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读后感1000字精选三篇

时间:2024-12-25 作者:储xy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不畏牺牲的远征。一九三四年十月,红一方面军作战部队八万六千多人踏上长征之路,经过数月的颠沛流离和艰苦转战,成为中国工农红军中第一支到达陕北的部队,全军兵力最多时不足八千人,最少时兵力只有一千多人。下面小编在这里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几篇《长征》读后感1000字,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长征》读后感1

在寒假的闲暇时光中,我偶然翻开了《长征》这本书,在那充满红色故事的文字中,我似乎探寻到了生命的真理。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是的,这是毛主席在漫长的长征中说过的一句话。89年前,在李德与古伯等人错误军事指挥和国民党军的第五次围剿之下,中国工农红军被迫放弃了苏区革命根据地,迈开了长征中的第一步。

长征的道路是无比艰难的。离开了故土的红军们还不知道,在道路上等待他们的,是一场残酷的生命考验。由于没有先进的装备和武器,再加上国民党派的八方围堵,长征道路上的每一步,都使红军寸步难行,付出了血的代价。

在整本书中,红军所历经的无数大小战役之中,湘江之战令我难以忘却。透过那黑字白纸,我仿佛已经穿越回到那个令中国乃至世界,都难以忘却的时刻。在湘江的岸边,无数的红军为了突破敌人的封锁线,渡过湘江,他们的生命却永远的定格在了那一天。江面上,浮满了红军战士的尸体,鲜血将整个湘江都染成了深红色。江岸边,战火纷飞,由于交战过于惨烈,开阔的大地上,布满了红军与桂军的尸体。国民党的飞机在上空无休止地投下死亡的炸弹。刺鼻的硝烟味和血腥味融合在一起,漂浮在战壕之间,久久难以散去。敌人的重机枪仿佛就是那死神的镰刀,无情的收割着一个又一个的活生生的生命。那一战,山河在咆哮,在怒吼!大地在哀嚎,在哭泣!那一战,八万多人的红军长征队伍一下锐减到了只有三万……

读着长征,读着那一次次紧张而又重要的决定,读着那一场场惊心动魄,血泪交加的战役,我不禁开始对生命进行思考。在那长征的队伍中,绝大多部分的都是来自于贫困农村中的农民,他们没有文化,更没有钱财,甚至很多的红军只是20多岁的年轻人。那么,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东西,在驱使着它们,义无反顾的拿起手中的武器,和那些敌人们做斗争?对于这个问题,阅读完《长征》后的我思考了许久。终于,在数天之后,我悟到了心中的答案。没有人不会爱惜自己的生命,同理,红军也是如此。但是在每一次生与死的战争中,他们总是舍生忘死,视死如归。这说明,在他们心中,有一样东西比生命还重要,那便是信念。

红军虽然没有先进的武器,也没有充足的物资,但他们有着敌人军队里所未有的东西——信念。正是靠着这坚定的信念,红军才能跨过千山万水,突破敌人的数道封锁,将革命的种子沿路播撒,最终,到达陕甘宁根据地。也许,这就是蒋介石一辈子也无法明白的,无论国民党军再强大,装备再精良,都无法战胜红军的重要原因。中国共产党正是凭借着这坚定的信念,在经历了千辛万苦,无数困难后,最终取得了全国的胜利。

如今,长征岁月虽然离我们而去,但是长征精神却代代相传。在我国的脱贫攻坚战中,无数的共产党员,基层干部,深入贫困地区,每家每户耐心走访,帮助父老乡亲们摘掉贫困的帽子,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这何尝不是如今时代的新长征呢?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无数的劳动人民,依靠着坚定的信念,实干的精神,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埋头苦干,艰苦奋斗。现在,我国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但这只是新长征中的第一步。未来,还有更多的奋斗目标等待着我们去实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要坚持发扬长征精神,刻苦学习,勇担起历史的重任,不辜负国家对我们给予的厚望,为美好的明天,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不愧于青春,无悔于华夏。

翻开《长征》的那一面,仿佛是一场时光的倒流,他带着我走过了中国一段悲壮而峥嵘的历史,一起见证了世界上最坚定的信念。

评语:这是一篇《长征》读后感,小作者概括故事内容简洁清晰。作者用深情的语言讲述着长征的故事,并由此引起了对生命意义的思考,他得出结论:“没有人不会爱惜自己的生命,同理,红军也是如此。但是在每一次生与死的战争中,他们总是舍生忘死,视死如归。这说明,在他们心中,有一样东西比生命还重要,那便是信念。”小作者的思想得到升华。本文感情真实,发自肺腑,结尾处感情得到升华,深化主题,抒情性很强。小作者联系自己的生活学习实际,阐述了“我们要坚持发扬长征精神,刻苦学习,勇担起历史的重任,不辜负国家对我们给予的厚望,为美好的明天,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不愧于青春,无悔于华夏”的道理,体会深刻,不失为一篇优秀的读后感。

《长征》读后感2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是毛主席《七律?长征》的著名诗句,这充分体现了红军不畏艰难的乐观主义精神。这是以前我对长征的初步感觉。但自从我阅读了王树增老师所著的《长征》,我对长征和长征精神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

《长征》以严肃的历史责任感记述了长征这一人类中国历史的惊人壮举,是迄今为止最为全面、生动、动情的长征纪实文学作品。在书中,作者弘扬了长征体现出来的红色精神和不朽的信念力量,歌颂了红军不怕困难、不畏牺牲的高尚品格,给新时代的我们点燃了一盏信仰的明灯。

长征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功,但却很少有人知道,在这成功背后,长征到底有多么困难、多么艰险。读了《长征》,我才了解到了许多从前不知道的关于长征的故事:张思德同志为了部队,总是冒着中毒的风险抢在前头,尝出无毒的野草野菜;彭德怀将军下令杀了自己的坐骑,给将士们充当粮食;陈树湘同志在湘江战役中不幸被俘,在押解途中,他强忍疼痛撕开伤口,掏出肠子拧断,视死如归,英勇就义……类似的感人故事还发生过许多许多,难道这些战士们都不怕疼,不怕痛吗?难道他们就不怕死吗?不,他们也是活生生的人,没有人不怕牺牲,没有人不想活下来,没有人不想回到日思夜想的家乡,与亲人们团聚。但正因为他们身上穿着军装,他们身上背负着身为红军战士的使命——那就是“保家卫国,抵抗侵略”!正是因为有了这个信仰,他们才变得勇敢无畏,变得不怕牺牲,变得坚强不屈,变成了可以为了战争胜利吃草根嚼树皮充饥的人!变成了可以为了革命成功穿单薄衣服爬雪山的英雄人物!

我想,这些红军战士虽然都是过去的人物,但是他们同样值得现在的每一个人去尊重、去学习、去感恩。他们有“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勇气,有“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坚定意志,他们为了新中国的胜利,为了党和人民的胜利,抛头颅、洒热血,只为染红那鲜艳的五星红旗,他们是值得所有华夏儿女尊敬一生的人。

我想,王树增写《长征》这一本书,不仅仅是为了纪念那个充满热血和激情的年代,也不仅仅是为了留念那些英勇豪迈的英雄人物,他或许更想通过长征故事,告诉我们无论在什么样的时代,总有那么一群人,愿意牺牲自己,去点燃那盏信仰的明灯,照亮更多人前进的道路。

我想, 正如当时红军长征的理想信念是救国救民一样,我们现在的使命就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中国梦的过程,就是我们新时代的长征,我们也更需要发扬长征精神。无论在什么时候,无论在哪里,你若能拥有如红军一般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坚持不懈的精神,那么你的每一份努力都不会被辜负,每一份付出也都会有收获。请坚信,你也可以成为,那个点燃起信仰的明灯的人。

《长征》读后感3

选了这本书,是想通过一位外国人从而客观地了解长征.一九八四年作者哈里森重走了长征路,采访了长征幸存者,并参考了众多的回忆录.

这本书让我重新认识了长征,了解了长征.不仅仅是教科书上所述的长征.

爬雪山,过草地,四渡赤水,飞夺泸定桥,这些耳熟能详的事件,不再是一味称颂红军的胜利.就好象你看到一个真正的人,他不是只会工作,也要吃饭睡觉.

一九三四年十月,八万六千人从江西出发,到一九三五年十月,抵达陕北时只剩下大概六千人.掉队的不仅是沉重的辎重,离开的挑夫,更多的是牺牲的战士.

长征在行进中不断改变路线,且并非有最终目标,他们失却对外的联络,只能埋头走自己的路,只是得知在陕北有刘志丹的部队,才奔赴会师,开拓了延安这个红色革命根据地,不然很有可能去了西藏或是新疆.

他们没有地图,只有从课本上撕下的地图,只标有省会及重要城市,和大的河流山脉.在边远地区打仗,这样的地图对他们没有太大的帮助.

在教会取得一张法语版的贵州地图,这令指挥员非常高兴,借助传教士帮助译地名.

用兵如神,红军靠的就是快速灵活机动取得很多战争的胜利.一天要行进四五十英里.谁要是掉队了那下场就是被捕被杀.红军面对的不仅仅是蒋介石的军队,当地军阀的部队,还有少数民族的敌对.

飞夺泸定桥的英雄们,二十二个人有十八个人活了下来,受到了奖赏.每人得到一套列宁服,一本日记本,一支钢笔,一个搪瓷碗,一个搪瓷盘和一双筷子.这对他们来说就是很大的奖励了.

不但枪炮是从敌人那儿获得的,服装也是从敌人那取得的.更多的士兵以及技术人员,报务员医护人员机枪手是红军争取的对象.

在长征途中,妇女面对比男性更多的困难,怀孕生子,通常面临的就是要革命还是要孩子的选择,往往是产子后即刻留在当地老乡家,那些没有名字的小地方,致使将来的寻访可能性变得很小.

毛的目光在庐山上为什么变得如此冷峻了?他为什么要残酷地整起自己长征中的同志而使中国陷入无政府状态呢?

看到文化大革命中各位将领受到的迫害,在红军长征中受反AB团事件的清洗杀害的共产党人,大家不是兄弟姐妹么?为什么要自相残害.内部相争,比遭到敌人的杀害更为令人感到寒心.