹泻,有27例患者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口炎患者5例,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5例,肺炎患者有3例,有2例患者为泌尿系统感染。将患者随机的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有30例患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患者类型等方面均不存在着显著性差异(p0.05),在临床中具有统计和分析的意义。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来进行护理,而实验组患者在常规的护理方式基础上,增加应用循证护理的方式来进行护理。实验组患儿的具体的护理方法如下所示:
(1)加强对护理人员的护理培训。护理人员要增强自身的医护素质,医护人员的综合素质会直接的影响到患儿的身体康复,所以要加强对医护人员业务能力的培训。医护人员要能够结合自身所学的理论知识,并善于总结护理时的经验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要针对每个患儿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与方法。
(2)缓解患儿焦虑情绪。患儿在进行治疗时,常常会出现焦虑的现象,医护人员要协助患儿消除焦虑的情绪。医护人员要鼓励患儿家长在其身边陪伴治疗,家长本身也可以给患儿提供一些连续、固定的护理,例如可以给患儿提供一些玩具、物品、实物等感官护理。对于年龄较小的幼儿,医护人员可以通过轻抚、拥抱等来表达自己的善意。这些都有助于患者内心焦虑情绪的消除。
(3)患儿疼痛护理。患儿往往对疼痛都会有着过激的反应,尤其是侵入性治疗前,要采取一定的方法来缓解患儿内心的焦虑情绪。在患儿治疗过程中,通过鼓励、讲故事、玩游戏等方式来分散患儿内心焦虑的内心,缓解侵入性治疗给患儿带来的疼痛感,对于许多不愿意配合治疗的患儿,医护人员要与其进行沟通以及心理疏导,增强患儿接受治疗的配合度。
1.3观察指标分析。
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纠纷率、护理差错率、家属的满意率以及积极行为的参与几率。
2实验结果分析。
通过分析表1可知,在对照组中(n=34),护理纠纷率为10(29.4%),护理差错率为11(32.35%),积极行为参与率为22(64.7%),家属的满意率为23(67.65%);而在实验组中,护理纠纷率为3(8.8%),护理差错率为1(2.94%),积极行为参与率为31(91.18%),家属的满意率为30(88.23%);对照组患者与实验组患者在护理纠纷率、护理差错率、积极行为参与率以及家属的满意率等方面均存在着显著性差异(p0.05)。
3讨论。
患儿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反抗的现象比较常见,患儿在接受治疗时往往会出现抑郁、怀疑的心里,另外患儿的家长也比较容易出现焦虑、紧张的现象,这不利于患儿疾病的康复,所以对患儿的及时治疗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循证护理有助于患者情绪调控,另外还能够帮助提高患儿的质量质量,这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儿科护理实践中,循证护理能够减少护理的出错情况,降低医护人员与家属之间的纠纷,提高患儿的参与率,让患儿的家属对治疗的结果更加的满意。
参考文献:。
[3]王佳音.心理护理在儿科治疗及护理中的作用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4,11(06):301.
教学管理中的最佳实践方法(热门17篇)篇五
在医院护理信息化建设中,pda可以应用在身份识别、患者信息查找与治疗处置中。具体表现如下。第一,在身份识别中的应用。医院护理人员可以利用pda在无线局域网覆盖范围之内,对患者的条形码进行识别处理,准确的核对患者身份,保证条形码数据信息与pda信息一致,一旦出现信息不符的现象,就会发出提示音,或是文本提示,护理人员就不能开展相关操作活动,以此保证护理工作安全性与合理性。第二,在患者信息查找中的应用。护理人员可以利用pda,随时对病房中患者信息与医嘱进行查询,例如:患者床号数据信息、姓名数据信息、护理数据信息、主治医生数据信息、诊断数据信息等,也可以查找患者在长期治疗中医嘱的执行状况。同时,护理人员在查房的过程中,可以应用pda对患者生命体征数据信息与检验结果数据信息等进行查看[1]。第三,在治疗处置核对中的应用。护理人员在执行医嘱的过程中,可以利用pda查看患者的医嘱执行情况,科学开展发药工作,按照医嘱要求,对各类信息进行核对,并记录在专门的记录簿中。同时,在为患者采集标本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可以先在病床旁边提取各类医嘱信息,然后利用pda对标本进行确认,以便于开展相关管理工作。在完成此类工作之后,需要将数据存储至数据库中,以便于对其进行查看。
教学管理中的最佳实践方法(热门17篇)篇六
摘要:如何使酶工程的教学适合时代发展的需要,培养合格的从事酶工程研究及生产的技术人才,是从事酶工程教学环节中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探讨的问题有:教学内容的合理化;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进;以科研促进教学,加强实践。
关键词:酶工程教学内容科研实践。
21世纪是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世纪。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持续创新和重大突破,是新世纪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标志,由其引领和孕育的生物经济将引起全球经济格局的深刻变化和利益结构的重大调整。生物技术将会对世界经济格局和国力竞争产生重要影响,并促使人类的观念、生活方式等产生深刻变革。酶工程是生物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应用范围已遍及工业、医药、农业、化学分析、环境保护、能源开发和生命科学理论研究等各个方面。如何使酶工程的教学适合时代发展的需要,培养合格的从事酶工程研究及生产的技术人才,是从事酶工程教学环节中不容忽视的问题。笔者将工作中的教学体会介绍如下。
1.教学内容的合理化。
1.1注重绪论的讲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绪论是一部书的开篇,主要起到介绍和导读的作用。在绪论部分教师向学生展示本门课程学习的思路、主要内容、重点内容、主要观点与其它学科领域的联系等,让学生对该课程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同时,在绪论中教师还可利用生动、鲜明的例子使学生们了解酶工程在生物技术领域中的重要地位;酶工程发展的历史、现状和发展前景,以及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主要的工业产品、研究的热点与难点等。生动、精彩的开头既能调动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学习兴趣,也能使学生在后继课程的学习中理清思路、明确目标,并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深入理解。
1.2讲授内容主干清晰、条理分明。
1.3适时更新教学内容。
21世纪的今天,生物技术产业不断、迅速的发展。酶工程作为生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每时每刻都会有新的技术、新的产品出现。酶制剂工业给社会带来的效益额以约18%的速度不断增加。预计今年将达到30亿美元。因此,对生物工程专业的学生讲授酶工程的课程更要注重内容的安排,以教材为主的同时,辅助其他的参考资料。例如,我们将郭勇编着的《酶工程》作为指定的教材,同时融合熊振平等编着《酶工程》,梅乐和等编着《现代酶工程》,孙君社等编着《酶与酶工程及其应用》,孙俊良编着《酶制剂生产技术》,沃尔夫冈?埃拉(wolfgangaehle)主编《工业酶―制备与应用》等参考书籍,以及期刊和在线资料的内容,对教学内容随时加以补充和更新。在讲授基本知识的同时,给学生介绍酶工程方面的最近的科学动态、一些新技术和新方法。比如,介绍模拟酶、人工酶、极端微生物酶、非水介质催化、酶的定向进化等新知识点,使酶工程授课内容跟上科技发展,同时使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并认识到酶工程是一门随着时代脉搏跳动的新学科。初次讲授时,只讲授概况,然后同学们自己查阅相关资料,再进行汇报式详细讨论,便于学生对新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展望。
2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进。
2.1以多媒体教学为主,传统教学为辅综合授课。
传统的教学手段主要是板书。板书也是考核教师教学基本功的重要方面,要求教师能够合理布局板面,字迹、图表规范清晰、内容安排条理整齐。对于酶工程来讲,板书教学的优点是能够让学生紧跟教师的教学思维,在教师板书的同时给学生充分的机会去思考、领会教学内容,也更有利于教师去启发和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相关知识点;板书教学的缺点是信息量不能太大,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下教师无法做到大量信息的呈现,此外,对于一些工艺流程或者图片式的知识不容易表达。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普及和提高,再加上对教学手段改革以及教学手段考核要求的变化,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多媒体教学逐渐占据了重要地位。多媒体教学的优点是信息量大,可以充分地利用图像、声音、色彩和动画等多媒体技术,使得教学过程图文并茂、生动形象,也非常有利于演示统计软件的具体应用过程。其缺点是教学节奏快,不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消化吸收,容易造成学生课堂学习囫囵吞枣。
因此,在酶工程的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以多媒体教学为主,例如在酶的分离纯化章节的时候,关于各种纯化方法所有仪器设备的图片以及工艺流程,采用多媒体教学。再如,关于酶制剂应用章节采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增大信息量的提供。一些理论性比较强的知识点,例如酶动力学,采用传统的方法,更利于学生跟上老师的思路,及时准确的掌握新知识。
2.2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资源。
提供很多使用计算机网络的机会。例如第一堂课的时候提供一些专业的网站和论坛便于学生及时掌握酶工程发展的最新动态。此外布置一些作业例如一种新的观点一个新的知识或者关于酶制剂在某一领域的应用等由同学进行查阅总结再做成ppt进行全班的学习。同时为班级申请一个公共的信箱将课堂的ppt和讲义发送信箱内便于全班同学学习。计算机网络的'应用不仅利于同学学习专业知识对于同学们踏入社会也是一种锻炼和帮助。
2.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酶工程课程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因此,在教学环节中有目的的在每一章都提供一些应用的例子,并且在最后一张全面的讲解酶工程的应用。例如,在酶的生产和分离纯化这两章,提供现在工业生产中最常见的淀粉酶和蛋白酶的生产和纯化的技术过程。在酶分子修饰和固定化中都涉及到相应的应用例子。在酶工程应用这章就更详细的介绍酶在食品、医药、工业、环保等方面的应用实例。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提供一个理论联系实际的平台,不仅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且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3综合能力的培养。
我校的教学理念:“先做人再做事,人人成功”。因此酶工程教学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每次课间休息的时候,给同学们观看一些具有哲理的文章。
例如,如何学习牡蛎适应社会;学习卷柏的实打实的精神;学习“精神枷锁”对人生的影响;同时利用业余的时间给同学观看关于环境污染的问题,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等等,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同时,加强综合素质的提高,例如:在课程开始不仅,要求学生完成一篇课程论文,字数在3000字左右,内容自定,题目自拟,参考文献不能少于10篇。课程论文将作为期末考试的一个重要参考。统一时间由同学讲解。实践证明这一做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文字综合能力和表达能力。
3以科研促进教学,加强实践教学。
酶工程课程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在理论课学习的同时,也要加强实践的环节。根据我们单位科研实力比较强、学生数比较少的特点,我们采用导师制的方式,同学们参与到科研队伍中。例如,通过微生物发酵生产酶制剂,以及酶蛋白的分离纯化;以及酶的分子修饰和改造等。使同学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有机结合起来,便于理解课堂学到的知识。同时也锻炼了同学们的实际操作能力,为以后学习和工作都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管理中的最佳实践方法(热门17篇)篇七
基于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与人们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的维权观念越来越强。为此,患者在接受医疗护理与治疗过程中往往有比较高的要求,像是之前的一些合理的护理现象,而在当今看来,患者会感觉其属于侵权的情况。再者,在新时期医疗改革的影响下,医疗行业有着医疗结果难以预见、治疗风险大、技术含量高的特点,这造成了临床护理的过程中难以实现患者及其家属的需要,常常由于一个行为或者是一些言语就会造成紧张护患关系的形成。并且,从某种意义上讲,护理工作者的技术操作能力与服务水平等也直接影响到护理危机出现的概率,像是经常地更换护理工作者以及新护士违规操作、对患者态度差、缺少熟练的操作技术、语气不委婉等都会导致医疗纠纷的出现[3]。
危机管理的特点有3个,即应急性、预防性、不确定性[4]。因为在护理管理的整个过程中都可能面临危机要素,随时都会出现一些突发的情况,这意味着危机管理具备不确定性的特点;危机管理的主导是预防,在萌芽时期就扼杀突发情况,从而降低突发情况导致的不可见的形象损失以及可见的经济损失,这意味着危机管理具备预防性的特点;出现危机的过程是4个时期,即前兆、发生、持续、恢复,而危机管理模式可以有效地处理这几个时期的情况,这意味着危机管理具备应急性的特点,从而能够有效地化解危机,大大地降低对院方形成的不利影响。
教学管理中的最佳实践方法(热门17篇)篇八
[摘要]双语教学对师资队伍建设、授课对象的接受能力、教材的选编、教学方法的创新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结合《国际市场营销》课程双语教学的实践,从教师、学生、教材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对提高双语教学效果进行了思考和探索。
[关键词]双语教学教学方法教学目标。
随着中国的入世以及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社会对既有专业知识又有国际交流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强烈。高校作为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基地,开展双语教学是时代发展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在要求。近年来双语教学在我国高等院校迅速发展,许多高校都已经或开展双语教学活动。双语教学强调在非语言类专业中用外语进行课堂教学的交流与互动,使学生达到学习专业知识和外语应用技能的双重目的。因此,双语教学对师资队伍建设、授课对象的接受能力、教材的选编、教学方法的创新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各个高等院校而言都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双语教学体系的建设处在不断的探索和完善之中。本文结合笔者在《国际市场营销》课程双语教学的实践,从教师、学生、教材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对双语教学进行思考,提出相关的建议供交流和探讨。
一、教师——双语教学的实施者。
教师作为双语教学的实施者,是双语教学的主体,其教学水平是双语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双语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必须具备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外,还要求具备良好的专业外语水平以及使用专业外语进行专业教学的融合能力。而我国高校的绝大多数教师接受的是传统的教育,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但缺乏专业和外语学科的交叉和融合,会外语的人不懂专业知识,精通专业知识的人不会外语,能够胜任双语教学的师资较为缺乏。现有的双语教学教师基本上由学科的骨干教师担任,具有较为扎实的专业知识,但未接受过专门的双语培训,要将专业知识与外语进行融合教学有着一定的难度。若教学不当,很容易让学生把专业知识的课程学习变成专业英语的学习。教育部双语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的问卷调查也表明,近80%的教师认为需要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因此,加强双语教学的师资队伍建设成为提高双语教学水平的关键。
由于解决双语教学师资问题的重点是专业知识和外语教学的融通问题,仅凭单一高校的力量不能很好地解决所有学科的双语教学师资培养的问题。因此,国家教育部门应在全国高校范围内集中力量进行统筹安排和统一布署,有重点地选拨各个学科的双语教学名师,并由各学科的名师分别对各院校的不同学科的双语教学教师进行集中的统一辅导和专门培训。另一方面,各个院校也可以根据自身的条件采取不同的方式来提高双语教学师资水平,如通过选派教师出国进修,或举办专门的培训班对双语教学的教师进行口语培训;也可引进外籍教师进行专业教学并配以中国教师作为助教进行必要的翻译,一方面通过翻译可以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助教提高本校教师的双语教学水平。
二、学生——双语教学的接受者。
学生作为双语教学的接受者,是学习的主体,其接受能力直接影响着双语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双语教学作为教师和学生教学互动的统一体,如果学生的接受水平不能适应双语教学的要求,则双语教学将面临重大的挑战。因此,在实施双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学活动的设计要围绕学生展开,教学过程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外语基础及学习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外语语言运用过多,会影响学生的接受能力,降低其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若外语运用过少,又会失去双语教学的意义。因此,合理掌握运用双语的比例,是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摸索的一门学问。
现在多数院校根据学生的外语基础的差异性,在大学英语的教学上推行分级教学,即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通过听力、口语、写作等方面的测试,同时参考学生高考时的英语成绩,将学生按不同起点组织教学,这样既保证大部分学生能够达到学校人才培养的基本规格,又能够促进一部分学生的英语技能得到强化,英语运用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双语教学课程大多从大学三年级开始,双语教学可以参考英语分级教学的方法实施。可以针对学生的'外语水平,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给学生一个自主选择的机会,即对有外语能力或有学习兴趣的学生可开展双语教学,而外语水平较低且对双语教学缺乏兴趣的学生可以继续传统的专业课教学,以免因强制选修双语教学课程加大学生的压力和负担,挫伤其学习积极性,也影响了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因此,采用分班选修的方法,对同一门专业课部分同学选修双语教学课程,部分同学选修传统专业课程,这样,既能培养一批综合素质高的外语专业双优人才,又能培养一批懂专业的合格毕业生。
此外,由于双语教学要求教师及时地把握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接受状况,提倡更多的教学互动,鼓励运用外语进行对话与交流,因此,对参与教学的学生人数有一定的要求。一般应采取小班化教学,每个班级的人数应控制在30人以内。
三、教材——双语教学的工具。
教材作为双语教学过程中必备的工具,是大学生了解世界的一扇窗口,对双语教学的效果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高校双语教材应具备实效性、准确性和国际性的特征,使学生能接触到国外第一手的资料,并使学生原汁原味地体会作者思想和知识的准确表达。
目前,双语教材的选择主要有四种途径,即引进原版教材、国内出版教材、学校自编教材和翻译教材。各种教材的选择各有利弊。原版教材具有原汁原味的特点,语言地道,内容符合西方潮流,但与国内的教学目标不太相适应,且内容与中国文化存在差异。如笔者在担任《国际市场营销》双语教学课程,选用的是philipr.cateora&johnl.graham所编写《国际市场营销学》第11版。这本教材相对而言较为通俗易懂,有大量的案例,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在国外也是经典的国际市场营销教材。但对于国内学生来说,内容偏多,对于教材而言不够简练,将近700页厚厚的一大本,学生一拿到书就有很大的压力;而且案例介绍大量的美国知名企业,对于国内的学生来说却比较陌生,不利于进行课堂讨论。另一方面,书内涉及到东方不发达国家的内容,包括对中国的文化和经济介绍,从西方学者的角度出发,不够客观,有些观点比较陈旧。国内出版教材内容更本土化,结构体系符合中国的教学习惯,但又不能满足双语教学的要求。因此,需要对原版教材的章节和内容进行精选,以符合国内双语教学的要求。自编教材则受教师自身水平和资料来源的影响较大,翻译教材则失去了原有的意义,而且内容也受翻译水平的限制。
因此编写和选择一本符合专业教学特点与要求的英语专业教材,是双语教学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任务。国家教育部门应建立科学的教材编写、评价和选用制度,鼓励有条件的高校整合力量编写符合中国特色的、满足双语教学要求的专业教材,以满足双语教学的需要。
四、教学方法——双语教学的手段。
教学方法是实施双语教学的手段,教学方法应该与教学目标相结合。双语教学的主要任务应是系统讲授专业基础和前沿知识,同时在外语的运用中使学生学习掌握相关的外语专业词汇和表达方式,提高学生在专业领域的外语运用能力。实施双语教学与单纯母语教学有所不同,双语教学的课堂中,教师以第二语言为媒介给学生传授专业知识,学生不但需要集中精力听,还要能听懂和理解。因此,运用双语教学,要求教师时刻注意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反应,更强调师生互动。因此,双语教学中最好采用小班化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地使用互动性的手段,如:启发、提问、讨论等。课程的总体计划、教学要求、教学目标等要随着教学的深入,根据学生的反馈与需求做出不断的调整。
考虑到学生的英语水平,课堂教学可采用渗透式双语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调整课堂上双语使用的比例,以专业知识为主线组织外文书面信息,以ppt形式呈现,使学生在理解专业知识外语逻辑思路的基础上,重点掌握外文专业词汇,理解专业知识外文概念,对于重点内容或关键点首先以外文讲解再辅以母语解释,对于教学难点则主要以母语讲述。对于一些深奥的学术思想、理论观点宜使用母语阐述,帮助学生理解,也可以避免将知识学习课变成专业英语课或阅读理解课等常见的双语课弊端。
双语教学在我国正处于起步阶段,是目前高校面临的新挑战。为解决这一新的课题,不仅需要国家教育部门、学校加强管理,从各方面给予支持和鼓励,也需要广大教学工作者共同合作,进行不断地探索。
参考文献:
教学管理中的最佳实践方法(热门17篇)篇九
财政部颁布了《管理会计指引》及《管理会计应用指引(征求意见稿)》,体现了国家对管理会计工作的重视和管理会计工作的重要性。由于种种原因,管理会计的应用在基层行政事业单位较少,在应用的单位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为了对基层行政事业单位进行科学化、精细化财务管理,需采取对策将管理会计应用到基层行政事业单位,适应改革发展新形势。财政部在20颁布的《管理会计基本指引》及《管理会计应用指引(征求意见稿)》中明确了管理会计的性质、适用环境、遵循原则、管理会计活动、工具方法、报告与信息及具体应用,这体现出管理会计的重要性和国家对管理会计的重视。管理会计起源于企业内部管理需要,其理论随着企业发展的需要而发展,管理会计主要应用于企业内部管理,是运用一系列专门的方式方法,为单位规划、决策、控制和评价提供信息,并参与单位经营管理的会计。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作为会计的两个分支,既有不同,又有联系。不同的是财务会计主要面向过去,对单位过去财务数据进行核算,报表对外发布;管理会计主要面向未来,编制内部财务报告,参与单位的决策,服务于单位内部经营管理。它们的`联系是二者相辅相成,作为会计的分支,都服务于企事业单位的运营管理。由于行政事业单位的性质和职能所决定,过去管理会计在行政事业单位应用较少。随着时代发展,国家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实行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为了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需要将管理会计理念应用于单位的财务管理活动。
一、基层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现状。
(一)基层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还基本处于简单的会计核算。
很多基层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处于“账房先生”状态,为了作账而作账,让多年财务数据信息“睡觉”。不能真正体现会计在单位经济活动中应有价值和职能,不能将单位会计数据信息切实用于单位财务管理。
(二)基层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对管理会计知识和技能有一定欠缺。
由于行政事业单位是管理型单位,职能主要是为社会提供公共管理、公共服务、公共产品,单位基本按财政拨款进行收支的财务管理活动。这让社会一些人片面认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不需要太多会计知识和技能,会简单做账就行,不重视能力培养,致使基层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的会计知识及技能不能适应时代需要。
(三)基层单位领导不重视会计信息,会计人员不能真正参与单位的财务管理活动。
由于各种原因,一些基层行政事业单位领导认为会计工作只是为单位做账报表,单位的财务管理决策由领导决定就行,不重视单位会计数据信息的作用。这使得一些基层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决策,脱离了单位的实际情况,一定程度给单位造成了经济损失,同时也使得单位会计主动参与单位的财务管理活动积极性不高。
(四)不能有效对单位的财务管理进行控制和评价,使单位预算流于形式,投资不科学。
由于一些基层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缺乏管理理念,一些基层行政事业单位不能对年初预算有效控制,出现预算重编制轻执行的现象,预算执行与预算编制脱节,预算流于形式。一些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具有一定项目投资,单位会计不能参与财务管理,不能利用财会信息为单位未来投资项目决策服务,使一些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出现投资不科学现象,造成经济资源浪费。
二、对策与建议。
针对以上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基层行政事业单位会计要与时俱进,作好会计工作转型。
现在,基层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较少,没有专门管理会计人员。为了适应新形势,基层行政事业单位要与时俱进,既要作好单位的会计核算,又要参与单位的财务管理,履行好会计的职能。基层行政事业单位要做好会计工作转型,为了适应国家对行政事业单位管理的要求,在会计工作中融入管理会计理念,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为单位管理未来经济活动服务。
(二)应加强管理会计知识学习,提高基层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管理会计技能。
为了适应新形势,基层行政事业单位会计要加强管理会计知识的学习,学懂学透,掌握管理会计的精髓。当地财政部门应利用师资力量,加强对基层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进行管理会计知识方面的培训。单位会计要学有所用,将管理会计理念应用于工作,不断提高管理会计技能。
(三)单位领导加强重视,让会计真正参与单位财务管理活动。
为适应新形势,加强基层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基层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应重视会计工作在财务管理中的重要作用,让单位会计真正参与单位财务管理活动,可以让单位会计参加单位财务管理决策会议,出谋划策,集思广益,为科学的管理决策提供信息。管理的核心就是决策,科学的决策有利于单位财务管理开展,提前消除一些经济风险。单位会计应积极参与单位的财务管理活动,按时为单位领导提供真实完整的单位内部会计报告(收支明细表、财政拨款收支表、资产负债表等),充分利用好财会历史信息,为单位的未来财务管理决策服务,以体现出会计在单位的应有价值和职能。单位领导要充分利用单位内部会计报告进行科学决策,使单位的资金产生应有绩效。
(四)结合单位内部控制,对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有效控制和评价,防范经济风险。
基层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在参与单位财务管理活动中,要结合单位内部控制,防范经济风险。内部控制就是结合单位内外部环境,通过有效利用各种信息防范单位的经济风险的措施。有效的控制就是有效的监督和调整,会计应发挥应有监督职能,对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年初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单位会计在日常工作中,对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在预算执行出现一定偏差时,进行调整,以保证预算刚性,使预算不流于形式,通过预算规范单位的经济活动。为了防止不科学投资,单位会计应利用财务的历史数据信息,结合单位内外部实际情况,从财务视角主动为单位的未来投资选出最优方案,为单位投资决策服务,保证未来绩效,为民造福。单位经济活动的有效控制和评价,都需要结合单位内部控制的有效执行来进行并防范经济风险。将管理会计应用于基层行政事业单位,为了适应新形势,对基层行政事业单位进行科学化、精细化的财务管理,这不仅需要单位会计的努力,还需要单位领导及相关人员配合,才能科学化、精细化地管理基层行政事业单位财务。
教学管理中的最佳实践方法(热门17篇)篇十
管理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被重视,不仅登上学术的殿堂,而且戴上了众多荣耀的光环,在现实中,管理却又那么随意的任人忽视,在有些领域有些组织表现的非常出色,而在有些领域或组织发挥的作用却不尽人意。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其原因一是来源于对管理的误解;二是过于专注对管理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而忽略了管理的本质。
误解一:管理是为经营服务的,经营做好了,管理差点所谓;管理做得好,经营做的不好,也是白搭。
这是典型的对管理和经营的混淆,并且严重的误解了管理的功能。经营主要的含义是(对一事业)运营、运转、筹划。这些恰是管理的功能所在,而且管理还有正确的决策和提高效率之职能,因此,可以看出管理的内涵是包含经营功用的,简单点说,经营行为也需要管理。
误解二:管理就是领导,管理就是决策,管理就是对人的管理等等。许多专家从不同的角度,都对管理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并重点强调了管理的某一职能。
精彩归精彩,但是,却淡化了管理的真正的职能所在。管理作为人类生活中必然的、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愈来愈发挥着其重要作用,而且在未来还会更大的贡献。管理是一个循环的过程(我们称之为7职能循环),其首要职能就是领导,依次是决策、组织、计划、实施、评估、反馈,然后,进入下一个循环。片面的强调其中的一个职能,就会导致管理的失衡。
误解三:管理是科学的。
这也是最大的误解,而且似乎形成了流派。判断管理是否可以取得科学的资格,是要看其研究方法合不合乎客观、逻辑、有系统三个条件。也就是说,要想确定某种学问是否为科学,其所依据的标准不是其内容,而是其研究方法。应该说,管理是一种艺术,它更如中医一样。它可以包含科学的内容,使用一些科学的方法,但本质上却是一种实践,是一种艺术。
误解四:管理是正确的做事,领导是做正确的事。
一种投机取巧的,貌似有道理的说法,把管理和领导截然分开。正确的表述应该是效能是做正确的事,效率是正确的做事。
误解五:掌握了先进管理方法,就掌握了管理。
随着欧美国家对管理的精细研究和对某些方法的神话般吹捧,我们对流行的管理方法越来越迷信和执著了。甚至在管理实践中,大量的出现了为方法而方法的现象,使用某一方法的原因竟是因其先进,这已经叛离了管理的目的。现在是回归管理本质的时候了,管理的本质就是使人和人所从事的活动做得正确和更好。由此而言,我们可以创造出更多的方法为我们所用。
误解六:能赚到钱,就说明管理的好。
最诱人的误解。对于经营性质的企业来说,赚到钱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但绝不是唯一的指标,还应包括市场地位、无形资产、组织效用等多个前瞻性指标,唯有此,才能使企业赚钱得以持续。管理的好坏取决于绩效的综合表现,平衡计分卡所提出的四个维度指标的平衡就是这个道理。
误解七:管理不用学,也能做得好。
乍一看,不会有这种误解啊。现实中,一方面管理者能认识到管理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却不在学习管理上下功夫,其理由就是“不学也能干得好“。这种短视性,不仅阻碍了管理者的进步,更给组织带来了伤害。在现在多变的竞争环境中更应该加强对管理的学习,这一点毋庸置疑,否则,你就会失去竞争力,就会失去价值。关键是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误解八:管理是领导的事情,和我无关。
我们已经进入了组织的社会,任何个人都会与组织息息相关。管理不仅仅对组织而言是重要的,对个人的成长和幸福有莫大的关系。对于组织而言,你的工作管理能力决定你的贡献度是多少,从而决定你与组织的关系;对于个人而言,你的自我管理能力决定着你生活是否快乐和幸福。简而言之,一切皆须管理。
误解九:管理很难,我根本学不会。
管理的实践性、创造性和变化性使人有些难以捉摸,理论上的管理在实践中不是很实用,所以,看起来很难学,不是谁都可以学会的。这主要是因为管理学的丛林现象和对大企业管理成功的极度推崇而导致的,其实管理就存在于我们工作和生活之中,只要我们正确的理解了管理的本质、原则、职能和一些基本方法,明确管理的对象和目的,就可以在实践中大展手脚了。一句话,任何人都可以学会好的管理。
误解十:创新是管理的职能。
创新的重要性日益增强,已经成为组织基业长青的重要保证条件。有专家把创新作为管理的第五大职能(继计划、组织、领导、控制之后),这又混淆了管理的职能和创新的性质。创新作为一种原则和方法已经完全融合在管理的职能循环之中,是管理的内在需求,是管理发展和实现功用之动力所在,因此,创新作为管理的原则更为合理,实践证明,创新也是需要管理的。
可以想见,我们在管理实践中充斥着这么多的误解,怎么能发挥好管理的作用。因此,我们在管理一个组织,或者个人时,最需要的是静下心来思考你所需要的管理的目的是什么?如何使用管理的职能?一句话,该是回归管理本质的时候了。
教学管理中的最佳实践方法(热门17篇)篇十一
本周一(20__年10月30日)上午第三节课,我在九年4班上了一节校内公开课,内容为《唐雎不辱使命》的第二课时。
公开课的教案是根据教参里的“教学建议”,结合我想展现4班的诵读能力的教学意图,设计而成。
自信地说,我的这节课还是有亮点的,毕竟我很用心在备课,而且我的课堂把控能力还算不错。
但是不容忽视的是,无论是教学设计,还是公开课课堂教学的实施,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
接下来,我将从三大方面,来说说他人对我这节课的评价。
一、教研组的集体评议。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虽然形式多样,但是内容安排太多,所以一直在赶着上。
2、重点不突出,每个环节基本上都是浅尝辄止。
3、跳跃性过大,环节之间的衔接过渡很突兀。
(二)、教学设计可做如下修改。
1、“读一读”(无句逗朗读)、“考一考”(基础字词句的翻译)这两个环节可以直接删去。
2、把“说一说”(复述情节)、“评一评”(人物形象分析)作为重点,保证时间让学生展开说。
总的来说,公开课的内容安排不宜太多,而且最好要有弹性的设计,可以随堂做调整。所有教学活动一定要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重点要突出,展开要充分。
二、教研后我与江丽鸿老师的共同探讨。
1、句逗训练很有意义,可以加强学生的文言语感,平时可以多做训练,但教师要有相应的指导与落实巩固,否则就会流于形式。
2、借助关键词来复述课文,这个形式不错,可以多让学生练习说,尤其是基础较差的学生,这样可以训练他们概括的能力。
3、“写一写”(随文练笔)作为课外作业,还可以让学生参考《羚羊木雕》这篇课文的写法。
“仿课文,写作文”一直以来都是江老师研究的课题,而且小有成果,很值得我借鉴。
4、关于“士”的文化精神,如有时间,可以让学生结合本课的课后练习四以及《出师表》,做一次综合性学习,就算没有时间开展活动,也应该让学生有所了解。
三、朋友圈的留言。
1、黑板有点乱。
这是我的一位从事小学语文教育的同学,在看到我发的公开课照片后,在下方的留言。
小学老师们注重细节,追求精致课堂,我早有耳闻,此次体会颇深。
我的板书设计应该是没有多大问题的,但是两张插图、两个小黑板,把大黑板遮拦得杂乱不堪,确实不妥。细节决定成败,我要引以为鉴。
2、你的字进步很大!
这是以前的一位同事给我的留言。
坦白讲,在读师范时,板书就是我的软肋之一,而从教以来自己又懒于练习。
所以,她的肯定,我受之有愧。其实,我需要改进的真的还有很多很多!
此次公开课应该说遗憾不少,甚至可能会让这些年来一直关注并关心我的人失望地认为:“这么多年了,你怎么还只是这样!”
不过,只有我知道,自己付出了多少努力与艰辛。其实,大多数笨鸟还是只能在后面慢慢飞的。但是她会一直飞下去!
今后的教学,希望自己不忘初心,继续保持对教学的敏感与热爱,不气不馁,一步一步向前走!
加油!
教学管理中的最佳实践方法(热门17篇)篇十二
摘要:双语教学是时代的需要,也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本文通过高校学生调研,通过数据分析了目前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双语教学现状,并针对其中的问题进行了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旅游管理;双语教学;问卷调查。
1双语教学的概念及发展背景。
1.1概念内涵。
双语教学,顾名思义,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两种语言进行知识的讲解。
其实际内涵因国家、地区不同而存在差异。
在我国,由于人口众多,各地情形复杂,因此双语教学也表现出各类不同的情况。
按照“双语”的不同情形,一般我们所了解到的双语教学多为汉语和英语,这是目前高校所提倡的,也是我们研究的重点。
但我国少数民族众多,还有一类双语教学是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其双语的概念为汉语及其民族语言,像朝鲜族、蒙古族等,学生从小学开始就接受双语教学,在其高考及各类期中期末考试中也有专门的双语试卷。
1.2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双语教学是时代的需求,也是学校特色教育的体现。
以旅游管理专业为例,在我国该学科教育兴起于80年代,发展时间较为短暂,尚需大量借鉴国外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
而且旅游是综合性和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涉及到管理学、心理学、经济学以及景观学等众多专业学科体系,而这些理论体系大多来自欧美发达国家,国内学者的学术知识也是来自国外,或是留学或是翻译英文文献。
由于各地语言习惯和各人理解能力的差异,学者们在翻译和讲授国外理论时难免与原著有所出入,因此双语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接受国外原著和一手学习资料的机会,培养其外文阅读能力,使其能够更准确的理解专业定义和理论内涵。
另一方面,双语教学也能为学生将来从业上岗打好基础,旅游专业学生的就业面较为广泛,许多学生毕业后开始从事管理、经贸类职业,在校期间通过双语教学的培训,使得旅游专业的学生可以得心应手的进行各类专业的深造学习,并与各方面人才进行专业交流。
教学管理中的最佳实践方法(热门17篇)篇十三
近几年来,管理学基础课程的实践教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多数高校在管理学的教学过程中改变过去传统的纯理论教学模式,积极探索新的更能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实践教学方式,但管理是智力性很强的活动,单纯的案例讨论、情景演示很难全面的揭示管理的内涵,即使是短期的到企业实地参观也很难对管理的工作进行全面的了解.
作者:陈荣荣王茹作者单位:河北省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刊名:职业英文刊名:occupation年,卷(期):“”(8)分类号:g48关键词:
教学管理中的最佳实践方法(热门17篇)篇十四
从项目的实施和项目管理的演进,着重分析目管理的优势.劣势和所面临的困扰,归纳了项目管理的得与失;从探索项目管理的最佳实践为切入点,为深入地更好地开展嚷目管理实践提供建设性的思路。
1.1分享波音公司的一则项目管理实践。
1981年7月的波音正面临艰难的抉择,一直游说联邦航空管理局制造两个而不是三个驾驶舱的宽体飞机的提案最终被许可,此时距离新飞机767按期出厂仅剩13个月,问题是最初3个驾驶舱的设计,已有一定数量的飞机正处于生产的关键阶段,交货期是严肃的,座舱模型必须转换且可能会因此造成重大的拖延,如何进行才是最佳途径呢?1981年8月,成立专门任务组决定最佳修改方案,小组直接向总经理报告。任务组从以下方面开展工作:
(1)通过对项目进度、成本等多方面的权衡评估,决定将前30架处于较早生产阶段的飞机改装,后续飞机按新设计执行。
(2)第一时间告知用户变化需要额外的时间和成本,以及为用户带来的优势,并得到用户认可。
(3)论证改装方案,最终确定改装在飞机撤离生产线后进行而不是生产过程中进行,首要解决下线飞机停机安排,并建立进度计划和独立生产程序。
第一批项目首台钻机进入组装调试阶段,外方从hse以及使用经验的角度考虑,要求对固控区域进行两项重大的更改,此时外方的要求,对于公司来说感受到了项目运作的风险和压九从客户需求出发,项目组通过集中决策、论证技术方案,与外方协商沟通,决定着手调整,虽然时间和成本显著增加,但最终的效果美观、规范,客户满意。
通过以上两例不同公司的项目管理实践,我们深切的感受到项目管理在公司所发挥的重大作用,也不难发现一些共性和差异。
共性:两家公司运用项目管理的方法,通过项目决策、积极沟通,探寻公司获得竞争优势和利益最大化的途径。
差异:更改提出的发起人不同,波音公司是自身,我公司是客户;最终获得效果不同,波音按期交付、我公司交付滞后。同样运用了项目管理,但差异令人深思,彼得德鲁克曾说,管理就是自主的为组织做贡献,波音并行工程的恰当实施,有效消减了不利影响。
项目管理在公司运营并不陌生,它为公司提供手段以达到质量标准,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公司质量体系、生产经营、组织行为的目标是融合的、一致的、相辅相成的。随着项目管理的不断运用,最佳实践的定义也在不断演进,我理解的公司项目管理的最佳实践定义是:不断完善符合公司发展战略的项目管理体系,满足各相关方需求的,全员认同能获得竞争优势和利益最大化的实践。
第一步,为什么要获取最佳实践?持续改进、满足用户;赢得新业务,保持公司可持续发展。
第二步,最佳实践落脚点放在哪?放在影响项目成功的.因素。考量项目是否成功主要四个因素:交货期是否满足、成本是否有效控制、产品质量是否可靠、客户是否认可。
第三步,确定最佳实践的深度。公司全范围的学习建立并运用项目管理体系,宏观和微观有机的结合,也就是决策层、执行层、操作层的统一。
第四步,确定最佳实践的推动因素。用户需求、项目需要,企业持续发展的需要。
2.1项目特点。
(1)项目本身越来越全球化。
(2)设计理念新、技术要求高,制造遵循国际化、专业化,配套多元化、档次高,成熟的钻机交流变频技术加之便捷的移运方式和环保理念,接近同类国际行业标杆。
(3)交货周期短、客户质量期望高,对公司管理是新考。
2.2优劣分析。
2.2.1分析从两方面着手。
公司性质怎样:公司作为装备研发制造型企业,具备成熟的质量管理体系和组织框架,项目管迤是依托矩阵型组织,订单驱动、带有项目运行。某种程度上讲,项目运行属弱矩阵,主导依靠生产拉动,关键的项目活动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契合度不{,未能充分发挥作用,进而产生项目管理就是与外方沟通的单一想法。
公司项目管理演进历程怎样:随着项目的正式启动,项目办公室应运而生。公司总经理授权项目经理、组建项目办公室,旨在确保项目顺利运行。伴随项目的深入,公司对项目办公室战略化发展的思路逐渐清晰,需要项目管理专业化。从项目办公室到项目管理部,期望成为涵盖项目管理职能并纵向工作流。项目管理部门发挥沟通桥梁作用,通过各种方式支持项目经理,进行集中协调管理。
公司项目管理处在成长期,需要项目管理从“懵懂”走向“成熟”,最终走向“出色”。笔者理解的成熟的项目管理是:采用标准和{成功率的方法实施项目管理。出色的项目管理是:组织创造良好的环境,使项目管理不断成功,这种成功是以公司和客户双重利益的最大化为衡量标准。需要公司有一个完善项目管―理体系的愿景,促使项目管理与组织内其他业务共同发展。尝试探索以下方面。
(1)优化项目管理战略计划。
从6方面考虑战略计划:管理层的支持(不仅是高层管理者)、全员认同项目管理、项目管理文化与企业文化有机融合、整合的流程(项目管理与其他领域流程的整合,是实现卓越的关键)、卓越的项目管理行为、持续地培训和教育。
(2)项目管理观念深入人心。
项目管理是一种“行为艺术”,核心是人而不是技术,人是项目管理的实践者。项目管理大师詹姆斯?刘易斯说过,项目管理是人做的,关键路径进度表或甘特图仅是管理工具’从来没有哪个项目的失败是因为项目经理或者其团队画不好一张关键路径进度表,相反,太多的项目中的重大挫折是因为“人的问题”引发的。全员理解、运用项目管理的方法,像全员清楚质量方针、质量目标一样,清楚业务范围内的项目管理目标,以项目结果为导向,形成主动高效、团队合作的项目管理氛围。
(3)清晰项目管理定位和职责。
让项目管理部的管理定位成为公司项目运行的核心。采用同一方法在每一部门构造项目,包括范围、职责、风险和里程碑,使得项目管理部与各部门的紧密互动和有效运行,引领各部门对项目提供支持和贡献,实现项目目标。
项目经理是项目管理的灵魂,团队建设是提升项目管理能力的前提。项目管理团队成员,需要在紧张的时间压力下密切合作3~5年,我认为高效的管理团队建设着眼于:项目目标与团队成员职业目标一致,发挥语言优势,有效沟通,培育责任心、提倡合作和创新;解决冲突、相互激励、提升士气。
(5)借鉴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完善项目管理五大过程组。
项目管理是将知识、技能、工具与技术应用于项目活动,以满足项目的要求,通过合理运用与整合五大过程组来实现。五大过程组,即:启动、规划、执行、监控、收尾。通常需要:识别需求、处理需要;平衡相互竞争的项目制约因素,诸如质量、进度、成本、资源、风险等。我们可借鉴pmi(项目管理协会)发布的pmbok指南,通过结构化方法管理项目,规范的思考过程去完成工作。
(6)探索项目时间管理。
交货期管理已成为公司参与竞争的重要尺度,应纳入项目时间管理的核心,从时间、流程的角度,优化项目时间管理,不断实践产品交付客户的管理过程和方法,使公司鲜明的“拉动式”交货流程得到全员认同、组织高效、执行顺畅,以期解决项目长期困扰。
管理项目的重要机制是:可靠的状态和问题报告、变更管理过程,持续改进重点放在:持续地交流和更新项目计划、维护项目问题表、定期审核项目流程并改进、项目总结等。
4.结语。
项目管理是为创造独特的产品或服务而进行的临时性工作,临时性并不一定意味着持续时间短,约瑟夫?朱兰博士曾这样描述,“项目就是在已确定好的时间内解决问题”,需要构建符合公司实际的项目管理体系,而不是简单的生搬硬套项目管理体系要素,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摸索最佳实践。通过项目实践可以创造:一种产品、一种能力,甚至是一种文化,为公司带来竞争性优势和管理提升。
教学管理中的最佳实践方法(热门17篇)篇十五
摘要:情景体验教学法是通过创设场景,引导学生以自身生活经验为基础去探索学习,注重培养学生逻辑思考能力和创新思维的教学方法。文章以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将情景体验教学法在东莞理工学院相关专业的经济学教学中加以实践运用,归纳和总结出适合用于教学的模式,从而达到提升经济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情景体验;经济学;应用;。
abstract:
onthebasisofsituationcreation,thesituationalexperienceteachingmethodleadsstudentstoexploreandlearnbasedontheirownlifeexperienceandhighlightsstudents'logicalthinkingcultivationandinnovationability.guidedbyeducationandteachingtheory,thispaperputthesituationalexperienceteachingmethodintoeconomicteachingpracticeindongguanuniversityoftechnologyandsumsuptheappropriateteachingmodesoastoimproveteachingquality.
keyword:
经济学(这里主要指西方经济学导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是目前国内众多高校经济类、管理类专业、以及很多理工科专业也开设的基础理论课程。该课程主要讲述市场经济的现代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主要的教学目标是为了让学生扩展视野,具备一些经济学的常识,掌握一些分析现实经济问题的方法。
一、运用情景体验教学法的目的。
经济学相关课程理论性较强,对经济现实的解释也有一定的逻辑,学生在刚开始学习积极性较高。但随着章节推进,知识环节紧扣性增强,理论难度的加深,对学生逻辑能力和推理能力的要求逐渐升高,学生会感觉难以适应。传统的经济学教学,大多是课堂讲授加以案例讲解的方式,学生学习积极性会逐渐下降,进而影响教学质量和教学的效果。
本文尝试通过情景体验教学法对当前经济学课程传统教学方式加以改变,提升教学效果的路径主要是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为原动力。通过教师或学生自己的体验主题设计,将情景体验活动与教学过程进行融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探索欲望,产生对经济学理论知识的感性认识。通过学生多次的主动参与,提升其独立思考能力、逻辑推理能力。
二、情景体验教学法的阐述。
情景体验教学法是教师通过创设场景,引导学生以自身生活经验为基础去探索学习,注重培养学生逻辑思考能力和创新思维的教学方法。主要通过教师或学生自己创设相关案例的情景,引导学生参与到知识的构建中,理解经济活动的动态博弈过程,通过自身的体验模拟和推导相关情境下参与经济活动者的情感,直到对经济学的相关知识能够形成感性的认知,达到教学目的。该教学法的核心是体验,情景体验实际上就是现实的逻辑再现。
三、情景体验教学法的应用实践。
笔者所在的高校东莞理工学院,目前有28个专业开设了经济学课程(包括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占整个学院所有专业的44.5%,针对相关开设经济学课程的学生进行了相关的情景体验教学法的应用实践。
(一)对当前经济学课程教学现状的调查问卷分析。
用两个月的时间,通过调查问卷法,对东莞理工学院人才培养方案中含有经济学课程教学计划的在读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此次调查所涉及的问题主要包括如下三个方面:。
1.学生对经济学的认识;。
2.对学生所接受的教学方法的调查;。
3.学生对经济学课程有怎么样的期望度。
被发放此次问卷调查的主要是经济与管理学院、文学院、级-级在读学生,发放问卷份数一共为550份,最后收回有效的问卷258份。将问卷调查的数据结果与分析显示如下:。
1.学生对经济学课程的认识现状:75.2%的学生认为经济学兼具理论和实践意义,但相关理论的逻辑性较强且比较深奥;有相当一部分学生(53.1%)认为学起来总是觉得吃力,特别是文科学生更加明显。大部分(71.3%)理工科学生表示他们对其中的数学推导不会觉得有难度,但总难以理解其中的经济含义。
2.学生对所接受教学法方法的调查结果:学生们认为他们自己的经济学教学方法不够多样化,主要还是以教师教授,学生接受为主的模式。68.6%学生较为喜欢和想要在课堂上接受情境体验教学;84.9%的学生更为接受案例为主的教学模式。51.9%的学生希望能够将课堂多元化,采用更多的教学方法丰富课堂。
3.学生对经济学课程的期望度:61.2%的学生期望当前的经济学课程应该要提高对现实的解释度,能够有更加符合中国国情的相关经济理论和政策分析。
(二)情景体验教学法设计。
1.教学目标设计的基础。
教学目标强调在教学后能够让学生发生何种有益的变化,教学选择什么样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主要就是契合这种有益变化为目的。情景体验教学法着眼于学生在相关的创设情境中,能够主动的思考和学习,强调通过自身体验获得的结果或产生相关的结论。但由于体验是具有一定的主观性的,不同的学生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对世界的认知肯定各有局限和差异,那么教师对教学目标的设计,如何尽可能避免这种主观性,从而不让体验的结果过于抽象和模糊就显得很重要。
依据规范教学目标的四个要素,更好的体现情境体验教学法的本质,可以将情境体验的过程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1)接受阶段———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不再机械的接受课堂讲授,而是开始主动地用心体会和观察显示某类经济现象的存在。例如,根据教师的情景创设,学生愿意积极参与到实验与体验活动中等。
(2)反馈阶段———学生对关注的经济活动或现象,积极主动的进行自我创设相关情景,并将其投入到学习、研究与探讨中。在此过程中,自然而然的提高学生的积极性,直至兴趣的产生。例如积极自我模拟和创设体验场景,藉此提出疑惑、探讨问题,能够与他人积极讨论。
(3)赋值阶段———通过一定数量的情景体验活动,开始逐步形成学生自己的价值标准,可以依据比较合理的推理逻辑,对现象、行为或事物进行规范分析或实证分析。例如对新近发生的经济现象和周边的事物可以提出相关的观点,并可以对自己和他人的学习结论或观点做出相应的逻辑判断。
(4)组织阶段———经过前面阶段的循环往复,可以在多个价值标准体系中,对他们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梳理,确定他们的相互关系,并有可能逐步建立学生自己的价值观体系,以对现实的经济现象提出独立的观点,这其实也是学生自我归纳和提升的.过程。例如能够对现实经济的博弈结果,明白不同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能够较好的理解这种关系存在的客观性,对一些经济现象的发展态势能有自己的逻辑推理和看法。
2.体验设计的要求。
(1)可操作性。
情境教学设计的效果,需要教师和学生根据相关理论的需要,创设出不同的场景,通过想象、或借助一些相关的教学用具让学生产生联想,从而达到体验情境的效果。这个与一般的教学活动要求是不一样的,它不需要直接与外在的相关环境发生直接的联系,实际上经济学的实验也无法做到这一点。教学活动的设计是主要的支点在于通过参与体验主体本身的生活经验、学习经验去产生体验结果。教师在考虑各个不同因素的限制性后,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学硬件设施,如场地、实验室环境、多媒体设施,对活动计划进行有效的组织安排。教师在进行体验设计之前,就要对可能发生的细节问题进行备案,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开展实际可控制的课程活动,从而提高教学活动的可操作性。
(2)学生主体性。
教学设计活动的最重要的内容,就是如何对体验的主题进行创设。各种体验活动是为学生而设计,应处处以学生为出发点进行设计。要做到这些,主要是在创设的时候,一是要确定创设体验情景在经济学理论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二是要考虑学生已有的过往经验能否在创设体验情景中起到相应作用,依据学生的特点(生活环境和年龄)选择最佳的创设场景;三是在整个创设的体验主题活动中,教师的知识用来辅助学生们的情景体验,关键是学生的自我思考和自由讨论得出符合逻辑的结果,并能够进行反思。
(3)开放性与有序性。
一开始,以教师为主进行体验主题的设计,但进行到一定程度后,应该让体验教学的设计具有开放性。开放性主要是指在符合政治性的前提下,将纳入情景创设的主题不单单局限于现实的经济场景,任何可以达到教学目标的场景都可以列为考虑对象。在学生经过一定的训练后,允许学生自己设计合理的场景。体验教学的有序性是指,在编排组织具体的教学体验主题的时候,必须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上可能产生的变化,遵循客观的学习规律。针对同样的体验主题场景,由于学生的自然禀赋、生活环境不同,产生的情感、价值观判断自然就不同。教师应该对可能发生的场面提前做预案,保证教学的有序性,而不是一味单纯地追求教学的效果。
(三)情景体验教学法应用实践。
3月-月的两个学期,笔者在东莞理工学院的2015国际经济与贸易、2015文化产业、2015汉语言文学、2015应用化学等专业共10个班,进行了情景体验教学法的教学模式操作实践。主要通过角色扮演体验设计、交流活动设计和探究活动设计的应用实例,将情景体验教学法的教学理论贯彻其中,通过教学设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相应的记录并在下一学期的教学活动中加以改进,以完善情景体验教学法,并期望对以往的教学方法形成改进并产生突破。
1.角色扮演体验设计。
通过相关现实或创设的体验场景,梳理当时场景下的可能存在的不同角色,指定或让学生自由选择相关角色进行扮演。以角色代入的方式,去模仿场景中的角色依据自身的情感、工作职能可能做出的当下选择。在体验设计过程中,学生往往需要通过模拟场景角色的生活和工作以及心理状态,可发现以往单纯通过想象不能察觉的微妙之处,而不是产生想当然的结果,教师在其中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做出合理的逻辑思考和判断。最后,通过多次的训练,逐渐让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新的认识,完成内化的过程。
例如:在微观经济学,价格理论的现实运用的“价格政策”一章中,在介绍政府的最高限价时,可以让学生模拟特定的场景中不同人物按自身利益产生的当下表现。如对于医院看病挂号出现“号贩子”的现象,让学生扮演病人、医生、医院管理者、保安、号贩子、政府管理者、群众等不同的角色。根据现实中这些不同的角色按照自己利益最大化的原则下,演绎现实的场景,推理现实场景存在的合理性和必然性。通过对相关的角色扮演,激发了学生对政府限价政策产生的相关经济活动现象的兴趣和明白经济结果的博弈过程,在对价格机制有了更为直观的感性认识后,对其发生的逻辑过程有更深刻的理解。
2.交流活动设计。
交流也可以称之为交往或者沟通,通过彼此间的交往和沟通中,分享、披露、接受信息。由于每个人(包括老师和学生)各自的自然禀赋不同、所处的地域文化以及家庭背景也不可能一样。针对相同的情景,不同主体的情感体会就可能不一样,有可能会产生相同的现象,却有完全相反的想法与感悟。这个时候,教师需要通过提供相应的交流平台,让学生之间可以对各种渠道所得到的信息、心得、感悟等内容进行互换和交流。这个互换和交流的过程,可以让学生开阔视野、寻找认可。通过交流的过程,他人的想法或者思路还可能会对自己还不解的问题上产生灵感。而教师在交流活动的设计中,关键的是需要与学生平等的进行对话,让学生感受到自由轻松的课堂气氛。
例如:在学习开放经济下的短期模型这一章开始时,以“贸易战的影响”为题目作为课后作业,学生可以一边学习相关理论理论模型,一边通过关注各种媒体渠道来了解相关的经济政策和贸易战的来龙去脉。在作业完成后开展一堂交流活动,各学生就自己之前搜集的资料和自己的总结,阐述对当前贸易战的理解,发表自己的见解。课堂上师生通过平等的交流,双双敞开心扉,也相当于经历一堂头脑风暴课,从而加强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和巩固。
3.探究活动设计。
探究活动设计是情景体验教学的升华,是通过引导学生对某个经济现象、经济问题、经济理论进行探究。这个过程主要是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后,进一步锻炼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独立思维能力。教师在进行探究活动的设计时,需要考虑不同专业的学生所具备的专业知识不同,还需考虑学生处在的年龄段具有的生活经验限制,根据不同专业的学生可能的认知水平差异来进行具体的活动设计与安排。教师应该通过用学生理解的方式提出疑问,并且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渠道和资源,让学生可以自行去阅读与加深学习。
例如:在国民收入决定这一章节中,有关宏观经济两部门到四经济的乘数效应的推导和学习方法是一致的。教师可以重点讲授和推导“两部门经济模型”后,然后给学生提供相关学习渠道和资源,让学生自由组织,以小组为单位或进行独立的探究式学习,最后让学生自行推导出三部门、四部门经济模型的相关结论。
四、结论和存在的问题。
通过本次教学实践发现:相比传统的单纯课堂讲授辅助以案例讲解的上课模式,情景体验教学法在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上面有更为明显的效果;大部分学生在经过几次训练后,都愿意积极参与体验活动,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独立思考的主观能动性;通过情景体验的角色扮演活动设计,学生往往能找到一些娱乐因素,产生很多意想不到的效果,让学生对学习内容先产生了感性认识,为进一步深入学习奠定了基础;如果在情景体验教学活动中加入奖励制度,能够进一步增加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当然,通过本次教学实践活动,也发现情景体验教学法也有它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由于情景体验教学法的模式并没有在之前推广,所以可借鉴的教学经验和模式并不多,那么教师在课前的准备工作就显得比较重要和繁琐。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的时候需要仔细设计每一步活动,但中间总不可避免会出现一些小问题而导致影响教学安排和教学效果:在一些情景体验活动中,相关的场景创设容易导致学生情绪比较亢奋,相同场景对于不同的专业的学生的亢奋程度也可能不同,让课堂秩序出现不好控制的局面,这就需要教师有类似节目主持人的把控能力,这种能力不是所有教师都能具备的;在教学实践中,面对的多是上百人的大班教学,班级的人数比较多,这样就导致留给学生的时间非常有限,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体验是根本不可能的,也造成那些一开始不敢于表达自己观点的学生,经常不能得到情景体验教学带来的好处,无法保证每一位学生都能充分的表达自己和进行交流。这几个问题应当在以后的教学中得到注意,通过合理安排教学班级人数,精准准备教案的编排和活动的计划,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确定不同主题的等方面来尽可能减少相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李文君.体验式学习理论研究综述[j].教育观察,2012(04).
[2]许芳,王峥.体验式教学法在《市场营销学》课程中的探究与应用[j].河南农业,(18).
[3]杨通宇,陈庆良,何克,等.体验教学的理论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08).
[4]陈婷婷.体验式教学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4.
[5]ridley,w.c,weber,gstudentsdevelopstrategiesforeffectivelearning.educationalleadership,1988.
教学管理中的最佳实践方法(热门17篇)篇十六
为深入了解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双语教学的发展现状,随机选取某高校旅游专业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
被调查学生来自全国不同的本科院校,因此普遍代表意义。
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00份,实际回收98份,回收率达98%,其中有效率为100%。
结合问卷调查对高校双语教学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度访谈。
调查结果如下。
2.1双语教学普及,课程比例较低。
调查中,被访学生全部上过双语教学课程,这说明双语教学在我国高校已经相当普遍,普及率很高,高校领导已经认识到双语教学的意义和重要性。
但是,双语课程比例的调查结果表明,高校双语教学还未达到预期标准,课程比例普遍较低。
高校旅游专业在整个学业阶段一般都有二十门专业课程左右,除大学英语、英语口语之外,仅有一门或两门课程采用双语教学,而且选择双语的课程多为管理信息系统、市场营销以及西方经济学等,很多都是由管理学院老师授课,而旅游学院专业的双语授课老师数量微乎其微。
2.2双语教学流于形式,内容空泛。
由表1和表2可知,高校旅游专业在双语授课中较少采用英文,有的所谓的双语教学只是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偶尔使用几个英文单词,其他时候则与中文讲课无异,考试方面更是与普通课程雷同,大多采用全中文试卷,或是添加少量名词翻译,并没有与双语教学相对应的考试方式。
2.3授课方式单一,缺少师生互动。
调查中了解到,旅游双语课程一般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说明学校愿意为双语教学提供一定便利。
但是由于教学老师较少,备课成本较高,双语课程都采用大班上课,多为一个级部同堂听课,还有两个学院合堂上课的情况,由此造成学生到课率低,教师上课速度减慢等问题,影响教学效果。
同时,只有9%的学生感受过双语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更少的学生体验过课堂之外的互动交流,其余大部分都选择了没有任何交流互动,这也说明目前的双语教学并未形成特色,而是与一般课程的教学方法一样。
在课本教材和参考资料方面,英文原著以及原著译本教材尚未得到普及(见表3),50%以上的双语课程仍使用中国学者自编教材,还有一个较为特殊的现象是,将近20%的双语课程所使用的参考资料是由教师搜集整理的,资料来源于网络、原著书籍以及教师的经验积累,以课件的形式给学生集体复印。
可见教材和参考资料的匮乏是制约双语教学的效率和效果的瓶颈之一。
2.4学生态度良好,但满意度不高。
调查结果表明,73%的学生对双语课程非常期待,希望学校能够提供更多的机会,8%的学生选择了不喜欢,19%认为无所谓,随便学校怎么安排。
满意度的调查方面,基本呈现正态分布,整体满意度不高(见表4)。
究其原因,按照重要程度排序如下,没有参考资料、课程内容太多、教师口语水平有限、内容过于简单、授课环境杂乱等,如表5所示。
其中,课程内容太多和内容过于简单的选择率持平,说明学生理解水平和语言水平上存在较大差异,这也为教师授课增加了难度。
3问题及思考。
3.1教师的角度。
3.1.1双语教学的目标分歧。
双语教学的目标有两点,一是学科专业内容的学习,二是英语语言水平的提高,这是得到公认的,但是对于这两点的主次顺序尚存在较大分歧,这也影响到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的差异化。
部分教师认为,双语教学的最终目标是更好的为学生营造语言氛围,方便其提高英语交流水平,因此授课过程中会更加注重英语的表达和听力理解,而学科内容只是英语学习的载体。
另外一部分教师则认为双语教学的主要目标是专业课的学习,英语只是一种语言途径,是为学生更准确的理解专业只是服务的,因此授课过程中英语的使用比例较低。
笔者认为,双语教学两大目标的主次之分应根据课程内容与学生水平具体而定,教师更多的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在中英两种语言环境下逻辑思维的转变和现实工作环境中专业知识的灵活应用。
3.1.2课堂之外的交流互动。
教学管理中的最佳实践方法(热门17篇)篇十七
生产活动是人类从事的最基本活动,是从猿到人的自主性活动,同时也是创造社会财富的力量源泉。而提高劳动生产率进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与利润是社会生产中永恒的主题。纵观美国、日本、德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历史,无不与其优秀的企业构成与发展紧密相关,而企业发展的历史在一定程度上又是生产运作管理的发展史[1]。生产运作管理在二战后经历了大产量时代、个性化定制时代、精益生产时代以及大规模定制时代,随着人们对生产运作管理认识的不断深入,其内涵已从制造企业的管理拓展为社会三大产业共同的管理。当前生产运作管理不仅在学术研究上,而且在实际应用中都成为一个较为热门的领域。基于此,对这门课程的熟练掌握将为学生今后走向工作岗位奠定夯实的基础。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由于课程的性质本身要求理论联系实际,而通常的教师单一授课模式很难使学生对制造企业现场产生感性认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情况[2]。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变为具体的工程应用实践,从而提升教学效果,是生产运作管理教学改革与实践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二、生产运作管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材内容的针对性与实践性不强。国内有关生产运作管理的教材,较具代表性的为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陈荣秋、马士华编著的教材。此书竭力通过案例、思考题、小组讨论题等形式,将理论与实际相联系,学生反映较好。然而,由于课程本身的实践性特点,且授课学生大多没有生产实习经验,缺乏针对性,因此学生难以把这些理论和实践联系起来,既提不起学习的兴趣,又觉得难以做到学以致用[3]。此外,国内其他一些教材的内容过于偏重于对理论知识的阐述,较少关注生产运作管理发展的新问题与新技术。
2.课堂教学方法单一,实践环节薄弱。生产运作管理课程的课堂教学大多以教师的口授加ppt讲解为主,基本都是教师从头讲到尾,学生被动地听。且由于学生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导致小组讨论、课题研究等直接让学生参与的方式展开困难,难以有效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也很难培养学生利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此外,在课程实践环节,虽然也采用软件模拟仿真、沙盘演示、录像播放等方式,但由于实验内容本身只涉及到某一章或某一部分,且实验之间彼此独立,缺乏必要的衔接,不利于学生多方位了解问题的本质,这与企业实际经营运作状况区别明显。
3.学校与生产运作相关的实践实训基地较少。当前,很多学校既没有和当地优秀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也没有为学生提供实际生产运作管理流程实验室,使学生难以获得实际的与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相关的知识与技能[4]。这一方面受制于学校经费的制约,难以购买大量生产业务流程仿真软件与设备;另一方面受制于学校所授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的脱节,使大多数企业对学生能否胜任工作岗位产生疑虑。
三、生产运作管理教学模式改革具体措施。
1.读、写、议教学模式的引入。读、写、议教学模式,通?^在课堂上对现实生活中案例的分析与讨论,使学生对课程的内涵有进一步的理解,其中“读”是指布置一个课题,推荐一些书籍,让大家课后进行阅读,掌握解决问题的相应方法;“写”是指大家以书面的形式写下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并进行实际验证;“议”则是指大家做成ppt形式,教师利用上课时间组织学生进行分析与讨论。比如:可以布置学生对学校周围餐厅选址问题、学校食堂经营运作等问题进行实地考察与分析,形成书面报告,并在课堂上组成临时讨论小组(3d5人),并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讨论,每一小组选派一人做代表性发言,由大家对其进行讨论,最后通过总结与评价,对每一个小组研究的结果进行分析对比,评价其效果。通过读、写、议活动,学生能对目前现状找出多方面的不足和原因提出多种多样的解决策略,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2.利用仿真软件合理设置实验内容,注意各实验之间的衔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和优化生产运作系统:
(1)生产运作系统描述;
(2)仿真目标设定;
(3)系统绩效指标设计;
(4)生产流程和运作数据收集;
(5)系统仿真模型的建立;
(6)仿真模型运行及瓶颈识别;
(7)系统优化策略及其评价。具体实验教学体系列表如下。
3.递进式课程教学体系结构的建立。考虑到《生产运作管理》课程的系统性与复杂性,为便于学生学习与理解,采用分层递进式的模式,将其分为4个层次:
(1)《生产运作管理》基本理论教学(以课堂传授为主);
(2)生产经营过程模拟训练dd以电脑装配生产过程为例;
(3)业务流程软件仿真与应用(课程设计);
(4)企业车间现场的短期实习、实训。对不同基础、不同年级的学生开设程度应不一样,在教学内容上,根据专业的特点,应有不同的着重点,结构如图1所示。
4.现代智慧企业信息化实训实践基地的搭建。以典型企业业务流程为对象,设置阶段性实训项目。在确定《生产运作管理》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后,以典型企业业务流程为载体来设计企业经营活动。在经营过程中,以问题驱动为导向,以实训带动知识学习和技能的掌握,把知识与技能的学习相融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生产运作管理》课程设计的职业性与实践性。图2d图4为所构建实训基地原理图。
四、结论。
随着国际国内经济形式的变化,要求我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而生产运作管理作为信息管理、物流工程等专业的核心课程,如何在人才培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基于此,要加强生产运作管理课程的实践实训环节,完善课程的培养目标,进而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让学生轻松学会和掌握基本的生产运作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具有解决问题与分析问题的能力,全面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3]陈荣秋,马士华.生产与运作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