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汇总16篇)

时间:2024-11-25 作者:温柔雨

在知识点总结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和他人的交流和分享,互相借鉴和启发,提升自己的思维和见识。如果你想了解如何写一篇优秀的知识点总结,不妨看看以下范文,或许你会有所收获。

高考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汇总16篇)篇一

动点的轨迹方程动点的轨迹方程:

在直角坐标系中,动点所经过的轨迹用一个二元方程f(x,y)=0表示出来。

求动点的轨迹方程的基本方法:

直接法、定义法、相关点法、参数法、交轨法等。

用直接法求动点轨迹一般有建系,设点,列式,化简,证明五个步骤,最后的证明可以省略,但要注意“挖”与“补”。求轨迹方程一般只要求出方程即可,求轨迹却不仅要求出方程而且要说明轨迹是什么。

动点所满足的条件不易表述或求出,但形成轨迹的动点p(x,y)却随另一动点q(x′,y′)的运动而有规律的运动,且动点q的轨迹为给定或容易求得,则可先将x′,y′表示为x,y的式子,再代入q的轨迹方程,然而整理得p的轨迹方程,代入法也称相关点法。一般地:定比分点问题,对称问题或能转化为这两类的轨迹问题,都可用相关点法。

求轨迹方程有时很难直接找到动点的横坐标、纵坐标之间的关系,则可借助中间变量(参数),使x,y之间建立起联系,然而再从所求式子中消去参数,得出动点的轨迹方程。用什么变量为参数,要看动点随什么量的变化而变化,常见的参数有:斜率、截距、定比、角、点的坐标等。要特别注意消参前后保持范围的等价性。多参问题中,根据方程的观点,引入n个参数,需建立n+1个方程,才能消参(特殊情况下,能整体处理时,方程个数可减少)。

求两动曲线交点轨迹时,可由方程直接消去参数,例如求两动直线的交点时常用此法,也可以引入参数来建立这些动曲线的联系,然而消去参数得到轨迹方程。可以说是参数法的一种变种。用交轨法求交点的轨迹方程时,不一定非要求出交点坐标,只要能消去参数,得到交点的两个坐标间的关系即可。交轨法实际上是参数法中的一种特殊情况。

(l)建系,设点建立适当的坐标系,设曲线上任意一点的坐标为m(x,y);

(2)写集合写出符合条件p的点m的集合p(m);

(3)列式用坐标表示p(m),列出方程f(x,y)=0;

(4)化简化方程f(x,y)=0为最简形式;

(5)证明证明以化简后的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是曲线上的点,

高考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汇总16篇)篇二

5.平面向量:初等运算、坐标运算、数量积及其应用。

10.排列、组合和概率:排列、组合应用题、二项式定理及其应用。

11.概率与统计:概率、分布列、期望、方差、抽样、正态分布。

12.导数:导数的概念、求导、导数的应用。

13.复数:复数的概念与运算。

高考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汇总16篇)篇三

18.利用均值不等式求最值时,你是否注意到:“一正;二定;三等”.

19.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及其几何意义是什么?

21.解含参数不等式的通法是“定义域为前提,函数的单调性为基础,分类讨论是关键”,注意解完之后要写上:“综上,原不等式的解集是……”.

22.在求不等式的解集、定义域及值域时,其结果一定要用集合或区间表示;不能用不等式表示.

23.两个不等式相乘时,必须注意同向同正时才能相乘,即同向同正可乘;同时要注意“同号可倒”即ab0,a0.

高考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汇总16篇)篇四

选修1-1:常用逻辑用语、圆锥曲线与方程、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选修1-2:统计案例、推理与证明、数系的扩充与复数、框图。

系列2:3个模块。

选修2-1:常用逻辑用语、圆锥曲线与方程、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选修2-2:导数及其应用、推理与证明、数系的扩充与复数。

选修2-3:计数原理、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统计案例。

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

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选修4-5:不等式选讲。

高考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汇总16篇)篇五

按一定次序排列的一列数叫做数列,数列中的每一个数都叫做数列的项。

(1)从数列定义可以看出,数列的数是按一定次序排列的,如果组成数列的数相同而排列次序不同,那么它们就不是同一数列,例如数列1,2,3,4,5与数列5,4,3,2,1是不同的数列。

(2)在数列的定义中并没有规定数列中的数必须不同,因此,在同一数列中可以出现多个相同的数字,如:-1的1次幂,2次幂,3次幂,4次幂,…构成数列:-1,1,-1,1,….

(4)数列的项与它的项数是不同的,数列的项是指这个数列中的某一个确定的数,是一个函数值,也就是相当于f(n),而项数是指这个数在数列中的位置序号,它是自变量的值,相当于f(n)中的n.

(5)次序对于数列来讲是十分重要的,有几个相同的数,由于它们的排列次序不同,构成的数列就不是一个相同的数列,显然数列与数集有本质的区别。如:2,3,4,5,6这5个数按不同的次序排列时,就会得到不同的数列,而{2,3,4,5,6}中元素不论按怎样的次序排列都是同一个集合。

(1)根据数列的项数多少可以对数列进行分类,分为有穷数列和无穷数列。在写数列时,对于有穷数列,要把末项写出,例如数列1,3,5,7,9,…,2n-1表示有穷数列,如果把数列写成1,3,5,7,9,…或1,3,5,7,9,…,2n-1,…,它就表示无穷数列。

(2)按照项与项之间的大小关系或数列的增减性可以分为以下几类:递增数列、递减数列、摆动数列、常数列。

高考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汇总16篇)篇六

《考试说明》中要求“高考数学考查中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试题设计力求情境熟、入口宽、方法多、有层次。”

高考试题很大部分是简单题与中档题,所以,学生如果基础知识不掌握,那么还谈什么能力呢?因此建议:老师们一定要引导考生在最后一个学期,加强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巩固,保证简单题全拿分、中档题少失分。

对于难题,则要鼓励考生切不可放弃,第一小题要拿下,最后小题多角度地思考努力寻找恰当方法,尽可能多拿分,平时一定要养成不会做的难题拿步骤分的习惯。

《考试说明》指出,试题要“注重通性通法”、“常规方法”。根据此,老师们要做的是:

首先,引导考生反思归纳,寻找“通性通法”“常规方法”。

数学需要一定的训练量,几天不练就会感觉手生,但题海战术并不可取,因为题海战术会挤占反思的时间。因此平时在做练习模拟卷时,做完题目,除了订正,还应该反思。

《考试说明》中关于空间想象能力是这样叙述的:“能根据条件作出正确的图形,根据图形想象出直观形象;能正确地分析出图形中基本元素及其相互关系;能对图形进行分解、组合;会运用图形与图表等手段形象地揭示问题的本质。”

其次,引导考生反思命题人为什么出这个题,想考查什么?

比如立体几何解答题为什么是这样出题的'?显而易见,要考查空间想象能力。因此做完立体几何解答题后,要再审视一下,这个几何体是怎样构成的,几何元素间有哪些关系。再比如,对于很多考生而言,解析几何难于计算,为什么难?因为不会“寻找与设计合理、简捷的运算途径”!

解析几何解答题没有过关的学生,引导他们反思下自己的运算求解能力,平时遇到计算时,不可畏难退却,认认真真地做透几个解析几何解答题,体会其中的基本技巧,运算求解能力也就培养起来了。

用《考试说明》引导学生查漏补缺,看看有哪些知识点考生已经达到了考试要求,有哪些还没有达到。比如“会求一些简单的函数的值域”,考生不仅要能够说出求值域的常用方法——观察法、配方法、换元法、图象法、单调性法等,还应该说得出与方法对应的经典例题。对于没有达到考试要求的知识点,就需要重点加强、专项突破。

对于不知道的“数学概念、性质、法则、公式、公理、定理”,需要认真地看教材,补上短板。比如“理解函数的最大(小)值及其几何意义,并能求出函数的最大值”,如果说不出最值的几何意义,就应该再看一遍教材上关于最大(小)的定义。

通过研读考试说明,把考试说明先读厚再读薄,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进行网络化的加工整理,发现知识内在的联系与规律,形成脉络清晰、主线突出的知识体系,从而有利于快速提取知识解决问题。

比如关于“恒成立问题”的知识网络构建,应该知道有四种常见的解法,一是变量分离,二是转化为最值问题,三是图象法,四是转换主元法,应该知道四种解法内在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除此之外,还应该知道“恒成立问题”与“存在性问题”的区别。建议考生画出这张知识网络,在考试中遇到“恒成立问题”,就可以根据这张网络快速探索合适的解题方法。

数学对于文科生来说是个大难题,有些同学甚至“谈数学色变”。其实只要掌握恰当的学习方法,文科生一样可以学好数学并在高考中取得满意的分数。

首先对数学学习不要抱有放弃的想法。有些同学认为数学差一点没关系,只要在其他三门文科上多用功就可以把总分补回来,这种想法是非常错误的。我高三时的班主任曾经说过一个“木桶原理”:一只木桶盛水量的多少取决于它最短的一块木板。高考也是如此,只有各科全面发展才能取得好成绩。其次是要杜绝负面的自我暗示。高三一年会有许许多多的考试,不可能每一次都取得自己理想的成绩。在失败的时候不要有“我肯定没希望了”、“我是学不好了”这样的暗示,相反的,要对自己始终充满信心,最终成功会到你的身边。

高考数学试卷中大部分的题目都是基础题,只要把这些基础题做好,分数便不会低了。要想做好基础题,平时上课时的听课效率便显得格外重要。一般教高三的都是有着丰富经验的老师,他们上课时的内容可谓是精华,认真听讲45分钟要比自己在家复习2个小时还要有效。听课时可以适当地做些笔记,但前提是不影响听课的效果。有些同学光顾着抄笔记却忽略了老师解题的思路,这样就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反而有些得不偿失。

要想学好数学,平时的练习必不可少,但这并不意味着要进行题海战术,做练习也要讲究科学性。在选择参考书方面可以听一下老师的意见,一般来说老师会根据自己的教学方式和进度给出一定的建议,数量基本在1—2本左右,不要太多。在选好参考书以后要认真完整地做,每一本好的参考书都存在着一个知识体系,有些同学这本书做一点,那本书做一点,到最后做了许多本书但都没有做完,无法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效果反而不好。做题的时候要多做简单题,并且要定好时间,这样可以提高解题速度。在高考前的冲刺阶段要保证1—2天做一套试卷来保持状态。最重要的是要通过做题发现并解决自己已有的问题,总结出各类题目的解题方法并且熟练掌握。在这里有两个小建议:一是在做填空选择题时可以在旁边的空白处写一些解题过程以方便以后复习;二是题目最好做两遍以上,可以加深印象。

对于大部分数学基础不是很扎实的同学来说,放弃最后两题应该是一个比较明智的选择。高考数学试卷的最后两题对于能力的要求较高,数学较弱的同学不要花太多的时间在上面,而应把精力放在前面的基础题上,这样成绩反而会有所提高。高考的大题目都是按过程给分的,所以万一遇到不会的题也不要空着,应根据题意尽量多写一些步骤。在对待粗心这个常见问题上,我有两个建议:一是少打草稿,把步骤都写在试卷上;二是规范草稿,让草稿一目了然,这样便不太会出现看错或抄错的现象了。考试中有时可以用代数字、特殊情况和计算器等方法来提高解题速度解决难题,但在考试过后一定要把题目正规的解题思路了解清楚。每一次考试的试卷和高考前各区的模拟卷都是珍贵的复习资料,一定要妥善保存。

高考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汇总16篇)篇七

1、解三角形:(正、余弦定理、三角恒等变换)高考中理科占到22分左右,文科数学占到13分左右2、数列:高考必考,17---22分3、不等式:(线性规划,听课时易理解,但做题较复杂,应掌握技巧。高考必考5分)不等式不单独命题,一般和函数结合求最值、解集。

选修1--1:重点:高考占30分。

1、逻辑用语:一般不考,若考也是和集合放一块考2、圆锥曲线:3、导数、导数的应用(高考必考)。

选修1--2:

1、统计:2、推理证明:一般不考,若考会是填空题3、复数:(新课标比老课本难的多,高考必考内容)。

选修2--3:1、计数原理:(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掌握这部分知识点需要大量做题找规律,无技巧。高考必考,10分2、随机变量及其分布:不单独命题3、统计:

高考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汇总16篇)篇八

为了教和学的同步,教师应要求学生在课堂上集中思想,专心听老师讲课,认真听同学发言,抓住重点、难点、疑点听,边听边思考,对中、高年级学生提倡边听边做听课笔记。

积极思考老师和同学提出的问题,使自己始终置身于教学活动之中,这是提高学习质量和效率的重要保证。学生思考、回答问题一般要求达到:有根据、有条理、符合逻辑。随着年龄的升高,思考问题时应逐步渗透联想、假设、转化等数学思想,不断提高思考问题的质量和速度。

审题能力是学生多种能力的综合表现。教师应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教材内容,学会抓住字眼,正确理解内容,对提示语、旁注、公式、法则、定律、图示等关键性内容更要认真推敲、反复琢磨,准确把握每个知识点的内涵与外延。建议教师们经常进行“一字之差义差万”的专项训练,不断增强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批判性。

练习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自然延续,是学生最基本、最经常的独立学习实践活动,还是反映学生学习情况的主要方式。教师应教育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不盲从优生看法,不受他人影响轻易改变自己的见解;对知识的运用不抄袭他人现成答案;课后作业要按质、按量、按时、书写工整完成,并能作到方法最佳,有错就改。

俗话说:“好问的孩子必成大器”。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带着知识疑点问老师、问同学、问家长,大力提倡学生自己设计数学问题,大胆、主动地与他人交流,这样既能融洽师生关系,增进同学友情,又可以使学生的交际、表达等方面的能力逐步提高。

6.勇于“辩”的习惯。

讨论和争辩是思维最好的媒介,它可以形成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多渠道、广泛的信息交流。让学生在争辩中表现自我、互相启迪、交流所得、增长才干,最终统一对真知的认同。

高考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汇总16篇)篇九

(1)分式的乘除乘法法则:分式乘以分式,用分子的积作为积的分子,分母的积作为积的分母除法法则:分式除以分式,把除式的分子、分母颠倒位置后,与被除式相乘。

3、整数指数幂的加减乘除法。

4、分式方程及其解法。

第二章反比例函数。

1、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图像、性质。

图像:双曲线。

表达式:y=k/x(k不为0)。

性质:两支的增减性相同;。

2、反比例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第三章勾股定理。

1、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个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中,有两个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条边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第四章四边形。

1、平行四边形。

性质:对边相等;对角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

判定: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一组对边平行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推论: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2、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

(1)矩形。

性质: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矩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所有性质。

判定: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推论: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判定: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四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3)正方形:既是一种特殊的矩形,又是一种特殊的菱形,所以它具有矩形和菱形的所有性质。

3、梯形:直角梯形和等腰梯形。

等腰梯形:等腰梯形同一底边上的两个角相等;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同一个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第五章数据的分析。

加权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

高考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汇总16篇)篇十

例题不能带着答案去看,不然会认为自己就是这么,其实自己并没有理解透彻。

所以,在看例题时,把解答盖住,自己去做,做完或做不出时再去看。这时要想一想,自己做的哪里与解答不同,哪里没想到,该注意什么,哪一种方法更好,还有没有另外的解法。

经过上面的训练,自己的思维空间扩展了,看问题也全面了。如果把题目彻底搞清了,在题后精炼几个批注,说明此题的“题眼”及巧妙之处,收获会更大。

2、研究每题都考什么。

数学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做题,“熟能生巧”这个简单的道理大家都懂。但做题不是搞题海战术,而是要通过一题联想到很多题。

3、错一次反思一次。

每次业及考试或多或少会发生些错误,这并不可怕,要紧的是避免类似的错误再次重现。因此平时注意把错题记下来。

每次考试结束试卷发下来,要认真分析得失,总结经验教训。特别是将试卷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分类。

高考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汇总16篇)篇十一

离散数学是计算机科学基础理论的核心课程之一,是计算机及应用、通信等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它以研究量的结构和相互关系为主要目标,其研究对象一般是有限个或可数个元素,充分体现了计算机科学离散性的特点。学习离散数学的目的是为学习计算机、通信等专业各后续课程做好必要的知识准备,进一步提高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的能力,为计算机的应用提供必要的描述工具和理论基础。

1.定义和定理多。

离散数学是建立在大量定义、定理之上的逻辑推理学科,因此对概念的理解是学习这门课程的核心。在学习这些概念的基础上,要特别注意概念之间的联系,而描述这些联系的实体则是大量的定理和性质。在考试中有一部分内容是考查学生对定义和定理的识记、理解和运用,因此要真正理解离散数学中所给出的每个基本概念的真正的含义。比如,命题的定义、五个基本联结词、公式的主析取范式和主合取范式、三个推理规则以及反证法;集合的五种运算的定义;关系的定义和关系的四个性质;函数(映射)和几种特殊函数(映射)的定义;图、完全图、简单图、子图、补图的定义;图中简单路、基本路的定义以及两个图同构的定义;树与最小生成树的定义。掌握和理解这些概念对于学好离散数学是至关重要的。

2.方法性强。

在离散数学的学习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和掌握离散数学处理问题的方法,在做题时,找到一个合适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是极为重要的。如果知道了一道题用怎样的方法去做或证明,就能很容易地做或证出来。反之,则事倍功半。在离散数学中,虽然各种各样的题种类繁多,但每类题的解法均有规律可循。所以在听课和平时的复习中,要善于总结和归纳具有规律性的内容。在平时的讲课和复习中,老师会总结各类解题思路和方法。作为学生,首先应该熟悉并且会用这些方法,同时,还要勤于思考,对于一道题,进可能地多探讨几种解法。

3.抽象性强。

离散数学的特点是知识点集中,对抽象思维能力的要求较高。由于这些定义的抽象性,使初学者往往不能在脑海中直接建立起它们与现实世界中客观事物的联系。不管是哪本离散数学教材,都会在每一章中首先列出若干个定义和定理,接着就是这些定义和定理的直接应用,如果没有较好的抽象思维能力,学习离散数学确实具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在离散数学的学习中,要注重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这种能力的培养对今后从事各种工作都是极其重要的。

在学习离散数学中所遇到的这些困难,可以通过多学、多看、认真分析讲课中所给出的典型例题的解题过程,再加上多练,从而逐步得到解决。在此特别强调一点: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离散数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定理和结论,是学好离散数学的重要前提之一。所以,同学们要准确、全面、完整地记忆和理解所有这些基本定义和定理。

4.内在联系性。

离散数学的三大体系虽然来自于不同的学科,但是这三大体系前后贯通,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通过认真的分析可寻找出三大部分之间知识的内在联系性和规律性。如:集合论、函数、关系和图论,其解题思路和证明方法均有相同或相似之处。

如何应对考试:一般来说,离散数学的考试要求分为了解、理解和掌握。了解是能正确判别有关概念和方法;理解是能正确表达有关概念和方法的含义;掌握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灵活应用。为了考核学生对这三部分的理解和掌握的程度,试题类型一般可分为:判断题、填空题、选择题、计算题和证明题。判断题、填空题、选择题主要涉及基本概念、基本理论、重要性质和结论、公式及其简单计算;计算题主要考核学生的基本运用技能和速度,要求写出完整的计算过程和步骤;证明题主要考查应用概念、性质、定理及重要结论进行逻辑推理的能力,要求写出严格的推理和论证过程。

学习离散数学的最大困难是它的抽象性和逻辑推理的严密性。在离散数学中,假设让你解一道题或证明一个命题,你应首先读懂题意,然后寻找解题或证明的思路和方法,当你相信已找到了解题或证明的思路和方法,你必须把它严格地写出来。一个写得很好的解题过程或证明是一系列的陈述,其中每一条陈述都是前面的陈述经过简单的推理而得到的。仔细地写解题过程或证明是很重要的,既能让读者理解它,又能保证解题过程或证明准确无误。一个好的解题过程或证明应该是条理清楚、论据充分、表述简洁的。针对这一要求,在讲课中老师会提供大量的典型例题供同学们参考和学习。

通过离散数学的学习和训练,能使同学们学会在离散数学中处理问题的一般性的规律和方法,一旦掌握了离散数学中这种处理问题的思想方法,学习和掌握离散数学的知识就不再是一件难事了。

首先要明确的是,由于《离散数学》是一门数学课,且是由几个数学分支综合在一起的,内容繁多,非常抽象,因此即使是数学系的学生学起来都会倍感困难,对计算科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就更是如此。大家普遍反映这是大学四年最难学的一门课之一。但鉴于《离散数学》在计算科学中的重要性,这是一门必须牢牢掌握的课程。既然如此,在学习《离散数学》时,大家最应该牢记的是唐诗“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学习过程是一个扎扎实实积累的过程,不能打马虎眼。离散数学是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学习离散数学的关键是对离散数学(集合论、数理逻辑和图论)有关基本概念的准确掌握,对基本原理及基本运算的运用,并要多做练习。

《离散数学》的特点是:

1、知识点集中,概念和定理多:《离散数学》是建立在大量概念之上的逻辑推理学科,概念的理解是我们学习这门学科的核心。不管哪本离散数学教材,都会在每一章节列出若干定义和定理,接着就是这些定义定理的直接应用。掌握、理解和运用这些概念和定理是学好这门课的关键。要特别注意概念之间的联系,而描述这些联系的则是定理和性质。

2、方法性强:离散数学的特点是抽象思维能力的要求较高。通过对它的学习,能大大提高我们本身的逻辑推理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形式化思维能力,从而今后在学习任何一门计算机科学的专业主干课程时,都不会遇上任何思维理解上的困难。《离散数学》的证明题多,不同的题型会需要不同的证明方法(如直接证明法、反证法、归纳法、构造性证明法),同一个题也可能有几种方法。但是《离散数学》证明题的方法性是很强的,如果知道一道题用什么方法讲明,则很容易可以证出来,否则就会事倍功半。因此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勤于思考,对于同一个问题,尽可能多探讨几种证明方法,从而学会熟练运用这些证明方法。一般来说,由于这些概念(定义)非常抽象(学习《线性代数》时会有这样的经历),初学者往往不能在脑海中建立起它们与现实世界中客观事物的联系。这往往是《离散数学》学习过程中初学者要面临的第一个困难,他们觉得不容易进入学习的状态。因此一开始必须准确、全面、完整地记住并理解所有的定义和定理。具体做法是在进行完一章的学习后,用专门的时间对该章包括的定义与定理实施强记。只有这样才可能本课程的抽象能够适应,并为后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高考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汇总16篇)篇十二

同号两数来相加,绝对值加不变号。

异号相加大减小,大数决定和符号。

互为相反数求和,结果是零须记好。

减正等于加负,减负等于加正。

有理数的乘法运算符号法则。

同号得正异号负,一项为零积是零。

说起合并同类项,法则千万不能忘。

只求系数代数和,字母指数留原样。

去括号或添括号,关键要看连接号。

扩号前面是正号,去添括号不变号。

括号前面是负号,去添括号都变号。

已知未知闹分离,分离要靠移完成。

移加变减减变加,移乘变除除变乘。

两数和乘两数差,等于两数平方差。

积化和差变两项,完全平方不是它。

二数和或差平方,展开式它共三项。

首平方与末平方,首末二倍中间放。

和的平方加联结,先减后加差平方。

首平方又末平方,二倍首末在中央。

和的平方加再加,先减后加差平方。

先去分母再括号,移项变号要记牢。

同类各项去合并,系数化“1”还没好。

求得未知须检验,回代值等才算了。

先去分母再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

系数化1还没好,准确无误不白忙。

和差化积是乘法,乘法本身是运算。

积化和差是分解,因式分解非运算。

两式平方符号异,因式分解你别怕。

两底和乘两底差,分解结果就是它。

两式平方符号同,底积2倍坐中央。

因式分解能与否,符号上面有文章。

同和异差先平方,还要加上正负号。

同正则正负就负,异则需添幂符号。

一提二套三分组,十字相乘也上数。

四种方法都不行,拆项添项去重组。

重组无望试求根,换元或者算余数。

多种方法灵活选,连乘结果是基础。

同式相乘若出现,乘方表示要记住。

一提二套三分组,叉乘求根也上数。

五种方法都不行,拆项添项去重组。

对症下药稳又准,连乘结果是基础。

先想完全平方式,十字相乘是其次。

两种方法行不通,求根分解去尝试。

两数相除也叫比,两比相等叫比例。

外项积等内项积,等积可化八比例。

分别交换内外项,统统都要叫更比。

同时交换内外项,便要称其为反比。

前后项和比后项,比值不变叫合比。

前后项差比后项,组成比例是分比。

两项和比两项差,比值相等合分比。

前项和比后项和,比值不变叫等比。

高考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汇总16篇)篇十三

平分弦的直径垂直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3 弧、弦、圆心角

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也相等。

4 圆周角

在同圆或等圆中,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都等于这条弧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

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度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

5 点和圆的位置关系

点在圆外

点在圆上 d=r

点在圆内 d

定理: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确定一个圆。

三角形的外接圆:经过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的圆,外接圆的圆心是三角形的`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叫做三角形的外心。

6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相交 d

相切 d=r

相离 dr

切线的性质定理:圆的切线垂直于过切点的半径;

切线的判定定理:经过圆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切线长定理: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这一点和圆心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

三角形的内切圆:和三角形各边都相切的圆为它的内切圆,圆心是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为三角形的内心。

7 圆和圆的位置关系

外离 dr+r

外切 d=r+r

相交 r-r

内切 d=r-r

内含 d

8 正多边形和圆

正多边形的中心:外接圆的圆心

正多边形的半径:外接圆的半径

正多边形的中心角:没边所对的圆心角

正多边形的边心距:中心到一边的距离

9 弧长和扇形面积

弧长

扇形面积:

10 圆锥的侧面积和全面积

侧面积:

全面积

11 (附加)相交弦定理、切割线定理

第五章 概率初步

1 概率意义:在大量重复试验中,事件a发生的频率 稳定在某个常数p附近,则常数p叫做事件a的概率。

2 用列举法求概率

3 用频率去估计概率

高考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汇总16篇)篇十四

考核要求:(1)理解相似形的概念;(2)掌握相似图形的特点以及相似比的意义,能将已知图形按照要求放大和缩小。

考点2: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角形一边的平行线的有关定理。

考核要求:理解并利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解决一些几何证明和几何计算。

注意:被判定平行的一边不可以作为条件中的对应线段成比例使用。

考点3:相似三角形的概念。

考核要求:以相似三角形的概念为基础,抓住相似三角形的特征,理解相似三角形的定义。

考点4: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及其应用。

考核要求:熟练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包括预备定理、三个判定定理、直角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并能较好地应用。

考点5:三角形的重心。

考核要求:知道重心的定义并初步应用。

考点6:向量的有关概念。

考点7:向量的加法、减法、实数与向量相乘、向量的线性运算。

考核要求:掌握实数与向量相乘、向量的线性运算。

考点8:锐角三角比(锐角的正弦、余弦、正切、余切)的概念,30度、45度、60度角的三角比值。

考点9: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

考核要求:(1)理解解直角三角形的意义;(2)会用锐角互余、锐角三角比和勾股定理等解直角三角形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尤其应当熟练运用特殊锐角的三角比的值解直角三角形。

考点10:函数以及函数的定义域、函数值等有关概念,函数的表示法,常值函数。

考核要求:(1)通过实例认识变量、自变量、因变量,知道函数以及函数的定义域、函数值等概念;(2)知道常值函数;(3)知道函数的表示方法,知道符号的意义。

考点11: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考核要求:(1)掌握求函数解析式的方法;(2)在求函数解析式中熟练运用待定系数法。

注意求函数解析式的步骤:一设、二代、三列、四还原。

考点12:画二次函数的图像。

考核要求:(1)知道函数图像的意义,会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用描点法画函数图像;(2)理解二次函数的图像,体会数形结合思想;(3)会画二次函数的大致图像。

考点13:二次函数的图像及其基本性质。

考核要求:(1)借助图像的直观、认识和掌握一次函数的性质,建立一次函数、二元一次方程、直线之间的联系;(2)会用配方法求二次函数的顶点坐标,并说出二次函数的有关性质。

注意:(1)解题时要数形结合;(2)二次函数的平移要化成顶点式。

考点14:圆心角、弦、弦心距的概念。

考核要求:清楚地认识圆心角、弦、弦心距的概念,并会用这些概念作出正确的判断。

考点15:圆心角、弧、弦、弦心距之间的关系。

考核要求:认清圆心角、弧、弦、弦心距之间的关系,在理解有关圆心角、弧、弦、弦心距之间的关系的定理及其推论的基础上,运用定理进行初步的几何计算和几何证明。

考点16:垂径定理及其推论。

垂径定理及其推论是圆这一板块中最重要的知识点之一。

考点17: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及其相应的数量关系。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可从与之间的关系和交点的.个数这两个侧面来反映。在圆与圆的位置关系中,常需要分类讨论求解。

考点18:正多边形的有关概念和基本性质。

考核要求:熟悉正多边形的有关概念(如半径、边心距、中心角、外角和),并能熟练地运用正多边形的基本性质进行推理和计算,在正多边形的计算中,常常利用正多边形的半径、边心距和边长的一半构成的直角三角形,将正多边形的计算问题转化为直角三角形的计算问题。

考点19:画正三、四、六边形。

考核要求:能用基本作图工具,正确作出正三、四、六边形。

考点20:确定事件和随机事件。

考核要求:(1)理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知道确定事件与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的关系;(2)能区分简单生活事件中的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

考点21: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事件的概率。

考核要求:(1)知道各种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不同,能判断一些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事件的大小并排出大小顺序;(2)知道概率的含义和表示符号,了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的概率和随机事件概率的取值范围;(3)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会根据大数次试验所得频率估计事件的概率。注意:(1)在给可能性的大小排序前可先用"一定发生"、"很有可能发生"、"可能发生"、"不太可能发生"、"一定不会发生"等词语来表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2)事件的概率是确定的常数,而概率是不确定的,可是近似值,与试验的次数的多少有关,只有当试验次数足够大时才能更精确。

考点22:等可能试验中事件的概率问题及概率计算。

本考点的考核要求是(1)理解等可能试验的概念,会用等可能试验中事件概率计算公式来计算简单事件的概率;(2)会用枚举法或画"树形图"方法求等可能事件的概率,会用区域面积之比解决简单的概率问题;(3)形成对概率的初步认识,了解机会与风险、规则公平性与决策合理性等简单概率问题。

在求解概率问题中要注意:(1)计算前要先确定是否为可能事件;(2)用枚举法或画"树形图"方法求等可能事件的概率过程中要将所有等可能情况考虑完整。

考点23:数据整理与统计图表。

本考点考核要求是:(1)知道数据整理分析的意义,知道普查和抽样调查这两种收集数据的方法及其区别;(2)结合有关代数、几何的内容,掌握用折线图、扇形图、条形图等整理数据的方法,并能通过图表获取有关信息。

考点24:统计的含义。

本考点的考核要求是:(1)知道统计的意义和一般研究过程;(2)认识个体、总体和样本的区别,了解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方法。

考点25: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的概念和计算。

本考点的考核要是:(1)理解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的概念;(2)掌握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注意:在计算平均数、加权平均数时要防止数据漏抄、重抄、错抄等错误现象,提高运算准确率。

考点26:中位数、众数、方差、标准差的概念和计算。

考核要求:(1)知道中位数、众数、方差、标准差的概念;(2)会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方差、标准差,并能用于解决简单的统计问题。

注意:当一组数据中出现极值时,中位数比平均数更能反映这组数据的平均水平;(2)求中位数之前必须先将数据排序。

考点27:频数、频率的意义,画频数分布直方图和频率分布直方图。

考核要求:(1)理解频数、频率的概念,掌握频数、频率和总量三者之间的关系式;(2)会画频数分布直方图和频率分布直方图,并能用于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解题时要注意:频数、频率能反映每个对象出现的频繁程度,但也存在差别:在同一个问题中,频数反映的是对象出现频繁程度的绝对数据,所有频数之和是试验的总次数;频率反映的是对象频繁出现的相对数据,所有的频率之和是1。

考点28:中位数、众数、方差、标准差、频数、频率的应用。

本考点的考核要是:(1)了解基本统计量(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方差、标准差、频数、频率)的意计算及其应用,并掌握其概念和计算方法;(2)正确理解样本数据的特征和数据的代表,能根据计算结果作出判断和预测;(3)能将多个图表结合起来,综合处理图表提供的数据,会利用各种统计量来进行推理和分析,研究解决有关的实际生活中问题,然后作出合理的解决。

高考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汇总16篇)篇十五

1.根式的概念:一般地,如果,那么叫做的次方根(nthroot),其中1,且*.

当是奇数时,正数的次方根是一个正数,负数的次方根是一个负数.此时,的次方根用符号表示.式子叫做根式(radical),这里叫做根指数(radicalexponent),叫做被开方数(radicand).

当是偶数时,正数的次方根有两个,这两个数互为相反数.此时,正数的正的次方根用符号表示,负的次方根用符号-表示.正的次方根与负的次方根可以合并成(0).由此可得:负数没有偶次方根;0的任何次方根都是0,记作。

注意:当是奇数时,,当是偶数时,

2.分数指数幂

正数的分数指数幂的意义,规定:

0的正分数指数幂等于0,0的负分数指数幂没有意义

指出:规定了分数指数幂的意义后,指数的概念就从整数指数推广到了有理数指数,那么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也同样可以推广到有理数指数幂.

3.实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二)指数函数及其性质

1、指数函数的概念:一般地,函数叫做指数函数(exponential),其中x是自变量,函数的定义域为r.

注意:指数函数的底数的取值范围,底数不能是负数、零和1.

2、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a1

图象特征

函数性质

向x、y轴正负方向无限延伸

函数的定义域为r

图象关于原点和y轴不对称

非奇非偶函数

函数图象都在x轴上方

函数的值域为r+

函数图象都过定点(0,1)

自左向右看,

图象逐渐上升

自左向右看,

图象逐渐下降

增函数

减函数

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纵坐标都大于1

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纵坐标都小于1

在第二象限内的图象纵坐标都小于1

在第二象限内的图象纵坐标都大于1

图象上升趋势是越来越陡

图象上升趋势是越来越缓

函数值开始增长较慢,到了某一值后增长速度极快;

函数值开始减小极快,到了某一值后减小速度较慢;

注意:利用函数的单调性,结合图象还可以看出:

(1)在[a,b]上,值域是或;

(2)若,则;取遍所有正数当且仅当;

(3)对于指数函数,总有;

(4)当时,若,则;

(一)对数

1.对数的概念:一般地,如果,那么数叫做以为底的对数,记作:(底数,真数,对数式)

说明:1注意底数的限制,且;

2;

3注意对数的`书写格式.

两个重要对数:

1常用对数:以10为底的对数;

2自然对数:以无理数为底的对数的对数.

对数式与指数式的互化

对数式指数式

对数底数幂底数

对数指数

真数幂

(二)对数函数

1、对数函数的概念:函数,且叫做对数函数,其中是自变量,函数的定义域是(0,+).

注意:1对数函数的定义与指数函数类似,都是形式定义,注意辨别。

如:,都不是对数函数,而只能称其为对数型函数.

2对数函数对底数的限制:,且.

2、对数函数的性质:

a1

图象特征

函数性质

函数图象都在y轴右侧

函数的定义域为(0,+)

图象关于原点和y轴不对称

非奇非偶函数

向y轴正负方向无限延伸

函数的值域为r

函数图象都过定点(1,0)

自左向右看,

图象逐渐上升

自左向右看,

图象逐渐下降

增函数

减函数

第一象限的图象纵坐标都大于0

第一象限的图象纵坐标都大于0

第二象限的图象纵坐标都小于0

第二象限的图象纵坐标都小于0

(三)幂函数

1、幂函数定义:一般地,形如的函数称为幂函数,其中为常数.

2、幂函数性质归纳.

(1)所有的幂函数在(0,+)都有定义,并且图象都过点(1,1);

(3)时,幂函数的图象在区间上是减函数.在第一象限内,当从右边趋向原点时,图象在轴右方无限地逼近轴正半轴,当趋于时,图象在轴上方无限地逼近轴正半轴.

高考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汇总16篇)篇十六

考核要求:(1)理解相似形的概念;(2)掌握相似图形的特点以及相似比的意义,能将已知图形按照要求放大和缩小.

考点2: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角形一边的平行线的有关定理。

考核要求:理解并利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解决一些几何证明和几何计算.

注意:被判定平行的一边不可以作为条件中的对应线段成比例使用.

考点3:相似三角形的概念。

考核要求:以相似三角形的概念为基础,抓住相似三角形的特征,理解相似三角形的定义.

考点4: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及其应用。

考核要求:熟练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包括预备定理、三个判定定理、直角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并能较好地应用.

考点5:三角形的重心。

考核要求:知道重心的定义并初步应用.

考点6:向量的有关概念。

考点7:向量的加法、减法、实数与向量相乘、向量的线性运算。

考核要求:掌握实数与向量相乘、向量的线性运算。

考点8:锐角三角比(锐角的正弦、余弦、正切、余切)的概念,30度、45度、60度角的三角比值.

考点9: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

考核要求:(1)理解解直角三角形的意义;(2)会用锐角互余、锐角三角比和勾股定理等解直角三角形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尤其应当熟练运用特殊锐角的三角比的值解直角三角形.

考点10:函数以及函数的定义域、函数值等有关概念,函数的表示法,常值函数。

考核要求:(1)通过实例认识变量、自变量、因变量,知道函数以及函数的定义域、函数值等概念;(2)知道常值函数;(3)知道函数的表示方法,知道符号的意义.

考点11: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考核要求:(1)掌握求函数解析式的方法;(2)在求函数解析式中熟练运用待定系数法.

注意求函数解析式的步骤:一设、二代、三列、四还原.

考点12:画二次函数的图像。

考核要求:(1)知道函数图像的意义,会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用描点法画函数图像;(2)理解二次函数的图像,体会数形结合思想;(3)会画二次函数的大致图像.

考点13:二次函数的图像及其基本性质。

考核要求:(1)借助图像的直观、认识和掌握一次函数的性质,建立一次函数、二元一次方程、直线之间的联系;(2)会用配方法求二次函数的顶点坐标,并说出二次函数的有关性质.

注意:(1)解题时要数形结合;(2)二次函数的平移要化成顶点式.

考点14:圆心角、弦、弦心距的概念。

考核要求:清楚地认识圆心角、弦、弦心距的概念,并会用这些概念作出正确的判断.

考点15:圆心角、弧、弦、弦心距之间的关系。

考核要求:认清圆心角、弧、弦、弦心距之间的关系,在理解有关圆心角、弧、弦、弦心距之间的关系的定理及其推论的基础上,运用定理进行初步的几何计算和几何证明.

考点16:垂径定理及其推论。

垂径定理及其推论是圆这一板块中最重要的知识点之一.

考点17: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及其相应的数量关系。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可从与之间的关系和交点的个数这两个侧面来反映.在圆与圆的位置关系中,常需要分类讨论求解.

考点18:正多边形的有关概念和基本性质。

考核要求:熟悉正多边形的有关概念(如半径、边心距、中心角、外角和),并能熟练地运用正多边形的基本性质进行推理和计算,在正多边形的计算中,常常利用正多边形的半径、边心距和边长的一半构成的直角三角形,将正多边形的计算问题转化为直角三角形的计算问题.

考点19:画正三、四、六边形.

考核要求:能用基本作图工具,正确作出正三、四、六边形.

考点20:确定事件和随机事件。

考核要求:(1)理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知道确定事件与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的关系;(2)能区分简单生活事件中的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

考点21: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事件的概率。

考核要求:(1)知道各种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不同,能判断一些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事件的大小并排出大小顺序;(2)知道概率的含义和表示符号,了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的概率和随机事件概率的取值范围;(3)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会根据大数次试验所得频率估计事件的概率.注意:(1)在给可能性的大小排序前可先用“一定发生”、“很有可能发生”、“可能发生”、“不太可能发生”、“一定不会发生”等词语来表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2)事件的概率是确定的常数,而概率是不确定的,可是近似值,与试验的次数的多少有关,只有当试验次数足够大时才能更精确.

考点22:等可能试验中事件的概率问题及概率计算。

本考点的考核要求是(1)理解等可能试验的概念,会用等可能试验中事件概率计算公式来计算简单事件的概率;(2)会用枚举法或画“树形图”方法求等可能事件的概率,会用区域面积之比解决简单的概率问题;(3)形成对概率的初步认识,了解机会与风险、规则公平性与决策合理性等简单概率问题.

在求解概率问题中要注意:(1)计算前要先确定是否为可能事件;(2)用枚举法或画“树形图”方法求等可能事件的概率过程中要将所有等可能情况考虑完整.

考点23:数据整理与统计图表。

本考点考核要求是:(1)知道数据整理分析的意义,知道普查和抽样调查这两种收集数据的方法及其区别;(2)结合有关代数、几何的内容,掌握用折线图、扇形图、条形图等整理数据的方法,并能通过图表获取有关信息.

考点24:统计的含义。

本考点的考核要求是:(1)知道统计的意义和一般研究过程;(2)认识个体、总体和样本的区别,了解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方法.

考点25: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的概念和计算。

本考点的考核要是:(1)理解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的概念;(2)掌握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注意:在计算平均数、加权平均数时要防止数据漏抄、重抄、错抄等错误现象,提高运算准确率.

考点26:中位数、众数、方差、标准差的概念和计算。

考核要求:(1)知道中位数、众数、方差、标准差的概念;(2)会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方差、标准差,并能用于解决简单的统计问题.

注意:当一组数据中出现极值时,中位数比平均数更能反映这组数据的平均水平;(2)求中位数之前必须先将数据排序.

考点27:频数、频率的意义,画频数分布直方图和频率分布直方图。

考核要求:(1)理解频数、频率的概念,掌握频数、频率和总量三者之间的关系式;(2)会画频数分布直方图和频率分布直方图,并能用于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解题时要注意:频数、频率能反映每个对象出现的频繁程度,但也存在差别:在同一个问题中,频数反映的是对象出现频繁程度的绝对数据,所有频数之和是试验的总次数;频率反映的是对象频繁出现的相对数据,所有的频率之和是1.

考点28:中位数、众数、方差、标准差、频数、频率的应用。

本考点的考核要是:(1)了解基本统计量(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方差、标准差、频数、频率)的意计算及其应用,并掌握其概念和计算方法;(2)正确理解样本数据的特征和数据的代表,能根据计算结果作出判断和预测;(3)能将多个图表结合起来,综合处理图表提供的数据,会利用各种统计量来进行推理和分析,研究解决有关的实际生活中问题,然后作出合理的解决.

相关范文推荐

    幼儿园管理员的培训感悟(实用18篇)

    范本包含了丰富的写作素材,能够拓宽我们的思维和写作领域。3.范文范本的选择是基于多年的教学经验和丰富的写作素材进行的,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些有启发性的例子。

    离职专员离职前的员工辞职信(热门16篇)

    根据劳动法规定,辞职信是劳动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必备文件之一。以下是一些值得注意的辞职信写作技巧和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尊敬的***:我将在近期辞职,希望你们早

    大学生消费调查报告数据范文(14篇)

    调查报告有助于解决问题、指导决策、推动工作等方面的作用。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调查报告范文,供大家参考。这些范文涵盖了各种问题和主题,希望能对大家的调查工作

    房地产销售经验分享范文(23篇)

    房地产市场的波动性较大,需要政府及相关部门进行合理的监管和管理。以下是近期房地产市场的热门项目介绍,供大家了解和参考。1、树立顾客永远是对的理念,打造优质服务不

    健康知识国旗下讲话知识大全(17篇)

    国旗下是每个国家都会有的一种象征,它代表着一个国家的主权和荣誉,也寓意着人民对国家的忠诚和爱国情怀。在国旗下,我们共同庄严宣誓,表达对国家的热爱和忠诚,同时也是

    学生房租租赁合同免费下载(通用17篇)

    租赁合同是租赁行为的法律依据,对租户和出租人都具有约束力。小编为大家收集了一些比较全面的租赁合同范本,供大家参考和借鉴。出租方:承租方:现出租方有一砖厂厂房和设

    教育工作者的爱的教育读后感(优秀23篇)

    读后感是我们对书中世界的感悟和思辨,它可以帮助我们拓宽视野,培养人文关怀和人生智慧,形成自己独特的阅读风格和品味。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参考和

    教师+家访+设计方案(专业20篇)

    范文范本是从众多作品中选取出来的有代表性的范本,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相关知识。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一些总结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写作上的启发

    老人情人节活动推荐(模板17篇)

    范本是用于参照或模仿的一种标准文本,对于写作来说是一个很好的起点。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范文范本,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启发。“情色骰子”是老阿爸野鱼馆在情人节推

    小学大队委员竞选演讲稿范文范文(19篇)

    演讲稿范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演讲的目的和要求,使我们的演讲更加有针对性和有效性。在写作时,我们不必拘泥于这些演讲稿范文,而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和需要进行创新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